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多性状综合杂种优势选育玉米杂交种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林[1](2021)在《陕A群和陕B群选育玉米自交系的穗部性状遗传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产稳产是玉米育种的永恒目标,遗传改良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途径,穗部性状与产量关系密切。深入研究现有杂种优势群及其选育自交系的穗部性状遗传机理,挖掘分析优异等位基因及功能,对指导育种家丰富耐密种质遗传多样性、开展育种组合亲本选配及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西北旱区玉米生物学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历时十余年构建的陕A群和陕B群玉米杂种优势群为基础,构建优良自交系KA105/KB020的F5:6重组自交系和126个自交系的关联群体,开展多环境穗部性状QTL定位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阐明陕A群和陕B群选育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的遗传基础,以期指导提高陕A群和陕B群改良和选育效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陕A群选育自交系KA105和陕B群选育自交系KB020构建了包含201个家系的F5:6群体,采用靶向基因检测技术(GBTS)分型绘制了包含2248个Bin标记,总长度为2722.79 c M,平均标记密度1.21 c M的遗传连锁图谱。通过穗部性状表型解析发现,不同授粉处理下穗粗性状与其它性状均为极显着正相关,穗长与结实长、行粒数和穗行数,结实长与行粒数、穗行数,行粒数与穗行数之间极显着正相关。初步明确了不同授粉方式对玉米穗部各性状QTL定位存在明显影响。2)共检测到穗部性状QTL 66个。其中穗长QTL 8个,遗传贡献率为3.14%-11.58%;结实长14个,遗传贡献率为2.87%-13.04%;穗粗17个,遗传贡献率为2.15%-12.37%;穗行数10个,遗传贡献率为3.95%-17.16%;行粒数12个,遗传贡献率为4.21%-9.79%;穗粒数5个,遗传贡献率为4.13%-14.28%。检测到主效QTL 6个,两个环境以上稳定QTL 27个。明确了不同授粉方式下6个穗部性状QTL的加性增效差异,并利用稳定QTL筛选到了3个分别影响结实长、穗行数和行粒数的候选基因。3)利用陕A群和陕B群选育的126份玉米自交系开展GWAS分析,定位到穗部显着SNP位点116个,其中穗粗相关SNP 37个,穗行数相关SNP 42个,行粒数相关SNP 37个。检测到稳定SNP位点19个,其优异等位基因百分比为5.56%-88.89%,优异等位基因数与3个性状表现为显着正相关,其中拥有2-7个优异等位基因的自交系为54个,其产量显着低于71个拥有8-13个优异等位基因的自交系产量。指出了上述优异等位基因在陕A群和陕B群选育自交系中的分布情况,明确了3个性状可通过聚合优异等位基因实现产量提升,且穗行数和行粒数对产量提升更为有效。4)以116个显着SNP位点为基础,利用V18未成熟穗轴、授粉前穗轴和玉米花丝RNA-seq数据库,筛选到有表达基因558个,主要涉及苯丙素类生物合成、蛋白质输出、氨基酸合成及糖代谢等途径,表明这些途径与籽粒灌浆过程物质储存有关,参与穗部性状调控,筛选出穗行数、行粒数及穗粗相关候选基因5个,可作为玉米穗部发育相关基因进行功能分析。5)基于GWAS和QTL的联合分析,共发现13个显着SNP位点位于11个QTL标记内。这13个SNP候选区共筛出候选基因126个,其中76个在V18未成熟穗轴、授粉前穗轴和玉米花丝中有表达。通过GO分析和String蛋白互作分析,共挖掘到8个候选基因。通过基因表达数据库,从上述全部候选基因(共16个)中筛选出Zm00001d028217、Zm00001d052442和Zm00001d031451等3个相对重要的候选基因,进一步开展基因功能验证和穗部形态功能基因组研究。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表型遗传解析和QTL定位结果分析,初步阐明了6个穗部性状的遗传机理,并利用GWAS对3个性状(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进行深入解析,通过穗行数和行粒数性状的改良,指导陕A群、陕B群亲本组配,提高了陕A群和陕B群的育种效率。筛选出Zm00001d028217、Zm00001d052442和Zm00001d031451等3个重要候选基因,进一步开展功能验证分析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同时明确了不同授粉方式对玉米穗部各性状存在明显影响。
何利明[2](2021)在《水曲柳杂种优势分析及抗寒优势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M),作为我国东北重要的大径级用材的白蜡树属树种,应用场景广泛。针对水曲柳生产中优良种质缺乏、幼年苗木易受寒害和虫害的问题,开展了以水曲柳为母本,同属的大叶白蜡(Fraxinus americana Linn.,A)、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 Torr.,V)、小叶白蜡(Fraxinus sogdiana Bunge.,S)和水曲柳为父本的种间(MA、MV和MS)、种内(MM)杂交育种。本研究在前人种间杂交获得杂种种子与苗木的基础上,开展了 100个杂交组合涉及15个母本和17个父本的种内杂交。在系统地完成了杂交结实效果分析、杂种子一代(F1)的种子性状和苗木的多性状(寒冷适应性、生长和抗虫性)优势分析和优良多性状杂种种质的选育后,对杂种F1诸多杂种优势中影响成材的抗寒性优势形成机制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杂交结实的效果分析:通过采种和育苗获得了 24165粒种内杂交的种子和55个杂交组合的F1苗木。高压静电场处理(20 KV、间距10 cm、30 min)下种间杂交结实有了显着性提高(种子和苗木数提高了 22.4~517.5%和190.3~927.8%),并由此提出高压静电场处理花粉的促进种间杂交结实技术。2、F1的多性状杂种优势分析:杂种F1的种子性状表现出杂种优势(种间千粒重母本杂种优势(HFPs)达到10.5~14.2%)。连续多年的子代测定的结果显示,种间F1均可以在东北地区正常越冬,并表现出显着的生存率和生长杂种优势(生存率和材积最高HFPs可达35.6%和29.6%);MS的抗虫性HFPs为9.7%。表明种间杂交的育种策略在水曲柳抗性遗传改良中是可行的且效果显着。同时,通过14种曲线方程的回归分析与方程适应性检测,建立了杂种F1的树高生长和种间F1的杂种优势估计模型。3、杂种优良多性状的选育:选育了优良多性状(结实数和千粒重(良种推广中代表性繁殖性状)与苗木的适应性、生长、抗虫和抗寒)的杂种种质,并评价了其选育效果。1)结实数和千粒重选育:亲本分别超出总均值的45.6~98.8%和11.6~26.3%;34个杂交组合分别超出总均值的43.1~167.8%和11.6~26.6%。2)适应性、生长和抗虫性选育:选育了优良适应性的亲本和杂交组合,亲本生存率最高超均值27.0%(MV);25个杂交组合HFPs最高为85.2%(MV)。选育了优良生长和抗虫性的亲本、杂交组合和单株,亲本的材积遗传增益最高为16.8%(MV)、抗虫性遗传增益为2.1%(MS);25个杂交组合的材积HFPs最高为164.7%(MV)、抗虫性HFPs为43.3%(MS)和15.9%(MM)。优良通直度27个MM单株的材积最高超均值167.5%;抗虫性优良27个MM和8个MS单株的抗虫性超均值181.7%和67.1%。3)抗寒杂交组合选育:基于生存率,综合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选育了 4个优良抗寒的种内杂交组合(2×8、2×90,6×1、1×1)。从多个方面评价了高抗寒代表组合2×8的抗寒性优势,其中:3年生生存率HFPs达到了62.6%;帽儿山越冬后的3年生的典型单株无明显分枝,而对照分枝较多;嫁接无性系的新生枝以及叶片同样表现抗寒优势。4、基于DNA序列差异(核遗传)的杂种F1抗寒性杂种优势形成机制解析:从抗寒F1(2×8)与母本(2ck)间多个水平上的差异解析了种内F1的抗寒杂种优势机制:1)适应性和生长差异:2×8实生苗的适应性和生长性状上均存在显着的杂种优势(6年生生存率和材积、5年生通直度的HFPs为63.1%、66.5%和7.7%)。2)生理生化指标抗寒系数差异:2×8的渗透系统(可溶性糖HFPs为292.0%)、膜系统(相对电导率的 HFPs 为 13.7%)、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系统(POD(过氧化物酶)活性的HFPs为155.6%)和ABA(脱落酸)含量(HFPs为67.9%)上均有显着杂种优势体现。3)基因表达差异:寒冷处理后的基因表达中,2×8的CBF(C-repeat binding factor)依赖途径(节律基因 FmLHY(LATE ELONGATED HYPOCOTYL)、FmCBF1和 FmCOR413(Cold-regulated 413)的 HFPs 为 160%、109%和 495%)、ABA 途径(FmPYR1(Pyracbactin Resistance 1)的 HFPs 为 109%)、ROS 相关基因(FmPOD(POD 合成酶基因)HFPs为155%)和6个抗寒响应WRKYs中(FmWRKY21和FmWRKY40的HFPs为289%和240%),均表现出显着杂种优势。4)抗寒转录因子DNA序列差异:2×8的FmCBF1、FmWRKY40和FmWRKY7基因的 CDS 区域内分别有一个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T-A)、18 bp 片段缺失和58 bp片段插入;FmWRKY7基因启动子中有一个SNP(G-A)。由此,解析杂种F1抗寒杂种优势具体机制为:杂交重组了不同杂交亲本的基因资源,跟母本对照相比,在DNA重组过程中,引起了某些重要的抗寒转录因子,如FmCBF1、FmWRKY40和FmWRKY7的基因或者上游启动子的DNA序列产生了变异(如缺失,插入或点突变)。而这些变异,调节了这些在水曲柳幼苗中关键转录因子如FmCBF1、FmWRKY40和FmWRKY7等基因的转录与表达效率。同时,在“分子大开关”节律基因的共同调控下,CBF途径中关键基因(如FmCIHK、FmICE1等)、寒冷胁迫响应基因CORs(FmCOR413等基因)、ROS和ABA相关基因的高表达,进而引起了一系列生理指标(渗透系统、膜系统和ROS系统)以及内源激素(ABA等)的含量的上调来应对寒冷胁迫,从而形成抗寒性杂种优势。本研究根据水曲柳杂交结实效果提出了高压静电场处理花粉促进种间杂交高效结实技术;F1的多性状杂种优势分析确认了通过引进花粉的种间杂交育种策略在克服其他三种白蜡树属树种在东北地区难以存活的引种瓶颈、同时引进它们的优良性状来进行水曲柳遗传改良的可行性:优良多性状的水曲柳杂种种质的选育为国家和黑龙江省的大径级用材林建设提供了优良材料和选育策略;通过抗寒关键基因序列变异、基因表达和生理生化分析解析了杂种F1的抗寒机理,并在亲子代间的关键转录因子DNA序列差异上有所突破,为水曲柳抗寒性遗传改良和杂种优势机制的进一步揭示奠定基础。
徐舶[3](2020)在《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文中认为利用同源四倍体苜蓿花药(花粉)组培获得的单倍体植株与苜蓿二倍体野生种质杂交可以把野生种质携带的许多优异性状基因导入四倍体栽培苜蓿品种中,对拓宽苜蓿的遗传基础、加快突破性新品种培育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对新疆大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Xinjiang Daye’)利用花药组培法,通过优化培养条件,经流式细胞术鉴定倍性以获得单倍体植株;进一步利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单倍体进行加倍获得双单倍体植株;并在二倍体水平下进行种间远缘杂交,通过SRAP标记法探究亲本间遗传距离及杂种的真实性;通过杂种生长当年的株高、单株生物量等性状表现,明确不同倍性的各杂交组合杂种优势效应的差异,为筛选新种质及杂交亲本选配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后的苜蓿花药组培的再生体系提高了愈伤组织分化率(87.5%)和苜蓿单倍体植株(二倍体)的获得率(23.7%)。单倍体植株(二倍体)组培扦插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1mg/L NAA+2%蔗糖+0.7%琼脂,炼苗移栽时采用无菌营养土成活率最高。以苜蓿花药组培二倍体植株的叶片为外植体,于0.2%秋水仙素+1.5%DMSO条件下,液体悬浮振荡培养24h,可获得再生植株中2.86%~8.6%的双单倍体植株。(2)在二倍体水平下配制14个正反交组合,其结荚率、单荚种子数、相对结实率在不同的杂交时期差异显着,多数杂交组合在初花期和终花期结实性较好。(3)以14对SRAP引物对12个亲本材料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并鉴定了20个杂交组合的杂交种真实性,各杂交组合杂交种纯度为75~100%。真杂交种主要表现为双亲互补带型,而12.5%~66.67%的真杂交种中出现了亲本条带缺失和新带型,这可能也是其杂种优势的一种表现。(4)在生长表现强优势的组合中,有2/3组合为遗传距离较大的亲本组合,如苜蓿单倍体植株与扁蓿豆(M.ruthenica)种间远缘杂交组合在产量性状上表现出正向杂种优势。(5)亲本倍性差异和亲本间遗传距离对杂种优势形成均有显着影响,二倍体水平间杂交组合与四倍体水平间组合产量表现具有一定的等效性,且杂种优势强于四倍体组合。
李森林[4](2020)在《玉米P18-7近缘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杂交后代性状分析》文中认为本试验主要采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分析26份玉米P18-7近缘系与7份测验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UPGMA聚类分析法进行初步聚类,对33份玉米自交系的亲缘关系进行初步划分,并综合田间试验结果与SSR分子标记结果,从26份P18-7近缘系中选取10份作为被测系与7份测验种,采用NCⅡ设计,组配70份杂交组合,通过一年两点联合鉴定,对17份玉米自交系的13个主要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70份杂交组合特殊配合力、产量总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籽粒含水率和脱水速率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6对SSR引物一共检测到119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到的基因位点变化幅度为2~7个,平均为4.57个。每个SSR标记位点的多态信息量(PIC)变化幅度为0.3802~0.8402,平均为0.687。根据SSR标记结果建立的数据库,采用NTSYS2.10e软件计算33份玉米自交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得出GS变化幅度为0.3076~0.9038,平均值为0.6193。根据UPGMA聚类分析法对这33份自交系进行初步聚类,以遗传距离0.57为基准,可以划分为6类。2.联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地点内区组中,除雄花分支、全株叶片数、秃尖长、单株产量和百粒重未达到显着水平外,其它性状均达到极显着差异。在地点间,除了穗粗和行粒数未达到显着差异外,其它性状均达到极显着差异,说明大部分性状明显受生态环境和地域条件的影响。在组合间,所有性状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说明杂交组合间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在地点×组合互作间,除了茎粗未达到显着水平外,其他性状均达到极显着差异,进一步说明基因与环境互作对株高、穗位高等12个性状有影响。3.分析10份被测系中,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为正效应的有6个,P18-7、P18-3、15-6、P343、PH6WC和P337利用潜力较大。综合分析其它农艺性状的GCA表明,10份被测系中初步筛选出P18-7、P18-3、15-6在贵州地区的利用潜力较大,其利用潜力P18-7>P18-3>15-6。4.通过分析70个组合两点产量SCA排名前十的组合可见,产量SCA相对效应值变化范围较大,其SCA值在-18.69~19.51,其中有35个组合表现为正效应,p343×苏37、p18-7×苏37、15-6×P-162、15-7×丹340、PH6WC×丹340、PH6WC×78599141、P117×P-162、120×Anlk01-1、p337×78599141、173×7859914等10个组合的SCA较高,其中自交系15-7与丹340的产量GCA均表现出负效应,但15-7×丹340的产量SCA却排在第四位,由此可见,杂交组合产量SCA与双亲的GCA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只有两个亲本的GCA都较高,且两个亲本之间SCA也较高时,才能选育出高产杂交组合。5.对70个杂交组合产量进行TCA及杂优模式分析,其中41个组合TCA效应值为正,29个组合为负。产量TCA排名前十位的为:P343×苏37、P18-7×苏37、15-6×P-162、P18-3×W527、P18-3×P-162、15-6×苏37、PH6WC×Anlk01-1、P117×P-162、P337×W527、PH6WC×丹340。杂交组合产量的TCA效应值表现与产量表现结果一致,TCA效应值越大,其杂交组合产量就越高。产量的变化幅度在337.84kg-612.64kg之间,最高的是P343×苏37,对产量前10的杂交组合进行杂种优势模式分析,这些组合的杂优模式大致可以分为P343和P18-7与苏湾热带种质、15-6和P117与改良Reid、PH6WC和15-7与旅大红骨、PH6WC、P337和173与78599、120和PH6WC与Lancaster及P18-3和P337与贵州地方种质选系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杂种优势群。6.对SSR分子标记得到的遗传距离与杂交组合产量及其他农艺性状SCA进行相关性分析,对于潜力较好的前10位杂交组合,SSR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雄花分支、穗行数、穗粗和单株产量表现出显着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46、0.42、0.38、0.31;而与穗长、秃尖长表现出显着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64和-0.61;其余性状则未表现出明显相关性。7.对70个杂交组合籽粒含水率和脱水速率分析可见,籽粒含水率和脱水速率均随着授粉后天数的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但因品种的基因型不同而存在显着差异。在授粉46d后平均含水量变化范围在22.8%<sup>34.5%之间,籽粒含水量最小值低于40%,说明授粉46d后已经完全进入生理成熟期。在授粉53d后平均含水量变化范围在19.30%<sup>30.60%之间。收获时期籽粒含水量最低的组合是P117×黄早四,其次含水量较低的组合依次为:P18-3×黄早四、120×黄早四、15-7×黄早四、P337×黄早四和PH6WC×黄早四。根据授粉后不同时期籽粒脱水速率计算结果显示,授粉后25<sup>32d籽粒脱水速率变化幅度为2.01%/d,授粉后32<sup>39d变化幅度为1.68%/d,授粉后39<sup>46d变化幅度为1.18%/d,授粉后46<sup>53d变化幅度为1.29%/d,随着授粉后时间的增加,籽粒脱水速率呈逐渐减小趋势,其平均变化趋势的拟合方程为y=-0.464x+2.474,R2=0.930。
任嫒[5](2020)在《番茄优良自交系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文中认为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原产地位于南美。其作为世界上最常见的蔬菜之一,在我国和世界范围内均有种植。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也要求育种家不断提高对番茄种质资源的筛选和利用。除了对常规高产新品种进行选育以及提升栽培技术水平以外,对于杂交种的选育和推广应用同样也是是番茄育种研究的热点。对于番茄杂种优势的利用可以大大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本研究主要通过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筛选,选取了10个具有相应目标性状的优良亲本,并按照Griffing IV不完全双列设计获取其所配成的45个杂交组合,采用随机区组3次重复的方法对F1所有杂交组合及其亲本进行了以产量、早熟性、品质杂种优势(中亲优势、对照优势、离中优势)和配合力(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为主的研究分析,以期从中筛选出具有高配合力的强优势组合。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出杂种优势强的组合,研究发现番茄在不同性状上的杂种优势表现不尽相同,其中番茄杂交种产量性状对照优势全部表现为正向优势,中亲优势和离中优势分别有44.4%及51.1%呈现正优势。早期产量的对照优势、中亲优势、离中优势为53.3%、51.1%和53.3%。品质的对照优势、中亲优势、离中优势为86.7%、31.1%和60%。(2)筛选出一批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被测的8个性状中均呈现出良好表现的亲本为:17904、17969、17942;早熟性状中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大,可作为良好选择配组材料的亲本为17904、17969、17896;品质性状中表现较好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大的亲本材料为17648、17904、17969、17896。(3)筛选出一批特殊配合力高的杂交组合,组合17666×17648在株高、早期产量、总产量、单果重中均表现优异,组合17719×17955和17927×17969在成熟期上表现优异,组合17896×17904在可溶性固形物上符合优良杂种的评判标准,以上具有优良性状的杂交组合可对其亲本做目标性状改良后再组配杂交种,并作为种质资源进一步利用。(4)将10个亲本分别通过农艺性状聚类分析分为三个类群。其中将17719、17896、17927、17904、17942、17955与17996划分为第一类群;17666单独为第二类群,此类亲本在8个农艺性状的平均值均较大,农艺性状表现比较好;17969与17648属于第三类群,在产量性状与早熟性状的表现上都小于前面两个类群,性状表现上较差。(5)明确筛选出总产量强优势组合:17942×17969、17955×17969。早期产量强优势优组合:17666×17648、17955×17969;成熟期强优势组合为17896×17904、17896×17648、17942×17969,17719×17955和17927×17969;硬度强优势组合17969×17648、17719×17904;可溶性糖强优势组合17719×17927、17666×17927、17896×17904。其中组合17666×17648在株高、早期产量、总产量、单果重中均表现优异。
庞伟强[6](2020)在《9份南美玉米地方种质群体改良郑单958的育种潜力评估》文中研究指明玉米种质狭窄一直是限制我国玉米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瓶颈,发掘和创造玉米新种质,拓宽玉米种质基础已成为当前玉米育种工作者首当其冲的任务。黄淮海地区优良杂交种郑单958是我国第一大玉米品种,但在种植过程中出现不耐高温、抗性减弱等问题。针对郑单958目前存在的问题,本试验筛选了Tuxpeno×Comiteco、V531、Dente Branco等9份南美玉米地方种质群体作为一级供体,与单交种郑单958的两个亲本自交系郑58、昌7-2组配成18份顶交种作为二级供体,依据Hallauer、Dudley、Gerloff、Bernardo等学者提出的PTC、lplμ?、UBND、NI等遗传参数,评估其改良玉米单交种郑单958及主要玉米自交系PH6WC的育种潜力,试验结果如下:(1)利用一级供体直接改良郑单958时,在产量的选择基础上,群体P1(Tuxpeno×Comiteco)、P2(V531)、P4(CHZM01015)、P8(VRZM13061)都有改良郑单958的育种潜力。群体P1(Tuxpeno×Comiteco)改良昌7-2,然后F1代自交选系;群体P2(V531)遗传基础丰富,改良郑58和昌7-2都可以,但是改良郑58效果最佳,然后F1代自交选系;群体P4(CHZM01015)改良郑58,以郑58为轮回亲本回交1-2代,再自交选系;群体P8(VRZM13061)改良郑58,然后F1代自交选系。其中群体P1(Tuxpeno×Comiteco)、P2(V531)、P8(VRZM13061)可以改良郑单958产量、收获期含水量、百粒重多个农艺性状;群体P4(CHZM01015)可以改良郑单958的产量、收获期含水量、株高、抽雄期、吐丝期、全生育期、百粒重多个农艺性状。(2)利用二级供体改良郑单958时,在产量的选择基础上,发现改良郑单958的二级供体排名前三依次为:B7(昌7-2×Chis775)、A4(郑58×CHZM01015)、A9(郑58×VRZM13085),其中B7(昌7-2×Chis775)可以改良郑单958产量、株高、全生育期、百粒重多个农艺性状;A4(郑58×CHZM01015)可以改良郑单958产量、株高、穗位系数、抽雄期、吐丝期、百粒重多个农艺性状;A9(郑58×VRZM13085)可以改良郑单958的产量、收获期含水量、抽雄期、吐丝期、全生育期多个农艺性状。(3)利用自交系PH6WC广适应性以及高配合力等优良特性,可以有效的测试南美玉米地方种质群体的利用潜力。结果表明,组合C1(PH6WC×(Tuxpeno×Comiteco))、C2(PH6WC×V531)与对照郑单958相比表现增产且其他农艺性状优良,有望直接通过PH6WC与南美玉米地方种质群体的测交选育出高产、收获期含水量低、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易强[7](2020)在《玉米骨干亲本掖478和08-641关键区段的遗传解析》文中指出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品种改良是玉米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其中,抗逆性提高、杂种优势的利用、骨干亲本的遗传改良在玉米品种更新换代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西南地区作为玉米主生产区之一具有种植密度低,育种模式偏重“自育系×外引系”模式,育种亲本集中在08-641、18-599、S37等骨干亲本的特点。利用西南地区骨干亲本解析主要农艺性状及其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以及挖掘骨干亲本关键遗传区段对西南玉米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利用骨干亲本掖478和08-641构建一套包含301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在四个环境高低种植密度下对31个株型和产量相关性状进行鉴定;利用RIL群体构建一套包含298个F1的永久性F2(IF2)群体,与RIL群体一起在三个环境下对30个农艺性状进行表型鉴定,从而获取稳定型数量性状位点(QTL)。随后,观测这些QTL在64个选定的RIL、19个08-641衍生系和5个掖478相关系的传递和衍生情况;同时将上述自交系分别与5个测验系根据NCII设计进行测交,得到三个测验群体共计435个F1,于两个环境下对3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表型鉴定,分析这些QTL的存在对各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的显着水平,从而获取关键遗传区段并探讨掖478和08-641形成和改良规律。此外,构建一个近等基因系对关键区段bin2.07上控制雄花长的q TL2-3的进行验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利用RIL群体构建了一个包含683个SNP标记和全长为1786.06 c M的遗传图谱。联合环境分析显示92个QTL同时在高低密度下被观测到,而70个QTL仅在高密度下被发现。这表明高密度下存在额外的遗传机制。将近70%的QTL贡献率小于5%。此外,在低密度条件下检测到50对上位性互作位点和16个与环境存在互作的位点,而在高密度下则检出16对上位性互作位点以及22个存在与环境互作的位点。这些微效互作位点受到环境和密度的极大影响。本研究发现48个影响多个性状的QTL簇。这些结果显示不同位置的同一类性状可以部分受到同一遗传区段的调节,但是这些影响垂直株型的共享区域响应高低密度的遗传机制仍然存在差异。2.利用RIL和IF2群体检测到相似的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显着的遗传方差和中到高的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力表明这些性状变异主要受到基因型控制。总计525个影响30个主要农艺性状及其中亲优势(MPH)的QTL。此外,85个QTL至少在RIL、IF2与MPH中两个被发现。这表明不同遗传效应影响QTL的检测同时各个性状的遗传不是完全独立的。显性度分析表明单穗穗重、单穗籽粒重和单行籽粒数的位点超过50%以上呈超显性,而剩余性状的位点大多呈现较低的显性度。部分性状杂种优势单位点及其上位性互作的表型贡献率之和可达90%以上,表明不同性状杂种优势受不同遗传效应聚合影响。部分性状超显性的单位点在杂种优势中相较于其他遗传效应扮演着更重要的作用。QTL多效性可能也参与到调节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热点区域1.08-1.11、3.07-3.09和10.04-10.07聚集了大量控制株型和产量及其中亲优势的位点。3.本研究总计发现153个稳定性QTL。结合GCA信息发现75个QTL同时显着地影响其相应性状的GCA效应。同时考虑在40%以上在骨干亲本衍生系中传递,总计鉴定了12个关键遗传区段。其中,bins 2.07-2.08和5.04-5.05是掖478株型的遗传改良的关键区段。骨干亲本掖478和08-641及其衍生系或相关系间存在的相似的表型以及高QTL传递率均表明骨干亲本掖478和08-641之间存在遗传改良上的巨大差异,且存在其他供体亲本的新等位基因的聚集。这些遗传区段聚集了各骨干亲本的耐密和杂种优势的有利等位基因,为固定杂种优势群/池以及维持杂种优势池间高杂种优势水平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此外,各遗传群体中到高的遗传力以及GCA相较于特殊配合力(SCA)的主导性作用则暗示着GCA可被有效地用于预测自交系和杂交种的大多数性状的表现。这些结果也表明性状本身、杂交种表现、杂种优势和性状GCA之间存在遗传机制差异。这些结果加深了对骨干亲本关键区段的认识,并为其改良骨干亲本和创制新骨干系提供了新的见解。
李晓鹏[8](2020)在《种植密度对玉米抗倒伏特性及其杂种优势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玉米为集粮、油、饲和加工为一体的多种用途作物。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的产量主要措施之一。然而,随着种植密度的不断增加田间倒伏问题日益突出。倒伏不仅会大幅度降低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而且增加机械收获难度,增加玉米种植成本。因此,选用株型合理的耐密性、抗倒伏玉米品种,增加种植密度是当前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途径。目前大田种植的玉米均为杂交种(F1),其性状不仅与生长环境和农艺措施有关,还与其亲本自交系遗传特性和杂交优势密切相关。前人对种植密度影响玉米杂交种株型、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的研究较多,而对玉米杂交种与其亲本之间抗倒伏特性差异性和杂种优势关注相对较少。因此,本试验选用不同耐密性玉米杂交种与其亲本为试验材料,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抗倒伏特性的影响和杂种优势规律,可为玉米抗倒伏品种选育和杂种优势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植株性状和叶片形态的影响杂交种及其亲本株高和穗位高:XY335>XY41>ZD958,穗位系数:ZD958>XY41>XY335。XY335和ZD958节间长度均高于亲本,杂交种及其亲本节间直径和茎粗系数均随密度增加而减小。株高杂种优势指数和超亲优势均随密度增加而减小,株高和穗位高的超亲优势和杂种优势较大,穗位系数较小,且穗位高杂种优势显着高于株高。杂交种及其亲本的茎叶夹角:下部叶片>中部叶片>上部叶片,叶面积:中部叶片>上部叶片>下部叶片,叶向值:上部叶片>中部叶片>下部叶片。茎叶夹角、叶面积和叶向值超亲优势和杂种优势指数均随密度增加而减小。(2)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生物量积累的影响杂交种单株生物量、茎秆重和雌、穗重生物量:XY335>ZD958>XY41。XY41杂交种单株生物量、叶片重和穗重在高密下大于父小于母本,其余单株生物量、茎秆重、叶重、叶鞘重以及穗重均大于父母本。XY335和XY41单株生物量、茎秆重、叶片重、叶鞘重以及穗重的超亲优势及杂种优势指数均随密度先增加后降低。ZD958单株生物量和穗重随密度增加而减小,茎秆重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叶片重和叶鞘重随密度先增加后减小。XY41穗重超母优势和杂种优势指数随密度增加而减小,超父优势随密度增加而增加。(3)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基部节间茎秆强度的影响基部第3节间穿刺强度的峰值均表现XY335>ZD958>XY41。杂交种穿刺强度在低密度下均高于亲本,在中密度和高密度下均大于父本小于母本,在籽粒建成期(R2)或乳熟期(R3)达到峰值。XY335和ZD958杂种优势指数随密度增加而增加,XY41杂种优势指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玉米基部节间穿刺强度受其双亲互作的影响,密度越大表现越明显。玉米植株的倒伏率与穗位高、穗位系数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单株生物量、茎秆干重、基部第3节间直径和茎秆穿刺强度呈现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关系。(4)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穗部形状及产量的影响杂交种及其亲本穗长、穗粗、穗行数以及穗重随密度增加而减小,秃尖长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在低密条件下,杂交种穗长、穗粗和穗重大于父母本,穗行数大于母本小于父本;中密和高密下均小于父母本。XY335和ZD958秃尖在中密和高密下大于父母本,低密下大于母本小于父本。杂交种及其亲本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随密度增加而减小,理论产量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千粒重和理论产量杂种优势指数和超亲优势均随着密度增加而减小。杂交种穗粒数和理论产量的杂种优势指数较大,超亲优势较强,穗粒数超母优势大于超父优势,千粒重有较强的超父优势。
赵仁杰[9](2020)在《高粱叶角性状遗传与叶片光合相关参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hch)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型、酿造型、能源型和饲用型作物,随着对其需求的增加,如何在现有耕地面积的基础上提高高粱的产量,是高粱育种的重要目标。选育株型紧凑的优良高粱品种,是实现高粱高产的一个重要途径。高粱的叶片角度是构成紧凑株型的主要因素之一,决定了高粱叶片的空间分布,与单位面积的群体的光能利用率有着很大关系,因此在紧凑株型育种中研究高粱的叶片角度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289份吉林省现有高粱资源叶角性状进行统计研究,随后对9个亲本和其组配的18个杂交组合的叶角、叶向值以及其它相关农艺性状进行杂种优势、配合力与遗传力的研究,最后对高粱杂交种吉杂319及其亲本叶片的光合相关参数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参试的289份高粱资源中叶片角度变异范围为15.52°-77.08°,且呈现出由旗叶向下叶角逐渐减小的规律。在0-30°小叶角资源中,恢复系有62份,不育系有11份,杂交种有10份。同时筛选出3个自选紧凑型恢复系S03、S05、短F和1个紧凑型不育系421A。(2)高粱叶角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高粱杂交种平均叶角变异幅度很大,大多数表现出强大的杂种优势,90%以上的叶角超过中亲值。叶向值方面623A/短F表现最好。紧凑恢杂交种上部和下部的透光率分别比平展恢杂交种高68.62%和168.63%,紧凑类型的杂交种透光性高,透光率大,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3)恢复系S05、短F,不育系421A,在6个相关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上表现均较高,同时筛选出杂交组合421A/短F在各个性状方面均表现良好,在产量性状方面,421A/短F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为17.3408,达到所有组合中最高。在遗传力方面,广义遗传力:产量>生育期>株高>叶长>叶面积>穗长,狭义遗传力:株高>叶长>叶面积>生育期>产量>穗长。影响生育期、株高、叶长、叶面积和产量性状的遗传因素主要是加性效应,非加性效应较少,穗长遗传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生育期及产量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这6个性状的狭义遗传率最大的为株高93.15%,最小的穗长也为66.89%,宜早代选择。(4)杂交种吉杂319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和表观叶肉导度显着高于其母本不育系515A和父本恢复系501R,具有显着的杂种优势;叶片胞间CO2浓度显着低于其母本不育系515A和父本恢复系501R;叶片蒸腾速率与其亲本间差异不显着,叶片光合代谢能力显着高于其双亲。
易红华[10](2020)在《10个甜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鲜食甜玉米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经济效益显着,近年得到了迅猛发展。国家政策对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消费者也越来越接受和喜爱鲜食甜玉米,育种家们也加大了对鲜食甜玉米种质的改良与创新力度。配合力是评价自交系价值及利用潜势的主要指标,是进行种质改良与种质创新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对自交系材料进行配合力分析,有助于育种者了解其遗传特性,从而提高育种工作效率。本研究对本单位培育的10个甜玉米自交系进行配合力分析,采用不完合双列杂交法,以4个甜玉米自交系为母本(P1:DH3534、H1019、WU353、H808),6个甜玉米自交系为父本(P2:ET1003、T5728、BT708、BT723、BT731、T9623),组配24个杂交组合,将这24个组合按3次重复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试验,调查蒸煮品质、还原糖含量、水溶性糖含量、皮渣率、单株鲜穗产量、株高、穗位高、穗长、秃尖长、行粒数、穗行数、百粒重、出籽率等13个性状。通过配合力分析,为这10个自交系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10个甜玉米自交系13个性状GCA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性状不同自交系的GCA效应值大小不一,有正向效应,也有负向效应。在特定性状上,自交系间GCA效应值有的差异极显着,有的差异却不显着。同一自交系在不同性状上表现出的GCA效应也不相同,在某一性状上是正向效应,而在另一性状上却表现为负向效应。没有任何一个自交系在某个性状GCA效应上均表现为正向效应或负向效应。本研究的10个甜玉米自交系中,DH3534在还原糖含量、单株鲜穗产量、穗长、行粒数、出籽率上均表现出较高的正向效应,DH3534在提高后代还原糖含量、单株鲜穗产量、穗长、行粒数、出籽率上将起到积极作用;H1019在蒸煮品质、还原糖含量、水溶性糖含量表现出较好的正向效应,而在秃尖长性状上又表现出非常低的负向效应,说明H1019在改善组配组合品质、提高满尖度上的机率大。DH3534和H1019特点突出,有较高的育种应用价值。2、遗传力估算结果表明,还原糖含量、皮渣率、行粒数、穗长、穗位高、株高、出籽率、水溶性糖含量、蒸煮品质狭义遗传力较高,选育甜玉米自交系时,这些性状宜在早代进行选择。单株鲜穗产量、秃尖长、穗行数、百粒重等性状,宜在晚代进行选择,特别是百粒重,受环境影响非常大,更要在晚代进行选择,可以改善选择效果。3、本研究中24个杂交组合,根据单穗产量及其他综合性状特殊配合力都较好的杂交组合为DH3534×T5728和DH3534×ET1003。若是单从蒸煮品质分析结果看,H1019×T5728、H1019×T9623是较好的组合。
二、利用多性状综合杂种优势选育玉米杂交种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多性状综合杂种优势选育玉米杂交种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陕A群和陕B群选育玉米自交系的穗部性状遗传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玉米的重要性及产量提高途径 |
1.2 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应用与改良 |
1.2.1 国内外玉米杂种优势群划分与应用 |
1.2.2 陕A群和陕B群杂种优势群构建与应用 |
1.3 玉米复杂数量性状遗传机理解析方法 |
1.3.1 连锁分析是经典的遗传分析方法 |
1.3.2 关联分析是高精度的遗传分析方法 |
1.3.3 高通量分子标记在数量性状解析中的应用 |
1.3.4 联合连锁与关联是解析数量性状遗传的强有力工具 |
1.4 玉米穗部性状研究进展 |
1.4.1 玉米穗分化过程 |
1.4.2 穗部性状是产量的重要构成因子 |
1.4.3 玉米穗部性状的连锁解析 |
1.4.4 玉米穗部性状的关联分析 |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分离群体的玉米穗部性状QTL定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田间管理与表型调查 |
2.1.3 穗部性状遗传力分析 |
2.1.4 基因分型与标记筛选 |
2.1.5 遗传连锁图构建 |
2.1.6 QTL定位 |
2.1.7 候选基因的筛选和功能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亲本表型鉴定 |
2.2.2 群体表型变异、相关性和遗传力分析 |
2.2.3 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 |
2.2.4 多环境联合QTL定位 |
2.2.5 单环境QTL定位 |
2.2.6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值QTL定位 |
2.2.7 穗部性状上位性QTL定位 |
2.3 讨论 |
2.3.1 自交系穗部性状遗传基础丰富 |
2.3.2 授粉方式对穗部性状存在影响 |
2.3.3 穗部性状候选基因预测 |
第三章 基于126 个自交系的穗部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与表型调查 |
3.1.3 表型数据分析 |
3.1.4 基因分型与标记筛选 |
3.1.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1.6 候选基因预测和功能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穗部性状遗传变异和遗传力分析 |
3.2.2 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GWAS分析 |
3.2.3 穗部性状的优异等位基因分析 |
3.2.4 候选基因筛选与功能分析 |
3.2.5 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的候选基因 |
3.3 讨论 |
3.3.1 自交系穗部性状遗传基础丰富 |
3.3.2 不同性状间的共关联位点 |
3.3.3 穗部相关调控通路复杂 |
3.3.4 关联SNP位点可在种质改良中应用 |
第四章 玉米穗部性状候选基因预测与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2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连锁与关联共定位分析 |
4.3.2 候选基因筛选及功能注释 |
4.3.3 候选基因GO分析和调控网络响应 |
4.3.4 候选基因的预测 |
4.3.5 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全文结论 |
5.2 本研究创新点、局限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水曲柳杂种优势分析及抗寒优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林木杂交育种及杂种优势机理研究进展 |
1.2.1 林木杂交育种的研究进展 |
1.2.2 杂种优势的机理 |
1.3 水曲柳杂交育种的研究进展 |
1.3.1 白蜡树属树种简介 |
1.3.2 水曲柳育种的研究进展 |
1.3.3 水曲柳杂交育种及杂种优势机制的研究进展 |
1.4 植物抗寒研究进展 |
1.4.1 寒冷胁迫对植物生理的影响 |
1.4.2 植物抗寒途径及抗寒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1.4.3 植物抗寒性测定和评价方法 |
1.5 本研究的思路、技术路线与目的意义 |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2 目的意义 |
2 水曲柳杂交的结实和种子性状分析与良种选育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水曲柳杂交 |
2.1.2 水曲柳杂交的结实、种子性状和苗木数量统计 |
2.1.3 水曲柳杂交结实与千粒重优良的杂种选育 |
2.1.4 数据分析与作图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种间杂交的结实和种子性状分析与高压静电场处理花粉的影响 |
2.2.2 水曲柳种内杂交的结实与种子性状分析 |
2.2.3 基于结实和种子千粒重性状的优良亲本的选育 |
2.2.4 基于结实和种子千粒重性状的F1杂交组合选育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水曲柳杂种F1苗木的杂种优势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与设计 |
3.1.2 统计分析 |
3.1.3 数据处理与作图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杂种F1适应性的优势分析 |
3.2.2 杂种F1的生长性状优势分析 |
3.2.3 杂种F1的抗虫性优势分析 |
3.2.4 F1树高生长模型的建立及杂种优势预测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水曲柳适应性、生长和抗虫性的杂交良种选育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水曲柳杂交良种选育的材料 |
4.1.2 水曲柳杂交良种的选育方法 |
4.1.3 杂种F1的生长与抗虫性状遗传参数和优良亲本遗传增益估计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水曲柳适应性分析及良种选育 |
4.2.2 水曲柳杂种生长性状分析及良种选育 |
4.2.3 水曲柳抗虫性分析及良种选育 |
4.3 本章小结 |
5 水曲柳种内F1抗寒良种选育及优势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种内F1杂交组合的抗寒相关指标测定 |
5.1.2 种内F1的抗寒性评价和优良选育 |
5.1.3 种内抗寒F1的优势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基于生存率的F1分析和多性状综合优良抗寒杂交组合选育 |
5.2.2 种内F1抗寒性的评价和优良选育 |
5.2.3 基于实生单株生长与生存率的F1分析和优良杂交组合评价 |
5.2.4 基于F1无性系的新生枝和叶片抗寒性分析和优良杂交组合评价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水曲柳种内抗寒F1的生长、生理优势分析 |
6.1 材料方法 |
6.1.1 F1杂交组合实生苗的适应性和生长特征调查 |
6.1.2 F1杂交组合的嫁接无性系的新生枝生长和叶片性状调查 |
6.1.3 寒冷处理下F1杂交组合的生理指标测定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适应性和生长特性优势分析 |
6.2.2 渗透系统抗寒系数的优势分析 |
6.2.3 膜系统抗寒系数的优势分析 |
6.2.4 ROS系统抗寒系数的优势分析 |
6.2.5 内源ABA含量抗寒系数的优势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水曲柳抗寒F1的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核遗传)机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抗寒基因的筛选和基因表达检测 |
7.1.2 FmCBF1和Fm WRKYs基因与启动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7.1.3 FmCBF1和Fm WRKYs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7.1.4 FmCBF1和Fm WRKYs基因与启动子序列的差异分析 |
7.1.5 实验试剂 |
7.1.6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CBF依赖途径关键基因表达的优势分析 |
7.2.2 ABA途径基因的表达分析 |
7.2.3 ROS系统中POD和GSH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
7.2.4 抗寒相关转录因子WRKYs基因表达的差异分析 |
7.2.5 水曲柳WRKY7、21、26和45的克隆、全长鉴定及同源蛋白比对 |
7.2.6 水曲柳WRKY7、21、26和45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7.2.7 水曲柳WRKY7、21和CBF1基因启动子区的克隆 |
7.2.8 水曲柳CBF1和抗寒相关转录因子WRKYs表达模式分析 |
7.2.9 抗寒F1与母本间的CBF1和WRKYs基因与启动子序列差异分析 |
7.3 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创新之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单倍体诱导及应用 |
1.2 单倍体的鉴定 |
1.2.1 染色体计数法与流式细胞术鉴定法 |
1.2.2 形态学鉴定法与气孔数鉴定法 |
1.2.3 分子标记法与遗传标记法 |
1.2.4 放射线辐射法与其他方法 |
1.3 单倍体的加倍方法 |
1.3.1 秋水仙素的加倍原理 |
1.3.2 秋水仙素加倍技术在双单倍体植株诱导中的应用 |
1.4 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
1.4.1 国外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
1.4.2 国内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
1.5 真假杂交种的鉴定方法 |
1.5.1 形态学鉴定法 |
1.5.2 细胞学鉴定法 |
1.5.3 物理化学鉴定法 |
1.5.4 生化标记鉴定法 |
1.5.5 分子标记鉴定法 |
1.5.6 SRAP技术原理与方法 |
1.5.7 SRAP技术在杂交种鉴定中的应用 |
1.6 杂交育种与杂种优势分析 |
1.6.1 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
1.6.2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 |
1.6.3 育性与杂种优势 |
1.6.4 不同倍性材料的杂交利用 |
1.7 杂交亲本的选择与杂种优势预测 |
1.7.1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预测 |
1.7.2 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 |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9 主要研究内容 |
1.10 研究技术路线 |
2 苜蓿单倍体培养及育性鉴定 |
2.1 试验材料与药品 |
2.1.1 材料来源 |
2.1.2 试验药品来源 |
2.2 试验方法 |
2.2.1 组培再生体系的优化 |
2.2.2 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
2.2.3 单倍体植株扩繁 |
2.2.4 炼苗移栽 |
2.2.5 花粉育性鉴定 |
2.2.6 自交结实率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的优化 |
2.4.2 流式细胞术鉴定法的优化 |
2.4.3 根尖染色体鉴定法的优化 |
2.4.4 不同倍性苜蓿组培茎段扦插生根率 |
2.4.5 不同倍性苜蓿材料炼苗移栽成活率 |
2.4.6 不同倍性新疆大叶苜蓿部分器官形态差异 |
2.4.7 不同倍性苜蓿自交结荚情况与种子活力 |
2.5 讨论 |
2.5.1 外源激素对苜蓿花药分化培养的影响 |
2.5.2 流式细胞术对植物倍性鉴定的影响因素 |
2.5.3 根尖染色体鉴定的影响因素 |
2.5.4 不同倍性苜蓿的自交不亲和性 |
2.6 小结 |
3 苜蓿双单倍体植株的诱导 |
3.1 试验材料与药品 |
3.1.1 材料来源 |
3.1.2 试验药品来源 |
3.2 试验方法 |
3.2.1 固体和液体秋水仙素培养基 |
3.2.2 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
3.2.3 分化与生根培养 |
3.2.4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
3.3 数据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秋水仙素处理对出愈率的影响 |
3.4.2 愈伤组织继代改良培养 |
3.4.3 秋水仙素处理对茎段生根率的影响 |
3.4.4 秋水仙素加倍处理后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
3.4.5 双单倍体植株的再分化 |
3.5 讨论 |
3.5.1 不同培养方式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
3.5.2 不同外植体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
3.5.3 不同处理因素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
3.5.4 愈伤组织的继代改良 |
3.6 小结 |
4 不同倍性和育性材料间杂交结实率的比较 |
4.1 试验材料与杂交组合 |
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2.1 物候期观测 |
4.2.2 人工杂交 |
4.3 数据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物候期 |
4.4.2 不同育性苜蓿杂交组合结实率分析 |
4.4.3 不同倍性苜蓿杂交组合结实率分析 |
4.4.4 二倍体苜蓿种间杂交结实率分析 |
4.4.5 二倍体苜蓿与扁蓿豆种间杂交结实率分析 |
4.4.6 杂交时期对杂交结荚率的影响 |
4.4.7 各因素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 讨论 |
4.5.1 育性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2 倍性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3 种间杂交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4 杂交时期与杂交结实率 |
4.6 小结 |
5 杂交亲本遗传距离分析及杂交种真实性鉴定 |
5.1 试验材料与药品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药品 |
5.2 试验方法 |
5.2.1 DNA的提取与检测 |
5.2.2 SRAP引物 |
5.2.3 SRAP-PCR扩增反应体系及程序 |
5.2.4 PCR产物检测 |
5.3 数据分析方法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12个杂交亲本SRAP标记图谱分析 |
5.4.2 12个苜蓿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 |
5.4.3 杂交种真实性的鉴定 |
5.4.4 各杂交组合杂交种纯度 |
5.4.5 影响杂交种纯度的主要因素 |
5.5 讨论 |
5.5.1 苜蓿亲本材料种质遗传多样性与遗传距离分析 |
5.5.2 苜蓿杂交种分子标记特异带与纯度鉴定 |
5.5.3 影响杂交种纯度的因素 |
5.6 小结 |
6 不同倍性的杂种产量性状优势分析 |
6.1 试验材料 |
6.2 试验方法 |
6.3 数据分析方法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苜蓿亲本材料的单株地上生物量比较 |
6.4.2 苜蓿亲本材料产量性状表现 |
6.4.3 育性和倍性对苜蓿亲本材料产量性状的影响 |
6.4.4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优势表现 |
6.4.5 苜蓿强优势杂交组合的筛选 |
6.4.6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
6.4.7 不同倍性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表现 |
6.4.8 不同倍性杂交组合牧草产量优势表现 |
6.4.9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优势与遗传距离相关性 |
6.4.10 亲本倍性与遗传距离对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杂种优势的影响 |
6.5 讨论 |
6.5.1 产量性状对杂种优势形成的影响 |
6.5.2 苜蓿强优势杂交组合的筛选 |
6.5.3 倍性与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关系 |
6.5.4 遗传距离对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影响 |
6.5.5 遗传距离和倍性与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关系 |
6.6 小结 |
7 全文讨论 |
7.1 苜蓿单倍体与双单倍体获得的影响因素 |
7.2 苜蓿SRAP分子标记特异带与杂种优势相关性 |
7.3 苜蓿种内与种间杂交结实性的差异 |
8 结论 |
9 本研究创新 |
10 下一步研究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玉米P18-7近缘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杂交后代性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玉米种质资源利用与研究现状 |
1.1.1 种质资源的概念 |
1.1.2 国内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 |
1.1.3 外来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 |
1.2 种质资源的扩增、改良及创新的必要性和途径 |
1.2.1 种质资源扩增、改良及创新的必要性 |
1.2.2 种质资源扩增途径和方法 |
1.3 分子标记在玉米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1.4 玉米自交系遗传差异与杂交后代产量关系 |
1.4.1 遗传距离 |
1.4.2 配合力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室材料与方法 |
2.2 SSR实验方法 |
2.2.1 DNA的提取与检测 |
2.2.2 SSR分子标记 |
2.2.3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田间试验材料与方法 |
2.3.1 田间试验材料 |
2.3.2 田间试验方法 |
2.3.3 田间试验调查与室内考种 |
2.3.3.1 籽粒含水量及脱水速率的测定 |
2.3.4 田间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4.1 配合力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实验室结果与分析 |
3.1.1 SSR结果分析 |
3.1.2 SSR聚类分析 |
3.1.3 种质间遗传差异分析 |
3.2 田间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1 主要农艺性状方差分析 |
3.2.2 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方差分析 |
3.2.3 主要农艺配合力效应值分析 |
3.2.3.1 一般配合力分析 |
3.2.3.2 特殊配合力分析 |
3.2.3.2.1 产量特殊配合力分析 |
3.2.3.2.2 主要农艺性状特殊配合力分析 |
3.2.3.3 产量总配合力及杂优模式分析 |
3.2.3.4 遗传参数分析 |
3.2.3.5 遗传距离与配合力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籽粒含水率与脱水速率分析 |
4.1 不同组合籽粒含水率的变异情况 |
4.2 不同组合籽粒脱水速率的变异情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33份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5.2 玉米P18-7近缘系一般配合力分析 |
5.3 70个杂交组合特殊配合力分析 |
5.4 总配合力及杂优模式分析 |
5.5 籽粒含水率与脱水速率分析 |
5.6 P18-7近缘系的改良创新及利用前景 |
5.7 下一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番茄优良自交系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杂种优势的分析方法及研究现状 |
1.2.2 配合力的分析方法及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材料的栽培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 亲本农艺性状的观察与测定 |
2.4 分析与统计方法 |
2.4.1 杂种优势群划分 |
2.4.2 杂种优势分析 |
2.4.3 配合力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杂种优势分析 |
3.1.1 主要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
3.1.2 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
3.1.3 早熟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
3.1.4 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
3.2 一般配合力分析 |
3.2.1 产量性状配合力方差分析 |
3.2.2 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分析 |
3.2.3 早熟性状配合力方差分析 |
3.2.4 早熟性状一般配合力分析 |
3.2.5 品质性状配合力方差分析 |
3.2.6 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分析 |
3.3 特殊配合力分析 |
3.3.1 产量性状特殊配合力分析 |
3.3.2 早熟性状特殊配合力分析 |
3.3.3 品质性状特殊配合力分析 |
3.3.4 各性状遗传力分析 |
4 讨论 |
4.1 番茄不同性状杂种优势表现 |
4.2 番茄不同性状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 |
4.3 番茄杂种优势群划分 |
4.4 本试验不足之处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9份南美玉米地方种质群体改良郑单958的育种潜力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与现状 |
1.1.1 国外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以及利用现状 |
1.1.2 中国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以及利用现状 |
1.2 玉米杂种优势群以及杂种优势模式的研究 |
1.3 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的必要性 |
1.4 玉米种质资源改良、创新的方法 |
1.4.1 地方种质资源的改良与利用 |
1.4.2 外来种质的改良与利用 |
1.5 有利等位基因评估的方法 |
1.6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7 试验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顶交种组合的配制 |
2.2.2 三交种测交组合的配制 |
2.2.3 田间试验鉴定 |
2.2.4 调查农艺性状与方法 |
2.3 统计分析 |
2.3.1 数据处理 |
2.3.2 方差分析 |
2.3.3 多重比较 |
2.3.4 超标优势 |
2.3.5 供体评价参数计算 |
3 结果分析 |
3.1 一级供体对郑单958的改良潜力评估 |
3.1.1 A、B组顶交种产量和其他主要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 |
3.1.2 A、B两组顶交种组合产量与CK的多重比较 |
3.1.3 A、B两组18份顶交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与CK的多重比较 |
3.1.4 一级供体改良郑单958的遗传参数分析 |
3.1.5 一级供体改良郑单958的育种策略 |
3.2 一级供体改良PH6WC的育种潜力 |
3.2.1 C组顶交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 |
3.2.2 C组9份顶交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与CK的多重比较 |
3.3 二级供体对郑单958的育种潜力评估 |
3.3.1 三交种测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方差分析 |
3.3.2 三交测交组合产量与CK的多重比较 |
3.3.3 顶交种供体组合产量PTC分析 |
3.3.4 三交种测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与CK的多重比较 |
3.3.5 改良郑单958各个性状的最佳二级供体分析 |
3.3.6 二级供体改良郑单958的育种策略 |
4 讨论 |
4.1 一级供体选择的依据 |
4.2 单倍体技术的应用 |
4.3 外来种质本土化的重要性 |
4.4 南美玉米地方种质群体对黄淮海玉米品种改良创新途径的探讨 |
4.5 PH6WC的利用 |
4.6 试验不足之处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玉米骨干亲本掖478和08-641关键区段的遗传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概述 |
1.2 玉米与环境、密度互作的研究进展 |
1.2.1 群体密度与主要农艺性状关系 |
1.2.2 理想株型 |
1.2.3 耐密性和理想株型遗传基础的研究 |
1.2.4 耐密性和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研究 |
1.3 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1.3.1 国外育种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划分 |
1.3.2 我国杂种优势群基础和杂种优势模式 |
1.3.3 杂种优势的遗传假说解释 |
1.3.4 杂种优势的研究方法 |
1.3.5 玉米杂种优势的研究进展 |
1.4 骨干亲本的研究进展 |
1.4.1 我国玉米骨干自交系及其衍生系的相关研究进展 |
1.4.2 西南玉米生产区骨干自交系08-641 的研究进展 |
1.5 植物QTL定位方法与原理 |
1.5.1 QTL定位群体和分子标记 |
1.5.2 QTL作图方法 |
1.5.3 QTL精细定位方法 |
1.6 配合力测定简介 |
1.6.1 配合力分析设计 |
1.7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的意义 |
1.7.2 研究的目的 |
1.7.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多环境高低密度下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QTL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田间试验设计和性状调查 |
2.1.3 田间数据分析 |
2.1.4 遗传图谱的构建 |
2.1.5 QTL定位、上位性和QTL与环境互作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双亲和重组自交系的株型和产量相关性状的表型分析 |
2.2.2 多环境下RIL群体的农艺性状的联合方差分析、遗传力和相关分析 |
2.2.3 SNP连锁图谱的构建 |
2.2.4 多环境两种种植密度下RIL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
2.2.5 高低密度下RIL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的上位性互作和QTL与环境互作分析 |
2.2.6 株型和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多效性分析 |
2.3 讨论 |
2.3.1 不同密度下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响应的遗传机制 |
2.3.2 上位性互作和QTL与环境互作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2.3.3 QTL多效性影响骨干亲本株型的垂直分布和产量表现 |
第三章 、掖478×08-641 下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的遗传解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田间试验设计和性状调查 |
3.1.3 田间数据分析 |
3.1.4 遗传图谱构建和QTL作图 |
3.2 结果 |
3.2.1 RIL群体和IF_2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及其杂种优势的表现分析 |
3.2.2 IF_2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联合方差、遗传力和相关关系分析 |
3.2.3 RIL群体和IF_2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其中亲优势的QTL定位分析和比较 |
3.2.4 显性和超显性效应对杂种优势的影响 |
3.2.5 双位点上位性效应对主要农艺性状及其杂种优势的影响 |
3.2.6 多效应对主要农艺性状及其杂种优势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不同遗传效应共同影响农艺性状及其杂种优势水平 |
3.3.2 QTL多效性影响性状均值及其杂种优势水平 |
3.3.3 耐密性与杂种优势之间的关系 |
第四章 、骨干亲本掖478和08-641 关键遗传区段的挖掘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田间试验设计和性状调查 |
4.1.3 田间数据分析 |
4.1.4 重要遗传区段的鉴定 |
4.2 结果 |
4.2.1 RIL和IF_2群体中主要农艺性状的稳定型QTL的鉴定 |
4.2.2 掖478和08-641与相应的衍生系的表型表现 |
4.2.3 两个骨干亲本衍生系的GCA表现及其测验群体的遗传参数分析 |
4.2.4 骨干亲本和衍生系之间的农艺性状的QTL的传递 |
4.2.5 骨干亲本和它们相关衍生系间的特异遗传区段的变异和验证 |
4.3 讨论 |
4.3.1 亲本自交系本身性状、杂种优势表现、一般配合力和杂种优势之间的遗传调节 |
4.3.2 骨干亲本掖478和08-641的遗传改良比较 |
4.3.3 特异性遗传区段的潜在利用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种植密度对玉米抗倒伏特性及其杂种优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植株性状的影响 |
1.1.1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植株性状的影响 |
1.1.2 玉米植株形态有关性状的遗传特性 |
1.2 茎秆形态结构对倒伏的影响 |
1.2.1 植株形态对倒伏的影响 |
1.2.2 茎秆形态对倒伏的影响 |
1.2.3 玉米倒伏性相关的遗传特征 |
1.3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
1.4 玉米倒伏与植株生物量的关系 |
1.5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茎秆强度的影响 |
1.5.1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茎秆穿刺强度的影响 |
1.5.2 茎秆强度的遗传特性 |
1.6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田间倒伏率的影响 |
1.7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 |
1.7.1 种植密度与杂交种及其自交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关系 |
1.7.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遗传特性 |
1.8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9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9.1 研究内容 |
1.9.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的指标和方法 |
2.3.1 植株形态测定 |
2.3.2 叶片形态测定 |
2.3.3 植株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
2.3.4 穿刺强度测定 |
2.3.5 玉米倒伏情况调查 |
2.3.6 室内考种 |
2.4 玉米生育期主要气象指标 |
2.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植株性状差异及杂种优势分析 |
3.1.1 不同品种间植株性状差异比较 |
3.1.2 植株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
3.2 叶片性状差异性及杂种优势分析 |
3.2.1 不同品种间叶片性状差异比较 |
3.2.2 叶片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
3.3 基部节间形态比较 |
3.4 干物质积累差异及杂种优势分析 |
3.4.1 不同品种间器官干物质积累的比较 |
3.4.2 各器官占全株干物质积累的分配比例 |
3.4.3 植株干物质的分配杂种优势分析 |
3.5 茎秆穿刺强度差异及杂种优势分析 |
3.5.1 不同品种间茎秆穿刺强度差异比较 |
3.5.2 茎秆穿刺强度杂种优势分析 |
3.6 田间倒伏率差异性比较 |
3.7 不同品种穗部性状和产量性状及其杂种优势比较 |
3.7.1 不同品种间穗部性状差异 |
3.7.2 不同品种间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差异 |
3.7.3 穗部性状杂种优势比较 |
3.7.4 产量构成因子杂种优势比较 |
3.8 植株性状与抗倒伏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讨论 |
4.1.1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植株性状的影响 |
4.1.2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
4.1.3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茎秆强度的影响 |
4.1.4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穗部形状及产量的影响 |
4.2 结论 |
4.2.1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植株性状和叶片形态的影响 |
4.2.2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基部节间茎秆强度和倒伏率的影响 |
4.2.3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生物量积累、穗部形状及产量的的影响 |
第五章 创新点与展望 |
5.1 创新点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9)高粱叶角性状遗传与叶片光合相关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高粱生产概况 |
1.2 高粱理想株型育种研究 |
1.3 高粱株型相关性状的探索发展 |
1.4 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解析 |
1.5 研究的目及意义 |
第二章 高粱叶角性状遗传及相关农艺性状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高粱杂交种及亲本叶片光合参数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4.1 高粱叶角及相关农艺性状研究 |
4.2 高粱叶片光合相关参数研究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10个甜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我国玉米发展现状 |
1.2 甜玉米研究概述 |
1.3 甜玉米育种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1.4 配合力测定方法 |
2 目的意义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技术路线图 |
3.2 试验材料 |
3.3 试验设计 |
3.4 性状考察 |
3.5 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组合间差异显着性检验 |
4.2 配合力方差分析 |
4.3 亲本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分析 |
4.4 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分析 |
4.5 遗传参数估算 |
5 讨论 |
5.1 配合力在育种上的应用 |
5.2 10个甜玉米自交系一般配合力 |
5.3 10个甜玉米自交系特殊配合力 |
5.4 10个甜玉米自交系13个性状遗传参数 |
5.5 重庆甜玉米育种的设想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利用多性状综合杂种优势选育玉米杂交种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陕A群和陕B群选育玉米自交系的穗部性状遗传解析[D]. 杨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水曲柳杂种优势分析及抗寒优势机制研究[D]. 何利明.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3]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D]. 徐舶.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4]玉米P18-7近缘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杂交后代性状分析[D]. 李森林. 贵州大学, 2020(04)
- [5]番茄优良自交系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D]. 任嫒.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6]9份南美玉米地方种质群体改良郑单958的育种潜力评估[D]. 庞伟强.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7]玉米骨干亲本掖478和08-641关键区段的遗传解析[D]. 易强. 四川农业大学, 2020
- [8]种植密度对玉米抗倒伏特性及其杂种优势的影响[D]. 李晓鹏. 石河子大学, 2020(05)
- [9]高粱叶角性状遗传与叶片光合相关参数研究[D]. 赵仁杰.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10]10个甜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D]. 易红华. 西南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