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有机抑制剂RC在铜硫矿物浮选分离中的抑制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柏少军,丁湛,毕云霄,李颉,袁加巧[1](2021)在《铜硫浮选分离药剂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铜硫矿石是硫化矿中最为常见的矿石类型且分布广泛。黄铜矿、黄铁矿是铜硫矿石中典型的硫化矿物,浮选是从此类矿石中获取铜和硫的重要粗加工环节,铜硫分离是铜硫矿石浮选的共性问题和重难点。从铜硫分离的难点出发,结合国内外有关铜硫分离药剂的研究成果,综合评述了近年来铜硫浮选分离捕收剂和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指出,开发低毒、廉价、高选择性的浮选药剂,发挥组合药剂的协同作用,将成为铜硫矿石有效分离研究领域的重点以及发展方向。
吴海祥,邵延海,张铂华,何浩[2](2021)在《低碱度铜硫分离浮选药剂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铜硫矿石是重要的矿产资源,对其进行高效利用、实现绿色环保工艺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介绍了铜硫分离浮选过程中难免离子的负面影响、贵金属回收率低等难点以及常规铜硫分离工艺的优缺点。重点介绍近年来低碱度条件下所使用的调整剂及其作用机理,同时对铜硫分离相关药剂进行了展望。
熊伟,张行荣,路亮,郑永兴,王逸帆,朱阳戈[3](2021)在《有机大分子抑制剂在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分离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两大类化合物出发,总结归纳了有机大分子抑制剂在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分离中的应用进展,阐述了有机大分子抑制剂在矿物表面的作用机制及其抑制机理,并结合应用实例综述了天然大分子抑制剂和合成大分子抑制剂在多金属硫化矿分离中的抑制效果及应用现状,预测了有机大分子抑制剂的未来发展方向。
吴海祥[4](2021)在《低碱度下黄铁矿与黄铜矿的浮选分离试验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绿色矿山建设的逐步推进和铜硫矿产资源愈发的难选,传统石灰高碱度铜硫分离工艺也随之暴露出一些缺点,现今选矿工作者们致力于开发各种适用于低碱度铜硫浮选分离的高效捕收剂和抑制剂。本论文以云南大理地区的铜硫矿石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出一种适合在低碱度条件下实现铜硫分离的新型药剂制度。现场使用传统石灰高碱度工艺,共计使用12kg/t石灰调节各浮选阶段的pH值达到12,工艺简单,但存在铜精矿回收率低、矿浆pH值波动大、泡沫层不稳定等缺点。加之原矿性质波动较大,在现有药剂制度和高碱性矿浆的条件下已较难获得优质精矿。在参考国内外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参照现场的选别工艺流程,本论文中实际矿物试验主要采用新型抑制剂YT与石灰配合使用以降低石灰用量与矿浆pH值。此外还使用铜捕收剂MCO和起泡剂HCCL来提升选别指标。进一步采用纯矿物试验对YT以及MCO在实际矿试验中表现出的效果进行验证。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该矿石是由多种组分构成,具有结构复杂、有用矿物嵌布粒度细、铜硫结合紧密等特点。原矿中有用元素为铜、硫、铁、金和银,其中铜的品位0.50%、硫品位6.62%、铁品位25.51%、金品位0.76g/t、银品位23.28g/t。黄铁矿的间隙或裂隙中常有黄铜矿充填交代,同时黄铜矿常呈包裹状零星分布在黄铁矿内部,实现充分单体解离难度大。(2)实际矿石浮选铜部分,闭路流程较原厂减少了一段精选和一段扫选,石灰用量缩减至2kg/t,浮选矿浆pH=9左右,在低碱度条件下抑制黄铁矿。最终闭路流程为:浮铜采用一粗两精一扫,得到铜精矿中铜品位为17.02%,回收率为80.24%,对比模拟原厂流程闭路试验数据可知,铜品位仅降低0.31%,铜回收率高了3.26%,硫回收率降低2.13%,铜硫分离效果较好;金回收率提高了8.29%,银回收率提高了7.35%,说明新工艺流程对贵金属的回收较为友好。(3)通过对比模拟原厂全流程和新工艺全流程数据,充分说明新药剂制度对浮硫和选铁没有负面影响。新工艺全流程经过一粗二精浮硫流程得到品位为45.21%,回收率为63.31%的硫精矿,对比模拟原厂全流程数据,硫精矿品位提高了4.67个百分点,回收率提高了12.04个百分点;新工艺全流程经过两段磁选得到品位为60.36%,回收率为43.29%的铁精矿,与模拟原厂全流程数据近乎相近。(4)YT对黄铁矿具有选择抑制性。单矿物浮选试证明了YT对黄铁矿有明显的抑制性能,不同比例混合矿试验表明YT具有选择抑制性,并通过接触角测定试验和吸附量测定试验进行表征。两种纯矿物表面YT吸附率在浓度为30mg/L时差距达到71.77%,充分说明了YT具有选择吸附性。Zeta电位测定试验表明YT与黄铁矿作用会显着提升等电点的数值,在低碱度范围内与黄铜矿电位差距大,有利于铜硫分离。(5)MCO对黄铜矿具有选择捕收性。单矿物浮选试验证明了MCO相比于Z200更具有选择性,在浓度24mg/L时两者对黄铁矿回收率差值达到31.49%。接触角试验中,MCO浓度增加至56mg/L时,两种矿物表面润湿能差距最大达到3.53 J×10-2/m2。根据MCO与两种矿物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可知,捕收剂MCO与黄铜矿吸附形式为化学吸附。
赖浩[5](2021)在《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过程中的同质化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铜矿和方铅矿的浮选分离是多金属硫化矿选矿中的一个难题。许多研究者提出黄铜矿和方铅矿的天然可浮性相近是导致铜铅难分离的原因。在浮选回路中,硫化矿物的表面化学组成在机械力、电化学、难免离子和浮选药剂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改变。当前,黄铜矿和方铅矿在浮选过程中的表面化学组成变化对铜铅分离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的研究发现黄铜矿和方铅矿的表面化学组成在浮选过程中趋于同质化的现象,并将这种现象称为同质化效应。研究同质化效应对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及表面性质的影响,对理解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分离的表面化学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论文以黄铜矿和方铅矿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浮选试验、To F-SIMS、PCA、MCR-ALS、ICP-OES、XPS、zeta电位、UV-Vis和FTIR,研究了铜铅硫化矿石浮选过程中的同质化效应,黄铜矿和方铅矿的表面化学组成在浮选过程中趋于同质化的机制,以及乙基黄药体系中,Fe Cl3消除同质化效应对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分离影响的机理。铜精矿和铅精矿的To F-SIMS分析结果表明,黄铜矿和方铅矿的表面化学组成在浮选过程中趋于同质化。相对于铅精矿中的黄铜矿和方铅矿,铜精矿中的黄铜矿和方铅矿的表面更富含铜硫化物、铅硫化物、乙硫氮和丁铵黑药的吸附产物,但更缺乏铝离子、镁离子、钙离子和硅酸钠的吸附产物。在黄铜矿和方铅矿混合磨矿过程中,黄铜矿促进了方铅矿溶解出铅离子,方铅矿也促进了黄铜矿溶解出铜离子和铁离子,这些溶解的离子在矿物表面吸附,使得混合磨矿后的黄铜矿和方铅矿的表面都检测到了Cu+、Fe+、Pb+、Pb OFe+、Pb OCu+和Pb SCu+等碎片离子,表明黄铜矿和方铅矿的表面化学组成在混合磨矿过程中趋于同质化。在铜离子和铅离子的影响下,方铅矿和黄铜矿的浮选行为趋于相似。当无捕收剂存在时,铜离子和铅离子分别对方铅矿和黄铜矿的浮选有抑制作用;当乙硫氮/丁铵黑药存在时,铜离子对方铅矿浮选的抑制作用和铅离子对黄铜矿浮选的抑制作用都显着减弱;当乙硫氮/丁铵黑药和抑制剂(Fe SO4+Na2SO3)都存在时,铜离子和铅离子分别对方铅矿和黄铜矿的浮选有活化作用。铜离子主要吸附在方铅矿表面的富硫位点,形成Pbx–Sy–Cu–(OH)z形式的Cu(Ⅰ)–S物种。铅离子不会取代黄铜矿晶格中的Fe和Cu,其在黄铜矿表面的富羟基位点和富硫位点吸附,形成含量依次降低的(OH)z–Pb–O–Fe、(OH)z–Pb–Sy–Cux和(OH)z–Pb–O–Cu物种。黄铜矿表面吸附的铅物种中,(OH)z–Pb–Sy–Cux物种的占比不超过29%。铜离子处理的方铅矿与乙硫氮和丁铵黑药作用后,方铅矿表面分别形成了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盐和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铜盐,且方铅矿表面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铅盐和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铅盐的形成量减少。铅离子处理的黄铜矿与乙硫氮和丁铵黑药作用后,黄铜矿表面分别形成了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铅盐和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铅盐,且黄铜矿表面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盐和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铜盐的形成量增加。黄铜矿和方铅矿组合质谱数据集的PCA分析结果表明,无论乙硫氮/丁铵黑药是否存在,在铅离子和铜离子的作用下,黄铜矿和方铅矿的表面化学组成都会趋于同质化。纯矿物浮选试验表明,以乙基黄药为捕收剂,在p H 9.5时,Fe Cl3能消除同质化效应对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分离的影响,从而实现黄铜矿和方铅矿的选择性分离。机理研究发现,在Fe Cl3的作用下,方铅矿与黄铜矿的表面化组成差异扩大。具体而言,Fe Cl3对方铅矿表面化学组成的影响较弱,但黄铜矿经Fe Cl3处理后被氧化,其表面大部分的Cu、S、Pb和乙基黄药吸附产物都被去除,形成了富含铁的(羟基)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羟基)硫酸铁的表面。论文的研究结果完善了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分离理论,为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过程的表面化学调控提供了理论支撑。
张胜东[6](2021)在《闪锌矿铁含量对其浮选及与黄铁矿分离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锌的硫化矿是工业上提取锌金属资源的主要原料,其中铁闪锌矿资源占据重要地位。我国铁闪锌矿资源丰富,且共伴生大量稀贵金属,对其选别回收进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闪锌矿的晶格中部分锌原子被铁取代后,其物理化学性质受到显着影响,表面性质及浮选行为也随之改变,进而导致铁闪锌矿的浮选回收存在铜活化困难、黄药吸附活性下降、碱性下受到严重抑制以及难以与黄铁矿实现良好分离等难点,然而目前这些问题仍未得到系统有效地解决。因此,本文以不同铁含量闪锌矿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纯矿物浮选研究与药剂吸附量测定,系统考察了硫酸铜活化丁基黄药捕收浮选体系中闪锌矿的铁含量对其浮选行为及药剂吸附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接触角测定、溶出量测定、乙二胺四乙酸(EDTA)选择性萃取、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FESEM-EDS)分析、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分析、电化学研究等手段揭示了铁含量对闪锌矿表面氧化、混合矿体系中硫酸铜活化以及高碱高钙抑制选择性的影响规律及机制,明确了提高铁闪锌矿与黄铁矿浮选分离效果的探索方向:开发非高碱工艺、提高硫酸铜活化选择性以及实现黄铁矿的选择性抑制;最后,分别开展了低碱下氯化铵调控铜活化选择性和非高碱性下黄铁矿选择性抑制研究来优化铁闪锌矿与黄铁矿的分离浮选,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单矿物浮选和药剂吸附量研究表明,铁取代降低了闪锌矿的天然可浮性、丁基黄药捕收可浮性以及硫酸铜活化丁基黄药捕收可浮性,铁取代对闪锌矿黄药吸附过程的阻碍作用是闪锌矿浮选效果恶化的原因;碱性增强和氧化钙调浆凸显了铁取代对闪锌矿黄药吸附以及浮选的不利影响,导致高铁闪锌矿浮选在氧化钙调浆的高碱环境下受到严重抑制。闪锌矿表面氧化研究表明,闪锌矿在空气中氧化缓慢,在矿浆中发生一定程度氧化,且闪锌矿的氧化活性和氧化程度随其铁含量升高而增加;闪锌矿铁含量升高导致其表面氧化加剧,带来离子溶出、表面氧化产物组成与形貌、表面疏水性及浮选行为的差异:在酸性下,铁闪锌矿更大程度的氧化表现为离子溶出量增加、表面富硫程度增加、氧化后表面天然疏水性增加;在高碱性下,随着铁含量升高,闪锌矿离子溶出增加,表面吸附更多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和金属羟基阴离子,氧化表面形貌产生显着改变,天然疏水性降低以及氧化后浮选回收率下降幅度增加。混合矿研究表明,硫酸铜活化丁基黄药捕收体系只能在高碱下实现闪锌矿与黄铁矿的浮选分离,且分离效果随闪锌矿铁含量升高而显着下降;氧化钙调浆环境对闪锌矿浮选抑制程度随闪锌矿铁含量升高而增加,导致高碱性下基本无法实现高铁闪锌矿与黄铁矿的浮选分离;铜在闪锌矿与黄铁矿表面的吸附在酸性和中性环境下具有选择性,在碱性环境下失去选择性,丁基黄药吸附在铜活化下的闪锌矿与黄铁矿混合体系中具有一定选择性,且选择性随闪锌矿铁含量升高而下降;闪锌矿与黄铁矿铜活化过程存在两个本质差异:无论处于酸性还是碱性环境,无论铁含量高低,闪锌矿铜活化过程均遵循铜锌离子交换机制,而黄铁矿则不发生铜铁离子交换过程;铜离子可渗透进入闪锌矿晶格内部,却只能在黄铁矿表面发生吸附;铁取代对闪锌矿铜活化过程带来一定影响,表面铁无法与铜发生离子交换,但铁取代促进了铜离子向闪锌矿晶体内部渗透的过程;闪锌矿与黄铁矿铜活化过程的本质差异反映出铜离子在两种矿物表面吸附强度的显着差异,这为两种矿物铜活化选择性调控创造了良好条件;在高碱性下,钙和铁氢氧化物在闪锌矿和黄铁矿表面的吸附均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但随着闪锌矿铁含量升高,两种物质吸附的选择性相应下降,这也是高碱高钙环境对铁闪锌矿与黄铁矿混合矿体系抑制选择性不足的本质原因;闪锌矿铁含量升高导致铜活化选择性、钙抑制选择性以及铁氢氧化物吸附选择性降低,这也是导致铜活化黄药捕收体系下高碱高钙环境分离闪锌矿与黄铁矿效果随闪锌矿铁含量降低的三大原因;基于此,提出提高铜活化黄药捕收体系下闪锌矿尤其是高铁闪锌矿与黄铁矿浮选分离效果的探索方向:开发低碱度分离工艺、提高铜活化选择性以及实现黄铁矿的选择性抑制。氯化铵调控铜活化选择性研究表明,p H=9时,氯化铵能够强化闪锌矿的铜活化、削弱黄铁矿的铜活化,从而提高铜活化体系下闪锌矿与黄铁矿的浮选分离效果,但分离效果仍然表现出随闪锌矿铁含量升高而下降的趋势;低碱下氯化铵主要通过锌氨络合溶解氢氧化锌、铜氨络离子“储存”、“释放”、“运载”铜离子促进铜离子活化以及锌氨络合促进铜锌交换三个途径来强化闪锌矿铜活化,通过维持黄铁矿表面羟基化以及氨分子解吸黄铁矿表面吸附铜的方式削弱黄铁矿铜活化,最终实现对闪锌矿与黄铁矿混合矿体系中铜活化选择性的提升。非高碱下黄铁矿的选择性抑制研究表明,次氯酸钙在p H=9/10.5下具有良好的抑制选择性,能够较好地实现闪锌矿与黄铁矿的浮选分离,将次氯酸钙选择性抑制与铜氨体系选择性活化相结合,能够实现低碱下闪锌矿与黄铁矿的较好浮选分离,但仍然无法避免闪锌矿铁取代对分离效果的不利影响;在闪锌矿与黄铁矿混合体系中,矿物表面氧化程度的不同及其带来的锌铁氢氧化物吸附差异和钙吸附的选择性是次氯酸钙发挥选择性抑制的基础,闪锌矿的铁取代带来的其与黄铁矿在氧化溶出、锌铁氢氧化物吸附以及钙吸附三个方面选择性的降低是次氯酸钙抑制选择性下降的本质原因。本文的研究探明了闪锌矿铁取代对铜活化黄药捕收体系中闪锌矿与黄铁矿浮选分离的影响规律及机制,明确了提高铁闪锌矿与黄铁矿浮选分离效果的突破方向,并从调控铜活化选择性与实现非高碱下黄铁矿选择性抑制两个方向进行了深入有效的研究,为系统解决铁闪锌矿与黄铁矿浮选分离难题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毕云霄,余攀,丁湛,柏少军,文书明[7](2020)在《黄铁矿浮选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黄铁矿与黄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等矿物广泛共伴生。由于黄铁矿具有较好的天然可浮性,且常被铜离子和铅离子活化,容易混入其他精矿产品中,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因此需要使用抑制剂对多金属硫化矿中的黄铁矿进行选择性抑制,从而实现硫化矿资源的高效利用。本文介绍了多金属硫化矿中黄铁矿的抑制剂研究进展,从生产成本与绿色环保要求方面考虑,组合抑制剂的使用是黄铁矿浮选领域中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
余力[8](2020)在《铁-铵氯盐在铜砷分离过程的翼庇效应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铜是一种战略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随着数十年的大规模开采,高品位、易选别的铜矿资源已被消耗殆尽。对品位低、嵌布粒度细、杂质含量高的难处理铜矿的开发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其中高砷铜矿是典型的代表。在国内大部分高砷铜矿床中铜矿物以黄铜矿为主、砷矿物以砷黄铁矿为主,黄铜矿与砷黄铁矿的浮选分离一直是选矿研究中的难点问题。论文以黄铜矿和砷黄铁矿为研究对象,应用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黄铜矿和砷黄铁矿晶体的化学键结构和表面驰豫。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确定了常见离子对黄铜矿和砷黄铁矿浮选的影响。发现了铁-铵氯盐能在保证黄铜矿较好可浮性的同时,实现对砷黄铁矿的抑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药剂的“翼庇效应”,即两种矿物浮选分离时,加入调整剂A(Fe Cl3)抑制非目的矿物(砷黄铁矿),同时加入调整剂B(NH4Cl)对目的矿物(黄铜矿)起到屏蔽、保护等作用,减少调整剂A对目的矿物的抑制作用,实现矿物的选择性分离。论文运用XPS、To F-SIMS表面分析、微区电化学分析、Zeta电位测试、量子化学计算等手段,重点分析了铁-铵氯盐在黄铜矿和砷黄铁矿表面的作用机理,对Fe Cl3对砷黄铁矿和黄铜矿的抑制机理及NH4Cl对黄铜矿的活化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阐释。最后,通过对云南某高砷铜矿进行浮选试验,将机理研究成果在实际矿石浮选中应用。矿物晶体及表面计算发现,黄铜矿和砷黄铁矿的S-Fe键性质类似,黄铜矿表面弛豫比砷黄铁矿明显,弛豫后的黄铜矿表面呈现“富硫”的状态,黄铜矿和砷黄铁矿表面的Fe原子相对于S和Cu原子具有更强的活性。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砷黄铁矿较黄铜矿在溶液中易被氧化,在碱性条件下两种矿物所需的氧化电位更低,更容易被氧化。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Fe3+、Mg2+、Ca2+和Pb2+等离子对砷黄铁矿的浮选有一定抑制效果,其中Fe3+的抑制作用最强。Cu2+在砷黄铁矿浮选过程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活化行为,NH4+和Al3+对砷黄铁矿浮选的影响不明显。Fe3+、Mg2+和Ca2+在碱性条件下对黄铜矿也有一定抑制作用,Cu2+和NH4+能在碱性环境下对黄铜矿起到活化作用,但单一使用一种离子无法实现黄铜矿与砷黄铁矿的有效分离。通过离子复配浮选试验,发现铁-铵氯盐的复配可以在抑制砷黄铁矿的同时,“保护”黄铜矿的上浮,可实现较好的铜砷分离效果。机理研究发现,FeCl3加入后矿物表面的Zeta电位提高,矿物表面的氧化程度加深。矿物表面产生更多的亲水性物质(氢氧化铁、砷酸盐、亚砷酸盐、硫酸盐和亚硫酸盐),导致砷黄铁矿可浮性降低。在高p H条件下,由于砷黄铁矿表面上存在As和Fe的氧化残留物,S的氧化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量化计算发现Fe3+能取代砷黄铁矿表面的As原子而不能取代砷黄铁矿表面的S原子,Fe3+和Fe(OH)3均能在砷黄铁矿表面吸附,Fe3+在砷黄铁矿表面吸附的最佳位点为中心位点;Fe(OH)3在砷黄铁矿表面最佳的吸附方式为侧位吸附,此时Fe(OH)3靠近矿物表面的两个羟基也向远离矿物表面的方向移动,Fe(OH)3中的羟基难与矿物表面作用,而参与反应的主要是分子中的Fe原子。FeCl3在黄铜矿表面作用,导致矿物表面Fe位点氧化程度加深,而对Cu、S位点没有明显影响,在矿物表面发现更多的亲水化合物Fe(OH)3。Fe(OH)3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能为负值,最佳的吸附方式为正位吸附,Fe Cl3在矿物表面作用导致黄药的吸附量降低,矿物的可浮性减弱。NH4Cl加入后,黄铜矿表面的亲水氧化物并没有减少,但黄药的吸附量明显增加。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NH4Cl中的有效成分NH3与黄铜矿表面的Cu位点反应,导致Cu和S原子之间的电子作用减弱,Cu位点的正电荷增加,活性增强,强化了黄原酸根在矿物表面的作用,使得黄铜矿被活化。实际矿石浮选试验结果表明:云南某高砷铜矿原矿含铜0.76%,含砷1.03%,采用基于翼庇效应的铁-铵氯盐混合药剂作为调整剂,可获得铜精矿Cu品位23.88%,回收率88.45%,含砷0.43%,实现了铜资源的有效回收。
纪慧超[9](2020)在《高硫铜矿高效分选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铜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增加,使得高品位、易于选冶的铜矿资源日趋减少,如何高效利用中低品位的高硫铜矿已越来越受到广大选矿工作者的重视。本论文研究对象为云南澜沧高硫铜矿,该矿为矽卡岩型铜矿,属于典型的高硫中低品位铜矿。针对该矿石高硫、铜硫分离较难的特点,对该高硫铜矿开展技术探索和试验研究,以期实现该高硫铜矿的高效利用,对同类型矿石的工业化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高硫铜矿中主要有价元素为铜、硫和伴生元素银,其中铜品位为0.76%,铜以硫化铜的形式存在,主要为黄铜矿,氧化铜含量几乎没有;伴生元素的银品位为30.18 g/t,硫品位为23.86%,主要以硫铁矿的形式存在。脉石矿物为石英、萤石、蛇纹石、白云石和方解石。此外,矿石中有害杂质砷含量较高,为0.23%,而砷主要以毒砂的形式存在,可能会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在原矿性质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原则流程探索试验,确定采用优先浮选工艺,在磨机中加入石灰调整矿浆p H至9~10,选铜尾矿继续选硫,采用ANS-1新型活化剂,可获得铜品位20.41%,回收率91.02%的铜精矿;硫品位47.24%,回收率90.48%的硫精矿。同时,银在铜精矿中得到了富集,银回收率为67.64%。实现了该高硫铜矿的高效选别及资源综合利用。以实验室小型试验为依据,进行了扩大连选试验。通过选铜“一粗三精二扫”,选铜尾矿选硫“一粗一精二扫”中矿依次返回的闭路流程,可获得铜品位19.69%,回收率90.07%的铜精矿,铜精矿中含砷0.34%;硫精矿中硫品位48.58%,回收率89.08%。同时,银在铜精矿中得到了富集,品位高达186.3g/t,银的回收率为62.46%。为该矿石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谭欣[10](2020)在《调整剂与捕收剂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浮选分离的影响》文中认为浮选加药顺序一般为先加调整剂后加捕收剂,但研究和实践中都发现有时先加捕收剂后加调整剂的浮选技术指标更好,是个别情况还是普遍规律不清楚。目前对调整剂与捕收剂加药顺序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缺乏系统的研究。为此,论文开展了典型硫化矿捕收剂(乙硫氮、Z-200、丁基钾黄药)与调整剂(硫酸锌、硫酸铜、亚硫酸钠、硫化钠、糊精、腐殖酸钠、阳离子瓜尔胶、DP1 15)加药顺序对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等典型硫化矿物浮选分离影响的系统研究。单矿物浮选研究表明,调整剂与捕收剂的加药顺序对硫化矿物的浮选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与调整剂先加时相比,调整剂后加时或对矿物的浮选影响较小,或增加或降低矿物的可浮性,从而提高部分硫化矿物分离的选择性。在以乙硫氮作捕收剂、硫酸锌或阳离子瓜尔胶作调整剂的方铅矿与闪锌矿浮选体系以及以Z-200作捕收剂、DP115作调整剂的黄铜矿与闪锌矿(或方铅矿)浮选体系中,后加调整剂更有利于浮选分离。人工混合矿分离浮选研究表明,在相同的浮选条件下,与调整剂先加相比,方铅矿-闪锌矿(1:1)人工混合矿浮选分离,调整剂硫酸锌或阳离子瓜尔胶后于乙硫氮添加的浮选选择性分离指数提高6.18或3.07,并用实际矿石进行了验证,实际矿石浮选的效果与单矿物和人工混合矿结果一致;黄铜矿-闪锌矿(1:1)人工混合矿浮选分离,调整剂DP115后于Z-200添加的浮选选择性分离指数提高10.09;黄铜矿-方铅矿(1:1)人工混合矿浮选分离,调整剂DP1 15后于Z-200添加的浮选选择性分离指数提高4.88。采用吸附量测定和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等现代测试手段研究揭示了无机抑制剂硫酸锌和有机抑制剂(阳离子瓜尔胶和DP115)后加有利于浮选分离的作用机理。乙硫氮浮选分离方铅矿与闪锌矿时,先加捕收剂乙硫氮,后加抑制剂硫酸锌有利于浮选分离的作用机理是抑制剂硫酸锌在闪锌矿表面吸附量增加,而对方铅矿表面乙硫氮捕收剂的吸附影响很小,导致方铅矿与闪锌矿可浮性差异进一步加大而得到有效浮选分离;乙硫氮浮选分离方铅矿与闪锌矿以及Z-200浮选分离黄铜矿与闪锌矿(或方铅矿)时,先加捕收剂乙硫氮(或Z-200),后加抑制剂阳离子瓜尔胶(或DP115)有利于浮选分离的作用机理是捕收剂乙硫氮(或Z-200)在目的矿物方铅矿(或黄铜矿)表面的吸附受抑制剂阳离子瓜尔胶(或DP115)的影响减弱,导致方铅矿与闪锌矿、黄铜矿与闪锌矿(或方铅矿)可浮性差异进一步加大而得到有效浮选分离。论文综合采用多种现代分析测试方法,阐明了调整剂与捕收剂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浮选分离效果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加药顺序对捕收剂在矿物表面吸附及解吸的影响机理。论文研究结果为实际典型铜铅锌硫化矿选择性浮选分离的工艺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新型有机抑制剂RC在铜硫矿物浮选分离中的抑制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有机抑制剂RC在铜硫矿物浮选分离中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铜硫浮选分离药剂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铜硫分离的难点 |
1.1 原矿中可溶性盐的影响 |
1.2 黄铁矿可浮性变化的影响 |
1.3 黄铁矿抑制后的活化问题 |
1.4 伴生贵金属的回收问题 |
1.5 铜硫矿资源贫、细、杂化的问题 |
2 铜硫浮选分离药剂 |
2.1 捕收剂 |
2.1.1 常规捕收剂 |
2.1.2 组合捕收剂 |
2.1.3 代号捕收剂 |
2.2 抑制剂 |
2.2.1 无机抑制剂 |
2.2.2 有机抑制剂 |
2.2.3 组合抑制剂 |
2.2.4 代号抑制剂 |
3 铜硫浮选分离作用机理 |
3.1 电化学机理研究 |
1)捕收剂的阳极氧化 |
2)捕收剂金属盐的形成 |
3)硫化矿物表面的氧化 |
4)MX的氧化分解 |
5)抑制剂使MX分解 |
3.2 抑制剂作用机理研究 |
3.2.1 无机抑制剂作用机理 |
3.2.2 有机抑制剂作用机理 |
4 结语 |
(2)低碱度铜硫分离浮选药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铜硫分离难点与常见浮选工艺 |
1.1 铜硫分离难点 |
1.2 常见浮选工艺 |
2 调整剂 |
2.1 硫化铁抑制剂 |
2.1.1 无机抑制剂 |
2.1.2 有机抑制剂 |
2.1.3 组合抑制剂 |
2.2 其他调整剂 |
3 捕收剂 |
3.1 新型捕收剂 |
3.2 组合捕收剂 |
4 起泡剂 |
5 结论与展望 |
(3)有机大分子抑制剂在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分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天然大分子有机抑制剂 |
1.1 天然大分子抑制剂 |
1.1.1 多糖类抑制剂 |
a.淀粉 |
b.瓜尔胶 |
c.糊精 |
d.其他多糖类 |
1.1.2 单宁类 |
1.1.3 腐殖酸类 |
1.2 改性天然大分子 |
1.2.1 羧甲基化改性产物 |
1.2.2 木质素磺酸盐聚合物类 |
2 合成类大分子抑制剂 |
2.1 聚丙烯酰胺类 |
2.2 聚多羧酸类 |
3 展望 |
(4)低碱度下黄铁矿与黄铜矿的浮选分离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铜硫矿石资源概述 |
1.1.1 铜资源 |
1.1.2 硫资源 |
1.2 铜硫矿石的可浮性和铜硫分离难点概述 |
1.2.1 黄铜矿的可浮性 |
1.2.2 黄铁矿的可浮性 |
1.2.3 铜硫分离的难点 |
1.3 常见铜硫分离浮选工艺 |
1.4 低碱度条件下铜硫分离浮选调整剂研究进展 |
1.4.1 抑制剂 |
1.4.2 其他调整剂 |
1.5 铜硫分离浮选捕收剂研究进展 |
1.5.1 新型捕收剂 |
1.5.2 组合捕收剂 |
1.6 铜硫分离浮选起泡剂研究进展 |
1.7 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 |
1.7.1 研究的背景意义 |
1.7.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试样、药剂、设备与研究方案 |
2.1 试验试样 |
2.1.1 试验实际矿样品制备 |
2.1.2 纯矿物矿样 |
2.2 药剂与设备 |
2.3 研究方案 |
2.3.1 研究思路 |
2.3.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实际矿样工艺矿物学分析 |
3.1 主要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分析 |
3.2 铜物相分析 |
3.3 主要矿物的嵌布特性和结构构造分析 |
3.3.1 黄铜矿 |
3.3.2 黄铁矿 |
3.4 原矿粒度筛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际矿物浮选试验研究 |
4.1 磨矿细度条件试验 |
4.2 抑制剂种类试验 |
4.2.1 单一抑制剂试验 |
4.2.2 组合抑制剂试验 |
4.3 抑制剂用量试验 |
4.3.1 石灰用量试验 |
4.3.2 YT用量试验 |
4.4 起泡剂种类试验 |
4.5 捕收剂种类试验 |
4.6 捕收剂用量试验 |
4.6.1 MCO用量试验 |
4.6.2 丁铵黑药用量试验 |
4.7 开路试验 |
4.8 闭路试验对比 |
4.8.1 模拟原厂流程闭路试验 |
4.8.2 新工艺流程闭路试验 |
4.9 后续硫铁回收探索试验 |
4.9.1 模拟原厂全流程开路试验 |
4.9.2 新工艺全流程开路试验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抑制剂YT与纯矿物作用机理初探 |
5.1 纯矿物浮选试验 |
5.1.1 抑制剂种类对纯矿物浮选的影响 |
5.1.2 YT浓度对纯矿物浮选的影响 |
5.1.3 YT对不同比例混合矿浮选的影响 |
5.2 接触角试验 |
5.2.1 pH对纯矿物表面接触角的影响 |
5.2.2 YT浓度对纯矿物表面接触角的影响 |
5.3 紫外吸附试验 |
5.3.1 YT吸附量标准曲线绘制 |
5.3.2 YT吸附量测定及分析 |
5.3.3 YT溶液中不同离子对吸光度的影响 |
5.4 Zeta电位试验 |
5.4.1 不同pH条件下YT对纯矿物Zeta电位的影响 |
5.4.2 YT浓度对黄铜矿和黄铁矿Zeta电位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捕收剂MCO与纯矿物作用机理初探 |
6.1 纯矿物浮选试验 |
6.1.1 矿浆pH对纯矿物浮选的影响 |
6.1.2 MCO和Z200 浓度对纯矿物浮选的影响 |
6.2 接触角试验 |
6.3 紫外吸附试验 |
6.3.1 MCO吸附量标准曲线绘制 |
6.3.2 MCO吸附量测定 |
6.3.3 MCO溶液中不同离子对吸光度的影响 |
6.4 Zeta电位试验 |
6.4.1 不同pH条件下MCO对纯矿物Zeta电位的影响 |
6.4.2 MCO浓度对黄铜矿和黄铁矿Zeta电位的影响 |
6.5 红外光谱分析 |
6.5.1 黄铜矿与MCO作用前后红外光谱分析 |
6.5.2 黄铁矿与MCO作用前后红外光谱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结论与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5)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过程中的同质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铜铅硫化矿物浮选分离研究现状及进展 |
1.1.1 铜铅硫化矿物浮选分离研究现状 |
1.1.2 矿物表面性质对铜铅硫化矿物浮选分离的影响 |
1.2 黄铜矿和方铅矿的表面氧化溶解 |
1.2.1 黄铜矿的表面氧化溶解 |
1.2.2 方铅矿的表面氧化溶解 |
1.2.3 伽伐尼作用对黄铜矿和方铅矿表面氧化溶解的影响 |
1.3 铜离子和铅离子对硫化矿物浮选及表面性质的影响 |
1.3.1 铜离子对硫化矿物浮选及表面性质的影响 |
1.3.2 铅离子对硫化矿物浮选及表面性质的影响 |
1.4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试验原料和研究方法 |
2.1 纯矿物的来源及性质 |
2.2 试验药剂与设备 |
2.3 研究方法 |
2.3.1 纯矿物浮选试验 |
2.3.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 |
2.3.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试 |
2.3.4 Zeta电位测试 |
2.3.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 |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3.7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分析 |
2.3.8 多元统计分析理论概述 |
2.3.9 多元统计分析软件及方法 |
第三章 铜铅硫化矿石浮选精矿的ToF-SIMS表面分析 |
3.1 原矿性质分析 |
3.2 铜铅分离浮选试验及样品制备 |
3.3 铜精矿和铅精矿ToF-SIMS数据分析的新方法 |
3.3.1 合并ToF-SIMS成像数据集 |
3.3.2 ToF-SIMS成像数据集的多元统计分析 |
3.3.3 ROI质谱数据集的提取及分析 |
3.3.4 光学显微图像采集 |
3.4 铜精矿和铅精矿的碎片离子图像分析 |
3.5 铜精矿和铅精矿成像数据集的PCA分析 |
3.6 铜精矿和铅精矿成像数据集的MCR-ALS分析 |
3.7 ROI质谱数据集的PCA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铜矿和方铅矿磨矿过程中的离子迁移研究 |
4.1 矿物表面的碎片离子图像分析 |
4.2 黄铜矿和方铅矿表面质谱数据的差异 |
4.3 黄铜矿和方铅矿磨矿后滤液中的金属离子浓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铜离子对方铅矿浮选及表面性质的影响 |
5.1 铜离子对方铅矿无捕收剂浮选及表面性质的影响 |
5.1.1 铜离子对方铅矿无捕收剂浮选的影响 |
5.1.2 方铅矿铜离子吸附量的测定 |
5.1.3 ToF-SIMS分析铜离子在方铅矿表面的吸附产物 |
5.1.4 XPS分析铜离子在方铅矿表面的吸附产物 |
5.1.5 铜离子对方铅矿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 |
5.2 乙硫氮体系下铜离子对方铅矿浮选及表面性质的影响 |
5.2.1 乙硫氮体系下铜离子对方铅矿浮选的影响 |
5.2.2 铜离子对方铅矿乙硫氮吸附量的影响 |
5.2.3 ToF-SIMS分析铜离子对方铅矿表面乙硫氮吸附产物的影响 |
5.2.4 FTIR分析铜离子对方铅矿表面乙硫氮吸附产物的影响 |
5.3 丁铵黑药体系下铜离子对方铅矿浮选及表面性质的影响 |
5.3.1 丁铵黑药体系下铜离子对方铅矿浮选的影响 |
5.3.2 ToF-SIMS分析铜离子对方铅矿表面丁铵黑药吸附产物的影响 |
5.3.3 FTIR分析铜离子对方铅矿表面丁铵黑药吸附产物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铅离子对黄铜矿浮选及表面性质的影响 |
6.1 铅离子对黄铜矿无捕收剂浮选及表面性质的影响 |
6.1.1 铅离子对黄铜矿无捕收剂浮选的影响 |
6.1.2 黄铜矿铅离子吸附量的测定 |
6.1.3 ToF-SIMS分析铅离子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产物 |
6.1.4 XPS分析铅离子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产物 |
6.1.5 铅离子对黄铜矿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 |
6.2 乙硫氮体系下铅离子对黄铜矿浮选及表面性质的影响 |
6.2.1 乙硫氮体系下铅离子对黄铜矿浮选的影响 |
6.2.2 铅离子对黄铜矿乙硫氮吸附量的影响 |
6.2.3 ToF-SIMS分析铅离子对黄铜矿表面乙硫氮吸附产物的影响 |
6.2.4 FTIR分析铅离子对黄铜矿表面乙硫氮吸附产物的影响 |
6.3 丁铵黑药体系下铅离子对黄铜矿浮选及表面性质的影响 |
6.3.1 丁铵黑药体系下铅离子对黄铜矿浮选的影响 |
6.3.2 ToF-SIMS分析铅离子对黄铜矿表面丁铵黑药吸附产物的影响 |
6.3.3 FTIR分析铅离子对黄铜矿表面丁铵黑药吸附产物的影响 |
6.4 黄铜矿和方铅矿组合质谱数据集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FeCl_3消除同质化效应对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分离影响的机理研究 |
7.1 FeCl_3对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分离的影响 |
7.2 FeCl_3对黄铜矿和方铅矿表面金属离子溶解的影响 |
7.3 ToF-SIMS分析FeCl_3对黄铜矿和方铅矿表面化学组成的影响 |
7.3.1 黄铜矿和方铅矿单矿物的ToF-SIMS分析 |
7.3.2 黄铜矿和方铅矿人工混合矿物的ToF-SIMS分析 |
7.4 XPS分析FeCl_3对黄铜矿和方铅矿表面化学组成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及获得的奖励 |
附录C 铜精矿和铅精矿的成像数据集的PCA分析结果 |
(6)闪锌矿铁含量对其浮选及与黄铁矿分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锌资源概况 |
1.1.1 锌资源分布极特征 |
1.1.2 铁闪锌矿资源概况 |
1.2 铁闪锌矿浮选及分离研究进展 |
1.2.1 铁闪锌矿的浮选特性 |
1.2.2 铁闪锌矿的铜活化 |
1.2.3 铁闪锌矿的表面氧化 |
1.2.4 铁闪锌矿与黄铁矿的分离 |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论文课题来源 |
第二章 试验原料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矿样 |
2.1.1 纯矿物样品制备 |
2.1.2 纯矿物样品纯度鉴定与表征 |
2.2 试验药剂与设备 |
2.2.1 试验药剂 |
2.2.2 试验设备 |
2.3 研究方法 |
2.3.1 纯矿物浮选 |
2.3.2 接触角测定 |
2.3.3 吸附量测定 |
2.3.4 矿物离子溶出量测定 |
2.3.5 XPS分析 |
2.3.6 Zeta电位测试 |
2.3.7 TOF-SIMS检测 |
2.3.8 电化学分析 |
2.3.9 Visual MINTEQ溶液化学计算 |
第三章 铁含量对闪锌矿浮选及药剂吸附的影响 |
3.1 铁含量对闪锌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3.1.1 铁含量对闪锌矿天然可浮性的影响 |
3.1.2 铁含量对闪锌矿黄药捕收可浮性的影响 |
3.1.3 铁含量对闪锌矿铜活化可浮性的影响 |
3.2 铁含量对闪锌矿铜吸附量的影响 |
3.3 铁含量对闪锌矿铜活化黄药吸附量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含量对闪锌矿表面氧化的影响 |
4.1 铁含量对闪锌矿氧化浮选的影响 |
4.1.1 铁含量对闪锌矿空气放置氧化浮选的影响 |
4.1.2 铁含量对闪锌矿充气氧化浮选的影响 |
4.2 铁含量对闪锌矿氧化后疏水性影响 |
4.3 铁含量对闪锌矿离子溶出的影响 |
4.3.1 锌铁溶出动力学 |
4.3.2 pH值对闪锌矿锌铁溶出的影响 |
4.3.3 铁含量对闪锌矿表面锌铁萃取量的影响 |
4.4 表面电位与溶液组分分析 |
4.5 不同铁含量闪锌矿表面氧化产物XPS表征 |
4.5.1 XPS分析样品制备 |
4.5.2 总谱分析 |
4.5.3 C/O/S分峰处理 |
4.6 不同铁含量闪锌矿表面氧化产物FE-SEM分析 |
4.7 电化学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铁含量对闪锌矿与黄铁矿分离的影响 |
5.1 铁含量对闪锌矿与黄铁矿浮选分离的影响 |
5.1.1 铁含量对闪锌矿与黄铁矿分离浮选行为的影响 |
5.1.2 混合矿体系中黄药吸附量测定 |
5.2 闪锌矿铁含量对铜活化选择性的影响 |
5.2.1 铜吸附量测定 |
5.2.2 铜活化交换模型验证 |
5.2.3 铜离子活化内部迁移规律研究 |
5.2.4 铜活化选择性分析 |
5.3 铁含量对高碱高钙抑制选择性的影响 |
5.3.1 钙吸附量比较 |
5.3.2 钙对铜与黄药吸附的影响 |
5.3.3 钙对表面羟基化的影响 |
5.3.4 钙对动电位的影响 |
5.3.5 钙吸附微观表征比较 |
5.3.6 高碱高钙抑制选择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氯化铵调控铜活化选择性研究 |
6.1 氯化铵对铜活化浮选行为的影响 |
6.1.1 氯化铵对单矿物铜活化浮选行为的影响 |
6.1.2 氯化铵对混合矿分离浮选行为的影响 |
6.2 氯化铵强化闪锌矿铜活化机理 |
6.2.1 闪锌矿铜吸附量测定 |
6.2.2 闪锌矿锌萃取量测定 |
6.2.3 铜活化闪锌矿XPS分析 |
6.2.4 溶液组分检测与计算 |
6.2.5 氯化铵强化闪锌矿铜活化机理分析 |
6.3 氯化铵削弱黄铁矿铜活化机理 |
6.3.1 黄铁矿黄药吸附量测定 |
6.3.2 黄铁矿铜铁吸附量测定 |
6.3.3 铜活化黄铁矿XPS分析 |
6.3.4 氯化铵削弱黄铁矿铜活化机理分析 |
6.4 氯化铵调控铜活化选择性机制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非高碱性下黄铁矿选择性抑制研究 |
7.1 单矿物抑制浮选 |
7.1.1 黄铁矿抑制浮选 |
7.1.2 闪锌矿抑制浮选 |
7.2 混合矿抑制浮选 |
7.3 铁取代对次氯酸钙抑制选择性影响机理 |
7.3.1 离子溶出与表面锌铁钙萃取测定 |
7.3.2 XPS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8.1 本论文主要结论 |
8.2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附录 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和奖励 |
(7)黄铁矿浮选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黄铁矿晶体结构和浮选特性 |
2 黄铁矿的抑制剂 |
2.1 无机抑制剂 |
2.1.1 石灰和氰化物 |
2.1.2 硫氧化物 |
2.1.3 氧化剂类 |
2.2 有机抑制剂 |
2.2.1 纤维素类 |
2.2.2 多糖类 |
2.2.3 有机酸类 |
2.2.4 壳聚糖类 |
2.2.5 木质素磺酸盐聚合物类 |
2.2.6 二亚乙基三胺(DETA) |
2.2.7 甘油黄原酸钠 |
2.2.8 刺槐豆胶 |
2.3 新型抑制剂 |
2.4 组合抑制剂 |
3 结语 |
(8)铁-铵氯盐在铜砷分离过程的翼庇效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铜、砷矿产资源概述 |
1.1.1 铜资源概述 |
1.1.2 砷资源概况 |
1.1.3 黄铜矿和砷黄铁矿的性质 |
1.2 黄铜矿和砷黄铁矿的浮选理论及研究进展 |
1.2.1 黄铜矿的浮选研究进展 |
1.2.2 砷黄铁矿的浮选研究进展 |
1.3 黄铜矿和砷黄铁矿浮选分离现状 |
1.3.1 无机抑制剂 |
1.3.2 有机抑制剂 |
1.3.3 铜砷浮选分离其他方法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理论计算及试验研究方法 |
2.1 理论计算及计算平台 |
2.1.1 薛定谔方程 |
2.1.2 密度泛函理论 |
2.1.3 交换相关泛函 |
2.1.4 CASTEP简介 |
2.2 试验原料及研究方法 |
2.2.1 试验原料 |
2.2.2 试验设备及药剂 |
2.2.3 纯矿物浮选试验 |
2.2.4 X射线衍射分析 |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2.6 ICP-MS分析 |
2.2.7 红外光谱分析 |
2.2.8 黄药吸附量测试 |
2.2.9 Zeta电位及p H控制 |
2.2.10 电化学微区交流阻抗(LEIS)测试 |
2.2.11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分析 |
2.3 重要的试验步骤 |
第三章 铜砷矿物晶体结构及表面性质研究 |
3.1 天然砷黄铁矿晶体几何和电子结构 |
3.1.1 天然砷黄铁矿晶体几何结构 |
3.1.2 能带和态密度分析 |
3.1.3 原子和键的布居分析 |
3.1.4 电荷密度分析 |
3.1.5 砷黄铁矿表面弛豫表征 |
3.2 天然黄铜矿晶体几何和电子结构 |
3.2.1 天然黄铜矿晶体几何结构 |
3.2.2 能带和态密度分析 |
3.2.3 原子和键的布居分析 |
3.2.4 电荷密度分析 |
3.2.5 黄铜矿表面弛豫表征 |
3.3 砷黄铁矿和黄铜矿溶液中表面反应的热力学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离子对铜砷矿物浮选的影响 |
4.1 单一离子对砷黄铁矿浮选的影响 |
4.2 离子复配对黄铜矿和砷黄铁矿浮选的影响 |
4.3 铁-铵氯盐对铜砷人工混合矿物浮选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FeCl_3对砷黄铁矿的抑制机理研究 |
5.1 FeCl_3对砷黄铁矿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 |
5.2 FeCl_3对砷黄铁矿表面电导率的影响 |
5.3 FeCl_3对砷黄铁矿表面元素价态的影响 |
5.4 FeCl_3在砷黄铁矿表面的取代及吸附模拟 |
5.4.1 Fe在砷黄铁矿表面的取代模拟 |
5.4.2 Fe~(3+)在砷黄铁矿表面的吸附模拟 |
5.4.3 Fe(OH)_3在砷黄铁矿表面的吸附模拟 |
5.5 FeCl_3在砷黄铁矿表面的吸附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铁-铵氯盐在黄铜矿表面的作用机理 |
6.1 LEIS分析 |
6.2 XPS分析 |
6.3 红外光谱分析 |
6.4 To F-SIMS分析 |
6.5 铁-氯铵盐作用前后乙基黄药的吸附量测定 |
6.6 NH4Cl对黄铜矿的溶解测定 |
6.7 铁-铵氯盐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模拟 |
6.7.1 Fe(OH)_3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模拟 |
6.7.2 NH_3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模拟 |
6.8 机理分析 |
6.8.1 FeCl_3对黄铜矿的抑制作用 |
6.8.2 NH_4Cl对黄铜矿的活化作用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云南某高砷铜矿浮选试验研究 |
7.1 原矿性质 |
7.2 粗选条件试验 |
7.3 开路试验流程 |
7.4 闭路试验流程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9)高硫铜矿高效分选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铜性质、用途及资源概况 |
1.1.1 铜的主要性质 |
1.1.2 铜的主要用途 |
1.1.3 世界铜资源概况 |
1.1.4 国内铜资源概况 |
1.2 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
1.3 黄铜矿、黄铁矿的性质及可浮性 |
1.3.1 黄铜矿的性质与可浮性 |
1.3.2 黄铁矿的性质与可浮性 |
1.4 黄铜矿、黄铁矿浮选分离的选矿技术现状 |
1.4.1 黄铜矿、黄铁矿的浮选分离工艺流程 |
1.4.2 黄铜矿与黄铁矿的浮选药剂研究现状 |
1.5 铜硫浮选分离的难点 |
1.6 论文研究内容和选题意义 |
1.6.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2 选题的意义 |
1.6.3 支撑项目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仪器、药剂及研究方法 |
2.1 试验矿样的采取与制备 |
2.2 仪器 |
2.3 药剂 |
2.4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原矿性质研究 |
3.1 原矿化学分析 |
3.1.1 原矿光谱分析 |
3.1.2 原矿多元素分析 |
3.2 矿石XRD分析 |
3.3 矿石中主要元素物相分析 |
3.4 主要矿物的嵌布粒度 |
3.5 磨矿产品解离度测定 |
3.6 原矿粒度组成 |
3.7 矿石的物理性质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室选矿试验研究 |
4.1 原则流程探索试验 |
4.2 矿石磨矿细度测定试验 |
4.2.1 粗精矿再磨再选试验 |
4.2.2 磨矿产品粒度分析 |
4.3 铜浮选条件试验 |
4.3.1 水玻璃用量试验 |
4.3.2 pH条件试验 |
4.3.3 捕收剂种类试验 |
4.3.4 捕收剂用量试验 |
4.3.5 浮选浓度试验 |
4.3.6 铜浮选时间试验 |
4.3.7 铜浮选开路流程试验 |
4.3.8 铜浮选闭路试验 |
4.4 硫浮选条件试验 |
4.4.1 活化剂种类试验 |
4.4.2 ANS-1用量试验 |
4.4.3 丁基黄药用量试验 |
4.4.4 硫浮选时间试验 |
4.4.5 选硫开路试验 |
4.4.6 回水利用试验 |
4.5 全流程开路试验 |
4.6 闭路试验流程 |
4.7 产品质量考查 |
4.8 小结 |
第五章 扩大连选试验研究 |
5.1 试验地点及规模 |
5.2 试验过程 |
5.3 矿样的采取及制备 |
5.4 扩大连选试验工艺流程及技术条件 |
5.4.1 产品方案 |
5.4.2 工艺流程 |
5.4.3 主要设备清单 |
5.4.4 取样点及取样制度 |
5.4.5 主要技术参数及药剂制度 |
5.4.6 技术参数 |
5.5 磨矿系统考察与分析 |
5.6 扩大连选试验结果及分析 |
5.7 流程考查 |
5.7.1 浮选作业浓度测定 |
5.7.2 浮选作业时间计算 |
5.8 产品质量考查 |
5.8.1 铜精矿产品考查 |
5.8.2 硫精矿产品考查 |
5.8.3 尾矿产品考查 |
5.8.4 药剂用量考查 |
5.9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6.2 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 C 攻读硕士期间的奖励与荣誉 |
(10)调整剂与捕收剂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浮选分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典型铜铅锌铁硫化矿物可浮性及浮选工艺流程 |
2.1.1 典型铜铅锌铁硫化矿物的可浮性 |
2.1.2 典型铜铅锌铁硫化矿浮选体系与浮选工艺流程 |
2.2 浮选药剂与典型铜铅锌铁硫化矿物的作用机理 |
2.2.1 捕收剂与典型铜铅锌铁硫化矿物的作用机理 |
2.2.2 调整剂与典型铜铅锌铁硫化矿物的作用机理 |
2.3 浮选过程中调整剂与捕收剂加药顺序的研究进展 |
2.3.1 氧化矿浮选研究进展 |
2.3.2 硫化矿浮选研究进展 |
2.4 小结 |
3 研究内容与试验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技术路线 |
3.3 研究内容 |
3.4 试验样品 |
3.4.1 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
3.4.2 试样的基本性质 |
3.5 试验方法 |
3.5.1 浮选试验方法 |
3.5.2 机理研究方法 |
3.6 评价指标 |
3.7 试验药剂及试验设备 |
3.7.1 主要试验药剂 |
3.7.2 主要试验设备 |
4 调整剂与捕收剂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4.1 捕收剂种类对典型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4.1.1 乙硫氮对典型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4.1.2 Z-200对典型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4.1.3 丁基钾黄药对铅锌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4.2 无机调整剂的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4.2.1 硫酸锌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4.2.2 硫酸铜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4.2.3 亚硫酸钠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4.2.4 硫化钠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4.3 有机调整剂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4.3.1 糊精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4.3.2 腐殖酸钠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4.3.3 阳离子瓜尔胶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4.3.4 DP115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4.4 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浮选分离的影响规律 |
4.5 小结 |
5 人工混合矿和实际矿石浮选分离试验 |
5.1 人工混合矿浮选分离试验 |
5.2 铅锌硫化矿实际矿石浮选分离试验 |
5.3 小结 |
6 调整剂与捕收剂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可浮性影响的作用机理 |
6.1 浮选药剂的溶液化学计算与分析 |
6.1.1 乙硫氮的溶液化学计算与分析 |
6.1.2 锌离子的溶液化学计算与分析 |
6.2 硫酸锌与乙硫氮加药顺序对铅锌硫化矿物可浮性影响的机理 |
6.2.1 铅锌硫化矿物表面药剂吸附量测定 |
6.2.2 铅锌硫化矿物药剂吸附表面FTIR分析 |
6.2.3 铅锌硫化矿物药剂吸附表面XPS分析 |
6.2.4 铅锌硫化矿物药剂吸附表面TOF-SIMS分析 |
6.2.5 硫酸锌与乙硫氮加药顺序对铅锌硫化矿物可浮性影响的机理模型 |
6.3 阳离子瓜尔胶与乙硫氮加药顺序对铅锌硫化矿物可浮性影响的机理 |
6.3.1 铅锌硫化矿物表面药剂吸附量测定 |
6.3.2 铅锌硫化矿物药剂吸附表面FTIR分析 |
6.3.3 铅锌硫化矿物药剂吸附表面XPS分析 |
6.3.4 铅锌硫化矿物药剂吸附表面TOF-SIMS分析 |
6.3.5 阳离子瓜尔胶与乙硫氮加药顺序对铅锌硫化矿物可浮性影响的机理模型 |
6.4 DP115与Z-200加药顺序对铜铅锌硫化矿物可浮性影响的机理 |
6.4.1 铜铅锌硫化矿物表面药剂吸附量测定 |
6.4.2 pH值及加药顺序对铜铅锌硫化矿物表面药剂吸附量的影响 |
6.4.3 硫化矿物药剂吸附表面TOF-SIMS分析 |
6.4.4 DP115与Z-200加药顺序对铜铅锌硫化矿物可浮性影响的机理模型 |
6.5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新型有机抑制剂RC在铜硫矿物浮选分离中的抑制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铜硫浮选分离药剂研究现状与展望[J]. 柏少军,丁湛,毕云霄,李颉,袁加巧. 化工矿物与加工, 2021(12)
- [2]低碱度铜硫分离浮选药剂的研究进展[J]. 吴海祥,邵延海,张铂华,何浩. 矿冶, 2021(04)
- [3]有机大分子抑制剂在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分离中的应用[J]. 熊伟,张行荣,路亮,郑永兴,王逸帆,朱阳戈.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1(02)
- [4]低碱度下黄铁矿与黄铜矿的浮选分离试验研究[D]. 吴海祥.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5]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过程中的同质化效应研究[D]. 赖浩.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6]闪锌矿铁含量对其浮选及与黄铁矿分离的影响[D]. 张胜东.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7]黄铁矿浮选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毕云霄,余攀,丁湛,柏少军,文书明.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0(04)
- [8]铁-铵氯盐在铜砷分离过程的翼庇效应机理研究[D]. 余力. 昆明理工大学, 2020
- [9]高硫铜矿高效分选技术研究[D]. 纪慧超. 昆明理工大学, 2020
- [10]调整剂与捕收剂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浮选分离的影响[D]. 谭欣.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