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光光度法测定碘盐中碘酸钾的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袁燕平,彭红星,洪双胜[1](2020)在《碘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在饲料中,碘是1种非常重要但难以检测的元素。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各个领域中各种关于碘的检测方法,包括容量法、分光光度法、仪器法等,以及各类方法的适用情况,对优缺点进行了评价,为饲料中碘的检测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侯红芳[2](2019)在《氯碱化工高盐卤水微量碘净化应用基础研究》文中认为烧碱在国民经济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离子膜法是目前最先进的烧碱生产方法。因此,本文针对氯碱化工高盐卤水微量碘含量不能超过0.2mg/L的净化问题,系统地开展了高盐卤水中微量碘形态分析方法、离子膜烧碱生产盐水热力学性质和高盐卤水中微量碘树脂吸附净化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了高盐卤水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碘形态的分析方法。以Dionex IonPac AS-14柱作分离柱,(NH4)2CO3溶液作流动相,经优化得出最佳的分离条件:流动相浓度为100 mmol/L、pH=10、流速为1.2 mL/min。此外,针对高盐卤水中不同形态碘的准确分析,测定了 Cl-、SO42-、C103-等干扰离子存在下不同碘形态的回收率,结果表明这三种离子均未对碘形态的分离造成干扰。该形态分析方法线性范围宽(1~100 μg/L),相关系数好(r>0.9998),检出限低(IO3-和I-分别为0.05和0.20 μg/L),精密度高(RSD<1.2%,n=5),IO3-和I-的加标回收率可达100.6%和100.1%。(2)采用DMA 4500型高精度密度计测定了离子膜烧碱生产盐水相关体系(NaI-H2O和NaIO3-H2O)在283.15~353.15 K时的密度。基于实验测定的密度值,利用一系列经验公式、拟合可计算出表观摩尔体积、热膨胀系数、偏摩尔体积等热力学体积参数;应用Pitzer离子相互作用表观摩尔体积模型,首次拟合获得了 NaI-H2O和NaIO3-H2O体系在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下的Pitzer单盐参数及温度关联式,为构建多温多组分热力学模型提供基础理论数据。(3)探究了树脂用量及吸附时间对碘吸附效果的影响,发现将离子膜烧碱原盐水和脱氯淡盐水以一定的比例勾兑,当V原盐水:V脱氯盐水=10:1,树脂用量固液比为6 g/L,吸附时间为80min,碘的净化率最大,可大大降低离子膜生产烧碱工艺盐水中碘含量。
王健,于艳艳,程月红,冯炜,李静,高牡丹,鲍连艳[3](2019)在《食盐碘含量的检测方法及多品种盐辅料对碘含量测定的影响》文中认为碘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从全民补碘到科学补碘,食盐加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不论人体摄入的碘过量或不足都是有害健康的,因此碘含量是食盐产品最重要的监测指标,而检测方法的适用性是保证结果准确的基础。文章综述了食盐碘含量的检测方法,并对几种多品种盐的辅料对碘含量测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为食盐中碘含量的准确监测提供参考。
卢柄彤[4](2019)在《离子膜烧碱工艺盐水中碘的测定及脱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离子膜法生产烧碱是世界制碱行业的主流技术。其中,离子膜造价高昂,但原料盐水中碘的存在会对离子膜的使用寿命产生严重影响,从而增加了制碱的成本。盐水中的碘最开始以I-的形式存在,但在电解过程中I-失电子将被氧化成IO3-、IO65-等,这是淡盐水中碘的主要存在形式。随着淡盐水循环利用次数增加,这些离子将会积聚,导致二次盐水中碘的含量较高。当碘浓度高于0.2 mg/L(以I-计)时,将会与Na+、Ba2+、Mg2+、Ca2+、Sr2+等离子结合生产难溶的 Ba5(I06)2、Mg5(IO6)2、Ca5(I06)2、Sr5(I06)2等沉淀沉积于离子膜上,从而导致槽电压升高,电流效率降低,能耗增加等。因此,对工艺盐水中的碘含量进行准确的分析检测,选用合适的脱除方法除去工艺盐水中的碘,对于保护离子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通过对改进硫酸铈催化分光光度法和硫氰化铁-亚硝酸分光光度法的讨论,建立了适用于离子膜烧碱工艺盐水中碘含量的测定方法;利用复合吸附剂吸附法对脱氯淡盐水和高盐水进行碘的脱除研究,成功脱除了这两种盐水中所含的大部分碘。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氯碱工艺盐水中碘含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其检出限为0.3 μg·L-1,测定下限低于1.0 μg·L-1。对烧碱生产工艺中二次盐水和脱氯淡盐水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5.00%~104.0%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低于8.0%;此外,卤水中高浓度的氯化钠对该测定方法的准确度没有明显的影响。(2)研究了脱氯淡盐水的脱碘技术。通过实验确定的脱碘条件为:pH值2.5左右,反应30 min后,加入1.8 mL浓度为1 g/L的还原剂溶液,反应40 min,通入复合吸附剂吸附柱,以5 mL/min的流速流出,脱除后溶液中的碘含量在0.31 mg/L左右,碘脱除率在90%以上。(3)研究了电厂高盐水的脱碘技术。通过实验确定的脱碘条件为:调节pH值至2.0左右,加入0.3 mL 5%的氧化剂溶液对100 mL的电厂高盐水氧化50 min,通入复合吸附剂吸附柱,以6 mL/min的流速流出,脱除后卤水中的碘含量约为0.04 mg/L,碘脱除率可达95%以上。
吴俊,张明杰,李剑超[5](2017)在《农业地质样品中碘的分析方法》文中认为综述了容量法、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离子色谱法(IC)、离子选择电极法(ISE)、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中子活化分析(NAA)等不同的碘测定方法,并展望了该分析测试领域的前景。
钟文辉,吴晓华,袁琳,朱丹,张皓[6](2016)在《碘盐测定中分光光度法的运用探讨》文中认为目的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碘盐中的碘。方法酸性条件下游离碘与淀粉液生成蓝色化合物在580nm处比色定量。结果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可满足分光光度法基本要求。结论通过多年实际运用,本法在基层实验室面对大批量碘盐样品时,可补充使用的一种简便快速定量分析方法。
张伟娜[7](2012)在《环境水体中碘的存在形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在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环境水体是地球化学循环中进行元素转化和迁移的媒介,是人体摄取碘的重要来源。因此研究环境水体中碘元素的存在形态可为进一步研究碘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条件和规律提供理论依据,而且还能够准确地评价碘对环境和生态体系的影响。研究碘的分析方法有很多种,其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由于具有较低的检出限、较少的干扰、较高的灵敏度和精密度、较宽的线性范围,而成为环境地球化学中同时检测多个元素的首选技术。将它与其它分离技术联用已成为碘元素形态分析的最有效研究方法。本文以环境水体中碘的存在形态为研究目标,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碘总量的分析方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与离子色谱联用测定碘形态的新方法,以此为基础,研究了海水、湖水、地下水和大气降水等环境水体中碘的总量和存在形态,并分析探讨了水体中碘存在形态的影响因素,进而分析不同水体中碘形态转化的原因及其环境地球化学行为。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系统总结环境水体中碘的来源、分布、地球化学循环、碘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基础上,详细综述了碘总量和形态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2)研究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测定碘总量的分析方法。以Lu作内标,仪器经混合标准调谐液优化后建立的测定碘总量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宽达5个数量级,碘的检出限低至0.0218μg/L,精确度高(RSD=3.85%),准确性好(国家标准碘盐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3)研究建立了一种新的短柱分离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测定碘形态的分析方法。经优化得出最佳的分离条件:Dionex IonPacAG11(4×50mm)作分离柱,8mmol/L的(NH4)2CO3溶液作流动相,流速1.5mL/min、进样量20μL。在该分离条件下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作检测器得到的IO3-和I-的线性范围宽(0.1-100μ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6),IO3-和I-的检出限低(分别为0.015μg/L和0.081μg/L),精确度高(RSD<4.3%),IO3-和I-的分离时间短(170s左右)。(4)采用建立的短柱分离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对市面零售的加碘食盐中碘的形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经人体循环代谢后尿液中碘的形态。结果表明:市售食盐中的碘均以IO3-形态存在,经过人体循环代谢,最终以I-形态随尿排出。为进一步研究IO3-在生物体(人体)中的代谢机理提供了基础。从尿碘总量来看长春市民没有碘缺乏病的危险。(5)采用建立的新方法对不同环境水样中碘的含量、形态、形态赋存的原因及其环境地球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体中碘的总量和存在形态不尽相同。总体来说海水中碘的含量比陆地水中碘的含量要高。海水和长春南湖水中碘主要以IO3-和I-两种形态存在,且含量适中。从长春大气降水判断长春属缺碘区,其中IO3-和I-的含量之和还不足碘总量的一半。从长春自来水和地下水中碘含量判断长春属于适碘区,但自来水中碘主要以IO3-形态存在而地下水中主要以I-存在,且所占比例都接近100%。(6)研究pH、氧化还原环境、盐度和有机质含量等主要影响因素对碘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IO3-形态与氧化剂含量、盐度和有机质含量呈显着相关,与0-50℃的环境水温和4-10的环境水pH值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而I-与所有考察的因素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尤其与氧化剂的含量、盐度和有机质含量相关性显着。根据理论Eh-pH图分析的环境水体中碘的存在形态与实际水体中的存在形态有差别,说明环境水体中碘形态受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影响较大。
董贵斌[8](2012)在《两种分析法方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碘量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碘是人体和其他一些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与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密切相关,缺碘或摄入过多都会引发各种疾病。虽然有关碘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对于痕量碘的分析仍是一个难点。本工作在已有的碘分析方法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催化比色法和ICP-MS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碘量的分析方法。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检验,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要求。本文研究采用碳酸钠—氧化锌混合试剂半熔,氯胺T—四碱(4,4’-四甲基二氨基二苯甲烷)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碘。对碳酸钠—氧化锌混合试剂,样品的分解温度及时间,乙酸、四碱的加入时间,氯胺T的加入量,显色时间、酸度、温度等实验条件对碘测定的影响进行分析。本文还详细讨论了分析过程中碘的形态及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并采用抗坏血酸还原碘酸根。在选定条件下,方法选择性好,操作手续简便;检出限为0.15μg/g。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已成为痕量碘测定方法的首选。本文研究了碳酸钠—氧化锌混合试剂半熔,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钠、锌等阳离子,采用直接测定溶液中的碘。比较并讨论了在纯水、2%NH3·H2O以及2%HNO3中不同形态碘的ICP-MS信号强度和记忆效应,选择稀氨水清洗进样系统以降低碘的记忆效应。研究采用抗坏血酸统一不同形态碘的信号强度,并通过添加乙醇增加碘的信号响应强度,以达到降低检出限的目的,使检出限达到0.001μg/g。方法检出限低,简便易行,其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能满足分析要求,从而建立了适用于地质调查样品中痕量碘的测定方法。
额尔登桑,耐登,柴志波[9](2012)在《测定食盐碘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用碘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食盐中碘含量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在Na2SO3作还原剂,双盐桥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的条件下,引入表面活性剂,使碘离子的浓度在2.0×10-7mol/L1.0×10-2mol/L范围内的对数与响应电位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试验结果显示:碘盐中的碘含量为27.22 mg/kg,均达到国家标准,同时讨论温度、时间等对碘含量的影响。碘的回收率在94.99%~106.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3.23%。
马卫兴,刘英红,沙鸥,朱艳荣[10](2010)在《靛红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的碘酸根》文中研究说明在溴化钾存在下和盐酸介质中,利用碘酸根氧化靛红,提出了测定碘酸根的新方法——靛红褪色分光光度法,其最大褪色波长位于605nm,在该波长处碘酸根的浓度在5~40μg/10mL之间与其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A=0.0117C(C的单位:μg)-0.055,相关系数r=0.9987,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048×104L.mol-1.cm-1,并成功地用于实际加碘食盐样品中碘酸根的测定,测定结果与紫外光度法一致。
二、分光光度法测定碘盐中碘酸钾的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光光度法测定碘盐中碘酸钾的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碘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容量法 |
2 碘-淀粉分光光度法 |
3 萃取分光光度法 |
4 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 |
4.1 硫氰酸铁-亚硝酸催化动力学法 |
4.2 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 |
4.3 其他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 |
5 其他分光光度法 |
6 仪器法 |
6.1 ICP-MS法 |
6.2 原子荧光法 |
6.3 原子吸收法 |
6.4 色谱法 |
6.5 其他 |
7 结论 |
(2)氯碱化工高盐卤水微量碘净化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高盐卤水中微量碘净化研究现状 |
1.2.1 空气吹出法 |
1.2.2 活性炭吸附法 |
1.2.3 离子交换树脂法 |
1.3 高盐卤水中微量碘形态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3.1 容量法 |
1.3.2 分光光度法 |
1.3.3 色谱法 |
1.3.4 原子光谱法 |
1.3.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
1.4 电解质水溶液热力学性质研究方法 |
1.4.1 密度法 |
1.4.2 等压法 |
1.4.3 量热法 |
1.5 Pitzer离子相互作用模型 |
1.6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1.7 课题项目来源 |
2 高盐卤水微量碘形态分析方法研究 |
2.1 主要仪器设备 |
2.2 主要药品试剂及配制 |
2.2.1 主要药品试剂 |
2.2.2 主要试剂配制 |
2.3 实验研究 |
2.3.1 实验仪器工作条件 |
2.3.2 样品的处理 |
2.4 碘形态分析方法的建立 |
2.4.1 分离条件的优化 |
2.4.2 高浓度Cl~-、SO_4~(2-) ClO_3~-对碘形态的干扰研究 |
2.4.3 分析性能 |
2.4.4 氯碱化工卤水样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二元体系NaIO_3-H_2O和NaI-H_2O的热力学性质研究 |
3.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1.1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1.2 实验药品及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NaIO_3和NaI溶液的配制 |
3.2.2 NaIO_3和NaI溶液密度法 |
3.3 NaIO_3-H_2O体系体积性质研究 |
3.3.1 NaIO_3-H_2O体系密度和膨胀系数研究 |
3.3.2 NaIO_3-H_2O体系表观摩尔体积和偏摩尔体积研究 |
3.3.3 NaIO_3-H_2O体系Pitzer离子相互作用模型 |
3.4 NaI-H_2O体系体积性质研究 |
3.4.1 NaI-H_2O体系密度和膨胀系数研究 |
3.4.2 NaI-H_2O体系表观摩尔体积和偏摩尔体积 |
3.4.3 NaI-H_2O体系Pitzer离子相互作用模型 |
4 高盐卤水中微量碘树脂吸附净化研究 |
4.1 主要仪器设备 |
4.2 主要药品试剂及配制 |
4.2.1 主要药品试剂 |
4.2.2 主要试剂的配制 |
4.3 实验方法 |
4.3.1 原盐水和脱氯盐水中碘的同步树脂吸附研究 |
4.3.2 盐水中微量碘的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原盐水和脱氯盐水配比对碘的吸附研究 |
4.4.2 树脂用量对碘的吸附研究 |
4.4.3 时间对碘的吸附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论文总结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论文不足之处 |
6 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 致谢 |
(3)食盐碘含量的检测方法及多品种盐辅料对碘含量测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盐业体制改革及多品种盐的发展历程 |
3 食盐碘的添加形式 |
3.1 碘化钾 |
3.2 碘酸钾 |
3.3 海藻碘 |
4 食盐中碘含量的检测方法 |
4.1 滴定法 |
4.2 光谱法 |
4.3 电位滴定法 |
4.4 电化学法 |
4.5 分散液液微萃取-酶标仪法 |
4.6 光度分析法 |
4.6.1 分光光度法 |
4.6.2 浊点萃取-紫外分光光度法 |
4.6.3 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 |
5 多品种盐辅料对碘含量检测的影响 |
5.1 含钙高的辅料 |
5.2 固态调味料(含氨基酸类物质) |
5.3 鲜蔬调味液(含还原类物质) |
6 结语与展望 |
(4)离子膜烧碱工艺盐水中碘的测定及脱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离子膜法生产烧碱 |
1.2.1 工艺介绍 |
1.2.2 离子膜寿命的影响因素 |
1.3 盐水中碘含量测定的意义 |
1.4 碘脱除的意义 |
1.5 碘的测定方法 |
1.5.1 滴定法 |
1.5.2 色谱法 |
1.5.3 电化学法 |
1.5.4 分光光度法 |
1.6 碘的脱除方法 |
1.6.1 离子交换法 |
1.6.2 空气吹出法 |
1.6.3 萃取法 |
1.6.4 溶剂浮选法 |
1.6.5 液膜分离法 |
1.6.6 沉淀法 |
1.6.7 新型材料法 |
1.6.8 吸附法 |
1.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7.1 研究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2 硫酸铈催化分光光度法 |
2.2.1 溶液的配制 |
2.2.2 实验步骤 |
2.3 硫氰化铁-亚硝酸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 |
2.3.1 溶液的配制 |
2.3.2 实验步骤 |
2.4 复合吸附剂吸附法脱碘实验 |
2.4.1 复合吸附剂吸附柱的填充 |
2.4.2 实验步骤 |
2.5 离子交换法脱碘实验 |
2.5.1 离子交换树脂柱的填充 |
2.5.2 实验步骤 |
第三章 氯碱工艺盐水中碘含量的测定研究 |
3.1 引言 |
3.2 硫酸铈催化分光光度法分析 |
3.3 硫氰化铁-亚硝酸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分析 |
3.3.1 亚硫酸钠加入量的影响 |
3.3.2 加标回收实验 |
3.3.3 精密度 |
3.3.4 氯化钠浓度测定结果的影响 |
3.3.5 检出限与测定下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脱氯淡盐水中碘的脱除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分析碘的存在形式 |
4.3 复合吸附剂吸附法除碘 |
4.3.1 脱氯淡盐水中碘含量的测定 |
4.3.2 模拟脱碘实验 |
4.3.3 还原剂用量对碘脱除的影响 |
4.3.4 溶液pH值对碘脱除的影响 |
4.3.5 反应时间对碘脱除的影响 |
4.3.6 流速对碘脱除的影响 |
4.4 离子交换树脂法除碘 |
4.4.1 模拟脱碘实验 |
4.4.2 溶液pH值对碘脱除的影响 |
4.4.3 流速对碘脱除的影响 |
4.5 两种脱碘方法的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厂高盐水中碘的脱除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碘含量的测定 |
5.3 碘化钾溶液模拟脱碘实验 |
5.4 影响碘脱除效果的因素 |
5.4.1 氧化剂加入量对碘脱除的影响 |
5.4.2 溶液pH值对碘脱除的影响 |
5.4.3 氧化时间对碘脱除的影响 |
5.4.4 流速对碘脱除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5)农业地质样品中碘的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碘的介绍 |
2 碘主要分析方法及现状 |
2.1 容量法 |
2.2 分光光度法 |
2.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2.4 电化学分析法 |
2.5 色谱分析法 |
2.6 中子活化分析 |
2.7 其他分析方法 |
2.8 碘的形态分析 |
3 展望 |
(6)碘盐测定中分光光度法的运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原理 |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3 样品处理 |
1.4 标准系列 |
2 结果 |
2.1 碘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及回归系数试验结果 |
2.2 样品重复精密度试验结果 |
2.3 回收试验结果 |
2.4 国家标准物质测定试验结果 |
2.5 样品显色稳定性试验结果 |
2.6 方法对比试验及统计分析结果 |
2.7 现场应用及分析比较结果 |
3 讨论 |
(7)环境水体中碘的存在形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环境水体中的碘 |
1.2.1 海水中的碘 |
1.2.2 淡水中的碘 |
1.2.3 水体中碘的来源、分布及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
1.2.4 水体中碘的化学存在形态 |
1.2.5 碘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
1.3 碘分析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分光光度法 |
1.3.2 原子吸收光谱法 |
1.3.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1.3.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 |
1.3.5 离子色谱法 |
1.3.6 其它方法 |
1.3.7 碘形态分析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
1.5 小结 |
第2章 碘总量检测方法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研究 |
2.2.1 仪器 |
2.2.2 试剂及材料 |
2.3 分析性能研究 |
2.3.1 内标的选择 |
2.3.2 工作曲线的建立 |
2.3.3 方法的检出限和精密度 |
2.3.4 方法的准确性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碘形态分析检测方法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研究 |
3.2.1 仪器及试剂 |
3.2.2 样品的处理 |
3.3 分析性能研究 |
3.3.1 分离条件的优化 |
3.3.2 标准曲线、方法检出限及精密度 |
3.3.3 方法准确性分析 |
3.4 实际样品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环境水体中碘的存在形态分析 |
4.1 引言 |
4.2 环境水体中碘形态测定的实验研究 |
4.2.1 仪器及试剂 |
4.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4.2.3 质量控制 |
4.3 环境水体中碘的形态分析 |
4.4 环境水体中碘的环境地球化学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影响碘形态转化的因素研究 |
5.1 引言 |
5.2 碘形态转化的理论依据 |
5.3 研究方法 |
5.3.1 仪器 |
5.3.2 试剂及材料 |
5.3.3 试验的测试过程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温度与碘形态存在的关系 |
5.4.2 pH 值与碘形态存在的关系 |
5.4.3 氧化还原条件与碘形态存在的关系 |
5.4.4 盐度与碘形态存在的关系 |
5.4.5 有机质与碘形态存在的关系 |
5.4.6 影响实际环境水体中碘的存在形态的原因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两种分析法方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碘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碘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1 光度分析法 |
1.2.2 电化学法 |
1.2.3 中子活化法 |
1.2.4 色谱法 |
1.2.5 原子光谱法 |
1.2.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1.2.7 碘形态分析 |
1.2.8 小结 |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催化比色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碘量的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仪器设备 |
2.1.2 试剂与标准溶液 |
2.1.3 实验方法 |
2.1.4 分析结果的计算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样品的分解温度及时间 |
2.2.2 熔剂量实验 |
2.2.3 器皿的清洗 |
2.2.4 显色酸度 |
2.2.5 四碱的加入量及时间 |
2.2.6 显色时间和温度 |
2.2.7 碘酸根还原实验 |
2.2.8 氯胺 T 用量 |
2.2.9 标准工作曲线 |
2.2.10 共存离子的影响 |
2.2.11 方法的检出限 |
2.2.12 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碘量的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仪器设备 |
3.1.2 主要试剂与标准溶液 |
3.1.3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不同形态碘的信号强度 |
3.2.2 不同形态碘离子在不同介质中的记忆效应 |
3.2.3 抗坏血酸还原实验 |
3.2.4 样品半熔温度及时间实验 |
3.2.5 熔剂的加入量实验 |
3.2.6 离子交换树脂的用量及时间 |
3.2.7 分析元素的校准 |
3.2.8 乙醇对碘的增强作用 |
3.2.9 雾化气流量和采样深度对碘信号的影响 |
3.2.10 动态线性范围 |
3.2.11 共存离子影响 |
3.2.12 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
3.2.13 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测定食盐碘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
1.1 仪器 |
1.2 主要材料与试剂 |
1.3 样品的处理 |
1.3.1 加热样品 |
1.3.2 焙烧样品 |
1.4 计算公式 |
1.5 测定结果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线性范围 |
2.2 条件试验 |
2.2.1 CPC溶液的用量 |
2.2.2 Na2SO3溶液的用量 |
2.2.3 Na Cl的用量 |
2.2.4 还原剂的选择 |
2.2.5 环境光度对电极响应的影响 |
2.2.6 酸度的影响 |
2.2.7 响应时间 |
2.2.8 共存离子的干扰 |
2.2.9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2.3 Na Cl影响的消除 |
2.4 回收试验及精密度 |
3 讨论 |
(10)靛红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的碘酸根(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吸收光谱的测定 |
2.2 酸度的影响 |
2.3 KBr用量的影响 |
2.4 靛红用量的影响 |
2.5 反应时间的影响 |
2.6 工作曲线 |
2.7 干扰离子的影响 |
2.8 样品分析 |
3结论 |
四、分光光度法测定碘盐中碘酸钾的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碘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袁燕平,彭红星,洪双胜. 饲料研究, 2020(04)
- [2]氯碱化工高盐卤水微量碘净化应用基础研究[D]. 侯红芳. 天津科技大学, 2019
- [3]食盐碘含量的检测方法及多品种盐辅料对碘含量测定的影响[J]. 王健,于艳艳,程月红,冯炜,李静,高牡丹,鲍连艳. 中国调味品, 2019(10)
- [4]离子膜烧碱工艺盐水中碘的测定及脱除技术研究[D]. 卢柄彤.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5]农业地质样品中碘的分析方法[J]. 吴俊,张明杰,李剑超. 安徽农业科学, 2017(20)
- [6]碘盐测定中分光光度法的运用探讨[J]. 钟文辉,吴晓华,袁琳,朱丹,张皓.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6(07)
- [7]环境水体中碘的存在形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张伟娜. 吉林大学, 2012(09)
- [8]两种分析法方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碘量的研究[D]. 董贵斌. 吉林大学, 2012(10)
- [9]测定食盐碘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额尔登桑,耐登,柴志波.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2(02)
- [10]靛红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的碘酸根[J]. 马卫兴,刘英红,沙鸥,朱艳荣. 中国调味品,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