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不同造林密度试验

板栗不同造林密度试验

一、锥栗不同造林密度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张烩涓[1](2020)在《油桐花粉直感效应及品种配置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油桐(Vernicia fordii(Hemsl.))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原料,其种子所产桐油是一种优良的干性油,广泛用于制漆、塑料等制造业,是重要的工业用油。目前油桐产业面临着林种单一、产量低等诸多问题,因而开展油桐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诸多研究已表明对于雌雄同株、异花授粉的经济林作物通常可采用不同品种混栽方式提高产量或品质,而类似的现象是否在油桐中存在目前尚未可知。有鉴于此,本论文分析了重庆地区广泛种植的3个油桐优良品种(小米桐、葡萄桐和大米桐)的一些生产性状。对3个品种的开花物候期进行了观察,并进行了杂交实验,分析了坐果率、产量和含油率等指标,筛选出高产的杂交组合。本研究内容包括:研究3个油桐良种特性和适应性,掌握其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观察油桐良种的开花物候期,测定雌花占比、花粉量和花粉活力;进行油桐品种的杂交试验并统计坐果率,分析油桐的坐果率是否具有花粉直感效应;采集试验果实,测定果实性状和种子性状,并提取桐油,测定各杂交组合桐油品质,最终分析油桐的各性状是否具有明显的花粉直感效应。在准确掌握不同品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筛选出最优油桐品种配置组合,为生产提供了授粉树配置组合,使异花授粉的桐树能授到亲和力较好的花粉,从而提高油桐产量。基于上述研究,获得了如下研究结果:小米桐、葡萄桐和大米桐这3个油桐品种开花期相近,混栽时相互授粉完全可行;花粉量统计显示小米桐的单个花药花粉量、单花花药数目、单花花粉粒数量均是三者中最多,可以考虑作为授粉品种;花粉活力测定结果表明,小米桐和葡萄桐花粉活力稍高于大米桐,但三者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品种的花粉活力满足进行相互授粉的要求;对比3个品种的开花性状、果实性状和树体性状发现葡萄桐雌花比例、结果枝比例、果实丛生比例、单株产果个数和单株产量在3个品种中都是最高;大米桐单果重最高;小米桐和葡萄桐的树体结构较为紧凑。综合开花性状、果实性状和树体性状的统计结果,葡萄桐是重庆地区种植的最适宜品种。通过对3个油桐品种进行杂交,我们发现油桐中存在明显的花粉直感效应,其影响到坐果率、鲜单果重、横径、干单籽粒重、干单仁重、出仁率、种仁含油率等果实或种子性状。本研究最终筛选出两个高产品种组合:“♀葡萄桐×♂小米桐”和“♀葡萄桐×♂大米桐”。小米桐为授粉品种显着提高了葡萄桐的坐果率(增加4.81%)、单果重(增加13.34%)和出油率(增加8.56%);同样地,以大米桐为授粉品种对葡萄桐的上述几项指标提高更为显着,其中坐果率增加7.70%,单果重增加27.80%,出油率增加14.26%。不管是小米桐还是大米桐作为授粉品种,桐油品质并未受到显着的影响。本研究的试验结果表明:开花物候期一致的葡萄桐、小米桐和大米桐的合理配置种植,使得最适宜的品种葡萄桐的坐果率、单果重和种仁含油量等指标得到进一步提高,可明显提高单位面积桐油产量。这为将来解决油桐产业资源匮乏、单产较低和丰产栽培技术落后等困境提供了新的种植模式。

樊海东[2](2020)在《金华北山南坡植被制图及优势植物群落定量分析》文中指出植被是一个地区所有植物个体或植物群落的总称,它是在过去和当前的气候条件以及人为因素影响下,经长期发展演化形成。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分和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示者,人类目前面临的环境与资源问题都与植被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当下,人类面临着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与植被的破坏与减少有关,因此对植被的研究显得愈加重要和迫切。金华北山地区的植被是在上个世纪中期遭受破坏后,经人工造林和自然演替共同恢复起来的次生林,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和演替的进程中,这为植物群落动态演替机制与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那么,目前金华北山的植被组成和分布格局是怎样的?以后会如何发展?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怎样采取合理的植被经营理念和管理措施?这些都是目前亟需回答的科学问题。鉴于上述问题,本研究基于高分二号(GF-2)遥感图像数据,结合野外植被调查,利用GIS技术和相关软件(ENVI、ArcGIS)制作了金华北山南坡中间区域65.5km2的高精度数字化现状植被图,并对其所对应区域的植被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同时基于金华北山南坡主要植被类型的24个样方植物群落调查数据(21个乔木林群落,3个灌丛群落),对主要植被类型的植物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金华北山南坡植被覆盖率约为91%,植被类型包含乔木林、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灌丛、灌草丛、草丛、杂木林、景观绿化和栽培植被共8种类别,该地区的植被除了景观绿化和栽培植被以外,其他各类型在地理成分上均属于亚热带性植被。主要植被类型(群系)有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马尾松+木荷(Schima superba)林、木荷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黄山松(P.taiwanensis)林、毛竹林、马尾松+木荷+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林、马尾松+枫香树林、枫香树林、木荷+枫香树林10种。马尾松林面积为10.5km2,于海拔900m以下皆有分布;马尾松+木荷林面积为5.2km2,分布于海拔108-946m之间;木荷林面积为4.5km2,分布于海拔100-1037m之间;杉木林面积为4.1km2,分布于海拔139-1223m之间;黄山松林面积为2.4km2,分布于海拔740-1277m之间;毛竹林面积为2.0km2,分布于海拔100-1115m之间;马尾松+木荷+枫香树林面积为1.2km2,分布于海拔120-902m之间;马尾松+枫香树林面积为1.2km2,分布于海拔118-609m之间;枫香树林面积为1.1km2,分布于海拔146-1016m之间;木荷+枫香树林面积为1.0km2,分布于海拔181-859m之间。该地区的植被以常绿性为主,同时有一定成分的常绿落叶混交植被和落叶植被。植物属的区系组成以为北温带分布、泛热带分布、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东亚分布为主,这与本地区所处的中亚热带北部的气候条件是一致的。另外,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的物种数量也占相当大的比例,反映了本地区植物区系的热带-亚热带-温带过渡性特点。对金华北山主要植物群落的特征分析显示,该地区的针阔叶混交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功能多样性均比组成单一的纯林要好。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林、杉木林的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以及黄山松林的乔木层物种丰富度都比较小;而黄山松林的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相对较大。杉木林和柳杉林的木材蓄积是该地区最大的。目前,黄山松、柳杉、杉木种群的年龄结构都呈稳定型,并将在以后的一定时间内保持其优势地位,但是其林下没有幼苗或幼苗较少,缺乏自然更新。马尾松种群的年龄结构一般呈稳定型,但一些混交林中的马尾松种群已经开始衰退。木荷为该地区常绿阔叶林的主要优势种,其种群以小树和中树为主,种群年龄结构呈增长型,而和木荷作为共建群种存在的落叶阔叶物种(主要有枫香树、锥栗(Castanea henryi)、短柄枹栎(Quercus serrata var.brevipetiolata))的年龄结构多表现为衰退型,表明木荷种群目前正处于恢复之中,且一些含木荷种群的群落将向着木荷林群落演替。总的来看,金华北山南坡地区的植被在上个世纪遭受严重破坏后,由人工造林和自然恢复共同形成了现在的植被格局,目前其植被组成及分布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受人工林的组成及分布格局的影响。木荷林作为该地区的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的主要优势植被类型,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和演替的进程中。如果该地区的气候不发生重大变化,那么随着木荷等一些常绿阔叶树种种群的恢复和其他人工针叶林的衰退,以木荷林为代表的常绿阔叶林将会影响或改变该地区的植被格局。

顾光仕[3](2020)在《锥栗农家品种栗疫病抗性的变异分析及遗传作图群体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锥栗(Castanea henryi)是我国特有的木本粮食树种。福建省建瓯市锥栗栽培历史悠久,通过不断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已形成了一批表型优良的农家品种。栗疫病的发生严重影响锥栗农家品种的产量和品质,选育高抗新品种是防治栗疫病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建瓯市主栽的17个锥栗农家品种为材料,建立锥栗疫病抗性的检测方法,进行锥栗农家品种栗疫病抗性及重要经济性状的变异分析,开展锥栗农家品种的人工杂交,研究锥栗杂交后代栗疫病抗性及苗期表型性状的变异,建立锥栗疫病抗性遗传作图群体。研究结果对深入理解锥栗疫病抗性的遗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联合利用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的方法选育抗病品种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来自建瓯市水源乡锥栗农家品种的染病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根据形态学观察和DNA序列测定,可确定该病原菌就是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通过对锥栗农家品种“处暑红”和“油榛”离体枝条的栗疫病抗性检测,确定适合评价栗疫病抗性的时间为接种后的第21d。2.对锥栗农家品种的栗疫病抗性及重要经济性状进行了变异分析。17个农家品种的栗疫病染病指数为23.55~59.00,其中栗疫病抗性最高的是小尖嘴,最易感病的是处暑红,将供试农家品种的抗病类型分为4类;24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介于7.78%~49.65%之间,平均变异系数为21.79%,其中可溶性蛋白的变异系数最小,果实重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农家品种间的叶脉数存在显着差异(P≤0.05),栗疫病染病率和其他17个性状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对24个表型性状进行标准化排序,处暑红、乌榛和黄榛排前3位。聚类分析可将17个农家品种聚为4大类。3.利用5个农家品种进行了双列杂交,共获得15个杂交组合的果实,杂交果实性状间均存在一定的变异,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在9.25%~35.87%之间,平均变异系数为18.19%,果苞高的变异系数最小,坚果重的变异系数最大。4.对锥栗农家品种杂交后代的栗疫病抗性及苗期性状进行了变异分析。27个家系的栗疫病染病指数从20到45不等,平均染病指数为30.77;其中疫病抗性最高的是JO4×JO1和JO6×JO12它们的染病指数均为20,最易感病的家系是JO12×JO6,染病指数为45。各性状变异系数在15.18~29.41%之间,平均变异系数为21.08%。家系间栗疫病染病率、苗高、叶片长、叶片长宽比、叶柄长和叶面积均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对27个家系群体进行了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的选择。5.对4个较大的F1家系的栗疫病抗性及苗期性状进行了变异分析,家系JO6×JO12的栗疫病染病率变异系数(19.43%)和苗期表型性状平均变异系数(25.54%)较大。结合亲本的分子标记遗传距离,确定JO6×JO12家系可以作为构建锥栗遗传连锁图谱的作图群体。

熊欢[4](2019)在《锥栗外生菌根效应及共生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锥栗(Castanea henryi)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粮食树种之一,对建设美丽乡村、精准扶贫、实现山区绿色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土壤贫瘠、干旱的丘陵山地造林时,存在其幼苗移栽成活率低、缓苗期长、人工管理成本高等现象,如何培育出锥栗优质壮苗以适应贫瘠山地是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菌根化苗木造林可以明显提高造林成活率、逆境抗性和生长势。锥栗是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l,ECM)真菌宿主,探究菌根对锥栗苗木生理效应及其共生机制是锥栗菌根化育苗技术应用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因此,本研究以锥栗和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为材料,利用组织培养技术,采用细胞解剖学、生理生化分析、高通量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qRT-PCR等方法,构建锥栗ECM共生体,明晰其菌根结构特征;研究锥栗ECM对苗木生理及营养的影响,阐明田间菌根效应及季节性特征;分析锥栗ECM形成及生理效应相关基因,明确其表达水平特征,进而解析锥栗菌根效应及共生机理,为锥栗菌根化育苗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锥栗外生菌根田间和试管共生体系的建立以锥栗幼苗和美味牛肝菌固体菌剂为材料,共生基质为经过前期筛选的黄土:草炭:珍珠岩:蛭石=4:1:1:1(v/v/v/v)的混合基质,建立田间锥栗ECM共生体系,接种处理6个月后,苗木侵染率达60%。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以锥栗种胚无菌苗的茎段为材料,经生根诱导(MS+1.5 mg/L IBA,生根率达76.70%),获得再生无菌苗。以该再生无菌苗和B.edulis液体菌剂为材料,共生基质为经过前期筛选的泥炭:河沙=3:1(v/v)的混合灭菌基质,建立试管锥栗ECM共生体系。在试管共生体系中,发现真菌从第4周开始侵染锥栗幼苗根系,随着时间推移侵染率持续上升,第24周的侵染率为43%。田间接种4个月和试管接种2个月后,采用细胞解剖学方法观察根系表面及其结构,发现锥栗根尖形成了完整的菌套(厚12~47.97μm)和哈氏网(真菌细胞侵入根尖1-2层表皮细胞间隙止于皮质细胞),且哈氏网的指状分枝尖端富含大量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由此,确认锥栗与B.edulis形成了功能完善的ECM共生体。(2)锥栗外生菌根对苗木生理及营养影响的研究采用田间调查和取样测定,发现田间接种B.edulis能够显着提高锥栗幼苗的光合生理、促进幼苗对土壤养分(N、特别是P)的吸收、提高幼苗生物量(特别是地下部生物量)(P<0.05)。其中,接种苗(JG)的净光合速率Pn(10.26μmol·m-2·s-1)是未接菌(CK)的1.8倍;JG的总生物量(26.73 g/株)是CK的1.8倍,其中JG地下部生物量(14.60 g/株)为CK的2.15倍;JG地上部和地下部的总N含量(168.03mg/株和155.95 mg/株)分别为CK的1.2倍和1.3倍;JG地上部和地下部的总P含量(60.80 mg/株和96.50 mg/株)分别为CK的2.7倍和2.8倍;JG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是CK的17.29倍。通过田间调查结合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不同季节田间锥栗ECM的细胞解剖结构,结果发现,接种B.edulis的锥栗菌根细胞解剖结构具有季节性。秋季菌根表面菌丝蓬松有活力,根尖形成了正常的菌套和哈氏网;而冬季菌根表面的菌丝粘合呈片状剥落,菌套变薄,菌丝侵入到表皮细胞内部且表皮细胞木栓化;春季可见大量菌根及菌索结构,且大多数菌根正在萌发新侧根;夏季菌套表面的菌丝发生轻度粘合,石蜡切片可见菌套和哈氏网结构。运用植物生理生化方法对不同季节的锥栗接种苗菌根根尖(JG)和非菌根根尖(WXC)及未接种苗根尖(CK)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接种B.edulis且形成菌根能显着提高其根尖的抗氧化能力(P<0.05)。相较于春季和秋季,冬季和夏季参与抗氧化和代谢相关的SOD、POD和CAT活性增强,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和PAL活性降低,根系活力在此时也显着低于秋和春季。无论哪个季节,JG的抗氧化能力和根系活力均显着高于WXC和CK(P<0.05),且WXC和CK之间无显着差异。(3)锥栗外生菌根共生体形成及生理效应的分子机制研究对试管共生体系中侵染率和幼苗鲜重的测定,发现接种后第24周菌根形成和效应最显着,因此,建立了该时期锥栗ECM根系和非ECM根系的转录组文库。共获得4353条差异表达基因(DEGs)(P<0.05,且|log2FC|≧1),其中,2615条上调表达,1738条下调表达。其中,DEGs与菌根形成相关的代谢途径有:MAPK信号通路、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植物与微生物互作、内吞作用、类黄酮生物合成和倍半萜类生物合成。与丛枝菌根和根瘤形成相关的同源基因有: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17条,共生受体激酶ENOD/Sym RK/NORK 3条,细胞分裂素受体激酶LHK 2条,核孔蛋白NUP 5条。DEGs与光吸收、碳固定及宿主植物糖输出相关的代谢途径和基因有:光合作用天线蛋白相关的基因6条,光系统I相关基因2条,光系统II相关基因2条,光合作用电子传递相关基因5条,卡尔文循环15条、淀粉和蔗糖代谢23条、宿主植物糖输出相关基因SWEET 3条。通过qRT-PCR验证了2条(ENOD和ERF1)与ECM形成和4条(rbc S、RPL35A、WAXY和SWEET)与生理效应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qRT-PCR结果显示接种后这些基因表达量均显着上升,表明RNA-seq结果是比较准确的。

黄少华[5](2019)在《6种阔叶树种在闽北的生长表现》文中提出文章以福建省建瓯市的6种阔叶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不同时期的生长表现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阔叶树种在早期(4 a)生长差异较大,其中,南酸枣早期生长最快,林分整体长势较好,枫香、闽粤栲、米槠和锥栗次之,而桤木的林木保存率较低,早期生长相对缓慢。而在造林17 a后,桤木和锥栗已经全部死亡,米槠和酸枣的林木死亡率接近1/3,而枫香和闽粤栲的林木保存率接近85%。同时,闽粤栲在4 a后的树高和胸径的年均生长量均显着高于其余树种,林分生长较好,枫香和米槠次之,相反的,南酸枣树高和胸径的年均生长量则最低,整体长势较差。

张晓珍[6](2016)在《闽北锥栗林下套种大果红花油茶试验》文中研究说明在福建省建瓯市东游镇河岭村杭坑自然村寨子窠22年生的锥栗(Castanea henryi)林下套种大果红花油茶(Camellia magnocarpa(Hu et Huang)chang)试验,对大果红花油茶纯林与林下套种的生长差异、锥栗产量、林下植被种类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锥栗林下适宜套种大果红花油茶;2锥栗林下套种大果红花油茶对锥栗产量有促进作用;3套种林分林下植物多样性比锥栗纯林更丰富。

刘翥[7](2015)在《中亚热带森林转换对土壤可溶性有机质含量及光谱学特征的影响》文中认为选取中亚热带地区福建省三明市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内的格氏栲天然林及其转换而成的格氏栲、木荷、楠木、锥栗及福建柏等5种人工林0—5 cm及5—10 cm 土层土壤可溶性有机质为对象,对其含量及紫外、荧光、红外等光谱学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探讨森林转换对土壤可溶性有机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格氏栲天然林转换成上述5种人工林后,0—5 cm 土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显着降低(P<0.05),降低幅度分别为15%、66%、60%、70%及29%,除锥栗人工林外,各林分0—5 cm 土层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间的差异不明显;在5—10 cm 土层中,除福建柏人工林及格氏栲人工林外,其余3种人工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均低于格氏栲天然林,福建柏人工林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最高,楠木及锥栗人工林的含量较低,其余三种林分间差异不大。格氏栲天然林及5种人工林均表现为0—5 cm 土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含量高于5—10 cm 土层。5种人工林土壤可溶性有机质的芳香化、腐殖化指数低于格氏栲天然林,但荧光效率的变化趋势与此相反;荧光发射光谱图中,从格氏栲天然林到各人工林,波峰所对应波长由长波向短波方向移动,荧光同步光谱图中,格氏栲天然林与各人工林相比,木质素类及芳香性脂肪族等复杂结构荧光基团的吸收比例更大;红外光谱中,各林分均在羟基的伸缩振动处有较强的吸收,此外还有有机羧酸盐反对称伸缩振动、芳环中的C=C伸缩振动、甲基及亚甲基振动、碳水化合物中C—O的振动等,人工林土壤可溶性有机质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更高,因此其结构更为简单。土壤可溶性有机质中分子量大、结构复杂的组分稳定性更高,不易向下迁移;造成格氏栲天然林与各人工林间土壤可溶性有机质含量及光谱学特征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凋落物输入量的不同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森林转换后,格氏栲人工林及福建柏人工林土壤养分的累积及恢复更快。

林桂桃,吴启发,汤忠华,陈少华,张少华[8](2013)在《锥栗引种栽培技术试验》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调整板栗品种结构,从庆元引进锥栗品种白露子进行栽培技术研究,填补景宁锥栗人工栽培空白.通过不同密度栽植、不同坡向、不同种类肥料施肥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锥栗初植密度600株/hm2为宜,寒冷和光照不足可选择南坡,立地条件相同选择北坡,肥料的使用因地而施,综合应用,有机肥最好。

黄新宇[9](2013)在《锥栗栽培密度试验及其主要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表明于2004~2010年连续7年进行锥栗不同造林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稀植有利于提高单株产量,适当密植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生产上一般造林密度为每667 m2种40~55株,矮化栽培的在种植10~15年后进行间伐,使造林密度为每667 m2种33株。并简要总结锥栗的高产栽培技术。

叶世森[10](2011)在《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与主要害虫的生态调控》文中指出本研究以闽北锥栗林为对象,以节肢动物群落为中心,采用锥栗林系统调查、室内种类鉴定、林间和室内外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生态学、统计学、分类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知识首次系统地研究了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动态,分析和探讨了锥栗不同主栽品种、不同经营管理方式、不同害虫控制措施、不同海拔高度等因子对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动态的影响,对锥栗林主要害虫的种群数量动态的调控作用,锥栗林主要害虫的空间分布格局,并首次提出锥栗林主要害虫生态调控技术体系。其主要结论如下:1.首次系统地开展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调查,共采集到锥栗林节肢动物209种,分别隶属于2个纲17个目100个科,其中锥栗林林冠层节肢动物分别隶属2纲17目94科176种,锥栗林林下层节肢动物分别隶属2纲17目89科177种。2.在年周期内锥栗林林冠层类群的物种丰富度、个体数量、优势集中性指数比林下层类群高,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比林下层类群低。林冠层类群以植食性集团的个体数量最大,蜘蛛类集团在林冠层是较为稳定的集团,寄生性集团和中性集团占林冠层类群比例较小,波动变化也较小。林下层节肢动物类群也以植食性集团个体数量最多,中性集团是林下层的第二大集团。林冠层类群中天敌类群(蜘蛛类集团、捕食性集团、寄生性集团)的物种多样性高于中性集团和植食性集团,林下层寄生性天敌中个体数量在物种间分布均匀,种群间稳定性较好。3.应用最优分割法,将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时间格局进行了划分,林冠层和林下层二类群均分割成3个阶段。应用主分量分析法,明确了林冠层和林下层节肢动物类群的主导因素。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和多样性通径分析法,分析了林冠层和林下层节肢动物类群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与物种数、均匀度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的相关性。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分别对林冠层和林下层节肢动物类群进行模糊聚类分析。4.林冠层和林下层节肢动物类群在物种的组成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林冠层与林下层的蜘蛛类集团、捕食性集团、寄生性集团之间均呈显着正相关,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二类群结构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物种多样性的相互促进。5.在周年内,相对锥栗林管理撂荒型,管理精细无防型降低林冠层的物种数、个体数量不明显,但明显提高了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降低了优势集中性;管理精细化防型和管理粗放化防型明显降低了林冠层的物种数、个体数量、物种多样性、均匀度,提高优势集中性;管理粗放无防型对林冠层影响不明显;各种经营管理方式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林下层的物种数、个体数、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提高了优势集中性指数,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两类群各功能集团的组成和结构特征。6.不同主栽品种的锥栗林林冠层的物种数相近,个体数量、优势集中性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有差异,对林冠层的植食性集团、寄生性集团、捕食性集团影响明显,对锥栗林林下层节肢动物类群的影响不明显7.以锥栗林未防治为对照,所有害虫控制措施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林冠层类群的物种数、个体数量、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提高了优势集中性指数。氧化乐果喷雾对林下层类群影响显着,其它害虫控制措施对锥栗林林下层节肢动物类群影响不显着。8.不同海拔高度下的林冠层的物种组成差异较大,低海拔区、中海拔区、高海拔区之间的类群动态差异明显,海拔高度对锥栗林林冠层类群影响明显。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林下层的物种数、个体数、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而降低,优势集中性指数而增高。9.通过频次分布检验、聚集度指标检验、Iwao M*—X回归模型等6个回归模型检验,都表明了栗瘿蜂虫瘿、栗链蚧雌成虫和若虫、栗实象幼虫在锥栗林呈聚集分布,其分布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且个体间相互吸引。栗瘿蜂虫瘿、栗链蚧雌成虫和若虫虫口数量在锥栗林单株不同方向和层次间存在差异。栗实象幼虫虫口数量在锥栗林单株的不同方向上差异不显着。采用Bliackith种群聚集均数(λ)检验聚集原因表明栗瘿蜂虫瘿、栗链蚧雌成虫和若虫、栗实象幼虫的聚集由昆虫行为或昆虫行为与环境异质性两因素互作引起的。10.建立了栗瘿蜂虫瘿、栗链蚧雌成虫和若虫、栗实象幼虫的Iwao序贯抽样表、Kuno风险决策序贯抽样表、Iwao-Kuno(1968)理论抽样数。通过零频率法研究也表明栗瘿蜂虫瘿在锥栗林空间格局为聚集型,种群类型为聚集度零频率制约型,并求出零频率方法的理论抽样数。11.锥栗不同主栽品种、不同经营管理方式、不同害虫控制措施、不同海拔高度等因子对栗瘿蜂、栗链蚧、栗实象种群数量调控作用明显。锥栗林主要害虫的防治技术试验表明吡虫啉、修剪对栗瘿蜂和栗链蚧的防治效果较好、挂瘿对栗瘿蜂害防治效果较好,冬季垦复对栗实象的防治效果较好。并提出了锥栗林主要害虫生态调控技术体系。

二、锥栗不同造林密度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锥栗不同造林密度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油桐花粉直感效应及品种配置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油桐概述
        1.1.1 植物油脂的合成与用途
        1.1.2 油桐的生物学特性
        1.1.3 油桐的研究价值
        1.1.4 油桐的研究现状
    1.2 花粉直感效应概述
        1.2.1 花粉直感效应的研究现状
        1.2.2 花粉直感效应的应用价值
    1.3 品种配置概述
        1.3.1 品种配置的研究现状
        1.3.2 品种配置的应用价值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 研究范围与内容
    2.3 研究技术路线
第3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试剂
        3.3.1 实验试剂
        3.3.2 试剂配制
    3.4 实验方法
        3.4.1 油桐开花性状的测定
        3.4.2 油桐果实性状的统计
        3.4.3 油桐树体性状的测量
        3.4.4 油桐的杂交试验步骤
        3.4.5 桐油的提取
        3.4.6 桐油酸值的测定
        3.4.7 桐油碘值的测定
        3.4.8 桐油皂化值的测定
        3.4.9 油桐花粉直感效应的分析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油桐三品种开花性状、果实性状和树体性状的比较
        4.1.1 各品种开花性状结果分析
        4.1.2 各品种果实性状结果分析
        4.1.3 各品种树体性状结果分析
        4.1.4 小结
        4.1.5 讨论
    4.2 油桐三品种杂交试验结果及其花粉直感效应分析
        4.2.1 不同花粉来源对坐果率的影响
        4.2.2 不同花粉来源对果实性状的影响
        4.2.3 不同花粉来源对油脂理化性质的影响
        4.2.4 油桐花粉直感效应分析结果
        4.2.5 油桐品种配置的优化
        4.2.6 小结
        4.2.7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讨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2)金华北山南坡植被制图及优势植物群落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植被制图研究综述
        1.2.1 植被制图的起源及发展
        1.2.2 国内植被制图发展概况
    1.3 植物群落研究综述
        1.3.1 植物群落研究中一些重要概念
        1.3.2 植物群落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植物群落调查方法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技术路线
    2.3 植被制图方法步骤
        2.3.1 数据和软件
        2.3.2 遥感图像预处理
        2.3.3 野外植被踏查
        2.3.4 植被图绘制
    2.4 典型样地调查与群落分析方法
        2.4.1 样地调查
        2.4.2 样方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章 植被制图结果及植被特征
    3.1 植被分类及植被图编排说明
    3.2 植被图
    3.3 植被制图区域植被特征描述
    3.4 植被制图区域植被特征分析
        3.4.1 植被组成分析
        3.4.2 主要物种的空间分布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金华北山南坡优势植物群落定量分析
    4.1 样方物种组成分析
    4.2 植物地理成分区系分析
    4.3 样方群落特征分析
        4.3.1 群落物种丰富度分析
        4.3.2 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4.3.3 群落密度分析
        4.3.4 乔木林建群种种群年龄结构分析
    4.4 群落特征描述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回顾与总结
    5.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金华北山样地调查及植被踏查所见植物名录
附录 Ⅱ 金华北山植被景观图片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锥栗农家品种栗疫病抗性的变异分析及遗传作图群体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锥栗概述
        1.1.1 锥栗的利用价值
        1.1.2 锥栗资源分布
        1.1.3 锥栗栽培技术研究
    1.2 栗疫病概述
        1.2.1 栗属树种感染栗疫病的症状
        1.2.2 栗疫病抗性的检测
        1.2.3 栗疫病的防治
        1.2.4 栗疫病的研究进展
    1.3 林木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1.3.1 选择育种
        1.3.2 杂交育种
        1.3.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1.3.4 转基因技术
    1.4 栗属树种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1.4.1 板栗
        1.4.2 锥栗
        1.4.3 欧洲栗
        1.4.4 美洲栗
        1.4.5 日本栗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锥栗疫病抗性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2.1.3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2.1.4 病原菌序列分析
        2.1.5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病原菌分离结果
        2.2.2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2.2.3 病原菌核糖体DNA-ITS序列测定
        2.2.4 锥栗疫病抗性评价
    2.3 结论与讨论
3 锥栗农家品种栗疫病抗性及重要经济性状的变异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栗疫病抗性的检测
        3.1.3 重要经济性状的测定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锥栗农家品种栗疫病抗性评价
        3.2.2 变异分析
        3.2.3 方差分析及重复力估计
        3.2.4 相关性分析
        3.2.5 锥栗农家品种的聚类分析
        3.2.6 表型性状的评价
    3.3 结论与讨论
4 锥栗农家品种的有性杂交及杂交果实性状的变异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人工杂交
        4.1.3 果实收集及性状测定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变异分析
        4.2.2 方差分析
        4.2.3 优良杂交组合的选择
    4.3 结论与讨论
5 锥栗杂交后代栗疫病抗性及苗期表型性状的遗传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栗疫病抗性的检测
        5.1.3 苗期表型性状的测定
        5.1.4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栗疫病抗性评价
        5.2.2 变异分析
        5.2.3 方差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
        5.2.4 相关性分析
        5.2.5 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的选择
    5.3 结论与讨论
6 锥栗疫病抗性遗传作图群体的建立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栗疫病抗性的检测
        6.1.3 苗期性状的测定
        6.1.4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锥栗F1群体栗疫病抗性及苗期表型性状的变异分析
        6.2.2 亲本分子标记分析
        6.2.3 作图群体的确定
    6.3 结论与讨论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4)锥栗外生菌根效应及共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引言
    1.1 外生菌根的形态、结构和发育特征
        1.1.1 外生菌根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1.1.2 外生菌根发育特征
    1.2 外生菌根效应
    1.3 外生菌根效应的机理
        1.3.1 植物光合作用满足共生体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
        1.3.2 碳水化合物在树体内的分布
        1.3.3 宿主植物糖向真菌运输
    1.4 外生菌根的共生机制
        1.4.1 早期识别
        1.4.2 激素调控
        1.4.3 效应子调控
        1.4.4 细胞壁调控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5.2 目的和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锥栗与外生菌根真菌共生体系的建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田间共生体系的建立
        2.1.2 试管共生体系的建立
        2.1.3 接种后锥栗幼苗生长指标的测定
        2.1.4 接种不同时期解剖结构的观察和侵染率的测定
        2.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田间共生对锥栗幼苗的影响
        2.2.2 试管共生体系的建立及对锥栗幼苗的影响
        2.2.3 锥栗外生菌根形态及解剖结构的观察
    2.3 讨论
        2.3.1 锥栗组培苗与外生菌根真菌共生培养体系的构建
        2.3.2 锥栗与B.edulis形成菌根
第三章 锥栗外生菌根对苗木生理及营养影响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田间菌根共生体系的建立
        3.1.2 不同季节菌根发育特征的观察
        3.1.3 植株光合特性测定
        3.1.4 植株N和P含量及土壤有效P含量的测定
        3.1.5 植株根系生理活性
        3.1.6 植株根系有机物质代谢
        3.1.7 土壤酶活性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锥栗外生菌根解剖结构的季节特征
        3.2.2 锥栗菌根苗与非菌根苗的光合作用特性
        3.2.3 锥栗菌根苗和非菌根苗的N、P含量
        3.2.4 不同季节锥栗接种苗和非接种苗根尖的生理活性特征
        3.2.5 不同季节锥栗接种苗和非接种苗根系有机物质代谢
        3.2.6 接菌对土壤酶活性及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3.3 讨论
        3.3.1 菌根化幼苗的光合及养分吸收
        3.3.2 菌根与土壤酶活性及土壤有效磷的关系
        3.3.3 菌根根尖结构和生理的季节特性
第四章 锥栗外生菌根形成及生理效应相关基因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共生体系的建立
        4.1.2 菌根根系与非菌根根系RNA的提取及转录组测序
        4.1.3 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锥栗外生菌根根系与非菌根根系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4.2.2 锥栗外生菌根根系和非菌根根系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4.2.3 锥栗外生菌根形成相关的代谢途径和基因
        4.2.4 锥栗外生菌根生理效应相关的代谢途径和基因
        4.2.5 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
    4.3 讨论
        4.3.1 菌根形成相关的代谢途径与基因
        4.3.2 菌根生理效应相关的代谢途径和基因
        4.3.3 锥栗外生菌根效应及共生机制的假设模型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5)6种阔叶树种在闽北的生长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调查及分析方法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6个阔叶树种早期生长表现和差异
    3.2 6个阔叶树种中期的生长表现和差异
4 结论与讨论

(6)闽北锥栗林下套种大果红花油茶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调查及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锥栗林下套种大果红花油茶的生长情况
    3.2 锥栗林下套种大果红花油茶对林下植物种类多样性的影响
    3.3 锥栗林下套种大果红花油茶对锥栗产量的影响
4 小结与讨论
    4.1 光照对大果红花油茶生长的正效应
    4.2 大果红花油茶对锥栗的产量和质量的促进作用
    4.3 锥栗林下套种大果红花油茶对生态多样性及水土保持的双重作用
    4.4 充分利用林地,一地双收,增加农民收入

(7)中亚热带森林转换对土壤可溶性有机质含量及光谱学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关于DOM组成的研究
        1.2.2 影响DOM动态的因素
        1.2.3 DOM来源的研究
        1.2.4 土地利用变化对DOM的影响
        1.2.5 森林转换对土壤DOM的影响
        1.2.6 DOM的光谱学特征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土壤DOM的提取
        2.2.3 DOC、DON浓度的测定
        2.2.4 土壤碳氮总量及pH值的测定
        2.2.5 土壤DOM光谱学性质的分析
        2.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森林转换对土壤DOM含量的影响
    3.1 各林分土壤DOM的含量
        3.1.1 各林分土壤DOC的含量
        3.1.2 各林分土壤DON的含量
    3.2 各林分土壤性质
    3.3 各林分土壤DOC及DON含量与土壤性质间的相关性
    3.4 讨论
        3.4.1 森林转换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3.4.2 森林转换对土壤可溶性有机氮的影响
        3.4.3 土壤可溶性有机质与土壤质量间的关系
    3.5 小结
第四章 森林转换对土壤DOM光谱学特征的影响
    4.1 各林分土壤DOM的紫外光谱特征
    4.2 各林分土壤DOM的荧光光谱特征
        4.2.1 各林分土壤DOM的腐殖化指标
        4.2.2 各林分土壤DOM的荧光发射光谱图
        4.2.3 各林分土壤DOM的荧光同步光谱图
    4.3 各林分土壤DOM的红外光谱特征
    4.4 各林分土壤DOM的光谱学特征值与土壤性质间的相关性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主要结论
    5.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锥栗栽培密度试验及其主要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造林地选择
    3.2 整地
    3.3 造林密度
    3.4 苗木选择
    3.5 植苗时间与方法
    3.6 主要管理措施
    3.7 采收时期

(10)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与主要害虫的生态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动态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自然概况
        1.2 标准地的设立
        1.3 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调查方法
        1.3.1 锥栗林林冠层节肢动物群落的调查
        1.3.2 锥栗林林下层节肢动物群落的调查
        1.3.3 室内饲养观察
        1.4 标本鉴定
        1.5 分析方法
        1.5.1 群落组成与结构的计算方法
        1.5.2 节肢动物群落的相似性分析方法
        1.5.3 节肢动物群落的聚类分析方法
        1.5.4 节肢动物群落的主分量分析方法
        1.5.5 节肢动物群落的最优分割方法
        1.5.6 节肢动物群落的典型相关分析方法
        1.5.7 节肢动物群落的通径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
        2.1.1 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各目种类组成及结构特征
        2.1.2 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各科种类组成及结构特征
        2.1.3 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功能集团组成及结构特征
        2.2 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动态
        2.2.1 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动态
        2.2.2 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功能集团结构特征动态
        2.3 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时间格局最优分割
        2.4 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主分量分析
        2.5 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2.6 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通径分析
        2.7 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的模糊聚类分析
        2.8 锥栗林林冠层节肢动物类群与林下层节肢动物类群的关系
        2.8.1 物种组成的相似性
        2.8.2 功能集团之间的数量相关性
        2.8.3 群落结构的典型相关性
    3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锥栗林不同经营管理方式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经营管理方式下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
        2.1.1 不同经营管理方式下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结构特征
        2.1.2 不同经营管理方式下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功能集团组成及结构特征
        2.2 不同经营管理方式下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动态
        2.2.1 不同经营管理方式下锥栗林林冠层节肢动物类群动态
        2.2.2 不同经营管理方式下锥栗林林下层节肢动物类群动态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锥栗林不同主栽品种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主栽品种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
        2.1.1 不同主栽品种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结构特征
        2.1.2 不同主栽品种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功能集团组成及结构特征
        2.2 不同主栽品种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动态
        2.2.1 不同主栽品种锥栗林林冠层节肢动物类群动态
        2.2.2 不同主栽品种锥栗林林下层节肢动物类群动态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锥栗林不同害虫控制措施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害虫控制措施的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
        2.1.1 不同害虫控制措施的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结构特征
        2.1.2 不同害虫控制措施的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功能集团组成及结构特征
        2.2 不同害虫控制措施的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动态
        2.2.1 不同害虫控制措施的锥栗林林冠层节肢动物类群动态
        2.2.2 不同害虫控制措施的锥栗林林下层节肢动物类群动态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锥栗林不同海拔高度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海拔高度下的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
        2.1.1 不同海拔高度下的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结构特征
        2.1.2 不同海拔高度下的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功能集团组成及结构特征
        2.2 不同海拔高度下的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动态
        2.2.1 不同海拔高度下的锥栗林林冠层节肢动物类群动态
        2.2.2 不同海拔高度下的锥栗林林下层节肢动物类群动态
    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锥栗林主要害虫空间格局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自然概况及标准地设立
        1.2 调查方法
        1.2.1 栗瘿蜂虫瘿的调查方法
        1.2.2 栗链蚧的调查方法
        1.2.3 栗实象的调查方法
        1.3 分析方法
        1.3.1 空间格局测定方法
        1.3.2 聚集原因检验
        1.3.3 抽样技术的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栗瘿蜂虫瘿的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
        2.1.1 栗瘿蜂虫瘿的空间格局测定
        2.1.2 聚集原因检验
        2.1.3 栗瘿蜂虫瘿在树冠上的分布特征
        2.1.4 序贯抽样
        2.1.5 理论抽样数的确定
        2.2 栗链蚧的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
        2.2.1 栗链蚧的空间格局测定
        2.2.2 聚集原因检验
        2.2.3 栗链蚧雌成虫和若虫在树冠上的分布特征
        2.2.4 序贯抽样
        2.2.5 理论抽样数的确定
        2.3 栗实象的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
        2.3.1 栗实象的空间格局测定
        2.3.2 聚集原因检验
        2.3.3 栗实象幼虫在树冠上的分布特征
        2.3.4 序贯抽样
        2.3.5 理论抽样数的确定
    3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锥栗林主要害虫的生态调控技术
    第一节 各种因子对锥栗林主要害虫种群数量的调控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锥栗林不同经营管理方式对主要害虫种群数量动态的调控作用
        2.2 锥栗林不同主栽品种对主要害虫种群数量动态的调控作用
        2.3 锥栗林不同害虫控制措施对主要害虫种群数量动态的调控作用
        2.4 锥栗林不同海拔高度对主要害虫种群数量动态的调控作用
        3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锥栗林主要害虫的防治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自然概况及实验地设立
        1.2 包扎法防治试验
        1.2.1 供试药剂及浓度
        1.2.2 试验方法
        1.3 喷雾法防治试验
        1.3.1 供试药剂及浓度
        1.3.2 试验方法
        1.4 锥栗修剪防治试验
        1.5 挂瘿生物防治试验
        1.6 冬季垦复防治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包扎法防治试验
        2.2 喷雾法防治试验
        2.3 锥栗修剪防治试验
        2.4 挂瘿生物防治试验
        2.5 冬季垦复防治试验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节 锥栗林主要害虫的生态调控技术体系
        1 锥栗林主要害虫的生态调控原理与原则
        2 锥栗林主要害虫的生态调控技术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及丰富度
作者简介
致谢

四、锥栗不同造林密度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油桐花粉直感效应及品种配置优化研究[D]. 张烩涓. 西南大学, 2020(01)
  • [2]金华北山南坡植被制图及优势植物群落定量分析[D]. 樊海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3]锥栗农家品种栗疫病抗性的变异分析及遗传作图群体的建立[D]. 顾光仕. 福建农林大学, 2020
  • [4]锥栗外生菌根效应及共生机制研究[D]. 熊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5)
  • [5]6种阔叶树种在闽北的生长表现[J]. 黄少华.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9(02)
  • [6]闽北锥栗林下套种大果红花油茶试验[J]. 张晓珍. 福建林业科技, 2016(03)
  • [7]中亚热带森林转换对土壤可溶性有机质含量及光谱学特征的影响[D]. 刘翥.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5)
  • [8]锥栗引种栽培技术试验[J]. 林桂桃,吴启发,汤忠华,陈少华,张少华. 中国林副特产, 2013(04)
  • [9]锥栗栽培密度试验及其主要栽培技术[J]. 黄新宇. 福建农业科技, 2013(06)
  • [10]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与主要害虫的生态调控[D]. 叶世森. 福建农林大学, 2011(11)

标签:;  ;  ;  ;  ;  

板栗不同造林密度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