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多源信息的苏南典型地区县级土地利用现状与动态快速建库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飞[1](2013)在《基于国土“一张图”的多元空间数据管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国土“一张图”是遥感、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遥感监测、土地变更调查以及基础地理等多源信息的集合,与国土资源的计划、审批、供应、补充、开发、执法等行政监管系统叠加,共同构建统一的综合监管平台,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的“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从而实现资源动态监管的目标。“图”的本质是数据,“一张图”的本质是数据集成。因此,“一张图工程”首先是数据工程,要实现国土资源各类数据的标准化整理、整合、质量控制和集成建库;其次才是软件工程,配套实现“一张图”承载的全部数据的集成管理和共享服务。传统的矢量地形图数据的生产都是以图幅为单位,变更数据效率低,容易产生历史数据的冗余,严重影响空间数据管理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变更的可操作性。更新数据的生产也是以图幅为单位进行的,进行数据更新时,整个生产需要采集包含变化范围的整个图幅范围的数据,然后用分幅的新数据整体替换原有图幅数据。这种数据更新方式即传统的图幅级数据更新模式,是面向图幅数据管理和生产模式采用的数据更新模式。这种空间数据库存储和管理具有的特点就是支持海量数据存储和快速查询访问。空间数据不必因为访问效率或者存储空间问题进行人为的图幅分割。但随着基础测绘模式更新转变,以及测绘部门与其他政府专业部门(交通,水利,民政和林业等)不定期的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使得空间数据更新具有频率更高、范围更不确定的特点。图幅级数据更新模式很难适应这种快速任意范围数据更新,因此本文创建的多源空间数据分层变更方法,对高效准确的更新空间数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简略介绍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普遍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基础上,重点剖析国土一张图的基本概念,列举了本研究采用的国家、行业标准,规范了研究的分类标准及数据参考标准;在对空间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以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模型和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技术,组件式GIS技术为理论基础,分析数据版本管理优缺点,最终提出了本研究数据平台的选择方案;创建了多维、多源空间数据的入库、坐标转换、元数据管理及数据安全等功能,详细设计了数据的的建库、入库的方案,为多源空间数据管理及后续国土一张图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以多源空间数据融合、更新技术方案,及多源空间数据分层更新的数据库设计为基础,创建多源空间数据管理方案;设计了国土“一张图”数据管理应用平台,包括平台设计思路、系统架构、应用系统和数据共享功能的设计。本文创建了多源空间数据的分层变更方法,结合数据的提取、入库、变更等完整实验对该方法进行阐述和验证,并设计了针对坏死案件、历史关系丢失等问题的处理方法,完善了多源空间数据的管理体系,较大程度的提高多源空间数据的现势性及准确性。
毕曼[2](2013)在《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国土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实现国土资源的高效、科学管理是当前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运用信息化技术、采用信息化管理是促进国土资源管理创新,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重要途径。几年来,国土资源部门积极推进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快“一张图”工程建设,以实现国土资源全覆盖、全流程的动态监测与监管,达到“一张图管地、管矿、管权”的目的。本文从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出发,认真分析了当前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诸多问题,阐明了“一张图”建设的实际意义;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及试点区域系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土资源数据的分类及特点,对“一张图”系统的建设内容和框架以及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通过对用户需求的分析,根据数据库设计的一般原则,结合已有各类专题数据库建设标准,设计出核心数据库要素分类编码体系、数据组织结构和数据模型,研究和设计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和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确定数据库建设的技术流程和步骤,重点对数据整合在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资阳市国土资源“一张图”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阐明了核心数据库数据在“一张图”系统中的调用和展现。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一张图”系统中的核心数据库的建设研究,为“一张图”系统的整体建设提供数据基础,为国土资源管理各项工作提供全面的、高度共享的数据支撑,促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高效推进。
李笠[3](2011)在《昆明市、县、乡三级一体化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土资源规范化管理要求的提高,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业务量的不断增加,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业务部门对规划管理流程化、通用化、网络化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既是加强和规范国土资源管理、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客观需要,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迫切需要。国内外针对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的研究,基于规划信息具有多尺度的空间信息、多类型的源数据、多层次的规划成果、多时相的信息集成等特点,从规划的辅助编制到规划实施管理等方面都有较多的成果。但在系统的研究、设计与开发中,如何在基于信息化管理的角度下理顺从乡到县到市(乃至到省和国家层面)的工作流程,如何确保数据库在几个层级上实现共享、实时更新并能够进行历史回溯,如何使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众多国土行业各类专业系统、政务系统有效衔接等诸多问题,还没有得以解决。基于上述背景,论文以昆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前期研究项目“昆明市、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支撑开展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对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市、县、乡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业务流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梳理昆明市市、县、乡三级国土部门在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中涉及的主要工作对象、业务办理程序,探索业务流程重组的规则和模式,理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过程中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业务间的逻辑关系,重构业务流,确定市、县、乡三级国土部门在规划管理岗位工作流的业务单元建模,以及业务单元状态流转或转移的准则标准化研究工作、状态转移的过程条件、执行条件和通知条件等。同时,理清本系统和昆明市国土资源局已在使用的有关专业系统之间的逻辑关系、数据关系,确保本系统边界明确、功能实用、信息流转畅通。对市、县、乡三级一体化土地利用规划数据管理模式和数据交换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分析多类型、多层级、多尺度、多时段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数据的基础上,依照上下级系统要互通、数据标准要一致、基础数据要共享、数据变换要灵活适用的原则,提出建设昆明市市、县、乡三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一体化土地利用规划数据管理模式和数据交换方案。同时,通过对上下级系统衔接的内容、方式等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了上下级系统数据交换的网络互联、数据衔接和软件衔接等功能模块架构。构建市县乡三级一体化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提出市级和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一体化设计架构、软硬件配置、工作流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等方案,采用数据中心的建设思路,采取集中和分布式管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据库设计,运用面向对象设计方法、UML建模、GIS组件开发等技术,设计构建市、县、乡三级一体化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系统试用和验证。在实证应用中,通过系统功能的开发,进行规划成果管理、市县建设项目用地审批、规划修改管理、统计分析、辅助决策分析、业务流程管理等功能模块的大量数据测试,验证系统的实用性,提高系统可操作性。研究表明,本文研究重构的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市县乡一体化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流程是合理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方式是实用的,设计构建的两级系统是可行的,达到了研究的预期目标。本文提出的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共享与互操作水平,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新途径。研究提出的昆明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的相关成果已被昆明市国土资源局的规划信息系统建设部分采纳。
陈成,宋元,王芳[4](2011)在《从国土资源部1999~2010年登记和获奖成果看土地信息化进展》文中认为国土资源部成立以来,3S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电子政务的建设,推动了土地资源调查工作主流程信息化和土地资源管理的现代化;数据库建设稳步推进,进一步夯实了土地资源监管和服务的数据基础;信息化标准的制定,提升了信息化开发与应用能力,完善了信息化的支撑作用。
王智苑[5](2010)在《闽南地区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福建省为海洋大省,海域广阔、良港众多,海洋资源丰富。海岸线长3752km,位居居全国第二,曲折率全国第一,闽南地区海岸带约占福建海岸带的一半,其海岸带具有很好的代表性。经济及社会发展要求城市不断扩展,其海岸线的水域资源也不可避免的减少。本研究基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主要技术手段来研究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主要分析与评价闽南地区海岸带的植被覆盖变化,对其水域资源变化进行监测,分析其生态安全状况以及趋势并作出综合性的生态效应评价,提出土地利用合理规划方案,以促进闽南地区海岸带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内容:(一)以1994、2001和2006年闽南海岸带遥感数据为基础资料,利用ERDAS软件生成研究区的景观类型图,计算各景观斑块的面积、数目、形状等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1994-2001年林地的面积锐减;而2001-2006年林地面积总量基本保持。人类占用林地、火灾和病虫害是林地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因素。草地和未利用地受到人类干扰程度最大。(2)自1994-2006年,耕地斑块数的强烈变化说明人类对耕地保护程度与耕地的破碎度成反比,且人类对耕地保护的效果显着。(3)人类活动对各种景观破碎度的影响与人类活动强度基本成正比例关系。自1994-2006年,人类活动越强烈,景观的破碎度也越大。(4)人类活动对总体景观优势度的影响十分显着。集中体现在城乡用地上,其面积比重在其12年间不断上升。从总体上看,城市化水平加剧,人口增加、工业发展,无疑会对海岸带的景观带来负面的影响。(二)基于1994年的Landsat TM(专题制图仪)、2001年的Landsat ETM+(增强型专题制图仪)和2006年的Landsat TM三个时相的卫星影像,探讨闽南海岸带1994-2006年的水域变化规律。水域变化信息主要通过变化检测和信息提取等一系列遥感技术来获得。结果表明,闽南海岸带在1994-2006年间,水域总面积增加了2652 hm2。其中1994-2001年减少了7148hm2,主要集中于研究区南部,研究区城市用地扩展和养殖业的发展是造成该期间海域减少的直接原因;2001-2006年海域面积增加了9800 hm2,以九龙江南港、中港、和北港的东交汇处海域面积增加最多;其次是泉州市洛阳江水域以及同安湾、大嶝岛一带和南安市的海域。其原因是养殖业过分开发滩涂湿地,以及毁坏沿岸红树林,造成部分滩涂面积减小并且被侵蚀,水域面积增大。(三)基于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度像元分解模型,建立了TM影像尺度下的闽南海岸带植被覆盖度遥感定量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闽南海岸带1994年、2002年和2006年3个时期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1994~2006年,高盖度植被面积减少64110hm2,中盖度植被面积增加7263hm2,低盖度植被面积减少15799.5hm2。(2)1994-2001年,低盖度植被比例上升了49.22%,高植被覆盖度植被较1994年明显减少,年变化幅度为-48061hm2。植被恢复面积仅占退化面积的3.13%,研究区在该时段的植被覆盖朝着恶化的方向快速发展。(3)2001-2006年,该期间的退耕还林及荒山造林工作落实到位,恢复植被面积是退化植被面积的25倍。植被覆盖类型分布区域越靠近海边的区域变化越大,说明人类活动的区域不断向海岸线扩大,植被分布区也将随着城市化进程而越来越不稳定,研究区生态恢复的任务十分艰巨。(四)针对海岸带快速城市化区域的特性,基于P-S-R框架和突变级数法,构建了闽南海岸带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的模型,对研究区1994-2006年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1)受到快速城市化和人口增长的影响,研究区的生态安全状况在2001年走高后于2006年再度落回V级,系统压力也出现同样的趋势,人类活动对系统造成了很大的负荷。(2)1994-2006年,系统状态和系统响应的生态安全隶属度值是不断上升的,说明人们对系统安全度下降的回应是积极有效的。但人口压力和资源压力是研究区生态安全状况的最主要威胁。(3)突变级数法的客观性较强且定量程度高,不使用权重,避免了人为赋权的主观性。运用突变模型计算各个指标的生态安全隶属度具体值,可对各个层次上的不同指标进行定量对比。建议加强自然景观恢复工作。尤其是利用人类活动能直接影响景观特点,结合人类社会经济等方面因素,有计划有步骤的恢复林地与持续保护耕地。利用海岸带有利资源发展经济林和防护林,控制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强对海岸带自然资源重要性的宣传,制定相关恢复策略。
冉小伟,邓良基,潘根兴[6](2009)在《华东地区典型县域近20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以宜兴市为例》文中提出为了分析华东地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笔者以1987年和2007年的TM遥感图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人工解译和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宜兴市土地利用类型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土地利用的数量、比例和结构变化,得到宜兴市近20年来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20年来宜兴市的土地利用总体变化趋势是耕地面积急剧下降,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都有大幅度增加,林地和园地的面积变化不大;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移主要是水田向建设用地和水域转移,林地向园地和建设用地转移,旱地和未利用地主要是向其它地类单向转出;宜兴市20年来耕地的平均年降幅为1.76%,建设用地增长幅度的平均年增幅为4.05%,宜兴市耕地的下降幅度和建设用地的增长幅度均远远高于全国水平,也高于成都市。
冉小伟[7](2009)在《基于TM与ALOS遥感数据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 ——以宜兴市为例》文中提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进行土地动态监测,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环节。地理环境特征监测的空间尺度的适宜性对遥感提出了多分辨率的需求,同时,不同的全球变化模型对土地覆盖类型、空间分布特征需求的尺度也不同。研究利用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图像解译得到的土地分类结果之间的差异对于评价遥感土地利用分类的精确性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比较不同分辨率遥感图像对分类结果的影响,本研究以江苏省宜兴市2007年ALOS图像(10m分辨率)和TM图像(30m分辨率)为数据源,运用基于最大似然法分别对两种数据进行监督分类,获取两幅土地利用图,采用混淆矩阵分析它们之间的精度,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比较分析两组土地利用分类结果的面积差异,并分析其景观格局差异。在此基础之上,利用1987年的TM图像和2007年TM图像研究分析了宜兴市近20年来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通过宜兴市同时期的ALOS图像和TM图像土地利用分类面积比较分析说明:各土地利用类型在两种图像中的面积差异顺序为:园地>建设用地>旱地>水田>林地>水域,其中园地的相对差异为29.27%,水域的相对差异为1.23%。(2)随着分辨率的变化,面积损失最小的地类是平均斑块面积最大的地类,面积损失最大的地类是平均斑块面积最小的地类。由此可以初步地认为平均斑块面积与面积损失值之间存在负相关,即平均斑块面积越大则精度损失值越小。(3)近20年期间宜兴市土地利用变化剧烈。期间面积减少的地类分别是水田、旱地和林地,面积增加的地类是建设用地、水域和园地;土地利用转移方向为:水田、旱地向建设用地、水域转移。(4)宜兴市建设用地的年增长率为4.05%,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而耕地近20年来的平均年降幅为1.76%,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
张世全[8](2008)在《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要求。长期形成的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分离管理的地籍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不能满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解决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问题。构建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进程,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地籍信息社会化服务和信息资源共享,有利于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和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地籍信息产业化发展。本文以某市区城乡地籍一体化管理为例,以地籍信息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为基础,从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的理论层面、技术层面和应用层面上进行了系统研究。从本文的结构上看,主要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指明了该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意义,阐述了该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说明;第二章分析了地籍管理技术的演变,讨论了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的概念,针对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建设的理论技术方法基础,提出了地籍信息学科学体系;第三章主要是对地籍信息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的分析与研究;第四章是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的技术应用研究,提出了重点解决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八个统一”问题;第五章按照软件工程建设的要求,结合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本身的特点,对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进行了设计:第六章根据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理论和技术分析,结合地籍管理工作实际,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原型系统;第七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本研究成果的主要特点归纳如下:(1)在总结归纳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按地籍业务特点而不是按地理区域特点来管理地籍的模式,即以权属管理和土地利用管理为核心地籍管理模式,根据这一模式提出构建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设想。(2)分析地籍信息的内涵和特点,结合地籍学以及信息技术科学等相关技术,提出地籍信息学的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和应用体系,研究了地籍认知理论、地籍空间理论、地籍产权理论和地籍信息系统理论,为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寻找理论技术支撑。(3)在技术研究方面,结合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的特点,利用工作流技术、GIS技术等技术的优势,针对系统建设要求,提出了“八个统一”,解决系统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真正达到城乡地籍管理一体化。(4)在实证应用中,通过系统功能的开发,进行基础数据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城镇地籍管理、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满足开展地籍调查数据更新、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等电子政务办公业务需要。
陈白静[9](2008)在《泉州市洛江区土地覆盖变化及其生态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利用泉州市洛江区遥感影像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做为基本材料。利用构建的修正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以及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等3个指数波段,通过监督分类的方法对城市建成区进行提取。城市扩展变化的分析结果显示,从1996年到2003年,泉州市洛江区的建成区面积增长了27.06km2。基于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度像元分解模型,建立了TM影像尺度下的泉州市洛江区植被覆盖度遥感定量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泉州市洛江区1994年和2002年2个时期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泉州市洛江区2002年低覆盖度植被明显增加,较1994年增加了78.31 km2,高等植被盖度较1994年明显减少,为53.26 km2。中等植被覆盖度、高植被覆盖度在全区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研究期间,植被覆盖等级未变化面积为203.03 km2,主要由高植被覆盖度构成。植被恢复面积为到46.90km2,而植被退化面积达138.88 km2,是恢复面积的2.96倍。并进一步分析了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原因。生成热岛分布图、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图。同时利用线性回归分析,直观地显示城市热岛效应和城市绿地覆盖程度的关系。研究表明,NDVI与城市热岛分布有很大的关联,并且NDVI值与热岛效应(亮温)呈现显着负相关。利用泉州市洛江区土地利用现状图,运用GIS和核心景观指数对泉州市洛江区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及破碎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地为基质景观,多样性指数最高,破碎度指数最低;耕地、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水域的均匀度较高,多样性指数较大,但破碎化程度较深。从总体上看,土地利用的景观比较单调、多样性指数较小、破碎化程度也较低,景观异质性不高。根据这些土地利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对策。将泉州市洛江区分为三大生态功能区进行规划,并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规划其建设方向。
刘玲[10](2008)在《人机交互遥感技术在岩溶山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贵州省为岩溶山区,地形崎岖不平,地表破碎,给土地资源更新调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利用人机交互遥感技术,运用计算机配合MAPGIS6.6软件等对研究区域贵阳市息烽县1:1万的SPOT5影像进行室内解译,解译结果出图后,进行野外验证调查。最后进行成果应用,即在“爱地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平台上建立对应区域的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库。获得以下结论:(1)通过以下四个措施可以提高人机交互解译的解译精度。第一:建立统一的解译标志;第二:从管理入手对解译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第三:解决内外业衔接时存在的矛盾;第四:专项资金保证。本文分别对每个方案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同时,针对息烽县解译过程中出现的错分和漏分问题进行了分析。从鹿窝乡沿公路随机取100个图斑检查解译精度,其中93个图斑解译正确,总体解译正确率达93%。(2)通过到实地进行外业调查验证(调查区域为息烽县城和鹿窝乡鹿窝),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了外业调查的科学顺序并提出了外业调查的两大关键点。第一,从图件上看需重点调查:室内预判时标注的重点调查对象和带有阴影的部分;第二,从实地角度需重点调查:变化的地物及地类(新增和改变的部分)与特殊用地。特殊用地包括墓地、教堂、学校等。(3)应用高精度的解译成果(经过外业调查验证),在MAPGIS6.6软件和“爱地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平台下,建立了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库,验证了解译结果符合最终的建库要求,该解译方法是可行的。
二、基于多源信息的苏南典型地区县级土地利用现状与动态快速建库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多源信息的苏南典型地区县级土地利用现状与动态快速建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国土“一张图”的多元空间数据管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2.3 普遍存在的问题 |
1.2.4 发展趋势 |
1.3 论文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国土“一张图”相关理论及本研究采用的数据标准 |
2.1 国土“一张图”的理念 |
2.2 国土“一张图”主要特征 |
2.3 国土“一张图”数据建设内容 |
2.4 本研究基础空间数据类型 |
2.5 本研究采用的数据标准参考 |
2.5.1 国家标准 |
2.5.2 行业标准 |
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式及模型分析 |
3.1 空间数据 |
3.2 空间数据库概述 |
3.2.1 空间数据库的概念 |
3.2.2 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式 |
3.3 空间数据模型 |
3.3.1 空间概念数据模型概述 |
3.3.2 常用的空间数据模型 |
3.3.3 传统的空间数据模型及其局限性 |
3.4 本研究采用的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模型 |
3.4.1 面向对象技术 |
3.4.2 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模型(GeoDatabase) |
3.4.3 Geodatabase空间数据模型 |
第四章 空间数据初始管理方案 |
4.1 空间数据初始管理方案概述 |
4.2 数据格式与坐标转换方法 |
4.3 矢量数据与影像数据入库方案设计 |
4.3.1 矢量数据入库方案设计 |
4.3.2 影像数据入库方案设计 |
4.4 空间索引类数据管理方案 |
4.4.1 数据日志管理 |
4.4.2 元数据管理 |
4.4.3 目录管理 |
4.5 空间数据存储与监理方案 |
4.5.1 空间数据存储 |
4.5.2 数据监理方案 |
4.6 空间数据编辑及数据结构动态配置 |
4.6.1 空间数据编辑 |
4.6.2 数据结构动态配置 |
4.7 图片数据库管理模式设计 |
4.7.1 地图缓存切边 |
4.7.2 地图配置与切图方法 |
第五章 空间数据更新方案 |
5.1 多源多维空间数据整合 |
5.1.1 多源异构数据整合 |
5.1.2 多维数据整合 |
5.2 空间数据更新方案 |
5.2.1 矢量空间数据更新技术分析 |
5.2.2 多源空间数据分层更新方案设计 |
5.2.3 数据更新的数据库结构方案 |
5.2.4 空间数据分层更新代码设计 |
5.3 瓦片数据同步更新方案 |
5.4 空间数据更新审核 |
5.5 多源空间数据更新意外情况及处理 |
5.5.1 非正常结束(坏死)案件 |
5.5.2 历史关系丢失 |
第六章 “国土一张图”平台设计与实现 |
6.1 平台建设总体思路 |
6.2 系统架构 |
6.3 总体技术路线 |
6.4 关键技术 |
6.4.1 宗地编码规范化技术 |
6.4.2 土地利用空间数据挖掘技术 |
6.5 应用系统设计 |
6.5.1 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管理系统 |
6.5.2 国有建设用地计划管理系统 |
6.5.3 集体土地管理系统 |
6.5.4 临时用地管理系统 |
6.5.5 土地评估管理系统 |
6.5.6 矿政管理系统 |
6.6 功能设计 |
6.6.1 报表定制、分析、计算功能 |
6.6.2 流程定制功能 |
6.6.3 业务审批办公平台 |
6.6.4 图形管理 |
6.6.5 档案管理 |
6.6.6 地图发布共享服务 |
6.7 应用前景 |
第七章 成果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7.2 技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2)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土资源“一张图”概述及相关技术支撑 |
2.1 国土资源“一张图”概述 |
2.1.1 国土资源“一张图”概念 |
2.1.2 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的目的 |
2.1.3 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特点 |
2.1.4 国土资源“一张图”总体架构 |
2.2 支撑技术和平台 |
2.2.1 数据库技术 |
2.2.2 空间数据模型 |
2.2.3 ArcSDE 空间数据引擎技术 |
2.2.4 空间 ETL 技术 |
2.2.5 Oracle 数据库 |
第三章 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2 设计原则 |
3.3 引用规范及数学基础 |
3.3.1 引用规范 |
3.3.2 数学基础 |
3.4 数据库内容及逻辑结构 |
3.4.1 数据库内容 |
3.4.2 数据库逻辑结构 |
3.5 数据分类编码及组织结构 |
3.5.1 分类编码的原则 |
3.5.2 分类编码的方式 |
3.5.3 要素代码和名称 |
3.5.4 数据库空间要素组织结构 |
3.5.5 数据库空间要素属性结构 |
3.5.6 数据模型设计 |
3.6 数据字典 |
3.7 数据库物理结构 |
3.8 数据库安全体系 |
第四章 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 |
4.1 数据库建设总体技术流程 |
4.2 数据库建设具体步骤 |
4.2.1 数据库建设准备 |
4.2.2 资料收集与筛选 |
4.2.3 数据整合 |
4.2.4 数据质量控制 |
4.2.5 数据入库 |
4.3 数据库维护与更新 |
第五章 国土资源“一张图”系统典型案例分析 |
5.1 系统运行环境 |
5.2 系统数据管理模式 |
5.3 系统功能模块 |
5.4 系统功能展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与研究 |
致谢 |
(3)昆明市、县、乡三级一体化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研究进展 |
1.2.2 昆明市信息化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现状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业务流程 |
2.1 业务模型的建立 |
2.2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内容 |
2.2.1 规划管理 |
2.2.2 规划辅助编制 |
2.2.3 规划公众参与 |
2.3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流程分析 |
2.3.1 规划成果管理 |
2.3.2 建设项目用地审批管理 |
2.3.3 士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 |
2.3.4 规划修改管理 |
2.3.5 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
2.3.6 用地综合分析 |
2.3.7 专题查询与分析 |
2.3.8 规划公众参与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市、县、乡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
3.1 系统总体架构 |
3.1.1 系统设计原则 |
3.1.2 系统总体架构 |
3.2 软件体系架构 |
3.2.1 设计目标及原则 |
3.2.2 软件体系结构 |
3.3 软硬件配置方案 |
3.3.1 网络总体架构 |
3.3.2 硬件环境 |
3.3.3 软件环境 |
3.4 业务流程管理 |
3.5 系统安全设计 |
3.5.1 系统角色、权限划分 |
3.5.2 基于角色的系统访问控制流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市、县、乡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数据库设计 |
4.1 数据库内容及数据表结构设计 |
4.1.1 文档数据 |
4.1.2 图片数据 |
4.1.3 空间数据 |
4.1.4 属性数据 |
4.1.5 业务流程管理数据 |
4.1.6 用户/角色管理数据 |
4.2 数据管理模式 |
4.2.1 数据中心设计思路 |
4.2.2 土地利用规划数据管理 |
4.3 系统数据交换设计 |
4.3.1 市、县、乡级系统数据交换 |
4.3.2 与其它业务系统数据交换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应用 |
5.1 开发平台和环境 |
5.1.1 系统开发平台和语言 |
5.1.2 GIS组件 |
5.2 系统应用 |
5.2.1 规划成果管理 |
5.2.2 市县建设项目用地审批 |
5.2.3 规划修改管理 |
5.2.4 统计分析 |
5.2.5 辅助决策分析 |
5.2.6 业务流程管理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4)从国土资源部1999~2010年登记和获奖成果看土地信息化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土地调查评价的信息化建设 |
(一) 3S技术的广泛应用 |
1. 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方面 |
2. 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方面 |
3. 在土地质量、生态和环境调查方面 |
(二) 土地资源调查评价信息化体系的建立 |
1.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 |
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
3. 土地市场调查与评价 |
4.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 |
5.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 |
6.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评价 |
二、地政管理的信息化 |
(一) 国家级和省级地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
(二) 市县级地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
三、基础数据库建设 |
(一) 土地利用数据库 |
(二) 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 |
(三) 基本农田数据库 |
(四) 地价监测数据库 |
(五) 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库 |
(六) 地籍数据库 |
四、土地管理信息化标准建设 |
五、总结 |
(5)闽南地区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
1.1.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研究进展 |
1.1.2 海岸线的遥感研究进展 |
1.1.3 植被动态的遥感研究进展 |
1.1.4 生态安全的研究进展 |
1.2 研究区概况 |
1.2.1 农业资源 |
1.2.2 GDP |
1.2.3 生态环境质量 |
1.2.4 自然人文资源 |
1.3 学术思想,立论根据 |
1.4 特色或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遥感影像预处理 |
2.1 研究数据简介 |
2.1.1 Landsat系列卫星 |
2.2 遥感影像拼接 |
2.3 遥感影像精校正处理 |
2.3.1 采集地面控制点(GCP) |
2.3.2 进行空间变换 |
2.3.3 重采样 |
2.4 遥感影像增强处理 |
2.5 遥感影像剪切 |
第三章 福建省闽南地区海岸带景观多样性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土地利用景观斑块类型的选取 |
3.1.2 景观格局分析的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分类结果专题图 |
3.2.2 景观类型的构成 |
3.2.3 景观斑块的特征 |
3.2.4 景观破碎化分析 |
3.2.5 景观多样性 |
3.3 小结 |
第四章 福建省闽南地区海岸线及其水域变化的遥感动态监测 |
4.1 水域遥感信息提取 |
4.2 岸线变化原因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福建省闽南地区海岸带植被覆盖动态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模型 |
5.1.2 利用NDVI估算植被覆盖度 |
5.1.3 NDVI及植被覆盖度计算 |
5.1.4 植被盖度等级划分 |
5.2 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闽南海岸带生态安全评价 |
6.1 突变级数法的理论基础 |
6.2 评价模型的构建和评价标准的制定 |
6.2.1 闽南海岸带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2 闽南海岸带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突变模型的构建 |
6.2.3 闽南海岸带城市生态安全等级分级标准的确定 |
6.2.4 数据的处理 |
6.3. 结果表格及图表 |
6.4 结果分析 |
6.4.1 闽南海岸带生态安全的变化趋势 |
6.4.2 闽南海岸带城市生态安全存在的威胁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结论 |
值得商榷的方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华东地区典型县域近20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以宜兴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
1.2.1 图像预处理 |
1.2.2 土地利用分类 |
1.2.3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近20年间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
2.2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
2.2.1 总体变化趋势 |
2.2.2 土地利用转移分析 |
3 结论 |
(7)基于TM与ALOS遥感数据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 ——以宜兴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数据源和技术步骤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社会经济 |
2.2 遥感数据源 |
2.2.1 陆地资源卫星与 TM数据 |
2.2.2 日本陆地观测卫星和ALOS数据 |
2.3 遥感解译相关技术步骤 |
2.3.1 资料收集 |
2.3.2 图像预处理 |
2.3.3 土地利用分类 |
3 基于TM和ALOS图像的分类结果对比分析 |
3.1 基于TM和ALOS图像的分类精度比较 |
3.2 基于TM和ALOS图像分类结果的面积比较 |
3.3 基于TM和ALOS图像分类结果的景观格局比较 |
3.4 小结 |
4 宜兴市近20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4.1 宜兴市1987年和2007年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
4.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4.2.1 土地利用变化程度分析 |
4.2.2 土地利用转移分析 |
4.3 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必要性 |
1.1.2 可行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地籍管理方面 |
1.3.2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方面 |
1.3.3 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方面 |
1.4 存在主要问题 |
1.4.1 理论方面 |
1.4.2 技术方面 |
1.4.3 标准化方面 |
1.4.4 其它方面的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5.1 研究的主要目标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3 论文组织 |
第二章 地籍管理技术的演变与地籍信息学的提出 |
2.1 地籍管理技术的演变 |
2.1.1 地籍的概念及其基本特点 |
2.1.2 地籍管理的概念与管理方式的演进 |
2.2 地籍信息学的提出 |
2.2.1 背景 |
2.2.2 地籍信息学的科学体系构成 |
2.2.3 地籍信息学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的界定 |
2.2.4 地籍信息学性质的讨论 |
2.2.5 地籍信息学研究方法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籍信息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
3.1 地籍信息的内涵 |
3.1.1 土地与地籍信息 |
3.1.2 地籍信息构成 |
3.2 地籍认知理论 |
3.2.1 地籍认知的基本概念 |
3.2.2 人们对地籍信息加工系统的结构 |
3.2.3 地籍认知的主要手段 |
3.2.4 地籍认知理论的应用 |
3.3 地籍空间理论 |
3.3.1 地籍空间的基本单元(地籍要素) |
3.3.2 地籍空间基本单元(地籍要素)的组合规律 |
3.3.3 地籍空间理论在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中的应用 |
3.4 地籍产权理论 |
3.4.1 地籍产权理论的基本概念 |
3.4.2 地籍产权空间组合形式 |
3.4.3 地籍产权理论的应用 |
3.5 地籍信息系统理论 |
3.5.1 坐标空间基准的统一理论 |
3.5.2 多源信息集成与融合理论 |
3.5.3 地籍信息标准化理论 |
3.6 其它相关理论 |
3.6.1 土地法学的相关理论 |
3.6.2 管理学的相关理论 |
3.6.3 测量学的相关理论 |
3.6.4 统计学的相关理论 |
3.6.5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技术应用研究 |
4.1 工作流技术 |
4.1.1 工作流概念 |
4.1.2 工作流结构与构成 |
4.1.3 工作流技术在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
4.1.4 应用工作流技术的优势 |
4.2 GIS技术 |
4.2.1 ComGIS |
4.2.2 WebGIS |
4.2.3 OpenGIS |
4.2.4 GIS与工作流集成 |
4.2.5 基于GIS与工作流集成的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构建 |
4.3 数据库技术 |
4.3.1 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数据组织与管理 |
4.3.2 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建库流程 |
4.4 面向对象技术 |
4.4.1 面向对象技术 |
4.4.2 面向对象技术的应用 |
4.5 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管理中技术的"八个统一"问题 |
4.5.1 区域不同尺度数据的无缝统一 |
4.5.2 统一坐标基准 |
4.5.3 统一建库方法 |
4.5.4 统一土地分类标准 |
4.5.5 统一数据标准和组织结构 |
4.5.6 统一地籍编号 |
4.5.7 统一GIS平台 |
4.5.8 统一面积计算取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软件工程设计 |
5.1 需求分析 |
5.2 系统总体设计 |
5.2.1 设计原则和依据 |
5.2.2 业务流程设计 |
5.2.3 系统总体架构 |
5.2.4 系统功能设计 |
5.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5.3.1 数据模型 |
5.3.2 系统数据库结构 |
5.3.3 数据组织管理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原型系统 |
6.1 系统建设目标 |
6.1.1 城乡地籍管理一体化 |
6.1.2 土地产权管理的信息化 |
6.1.3 土地利用现状管理科学化 |
6.1.4 数据标准统一化 |
6.1.5 数据变更现势化 |
6.1.6 数据发布社会化 |
6.1.7 数据转换标准化 |
6.2 主要功能实现 |
6.2.1 按照地籍管理工作内容划分的功能 |
6.2.2 按照数据管理方式划分的功能 |
6.3 系统软硬件环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致谢 |
(9)泉州市洛江区土地覆盖变化及其生态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学术及社会背景 |
1.1.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研究进展 |
1.1.2 城市扩展遥感研究进展 |
1.1.3 植被动态的遥感研究进展 |
1.1.4 城市热岛的遥感研究进展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泉州市洛江区概况 |
1.3.1 基本地理自然状况 |
1.3.2 泉州市洛江区社会经济状况 |
2 遥感影像预处理 |
2.1 研究数据简介 |
2.1.1 Landsat系列卫星 |
2.2 遥感影像精校正处理 |
2.2.1 选取地面控制点(GCP) |
2.2.2 进行空间变换 |
2.2.3 重采样 |
2.3 遥感影像融合 |
2.4 遥感影像增强处理 |
3 泉州市洛江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土地利用的景观分类 |
3.1.2 景观分析基础数据的获取 |
3.1.3 景观格局评价指标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景观总体特征 |
3.2.2 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指标分析 |
3.3 土地可持续利用发展对策研究 |
3.4 结论 |
4 泉州市洛江区土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多样性分析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景观格局评价指标选取 |
4.2 模糊聚类 |
4.2.1 基本原理 |
4.2.2 评价指标的预处理 |
4.2.3 模糊相似矩阵的建立 |
4.3 景观格局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1 计算结果 |
4.3.2 结果分析 |
4.4 景观多样性分析 |
4.4.1 各乡镇指标值计算 |
4.5 模糊聚类结果 |
4.6 结果分析 |
4.7 结语 |
5 泉州市洛江区城市扩展变化分析 |
5.1 城市扩展区域空间研究方法 |
5.1.1 泉州市洛江区建成区的提取 |
5.1.2 叠加分析 |
5.2 泉州市洛江区城市空间扩展分析 |
5.2.1 城市扩展模式分析 |
5.3 泉州市洛江区城市扩展驱动力分析 |
5.3.1 致力转型升级,工业经济稳健迈进 |
5.3.2 致力完善功能,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
5.3.3 致力结构调整,农业农村稳步发展 |
5.3.4 致力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
5.3.5 致力关注民生,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
5.3.6 自然地理环境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门槛效应 |
6 泉州市洛江区植被覆盖的遥感动态研究 |
6.1 研究方法 |
6.1.1 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模型 |
6.1.2 利用NDVI估算植被覆盖度 |
6.2 数据预处理 |
6.2.1 遥感影像几何校正和配准 |
6.2.2 遥感影像裁剪与掩膜处理 |
6.3 NDVI及植被覆盖度计算 |
6.4 植被盖度等级划分 |
6.5 结果与分析 |
6.5.1 不同覆盖等级的面积变化 |
6.5.2 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 |
6.6 植被覆盖度变化因素分析 |
6.7 结论 |
7 植被指数与泉州市洛江区热岛效应的关系研究 |
7.1 研究资料及数据处理 |
7.2 地面亮温的反演 |
7.3 植被指数 |
7.4 结果与分析 |
7.4.1 泉州市洛江区热场变化 |
7.4.2 泉州市洛江区绿地变化 |
7.4.3 植被指数与城市热岛之间的关系 |
7.5 结论 |
7.5.1 改善泉州市洛江区热岛效应的措施 |
8 泉州市洛江区生态城市总体规划 |
8.1 生态功能区划分 |
8.2 生态功能区分区图 |
8.3 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方向 |
8.3.1 中心城区城市生态功能小区 |
8.3.2 东北部水源涵养和农业生态功能小区 |
8.3.3 北部森林生态系统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小区 |
结论与讨论 |
泉州市洛江区土地利用/覆盖的遥感分类研究 |
泉州市洛江区城市扩展变化的遥感动态分析 |
泉州市洛江区植被覆盖变化的遥感动态分析 |
泉州市洛江区城市热岛效应的分析研究 |
泉州市洛江区生态城市总体规划 |
值得商榷的方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人机交互遥感技术在岩溶山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技术路线和工作量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及时间安排 |
第二章 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及其应用的技术路线 |
2.1 研究区选择 |
2.1.1 地形、地貌及地理概况 |
2.1.2 水文、土壤、植被及矿藏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条件 |
2.2 技术路线 |
2.2.1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及解译技术的确定 |
2.2.2 技术路线的确定 |
2.3 数据源的选择 |
2.4 解译方法及平台选择 |
2.4.1 解译方法探讨 |
2.4.2 平台选择 |
2.5 影响解译精度的因素及其解决措施 |
2.5.1 解译标志的建立 |
2.5.2 全面的管理培训环节 |
2.5.3 内外业衔接时存在矛盾 |
2.5.4 专项资金投入 |
2.6 小结 |
第三章 野外调查验证及技术路线 |
3.1 技术路线 |
3.2 研究对象 |
3.3 外业调查的顺序 |
3.3.1 权属界线调查 |
3.3.2 线状地物调查 |
3.3.3 图斑调查 |
3.3.4 零星地物调查 |
3.4 小结 |
第四章 成果应用—建立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库 |
4.1 研究内容及总体技术路线 |
4.2 建立数据库的资料准备 |
4.2.1 数据采集 |
4.2.2 数据处理 |
4.3 数据建库 |
4.3.1 建立结合图表 |
4.3.2 建立行政辖区 |
4.3.3 建立数据字典 |
4.3.4 地类图斑的属性挂接 |
4.3.5 零星地物的属性挂接 |
4.3.6 线状地物的属性挂接 |
4.3.7 数据库的建立 |
第五章 小结 |
5.1 结论 |
5.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基于多源信息的苏南典型地区县级土地利用现状与动态快速建库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国土“一张图”的多元空间数据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 李明飞. 沈阳农业大学, 2013(05)
- [2]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研究[D]. 毕曼. 长安大学, 2013(06)
- [3]昆明市、县、乡三级一体化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 李笠. 南京大学, 2011(07)
- [4]从国土资源部1999~2010年登记和获奖成果看土地信息化进展[J]. 陈成,宋元,王芳. 国土资源情报, 2011(03)
- [5]闽南地区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益研究[D]. 王智苑.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4)
- [6]华东地区典型县域近20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以宜兴市为例[J]. 冉小伟,邓良基,潘根兴. 中国农学通报, 2009(12)
- [7]基于TM与ALOS遥感数据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 ——以宜兴市为例[D]. 冉小伟. 四川农业大学, 2009(S1)
- [8]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D]. 张世全.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8(11)
- [9]泉州市洛江区土地覆盖变化及其生态规划研究[D]. 陈白静. 福建农林大学, 2008(08)
- [10]人机交互遥感技术在岩溶山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的应用[D]. 刘玲. 贵州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