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样环保 各有高招——环保建材新招迭出(论文文献综述)
田野[1](2020)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文中指出纵观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不仅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且也是其化解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中,虚拟经济的发展逐渐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不断积累,并且因其特殊的全球影响力,最终引发了自“大萧条”以来收缩时间最长、损失最为严重的的全球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重创了美国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为化解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措施及其成效、特别是危机后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受到国际社会和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基于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不仅是导致美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且也是其化解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其理论意义主要在于:有助于推动我们对美国产业结构、特别是对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以及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其现实意义则主要在于:全球金融危机后,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是中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而由于中美两国经济之间处于深度的相互依赖和融合,因此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必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由此决定了深入研究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对于中国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论文第2章论述和分析了美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及其主要特征。在农业经济时代,农业是主导产业;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获得了发展但是其规模和比重低于农业。到了工业经济时代,制造业代替农业成为主导产业,并呈现出现重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等特点;金融业亦逐渐发展并且出现了金融资本。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以后,服务业迅速发展并成为主导产业;制造业依然强大但是其比重则开始下降;特别是随着部分产业的对外转移,整个经济中的实体成分有所减少而虚拟成分则开始增加,但是二者基本上还是平衡的。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并对产业结构的演进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产业结构因此出现了软化与服务化;但与此同时,产业出现了空心化,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失衡。从总体上看,美国产业结构的演进遵循着“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和高级化的一般规律。在产业结构现代化和高级化的过程中,资源禀赋、分工状况、贸易条件、市场规模以及需求结构等因素,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科技进步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科技进步不仅是历次主导产业更替的核心推动力,而且深刻影响着不同时期各个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美国基于大国开放模式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全球金融霸权的出现和不断巩固,使其产业结构的演进呈现出明显的特殊性,即具备了独特的优势;而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之前被推崇的结构软化、服务化、技术化相结合的“稳定性较强”的现代型产业结构遭到质疑。论文第3章回顾了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演进过程,阐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实质、特点及其对美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影响;通过分析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说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美国利率和资产价格的逆转,直接诱发了次贷危机;次贷危机的蔓延导致流动性短缺和信贷紧缩的加剧,进一步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按照经济学家余永定的观点,此次危机实际上是“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和“华盛顿共识”的危机。危机既具有以往危机的周期性特点,又在传导路径、损失承担、警戒标准和全球扩散等方面出现了新的特征。全球金融危机不仅抑制了美国的消费和投资,而且影响了全球贸易和投资,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危机不仅使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持续扩散,金融机构蒙受巨大损失;而且对虚拟经济也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与外部失衡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其内部失衡主要体现在国内投资、消费和储蓄的失衡,以及巨额的财政赤字;而外部失衡则主要体现在持续扩大的经常账户逆差、国际市场上过剩的流动性和美元本位制的内在脆弱性。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主要体现在总量的不平衡、产业空心化以及经济金融化。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证明了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论文第4章论述和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与措施。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冲击,奥巴马政府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国家创新战略、清洁替代能源战略以及国家出口战略。其中“再工业化”的提出并非偶然:除了过度依赖金融创新从而导致了经济的过度金融化以外,而且还包括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后,美国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低端产业,进而造成了产业发展的“空心化”等问题。国家创新战略对于维持美国在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方面的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清洁替代能源战略直接推动了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为美国从能源替代走向能源独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国家出口战略之下的贸易融资便利和商业外交,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危机后美国的对外贸易状况。特朗普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主要体现在万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制造业回流”、贸易保护以及移民政策等方面。万亿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计划不仅旨在直接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同时也为改善基础设施落后状况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立法提供了基本框架。在“制造业回流”方面,其意图更加明显,手段也更为直接,如规定钢铁原料占比和关税措施等。在贸易保护方面,不仅与欧盟以及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冲突加剧,而且与中国展开了双边经济关系史上空前的贸易战。其移民政策的进一步收紧,也充分体现出了所谓的“美国优先”。然而,无论是奥巴马政府还是特朗普政府的战略与措施,都由于技术、制度、人力和政治斗争等方面的原因而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论文第5章对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不仅厘清了其产业结构变化的过程与基本情况,而且也对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的基本效果进行了检验。就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增长的总体表现来看,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并未受到危机的严重显影响,但是其第一产业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第二、三产业也出现了一些不同于长周期的发展趋势。其就业增长主要出现在第三产业领域,而第一、二产业的就业增加有限;至于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性,也十分显着。从经济失衡的情况来看,不论是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还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都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而只是有所缓解。在农业方面,危机后美国农业产出和价格下滑,农产品出口受到较大的影响。美国政府不仅维持了较高的支持强度,而且逐步扩大了价格与收入支持、农业保险、食品援助、贸易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政策的覆盖范围,在农业支持政策上做出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场的规模和结构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中等规模农场数量有不断减少趋势,而特大农场和小微型农场均有所增加。在制造业方面,“制造业回流”等政策推动了制造业产值与利润的恢复与增长,但从制造业内部结构看,则存在显着的非均衡态。其中汽车及零部件、木制品和塑料与橡胶等行业的增长极为显着,而服装与皮革、印刷和原生金属等则出现了下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政府支出对于促进制造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有着较为显着的积极作用,从而部分地验证了这一期间的政策支持效果。在服务业方面,由于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金融、保险以及房地产业在整体上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呈现了波动发展的态势。金融危机使批发零售、运输仓储、信息和商业服务等行业的增加值显着减少。从服务业内部的就业结构变化来看,医疗保健和社会援助、企业管理和住宿餐饮等行业有较为明显的增长。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政府支出和服务业发展存在均衡关系,并且前者对后者构成了单向的因果关系。论文第6章为全文的结论和启示。作者认为,从总体上看,美国产业结构的演进符合基本经济规律,但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暴露了其产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尽管美国实施的战略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及其相关经验和教训,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的平衡以及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第一,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第二,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优势;第三,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四,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第五,着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第六,进一步提升开放合作的层次水平。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本文聚焦于美国各产业内部结构的系统分析,把产业内结构作为重要的因素,对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深入的研究。第二,观点的创新。本文认为,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外部失衡以及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失衡,是导致其次贷危机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既是美国经济失衡的表现,更是其结构性原因。本文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是为了重塑实体经济的主导地位以恢复整个经济的均衡发展;然而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调整战略,可能促使美国经济结构进一步软化,从而弱化实体经济对经济失衡的修正作用。
祁帅[2](2018)在《兵团第十三师招商引资人才培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是十九大召开后,为新时期地方政府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招商引资一直是我国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为达到新时代的新要求,在招商引资中,招商引资人才的综合素质对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的招商引资人才是当前政府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大多数地方政府没有形成一套培养招商引资人才的科学机制。因此本文以胜任力模型理论、国内已经取得的对招商引资人才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资料查阅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对本文作者工作和生活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招商引资工作和人才现状进行研究,在导师的帮助下,本文对招商引资人才的职责定位、职业特征等进行剖析,通过引用修订法编制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建立一个普遍性的胜任力模型,然后再结合十三师招商引资的实际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调整和修改胜任力模型,使本文构建起的招商引资人才胜任力模型最大限度的符合十三师的实际情况,并对胜任力各项素质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提出符合十三师实际情况的招商引资人才发展策略。目前国内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招商引资人才策略方面的研究不多,而兵团目前几乎没有,本文结合十三师招商引资工作实际,可以为弥补兵团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做出一些贡献。同时,进一步为选拔和任用招商引资干部提供依据,进一步健全招商引资人才培养、考核机制,从而确保十三师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潮勇立潮头,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积极的贡献。
邱珂[3](2017)在《民国中期公共交通工具及设施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民国时期的公交工具设计与制造是现代交通起源,也是早期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努力。本文从三方面进行研究。其一、研究民国中期,公交工具设计与交通的整体状况。从当时全国交通网线的拓展、铁路公路与桥梁建设状况、民众出行状况、建国方略与交通策略等方面对民国“黄金十年”的交通整体进行概括。其二,研究民国中期,从国外引入的新式公共公交工具的设计变革特点。(1)新式公交工具出现后,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设计特点及现状。(2)由于国内的交通需要和制造特点,国人对其功能和外型进行改造设计。研究这些适用于民众出行的交通工具,为设计及制造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交通工具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其三,民国“黄金十年”新式公交工具的出现,也促进相关交通公交设施的发展。研究交通工具及公交设施对于中国现代都市化的转型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民国中期交通的十年,也是中国近现代交通工具设计高速发展的十年。在国民经济提升和社会改造的共通努力下,中国近现代化交通工具及制造业成绩斐然,并在这十年内逐步被中国大中城市绝大多数民众所接受。“黄金十年”中国民生经济复苏,社会文明的初步发展,所带来国民素质和观念的提高,推动了民众生活与出行方式进程。这个突破具有特别重大意义,在中国社会百年变革中发挥了巨大的文化影响力。民国中期迅猛发展的近现代化交通工具设计制造业,是对输入中国的西洋交通工具的“本土化”改造。同时交通工具设计制造业的“现代化”也使民众的出行方式更为现代化。国人从购买引进和组装改造进口交通工具的过程中不懈的探索,为实现交通工具设计制造的“国产化”和使用“大众化”不断的累积经验。而这种经验是从洋务运动以来,国人根据“中国国情”对近现代交通工具设计的经验探索的经验累积。也因为此,本文依托民国社会整体交通工具发展状况,研究民国中期交通工具设计及设施设计,其主要的宗旨是为中国现代交通工具的设计制造提供了宝贵的历史依据,并为中国的交通工具设计史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曹洋[4](2016)在《基于建筑伦理的中国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设计是建筑行业活动的核心环节,围绕其构建的制度体系是行业运转秩序的基础。建筑设计及其实现不仅是建筑设计从业者的主体工作,更是建筑工程各个利益相关方博弈的重要平台。当前,我国的建筑设计协作机制尚不完善,各利益主体的价值立场冲突严重,致使本应投入于工程的社会资源蒸发于行业内耗之中。因此,有必要客观审视建筑行业现行制度环境的问题,并对其改进方式提出建议,进而构建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行业新秩序。西方的经验证明,建筑师的职业天性决定了其作为建设项目的核心角色最有利于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然而,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和现实环境的制约,中国建筑师的业务水平尚无法支撑其新的角色定位,普遍存在的激愤情绪也使其对其他利益主体的价值诉求存在偏见。中国建筑师必须拓展视野并提升自己,才能与新的制度环境相匹配。本文在客观还原中国建筑行业生态的基础上,探讨了行业新秩序的可能性及其概貌,以期增进建筑师对其他利益主体的理解,并正视自身的不足,进而在制度调整和自我提升的双重作用下,形成建筑行业基于伦理的价值共识和善意的协作氛围。全文分四部分。首先,文章从秩序的概念出发,重新勾勒了作为本文理论支撑的建筑伦理学的学术框架,简要介绍了其中与本课题密切相关的学术成果和理论工具,借此帮助读者建立起观察建筑行业现象的伦理视角。其次,基于大量的访谈调研,文章对建筑活动各相关群体(行政管理方、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使用方)的建筑伦理观和职业困境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由此呈现出建筑行业生态的现实场景。在第三部分,文章就行业内的一些焦点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对各方真实态度的分析,揭示出建筑活动伦理判断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并由此引发对问题背后制度根源的思考。在结论部分,文章以西方建筑师负责制为蓝本,结合中国现实提出了以建筑师为核心的行业新秩序的构想,讨论了其制度支撑,并从伦理学角度进行了合理性证明。最后,文章还对新机制环境下建筑师的自我调整提出了建议。
胡丽娟[5](2016)在《独立学院品牌建设探究 ——以G学院为例》文中指出依托名校办独立学院是中国一种特殊的办学形式,称之为“公办民助”。自1999年6月以来,历经20多年的发展,独立学院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蓬勃兴起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独特的办学形式铸就了其特有的存在价值。独立学院的生存与发展最终由社会和市场决定。假定高等教育体制已经比较完善和成熟,普通公办高校以其低收费的优势已经能够基本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那么独立学院的历史使命也就完成了,而它必须完成从“借用品牌”到“创立品牌”的转变,做到真正的独立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高校。尤其是并不具备地域优势的欠发达地区独立学院,如何建设自己的品牌,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这就要求独立学院分析自身的不足,制定和实施品牌建设战略,发挥自身的优势。但是在独立学院品牌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使得资源浪费,效果不佳。本文以G学院为例,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品牌及品牌建设相关理论,对比于我国品牌建设较好的其他独立学院,探索G学院品牌的建设相关对策。本文以笔者前工作单位G学院作为研究对象,共分为五部分对G学院的品牌建设进行了论述。第一部分是G学院的品牌创建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第二部分是品牌建设的相关理论分析,介绍了品牌的内涵和特征,品牌管理和建设理论;第三部分是中国其他独立学院品牌营销与品牌建设分析,主要介绍了属于同一母体下的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以及连续10年(2006---2015年)蝉联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榜首的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的成功做法与经验;第四部分是G学院的品牌建设调查和分析,通过问卷的形式对G学院品牌建设的深入调查,并对G学院的品牌建设进行了SWOT详细分析;第五部分是G学院的品牌建设探究,借鉴其他独立学院的先进经验,提出G学院品牌建设的策略与措施;最后部分是结论与展望。
聂传平[6](2015)在《宋代环境史专题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环境史为主要研究视角,旨在探讨两宋时期不同地域人群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彼此产生的影响。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经济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愈加密切。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在宋人对自然环境改造与利用进一步增强的基础上取得的,自然环境在此过程中亦受到深刻影响。通过对宋人与自然环境互动关系的考察,可以增进对宋代历史的理解和认知。本文正文内容共十一章,为研究的方便划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包括第1-5章,研究内容为北宋时期,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不同地域人群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史,这一部分以北宋都城东京(开封)为中心展开讨论。宋代实行发运使、转运使制度,以收聚地方财赋转运中央,都城便成为物质能量的消费与流动中心。东京作为一个巨大的消费中心,对木材和燃料的消耗都是极为巨大的,北宋政府为了保障东京的木材与燃料供给,制定了针对性的措施和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同时东京对木材和燃料的大量消耗也给供给区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汴河在东京内河航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北宋政府为了维持对汴河的长久使用,采取了多种较为有效的治理措施,但因汴河高含沙量的特性,其“地上河”之势还是难以避免地形成了。宋代黄河河患的加重是华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表现与推动力,河患的加重致使华北地区民生艰难,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且两者相互影响和掣肘,尽管也出现了淤田这一变水害为水利的创举,但并不足以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西北边区的开拓是北宋在边疆开拓方面少有的成功案例,北宋政府采用自然环境开发与边疆开拓相结合的方式,二者相互推动,取得显着成效;弓箭手则在土地开发和戍边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随着宋蕃茶马贸易的逐步形成,西北吐蕃人渐而形成饮茶习俗,由此对北宋的依赖性也增强了。战争会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性,在“靖康之难”中,东京城饱受金军摧残,致使东京居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处于一种失衡、恶化的状态,而这也是导致此后东京衰落与城市地位下降的直接原因。中编为正文的第6-9章,研究内容主要是宋代南方地区不同地域人群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史,研究时段侧重于南宋时期,该部分以南宋都城临安(杭州)为中心展开讨论。在临安的柴、米、菜、水等基本生活物资供给中,其“四门”运销特点可反映出供给区的区位与生态特色;在南宋时期,经过历代官府的建设和维护,西湖成为一个风景怡人的生态景区,与临安城相互依存。两浙、江淮是宋代农业开发最成熟、单产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两宋都城最主要的粮食供给地;而宋代圩田的兴起推动了两浙、江淮地区农业与水利的发展,是当地民众探索出的一条人与土地及水环境相处的有益模式,不过在南宋中后期,由于过度开发,部分地区出现了人与水环境紧张失衡的局面。宋代东南山区梯田的出现和推广是山区农业开发向纵深发展的重要表现;梯田的出现为山区农业的精耕细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水田在山区的推广提供了可能性;梯田还对山区民众生产、生活及山区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宋代岭南社会发展与野生动物变迁是密切相关的,岭南人对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利用为自身提供了很大一部分生活所需,丰富了其社会生活内容,但对野生动物,尤其是一些大型兽类而言,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出现了“人进兽退”的现象。下编为正文的第10-11章,这一部分对全文具有总领和概括的作用。首先从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角度探讨宋人的生存概况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人类获取衣食住行之资的活动是人类与自然环境打交道的出发点,通过宋人衣食住行之资的获取,可从形而下的物质层面窥探宋人与其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其后则分别探讨了宋代知识阶层(道学家和文学家)的生态观念和宋代官方关于动植物保护的政策、法规,从形而上的意识形态层面总结了宋人的生态观念和意识。总体来看,因历史时期的长期累积,宋代(指北宋)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一定的生态恶化趋势及林木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这给宋代北方地区的民生与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但宋代北方地区的民众也在主动地改造和适应环境。而宋代(以南宋为主)南方地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向纵深发展,为支持宋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也在加深。
曹莉[7](2012)在《儒家人文精神与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国文化大发展,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目标。为更好地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的振兴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源支撑,需要通过民族文化传承体系的现代构建和民族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入。体育文化产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汲取其精华。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以及体育生活化进程的提速,人们对高品位体育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强烈。儒家人文精神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主流,正在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不同种族人们的喜爱和赞赏。显然,将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文化产业相融合,打造基于儒家人文精神基础上的体育文化产业品牌,既是时代的强烈要求,也是文化产业尤其是体育文化产业振兴的现实需要,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国内外体育文化产业研究成果发现:①国外学者对体育文化产业的研究比较细致,其研究领域与所关注的问题已涉及到体育文化艺术业、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电影业、音像制品业、娱乐业、版权业、演艺业等各个方面,研究水平较高。但是,国外学者对体育文化产业的研究也存在着系统性不强、研究领域较松散等突出问题,另外,技术与操作层面的研究较多、战略层次的研究较为缺乏;②我国学者主要从体育文化产业的概念、特征、作用、内容、现状、对策及区域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等方面进行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表现为对体育文化产业现状的把握还不够系统,缺乏深度研究,对体育文化产业对策建议的研究仍停留在起步阶段和表面层次上,一般性议题较多而实证性研究偏少,缺乏战略层次的系统研究。目前,儒家人文精神的研究领域与所关注的问题主要涉到儒家人文精神与政治、管理、音乐、和谐社会、宗教、教育和市场经济等多个方面,尚未发现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更未检索到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文化产业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此,我们提出了《儒家人文精神与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这一课题,具有明显的原创性。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实地考察、案例分析、探索性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分析中外体育文化产业现状和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机会和威胁入手,系统地探讨儒家人文精神为什么要融入体育文化产业?能否融入?以及怎样融入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战略构想,并详细阐述了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体育文化产业的布局、品牌的打造、资源的配置、风险的控制、市场的营销、国际化的传播、人才的管理和培养等战略性问题,从而建立了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方法体系和模式结构;在对北京奥运会和第十一届全运会融入的儒家人文精神进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以孔子养生文化产业和基于儒家特色的体育文化产品的开发与设计为例,对体育文化产业的系统开发进行了应用性举例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文化产业是一个复合概念,是指以体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经营体育文化的符号性商品为主体,以满足消费者体育文化娱乐需求为目标,借助现代管理手段,提供体育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过程中的生产、销售、管理、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体育文化符号价值是体育文化产品的核心和主体,现代的组织管理体系是提升体育文化附加值的保障,体育文化符号的外向化则是体育文化产业化的灵魂与核心。体育文化产业实质是通过体育对文化符号的创造和加工,获得产品创新与品牌创新,以提升体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产品的附加值。2、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积极整合我国体育文化优势资源,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体育文化产业品牌,是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3、儒家人文精神是指由孔子创立,经过弟子和后学的传播与阐扬而形成的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这些理念历经2500多年生生不息的发展,特别是经过近百年的冲刷洗礼,其“三纲五常”、封建等级思想被逐渐淘汰,而其中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和谐尚中”、“实事求是”、“诚实守信”、“见利思义”、“道德自律”等人文精神正跨出本土,走向世界,为世界范围的人文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问题的解决提供智慧。4、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生,服务于人生的健康、愉悦、理念、思维方式、价值、尊严、追求和自由。所以,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的终极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为了人的更加道德化、更加人性化服务。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事业所崇尚的价值追求相近,两者的融合具有现实的可能性。5、将儒家人文精神元素融入体育产业产品开发,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产业品牌,既可为世界各国提供有形的蕴含儒家文化精神的产品,以满足国际社会当下对儒家文化教育日益强烈的现实需求,又可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这表明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文化产业之间具有良性互动的关系。6、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体育文化产业是指以儒家人文精神为核心价值,以实现产业繁荣和弘扬儒家人文精神为目标,立足儒家人文精神加速产业推广和普及,以儒家人文精神提升产业文化认同的体育文化产业。7、从儒家人文精神的视角规划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不仅可以将丰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应坚持传统与现代结合,中国与外国结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礼与法相结合的战略方针。树立以仁务本,构建中国体育文化产业的企业文化;以义取利,提升中国体育文化产业的社会责任感;以礼经营,优化中国体育文化产业的政策环境;以智明理,培育中国体育文化产业的高端人才;以信立业,规范中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市场行为等具体战略目标。以儒家“和而不同”精神为指导实施创新战略,以儒家人文精神为元素实施品牌特色战略,以儒家“协和万邦”精神为主导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儒家的“仁道”和“经世致用”精神为指导实施人才聚集战略。8、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应以儒家的“仁道”为指导思想,以儒家的“厚德”思想为开发原则,以儒家的“经世致用”理念为开发路径实施综合开发。9、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基于儒家“天人合一”精神的布局策略主要有:(1)弘扬儒家“天人合一”人文精神,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布局观;(2)健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非均衡结构机制,促进体育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3)提高体育文化产业布局的产业关联度,建立体育文化产业整体布局的协调服务机制;(4)依托体育文化产业资源特色,促进体育文化产业链集群布局创新。10、市场是体育文化产业的基点,营销行为是其价值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逐“利”的营销活动中,弘扬儒家“利者,义之和也”的财富观,树立“义以为上”的指导思想,坚持“信以导利”的道德操守,遵循“见利思义”的行为准则,是实现体育文化产业价值的有效途径。11、体育文化产业资源优化配置主要通过政府配置和市场配置两条途径来实现。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中,政府和市场都秉承儒家“天下为公”的精神和理念,既可以实现政府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合理性,又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性、创造性。12、体育文化产业风险是指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的失去应有收益和蒙受损失的机会或可能性,风险主体为避免产业风险尝试着各种各样的控制方法。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风险控制的过程中,儒家“中庸”、“尚中”的辩证法,“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执两用中”的控制方法,为产业风险控制提供了有益的价值资源。13、儒家诚信精神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品牌打造中的转化策略:首先要汲取儒家诚信思想精华,改造儒家传统诚信观,丰富体育文化产业品牌的诚信内涵;其次要培植体育文化主体企业的诚信品牌;再次要构建体育文化产业品牌发展的现代信用体系;最后要建立体育文化产业诚信品牌的评价体系。14、体育文化产业非均衡发展所追求的“相争与相融”的整体布局和发展模式,需要在儒家“和而不同”人文精神关照下创新发展。可通过健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非均衡结构机制,推动体育文化产业的集群式升级,发展大型龙头企业;带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提高体育文化产业关联度,形成区域产业网络发展带等策略实现。15、在“协和万邦”精神关照下,夯实国内市场基础,塑造体育文化产业出口品牌;扩大国际目标市场,提高国际市场份额;扶持成立国际中介机构,健全涉外文化产业促进组织;完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区域政策,形成共赢的国际合作机制和创新国际化发展的扶持机制等是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有效路径。16、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的文化产业开发充分挖掘儒家“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和谐尚中”、“见利思义”、“勇于担当”的人文精神,取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可为奥运会以及大型体育赛事的市场开发提供有效的理论与方法支持,本研究梳理的这些经典案例,可作为遗产,加以保护。17、本研究设计的孔子养生文化产业的开发举例和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特色体育文化产品开发举例可为塑造中国特色体育文化产业品牌,保护、传承、传播儒家人文精神,促进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国际化传播提供了崭新思路。
林乃善[8](2011)在《政府公共工程项目招投标监管效果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府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对促进国内经济的增长,提高社会服务水平,起到显着的作用。然而,从以往的工程项目实施情况看,公共工程(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实际效果并不尽人意,一些工程项目存在突破投资、降低质量等级标准、经济或社会效益差等现象,个别项目甚至出现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事故。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招投标监管机制不健全,政府监管不到位。通过对公共工程招投标的研究,认识招投标管理存在的弊端,识别并分析监管效果的各种影响因素,并采取措施强化积极因素的有利影响,消除不利因素对于招投标管理效果的制约,促进工程进展,实现政府公共工程投资的最大效益。本文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政府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进行界定,随后,结合现实中的招投标实践情况,在分析招投标监管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招投标监管效果的影响因素,并构造招投标监管的影响因素模型,然后通过在招投标行业内相关单位与人员的实证数据分析,揭示招投标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各个影响因素与招投标监管效果的关系。基于上述实证结果,针对招投标监管效果影响因素中的重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改进招投标监管效果的有效措施。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招投标监管各方参与者是一种为了经济利益或社会效益进行的博弈,目的是招投标组织者以最小政府资金的投入,实现公共工程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招投标监管主体包含监管者、被监管者以及除此之外的第三方;客体包含监管项目本身以及所依存的外部环境。在监管要素组合中,监管者、法律与制度环境因素起着更大作用。2.传统文化、招投标法律、举报制度、监管能力四个方面因素影响着招投标监管效果,传统文化除了直接影响监管效果外,还对举报制度、招投标法律的制定与完善起明显作用,并与招投标法律及举报制度制约着监管能力。3.政府公共工程项目监管效果与监管机构成员有关,不同背景特征的监管者对于监管效果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别。在政府公共工程监管中,监管机构应根据监管项目的具体情况以及监管的侧重点不同,按照监管人员的背景特征,合理进行人员的配置,以达到最佳的监管效果。4.正向激励能提高监管效果,激励的数额等于预期的寻租收入减执行效益的提高值,能够使得招投标相关管理部门更好地发挥工作积极性,提高各部门工作效率,避免寻租现象的发生,提高监管效果,促使政府实现效益的最大化。5.降低举报人的举报风险,增加举报人在举报活动中的预期收益,可以提高举报人的积极性,是完善政府公共工程招投标腐败举报制度的重要途径,对于预防和查处招投标违法、法违规行为起重要作用。
陈静宁[9](2009)在《广东企业投资东盟的区位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广东积极面对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加快对外投资步伐,促进广东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广东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所带来的广阔的区域性市场,东盟正逐步成为广东企业投资的重点地区。广东企业在东盟投资,不论是在投资空间,还是在投资价值上,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东盟十国应该是广东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选择目标。而对于广东企业来说,对东盟直接投资首先面临的就是区位选择问题。本文的区位选择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广东企业在东盟直接投资的国别选择问题。文章回顾了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现状,以区位选择理论为基础,首先以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企业在东盟投资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以变量的可观察性和易测量性为准则把一些变量进一步抽象化,进而建立“引力空间模型”,从宏观变量的角度进一步对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国别选择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联系广东企业投资东盟的区位分布现状,说明区位选择对于广东企业投资东盟的重要性。最后借鉴TCL在越南投资的成功范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广东企业走进东盟的区位选择方面的建议。
谢家婧[10](2008)在《商业广告人文关怀缺失研究》文中认为在高度市场化信息化的当代社会,广告如同氧气和水一样无处不在,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现代营销手段之一的广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的极大丰富,市场竞争的加剧,已不知不觉地从简单的产品信息传播,变成了关注人的发展,培育消费理念的文化传播。人文关怀在广告传播理论和广告实践中己经初露端倪,这既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又体现了商业广告本身发展的价值追求。本文首先从理论上界定了商业广告人文关怀的概念、特征及表现,厘清了广告的商业目的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明确提出了广告商业目的的实现不能以牺牲受众的利益为代价,两者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良性的互动,人文关怀是推动广告实现其商业目的的一种有效而持久的途径,商业目的反过来有助于更深层次地提升人文关怀。其次,从理性的角度着重分析商业广告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视听轰炸、虚假信息、格调低劣、性别歧视、文化消解和人文关怀缺失对受众、企业以及社会的影响。第三,分析了商业广告人文缺失的成因,广告主的原因、广告公司的原因、广告受众的原因、广告媒体的原因和广告监管的原因,尤其对“假关怀”的概念界定、具体表现和原因分析。最后,也是本文的重点,就商业广告人文关怀缺失的成因提出彰显商业广告人文关怀的原则和措施。彰显商业广告的人文关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社会效益于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彰显商业广告的人文关怀的措施包括完善广告法律法规、加强广告主体教育、加强对广告的监督管理、推出人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创作人性化的广告作品、建立广告与公关相结合的传播模式和推行人性化的广告发布策略。以上研究,旨在倡导商业广告要彰显人文关怀,寻找出商业广告商业利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途径。
二、一样环保 各有高招——环保建材新招迭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样环保 各有高招——环保建材新招迭出(论文提纲范文)
(1)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美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及其主要特征 |
1.2.2 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1.2.3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及其措施 |
1.2.4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
1.2.5 对相关文献的评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结构安排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美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及其主要特征 |
2.1 农业经济时代(1776—1860年)的产业结构 |
2.1.1 农业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2.1.2 制造业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2.1.3 服务业及金融业的发展 |
2.2 工业经济时代(1860—1945年)的产业结构 |
2.2.1 制造业的发展壮大 |
2.2.2 农业的稳步发展 |
2.2.3 金融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
2.3 后工业化时代(1945年—1980年代)的产业结构 |
2.3.1 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 |
2.3.2 制造业相对衰落但仍占据重要地位 |
2.3.3 农业继续发展但是其相对地位开始下降 |
2.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产业结构变化 |
2.4.1 信息技术产业主导产业结构的变化 |
2.4.2 产业结构趋于软化 |
2.4.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空心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3.1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
3.1.1 从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演进 |
3.1.2 全球金融危机的实质和特点 |
3.2 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影响 |
3.2.1 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
3.2.2 对美国虚拟(金融)经济的影响 |
3.3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3.3.1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 |
3.3.2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美国经济的外部失衡 |
3.3.3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美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失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及措施 |
4.1 奥巴马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 |
4.1.1 奥巴马政府的“再工业化”战略 |
4.1.2 奥巴马政府的国家创新战略 |
4.1.3 奥巴马政府的能源战略 |
4.1.4 奥巴马政府的“国家出口倡议”与贸易保护 |
4.2 特朗普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 |
4.2.1 特朗普政府的万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 |
4.2.2 特朗普政府的“制造业回流”政策 |
4.2.3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 |
4.2.4 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
5.1 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总体变化 |
5.1.1 危机后美国的经济增长表现 |
5.1.2 危机后国内生产总值产业构成变化 |
5.1.3 危机后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变化 |
5.1.4 危机后美国经济失衡的状况 |
5.2 危机后美国农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 |
5.2.1 农业的总体变化 |
5.2.2 农场及生产条件的变化 |
5.2.3 农业产值与农产品的变化 |
5.3 危机后美国制造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 |
5.3.1 制造业的总体变化 |
5.3.2 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化 |
5.3.3 政府支出与制造业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
5.4 危机后美国服务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 |
5.4.1 服务业的总体变化 |
5.4.2 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 |
5.4.3 政府支出与服务业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主要结论 |
6.1.1 美国产业结构的演进与发展符合基本经济规律 |
6.1.2 全球金融危机充分暴露美国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
6.1.3 美国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
6.2 对中国的启示 |
6.2.1 从美国经济的失衡与调整看中国经济的失衡与加剧 |
6.2.2 中国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兵团第十三师招商引资人才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胜任力模型研究现状 |
1.2.2 国内胜任力模型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招商引资人才概述 |
2.1 招商引资人才的界定 |
2.2 招商引资人才的职责 |
2.3 招商引资人才特征分析 |
第三章 十三师招商引资工作及人才现状 |
3.1 十三师概况 |
3.2 十三师招商引资工作概况 |
3.3 十三师招商引资人才现状 |
3.4 十三师招商引资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
第四章 招商引资人才胜任力模型构建及分析 |
4.1 胜任力模型构建的前期准备 |
4.1.1 胜任力模型调查问卷编制 |
4.1.2 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
4.2 招商引资人才胜任力模型构建 |
4.2.1 胜任力模型调查问卷调查对象的选择 |
4.2.2 胜任力模型调查问卷结果报告 |
4.2.3 胜任力模型构建 |
4.3 胜任力模型分析 |
第五章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十三师招商引资人才培养策略 |
5.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才录用策略 |
5.1.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才需求分析 |
5.1.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笔试过程 |
5.1.3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面试过程 |
5.2 应用胜任力模型对招商人才培养工作进行量化分析 |
5.2.1 量化每个人的胜任力模型 |
5.2.2 对胜任力提升进行“私人订制” |
5.2.3 跟进培养效果形成人才数据库 |
5.3 应用胜任力模型构建十三师招商引资人才培养体系 |
5.3.1 制度保障 |
5.3.2 政治保障 |
5.3.3 师资保障 |
5.3.4 资金保障 |
5.3.5 愿景描绘 |
第六章 结论、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3)民国中期公共交通工具及设施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1.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及研究动态 |
2. 课题的价值和意义 |
二、研究的内容 |
1. 研究对象 |
2. 重点难点 |
3. 总体框架 |
4. 主要目标 |
三、思路方法 |
1. 基本思路 |
2. 具体研究方法 |
3.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与公共交通相关的民国社会状况简述 |
第一节 早期工业化作为及成效 |
1. 晚清唐胥铁路与“中国龙号”机车 |
2. 保路运动与辛亥革命 |
3. 民初时期“江南制造局” |
4. 福州船政局飞机造办处 |
5. 兰州“黄河大铁桥” |
6. 早期城市公交的“先驱” |
7. 早期交通工具产业及相关产业概况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关于公共交通的政策、法规及条令 |
1. 孙中山《建国方略》的公共交通设想 |
2. 民国中期南京国民政府所颁布的各种航运法规 |
3. 民国中期南京国民政府所颁布的各种公路法规 |
4. 民国中期南京国民政府所颁布的各种铁路和航空法规 |
第三节 大上海规划与城区改造 |
1. “大上海规划”和道路发展 |
2. 上海市内街道照明与灯具设计 |
第四节 民国中期城乡百姓收支及公交消费状况 |
1. 燕京学者李景汉与民众消费调查 |
2. 民国公交票价与民众消费意愿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中期铁路交通设计研究 |
第一节 民国铁路的建设成就 |
1. 民国铁路发展概况 |
2. 新修铁道线与机车 |
3. 伪满铁路建设与“亚细亚号”快车 |
第二节 民国铁路交通附属设施建设 |
1. 民国火车站优秀建筑设计案例 |
2. 民国的公路铁路桥 |
第三节 民国铁路机车与修配业 |
1. 民国中期的机车修配厂 |
2. 民国中期机车(火车头)设计案例 |
3. 民国中期铁路车厢设计案例 |
第四节 民国铁路员工构成及技能分析 |
1. 铁路员工制服、帽徽、肩章上的铁路徽标设计 |
2. 民国铁路工人的技术教育程度与经济收入 |
3. 民国铁路中国籍技师的技能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民国中期公路交通设计研究 |
第一节 民国中期公路建设成就 |
1. “公路”称谓的由来 |
2. 民国公路的等级标准 |
3. 民国中期新建的长途客运线路 |
4. 民国中期开通的省级长途公路 |
第二节 上海租界与华界市区公交工具、设施与新辟线路 |
1. “黄包车”兴衰记 |
2. “叮铛车”(有轨电车)是上海公交的主力军 |
3. 价廉物美的三轮车 |
4. 汽车行的兴起 |
5. 民国公交车设计的“本土化”成分 |
6. 美产“道奇”改装设计分析 |
第三节 公交车站、线路、车体广告及附属设施 |
1. 长短途公交线的路标设计 |
2. 公交车体广告设计 |
3. 第一家市内公交汽车公司 |
第四节 国产汽车的“中国梦” |
1. 张作霖父子与“民生牌”汽车 |
2. 阎锡山的“山西牌”轿车与卡车 |
3. 民国中期发达的汽车修配业 |
4. 第一批中国汽车设计师 |
第五节 民国百姓的客货运方式与工具设计分析 |
1. 独轮车(鸡公车、叽咕车) |
2. 马车 |
3. 马帮与驼队 |
4. 板车 |
5. 滑竿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中期水路交通设计研究 |
第一节 长江主航线客货运船舶与附属设施 |
1 清末至民国的中国造船光荣历史 |
2. 长期经营长江主航道的英日轮船公司 |
3. 长江主航道的“经营权之战” |
4. 民国中期各主要港口优秀设计案例 |
第二节 南北各地的民间水路公共交通 |
1. 黄河岸边的羊皮筏子 |
2. 江南人家的乌篷船 |
3. 闽粤沿海的小舢板 |
4. 竹筏与木排 |
5. 乡间摆渡 |
6. 民间造桥 |
第三节 卢作孚与“民生轮船公司” |
1. 起步于川江木船客运 |
2. “民生轮船公司”创建 |
3. 长江主航道的生死商战 |
4. 中国的“敦刻尔克”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国中期航空交通设计研究 |
第一节 中国人的“航空之梦” |
1. “热气球航空”在中国 |
2. 清末到民初国产飞机光荣史 |
3. 上海的第一座民航机场——虹桥机场 |
第二节 “中国民航”美国造 |
1. “中航”“央航”简述 |
2. 国内外航线的开辟 |
3. 民国中期民航主要机型 |
4. 赴海外培训的航空学子 |
第三节 抗战前夕的中国航空基础 |
1. 机场建设 |
2. 民航飞机地勤简况 |
3. 航校的建设 |
4. 运输机国产化努力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民国中期公共交通设计研究的价值 |
第一节 民国公交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
1. 中国城乡民众千年出行方式的根本性改变 |
2. 加速社会经济物资运输与人员的交流 |
3. 对公共礼仪、秩序、交往的文明教化 |
4. 上海租界公交成就的示范作用 |
第二节 民国公交设计是工业化努力的突出成果 |
1. 民国公交设计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
2. 民国造船与汽车修配业是现代中国车船产业的雏形 |
3. 民国公交设计是早期中国设计的主导部分 |
4. 民国公交车船产业是中国工业设计师的摇篮 |
5. 民国公交设计揭示的真理 |
第三节 民国公交设计的启示与批判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基于建筑伦理的中国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缘起:从几个案例说起 |
2 问题的提出:建筑设计协作进程如何从多方博弈走向共享共赢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4 论文框架 |
5 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建筑伦理视角的建立 |
1.1 建筑伦理既有研究概述 |
1.1.1 何为建筑伦理 |
1.1.2 建筑伦理学的发展概况 |
(1)西方建筑伦理学发展概况 |
(2)中国建筑伦理学发展概况 |
1.2 建筑伦理的秩序解读 |
1.2.1 中国传统文化对伦理概念的解读 |
1.2.2 建筑伦理的本质内涵:关于秩序的建筑学说 |
1.3 建筑伦理视角对建筑设计机制优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1 作为一门道德哲学的现实意义 |
(1)西方规范伦理学对建筑设计机制优化研究的启示 |
(2)中国传统伦理观对市场活动的影响 |
1.3.2 作为一种秩序学说的现实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建筑设计协作利益相关方的建筑伦理观 |
2.1 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建筑伦理观 |
2.1.1 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内涵 |
2.1.2 建筑行政管理方职业行为的基本逻辑 |
(1)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市场角色 |
(2)经济视角下建筑行政管理方的职业行为逻辑 |
2.1.3 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建筑伦理观 |
(1)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建筑价值观 |
(2)建筑行政管理方的职业立场 |
2.1.4 建筑行政管理方的难处 |
2.2 建筑建设方的建筑伦理观 |
2.2.1 建筑建设方的内涵 |
2.2.2 建筑建设方职业行为的基本逻辑 |
(1)不同类型建设方职业行为逻辑的共性 |
(2)不同类型建设方职业行为逻辑的差异 |
2.2.3 建筑建设方的建筑伦理观 |
(1)建筑建设方的建筑价值观 |
(2)建筑建设方的职业立场 |
2.2.4 建筑建设方的难处 |
2.3 建筑设计方的建筑伦理观 |
2.3.1 建筑设计方的内涵 |
2.3.2 建筑设计方职业行为的基本逻辑 |
2.3.3 建筑设计方的建筑伦理观 |
(1)建筑设计方的建筑价值观 |
(2)建筑设计方的职业立场 |
2.3.4 建筑设计方的难处 |
2.3.5 小结:在市场规则与专业理想间徘徊的建筑设计方 |
2.4 建筑施工方的建筑伦理观 |
2.4.1 建筑施工方的内涵 |
2.4.2 建筑施工方职业行为的基本逻辑 |
2.4.3 建筑施工方的建筑伦理观 |
(1)建筑施工方的建筑价值观 |
(2)建筑施工方的职业立场 |
2.4.4 建筑施工方的难处 |
2.5 建筑使用方的建筑伦理观 |
2.5.1 建筑使用方的内涵 |
2.5.2 建筑使用方的建筑伦理观 |
(1)业主的建筑伦理观 |
(2)客户的建筑伦理观 |
(3)一般使用者的建筑伦理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设计协作进程中典型矛盾的伦理解读 |
引论:忧郁的职业性 |
3.1 认知层面的建筑伦理摩擦 |
3.1.1 技术价值层面的建筑价值观摩擦:以“功能”为例 |
(1)建筑相关群体对建筑功能的不同理解 |
(2)与功能相关的建筑伦理摩擦 |
3.1.2 社会文化价值层面的建筑价值观摩擦:以“文化态度”为例 |
(1)投资与建筑文化价值观摩擦 |
(2)纯利率与建筑文化价值观摩擦 |
3.1.3 感性认知价值层面的建筑价值观摩擦:以“创新”为例 |
(1)建筑师:创新的维度 |
(2)工程师:创新的标准 |
(3)施工方:创新的成本 |
(4)行政管理方:创新的价值 |
(5)开发商:创新的风险 |
3.2 职业活动层面的建筑伦理摩擦 |
3.2.1 策划与设计阶段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
(1)关于“任务书” |
(2)关于“调研” |
(3)关于“专项设计前置” |
3.2.2 施工阶段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
(1)关于“施工招投标” |
(2)关于“变更” |
(3)关于“监理” |
(4)关于“完成度” |
3.2.3 使用阶段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
(1)关于“非法改造” |
(2)关于“使用” |
3.2.4 与“推进速度”相关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
3.2.5 与“职业道德”相关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
(1)行政干预是“合理的犯规”吗? |
(2)开发商的社会责任 |
(3)公众能否为城市建设负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秩序重构:基于建筑伦理的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建议 |
引论:市场经济环境下制度、契约与道德的统一 |
4.1 中外建筑师职业权责的比较 |
4.1.1 中外建筑师在建筑生产活动中职业权责的比较 |
(1)中国建筑师执业制度的现状及其历史成因 |
(2)西方建筑师的执业制度概貌 |
(3)中国现行工程管理制度的问题 |
4.1.2 中外建筑师在城市建设决策中职业权责的比较 |
4.2 以建筑师为核心的行业秩序重建 |
4.2.1 建筑行业新秩序概貌 |
(1)参照系:西方建筑师与建设工程其他利益主体的关系 |
(2)符合中国国情的中间路线 |
4.2.2 建筑行业新秩序的伦理学支撑 |
(1)道义论路径的辩护 |
(2)目的论路径的辩护 |
(3)契约论路径的辩护 |
4.2.3 建筑行业新秩序的制度支撑 |
(1)建筑师对建设工程的全程业务 |
(2)支持咨询服务业的发展 |
(3)建筑师的职业风险控制 |
(4)城市建设决策中专业话语权的提升 |
(5)建筑行业协会管理与监督职能的强化 |
4.3 新的设计协作机制环境下建筑师的自我调整 |
4.3.1 价值认知层面的调整:设计价值观的伦理回归 |
(1)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价值观的迷失 |
(2)建筑创作是否需要价值标准 |
(3)基于建筑伦理的建筑创作价值观初探 |
4.3.2 职业活动层面的调整:建筑师职业伦理准则的制定 |
(1)自省: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
(2)自治:建筑师职业伦理准则探索 |
4.3.3 业务水平层面的调整:建筑师业务水平的提升 |
(1)市场意识的提升 |
(2)沟通能力的提升 |
(3)图纸质量的提升 |
(4)施工知识的补足 |
(5)后期服务意识的加强 |
本章小结 |
结语:制度与善意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采访记录 |
建筑行政管理方采访 |
建筑建设方采访 |
建筑设计方采访 |
建筑施工方采访 |
附录三 美国建筑师学会(AIA)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 |
附录四 西方建筑学固有的伦理维度 |
附录五 规范伦理学主要分支概述 |
附录六 中国传统伦理观的基本内容及特征 |
致谢 |
(5)独立学院品牌建设探究 ——以G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本文研究思路 |
1.4.2 本文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1.6 可能的贡献与不足 |
1.6.1 可能的贡献 |
1.6.2 论文的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范畴 |
2.1 品牌 |
2.1.1 品牌的内涵 |
2.1.2 品牌价值 |
2.1.3 品牌建设 |
2.2 学校品牌 |
2.2.1 学校品牌的内涵与价值 |
2.2.2 学校品牌构成要素 |
第3章 独立学院品牌营销与品牌建设 |
3.1 独立学院现状及问题 |
3.2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品牌建设的经验 |
3.2.1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长分校的简况 |
3.2.2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成功的品牌营销与品牌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3.3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品牌建设经验与启示 |
3.3.1 合理定位,明确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模式 |
3.3.2 巧妙组织专业,完善课程框架,形成品牌专业 |
3.3.3 构建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打造品牌师资团队 |
3.3.4 完善教学保障体系,建立品牌教学环境 |
第4章 G学院品牌建设的调查和分析 |
4.1 G学院的背景介绍 |
4.1.1 G学院基本概况 |
4.1.2 G学院品牌建设的必要性 |
4.2 G学院品牌建设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及分析 |
4.3 G学院品牌建设的SWOT分析 |
4.3.1 优势分析 |
4.3.2 劣势分析 |
4.3.3 机会分析 |
4.3.4 威胁分析 |
第5章 G学院品牌建设探索 |
5.1 G学院品牌定位 |
5.1.1 生源市场定位 |
5.1.2 办学理念定位 |
5.2 G学院核心价值 |
5.3 G学院品牌建设已有的成功做法 |
5.3.1 品牌建设的主要措施 |
5.3.2 品牌文化体系的建设 |
5.3.3 品牌营销体系的建设 |
5.4 G学院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6章 推动G学院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 |
6.1 树立品牌意识,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
6.2 注重教育质量,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
6.3 设定战略目标及原则,拟定品牌建设途径 |
6.3.1 战略目标及原则 |
6.3.2 建设途径 |
6.4 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 |
6.5 创建文化体系建设,丰富品牌内涵 |
6.6 树立独立学院形象,进行品牌推广 |
6.6.1 利用各种媒介来树立独立学院形象 |
6.6.2 利用公共活动来宣传独立学院形象 |
6.7 合作办学,创建品牌联盟 |
6.7.1 与国内独立学院联合办学 |
6.7.2 与国外联合办学 |
6.7.3 与企业联合办学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G学院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 |
(6)宋代环境史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环境史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概况 |
二、宋代环境史研究相关问题回顾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
上编 |
第一章 北宋东京的木材与燃料 |
第一节 东京木材来源及其消费 |
一、东京木材消费之概况 |
二、官营木业的采伐、运输和管理 |
三、东京木材消费之环境后效 |
第二节 东京的燃料供给与消费 |
一、北宋前期东京的燃料来源与供给 |
二、东京居民的燃料消费 |
三、熙宁以后石炭的推广普及 |
第三节 个案分析:玉清昭应宫的木材来源及其消耗 |
一、玉清昭应宫的建设 |
二、玉清昭应宫的建筑材料来源与供给 |
三、玉清昭应宫修建之环境影响 |
第二章 汴河的漕运与治理 |
第一节 汴河的漕运 |
一、汴河的漕运量 |
二、汴河漕运的管理与制度 |
第二节 北宋对汴河的治理 |
一、汴口的治理 |
二、汴河的疏浚 |
三、狭河与治堤 |
四、导洛通汴 |
第三节 汴河“地上河”的形成 |
一、谢德权抑或张君平:关于疏治京畿沟渠的传说与史实 |
二、汴河疏治与河床升高 |
三、清水入汴与汴堤上升 |
第三章 北宋河患加重背景下的华北生态与民生 |
第一节 黄河决溢改道与趋于恶化的华北生态环境 |
一、土地质量的下降 |
二、水系紊乱与塘泊淤积 |
三、治河物料的采伐 |
第二节 民生多艰:华北民众生计种种 |
一、河患与河役:华北民众的苦难与负担 |
二、“蓄水以限戎马”:防辽的代价 |
三、恶性的循环 |
第三节 变害为利:北方淤田的发展 |
一、北方淤田发展概况及分布 |
二、淤田的生态效益与工程技术 |
三、淤田的成效与淤灌区的百姓生计 |
第四章 北宋西北边区的生态、社会与民族 |
第一节 采造务、堡寨、弓箭手:北宋政府对西北吐蕃居地的开发与开拓 |
一、“不占之占”:森林开发与渭河上游谷地的开拓(960-1037) |
二、“屯田进筑”:弓箭手屯田和堡寨修筑(1038-1071) |
三、“武力开边”:熙河之役及其后的拓边与开发(1072-1127) |
第二节 西北边区的屯垦开发——以弓箭手屯田为中心 |
一、屯田的分布与环境选择 |
二、弓箭手屯田的特点与成效 |
三、弓箭手屯田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第三节 西北吐蕃部落饮茶习俗的形成及其影响——兼论宋蕃“茶马贸易”的形成过程 |
一、西北吐蕃人的高原生活与饮茶需求 |
二、西北吐蕃部落的茶叶来源及饮茶习俗的形成 |
三、“恃茶为命”:茶马贸易对西北吐蕃人的影响 |
第五章 战争与环境:“靖康之难”中金军围汴造成的生态灾难 |
第一节 园林尽毁 |
第二节 水道填淤 |
第三节 疾疫横行 |
中编 |
第六章 南宋临安的物资供给与生态环境 |
第一节 临安的基本生活物资供给 |
一、“东门菜” |
二、“西门水” |
三、“南门柴” |
四、“北门米” |
第二节 生态西湖:临安的城市“后花园” |
一、对西湖水体的治理 |
二、对湖堤、湖岸的修建与治理 |
三、西湖园林景观与湖区生态 |
四、“西湖十景”的形成 |
第七章 宋代长江下游地区的圩田与水利 |
第一节 长江下游圩田的发展及其分布 |
第二节 圩田的管理与养护 |
第三节 圩民的劳作与营生 |
第四节 圩田与围田:人口压力下的人地关系 |
第八章 宋代东南山区的农业开发——以南宋时期梯田的兴起为中心 |
第一节 山区农业开发与梯田的出现 |
第二节 山区民众的生计与梯田的垦殖 |
第三节 梯田开发影响下的社会与环境 |
一、梯田开发对社会的影响 |
二、梯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小结 |
第九章 环境史视野下的宋代岭南人与野生动物关系初探 |
第一节 宋代岭南人对野生动物的认识与利用 |
一、宋代岭南人对野生动物的认识 |
二、宋代岭南人对野生动物的利用 |
第二节 宋代岭南地区的开发与野生动物的退却:以象为例 |
一、唐宋时期野象在岭南的分布 |
二、野象分布的消退及其原因 |
第三节 由“蛮夷”到“神州”:宋代岭南生态环境的转变 |
小结 |
下编 |
第十章 宋人及其生存环境概说——以衣食住行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宋人的食物与食料 |
一、南北主食的差异 |
二、宋代的副食:肉食与水产 |
三、南北饮食的交流 |
第二节 宋人的衣着与衣料 |
一、衣着 |
二、衣料 |
第三节 宋人的居室与建材 |
第四节 宋代的交通运输与交通工具 |
一、交通运输概况 |
二、交通工具 |
第十一章 宋人的生态观念 |
第一节 宋代各阶层的生态观念 |
一、道学家的生态观念 |
二、文学家的诗性生态观 |
第二节 宋代官方的环境法令、措施及其体现的生态观念 |
一、保护动物的法令、措施 |
二、保护林木的法令、措施 |
第三节 宋人生态观的特点与时代背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儒家人文精神与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理论和实践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一) 国内外文化产业研究现状 |
(二) 儒家人文精神的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体育文化产业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与路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路径 |
第一章 体育文化产业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体育文化概念的内涵 |
二、 文化产业概念的再审视 |
(一) 国外相关文化产业概念 |
(二) 国内相关文化产业概念 |
三、 体育产业概念的界定 |
四、 体育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体育文化产业的内容与分类 |
一、 体育产业的内容与分类 |
二、 体育文化产业内涵和分类 |
(一) 体育文化产业内涵 |
(二) 体育文化产业分类 |
第三节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
一、 体育文化产业的规模较小 |
二、 体育文化产业的品牌较弱 |
三、 体育文化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
四、 体育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 |
五、 体育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不足 |
六、 体育文化产业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力度不足 |
七、 体育文化产业中介薄弱 |
八、 体育文化产业政策不健全 |
九、 体育文化产业价值链不完善 |
十、 体育文化产业人才不足,缺乏智力支撑 |
十一、体育文化产业开发中传统人文精神的缺失 |
第四节 国外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一、 完善的市场体系 |
二、 发达的体育竞赛表演业 |
三、 成熟的大众体育健身娱乐业 |
四、 健全的学校体育教育和竞赛体系 |
五、 先进的高科技技术 |
六、 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
七、 规范的体育传媒业 |
八、 合理的竞赛联盟体制 |
九、 体育产业市场国际化 |
第二章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优势因素分析 |
一、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展示出的顽强生命延续力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泉 |
二、 我国 56 个民族丰富多彩的地域性传统体育文化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 |
三、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鲜明的主体凝聚力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品牌塑造保障 |
四、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独特的东方哲学思想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
五、 我国日益增多的现代体育活动为体育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
六、 我国现代体育文化产业初具规模的发展现状为其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
七、 蓬勃开展的群体体育活动拓展了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 |
第二节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劣势因素分析 |
一、 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尚未广受社会认同 |
二、 管理部门专门性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
三、 优势体育文化产业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利用 |
四、 行业缺乏打造彰显自我的国际品牌意识 |
五、 现阶段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短缺 |
六、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萎缩 |
七、 体育文化产业专业经营、管理人才不足 |
第三节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机会因素分析 |
一、 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竞争加快使人们体育消费观发生转变 |
二、 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文化发展的国家政策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
三、 我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
四、 华夏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为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带来了借鉴 |
五、 体育管理与行业层面上的不断重视与发展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动力 |
六、 我国特色文化在国外的广泛推广打开了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国际发展的大门 |
第四节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威胁因素分析 |
一、 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主导地位的衰落 |
二、 文化挖掘保护力度的缺乏 |
三、 经营活动中的诚信危机 |
四、 体育文化的无序开发和行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 |
五、 体育市场规模性发展不足、消费人群定位欠准确 |
第五节 SWOT 下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
一、 明确发展战略,积极培育规范体育文化产业市场 |
二、 积极整合我国体育文化优势资源,走民族化道路,树立体育文化产业特色 |
三、 在体育文化产品发展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品牌模式 |
四、 建立完善的体育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 |
五、 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激发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性 |
六、 加强区域帮扶合作,构建地区互补发展 |
七、 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实施积极保护 |
第三章 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儒家人文精神述要 |
一、 儒家人文精神的涵义 |
二、 孔子与儒家人文精神 |
(一) 对“人”的本质规定 |
(二) “克己复礼为仁” |
(三) “为仁由己”与“修己安人” |
(四) 对传统天命观的继承与修正 |
(五) 和谐尚中的思想 |
三、 孔子身后早期儒家人文精神的拓展丰富 |
(一) 孟子对早期儒家人文精神的丰富 |
(二) 荀子对儒家人学思想的拓展 |
(三) 董仲舒对儒家人文精神的提升 |
(四) 儒家人文精神的流变——三教融合,以儒为主 |
(五) 儒家人文精神的复兴与高涨——宋明理学 |
(六) 儒家人文精神的现代化转型 |
第二节 儒家人文精神的当代价值 |
一、 促进社会和谐 |
(一) 儒家和谐思想的当下价值 |
(二) 儒家人文精神可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借鉴 |
二、 重塑社会道德 |
三、 培养理想人格 |
四、 激励爱国热情 |
五、 加强民族团结 |
第三节 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 |
一、 儒家人文精神对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
(一) 儒家人文精神可为体育文化产业提供传统文化元素 |
(二) 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可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品牌 |
(三) 儒家人文精神可为体育文化产业的战略规划提供方法论的支持 |
二、 体育文化产业开发对儒家人文精神现代化的影响 |
(一) 中国特色体育文化产业的开发为儒家人文精神的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
(二) 体育文化产业的开发为儒家人文精神的普及提供了平台 |
(三) 体育文化产业的开发为儒家人文精神的传播提供了有形的传播产品 |
第四章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构想 |
第一节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
一、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定位 |
二、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 |
三、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具体目标 |
(一) 以仁务本,构建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企业文化 |
(二) 以义取利,提升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社会责任感 |
(三) 以礼经营,优化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政策环境 |
(四) 以智明理,培育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高端人才 |
(五) 以信立业,规范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市场行为 |
第二节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方针 |
一、 传统与现代结合 |
二、 中国与外国结合 |
三、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 |
四、 礼与法结合 |
第三节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基础(资源) |
一、 基础资源分析 |
(一) 文化资源分析 |
(二) 区域体育产业资源分析 |
(三) 文化产业资源分析 |
二、 基础劣势分析 |
三、 政策保障资源分析 |
(一) 国家体育总局制定了《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 |
(二) 扩大体育产业总体规模,调整体育产业结构 |
(三) 完善管理机制,搭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平台 |
(四) 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
第四节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
一、 以儒家“和而不同”精神为指导,实施创新战略 |
二、 以儒家人文精神为元素,实施品牌特色战略 |
三、 以儒家“协和万邦”精神为主导,实施“走出去”战略 |
四、 以儒家的“经世致用”精神为指导,实施人才聚集战略 |
第五章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运行机制 |
第一节 以儒家的“仁道”为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
一、 基于儒家“仁者爱人”、“人本”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管理 |
(一) 儒家人文精神中的管理思想 |
(二)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管理 |
二、 基于儒家“天人合一”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布局 |
(一) 儒家“天人合一”精神的历史发展轨迹 |
(二) 儒家“天人合一”精神的哲学特质 |
(三) 基于儒家“天人合一”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合理布局 |
三、 基于儒家“爱国敬业”、“自强不息”精神的体育文化产业人才培养 |
(一) 儒家人文精神中的人才观 |
(二)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人才培养 |
第二节 以儒家的“厚德”思想为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开发原则 |
一、 基于儒家“义利观”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营销策略 |
(一)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市场营销行为的文化背景 |
(二) “利者,义之和也”——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市场营销行为的财富观 |
(三) “信以导利”——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市场营销行为的基本道德规范 |
(四) “见利思义”——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市场营销行为的经营之道 |
二、 基于儒家“天下为公”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资源配置 |
(一) 体育文化产业资源释义 |
(二) 对我国体育文化产业资源配置的透视与省思 |
(三) 基于儒家“天下为公”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选择 |
三、 基于儒家“中庸”、“和谐”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风险控制机制 |
(一) 儒家文化对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风险控制的解读 |
(二) 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是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风险控制的精神源泉 |
(三) 儒家“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是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 |
(四) 儒家“致中和”的理想境界是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风险控制的终极目标 |
第三节 以儒家的“经世致用”理念为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开发路径 |
一、 基于儒家“经世致用”理念的我国体育文化产品开发设计 |
(一) 儒家“经世致用”人文精神的发展脉络 |
(二) “经世致用”思想的一般特点 |
(三) 我国体育文化产品开发设计的价值取向——“经世致用”价值观 |
(四) 儒家“经世致用”精神在开发设计体育文化产品中的指导策略 |
二、 基于儒家“诚信”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品牌的塑造 |
(一) 儒家“诚信”内涵的原初表述 |
(二) 儒家诚信思想的主要观点 |
(三) 体育文化产业打造“诚信”品牌的时代价值 |
(四) 儒家诚信精神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品牌打造中的转化策略 |
三、 基于儒家“和而不同”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非均衡发展 |
(一) 儒家“和而不同”精神的内涵 |
(二) 儒家“和而不同”精神的现代意义 |
(三) 儒家“和而不同”人文精神关照下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非均衡创新发展的对策 |
四、 基于儒家“协和万邦”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国际化视域 |
(一) 儒家“协和万邦”精神的内涵 |
(二) 儒家“协和万邦”精神关照下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路径 |
第六章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体育文化产业开发案例 |
第一节 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的文化产业开发案例 |
一、 案例一: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的市场开发 |
(一) “三大理念”蕴含的儒家人文精神及其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契合 |
(二)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基于“三大理念”的市场开发 |
二、 案例二:灵动的五环,幻化的太极——北京申奥标志的儒家人文精神理念 |
三、 案例三:喜迎宾朋祈福天下——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儒家人文精神元素 |
四、 案例四:中西合璧,金玉满堂——2008 年北京奥运会奖牌蕴含的儒家人文精神 |
五、 案例五:飞来祥云一抹,播撒和谐几多——北京奥运火炬的儒家人文追求 |
六、 案例六:“中石化进来了,中石油不干了”——国企在北京奥运会市场开发中彰显了儒家“重公益而抑私利”的经济伦理思想 |
第二节 第十一届全运会的文化产业开发案例 |
一、 案例一:能动创造精神成就市场开发三大创新 |
二、 案例二:义利并重造就齐鲁企业风采 |
三、 案例三:全运特许商品主打“文化牌” |
四、 案例四:形象标识彰显齐鲁文化内涵 |
(一) 会徽中的齐鲁文化元素 |
(二) 吉祥物中的齐鲁文化元素 |
(三) 奖牌设计中的齐鲁文化元素 |
第七章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体育文化产业开发与设计举例 |
第一节 背景与启示 |
一、 体育文化产业与儒家人文精神相结合的背景分析 |
二、 儒家人文精神对体育文化产业的启示 |
三、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体育文化产业 |
第二节 开发与设计的具体举例 |
一、 孔子养生文化产业的开发与设计举例 |
(一) 孔子养生文化产业开发的初衷 |
(二) 孔子养生文化产业开发的愿景 |
(三) 孔子养生文化产业 SWOT 分析 |
(四) 孔子养生文化产业开发的内容和路径 |
二、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特色体育文化产品开发与设计举例 |
(一) 开发的初衷 |
(二) 开发的愿景 |
(三)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特色体育文化产品开发的 SWOT 分析 |
(四) 开发内容与路径 |
(五) 实施方案及运行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政府公共工程项目招投标监管效果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政府公共工程项目 |
1.2.2 公共项目招投标与私人项目招投标区别 |
1.3 研究内容 |
1.3.1 对论文拟研究问题的概述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3 论文内容框架结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文献述评 |
2.1 理论基础 |
2.1.1 公共利益理论 |
2.1.2 规制俘虏理论 |
2.1.3 委托代理理论 |
2.1.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5 寻租理论 |
2.1.6 人性假设理论 |
2.2 公共项目管理研究回顾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公共项目招投标监管研究回顾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4 对现有研究评述 |
2.4.1 现有文献概述 |
2.4.2 现有研究存在不足 |
第3章 招投标监管行为分析 |
3.1 招投标监管概念与经济学解释 |
3.2 招投标监管的动因分析 |
3.3 招投标监管的主体与客体 |
3.4 招投标监管主、客体行为影响因素 |
3.4.1 主体行为影响因素 |
3.4.2 客体行为影响因素 |
3.5 监管作用机理与要素组合 |
3.5.1 监管主体对客体的作用机制分析 |
3.5.2 监管行为要素组合分析 |
第4章 假设与模型构建 |
4.1 传统文化 |
4.1.1 文化与传统文化 |
4.1.2 中国传统文化 |
4.1.3 中国传统文化与招投标关系 |
4.2 招投标法律、法规 |
4.2.1 法律、法规 |
4.2.2 招投标法律、法规 |
4.2.3 招投标法律、法规实施情况 |
4.3 举报制度 |
4.3.1 举报与举报制度 |
4.3.2 举报的分类 |
4.3.3 举报的作用 |
4.4 监管能力 |
4.4.1 能力与监管能力 |
4.4.2 监管能力的构成要素 |
4.4.3 监管能力的影响因素 |
4.5 监管效果 |
4.5.1 效果与监管效果 |
4.5.2 监管效果要素与评价 |
4.6 假设形成与模型构建 |
4.6.1 假设形成 |
4.6.2 模型构建 |
第5章 监管效果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实证研究方法 |
5.1.1 采用方法 |
5.1.2 研究顺序 |
5.1.3 工具采用 |
5.2 变量设计与量表形成 |
5.2.1 变量设计原则 |
5.2.2 变量设计 |
5.2.3 量表初步形成与初步测试 |
5.2.4 量表预检验与成型 |
5.3 有效数据的质量分析 |
5.3.1 数据来源 |
5.3.2 数据描述 |
5.3.3 单变项常态性检验 |
5.4 模型检验与效应评价 |
5.4.1 模型违犯估计检验 |
5.4.2 模型的拟合度检验 |
5.4.3 模型的效应评价 |
5.5 研究假设的检验情况 |
第6章 招投标监管效果改进的实证研究 |
6.1 监管人员配置方面 |
6.1.1 研究设计 |
6.1.2 研究展开 |
6.1.3 研究结果与启示 |
6.2 监管人激励方面 |
6.2.1 规避政府部门寻租行为的激励模型建立与分析 |
6.2.2 实证应用情况 |
6.2.3 结果分析 |
第7章 招投标监管效果的改进途径——完善监管举报制度方面 |
7.1 政府公共工程领域举报人分类与举报动机分析 |
7.1.1 政府公共工程领域举报定义与举报人分类 |
7.1.2 举报人的动机分析 |
7.2 举报人与被举报人之间利益博弈 |
7.3 举报人的弈后评价 |
7.4 完善举报制度的途径 |
7.4.1 克服或消减举报风险 |
7.4.2 加强正确价值观宣传与教育,强化举报合理动机 |
7.4.3 加大举报人的举报收益 |
7.4.4 建立举报机密保障制度 |
7.4.5 创新举报方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第一作者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论文 |
(9)广东企业投资东盟的区位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内容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局限与可能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成果及评价 |
2.2 国内研究成果及评价 |
2.2.1 比较优势与区位选择 |
2.2.2 投资政策与区位选择 |
2.2.3 我国学者对企业投资东盟的研究探讨 |
2.3 小结 |
第3章 广东企业对东盟投资的现状与特点 |
3.1 广东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特点 |
3.1.1 对外直接投资处于平稳发展阶段 |
3.1.2 对外投资形式多元化 |
3.1.3 "走出去"行业分布集中 |
3.2 广东企业对东盟投资的现状与特点 |
3.2.1 广东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历程 |
3.2.2 广东与其他省份在东盟投资的比较分析 |
3.2.3 广东企业在东盟投资遇到的问题 |
第4章 广东企业对东盟投资区位选择的实证分析 |
4.1 引力模型理论的简要回顾 |
4.2 应用引力模型分析的依据 |
4.3 应用引力模型对广东投资东盟区位选择的实证分析 |
4.3.1 对实证分析的相关说明 |
4.3.2 引力模型的回归结果分析 |
4.4 应用投资引力系数分析广东对东盟投资的区位选择 |
4.5 案例分析——TCL集团在东盟的投资 |
4.5.1 TCL东盟投资历程 |
4.5.2 TCL投资越南的动因 |
4.5.3 TCL投资越南遇到的困难 |
4.5.4 小结 |
第5章 广东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策略及政策建议 |
5.1 广东企业在东盟直接投资的国别选择 |
5.2 广东企业在东盟投资布局现状的原因分析 |
5.2.1 基于广东自身因素选择的分析 |
5.2.2 基于东盟各国投资环境差异的分析 |
5.3 广东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策略和政策建议 |
5.3.1 广东企业在东盟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具体策略 |
5.3.2 广东企业在东盟投资区位选择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商业广告人文关怀缺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
1.4.1 论文构成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商业广告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与影响 |
2.1 人文关怀在商业广告中缺失的现状 |
2.1.1 视听轰炸 |
2.1.2 虚假信息 |
2.1.3 格调低劣 |
2.1.4 性别歧视 |
2.1.5 文化消解 |
2.2 商业广告人文关怀缺失的影响 |
2.2.1 商业广告人文关怀缺失对受众的影响 |
2.2.2 商业广告人文关怀缺失对企业的影响 |
2.2.3 商业广告人文关怀缺失对社会的影响 |
第3章 商业广告人文关怀缺失的成因 |
3.1 广告主方面的原因 |
3.2 广告公司方面的原因 |
3.2.1 广告代理机制不健全 |
3.2.2 从业人员人文关怀意识淡薄 |
3.3 广告受众方面的原因 |
3.4 广告媒介方面的原因 |
3.5 广告监管方面的原因 |
3.5.1 法律监管不严 |
3.5.2 舆论监督不力 |
第4章 商业广告彰显人文关怀的原则与措施 |
4.1 商业广告人文关怀彰显人文关怀的原则 |
4.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
4.1.2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 |
4.2 中国商业广告彰显人文关怀的措施 |
4.2.1 完善广告法规 |
4.2.2 加强广告主体教育 |
4.2.3 加强广告监督管理 |
4.2.4 推出人性化的产品或服务 |
4.2.5 创作人性化的广告作品 |
4.2.6 推行人性化的广告发布策略 |
4.2.7 建立广告与公关相结合的传播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一样环保 各有高招——环保建材新招迭出(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D]. 田野. 吉林大学, 2020(03)
- [2]兵团第十三师招商引资人才培养策略研究[D]. 祁帅. 石河子大学, 2018(02)
- [3]民国中期公共交通工具及设施设计研究[D]. 邱珂.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6)
- [4]基于建筑伦理的中国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研究[D]. 曹洋. 天津大学, 2016(12)
- [5]独立学院品牌建设探究 ——以G学院为例[D]. 胡丽娟. 南昌大学, 2016(03)
- [6]宋代环境史专题研究[D]. 聂传平.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7]儒家人文精神与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曹莉. 曲阜师范大学, 2012(05)
- [8]政府公共工程项目招投标监管效果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林乃善. 西南交通大学, 2011(10)
- [9]广东企业投资东盟的区位选择研究[D]. 陈静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9(11)
- [10]商业广告人文关怀缺失研究[D]. 谢家婧. 湖南大学,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