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性测量系统现场校准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思宇[1](2020)在《高精度大流量实时燃油流量测量系统设计及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工业领域中燃油系统专业主要有燃油油量测量和燃油流量测量这两大需求。燃油流量检测是燃油发动机的重要需求之一。燃油流量检测能够提供燃油累计消耗量和瞬时消耗量的准确信息,实时查看发动机的相关工作状态;对发动机供油情况进行BIT测试,并提供控制参数,辅助发动机控制。同时,该系统还能帮助降低油耗,提升环保,提高经济性。由此可见,燃油流量检测参数是飞机发动机控制的关键参数之一。随着微电子产业的发展,流量传感器的应用场景在工业领域越发复杂,对流量测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高可靠的MTBF指标、测量实时性、采集高精度、抗干扰。本论文需要解决以下问题:既需要在大范围流量下进行高精度测量,同时要保证大流量下流体冲击的结构强度;既要进行瞬时流量的测量也要对累计流量进行高精度解算;既要保证流量传感器结构简单-不允许有复杂电子设备出现在燃油附近,保证本征安全,同时又要解决信号传输的过程中的电磁干扰的问题。这为论文中提到的新型燃油流量测量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我们要在流量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参数仿真、信号特性优化、K系数建模、信号采集电路的优化设计、抗干扰设计、后端测量处理器的算法上进行问题研究。本论文已经开展如下工作:根据相关振动、加速度等使用环境,流量传感器通过强度分析软件进行应力分析仿真来指导设计;在设计流量传感器的“磁场-电能”转换装置中,充分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通过磁场仿真软件进行电信号的优化;另外,流量传感器的转动比的建模和仿真,通过流体分析软件,利用叶轮匀速转动时的力矩平衡为分析要点;最后结合工程应用实际,解决流量测量系统在信号传输上的干扰问题,即系统的后端采集转换电路的抗干扰设计、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的频率采集处理算法等,最终实现流量测量系统的高可靠、实时、抗干扰的使用要求。
陈宵燕[2](2020)在《工业机器人多模式标定及刚柔耦合误差补偿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工业机器人以其操作速度快、效率高、模块化结构设计、控制系统灵活、重复性高等优点,在自动化生产、智能化制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在高精度、高强度、高风险等工程中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对机器人的作业精度、工作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影响机器人作业精度的因素较多,不仅来源于机器人零部件加工装配和运动控制算法,还包括了机器人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碰撞、磨损、弹性或非弹性变形。对机器人进行标定和误差补偿,是提高机器人作业精度的有效手段。本文从高精度作业离线编程的应用需求出发,通过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研究机器人多模式标定技术与多源误差建模方法,探讨轨迹误差和非线性误差的预测补偿方法,从而完善机器人精度提高方法,实现最大程度地优化离线编程作业。(1)研究含几何参数误差的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问题,分别提出了完整解析解优化选取算法和基于改进雅可比迭代的关节微小增量方法,从而为机器人实时控制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计算方法。基于微分运动原理和偏微分方程理论分析机器人在几何参数误差影响下产生的位置误差与姿态误差,利用单因素实验探讨机器人定位误差对外负载变化和温度变化的敏感度,采用线性扭簧理论构建柔度误差模型,从而建立了机器人刚柔耦合位姿误差模型。通过Matlab仿真实验验证了39参误差模型对机器人几何参数误差和线性变形误差的建模精度达到了99.9%,同时设计4组对比实验分析了机器人几何误差和柔性误差之间的耦合影响,证明非运动学标定技术对运动学参数正确辨识的重要性。(2)探讨了测量系统中存在的干涉问题,将干涉检测解耦成系统结构干涉检测和光路角度限制检测,并利用胶囊体和四点法分别简化机器人和测量工具的物理结构,分别提出了基于最小距离法的碰撞检测算法和基于光反射原理的夹角限制检测算法。分析测量位姿的辨识性能,结合可观性指标O1和辨识精度指标δη,以轨迹路径奇点为约束除去劣质粒子,提出了基于IAPSO算法的测量位姿智能选取策略,旨在为测量过程智能地提供一组具有最佳位姿数的最优测量配置。基于Matlab仿真技术模拟实验环境,在不同大小的测量扰动下对机器人刚柔耦合误差模型进行辨识,实验结果表明智能选取方案不但能提高机器人测量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同时降低人为误差及环境噪声影响,在参数辨识上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准确性。(3)基于参数校准对象和精度提高对象提出多模式标定方法,针对标定结果不稳定的问题,采用基于泛化性能评估值的K折交叉验证方法来获得最佳标定模型,从而方便用户灵活地选择期望的标定模式并实现稳定可靠的参数校准。分析机器人控制器中的输入关节值变化带来的额外误差及雅克比矩阵奇异问题,分别利用ADLS法和GN法获取关节补偿量,并以最小化残余误差为优化目标,提出了笛卡尔空间位姿/位置误差摄动补偿方法。研究连续运动轨迹存在沿运动方向连续变化的轨迹误差,利用带时间戳的位置点将轨迹离散化,分析轨迹修正中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areto最优原理与加权和算法的轨迹分段补偿方法,实现对子轨迹的长度、相邻切线之间的夹角和预测误差补偿率三个指数的综合优化。(4)通过蒙特卡洛和控制变量等实验分析方法探讨机器人位置误差与空间位置之间的相关性,证明了机器人末端姿态一致是机器人空间插值补偿有效的必要条件,分析姿态变化对定点位置误差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基于正弦函数相位角偏移误差模型和矢量夹角加权平均算法的定点补偿方法,然后采用相同圆心角间隔的射线划分网格,提出了基于均匀数据场的空间IDSW插值补偿法。研究标定后或机器人自身存在的非线性误差,分析外负载变化引起的柔度误差及扭矩大范围变化产生的关节非线性变形,建立了基于线性分段法的柔度误差模型。探讨减少DNN模型维度的方法,采用GA优化的DNN网络结构和训练参数,建立通用姿态测量配置表,并利用分段柔度误差模型降低DNN模型的空间与时间复杂度,提出基于GA-DNN的非线性预测补偿方法及机器人全局非线性误差智能预测补偿方法,以满足机器人在额定负载及工作空间范围内都具备稳定可靠的高定位精度需求。(5)基于Matlab开发平台,设计并完成了机器人标定及离线优化系统,为工程实际应用及后续实验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软件基础。建立机器人标定与补偿实验平台,对论文提出的机器人多模式标定技术、位姿误差补偿方法、轨迹修正机制和非线性误差智能预测补偿方法进行系统性实验验证。精度综合提高实验结果表明了对未经出厂标定的Staubli RX160L机器人,先进行运动学参数优化校准,然后实施全局非线性误差离线预测补偿,与原始误差比较,递进式的精度提高方法可以使机器人绝对定位精度提高了96.2%~97.8%左右。最后,根据国际标准ISO 9283对标定补偿后的Staubli RX160L机器人进行测量评定,包含了位姿准确度及重复性、距离准确度及重复性、轨迹准确度及重复性三项对机器人性能具有显着影响的性能指标。
刘玉芬[3](2020)在《轮式装载机液力变矩器输出轴功率测试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输出轴是轮式装载机液力变矩器的零部件之一,承担着传递扭矩的作用,输出轴工作的稳定性与液力变矩器的性能息息相关。轮式装载机液力变矩器输出轴的轴功率是液力变矩器与变速箱匹配及优化的重要参数,是检验装载机液力变矩器性能是否达标的重要指标,是监测装载机液力变矩器运行状态的重要手段,是判断装载机液力变矩器维修或改造效果的有效方法,因此,对装载机液力变矩器输出轴的轴功率进行测量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获得液力变矩器输出轴的功率,本文对液力变矩器输出轴的转速和扭矩分别进行了测量。截至现在,有关动力机械传动轴转速的测量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转速测量的精度也逐渐达到了要求,但是有关动力机械传动轴扭矩的测量技术仍然是一个难点,所以如何高效准确地测量轮式装载机液力变矩器输出轴的扭矩成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对液力变矩器输出轴扭矩的测量部分:本文叙述了扭矩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扭矩传感器的测量原理,通过对比分析五种比较常见的扭矩传感器和三种数据传输方式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最终决定使用应变型扭矩传感器与无线传输技术相结合的扭矩测量方法获取液力变矩器输出轴的扭矩。首先利用三维建模软件Catia建立了液力变矩器输出轴的三维模型,并将其导入到Ansys Workbench中进行静态和动态特性分析,随后对扭矩测量系统进行硬件电路的整体设计,其中包括电源电路、放大电路以及滤波电路等模块。各电路模块设计完成后,将其加工制作成PCB电路板并焊接相关电子元器件,测量系统采用Arduino开发板对扭矩数据进行处理,数据的无线收发是通过无线数传模块WSN-02实现的,测量系统软件部分是在开发环境Arduino IDE中实现程序编译的。最后将设计的PCB电路板、Arduino开发板以及无线数传模块等扭矩测量硬件部分组装在一起,将编写的无线收发程序烧写进Arduino开发板中,实现扭矩测量系统的软硬件结合。对液力变矩器输出轴转速的测量部分:本文采用霍尔效应式转速传感器测量输出轴的转速,为了安装方便,利用Catia设计了转速传感器测量支架的三维模型,进行转速测量实验时先将支架安装在装载机机体上,再将转速传感器安装在支架上。本文利用拉压机对整套扭矩测量系统进行加载试验验证测量系统的可行性,并搭建了扭矩和转速测量实验平台,将设计的扭矩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安装在装载机液力变矩器输出轴上进行了实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输出轴功率测量系统能够实现扭矩和转速的实时测量和显示,验证了测量系统的可行性和准确度。
关文文[4](2020)在《电子式互感器暂态响应测量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子式互感器是一种应用在智能电站中的互感器,大量数字自动化二次设备对电网一次侧信号的采集需要使用电子式互感器来实现。在智能电站中随着测量和保护向智能化、微机化方向发展,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提高、容量的增大以及测量和保护要求的不断完善,新型电子式互感器的应用至关重要。但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对电磁暂态信号的响应能力欠佳等问题。国内外大多是基于标准电子式互感器的准确度及误差分析的检测方式,对电子式互感器的暂态响应特性进行测量的少之又少,所以设计一套电子式互感器暂态响应特性测量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在上述背景意义下研究设计了一款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暂态响应测量系统,其中包括FT3协议转换器以及基于LabView的暂态响应测量系统上位机界面的研究与设计。首先对FT3协议转换器的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通过芯片的选型比较、电路的设计以及PCB板的设计完成了FT3硬件电路板的设计工作。其中硬件电路的设计包括光纤通讯模块、以太网通讯模块、电源模块以及JTAG模块。接着便是对FT3协议转换器的软件设计,该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本课题采用基于FPGA中Quartus II下建立SOPC软核和Nios II实现软硬件空间相互转换的方法进行了相关模块的设计,其中包括利用Verilog-HDL语言在Quartus II下完成的FT3组帧模块、曼彻斯特码编码模块、CRC校验模块、FIFO存储模块、曼彻斯特码解码模块以及FT3解帧模块的设计,同时包括利用C语言在Nios II下完成的W5500网络通讯模块的设计,并在Modelsim和TCP调试助手下完成了各个模块的仿真验证工作。其次结合电子式互感器暂态响应测量系统的特性需求,设计了基于LabView(VI)的自动监测暂态响应测量系统,在LabView下利用G语言完成了网络通信模块、数据解析模块以及数据处理、波形显示模块的设计。最后在现场完成系统的搭建以及实验数据的测量,通过对相关实验数据的分析验证了设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最终实现了暂态响应测量系统的智能化,降低了实际工作过程中操作的危险性。通过对仿真结果、现场实验以及测试数据的分析,本课题成功的设计了一款能够自适应不同通信协议的FT3协议转换器,完成了FT3帧格式数据的接收、解析处理以及传输速率的自适应,实现了合并单元与上位机之间硬件链路的连接。同时完成了基于LabView的暂态响应测量系统上位机界面的设计和现场测试,成功的实现了与FT3协议转换器以及示波器的连接、数据的处理解析以及波形的显示。实现了监控一体化的智能操作,验证了该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了设计要求。
张向辉[5](2019)在《交直流数字仪器计量标准的建立及其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计量主管部门近几年相继发布了最新版的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等技术规范,并用数字多用表和多功能标准源校准规范代替了长期使用的检定规程,对交直流数字仪器建标及校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关于交直流数字仪器计量标准的建标、不确定度评定等研究资料基本是按照旧版来编写和评定的,存在混乱和分歧,不能适应最新的要求,因此,按照最新计量技术规范的要求对交直流数字仪器计量标准的建标和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使用价值。同时该研究结论为考核计量标准的校准能力,判定其作为企业最高计量标准的可行性,为申请计量标准考核等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本文以本单位拟新建的数字多用表校准装置为研究对象,按照最新颁布的JJF1033-2016《计量标准考核规范》、JJF1587-2016《数字多用表校准规范》、JJF1638-2017《多功能标准源校准规范》以及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等各种技术规范的要求,应用测量不确定度理论,对计量标准的建标过程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实例数字多用表校准装置的方案设计、工作原理分析、稳定性考核、重复性试验以及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与验证等方面,阐述了应用新版计量技术规范来建立计量标准的主要步骤和过程,并归纳出校准数字多用表时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以及不确定度评定的一般方法和流程。同时认识到相关计量技术规范只是各计量专业的通用规则和基本要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难点和分歧,有需要完善和补充之处,针对这些难点和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主要有:总结出计量标准配置方案设计流程图,解决了计量标准如何选择、选型的问题;通过对稳定性考核的分析,得出了稳定性考核中核查标准的技术指标理论上应与被考核标准技术指标相当或更高的结论;通过不确定度评定分析和试验验证,提出了当计量标准不满足校准规范要求时的校准方法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作为对校准规范的有效补充等。文章最后探讨和解释了与不确定度评定密切相关的自由度的应用、包含因子取值、分辨力和重复性、以及不确定度来源的取舍等问题,消除了理解上的歧义。使建标和不确定度评定更加规范、完整,便于校准结果的相互交流和比较,达到正确使用新版计量技术规范的目的。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其它类似计量标准的建标和不确定度评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启迪作用。
王珩瑾[6](2019)在《超高温钻井液黏度密度动态监测实验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市面最常用的测量钻井液固相沉降过程的实验方法是使用取样筒抽取钻井液测量各深度的密度,而黏度则只能在单一点进行测量,而且测量以手动方式居多。测量钻井液的黏度和密度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难以实现在线的自动化测量。本文对目前市面上现有的钻井液的黏度和密度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总结,通过对以上方法进行了理论与实验分析,自行设计了钻井液的黏度和密度测量系统。本文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内容:(1)开展了钻井液黏度和密度测量系统的理论研究。介绍了钻井液黏度和密度的测量原理,在测量钻井液密度方面分析并比较了称重法、浮子法、X射线法、压差法和音叉法,在测量钻井液黏度方面分析并比较了毛细管法、旋转粘度计法、落球法和音叉法。通过综合测量钻井液黏度和密度的方法的优劣性,我们提出了优化方案,进行测量方法的优选。(2)围绕着实现超高温条件下钻井液的动态实验监测,设计了三种实验思路,分别是压差法测量钻井液固相沉降过程中密度的变化和旋转粘度计测量钻井液固相沉降过程中黏度的变化;使用X射线法实现钻井液固相沉降过程中密度的变化和落球法实现钻井液固相沉降过程中黏度的变化以及音叉法实现钻井液固相沉降过程中黏度和密度的变化。(3)通过设计搭建先导实验设备并且进行实验后,得到以下结论:使用压差法和旋转粘度计法得出的实验结果重复性较差,实验精度较低,装置达到平衡的时间较长;X射线法和落球法得到的实验结果与样品真实数据拟合较差;音叉法的实验结果较为准确,实验过程较快,装置运行效率较高。固相沉降过程中的黏度和密度监测实验装置可同时进行测量且互不影响,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必须采用两套设备分别来测量两个参数的不足。本文通过对超高温钻井液固相沉降过程测量的初步分析和总结,完成了超高温钻井液固相沉降监测系统初步模型的设计,通过设计了一系列先导实验,验证了装置的可实施性,为研究超高温钻井液固相沉降动态监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杨柳[7](2019)在《基于结构光测量技术的接触轨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结构光测量技术用于地铁线路中的接触轨检测任务,具有很多的优势。从行业现状上看,传统的人工对接触轨进行接触式测量,由于检测效率低、工作量大,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地铁线路的维护工作要求,急需一种便携式的自动化检测工具提供支持。从技术优势上看,结构光测量技术具有非接触性、抗干扰性强、测量精度高等优势,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完全满足接触轨的检测要求。结构光测量技术主要有三角测量和双目测量这两种典型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视觉测量领域中。双目视觉相对三角测量计算量要多出一倍,并且双目匹配代价较高,牺牲了一定的相机精度;三角测量技术需要求解光平面结构信息,系统标定精度要求特别高,需要合适的标定方法才能保证测量精度。根据实际需求,本文通过合适的标定方法,采用三角测量实现检测要求。本文以实际项目需求为背景,构建出一个基于三角测量的接触轨检测系统,用来检测地铁接触轨相关参数。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论文通过建立三角测量法的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测量模型中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然后深入的研究了摄像机标定相关的数学原理,通过两步法结合二维平面靶标实现了系统相机的标定。最后根据本文接触轨的特征,设计了一种系统标定方法,完成了多个摄像机统一坐标系的标定。(2)在结构光测量系统中,高效准确提取结构光中心是实现测量系统的一个比较重要而且比较难的问题。由于实际测量环境的不同,检测过程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会导致采集到的光带图像质量较差。传统的海森矩阵算法通过计算二维高斯函数的偏导数与图像的卷积求解图像的偏导数。高斯核?参数对结构光中心提取效果影响非常的大,高斯核是根据激光线宽设置的,对于光带宽度不均匀、线宽变化大的图像处理效果较差。本文针对实际测量情况,提出一种自适应线宽的结构光中心提取算法。该算法利用形态学算法提取到初步光带中心和光带线宽,最后根据区域内光带线宽分段计算卷积模板,根据线宽自适应选择高斯卷积模板,改进海森矩阵算法。通过分析比较,该方法能有效的提高计算效率,能较好的处理非均匀变化的激光光带,将算法应用于本文系统,有较好的提取效果。(3)通过ICP最近点迭代实现标定块标准值与测量值的匹配,完成测量系统世界坐标系到轨道坐标系的转换。最后根据测量系统中接触轨特征,通过切片统计学方法完成特征点的提取,实现接触轨参数测量。(4)实现软件相关功能设计,嵌入式相关功能设计,实现软件之间的通讯功能。根据现场检测的环境要求,以及相机和激光器位置角度关系等,合理的设计了检测设备的机械结构。根据现有条件搭建了试验台并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可以看到系统的相对精度能够达到±0.5mm以内,能够满足测量系统要求。
张根健[8](2019)在《幼儿教育师资有效供给研究 ——以D省幼儿教育师资供给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前教育是一个特殊的专业,幼儿园教师岗位是一个拥有专业特质的职业,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则要求幼儿园教师应具有不同于其他学段教师的专业素养。但是就目前的现实而言,学前教育仍是整个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幼儿师范教育的基础相对薄弱。从本研究的调查来看,幼儿教育师资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地表现在:规模供给满足不了学前教育发展对师资的需求;结构质量和过程质量不高成为实现幼儿教育师资专业化目标的瓶颈;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加剧了师资供需的结构矛盾。特别是供给不足和不良供给同时存在,供给问题与需求因素相互交织,幼儿教育师资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通过对D省幼儿教育师资供给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分析发现:师资供给的要素水平不高,要素配置整体处于低水平状态;师资供给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地域结构、资源配置结构不能适应师资有效供给的要求。究其原因,在微观层面上表现为,人才培养过程呈现封闭性,供需结构未能实现有效对接;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师资供给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健全,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角色不合理,供给主体内生动力不足。总之,幼儿教育师资现实的供需矛盾与国家为学前教育规划的蓝图之间形成巨大的反差,如何缓解幼儿教育师资供需矛盾,怎样配置好幼儿师范教育资源,实现院校与幼儿园高质量的协同育人?成为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和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共同面临的课题,也是本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在对D省幼儿教育师资的供与需做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教育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以当前国家正在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运用的方法论为指导,形成自身的理论框架,围绕实现幼儿教育师资有效供给的目标展开问题分析,提出一系列改革建议,拓宽了理论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理论应用价值。本研究坚持从供需关系出发,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等为支持,建构幼儿教育师资供需合作共同体模型,重构供给主体体系,提出幼儿教育师资供给体制改革方案,进行了幼儿教育师资供给机制创新设计,以回应前面提到的三个问题,对当前进行的幼儿师范教育改革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依据上述问题导向的研究思路,本研究的详细过程和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梳理了相关概念与观点,提出了幼儿教育师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法论,并据此建立了幼儿教育师资有效供给研究的理论框架。其次,运用文献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对全国和D省幼教师资供需问题进行了现实透视,为本研究提出了问题指向。接着具体从供需两个视角对幼儿教育师资供给现状进行深入剖析,一方面对D省12个县市区的幼儿教育师资供给状况进行了深入的结构分析,获取到本研究所需的重要数据;另一方面通过对师范生、新教师、园长三类群体的调查,从需求方评价的视角对师资供给的过程质量进行分析。第三,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分别就幼儿教育师资供给中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进行了结构性分析,进一步发现影响师资有效供给的深层次问题及其成因,为提出幼儿教育师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提供了建构思路。第四,从基本需求、有效需求和未来需求三个层面探寻了幼儿教育师资需求侧对幼教师资有效供给的影响,为提出幼教师资有效供给的解决方案提供了供需矛盾体中另一矛盾主要方面的依据。第五,在幼儿教育师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框架的指导和多元理论的支持下,提出了幼儿教育师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建构了幼儿教育师资供需合作共同体模型,对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人才培养体制进行了体制创新设计。第六,探讨了与供给新体制相适应的幼儿教育师资供给机制创新设计,从有效供给的三个本质特征与要求出发分别提出了建立完善幼儿教育师资供给规划机制、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的构想与建议。最后,在结语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和自我评价,提出了后续研究的设想和展望。
李文武[9](2019)在《基于平面镜双目结构光的抖动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双目立体视觉三维重建是计算机视觉的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其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抓取物品、汽车及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电影特效和虚拟与现实等场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双目三维重建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严苛。同时,双目三维重建的在线实时检测也是一个重点研究方向。本课题在实验室基于双目单视面和结构光进行三维重建的基础上,针对双目立体视觉三维重建的测量精度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平面镜双目结构光的抖动算法,改善复原存在的抖动情况,提高复原精度。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摄像机的标定是影响双目三维重建的非常关键的一环,标定精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后续算法精度的可靠性。本文就几种摄像机标定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就这几种标定方法进行了优缺点的比较,最终选取操作简单,标定精度较高且成本较低的张正友标定法进行标定,并对张正友标定法的原理和整个标定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下文验证算法的可靠性奠定基础。2.就双目单视面和结构光三维复原的测量原理展开了细致的研究,在此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通过相机抖动,多方位获取图像,尽可能补充多的三维信息,对抖动前和抖动后的复原图像进行重新投影,互相对照,以设定的条件对抖动前后的点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别的点进行相对应的处理,剔除或者保留。3.由于抖动相机会使得相机的内外参数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基于工程上快速实现的可行性考虑,课题通过微移平面镜模拟摄像机抖动。4.最后,本课题在张正友标定法的基础上,使用自己设计的标定方法,进行一系列实验,研究了同一材料在摄像机旋转、平移、俯仰等微小移动情况下对本文抖动算法复原结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材料对复原结果的影响;最后给出最适用于工程应用的摄像机抖动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摄像机旋转4°6°,平移2mm左右,俯仰2°左右,抖动算法效果最好;同时需要选择材质反射情况较为良好的目标物,此时立体匹配效果会更好,复原精度最高。与未抖动相机时比较,单幅图复原误点明显减少,多幅图平均精度提高20%30%,精度平均水平达到0.16mm,可以实现对机车轨道和轮对检测的高精度三维测量,满足实际检测的高精度要求。
杨争雄[10](2016)在《超低频测振传感器动态测试技术若干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在分析了国内外测振传感器动态测试技术发展状况以及超低频测振传感器动态测试技术特殊性的基础上,对超低频测振传感器动态测试技术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一章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首先,介绍了测振传感器及其动态特性;然后,研究了测振传感器的动态校准技术和动态范围测试技术;接着,介绍了测振传感器动态特性测试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最后,分析了超低频测振传感器动态特性测试技术的特殊性,并据此提出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二章研究了超低频振动台系统中振级的快速调整方法。首先,分析了超低频振动台系统现有的几种振级调整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一种残周期超低频正弦信号幅值的快速估计方法,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接着,提出了一种基于该方法的交叠残周期超低频振级快速调整方法;最后,设计了超低频振级快速调整系统软件。第三章研究了甚宽频带地震计动态校准中振动台导轨不平顺的补偿方法。首先,研究了振动台导轨的不平顺因素;然后,以速度型甚宽频带地震计为例,分析了导轨不平顺因素对该地震计动态校准结果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用于消除导轨不平顺因素影响的补偿方法,并设计了导轨不平顺因素补偿系统软件。第四章研究了超低频测振传感器自噪声及动态范围的测试技术。首先,分析了测振传感器自噪声的来源,并研究了超低频测振传感器的自噪声测试问题;然后,对Sleeman三台法中的数据预处理、功率谱密度估计、功率谱密度到幅值谱转化以及采集设备噪声对测试的影响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最后,设计了超低频测振传感器动态范围测试软件。第五章针对上述超低频测振传感器动态特性测试技术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将交叠残周期超低频振级快速调整方法与现有几种超低频振级调整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的调整速度是最优的;然后,采用本文提出的导轨不平顺因素补偿方法对甚宽频带地震计的幅频特性和幅值线性进行了补偿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很好地补偿超低频测振传感器动态特性校准中振动台导轨不平顺的影响;最后,采用设计的超低频测振传感器动态范围测试软件对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动态范围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软件可以实现测振传感器动态范围的测试。第六章对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二、线性测量系统现场校准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线性测量系统现场校准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高精度大流量实时燃油流量测量系统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机载流量测量系统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流量测量系统架构设计及相关技术分析 |
2.1 引言 |
2.2 系统架构设计 |
2.3 涡轮式流量传感器技术指标和参数分析 |
2.4 涡轮式流量传感器仪表常数(K-Q)推论 |
2.4.1 涡轮式流量传感器K系数流体分析 |
2.4.2 K系数工程应用设计 |
2.5 涡轮式流量传感器磁电转换设计 |
2.6 流量测量系统信号转换处理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流量传感器结构及流体仿真设计 |
3.1 大流量涡轮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
3.1.1 传感器使用环境需求分析 |
3.1.2 结构设计 |
3.2 涡轮传感器的强度仿真分析 |
3.2.1 强度和流体仿真工具介绍 |
3.2.2 流量传感器强度仿真分析-加速度 |
3.2.3 流量传感器强度仿真分析-随机振动 |
3.3 涡轮流量传感器的流体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流量传感器电气仿真及优化设计 |
4.1 引言 |
4.2 原理和模型 |
4.2.1 流量电磁转动测量模型 |
4.2.2 理论推导 |
4.3 平面模型仿真分析 |
4.3.1 分析方法 |
4.3.2 模型表征方法 |
4.3.3 影响因素分析 |
4.4 三维模型仿真分析 |
4.4.1 概述 |
4.4.2 模型设置 |
4.4.3 计算结果及后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杂环境下的传输与处理设计 |
5.1 流量测量系统的后端采集与处理设计 |
5.2 流量传输电缆的设计 |
5.3 流量处理电路的设计 |
5.4 小波模拟信号转换电路设计说明 |
5.5 数据处理与解算模块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品实物及实验验证 |
6.1 系统产品实物 |
6.2 流量测量系统测试实验 |
6.3 流量测量输出信号优化试验 |
6.4 流量测量系统可靠抗干扰试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工业机器人多模式标定及刚柔耦合误差补偿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机器人标定与补偿技术研究现状 |
1.2.1 测量设备与测量方法 |
1.2.2 机器人运动学标定 |
1.2.3 机器人非运动学标定 |
1.2.4 机器人误差补偿技术 |
1.3 机器人标定与补偿技术存在的不足 |
1.4 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串联机器人运动学理论研究 |
2.1 机器人正运动学分析 |
2.1.1 位姿描述及坐标变换 |
2.1.2 欧拉角与方向余弦矩阵 |
2.1.3 机器人运动学模型 |
2.2 机器人运动学参数误差研究 |
2.2.1 微分运动原理分析 |
2.2.2 运动学位姿误差模型构建 |
2.3 机器人逆运动学分析 |
2.3.1 机器人的运动雅可比 |
2.3.2 解析解优化选取方法探讨 |
2.3.3 含几何参数误差的机器人逆解研究 |
2.3.4 逆解方法可行性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器人非运动学标定方法研究 |
3.1 机器人非几何参数误差研究 |
3.1.1 非几何参数误差影响分析 |
3.1.2 柔性误差建模对象分析 |
3.1.3 线性柔度误差模型构建 |
3.2 机器人刚柔耦合位姿误差模型研究 |
3.2.1 刚柔耦合位姿误差模型准确性验证 |
3.2.2 基于参数误差分类的冗余消除法 |
3.2.3 几何误差与柔性误差的耦合影响 |
3.2.4 位姿误差模型的建模方法分析 |
3.3 全位姿测量优化方法研究 |
3.3.1 全位姿测量工具与数据获取 |
3.3.2 测量点智能寻优选取策略 |
3.3.3 最佳测量位姿数选定方法 |
3.3.4 智能选取策略的仿真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模式标定技术与快速补偿方法研究 |
4.1 基于模型的精度提高方法研究 |
4.1.1 多模式标定及模型优化方法研究 |
4.1.2 机器人笛卡尔空间摄动补偿方法 |
4.2 轨迹误差补偿技术研究 |
4.2.1 轨迹误差补偿问题探讨 |
4.2.2 多目标优化方法研究 |
4.2.3 轨迹修正方法的仿真验证 |
4.3 机器人多模式标定与补偿系统开发 |
4.3.1 开发与运行环境 |
4.3.2 软件功能及系统结构设计 |
4.3.3 多模式标定与离线优化系统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模型法的精度综合提高方法研究 |
5.1 姿态变化下的定点补偿研究 |
5.1.1 位置与误差的相关性分析 |
5.1.2 定点误差分析与建模 |
5.2 空间插值补偿方法研究 |
5.2.1 空间IDSW插值补偿法 |
5.2.2 插值补偿法的仿真实验 |
5.3 GA-DNN非线性误差补偿方法研究 |
5.3.1 非线性回归预测方法分析 |
5.3.2 DNN模型构建与优化 |
5.4 非线性柔性误差补偿方法研究 |
5.4.1 关节非线性变形分析 |
5.4.2 基于线性分段法的柔度误差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机器人标定与误差补偿实验研究 |
6.1 机器人标定和补偿实验平台 |
6.1.1 实验平台及设备简介 |
6.1.2 测量系统参考坐标系构建 |
6.1.3 法兰坐标系与工具坐标系 |
6.2 机器人多模式标定与综合补偿实验 |
6.2.1 非运动学标定与误差补偿实验研究 |
6.2.2 定位误差补偿与轨迹修正实验验证 |
6.2.3 运动学标定优化与精度综合提高实验 |
6.3 机器人性能测量评定 |
6.3.1 位姿准确度和重复性检测 |
6.3.2 距离准确度和重复性检测 |
6.3.3 轨迹准确度和重复性检测 |
6.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二 :实验数据 |
(3)轮式装载机液力变矩器输出轴功率测试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本课题的意义 |
1.2 扭矩测量方法和发展趋势 |
1.2.1 扭矩测量方法的分类 |
1.2.2 扭矩测量方法的发展趋势 |
1.3 扭矩传感器的分类 |
1.4 扭矩传感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轴功率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总体方案 |
2.1 轴功率的计算和测量总体方案 |
2.2 应变型扭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2.2.1 电阻应变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2 扭矩测量原理 |
2.3 转速测量方案的设计 |
2.4 扭矩测量数据传输方案的设计 |
2.4.1 扭矩信号测量传输技术 |
2.4.2 扭矩信号数据传输方案的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扭矩测量系统的设计及应变仿真 |
3.1 应变片的选型粘贴及防护 |
3.2 应变测量桥路 |
3.3 应变片的布置 |
3.3.1 传动轴的静力学分析 |
3.3.2 传功轴的动力学分析 |
3.4 扭矩信号的无线传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扭矩测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
4.1 扭矩测量系统硬件电路总体设计 |
4.2 电源管理电路 |
4.3 信号调理电路 |
4.4 PCB电路板的制作 |
4.5 无线收发模块电路 |
4.5.1 无线收发模块简介 |
4.5.2 Arduino电路板 |
4.5.3 AVR单片机ATmega328P |
4.5.4无线数传模块WSN─02 |
4.6 扭矩测量系统的软件设计 |
4.6.1 Arduino IDE软件的简介 |
4.6.2 无线发射和接收模块程序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轴功率测试系统的实验验证 |
5.1 扭矩测量系统的标定实验 |
5.2 装载机液力变矩器输出轴的转速测量 |
5.3 装载机液力变矩器输出轴功率测试系统实车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电子式互感器暂态响应测量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电子式互感器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内发展现状 |
1.2.2 国外发展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1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和创新点 |
1.3.2 本文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电子式互感器测量系统的概述 |
2.1 系统整体结构 |
2.1.1 FT3协议转换器的设计方案 |
2.1.2 暂态响应的概念 |
2.1.3 暂态响应系统技术参数及其性能指标 |
2.2 传统式电压互感器 |
2.3 新型电子式互感器 |
2.3.1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原理 |
2.3.2 新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优点 |
2.4 合并单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FT3协议转换器外围硬件电路的设计 |
3.1 光纤通讯模块的设计 |
3.2 以太网通讯模块设计 |
3.3 JTAG模块设计 |
3.4 电源模块设计 |
3.5 PCB板的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FPGA的 FT3 协议转换器软件模块设计 |
4.1 FPGA及其开发流程介绍 |
4.1.1 FPGA的设计优势 |
4.1.2 FPGA芯片-Cyclone IV简介 |
4.1.3 基于FPGA的数字系统的设计流程 |
4.2 FT3组帧模块的设计与仿真 |
4.2.1 FT3帧结构的简介 |
4.2.2 FT3组帧模块的设计 |
4.2.3 FT3组帧模块的仿真 |
4.3 曼彻斯特码编码模块的设计与仿真 |
4.3.1 曼彻斯特码的原理 |
4.3.2 曼彻斯特码编码模块的设计 |
4.3.3 曼彻斯特编码模块的仿真 |
4.4 CRC校验模块的设计与仿真 |
4.4.1 CRC校验原理 |
4.4.2 CRC校验模块的设计 |
4.4.3 CRC校验模块的仿真 |
4.5 曼彻斯特码解码模块的设计与仿真 |
4.5.1 曼彻斯特码解码模块的设计 |
4.5.2 曼彻斯特码解码模块的仿真 |
4.6 FT3解帧模块的设计与仿真 |
4.6.1 FT3解帧模块的设计 |
4.6.2 FT3解帧模块的仿真 |
4.7 FIFO模块的设计 |
4.7.1 FIFO的设计原理 |
4.7.2 FIFO的设计 |
4.8 SOPC软核的建立 |
4.8.1 SOPC的功能简介 |
4.8.2 SOPC软核的建立 |
4.9 基于W5500芯片的以太网模块的设计 |
4.9.1 W5500以太网模块的设计 |
4.9.2 W5500以太网模块的调试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监测系统的设计 |
5.1 LabView软件的介绍 |
5.1.1 虚拟仪器(VI) |
5.1.2 LabView与常用的文本格式编程语言的比较 |
5.2 LabView对于下位机数据的接收和处理设计 |
5.2.1 LabView虚拟仪器中网络通讯模块的设计 |
5.2.2 LabView虚拟仪器中数据解析模块的设计 |
5.2.3 LabView虚拟仪器中数据处理与波形显示模块的设计 |
5.3 LabView前面板主界面的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测试与分析 |
6.1 测试现场 |
6.2 FT3协议转换功能的测试 |
6.3 上位机检测系统功能的测试 |
6.4 系统整体试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交直流数字仪器计量标准的建立及其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发展和研究情况 |
1.3.1 相关计量技术规范的发展简述 |
1.3.2 不确定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交直流数字仪器计量标准的方案设计和校准方法分析 |
2.1 建标的主要内容 |
2.1.1 计量标准的方案设计 |
2.1.2 计量标准计量特性的考核和验证 |
2.2 交直流数字仪器计量标准的方案设计 |
2.2.1 计量标准器的选择和选型 |
2.2.2 交直流数字仪器计量标准的命名 |
2.2.3 数字多用表校准装置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
2.3 数字多用表校准装置的校准方法分析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稳定性考核和重复性试验 |
3.1 常用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区别 |
3.2 环境要求 |
3.3 稳定性考核 |
3.3.1 方法与要求 |
3.3.2 数字多用表校准装置的稳定性考核 |
3.3.3 试验数据分析 |
3.4 重复性试验 |
3.4.1 方法与要求 |
3.4.2 数字多用表校准装置校准结果的重复性试验 |
3.5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与验证 |
4.1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
4.1.1 不确定度的来源和测量模型 |
4.1.2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
4.1.3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
4.2 数字多用表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分析 |
4.2.1 直流电压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分析 |
4.2.2 直流电流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分析 |
4.2.3 直流电阻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分析 |
4.2.4 交流电压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分析 |
4.2.5 交流电流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分析 |
4.3 验证和分析 |
4.3.1 校准结果的验证方法 |
4.3.2 校准结果的验证和分析 |
4.3.3 计量标准的验证和分析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不确定评定中其它问题的探讨 |
5.1 自由度v |
5.2 扩展不确定的包含因子k |
5.3 不确定度分量的取舍 |
5.4 分辨力和重复性 |
5.5 不确定度的报告 |
5.6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全文总结 |
6.2 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超高温钻井液黏度密度动态监测实验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超高温钻井液黏度密度实验监测装置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在线密度检测进展 |
1.2.2 国内外液体黏度测量进展 |
1.2.3 超高温钻井液密度、黏度监测设备专利 |
1.3 高密度钻井液技术难点和发展趋势 |
1.3.1 高密度钻井液技术难点 |
1.3.2 超高温钻井液固相沉降动态实验监测的发展趋势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钻井液黏度密度测量原理和方法 |
2.1 黏度测量方法分析 |
2.1.1 黏度产生的基本原理 |
2.1.2 毛细管法 |
2.1.3 落球法 |
2.1.4 旋转粘度计法 |
2.1.5 振动法 |
2.1.6 音叉法 |
2.2 密度测量方法分析 |
2.2.1 压差法 |
2.2.2 称重法 |
2.2.3 浮子法 |
2.2.4 X射线法 |
2.2.5 音叉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高温钻井液固相沉降监测仪的可行性分析 |
3.1 实验思路 |
3.2 压差法旋转粘度计法超高温下钻井液黏度密度监测装置可行性 |
3.2.1 旋转粘度计法黏度测量原理 |
3.2.2 压差法密度测量原理 |
3.2.3 影响压差法旋转粘度计测量钻井液黏度密度的主要因素 |
3.2.4 钻井液黏度密度测试仪的设计 |
3.2.5 设计先导实验结果 |
3.2.6 压差法旋转粘度计法钻井液黏度密度仪设计方案 |
3.2.7 装置的可行性分析 |
3.3 X射线落球法超高温下钻井液黏度密度监测装置可行性 |
3.3.1 落球法黏度测量原理 |
3.3.2 X射线法密度测量原理 |
3.3.3 影响X射线落球法监测钻井液黏度密度 |
3.3.4 X射线、落球法监测钻井液黏度密度 |
3.3.5 设计先导实验结果 |
3.3.6 装置的可行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音叉法监测钻井液黏度密度装置可行性 |
4.1 音叉法黏度密度测量原理 |
4.1.1 音叉法黏度测量原理 |
4.1.2 音叉法密度测量原理 |
4.2 影响音叉法测量钻井液黏度密度的主要因素 |
4.3 实验系统设计思路 |
4.4 音叉法先导实验装置参数标定 |
4.4.1 装置测量频率与钻井液密度的拟合 |
4.4.2 黏度与衰减系数关系的确定 |
4.4.3 振幅对音叉测量结果影响的探究 |
4.4.4 音叉在超高温条件下的测量结果校验 |
4.5 音叉黏度密度测试仪设计 |
4.6 音叉法测量钻井液黏度密度仪评价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结构光测量技术的接触轨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接触轨检测现状 |
1.3 结构光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1.3.1 结构光类别 |
1.3.2 双目视觉技术 |
1.3.3 三角测量检测技术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组织构架 |
第2章 结构光检测技术原理 |
2.1 摄像机成像数学模型 |
2.1.1 坐标系介绍 |
2.1.2 小孔成像数学模型 |
2.1.3 镜头畸变数学模型 |
2.2 结构光测量模型 |
2.2.1 三角测量数学模型 |
2.2.2 双目测量数学模型 |
2.2.3 三角测量精度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参数标定 |
3.1 摄像机内参标定 |
3.1.1 张正友标定原理 |
3.1.2摄像机内参标定实验 |
3.2 光平面外参标定 |
3.2.1 外参标定求解 |
3.2.2外参标定实验 |
3.3 多组摄像机统一坐标系标定 |
3.3.1 统一标定原理 |
3.3.2统一坐标系标定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测量系统结构光中心提取 |
4.1 结构光特性 |
4.2 常用的提取算法 |
4.2.1 极值法和阈值法 |
4.2.2 图像形态学方法 |
4.2.3 灰度重心法 |
4.2.4 曲线拟合法 |
4.2.5 海森矩阵结构光中心提取算法 |
4.3 改进海森矩阵算法 |
4.3.1 光带图像采集及ROI提取 |
4.3.2 粗略光带提取 |
4.3.3 光带中心亚像素提取 |
4.4结构光中心提取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校准与特征点提取 |
5.1 最近点迭代坐标系校准 |
5.1.1 ICP迭代算法 |
5.1.2模型校准实验 |
5.2 切片统计特征点提取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接触轨检测系统实现 |
6.1 系统机械结构介绍 |
6.1.1 主要测量部件模型介绍 |
6.1.2 标定试验台 |
6.2 系统硬件设计 |
6.3 系统软件设计 |
6.3.1 相关检测参数获取 |
6.3.2 图形化界面设计 |
6.4系统标定及测量实验 |
6.4.1 系统摄像机标定 |
6.4.2接触轨测量实验 |
6.4.3 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幼儿教育师资有效供给研究 ——以D省幼儿教育师资供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与意义 |
(一) 研究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一) 研究内容 |
(二) 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幼教师资有效供给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幼教师资有效供给研究的相关概念与观点 |
(一) 供给与有效供给 |
(二) 幼教师资的有效供给 |
(三) 幼教师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二、幼教师资有效供给研究的方法论指导 |
(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背景 |
(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观点及其方法论 |
(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法论对于幼教师资供给的适用性 |
(四) 幼教师资有效供给研究的方法论指导 |
(五) 幼教师资有效供给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
第二章 幼教师资供需问题的现实透视 |
一、全国幼教师资供需现状分析 |
(一) 总量不足和类别差异是师资供需的突出问题 |
(二) 结构质量不高成为实现幼教师资专业化目标的瓶颈 |
二、D省幼教师资供需现状分析 |
(一) 师资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凸显 |
(二) 不良供给制约了师资质量供给水平 |
三、基于三个维度的师资供给结构分析 |
(一) 调查方案设计 |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三) 调查结论 |
四、基于需求方评价的师资供给过程质量分析 |
(一) 评价设计与组织 |
(二) 评价结果与分析 |
(三) 调查结论 |
第三章 幼教师资现实供给中的微观结构问题 |
一、供给方案要素的结构问题 |
(一) 培养方案文本分析的依据 |
(二) 方案要素存在的现实问题 |
二、供给条件要素的结构问题 |
(一) 条件要素分析的依据 |
(二) 条件要素存在的现实问题 |
三、供给侧背景下供给微观结构的问题分析 |
(一) 供给微观结构问题呈现的特征 |
(二) 供给微观结构问题的成因探析 |
第四章 幼教师资现实供给中的宏观结构问题 |
一、供给宏观结构中的现实问题 |
(一) 类型结构不能与规模需求相适应 |
(二) 层次结构与需求结构错位现象较严重 |
(三) 科类结构对师资需求的适应性不强 |
(四) 地域结构的不均衡性十分突出 |
(五) 资源配置结构错位较为严重 |
二、供给侧背景下供给宏观结构的问题分析 |
(一) 供给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健全 |
(二) 政府(部门)主体角色不到位 |
(三) 院校主体内生动力不足 |
(四) 其它主体的主体意识缺失 |
第五章 幼教师资需求侧对幼教师资有效供给的影响 |
一、需求侧的基本需求对师资有效供给的影响分析 |
(一) 需求侧需求主体的基本诉求分析 |
(二) 需求侧师资需求政策的影响分析 |
二、需求侧有效需求对幼教师资配置的影响分析 |
(一) 标准需求导向下幼教师资配置存在的问题 |
(二) 有效需求下幼教师资配置的影响因素及其模型构建 |
三、二孩政策对幼教师资未来需求的影响分析 |
(一) 二孩政策下D省入园适龄人口预测分析 |
(二) 二孩政策对D省幼教师资供给带来的影响 |
第六章 基于主体融合的幼教师资供给体制创新 |
一、幼教师资供给新体制架构 |
(一) 幼教师资供给新体制的设计方案 |
(二) 基于多元理论支持的供需合作体构成模型 |
(三) 供给侧主体功能设计 |
二、幼教师资供给的办学体制设计 |
(一) 坚持政府主导和省级统筹的体制 |
(二) 强化师范院校的主体作用 |
(三) 创新多元化的办学体制 |
(四) 促进协同培养人才制度化 |
三、幼教师资供给的管理体制设计 |
(一) 新型主体间的两种性质的关系 |
(二) 幼教师资供给的宏观管理体制设计 |
(三) 幼教师资供给的微观管理体制设计 |
四、幼教师资供给的人才培养体制设计 |
(一) 落实师德养成教育的常规制度 |
(二) 建立专业培养方案的编修评估制度 |
(三) 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
(四) 确立实践取向的专业培养模式 |
第七章 基于有效供给的幼教师资供给机制创新 |
一、适应需求的供给规划机制 |
(一) 建立基于市场的师资供需预测机制 |
(二) 强化政府统筹的供需预警机制 |
(三) 完善省级统筹的分类规划机制 |
(四) 建立适应市场变化的机动规划机制 |
二、服务需求的供给动力机制 |
(一) 市场调节与竞争机制 |
(二) 院校内部动力机制 |
(三) 主体合作动力机制 |
三、引领需求的保障机制 |
(一) 市场准入机制 |
(二) 监督评估机制 |
(三) 均衡供给机制 |
(四) 投入保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基于平面镜双目结构光的抖动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双目立体视觉测量综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基于线结构光三维复原算法研究现状 |
1.3.2 双目视觉测量系统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双目立体视觉基本理论 |
2.1 常用坐标系 |
2.1.1 像素坐标系 |
2.1.2 图像坐标系 |
2.1.3 摄像机坐标系 |
2.1.4 世界坐标系 |
2.2 摄像机成像几何模型 |
2.2.1 针孔相机模型(线性模型) |
2.2.2 相机镜头畸变模型(非线性模型) |
2.3 摄像机标定 |
2.3.1 摄像机标定方法 |
2.3.2 双目相机标定 |
2.3.3 双目摄像机外部参数的确定 |
2.3.4 手动标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目单视面和结构光抖动算法原理 |
3.1 双目系统模型和系统搭建 |
3.2 图像预处理 |
3.3 坐标转换 |
3.3.1 图像坐标转角度坐标 |
3.3.2 角度坐标转世界坐标 |
3.4 立体匹配 |
3.4.1 匹配约束准则 |
3.4.2 匹配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算法实现 |
4.1 同一材料摄像机旋转、平移、俯仰抖动实验 |
4.1.1 正方体木块摄像机旋转实验 |
4.2 误点淘汰过程 |
4.2.1 复原结果重新投影 |
4.2.2 误点分类及淘汰 |
4.3 多幅图平均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果分析 |
5.1 实验改进前与改进后结果比较 |
5.1.1 平整度比较 |
5.1.2 精度比较 |
5.2 正方体木块摄像机平移实验 |
5.2.1 精度比较 |
5.3 正方体木块摄像机俯仰实验 |
5.3.1 精度比较 |
5.4 不同材料摄像机抖动算法实验 |
5.4.1 塑料水瓶摄像机抖动算法实验 |
5.4.2 金属体块摄像机抖动算法实验 |
5.4.3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附表 |
(10)超低频测振传感器动态测试技术若干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测振传感器及其动态特性 |
1.1.1 测振传感器简介 |
1.1.2 测振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
1.2 测振传感器的动态校准技术 |
1.3 测振传感器的动态范围测试技术 |
1.4 测振传感器动态特性测试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超低频测振传感器动态特性测试技术的特殊性 |
1.6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6.1 论文研究目的 |
1.6.2 论文研究内容 |
2 超低频振动台系统中振级的快速调整方法 |
2.1 引言 |
2.2 超低频振动台系统及其振级调整方法 |
2.3 残周期超低频正弦信号幅值的快速估计方法 |
2.3.1 残周期超低频正弦信号幅值快速估计方法的原理 |
2.3.2 残周期超低频正弦信号幅值快速估计方法的仿真分析 |
2.4 交叠残周期超低频振级快速调整方法 |
2.5 超低频振级快速调整系统的软件设计 |
2.5.1 软件环境介绍 |
2.5.2 系统总体设计 |
2.5.3 系统模块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3 甚宽频带地震计动态校准中振动台导轨不平顺影响及其补偿方法 |
3.1 引言 |
3.2 振动台的气浮导轨及其不平顺因素 |
3.3 振动台导轨不平顺对地震计动态特性校准的影响 |
3.3.1 地震计的工作原理 |
3.3.2 振动台导轨不平顺对地震计动态特性校准的影响 |
3.4 振动台导轨不平顺因素的补偿方法 |
3.4.1 振动台导轨不平顺因素补偿方法的原理 |
3.4.2 振动台导轨不平顺因素补偿方法的实现步骤 |
3.4.3 振动台导轨不平顺因素补偿方法的关键技术 |
3.5 振动台导轨不平顺因素补偿系统的软件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超低频测振传感器自噪声及动态范围的测试技术 |
4.1 引言 |
4.2 传感器的动态范围及自噪声 |
4.3 传感器自噪声测试方法的关键技术 |
4.3.1 数据预处理技术 |
4.3.2 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 |
4.3.3 功率谱密度到幅值谱的转化技术 |
4.3.4 采集设备噪声对传感器自噪声测试的影响分析 |
4.4 传感器动态范围测试软件的设计 |
4.4.1 程序总体设计 |
4.4.2 功能模块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实验研究 |
5.1 超低频振动台系统振级的快速调整实验 |
5.2 振动台导轨不平顺对甚宽频带地震计动态校准影响的补偿实验 |
5.3 MEMS加速度传感器动态范围测试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照片资料 |
四、线性测量系统现场校准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精度大流量实时燃油流量测量系统设计及实现[D]. 张思宇.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2]工业机器人多模式标定及刚柔耦合误差补偿方法研究[D]. 陈宵燕. 江南大学, 2020
- [3]轮式装载机液力变矩器输出轴功率测试技术的研究[D]. 刘玉芬.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4]电子式互感器暂态响应测量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关文文.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5]交直流数字仪器计量标准的建立及其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D]. 张向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6]超高温钻井液黏度密度动态监测实验方法研究[D]. 王珩瑾.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7]基于结构光测量技术的接触轨检测方法研究[D]. 杨柳.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8]幼儿教育师资有效供给研究 ——以D省幼儿教育师资供给为例[D]. 张根健.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9]基于平面镜双目结构光的抖动算法研究[D]. 李文武.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超低频测振传感器动态测试技术若干问题的研究[D]. 杨争雄. 浙江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