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林市第二松花江江段污染物—NH_4~+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叶匡旻[1](2020)在《松花江流域氮、磷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源解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松花江流域是我国七大流域之一,近些年流域水质持续改善,但氨氮、总磷仍是流域的主要污染因子,部分劣V类断面主要是因为氨氮超标引起。本研究选取松花江流域42个断面,收集国控断面2003-2019年监测数据,结合监测和采样数据进行研究。通过多元统计学分析法研究流域环境质量状况及主要污染因子;利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以及绘制NH4+-N、TN、TP和CODMn的时空分布图,分析流域内N、P时空分布特征;采用δ15N-NO3、δ18O-NO3双稳定同位素分析、IsoSource质量平衡模型以及多元统计学分析法,解析水体中氮、磷的主要来源。研究结果可为松花江流域内氮、磷污染管控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自2011年开始松花江流域水质逐年好转,2019年松花江流域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COD、CODMn、NH4+-N。时间维度上,松花江流域水体中NH4+-N和TN呈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的变化规律,枯水期受到氮污染影响较大,NH4+-N、TN和NO3--N是主要水质影响参数,TP和CODMn呈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的变化规律,丰水期影响因子最为复杂,除氮、磷外还包括BOD5和COD。空间维度上,城市断面和支流水体氮、磷的浓度更高,城市下断面NH4+-N、TN和TP高于城市上断面,伊通河、阿什河等重点支流NH4+-N、TN和TP远高于干流。(2)氮的主要来源途径包括土壤有机氮,生活和粪肥污水以及含氮化肥。其中平水期氮污染来源以土壤有机氮(60%)为主,枯水期氮污染来源以生活和粪肥污水(53%)为主,丰水期氮各污染来源贡献率较为平均,需要重点关注含氮化肥(27%)及生活和粪肥污水(41%)。而磷的来源途径主要包括:城市含磷废水,土壤有机磷和含磷化肥。生活和粪肥污水是松花江流域氮、磷的主要污染来源,其次为化肥。研究表明NH4+-N、TN和TP等是松花江流域主要的水质污染影响指标,生活和粪肥污水等生活污染输入是松花江流域N、P的主要污染来源,其次为化肥,伊通河和阿什河等重污染支流N、P污染情况急需进一步治理管控。
董甜姿[2](2020)在《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的微生物净化机理及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农田施用化肥产生的地下水氮污染问题普遍存在。规模化畜禽养殖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和抗生素复合肥作为肥料施用于农田,使其携带的抗生素类物质进入农作业区地下水环境中,导致农作业区地下水环境中存在氮-抗生素复合问题。此外,畜禽和水产养殖的排泄物以及医药、污水厂废水的排放,往往也造成地下水中氮-抗生素复合问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本论文跟踪领域内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进行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的微生物净化机理及技术研究,为国家和地方农作业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管控和污染修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论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氮降解菌和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以菌株数1:1组成的复合菌作用效果最佳。在36h-84h间能够快速生长,最大比生长速率为0.18h-1。复合菌菌群主要由Pseudomonas、Serratia、Morococcus、Methylobacterium、Alistipes、Rothia组成,占95%以上,其中Pseudomonas占比达到61.81%。复合菌在进行氮和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时,C/N不易大于8。在中性水体中,脱氮与降解磺胺类抗生素的效果最佳。NH4+-N的去除率随着DO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对于NO2--N的去除,随着DO浓度的增加,去除率增加,但是总体变化趋势并不显着。对于NO3--N的去除,在DO浓度小于2.0 mg/L时,去除率变化不明显。DO浓度对磺胺类抗生素的降解无明显影响。该菌不适用于温度高于30℃的环境。低浓度的Ca2+、Mg2+、Fe2+、Mn2+对降解菌降解―三氮‖和磺胺类抗生素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Ca2+、Mg2+、Fe2+、Mn2+对降解菌降解―三氮‖和磺胺类抗生素具有抑制作用。高浓度的SO42-对NH4+-N、NO2--N和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具有抑制作用。(2)加入ST、SM、SM2、SMX后,浓度为0.5mg/L时,氮降解菌除氮效果降低并不明显。其影响的大小顺序为SMX>SM2>SM>ST。加入NH4+-N、NO2--N、NO3--N后,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对磺胺类抗生素的降解效果增强。NH4+-N的促进效果最好,而NO2--N与NO3--N的效果相差不大。复合菌对于ST的去除,去除率与―三氮‖的去除率和脱氢酶活性均呈普通正相关。对于SM、SM2、SMX的去除,去除率与NH4+-N的去除率呈显着正相关、与NO2--N、NO3--N的去除率和脱氢酶活性均呈普通正相关。(3)复合菌净化氮-磺胺类抗生素主要为降解和表面吸附两种作用,其主要作用是酶的降解,氮和磺胺类抗生素酶的降解率顺序为胞内酶﹥胞外酶﹥膜周酶。最为显着的作用为体内摄取后的胞内酶降解。对于除氮,主要的酶为羟胺氧化酶、亚硝酸盐还原酶、硝酸盐还原酶等,均为胞内酶。磺胺类抗生素的降解,同样以胞内酶的作用为主。另外,不同的酶对应着不同的基因。对于微生物的菌群结构分析发现,氮降解菌、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和复合菌的OTU数目分别为811O TUs、1017 OTUs、1049 OTUs,而313个OTU是三个样品微生物群落所共有的。复合菌与氮降解菌的样本最为相似,其次为复合菌与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的样本,氮降解菌和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样本间的距离较远,相似情况最差。(4)载体材料火山渣的破碎率与磨损率之和、含泥量、盐酸可溶率及吸水率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T 299-2008)》。火山渣材料的电荷零点在pH值为5.4附近。当溶液pH值大于5.4时,火山渣表面带负电荷,当溶液pH值小于5.4时,火山渣表面带正电荷。火山渣表面具有蜂窝状结构,具有较多大而疏松的孔隙,且其化学性质稳定,粒径较小,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可以作为载体材料,将微生物固定。复合材料的最佳固定化条件为接种量3-5%,固定时间48h,振荡速度100 r/min,固液比1:15(g:mL)。复合材料对氮和磺胺类抗生素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5)复合材料模拟渗流柱对复合水体的净化效果实验中,除氮的效果为NH4+-N>NO2--N>NO3--N,处理磺胺类抗生素时的效果为ST>SM>SM2>SMX,微生物强化方法在岩性介质中去除氮-磺胺类抗生素模拟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增加,氮、磺胺类抗生素的浓度均逐渐升高,最先检出的为NO3--N,在一定时间后,氮和磺胺类抗生素均穿透微型模拟柱,实验条件下的穿透时间为ST>SM>SM2>SMX>NH4+-N>NO2--N>NO3--N。穿透时间与去除率呈现正相关关系。进行降解菌原位注入去除目标物的模拟研究,降解菌的注入对注入井周围以及顺地下水流的方向产生了较大影响,降解了大部分的目标物,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于其它的场地时,可以根据不同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设计。
叶匡旻,孟凡生,张铃松,姚志鹏,薛浩,程佩暄,张道萍[3](2020)在《松花江流域氮时空分布特征及源解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松花江流域是我国氮污染较为严重的流域之一,为了研究松花江流域氮时空变化特征和主要来源,结合松花江流域2003—2018年国控断面NH4+-N、TN及相关指标的监测数据和典型断面采样检测数据,采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分析了松花江流域ρ(NH4+-N)、ρ(TN)和ρ(CODMn)的历史变化趋势,利用Origin 8.0软件绘制了ρ(NH4+-N)、ρ(TN)和ρ(CODMn)的沿程分布图及水期规律图,并采用氮氧稳定同位素技术解析了水体中氮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①松花江流域城市污染排放对水体氮浓度具有较大影响城市下游断面氮浓度远高于城市上游断面,并且松花江流域支流氮浓度高于干流.②时间维度上,松花江流域水体中不同水文期ρ(NH4+-N)和ρ(TN)变化规律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ρ(CODMn)变化规律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③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分析结果显示对松花江流域90.0%的断面ρ(NH4+-N)呈下降趋势,62.5%的断面ρ(TN)呈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断面主要集中在支流伊通河、阿什河上.④13个典型采样断面δ15 N-NO3(硝酸盐氮同位素)和δ18 O-NO3(硝酸盐氧同位素)值域范围分别为1.52‰~11.15‰、-13.82‰~1.32‰,水体氮主要来源于含氮肥料、土壤侵蚀造成的有机氮输入以及人畜排泄物和城市生活污水输入.研究显示近15年来松花江流域干流水体氮污染情况呈好转趋势,但重要支流水体氮污染仍严重城市污染排放是流域水体氮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需要加强对城市生活污水及化肥和粪肥等农业面源输入的管控.
穆光熠[4](2019)在《河流水体CDOM光学特性及其对生态环境要素的响应》文中认为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hro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CDOM),是溶解有机物(DOM,dissolved organic matter)中有色的部分,是水体中一类重要的紫外波段光与可见光蓝光部分的吸收物质,其浓度和组成能显着改变水下光场,进而影响整个水体生态系统。不同的水体,由于浮游生物等内源和地表径流等外源物质不同,其CDOM的浓度和组成成分也各不相同。河流作为联系陆地和海洋的重要纽带,河流等内陆水体的CDOM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鉴于早期CDOM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和海湾,对内陆河流水体CDOM光学特性研究较少,生态环境因子和人为活动对其影响鲜有报道的现状,本文以2015-2017年在青藏高原河流、东北平原河流以及长白山区城市河流段采集的水体样品为研究对象,以CDOM时空特征、来源及组成以及生态环境要素等对其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了青藏高原河流、东北平原河流以及长白山区城市河流段的CDOM光学特性及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以期为更好的全面理解内陆不同地域水体水质变化特征提供依据,并为不同河流水资源管理与生态系统保护方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不同河流水体水质研究发现,青藏高原河流、平原河流和山区城市河流的有机碳(DOC)浓度分别为2.89 mg L-1、7.77 mg L-1和16.49 mg L-1,其中DOC浓度大小表现为山区城市河流>平原河流>青藏高原河流。青藏高原河流的电导率(EC)有高于平原河流和山区城市河流的趋势,且呈现相对更高的总氮(TN)和低的总磷(TP)含量。平原河流诺氟沙星和恩诺沙星浓度分别为25.60 ng L-1和3.23 ng L-1,显着高于山区城市河流;山区城市河流的磺胺甲恶唑和甲硝唑浓度分别为211.35 ng L-1和10.36 ng L-1,显着高于平原河流,与较多人为源输入有关。青藏高原、平原河流和山区城市河流水体CDOM浓度大小a(350)、SUVA254和S275-295、Sr具有显着性的差异。与青藏高原河流水体呈现相对更低的CDOM浓度对比,平原河流和山区城市河流分别呈现显着较高的CDOM浓度。青藏高原河流、平原河流和山区城市河流的E250:365分别为7.90、7.24和6.54,山区城市河流呈现最低。青藏高原河流、平原河流和山区城市河流的SUVA254分别为3.32L mg C-1 m-1、4.05L mg C-1 m-1和1.61L mg C-1 m-1,山区城市河流显着低于青藏高原河流和平原河流。青藏高原河流、平原河流和山区城市河流的S275-295分别为0.0202 nm-1、0.0182 nm-1和0.0170 nm-1。CDOM吸收参数结果表明青藏高原CDOM相对分子质量以小分子量为主,山区城市河流以高分子量为主。青藏高原河流、平原河流和山区城市河流不同季节CDOM吸收参数呈现显着差异,且CDOM吸收特性与流域环境要素有关。基于平行因子分析模型,解析CDOM的EEMs的平行因子组分为3个,分别为类蛋白质荧光组分C1(激发波长Ex=230 nm和发射波长Em=360 nm)、类腐殖质组分C2(激发波长Ex=245 nm和发射波长Em=450 nm)和土壤富里酸荧光峰C3(激发波长Ex=240 nm和发射波长Em=480 nm)。山区城市河流水体类蛋白质荧光组分强度C1为27.76 nm-1,显着高于青藏高原河流和平原河流;平原河流类腐殖酸组分强度C2为18.57 nm-1,显着高于青藏高原河流和山区城市河流;山区城市河流水体土壤富里酸荧光组分强度C3为53.89 nm-1,极显着高于青藏高原和平原河流。青藏高原河流CDOM荧光强度低,表示浓度低且CDOM单位吸收与荧光强度低,导致更多太阳紫外辐射进入水体中,限制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对水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荧光指数FI370结果显示,大部分青藏高原河流和平原河流CDOM为陆源;山区城市河流样品即来源于微生物也源于陆源输入。荧光指数FI310结果显示,青藏高原河流和平原河流生物活动贡献内源相比山区城市水体较少。环境和人为因素对CDOM光学参数的影响结果得出,CDOM的光学参数分别可解释青藏高原河流84%、平原河流95%和山区城市河流96.2%的水质变量;随着高程逐渐下降,CDOM浓度a(350)和类色氨酸组分C2强度均呈极显着上升的趋势;年总日照时数和a(350)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年总日照时数越多,a(350)浓度越低,这是因为CDOM光漂白作用的缘故;月平均气温与平行因子组分C3、DOC呈极显着正相关,月平均降雨量与C3、C1、DOC和a(350)呈正相关;人口总数、GDP分别与CDOM吸收和荧光虽然表现较低相关性,但仍达到显着水平;不同土地利用下不同CDOM吸收和荧光参数具有显着差异,人工用地呈现相对高a(350)、C1和C3,低FI370和FI310,草地和未利用的土地呈现相对较低的a(350)值和荧光参数;平行因子组分色氨酸C1和土壤富里酸C3与磺胺甲恶唑,以及与甲硝唑间,呈现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综上,不同区域的河流水体CDOM表现出的不同光学特性,显着受流域内自然和人类活动等因子共同影响。
刘金锋[5](2017)在《吉林市城区饮用水地下水应急水源地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供水安全是城市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源地是城市供水系统的起点,水源地的安全关系到整个供水系统的安全,从而影响到整个城市的稳定和安全。地下水应急水源地是在突发事故导致现有供水水源地无法运转时,而启用的地下水水源地,是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重要手段。进行吉林市城区地下水应急水源地选址条件、应急能力、应急调度方案的探讨,对提高城市遭遇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保证城市供水安全、构建和谐社会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收集整理分析吉林市城区气象、水文、地质、水文地质、社会经济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现场污染源调查、野外抽水试验、弥散试验、水样分析工作,对吉林市城区进行了饮用水地下水应急水源地的确定、可利用储量划分、应急能力分析和开采方案预设模拟。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查清了吉林市城区供水的现状,明确了设立应急水源地的必要性。目前吉林市城区供水水源较单一,过度依赖松花江,城区每天约50.5万m3的供水量中97.2%来源地松花江的地表水,地下水仅占2.8%。一旦松花江发生污染事故,将会影响吉林市的城市供水安全。而吉林市段松花江两岸工业、农业和人类生活发展程度高,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对松花江的污染威胁较大,为此有必要设立应急水源地。(2)查明了吉林市城区地下水的基本特征,明确了设立地下水应急水源地的可行性。本区含水层以第四系松散沉积层为主,主要分布于区内河谷阶地地带,地下水富水区的面积为68.04km2,占到了研究区总面积的56.03%。地下水类型重碳酸钙镁型为主。在整个研究区范围内,有39.43km2的地块地下水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吉林市城区地下水的开发程度较高,尤其是牤牛河右岸、七家子地区、老市区、江南区和哈达湾区,但其他区域的地下水资源仍具有一定的剩余可开采量。(3)确定了吉林市城区的地下水应急水源地,以及各应急水源地的资源量。在充分了解吉林市城区地下水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10处地下水应急水源地,总面积39.43km2。应急水源地的资源量包括在应急时段内各水源地的降水入渗补给量和可利用的含水层储存量。通过含水层厚度的黄金分割,结合各水源地的地下水生态水位,将各应急水源地可利用的储量划分为蓝色储量、黄色储量和红色储量。计算结果显示,吉林市城区应急水源地多年平均补给量为519.562万m3,可利用的蓝色储存量为1069.22万m3;黄色储量为1209.18万m3;红色储量为1407.60万m3;总的可利用储存量为3686.00万m3,占总储存量的62%。(4)通过最大应急供水量和最长应急供水时间,分析了吉林市城区地下水应急水源地的应急能力。对应急30d、60d、90d、180d、360d的最大应急供水量进行了分析计算,确定了该区的最大应急供水量处于2988.16—3501.76万m3之间,以可利用的储存量为主。若以200万居民饮用水为需求,吉林市城区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应急供水的最长时间为420天。(5)预设了5种应急开采方案,并利用数值模拟进行了水位预测。本文设计了应急开采30d、60d、90d、180d、360d五种开采方案,利用GMS软件,对开采结果进行了水位预测,预测结果表示随着应急时段的延长,应急水源地的降深不断增加,在应急水源地抽水井周边会形成一定范围的水位下降,预测时段内地下水的水位降深在2.0—8.0m之间,对吉林市整体地下水位没有大的影响。(6)在预设松花江发生污染事故的情况下,对江南区水源地的水质演化进行模拟预测。表明靠近江边的牤牛河右岸水源地、哈达湾水源地、江南水源地、大长屯水源地和龙潭山下水源地在发生松花江污染事故时,不宜采用应急时段过长。
刘小雪[6](2016)在《松花江干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污染特征》文中研究指明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是水体中重要的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沉积物是进入水体的各种污染物的积蓄库。松花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水资源,是流域污染物集聚地。调查和分析松花江沉积物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可以更好地反映水质的状况,对于保障松花江生态系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流域角度出发,选取松花江干流(包括吉林省下游江段和黑龙江省江段)大范围空间尺度作为研究区域,对不同江段表层和柱样沉积物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含量及分布特征分析,利用Pb和Cs测年技术建立时间标尺,分别从空间和时间尺度上考察松花江沉积物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沉积变化情况,了解流域人类活动对水质变化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松花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含量的差别较大,变化范围在1872079 ng/g,平均值为1029 ng/g,多环芳烃的组成均以萘、菲、芴、苊等低环(23)多环芳烃为主。沉积物中多环芳烃主要来自石油源和燃烧源的混合源。柱样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总量的峰值呈现非表层的特征;2环和3环多环芳烃化合物在垂直剖面中的含量高于4环和4环以上多环芳烃化合物。借助效应区间低值和效应区间中值对松花江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生态风险评价的结果表明,沉积物中多环芳烃不存在严重的生态风险;吉林市江段和哈尔滨市江段附近的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含量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不过潜在风险几率很低。部分江段沉积物中萘、芴和苊的潜在风险几率较高,应引起重视。(2)松花江表层沉积物中Ni、Cd、Mn、Zn、Cu、Pb和Hg等重金属含量范围分别为22.079.5 mg/kg、0.15.2 mg/kg、4341480 mg/kg、87352 mg/kg、1.941.0 mg/kg、17.150.2mg/kg和0.063.45 mg/kg。重金属含量从吉林省段至黑龙江省段沿江逐渐降低,重金属污染多集中于吉林省江段。松花江表层沉积物中Hg、Pb、Zn、Cd和Ni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集,其中Hg的富集指数最高,其次是Cd,Zn属于中度富集;Pb、Cu、Ni和Mn属于轻度富集或无富集。柱样沉积物中,Hg均出现了富集,富集现象多集中在上部沉积物中。与其他重金属相比,Hg的富集程度最高。除Hg外,松原段柱样沉积物还发现了Cd富集;哈尔滨段沉积物还出现了Pb富集。(3)运用地累积指数对松花江表层和柱样沉积物中Pb、Hg、Cd、Ni、Zn、Cu、Mn等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普遍受到Hg的严重污染,Cd在部分江段沉积物中污染较严重,Zn、Ni和Pb的污染相对较轻,Mn和Cu无污染。吉林省江段受到的污染较严重,黑龙江省江段污染相对较轻。Lars Hakanson指数法对表层和柱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的结果显示,松花江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处于很强的生态危害等级,Hg和Cd是产生生态危害的主要重金属元素,Ni、Zn、Mn、Pb和Cu等重金属生态危害轻微。(4)应用137Cs和210Pb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方法建立松花江沉积物的年代序列。结果表明,沉积物的年龄跨度约为90100年,137Cs和210Pb定年方法计算出的年代存在4年以内的偏差,但两者反映了相同趋势的沉积速率变化规律。借助定年结果,得出多环芳烃含量及重金属含量在过去百年间随年代的历史变化特征。各江段沉积物中Zn、Mn、Cu、Ni、Pb和Cd等重金属含量随着年代的变化存在不同的变化特征,但Hg含量随着年代的变化特征基本一致,20世纪60年代以来,Hg含量随着年代的变化开始增加,到80年代以后依然增加。松花江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含量及沉积通量的变化特征一致,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无明显变化,之后开始小幅增加,在80年代后大幅增加,并在90年代前后出现峰值,其后开始下降。这个结果既能反映出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历史过程。
黄鹤[7](2016)在《吉林地区地下水时空演化及多元控制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吉林地区已划定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地下水资源作为城市供水的重要补充水源,其质量和贫富程度与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近年来,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地下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演化进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引发了水位下降、水体污染、水量匮乏等水环境问题。为科学认识地下水的演化规律,采取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必要进行地下水的时空演化及控制管理研究。本文在系统分析地下水长期实测数据基础上,探讨了吉林地区地下水的动态特征、空间分布及演变规律,对影响地下水时空演化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了讨论,在地下水综合安全预警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下水水位、水量和水域纳污能力的多元控制管理策略,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综合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研究主要取得如下成果:(1)地下水水位及水资源量演化特征研究基于区域地下水监测现状和水位统计分析结果,绘制水位动态过程线和埋深分区图,研究地下水水位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和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潜水水位在不同地区表现出波动式变化规律,整体为下降趋势,降幅多在3m以内,水位下降区多集中在鳌龙河流域桦皮厂镇至孤店子镇、第二松花江流域金珠乡和卡岔河流域法特镇等地;承压水水位变动幅度明显大于潜水,在鳌龙河流域桦皮厂镇和卡岔河流域法特镇已出现地下水降落漏斗,漏斗中心区埋深30m以上。通过对吉林地区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市区和蛟河市地下水资源量模数高于区域平均值,舒兰市和磐石市资源量模数较低,各行政区地下水资源量多为随时间推移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人工开采已成为吉林地区地下水主要的排泄方式,目前,吉林市区地下水多处于采补平衡状态,桦甸市部分年份也表现为采补平衡状态,其他县市地下水资源具有一定的开采潜力。(2)地下水水质时空演化规律研究根据地下水水化学统计特征分析结果,研究区地下水除2002年和2014年出现小面积的微咸水外,其他年份均以淡水为主。总硬度空间分布稳定,但呈现逐渐升高趋势。HCO3-是地下水中含量较稳定的主要阴离子,Cl-和SO42-是造成阴离子水化学类型演变的主要变量;Ca2+的浓度均值普遍高于其他阳离子,在多数流域中作为主要阳离子;Durov图解也揭示了区内水化学类型主要以HCO3-Ca、HCO3·SO4-Ca、HCO3-Ca·Mg和HCO3-Ca·Na型为主。三氮为区域地下水主要污染物,在不同流域都有不同程度的超标:NH4+在1990年超标严重,随后呈逐年下降趋势,现状超标情况已得到缓解;NO2-和NO3-的超标问题却呈加剧趋势,现状地下水中有41%的潜水存在NO3-浓度超标,承压水相对较少,超标比例为17%;NO2-在潜水和承压水中超标比例均在52%以上;三氮超标严重地区多为鳌龙河流域和第二松花江流域的农业灌溉集中区。此外,总铁在鳌龙河、辉发河和蛟河流域超标,F-仅存在个别超标,耗氧量在第二松花江和蛟河流域有少量超标。基于粗糙集和支持向量机理论对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第二松花江和鳌龙河流域的潜水在各年均有IV类超标情况,承压水水质具有明显的转好趋势;细鳞河流域潜水水质有转好趋势,而承压水水质则由III类水变为IV类较差水;辉发河流域、蛟河流域和饮马河流域潜水的水质出现下降趋势,到2014年,流域内大多地区呈现IV类较差水,水质正在逐渐恶化。(3)地下水时空演化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小波分析对影响地下水演化过程的自然因素如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河川径流量进行周期性分析,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各种因素与水位和水质的关联程度,探索影响地下水时空演化的主要外界因素。自然因素中,降水量和蒸发量对地下水的水位和水质均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分别在不同流域作为主要影响因素,其中降水量对水位的影响较大,蒸发量对三氮浓度的影响较为明显。人为因素中,灌溉水渗漏量对西北部农耕面积大的第二松花江、鳌龙河、卡岔河流域影响较显着,不仅抬升了灌溉期水位,带入的含氮污染物对水质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人工开采对水位有较为直接的影响,开采期地下水水位出现大幅下降。(4)地下水安全预警及多元控制管理研究以地下水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前述研究结果,确定吉林市区地下水水位、水质和水量警戒线,对地下水环境现状和未来的警戒情况做出综合判断,采用水量均衡法和线性规划法,分别以水位和水域纳污能力为约束条件讨论适合吉林市区的用水量,提出地下水多元控制管理方案。预警结果表明,吉林市区警情范围有扩大趋势,五年后全区重警范围扩大15%,轻警区也有扩张趋势,尤其是鳌龙河流域,流域内现状警情的面积超过85%。在水位一般控制程度时,土城子乡南至孤店子镇、牤牛河一带为二级用水量调节区,需要根据控制方案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将用水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而鳌龙河流域皮厂镇至大绥河镇、搜登站镇、第二松花江流域九站乡、乌拉街镇北、江北乡一带出现超采,为用水量一级调节区,亟需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避免持续超采造成环境地质问题。当采用水位严格程度来控制时,大绥河镇东部和金珠乡由三级调节变为二级用水量调节,白山乡由二级调节变为一级用水量调节区。
尤传誉[8](2016)在《第二松花江干流与饮马河沿岸傍河取水适宜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傍河取水地下水水源地具有水质优良、水量丰富、易于集中开采等优点。为应对城市化建设及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傍河取水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地下水开采方式。本文以第二松花江干流及饮马河沿岸为例,系统地开展了区域性傍河取水适宜性评价的研究。通过对傍河取水影响因素的分析,从水量、水质以及环境地质风险三个方面建立了傍河取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评分法对指标的评分及权重进行赋值,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叠加分类,完成了傍河取水适宜性的分级和分区,确定了第二松花江干流及饮马河沿岸傍河取水的适宜区段;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轮换(OAT)法对水质适宜性、水量适宜性以及环境地质风险适宜性的所赋权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定量评估了专家评分法对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根据所建立的傍河取水适宜性指标体系,将第二松花江干流及饮马河沿岸傍河取水适宜性划分为五个等级。其中一级区364.6km2,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08%;二级区2676.8km2,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5.27%;三级区4407.0km2,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5.14%。上述适宜区段普遍具有含水层厚度大、地下水埋深浅、接受大气降水以及地表水的侧渗能力强、水质较好等特点,能够到达各类用水的基本要求;同时,在大规模开采地下水时,地面沉降风险较小,普遍小于5mm。四级区4382.5km2,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5.00%;其主要问题在于水量补给强度不充足,如果开采量较小条件下,可以考虑;五级区5699.0km2,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2.51%,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水量不足且水质较差,是不适宜区。本文所提出的傍河取水指标体系,适用于区域性傍河取水适宜区的初步筛选;同时,受研究阶段目标和特定地域水文地质条件的限制,指标权重及评分赋值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在应用到其他地区时,需要结合实际条件进行适当修订。
靳曙光,李环,张晶,董莉萍,孙维琦[9](2014)在《第二松花江吉林市段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为研究第二松花江吉林市段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风险。方法:以第二松花江吉林市段的10座桥和2个渡口为采样点,在枯水期(2月)、平水期(5月)和丰水期(8月)分别采集江水,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其中15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以12个采样点江水中15种PAHs的检测质量浓度为基础数据,采用健康评价四步法对PAHs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第二松花江吉林市段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江水中PAHs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0.9834.569μg/L、1.0425.542μg/L和1.1944.983μg/L,不同江段和不同水期江水中的PAHs总质量浓度变化较大,江水中PAHs的检出种类和检出总质量浓度基本规律为平水期>丰水期>枯水期,城市下游江段>城市上游江段;人体健康风险值为10-610-7。结论:第二松花江吉林市段水体PAHs对人体健康存在风险,但属于可接受范围,水体对于PAHs污染物具有一定承载能力。
杨先兴[10](2014)在《松花江哈尔滨段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巨大发展,水污染形势日趋严峻。作为周边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城市具有人口稠密,产业集中等特点,因此,城市水环境承载的人口和经济负荷大,水污染形势尤为突出。所以,深入、系统的研究城市水环境质量定量评价及生态调控问题,是促进科学合理地使用水资源、恢复城市的健康水环境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松花江哈尔滨段为例,构建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城市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建立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计算模型,定量地核算水环境质量,依据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控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松花江哈尔滨段区域间的关联情况,将松花江哈尔滨段分为四个部分:轻污染区域(朱顺屯)、中污染区域(阿什河口内下、呼兰河口内、大顶子山)、高污染区域(呼兰河口内)、重污染区域(阿什河口内);对各污染区域评价指标的筛选与优选,得到松花江哈尔滨段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评价方法,对各区域指标年平均监测值进行分析,将两种方法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赋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法更符合哈尔滨市环境质量公报中松花江哈尔滨段各区域关于水环境质量的内容,选择此种方法构建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计算模型;使用所得模型对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验证,优选后指标体系所得结果与实际状况相差较小(<10%),本文所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反映松花江哈尔滨段水环境质量状况。将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计算模型应用于松花江哈尔滨段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得到2008-2012年枯水期、平水期与丰水期松花江哈尔滨段水质类别;分析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得到水环境质量类别变化状况如下:轻污染区域<中污染区域<高污染区域<重污染区域,平水期≈丰水期<枯水期。并确定了主要污染物为:DO、CODCr、BOD5、NH4+-N、TN、org。对主要污染物进行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可知,阿什河水质污染状况呈逐年减轻的趋势,但阿什河仍需进一步治理;根据分析水质类别与主要污染物的时空变化特征所得到的问题,从污染物、区域、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对策。本研究对松花江哈尔滨段水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研究结果将有利于促进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实现城市水的良性循环。
二、吉林市第二松花江江段污染物—NH_4~+分布特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林市第二松花江江段污染物—NH_4~+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松花江流域氮、磷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源解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流域N、P污染研究进展 |
1.2.2 国外流域N、P污染进展 |
1.2.3 N、P源解析研究进展 |
1.2.4 松花江流域N、P研究进展 |
1.3 研究意义和目标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环境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松花江流域概况 |
2.1.2 松花江流域环境质量状况 |
2.1.3 松花江流域污染物排放 |
2.2 研究方法 |
2.2.1 监测断面选择和布设 |
2.2.2 数据收集和采样 |
2.2.4 实验室分析 |
2.2.5 数据测定及质量保证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2.3.1 松花江流域水体中N、P多元统计分析 |
2.3.2 松花江流域N、P历史变化趋势研究方法 |
2.3.3 松花江流域N、P时空变化规律研究方法 |
2.3.4 松花江流域N、P源解析研究方法 |
第3章 松花江流域水质多元统计分析 |
3.1 松花江流域水质指标分水期相关分析 |
3.2 松花江流域水质指标分水期主成分分析 |
3.3 松花江流域水质指标分水期因子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松花江流域N、P时空分布特征 |
4.1 实验检测数据 |
4.2 松花江流域N、P历史变化趋势 |
4.3 松花江流域N、P季节变化规律 |
4.4 松花江流域N、P空间分布规律 |
4.5 松花江流域N、P分水期空间分布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松花江流域N、P源解析 |
5.1 硝酸盐氮、氧同位素测定值 |
5.2 松花江流域N的定性源解析 |
5.2.1 平水期N的源解析 |
5.2.2 枯水期N的源解析 |
5.2.3 丰水期N的源解析 |
5.3 N污染源贡献率计算 |
5.4 松花江流域P的源解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的微生物净化机理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三氮”和磺胺类抗生素的污染特性及危害 |
1.3 地下水中“三氮”和磺胺类抗生素的污染现状 |
1.4 地下水中“三氮”的净化方法研究现状 |
1.5 地下水中磺胺类抗生素的净化方法研究现状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1.8 创新点 |
1.9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样品采集测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水文、气象条件 |
2.1.3 地质、水文地质概况 |
2.1.4 地下水化学与质量 |
2.2 样品采集测试 |
2.2.1 采样点位置选择 |
2.2.2 样品采集与保存 |
2.2.3 样品检测方法 |
2.3 小结 |
第3章 复合菌净化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作用特性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
3.1.2“三氮”降解菌筛选 |
3.1.3 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筛选 |
3.1.4 复合菌的制备 |
3.1.5 复合菌的生长规律 |
3.1.6 复合菌的作用效果 |
3.1.7 降解菌特性 |
3.1.8 复合菌去除氮的过程 |
3.1.9 复合菌降解磺胺类抗生素的中间代谢产物 |
3.1.10 C/N、pH值、DO浓度及温度影响 |
3.1.11 地下水中主要化学组分的影响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复合菌的制备结果 |
3.2.2 复合菌的生长规律分析 |
3.2.3 复合菌作用效果研究 |
3.2.4 单菌与复合菌的作用能力对比分析 |
3.2.5 降解菌特性分析 |
3.2.6 复合菌去除氮的过程分析 |
3.2.7 复合菌降解磺胺类抗生素的途径分析 |
3.2.8 C/N影响分析 |
3.2.9 pH值影响分析 |
3.2.10 DO浓度影响分析 |
3.2.11 温度影响分析 |
3.2.12 地下水中主要化学组分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4章 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的相互作用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
4.1.2 生长规律研究 |
4.1.3 降解菌相互关系 |
4.1.4 磺胺类抗生素对氮降解菌的作用 |
4.1.5 氮对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的作用 |
4.1.6 降解菌相互作用 |
4.1.7 除氮与磺胺类抗生素去除的相关性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菌种生长规律 |
4.2.2 降解菌的相互关系分析 |
4.2.3 磺胺类抗生素对氮降解菌的作用分析 |
4.2.4 氮对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的作用分析 |
4.2.5 降解菌相互作用分析 |
4.2.6 除氮与磺胺类抗生素去除的相关性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复合菌净化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作用机理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
5.1.2 复合菌的性能表征 |
5.1.3 脱氢酶活性 |
5.1.4 胞外酶活性 |
5.1.5 EPS胞外聚合物 |
5.1.6 活性复合菌对氮、磺胺类抗生素的表面吸附 |
5.1.7 活性复合菌对氮、磺胺类抗生素的体内摄取 |
5.1.8 失活复合菌对氮、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 |
5.1.9 复合菌的胞内酶、膜周酶和胞外酶 |
5.1.10 除氮降解酶活性 |
5.1.11 除氮功能基因鉴定 |
5.1.12 复合菌的微观形态、官能团 |
5.1.13 微生物菌群结构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复合菌的性能分析 |
5.2.2 脱氢酶活性分析 |
5.2.3 胞外酶活性分析 |
5.2.4 EPS胞外聚合物分析 |
5.2.5 活性复合菌对氮、磺胺类抗生素的表面吸附分析 |
5.2.6 活性复合菌对氮、磺胺类抗生素的体内摄取分析 |
5.2.7 失活复合菌对氮、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分析 |
5.2.8 胞内酶、膜周酶和胞外酶的生物降解分析 |
5.2.9 除氮酶活性分析 |
5.2.10 除氮功能基因的分析 |
5.2.11 复合菌的微观形态、官能团分析 |
5.2.12 微生物菌群结构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火山渣负载复合菌净化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特性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1.1 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
6.1.2 渗透系数和渗透率测定 |
6.1.3 水动力弥散系数和弥散度的测定 |
6.1.4 颗分试验 |
6.1.5 破碎率与磨损率测试 |
6.1.6 盐酸可溶率测试 |
6.1.7 吸水率测试 |
6.1.8 电荷零点的测试 |
6.1.9 其他物理参数 |
6.1.10 复合材料对“三氮”和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效果 |
6.1.11 复合材料微观形态、物质成分、官能团检测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载体材料与火山渣材料的简述 |
6.2.2 渗透系数和渗透率 |
6.2.3 水动力弥散系数 |
6.2.4 火山渣粒径分布 |
6.2.5 破碎率与磨损率、盐酸可溶率、吸水率分析 |
6.2.6 电荷零点分析 |
6.2.7 火山渣表面微观形态分析 |
6.2.8 火山渣矿物成分和物质成分分析 |
6.2.9 官能团分析 |
6.2.10 复合材料对“三氮”和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分析 |
6.2.11 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物质成分、官能团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净化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技术的动态模拟研究 |
7.1 实验部分 |
7.1.1 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
7.1.2 火山渣复合材料动态去除氮、磺胺类抗生素试验 |
7.1.3 微生物强化去动态去除氮、磺胺类抗生素试验 |
7.1.4 微观形态、物质成分、官能团 |
7.1.5 降解菌原位注入去除目标物的模拟试验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火山渣复合材料动态去除氮模拟研究 |
7.2.2 火山渣复合材料动态去除磺胺类抗生素模拟研究 |
7.2.3 火山渣复合材料动态去除氮-磺胺类抗生素模拟研究 |
7.2.4 氮、磺胺类抗生素在岩性介质中动态迁移规律分析 |
7.2.5 微生物强化方法在岩性介质中去除氮-磺胺类抗生素模拟研究 |
7.2.6 介质附着降解菌前后的微观形态、物质成分分析 |
7.2.7 介质的官能团分析 |
7.2.8 降解菌原位注入去除目标物的模拟分析 |
7.3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松花江流域氮时空分布特征及源解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与采样点设置 |
1.2 分析方法 |
1.2.1 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方法 |
1.2.2 水文期变化规律研究 |
1.2.3 历史变化趋势研究 |
1.3 氮污染来源定性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ρ(NH4+-N)、ρ(TN)、ρ(CODMn)空间分布特征 |
2.2 ρ(NH4+-N)、ρ(TN)、ρ(CODMn)时间变化特征 |
2.2.1 不同水文期变化规律 |
2.2.2 历史变化趋势 |
2.3 松花江流域氮来源解析 |
3 结论 |
(4)河流水体CDOM光学特性及其对生态环境要素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CDOM光学性质和来源解析 |
1.2.1 CDOM定义和组成 |
1.2.2 CDOM吸收 |
1.2.3 CDOM荧光 |
1.2.4 CDOM来源 |
1.2.5 CDOM的归宿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 |
1.3.1 CDOM吸收特性 |
1.3.2 CDOM荧光特性 |
1.3.3 水体CDOM的时空分布 |
1.3.4 CDOM的归宿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水体样品采集 |
2.3 室内试验分析 |
2.3.1 CDOM吸光度的测量 |
2.3.2 CDOM三维荧光的测量 |
2.3.3 水质参数的测量 |
2.3.4 抗生素的测量 |
2.4 环境数据的获取与处理过程 |
2.5 研究方法 |
2.5.1 平行因子分析法基本原理 |
2.5.2 数据分析过程 |
2.5.3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河流水体水质参数浓度特征 |
3.1 常规水质参数 |
3.2 溶解性有机碳 |
3.2.1 青藏高原河流 |
3.2.2 平原河流 |
3.2.3 山区城市河流 |
3.3 抗生素浓度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河流水体CDOM吸收特征 |
4.1 河流水体CDOM的吸收光谱 |
4.1.1 青藏高原河流水体CDOM的吸收光谱 |
4.1.2 平原河流水体CDOM的吸收光谱 |
4.1.3 山区城市河流水体CDOM的吸收光谱 |
4.2 河流水体CDOM的吸收参数 |
4.2.1 特征波长吸收值 |
4.2.2 吸收系数比值 |
4.2.3 吸收光谱斜率 |
4.3 河流水体CDOM吸收参数的时空分布 |
4.3.1 季节差异 |
4.3.2 空间差异 |
4.4 河流水体CDOM吸收参数相关分析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河流水体CDOM荧光特征 |
5.1 河流水体CDOM荧光组分的解析和来源 |
5.1.1 EEMs |
5.1.2 荧光组分解析和来源 |
5.2 河流水体CDOM荧光指数 |
5.2.1 荧光指数FI_(370) |
5.2.2 荧光指数FI_(310) |
5.3 CDOM荧光组分和荧光指数的时空分布 |
5.3.1 CDOM荧光组分 |
5.3.2 CDOM荧光指数 |
5.4 CDOM荧光组分和荧光指数的相关分析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环境和人为要素对CDOM光学特性的影响分析 |
6.1 水质参数浓度对CDOM光学特性的影响分析 |
6.1.1 水质参数&CDOM光学参数 |
6.1.2 水质参数&CDOM吸收 |
6.1.3 水质参数&CDOM荧光 |
6.2 地形因子对CDOM光学特性的影响分析 |
6.2.1 海拔高度&CDOM光学参数 |
6.2.2 日照时数&CDOM光学参数 |
6.3 气象因子对CDOM光学特性的影响分析 |
6.3.1 温度&CDOM光学参数 |
6.3.2 降雨量&CDOM光学参数 |
6.4 社会经济要素对CDOM光学特性的影响分析 |
6.4.1 人口&CDOM光学参数 |
6.4.2 GDP&CDOM光学参数 |
6.5 土地利用对CDOM光学特性的影响分析 |
6.6 人类活动对CDOM光学特性的影响分析 |
6.7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吉林市城区饮用水地下水应急水源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供水水源地安全研究 |
1.2.2 应急水源地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 |
2.1.3 水文 |
2.2 区域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3 城市发展及经济 |
2.3.1 城市发展概况 |
2.3.2 社会经济概况 |
2.4 城区饮用水供水分析 |
2.4.1 供水水源概况 |
2.4.2 水源威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吉林市城区地下水评价 |
3.1 地下水赋存条件 |
3.1.1 含水层 |
3.1.2 地下水富水性分区 |
3.2 地下水循环 |
3.2.1 地下水补给 |
3.2.2 地下水径流 |
3.2.3 地下水排泄 |
3.3 地下水动态 |
3.3.1 地下水年内动态变化特征 |
3.3.2 地下水年际动态变化特征 |
3.3.3 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
3.4 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 |
3.4.1 地下水化学特征 |
3.4.2 饮用水水质评价 |
3.5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 |
3.5.1 计算分区划分 |
3.5.2 参数确定 |
3.5.3 地下水资源评价 |
3.5.4 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计算 |
3.5.5 地下水开采潜力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吉林市城区地下水应急水源地 |
4.1 地下水应急水源地的涵义 |
4.1.1 概念 |
4.1.2 选址原则 |
4.2 吉林市城区地下水应急水源地的确定 |
4.2.1 含水层结构模型的建立 |
4.2.2 地下水水质类型分析 |
4.2.3 地下水应急地下水源地确定 |
4.2.4 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分析 |
4.3 地下水应急水源地的水资源量分析与计算 |
4.3.1 补给资源量计算 |
4.3.2 地下水储存量计算 |
4.3.3 可利用储存量的确定 |
4.4 地下水应急水源地的应急能力分析 |
4.4.1 应急能力的涵义 |
4.4.2 最大应急供水量 |
4.4.3 最长应急供水时间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应急水源地调度方案 |
5.1 地下水水流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5.1.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5.1.2 地下水数学模型 |
5.1.3 模型的识别 |
5.1.4 模型的验证 |
5.2 应急开采调度方案与地下水位预报 |
5.2.1 应急开采调度方案设计 |
5.2.2 应急开采时段全区地下水位预报 |
5.3 典型应急开采水源地地下水位预报 |
5.3.1 老市区水源地地下水位预报 |
5.3.2 江南水源地地下水位预报 |
5.4 应急调度方案的水质演化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应急水源地保护与监测 |
6.1 应急饮用地下水水源地保护 |
6.1.1 应急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
6.1.2 完善有关应急水源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政策 |
6.2 应急水源地的动态监测方案 |
6.2.1 应急水源地的动态监测原则 |
6.2.2 应急水源地的动态监测技术方案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
致谢 |
(6)松花江干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污染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自然水体污染概述 |
1.1.1 有毒污染物研究概述 |
1.1.2 水体污染的来源 |
1.1.3 水体污染物与沉积物、河漫滩 |
1.2 国内外对沉积物中污染物分布的研究 |
1.2.1 沉积物中污染物的监测方法 |
1.2.2 污染物风险评价 |
1.2.3 沉积物的环境记录 |
1.3 松花江流域污染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松花江水环境变化的历史概述 |
2.2 采样方法 |
2.2.1 采样点布设的原则 |
2.2.2 采样点的布设 |
2.2.3 样品采集 |
2.3 样品的分析与测试 |
2.3.1 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
2.3.2 重金属含量的分析与测定 |
2.3.3 汞含量的分析与测定 |
2.3.4 多环芳烃含量的分析与测定 |
2.3.5 同位素年龄测定方法 |
2.3.6 物理化学指标的测定 |
第3章 重金属的总量与分布特征 |
3.1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与富集指数 |
3.1.1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 |
3.1.2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指数 |
3.1.3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间富集相关性 |
3.2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规律 |
3.2.1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沿程分布 |
3.2.2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
3.3 柱样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与分布 |
3.3.1 柱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 |
3.3.2 柱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状况 |
3.3.3 柱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松花江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 |
4.1 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含量与分布 |
4.1.1 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含量 |
4.1.2 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空间分布 |
4.1.3 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来源 |
4.2 多环芳烃与表层沉积物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
4.2.1 不同多环芳烃组分间的相关性 |
4.2.2 不同多环芳烃组分含量与沉积物粒度的关系 |
4.2.3 多环芳烃组分含量与总有机碳的关系 |
4.3 柱样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 |
4.3.1 柱样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总量特征 |
4.3.2 多环芳烃总量的垂直变化 |
4.3.3 多环芳烃单体在沉积剖面中的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风险评价 |
5.1 重金属污染的现状评价 |
5.1.1 地累积指数法 |
5.1.2 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5.2 多环芳烃的生态风险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松花江柱样沉积物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分布的年代特征 |
6.1 松花江沉积物的计年与现代沉积速率 |
6.1.1 ~(137)Cs和~(210)Pb测年原理 |
6.1.2 结果与分析 |
6.2 松花江干流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年代特征 |
6.2.1 多环芳烃含量的年际变化 |
6.2.2 多环芳烃沉积通量的变化 |
6.3 松花江干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年代特征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点及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1.1 松花江干流河漫滩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与来源 |
7.1.2 松花江干流河漫滩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与分布 |
7.1.3 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和重金属的污染评价 |
7.1.4 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年代特征 |
7.2 创新点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吉林地区地下水时空演化及多元控制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时空演化研究 |
1.2.2 地下水管理研究 |
1.2.3 地下水水质评价研究 |
1.2.4 地下水安全预警研究 |
1.2.5 研究区相关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吉林地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 |
2.1.3 水文 |
2.2 地质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区域地层 |
2.2.3 地质构造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地下水类型与分布规律 |
2.3.2 含水层结构及特征 |
2.3.3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 |
第3章 地下水水位及水资源量演化特征 |
3.1 地下水监测现状 |
3.1.1 监测井分布 |
3.1.2 监测项目 |
3.2 特征点地下水水位变化 |
3.2.1 地下水水位统计分析 |
3.2.2 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 |
3.3 区域地下水位时空演化 |
3.3.1 地下水水位空间分布特征 |
3.3.2 地下水埋深变化趋势 |
3.4 地下水资源量分析 |
3.4.1 计算区划分 |
3.4.2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
3.4.3 地下水资源计算 |
3.4.4 地下水开采量 |
3.4.5 地下水可开采资源 |
3.4.6 地下水资源量趋势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下水水质时空演化规律 |
4.1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
4.1.1 潜水水化学统计分析 |
4.1.2 承压水水化学统计分析 |
4.1.3 水化学类型 |
4.2 主要水化学组分时空演化 |
4.2.1 TDS时空分布特征 |
4.2.2 总硬度时空分布特征 |
4.2.3 三氮时空分布特征 |
4.3 地下水质量评价及时空演化 |
4.3.1 水质评价因子及标准 |
4.3.2 水质评价方法 |
4.3.3 基于粗糙集的支持向量机水质评价 |
4.3.4 水质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5 地下水质量时空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下水时空演化影响因素分析 |
5.1 自然因素 |
5.1.1 气温变化 |
5.1.2 降水量变化 |
5.1.3 蒸发量变化 |
5.1.4 河川径流量变化 |
5.2 人为因素 |
5.2.1 灌溉水渗漏 |
5.2.2 地下水人工开采 |
5.3 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分析 |
5.3.1 灰色关联分析 |
5.3.2 影响因素与水位关联度 |
5.3.3 影响因素与综合水质关联度 |
5.3.4 影响因素与污染因子关联度 |
5.3.5 影响因素对地下水的综合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下水多元控制管理 |
6.1 地下水多元控制管理的必要性 |
6.2 地下水安全预警 |
6.2.1 地下水水位预警 |
6.2.2 地下水水质预警 |
6.2.3 地下水水量预警 |
6.2.4 地下水综合预警 |
6.3 多元控制原理 |
6.3.1 水量均衡法 |
6.3.2 线性规划法 |
6.4 地下水多元控制管理模式 |
6.4.1 基于水位的用水量控制 |
6.4.2 基于水域纳污能力的用水量控制 |
6.4.3 地下水多元控制管理方案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致谢 |
(8)第二松花江干流与饮马河沿岸傍河取水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 研究区概况 |
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
1.2 气象 |
1.3 水文 |
1.4 社会经济 |
1.5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 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
2.1 地质条件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区域地质构造 |
2.1.3 地层岩性 |
2.2 水文地质条件 |
2.2.1 含水层与地下水类型 |
2.2.2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
2.2.3 地下水动态特征 |
3 傍河取水适宜影响因素及指标体系构建 |
3.1 傍河取水概念及其特点 |
3.2 傍河取水适宜性概念界定 |
3.3 傍河取水适宜性的影响因素 |
3.4 傍河取水适宜性指标体系的构建 |
4 傍河取水水质适宜性评价 |
4.1 地下水水质适宜性评价 |
4.1.1 地下水质量评价 |
4.1.2 地下水质量级别 |
4.1.3 超标组分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 |
4.2 地表水水质适宜性评价 |
4.2.1 地表水质量评价 |
4.2.2 地表水质量级别 |
4.2.3 超标组分的成因规律分析及对傍河取水的风险分析 |
4.3 傍河取水的水质适宜性综合评价 |
5 傍河取水水量适宜性评价 |
5.1 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 |
5.2 傍河取水水量影响因素分析 |
5.3 地下水资源量丰富程度评价 |
5.3.1 含水层水量丰富程度 |
5.3.2 现状条件地下水综合补给强度 |
5.4 河流对地下水补给潜力评价 |
5.4.1 河流可能侧渗影响范围 |
5.4.2 河流径流量及河床渗透系数 |
5.5 傍河取水水量适宜性综合评价 |
6 傍河取水环境地质风险评价 |
6.1 典型环境地质问题产生机理 |
6.1.1 地面沉降 |
6.1.2 地面塌陷 |
6.2 傍河取水环境地质风险评估 |
6.2.1 地面沉降风险评估 |
6.2.2 地面塌陷风险评估 |
6.2.3 傍河取水环境地质风险综合评价 |
7 傍河取水适宜性综合评价 |
7.1 综合性结果 |
7.2 敏感性分析 |
7.2.1 敏感性分析方法 |
7.2.2 敏感性分析结果 |
7.3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
8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第二松花江吉林市段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1.2 样品的PAHs检测分析 |
1.3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2 结果 |
2.1 江水PAHs含量与分布 |
2.2 江水PAHs年超额风险度 |
3 讨论 |
3.1 PAHs含量与分布特征 |
3.2 PAHs健康风险与江水承纳水平 |
(10)松花江哈尔滨段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主要研究方法 |
1.2.1 指数评价法 |
1.2.2 模糊评价法 |
1.2.3 灰色评价法 |
1.2.4 人工神经网络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
1.4 研究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松花江区域概况 |
2.1 自然社会概况 |
2.1.1 地貌特征 |
2.1.2 流域气候 |
2.1.3 水文特征 |
2.1.4 社会经济 |
2.2 开发历程及环境问题 |
2.3 研究区域基本状况 |
第3章 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引言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3.2.3 评价指标的初选 |
3.2.4 城市水环境系统的分区及指标体系初建 |
3.3 城市水环境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 |
3.3.1 轻污染区域指标体系优化 |
3.3.2 中污染区域指标体系优化 |
3.3.3 高污染区域指标体系优化 |
3.3.4 重污染区域指标体系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数学模型构建 |
4.1 引言 |
4.2 赋权方法的选择 |
4.2.1 超标倍数法 |
4.2.2 主成分分析法 |
4.3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
4.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4.1 构建评价矩阵 |
4.4.2 评价矩阵和权重的合成 |
4.5 指标体系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与调控对策 |
5.1 引言 |
5.2 水质监测数据总体分析 |
5.3 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体水质类别的空间变化趋势 |
5.3.1 水质类别空间变化趋势 |
5.3.2 主要污染物空间变化趋势 |
5.4 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体水质类别的时间变化趋势 |
5.4.1 各区域水质时间变化趋势 |
5.4.2 主要污染物时间变化趋势 |
5.5 调控对策 |
5.5.1 重点污染物治理对策 |
5.5.2 重点区域治理对策 |
5.5.3 综合管控对策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四、吉林市第二松花江江段污染物—NH_4~+分布特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松花江流域氮、磷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源解析研究[D]. 叶匡旻.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20(05)
- [2]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的微生物净化机理及技术研究[D]. 董甜姿. 吉林大学, 2020(08)
- [3]松花江流域氮时空分布特征及源解析研究[J]. 叶匡旻,孟凡生,张铃松,姚志鹏,薛浩,程佩暄,张道萍. 环境科学研究, 2020(04)
- [4]河流水体CDOM光学特性及其对生态环境要素的响应[D]. 穆光熠.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5]吉林市城区饮用水地下水应急水源地的研究[D]. 刘金锋. 吉林大学, 2017(09)
- [6]松花江干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污染特征[D]. 刘小雪. 吉林大学, 2016(03)
- [7]吉林地区地下水时空演化及多元控制管理研究[D]. 黄鹤. 吉林大学, 2016(08)
- [8]第二松花江干流与饮马河沿岸傍河取水适宜性评价[D]. 尤传誉. 吉林大学, 2016(09)
- [9]第二松花江吉林市段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人体健康风险评价[J]. 靳曙光,李环,张晶,董莉萍,孙维琦.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4(10)
- [10]松花江哈尔滨段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D]. 杨先兴.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