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袁杰,侯森,苑嗣明[1](2021)在《复合地基变刚度调平设计在某框架-核心筒结构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某框架-核心筒结构采用了进行变刚度调平设计的CFG桩复合地基。仅对核心筒区域和外框架区域进行地基处理并采用不同的CFG桩间距,以达到调整地基刚度、控制差异沉降的目的,经计算可以采用变厚度筏板,从而使基础的受力更为合理,也提高了经济性。提出了采用PKPM(4.3.4版)软件对实际工程进行复合地基变刚度调平设计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罗兰芳[2](2020)在《地基土—结构—设备体系振动台试验研究与能量反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建筑结构使用功能需求的增长促使其内部设备等非结构构件大量涌现,建筑结构本身与其内部设备形成了结构-设备耦合体系。对于结构-设备耦合体系的研究多基于刚性地基的假定,而真实地基情况与计算假设之间的差异可能导致结构-设备体系设计出现不合理、乃至不安全的情形。一方面,地基相对柔性可引起上部结构-设备体系动力特性的改变,另一方面,由于地基无限性导致的振动能量远处逸散效应将进一步改变上部结构-设备体系的地震反应机理,因此将地基土、结构、设备三者联合分析更能反映真实情形。然而,由于地基土-结构-设备体系规模庞大性及内部相互作用复杂性,尚缺乏高效的整体体系地震反应计算方法,而试验研究成果更是匮乏。有鉴于此,本文针对地基土-结构-设备体系研究中所涉及的地基土能量逸散效应的模拟、体系振动台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体系抗震设计能量法所涉及的基本问题进行探索,研究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情况下结构-设备体系能量反应的计算理论,分析了结构-设备体系在真实地基条件下的地震能量输入和能量耗散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概述如下:1.提出了模拟远场地基土无限域能量逸散效应的模态综合-阻尼抽取联合法。研究了模态综合法与阻尼抽取法联合应用于远场地基土模拟的相关理论,推导了联合法模拟远场地基土有限元时域模型的计算表达式。以有限元软件ANSYS与编程软件MATLAB联合应用实现模拟远场地基土有限元模型的前处理,并以Simulink状态空间方法实现模拟远场地基土模型的计算。基于算例分析对所提出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拟远场地基土能量逸散的模态综合-阻尼抽取联合法计算效率高且不失精度。2.提出了地基土-结构-设备体系基于分枝模态方法的实时耦联振动台试验方法。推导了地基土-结构-设备体系运动方程并变换使得结构-设备体系与地基土之间相互作用以耦合项荷载形式出现,进而可实现结构-设备体系试验子结构与地基土数值子结构之间的数据交互。对单向加载振动台装置上地基土转动效应的模拟进行研究,将地基土转动效应以等效荷载方法模拟进而提出了整体体系的实时耦联振动台试验方法。对数值子结构地基土模型的实施进行研究,并对其应用于实时耦联试验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缩减地基土模型参与地基土-结构-设备体系实时耦联试验满足数据交互时效要求且具有较高的精度。3.提出了考虑地基土影响的复杂相互作用体系中结构-设备体系能量反应计算方法,研究了地基土线性阶段和局部非线性阶段的结构-设备体系能量反应计算理论,并解决了相关能量反应自编程序的计算实现。考虑了结构与设备之间存在连接装置的情形,得到了考虑地基土影响的结构、连接装置与设备各自的能量反应计算方程。提出了实时能量概念并开发了Simulink实时能量反应输出模块。对高层框架结构-设备体系能量反应进行MATLAB自编程序计算实现,为获知结构-设备体系真实的能量需求与耗散机理奠定基础。4.实现了结构-设备体系与地基土-结构-设备体系实时耦联振动台试验,并对基于分枝模态方法的实时耦联振动台试验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连接装置参数以及地基土对结构-设备体系能量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刚性连接装置相比,采用柔性连接装置对降低结构输入能和滞回耗能占比有利;连接装置参数对设备输入能及其分配影响规律与地震动特性相关。考虑地基土影响后,结构与设备输入能呈相对于刚性地基时降低的状态;且结构与设备输入能分配特性以及连接装置参数对结构和设备能量反应影响的规律改变。刚性地基假定的结构-设备体系能量反应计算结果存在较大误差。5.对局部非线性地基土-结构-设备体系计算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借助不同软件计算优势为特点的地基土-结构-设备体系ANSYS-MATLAB数值交互分析方法,开发了相应的ANSYS-MATLAB交互分析平台,并对交互分析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基于交互分析平台研究了大震阶段地基土对不同参数连接装置的结构-设备体系能量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地基土进入局部非线性阶段后对结构与设备输入能的减小作用有所削弱,同时,局部非线性地基土对结构-设备体系能量反应影响规律与线性地基土假设时的情况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考虑地基土非线性因素对结构-设备体系能量反应的影响。6.开展了地基土-高层框架结构-设备体系能量反应分析,对结构-设备体系抗震设计能量法中结构与设备输入能、能量耗散机理以及性能协调手段等基本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连接装置参数以及地基土对结构与设备输入能、能量分配和耗能机制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柔性连接装置可减小结构向设备的能量传递,当设备与柔性连接装置构成的设备子体系与结构基频接近1.0时结构输入能明显降低;采用柔性连接装置有利于设备内部能量合理分配,对减小设备反应有利,当柔性连接装置的设备子体系与结构基频接近1.0时,结构与设备可互动减震;刚性地基假定的结果高估了结构与设备输入能,考虑地基土影响后结构与设备输入能最大降幅可至50%;刚性地基假定的结构与设备输入能分配特性存在误差,且结构楼层滞回耗能分布与真实地基条件下不同;考虑地基土影响后连接装置对结构能量反应影响规律与刚性地基时的结果差异明显,且柔性连接装置对设备有利作用削弱。在结构-设备体系抗震设计能量法研究中有必要考虑地基土的影响。
刘喜仑[3](2020)在《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减隔震性能及分析方法》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有必要对高速铁路桥梁进行抗震设计。与传统抗震设计方法相比,减隔震技术在高速铁路桥梁抗震设计的应用更加广泛。基于“支座功能分离”的设计思想,提出了将高分子材料聚氨酯和金属铅组合成桥梁减隔震装置—聚氨酯-铅芯阻尼器。本文通过刚度及耗能试验研究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力学特性和耗能能力,对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简支梁桥的减隔震设计方法和减隔震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内容如下:1、阐述了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结构形式、工作机理、安装方式,给出了设计参数的计算模型和计算流程图,推导了初始刚度和临界弹性位移的计算公式。对JA、JB两组聚氨酯进行材性试验得到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得到JB性能优于JA,确定JB作为铅芯的包裹物。2、对四组足尺的聚氨酯-铅芯阻尼器试件进行刚度及耗能试验研究,了解试件的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得到试件的滞回曲线,建立了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恢复力模型,并评价其强度、刚度、耗能能力等力学性能;对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滞回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试验结果,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3、阐述了计算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比的6种等效线性化计算方法,确定了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比的计算方法。分析了聚氨酯-铅芯阻尼器梁式桥系统阻尼比和阻尼影响系数。给出了单自由度反应谱减隔震设计简化计算方法的步骤和流程图,并应用简化方法计算简支梁桥工程实例,计算结果的减震率在70%以上,表明聚氨酯-铅芯阻尼器减隔震效果良好。4、对采用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简支梁桥纵桥向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计算地震响应,并与简支梁桥减隔震简化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得出结论:两种计算方法的对比结果吻合良好,互相验证方法准确性,表明聚氨酯-铅芯阻尼器在地震作用下发挥了良好的耗能性能,降低地震响应,减隔震效果良好。研究分析了屈服强度、屈后刚度比、桥墩高度、活动支座的摩擦等影响因素对减隔震效果的影响。
田帅[4](2020)在《基于弹塑性分析的超限高层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超限高层是指在结构规则性上一定程度超出了规范要求限制的高层建筑,在设计过程中每个项目都具有其独特的复杂性。本文以一栋32层,结构总高度为138.9m的某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商务中心办公楼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弹塑性分析的抗震设计方法,并结合抗震性能设计的相关内容,旨在解决实际超限结构工程中的关键问题。常用的弹塑性方法包括静力弹塑性分析和动力弹塑性分析,由于本文分析的结构模型存在塔楼偏置超限选项,主楼与裙房相连层质心差距较大,因此选用动力弹塑性的分析方法。通过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构整体和各结构构件的非线性变形以及弹塑性损伤状态找出薄弱部位和薄弱构件,并提出针对性的加强措施,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能够达到预定的抗震性能目标。本文主要得到的结论如下:(1)根据现行国家规范和《山东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条例》对超限高层建筑进行了超限选项的判定,确定了结构中存在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尺寸突变和塔楼偏置四项超限,并根据所处地区的场地条件和抗震设防烈度选定了合适的抗震设防性能目标。(2)采用PKPM Satwe进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并以Satwe计算结果作为结构的基本设计依据。采用Midas Building进行反应谱法计算作为Satwe的计算对比补充。经计算对比,结构整体和各构件均能够满足弹性设计的要求,层间位移角、楼层剪力和刚重比等指标均能够满足规范要求。(3)采用盈建科YJK进行结构的弹性时程分析作为反应谱法的补充,7条地震波的层间位移角和基底剪力包络值等均与反应谱法所得计算结果误差不超过20%;在楼板应力分析中考虑了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证明了连廊楼板能够满足罕遇地震作用下抗剪不屈服的性能要求。(4)采用Midas Building和PKPM-SAUSAGE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在第9至12层的弹塑性状态较其他标准层相对严重,原因是第9层向上只有主楼标准层的结构布置,裙房自身扭转牵动主楼的位移使得向上相邻楼层相对位移角较大;框架梁出铰普遍,个别框架柱受弯屈服,底部加强区剪力墙部分截面受弯屈服,但抗剪能力较好未发生屈服,应当根据构件的损伤情况进行局部加强;最大层间位移角等计算数据结果证明能够满足罕遇地震的规范要求,并根据相关规范作出了性能评价,结构整体能够达到抗震性能等级C的目标要求。(5)在结构位移较大的节点增设粘滞阻尼器,采用YJK-EP对增设粘滞阻尼器后的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与原框剪结构进行对比,结构层间位移和楼层剪力均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且阻尼器滞回曲线比较饱满,说明减震技术在实际超限高层结构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
于志强[5](2020)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板开洞对抗震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能够满足人们对较大使用空间的需求,且空间布置灵活,因此一直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追求外形时尚、内部功能多样的建筑。为了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或外形要求,常需要在楼板上进行局部开洞。楼板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它既是受力构件又是传力构件;它的作用在于承担并传递竖向荷载,同时楼板在自身平面内应有足够的刚度,将水平作用传递给与之相连的抗侧力构件,使结构形成一个整体,协同受力。楼板的局部开洞会造成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的偏移,引起明显的扭转效应;也会造成楼板在平面内刚度的削弱,水平作用无法在整个平面内均匀地传递给所有竖向构件,引起竖向构件的应力集中,势必会对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楼板开洞结构进行抗震性能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楼板刚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介绍,归纳了各种楼板形式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以山西省太原市某地上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为背景,建立了3组模型。第1组模型均在二层楼板开洞,开洞率分别为0、8.33%、16.67%、25%、33.33%,采用ETAB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5个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反应谱分析、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及弹塑性时程分析;第2组模型均在二层楼板开16.67%的洞口,洞口位置分别位于中部、边部、角部,用ETABS程序对4个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反应谱分析、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第3组模型均在顶层楼板开洞,开洞形式与第1组模型相同,对5个模型进行了模态和反应谱分析。对分析得出的数据信息进行了整理、分析、对比,结合前人所做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二层楼板开洞会削弱结构的抗侧刚度,开洞面积越大,削弱作用越大。当楼板中部开洞率控制在16%以内时,结构的弹性和弹塑性抗震性能所受到的影响不明显。顶层楼板开洞对抗侧刚度的影响不明显。(2)不对称的楼板开洞会削弱结构的抗扭刚度,引起结构的扭转效应,开洞最不利的位置位于角部,边部次之。当开洞位置不对称的同时开洞率又大于16%时,结构的弹塑性抗震性能受到的影响较大,应全面评估结构的合理性,加强薄弱部位,改善整体的抗震性能。(3)开洞楼板在洞口周围的应力随着开洞面积的增大而增大,特别是框架柱周围的楼板,且开洞面积越大,应力增大越多。应对洞口周围楼板进行适当加强。(4)开洞位置在边部、角部时,边角处会形成不与楼板相连的独立梁,这样的梁是结构的薄弱点,在地震作用下容易过早破坏,需进行加强。
刘晖[6](2019)在《浅谈建筑电气设计中常出现的几个问题》文中研究说明对建筑电气设计中常出现的几个问题,依据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从概念、功能、特性、可行性及经济性等方面来分析问题的所在,从而促进对现行规范、规定和标准的研究、理解与贯彻执行,改进建筑电气设计工作。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不但会影响设计质量,而且更严重的是:会在工程建成后的运行中事故频发,甚至造成灾害。为了提高设计水平,保证工程质量,这里谈几个在设计中应改进的常出现的问题。
俞顺吉[7](2019)在《带缝钢板剪力墙-自复位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及性能化抗震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带缝钢板剪力墙以面内弯曲变形为主,具有较高的延性,其抗侧刚度和极限承载力可通过变化开缝参数而实现相对独立地调节,经合理设计可实现屈曲前屈服,使耗能能力显着;另外,墙板只需要通过连接件在上下端与框架梁连接,不会增加框架柱的稳定负担,在抗震设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此,利用带缝钢板剪力墙作为耗能元件的自复位结构体系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本文将具备良好延性、抗侧能力及耗能性能的带缝钢板剪力墙与具有复位性能的自复钢框架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聚焦于带缝钢板剪力墙优于其他类型墙板的特性,并在对带缝钢板剪力墙构件积累了一定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展开了对带缝钢板剪力墙-自复位钢框架的理论分析及抗震性能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首先,本文分别对带缝钢板剪力墙、自复位钢框架结构展开了理论分析。针对带缝钢板剪力墙,详细阐述了其塑性承载力、抗侧刚度及弹性屈曲性能,分析了传统计算公式的误差所在,并介绍了经过改进的各项公式;针对自复位钢框架,着重分析了其抗侧刚度、滞回特性及自复位梁柱节点转角-位移关系。最后,本文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阐述了结构的滞回特性,并提出带缝钢板剪力墙-自复位钢框架结构抗侧刚度计算公式。其次,本文对带缝钢板剪力墙-自复位钢框架结构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种高效且节约计算成本的自复位钢框架建模方法,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及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文所采用的有限元建模方法的可靠性,为带缝钢板剪力墙-自复位钢框架结构展开抗震性能分析提供可靠的数值模拟依据。再次,本文从带缝钢板剪力墙及自复位钢框架相关几何参数入手,分析了各项参数对整体结构承载力、耗能性能、复位性能、延性等的影响。选取的三个带缝钢板剪力墙相关参数包括:开缝层数、高厚比、开缝参数b/h。选取的四个自复位钢框架相关几何参数包括:跨高比、预应力钢绞线面积、初始预拉应力大小及框架梁高。进一步总结归纳了各项参数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为该结构在日后投入到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建议与参考。最后,本文对基于性能的抗震理论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介绍了性能化抗震设计理论的特点及设计方法。并在对性能化抗震理论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针对带缝钢板剪力墙-自复位钢框架结构提出了直接基于位移法的设计方法,给出了详细的性能设计目标及性能化设计流程,并通过一个设计案例对该设计方法进行了全过程演算,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性能化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管夏[8](2019)在《基于性能化设计方法的某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针对某超限高层建筑进行了结构设计,对结构设计全过程进行了阐述,并对其中的关键问题展开了探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工作:1.阐述了超限高层建筑和性能化设计方法的相关概念,介绍了基于性能化设计方法的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研究现状和相关设计规范要点。2.从初步方案设计、结构分析、结构设计以及施工图绘制四个方面,对基于性能化设计方法的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一般方法进行了综述。着重对初步方案设计和结构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主要从弹塑性力学分析方法、超限高层建筑性能化设计方法以及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验算方法等三个方面,对超限报告要点进行了深入讨论。3.根据某超限高层的建筑设计要求,采用上述结构设计方法,建立了某超限高层建筑的结构模型,通过力学分析,考察了该结构模型的合理性,对该结构进行了超限判别,并根据结构的超限程度,制定了相应的性能目标。针对不同水准的地震作用,验算了该结构的性能目标,对结构的薄弱部位提出了相应的超限处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对该超限高层建筑进行了结构设计,绘制了结构施工图。
金学军[9](2019)在《高烈度地震区跨断层桥梁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及减震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的几次大地震中,多座桥梁由于跨越断层而发生严重破坏甚至全桥垮塌,为了避免断层对结构造成破坏,国内外相关规范都明确指出禁止桥梁结构跨越断层或与断层之间设置一定的避让距离。然而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采用桥梁形式跨越断层在所难免。目前,我国对跨断层桥梁结构的设计研究工作尚处于初始阶段,缺乏可借鉴的文献资料和设计规范,对跨断层桥梁的设计也主要通过提高设防烈度的方法进行抗震设防。随着越来越多的桥梁结构在高烈度区地震的建设,开展跨断层桥梁的抗震研究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和理论研究意义。鉴于此,本文从跨断层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的角度出发,对跨断层桥梁的地震动输入、分析模型、结构地震响应及减震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1.提出了基于人工合成的跨断层桥梁场地地震动时程模拟方法。首先,利用Dabaghi提出的方向性脉冲模型,模拟断层方向性脉冲分量,利用Vaez提出的滑冲脉冲模型,模拟断层滑冲脉冲分量;其次,将设计反应谱作为目标谱进行拟合得到脉冲型地震动的高频分量,将脉冲分量分别与高频分量叠加合成具有多种频率成分的跨断层脉冲型地震动时程,上述模拟方法所得地震动时程可同时考虑桥址场处特征及断层两侧支承所具有的不同脉冲型地面运动特征;最后,讨论了断层距对跨断层脉冲型地震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断层距R>50km时方向性效应和滑冲效应不明显,可按远场地震进行处理。2.研究了适用于跨断层桥梁地震动输入的非一致激励模型。基于位移输入模型和加速度输入模型推导出了非一致地震激励下结构动力方程,并以敦格铁路阔克萨桥为例,对两种输入模型在跨断层桥梁地震响应分析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位移输入模型可考虑断层错动导致的地面永久位移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能够真实反应跨断层桥梁在地面运动结束后桥墩具有的残余变形及内力,适用于跨断层桥梁多点激励响应分析。3.分析了跨断层桥梁地震响应特性及影响规律。基于本文确定的地震动时程模拟方法和输入模型,采用非一致时程分析法对算例桥梁进行计算,从内力和位移两个方面研究了跨断层桥梁的地震响应特征,并对其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跨断层桥梁地震响应特征和近场、远场地震动桥梁具有显着特征差别,若忽略断层场地特征,通过提高设防烈度的方法进行桥梁抗震设计是不合理的;分析了断层距和车辆荷载对跨断层桥梁的影响,得到了上述因素对该类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并对跨断层桥梁的设计提出了初步建议。4.针对断层地震动低频脉冲分量丰富会对结构造成严重破坏这一显着问题,首次设计开发了一种能够适用于断层地震动的粘弹性阻尼器。对其在不同温度、频率、应变幅值和厚度下进行性能试验研究,以研究阻尼器的耗能能力及各项特性参数对其耗能能力的影响,寻求不同参数对粘弹性阻尼器性能的影响规律。5.应用粘弹性阻尼器对跨断层桥梁实施了被动控制。建立了具有粘弹性阻尼器桥梁结构的减震控制方程,基于模态应变能法提出了粘弹阻尼控制系统的求解方法;对粘弹性阻尼器参数进行设计的两种方法分别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提出了粘弹性阻尼减震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一般步骤,最后对阔克萨桥用所设计的粘弹性阻尼器进行减震控制,分析了墩顶减震体系和墩底减震体系的减震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对跨断层桥梁进行粘弹性阻尼减震控制,能够起到减小结构地震响应的目的,且墩底减震体系的减震效果要好于墩顶减震体系,但在进行设计时要进行特殊处理,后期无法维修更换,而墩顶减震体系却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不仅能够对新建桥梁进行减震控制,而且也可以对既有桥梁进行抗震加固。
唐煜[10](2018)在《预制装配技术提升既有桥梁水下墩柱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桥梁水下墩柱构件常因设计不合理、服役环境恶劣以及自然灾害和人为等因素而受损。水下墩柱一旦受损,将同时面临力学性能快速下降和耐久性能加速退化等多重问题。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法作为一种新兴的预制装配式加固技术,有望应用于复杂水下环境下采用传统围堰法加固成本过高(或无法适用)的桥梁水下墩柱加固工程,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水下墩柱加固,并大幅度(甚至超设计)提升桥梁水下墩柱的轴压性能、抗震性能,以及耐久性能。本文创新研发了包括预制混凝土管片、FRP网格筋、FRP螺旋箍筋等新型水下加固材料,提出了新型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桥梁水下墩柱设计实施方法;基于理论分析,总结并提出了采用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柱截面弯矩-曲率关系基本特征,并基于“最远点法”以及能量守恒概念,提出了适用于FRP筋与钢筋混杂配筋加固截面的新型弯矩-曲率“双折线型”简化计算模型;阐明了采用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提升水下混凝土圆柱轴压性能与推覆性能的效果和“多重侧向约束+纵向FRP筋”对水下墩柱抗震性能提升的作用机理,发现了采用半刚性侧向约束(即预制混凝土管片+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可有效限制混凝土开裂变形,提高纵向FRP筋对墩柱抗震性能的贡献。全文首先从既有桥梁水下墩柱的加固需求出发,探讨了采用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的设计目标与主要实现思路,对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法进行了初步设计,提出并突破了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多项技术难题,包括:预制混凝土管片的研发、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研制、加固筋材的选取与制备、多重界面性能的保证、FRP筋水下植筋锚固、管片损伤控制和环向预应力设计等,通过试验总结提炼了两类性能提升加固的具体实施方法。然后,从理论分析和数值分析两个角度对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圆柱截面的弯矩-曲率关系进行了截面层次的分析,总结了主要分析参数(包括等效配筋率比、截面增大率、FRP筋弹模、轴压比以及混凝土抗压强度)对加固截面弯矩-曲率关系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混杂筋材加固截面的新型弯矩-曲率“双折线”简化计算模型,拟合了计算模型中峰值点与计算屈服点的曲率与弯矩公式,并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其次,对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水下混凝土圆柱的轴压性能与推覆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轴压性能试验通过对9个采用预制混凝土管片或未加固试件的轴压试验,验证了采用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对混凝土圆柱的轴压峰值荷载和峰值应变的显着提升作用,并提出了影响加固柱轴压性能的关键参数;推覆性能试验通过对6个1/4比例尺的混凝土圆柱采用不同类型或不同配筋率的FRP筋+预制混凝土管片的加固处理(包含1个对比柱),从刚度、强度、承载力、延性、耗能、残余位移以及曲率分布多个角度研究了预制混凝土管片对混凝土圆柱推覆性能的综合提升作用与机理,并提出了部分加固柱推覆性能提升设计建议。再次,建立了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的高精度数值分析模型,进行了加固柱推覆性能多参数数值分析,研究了主要设计(分析)参数变化对加固柱推覆性能以及加固柱粘结滑移变形组成的影响,并采用弯曲-曲率简化计算模型的构建思路提出了加固柱荷载-位移比简化计算模型,并对计算模型中关键参数进行了分析与拟合。最后,结合本文提出的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混凝土圆柱相关理论与试验、数值分析结论,建立了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混凝土圆柱的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和荷载-位移恢复力模型;在总结现有桥梁墩柱基于性能的损伤评价方法基础上,提出了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混凝土圆柱的基于性能的损伤分类方法与损伤指标计算公式,并结合对加固柱进行的多地震波作用下的动态时程分析,初步构建了加固柱的易损性曲线,并对加固柱的易损性进行了简要评价。
二、工程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程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地基土—结构—设备体系振动台试验研究与能量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结构-设备耦合作用研究现状 |
1.2.1 结构-设备体系理论研究 |
1.2.2 结构-设备体系试验研究 |
1.2.3 结构-设备体系连接效应研究 |
1.3 土-结构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
1.3.1 土-结构相互作用理论研究 |
1.3.2 考虑非结构因素的土-结构相互作用试验研究 |
1.4 抗震设计能量法研究现状 |
1.4.1 能量反应方程 |
1.4.2 能量反应研究现状 |
1.5 现阶段研究亟需解决的问题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章 远场地基土能量逸散的模拟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模拟远场地基土能量逸散的CMS-DSE联合法 |
2.3 CMS-DSE联合法模拟远场地基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计算 |
2.3.1 CMS-DSE联合法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2 CMS-DSE联合法有限元模型计算的状态空间法 |
2.4 算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基土-结构-设备体系实时耦联振动台试验设计 |
3.1 引言 |
3.2 试验方案及子结构划分 |
3.3 试验子结构模型设计 |
3.3.1 试验模型相似比 |
3.3.2 结构模型 |
3.3.3 设备模型 |
3.3.4 连接装置模型 |
3.4 数值子结构模型基本参数 |
3.5 试验量测 |
3.6 试验加载 |
3.6.1 试验加载装置及其参数 |
3.6.2 加载装置的补偿与控制 |
3.6.3 试验时所采用激励 |
3.6.4 试验加载工况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基土-结构-设备体系实时耦联振动台试验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时耦联试验数据交互的一般形式 |
4.3 地基土-结构-设备体系实时耦联振动台试验公式推导 |
4.3.1 整体体系运动方程 |
4.3.2 适用于实时耦联试验的运动方程 |
4.4 地基土-结构-设备体系实时耦联振动台试验实施 |
4.4.1 地基土数值子结构模型的实施 |
4.4.2 地基土转动效应模拟的等效荷载法 |
4.4.3 地基土数值子结构的计算 |
4.4.4 试验地基土模型可行性验证 |
4.4.5 实时耦联振动台试验实施步骤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基土-结构-设备体系能量计算与试验结果分析 |
5.1 引言 |
5.2 结构-设备体系能量反应方程的一般形式 |
5.3 地基土-结构-设备体系能量反应计算及实现 |
5.3.1 地基土-结构-设备体系能量反应计算方程 |
5.3.2 基于Simulink的试验子结构实时能量反应输出 |
5.4 模型材料性能试验结果与试件动力特性 |
5.4.1 材料性能测试及结果 |
5.4.2 结构与设备的动力特性 |
5.5 结构-设备体系实时耦联振动台试验结果与能量反应分析 |
5.5.1 结构-设备体系实时耦联振动台试验方法验证 |
5.5.2 结构与设备输入能 |
5.5.3 结构与设备能量分配特性 |
5.6 地基土-结构-设备体系实时耦联振动台试验结果与能量反应分析 |
5.6.1 地基土-结构-设备体系实时耦联振动台试验方法验证 |
5.6.2 结构与设备输入能 |
5.6.3 结构与设备能量分配特性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局部非线性地基土-结构-设备体系计算方法与能量分析 |
6.1 引言 |
6.2 局部非线性地基土-结构-设备体系划分形式 |
6.3 局部非线性地基土-结构-设备体系计算方法 |
6.3.1 地基土-结构-设备体系运动方程 |
6.3.2 地基土-结构-设备体系能量反应方程 |
6.4 地基土-结构-设备体系求解的数值交互分析方法 |
6.4.1 ANSYS-MATLAB交互分析方法及其实现 |
6.4.2 数值交互分析方法的验证 |
6.5 地基土-结构-设备体系能量反应分析 |
6.5.1 结构与设备输入能 |
6.5.2 结构与设备能量分配特性 |
6.5.3 地基土变形状态对结构-设备体系反应影响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地基土-高层框架结构-设备体系能量分析 |
7.1 引言 |
7.2 地基土-高层框架结构-设备体系计算模型 |
7.2.1 结构-设备体系模型 |
7.2.2 连接装置模型 |
7.2.3 基础和土体材料参数 |
7.2.4 地震动输入 |
7.3 结构-设备体系能量计算的实现 |
7.3.1 总能量反应计算 |
7.3.2 滞回耗能分布计算 |
7.4 刚性地基条件的结构-设备体系抗震响应及分布分析 |
7.4.1 结构与设备输入能 |
7.4.2 连接装置耗能 |
7.4.3 结构与设备能量分配特性 |
7.4.4 层间位移及楼层滞回耗能分布 |
7.5 地基土对结构-设备体系抗震响应及分布影响分析 |
7.5.1 结构与设备输入能 |
7.5.2 连接装置耗能 |
7.5.3 结构与设备能量分配特性 |
7.5.4 层间位移及楼层滞回耗能分布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减隔震性能及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铁路桥梁震害分析 |
1.3 抗震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1.4 减隔震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1 减隔震支座 |
1.4.2 减震阻尼器 |
1.4.3 铅类减隔震装置 |
1.5 研究内容及思路 |
2 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设计理论 |
2.1 引言 |
2.2 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结构构造、工作机理、设计参数 |
2.2.1 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结构及构造 |
2.2.2 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工作机理 |
2.2.3 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设计参数 |
2.2.4 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力学参数推导 |
2.3 聚氨酯材料性能试验 |
2.3.1 试验装置 |
2.3.2 材料试件及试验内容 |
2.3.3 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刚度及耗能试验研究 |
3.1 试件耗能试验概况 |
3.1.1 试验构件参数 |
3.1.2 试验装置 |
3.1.3 试验加载制度 |
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1 试验过程和现象 |
3.2.2 滞回曲线 |
3.2.3 骨架曲线 |
3.2.4 双线性模型 |
3.2.5 耗能能力 |
3.2.6 刚度退化 |
3.3 数值模拟与试验对比 |
3.3.1 有限元仿真 |
3.3.2 仿真结果与试验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4 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简支梁桥减隔震设计方法 |
4.1 聚氨酯-铅芯阻尼器梁式桥减隔震简化计算方法 |
4.1.1 减隔震结构分析模型 |
4.1.2 等效线性化方法 |
4.1.3 聚氨酯-铅芯阻尼器梁式桥系统阻尼比 |
4.1.4 聚氨酯-铅芯阻尼器梁式桥阻尼影响系数 |
4.2 采用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桥梁减隔震简化计算步骤 |
4.2.1 基本假定 |
4.2.2 减隔震简化计算步骤 |
4.3 工程实例计算 |
4.3.1 简化计算 |
4.3.2 反应谱计算结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聚氨酯-铅芯阻尼器桥梁的减隔震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引言 |
5.2 非线性时程分析 |
5.2.1 桥梁有限元模型 |
5.2.2 地震波的选择 |
5.3 减隔震效果分析 |
5.3.1 桥墩的地震响应比较 |
5.3.2 梁体位移的地震响应 |
5.3.3 时程分析与简化计算结果的对比 |
5.3.4 两种参数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减隔震性能研究 |
5.4 减隔震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5.4.1 屈服强度的影响 |
5.4.2 屈后刚度比的影响 |
5.4.3 桥墩高度的影响 |
5.4.4 活动支座摩擦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弹塑性分析的超限高层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现状 |
1.3 结构分析基本方法 |
1.4 性能化抗震设计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超限高层结构工程概况及性能目标 |
2.1 工程概况 |
2.2 结构超限判别 |
2.3 抗震性能目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限高层结构弹性分析 |
3.1 反应谱分析 |
3.2 结构弹性时程分析 |
3.3 楼板应力分析 |
3.4 结构设防地震计算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Midas Building弹塑性时程分析 |
4.1 非线性结构模型 |
4.2 弹塑性时程分析参数 |
4.3 弹塑性动力时程结果分析 |
4.4 结构设计加强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SAUSAGE弹塑性时程分析 |
5.1 结构计算方法及非线性模型 |
5.2 Building和 SAUSAGE积分算法和单元 |
5.3 模态分析 |
5.4 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分析 |
5.5 结构抗震性能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粘滞阻尼器在超限高层结构中的应用 |
6.1 消能减震基本原理 |
6.2 粘滞阻尼器在结构中的布置 |
6.3 增设粘滞阻尼器后模态对比 |
6.4 地震作用下整体响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5)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板开洞对抗震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楼板构件发展现状 |
1.2.2 国内规范关于楼板不规则的规定 |
1.2.3 结构设计软件中对楼板构件的处理 |
1.2.4 关于楼板刚度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本文研究目的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结构抗震基本理论 |
2.1 底部剪力法 |
2.2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2.2.1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基本原理 |
2.2.2 多质点弹性体系自由振动主振型的正交性 |
2.2.3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计算方法 |
2.2.4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优缺点 |
2.3 静力弹塑性分析法 |
2.3.1 概述 |
2.3.2 Pushover分析的基本思路 |
2.3.3 建立Pushover曲线 |
2.3.4 能力谱方法 |
2.3.5 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法的优势和缺陷 |
2.4 动力弹塑性分析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1 工程实例概况 |
3.2 计算模型 |
3.2.1 计算参数 |
3.2.2 楼板开洞框架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3 ETABS软件对开洞楼板的模拟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楼板开洞率的影响分析 |
4.1 模态分析 |
4.1.1 理论基础 |
4.1.2 模态分析结果 |
4.2 反应谱分析 |
4.2.1 反应谱工况 |
4.2.2 反应谱分析结果 |
4.3 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 |
4.3.1 Pushover工况 |
4.3.2 Pushover分析结果 |
4.4 动力弹塑性分析 |
4.4.1 地震波的选取和调整 |
4.4.2 时程荷载工况 |
4.4.3 时程分析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楼板平面内开洞位置的影响分析 |
5.1 模态分析 |
5.2 反应谱分析 |
5.3 Pushover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顶层楼板开洞率的影响分析 |
6.1 模态分析 |
6.2 反应谱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浅谈建筑电气设计中常出现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工程概况 |
二、关于设计依据 |
三、关于消防应急照明箱ALE及其所带的负荷 |
四、结语 |
(7)带缝钢板剪力墙-自复位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及性能化抗震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钢板剪力墙的研究现状 |
1.2.1 钢板剪力墙的种类和特点 |
1.2.2 带缝钢板剪力墙的概念与应用 |
1.2.3 带缝钢板剪力墙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自复位钢框架结构的研究现状 |
1.3.1 自复位节点的研究现状 |
1.3.2 钢板剪力墙-自复位钢框架的研究现状 |
1.4 带缝钢板剪力墙-自复位钢框架结构的研究意义及不足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带缝钢板剪力墙-自复位钢框架的理论分析 |
2.1 引言 |
2.2 带缝钢板剪力墙的受力性能 |
2.2.1 带缝钢板剪力墙的塑性承载力 |
2.2.2 带缝钢板剪力墙的抗侧刚度 |
2.2.3 带缝钢板剪力墙的弹性屈曲性能 |
2.3 自复位钢框架的受力性能 |
2.3.1 自复位钢框架的滞回特性 |
2.3.2 自复位钢框架梁柱节点转角-位移关系 |
2.3.3 自复位钢框架抗侧刚度 |
2.4 带缝钢板剪力墙-自复位钢框架的受力性能 |
2.4.1 带缝钢板剪力墙-自复位钢框架的滞回特性 |
2.4.2 带缝钢板剪力墙-自复位钢框架的抗侧刚度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带缝钢板剪力墙-自复位钢框架数值模拟及其验证 |
3.1 引言 |
3.2 带缝钢板剪力墙数值模拟及试验验证 |
3.2.1 试件概况 |
3.2.2 带缝钢板剪力墙模拟方法 |
3.2.3 带缝钢板剪力墙试验验证 |
3.2.4 有限元与试验结果对比 |
3.3 自复位钢框架数值模拟及验证 |
3.3.1 试件概况 |
3.3.2 自复位钢框架模拟方法 |
3.3.3 预应力钢绞线模拟方法 |
3.3.4 有限元模型正确性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带缝钢板剪力墙-自复位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1 几何参数及基准模型选取 |
4.2.2 带缝钢板剪力墙-自复位钢框架模拟方法 |
4.2.3 加载制度 |
4.3 带缝钢板剪力墙分析参数 |
4.4 自复位钢框架分析参数 |
4.4.1 跨高比的影响 |
4.4.2 预应力钢绞线面积的影响 |
4.4.3 初始预应力的影响 |
4.4.4 梁高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带缝钢板剪力墙-自复位钢框架性能化抗震设计方法 |
5.1 引言 |
5.2 基于性能的抗震理论 |
5.2.1 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
5.2.2 基于性能的抗震理论特点 |
5.3 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 |
5.4 算例设计 |
5.4.1 算例概况 |
5.4.2 设计步骤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今后工作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基于性能化设计方法的某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超限高层建筑概述 |
1.3 性能化设计方法概述 |
1.4 基于性能化设计方法的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研究现状及设计要点 |
1.4.1 基于性能化设计方法的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研究现状 |
1.4.2 我国超限审查工作的发展 |
1.4.3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要点 |
1.5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性能化设计方法的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法讨论 |
2.1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流程 |
2.2 高层建筑结构初步方案设计 |
2.2.1 结构选型 |
2.2.2 结构布置 |
2.2.3 构件尺寸估算 |
2.2.4 计算机建模 |
2.3 高层建筑的结构分析 |
2.3.1 结构的力学模型 |
2.3.2 结构分析方法 |
2.3.3 超限判别与结构合理性判断 |
2.3.4 性能化目标的确定及验算 |
2.4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
2.4.1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
2.4.2 结构构件设计 |
2.5 结构设计成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性能化设计方法的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分析——超限报告要点 |
3.1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审查及内容 |
3.2 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
3.2.1 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力学模型 |
3.2.2 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恢复力模型 |
3.2.3 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动力方程建立 |
3.2.4 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动力方程求解 |
3.2.5 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地震波选用要点 |
3.3 超限高层建筑性能化设计方法 |
3.3.1 超限高层建筑性能化设计方法要点 |
3.3.2 超限高层建筑性能水准 |
3.3.3 超限高层建筑性能目标 |
3.3.4 超限高层建筑性能目标验算 |
3.3.5 超限高层建筑性能目标选用相关建议 |
3.4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验算 |
3.4.1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验算 |
3.4.2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在设防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验算 |
3.4.3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验算 |
3.4.4 结构专项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性能化设计方法的某超限工程实例结构设计 |
4.1 某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条件 |
4.1.1 工程概况 |
4.1.2 建筑图纸 |
4.1.3 主要设计参数 |
4.1.4 材料选用 |
4.1.5 荷载取值 |
4.1.6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及安全等级 |
4.2 某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初步方案设计 |
4.2.1 某超限高层建筑竖向承重结构 |
4.2.2 某超限高层建筑水平承重结构 |
4.2.3 某超限高层建筑计算机建模 |
4.3 某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分析 |
4.3.1 超限判别与性能目标确定 |
4.3.2 多遇地震作用下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 |
4.3.3 多遇地震作用下弹性时程分析 |
4.3.4 设防地震作用下结构抗震性能验算 |
4.3.5 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抗震性能验算 |
4.3.6 罕遇地震作用下动力弹塑性分析 |
4.3.7 楼板详细分析 |
4.3.8 风振舒适度计算 |
4.3.9 超限处理的主要措施 |
4.4 某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
4.5 结构设计成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某商业综合体建筑结构设计说明书 |
(9)高烈度地震区跨断层桥梁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及减震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跨断层近场地震动研究现状 |
1.2.2 跨断层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1.2.3 跨断层桥梁减震控制研究现状 |
1.2.4 粘弹性阻尼器减震技术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基于人工合成跨断层桥梁场地地震动时程模拟 |
2.1 跨断层桥梁场地地震动主要特征 |
2.1.1 方向性效应 |
2.1.2 滑冲效应 |
2.1.3 竖向效应 |
2.1.4 上盘效应 |
2.2 速度脉冲特征参数统计 |
2.2.1 速度脉冲周期 |
2.2.2 速度脉冲峰值 |
2.3 跨断层脉冲型地震动的合成 |
2.3.1 地震动合成常用方法 |
2.3.2 方向性脉冲的模拟 |
2.3.3 滑冲脉冲的模拟 |
2.3.4 高频脉冲的模拟 |
2.3.5 跨断层脉冲型地震动的合成 |
2.4 断层距对人工合成地震波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跨断层桥梁非一致激励地震动输入模型研究 |
3.1 非一致激励下结构动力方程 |
3.1.1 非一致激励位移输入模型 |
3.1.2 非一致激励加速度输入模型 |
3.2 非一致激励下结构动力方程求解 |
3.2.1 基本假设及逐步积分公式 |
3.2.2 求解步骤 |
3.3 非一致激励输入模型方法对比 |
3.3.1 工程概况 |
3.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3.3 两种输入模型计算结果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4 跨断层桥梁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
4.1 分析工况及关键截面说明 |
4.2 动力特性分析 |
4.3 E1 地震作用下桥梁地震反应分析 |
4.3.1 抗弯能力分析 |
4.3.2 抗剪能力分析 |
4.4 E2 地震作用下支座地震反应分析 |
4.5 E3 地震作用下桥梁变形分析 |
4.5.1 断层两侧变形 |
4.5.2 桥墩变形分析 |
4.6 地震反应参数分析 |
4.6.1 断层距对地震反应的影响 |
4.6.2 车辆荷载对地震反应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5 粘弹性阻尼器减震性能研究 |
5.1 粘弹性阻尼材料及其动力特性 |
5.1.1 粘弹性阻尼材料 |
5.1.2 粘弹性阻尼材料的耗能原理 |
5.1.3 粘弹性阻尼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
5.2 粘弹性阻尼器的力学模型 |
5.2.1 开尔文模型 |
5.2.2 Maxwell模型 |
5.2.3 复刚度模型 |
5.2.4 等效标准固体模型 |
5.3 粘弹性阻尼器的性能试验 |
5.3.1 试件的设计与制作 |
5.3.2 粘弹性阻尼器试验研究目的 |
5.3.3 粘弹性阻尼器试验的加载方案 |
5.3.4 粘弹性阻尼器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粘弹性阻尼器的跨断层桥梁减震控制 |
6.1 粘弹阻尼减震控制方程的建立及解法 |
6.2 粘弹阻尼减震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
6.2.1 设计目标 |
6.2.2 粘弹性阻尼器的参数设计 |
6.2.3 粘弹性阻尼器的设计步骤 |
6.3 粘弹性阻尼减震控制系统的地震反应分析 |
6.3.1 计算模型 |
6.3.2 粘弹性阻尼减震系统的参数设计 |
6.3.3 墩顶减震体系分析 |
6.3.4 墩底减震体系分析 |
6.3.5 墩顶和墩底减震体系效果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预制装配技术提升既有桥梁水下墩柱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桥梁水下墩柱既有加固方法 |
1.2.2 桥梁水下墩柱既有加固理论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桥梁水下墩柱设计与实施方法 |
2.1 引言 |
2.2 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水下墩柱设计 |
2.2.1 设计目标与思路 |
2.2.2 设计难点与关键技术 |
2.3 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水下墩柱实施方法 |
2.3.1 轴压性能提升实施方法 |
2.3.2 抗震性能提升实施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混凝土圆柱截面弯矩-曲率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本构关系 |
3.2.1 混凝土 |
3.2.2 钢筋与FRP筋 |
3.3 理论峰值弯矩、曲率计算 |
3.3.1 基本假定 |
3.3.2 最大受压区高度 |
3.3.3 峰值点曲率 |
3.3.4 峰值点弯矩 |
3.4 数值分析参数设置 |
3.4.1 模型参数 |
3.4.2 分析参数 |
3.5 主要分析参数对典型弯矩-曲率关系、屈服点、峰值点的影响 |
3.5.1 典型弯矩-曲率关系 |
3.5.2 峰值点弯矩、曲率 |
3.5.3 屈服点弯矩、曲率 |
3.6 弯矩-曲率关系简化计算模型 |
3.6.1 现有计算模型 |
3.6.2 本文计算模型 |
3.6.3 峰值点曲率、弯矩 |
3.6.4 计算屈服点曲率、弯矩 |
3.6.5 模型预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混凝土圆柱轴压性能与推覆性能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混凝土圆柱轴压性能试验 |
4.2.1 试件设计 |
4.2.2 加载方案及测量内容 |
4.2.3 试验现象及荷载-位移曲线 |
4.2.4 轴压性能特征值 |
4.2.5 应变分布规律 |
4.3 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混凝土圆柱推覆性能试验 |
4.3.1 试件设计 |
4.3.2 加载方案与测量内容 |
4.3.3 试验现象与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
4.3.4 骨架曲线 |
4.3.5 水平承载力与承载力退化 |
4.3.6 延性 |
4.3.7 耗能 |
4.3.8 残余位移 |
4.3.9 曲率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混凝土圆柱推覆性能数值分析 |
5.1 引言 |
5.2 数值分析模型的设计与考虑 |
5.2.1 钢筋混凝土柱侧向位移组成与等效塑性铰理论 |
5.2.2 塑性铰模式的模拟 |
5.2.3 纵筋粘结滑移的模拟 |
5.3 数值分析结果与推覆性能试验结果对比 |
5.3.1 荷载-位移比关系对比 |
5.3.2 推覆性能指标对比 |
5.4 分析参数设定与计算模型简化方法 |
5.4.1 分析参数设定 |
5.4.2 典型荷载-位移比关系 |
5.4.3 荷载-位移比关系简化计算模型 |
5.5 分析参数对推覆性能的影响 |
5.5.1 刚度 |
5.5.2 荷载 |
5.5.3 位移比 |
5.5.4 延性 |
5.5.5 耗能 |
5.5.6 残余位移 |
5.5.7 粘结滑移变形 |
5.6 荷载-位移比简化计算模型的拟合 |
5.6.1 峰值点荷载、位移比拟合 |
5.6.2 计算屈服点荷载、位移比拟合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柱恢复力模型与易损性评价 |
6.1 引言 |
6.2 恢复力模型 |
6.2.1 混凝土柱恢复力模型研究现状 |
6.2.2 恢复力模型确定方法 |
6.2.3 加固柱截面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 |
6.2.4 加固柱荷载-位移恢复力模型 |
6.3 加固柱损伤评价和易损性分析 |
6.3.1 现有损伤评价方法 |
6.3.2 本文提出的加固柱损伤评价方法 |
6.3.3 单自由度体系振动方程 |
6.3.4 地震波的选取 |
6.3.5 时程分析设置与典型时程关系 |
6.3.6 易损性曲线的计算 |
6.3.7 分析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7.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四、工程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复合地基变刚度调平设计在某框架-核心筒结构中的应用[J]. 袁杰,侯森,苑嗣明. 建筑结构, 2021(S1)
- [2]地基土—结构—设备体系振动台试验研究与能量反应分析[D]. 罗兰芳. 天津大学, 2020(01)
- [3]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减隔震性能及分析方法[D]. 刘喜仑.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基于弹塑性分析的超限高层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田帅.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5]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板开洞对抗震性能的影响[D]. 于志强.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6]浅谈建筑电气设计中常出现的几个问题[J]. 刘晖. 中华建设, 2019(07)
- [7]带缝钢板剪力墙-自复位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及性能化抗震设计[D]. 俞顺吉. 东南大学, 2019(05)
- [8]基于性能化设计方法的某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D]. 管夏. 湘潭大学, 2019(02)
- [9]高烈度地震区跨断层桥梁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及减震控制研究[D]. 金学军.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
- [10]预制装配技术提升既有桥梁水下墩柱抗震性能研究[D]. 唐煜. 东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