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缸功率平衡试验在现代汽车发动机诊断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路子安[1](2021)在《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系统研发》文中指出在当今社会中汽车已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此同时汽车的产量及销量也在日益增加,但随之而来的是汽车故障数目也在增加。汽车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核心部分,发动机能否正常进行工作直接影响着整辆汽车的状态,因此关于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对于整个汽车工业行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1)对发动机最常发生故障的部位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这些部位的结构特点以及振动特性,以此为依据对发动机正常信号、气门间隙异常以及单缸失火状态下的振动信号进行仿真。(2)针对希尔伯特-黄变换所得到的边际谱不易观察的问题,提出一种EMD-AR谱估计的方法。将仿真所得的信号分别进行希尔伯特-黄变换和EMD-AR谱估计变换,验证了EMD-AR谱估计变换所得图像更为平滑且更易区分。(3)对各工况仿真信号进行EMD-AR谱估计,将EMD分解所得的前四组IMF分量累加得到EMD-AR谱曲线,按频带对信号分段能量求和并归一化处理得到各工况信号特征值。(4)将所得特征值输入至支持向量机(SVM)与极限学习机(ELM)进行分组训练预测。运用粒子群算法(PSO)针对极限学习机神经网络隐层参数随机选取的问题,进一步优化了极限学习机得到PSO-ELM算法。极限学习机运行所需时间最短,但准确率不如其余两种算法,支持向量机各项指标都中等,但只适用于类别较少的分类预测,较准确率与稳定性而言PSO-ELM有着明显优势,但其预测用时较长。(5)使用MATLAB GUI软件将所用到的信号处理以及故障诊断方法,编写成完整的故障诊断系统,使用户在进行信号处理以及故障分类预测操作时更加简洁方便。
王鸿鹏[2](2020)在《基于振动信号分析的便携式发动机转速测量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动机转速精确测量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中的重要环节,能够为汽车故障诊断分析提供关键的数据支撑。传统的发动机转速测量法需对发动机开盖测量,会对发动机工作造成影响。基于振动信号分析的发动机转速测量法具有测量便捷、非侵入等优势,但此类间接转速测量法存在主频识别不准确、抗噪声性能差等问题。为此,本文在振动信号基频提取与修正算法、软硬件系统设计等方面开展研究,设计开发了基于振动信号分析的便携式发动机转速测量仪,实现了发动机非侵入式测量,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了基于振动信号分析的发动机转速测量方案,从便携式发动机转速测量系统高精度、非侵入、小型便携及可独立/联网工作的需求出发,分析比较了常用发动机转速测量方法,介绍了基于振动信号分析的发动机转速测量法的原理,设计了基于振动信号分析的便携式发动机转速测量系统总体实现方案。2、提出了一种融合能量重心法和非谐波傅里叶分析(Non Harmonic Fourier Analysis,NHFA)的振动信号基频提取算法,首先采用能量重心法粗略估计信号基频,再采用NHFA在基频附近以固定步长扫频实现信号基频的精确估计。仿真对比分析了能量重心法、线性调频Z变换法、AR谱估计法和本文所提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精度优于其余算法,在20Hz到100Hz范围内测量误差在0.15%以内,在5d B噪声环境下测量误差在0.5%以内。3、研制了基于振动信号分析的便携式发动机转速测量系统,设计了低噪声信号采集与调理电路,设计了嵌入式DSP信号基频提取算法与程序,实现了发动机转速精确测量和数据无线传输等功能,开发了基于LabVIEW的故障诊断分析软件。4、完成发动机转速测量实验和故障初步诊断分析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便携式发动机转速测量仪在匀速和变工况下转速测量误差均在2%以内,实现了发动机外特性参数计算与曲线绘制、缺缸失火故障诊断等功能。
姜光[3](2020)在《商用车柴油机空气系统性能参数优化及控制研究》文中指出在先进柴油机开发中,空气系统对柴油机性能的综合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一款带有废气再循环(EGR)系统与可变几何截面涡轮增压(VGT)系统的商用车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对其空气系统开展了性能参数优化与控制策略开发研究。研究工作对深入掌握柴油机空气系统特性及其控制理论、推进高效率国产商用车柴油机设计开发和提升国产柴油机整机性能,有一定的学术研究意义和工程应用意义。本文首先运用GT-Power搭建并验证了商用车柴油机工作过程仿真模型。结合GT-Power在发动机性能计算方面的优势和MATLAB/Simulink在数据传递与控制计算方面的优势,本文搭建了以GT-Power进行发动机性能仿真、以MATLAB/Simulink进行算法寻优的耦合平台。在此基础上,以最低燃油消耗率为目标,在满足排放要求的前提下,对EGR阀门开度与VGT叶片开度两个控制参数进行了单目标遗传算法优化。本文建立了面向控制的商用车柴油机空气系统三阶非线性模型,并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模型中的未知参数进行辨识。针对柴油机空气系统的非线性控制问题,本文将空气系统三阶非线性模型转化为准线性变参数状态空间方程形式,实现非线性到准线性转化的处理。本文以增压压力与进气流量的期望值为目标,以EGR阀门开度与VGT叶片开度为控制参数,采用基于模型的控制方法对柴油机空气系统进行多变量控制。运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研究设计了算法中的预测模型、滚动优化目标函数与反馈校正环节。通过MATLAB/Simulink与GT-Power耦合平台仿真结果显示,本文设计的控制方案在柴油机中、低转速下可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图49幅,表19个,参考文献118篇。
吕其峰[4](2020)在《高压共轨柴油机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电控发动机发展,电子器件的日益复杂、软件和机电一体化应用不断增加,系统性失效和随机硬件失效的风险逐渐增加。对于发动机系统的输入部件,国六排放法规要求OBD系统应至少监测电路故障及合理性故障。同时在功能安全方面,汽车电子行业标准ISO26262要求避免因汽车电子系统故障导致的不合理风险。国六高压共轨发动机电控部件的增加及法规要求监测项目的扩充,对车载故障诊断系统提出新的要求,因此研究适应排放法规及满足更高控制要求的故障诊断系统十分必要。论文分析了国内外高压共轨柴油机的故障诊断系统和关键部件诊断方法的发展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详细研究了不同部件的工作原理和故障机理,从而针对不同的部件结合其功能需求选取不同的监控策略。将故障诊断系统分为故障监控模块和故障管理模块,监控模块报告故障信息后,故障管理模块进行故障处理。将监控功能模块分部件层、功能层和控制器层,对部件层和功能层诊断策略进行研究。基于该体系架构,以MATLABSimulink为建模工具,搭建了故障诊断体系策略。对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轨压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燃油计量单元、蓄电池电压、ADC模块等部件搭建了超限检测策略模型和部分合理性检测策略模型;对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无信号故障和错误信号故障采取模型诊断法结合逻辑诊断的融合诊断策略,在非故障性输入干扰时能够准确快速的识别故障。对轨压控制的过程采取了通过轨压传感器和通过燃油计量单元两种策略分别进行轨压梯度监控和调节器监控,搭建诊断策略模型。对于失火故障采用AMESim软件进行故障模拟并采集数据,从而提取故障特征进行故障诊断,并搭建诊断策略模型。对搭建的各模块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能够准确识别故障。将搭建的故障诊断策略模型与发动机整体控制策略进行对接,生成代码下载到目标ECU中,选取部分传感器的诊断策略进行离线仿真,通过模拟故障对诊断程序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验证了论文搭建故障诊断系统的正确性及可行性,表明故障诊断系统可有效实现柴油机的故障诊断。
龙凤凉[5](2020)在《现代汽车维修新技术中电子诊断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新的发展环境下,现代企业检修技术不断创新,电子信息技术开始在汽车维修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以电子诊断技术为例,其能够对汽车故障做出准确诊断,帮助维修人员进行故障的定位和处理,提升汽车维修的效率和效果。本文结合电子诊断技术的特点和作用,就其在现代企业维修新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张亮[6](2019)在《汽车发电机上支架疲劳断裂行为研究》文中提出发动机作为汽车主要集成部件之一,其可靠性直接与汽车的使用性能相关联。由于发动机复杂的零部件装配边界和使用工况,导致发动机发生失效故障的概率要明显高于汽车上的其他部件。而作为机电设备中主要失效形式之一的断裂失效不仅会影响到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也会造成相关人员伤亡以及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失效分析作为一门复杂的交叉学科,其相关研究手段和方法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某汽车发动机在进行台架耐久试验时,连续发生三次发电机上支架断裂失效,本文以此断裂失效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对发电机上支架进行了机械性能、尺寸、外观以及断口分析研究,同时对发电机上支架所属的发动机附件系统进行了平面距离偏差校准。分析结果表明,发电机上支架发生断裂失效原因是因为焊接工序产生的内部焊接应力、生产加工的集中应力以及附件系统平面偏差不满足设计要求。针对失效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并针对此改进方案进行了附件系统校核计算、模拟装配干涉检查、利用HyperMesh软件和ABAQUS软件进行发电机上支架模态和强度仿真分析、以及制作实体样件进行发动机台架耐久试验。最终,理论和工程实践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发动机上支架和附件系统运行可靠,汽车发电机上支架失效问题得以解决。
谢立果[7](2019)在《电子诊断在现代汽车维修新技术中的运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促使电子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在现代汽车维修行业。由于传统的汽车维修中故障诊断方法已不能满足当前行业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诊断技术应运而生,这种技术可以对汽车故障进行诊断,是一种新兴的现代化汽车智能维修手段。因此,文章对电子故障诊断技术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深入研究电子故障诊断在现代汽车维修新技术中的应用。
宋启新[8](2018)在《基于角加速度的发动机在线故障诊断系统的开发》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柴油机工作环境恶劣等原因,所以容易发生故障。而柴油机一旦发生故障,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还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研究一套能够实现在线实时诊断故障的系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虽然失火故障诊断的算法很多,但是很少能够实时诊断。而目前在车辆中已经大量使用的车载故障诊断系统在高速空载情况对失火的诊断不够理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时考虑到车载实时采集的条件限制,本文提出“阶次搜索法”来进行故障诊断。并设计了一套发动机采集系统。所谓的“阶次搜索法”,是根据发动机的曲轴飞轮系统的特点设计的,在设计过程中,将发动机曲轴飞轮系统抽象一个有输入,有输出的数学系统。这个系统的输入函数的自变量是曲轴转角,因变量是发动机的气体力矩;输出函数的自变量是曲轴转角,因变量是曲轴角速度。诊断失火的过程是通过这个系统的输出来判断输入是否正常。由于发动机的曲轴飞轮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即该模型的传递函数会随着转速和载荷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通过划将发动机的“工况小区域”来线性化处理。所谓的“工况小区域”指的是发动机的转速和载荷变化不大的范围。在每个“工况小区域”里,认为发动机的曲轴飞轮系统具有一种传递函数。利用传递函数可以得到发动机气体力扭矩和曲轴转速之间的关系-卷积。这种计算在频域里更为简便,将发动机曲轴飞轮系统的输入函数、传递函数和输出函数用傅立叶级数展开,可以得到输出函数的各个阶次的数值为输入函数和传递函数对应的各个阶次值的乘积。在工况小区域确定后,曲轴飞轮系统的传递函数就确定了,即传递函数的各个阶次的数值确定了,当发生失火故障时,气体力扭矩的功率下降,即输入函数的阶次中会有一些发生下降,所以曲轴角速度相对应的阶次的数值会发生下降。而曲轴角速度的阶次可以通过转速计算得到,因此找出每个工况小区域里的由于失火而下降曲轴角速度的阶次就可以进行失火诊断。将此算法命名为“阶次搜索法”。为了验证阶次搜索法的有效性,在6102柴油机上进行了失火故障诊断试验,选取18个工况,每个工况下100组数据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诊断方法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且便于实时诊断。为实现实时采集,特利用STM32单片机搭建采集系统,和LABVIEW界面监测采集和诊断的结果,实验表明该采集系统即可以满足采集精度要求又可以有针对性的采集所需的数据指标。
彭少辉[9](2018)在《发动机爆震控制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社会本文需要面对能源危机和日趋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当今车用汽油机主要发展方向就是缸内直喷发动机,主要是因为它可以改善燃油经济性,更好的满足动力性和排放性能相关的要求。本文应用了这种发动机的实验平台,而设计了一种气缸内压力采集系统以及燃烧率分析系统,然后深入分析了发动机爆震,对其机理和预防措施做了具体讨论,然后提出了评价发动机爆震水平的方法。本文用自主研发的直喷发动机气缸内压力采集系统对发动机进行燃烧分析,其中,对于直喷发动机气缸内压力曲线的研究发现,最大燃烧压力、平均直喷发动机气缸内压力曲线、放热率曲线、燃烧率持续期、平均有效压力、循环变动等燃烧参数等都和发动机性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自主研发了一个爆震分析单元,对发动机的运行状况中出现的爆震情况进行随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分析。在一个直喷类型的发动机上采集不同工况下的正常燃烧的直喷发动机气缸内压力曲线和爆震时的直喷发动机气缸内压力曲线,然后对于燃烧放热率的频谱分析所得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频带里面,发动机产生爆震时的缸内能量明显的高于正常运行情况下的;本文检测结果也表明,发动机产生爆震情况下时频图末端混合气会燃烧而释放出很多的能量。把这一大部分能量滤波后对放热率进行积分,用于说明这个频带内的爆震强度。并且把IHRR和大部分工程师用的发动机爆震强度最大幅值做线性回归研究分析,之后本文发现两者会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程度在90%以上。由此,IHRR可以很精确的说明发动机的爆震强度,而且要比MAPO精确的多。随后,在直喷的单缸机上具体分析了爆震等级阈值,再一次充分验证了两者的高度重合的线性相关性,所得结果对精确标定IHRR相关参数提供一定的支持和依据。
李炳贤[10](2018)在《波形和数据流分析法在B7发动机故障判断上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汽车发动机的电控技术水平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发展也在不断的提高,这也使汽车发动机的功能更加先进。与此同时,这也带来了发动机结构上的复杂性,增加了发生故障时对其进行诊断的难度,以往的故障诊断方法基本上已经不能再对现代汽车的故障进行有效的诊断,研究出一套可供维修人员使用和参考的汽车故障的一般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为了帮助一线维修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出故障所在,提高维修效率,本论文将传统维修方法与现代检测方法相结合,提出用波形和数据流分析法共同诊断汽车故障的方法。本文先以大众B7发动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典型故障产生机理做了分析,总结出常见故障的产生原因。然后介绍了波形分析法及其优点和波形分析法在汽车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并通过汽车专用示波器阐述了它的工作原理和五种信号的判定依据,再通过说明如何获得数据流和常用的两种获得数据流的方法,介绍了数据流分析法在汽车故障检测中的应用,并且给出了数据流检测的具体分析方法。随后,利用发动机综合分析仪、KT-600故障诊断仪、B7发动机等设备搭建实验平台,对其正常工作状态下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波形和数据流做了定量分析,并与异常波形和数据流做了分析比较,得出异常波形和数据与故障之间的一般规律。最后利用波形分析法对部分传感器和执行器做了故障测试试验,同时在附录利用数据流对常见故障案例做了分析,得出利用波形和数据流诊断汽车故障的一般规律,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二、气缸功率平衡试验在现代汽车发动机诊断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缸功率平衡试验在现代汽车发动机诊断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研究概况 |
1.2.1 国内外研究及现状 |
1.2.2 汽车故障诊断方法概述 |
1.3 发动机故障类型分析 |
1.4 课题的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基础 |
2.1 发动机故障类型及原因分析 |
2.1.1 气门故障分析 |
2.1.2 活塞敲击故障分析 |
2.1.3 发动机失火故障分析 |
2.2 发动机激振源说明 |
2.2.1 燃烧激励 |
2.2.2 惯性力激励 |
2.2.3 活塞敲击及气流冲击导致振动 |
2.3 发动机振动机理概述 |
2.3.1 气门机构振动机理概述 |
2.3.2 曲柄连杆机构振动机理概述 |
2.4 发动机振动信号仿真 |
2.4.1 发动机振动信号特征 |
2.4.2 各工况信号仿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EMD-AR谱估计的故障信号特征提取 |
3.1 经验模态分解(EMD) |
3.1.1 经验模态分解基本原理 |
3.1.2 经验模态分解过程 |
3.1.3 经验模态分解对信号的处理 |
3.2 希尔伯特-黄变换(HHT) |
3.2.1 希尔伯特-黄变换基本原理 |
3.2.2 希尔伯特-黄变换对信号的处理 |
3.3 EMD-AR谱估计 |
3.3.1 AR功率谱估计基本原理 |
3.3.2 EMD-AR谱估计对信号的处理 |
3.4 信号处理方法对比 |
3.5 基于EMD-AR谱的故障信号特征提取 |
3.5.1 IMF分量能量占比分析 |
3.5.2 仿真信号的特征值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故障诊断方法 |
4.1 支持向量机(SVM) |
4.1.1 线性与非线性分类 |
4.1.2 核函数 |
4.1.3 多分类算法的选择 |
4.1.4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故障诊断 |
4.2 极限学习机(ELM) |
4.2.1 极限学习机算法基本原理 |
4.2.2 基于极限学习机的故障诊断 |
4.3 PSO优化ELM算法 |
4.3.1 粒子群优化算法(PSO) |
4.3.2 基于PSO- ELM算法的故障诊断 |
4.4 算法综合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MATLAB GUI的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
5.1 MATLAB GUI简介 |
5.1.1 MATLAB介绍 |
5.1.2 GUI介绍 |
5.2 系统总体设计 |
5.2.1 登录功能 |
5.2.2 数据导入功能 |
5.2.3 信号处理功能 |
5.2.4 故障预测识别功能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基于振动信号分析的便携式发动机转速测量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转速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
1.2.2 转速测量仪器发展现状 |
1.3 论文框架结构 |
第2章 基于振动信号分析的便携式发动机转速测量系统总体方案 |
2.1 便携式转速测量系统需求分析 |
2.2 基于振动信号分析的便携式发动机转速测量系统方案设计 |
2.2.1 基于振动信号分析转速测量法的测量原理 |
2.2.2 便携式转速测量系统方案设计 |
2.3 基于振动信号分析发动机转速测量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发动机振动信号基频估计算法 |
3.1 引言 |
3.2 常用振动信号基频估计算法 |
3.2.1 能量重心法 |
3.2.2 线性调频Z变换法 |
3.2.3 AR模型基频估计法 |
3.3 融合能量重心法和非谐波傅里叶分析的基频估计算法 |
3.4 振动信号基频估计算法评估与比较 |
3.4.1 精度对比 |
3.4.2 抗噪声性能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便携式发动机转速测量仪设计 |
4.1 振动信号传感与处理 |
4.1.1 传感器对比分析 |
4.1.2 信号调理与采集电路 |
4.2 基于DSP的数据处理 |
4.2.1 总体设计 |
4.2.2 振动信号采集 |
4.2.3 基频估计算法实现 |
4.3 无线数据传输 |
4.4 硬件实物设计 |
4.5 上位机软件分析与显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转速测量实验及振动特性分析 |
5.1 发动机转速测量实验 |
5.1.1 不同转速测量与分析 |
5.1.2 变速工况下转速测量与分析 |
5.1.3 不同车体位置转速测量与分析 |
5.2 发动机故障分析与诊断 |
5.2.1 发动机转速与外特性分析 |
5.2.2 气缸失火故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研究方向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商用车柴油机空气系统性能参数优化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柴油机空气系统参数优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试验的参数优化 |
1.2.2 基于仿真的参数优化 |
1.3 面向控制的柴油机空气系统模型研究现状 |
1.4 柴油机空气系统控制算法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商用车柴油机工作过程仿真模型建立及验证 |
2.1 仿真分析软件的确定 |
2.2 柴油机工作过程仿真模型 |
2.2.1 缸内工作过程计算模型 |
2.2.2 进、排气系统计算模型 |
2.2.3 增压系统计算模型 |
2.2.4 中冷器计算模型 |
2.2.5 废气再循环系统计算模型 |
2.3 柴油机工作过程仿真分析参数描述 |
2.3.1 原机主要技术参数 |
2.3.2 仿真模型主要模块及参数 |
2.4 柴油机工作过程仿真模型的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3 商用车柴油机空气系统性能参数优化研究 |
3.1 优化参数与优化目标 |
3.2 优化算法的确定 |
3.3 基于遗传算法的柴油机空气系统性能参数优化 |
3.3.1 GT-Power与 MATLAB/Simulink耦合程序的开发 |
3.3.2 遗传算法的参数设计 |
3.3.3 优化结果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面向控制的商用车柴油机空气系统模型建立及验证 |
4.1 面向控制的柴油机空气系统模型的建立 |
4.1.1 增压器系统模型 |
4.1.2 进排气系统模型 |
4.2 面向控制的柴油机空气系统模型参数的确定 |
4.3 面向控制的柴油机空气系统模型的验证 |
4.4 面向控制的柴油机空气系统模型的准线性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模型的商用车柴油机空气系统多变量控制研究 |
5.1 基于模型的柴油机空气系统多变量控制总体方案设计 |
5.1.1 控制对象与控制目标 |
5.1.2 控制算法的确定 |
5.1.3 柴油机空气系统多变量控制总体方案 |
5.2 基于模型的柴油机空气系统多变量控制算法研究 |
5.2.1 控制算法的基本原理 |
5.2.2 基于模型的柴油机空气系统多变量控制算法设计 |
5.3 基于模型的柴油机空气系统多变量控制仿真分析 |
5.3.1 低转速工况下空气系统控制分析 |
5.3.2 中转速工况下空气系统控制分析 |
5.3.3 高转速工况下空气系统控制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高压共轨柴油机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动机OBD法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OBD法规发展研究 |
1.2.2 国内OBD法规发展研究 |
1.3 当前故障诊断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柴油机故障诊断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柴油机故障诊断理论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压共轨柴油机故障诊断系统分析 |
2.1 满足国VI排放的高压共轨柴油机故障诊断需求分析 |
2.1.1 高压共轨柴油机ECU功能结构组成 |
2.1.2 故障监控内容 |
2.1.3 故障诊断系统组成 |
2.2 故障监控策略 |
2.3 故障管理模块 |
2.3.1 预消抖 |
2.3.2 故障诊断检查处理 |
2.3.3 故障诊断事件存储 |
2.3.4 故障诊断抑制处理程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压共轨柴油机典型部件故障诊断策略研究 |
3.1 轨压传感器故障诊断策略研究 |
3.1.1 轨压传感器信号范围检测 |
3.1.2 漂移故障检查 |
3.1.3 失效处理策略 |
3.1.4 模型仿真 |
3.2 燃油温度传感器故障诊断策略研究 |
3.2.1 燃油温度传感器信号范围检测 |
3.2.2 燃油温度信号合理性检测 |
3.2.3 模型仿真 |
3.3 轨压梯度故障诊断策略研究 |
3.3.1 故障监控策略 |
3.3.2 故障失效处理策略 |
3.3.3 模型仿真 |
3.4 基于燃油计量单元的轨压监控策略研究 |
3.4.1 燃油计量单元的故障监控策略 |
3.4.2 轨压监控策略 |
3.5 曲轴位置传感器故障诊断策略研究 |
3.5.1 故障原因分析 |
3.5.2 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 |
3.5.3 结合逻辑诊断的模型诊断法 |
3.5.4 故障诊断建模及仿真 |
3.5.5 曲轴位置传感器故障诊断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压共轨柴油机失火诊断研究 |
4.1 失火故障仿真 |
4.1.1 基于AMESim的发动机仿真模型介绍 |
4.1.2 失火故障模拟 |
4.2 失火故障特征分析 |
4.2.1 瞬时转速信号特征理论分析 |
4.2.2 失火故障特征计算 |
4.3 SOM神经网络的失火诊断方法实现 |
4.4 基于段角加速度的逻辑诊断法 |
4.4.1 失火诊断条件检查 |
4.4.2 失火检测 |
4.4.3 失火故障诊断 |
4.5 模型仿真及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5)现代汽车维修新技术中电子诊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现代汽车维修的发展情况 |
3 电子诊断技术的特点和作用 |
3.1 特点 |
3.2 作用 |
4 现代汽车维修新技术中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 |
4.1 发动机性能检测 |
4.2 发动机故障检查 |
4.3 底盘性能检测 |
5 结语 |
(6)汽车发电机上支架疲劳断裂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发动机失效研究现状 |
1.3 断裂失效分析研究理论 |
1.4 主要研究任务 |
2 汽车发电机上支架及其失效问题 |
2.1 与失效有关的信息 |
2.1.1 汽车发电机上支架 |
2.1.2 试验用发动机 |
2.1.3 发动机附件系统 |
2.2 发动机台架耐久试验 |
2.3 失效信息记录 |
2.4 本章小结 |
3 失效原因及机理 |
3.1 失效零部件分析 |
3.1.1 成分、机械性能分析 |
3.1.2 尺寸及外观分析 |
3.1.3 断口微观结构分析 |
3.2 附件系统分析 |
3.2.1 三个带轮轮槽中心平面距缸体前端面的距离 |
3.2.2 附件系统计算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改进方案的提出与验证 |
4.1 改进方案的提出 |
4.1.1 针对附件系统的改进方案 |
4.1.2 针对失效零部件的改进方案 |
4.2 改进方案的验证 |
4.2.1 验证附件系统的改进方案 |
4.2.2 验证失效零部件的改进方案 |
4.3 本章小结 |
5 研究方法总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电子诊断在现代汽车维修新技术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电子诊断技术的概念 |
3 电子诊断技术的特点 |
3.1 网络化的管理模式 |
3.2 检测工具更具现代化 |
3.3 实现故障分析数字化 |
4 电子故障诊断技术在现代汽车维修新技术中的运用 |
4.1 对汽车发动机进行性能检测 |
4.2 对汽车发动机进行故障检查 |
4.3 对汽车底盘进行性能检测 |
5 结束语 |
(8)基于角加速度的发动机在线故障诊断系统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失火故障诊断方法综述 |
1.2.1 失火故障判别依据 |
1.2.2 火故障诊断方法分类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发动机实时采集系统的设计 |
2.1 总体设计 |
2.2 采集传感器选择 |
2.2.1 测速传感器选择 |
2.2.2 上止点传感器选择 |
2.3 系统硬件设计 |
2.3.1 主控单元 |
2.3.2 串口 |
2.3.3 电源模块 |
2.3.4 下载电路 |
2.4 采集系统的程序设计 |
2.4.1 采集系统配置程序 |
2.4.2 主程序 |
2.4.3 中断程序 |
2.5 小结 |
第三章 发动机在线失火诊断算法 |
3.1 发动机曲轴飞轮系统非线性模型建立 |
3.2 非线性周期时变系统的近似处理 |
3.3 加速度傅里叶级数的计算 |
3.4 阶次搜索算法的描述 |
3.4.1 阶次搜索算法中的预训练算法 |
3.4.2 阶次搜索法中的失火诊断算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动机故障诊断的Labview界面设计 |
4.1 Labview简介 |
4.2 登录界面设计 |
4.2.1 登陆程序 |
4.2.2 登陆界面外观程序 |
4.2.3 登陆界面鼠标坐标程序 |
4.2.4 登陆界装饰程序 |
4.3 采集界面设计 |
4.3.1 系统时间函数 |
4.3.2 选项卡设计 |
4.3.3 关闭登采集面程序 |
4.4 串口通信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发动机失火故障诊断实验 |
5.1 实验台架介绍 |
5.2 数据处理 |
5.2.1 拉格朗日插值 |
5.2.2 全相位数字信号处理 |
5.3 实验结果 |
5.3.1 登陆与采集界面 |
5.3.2 实验结果 |
5.4 “阶次搜索法”与其他算法对比 |
5.4.1 基于非线性发动机模型的特征提取 |
5.4.2 基于瞬时角加速度波形的直接分析的特征提取 |
5.4.3 基于瞬时角速度波形直接分析的特征提取 |
5.4.4 各种算法的正确率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发动机爆震控制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未来发展趋势 |
1.3 缸内直喷发动机的优缺点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内燃机爆震问题分析 |
2.1 压力和燃烧系统的分析 |
2.2 气缸内压力采集方式 |
2.3 内燃机的燃烧分析系统 |
2.4 内燃机爆震问题分析 |
2.4.1 内燃机爆震特征 |
2.4.2 内燃机爆震检测方法 |
2.4.3 内燃机爆震发生强度检测指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发动机爆震分析和IHRR爆震等级研究 |
3.1 发动机爆震分析试验研究方案 |
3.2 燃烧放热率的频谱图和时频图分析 |
3.2.1 燃烧室固有频率的理论计算 |
3.2.2 爆震与正常燃烧时的燃烧放热率频谱图分析 |
3.3 IHRR与MAPO的线性相关性研究 |
3.4 IHRR爆震等级试验研究方案 |
3.5 单缸直喷发动机燃烧室固有频率分析 |
3.6 IHRR在单缸机爆震试验上的应用 |
3.7 单缸直喷发动机IHRR、MAPO相关性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发动机爆震控制和气缸内压力采集系统开发 |
4.1 直喷发动机气缸内压力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
4.2 采集气缸内压力的系统开发 |
4.3 直喷发动机气缸内压力采集系统硬件升级 |
4.3.1 压缩上止点的判定 |
4.3.2 发动机示功图的生成 |
4.4 发动机燃烧分析系统开发 |
4.4.1 燃烧分析系统开发流程 |
4.4.2 燃烧分析系统开发的理论基础 |
4.5 发动机爆震分析模块的开发 |
4.5.1 传统爆震分析方法的模块开发 |
4.5.2 基于燃烧放热规律的爆震分析模块开发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波形和数据流分析法在B7发动机故障判断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外发动机故障诊断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 国内发动机故障诊断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B7发动机故障产生机理分析 |
2.1 传感器故障产生机理分析 |
2.2 执行器故障产生机理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7发动机故障判断原理研究 |
3.1 波形分析法简介 |
3.2 数据流分析法简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波形分析的B7发动机执行器故障判断试验 |
4.1 点火波形分析 |
4.2 波形分析法电磁喷油器故障中的试验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波形和数据流分析法的B7发动机传感器故障判断试验 |
5.1 基于波形和数据流分析法的AF故障诊断试验 |
5.2 基于波形和数据流分析法的CTS故障诊断试验 |
5.3 基于波形和数据流分析法的TPS故障诊断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气缸功率平衡试验在现代汽车发动机诊断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系统研发[D]. 路子安. 河北科技大学, 2021
- [2]基于振动信号分析的便携式发动机转速测量系统研究[D]. 王鸿鹏. 天津大学, 2020(02)
- [3]商用车柴油机空气系统性能参数优化及控制研究[D]. 姜光.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高压共轨柴油机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D]. 吕其峰.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5]现代汽车维修新技术中电子诊断的应用分析[J]. 龙凤凉. 时代汽车, 2020(01)
- [6]汽车发电机上支架疲劳断裂行为研究[D]. 张亮.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7]电子诊断在现代汽车维修新技术中的运用研究[J]. 谢立果. 汽车实用技术, 2019(08)
- [8]基于角加速度的发动机在线故障诊断系统的开发[D]. 宋启新. 天津大学, 2018(06)
- [9]发动机爆震控制与研究[D]. 彭少辉. 湖南大学, 2018(06)
- [10]波形和数据流分析法在B7发动机故障判断上的应用研究[D]. 李炳贤. 青岛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