一、关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瑶[1](2021)在《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外交布局全方位展开。作为跨国交流的重要载体,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群体数量不断壮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关注对象。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是国家形象的代言人,在树立国家形象、增进国际交流、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总体上,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能够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但受个体成长经历、海内外复杂环境以及多元价值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赴海外留学生的价值观念变化不定,一些不端行为屡禁不止,甚至出现有辱国家形象的异常行为,这损害了国家形象与利益,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作为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以政治教育为核心,关注个体的思想、道德和心理,是引导思想观念和规范言行举止的综合教育实践活动。关注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的思想状况,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和引导效用,是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时代课题。当前,针对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群体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或散落分布于留学前的培训讲座,或流于形式,既缺乏实质内容,又未形成系统化的教育体系。因此,强化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弥补其“缺位”造成的各种问题,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在对主题研究进行基本概述的前提下,梳理了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从时代特征、政策支持及教育管理等方面寻求经验借鉴。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世界历史理论为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根本的价值指引。同时,推拉理论、承认理论以及跨文化理论等西方相关理论为研究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参照视角。在对留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其他学科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跟踪调查和访谈等途径,以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治观和道德观为多元考察视角,充分了解并挖掘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状况,探明该群体的现实需要和面临的现实困扰,寻求与该群体相契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入点。因留学生行前准备工作不充足、留学教育体系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观照、留学应急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国外负面舆情的不良诱导以及种族主义带来的多元文化冲突等因素,中国赴海外留学生在思想政治层面主要暴露出爱国言行备受争议、文化认同漂浮不定、政治态度相对漠然、心理状态孤独失序以及法治素养较为薄弱等问题。中国赴海外留学生面临的各种思想政治问题是多种因素交互的结果。分析影响因素,挖掘问题本质,并据此提出有效规范中国赴海外留学生言行的对策建议,有助于规范中国赴海外留学生言行,使其自觉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侵蚀与渗透,增强自身的国家认同感。针对出国前、留学中和回国前三个教育场域,本文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制度体系四个层面提出相对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案。一是教育主体层面,加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留学前以思政课教师协同专业课教师为主体,加强行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留学中以使馆工作人员带动公派教师为主体,强化留学生思想动态关注;回国前以学历认证人员对接学联组织为主体,合力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对接工作。二是教育内容层面,实现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留学前以课程思政做好行前思想教育;留学中以问题为抓手把控留学生动向;回国前以职业规划促进留学生再社会化。三是教育方式层面,链接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功能:留学前以“反向内省”助力留学教育顺利开展,通过留学生乐于接受的实证教育方式,推动留学生行前思想政治教育落地有声;留学中以海外服务协同教育推进教育方式转化,建构互信基础上以服务功能向教育功能过渡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回国前以共情引导教育方式有效激发留学生报国热情,通过发挥同辈群体效应、榜样示范作用以及优化回国软硬件设施,引导留学生学成归国。四是制度体系层面,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分阶段落实,重在构建全方位的机制保障,最终形成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这能够切实解决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难题,提高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
马天钰[2](2021)在《《爱弥儿》挫折教育思想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
张艳[3](2021)在《云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一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如何高效开好这门课程,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思政课的育人效果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以一种系统全面的视角,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视作一个统一体,深入分析其组成的不同要素以及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接着选取云南部分高校作为调查对象,试图去研究发现当下云南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至能够更好的推动云南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朝着有序、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本文研究目的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积极响应当下高校思政课开展课程改革的号召,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丰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理论成果,为今后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本研究在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系统分析法的基础上,结合当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发展实际,厘清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发展脉络,阐释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特点、原则及重要性,为进一步云南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进而选取云南部分高校进行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当下云南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存在教学目标实施及定位有偏差、教学主体参与能动性不足等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实践教学发展中,应从实践教学的课程目标、人才队伍、教学形式、组织管理、资源保障、考评反馈等方面来进行下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刀贵娟[4](2021)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通的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由多民族构成的国家,因此各个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息息相关。基于此,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对我们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解决中国特色民族问题的关键策略,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有效手段,所以积极促进二者融通,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试图对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通路径研究。文中阐述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通对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构建和谐社会以及提高人们文化素质和政治素养的重要性;分析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通的内涵、关系及目标;再根据理论分析和问卷调查整理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通的现状,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从提高思想认识、扩大融通范围、优化融通队伍、丰富融通内容、创新融通策略五个方面提出新时代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通的路径。
叶文倩[5](2021)在《基于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占据国家发展核心位置,创新驱动国家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界格局,结合中国实情,发表了关于科技创新内涵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包括坚持科技造福人民、重视人才动力作用、采取“非对称”赶超、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高度重视全面创新。习近平科技创新观具有优良传承与改革发展结合、科技创新与全面创新结合、自主创新与开放交流结合等基本特征,对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具有引领价值,包括激发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动力、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质量、完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机制。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离不开创新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高度重视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自身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建成创新型国家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方面仍然存在大学生对创新精神的认知具有片面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指导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佳等问题。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性不足也是限制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主要原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具有独特优势。在习近平科技创新观指导下,高校应坚持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价值观、人才观、实践观,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最终实现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
周利[6](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意识是公民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对整个国家的认知、认同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国已经站在了两个百年的交汇点上,开启了“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的大变局。面对当下复杂局势,国家意识的价值和重要性愈加凸显,国家意识的养成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兴衰。一个国家,国民的国家意识越强,国家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就越强,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促进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任,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对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理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加强对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培育,能够增强大学生对国家的认知认同,强化大学生对历史使命的担当,培养大学生应对全球化挑战的能力,凝聚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助力中国梦的实现。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工作不断得到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国家意识整体上呈积极向上趋势,但是随着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各种思想和文化相互碰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养成,同时给高校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基于问卷调查数据从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三方面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社会舆论对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引导不足,高校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大学生自身认知还存在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对国家意识培育的侵蚀消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平衡不协调对国家意识培育的制约影响,部分大学生的认识误区对国家意识养成的负面效应等等。解决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来齐下功夫,形成合力。从社会来看,要发挥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国家意识培育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从高校来看,要发挥高校立德树人的主体作用,从课堂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四个方面来提升国家意识培育的实效。从大学生自身来看,要发挥主动作用,增强学习国家意识有关理论的积极性,主动抵制涉及国家意识的错误思潮,坚决同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等言行作斗争,从而提升大学生国家意识知行能力。
代玉茜[7](2021)在《媒体融合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发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促进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践行着新时代的新要求,葆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承载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但媒体融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既有良好的机遇和优势,也面临着不可回避的挑战和困难。这就需要及时准确把握好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好其独特优势,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力促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最大化。就此,本文设计为如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研究创新和不足之处等内容,利于更好地把握全文。第二部分,详细阐释了本选题的核心概念及媒体融合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关系等,为本选题的研究做好理论铺垫。第三部分,跨学科全面总结、分析了媒体融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所具有的四大机遇和四大优势。第四部分,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全面总结、深刻剖析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所面临的四大挑战和四大困难。第五部分,重点阐述了力促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最大化的具体措施:“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的六大方面措施、“迎接挑战、战胜困难”的六大方面措施。本部分是本文的重心,也是本选题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闫秀婷[8](2021)在《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性研究》文中提出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复杂多变,多元文化激荡与社会发展机遇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产生了深刻影响。新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又被赋予新的使命。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纪律严、作风正的新一代大学生,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更多的努力。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国内国际背景、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等方面讲述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部分,是关于高校学生党建的相关理论概述,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党的建设理论和发展脉络,为后文写作提供学理支撑。第三部分,剖析当前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讲述了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寻求如何更好地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就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方法上,不断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内容、工作模式和工作机制,才能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抓好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办好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创新局面。
张欢[9](2021)在《延安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以陕西部分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延安精神是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代,走好新长征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高校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将延安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利于学生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陕西省内5所高校的66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利用SPSS25.0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科学统计和分析。找出当前大学生对延安精神认知比较模糊、高校对延安精神的专题讲授较少,效果不尽理想等问题。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当代年轻大学生的交际更加广泛和开放,思想更加活跃,知识获取更加方便,思辨能力迅速提升。需要学校、社会、思政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和革新,采用新的方法、多样化的手段以及更加活跃的思维和年轻化的表现形式来进行思政教育,通过将现代歌舞、优秀影视作品等结合起来,将延安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邓晶艳[10](2021)在《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定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位。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新路径与新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面集成与广泛应用,人类逐步迈入大规模数据挖掘、运用与创新的“大数据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之富有时代性、增强针对性、彰显实效性,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作为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大数据广域的信息资源、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以及全新的思维范式,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即时性、精准性、前瞻性与个性化等创新发展的新动力与新空间。将大数据思维、技术与方法全方位嵌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各环节与全过程,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革新思维、优化供给、改进方法、重构范式,建构科学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向“精准思政”“智慧思政”转型升级,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其进一步提质增效、焕发新机的重要生长点与强劲推动力。阐释大数据内涵、价值、特征与功能,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并且辨析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探讨两者的深度融合。基于此,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概念得以提出。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思维三个维度全面阐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论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生成逻辑、发展动因、方法论基础与价值取向,可以明确大数据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契合点,理清大数据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面临一些困境、存在一些短板和弱环。运用文献资料法、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与访谈调研法审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总结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并作原因剖析,同时探讨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指出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以及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教育内容体系以及教育工作的主体转型,有利于为新时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提供现实依据。通过分析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技术优势以及可能性,进一步探讨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精准画像”“规律探寻”与“超前感知”三个应用呈现。以之为基础,基于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理念滞后、模式粗放、知行脱节、供需错位等难题,提出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四大发展转向并详细阐述四大发展转向的实现路径。基于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遵循学科规律、注重理论深化,还要坚持实践导向,致力推动大数据应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由之,宏观上,探索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与存储、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应用与可视化、数据解释与反馈五大工作模块与应用流程;微观上,对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典型场域中的“数据画像”“精准资助”“失联告警”三个应用进行数据模型构建,从而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提供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大数据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还存在观念性、路径性与机制性瓶颈,同时,大数据是一柄双刃剑,对数据的不当应用会带来诸如“数据垄断”“数据滥用”“数据侵害”“数据冰冷”等一些可能的风险与挑战。高校尚须在思维理念、技术开发、政策支持、制度完善、机制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对大数据应用作出回应与调试。不仅如此,在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要注重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始终坚持数字技术与人文精神、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相结合。
二、关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
2.1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解读 |
2.1.1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 |
2.1.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2.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构成 |
2.2.1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
2.2.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
2.2.3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 |
2.3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 |
2.3.1 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 |
2.3.2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
2.3.3 贯彻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 |
第3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依据 |
3.1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
3.1.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
3.1.2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 |
3.2 以西方社会相关理论为参照 |
3.2.1 推拉理论 |
3.2.2 跨文化适应理论 |
3.2.3 承认理论 |
3.3 以其他学科相关理论为借鉴 |
3.3.1 社会学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借鉴 |
3.3.2 教育学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知识借鉴 |
3.3.3 法学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法借鉴 |
第4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变 |
4.1 新中国成立前留学生思想教育的早期萌芽(1872—1948) |
4.1.1 晚清时期专制化的留学生思想教育 |
4.1.2 民国时期多元复杂的留学生思想教育 |
4.2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生思想教育的初步探索(1949—1977) |
4.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教育发展历程 |
4.2.2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生思想教育的发展 |
4.3 改革开放时期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调整(1978—2011) |
4.3.1 改革开放时期留学教育的规范调整 |
4.3.2 改革开放时期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发展 |
4.4 社会主义新时代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创新(2012 至今) |
4.4.1 新时代留学生教育发展状况概述 |
4.4.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走向 |
第5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分析 |
5.1 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的多元视角 |
5.1.1 世界观考察 |
5.1.2 政治观考察 |
5.1.3 人生观考察 |
5.1.4 法治观考察 |
5.1.5 道德观考察 |
5.2 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问题表征 |
5.2.1 备受争议的爱国言行 |
5.2.2 漂浮不定的文化认同 |
5.2.3 相对漠然的政治态度 |
5.2.4 孤独失序的心理状态 |
5.2.5 较为薄弱的法治素养 |
5.3 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问题成因 |
5.3.1 留学生行前准备工作不充足 |
5.3.2 留学教育体系缺乏思政观照 |
5.3.3 留学应急管理机制尚未形成 |
5.3.4 国外负面舆情产生不良诱导 |
5.3.5 种族主义带来多元文化冲突 |
第6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路径 |
6.1 确定教育主体:加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
6.1.1 留学前——以思政课教师协同专业课教师为主体 |
6.1.2 留学中——以使馆工作人员带动公派教师为主体 |
6.1.3 回国前——以学历认证人员对接学联组织为主体 |
6.2 完善教育内容:实现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 |
6.2.1 留学前——以课程思政做好行前思想教育 |
6.2.2 留学中——以问题为抓手把控留学生动向 |
6.2.3 回国前——以职业规划促进留学生再社会化 |
6.3 创新教育方式:链接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功能 |
6.3.1 留学前——以“反向内省”助力留学教育顺利开展 |
6.3.2 留学中——以海外服务协同教育方式建构互信关系 |
6.3.3 回国前——以共情引导教育方式有效激发报国热情 |
6.4 健全制度体系:构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 |
6.4.1 优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策布局 |
6.4.2 加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法治建设 |
6.4.3 构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访谈提纲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云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系统分析法 |
四、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一)实践教学 |
(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
第一章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发展历程 |
一、 “马列主义理论课”阶段(1949-1981 年)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发展 |
二、 “两课”阶段(1982-2004 年)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发展 |
三、 “思想政治理论课”阶段(2005 年-至今)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发展 |
第二章 云南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特点、原则及重要性 |
一、云南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特点 |
(一)科学性 |
(二)实用性 |
(三)时代性 |
(四)多元性 |
(五)地域性 |
二、云南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所遵循的原则 |
(一)课程目标方面:政治性原则 |
(二)实践主体方面: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原则 |
(三)教学形式方面:多样性与有效性结合原则 |
(四)机制保障方面:系统性与可操作性兼具原则 |
三、云南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
(一)有利于提升思政课教学吸引力 |
(二)有利于强化思政课育人效果 |
(三)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
第三章 云南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
一、云南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调研概况 |
(一)问卷的设计 |
(二)调查对象和范围的选取 |
(三)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 |
(四)样本的结构 |
二、云南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状调查分析 |
(一)云南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取得的成效 |
(二)云南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三)云南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四章 完善云南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对策 |
一、明确实践教学的课程目标 |
(一)思想政治目标 |
(二)参与度目标 |
(三)能力目标 |
二、优化实践教学的人才队伍 |
(一)领导人员 |
(二)组织管理人员 |
(三)具体实施人员 |
(四)人员合力 |
三、丰富实践教学的教学形式 |
(一)校内实践教学 |
(二)校外实践教学 |
(三)网络实践教学 |
四、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 |
(一)实践教学开展前 |
(二)实践教学过程中 |
(三)实践教学结束后 |
五、加大实践教学的资源投入 |
(一)建立经费保障 |
(二)强化师资保障 |
(三)优化基地保障 |
六、完善实践教学的考评反馈 |
(一)考核评价主体对象要多元 |
(二)考核评价内容方法要多样 |
(三)考核评价结果运用要充分 |
(四)反馈分析要科学合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通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简要评价 |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四、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二)创新之处 |
(三)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通的重要性 |
一、宏观层面: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
(一)维护国家统一、稳定和建设边疆的需要 |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 |
(三)夯实民族平等、团结及反对民族分裂的需要 |
二、中观层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支撑 |
(一)维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需要 |
(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共同繁荣的需要 |
(三)巩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需要 |
三、微观层面:提高人们文化素质和政治素养的有效路径 |
(一)培育少数民族干部奉献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需要 |
(二)提高在校学生和普通群众知识水平和政治素养的需要 |
(三)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需要 |
第二章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通的内涵、关系与目标分析 |
一、二者的内涵分析 |
(一)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通的内涵 |
二、二者的关系辨析 |
(一)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有效手段 |
(三)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
三、二者融通的目标 |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二)促进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
(三)深化“五个认同”理念 |
(四)强化“三个离不开”意识 |
第三章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通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 |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方案设计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二、取得的成效 |
(一)对二者的融通有了基本认知 |
(二)对二者的融通持认同态度 |
(三)会积极与破坏二者融通的行为作斗争 |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通的路径思考 |
一、提高认识,发挥教育的引领示范效应 |
(一)提高教育者对二者融通重要性的认识 |
(二)提高受教育者对二者融通重要性的认识 |
二、扩大范围,保证教育对象的全面覆盖 |
(一)在校学生是首要对象 |
(二)领导干部是重点对象 |
(三)普通群众是重要对象 |
三、优化队伍,提升教育者的专业水平 |
(一)加强培训力度,提高教育者的理论水平 |
(二)开展学术交流,拓展教育者的专业视野 |
(三)设立专业部门,提高教育队伍的专职程度 |
四、丰富内容,构建完善的教育科学体系 |
(一)构建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教育的科学体系 |
(二)构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的科学体系 |
(三)构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和先进典型教育的科学体系 |
五、创新策略,挖掘喜闻乐见的融通渠道 |
(一)利用校内资源,推动融通方法创新 |
(二)利用校外资源,推动融通形式创新 |
(三)利用网络资源,推动融通载体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基于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案 |
1.2.1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1.2.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2.3 研究的创新与难点 |
1.3 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2 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科学内涵、基本特点和引领价值 |
2.1 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科学内涵 |
2.1.1 坚持科技造福人民 |
2.1.2 重视人才动力作用 |
2.1.3 采取“非对称”赶超 |
2.1.4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
2.1.5 高度重视全面创新 |
2.2 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基本特点 |
2.2.1 坚持优良传承与改革发展结合 |
2.2.2 坚持科技创新与全面创新结合 |
2.2.3 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交流结合 |
2.3 习近平科技创新观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引领价值 |
2.3.1 激发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动力 |
2.3.2 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质量 |
2.3.3 完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机制 |
3 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必要性 |
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
3.1.1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导向 |
3.1.2 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在要求 |
3.1.3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题中之义 |
3.2 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 |
3.2.1 实现高质量创新创业的基本要求 |
3.2.2 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然要求 |
3.3 建成创新型国家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 |
3.3.1 建成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 |
3.3.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4 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4.1 问卷调查 |
4.1.1 问卷设计 |
4.1.2 调查对象 |
4.1.3 现状分析 |
4.2 存在问题 |
4.2.1 大学生对创新精神的认知存在片面性 |
4.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指导不足 |
4.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佳 |
4.3 原因分析 |
4.3.1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性有待加强 |
4.3.2 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创新性有待加强 |
4.3.3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性有待加强 |
5 基于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路径探索 |
5.1 坚持科技创新价值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5.1.1 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 |
5.1.2 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
5.1.3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
5.2 坚持科技创新人才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5.2.1 提升教师队伍创新素质 |
5.2.2 加强教师队伍组织建设 |
5.3 坚持科技创新实践观,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5.3.1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综合化发展 |
5.3.2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现状调查问卷 |
(6)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论文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学术创新之处 |
2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内涵、理论基础及时代价值 |
2.1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内涵 |
2.1.1 国家意识的内涵 |
2.1.2 国家意识相关概念辨析 |
2.1.3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内涵 |
2.2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理论基础 |
2.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国家意识培育的思想 |
2.2.2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中关于国家意识培育的论述 |
2.2.3 中国共产党几代主要领导人关于国家意识培育的论述 |
2.3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时代价值 |
2.3.1 有助于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对国家的认知认同 |
2.3.2 有助于强化新时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担当 |
2.3.3 有助于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应对全球化挑战的能力 |
3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目标、要求与内容 |
3.1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目标指向 |
3.1.1 在理论上使大学生具备丰富的国史国情世情认知 |
3.1.2 在情感上使大学生具备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
3.1.3 在实践上使大学生具备过硬的报国实践能力 |
3.2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基本要求 |
3.2.1 国家意识培育要体现时代性 |
3.2.2 国家意识培育要体现民族性 |
3.2.3 国家意识培育要体现世界性 |
3.3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基本内容 |
3.3.1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是基础 |
3.3.2 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核心 |
3.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是重点 |
3.3.4 新时代国家和民族发展目标是主线 |
4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现状及问题成因 |
4.1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及国家意识培育的积极态势 |
4.1.1 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培育工作不断得到重视和加强 |
4.1.2 大学生国家意识的熔铸总体上进一步积极向上 |
4.2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 |
4.2.1 社会舆论对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引导不足 |
4.2.2 高校在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
4.2.3 部分大学生自身认知存在问题 |
4.3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4.3.1 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对国家意识培育的侵蚀消解 |
4.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平衡不协调对国家意识培育的制约影响 |
4.3.3 部分大学生的认识误区对国家意识养成的负面效应 |
5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途径 |
5.1 发挥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为国家意识培育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
5.1.1 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
5.1.2 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
5.2 发挥高校立德树人的主体作用,提升国家意识培育的实效 |
5.2.1 立足课堂教学,发挥课堂育人主阵地作用 |
5.2.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
5.2.3 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强化实践育人效果 |
5.2.4 及时搭建网络平台,发挥网络育人优势 |
5.3 发挥大学生的主动作用,提升国家意识知行能力 |
5.3.1 提高觉悟,增强学习国家意识养成有关理论的积极性 |
5.3.2 高度警惕,主动抵制涉及国家意识的错误思潮 |
5.3.3 旗帜鲜明,坚决同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等言行作斗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调查问卷 |
访谈提纲 |
致谢 |
(7)媒体融合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研究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研究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媒体融合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相关概述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媒体融合 |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类别 |
(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 |
二、媒体融合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关系 |
(一)媒体融合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时代要求 |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是媒体融合的发展契机 |
第二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具有的机遇与优势 |
一、具有的机遇 |
(一)空间逐渐扩大 |
(二)资源日益丰富 |
(三)内容传播迅速 |
(四)方法逐渐多样 |
二、具有的优势 |
(一)育人功能的覆盖性不断增强 |
(二)导向功能的时效性愈益突出 |
(三)传播功能的情感化愈加浓厚 |
(四)生态功能的可视化日益清晰 |
第三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面临的挑战与困难 |
一、面临的挑战 |
(一)复杂媒体环境争夺高校教育话语权 |
(二)多元媒体信息冲击高校主流价值观 |
(三)多方媒体传播弱化高校教育影响力 |
(四)繁杂媒体产品削弱高校教育实效性 |
二、面临的困难 |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的综合素养有待提高 |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所包含的环境有待优化 |
(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创新性有待提高 |
(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挥过程的监控力有待增强 |
第四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最大化的措施 |
一、抓住机遇、发挥优势 |
(一)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创建平台融合新景象 |
(二)整合网络信息资源,构建有序的教育环境 |
(三)丰富高校教学内容,增强网络教育时代感 |
(四)创新高校教育模式,推进网络教育现代化 |
(五)融入媒体融合发展,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 |
(六)培训媒体融合技能,提升网教技术保障力 |
二、迎接挑战、战胜困难 |
(一)转变教育者教学理念,提升综合能力素养 |
(二)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主体参与意识 |
(三)提升教育主体交互性,形成多方联动局面 |
(四)力推网络法治化进程,发挥法律法规作用 |
(五)健全网络教育新机制,增进网教管理效果 |
(六)加强校园“三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概述 |
2.1 基本概念研究 |
2.1.1 新时代 |
2.1.2 党的建设 |
2.1.3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
2.2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党建理论 |
2.2.2 中国共产党人的党建理论 |
2.3 西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
2.3.1 葛兰西党建理论的主要内容 |
2.3.2 卢卡奇党建思想主要内容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发展的历史脉络 |
3.1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理论的发展 |
3.1.1 坚定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1978-1992) |
3.1.2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作风建设(1992-2002) |
3.1.3 健全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2002-2012) |
3.2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全面发展 |
3.2.1 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
3.2.2 全面推动从严治党提升高校学生党建水平 |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及问题 |
4.1 外部环境的影响及挑战 |
4.1.1 国际外交政治的复杂尖锐 |
4.1.2 西方意识形态的全面渗透 |
4.2 国内环境的变化与考验 |
4.2.1 国内社会思潮传播 |
4.2.2 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 |
4.2.3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
4.3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
4.3.1 学生入党动机呈现多元化 |
4.3.2 党员教育重形式轻内容 |
4.3.3 党务工作者业务能力不强 |
4.3.4 学生党建工作运行机制不完善 |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 |
5.1 强化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思想 |
5.1.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 |
5.1.2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
5.1.3 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引领 |
5.2 坚定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理念 |
5.2.1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大学生成长成才 |
5.2.2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大学生实际问题 |
5.2.3 坚持全员育人理念,形成党建工作凝聚力 |
5.3 健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 |
5.3.1 合理规划,打造结构科学的党建队伍 |
5.3.2 加强培养,提升党务工作者综合素质 |
5.3.3 重视心理健康,发挥党建工作主体作用 |
5.4 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阵地建设 |
5.4.1 以学生公寓为载体,开拓党建工作新局面 |
5.4.2 以学生社团为载体,探索党建工作新渠道 |
5.4.3 以新媒体为载体,完善网络党建工作模式 |
5.5 完善学生党建工作机制 |
5.5.1 加强监督,完善考核评估体系 |
5.5.2 加强监管,完善新媒体管理机制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9)延安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以陕西部分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论文思路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2.1.2 列宁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2.1.3 毛泽东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2.1.4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领导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 |
2.1.5 习近平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 教育学相关理论 |
2.3 传统德育相关理论 |
第三章 延安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3.1 延安精神的概述 |
3.1.1 延安精神的形成 |
3.1.2 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 |
3.1.3 延安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地位及作用 |
3.1.4 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 |
3.2 延安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必要性和融入的可能性 |
3.2.1 现实必要性 |
3.2.2 融入的可能性 |
第四章 延安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卷调查与现状分析 |
4.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4.1.1 问卷设计的目的 |
4.1.2 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 |
4.2 调查问卷的研究对象及样本情况说明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研究样本统计 |
4.3 调研基本资料的描述性分析 |
4.3.1 使用SPSS25.0 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
4.3.2 问卷信效度检验 |
4.4 现状解读 |
4.4.1 大学生对延安精神的认同情况 |
4.4.2 对延安精神教育现状调查情况 |
4.4.3 对延安精神宣传的途径调查情况 |
4.5 大学生对延安精神的认同现状分析 |
4.5.1 大学生对延安精神内涵的认知状况分析 |
4.5.2 大学生对延安精神价值的认同现状分析 |
4.5.3 大学生对延安精神教育现状的认同情况分析 |
4.5.4 高校对延安精神的宣传情况分析 |
4.6 延安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延安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分析 |
5.1 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 |
5.1.1 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延安精神 |
5.1.2 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延安精神 |
5.1.3 运用延安精神的红色资源库,拓展课堂教学资料 |
5.2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宣传延安精神 |
5.2.1 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
5.2.2 建设富有延安精神的校园环境 |
5.2.3 充分利用高校红色社团,宣传延安精神 |
5.3 建设实践基地深挖红色资源 |
5.3.1 深入挖掘研究红色文化资源 |
5.3.2 在实践体验活动中传承延安精神 |
5.4 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宣传延安精神 |
5.4.1 优化校园网络建设,占领舆论高地 |
5.4.2 拓展媒介传播渠道,促进延安精神的传播 |
5.4.3 开设网络教育课程,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
第六章 结语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延安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问卷调查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10)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大数据让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大数据与教育交叉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析 |
第三节 逻辑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内容框架 |
第四节 重点、难点及预期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解读 |
一、大数据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审视 |
一、感性对象性活动之数据生成逻辑 |
二、实践的社会历史性之数据发展动因 |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数据应用的方法论基础 |
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之数据应用的价值取向 |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自组织系统阐释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复杂自组织系统特征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化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换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数据工作机制 |
第二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依据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 |
一、基于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分析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者访谈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 |
一、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
二、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与原则 |
三、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体系 |
四、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转型 |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优势 |
一、大数据关键技术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用 |
二、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数据交互 |
三、教育管理平台载体的数据智能 |
四、教育管理实践数据的跨域应用 |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可能性分析 |
一、基于数据技术的效率提升 |
二、基于证据的日常教育管理 |
三、基于数据评价的工作改进 |
第三章 基于大数据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转向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应用呈现 |
一、精准画像:大数据精确反映学生行为状态 |
二、规律探寻:大数据有效呈现学生活动规律 |
三、超前感知:大数据准确研判学生活动趋向 |
第二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 |
一、线性思维 |
二、系统思维 |
三、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 |
一、普适教育 |
二、个性化培育 |
三、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 |
一、认知培育 |
二、实践养成 |
三、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的实效性与长效性 |
第五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 |
一、需求侧适应 |
二、供给侧发力 |
三、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
第四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
一、以人为本原则 |
二、守正创新原则 |
三、趋利避害原则 |
四、循序渐进原则 |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库建设与运行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采集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预处理与存储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挖掘与建模分析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可视化与应用 |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解释与反馈 |
第三节 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用 |
一、数据画像 |
二、精准资助 |
三、异常告警 |
第五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件保障 |
第一节 个体主观条件 |
一、培育大数据意识与大数据思维 |
二、掌握大数据知识与大数据技能 |
三、提升大数据伦理与管理理性 |
四、把握大数据应用的价值导向 |
第二节 技术条件保障 |
一、开发和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平台 |
二、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核心技术团队 |
第三节 组织与制度保障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二、推进教育政策实施与制度建设 |
三、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
第四节 文化环境保障 |
一、优化校园网络环境 |
二、培育校园数据文化 |
三、优化校园人文环境 |
结语: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结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关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王瑶. 吉林大学, 2021(01)
- [2]《爱弥儿》挫折教育思想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 马天钰.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云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D]. 张艳.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通的路径研究[D]. 刀贵娟.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基于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路径研究[D]. 叶文倩. 浙江大学, 2021(01)
- [6]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研究[D]. 周利.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媒体融合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研究[D]. 代玉茜.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8]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性研究[D]. 闫秀婷.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9]延安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以陕西部分高校为例[D]. 张欢.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10]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邓晶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