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由鲁迅的"立人"思想谈及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自觉(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晗[1](2021)在《缺席与在场之间:周氏兄弟介入《新青年》考论》文中研究说明考察鲁迅、周作人与《新青年》杂志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二者在同人团体中的位置介乎缺席与在场之间。根据史料显示,周氏兄弟并非处在轮值编辑之列,而是自居于"客师"的地位扮演具体执行者的角色,他们既要配合杂志文化革新的总体要求,又与作为权威的话语中心保持着相对疏离的态度,对思想启蒙持有自身独特的看法。正是这种若即若离的文化站位使得周氏兄弟能够后来居上,从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两个方向共同合力奠定了《新青年》"立人"的文学传统,进而引领了"人的文学"的思想潮流。从另一层面来说,《新青年》也为周氏兄弟提供了介入现实的文化空间,其作为现代出版物的媒介属性影响了二者五四时期的文体选择。周氏兄弟与《新青年》的双向互动,是作者与现代报刊互相成就的典型案例。
马晓萱[2](2021)在《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与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启蒙问题》文中研究指明《财主底儿女们》是路翎在1940年代前半期创作的长篇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此一时期,路翎基于工农兵和知识分子题材的文学创作实践,明显形成了两种相辅相成的思想取向,路翎自觉通过笔下带有知识分子气质的工农形象认识并批判着自身存在的“知识分子的可悲的习气”,彰显了极强的突破自我启蒙困境的主动意志。反观路翎所经验的由启蒙向革命转变的历史语境,作为继续启蒙事业的马克思主义,在承接启蒙内涵的正义价值且并不否定知识分子作为启蒙主体的前提下,曾经以阶级利益难题突显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与人民群众的距离问题,而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成果,即毛泽东关于革命和政治的哲学思考,确实也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问题关注良多。尤其是毛泽东在1942年前后发表的一系列论着,直接对知识分子的自我启蒙困境进行了明确揭示,并向广大左翼作家提出了“自我改造”以成为“革命的文艺工作者”的政治要求,以知识分子与人民群众双向启蒙的崭新关系,提出了“普遍的启蒙运动”的理想图景。正是置身于如此的历史语境,《财主底儿女们》才具有着映射作家路翎克服自我启蒙困境之向度和限度的思想价值。路翎在叙写蒋蔚祖、蒋少祖和蒋纯祖三代知识分子的自我启蒙经验时,以“青春”为方法,重新发现了“恶父”脸谱之外的财主蒋捷三,而使大家族中每一代人都曾拥有的青春热情,与现代青年知识分子克服自我启蒙困境之意志相融,描绘了一幅以蒋纯祖为绝对主角的“青春接力”图景,使该小说上下部之间构成的艺术结构特征,即“丁字形结构”,之“横”和“纵”得以有机衔接。路翎虽然无力塑造一个改造完成了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但却有力刻写了那些走向革命的平凡人是如何觉醒进而锻炼了自我启蒙的主动意志,路翎并不以“小资产阶级”一词笼统定性那些已经走向人民却仍未改造完成的知识分子。在承认路翎对知识分子主观主动的强调削弱了他对人民生活的客观书写的基础上,也应当意识到路翎所不忍舍弃的这种自我启蒙的主动意志,实际上能够被吸纳为知识分子进行自我改造以成为革命的文艺工作者之过程中的真正能动的力量。
苑帅民,秦思思[3](2020)在《鲁迅“立人”思想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鲁迅先生的"立人"思想对促进人的思想解放,推动人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外鲁迅研究中,日本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韩国、苏联、美国、英国等国的学者也对鲁迅及其作品进行了广泛研究。国内学者对鲁迅"立人"思想进行了细化研究,对鲁迅"立人"思想的内涵、来源、构成、形成发展阶段、主要内容提出了多样观点,还深入探讨了鲁迅"立人"思想的历史际遇与当代价值。学界对鲁迅"立人"思想的研究在不同时期展现出不同特色,推动了鲁迅"立人"思想研究的纵深发展。
赵瑾怡[4](2020)在《晚年鲁迅常人形象研究 ——以鲁迅日记、鲁迅书信、回忆鲁迅资料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晚期鲁迅形象为研究对象,以鲁迅生命的最后十年(1)为研究时间范畴,以日常生活维度中鲁迅如何弥合、区别知识分子身份与寻常百姓身份为主要研究话题。主要章节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主要论述鲁迅在世俗生活中的艰辛与幸福。从经济生活、家庭生活两方面展开,以鲁迅总体经济状况决定的市民阶层、家庭及婚姻生活中担当的长子身份、父亲角色与妻子角色为重点。鲁迅以自由撰稿人为职业,收入位于知识阶层上流,但收入不稳定、生活负荷重、收入方式琐碎,以致鲁迅经济状况始终处于市民阶层。亲属关系中的鲁迅,统一于爱与诚的长子与慈爱父亲形象,始终坚持以母亲、海婴为本位的亲情观,以遵循母亲意愿的方式,全然展现着对母亲的“敬”与“爱”,而周海婴的到来为鲁迅苦闷的精神生活新增添了人间俗世的乐趣。在此,机智、博学的知识分子形象与慈爱的常人父亲身份交融。鲁迅与许广平因精神相知,相助,相爱。鲁迅在《两地书》(第三集)中置亲昵、爱意于细微末节之处,展现了两者分离后特殊的生活样态。与此同时,婚后两者面临着高伫于现实的爱情与柴米油盐的现实之间融合的困难,许广平牺牲自我进步空间,承担家庭责任,与鲁迅精神日益隔膜。而面对现实困境,鲁迅回馈以对社会更大的牺牲。在其婚姻生活中,爱情只是小爱,一直为社会大爱牺牲。他们不仅是爱人,更是相互扶持的伙伴。第二章围绕作为智识者的鲁迅展开,以其日常书写、生活中独特的自我体认,与漂泊的生存状态相依存的漂流的精神姿态,打杂的文字工作状态,对于青年的扶持为中心。鲁迅首先在日常书写、生活中自觉体认着知识分子的身份:文体意识明晰,书帐记录详尽、珍视书籍的态度。其次,鲁迅的漂泊姿态不仅是其作为知识分子基础的心理状态,也是其基本生存状态。鲁迅伫立于都市文明的边缘,以批判与反抗都市文化的立场介入,展现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下上海都市文明的变态与畸形。漂流姿态既是外界环境挤压造成的不自由状态,更是他从不自由向自由突围的个人文化、政治抉择。再次,鲁迅处于严峻的出版环境中,受经济、现实政治因素制约,一直被生存与为社会、为人生的文学主张之间的矛盾拉扯,对其主体造成了割裂之感,鲁迅无奈之下发出“打杂”哀叹。但是,鲁迅执着于现在,坚持以创作为中心,长期高强度的文字工作,显示着鲁迅强烈的生命意志与顽强的生命韧性。鲁迅对青年的扶持是其启蒙意识、“立人”精神持续实践的表现。以精神鼓励、物质支援、借助自我名誉,帮助青年参与公共话语空间为主要形式,愿为祖国的未来甘愿做扶梯者。第三章主要以晚年鲁迅的身体情况为中心,阐述鲁迅长期处于疾病状态下的暮年心理、面对人类必经的死亡及其恐惧时选择的方法、因疾病勃发的生命意志。定居上海后,鲁迅身体持续缓速恶化。诊治范围蔓延,患病频率、病情凶险程度增加,痊愈时间增长。1934年8月后鲁迅身体释放衰弱信号,心理呈现暮年状态,产生趋死又趋生的心理、彻底转变对平凡生活的情感态度、渴望“普通人”生活。在面对人类必经的死亡及其恐惧时,鲁迅选择直面死亡、回溯过去的姿态,或以“死亡”为题材,态度从容,直接叙述死亡体验,展现其独特的生死观——体验观;或出于死亡的阴影、恐惧回忆过往。疾病成为鲁迅生命意志的激发点,通过写作再次找到现实生活的立足点,强化生命意志。日常生活中以强化生活习惯的方式,文学创作中以“回忆”为主要方式强化生命意志。鲁迅的向地性——始终与被折损、被侮辱的底层大众站在一起的信念支撑着鲁迅强大的生命意志。鲁迅同也以文学作品、个体实践行为宣告了个体生命如何超越生死,探寻人类生命价值。
袁师师[5](2020)在《抗战时期沈从文“国民性”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是一位极具国家情怀的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对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灾难深重的中国有全面而深入的审美反思。在他的文学生涯中,他一直身体力行用他的文学创作实践,努力坚守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所强调的“工具重造”和“经典重造”的艺术思想,使得他的文学创造体现出了非常深厚的时代担当意识。而在沈从文整个文学创作过程中,尤以抗战时期特别是在昆明度过的八年中成为沈从文研究争议的焦点。抗战期间的创作是沈从文整个生涯的重要部分与节点,同样也是沈从文研究不容忽略的部分,既要前后连贯整体系统地把握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也应实事求是辨证的审视当时的沈从文。抗战时期的沈从文是他自诩乡下人旅程中“相当长,相当寂寞,相当苦辛”的第四个阶段,这个阶段里,沈从文不但教书、写作,并付诸实践参加相应的文艺活动。而通过对这一时期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以及相关的抗战文艺活动进行观照,其中对于人的思考与理想人格的相关论述最终回归到国民性改造主题上。从其思想内涵具体文本表现来看,一面立足城市与乡村双重视角下观照乡下人的生命样式,从前神之尚存的湘西世界在现代文明的冲撞下,原先的本真与淳美之下潜藏着乡下人的理性蒙昧主体意识缺乏与道德高墙的逐渐崩毁。同时由于对乡下人生命认识之深与独特的生命体验,沈从文对现代时空下的乡村生命范式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他发现在其“常”与“变”的交织过程中,乡下人的悲剧命运与未来走向。另一方面,沈从文站在都市文化空间角度反观现代文明下的城市中人的生存形态,揭露都市生活里人格的萎缩与堕落处,自觉从人的全面发展与民族复兴国家重造上批判反思国民劣根性。沈从文对国民性的批判与重建视角基于国家情怀,选择双重批判视角与异于同时代知识分子的文化选择,其最终指归则是理想的“人”的建设,同时也是沈从文对人类理想生命的展望与构建。将沈从文“国民性”思想内涵书写表现的井喷期与明朗期——抗战时期作为研究的临界点,把握其抗战前后整个“国民性”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而可以把握其思想的最终指向以及承载意蕴。可以看到沈从文的改造国民性是其思想由“人性”论向“国民性”的聚焦,同时也能得出其独树一帜的普世性与审美诗化特质,同时也是对五四文学革命以来改造国民性主题的延伸。
徐雨婷[6](2020)在《现代性语境下沈从文湘西书写生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沈从文湘西书写的生成路径,作为中国现代文学转型过程中的一个特殊范例,具有多重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立足“发生学”视角,通过“重返历史现场”,追溯时代语境和作家个人境遇的交互影响,将沈从文湘西书写的不同面貌与历史情境联系起来。在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的社会文化语境与作家自身的认知文化语境中,试图梳理出沈从文的湘西书写在现代性语境中的生成过程。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沈从文研究成果的研究现状的梳理,以及撰写本篇论文的研究范围和所采取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湘西地理文化空间与沈从文的生命体验。从湘西自然地理空间和文化空间中,追溯沈从文在湘西的生命体验,主要论述湘西空间作为沈从文放置“现代性”张力叙述空间的文化源起。第三部分为湘西书写与1920年代现代语境。沈从文最初以创作融入现代语境,从北大歌谣运动与乡土小说的创作实践中,开掘出湘西在现代性语境中的话语资源,并自觉在湘西书写中展现原型湘西的面貌。第四部分为现代性语境下理想湘西的建构。沈从文在现代性语境中反思文学创作,建构自我“乡下人”的身份,并自觉独立于文坛主流话语进行湘西书写,通过开掘湘西“地方性”文化,书写“人性”中生命力的核心动力。沈从文将自我对“现代”的诉求,与本土文化进行融合,从湘西文化与现代的文化肌里中,建构“理想湘西”的书写面貌。第五部分为现代性语境下的现实湘西。以沈从文两次返乡为契机,湘西书写在战时语境下不可避免的转向对现代性的理性反思,随着沈从文对湘西“常”与“变”的历史脉络进行深入思考,开始将湘西书写由边缘放置于时代主流中。一方面,书写出湘西在现代性语境下的真实面貌;另一方面也包含着对“中国民族国家”的整体性思考。结语中综合阐述了现代性语境下沈从文湘西的书写,从社会、时代、民族、个人等多重文化肌理中生成而来,随着时代与自身语境变迁,湘西书写也经历了从由“自在”到“自为”的曲折过程,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在现代性语境转型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面向。沈从文在中国文学通往现代文学的艰难进程中,充分自觉地开拓出一条本土化的书写路径。由此探讨沈从文湘西书写的生成过程,为深化认识湘西书写的研究开辟出一个新的视角。从文学生成的层面上来讲,如何将现代文化与地方性文化相联系形成生成关照,以及文学如何通过多重文化肌理生成作家对现代中国的文学想象,将是本文在现代性语境下对沈从文湘西书写的生成研究中试图寻找的答案。
程儒珺[7](2020)在《1930年代上海小报中的“民间鲁迅”形象研究》文中认为论及1930年代的“鲁迅形象”言说,当前学界大多聚焦于“左翼鲁迅”,“文学鲁迅”或“启蒙鲁迅”等几种范式。以上的鲁迅形象偏重知识分子对鲁迅的认知,而忽略了大众传媒对于鲁迅形象的塑造。本文选取了历史悠久,发行量大,刊登鲁迅新闻轶事众多的上海小报为样本,详细探讨了同时代之人对“民间鲁迅”形象的建构和阐释。经过研究发现,在1930年代,除了“经典鲁迅形象”外,商贩、车夫、店员、女明星、小报文人等群体口中的“鲁迅”则成为另一种非严肃、非精英的文化符号。这些边缘群体将关注中心从“社会”转向“个体”,从“精神领域”转移到“生存领域”。“民间鲁迅言说”的出现不仅补充完善了“鲁迅言说”的现有格局,同时也映衬出价值诉求、文化生态的多元局面。对此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探究三十年代的“民间鲁迅形象”是从何而来,以及是在怎样的历史语境下生成的。重点分析了在商业经济繁荣、政治舆论扩大、社会文化下移的历史语境下,市民群体对“鲁迅形象”的消费和利用。这其中包括“消费对象”的选择、“消费策略”的运用调整以及“消费结果”的最终呈现。进一步揭示经济生活的民间化、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和城市文化的多样化是如何以“鲁迅形象”言说的形式,恰如其分地出现在30年代的民间群落里。第二章,通过大量的史料考据,呈现三十年代上海小报中的“民间鲁迅”的形象特点,以及其与我们过去了解的“鲁迅形象”有何不同。论文关注的中心是“民间鲁迅”言说背后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的多样诉求,从而进一步呈现出一种与学术及权力中心话语相对立的“边缘话语”或“私人话语”。第三章,对1930年代“民间鲁迅”的挖掘,其目的不仅仅在于形象的呈现,更在于与传统的鲁迅言说间的补充完善和相互作用。从与“左翼鲁迅”言说的关系来看,“民间鲁迅”的出现一方面打破了固有思维,展现了30年代鲁迅建构的多种方式,警醒我们要对教条主义和公式主义话语保持理性和冷静审视的态度。但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左翼鲁迅”形象的诞生,从官方的立场奠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突出地位,避免了对鲁迅崇高性的消解。而“启蒙鲁迅”与“民间鲁迅”虽都提倡“人”的发现,但“启蒙话语”与“日常生活话语”的分歧更映衬出“知识分子精英群体”和“市民群体”对“鲁迅资源”的不同运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三者的不同又并非僵局,反而因其“互补”共同熔铸成“鲁迅阐释”的多维世界。
李慧敏[8](2019)在《沉默之思—鲁迅的沉默及其文本世界》文中研究指明鲁迅的一生主要经历过两次沉默时期。一次是1909年编译完《域外小说集》至1918年《狂人日记》问世,另一次是1922年12月写完《<呐喊>自序》至1924年2月《祝福》完成。所谓沉默,即停止表达性的创作。鲁迅的两次沉默在其创作生命中如同黑洞般存在,但鲁迅之为鲁迅,他存在的独特性与他的沉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我们不对鲁迅的沉默作出应有的思考,将难以走进他的文本世界,甚至很难窥见鲁迅深刻思想的一隅,更难以接近他的博大心灵世界。那么,我们将会彻底的失去鲁迅,失去与中国现代文学与思想先驱者的对话机会,这对中国人而言,是重大的损失。本论文立足鲁迅的两次沉默,梳理鲁迅沉默与开口的关系以及鲁迅的“沉默”对其文本世界的建构。论文分为三个部分,“前沉默:鲁迅沉默的发轫”、“显沉默:鲁迅沉默的昭世”与“后沉默:鲁迅沉默的突围”。其中“显沉默”为主体部分,着力于探究沉默对鲁迅文本的建构,以鲁迅沉默与开口的关系为经线,纵向深入鲁迅的精神世界,以细读鲁迅的文本创作为纬线,横向进入鲁迅的文本世界,探求其沉默在文本创作上所赋予的特征。论文通过经纬结合的研究方法,试图走近鲁迅的内心世界,挖掘出鲁迅之为鲁迅的本质特征。
余巧英[9](2018)在《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文中研究指明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学,是台湾文学史发展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重要一环,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光复初期的文学既继承台湾日据时期文学的流脉,同时随着外省籍作家的涌入,输入大量祖国文学思潮,两岸作家在这一时期首次实现汇流。对台籍作家而言,他们需要在日据时期文学的废墟上再出发,摆脱“皇民化”文学的束缚,从日文转换成中文写作,同时也要重新寻求“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对外省籍作家而言,需要努力融入台湾社会,将祖国大陆文学的流脉注入台湾文坛,创作更契合台湾本土社会的作品,同时,帮扶台籍作家更快地实现跨语写作也是他们在此一时期的使命。为“建设台湾新文学”,省内外作家抛却省籍观念,跨越语言障碍,合作创办杂志,希冀加强两岸民众的文化交流,填补因为政治隔断导致的“澎湖沟”;在报纸文学副刊发起文学论争,在论争中的诘问和抗辩,双方得以沟通文学观念,了解各自的文学发展历史后,互相尊重,进而消弭误会。来自大陆的学者、知识分子在参与长官公署提出的“去日本化”和再“中国化”的政策过程中,通过国语运动和编辑国语教材、读物等方式推进台湾的文化建设,但学者们也注意到台湾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倡从“方言学习国语”和建立“台湾学术”模范省的目标。此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也呈现不同的风貌,省内作家克服“跨语”的困难,在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坛发出台籍作家的声音,银铃会诗人们的跨语写作,对台湾新诗的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跨域到台湾工作生活的省外作家,努力融入台湾的社会环境,创作契合台湾当地的文学作品。对省内外作家而言,他们都对台湾新文学和文化建设怀着巨大的热情,投注了心力,在论争和文学创作方面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本论文拟从语言、文化、思潮和文学创作角度对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学实况展开研究,具体而言,研究的面向包括“中国化”政策的具体推行;“从方言学习国语”的倡导和《台北酒家》在方言文学方面的倡导;围绕《桥》副刊产生的文学论争和“衍生”的文学活动;以及省内外作家的创作特色和异同点等角度考察光复初期的文学发展。
廖华力[10](2017)在《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同构”与“共生”》文中认为文学与传媒的“同构”与“共生”是中国近现代以来一种独特而显着的文化现象。周氏兄弟特别是鲁迅作为中国新文学第一个十年高耸的山峰,其文学活动一直都与现代传媒不可分离地相伴相生、相辅相成。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同构”与“共生”正是文学与传媒“同构”与“共生”这一独特文化现象的最好注脚。作为“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在北方的堡垒”,《晨报》副刊在新文化运动由高潮转向落潮的关键时期,对新文学的发展起到的作用与影响,是当时任何一家传媒都无法比拟。《晨报》副刊“黄金时期”的辉煌成就始终离不开周氏兄弟的积极参与与扶持。周氏兄弟在积极参与与扶持《晨报》副刊的过程成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学场”,开展自己各具特色的文学活动,并最终以独一无二、个性彰显的文学实绩与文学建树,成功地从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的众多文化领袖群像中脱颖而出,发展成为“五四”新文学最耀眼的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的“双子星”,奠定各自在现代文学版图的应有位置。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同构”与“共生”的历史与事实,不仅为我们完整理解周氏兄弟“五四”时期的文学活动提供一幅清晰的历史图景,创造重新理解与阐释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另一种可能性,也为当代文学与传媒的健康发展留下丰富而宝贵的历史经验。本论文主要由绪论、正论与结论三大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指出选择研究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背景与理论依据。从把现代传媒(以报纸杂志为主要代表)视为作家的“文学场”的理论视野出发,论述研究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互动关系的目的与意义;回顾历史文献,总结研究现状。将周氏兄弟的文学活动放置于中国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历史发展格局中,可以清楚地发现他们与现代传媒的“同构”与“共生”意义。正论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讨《晨报》副刊成为周氏兄弟“文学场”的内外因素。一方面,以梁启超、蒲伯英等为领导核心的研究系在政治活动严重受挫的情况下,决心退出政坛,转入文化活动领域。这使得《晨报》及其副刊率先赞助“五四”新文化运动,成为研究系参与新文化运动的舆论阵地与舆论权威。《晨报》副刊的办刊定位与发展基调为周氏兄弟选择进入与对其进行改造,提供理论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新青年》集团因为内部矛盾、分裂与外部反动势力的迫压而面临风流云散的命运,作为《新青年》轮值主编的李大钊适时转战与改革《晨报》副刊,使得周氏兄弟真正地登堂入室、“走进”《晨报》副刊成为现实。第二章回顾周氏兄弟探寻完全属于自己的“文学场”的历史进程与艰难步履,这是周氏兄弟选择进入与改造《晨报》副刊的内部动因。周氏兄弟从留学日本时期筹办《新生》杂志开始,就梦想拥有一块完全属于自己的“文学场”,但是经过《绍兴县教育会月刊》,直到《新青年》逐渐分裂与转向,周氏兄弟都未曾完全彻底地实现最初的夙愿。周氏兄弟不得不继续探寻与前进的脚步,而在李大钊、孙伏园先后主持下的《晨报》副刊无疑成为周氏兄弟开辟“文学场”的最佳选择。第三章和第四章重点研究周氏兄弟积极建构“文学场”的具体过程与多种维度。周氏兄弟通过为《晨报》副刊命名(此处特指鲁迅)、指导《晨报》副刊发展、创作与发表文学作品、初步塑造文学作品的经典化、发起与组织文学论争与批判、培养文学新人、形成文学团体、引导读者阅读与培育读者的新型审美趣味等具体的文学活动与实践,成功开展各自的文学活动,极大推动“五四”新文学快速向前发展的同时,确立自己在新文学领域独特的历史地位与历史贡献。第五章旨在分析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分道扬镳的详细过程与复杂原因。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互动关系是一个“双向选择”的必然结果。在紧密携手发展五年多,缔造双方的辉煌成就后,周氏兄弟不得不在1924年10月无可挽回地面临退出“文学场”的历史命运。随着中国时局动荡的不断加剧,各种反动势力益加猖獗,《晨报》副刊在研究系核心人物刘崧生、刘勉己的主持下逐渐地转向,背离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初衷与轨道,丧失蒲伯英、孙伏园主持时期坚持思想自由与理性批判的办报精神与宽容空间;与此同时,周氏兄弟经过十几年的不断积累与发展,在学问、同志、资本、时间、读者、编辑出版管理经验等诸多方面都已具备独立开辟完全属于自己的“文学场”的自信、能力与条件。与逐渐转向反动的《晨报》副刊彻底分道扬镳,开辟全新的“文学场”成为周氏兄弟的必然选择。周氏兄弟也在《语丝》的“文学新场”上又一次成为“新文坛双柱”。结论部分主要阐明现代传媒并不仅是文学作品的发布平台,仅仅承担传播文学作品的单一功能,它在真实呈现作家身处其中的复杂外部世界、激励与同构作家的文学创作、塑造文学作品的外在表现形态、推动文学作品的经典化、组织文学争鸣与论争、培养文学新人、集结文学队伍与社团、增强成名作家的文学声誉、吸引文学读者与引导读者的阅读审美趣味等多个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仅仅把现代传媒作为文学传媒看待,并不能完全展现它与作家文学活动关系的全体面貌与多样特征,只有把现代传媒看作作家以其为联系纽带从而开展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学场”,才能准确把握现代文学与现代传媒“同构”与“共生”的关系。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携手发展、相互成全的历史事实与历史经验,必将为我们全面理解周氏兄弟“五四”时期完整的文学活动图景提供一种全新的可能。
二、由鲁迅的"立人"思想谈及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自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由鲁迅的"立人"思想谈及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自觉(论文提纲范文)
(1)缺席与在场之间:周氏兄弟介入《新青年》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周氏兄弟与《新青年》编辑部关系之史实考辨 |
二、周氏兄弟的站位:“客师”与“名角”的意义 |
三、文化空间与文体选择:《新青年》之于周氏兄弟 |
(2)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与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启蒙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介绍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概述 |
第三节 主要概念辨析 |
一 现代知识分子 |
二 自我启蒙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一章 1940年代初期路翎文学创作的思想取向 |
第一节 明确道路之“争取更广漠的群众” |
第二节 自我启蒙之克服“知识分子的可悲的习气” |
第二章 青年路翎所面临的“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启蒙问题” |
第一节 从启蒙到革命:“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启蒙”何以成为“问题” |
第二节 毛泽东对左翼作家自我启蒙困境的揭示与介入 |
第三章 《财主底儿女们》:自我启蒙欲求下的知识分子叙事 |
第一节 以“青春”作为方法:从“父亲”的再发现到“青春”的接力赛 |
一 “活的纪念碑”:蒋捷三的青春警示与老年忠告 |
二 “侮弄人间的诗人和王者”:蒋蔚祖的青春余绪 |
三 “五四之子”的失重与复归:蒋少祖的青春迂回 |
第二节 揭开“丁字形结构”面纱:重新发现蒋纯祖为绝对主角 |
一 观察者蒋纯祖:从蒋家内外纷争到“十字街口” |
二 行动者蒋纯祖:个人主义英雄走向民间的末路与生机 |
第四章 反思与追踪 |
第一节 以《财主》为镜:青年路翎自我启蒙之限度与向度 |
第二节 自辩与答复:路翎在“香港批评”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鲁迅“立人”思想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鲁迅“立人”思想内涵及来源研究现状 |
1.“立人”内涵研究现状 |
2.“立人”来源研究现状 |
(二)鲁迅“立人”思想构成及形成发展阶段研究现状 |
(三)鲁迅“立人”思想主要内容研究现状 |
1.“立人”目的研究现状 |
2.“立人”路径研究现状 |
(四)鲁迅“立人”思想历史际遇与价值研究现状 |
1.鲁迅“立人”思想历史际遇研究现状 |
2.鲁迅“立人”思想价值研究现状 |
三、结语 |
(4)晚年鲁迅常人形象研究 ——以鲁迅日记、鲁迅书信、回忆鲁迅资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世俗间的艰辛与幸福 |
第一节 沉重经济负荷者 |
第二节 :诚爱长子与慈爱父亲 |
第三节 :温情丈夫 |
第二章 智识者的漂泊与坚守 |
第一节 日常书写自觉体认者 |
第二节 :漂泊与生存 |
第三节 :打杂与坚守 |
第四节 :青年扶梯者 |
第三章 死亡捕获的人间挚爱者 |
第一节 :衰弱与暮年 |
第二节 :平凡生活热望者 |
第三节 :强力生命意志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抗战时期沈从文“国民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理论意义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沈从文“国民性”思想缘起:抗战前后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直觉朦胧与情感孕育期 |
一、社会美与丑的熏染 |
二、救国理想的触动 |
第二节 摸索实践与逐步深化期 |
一、地理文化空间转化中的摸索 |
二、乡村与都市双重视角下的不断深化 |
第三节 理性自觉与孤寂坚守期 |
一、主体身份的理性自觉 |
二、现实的热情与虚空世界里的坚守 |
第二章 抗战时期沈从文“国民性”思想内涵之书写表现 |
第一节 对乡村文化空间下生命形态的剖析 |
一、理性蒙昧 |
二、主体意识缺乏 |
三、道德堕落 |
第二节 对都市文化空间中病态人格的批判 |
一、“阉寺性”阴性人格涌现 |
二、“雄强精神”气质的弱化 |
三、历史责任感的缺失 |
第三节 对国民“雄强精神”的礼赞 |
一、原初强悍韧劲与战斗精神的张扬 |
二、抗战守土与浴血奋战民族气节的彰显 |
第三章 抗战时期沈从文对“国民性”的理想建构 |
第一节 改变心态与观念 |
一、树立自尊心与自信心 |
二、建立素朴坚韧的人生观 |
第二节 重塑信仰 |
一、重塑信仰之目的 |
二、重塑信仰与经典重造 |
第三节 坚守真、善、美的生命本体 |
一、认知理性的建立——“从实生活取证” |
二、道德理性的建设——简单生命庄严处 |
三、至美人格——“生命具神性” |
第四章 抗战时期沈从文“国民性”反思与理想建构之意义 |
第一节 沈从文“国民性”反思批判之意义 |
一、“人性”向“国民性”思想的聚焦 |
二、文体综合下的审美诗化 |
第二节 沈从文“国民性”理想建构之意义 |
一、对中国近现代文化危机的克服 |
二、理想“至美人格”对现代人格建构的启示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现代性语境下沈从文湘西书写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二章 湘西地理文化空间与沈从文的生命体验 |
2.1 湘西的地理文化空间 |
2.1.1 湘西的地理空间 |
2.1.2 湘西的文化空间 |
2.2 沈从文在湘西的生命体验 |
2.2.1 童年的湘西体验 |
2.2.2 生命的最初感知 |
2.2.3 人生的自觉萌动 |
第三章 湘西书写与1920年代现代语境 |
3.1 新文学创作与现代语境 |
3.1.1 公共多元的“文学场域” |
3.1.2 现代社会里“独立的人” |
3.2 民间话语资源里对湘西的找寻 |
3.2.1 民俗学的兴起——北大歌谣运动 |
3.2.2 歌谣运动影响下的创作实践——乡土小说 |
3.3 原型湘西的书写 |
3.3.1 湘西生活的书写 |
3.3.2 湘西民间文化的书写 |
第四章 现代性语境下理想湘西的建构 |
4.1 现代语境中反思文学创作 |
4.1.1 “理想湘西”的时代语境 |
4.1.2 “乡下人”的自我建构 |
4.2 现代话语里的边缘书写 |
4.2.1 “人性”的呼唤 |
4.2.2 对现代文明的反思 |
4.3 “理想湘西”的书写 |
4.3.1 湘西书写中的理想人性 |
4.3.2 《边城》理想化社会的建构 |
第五章 现代性语境下的现实湘西 |
5.1 重回现实湘西 |
5.1.1 两次重返湘西之行 |
5.1.2 回归湘西的“知识分子” |
5.2 对现代文明的理性反思 |
5.2.1 湘西“不变”的恒常性 |
5.2.2 湘西“变”的必然性 |
5.3 现实湘西的书写 |
5.3.1 湘西的现实 |
5.3.2 湘西的未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1930年代上海小报中的“民间鲁迅”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名流消费”:“民间鲁迅”形象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商业社会中的“明星代言” |
第二节 话语导向里的“舆论制造” |
第三节 都市社会里的“文化转向” |
第二章 民间群落里的“鲁迅形象” |
第一节 “不被知晓”的文学大家 |
第二节 “锱铢必较”的布衣之士 |
第三节 诙谐风趣的现代名士 |
第三章 :“民间鲁迅”与其他鲁迅形象的对话及文化反思 |
第一节 “民间鲁迅”与“启蒙鲁迅”的互文 |
第二节 “民间鲁迅”与“左翼鲁迅”的互补 |
第三节 “鲁迅形象”的生成、传播及其文化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沉默之思—鲁迅的沉默及其文本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意义 |
一 文献综述 |
二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前沉默:鲁迅沉默的发轫 |
第一节 沉默的因子:父亲的病 |
一 沉默的关系——文本中的“父与子” |
二 沉默的隐疾——文本中的“病” |
第二节 沉默的触点:幻灯片事件 |
一 沉默的启示:国民性批判 |
二 沉默的“对话”:“独异个人”与“庸众” |
第三节 沉默的肇始:超前的寂寞 |
一 “潜意识”——五篇文言论文 |
二 “潜文本”——《域外小说集》中的《谩》与《默》 |
第二章 显沉默:鲁迅沉默的昭世 |
第一节 梦后十年:沉默与开口之间 |
一 沉默的间隙:开口的契机 |
二 沉默与开口之间:折中的《呐喊》 |
第二节 二度沉默:于渊默处听雷声 |
一 沉默之思:《野草·题辞》中的辩证哲思 |
二 出离沉默:“中间”文本——《彷徨》与《野草》 |
第三节 沉默对鲁迅文本世界的建构 |
一 沉默反思:多疑思维下的否定性语言特征 |
二 画出沉默的国民的魂灵 |
三 沉默在叙述手法上的介入 |
四 沉默在表现手法上的介入 |
第三章 后沉默:鲁迅沉默的突围 |
第一节 开口的最高艺术——杂文 |
一 鲁迅的“伪沉默”——答有恒先生 |
二 无畏的开口——鲁迅后期杂文的蓬勃 |
第二节 沉默后的开口:鲁迅生命意义的确立 |
一 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从文学到革命 |
二 开口背后:“爱”的生命践行 |
第三节 沉默的意义 |
一 沉默与开口的关系 |
二 沉默价值重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野草》文本中的主要虚词整理 |
一 “然而”部分 |
二 “但/但是”部分 |
三 “却”部分 |
四 “忽/忽然/忽而”部分 |
五 “而/而且”部分 |
六 “终于”部分 |
七 “至于”部分 |
八 “于是”部分 |
九 “将”部分 |
十 “并且”部分 |
十一 虚词叠用部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三、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光复初期的中华文化重建 |
第一节 “去日本化”与“再中国化”的讨论 |
第二节 “从方言学国语”和方言文学的倡导 |
第三节 许寿裳:在台湾重建中华文化的“领航者” |
小结 |
第二章 “台湾文学”的性质、定位和方向的论议和实践 |
第一节 “重建台湾新文学”:《桥》副刊的文学论辩 |
第二节 文学的“现实性”和“人民性”:谢冰莹引发的论争 |
第三节 《桥》副刊“衍生”的文学活动——以林曙光为中心 |
小结 |
第三章 银铃会作家转换语言的书写 |
第一节 《缘草》时期:耽美和感伤的诗风 |
第二节 《潮流》时期:”现实的”和“艺术的”创作观 |
第三节 银铃会主要诗人作品专论 |
小结 |
第四章 闽浙粤赴台文学青年的写作 |
第一节 杨梦周:揭露官僚腐败和贫富对立 |
第二节 王思翔和周梦江:创建两岸作家的共同园地 |
第三节 黄藻如和张大翼:“白色恐怖”受害者 |
第四节 雷石榆与台湾的文缘和亲缘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后记 |
(10)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同构”与“共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外部条件:《晨报》副刊倡导新文学的动因 |
第一节《晨报》副刊历史溯源与内部革新 |
第二节《晨报》副刊与蒲伯英的历史贡献 |
第三节《晨报》副刊与梁启超的文学观念 |
第四节 “五四”文学革命与外部文学生态 |
第二章 内部动力:周氏兄弟对文学场的上下求索 |
第一节 周氏兄弟的初步尝试与《新生》的“未生” |
第二节 周作人的沉潜积累与《绍兴县教育会月刊》 |
第三节 周氏兄弟与《新青年》的相互成全 |
第三章 “一片崭新的文学场”:鲁迅与《晨报》副刊 |
第一节 耀眼的呈现:鲁迅文学作品的创作与发表 |
第二节《阿Q正传》:“同构”与“共生”最成功的典范 |
第三节 纸上的论争:鲁迅杂感写作与社会批评 |
第四节 “凶猛的闯将”:《晨报》副刊与文学新人 |
第四章 “自己的”文学场:周作人与《晨报》副刊 |
第一节 周作人的贡献与“黄金时期”的《晨报》副刊 |
第二节《自己的园地》与周作人的文艺思想及转变 |
第三节 读者观念与周作人的表达方式及文章特色 |
第五章 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双向选择” |
第一节 周作人与被低估的“小半件”旧事 |
第二节《我的失恋》与周氏兄弟的无声退场 |
第三节 分道扬镳是“双向选择”的必然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由鲁迅的"立人"思想谈及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自觉(论文参考文献)
- [1]缺席与在场之间:周氏兄弟介入《新青年》考论[J]. 王海晗.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5)
- [2]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与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启蒙问题[D]. 马晓萱.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鲁迅“立人”思想研究综述[J]. 苑帅民,秦思思.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0(06)
- [4]晚年鲁迅常人形象研究 ——以鲁迅日记、鲁迅书信、回忆鲁迅资料为中心[D]. 赵瑾怡. 华侨大学, 2020(02)
- [5]抗战时期沈从文“国民性”思想研究[D]. 袁师师. 吉首大学, 2020(03)
- [6]现代性语境下沈从文湘西书写生成研究[D]. 徐雨婷. 延边大学, 2020(05)
- [7]1930年代上海小报中的“民间鲁迅”形象研究[D]. 程儒珺.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沉默之思—鲁迅的沉默及其文本世界[D]. 李慧敏. 苏州大学, 2019(04)
- [9]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D]. 余巧英. 厦门大学, 2018(07)
- [10]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同构”与“共生”[D]. 廖华力. 兰州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