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核电设计自主性的几个问题

关于核电设计自主性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核电设计自主化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陈晓凡[1](2016)在《基于ODC的核电设计软件异常分类及预防研究》文中提出软件产品的质量跟软件异常是密切相关的,最低限度的软件异常密度代表软件项目开发过程将满足更好的质量要求。大多数软件项目因为在需求定义、设计和开发过程引入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异常,而无法达到软件工程质量的要求。因此,本文将软件开发过程中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异常本身,以异常为中心进行软件开发、预防、控制以及改进。不再只把异常作为测试手段展示的一种结果,认为只要修复和消除异常,整个测试流程就终止,而是进一步的对异常进行分类和分析,思考异常背后所隐藏的信息。本文围绕上述内容进行展开,从异常本身产生的过程出发,以核电设计软件项目为背景,实例化一种基于核电设计软件的异常分类方法NPODC、提出一种基于NHPP的软件异常分类增长模型SACGM以及基于前两者的一种软件异常预防策略及应对方法。具体如下:1)核电设计软件的异常分类方法NPODC在基于IBM所提出的通用化的正交缺陷分类ODC的基础上,实例化核电自主化软件类型的项目领域的概念。这个实例化的分类属性集机制的优点是它指定一个特定的使用域,因此可以很有针对性的从核电设计软件项目不同层面积累数据。这有助于分析异常发生的原因并采相应的解决办法。2)软件异常分类增长模型SACGM将NPODC与NHPP过程相结合,收集并累计异常发现数目。通过对整个项目周期收集的异常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可以推断出开发过程的状态是否良好,同时也可以通过增长模型比较两个项目的进展状况,从而为评估两个项目的开发过程提供重要依据。3)基于NPODC的软件异常预防策略在核电设计软件异常分类NPODC的基础上,建立异常预防反馈控制环,从而不断筛选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质量改进。本策略采用的技术方法是建立核电设计软件异常知识库系统NPAKD作为迭代基础,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异常原因分析方法,利用知识库中对应的异常预防方法或引入新的预防措施,并通过软件异常分类增长模型SACGM对引入的预防措施进行定量评估,排除无效措施,纳入有效措施,从而改进当前项目的开发流程、提高软件测试效率,进而通过该预防策略实现核电设计软件质量改进的目的。本文将NPODC分类、SACGM模型以及基于前两者的预防策略与应对方法应用于核电设计软件项目。综合实验表明,基于核电设计软件异常分类NPODC及其预防策略的应用不仅降低了软件项目的异常密度,减少了修复成本,还能通过原因分析和指定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尽可能在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发现异常或者抑制这些异常在未来再次发生,最终提高整个项目的软件质量。

曾建新[2](2013)在《我国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产权结构因素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世界核电的复兴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核电成为当今世界和我国能源发展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和焦点,许多学者开始关注我国核电技术的创新与进步问题,核电技术创新也从自然科学领域向社会科学领域发展,从工程应用技术向技术经济管理方向发展。随着人们对世界和我国核电技术发展状况了解的深入,许多学者把眼光集中到核电产业发展管理上来,其中核电产业及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问题是其中的一个日显重要的方面。在已有研究文献评述的基础上,本文将产权结构因素对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问题分解为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问题:产权及其结构的演化和功能机制问题,即产权结构的形成和因素的作用问题;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问题,以及它们与产权结构因素的关系问题;企业产权结构的主要因素对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机理、性质与评价问题。以上三个问题构成了研究产权结构因素影响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企业主体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深入分析了资源产权向企业法人产权演化的机理和产权内部结构关系。按照“产权界定、产权行使、行权结果”的思路,在委托代理方式下,由反映归属的权属结构、反映权能配置的权能结构、反映行权结果的收益结构组成。产权结构发生变化方式就存在主体变化、客体变化、行权方式变化和权能属性变化四种。其次,本文按照“行为动力、技术创新动力、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逻辑,分析了技术创新动力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技术创新动力是由主体的需求或欲望产生的目标,在内外部各激发因素和制约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创新的收益预期,最后以决策的形式表现出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活动将各因素所蕴含或产生的收益(正或负的收益)内化于企业产权。深入探讨了核电技术创新的性质与特性,构建了企业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因素影响模型。然后,专门分析了企业产权结构在权属、权能和收益的三个方面具体结构组成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我国核电产业和企业状况,探讨了产权三方面的结构演变对企业相关主体技术创新决策影响机理,构建了企业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产权结构因素影响概念模型,并选取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的核电反应堆技术创新两个案例,对理论分析进行了实证检验。在上述基础上,确定了产权结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模型,提出了本文的假设。结合我国核电产业企业的特点和状况,对影响企业产权结构的因素,构建了测度的指标,采用Likert7.0量表测量方法;把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企业非产权因素等三个方面的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和方案,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数据收集与处理,采用AMOS7.0和SPSS for windows11.5软件工具,进行了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等进行检验分析。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假设都通过了检验。最后,本文考虑了核电技术自身演变规律和中国现实背景,并借鉴世界核电大国的核电产业发展与技术演变的经验,提出了促进我国核电技术创新的产权结构选择策略。

邹长城[3](2011)在《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核电产业是关系我国国防安全、能源安全与大国国际地位的战略性、高技术产业,也是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在国家科学发展战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和韩国等已成为当今世界核电强国,然而中国作为较早掌握核技术的国家,其核电产业发展的道路却充满了曲折。与核电强国相比,其产业规模较小,产业技术水平差距较大,产业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我们立足于世界核电发展趋势与中国核电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背景,选择“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研究”作为博士论文选题,旨在论述和回答中国为什么要自主化发展核电产业以及如何实现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两个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如下:(1)确立了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的概念体系。对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界定了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的定义、论述了其内涵、目的、战略目标与任务,确立了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的概念体系。分析了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的现状、已具备的工业与技术基础以及发展趋势,指出“以我为主、中外合作,自主研发为主、引进技术为辅’的自主化发展模式是中国核电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与现实途径。(2)建立了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主要影响因素的系统结构模型。借鉴迈克尔·波特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从宏观层面选取了14个影响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用系统解析结构模型(ISM)方法建立了主要影响因素系统结构模型,系统分析了影响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的主要因素间相互关系及其它们的影响作用。指出了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已有工业基础、技术积累、发展环境与机会等基础条件的支持下,以国内市场需求为驱动,以政府为主导,解决好发展的技术路线、支撑与保障两个方面的关键问题。(3)构建了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文献分析、专家访谈、指标体系初步设计、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基于粗糙集理论和基于中间变量的区分矩阵指标约简优化模型与方法,对指标进行了优化。建立了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营以及先进核能技术自主研发5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构成的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4)对当前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采用基于粗糙集信息量和属性重要度、二元语义及OWA算子的线性加权指标综合权重模型确定了指标权重,建立了基于二元语义的综合评价模型。然后应用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提出的评价方法,以先进核能技术自主化和第二代、第三代核电站的设计建造运行自主化为评价对象,对当前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是正确和有效的。(5)对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的技术路线进行了优选。提出了中国核电技术选型的准则,建立了基于AHP的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技术路径选择决策模型,对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的技术路线进行了优选。指出“规模建设第二代改进型压水堆核电站、引进建设第三代压水堆核电站工程验证项目”是从目前到2020年这一段时间我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的正确技术路线。分析了中国核电产业实现技术跨越的机会与路径,指出了核电产业已成为未来我国少有的有可能实现产业技术跨越的特定战略性产业之一,可按照三个发展阶段分步实现技术跨越。(6)分析指出管理组织、政策与技术创新支持、资源保障三个子系统构成了完备的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支撑与保障体系,并对其进行了框架设计与政策建议。建议构建独立于各利益主体的核电产业管理体制与决策机制以提高管理决策效率,建立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国家核能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核电装备制造技术研发中心,以提高核电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与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指出应加强核专业人才与铀资源的战略管理,以提高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

王萍[4](2011)在《数字化的反应堆棒控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反应堆棒控系统是核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应堆的一个关键控制技术,系统复杂,可靠性要求高。机组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反应堆棒控系统的性能水平。核电自主化和国产化是我国核电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核电中大部分系统和设备都已经实现了自主化。而反应堆棒控系统由于其在核电厂中的重要地位和本身技术的复杂性一直未实现自主化设计而长期依靠进口,阻碍了我国核电产业的发展。本文研究国内外反应堆棒控技术发展的现状,调研了大亚湾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田湾核电站、法国三代EPR的反应堆棒控技术以及美国AP1000的反应堆棒控技术;通过对国内外先进技术消化吸收,逐步研究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品牌的数字化的棒控和棒位监测技术。本文根据系统功能要求、设备设计要求,同时综合考虑了与其他系统的接口,最终提出了以下设计方案:○1根据现行项目的堆型需要,确定控制棒的分布原则,进而确定棒控系统运行原则;○2进行设计基准分析,确定反应堆棒控系统设计满足需要遵循的国际国内法规,确保系统设计满足核安全相关要求;○3反应堆棒控系统的设计准则,根据反应堆堆工的功能需求,定义RGL棒控系统的各种性能;○4确定堆芯控制子系统设计方案,棒控驱动子系统设计方案,处理及指示子系统的功能设计方案;○5确定整个系统的控制原则,提出了反应堆棒控系统的温度控制逻辑设计方案和功率控制逻辑设计方案。

但军[5](2009)在《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目前,“积极发展核电”已经成为我国电力发展的基本方针。2007年,我国通过了《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0 MW左右,而拉动的相关核电设备制造业市场将达到上千亿元,核电装备制造业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简称东方重机)是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1000MW级核电设备国产化的制造企业,目前在同行业中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和明晰发展战略,是东方重机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正是从分析东方重机内部环境(包括管理状况、资源能力状况和经营管理状况)和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入手,阐明公司所处环境的优势和劣势,新特点和发展机遇;通过五种基本竞争力模型,分析公司所处核电装备制造行业的竞争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公司SWOT分析,最终提出公司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以专业化为基础,实施多元化,最终实现自主化,重视人力资源,坚持成本导向,发挥企业文化在公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点。同时,结合公司自身特点,本文从组织、制度、创新、队伍等方面提出符合该战略实施情况的战略控制计划。该战略使公司在发展机遇和挑战面前,能够有清晰的发展路线和独特经营理念,为公司的发展方向和如何发展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创新之处在于,文章结合了公司内外环境,进行SWOT分析,分别对外部与内部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提出了战略方案。因此,本文战略的提出有一定的实践性,即该战略是与公司所面临的内外环境相适应的。公司可以根据本文所提出的初步计划,对所提的战略方式进行评价和修正,并通过公司内部具体的事务关系对战略进行控制,以使之达到较好的指导效果。

王京[6](2009)在《中国核电工业的制度变迁 ——以CPR1000技术路线在中国核电行业的实施与推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从核能的和平利用成为可能,很多国家都开始寻求以核能代替传统能源的道路,而核电则首当其冲。中国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涉足核电工业领域,在发展的过程经历了数次大的变革。本文以制度理论为基础,凭借大量的资料文件,阐述和分析这些变革的过程,得到了以下几个结论:1、研究了中国核电工业的发展状况。根据中国核电工业成长过程,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起步阶段(19581977)、探索阶段(19771986)、低迷阶段(19862003)、复兴阶段(2003至今)。2、探讨了在中国核电工业发展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制度变迁状况。在起步阶段,中央及各部委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核电发展;探索阶段中,国家成立了几个核电相关领导部门;进入核电工业发展的低迷阶段,核电工业由原来的民用工业转入军工业体系中,国家的这一举动改变了核电工业发展的局势;核电工业的复兴阶段中,国家成立能源局,使核电工业再次进入良性发展。整个核电工业的制度变迁完全是由国家或各部委的强制性手段完成的。3、以中广核集团的CPR1000技术路线的推动和实施过程作为重点介绍,提出了今后我国核电工业制度发展的建议。中国核电工业发展到现在,始终是由国家的强制性手段主导的。在日益扩大的市场化发展格局下,中国核电工业要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必须提高规范性支柱和文化认知支柱在发展中的作用,凭借企业自身的能力和技术水平将核电工业导入良性的方向。

陈起[7](2008)在《核电工程项目全面进度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核电工程项目的安全性、长期性、繁杂性等特点,使得核电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有着属于自己的鲜明特点。进度管理工作始终是类似于核电这种大型复杂项目的项目管理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探讨核电项目的进度管理方法和工具、管理过程、管理特点,旨在总结出全面进度管理的内容体系,希望可以对核电项目以及类似的大型复杂项目的进度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帮助。本文从核电工程项目管理谈起,分析了核电项目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全面进度管理并总结出其特点。通过法国电力公司历史经验和我国实际建设情况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详细说明了合理的核电项目的总进度安排、各进度阶段的划分以及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并借助实际经验指出各阶段中影响进度的主要因素和关键任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进度计划体系的内容构成,分析了各级进度计划的特点和作用,详细的论述了各级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编制步骤以及编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而后,通过探讨对设计供应承包商、施工承包商的进度控制、对调试进度的控制、对不同专业不同合作伙伴在不同阶段的接口的控制,总结出了业主对进度的全面控制体系。除此之外,结合我国几个核电项目的实际经验,进一步探讨了全面进度管理中的进度优化,主要包括工程设计的优化、调试工期的缩短,并且针对核电项目建造期的接口众多、信息限制多的特点,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建立了考虑资源信息约束的最小成本工期模型,希望对于大型复杂项目的进度优化的研究能够提供一些借鉴。

任军华[8](2008)在《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核电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对能源和电力需求增长迅速,“积极发展核电”已经成为我国电力发展的基本方针之一。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唯一以核电为主业、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中央企业,在当前中国核电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广核集团尽管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良性机制,自身已经具备一些竞争优势,但是还存在一些与当前核电发展形势不太适应的地方。本论文首先针对中广核集团的产业发展环境利用PEST方法(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其次利用五种基本竞争力分析方法分析目前中广核集团核电产业结构的竞争优势;然后利用SWOT分析方法针对中广核集团在核电产业竞争优势和弱点进行分析;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总结出中广核集团核电产业相关的发展战略。

周国栋,郭文艺,袁锡卿[9](2006)在《加快推进核电发展的战略思考》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核电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但由于多种条件限制,我国核电造价高,堆型多,电价缺乏竞争力,关键技术未摆脱外商控制;配套产业发育不足,大型核电设计、咨询、科研实验和攻关的技术能力与水平较弱,有关施工和设备制造的管理经验、组织能力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建议有关方面尽快统一对核电发展战略的认识,加强对核电发展规划实施的统一领导与协调,将核电生产纳入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核电自主化、国产化,提升核电竞争力,依靠市场降低核电建造成本、发电成本、技术成本,争取在较短时期内使我国核电产业达到一个较高的新水平。

黄国俊,张晓鲁,濮继龙,徐玉明[10](2006)在《替代能源“全攻略”——核电篇》文中指出6月8日至9日,《中国电力企业管理》杂志社与上海决策者经济顾问有限公司共同在京主办了“第二届替代能源与电力国际峰会”。替代能源包括水能、核能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目前,替代能源特别是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电源结构中的比例很小,而落实党中央制定的能源发展战略,节约化石能源、降低单位能耗水平、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大力发展替代能源,以确保能源产业特别是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促进替代能源的宣传和推广,本刊将对本次峰会上演讲嘉宾的发言,分专题作系列报道。

二、关于核电设计自主化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核电设计自主化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ODC的核电设计软件异常分类及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核电设计类软件异常
    2.1 核电设计类软件
        2.1.1 核电设计类软件介绍
        2.1.2 软件设计类软件特点
    2.2 异常与缺陷
        2.2.1 术语和定义
        2.2.2 相互关系
        2.2.3 特殊说明
第3章 一种核电设计软件异常分类方法NPODC
    3.1 ODC简介
    3.2 NPODC定义
    3.3 Opened状态部分
        3.3.1 活动
        3.3.2 触发因素
        3.3.3 影响
    3.4 Closed状态部分
        3.4.1 问题根源对象
        3.4.2 缺陷类型
        3.4.3 缺陷界定
        3.4.4 缺陷来源
        3.4.5 引入
    3.5 用法指引
第4章 一种基于NHPP的软件异常分类增长模型SACGM
    4.1 非齐次泊松过程
    4.2 基于NHPP的异常分类增长模型
        4.2.1 SACGM增长模型假设
        4.2.2 同项目不同分类的SACGM应用
        4.2.3 同分类不同项目的SACGM应用
        4.2.4 小结
第5章 基于NPODC的软件异常预防策略及方法
    5.1 基于NPODC的异常预防策略
        5.1.1 预防策略
        5.1.2 预防策略应对方法
    5.2 核电设计软件异常知识库系统NPAKD
        5.2.1 NPAKD的目标
        5.2.2 NPAKD的基本内容
        5.2.3 NPAKD的功能结构
    5.3 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5.3.1 基于NPODC的定量分析方法
        5.3.2 基于RCA的定性分析
        5.3.3 预防措施
    5.4 SACGM评估
    5.5 在核电设计类软件中的应用
        5.5.1 异常密度
        5.5.2 发布前的异常消除率
        5.5.3 异常纠正效率
        5.5.4 异常探测效率
        5.5.5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我国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产权结构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世界核电复兴与我国的核电发展选择
        1.1.2 世界核电技术的代际演进与发展现状
        1.1.3 我国核电发展的主要问题
        1.1.4 我国核电技术创新中的动力问题
        1.1.5 我国核电技术创新中的产权结构因素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核电技术
        1.3.2 技术创新动力
        1.3.3 产权与产权结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章节安排
        1.4.3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产权结构及其功能理论述评
        2.1.1 产权的形成、交易费用和最优产权结构
        2.1.2 产权的属性及其功能
        2.1.3 产权结构相关的实证研究
    2.2 技术创新动力理论及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2.2.1 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状况
        2.2.2 技术创新动力影响因素的测度与评价
        2.2.3 技术创新及动力的产权因素影响研究状况
    2.3 核电技术创新相关研究
        2.3.1 关于核电技术创新的特征
        2.3.2 关于我国核电技术创新中主要问题的研究状况
    2.4 理论与文献研究述评
3 企业产权结构演化机理与我国核电产权特征
    3.1 产权结构的组成与作用机制
        3.1.1 异质性资源的产权结构及其特性
        3.1.2 要素视角和功能视角的产权结构组成
        3.1.3 产权结构变化的致因路径
        3.1.4 产权的行为过程机制与产权结构的作用
    3.2 产权从所有者到企业的转化:企业产权结构的形成
    3.3 我核电产业企业的产权结构特征
        3.3.1 我国企业的所有制类型
        3.3.2 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委托代理还是代表?
        3.3.3 世界和我国核电产业企业的产权结构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企业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产权结构作用机理
    4.1 核电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及影响因素的产权机理
        4.1.1 技术创新动力形成的一般机制
        4.1.2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影响因素框架
        4.1.3 技术创新动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4.1.4 核电技术创新的约束特征与动力机制
        4.1.5 产权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其他影响因素的关系
        4.1.6 产权结构对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性质
    4.2 产权权属结构的作用机理
        4.2.1 所有制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影响关系:文献回顾
        4.2.2 所有制对企业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机制
        4.2.3 权属结构影响技术创新动力的一般机制
        4.2.4 权属结构对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机理
    4.3 产权权能结构的作用机理
        4.3.1 权能结构对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文献回顾
        4.3.2 企业产权权能配置与行为导向
        4.3.3 权能结构的技术创新动力作用机制
        4.3.4 权能结构对核电技术创新动力影响的中国特征
        4.3.5 我国核电企业权能结构的技术创新动力影响机制
    4.4 产权收益结构的作用机理
        4.4.1 企业技术创新相关主体的需求与技术创新激励:文献回顾
        4.4.2 企业核电技术创新相关主体的收益结构与期望值
        4.4.3 企业核电技术创新收益结构的动力影响机制
    4.5 产权结构作用的演化机理
    4.6 本章小结
5 企业产权结构因素分析
    5.1 作为行为影响因素的产权结构界定
        5.1.1 产权结构:受体与施体的确定
        5.1.2 基于代理人动力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
        5.1.3 影响企业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产权结构因素定义
        5.1.4 企业产权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5.2 企业产权结构因素分类
        5.2.1 企业产权结构因素分类原则
        5.2.2 企业产权结构因素分类框架
        5.2.3 企业产权结构因素识别与分类
    5.3 产权结构因素内涵及对技术创新动力影响的定性分析
        5.3.1 权属结构因素的内涵及影响性质
        5.3.2 权能结构因素的内涵及影响性质
        5.3.3 收益结构因素的内涵及影响性质
    5.4 企业产权结构因素影响核电技术创新动力模型与假设
        5.4.1 企业产权结构因素对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模型
        5.4.2 企业核电技术创新动力观测
        5.4.3 影响企业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非产权结构因素
        5.4.4 企业产权结构因素对核电技术创新动力影响的假设
    5.5 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的核电技术创新案例分析
        5.5.1 案例选取方法
        5.5.2 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的产权结构
        5.5.3 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的核电反应堆技术创新
        5.5.4 两大集团的核电技术创新动力与产权结构的关系
    5.6 本章小结
6 实证研究
    6.1 研究方法
        6.1.1 问卷设计
        6.1.2 变量测度
        6.1.3 问卷发放与研究样本
    6.2 数据分析
        6.2.1 信度和效度分析
        6.2.2 回归分析
        6.2.3 实证结果总结与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核电技术演变与中国的产权结构选择策略
    7.1 世界核电产业发展特征与企业产权特点
        7.1.1 核电主要国家的产权模式与演变趋势
        7.1.2 核电主要国家的产业组织模式
        7.1.3 核电大国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7.2 核电技术演进规律与自主创新的产权结构安排策略
        7.2.1 基于技术轨道结构理论的核电技术演变规律
        7.2.2 核电堆型技术的差异与分布
        7.2.3 世界核电技术演进阶段与技术发展趋势
    7.3 中国核电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
        7.3.1 核电自主化发展与核电技术自主创新政策
        7.3.2 我国核电技术路线选择的演变历程
        7.3.3 核电发展的路线、技术路线与技术路线图差异
        7.3.4 我国核电产权结构演变
    7.4 中国核电技术自主创新的产权结构选择策略
        7.4.1 基于核电技术演进规律的技术创新选择
        7.4.2 基于国情和国际经验的核电自主化发展的产权结构选择
        7.4.3 相关政策、市场环境和企业非产权要素等方面的建议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世界与中国核电站一览表
附录2 调查问卷
附录3 实证研究的主要企业名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相关概念界定
        1.2.2 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战略与技术路线研究
        1.2.3 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1.2.4 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的支撑与保障研究
        1.2.5 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评价研究
        1.2.6 现有研究评述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逻辑结构
第二章 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战略管理与系统工程理论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
    2.3 产业发展与产业经济学理论
        2.3.1 产业发展理论
        2.3.2 产业组织与产业政策理论
    2.4 产业技术创新与技术跨越理论
        2.4.1 产业技术创新理论
        2.4.2 产业技术跨越理论
        2.4.3 路径依赖理论
    2.5 系统评价理论
        2.5.1 粗糙集理论
        2.5.2 二元语义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核电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3.1 世界核电强国核电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3.1.1 世界核电强国核电产业现状
        3.1.2 国外核电产业发展模式与管理组织模式
        3.1.3 世界核电产业发展趋势
    3.2 中国核电产业发展现状
        3.2.1 发展历程
        3.2.2 发展现状
        3.2.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3.3 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趋势分析
        3.3.1 产业发展规模与增长速度
        3.3.2 核专业人才与铀资源需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战略目标与影响因素分析
    4.1 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任务
        4.1.1 核电产业的特征
        4.1.2 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4.1.3 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的战略任务
    4.2 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主要影响因素系统分析
        4.2.1 主要影响因素
        4.2.2 影响因素系统分析方法
        4.2.3 影响因素系统结构模型
    4.3 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系统结构与运行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5.2 指标体系设计
        5.2.1 指标体系初步设计
        5.2.2 调查问卷设计
        5.2.3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5.3 指标优化
        5.3.1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指标优化模型
        5.3.2 指标体系优化
        5.3.3 指标体系及释义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水平评价
    6.1 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1.1 基于粗糙集信息量和属性重要度的指标权重确定
        6.1.2 基于二元语义及OWA算子的指标权重确定
        6.1.3 指标综合权重确定
    6.2 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6.2.1 基于二元语义距离改进的FCM专家重要性程度
        6.2.2 基于二元语义的综合评价方法
    6.3 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水平评价
        6.3.1 评价对象与评价标准
        6.3.2 先进核能技术自主化水平评价
        6.3.3 大型核电站设计建造与运行自主化水平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的技术路线选择
    7.1 中国核电技术类型选择
    7.2 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的技术路径选择
        7.2.1 非劣的技术路径方案比较
        7.2.2 基于AHP的技术路径选择决策模型
        7.2.3 技术路径优选结果分析
    7.3 中国核电产业技术跨越机会与路径分析
        7.3.1 技术跨越机会
        7.3.2 技术跨越路径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的支撑与保障
    8.1 支撑与保障体系结构
    8.2 管理组织体系
        8.2.1 产业管理体制
        8.2.2 产业组织模式
        8.2.3 核安全监管体系
    8.3 产业政策与技术创新支持体系
        8.3.1 产业政策
        8.3.2 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8.4 资源保障体系
        8.4.1 核专业人才
        8.4.2 铀资源
        8.4.3 核电发展资金与核电站厂址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研究结论
    9.2 论文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水平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二 基于中间变量的粗糙集区分矩阵约简算法及实现程序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及论文情况

(4)数字化的反应堆棒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选题的意义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3.1 技术调研
        1.3.2 系统研发
第2章 国内外反应堆棒控系统技术方案调研
    2.1 大亚湾核电站反应堆棒控系统
        2.1.1 控制棒分类
        2.1.2 系统组成
        2.1.3 系统特点
    2.2 秦山核电站反应堆棒控系统
        2.2.1 控制棒分类
        2.2.2 系统组成
        2.2.3 系统特点
    2.3 田湾核电站反应堆棒控系统
        2.3.1 控制棒分类
        2.3.2 系统组成
        2.3.3 系统特点
    2.4 法国阿海珐的EPR 三代核电站反应堆棒控系统
        2.4.1 控制棒分类
        2.4.2 系统组成
        2.4.3 系统特点
    2.5 美国西屋公司的AP1000 三代核电反应堆棒控系统
        2.5.1 控制棒分类
        2.5.2 系统组成
        2.5.3 系统特点
第3章 棒控与棒位测量系统的功能设计
    3.1 系统功能设计
    3.2 安全功能设计
    3.3 控制棒分组
    3.4 控制棒的运行方式
        3.4.1 停堆棒组的运行方式
        3.4.2 功率补偿棒组的运行方式
        3.4.3 温度调节棒组的运行方式
        3.4.4 控制棒失步校正运行方式
        3.4.5 紧急停堆时的运行方式
第4章 数字化棒控和棒位测量系统的设计准则及法规
    4.1 安全分级准则
    4.2 棒控系统在设计和建造阶段应遵循的法规、规范、标准和导则
    4.3 设计基准
第5章 系统的结构设计
    5.1 堆芯控制子系统
    5.2 棒控驱动单元
        5.2.1 正常运行时的供电电路
        5.2.2 供电电源的种类
        5.2.3 大功率整流电路
    5.3 棒位处理和指示子系统
        5.3.1 棒位处理和指示子系统的原理
        5.3.2 棒位处理和指示子系统的作用
第6章 逻辑设计
    6.1 系统的基本控制原理
    6.2 温度调节的设计
        6.2.1 一回路平均温度调节系统的参数设计
        6.2.2 平均温度调节系统的运行
    6.3 反应堆功率控制的设计
        6.3.1 关于校正因子的使用
        6.3.2 低负荷下功率调节
        6.3.3 低寿期末功率调节
    6.4 与其他系统的接口设计
        6.4.1 棒控系统的260V 供电系统
        6.4.2 反应堆棒控系统的220V 供电系统
        6.4.3 反应堆保护系统
        6.4.4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6.4.5 核仪表系统
        6.4.6 汽轮发电机控制系统
        6.4.7 主控制室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作者简介
详细摘要

(5)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的概念
    1.3 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理论
        1.3.1 战略管理的定义
        1.3.2 战略管理的特点
        1.3.3 战略管理的作用
        1.3.4 发展战略的四要素
    1.4 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东方重机基本概况
    2.1 公司简介
    2.2 东方重机内部环境分析
        2.2.1 公司发展基本情况
        2.2.2 公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3 东方重机制定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3.1 制定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2.3.2 制定发展战略的紧迫性
第三章 东方重机发展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
        3.1.1 政治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技术环境
        3.1.4 社会文化环境
    3.2 核电装备制造业发展和核电区域市场发展状况
        3.2.1 国内核电装备制造业市场状况
        3.2.2 国外核电装备制造业市场状况
第四章 东方重机五种基本竞争力量分析
    4.1 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简介
    4.2 公司五种基本竞争力量具体分析
        4.2.1 行业竞争者的竞争
        4.2.2 供应商
        4.2.3 买方
        4.2.4 潜在进入者
        4.2.5 替代品的威胁
    4.3 公司发展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综合分析
第五章 东方重机发展的SWOT 分析
    5.1 环境、战略、能力的匹配
    5.2 东方重机SWOT 分析
        5.2.1 公司发展外部因素分析
        5.2.2 公司发展内部因素分析
    5.3 东方重机发展战略因素综合分析
    5.4 东方重机发展战略构想
第六章 东方重机发展战略内容及实施
    6.1 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
    6.2 发展战略目标
    6.3 东方重机发展战略内容
        6.3.1 坚持专业化战略
        6.3.2 实施多元化战略
        6.3.3 坚持自主化战略
        6.3.4 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6.3.5 坚持成本导向战略
        6.3.6 重视企业文化战略
    6.4 东方重机发展战略实施要点
        6.4.1 实施管理变革,推动创新型管理
        6.4.2 通过核电制造技术消化吸收,全面实现设备国产化目标
        6.4.3 实行技术联盟,积极承接国际核电设备制造商的技术转让
第七章 东方重机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7.1 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
    7.2 推进制度建设,完善管理制度
    7.3 加强业务拓展,全面推动国产化
    7.4 坚持科技创新,构建创新平台
    7.5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运营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中国核电工业的制度变迁 ——以CPR1000技术路线在中国核电行业的实施与推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索引
表索引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问题
    1.3.研究目标
    1.4.国内外研究状况
    1.5.研究框架
    1.6.研究流程
第二章 文献评论
    2.1.前言
    2.2.中国核电工业的历程
    2.3.制度理论
        2.3.1.制度理论的定义
        2.3.2.制度的三大支柱
        2.3.3.制度变迁
    2.4.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前言
    3.2.案例研究方法
    3.3.具体研究方法
    3.4.小结
第四章 实证结果
    4.1.前言
    4.2.起步阶段(1958~1977)
    4.3.探索阶段(1977~1986)
    4.4.低迷阶段(1986~2003)
    4.5.复兴阶段(2003~至今)
    4.6.与传统电力行业进行比较
    4.7.小结
第五章 CPR1000技术路线在中国核电行业的实施和推广
    5.1.前言
    5.2.制度化的影响机制
        5.2.1.内部机制
        5.2.2.外部机制
    5.3.CPR1000在中国核电发展阶段中的表现
        5.3.1.探索阶段
        5.3.2.低迷阶段
        5.3.3.复兴阶段
    5.4.CPR1000在各阶段中的表现形式
    5.5.总结
第六章 启示与展望
    6.1.创新点
    6.2.启示
    6.3.研究不足
    6.4.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核电工程项目全面进度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核电工程的项目管理介绍
    2.1 核电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2.2 核电工程项目全面进度管理的特点
    2.3 我国核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2.3.1 项目合作伙伴
        2.3.2 业主责任制
        2.3.3 合同方式
        2.3.4 AE 服务
        2.3.5 组织体制
第三章 核电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原理
    3.1 进度管理内涵
    3.2 进度控制方法
        3.2.1 事前进度控制
        3.2.2 事中进度控制
        3.2.3 事后进度控制
        3.2.4 点进度控制方法简介
    3.3 核电进度管理和成本、质量之间的关系
        3.3.1 成本时间关系曲线
        3.3.2 技术进步效应和国产化效应
        3.3.3 核电项目质量和进度的关系
第四章 全面进度计划体系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4.1 总进度安排
    4.2 各阶段划分及主要任务
        4.2.1 准备阶段
        4.2.2 施工阶段
        4.2.3 调试启动阶段
    4.3 进度计划体系构成
    4.4 各级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4.4.1 一级进度计划的编制
        4.4.2 二级进度计划的编制
        4.4.3 三级进度计划的编制
        4.4.4 四级及以下级别进度计划的编制
第五章 业主对项目进度的控制体系
    5.1 进度控制的原则和组织要求
    5.2 对设计供应承包商的进度控制
    5.3 对施工承包商的进度控制
    5.4 对调试进度的控制
    5.5 接口管理与控制
第六章 核电项目进度优化探讨
    6.1 工程设计的优化
    6.2 建造期进度优化以及模型提出
    6.3 缩短调试工期探讨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核电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问题
    1.2 研究方法
    1.3 论文其余部分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2 中广核集团核电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2.1 国内外核电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2.1.1 世界核电产业发展状况和趋势
        2.1.2 中国核电产业发展状况和趋势
        2.1.3 发展核能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2 中广核集团核电产业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2.2.1 中广核集团组织结构介绍
        2.2.2 中广核集团核心能力分析
        2.2.3 中广核集团企业文化分析
    2.3 中广核集团核电产业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2.3.1 政治环境
        2.3.2 经济环境
        2.3.3 技术环境
        2.3.4 社会文化环境
    2.4 中广核集团核电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 中广核集团产业发展的五种基本竞争力量分析
    3.1 五种基本竞争力量分析原理简介
    3.2 中广核集团产业发展的五种基本竞争力量具体分析
        3.2.1 行业内竞争者
        3.2.2 供应商
        3.2.3 买方
        3.2.4 潜在进入者
        3.2.5 替代品
    3.3 中广核集团产业发展的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综合分析
4 中广核集团核电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4.1 影响核电经济性的因素
        4.1.1 国产化程度、容量规模效应与标准化效应
        4.1.2 系列化效应、建造工期与电站寿期
        4.1.3 负荷因子和能力因子
    4.2 中广核集团核电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4.2.1 环境优势
        4.2.2 经济性优势
        4.2.3 资源利用优势
        4.2.4 电力供应的稳定优势
        4.2.5 经济性和市场生命力逐步提高优势
        4.2.6 已经具备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
    4.3 中广核集团核电产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4.4 中广核集团核电产业发展的机会分析
    4.5 中广核集团核电产业发展的威胁分析
        4.5.1 核电经济性不如煤电、灵活性不如气电
        4.5.2 来自国家政策不确定性的威胁
5 中广核集团核电产业发展战略内容与实施
    5.1 中广核集团核电产业发展战略内容
        5.1.1 坚持专业化战略
        5.1.2 实施自主化战略
        5.1.3 加强资源储备战略
        5.1.4 开展企业联盟战略
        5.1.5 坚持成本导向战略
        5.1.6 实施资本运营战略
    5.2 中广核集团核电产业发展战略实施要点
        5.2.1 全面贯彻“以核养核、滚动发展”方针
        5.2.2 努力提升大亚湾、岭澳核电站的商运水平
        5.2.3 主动适应国家电力体制改革
        5.2.4 通过岭东、阳江核电站的建设,全面实现国产化目标
    5.3 中广核集团核电产业发展战略关键点
        5.3.1 努力提高在运核电站生产运营能力是基础
        5.3.2 提高核电工程设计、建设自主能力,全面推动国产化是保障
        5.3.3 加快核电新项目的推进
        5.3.4 坚持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源泉
        5.3.5 努力提高市场化运作能力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Ⅰ 核能发电原理
附录Ⅱ 核电站堆型简介
附录Ⅲ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简介
附录Ⅳ 中广核集团核电产业简介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关于核电设计自主化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ODC的核电设计软件异常分类及预防研究[D]. 陈晓凡. 南华大学, 2016(03)
  • [2]我国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产权结构因素研究[D]. 曾建新. 中南大学, 2013(01)
  • [3]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研究[D]. 邹长城. 中南大学, 2011(12)
  • [4]数字化的反应堆棒控系统研究[D]. 王萍. 华北电力大学, 2011(04)
  • [5]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但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09(S2)
  • [6]中国核电工业的制度变迁 ——以CPR1000技术路线在中国核电行业的实施与推广为例[D]. 王京.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4)
  • [7]核电工程项目全面进度管理研究[D]. 陈起. 天津大学, 2008(09)
  • [8]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核电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任军华.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7)
  • [9]加快推进核电发展的战略思考[J]. 周国栋,郭文艺,袁锡卿. 中国电力, 2006(09)
  • [10]替代能源“全攻略”——核电篇[J]. 黄国俊,张晓鲁,濮继龙,徐玉明.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6(07)

标签:;  ;  ;  ;  ;  

关于核电设计自主性的几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