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住历史机遇 大力发展中西部服装业(论文文献综述)
黄义[1](2018)在《北京服装产业在京津冀区域内转移的研究》文中提出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一个重要核心区域,京津冀对整个北方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引导和带动作用,而京津冀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尤其是河北经济贫穷落后,为京津冀一体化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同时,随着京津产业层次的提高,要素成本也快速上涨,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丧失比较优势;另一方面京津冀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产业转移推力,河北省加快产业发展,促进经济起飞,凭借较为优越的生产要素条件、产业政策吸引企业落户,形成产业转移的拉力。京津冀急需加快当下的产业转移,以实现京津冀产业经济的一体化发展。而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步伐正在加快,北京正在规划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作为首批搬迁的试点产业转移,服装产业的发展成为重要的关注点,论文主要研究思路是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服装产业转移的学界研究,以及作为转出地的北京服装企业面临的新经济和社会形势和作为主要承接地的河北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找、优势与劣势。针对北京服装产业转移提出了背后驱动性因素问题的研究,分别以政府和市场作用为研究重点,将涵盖生产因素、区位因素、升级驱动性因素、中间障碍因素、行业集中度等。其次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和基础理论,并对实地考察调研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做出量化分析,希望能够为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京津冀服装企业在面临产业转移时提供参考。最后希望文中所做的统计分析能对北京服装产业转移的相关研究作出些许补充。
李向阳[2](2017)在《山西省产业承接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推动了地区间产业结构的转型与产业转移的加剧,区际间的产业转移在带来国家和地区经济腾飞、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也相应地形成了产业结构变迁、空间布局的变化及生产要素的流动,产业转移及种种结构性变迁不但推动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也蕴含了相应的风险冲击。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推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及地域经济发展非均衡性的变迁,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也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但受区域承接产业转移条件与制度差异的约束,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出现了较大的发展不平衡性。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基地,山西区域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依赖严重,造就了“一煤独大”、粗放、单一的产业结构。资源型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使得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成为山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在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改革试验的背景下,探索产业转移对山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转型发展的影响机理与效应,合理有效地承接产业转移,不仅对资源型地区的产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对“一带一路”产业经济带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依据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采取归纳比较法、Granger因果检验、皮尔逊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山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存在的问题,对产业承接效应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进行了深入探索。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与就业四个维度,构建了产业转移效应分析的理论框架,就产业承接对山西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进行了检验,并结合国内外产业承接的成功案例,就下一步山西省完善产业承接发展策略,对山西省产业承接进行重新定位,最大限度提升产业承接对山西省转型发展的积极作用,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产业转移与承接的过程,会加速资本、信息、劳动力、技术等要素与资源在区域内外的自由流动,从而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和相互重组,提高产业承接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业承接给资源型区域带来的影响效应可分为:要素注入与重新配置、技术溢出与扩散、人力资本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2)产业承接对山西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就业的影响显着。(1)山西经济增长与承接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密不可分,相互促进;(2)在产业结构影响方面,产业承接对山西省第二产业比重的影响在减少,对第三产业比重的影响在提高,从山西省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匹配的角度来看,承接产业转移对山西省产业结构进行了一定调整,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3)在技术进步方面,产业承接对山西技术产出效率的提升虽有短期波动,但从整体上看是逐步提高的;(4)就业方面,山西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可带来2.356%的就业增加。(3)基于山西产业承接现状及其影响,结合国内外产业承接案例,依据产业梯度、产业聚集度相关指标,结合山西自身优势,指出山西需要对产业承接进行重新定位。从产业内容上来看,山西省承接的重点产业是食品工业、纺织服装、电力热力、电子信息、有色金属、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生物医药。同时,山西需要高度重视区域特色,实行差异化发展和错位化竞争,以更好推动山西省经济社会健康和快速发展。(4)通过对山西产业承接实践的具体分析,指出承接产业转移是促进山西产业转型的重大机遇和发展动力,在山西产业承接过程中,开发区逐步建成,成为产业承接的主要载体;利用外商规模不断扩大;装备制造、加工贸易业是产业承接的主力;产业转移的移出区相对集中。最后针对山西省提升产业承接效应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李少楠[3](2016)在《河南省承接和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路径及政策措施研究 ——以曲梁纺织服装工业园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转移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就开始逐步承接发达国家相关产业的转移,特别是纺织服装、电子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都纷纷转移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土地、劳动力、资源环境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东南沿海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急需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力成本较低的中西部地区转移。从总体上看,从东部到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实中也得到了印证,但是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转移的产业类型、速度、形式等也往往会有较大差别。就纺织服装产业来说,其作为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历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中大多都有涉及,我国也不例外,纺织服装产业正在由西向东逐步转移。对于中部的河南省来说,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具备承接纺织服装产业的优势,并且近几年也在积极的进行承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整个经济形势出现疲软,各产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结构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产业转移的进程,但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如果能够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抓住机遇,顺势而上,也必定有利于河南省产业的升级,进而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本文以新密曲梁纺织服装工业园区积极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案例为切入点,阐述了河南省承接纺织服装业的现状、特点,分析了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对河南乃至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探究了河南省继续承接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路径,并为促进河南省更好的承接和发展产业转移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所涉及的文献综述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方法、创新点等,并对整篇文章的框架结构进行了综述。其中,文献综述部分对产业转移内涵进行了界定,论述了国内外有关产业转移的理论及研究现状,并针对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有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及评述。在第二章中论述了河南省承接和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现状、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了经济发展新阶段河南省承接和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方向及路径。第三章中,本文又以案例入手,梳理了曲梁纺织服装工业园区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曲梁纺织服装工业园区在承接和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中的有利条件及作出的努力,然后,结合实际发展现状,运用一手调研资料及二手数据资料,论证了承接和发展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探索了曲梁纺织服装工业园区未来对纺织服装产业承接的发展路径及方向。在第四章中,根据对曲梁纺织服装工业园区发展的案例探讨及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未来承接和发展方向,提出了适合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更好发展的思路及政策建议。最后一章,对全文研究进行了总结概括。
徐飞[4](2015)在《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聚的耦合关系 ——基于中国纺织业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转移作为全球化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成为区域经济实力变化的重要因素,而且对区域功能、区域就业和区域城市化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样的,产业集聚由于其规模效应而表现出来的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和网络优势也成为提升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耦合"作为物理学概念,是指两个系统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致协同起来的现象。而本文主要探讨的核心内容就是中西部地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区域,它接受来自周边省份的区域产业转移与其自身的产业集聚水平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这种相互促进的协同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度(匹配度)如何。从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角度来说,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往往以产业集聚水平较高的省份作为承接地。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产业转移,即产业集聚是产业转移的结果。进一步来说,产业集聚吸引产业转移,产业转移促进产业集聚,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下承接地形成了“吸引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集聚水平提升——吸引更大规模产业转移"的耦合效应。因此,本文将研究视野从前人单纯对产业集聚、产业转移问题的研究转向探讨两者之间的长期内在联系,并希望从时空的角度进行定量模拟。产业转移问题由来己久,纺织业作为最早实现全球产业转移且转移特征最为明显的行业之一,对其研究可更真实、清晰地审视中国的产业转移路径和产业空间布局的变化,故本文选用纺织业为代表进行研究。首先,通过计算中国纺织业静态区位熵和动态区位熵,本文将中国31个省份的纺织业集聚水平划分为形成、强化、退化、劣势四大类型。其中,安徽、江西、湖北等12个省份处在纺织业集聚的形成期。同时,本文采用Geoda软件计算出2003-2012年中国纺织业的Moran’s I指数。研究表明,中国各个省份纺织业的空间集聚分布并非完全随机,而是表现出空间相似值之间的集聚。通过进一步的局域空间相关性分析,对比2003年、2007年、2011年三个时间点Moran’s I散点图以及LISA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中国纺织业由东部沿海的浙江、江苏、福建开始向中西部的安徽、江西、四川转移的大趋势。进一步证实了承接地因其具有强大的向心力而吸引区域产业转移。对于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耦合关系的形成机制,行文从宏观层面的区域角度、中观层面的产业角度以及微观层面的企业角度进行理论阐述。接着,又从市场力、制度力、承载力三个层面论述了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聚耦合关系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的驱动力。并且选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西部承接纺织业转移的8个省份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产业的集聚程度对产业转移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接着,本文从截面和时间两个分析角度,对中西部地区承接纺织业转移与纺织业集聚的耦合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客观熵值法赋权,计算得出中西部8个省份的产业转移综合指数、产业集聚综合指数,并将这两个指数运用到耦合协调度模型之中。研究发现,不同省份的耦合协调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湖北省达到初级协调等级,而广西省仍处在中度失调等级,可见各个省份纺织业的基础差异较大。但多数省份纺织业耦合度已处于颉颃时期,即纺织业集聚已处于发展时期,开始吸引产业转移集中。类似的,文章从时间序列的角度,考察了江西省2004-2013年的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耦合协调度。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显示,近十年江西省承接纺织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耦合关系呈现出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进一步地说,江西纺织业受政府政策的影响承接来自东部地区的纺织业转移,是实现当地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途径。行文的最后,针对8个省份的耦合协调度普遍不高的现状,作者对提高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耦合关系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提高中西部省份承接纺织业转移的能力,为中国成为纺织业强国献计献策。
黄聪英[5](2014)在《论实体经济》文中研究说明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根基,也是世界经济平稳发展的保证。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世界各国曾经十分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物质财富,积累了发展实体经济的宝贵经验。然而,20世纪末尤其是21世纪以来,欧美不少发达国家逐渐忽视发展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不断萎缩,虚拟经济日益膨胀,最终引发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并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洗礼之后,世界各国重新深刻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纷纷制定了回归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然而,近年来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苗头初显,引起了中国政府、学术界和实业界的极大关注。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重振实体经济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梳理了实体经济的理论基础,界定了实体经济的范畴,总结了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与教训,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中国、德国实体经济的冲击以及这些国家回归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和复苏成效,探讨了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研究了中国省域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产业和实体经济企业的发展状况,最后系统论述了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
秦长城[6](2014)在《东亚生产网络的调整与中国产业升级》文中提出为因应全球激烈的市场竞争,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并不断地创新经济组织。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东亚华商和日本、美国等的跨国公司大规模增加对东亚的寻求效率型的投资和业务外包。不断增加的FDI主要是利用东亚地区的要素成本优势,来提高产品在发达经济体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同时,东亚各经济体积极实行经济自由化政策,通信和运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联接成本不断降低。这使得服务于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东亚生产网络在东亚地区快速发展、延伸。东亚发展中经济体成为跨国公司即旗舰企业的劳动密集型或低技术密集型的生产部门、组装部门。目前,这种分工在东亚还在扩大并促进了区域合作。对参与东亚生产网络的东亚供应商而言,它们与来自发达国家的网络内企业建立密切联系,不断获得通过生产网络传递过来的先进知识;此外,为满足旗舰企业或高级供应商的需求而迫使自己不断提高生产能力或研发水平。因此,本地企业在成为东亚生产网络供应商后,其能力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依赖高级供应商或旗舰企业的销售渠道和关键零部件供给,因此,本地供应商很可能被锁定在东亚生产网络固定环节上而难以进一步升级,即一直处于附加值较低的价值链环节。研究表明,中国不少产业的供应商仍处于低附加值环节。劳动密集型环节还在不断地同水平扩张并占用大量资源,形成惯性发展方式,甚至排斥了提高研发水平或销售能力的努力。但是,中国的土地、劳动等要素成本优势正在不断减少。正是由于东亚生产网络较快的水平延伸,东亚的制造能力快速扩张,使得东亚区域对欧美发达经济体的市场的依赖不断增加,尤其是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一直较为严重,造成贸易失衡。同时,对区域外能源、原材料、资本和技术的依赖也在加深。而欧美对东亚产品的需求增长有限,在经济危机期间需求还急剧下跌。这使得东亚经济发展严重受制于区域外市场。因此,东亚必需不断地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东亚跨国分工方式即东亚生产网络不断调整。由于旗舰企业的全球战略和各地制造成本不断变化,东亚生产网络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调整。这使得更多的地方供应商能够加入东亚生产网络,获得提升能力的机会;还使得原有供应商在面临被新供应商替换掉的同时获得了更多提升价值链位置的机会。中国供应商可以根据自身的实力对东亚生产网络调整施加不同的影响,可以在东亚生产网络发展和调整中抓住机会实现价值链升级。有些供应商到其他地方发展生产网络从而提升自身价值链位置;有些供应商在吸收先进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来提高研发水平,掌握某些专利;有些供应商提高加工工艺,专注于零部件的精细型加工,从而提高零部件竞争优势。有些供应商无视生产网络的调整而被其他供应商取代,面临破产;等等。中国各产业主管部门及各级政府最好立足于各产业生产网络发展、调整规律和分工现实,能够影响并利用东亚生产网络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
姜霞[7](2013)在《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转移是生产力空间转移的一种重要方式。实践证明,它能够带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迅速崛起,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外力。产业转移有利于承接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升产业承接地综合经济实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和全球配置更加活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尤其是在要素成本不断攀升和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下,我国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产业面临着严峻的经营困境,迫切需要加快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寻求新的投资机遇和开拓新的市场。随着第四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加速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加快,我国广大内陆地区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中西部各省纷纷制定相关政策,抢抓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争项目、拉客源、抢商机,争夺产业承接的竞争十分激烈。在这种背景下,湖北省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柱,如何认识本地区产业承接中存在的问题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正确进行产业定位,采取有效措施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升级与经济跨越式发展,是当前湖北省经济发展中非常现实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遵循“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对策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重点集中于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取向上。论文首先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做了相应梳理,总结归纳了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其次,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背景和趋势进行理论分析,并对国内产业转移的规模进行定量测度研究,同时详细分析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和现状,采用产业聚集指数、产业梯度系数、主成分分析法和超效率模型分析法对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湖北省产业承接的空间配置等路径问题。最后结合国内外产业承接经验,提出了湖北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八章内容。第一章在对大量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比较优势理论、梯度转移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产业区位理论四个方面对产业转移的理论进行分析,为全文的展开论述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围绕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背景、趋势和规模测度进行研究。首先对国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背景和趋势进行分析,同时以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和具体产业进行测度。第三章分析论述了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首先以梯度理论为基础,对湖北省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梯度地位进行实证分析。其次从产业结构特征、工业发展现状、产业分布特征和产业梯度地位四个方面对湖北省产业发展现状展开论述,并针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因和具体优势进行研究,从而对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做到总体把握。第四章主要分析研究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问题。首先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进行研究,其次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第五章主要围绕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进行研究。首先论述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标准和方法,其次,利用产业聚集指数、产业梯度系数、主成分分析法和超效率模型对湖北省38个工业行业的产业对接情况、优势产业分布、产业竞争实力和产业发展效率进行实证分析,从产业转移趋势、湖北省产业竞争优势、产业梯度地位和产业效率四个方面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做了详细探讨。最后结合湖北省“十二五”规划发展产业、促进中部崛起的主要发展产业和湖北省优势产业等参考标准,综合归纳出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产业选择。第六章分析研究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配置问题。首先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其次,分析了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配置原则,并从承接载体层面和不同梯度城市发展层面重点研究湖北省产业承接的空间布局问题。第七章通过分析东南亚国家、河南省、安徽省和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做法和政策亮点,归纳总结出国内外典型国家和地区产业承接的成功经验和启示,为湖北省制定承接产业转移政策体系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第八章重点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取向进行研究。结合湖北省产业承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国内外产业承接经验,从继续完善政策体系、推动产业聚集发展、加大承接载体建设、创新产业承接方式、优化产业承接环境、加强产业配套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政策建议。
朱允卫[8](2013)在《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推进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不仅可以加快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还可以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从实践上看,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东部地区鞋业、纺织服装业等一些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水泥、建筑陶瓷等高耗能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渐成趋势和规模,对此急需从理论上对其加以研究和总结。本文以温州鞋业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为例,运用历史分析法、典型个案分析法、实证检验法等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访谈,对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国外相关的产业转移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世界各国产业发展和转移的普遍规律,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社会条件、政治制度、经济水平、资源禀赋和文化传统上的差别,各国产业转移问题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在分析我国国内产业转移时,有些理论不能不加取舍地简单套用。另一方面,虽然国内对产业转移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已有较强的基础,但对国内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方面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在产业转移实证研究方面也还较为薄弱。(2)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三次较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其中,“抗战”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的两次产业转移,不是处于战争状态,就是以备战为背景,都是在战争环境逼迫下被动进行的,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始终不是最主要的目的。一旦战争环境发生变化,这种产业转移就趋于停滞甚至发生逆转。“西部大开发”以来的产业转移则是我国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东部地区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民营资本为主的东部地区产业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自发地向内地拓展的结果,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可以预期必将给中西部地区带来真正的工业腾飞。(3)目前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主要有高耗能、污染性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前一类产业转移需要合理规划,并适当加以规范与控制,对后一类产业转移则需要加以政策鼓励和引导。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既有扩张性动机,也有撤退性动机。不同转移动机的企业在目的地选择上明显不同。扩张性企业往往会有选择地进行设点布局,而撤退性企业则往往处于“肓流”状态。企业采用什么样的转移方式,往往与产业转移的类型、动因及目的地密切相关。当前,我国产业转移的“粘性”明显,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成效并不太理想,障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转移方,包括转移地政府及企业自身;另一方面来自于承接方。制度环境是中西部地区的明显弱势,此外东部地区相对成熟的产业链和配套能力在中西部地区相对缺乏,这些都不利于产业转移。(4)从产业层面上看,2006年前后我国鞋业开始发生“雁行模式”的产业转移,即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本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一些理论进展。(1)简单的产业转移推拉模型难以解释当面临相同的推力、拉力和共同的中间障碍因素时,为什么有的企业选择了转移而有的企业却没有选择转移?为此,本文把企业家因素引入到产业转移的分析框架内,构建了扩展的产业转移推拉模型。(2)提出了“相对优势耦合”的产业转移机理。产业转移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关键就在于东部地区企业优势与中西部地区投资优势能否真正做到动态的优势耦合。(3)对产业转移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我国的劳动力转移和产业转移经历了一个从两者“逆向流动”到两者“逆向同向并存”的两阶段演变过程。(4)构建了一个包括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位一体”的动力结构,从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加快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政策措施。本文系统地总结了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客观规律,为相关制度创新和政策框架的构建提供依据。取得的成果对全面认识我国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和规律有重要理论价值,对我国产业转移制度创新和相关鼓励政策制定有较强的实际指导意义;从实践层面上看,可以为加快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
陈红进[9](2013)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比较研究》文中提出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重创,中国的经济增长尽管仍然能够保持较高速增长,但因经济高速增长而被暂时掩盖起来的国内经济结构的内在矛盾日益显露,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近年来已成为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一国三个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比例保持一种什么样的结构才算合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各国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进程中有哪些共同的规律可资借鉴?本文选取了英、美、德、口、韩、印六国作为典型国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条件、方向及路径。论文的第一章对外向型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经济转型和产业转型、产业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等几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相关文献进行述评,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总体框架。第二章为理论分析部分,主要从国际分工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五个方面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进行了梳理。第三、四章是历史分析和实证分析:第三章分别对英、美、德、日四个发达国家,印度、韩国两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发展道路进行历史回顾,用历史归纳的定性分析方法对各国产业转型特点进行总结;第四章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六国为例对开放视角下产业转型的规律展开分析。在当前的国际分工格局下,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结构转型中更为关键和困难的问题,论文第五章从分析中国产业结构转型中结构升级的条件出发,以新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产业结构转型中的升级专门展开论述。第六章提出了开放视角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及路径,并对中国参与国际分工下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进行了进一步论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作为经济增长和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历来是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国内外文献也非常多,但都是从某一方面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进行论述,缺乏从更全面的高度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进行理论梳理,论文从国际分工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制度经济学派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五个方面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相关理论和思想进行梳理,并以此作为研究的起点。尽管论文在制度学派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两个理论维度方面还缺少实证研究,但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方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经典理论的提出就是从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中总结出来的,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国际分工程度的深化,包括经济理论研究维度的扩展,近年来有关产业转型国际比较的研究大多是零星的,或者说以两两比较、区域比较为主(如中印、中美、金砖国家等的比较)。本文选择了英美德日印韩六个国家作为典型国家,从产业发展史的角度对各国产业转型升级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寻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产业转型升级上的规律,这种比较视角也是论文的创新点之一。论文用逻辑实证研究的方法,以上述六国外贸发展、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的数据为蓝本,从参与国际分工的视角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规律进行了开创性研究。重点做了如下三方面的分析:①对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关系做了纵向和横向的比较;②对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的联动以及外贸商品结构变化和产业结构变化的联动进行深入探讨;③以韩国为例对参与国际分工下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进行研究。在上述六国中,德、日、韩三国可以说是赶超型经济发展在欧洲和业洲的典范。论文从分析中国在产业结构转型中结构升级的外部条件、根本条件、制度条件和要素条件出发,以新结构主义学派的理论思想为基础,用案例实证的方法,分别从系统竞争力、从内部发展、政府干预三个面解读了德、日、韩三国产业转结构转型升级中的独特之处,认为需要从更广阔的理论视角来认识中国产业结构转型中产业升级问题,从而明确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然环境约束条件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和路径。论文的结论主要包括:1、经济开放有利于一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进程,这是在全球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国产业转型升级共同的发展规律。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越深,越有利于该国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发挥优势产业的作用。论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实证分析都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真理。发展中国家一定要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契机,充分利用本国的优势要素资源,促进本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而提升本国生产要素的质量。2、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关系在不同国家、不同产业间的表现各不相同,不能简单地轻易得出经济增长一定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结论,也不能说产业结构转型一定会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从时间序列上看,与产业结构相比,各国的经济增长表现出更多的不平稳性。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应该从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向追求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转变,并从更广泛地层面理解发展的内涵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意义。3、对赶超型国家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政府的干预推动必不可少,但前提是要有完善的市场制度。结合新结构主义理论认识德日韩三国相对成功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对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中国而言意味着要用系统竞争力的思想代替相对狭隘的竞争优势理论,用“从内部发展”的思想构建本国的技术创新体系,而政府需要在整个发展进程中处理好自己的管理边界,以培育企业的自生能力和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力为宗旨,努力建设监管型政府。4、中国的产业转型绕不开重工业化,但重工业化并不必然等于高碳化,向低碳经济转型是全球性选择,中国也必须跟上这一转型步伐;在全球产业链的各环节中,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就是要谋求价值链中的核心环节,并以此来增强抵御长期经济风险的能力。5、应从国家、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认识开放条件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国家层面主要是通过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约束政府直接干预微观主体的行为来消除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制度障碍;产业层面则需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降低经济发展中的交易成本,并通过广泛的产业间区域合作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企业层面要做到审慎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投入,分层推进、逐步转型,在企业内部的研发投入中探索“开放式创新”的新路。6、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中国在全球化时代完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方向性指导。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对于中国消费型经济形感的作用以及大力推进本国城市化进程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的同步意义;而在全方位开放中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不仅有利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且有利于世界的繁荣和稳定。
黄晓勇[10](2012)在《基于结构化视角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 ——以重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科学合理地引导和鼓励那些已经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开阔了视眼、积累了资金、掌握了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经验与一定市场信息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解决“三农”、“留守儿童”等社会经济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一种崭新经济社会现象和研究主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研究涉及多门学科、多种理论和研究方法,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民工返乡创业并不只是简单的返乡农民的行为选择过程,而是受到结构性因素制约的行动,农民工的流动与创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新的结构性要素。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工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性资源,改变了原有的发展轨迹,其直接效果是实现了自身的结构性变化。返乡农民工创业行动不仅受到他们对自身的资本认知、城市认知、乡村认知的影响,制度安排、而且社会支持也起了相当的“拉力”作用。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利于激发农村经济运行的活力,提高农村资源与剩余劳动力的利用效率,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中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来说,以劳务输出和返乡创业良性互动机制为目标,坚持“输出劳务,引回人才;输出劳动力,引回创业者”的思路,是“打工经济”转化为“创业经济”的路径。返乡创业群体回到家乡创业,意味着农村投资主体增多,使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了“内发性动力”,农村经济社会也由“导入式”向“内发式”发展,这种形式的创业必须纳入再结构化的视野。接下来的问题是,对于返乡农民工创业这一崭新的社会现象,其结构化特征是什么?如何对这一现象进行科学的阐释?面临哪些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是什么?农民工返乡创业作为一种崭新经济社会现象和研究主题,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是一些一般化的、个别的、心得体会式的主观议论,没有形成对某一方面有关的事实与规律进行系统性解释,也没有提出相对具体的分析框架,缺乏理论上的提升和概括。多数研究只停留在解读的层面,尚未形成一定的解释机制。本文从结构化的视角,以社会学中的结构化分析为主线,尝试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结构化特征进行描述,进一步明确问题;2)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内在机理进行结构化阐释,以便为解决问题提供基础;3)从创业主体、社会和政府三个层面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再结构化进行分析。站在创业者——返乡农民工的角度,构建了返乡农民工创业的风险分析框架;站在社会的角度,构建了基于社会网络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社会网络重构的机制;站在政府的层面树立了现有政策体系采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合理化建议。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鉴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逻辑起点和研究基础的表层化,论文从创业主体、创业环境、创业过程和创业结果四个方面界定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内涵和研究边界,构建了以动力机制、决策机制和保障机制为内容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发生机制,搭建了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的概念模型,完成对农民工创业过程的结构化刻画。②本文分析了社会网络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价值,指出社会网络的完整与畅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败,并结合返乡创业农民工社会网络的特征,给出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社会网络的构成要素,提出了基于自致和帮扶实现返乡农民工创业社会网络重构的对策建议。③鉴于创业风险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成功的重要实践意义,本文基于模糊集和证据理论构造了农民工返乡创业风险评估模型,对农民工返乡创业风险等级进行量化评估。专家的评判既可减少风险因素量化的复杂性,较好地解决风险因素的不确定性,且运用证据理论综合的专家意见能更为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保证评标结果的客观性。本文研究的局限性虽然在论文研究中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观点与方法,但是本文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也就意味着,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现象的研究还远没有结束。但受篇幅、时间以及水平的限制,仍旧有许多问题没有充分展开论述,有的还没有进入本文的研究视野,但这并非意味着可以忽视这些问题的存在。下面就本文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未来深化和扩展这些问题,提出几个方面的思路和想法,供有兴趣者研究时加以参考。当然,这也将是以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局限一:本文从结构化的视角研究了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发生机制和再结构化问题,但是对创业主体的一些个性心理特征或行为缺乏较为深入的研究,从而未能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决策特点和本质进行深刻的揭示。局限二:本文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过程仅从结构化的角度,基于机会识别和利用构建了创业过程模型,而对创业过程中创业环境、创业主体、创业过程和结果之间的互动模式等相关内容缺乏深入分析。另外,创业者主体行为与社会结构之间的互动依存关系也是该研究主题的重要研究领域,但本文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
二、抓住历史机遇 大力发展中西部服装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住历史机遇 大力发展中西部服装业(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服装产业在京津冀区域内转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点 |
1.4.2 论文不足之处 |
第2章 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综述 |
2.1 国外产业理论研究综述 |
2.2 国内产业转移理论概述 |
2.3 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述评 |
2.4 服装业转移的研究现状 |
第3章 北京服装产业面临新的发展形势 |
3.1 北京服装产业面临的新经济形势分析 |
3.2 北京服装产业面临的新社会形势分析 |
第4章 北京服装产业转移的主要驱动性因素及相关调查统计分析 |
4.1 政府调控 |
4.1.1 京津冀区域整体定位 |
4.1.2 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 |
4.1.3 北京市政府政策限制 |
4.1.4 京津冀产业职能、城市功能和城市集群 |
4.2 市场驱动 |
4.2.1 产业优势 |
4.2.2 生产因素 |
4.2.3 区位因素 |
4.3 调查统计分析 |
4.3.1 北京服装产业转移的驱动性因素调查 |
4.3.2 北京服装产业转移统计分析 |
4.3.3 重点承接城市及部分承接现状调查分析 |
第5章 河北承接北京服装产业的利弊分析 |
5.1 河北承接北京服装产业的机遇 |
5.1.1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 |
5.1.2 雄安新区的设立 |
5.2 河北承接北京服装产业的优势 |
5.2.1 资源优势和地理位置 |
5.2.2 政府政策支持 |
5.3 河北承接北京服装产业的劣势 |
5.3.1 经济发展水平低,产业配套不完善 |
5.3.2 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和优质人才 |
5.4 河北承接北京服装产业的挑战 |
5.4.1 环境问题 |
5.4.2 产业转移二重性的影响 |
第6章 结束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山西省产业承接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产业承接与转移的理论研究进展 |
1.2.2 国内产业承接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可能创新点 |
第2章 产业承接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产业转移 |
2.1.2 产业承接和产业承接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中心—外围理论 |
2.2.2 梯度转移理论 |
2.2.3 雁形形态模型 |
2.2.4 要素流动理论 |
2.3 产业承接驱动因素 |
2.3.1 比较优势 |
2.3.2 要素禀赋 |
2.3.3 区域分工 |
2.4 产业承接模式 |
2.4.1 整体迁移模式 |
2.4.2 内部一体化承接模式 |
2.4.3 梯度与逆梯度承接模式 |
2.4.4 集群转移承接模式 |
第3章 产业承接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1 影响产业承接效应分类 |
3.1.1 按影响要素划分 |
3.1.2 按影响对象划分 |
3.2 产业承接效应理论构架 |
3.2.1 一核—两翼—一尾的理论构架 |
3.2.2 产业承接效应关系 |
3.3 产业承接效应及其函数构建 |
3.3.1 区域生产函数构建 |
3.3.2 产业承接效应函数 |
3.4 基于企业视角的产业承接效应影响因素及数理解析 |
3.4.1 模型构建 |
3.4.2 模型求解 |
3.4.3 模型解析 |
3.5 产业承接效应的影响因素 |
3.5.1 资源要素禀赋 |
3.5.2 产业配套能力与产业融合能力 |
3.5.3 技术创新 |
3.5.4 承接地的环境 |
第4章 山西省产业承接实践及国内外经验借鉴 |
4.1 山西省产业承接现状 |
4.1.1 开发区逐步建成,成为产业承接的主要载体 |
4.1.2 利用外商规模不断扩大 |
4.1.3 制造业是产业承接的主力 |
4.1.4 产业转移的移出区相对集中 |
4.2 山西省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
4.2.1 外资利用规模较小 |
4.2.2 承接产业之区域竞争弱 |
4.2.3 产业承接环境不优 |
4.2.4 外向型经济有待进一步发展 |
4.2.5 政府产业的承接热情大于市场 |
4.3 国内外产业承接实践 |
4.3.1 美国中西部承接东部沿海产业 |
4.3.2 日本承接产业转移的雁行模式 |
4.3.3 韩国承接产业转移结合自主创新 |
4.3.4 印度积极承接软件产业转移 |
4.3.5 珠三角承接产业转移 |
4.3.6 苏州承接产业转移 |
4.4 国内外产业承接实践对山西的启示 |
4.4.1 准确定位承接产业类型 |
4.4.2 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提供人才保障 |
4.4.3 继承晋商传统,形成创新氛围 |
4.4.4 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加快城市化进程 |
4.4.5 转变引资方式,丰富融资渠道 |
第5章 山西省产业承接效应实证分析 |
5.1 山西省产业承接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
5.1.1 变量与数据的选取 |
5.1.2 单位根检验 |
5.1.3 协整检验 |
5.1.4 误差修正模型 |
5.1.5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5.2 山西省产业承接与产业结构关系分析 |
5.2.1 山西省产业结构状况 |
5.2.2 山西省承接产业转移与三次产业关系 |
5.2.3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
5.2.4 单位根检验 |
5.2.5 协整检验 |
5.3 山西省产业承接与技术进步关系分析 |
5.3.1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
5.3.2 单位根检验 |
5.3.3 协整检验 |
5.3.4 技术溢出模型 |
5.4 山西省产业承接与就业关系分析 |
5.4.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5.4.2 模型构建 |
第6章 山西省产业承接定位分析 |
6.1 山西省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标准 |
6.1.1 产业梯度标准 |
6.1.2 产业聚集度 |
6.2 基于产业聚集指数的产业选择路径 |
6.2.1 产业聚集指数的测算 |
6.2.2 测算结果及其承接产业的选择 |
6.3 基于产业梯度系数的产业选择路径 |
6.3.1 产业梯度系数模型 |
6.3.2 产业梯度系数的测算及其产业选择 |
6.4 山西省产业承接优势 |
6.4.1 资源优势 |
6.4.2 区位优势 |
6.4.3 市场优势 |
6.4.4 成本优势 |
6.5 山西省产业承接定位与选择 |
6.5.1 产业承接空间布局与定位 |
6.5.2 承接产业选择与规划 |
第7章 山西省提升产业承接效应的对策与建议 |
7.1 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提升产业承接效率 |
7.1.1 以重点发展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和产业承接 |
7.1.2 以主体功能区建设开展差异化产业承接 |
7.1.3 以重点区域开展精准化产业对接 |
7.1.4 针对不同企业设计个性化招商与产业承接方案 |
7.2 创新区际合作机制和方式,加强产业对接 |
7.2.1 积极对接东南沿海的承接产业转移 |
7.2.2 加快融入环渤海经济圈 |
7.2.3 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 |
7.2.4 加强黄河金三角区域建设 |
7.2.5 搭上丝绸之路经济带 |
7.3 优化产业承接的工作机制,提升产业承接质量 |
7.3.1 完善招商引资机制 |
7.3.2 搭建招商引资平台 |
7.3.3 建立学习型、业务型的招商工作团队 |
7.4 利用产业承接平台,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
7.4.1 以参展参会为契机,强化区际间的产业项目合作 |
7.4.2 发挥商协会的作用,以企招商促进产业承接 |
7.5 转变政府职能,优化产业承接环境 |
7.5.1 创新投资服务工作机制体制,改善产业承接软环境 |
7.5.2 完善产业基础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产业承接硬环境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3)河南省承接和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路径及政策措施研究 ——以曲梁纺织服装工业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产业转移内涵的界定 |
(二)国外有关产业转移理论的综述 |
(三)国内有关产业转移的研究综述 |
(四)国内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可能创新点及不足 |
(一)可能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五、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和承接转移的现状、问题及方向 |
一、河南省承接和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现状 |
二、河南省承接纺织服装产业的有利条件 |
(一)区位地理优势 |
(二)产业基础良好 |
(三)劳动力资源优势 |
(四)市场前景广阔 |
三、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技术人才短缺,存在“招工难”问题 |
(二)企业创新能力较差 |
(三)企业链条较短 |
(四)缺少知名龙头企业 |
四、未来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河南省曲梁纺织服装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案例分析 |
一、曲梁纺织服装工业园区发展历程及现状 |
二、曲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采取的有效措施 |
(一)有利条件 |
(二)主要措施 |
三、曲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
四、曲梁纺织服装产业园区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河南省承接和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政策建议 |
一、确立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基本原则 |
二、完善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政策体系 |
三、加强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建设 |
四、加大对纺织服装产业的人才扶持 |
五、在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中推动产业升级 |
六、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聚的耦合关系 ——基于中国纺织业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耦合”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文章框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综述 |
一、产业转移的内涵和测量 |
二、国外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综述 |
三、国内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综述 |
四、简要评述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综述 |
一、产业集聚的内涵和测量 |
二、国外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综述 |
三、国内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相互关系的研究综述 |
第三章 中国纺织业产业集聚与转移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纺织业产业转移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中国纺织业产业集聚的现状分析 |
第三节 中国纺织业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 |
一、全域空间相关性 |
二、局域空间相关性 |
三、中西部各省份承接纺织业转移的特点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关系的机理与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聚耦合的机制 |
一、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互动关系 |
二、区域产业转移——承接地产业集聚耦合的原因 |
三、区域产业转移——承接地产业集聚耦合的驱动力 |
第二节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研究方法 |
二、变量的选取 |
三、数据的来源 |
四、本文建立的计量模型 |
五、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聚耦合关系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聚的指标设计 |
一、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二、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
三、指标的选取 |
四、数据的处理 |
第二节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截面序列耦合协调度分析 |
一、承接产业转移潜在能力评价指标分析 |
二、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聚综合指数的计算 |
三、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聚的耦合关系分析 |
第三节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时间序列耦合协调度分析 |
一、江西省承接纺织业转移与纺织业集聚的现状 |
二、江西省承接纺织业转移与纺织业集聚的耦合协调度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启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启示 |
一、改进承接地承接产业的能力 |
二、提高承接地的产业集聚水平 |
三、推进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论实体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金融危机暴露虚拟经济过度的弊端 |
二、脱实向虚是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风险 |
三、复苏实体经济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 |
第二节 国内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动态 |
一、实体经济的国外研究动态 |
二、实体经济的国内研究动态 |
第三节 实体经济的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四节 实体经济的研究方案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之处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之处 |
第一章 实体经济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实体经济的相关论述 |
三、毛泽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实体经济的相关论述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
二、内生技术变化理论 |
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 |
四、政府干预与经济增长理论 |
第三节 简要评论 |
第二章 实体经济的范畴界定 |
第一节 实体经济的概念、特点与功能 |
一、实体经济的概念 |
二、实体经济的特点 |
三、实体经济的功能 |
第二节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
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区别 |
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联系 |
第三节 实体经济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
一、第三产业的范畴界定 |
二、实体经济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
第三章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与教训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道路分析 |
一、德国道路 |
二、美国道路 |
三、日本道路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借鉴 |
一、注重创新制造技术 |
二、培养优质人力资源 |
三、拓宽国际销售市场 |
四、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
第三节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教训对我国的启示 |
一、要注重发展实体经济 |
二、要培育国际高端品牌 |
三、要调整经济发展模式 |
四、要保持健康的产业结构 |
五、要科学应对产能过剩 |
第四章 全球金融危机与实体经济的回归 |
第一节 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 |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
二、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
三、全球金融危机对德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
第二节 金融危机后美中德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
一、美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
二、中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
三、德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
第三节 金融危机后美中德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
一、美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
二、中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
三、德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
第五章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SWOT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优势分析(Strength) |
一、实体经济发展成就辉煌 |
二、技术创新体系稳步形成 |
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 |
四、产业链成熟劳动力丰富 |
第二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劣势分析(Weakness) |
一、企业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 |
二、科技创新体制尚不健全 |
三、金融体制改革进展缓慢 |
四、职业技术教育不够发达 |
第三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机遇分析(Opportunity) |
一、扩大国内消费市场的机遇 |
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机遇 |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 |
第四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挑战分析(Threat) |
一、产业空心化趋势 |
二、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
三、发展环境不容乐观 |
第六章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省域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
一、广东省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
二、福建省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
第二节 实体经济产业的实证分析 |
一、传统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纺织服装业为例 |
二、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例 |
第三节 实体经济企业的实证分析 |
一、国有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上汽集团为例 |
二、民营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福耀玻璃为例 |
第七章 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指导思想 |
第二节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实力 |
一、着力化解产能过剩 |
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
三、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
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
第三节 激发企业活力,坚守实体经济 |
一、重振企业家精神 |
二、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
三、培育国际知名品牌 |
四、加大人才建设力度 |
第四节 加强宏观调控,服务实体经济 |
一、制订发展规划,推进实体经济稳健发展 |
二、优化社会氛围,营造勤劳创业的外部环境 |
三、坚持扩大内需,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
四、强化楼市调控,坚定不移遏制投机炒作 |
第五节 深化体制改革,壮大实体经济 |
一、完善科技体制,尽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二、深化金融改革,确保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三、加强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熟练技术工人 |
四、深化税制改革,切实减轻实体企业负担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东亚生产网络的调整与中国产业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背景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及评析 |
一、 “链”理论中的产业升级理论 |
二、 网络理论中有关产业升级的理论 |
三、 文献研究评析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 名词概念 |
二、 东亚生产网络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国际生产网络基本理论 |
一、 全球价值链理论 |
二、 企业网络理论 |
三、 国际生产网络理论 |
第三节 国际生产网络的发展 |
一、 国际生产网络的重要特征:跨界性 |
二、 国际生产网络发展的基本目的 |
三、 国际生产网络的组织选择 |
四、 国际生产网络嵌入性 |
五、 生产网络空间分布及其影响 |
六、 生产网络空间分布的动态性 |
第三章 东亚生产网络的发展 |
第一节 东亚生产网络的形成 |
一、 东亚雁行模式的兴起和衰落 |
二、 雁行模式的演化 |
三、 雁行模式分工的利弊 |
第二节 东亚生产网络形成的条件 |
一、 经济制度自由化因素 |
二、 比较优势 |
三、 技术发展 |
四、 国际市场上激烈竞争 |
第三节 东亚生产网络的 FDI—贸易关联 |
一、 东亚生产网络形成时 FDI 和贸易快速增长 |
二、 流入东亚的 FDI 快速增长的原因 |
三、 流入东亚区域 FDI 的特征 |
四、 投资与贸易的关联性理论分析 |
第四节 东亚生产网络加重对外依赖性 |
一、 东亚生产网络形成使贸易特征发生变化 |
二、 东亚零部件贸易规模与贸易方向 |
三、 零部件贸易方式与内容 |
四、 东亚生产网络增加东亚整体对外依赖性 |
附表 |
第四章 东亚生产网络内产业升级利与弊 |
第一节 东亚生产网络的微观运行 |
一、 企业网络国际化 |
二、 东亚的日本式生产网络 |
三、 东亚的美国式生产网络 |
四、 东亚的华商式生产网络 |
第二节 国际生产网络内知识转移理论 |
一、 生产网络内知识的转移 |
二、 总结 |
第三节 东亚产业升级现状 |
一、 东亚生产网络知识转移特点 |
二、 东亚区域内产业升级现状 |
三、 综述 |
案例 |
第五章 中国在东亚生产网络内的困境 |
第一节 中国深度融入东亚生产网络 |
一、 总体贸易结构变化情况 |
二、 中国零部件贸易发展迅速 |
三、 参与网络分工的主要产业的生产贸易状况 |
四、 综述 |
第二节 中国在东亚生产网络内的分工 |
一、 中国在东亚生产网络内的价值链上的位置 |
二、 东亚生产网络内中国贸易地位 |
三、 东亚生产网络内的中国收益 |
四、 产业升级状况分析 |
第三节 东亚生产网络调整的紧迫性 |
一、 东亚对区域外市场依赖性仍在增强 |
二、 支撑东亚生产网络运转的动力在减弱 |
三、 东亚区域主要经济体发展减速 |
四、 东亚生产网络调整的重要意义 |
附表 |
第六章 生产网络调整促进中国产业升级 |
第一节 东亚生产网络的调整 |
一、 降低成本是东亚生产网络调整的根本动力 |
二、 东亚生产网络调整的可行性 |
三、 东亚生产网络调整的主体 |
四、 生产网络调整对供应商的影响 |
五、 东亚生产网络调整的特性 |
第二节 中国影响东亚生产网络调整的条件 |
一、 东亚生产网络在中国的特征 |
二、 网络特征有利于中国影响生产网络调整 |
三、 中国影响生产网络调整的经济条件 |
四、 中国产业升级的重要意义 |
第三节 中国产业升级途径 |
一、 中国供应商在生产网络调整中的产业升级 |
二、 中国政府影响生产网络调整与产业升级决策 |
三、 调整和升级相互促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独着文章 |
(7)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自认为的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产业转移理论综述 |
三、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比较优势理论 |
第二节 梯度转移理论 |
第三节 产业集群理论 |
第四节 产业区位理论 |
第二章 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实证测度 |
第一节 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和趋势 |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 |
二、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 |
第二节 国内产业转移的背景和趋势 |
一、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背景 |
二、现阶段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趋势 |
第三节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测度 |
一、区域产业转移的测度方法 |
二、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测度 |
第三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 |
第一节 湖北省经济梯度分析 |
一、我国经济发展的梯度格局 |
二、湖北省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梯度地位 |
第二节 湖北省产业发展现状 |
一、产业结构特征 |
二、工业发展状况 |
三、产业分布特征 |
四、产业梯度分析 |
第三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因 |
一、承接产业转移是推动湖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要求 |
二、承接产业转移是促进湖北省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
三、承接产业转移是推动湖北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
四、承接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
五、承接产业转移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
第四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
一、日趋雄厚的经济基础 |
二、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 |
三、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 |
四、突出的综合资源优势 |
五、较为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 |
六、强大的人才科技优势 |
七、不断完善的投资服务环境 |
第四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问题 |
第一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
二、承接产业转移规模呈逐年扩大趋势 |
三、外商投资方式逐渐趋于合理化 |
四、承接产业转移的来源地比较集中 |
五、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结构日渐合理 |
六、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布局不够合理 |
七、承接产业转移逐渐向沿海地区倾斜 |
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成为产业承接的主要载体 |
第二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突出问题 |
一、产业承接的区域竞争压力巨大 |
二、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下 |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
四、产业承接建设用地严重不足 |
五、产业综合配套能力不强 |
六、招商引资平台不够健全 |
第五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 |
第一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标准 |
一、产业梯度标准 |
二、竞争优势标准 |
三、产业协调标准 |
四、产业效率标准 |
第二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及实证分析 |
一、基于产业转移趋势的产业选择路径 |
二、基于产业竞争力的产业选择路径 |
三、基于产业梯度地位的产业选择路径 |
四、基于产业效率的产业选择路径 |
第三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定位 |
一、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产业对比 |
二、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产业 |
第六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空间配置路径 |
第一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
一、影响产业承接区位选择的因素 |
二、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二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配置原则 |
一、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原则 |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原则 |
三、产业错位发展原则 |
四、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三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配置路径 |
一、围绕承接载体层面进行的重点空间布局 |
二、围绕不同梯度城市进行的空间布局 |
第七章 国内外产业承接经验和启示 |
第一节 东亚国家和地区产业承接的主要经验 |
一、契合国际产业调整的动向,及时进行产业定位 |
二、加强产业支持和政策引导,推动国际产业承接 |
三、注重技术的引进和吸收,不断进行技术升级 |
四、重视发展聚集优势,强化工业园区载体建设 |
五、注重硬件和软件建设,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
第二节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一、河南省经济发展和产业承接现状 |
二、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第三节 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一、湖南省经济发展和产业承接现状 |
二、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第四节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一、安徽省经济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
二、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第五节 国内外产业承接的经验总结和启示 |
一、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
二、不断完善产业转移配套服务体系 |
三、大力开展招商活动不断创新招商方式 |
四、加强产业园区承接载体建设 |
五、将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 |
第八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取向 |
第一节 继续完善产业承接政策体系 |
一、强化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
二、制定科学的产业承接规划 |
三、不断加大政策创新 |
第二节 全力推进产业聚集发展 |
一、制定合理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二、强化产业集群的金融支持 |
三、大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
四、不断提高产业队伍素质 |
第三节 推动产业承接方式创新 |
一、不断创新产业承接方式 |
二、创新引资方式扩大招商引资 |
三、努力提高产业承接质量 |
第四节 加强产业承接载体建设 |
一、加强工业园区载体建设 |
二、加强城市群载体建设 |
三、加强制造业生产基地建设 |
第五节 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 |
一、制定和完善产业配套规划 |
二、有针对性地进行产业配套 |
三、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
第六节 打造良好的产业承接环境 |
一、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
二、大力加强投资硬环境建设 |
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
四、完善监管体系保护生态环境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数据来源 |
1.5 主要思想与框架结构 |
1.5.1 主要思想 |
1.5.2 框架结构和内容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 |
1.6.2 不足之处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产业转移的理论溯源 |
2.1.1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
2.1.2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
2.1.3 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
2.2 发展中国家视角的产业转移理论 |
2.2.1 赤松要的雁行模式理论及其扩展 |
2.2.2 普雷维什“中心-外围”论 |
2.3 发达国家视角的产业转移理论 |
2.3.1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 |
2.3.2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3.3 弗农的国际产品周期理论 |
2.3.4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2.3.5 梯度转移理论 |
2.3.6 波特战略管理理论 |
2.3.7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2.4 国内有关产业转移研究 |
2.4.1 产业转移的概念 |
2.4.2 产业转移的理论创新 |
2.4.3 产业转移的模式、动因和影响因素 |
2.4.4 产业集群与产业转移 |
2.4.5 产业转移效应 |
2.4.6 产业转移中政府作用 |
2.5 研究述评 |
3 中国三次大规模产业转移的历史考察 |
3.1 “抗战”时期的产业转移 |
3.1.1 “抗战”时期产业转移的背景 |
3.1.2 “抗战”时期的产业转移状况 |
3.1.3 “抗战”时期产业转移的性质 |
3.2 “三线”建设时期的产业转移 |
3.2.1 “三线”建设时期产业转移的背景 |
3.2.2 “三线”建设时期的产业转移状况 |
3.2.3 “三线”建设时期产业转移的性质 |
3.3 “西部大开发”时期的产业转移 |
3.3.1 “西部大开发”时期产业转移的背景 |
3.3.2 “西部大开发”时期的产业转移状况 |
3.3.3 “西部大开发”时期产业转移的性质 |
3.4 本章小结 |
4 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现状及存在问题 |
4.1 转移产业的类型 |
4.1.1 高耗能污染型产业转移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
4.1.2 增量转移与存量转移 |
4.2 产业转移的动因 |
4.2.1 基于全国布局和抢占市场 |
4.2.2 基于东部地区生产要素紧缺 |
4.2.3 基于东部地区产业政策调整 |
4.2.4 基于农民工返乡创业 |
4.3 产业转移的目的地选择 |
4.3.1 规避反倾销的目的地选择 |
4.3.2 “销地产”的目的地选择 |
4.3.3 就近资源的目的地选择 |
4.3.4 撤退性企业的目的地选择 |
4.3.5 投机性企业的目的地选择 |
4.4 国内转移与向外转移 |
4.4.1 我国产业向外转移状况 |
4.4.2 我国产业向外转移的原因 |
4.4.3 发展趋势 |
4.5 面临的主要问题 |
4.5.1 从国家层面上看缺乏统一规划和宏观引导 |
4.5.2 从产业转出地看面临“腾笼换鸟”与“产业空心化”的艰难平衡 |
4.5.3 从产业转入地看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
4.5.4 从企业自身看许多企业存在较强的盲目性 |
4.6 本章小结 |
5 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理论分析 |
5.1 扩展的产业转移“推拉模型” |
5.1.1 推拉模型的理论基础 |
5.1.2 推拉模型及其扩展 |
5.1.3 假设与初步检验 |
5.2 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 |
5.2.1 政府主导 |
5.2.2 市场推动 |
5.2.3 政府主导+市场推动 |
5.3 本章小结 |
6 产业转移与劳动力转移 |
6.1 文献回顾 |
6.2 从“逆向流动”到“逆向同向并存” |
6.2.1 “逆向流动”阶段 |
6.2.2 “逆向同向并存”阶段 |
6.3 典型案例 |
6.3.1 政府主导型:广东省“双转移”案例 |
6.3.2 市场主导型:织里童装产业转移案例 |
6.4 本章小结 |
7 温州鞋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产业转移 |
7.1 温州鞋业集群的形成及其启示 |
7.1.1 温州鞋业集群概况及调查设计 |
7.1.2 技术壁垒的克服 |
7.1.3 资本壁垒的突破 |
7.1.4 体制性壁垒的突破 |
7.1.5 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借鉴与启示 |
7.2 温州鞋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调查分析 |
7.2.1 温州鞋业产业转移背景 |
7.2.2 温州鞋业产业转移状况 |
7.2.3 温州鞋业产业转移分析 |
7.3 奥康集团投资重庆壁山个案研究 |
7.3.1 奥康集团投资壁山鞋业的发展过程 |
7.3.2 为什么选择了壁山 |
7.3.3 合作初期成功的关键 |
7.3.4 为什么合作会陷入困境 |
7.4 本章小结 |
8 东部地区鞋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实证检验 |
8.1 相关文献回顾 |
8.2 一般性描述 |
8.3 实证检验 |
8.3.1 计量模型 |
8.3.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8.3.3 实证结果 |
8.4 结论与讨论 |
9 加快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政策建议 |
9.1 国家层面:构建“优势耦合、互动共赢”产业转移机制和平台 |
9.1.1 制定国家层面的产业转移战略和规划 |
9.1.2 构建“优势耦合、互动共赢”的产业转移机制 |
9.1.3 加强不同层面的产业转移合作与交流 |
9.1.4 创造有利于产业转移的政策环境 |
9.2 产业转移转出地:合理引导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
9.3 产业转移承接地:积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各项工作 |
9.3.1 大力优化产业发展软环境 |
9.3.2 慎重选择引进东部转移产业和企业 |
9.3.3 积极吸引集群式产业转移 |
9.3.4 创造条件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 |
9.3.5 加强劳动力素质培训 |
9.4 行业协会:充分发挥产业转移中的服务功能 |
9.5 转移企业:实现企业优势与承接地优势的耦合 |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温州鞋业企业发展状况与产业转移》调查问卷 |
附录2:《温州鞋业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9)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背景 |
二、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际比较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几组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 |
二、经济转型、产业转型、企业转型 |
三、产业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 |
四、对外贸易结构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 |
第三节 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的文献述评 |
一、国外关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的文献述评 |
二、国内关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的文献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一、研究思路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内容及框架结构 |
四、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的理论梳理 |
第一节 国际分工理论中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一、国际分工理论概述 |
二、国际分工理论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规律 |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产业结构转型 |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第三节 经济发展理论中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 |
一、结构主义学派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 |
二、创新驱动理论下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第四节 制度经济学理论中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一、制度经济学理论概述 |
二、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产业转型问题的启示意义 |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以消费型经济为主导 |
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以城市化进程为重点 |
三、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以低碳经济为导向 |
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满足公平目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典型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特点比较 |
第一节 典型国家的选取及特点比较的原则 |
一、典型国家的选取及理由 |
二、各国产业转型特点比较的原则 |
第二节 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特点 |
一、英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二、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三、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四、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第三节 韩国、印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一、韩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二、印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第四节 典型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特点分析的启示 |
一、发达国家产业转型特点分析的启示 |
二、发展中国家产业转型特点分析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开放视角下典型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规律 |
第一节 参与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分析 |
一、发达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关系 |
二、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产业转型的关系 |
第二节 开放视角下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关系 |
一、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产业转型的联动 |
二、国际直接投资—经济增长—产业转型的联动 |
第三节 参与国际分工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转型 |
一、深化国际分工促进技术创新的机理 |
二、通过国际分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实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开放视角下产业结构转型中的结构升级问题 |
第一节 中国在产业结构转型中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条件分析 |
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外部条件:外需滑坡倒逼产业转型 |
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根本条件:企业“自生能力”的形成 |
三、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条件:监管型政府的崛起 |
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素条件——要素全球流动的视角 |
第二节 新结构主义理论述评及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的启示 |
一、新结构主义理论主要观点述评 |
二、新结构主义理论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中实现结构升级的启示 |
第三节 产业结构转型中结构升级的案例分析 |
一、用系统竞争力思想解读德国经济长期相对稳定增长 |
二、用“从内部发展”思想认识日本的自主创新战略 |
三、从政府的职能边界及制度环境角度看韩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开放视角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和路径 |
第一节 开放视角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 |
一、重工业化还是低碳化的方向选择 |
二、谋求全球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
第二节 开放视角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 |
一、国家层面:深化市场化改革消除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障碍 |
二、产业层面:向生产性服务业转化中提高产业间区域合作水平 |
三、企业层面:选择战略新兴产业分层推进、稳步升级 |
第三节 全球视野下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一、开放型经济、产业转型与消费型经济的形成 |
二、中国推进城市化进程所具有的世界意义 |
三、在全方位开放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六国FDI和经济增长的联动关系实证 |
后记 |
(10)基于结构化视角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 ——以重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现实背景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3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边界 |
1.2.1 创业的定义 |
1.2.2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内涵与边界 |
1.3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及逻辑结构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及逻辑结构 |
1.3.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文献回顾与评述 |
2.1 关于结构化的理论 |
2.1.1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背景 |
2.1.2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内容 |
2.2 关于创业的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
2.2.1 关于创业概念 |
2.2.2 关于创业研究的焦点和成果 |
2.2.3 关于创业研究的框架和理论体系 |
2.3 关于农民工创业的相关研究 |
2.3.1 返乡农民工创业实践的研究视角 |
2.3.2 返乡农民工创业实践的研究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3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机制:结构化的阐释 |
3.1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机制:结构化的视角 |
3.1.1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结构性因素:动力机制 |
3.1.2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结构性因素:决策机制 |
3.1.3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结构性背景:环境条件 |
3.2 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的概念模型及分析 |
3.2.1 一个基于机会的结构化概念模型 |
3.2.2 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农民工返乡创业结构化描述:特征、模式与问题以重庆为例 |
4.1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 |
4.1.1 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 |
4.1.2 重庆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分析 |
4.1.3 重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典型调查分析 |
4.1.4 重庆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共性特点 |
4.2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结构化特征 |
4.2.1 创业环境特征:结构化背景 |
4.2.2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体特征 |
4.2.3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过程特征 |
4.2.4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结果特征 |
4.3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模式分析 |
4.4 返乡农民工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4.5 现有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制度梳理 |
4.5.1 组织保障体系 |
4.5.2 行政服务体系 |
4.5.3 政策服务体系 |
4.6 本章小结 |
5 返乡农民工创业研究的再结构化:社会网络层面的分析 |
5.1 社会资本、社会网络与创业 |
5.1.1 社会资本的内涵 |
5.1.2 社会资本与创业的关系 |
5.1.3 作为社会资本载体的社会网络 |
5.2 返乡创业农民工的社会网络特征 |
5.2.1 社会网络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价值 |
5.2.2 返乡创业农民工社会网络的特征 |
5.3 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社会网络构成要素 |
5.3.1 信任 |
5.3.2 组织性 |
5.3.3 社会联系 |
5.4 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社会网络重构 |
5.4.1 农民工自致社会网络 |
5.4.2 建立帮扶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6 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再结构化:创业主体风险管理层面分析 |
6.1 创业风险的内涵 |
6.1.1 风险的定义 |
6.1.2 创业风险的含义 |
6.1.3 创业风险的来源 |
6.1.4 创业风险的分类 |
6.2 农民工返乡创业风险评价:基于证据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6.2.1 农民工返乡创业风险因素识别 |
6.2.2 农民工返乡创业风险评价 |
6.3 小结 |
7 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再结构化:政府政策设计层面的分析 |
7.1 激励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政策要点 |
7.1.1 强化培训 |
7.1.2 加强服务 |
7.1.3 帮助融资 |
7.1.4 创新模式 |
7.1.5 宣传激励 |
7.2 政策设计 |
7.2.1 综合政策 |
7.2.2 行政管理政策 |
7.2.3 融资政策 |
7.2.4 税收政策 |
7.2.5 财政政策 |
7.2.6 要素保障政策 |
7.2.7 产业政策 |
7.2.8 社保政策 |
7.3 小结 |
8 研究结论、局限性及未来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性及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B. 参与的科研课题 |
四、抓住历史机遇 大力发展中西部服装业(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服装产业在京津冀区域内转移的研究[D]. 黄义. 北京服装学院, 2018(04)
- [2]山西省产业承接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李向阳. 山西财经大学, 2017(09)
- [3]河南省承接和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路径及政策措施研究 ——以曲梁纺织服装工业园区为例[D]. 李少楠. 河南大学, 2016(03)
- [4]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聚的耦合关系 ——基于中国纺织业实证研究[D]. 徐飞. 浙江工商大学, 2015(07)
- [5]论实体经济[D]. 黄聪英.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6]东亚生产网络的调整与中国产业升级[D]. 秦长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12)
- [7]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研究[D]. 姜霞. 武汉大学, 2013(10)
- [8]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朱允卫. 浙江大学, 2013(08)
- [9]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比较研究[D]. 陈红进.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3(07)
- [10]基于结构化视角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 ——以重庆为例[D]. 黄晓勇. 重庆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