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玩具的安全也有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赵蕤[1](2021)在《幼儿园开展户外运动游戏的有效策略》文中认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中提出的教育建议:"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游戏是幼儿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带给幼儿快乐情感的同时,也蕴含了大量的教育契机。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是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原则。
霍炜强,黄理纳,陈晓婷,陈志耿,卓茹,陈阳[2](2021)在《全国婴童用品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玩具婴童用品制造及出口国,但婴童用品标准化体系尚未完善,与国外先进体系存在一定差距。为推进我国婴童用品标准化建设工作,解决现有标准体系存在的局限性,全国婴童用品标准化工作组于2020年5月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本文分析了我国婴童用品行业的发展动态,梳理标准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全国婴童用品标准工作组国家标准制修订范围,建立全国婴童用品标准化体系。
宋雪妍[3](2021)在《大班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分享活动研究 ——以山东省济南市W幼儿园为例》文中提出
赵雅楠[4](2021)在《针对学龄初期儿童的蒙古族工艺美术传承方式探究》文中指出
李美霖[5](2021)在《运用规则游戏培养大班幼儿注意力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注意力是活动主体对心理活动的集中和指向能力,是幼儿感知世界、获取信息的首要条件,幼儿与外界信息建立联系必须有注意力参与。良好的注意力是进入小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培养注意力是幼小衔接的一个重要内容。认知神经科学发现,注意力的关键期就在学前阶段,特别是持续性和选择性注意力。而且已有研究表明在学前期对幼儿注意力进行培养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但是以往这些活动独立于幼儿园的活动形式之外,会造成幼儿额外负担。因此笔者尝试选择幼儿园常见的游戏活动——规则游戏,去培养大班幼儿的注意力。本研究内容包括3部分,首先旨在利用实证研究的范式去考察规则游戏对大班幼儿注意力发展的影响;然后通过2轮研究进一步完善本研究中的规则游戏活动方案使之能在幼儿园中运用;最后总结归纳出培养大班幼儿注意力的教育建议和提供一些示例游戏,为教师培养幼儿良好的注意力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本研究结果发现,(1)在持续性注意力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差异不显着,经过15次规则游戏后实验组后测显着高于前测,而对照组的前、后测差异并不显着;(2)在选择性注意力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差异不显着,经过15次规则游戏后实验组后测也显着高于前测,而对照组的前、后测差异并不显着;(3)实验组的2种注意力增长均值均未呈现显着性性别差异。本研究结论为,在大班阶段,使用规则游戏是能有效培养幼儿的持续性和选择性注意力;规则游戏对大班男女幼儿持续性和选择性注意力的提升作用并未呈现显着性别差异。笔者通过2年多时间的研究尝试给幼儿教师提出一些关于注意力培养的教育建议和提供一些适合在大班开展的规则游戏。提出了以下建议:(1)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设置益智区并投放一些益智游戏玩教具;(2)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规则游戏指导观念;(3)可以选取一些能锻炼幼儿自控力的规则游戏;(4)注意力的培养应该与幼儿兴趣结合起来;(5)复杂的规则游戏可以多次组织开展;(6)幼儿教师与家长相配合;(7)创造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
曹勇[6](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提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刘佳昀[7](2021)在《个体情感需求背景下定制玩具的IP形象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体验经济的来临与发展,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也不再简单停留在功能上,“以人为本”的情感化设计成为了产品设计的重要理念。同时,国内玩具行业快速发展,使得玩具市场需求不断扩大。IP形象类玩具的崛起让玩具不再是固有思维中仅为儿童服务的产品,以潮流玩具为例,潮流玩具近年受到市场欢迎的关键因素除了与IP运营方式相关,更在于其情感化的设计表达,在无形中改变了消费群体对玩具形象的原有认知度。笔者作为潮流玩具的消费者,同时也是潮流玩具的爱好者,对这个领域比较关注和了解,也具备一定积累与研究。目前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较有限,所以具备挖掘价值。出于自身情感个性化的需求,结合时下流行的IP运营模式,笔者从设计学的角度,将情感化设计、个性化定制玩具、IP形象设计等元素结合,从社会现象和认知心理学等方面入手,探究市场的真正需求与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研究出符合个体情感需求,具备个人意义与价值,满足个性化需要的定制玩具IP形象设计。本文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首先为绪论部分,对研究背景及现状、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研究方法及框架进行论述。第二部分阐明个体情感需求的基本概念以及理论依据,并探究个体情感需求与情感化设计的关联。第三部分论述定制玩具及IP形象的定义,分析出潮流玩具IP形象设计在内容构架、视觉应用、品牌运营的基本规则与形式。第四部分概括与总结定制玩具IP形象的设计方法与原则,通过调查与探究,细致剖析个体情感需求的表现,同时结合情感化设计理论进行整理,归纳出构建方法与构建原则,并提出新的设计方向。第五部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辽狮狮”IP形象为载体,展开定制玩具IP形象的设计求证,为今后相关设计的研究提供新突破点,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设计应用价值。
杨节琼[8](2021)在《云南省F县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农村,尤其是较为偏远的农村,学前教育依然存在被忽视的问题,是中国农村教育体系发展中的最薄弱环节。尽管近年来,国家针对发展农村地区学前教育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的政策法规,但是,在边远贫困的农村地区,高质量学前教育的普及仍然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现阶段,在云南省广大农村地区,其学前教育开展的主要力量依然是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因此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的发展以及其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选取云南省F县7所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对其办园现状进行调查,并从结构性质量和过程性质量两个方面对其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对于F县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并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F县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本研究采用目的取样法,以F县7所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为具体调查对象,对其教育质量现状进行了初步的调查探究,并结合相关理论对F县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的结构性教育质量和过程性教育质量进行深入分析,其中结构性教育质量主要从建筑与活动设施、班级状况以及师资条件三个方面进行,而过程性教育质量则是从教育观念、教师教育行为以及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对文章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问题以及研究意义进行阐述,同时交代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等内容;第二部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对云南省F县农村小学幼儿园兴办的历史背景、教育质量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目前F县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过程性质量和结构性质量都存在一定问题,其中结构性质量主要存在基础设施差、缺乏环境创设、师幼比不合理的问题,而过程性质量则主要存在小学化严重以及教师教学观念差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三部分主要从管理、经费投入和幼儿园规模、家长态度等方面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结合F县实际情况,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解决F县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教育发展问题的对策及思考。以期对云南省F县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的发展提供参考,从而促进F县学前教育的质量提升。
崔欢[9](2021)在《PBAT生物降解膜中主要有机添加剂及有机酸的色谱分析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建立一种微波辅助萃取(MAE)和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相结合,对高分子聚合物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生物降解膜中80种有机添加剂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重点探讨了有机添加剂的物质鉴定、MAE和DLLME的方法优化、异氰酸酯的转化过程分析、以及对基质效应(ME)的评价。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除5种异氰酸酯及其反应产物胺类外,该方法对有机添加剂具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决定系数R2>0.999,线性回归过拟合统计值P>0.05。相对回收率为93.0-109.8%,重复性和重现性分别在2.06-8.76%和2.38-10.23%。最低检测限为0.0008-0.0586μg g-1,定量限为0.003-0.195μg g-1,以上参数符合严格的定量要求,建立的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稳定、灵敏度高的特点。将该方法应用于四个不同厂家的PBAT生物降解膜中有机添加剂的分析,多元统计维恩图和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产地的生物降解膜中有机添加剂在种类和浓度上有明显的特征差异。2.建立了一种同时、快速分析PBAT生物降解膜中有机酸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硫酸-甲醇溶液为衍生化试剂,衍生化后结合分散液-液微萃取,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PBAT生物降解膜中有机酸进行定性分析。结果显示:(1)最优提取条件:超声波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50℃,(2)最优衍生化条件:5%硫酸-甲醇溶液为衍生化试剂,衍生化时间60 min,温度90℃,(3)最优分散液-液微萃取条件:125μL四氯化碳为萃取剂,甲醇为分散剂,(4)经NIST 2008标准谱库检索,定性检测到PBAT生物降解膜中含有50种有机酸,各有机酸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8%-14.46%,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分析时间短,重现性好等优点,适合于批量分析PBAT生物降解膜中有机酸的成分。3.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GC×GC-TOF-MS)测定PBAT生物降解膜中主要挥发性有机物(VOCs)方法的建立。考察了萃取纤维头类型、平衡温度、平衡时间、萃取时间对HS-SPME在生物降解膜VOCs测定中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碳分子筛羧乙基(PDMS-DVB-CAR)萃取头、在80℃下分别平衡与萃取目标物10 min与40 min,GC×GC-TOF-MS可检出生物降解膜中的55种VOCs。方法的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对不同厂家PBAT生物降解膜中的VOCs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发现同类型不同来源的生物降解膜中具有不同的物质组成,其中PBAT D中的苯系物与PBAT A+B中的萘、胺类、酚类化合物含量较高,而PBAT C中的挥发性物质普遍偏低。该方法能为PBAT生物降解膜的安全评价及使用提供科学的检测方法。
张紫莹[10](2021)在《缺陷汽车召回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汽车产业的逐渐发展壮大,汽车销售量和保有量持续增加,相应的,由于缺陷汽车被召回的事件也有所增长。汽车作为一种特殊产品,如果存在缺陷,将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严重的人身、财产损害。因而及时认定产品缺陷并进行召回,有助于降低不合理危险,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基于此,本文依据现行有关缺陷产品召回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司法实践中比较具有典型性的缺陷汽车召回案例,针对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困境,指出缺陷汽车召回法律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而提出针对性建议。首先,界定缺陷汽车召回的相关概念。分别从学术研究视角和法律视角界定缺陷、缺陷产品、缺陷汽车、召回、缺陷汽车召回的概念,为后续分析和研究提供学理和法理依据。基于相关概念的界定,同时也基于现实需要,提出缺陷汽车召回的必要性,其本身属于汽车售后管理的一部分,对于维护消费者权益和规范汽车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分析我国缺陷汽车召回的立法现状。参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等的相关说明,进一步明确缺陷汽车召回的主体、客体、方式和程序,并指出主动召回与强制召回所采取的不同程序。再次,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我国缺陷汽车召回存在的缺陷。一方面,从总体上统计汽车召回的案件数量,以便从整体上把握缺陷汽车召回在司法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选取个别案例进行具体化分析,从中归纳出缺陷汽车召回面临的问题,进而反映出现行法律的不足和缺陷。再次,提出我国缺陷汽车召回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针对缺陷汽车判定标准不明确、举证责任不清晰、惩罚措施不完善、缺少第三方检测机构四方面缺陷,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二、玩具的安全也有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玩具的安全也有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1)幼儿园开展户外运动游戏的有效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幼儿园的户外运动游戏的存在的问题 |
(一)户外游戏场地设置的较丰富,但高水平的游戏区域较少 |
(二)游戏材料不足,投放比较随意 |
(三)在游戏过程中,过分强调安全问题,限制了幼儿的发展 |
二、幼儿园的户外运动游戏的改进策略 |
(一)注重环境育人,创设科学、有效的户外活动场地 |
1. 科学地规划游戏场地 |
2. 有效利用幼儿园的空间 |
(二)丰富游戏材料,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的进行投放 |
(四)保证幼儿游戏中的安全问题 |
(2)全国婴童用品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国内标准化建设情况 |
3 国际先进婴童用品标准化工作进展 |
4 全国婴童用品标准化体系建设 |
4.1 基础规范及指南 |
4.1.1 基本规范 |
4.1.2 儿童生理及行为 |
4.1.3 危害及风险分析 |
4.2 通用技术要求 |
4.3 特定产品技术要求 |
4.3.1 承载器具 |
4.3.2 早期训练和学习用品 |
4.3.3 喂养吮吸护理用品 |
4.3.4 婴童防护用品 |
4.3.5 母婴设施配套相关婴童产品 |
4.4 测试方法 |
5 结语 |
(5)运用规则游戏培养大班幼儿注意力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1.1 基于注意力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
1.1.2 基于学前期是注意力发展的关键期 |
1.1.3 基于幼小衔接的需要 |
1.1.4 基于产生注意力问题的高可能性 |
1.1.5 基于规则游戏是幼儿园常见游戏形式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注意力的相关研究 |
2.1.1 注意力的概念 |
2.1.2 注意力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
2.1.3 注意力发展的一般规律 |
2.1.4 注意力的影响因素 |
2.1.5 促进学前儿童注意力发展的活动 |
2.1.6 测量工具 |
2.2 规则游戏的相关研究 |
2.2.1 规则游戏的概念 |
2.2.2 规则游戏的特点及结构 |
2.2.3 规则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 |
2.2.4 规则游戏的选择和指导 |
2.3 规则游戏对注意力发展影响的相关研究 |
2.4 已有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
2.4.1 启示 |
2.4.2 不足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内容 |
3.5 研究方法 |
3.6 测量工具 |
3.6.1 “找动物”任务 |
3.6.2 “划消”任务 |
3.7 研究程序 |
4 规则游戏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4.1 活动设计 |
4.1.1 活动设计思路 |
4.1.2 活动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
4.1.3 活动设计中规则游戏的选择或改编的标准 |
4.1.4 活动设计框架 |
4.1.5 游戏内容分析 |
4.2 活动实施 |
4.2.1 实施规则游戏活动方案的总原则 |
4.2.2 活动实施的具体事宜 |
4.2.3 活动实施过程展示 |
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 结果分析 |
5.1.1 实验前测两组同质性检验 |
5.1.2 实验组前测和后测的对比分析 |
5.1.3 对照组前测和后测的对比分析 |
5.1.4 实验前后实验组男、女幼儿注意力增值情况比较分析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规则游戏对大班幼儿的持续性注意力发展有显着影响 |
5.2.2 规则游戏对大班幼儿的选择性注意力发展有显着影响 |
5.2.3 规则游戏提升幼儿持续性和选择性注意力性别差异不明显 |
6 结论与教育建议 |
6.1 结论 |
6.2 教育建议与收集整理的规则游戏 |
6.2.1 教育建议 |
6.2.2 收集和整理的规则游戏 |
7 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不足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6)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个体情感需求背景下定制玩具的IP形象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现状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研究创新点 |
(四)研究基本思路及框架 |
一、个体情感需求的概念综述 |
(一)情感化设计理论概述 |
1.情感的概念 |
2.情感化设计的概念与三层次理论 |
(二)情感化设计与个体情感需求的关系 |
(三)个体情感需求的定义、特点及类型 |
1.个体情感需求的定义 |
2.个体情感需求的特点 |
3.个体情感需求的类型 |
(四)个体情感需求应用于定制玩具IP形象设计 |
(五)本章小结 |
二、定制玩具和IP形象的概念综述 |
(一)定制玩具的概念界定 |
1.定制玩具的定义 |
2.定制玩具的特点 |
(二)定制玩具的设计发展趋势 |
(三)IP形象的概述 |
1.IP形象的概念和形态 |
2.IP形象的构建 |
3.IP形象的特征 |
(四)定制玩具的IP形象设计与情感化设计 |
(五)本章小节 |
三、创作个体情感需求的定制玩具IP形象的方法与原则 |
(一)研究群体个体分析 |
1.目标用户定位 |
2.目标用户特征分析 |
3.目标用户个体情感需求分析 |
(二)基于研究群体个体的设计方法 |
1.本能层次设计方法 |
2.行为层次设计方法 |
3.反思层次设计方法 |
(三)基于研究群体个体的设计原则 |
1.满足情感需求原则 |
2.个性化原则 |
3.个体差异化原则 |
(四)本章小节 |
四、在定制玩具IP形象中的设计求证 |
(一)“辽狮狮”IP形象的定位与理念 |
1.针对用户个体情感需求 |
2.符合时代的发展与潮流 |
(二)“辽狮狮”IP形象的设计构建 |
1.主题IP形象设计的构思 |
2.主题IP形象设计的造型与故事背景创作 |
3.主题IP形象设计的符号元素提取 |
4.主题IP形象设计的个性化定制 |
(三)“辽狮狮”IP形象的推广与应用 |
1.“辽狮狮”IP形象在校园中的推广 |
2.“辽狮狮”IP形象在传播中的应用 |
(四)“辽狮狮”IP形象设计的情感化表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云南省F县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的意义与价值 |
二、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教育质量现状与发展困境 |
三、教育质量提升对于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发展的重要性 |
四、个人研究兴趣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 |
二、教育质量 |
三、幼儿园教育质量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二、教育公平理论 |
第五节 文献综述 |
一、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相关研究 |
(一)关于幼儿园教育质量内涵与结构的研究 |
(二)关于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的研究 |
(三)关于幼儿园教育质量对儿童影响的研究 |
二、农村幼儿园发展中的问题研究 |
(一)关于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问题的研究 |
(二)关于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 |
三、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发展现状的相关研究 |
四、已有研究述评 |
第六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工具 |
第二章 F县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的发展现状调查 |
第一节 F县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建设历史 |
一、教育公平视野下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的产生与发展 |
二、F县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的办学历史 |
第二节 F县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教育质量现状调查 |
一、F县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结构性质量现状调查 |
二、F县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过程性质量现状调查 |
第三章 F县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F县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存在的问题 |
一、F县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结构性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 |
二、F县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F县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F县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结构性教育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 |
二、F县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过程性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四章 F县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的发展对策 |
第一节 提高设施利用率,加大财政力度 |
一、提高设施及周边教育条件利用率 |
二、完善学前教育资金的投资体制,拓宽投资渠道 |
第二节 加强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 |
一、充分利用身边素材,寓教于生活 |
二、以重大节日为契机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创 |
三、注重幼儿园心理环境与园所文化营造 |
四、整合家长资源,共建班级环创 |
第三节 加快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 |
一、强化园长职责,促进园长专业发展和管理水平提升 |
二、加大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教师培训和业务指导的力度 |
三、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
四、合理分配师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教育质量观察表》 |
附录C 《教师教学行为及课程观察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9)PBAT生物降解膜中主要有机添加剂及有机酸的色谱分析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PBAT生物降解膜的概述 |
1.1.1 基本信息 |
1.1.2 理化性质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3 试验设计 |
第2章 微波辅助萃取结合分散液-液微萃取鉴定PBAT生物降解膜中添加剂物质组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设备 |
2.2.2 主要试剂 |
2.2.3 溶液的配制 |
2.2.4 色谱-质谱条件 |
2.2.5 实验内容 |
2.2.6 数据分析及处理方法 |
2.2.7 基质效应及微萃取分析参数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添加剂的物质鉴定 |
2.3.2 异氰酸酯的转化 |
2.3.3 微波提取条件的优化 |
2.3.4 分散液-液微萃取条件的优化 |
2.3.5 方法学验证 |
2.3.6 样品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超声萃取-衍生化-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PBAT生物降解膜中有机酸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设备 |
3.2.2 主要试剂 |
3.2.3 溶液的配制 |
3.2.4 色谱-质谱条件 |
3.2.5 实验内容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内标的选择 |
3.3.2 超声条件的优化 |
3.3.3 硫酸-甲醇溶液浓度的优化 |
3.3.4 酯化反应条件的优化 |
3.3.5 分散液-液微萃取的优化 |
3.3.6 方法学验证 |
3.3.7 实际样品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测定PBAT生物降解膜中挥发性有机物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标准溶液配制 |
4.2.3 实验内容 |
4.2.4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条件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HS-SPME条件优化 |
4.3.2 定性分析 |
4.3.3 相对定量及方法学验证 |
4.3.4 实际样品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本论文完成地点 |
硕士学习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本论文的资助项目 |
(10)缺陷汽车召回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缺陷汽车召回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缺陷产品的概念界定 |
1.学界关于缺陷产品的概念界定 |
2.法律上对缺陷产品的概念界定 |
(二)缺陷汽车的概念界定 |
1.学界关于缺陷汽车的概念界定 |
2.法律上对缺陷汽车的概念界定 |
(三)召回的概念 |
1.学界关于召回的概念界定 |
2.法律上对召回的概念界定 |
(四)缺陷汽车召回的必要性 |
1.缺陷汽车召回是汽车售后管理的一部分 |
2.缺陷汽车召回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要求 |
3.缺陷汽车召回是规范汽车市场的需要 |
二、我国缺陷汽车召回的立法现状 |
(一)缺陷汽车召回的主体 |
1.监管者 |
2.生产者及销售者 |
3.消费者 |
(二)缺陷汽车召回的客体 |
1.客体种类 |
2.客体要件 |
(三)缺陷汽车召回的方式 |
1.主动召回 |
2.强制召回 |
(四)缺陷汽车召回的程序 |
1.主动召回程序 |
2.强制召回程序 |
三、案例分析:我国缺陷汽车召回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缺陷汽车召回案件统计 |
(二)我国缺陷汽车召回案件反映的法律问题 |
1.缺陷汽车判定标准不明确 |
2.缺陷汽车举证责任不明晰 |
3.缺陷汽车惩罚措施不完善 |
4.缺少严格公正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
四、我国缺陷汽车召回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 |
(一)明确缺陷汽车判定标准 |
1.认定统一的缺陷汽车召回标准 |
2.强化缺陷汽车产品质量认定标准实施 |
(二)明晰缺陷汽车举证责任 |
1.行政机关提前介入 |
2.主管部门主动调查 |
3.赋予消费者参与权 |
(三)完善缺陷汽车惩罚措施 |
1.增强惩罚性措施的适用性 |
2.完善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 |
(四)建立健全第三方检测机构 |
1.建立第三方检测机构 |
2.保持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独立性 |
3.提高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玩具的安全也有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 [1]幼儿园开展户外运动游戏的有效策略[J]. 赵蕤. 家教世界, 2021(33)
- [2]全国婴童用品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J]. 霍炜强,黄理纳,陈晓婷,陈志耿,卓茹,陈阳. 中国标准化, 2021(13)
- [3]大班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分享活动研究 ——以山东省济南市W幼儿园为例[D]. 宋雪妍.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4]针对学龄初期儿童的蒙古族工艺美术传承方式探究[D]. 赵雅楠.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5]运用规则游戏培养大班幼儿注意力的实验研究[D]. 李美霖.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7]个体情感需求背景下定制玩具的IP形象设计研究[D]. 刘佳昀.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8]云南省F县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杨节琼.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9]PBAT生物降解膜中主要有机添加剂及有机酸的色谱分析方法的研究[D]. 崔欢.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10]缺陷汽车召回法律问题研究[D]. 张紫莹. 黑龙江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