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北葡萄、葡萄酒业见闻(论文文献综述)
张重洲[1](2021)在《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文中指出高昌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佛教势力的发展及寺院经济兴衰问题,一直是吐鲁番佛教史和经济史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认为,高昌国建政及对初期佛教的政策,奠定了佛教发展和寺院经济的基本走向。佛教地理决定了寺院经济的根本发展模式和路径,但高昌国佛教经济体制与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之间,呈现出相近及相悖的两种趋势。高昌国的寺院经济以佛教主导,同时包含有多种宗教下的经济成分,其在高昌国内兴衰与发展均有一定的必然性因素支撑。高昌国的寺院经济是以佛教寺院和僧尼寺户为主体,围绕这两个主体所产生的各项经济活动,形成了以土地经营为核心的基本经济形态,寺田在性质、数量、来源等方面均与世俗社会保持一致,经营门类和方式也大致相当。寺院经济具有宗教性、社会性、封闭性、地域性四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寺院内部财务收、支平衡,兼营多种经营门类,有完整且成熟的“常住”管理制度与财务核算方法。国家设置有专门的僧务机构,形成了僧官阶层,两种制度和体系共同运行管理寺院财产。此外,还通过《僧尼籍》来管理寺院僧尼及其附属人口,按照一定标准征收赋税劳役,其征收标准随着经济体制而发生改变。寺院内部僧尼群体间地位高低和财产分化明显,存在“中层僧尼”群体,普遍在寺院之外还从事着各自的经济活动,与豪门望族往来密切,深入到基层社会的日常生活中,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高度的世俗化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益,尼僧群体、货币支付、国家体制、社会动荡等诸问题均与寺院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均加剧并最终导致了社会形态和寺院经济的固化。唐西州建立后,寺院经济并没有发生“衰落”,而是逐步在改革中转型重构,最终逐渐适应新政权的改革并完成自我革新。总体而言,高昌国寺院经济自身是一个闭环的完整链条,其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到兴盛,最终至衰落的全过程,形成了特有的经济体系,构成了复杂的社会共同体。
董莉莉[2](2021)在《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兴盛》文中研究表明丝绸之路是连接欧亚大陆的桥梁,它将古代世界几大文明中心连接了起来,无论对中国史还是世界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丝绸之路这一课题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开展,探讨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对于今天“一带一路”的发展来说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兴盛的关系作系统性的研究。重点探讨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存续在促进汉王朝的兴盛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后,更为宏大的世界图景进入了汉王朝的视野,促使汉王朝改变了其在边疆地区的战略布局,并致力于开拓丝绸之路。其一,对匈奴方面的策略,汉王朝由最初的击退匈奴、解除边疆威胁向消除匈奴在西北边疆以及西域的势力转变。其二,对于西域,汉王朝开始开拓与经营西域,使其“威德遍于四海”,造就“四夷来献”的政治盛景,构建更为广大的“天下秩序”。基于此,汉王朝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军事战争、边疆建设。其结果是,丝绸之路得以开拓的同时,匈奴势力消退,汉王朝控制了西域地区,映照出了汉王朝的崛起。其次,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汉王朝经济的繁荣。异域经济作物的引进与种植增加了汉王朝的物产种类,中原地区种植的葡萄树、胡桃树、胡麻、胡葱等皆由这一时期引进。这些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还丰富了中原地区人们的饮食生活,一些经济作物还因其药效价值而促进了内地医药学的发展。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异域诸国对国内丝绸、漆器等的需求是促进国内相关产业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以丝织业为例,丝绸之路开通之后,内地丝织品的生产数量是开通之前的数百倍,其中原因除了国内本身的需求外,异域诸国的需求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再次,丝绸之路的存续促进了汉王朝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异域文明的不断输入为汉王朝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元素,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时期的百戏就是在吸收中国古代各类艺术的前提下,融入异域元素而形成的。社会上兴起了胡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均受到了胡风的影响。另外,佛教的传入为汉代原有的思想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汉代的既有信仰。最后,丝绸之路将欧亚大陆连接了起来,在这部新的世界史中,汉王朝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逐步展现出其国际影响力。其一,汉王朝对中亚、西亚尤其是帕提亚帝国的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帕提亚帝国政局的变动与遥远的汉王朝的兴衰息息相关。匈奴西迁,在欧洲引起了民族大迁徙以及罗马帝国的消亡,是汉王朝的西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其二,在国际贸易中,丝绸、铁器等畅销商品来自汉王朝,彰显了汉王朝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在中西交往中,帝都长安与洛阳作为中西商品的集散地,已经发展为国际性的商贸中心。
马志超[3](2020)在《河陇文化与唐诗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河陇,即河西、陇右的统称。河陇文化是在本土地域文化基础上,融合多民族文化而形成的,具有边塞、游牧、农耕和西域特色。关陇李氏的家族渊源、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地、复杂交错的民族关系和多元文化的交融区域促使唐代河陇地区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为唐代河陇诗歌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在唐代仕进制度的影响下,唐人游边入幕之风盛行,河陇一带就成了一条重要的唐诗之路。唐代共存1200余首河陇诗歌,形成了非陇籍诗人与祖籍为河陇的诗人两大创作群体。其中,非陇籍诗人包括入幕从军文士、漫游边塞文人、边地军将和官员大吏。祖籍为河陇的诗人主要就其陇西祖籍或陇西郡望而言。唐代河陇诗歌中所体现的河陇文化意象主要分为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两大类。其中,自然意象包括陇山、燕支山、陇水、青海等山川意象,鹦鹉、天马、苜蓿、葡萄等风物意象;人文意象包括阳关、玉关、凉州、轮台等关隘重镇,隗嚣宫、凉州曲等胜迹风俗,李广、卫霍、张骞、班超等人物典迹。这些意象蕴含着的慷慨豪迈气势和悲戚哀怨情思在诗歌中得到充分体现,且都带有浓厚的河陇文化色彩。
沈玉嘉[4](2020)在《唐代饮食文化中的胡风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胡风的盛行对唐代饮食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胡地饮食原材料的引入、胡风饮食加工工艺、“胡食”及胡风饮食成品、饮食器具中体现的外来因素、宴饮集会中的外来风俗、胡食商业的传播几个方面之上。它的主要传播者与践行者既有国内的皇族成员、世卿贵胄、一般官吏、市井民众,也有自域外入唐的进贡使、胡商、胡僧、胡姬。其影响体现在地域渗透上,在前期大体延续着陆上丝绸之路自西向东的传播过程,以长安为中心,后期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兴起,扬州、广州、长沙等城市林立而起,大放异彩,且其影响进一步辐射到周边的亚洲国家。对应在时间段发展上,自唐初外域饮食原材料的集中引进,到开元年间“贵人御馔,尽供胡食”的盛景,至安史之乱后社会上对于胡风的质疑,胡风饮食的昔日风光已再难见,已存在的胡风饮食转向本土化、日常化发展,士人的关注点逐渐转向了对南方饮食的描述,胡风饮食的胡气与发展势头愈淡。本文将通过以上几方面的考察,对唐代饮食文化中的胡风问题展开研究,在使用的参考资料范围中,除了官方记载的史料,尤其注重整理和考证唐代传奇小说中的资料,以及考古出土的唐代食品、饮食器物、墓葬壁画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而展开一系列的归纳论证与比较研究,希望能够全面地论述唐代饮食文化中的外来特色表现,从而提供对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这一问题更多视角的解读。
田永胜[5](2020)在《汉唐丝绸之路乐府诗地理空间研究》文中认为汉唐乐府诗占据丝绸之路诗歌的主体,也是研究丝绸之路地理空间的可靠材料。通过“版图复原”理论对汉唐丝绸之路乐府诗地理空间进行定位,得出该地理空间具有鲜明的地理特征。一是呈现出气候寒凉的自然地理特征,以风沙霜雪为代表;二是呈现出别开生面的人文地理特征,主要体现在游牧民族的饮食、服饰、乐舞等方面。通过“场景还原”理论得以辨析丝绸之路乐府诗地理空间中的形态,一是外部形态,如该地理空间下的山峰、关隘等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景观,以及地方实物的呈现和流传,以早期的天马、苜蓿、葡萄和石榴等物产为标志。另外胡笳、羌笛等民族乐器的使用正反映出该地理空间下的民族性情和风土环境。二是内部形态,主要以乐府诗中的事件、人物和风俗为切入点。诗中载记的征伐与和亲事件正体现了那个时代民族间的冲突与融合,而贸易、朝贡等事件正反映出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繁荣景象。使者、商旅、游侠往来于道、络绎不绝,其中持节宣威的汉使、美貌善舞的胡姬、尚信重义的游侠是丝绸之路乐府诗中反复吟咏的对象。丝绸之路地理空间有着迥异于中原的风俗,当地食肉饮酪、住毡帐、穿胡妆,擅长雄健欢快的舞蹈。从外部形态到内部形态,该地域都有别于中原,但同时也在和中原文明进行碰撞、融合。最后以“精神探原”理论深层剖析了汉唐丝绸之路乐府诗地理空间的意义。在情感内涵上,丝绸之路乐府诗多为书写立功边塞、军旅苦辛、思乡闺怨之辞。在美学意义上具有时空交融的审美意象和曲画传情的雄浑意境。丝绸之路乐府诗发扬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着重反映社会民生,具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的文献价值,也承载着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
张美玲[6](2020)在《宋代凉州诗歌研究》文中提出凉州,控关陇,连番部,通西域,是历代西北边塞的军事、政治要地,是文人出使边塞的重要通道,其特殊的地域文化与民族风俗影响着历代诗人,在此背景下孕育出的凉州诗歌,是河西地区灿烂的文化瑰宝。凉州诗歌源远流长,宋代凉州诗歌有其时代特色。本文意在充分查阅文献资料与分析诗歌的基础上,研究宋代凉州诗歌与前代凉州诗歌的不同,探讨宋代凉州诗歌的特色,讨论宋代凉州诗歌的价值。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简要阐述凉州在古代政治、军事、交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并对本文研究的凉州及宋代凉州诗歌作一范围上的界定。追溯凉州诗歌的源头,梳理宋前凉州诗歌的内容。第二,讨论宋代凉州诗歌整体概况,分析宋代咏凉州诗人的构成。宋代亲历凉州诗人较少,多为未过境诗人,但其中有晁说之等人到达甘肃;有范成大、陆游等亲历边塞;有曹勋、苏辙等出使他国。其他诗人虽未过境,也没有到达边塞的机会,但他们有诗歌提到“凉州”“武威”“姑臧”“西凉”等,通过对比诗人构成,分析诗人的创作视角与想象空间,为进一步研究诗人诗歌奠定基础。第三,研究宋代凉州诗歌的特色。主要研究诗歌题材内容,艺术特色,以及“凉州”意象。首先,宋代凉州诗歌在描述边塞战争,边地风景,人文景观等方面大体承接前代,但宋代咏凉州诗人运用想象,视角转换叠加等创作手法,宋代凉州诗歌出现征夫思妇形象的刻画,英雄形象的塑造与想象,记录当时军事、政事、官员日常生活、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等题材内容方面的突破与新变。其次,宋代凉州诗歌的情感基调大致为乐观昂扬、积极报国与悲凉伤感、冷静平和两种,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诗歌情感基调会发生转变,甚至同一首诗歌前后情感可能会不同;宋代凉州诗歌语言趋向朴实美,有少数民族语,俗语,口语,市井化词句,其意象多百姓生活常见意象、世俗化意象,风格追求平淡美,多用冷色系色调,重实用,摒弃华丽等,体现其设色之淡与“美刺”功能;宋代凉州诗歌的创作手法,主要为用典,以及以陆游为代表的“以梦入诗”。最后,从空间诗学的角度来讨论凉州诗歌中“凉州”意象的嬗变,发现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变延伸,主要为自然空间的衍生,诗意空间的迁移,文化空间的辐射,出现了“地名”“边塞”“失地”“凉州曲”“曲牌”“词牌”“凉州艺人”“葡萄”“葡萄酒”“异域文化”等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意义,使得“凉州”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诗歌意象符号。第四,分析宋代凉州诗歌的价值。宋代凉州诗歌涵盖层面广,具有一定的文献学、史料学、地域文化价值。从文献学方面来看,主要体现在文献的辑佚、校勘,辨伪等价值;从史料学来看,宋代凉州诗歌有补充宋代人物生平史料,宋代经济、军事、政治等各方面史料的价值;从地域文化方面来看,宋代凉州诗歌中对于凉州地区山川河流,自然环境,植物,民俗的描述,对我们研究凉州地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郭雅玲[7](2020)在《兰花产业与历史性民居旅游开发融合的规划设计探析 ——以六家畈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过程中,各村各片区常出现同质化现象。如何挖掘并利用好当地特有资源,打造“一村一品”特色,是开发特色旅游的关键。目前,合肥市正大力推进环巢湖全域旅游,长临河镇旅游业日益兴旺,但该镇六家畈片区开发建设才刚刚起步,各业态发展比较滞后。为了能与环巢湖地区旅游发展同步协调,打造六家畈片区的特色旅游项目、加快该区旅游建设、完善其基础建设和服务功能迫在眉睫。本研究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梳理出了国内外兰花产业现状、历史性民居旅游开发现状和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概念。案例分析还发现,美国纳帕谷小镇和武夷山星村镇都是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保留当地特色资源。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非常注重打造高品质旅游项目,创建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以六家畈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利用SWOT分析,从而确定了六家畈片区将兰花产业与历史性民居融合开发的发展战略。在旅游项目规划设计中保留历史性民居特色,有机融入兰花产业链,将规划用地分为五个功能区,突出特色,有望收到“1+1>2”的效果,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具体规划设计内容如下:一、在六家畈原有村落分布格局的基础上,将古村落中的“街”改造成美食文化街区,“坦”改造为综合性活动广场,将历史性民居改造成的民宿;二、对历史性民居进行保护性开发问题,在保留古村落“街—巷—坦”的格局前提下,延续传统村落的“街巷—组群—院落—建筑”的形式,融入兰花元素、兰花业态,总体形成“一街四区”的旅游空间布局,即,美食文化街,民宿区、综合活动广场、兰花田、兰花展览馆五个功能区,打造具有兰花文化特色的历史性民居小镇。三、在本案规划设计时,将兰花元素融入旅游的方方面面。美食文化街区集兰花餐厅、兰花文创工坊、兰花手工体验馆、兰花养生馆、兰花茶吧、兰花书屋等多种商业形态;每栋民宿中设置兰花房,院落中利用兰花打造景致;综合活动广场景观植物配置突出兰花主题,广场标识采用兰花符号;兰花展览馆和兰花田围绕兰花主题集兰花观光休闲、科普教育、贸易多种体验于一体。本文对兰花产业和历史性民居旅游开发融合进行规划设计探索,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思路和发展特色,可为兰花产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廉欣梅[8](2020)在《初唐诗歌中民族关系表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初唐诗歌中的民族关系研究”这一课题旨在以研究初唐涉及民族关系的诗歌为基础,分析初唐时期诗歌中所反映的民族关系,并与初唐史实互映,挖掘初唐不同阶段唐王朝与各民族之间的战和关系。唐高祖、唐太宗时期,来自西北地区的突厥依然是唐王朝的主要威胁,唐太宗与突厥展开了漫长的战争。唐太宗本着“绝域降服天下平”的民族观念,北伐征讨突厥。在高昂的民族情绪下,强盛的汉朝统治时代成为了初唐诗人们常常书写的对象,思慕汉代强盛的诗句下正是诗人们对未来唐与各民族关系走势的一种期盼。贞观后期,高丽叛乱,唐太宗以“取乱侮亡”为宗旨,东征平叛地方割据势力,收复故土。贞观诗人群体也时刻关注着唐与高丽的战争,他们一边赞美唐太宗的英勇神武,一面抒发着自己的报国热情,在紧张的民族关系下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诗篇。唐高宗、武则天时期,民族关系更加严峻,政权的更迭和朝廷的内斗都加剧了唐与其他民族的矛盾。东北、西北、南方地区接二连三的爆发民族战争,这些战争持续时间久并且波及范围较广。北方地区的突厥在这一时期又出现了复国行动,裴行俭、张仁亶等人北上征讨。陈子昂先后随军征讨契丹和仆固、同罗,面对西北地区善战的匈奴后裔,他提出了“息边鄙,休甲兵”“重边功,明赏罚”的策略。骆宾王跟随阿史那忠部队安抚西域诸藩部落,诗歌反映了当时吐蕃、西域诸藩、突厥之间的复杂关系。对待南方的蛮夷,唐王朝实行征讨与怀柔兼并的措施,在骆宾王、陈元光等人的诗歌中得以体现。在战争之余,唐与周边的各个少数民族都保持着友好的往来。民族交往使少数民族的酒文化、舞乐文化、边地习俗都得到了传播。在国家政权下的和亲往来也成为诗人们关注的焦点,金城公主入蕃引发了他们对国家军事实力、民族关系的思考。这一时期,唐派往各民族的使者承担着消弭战争、实现和平交往的友好目的。朝贡和互市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唐与各个民族的交往,唐王朝开放自信的风气在诗歌中体现出来。综上,对初唐诗歌反映的民族关系进行研究,可对正史材料进行一定补充,对我们认识初唐时期唐王朝政治及军事实力的变化有着重要意义。同时突破了以往学界从边塞诗入手的研究局限,对初唐诗歌研究内涵具有一定拓展之益。
许理[9](2020)在《阿拉伯帝国眼中的唐代中国国家形象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唐朝时期(618-907年),阿拉伯帝国(大食)与中国展开了密切的交往,两国之间频繁互遣使节,许多阿拉伯人来华经商、传教。在此基础上,阿拉伯人形成了关于唐代中国国家形象的认识。阿拉伯人既重视从宏观视角揭示中国的总体风貌,又出于利益的考虑而从微观视角对中国的一些具体事物关注甚多。在阿拉伯人眼中,唐代的中国经济富庶、物产丰富、疆域辽阔、司法严明、文化开放,他们在着作中毫不掩饰对中国的赞许与肯定。然而,源于对伊斯兰教的尊崇及根深蒂固的文化差异,阿拉伯人对中国的宗教习俗、伦理道德难以苟同。与此同时,源于条件的限制及利己的考虑,阿拉伯人对中国的形象认知虽然大多是客观准确的,但却也存在诸多夸大、臆造的地方。总的来说,阿拉伯人对中国既赞许又贬斥,着眼的视角既宏观又微观,对中国的认识既含真知灼见又有诸多无稽之谈,可以说,阿拉伯人对唐代中国形象的认知呈现出一种二重性特征。之所以阿拉伯人会形成这种二重性的中国形象,既有技术条件落后的原因,也有认知不够理性的缘故,更有利益、文化水火难容的情由。对阿拉伯人眼中的中国形象进行分析,可以让我们看到,国家形象的认知虽主要依赖于国家实力,但却也依赖于人为的塑造。为了让外国人更好地理解我国的国家形象,我们必须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正确理解他国民众的利益与诉求,扫清国家形象塑造道路上的障碍,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国家形象的塑造工作。
唐尚书[10](2019)在《汉唐间罗布泊地区的环境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罗布泊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在我国历史上“汉唐气象”的文化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和能动性意义。然而罗布泊地区地处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历史上环境变迁对该地社会文明发展影响巨大。本研究将汉唐时期罗布泊地区的自然环境如动植物群落、自然气候、河湖水系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城市聚落、道路交通、生业形态以及绿洲社会秩序等社会环境要素为主要考察对象,按照历史时间顺序分别对两汉、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等不同时期的罗布泊地区环境演变展开论述,并通过“生态环境-社会文明”互动视角重新审视汉唐时期罗布泊地区环境演变的路径及特点。论文将环境史纳入到罗布泊地区历史地理研究的范式之中,强调生态环境与社会文明二者之间互动关系的整体性,不仅丰富了西北史地研究的内容,也可以为内陆河流域环境变迁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具有良好的学术价值与现实观照意义。研究的材料来源除了传世文献中关于罗布泊及其相关地区的记录,还参考并借鉴了新疆等地出土文献如楼兰尼雅汉简、佉卢文、粟特古信札等文书以及墓葬、城市遗址等考古实体资料。研究中将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学、环境考古学、生态学、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方法,并借助遥感以及GIS等地理信息技术手段,用以罗布泊相关文献的梳理、归纳与总结。同时研究中还参考与借鉴了历史长时段理论、历史社会心理学、竺可桢气候变迁学说以及生态韧性等作为理论指导。研究结论认为罗布泊地区的环境演变主要通过罗布泊河湖水系、交通道路、城市聚落以及生业形态等景观内容的变化加以呈现。汉唐时期罗布泊地区的环境变迁具有周期性变化特点,社会文明的沉浮与生态环境的兴衰具有很大程度的正相关性。当罗布泊地区生态环境破坏并恶化时,当地社会文明处于衰弱甚至废弃的边缘状态;而一旦环境有所好转,此时社会又开始逐渐恢复并走向复兴。罗布泊地区自然环境本身具有生态韧性,能够抵抗一定程度的外来干扰并进行自我修复。从整体来看,汉唐时期影响罗布泊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本身的变化,而人类活动则只是对生态修复的时间与过程产生了促进或延缓的能动性影响。
二、西北葡萄、葡萄酒业见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北葡萄、葡萄酒业见闻(论文提纲范文)
(1)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史概述 |
第三节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高昌国佛教及寺院经济的结构 |
第一节 高昌建国前后对佛教的政策 |
第二节 寺院经济与佛教地理 |
第三节 寺院经济的概念及与其他宗教 |
小结 |
第二章 高昌国佛教寺院的经营模式及财务收支 |
第一节 高昌国寺院的基本经济模式 |
第二节 寺院日常收入 |
第三节 寺院日常支出——对《高昌乙酉、丙戌岁某寺条列月用解斗帐历》再探讨 |
小结 |
第三章 高昌国的僧官、僧众和寺户 |
第一节 僧官阶层的执掌及管理 |
第二节 国家政权对僧众的管理及其赋税劳役 |
第三节 寺户制度及依附人口 |
小结 |
第四章 高昌国僧尼的经济活动与日常生活 |
第一节 僧尼个人的私有经济 |
第二节 释门群体与豪门望族间的往来 |
第三节 佛教僧尼的宗教活动与社会角色 |
小结 |
第五章 高昌国寺院经济的转型和衰落 |
第一节 多维视野下的寺院经济与高昌社会 |
第二节 高昌国寺院经济的转型 |
第三节 高昌国寺院经济衰落再探讨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兴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学术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及构架 |
第一章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变迁 |
第一节 丝绸之路开通前的汉王朝形势 |
一、汉王朝国力的提升 |
二、汉王朝的边疆形势 |
第二节 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 |
一、早期丝绸之路 |
二、张骞“凿空”与汉王朝新局面的打开 |
第三节 丝绸之路的拓展 |
一、丝绸之路的经营与维护 |
二、丝绸之路对河西和西域地区的连通 |
三、丝绸之路对欧亚大陆诸文明的连通 |
第二章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西北边疆的构建 |
第一节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河西地区的经略 |
一、丝绸之路的开拓对匈奴战略的转变 |
二、汉王朝对河西地区的政治经营 |
三、汉王朝在河西地区的屯田开发 |
第二节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西域地区的拓展 |
一、张骞“凿空”与汉王朝西域战略的转变 |
二、从军事开拓到西域诸国的“东向” |
三、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西域地区的政治构建 |
四、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西域地区屯田体系的建立 |
第三章 丝绸之路与两汉王朝经济的发展 |
第一节 西方作物的引进对汉王朝经济的促进 |
一、西部世界经济作物的输入 |
二、西方“善马”的引入 |
第二节 外来生产技术的传入对汉王朝经济的影响 |
一、西方毛纺织技术的东传 |
二、两汉医药学中的异域因素 |
三、西方铠甲具装技术的引进 |
四、西方建筑技术的引进 |
第三节 丝绸之路开通后外向需求对内地生产的影响 |
一、官方贸易的需求 |
二、民间贸易的需求 |
三、外向需求影响下的相关产业的发展 |
第四节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
一、丝绸之路与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 |
二、丝绸之路与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 |
第四章 丝绸之路与两汉王朝思想与文化的繁荣 |
第一节 异域文化艺术的传入对汉王朝文化的影响 |
一、异域乐器、乐舞及杂技的传入 |
二、绘画以及雕刻风格的变化 |
第二节 佛教传入对汉代精神世界的影响 |
一、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方僧人的东来 |
二、佛教在东汉王朝的传播 |
三、佛教对汉王朝既有信仰的影响 |
第三节 “胡风”传入对汉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
一、丝绸之路的畅通与汉代“胡风”的盛行 |
二、“胡风”与汉代社会新风尚 |
第五章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国际影响力 |
第一节 丝绸之路对中亚、西亚政治地理格局的影响 |
一、丝绸之路对中亚地区的影响 |
二、丝绸之路对帕提亚帝国的影响 |
第二节 丝绸之路开拓的递进影响 |
一、匈奴西迁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
二、贵霜帝国南下印度 |
第三节 丝绸之路对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 |
一、汉王朝国际贸易主导地位的确立 |
二、长安、洛阳国际商贸中心地位的确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河陇文化与唐诗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唐代河陇诗研究 |
(二) 河陇历史地理研究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河陇文化概述 |
第一节 河陇文化及其形成和历史演变 |
一、“河陇”的地理概念 |
二、“河陇文化”释义及其形成与演变 |
第二节 唐代河陇地区的战略地位 |
一、政治地位 |
二、文化地位 |
第二章 唐代诗人河陇行迹考 |
第一节 唐代非陇籍诗人河陇行迹考述 |
一、入幕从军文士河陇行迹考述 |
二、漫游边塞文人河陇行迹考述 |
三、边地军将、官员大吏河陇行迹考述 |
第二节 祖籍为河陇的诗人书陇简考 |
第三章 唐诗中的河陇文化意象 |
第一节 唐诗中的河陇自然意象 |
一、山川意象 |
二、风物意象 |
第二节 唐诗中的河陇人文意象 |
一、关隘重镇 |
二、胜迹风俗 |
三、人物典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介 |
(4)唐代饮食文化中的胡风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相关概念界定 |
0.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0.3 研究成果综述 |
0.4 创新点和难点 |
1 唐代胡地饮食原材料的种类及特点 |
1.1 记载唐代胡地饮食原材料的相关文献 |
1.2 唐代胡地饮食原材料的种类 |
1.2.1 唐代胡地饮食原材料的入贡名目 |
1.2.2 唐代胡地饮食原材料的其他类目 |
1.3 唐代胡地饮食原材料的特点 |
1.3.1 广泛的域外来源地区 |
1.3.2 胡人本土的食用方式 |
1.3.3 唐人特殊的食用方式 |
1.3.4 丰富的口味与其功效 |
2 唐代的“胡食”与胡风饮食 |
2.1 域外“胡食” |
2.1.1 地域风俗饮食 |
2.1.2 宗教风俗饮食 |
2.2 “胡食”及其汉化 |
2.2.1 胡饼炉烤与蒸制加工方式 |
2.2.2 饆饠与餢飳的西来和东传 |
2.2.3 胡食汉化与唐代中上阶层 |
2.3 胡风食品 |
2.3.1 羌煮貘炙肉食制法的发展 |
2.3.2 乳酪制品食用方式的多样 |
2.3.3 胡风食品与唐代科举士子 |
2.4 胡风饮品 |
2.4.1 果汁饮品 |
2.4.2 酒类饮品 |
3 唐代饮食器具与宴饮聚会中的外来因素 |
3.1 饮食器具材质的外来因素 |
3.1.1 玉石、水晶材质饮食器具 |
3.1.2 玻璃材质饮食器具 |
3.1.3 玛瑙材质饮食器具 |
3.1.4 金银饮食器的流行 |
3.1.5 西域植物材质藤杯 |
3.2 饮食器具造型的外来因素 |
3.2.1 胡瓶 |
3.2.2 皮囊壶 |
3.2.3 高足杯 |
3.2.4 带鋬杯 |
3.2.5 多曲长杯 |
3.2.6 兽角形酒杯 |
3.3 饮食器具纹饰的外来因素 |
3.3.1 石榴纹样 |
3.3.2 葡萄纹样 |
3.3.3 椰枣纹样 |
3.3.4 狮子纹样 |
3.3.5 胡人形象 |
3.3.6 阿拉伯文 |
3.4 唐地在胡式饮食器具传播过程中的媒介作用 |
3.4.1 唐代东传至日本的胡式玻璃器 |
3.4.2 唐代长沙铜官窑外销胡式瓷具 |
3.5 唐代宴饮聚会中的外来因素 |
3.5.1 外来高足坐具与唐人宴饮餐制 |
3.5.2 “胡貌类人”的劝酒用具酒胡子 |
4 唐代的胡食商铺 |
4.1 唐代的胡饼商铺 |
4.1.1 国内各地胡饼商铺的分布情况 |
4.1.2 长安城中胡饼商铺与社会背景 |
4.1.3 扬州城中胡饼商铺与社会背景 |
4.1.4 鬻饼胡与来华海上商路的联系 |
4.1.5 胡饼文化中的“胡”与“狐” |
4.2 唐代的饆饠商铺 |
4.3 唐代售卖胡食的综合性商铺 |
4.3.1 长安城中的酒楼 |
4.3.2 商山道上的食店 |
5 唐代饮食文化中胡风传播的变化 |
5.1 阶层传播:由上至下 |
5.1.1 上有所好 |
5.1.2 上行下效 |
5.2 种类传播:由一至多 |
5.3 地域传播:由北至南 |
5.4 胡风影响的两面性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汉唐丝绸之路乐府诗地理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版图复原:汉唐丝绸之路乐府诗地理空间定位 |
第一节 丝绸之路地理空间的界定 |
第二节 丝绸之路乐府诗的创作与传播 |
一、丝绸之路乐府诗题名的地域因素 |
二、丝绸之路乐府诗与边塞诗的辨析 |
三、丝绸之路乐府诗的传播 |
第三节 丝绸之路乐府诗的地理特征 |
一、风沙霜雪:气候寒凉的自然地理特征 |
二、异域殊俗:别开生面的人文地理特征 |
第二章 场景还原:汉唐丝绸之路乐府诗地理空间外部形态 |
第一节 巍峨秀丽的山峰文学景观 |
一、陇头流水:陇山 |
二、天然牧场:祁连山 |
三、西极仙境:昆仑山 |
第二节 雄阔苍茫的关隘文学景观 |
一、咽喉要塞:萧关 |
二、大道通西:阳关 |
三、大漠沙雪:玉门关 |
第三节 地方实物的描写 |
一、天马与苜蓿等动植名物 |
二、葡萄与石榴等花果特产 |
三、胡笳与羌笛等民族乐器 |
第三章 场景还原:汉唐丝绸之路乐府诗地理空间内部形态 |
第一节 历史事件的载录 |
一、无数铃声遥过碛:贸易事件 |
二、黄沙百战穿金甲:征伐事件 |
三、公主琵琶幽怨多:和亲事件 |
第二节 人物风貌的展现 |
一、持节宣威的汉使形象 |
二、美貌善舞的胡姬形象 |
三、尚信重义的游侠形象 |
第三节 地域风俗的吟咏 |
一、奶酪与毡帐:吃住风俗 |
二、胡妆与左衽:服饰风俗 |
三、雄健而欢快:胡舞风俗 |
第四章 精神探原:汉唐丝绸之路乐府诗地理空间意义阐释 |
第一节 丝绸之路乐府诗的情感指向 |
一、立功边陲、慷慨报国之志 |
二、军旅苦辛、征人思乡之叹 |
三、久戍关塞、空闺怨别之情 |
第二节 丝绸之路乐府诗的美学意义 |
一、时空交融的审美意象 |
二、曲画传情的雄浑意境 |
第三节 丝绸之路乐府诗的精神价值 |
一、关注现实、书写民生的文学精神 |
二、诗史互证、以诗补史的文献价值 |
三、互通有无、礼尚往来的文化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汉唐丝绸之路乐府诗一览表 |
附录二:汉唐丝绸之路乐府诗补辑 |
个人简介 |
(6)宋代凉州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重点和难点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凉州及宋前凉州诗歌 |
第一节 凉州 |
第二节 宋前凉州诗歌 |
一、唐前 |
二、唐代 |
(一)写边塞景色 |
(二)写边地战争 |
(三)写凉州歌舞 |
(四)写凉州风俗 |
第二章 宋代凉州诗歌概述 |
第一节 宋代凉州诗歌整体概况 |
第二节 宋代咏凉州诗人 |
第三章 宋代凉州诗歌的特色 |
第一节 题材内容 |
一、承接 |
(一)战争题材的承接 |
(二)自然景观内容的承接 |
(三)人文题材的承接 |
二、新变 |
(一)边塞戍役题材 |
(二)上层社会现实 |
(三)塑造英雄形象 |
(四)关注百姓生活 |
第二节 艺术特色 |
一、情感基调的转换 |
(一)乐观昂扬、积极报国 |
(二)悲凉伤感、冷静平和 |
二、语言风格的变化 |
(一)语言趋向朴实美 |
(二)风格追求平淡美 |
三、创作手法的丰富 |
(一)典故运用 |
(二)以梦入诗 |
第三节 “凉州”意象 |
一、自然空间的衍生 |
(一)地名 |
(二)边塞、失地 |
二、诗意空间的迁移 |
三、文化空间的辐射 |
(一)凉州曲 |
(二)曲牌、词牌 |
(三)凉州艺人 |
(四)葡萄、葡萄酒 |
(五)边塞及异域文化 |
第四章 宋代凉州诗歌的价值 |
第一节 文献学价值 |
一、辑佚 |
(一)补宋代文人别集之缺 |
(二)保留宋代文人诗歌残篇 |
二、校勘 |
三、辨伪 |
第二节 史料价值 |
一、补充宋代人物史料 |
(一)补正诗人生平史料 |
(二)补正他人生平史料 |
二、补充宋代军事史料 |
三、补充宋代经济史料 |
四、补充宋代政治史料 |
第三节 地域文化价值 |
一、地理 |
二、植物 |
三、民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宋代凉州诗歌及作者 |
(7)兰花产业与历史性民居旅游开发融合的规划设计探析 ——以六家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兰花产业现状 |
1.1.1 国外兰花产业现状 |
1.1.2 国内兰花产业现状 |
1.2 国内外历史性民居旅游开发现状 |
1.2.1 国外历史性民居旅游开发现状 |
1.2.2 国内历史性民居旅游开发现状 |
1.3 农旅融合 |
1.3.1 农旅融合概念 |
1.3.2 国外农旅融合现状 |
1.3.3 国内农旅融合现状 |
1.4 相关概念区分 |
1.5 国内外农旅融合案例 |
1.5.1 国外农旅融合案例——美国纳帕谷 |
1.5.2 国内农旅融合案例——星村镇 |
1.5.3 案例启示 |
第二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意义 |
2.3 技术路线 |
2.4 研究内容 |
2.5 研究方法 |
2.6 创新点 |
第三章 长临河镇六家畈兰旅融合的规划设计 |
3.1 六家畈兰旅融合的基本条件分析 |
3.1.1 长临河镇发展概况 |
3.1.2 旅游发展概况 |
3.1.3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2 SWOT分析 |
3.2.1 S——优势 |
3.2.2 W——劣势 |
3.2.3 O——机会 |
3.2.4 T——威胁 |
3.2.5 SWOT分析矩阵 |
3.3 规划目标与构思分析 |
3.3.1 规划设计目标 |
3.3.2 规划构思 |
3.4 规划设计原则 |
3.4.1 生态原则 |
3.4.2 保护性开发 |
3.4.3 可持续发展 |
3.4.4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
3.4.5 突出特色 |
3.4.6 参与性原则 |
3.5 功能区划分与分析 |
3.5.1 美食+文化街区 |
3.5.2 民宿区 |
3.5.3 综合活动广场 |
3.5.4 兰花展览馆 |
3.5.5 兰花田 |
第四章 结语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初唐诗歌中民族关系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高祖、太宗时期民族战争的书写 |
第一节 开边战争:征讨突厥等北方少数民族 |
一、唐太宗北征诗歌:“绝域降附天下平”的民族观 |
二、汉朝情结下的尚武精神 |
第二节 安边战争:东征高丽 |
一、唐太宗征辽诗歌:“取乱侮亡”的民族观 |
二、文臣奉和诗:书写征辽颂歌 |
第二章 高宗、武后时期的战争书写 |
第一节 陈子昂诗歌中的民族战争 |
一、唐与仆固、同罗之战 |
二、唐与契丹之战 |
第二节 骆宾王诗歌中的民族之战 |
一、“誓令氛祲静皋兰” |
二、“有征无战,劳而无功” |
三、“武功制九夷,文教清中夏” |
第三节 征讨与招抚下的南方民族关系书写 |
一、“归化服维新” |
二、缓和态度下的岭南民族治理 |
第三章 唐与少数民族间的友好往来 |
第一节 文化交融下的胡化倾向 |
一、酒文化 |
二、舞乐文化 |
三、边地习俗 |
第二节 和亲往来 |
一、巩固舅甥关系 |
二、对和亲政策的反思 |
第三节 政治、经济往来活动 |
一、出使活动 |
二、朝贡、互市贸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阿拉伯帝国眼中的唐代中国国家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一章 阿拉伯帝国与中国的交往 |
第一节 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节 唐代中国与阿拉伯帝国的交往 |
一、唐代中阿的官方往来 |
二、唐代中阿的民间交往 |
三、唐代中阿的军事冲突 |
第三节 阿拉伯帝国热衷探索中国之原因 |
一、对东方财富的向往 |
二、伊斯兰教的推动 |
三、忌惮与觊觎并存的政治意图 |
第二章 阿拉伯人对唐代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 |
第一节 双重视角——宏观大论与具体深入的有机结合 |
一、地大物博的中华大地与商贸繁荣的优良海港 |
二、勤劳智慧的民族品格与善织懂香的精湛技艺 |
第二节 毁誉参半——阿拉伯帝国对唐代中国的肯定与贬斥 |
一、既和谐又动荡的政治气象 |
二、既开放又保守的文化环境 |
三、既积极又危险的国际角色 |
第三节 真妄交织——既含真知灼见又蕴天方夜谭的形象认知 |
一、对中国司法的准确记述与夸大其词 |
二、对中国天子的真实崇拜与不实贬低 |
第三章 对阿拉伯帝国的唐代中国形象认知之评价 |
第一节 力求全面、准确的探究倾向 |
一、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视角 |
二、相对严谨、理性的认知态度 |
第二节 真假交织的论断依据 |
一、混杂偏见与谣言的认知来源 |
二、源于条件所困的形象误读 |
第三节 充斥利己性的认知目的 |
一、以本民族价值为标杆的关注倾向 |
二、为征服意图铺路奠基 |
第四章 解读阿拉伯帝国对唐代中国形象认知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国家形象塑造中的错误路径 |
一、流言对国家形象的负面作用 |
二、文化隔阂引发的现象误读 |
三、逻辑谬误引向的思维歧路 |
四、积极交流、主动出击的国家形象战略 |
第二节 对他国国家形象的认知服从于本国利益 |
一、国家形象认知是一场政治活动 |
二、正确了解他国国家利益是构建本国形象的必要条件 |
第三节 文化是深层次、基础性的国家形象判定依据 |
一、横亘心间的文化鸿沟 |
二、谦虚却锐利的国家形象文化攻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汉唐间罗布泊地区的环境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一、罗布泊地区概况 |
二、环境概念界定与使用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材料与意义 |
第四节 学术史回顾与总结 |
一、罗布泊地区探险与科学考察史 |
二、罗布泊地区历史自然地理研究 |
三、罗布泊地区历史人文地理研究 |
四、罗布泊地区生态环境研究成果可视化分析 第二章 两汉时期罗布泊地区的环境变化 |
第一节 秦汉时期人们对罗布泊地区的环境认知 |
第二节 两汉时期罗布泊地区的社会环境发展 |
第三节 两汉时期罗布泊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 |
一、动植物种类 |
二、自然气候 |
三、河湖水系 |
第四节 两汉时期罗布泊地区环境的变迁 |
一、区域环境变化对城市聚落发展的影响 |
二、区域环境变迁对交通道路发展的影响 |
三、区域环境变迁对社会生业方式的影响 |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魏晋时期罗布泊地区的环境变化 |
第一节 魏晋时期罗布泊地区的社会环境发展 |
第二节 魏晋时期罗布泊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 |
一、动植物种类 |
二、自然气候 |
三、河湖水系 |
第三节 魏晋时期罗布泊地区的环境变迁 |
一、区域环境变迁对城乡聚落发展的影响 |
二、区域环境变迁对交通道路发展的影响 |
三、区域环境变迁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南北朝时期罗布泊地区的环境变化 |
第一节 南北朝时期罗布泊地区的社会环境发展 |
第二节 南北朝时期罗布泊地区的自然条件 |
一、自然气候 |
二、河湖水系 |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罗布泊地区的环境变迁 |
一、区域环境变迁对城市聚落发展的影响 |
二、区域环境变迁对交通道路发展的影响 |
三、区域环境变迁对社会商业发展的影响 |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隋唐时期罗布泊地区的环境变化 |
第一节 隋唐时期罗布泊地区的社会环境发展 |
第二节 隋唐时期罗布泊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 |
一、自然气候 |
二、河湖水系 |
第三节 隋唐时期罗布泊地区的环境变迁 |
一、区域环境变迁对城市聚落发展的影响 |
二、区域环境变迁对交通道路发展的影响 |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一 南北朝时期(415-548)自然灾害事件统计表 |
附录二 隋唐时期(581-630)旱涝自然灾害事件统计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
四、西北葡萄、葡萄酒业见闻(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D]. 张重洲. 兰州大学, 2021(09)
- [2]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兴盛[D]. 董莉莉. 山东大学, 2021(11)
- [3]河陇文化与唐诗关系研究[D]. 马志超.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4]唐代饮食文化中的胡风问题[D]. 沈玉嘉. 辽宁大学, 2020(01)
- [5]汉唐丝绸之路乐府诗地理空间研究[D]. 田永胜.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6]宋代凉州诗歌研究[D]. 张美玲.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兰花产业与历史性民居旅游开发融合的规划设计探析 ——以六家畈为例[D]. 郭雅玲.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8]初唐诗歌中民族关系表现研究[D]. 廉欣梅. 烟台大学, 2020(06)
- [9]阿拉伯帝国眼中的唐代中国国家形象研究[D]. 许理. 国际关系学院, 2020(08)
- [10]汉唐间罗布泊地区的环境演变研究[D]. 唐尚书. 兰州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