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娟[1](2017)在《“产出导向法”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之行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出导向法"是我国学者构建的新的外语教学理论,引起了外语学界和—线教师的广泛关注,有望解决我国大学英语"学用分离"的问题。但抽象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还存在"鸿沟",如何实践理论?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怎样的挑战?理论能否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积极的影响?是否需要补充和完善?这些问题都有待实践探索。为搭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在真实的大学英语教学情境中分三阶段探索和优化"产出导向法"的实施途径,收集和分析质性(学生反馈、同行评价)或量化数据(语言测试、产出文本),在使理论"落地"的同时探究其教学效果,并从实践角度反观理论,对理论进行补充和丰富。本研究通过对行动过程进行梳理和总结,将行动后的全面反思升华成能指导"产出导向法"实践并与理论对话的"实践性理论",作为研究成果:首先,揭示了"产出导向法"新手教师在实施其基本教学步骤时面临的潜在挑战,并给出了相应的教学指南和对策;其次,对"产出导向法"教学流程中"驱动"、"促成"和"评价"三环节进行了新的解读,并总结出优化各环节的五个教学原则:1)针对驱动环节的"动机流"原则;2)针对促成环节的"问题-对策"原则、3)"大目标—小步走"原则、4)"学习区"原则;5)针对评价环节的"教、学、评一体"原则。再次,根据以上教学原则,重构了"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流程模型。在新教学流程模型中,驱动的"动机流"贯穿教学全过程;促成环节被分成若干子环节或子目标,环环相扣;评价环节既包括促成过程中针对各子目标的"即时评价",也包括对最后产出成果的"延时评价",既在促成前为教学导航、以评促教,也在促成后检测学习效果,以评促学。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产出导向法"原线形的教学流程进行了重构,建立了新的教学流程模型,使其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最后,从学生语言产出、学习外部条件和学习者内部因素三个方面对"产出导向法"的效果进行总结,证明了其教学有效性。本研究有三点启示:第一,师生协同是"产出导向法"发挥效用的关键;第二,需要建立与"产出导向法"配套的课程体系,创设有利教学条件;第三,如果"产出"概念能进一步拓展,产出导向法的应用前景将更广阔,既适用通用英语教学,也有望成为专用英语教学的有效手段。
乔丹[2](2015)在《提高英语精读课程课堂教学质量的个案研究 ——以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涉外护理专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承德护理职业学院初中起点五年制涉外护理系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行动研究法,及访谈方法对英语精读课程的教学现状,从教学模式、授课方法、学习策略以及班级课堂气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提高涉外护理专业英语精读课堂教学效果的基本策略与原则,并从实践层面进行了探索。论文具体分五部分:绪论,阐述了论文选题的原因及研究意义,介绍英语精读课的发展史,提出论文撰写中用到的研究方法并对有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一章承德护理职业学院简介与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现状分析。介绍了承德护理职业学院,并对当前的生源情况进行了分析。第二章承德护理职校涉外护理专业英语精读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分析。从精读课的课程深度,精读教材的使用,以及教师上课技巧方面,进行了分析找出精读课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提高涉外护理专业英语精读课教学效果的基本策略与原则.从精读的词汇,教学内容,写作,及课堂互动性方面提出教学策略。在课前导入,教师指导与课文背景学习方面提出相应的教学原则。第四章提高涉外护理专业英语精读课程教学质量的实践探索。对精读课的课前导入,词汇,语法,写作,背景的学习上提出具体的学习方法。结语,包括此次研究得出的结论,以及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承德护理职业学院的精读课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使精读课的教学越来越有成效。
孙绯[3](2014)在《输出驱动引导下的大学英语精读课堂行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言输出是学生提高外语应用水平的重要手段,但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尤其是课文处理环节中,却存在学生输出意愿不强、输出缺乏内容、逻辑性不强的问题。笔者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将思维能力培养与课文篇章分析相结合设置课堂问题,力求改善学生课堂语言输出的数量和质量。两阶段的行动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语言输出能力培养与思维能力培养密不可分,二者的结合是提高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李四清[4](2013)在《高校外语教师教学自主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主”体现人本性中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在外语教学中,它直接影响教师的价值取向与教学方式,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与“自主”相关的研究虽然时间不长,但已然形成一种趋势(Holec,2008)。“自主”概念肇始于欧洲。本世纪初,我国学者开始关注“自主”话题的研究,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从理论引介到教学实践的转变,尤其是在自主学习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主学习进入外语教学领域后,催生了多样化的学习模式与方法,但并未有效地解决我国外语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不少学者在对外语教学的反思中,重新关注教师在外语教学的作用(吴一安,2005、周燕,2010、文秋芳,2010)。Little(1995)认为外语学习是一种师生对话,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自主依赖于教师自主,教师的角色至为关键。本论文以我国外语教学深化改革与发展背景为切入点,以高校外语教师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来探讨教学自主问题。理论研究涵盖三个层面,分别为概念溯源、理论梳理与概念界定。本研究首先追溯了“自主”和“教师自主”两个概念在人文哲学、中国外语教育传统中的渊源,分析其广泛的人文哲学内涵,以及它与中国外语教育传统的密切联系。第二,本研究针对教师自主的构念、定义和维度,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笔者详尽地分析了现有教师自主的相关构念,认为教师自主包含内在的能力层面,能力层面是教师自主的关键,也是本项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也总结了现有研究的贡献、问题、及对本项研究的启示。第三,本研究提出了外语教师教学自主能力的概念,并对教学自主能力的定义和维度进行了详细的界定,教学自主能力区分为三个维度,分别为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还对三个维度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实证部分采用了个案研究,旨在论证前述的教学自主能力概念,同时探讨高校外语教师在教学中的自主能力。个案研究的设计如下。首先,笔者按照教师的学校类型、授课类型、教龄因素的代表性原则,选取了6位外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第二,笔者主要从访谈和课堂观察两种途径展开研究。时间跨度约为两个学期,从2012年的春季学期开始相关的准备和实施访谈,同年的秋季学期进行课堂观察。第三,本研究的实证数据和素材主要包括访谈、课堂观察、教师叙事和教学文档四种,笔者按照个案研究的要求把访谈、课堂观察等录音数据转写为文本素材。最后,本研究使用质性和量性两种方法对数据和素材进行了分析与归纳。基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的探讨,本研究得到如下一些发现与结论。首先,自主概念具有丰富的人文哲学内涵,对教学自主的界定要包含相关的构念和内容。第二,教师自主主要表现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能力,本研究将其定义为教学自主能力,这种自主能力包括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维度。第三,个案教师在教学自主能力维度上的内省描述与外在教学表现存在相关性,三个维度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教师的自主性教学,可以作为教师自主性教学中的归因。实证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论证了本文提出的教学自主能力概念、及维度界定。第四,个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显着的自主性,对我国高校外语教师教学自主的现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最后,作为本研究的建议和启示,笔者认为外语教师应该关注自身的知识、思维和创新能力建构。三个方面的能力建构,既提升了自主性教学的能力,也实现了自主性的教师发展。
李晋[5](2012)在《建构主义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过于强调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英语技能的培养和运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常常成为教师向学生讲授语言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阻碍了对学生建构知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和学习原理探讨如何针对现存问题改进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为学生能力发展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石琳[6](2012)在《论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分析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中传统模式的弊端,指出新模式的必要性,讨论了交互式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以及其在英语专业精读课堂的应用。
朱春颖[7](2011)在《论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下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也随之不断加快。社会需要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要创新教学模式,首先要创新教学理念,这就需要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与高校教学相结合,本文结合当前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现状,探讨认知语言学及多模态教学等相关理论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具体应用。
刘蓉[8](2011)在《学生与教师对比视角下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H大学英语教学情况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大学英语课程被许多高校视为公共基础课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通识性课程。面临新的形势,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改革——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部分,同其它各学科教学改革一样,不仅必要而且必然,关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整体进程和发展。2007年7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强调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本文从应用价值、能力本位和人本教育的视角对长沙H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个案调查研究,以期为探明《要求》所要求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和实际教学效果,并为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针对性建议。通过研究发现,尽管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公共英语学习重要,但喜好英语的却并不多;在教学目的上,师生对目的导向的认识有较大差异;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主要是“主知主义”倾向,教学内容的呈现、手段、模式、方法的运用都是围绕本体性知识进行,缺乏对学生情感、态度、学习观、意志品质等非认知因素的应有关照。另外,教学方法简单化、教学模式单一化、教学活动形式的随意性以及被动性的指导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阻隔了师生在课堂内外的和谐交往,以致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师生预期的改革效果。为使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改革回归正确轨道,一元的“主知主义’教学观必须得到矫治,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进行科学、系统和整体的改革必须坚守人本化、应用性、文化性等多元价值取向。基于此,借鉴国外公外教学改革经验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的启示,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要注意合理调整教学目标,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适时更新与充实教学内容,充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实施多元评价和过程评价,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素养等。
黄小芳[9](2010)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隐喻的层级运用》文中研究表明隐喻不但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本文把隐喻对意义认知的主要来源方式运用到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的词汇、句子、段落和语篇教学各个层面,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隐喻认知思维方式,提出隐喻教学的建议。
圣仰芝,罗双根[10](2009)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重新解读》文中研究表明大纲是教学行动的指南,正确理解《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是十分必要的,否则,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就会在思想上出现混乱,导致教学的无序和低效。《教学要求》的灵魂应该体现时代的呼唤,体现人的心理特征与教育规律,也要体现知识的学习与综合技能的同步发展。因而《教学要求》意味着各种挑战,教育工作者必须处理好"并重"与"优先"之间的关系,理顺教学元素之间、知识与各技能之间的关系,优化教学环境。
二、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产出导向法”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之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前言 |
1.1 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问题 |
1.2 关注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必要性 |
1.3 个人背景 |
1.4 "产出导向法"及其应用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方法 |
1.7 核心术语界定 |
1.8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西方外语/二语教学方法 |
2.1.1 外语/二语教学方法的发展脉络 |
2.1.2 外语/二语教学方法的两次转向 |
2.1.3 影响教学效果的三对核心概念 |
2.1.3.1 输入与输出 |
2.1.3.2 形式与意义 |
2.1.3.3 师、生角色 |
2.2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回顾 |
2.2.1 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历程 |
2.2.2 大学英语主流教学方法 |
2.2.3 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反思 |
2.3 产出导向法 |
2.3.1 "产出导向法"的理论体系 |
2.3.2 "产出导向法"相对于综合型教学法的优势 |
2.3.3 "产出导向法"相对于分析型教学法的优势 |
2.3.4 "产出导向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的区别 |
2.4 "产出导向法"的课堂实践 |
2.4.1 课堂实践现状 |
2.4.2 课堂实践的意义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行动研究 |
3.1.1 行动研究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 |
3.1.2 行动研究与传统教育研究的区别 |
3.1.3 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理据 |
3.1.4 本研究的路径:"主动型"行动研究 |
3.2 行动研究的实施方案 |
3.2.1 研究背景 |
3.2.2 研究场所 |
3.2.3 研究计划 |
3.3 数据收集和分析 |
3.3.1 基于课堂观摩后访谈的同行评价 |
3.3.2 基于日志、问卷、访谈的学生评价 |
3.3.3 基于日志的教师反思 |
3.3.4 学生产品 |
3.3.5 语言测试 |
3.4 效度保证 |
第四章 行动第一阶段 |
4.1 行动背景 |
4.2 行动计划 |
4.2.1 单元目标设定 |
4.2.2 产出任务设计 |
4.2.3 输入材料选取 |
4.2.4 教学步骤设计 |
4.3 教学行动 |
4.3.1 驱动 |
4.3.2 促成 |
4.3.3 评价 |
4.4 行动结果 |
4.4.1 学生反馈 |
4.4.2 同行评价 |
4.4.3 教学体验 |
4.5 反思与启示 |
4.5.1 "产出导向法"给课堂带来的影响 |
4.5.2 教学问题 |
4.5.3 教学启示 |
第五章 行动第二阶段 |
5.1 行动背景 |
5.2 行动计划 |
5.2.1 教学主题选取 |
5.2.2 产出任务设计 |
5.2.3 教学目标设订 |
5.2.4 输入材料选取 |
5.2.5 教学步骤设计 |
5.3 教学行动 |
5.3.1 驱动 |
5.3.2 促成 |
5.3.3 评价 |
5.4 数据收集和分析 |
5.4.1 学生作文 |
5.4.2 语言测试 |
5.4.3 基于问卷和日志的学生反馈 |
5.4.4 基于访谈的同行评价 |
5.5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5.1 "产出导向法"对产出中语言质量的影响 |
5.5.2 "产出导向法"对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效果的影响 |
5.5.3 学生反馈:产出导向法vs.精读教学法 |
5.5.4 同行评价:对"产出导向法"的肯定与建议 |
5.6 反思与启示 |
5.6.1 "产出导向法"教学效果 |
5.6.2 教学问题 |
5.6.3 教学启示 |
第六章 行动第三阶段 |
6.1 行动背景和计划 |
6.1.1 突破"玻璃天花板" |
6.1.2 拓展任务的设计 |
6.2 教学行动 |
6.2.1 针对拓展任务的驱动 |
6.2.2 针对拓展任务的促成 |
6.2.3 针对拓展任务的评价 |
6.3 数据收集与分析 |
6.3.1 学生的产出文本 |
6.3.2 基于访谈、开放式问卷的学生反馈 |
6.4 行动效果 |
6.4.1 学生产出质量的提升 |
6.4.2 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升 |
6.4.3 学生自我感知的收获和问题 |
6.5 反思与启示 |
6.5.1 教学效果 |
6.5.2 教学启示 |
第七章 研究发现与讨论 |
7.1 "产出导向法"教学流程实施中的挑战与对策 |
7.1.1 驱动环节的挑战与对策 |
7.1.2 促成环节的挑战与对策 |
7.1.3 评价环节的挑战与对策 |
7.2 对"产出导向法"教学流程(各环节)的新解读 |
7.2.1 "驱动":从教学起点的外驱力到持续的内外合力 |
7.2.2 "促成":从促成产出到促成"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
7.2.3 "评价":从对产品的评价到促进产出的评价 |
7.3 优化"产出导向法"教学流程(各环节)效果的教学原则 |
7.3.1 驱动环节的"动机流"原则 |
7.3.2 促成环节的原则 |
7.3.2.1 "问题-对策"原则 |
7.3.2.2 "大目标、小步走"原则 |
7.3.2.3 "学习区"原则 |
7.3.3 评价环节的"教、学、评一体"原则 |
7.4 建构"产出导向法"新教学流程模型 |
7.5 "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效果 |
7.5.1 "产出导向法"对语言产出的影响 |
7.5.2 "产出导向法"对学习条件的影响 |
7.5.3 "产出导向法"对学习者内在因素的影响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启示 |
8.2.1 师生协同是"产出导向法"发挥效用的重要保障 |
8.2.2 充分发挥"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效果需建立配套的课程体系 |
8.2.3 "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
8.3 研究贡献、局限与展望 |
8.3.1 研究贡献 |
8.3.2 研究局限 |
8.3.3 未来研究展望 |
第九章 研究者反思 |
9.1 我研究历程中的挑战 |
9.1.1 艰难踏出"舒适区" |
9.1.2 与理论的艰难磨合 |
9.1.3 克服"粉丝"心态 |
9.1.4 消除双重身份的尴尬 |
9.2 我的收获和成长 |
9.2.1 建立"双引导"的师生关系 |
9.2.2 与同行构建学习共同体 |
9.2.3 与"产出导向法"一起成长 |
参引文献 |
附录 |
(2)提高英语精读课程课堂教学质量的个案研究 ——以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涉外护理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对英语精读课程发展简史的研究 |
(二)国内学者就精读课程的关注和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行动研究法 |
(三)访谈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五年制高职教育 |
(二)涉外护理专业 |
(三)涉外护理专业英语精读课 |
第一章 承德护理职业学院简介与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现状分析 |
一、承德护理职业学院简介 |
二、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现状分析 |
(一)学生生源质量差 |
(二)学生英语知识薄弱,运用能力差 |
(三)英语“零基础”的优势 |
(四)班级女生居多的特点 |
第二章 承职涉外护理专业英语精读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
一、课程内容偏深、偏难,造成学生学习中的消极情绪 |
(一) 精读课程内容偏深、难,学生基础较差 |
(二)词汇与语法学习问题分析 |
二、英语精读课教材与课堂教学使用中存在的矛盾 |
(一)精读教材词汇量多,课时少 |
(二)影响写作的因素分析 |
三、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技能技巧存在的问题 |
(一)缺乏英语精读课的课前导入 |
(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上课缺乏积极性 |
(三)学生缺乏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较低 |
(四)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性不够 |
第三章 提高涉外护理专业英语精读课教学质量的基本策略与原则 |
一、提高涉外护理专业英语精读课教学效果的基本策略 |
(一)学习和掌握英语词汇的教学策略 |
(二)处理精读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策略 |
(三)运用多种形式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
(四)英语精读教学中融入写作训练的策略 |
(五)课堂教学过程体现互动性与生成性的策略 |
二、提高涉外护理专业英语精读课教学效果的基本原则 |
(一) 注重英语精读课前导入的活动设计的原则 |
(二)教师示范指导与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相结合的原则 |
(三)注重文化背景学习与提高理解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
第四章 提高涉外护理专业英语精读课程教学质量的实践探索 |
一、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课前导入 |
(一) 轮流做“Free Talk” |
(二) 选取故事性强的精读片段进行课前表演 |
(三) 根据课文情节让学生回答问题 |
(四) 将经典影片与课文主题相结合 |
二、运用多种方式夯实英语基础知识的内容 |
(一) 掌握和运用前后缀快速记忆英语单词 |
(二)学习和运用英语语法教学的技巧 |
三、 在英语精读教学中融入写作训练 |
(一) 将精读课文深度挖掘,作为写作素材 |
(二) 坚持写英语日记 |
(三) 利用假期时间写作文 |
四、注重文化背景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一)人名与文化 |
(二)典故和习语 |
(三)词汇与文化 |
(四)通过课文内容了解时代背景 |
五、教学成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3)输出驱动引导下的大学英语精读课堂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最初的观察与反思 |
三、行动干预第一阶段 (2012.9–2013.1) |
(一) 行动方案制定 |
1. 重新审视课堂提问培养目标 |
2. 改进提问过程的课堂组织形式 |
(二) 行动方案实施 |
1. 重新构建课堂问题 |
2. 改进提问过程的管理 |
(三) 观察与发现 |
(四) 反思 |
四、行动干预第二阶段 (2013.2-2013.6) |
(一) 问题分析及行动方案制定 |
(二) 行动方案实施 |
1. 脚手架的搭建 |
2. 脚手架的运用 |
3. 脚手架的拓展 |
(三) 观察与发现 |
(四) 反思 |
五、结语 |
(4)高校外语教师教学自主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外语教学中的“自主”趋势 |
1.1.3 外语教学中的范式转变 |
1.2 研究的目的、内容、意义及方法 |
1.2.1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方法 |
1.3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教师自主的人文哲学基础 |
2.1 导言 |
2.2 “自主”概念的哲学渊源 |
2.2.1 西方哲学中的渊源 |
2.2.2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渊源 |
2.3 “自主”概念的人文思想渊源 |
2.3.1 自然教育与自由教育 |
2.3.2 主体性教育 |
2.3.3 教育自觉与教师自觉 |
2.3.4 生活教育与创造教育 |
2.4 “教师自主”概念的起源与演变 |
2.5 教师自主与中国外语教育传统 |
2.5.1 民国时期英语教育中的教师自主 |
2.5.2 现代外语教育中的教师自主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外语教师教学自主的理论基础 |
3.1 导言 |
3.2 教师自主的概念 |
3.2.1 教师自主 |
3.2.2 教学自主 |
3.3 教师自主的研究现状 |
3.3.1 国外相关研究 |
3.3.2 国内相关研究 |
3.3.3 研究评析及启示 |
3.4 外语教师教学自主能力的概念界定 |
3.4.1 概念界定的方法和基础 |
3.4.2 外语教师教学自主能力的构念 |
3.4.3 外语教师教学自主能力的定义和维度 |
3.5 外语教师教学自主能力维度的内涵分析 |
3.5.1 知识结构 |
3.5.2 思维能力 |
3.5.3 创新能力 |
3.6 本项研究的理论框架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外语教师教学自主能力中的知识结构分析 |
4.1 导言 |
4.2 研究设计 |
4.2.1 个案教师的背景 |
4.2.2 数据收集方法 |
4.2.3 对个案教师访谈和调查的结果概述:知识结构 |
4.2.4 本章的分析方法 |
4.3 教师的知识结构描述 |
4.3.1 语言知识 |
4.3.2 学科教学知识 |
4.3.3 人文知识 |
4.4 教师教学中的知识结构表现 |
4.4.1 知识结构的量性分析 |
4.4.2 知识结构的类型分析 |
4.5. 知识结构对教学自主的影响 |
4.5.1 知识结构对教学自主影响的分析 |
4.5.2 知识结构对教学自主影响的阐释 |
4.6 教学自主形成对知识结构的建构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外语教师教学自主能力中的思维能力分析 |
5.1 导言 |
5.2 研究设计 |
5.2.1 对个案教师访谈和调查的结果概述 |
5.2.2 分析方法 |
5.3 教师的思维能力描述 |
5.3.1 分析技能 |
5.3.2 评价技能 |
5.3.3 推理技能 |
5.3.4 反思性技能 |
5.4 教师教学中的思维能力表现 |
5.4.1 教师提问中的思维能力 |
5.4.2 师生互动中的思维能力 |
5.4.3 对思维能力表现的讨论 |
5.5 思维能力对教学自主的影响 |
5.5.1 思维能力对教学自主的影响分析 |
5.5.2 思维能力对教学自主影响的阐释 |
5.6 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外语教师教学自主能力中的创新能力分析 |
6.1 导言 |
6.2 研究设计 |
6.2.1 对个案教师访谈和调查的结果概述 |
6.2.2 分析方法 |
6.3 教师的创新能力描述 |
6.3.1 教学设计 |
6.3.2 方法设计 |
6.3.3 资源设计 |
6.4 教师教学中的创新能力表现 |
6.4.1 教学案例 |
6.4.2 教学案例中的创新分析 |
6.5 创新能力对教学自主的影响 |
6.5.1 创新能力对教学自主的影响分析 |
6.5.2 创新能力对教学自主影响的阐释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导言 |
7.2 本研究的总结 |
7.3 本研究的创新 |
7.4 本研究的启示 |
7.5 本研究的不足 |
7.6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外语教师教学自主能力访谈提纲 |
附录二:高校英语教师与教学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三:对个案教师的课堂观察列表 |
附录四:对个案教师的课堂观察记录表 |
(6)论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的弊端 |
二、交互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 |
三、交互式教学模式在英语精读课堂的应用 |
1、激发学生兴趣,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
2、师生互动 |
3、生生互动 |
四、结语 |
(7)论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下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意向认知图示理论与大学英语精读教学 |
(一) 意向认知图示的理论基础 |
(二) 意向认知图示理论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 |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与大学英语精读教学 |
(一)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 |
(二) 多模态理论与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的实际结合的具体方法 |
1. 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在分析学生和学习资源的基础上, 进行教学设计。 |
2. 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明确为自己学, 而不是为家长, 为老师, 为考试学的意识。 |
3. 开辟课堂、课外、网络的三维空间。 |
4. 发挥多媒体授课优势。 |
(8)学生与教师对比视角下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H大学英语教学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动态 |
一、国外及港台地区相关研究简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概述 |
第一节 现行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 |
第二节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特点 |
第三节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意义 |
第三章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个案调查基本情况简介 |
第二节 学生与教师对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基本态度 |
第三节 学生与教师对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目的认识分析 |
第四节 学生与教师对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内容认识分析 |
第五节 学生与教师对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认识分析 |
第六节 学生与教师对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或手段认识分析 |
第七节 学生与教师对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评价认识分析 |
第八节 大学公共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分析 |
第四章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和改革趋势 |
第一节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 |
一、人本化取向 |
二、应用性取向 |
第二节 国外公共外语教学改革的经验 |
第三节 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 |
一、从教学法理论探讨走向公共英语教学应用性实践 |
二、从教师主导英语教学走向学生主体英语教学 |
第五章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合理调整公共英语教学目标 |
第二节 改革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
第三节 充实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内容 |
第四节 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
第五节 实施公共英语教学多元评价 |
第六节 提升大学公共英语教师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二: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情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9)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隐喻的层级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的现状 |
二、隐喻理论概述 |
三、隐喻在精读教学中各个层级的运用 |
1. 词汇意义层面的隐喻教学 |
2. 句子意义层面的隐喻教学 |
3. 段落意义层面的隐喻教学 |
4. 语篇意义层面的隐喻教学 |
四、结语 |
(10)《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重新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教学要求》的真正内涵 |
1.《教学要求》是对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某种肯定 |
2.《教学要求》深刻认识到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
3.《教学要求》应该是回归理性 |
三、实现《教学要求》存在的困难与对策 |
1. 各要素的和谐自然融合问题 |
2. 时间的紧迫与教学任务的完成问题 |
3. 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的矛盾 |
四、结语 |
四、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产出导向法”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之行动研究[D]. 张文娟.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7)
- [2]提高英语精读课程课堂教学质量的个案研究 ——以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涉外护理专业为例[D]. 乔丹. 河北师范大学, 2015(07)
- [3]输出驱动引导下的大学英语精读课堂行动研究[J]. 孙绯.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 [4]高校外语教师教学自主能力研究[D]. 李四清.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8)
- [5]建构主义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J]. 李晋.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3)
- [6]论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 石琳. 文学教育(中), 2012(02)
- [7]论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下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J]. 朱春颖.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02)
- [8]学生与教师对比视角下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H大学英语教学情况调查[D]. 刘蓉. 湖南师范大学, 2011(12)
- [9]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隐喻的层级运用[J]. 黄小芳. 考试周刊, 2010(47)
- [10]《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重新解读[J]. 圣仰芝,罗双根.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