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静电增强颗粒层除尘器除尘效率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宗康[1](2021)在《湍流与化学团聚耦合促进燃煤烟气细颗粒物及SO3脱除研究》文中指出燃煤电厂烟气中的细颗粒物与SO3对于大气环境与人类健康都有较大危害,随着环保政策及标准的愈发严格,研究如何实现燃煤烟气中细颗粒物及SO3的协同高效脱除是我国大气污染治理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燃煤烟气中的细颗粒物,由于受传统静电除尘器除尘机理限制,其对粒径较小的细颗粒物捕集效率较低;而对于燃煤烟气中的SO3,由于目前并无专门针对SO3脱除的设备,其主要依靠其他污染物处理设备的协同脱除,导致SO3脱除效率较低,大量SO3以气溶胶的形式排入大气中。因此,本文提出将湍流团聚与化学团聚技术进行耦合来促进燃煤烟气中细颗粒物与SO3的协同高效脱除,并采用实验及数值模拟手段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首先针对单独湍流团聚促进燃煤细颗粒物的团聚与脱除,系统研究了湍流团聚过程中不同的涡尺度、维度以及不同尺度涡耦合方式对细颗粒物团聚与脱除效果的影响,探究了湍流装置结构、湍流流场性质以及烟气参数等因素与细颗粒物团聚效果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提出了细颗粒物的湍流团聚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燃煤细颗粒物在湍流流场中的团聚包括细颗粒物在回流区聚集时发生的碰撞团聚以及粗颗粒在主流区运动时对细颗粒物的捕集团聚两种团聚模式。湍流流场中小尺度和三维结构的涡能够增强烟气中粗、细颗粒之间的碰撞和团聚作用,从而增强细颗粒物整体的团聚和脱除效果,细颗粒物的团聚效率提升至26.3%,ESP出口处细颗粒物的数量和质量浓度分别下降约34.8%和38.2%。而不同尺度涡的耦合能够增强细颗粒物之间的聚集碰撞以及粗、细颗粒物之间的接触碰撞,延长颗粒物在湍流流场中的停留时间,并增大粗颗粒在垂直于烟气流动方向的波动幅度,从而提高不同粒径颗粒物之间的接触和碰撞概率,使细颗粒物的团聚效率提升至31.3%,同时ESP出口处细颗粒物的数量和质量浓度分别下降约40.9%和44.2%。此外,在湍流团聚过程中细颗粒物浓度、烟气温度以及烟气流速对于其团聚效果都有影响。在细颗粒物单独湍流团聚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细颗粒物在湍流与化学团聚耦合作用下的团聚与脱除效果,分别考察了两种团聚技术的耦合方式、湍流流场中涡尺度与维度、不同尺度涡耦合以及烟气参数等因素对细颗粒物团聚与脱除效果的影响,并探究了细颗粒物的耦合团聚机理以及湍流流场特性对细颗粒物耦合团聚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湍流耦合团聚方式能够更有效地促进细颗粒团聚和脱除,同时化学-湍流耦合团聚方式对细颗粒物团聚与脱除效果的促进作用优于湍流-化学耦合团聚方式。在化学-湍流耦合团聚过程中,湍流流场中的大尺度和二维结构涡能够促进化学团聚剂液滴与细颗粒物之间的相对运动,扩大化学团聚剂液滴对细颗粒的捕集区域范围,提高液滴与细颗粒物的碰撞概率,从而改善细颗粒物的团聚和脱除效果,使细颗粒物的耦合团聚效率提升至45.8%,ESP出口处细颗粒物的数量和质量浓度分别下降约53.3%和60.1%。湍流流场中不同尺度涡耦合可以使湍流流场更加混乱无序,增强了不同粒径细颗粒物之间以及细颗粒物与化学团聚剂液滴之间的相对运动,同时可以延长颗粒物在湍流流场中的停留时间,从而进一步增强细颗粒物的团聚和脱除效果,当在耦合团聚系统内设置有不同尺度涡耦合的湍流团聚器时细颗粒物的团聚效率为49.5%,ESP出口处细颗粒物的数量和质量浓度较无团聚时分别下降约59.5%与64.2%,均优于包含单一大尺度或小尺度涡的湍流团聚器。此外,随细颗粒物浓度的升高,细颗粒物团聚与脱除效率均逐渐下降;随烟气温度与化学团聚液喷入量的增加,细颗粒物团聚与脱除效率均先升高后降低;随烟气流速的增加,细颗粒物团聚与脱除效率均逐渐升高。在对细颗粒物化学-湍流耦合团聚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将湍流团聚技术与脱硫废水喷雾蒸发技术相结合以协同实现细颗粒物的团聚脱除以及脱硫废水的零排放,并分别针对脱硫废水蒸发产物的特性、脱硫废水喷雾蒸发对细颗粒物团聚与脱除效果的影响以及湍流流场对脱硫废水液滴蒸发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与理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脱硫废水蒸发会析出少量粒径小于1.0μm的棱柱状晶体颗粒物,同时脱硫废水喷雾耦合湍流团聚系统能够有效促进细颗粒物的团聚和脱除,经过喷雾耦合湍流团聚系统后细颗粒物的团聚效率提高到39.3%,比单独湍流团聚提高约10.9%,ESP后细颗粒物的数量和质量浓度较分别降低了约46.5%和38.9%。此外,湍流团聚器所产生的湍流流场能够增大液滴与烟气之间的相对速度,提高液滴在蒸发过程中的传热传质速率,从而促进脱硫废水液滴的蒸发,对于粒径为110?m和120?m的液滴,可以使其完全蒸发所需的运动距离分别缩短383 mm和543 mm。最后,采用低低温电除尘实验系统研究了SO3在低低温电除尘过程中的凝结与脱除特性,并以此为基础探究了利用湍流团聚技术以及喷雾耦合湍流团聚技术促进SO3与细颗粒物在低低温电除尘过程中的协同脱除性能。此外,还在某660 MW燃煤机组进行了湍流团聚耦合低低温电除尘技术的相关工程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低低温电除尘过程中,气态H2SO4会同时发生非均相凝结和均相凝结,且其更倾向于凝结在粒径小于1.0μm的细颗粒物中,同时烟气中的飞灰浓度以及烟气温度对SO3的脱除效率都有较大影响。在烟气换热器后布置湍流团聚器能够促进硫酸液滴在细颗粒物上的沉积以及细颗粒物的团聚长大,从而有效促进ESP对烟气中SO3与飞灰细颗粒物的协同脱除,当在实验系统中布置湍流团聚器时SO3的脱除效率由69.7%上升至82.9%,细颗粒物的质量脱除效率由90.1%上升至97.6%。在冷却水喷雾耦合湍流团聚过程中,冷却水喷雾降温同样能够使烟气中的气态H2SO4发生冷凝,同时后续湍流团聚系统能够促进冷凝生成的硫酸液滴与细颗粒物之间发生碰撞和团聚,从而有效促进ESP对烟气中SO3与飞灰细颗粒物的协同脱除,当在ESP前布置冷却水喷雾系统与湍流团聚系统时,SO3的脱除效率由无耦合系统时的3.5%上升至84.5%,细颗粒物的质量脱除效率由85.4%上升至98.2%。在某660 MW实际燃煤机组中设置的湍流团聚耦合低低温电除尘系统其除尘效果较好,能够有效脱除烟气中的细颗粒物,不仅能够满足示范工程“电除尘器出口PM2.5排放小于10 mg/Nm3”的技术要求,同时除尘器出口的总尘浓度也低于10 mg/Nm3。
王宏成[2](2020)在《基于高压脉冲电源阴极放电的静电除尘器除尘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电力、冶金、化工等领域的一个国际性问题,除尘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高压静电除尘器因为发展时间久、易维护、可靠性高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基于高压脉冲电源阴极放电的静电除尘器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技术之一。为了进一步了解脉冲电源静电除尘器对烟气的实际净化效果,优化除尘工艺过程,针对国内某燃煤电厂实际静电除尘系统,以脉冲电源和高频电源替代原有的直流电源,通过动态运行试验和现场测试分析,获得不同电源运行方式下静电除尘器电源能耗和除尘效率测试结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脉冲电源作为电厂静电除尘器电源,除尘器出口烟气质量浓度从原先的42.8 mg/Nm3降低至20 mg/Nm3,除尘效果显着改善;4种电源运行工况下的除尘效率分别为99.91%、99.89%、99.79%和99.82%,均符合静电除尘器设计值99.78%的要求;在机组满负荷和除尘效率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与高频电源相比,脉冲电源能耗显着降低。基于理论计算,进一步探讨高压脉冲电源静电除尘器的分级除尘特性。理论分析表明,脉冲电源和高频电源替换传统的工频直流电源之后,荷电区离子浓度值达1014个/m3,甚至1015个/m3,与传统工频直流电源静电除尘器相比高出了1-2个数量级,可明显增大粉尘的荷电量,提高除尘效率。自行设计并建造了一套低逸出功阴极脉冲放电与除尘实验系统,制备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稀土钨阴极,开展高压脉冲放电实验。结果表明常温、空气环境下,电压较低(15 k V以下)时,未见明显的气体放电,随着电压升高到某一临界值Vc,开始出现剧烈的电晕放电现象,Vc的值与阴极材料的逸出功呈正相关关系。除尘特性的理论分析发现,选用不同稀土钨材料为阴极,除尘器分级除尘特性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尽管除尘效率的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无论采用哪种稀土钨材料作为阴极,对于所建立的除尘装置和特定的工况条件,其对PM2.5的捕集效率均可达95%以上。烟气流量对除尘效率有较大影响,当烟气流量从1.5 m3/h提高到16.5 m3/h后,除尘效率从95%以上下降至不足30%。
王新[3](2020)在《气化炉粉尘粒子在电除尘器中的电气性能实验研究》文中提出为了解决煤炭燃烧污染严重、热能利用率低的问题,煤气化技术很好的实现了煤炭的洁净高效利用,但气化炉产生的粗煤气中含有粉尘等杂质,会对后续的工艺设备造成损害,所以要对气化炉煤气进行除尘净化处理。传统的湿法除尘工艺热损失严重且浪费水资源,干法过滤除尘技术净化效果不理想、可靠性差,电除尘器技术具有净化效率高、阻力损失小且运行稳定的优点,若将其应用于气化炉粗煤气净化系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由于气化炉煤气中H2含量高,粉尘平均粒径小,比电阻小,极易产生电晕放电不稳定和二次扬尘现象,采用电除尘器净化需要解决上述技术瓶颈,因此需要掌握气化炉粉尘在电除尘器中的电气性能及影响规律。粉尘的电气性能主要包括:电晕放电及荷电性能、导电性、凝并性能、粘附性以及在收尘极板上的沉降规律等。研究气化炉粉尘在电除尘器中的电气性能,将为其工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首先对气化炉粉尘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其次研究了气化炉煤气在电除尘器中的电晕放电特性,然后通过实验分析了化学和荷电的方法对气化炉粉尘凝并性能的影响,之后又测定了粉尘的粘附性,并探究了粉尘粒子在收尘极板上的沉降规律,最后进行电除尘实验,找出除尘效率最佳时的操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1)气化炉煤气粉尘疏松多孔,中位径为23.25μm,比表面约为7.8 m2/g,其比电阻范围在104106Ω·cm之间。(2)煤气中各组分的电晕放电顺序为:H2>N2>CH4>CO>CO2,并且随着气体压力的增大,起晕电压增大,二次电流降低,影响电晕放电特性。(3)水雾荷电、电场特性及化学凝并剂均对气化炉粉尘的凝并产生影响。采用实心1/4型喷嘴、当水压为0.5 MPa、电压为40 KV、阴极为鱼骨线时,凝并效果最好;在加入凝并剂后凝并效果增强了,其中在XTG浓度为1.0×10-2 g/L、LS-30浓度为0.5×10-2 g/L时凝并效果最好。(4)气化炉粉尘的含水率为2.28%,其粘附力为31.62 mg/cm2,随着含水率的增大,粘附力也逐渐增大;在单独加入凝并剂后,其粘附力增大的效果不明显,而在凝并剂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其粘附力增加效果最好,为45.92 mg/cm2。(5)在水压为0.5 MPa、喷嘴为实心1/4型喷嘴、电场风速为1.0 m/s、阴极线选用鱼骨线时,除尘效率最好,加入凝并剂XTG浓度为时1.0×10-2 g/L时,除尘效果最佳,为99%。研究气化炉煤气粉尘在电除尘器中的电气性能,找到了粉尘在电除尘器中电晕放电、粉尘荷电、化学凝并和粉尘沉降的规律,得到了提高除尘效率的最佳工作条件,证明了使用电除尘器净化气化炉煤气是可行的,使电除尘器应用于气化炉煤气粉尘的净化成为一个新的方向,为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陈泉霖[4](2020)在《基于热解煤气的高温静电除尘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展以煤炭热解多联产工艺为代表的洁净煤技术是实现我国能源安全、清洁利用的重要途径。煤炭热解多联产工艺不仅可以生产电力,而且可以将煤炭中高品位的油气资源提取出来,有助于实现煤炭的清洁、梯级利用,但热解产生的高温煤气中含有大量粉尘颗粒,对各组分(焦油、煤气)的后续利用不利。静电除尘技术具有效率高、压降低以及处理烟气量大等优点,在常规电厂已得到了大规模应用。然而,针对热解煤气的高温静电除尘技术的研究尚不完善,优化设计与运行的经验严重匮乏,无法满足煤炭热解多联产工艺的要求,亟需开展系统的研究。鉴于此,本文开展了高温热解煤气环境中静电除尘器放电机理与除尘特性的应用基础研究,以期为高温热解煤气静电除尘技术工业化应用提供关键数据和理论指导。本文首先搭建了线管式高温放电实验装置,研究了温度、气体介质对放电特性的耦合影响规律。高温会促进放电过程,降低起晕电压并且增大电流,但温度升高同时也会导致除尘器运行电压区间缩短。在CO2等电负性气体放电过程中,随着输出电压升高,依次可以观察到三种类型的放电阶段,即电晕放电、辉光放电和弧光放电。然而,在H2等非电负性气体放电过程中,只观察到了辉光放电。在CH4气体和CO气体放电过程中,由于气体分子本身较为活跃,与高能电子的碰撞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固体碳。化学反应对CO气体的放电特性几乎无影响,对CH4气体放电特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碳丝的生长与掉落的过程会导致放电极间距变化,并造成放电电流剧烈波动;(2)在某些情况下,碳丝的生长较为稳定,并且会触碰到阳极,造成阴阳极之间短路。在高温放电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高温放电模型,用于分析放电过程中的电荷分布以及电场强度分布。在空气负直流放电过程中,电子浓度随着半径r先增加,并在电离边界处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负离子浓度分布与电子分布相似,不过负离子是在吸附边界处达到最大值。正离子在阴极表面浓度最大,在电离区中浓度急剧降低,并在电离边界处降为0。在相同工况条件下,电负性差的气体放电过程中,电子浓度较高,负离子浓度较低,电场强度较低。非电负性气体,如N2、H2,在放电过程中不存在负离子,迁移区电荷均由电子构成。正极性放电过程中,电子主要集中在电离区,迁移区中仅存在少量从电离区漂移过来的电子,迁移区中电荷主要由正离子构成,正离子的浓度比电子浓度高4个数量级。本文搭建了小管径高温静电除尘实验装置,研究分析了温度和气氛对静电除尘器的效率和能耗的影响。高温对静电除尘器运行不利,温度升高,导致除尘效率下降、能耗升高。气氛对静电除尘器运行有较大影响,在600℃,热解煤气气氛中的最高除尘效率为77.12%,对应的能耗为58.35 W/(g/Nm3)。针对高温煤气静电除尘过程中存在的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本文研究了气氛调质和正极性电源两种优化方法。通过向热解煤气中添加CO2气体,在400℃,最大除尘效率提升了6.02%,并且在12kV输出电压的条件下,能耗指数降低了4.08 W/(g/Nm3)。正极性电源对高温热解煤气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和能耗具有优化效果,并且随着温度升高,正极性电源对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优化效果加强。在600℃,正极性电源将高温热解煤气静电除尘器的最高除尘效率提升了11.8%,并且在10kV输出电压的工况中,正负极性静电除尘器的能耗指数分别为17.01W/(g/Nm3)和39.54W/(g/Nm3)。基于实验研究结果,本文设计并搭建了高温热解煤气静电除尘中试装置。在500℃含油热解煤气条件下除尘器运行稳定性良好,并未出现短路等情况,除尘效率虽在61-78%之间波动,但随运行时间并没有明显下降。添加水蒸气可以优化放电特性,提高击穿电压,从而提升除尘效率。在500℃的烟气气氛中,通过水蒸气吹扫将水蒸气浓度从6.89%提升至18.53%,击穿电压从35kV增加至45kV,最高除尘效率从71%提升至78%。
张瑞翔[5](2020)在《燃煤飞灰颗粒的声波团聚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燃烧煤炭不仅将产生温室气体CO2,同时也将产生大量的燃煤飞灰颗粒物。其中PM2.5由于粒径小,难以被人体完全过滤,会随呼吸系统进入人体,进而引起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目前电厂中应用广泛的电除尘器对于PM2.5颗粒的捕捉效果较差,这是因为电除尘效率随着颗粒粒径的减小而降低。因此仍然有大量的细颗粒物进入大气中。为了提高除尘效果,需要使用预处理技术将小颗粒物凝并为大颗粒物,以便除尘器脱除。目前,声波团聚技术是预处理技术中研究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声波团聚是指利用高强声波对飞灰颗粒进行处理,使飞灰颗粒间发生团聚,进而增大飞灰颗粒群平均粒径的技术。目前研究者提出了一些颗粒团聚机理来解释声波团聚,其中最重要的是同向团聚机理和流体力学机理。流体力学机理主要分为共辐射压作用和声波尾流作用。但是,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声波团聚的实验研究上,而且对于声波团聚的最佳实验参数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标准。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主要从颗粒团聚机理分析,燃煤飞灰颗粒声波团聚的实验研究,电厂中试平台声波团聚试验研究以及电厂工程应用初步方案上展开。首先本文分析了颗粒物在流场中的受力情况,针对同向团聚机理,共辐射压效应和声波尾流效应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粒径、声波频率和声压级等参数对于团聚核函数的影响,并用碰撞效率修正团聚核函数。发现:存在最佳频率使得同向团聚核函数最大,同时当声波频率在1000Hz至2000Hz时,同向团聚核函数值基本接近最大值;流体力学团聚核函数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存在一个频率阈值,当超过这个值时,其大小基本不随频率而变化;应当考虑颗粒绕流造成的团聚效率修正问题。接着在自建声波团聚实验台上,我们以燃煤飞灰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声波各个参数对于燃煤飞灰颗粒团聚效果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喷雾对声波团聚的促进作用。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存在最佳频率1400Hz,且声波团聚效果随着声压级,团聚时间和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加入喷雾后,声波团聚效果大幅度提高,即使是低声压级也能达到甚至超过高声压级下的团聚效率。实验中,喷雾联合声波的团聚效率最高达到了70.7%,但是由于部分喷雾细颗粒未蒸发完全,导致该效率偏低于实际效率。接着,我们在大流量烟气下的电厂中试平台上试验了声波团聚对于飞灰颗粒的团聚效果。我们发现颗粒物团聚在1400Hz声波下达到较好的效果,且随着声压级的提高而增大,最大团聚效率达到了25%以上。同时我们发现声波团聚后形成的团聚体在烟道内存在破碎现象,这会导致实际团聚效果降低,但加入喷雾(水)或化学溶剂能够更好地促进颗粒团聚。另外实验结果还表明,声波团聚联合水喷雾或者化学溶剂喷雾能够极大地提高电除尘器对细颗粒物的捕捉效率。最后,根据团聚机理研究,声波团聚实验研究和中试平台声波团聚试验研究的结果,我们提出电厂工程应用初步方案。从可行性和节能性上看,三个方案中的声波耦合脱硫塔喷雾较为适合应用于电厂。
陈俊霖[6](2019)在《含尘高温烟气颗粒床内除尘及换热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冶金、化工、建材等工业流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排烟温度一般为8001200℃,烟气余热品位高,余热回收利用潜力大。但由于烟气含尘量较大,尤其对于含凝结/凝固性尘(如易凝结焦油气、低熔点熔融态金属)的烟气,高温状态下除尘较难。若直接对高温含尘烟气进行余热回收利用会导致换热表面积灰堵塞,凝结沉积物清理困难;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和除尘装置存在孔隙堵塞和再生困难、余热回收和除尘效率低等瓶颈问题,亟待解决。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固定颗粒床除尘器在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和含凝固性粉尘去除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但目前,运用CFD数值模拟高温含尘烟气在三维随机填充单层和双层颗粒床内除尘及换热特性研究较少,并且国内外几乎没有高温含凝尘烟气在颗粒床内的流动传热特性研究。此外,颗粒床除尘和余热回收一体化的研究也很少。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针对颗粒床复杂孔隙流道内高温含尘烟气除尘与换热耦合关系的关键科学问题,数值模拟研究了高温含固体粉尘烟气在单层和双层颗粒床内的除尘换热特性,定性定量地分析了影响除尘及传热特性的因素;实验研究了高温含凝固性粉尘烟气在单层颗粒床内的流动换热特性,获得了凝尘处于不同物态下的流动换热Nu关联式;提出了一种颗粒床除尘与余热回收一体化的结构,针对该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与优化分析,获得了各因素对床层压降、除尘效率、颗粒床容尘量和余热回收率的影响规律,为进一步工程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首先本文基于CFD(计算流体力学)和DEM(离散单元法)方法,建立了三维随机填充单层颗粒床除尘换热物理模型。研究了高温含固体粉尘烟气在单层颗粒床内的除尘和换热特性。颗粒间的接触采用“搭桥法”进行处理,模拟过程中认为粉尘接触到颗粒表面即被捕集。数值研究了颗粒床床层厚度、气体流速、粉尘粒径、气体温度及流动方向对单层颗粒床除尘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粉尘粒径大于5μm时,增加床层厚度,增大气体流速,均可以有效地提高除尘效率。而在壁面恒热流密度冷却的条件下,气体温度越高,除尘效率越低。流动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时,可提高除尘效率。并拟合获得了分级除尘效率与斯托克斯数(St)的关系式,当St<0.009时,分级除尘效率为一个定值,当St≥0.009时,分级除尘效率随着lg(St)的增加呈线性增加的趋势。基于平均对数温差和热平衡理论,计算得到了含尘烟气在颗粒床流动换热过程中的整体换热系数,发现粉尘的加入会强化流动过程中的换热,且整体换热系数随着粉尘载荷比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并拟合获得了低雷诺数下努谢尔数(Nu)和阿基米德数(Ar)、雷诺数(Re)和粉尘载荷比的计算关系式。然后基于CFD和DEM方法,建立了三维随机填充双层颗粒床除尘物理模型。数值研究了不同细颗粒层厚度、气体流速、粉尘粒径对于双层颗粒床除尘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双层颗粒床的床层压降增量随下层细颗粒的床层厚度增加近似呈线性增加的关系;上粗下细双层颗粒床对不同粒径粉尘的除尘效率相比于粗粒径单层颗粒床均有明显的提高,且该除尘效率随着下层细颗粒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于粒径在15μm以上的粉尘,除尘效率增加幅度较小,对于粒径在110μm的粉尘,双层颗粒床的除尘效果更显着,且通过粒径“拐点”得出,增加下层细颗粒床的床层厚度,可以提高细小粒径粉尘的除尘效率。对于双层颗粒床,可以通过较小的流速实现较高的除尘效率,因此,通过合理的设计上下层颗粒床厚度比和入口气体流速,可以实现在压损增量不大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除尘效率。拟合获得了不同床层结构分级除尘效率与St的关系式,当St小于某一值时,分级除尘效率为一个定值,当St大于该定值时,分级除尘效率随着lg(St)的增加呈线性增加的趋势。随着下层细颗粒床的厚度增加,该St转折值逐渐减小,表明孔隙尺度越小,惯性力对除尘效率的作用越明显。对于不同床层结构,当St增大到一定值时,除尘效率会趋于一致,表明惯性作用占主导地位时,滤层结构对除尘效率的影响减弱。该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设计高除尘效率、低阻力的颗粒床结构。含凝固性粉尘在颗粒床内流动换热及余热回收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变化,凝尘会有凝固的现象,从而影响床层内的流动换热,进而对余热回收和高温除尘等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针对含凝固性粉尘高温烟气在颗粒床内的流动换热特性开展了相关实验研究。基于平均对数温差和热平衡理论,计算得到了含凝尘烟气在颗粒床流动换热过程中的整体换热系数。结果表明,相比较于固体粉尘,凝尘在流动过程中的凝固放热对含尘烟气在颗粒床内的换热有强化作用,拟合得到了该条件下Nu计算关联式,其值同凝固性粉尘的质量流量和熔化热有关。而凝尘以液滴状流动对固定床内的流动换热有弱化作用,拟合得到了该条件下Nu计算关联式,其值同凝固性粉尘的载荷比有关。该结果揭示了凝尘物态对传热特性的作用机制,相关关联式可以用于含凝尘高温烟气颗粒床内过滤过程的传热设计计算。针对高温烟气除尘和余热回收一体化,本文提出了一种颗粒床换热过滤器的结构装置,将各级颗粒床层用紧密排列的换热管隔开,通过调节各级换热管束的流量,控制颗粒床层温度分布及余热回收率,实现对凝尘的有效捕集,同时对烟气余热进行高效回收利用。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含凝尘高温烟气比含固体粉尘高温烟气,可以更早达到较高的除尘效率,但其床层的整体压降也会偏高。在除尘的初始阶段,含凝尘高温烟气的整体换热系数高于含固体粉尘烟气,且该换热系数随着入口粉尘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原因是凝固性粉尘在流动过程中的凝固放热;但在除尘的后阶段,含凝尘高温烟气的整体换热系数低于含固体粉尘烟气,且该换热系数随着入口粉尘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原因是凝固性粉尘在流动过程中的凝固导致表面换热条件恶化。凝尘在颗粒床内流动后期,床层压降随着气体流速的减小而增加,随着气体流速的增加,床层的整体换热系数增加。最后,针对颗粒床换热过滤器的余热回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凝尘流动过程中,余热回收率随着气体流速和入口粉尘浓度的减小而增加,适当调控第二排换热管的水流量,可以有效地提高余热回收率。该装置结构可以同时实现较高的除尘效率(>98%)和较高的余热回收率(>70%)。同时理论分析了颗粒床换热过滤器滤料置换过程中,气体流速、入口粉尘浓度和各级换热管水流量对余热回收的影响规律。该颗粒床换热过滤器作为一种固定床除尘换热一体化概念的技术原型,有较高的除尘效率和余热回收率,为相关的示范工程和工业化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石峥[7](2019)在《高炉冲渣乏汽烟囱排烟除尘及凝结水回收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在工业化进程加快的今天,以钢铁工业为代表的工业制造业迅猛发展,不断排放的工业废气、废水、废渣得不到有效处置与利用,致使环境污染进一步恶化。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进绿色工厂建设,构建具有特色的绿色制造体系。作为污染排放大户,钢铁企业担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打造绿色、节能、环保的钢铁行业刻不容缓。钢铁企业高炉冲渣过程中经烟囱排放的烟气不仅排烟温度高,而且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和较多的可悬浮颗粒物,既加剧了“雾霾”形成的同时又造成了大量的工业余热及水资源的浪费。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缺乏高炉冲渣乏汽烟囱排烟余热、水蒸气凝结回收及高炉冲渣乏汽烟囱排烟中可悬浮颗粒物捕集的研究等问题,以河北省邯郸市某钢铁企业的1#高炉冲渣乏汽烟囱排放的烟气为研究对象,利用理论分析、现场数据采样、实验研究等方法,对烟气净化及水蒸气凝结回收进行分析探讨,明确烟气深度净化及凝结水回收的具体实验方法。针对烟气中可悬浮颗粒物,研究颗粒床除尘器消除粉尘颗粒物的过程,确定影响除尘器除尘效率和压力降的关键因素,探索提高除尘器性能的运行工况;针对烟气中饱和水蒸气,研究弓形折流板换热器凝结水的过程,明确影响换热器凝结效率的关键因素,探索提高换热器回收凝结水的运行工况,为钢铁企业高炉冲渣乏汽烟囱排烟的净化和资源回收提供思路,从而为降低钢铁企业烟尘污染程度并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进而达到实现“京津冀地区PM2.5下降25%”的目标作出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颗粒层除尘器,过滤层厚度为80mm、滤料粒径为3mm、过滤时间在25-40min之间时,烟气流速小于0.9m/s、粉尘质量浓度为3g/m3时,除尘效率可保持在90%以上,此时压力降大致为700pa;对于折流板换热器,冷却水流量在45-70m3/h时,饱和水蒸气含湿量在200-1300g/Kg之间、流量小于22m3/h时,综合凝结效率可保持在80%以上。该研究结果将为邯郸市某钢铁企业1#高炉冲渣乏汽烟囱的烟气消白项目提供改造依据。
王雨川[8](2019)在《气化炉煤气净化用湿式电除尘器电晕放电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最近几年,雾霾、酸雨频发,燃煤污染日益严重,实现煤炭的清洁利用迫在眉睫。煤气化技术实现煤炭清洁利用的有效手段,但气化后的煤气中含有大量颗粒物,直接用于发电会对发电机组造成破坏,因此需要净化。现有湿法洗涤净化工艺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严重,使用电除尘器替代传统湿法除尘装置是近些年研究的重点。气化炉煤气成分复杂,且存在爆炸可能,必须要解决其电晕放电的难题。因此本文通过探究气化炉煤气在湿式电除尘器中的电晕放电机理,找出气化炉煤气的电晕放电规律,为使用湿式电除尘器净化气化炉煤气提供理论支持。本文首先对气化炉煤气粉尘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气化炉煤气组分进行电晕放电试验和空载状态下的水雾荷电试验,最后通过湿式电除尘器的除尘试验,测得不同条件下使用湿式电除尘器净化气化炉粉尘的除尘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气化炉煤气粉尘疏松多孔,比表面约为7.8 m2/g,远大于一般工业粉尘,中位径为35.14μm,粉尘粘附性较强,应用湿式电除尘器具有更好效果。(2)气化炉煤气中各组分对于电晕放电影响从强到弱排列顺序为:H2>N2>CH4>CO>CO2,H2S和SO2的含量越低,在相同条件下,更容易获得更大的二次电流。(3)在相同条件情况下,选用实心1/4型喷嘴雾化性能最优,在0.7 MPa水压时,雾滴中位径达到47.49μm;随着水压的提高,相同电压下的二次电流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4)在喷淋液中增加表面活性剂可以有效增强湿式电除尘器电晕放电效果,以SDBS型表面活性剂效果为最优,在极配形式为鱼骨线+480C阳极板条件下,除尘效率可以由97%提高到99.5%。(5)当水压为0.5 MPa,电场风速为1.0 m/s,极配形式为四齿芒刺线+480C阳极板,不添加表面活性剂,喷嘴选择实心1/4型喷嘴时,可以获得最佳除尘效果,除尘效率可达99%。出口粉尘浓度在10 mg/m3以下。使用湿式电除尘器净化气化炉煤气,解决了湿法洗涤净化煤气时效率低,运行费用较高的难题,为我国气化炉煤气的净化提供了新思路,本课题的研究为湿式电除尘器在气化炉煤气净化的工业应用提供的理论和技术参考。
张先鹏[9](2018)在《基于低逸出功阴极放电的静电强化颗粒层高温除尘器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高温除尘技术是发展先进燃煤联合循环发电的关键环节,无论对于煤的清洁高效利用,还是对于冶金、石油以及化工领域的节能减排,均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在高温除尘工艺中,颗粒层除尘器和陶瓷过滤除尘器最有可能应用到系统净化中,而同陶瓷过滤除尘器相比,颗粒层除尘器在技术开发和工艺上更具有可行性。本文以基于低逸出功阴极放电的热电子发射式静电除尘器为启发,结合颗粒层过滤除尘机理,形成静电强化高温颗粒层除尘系统,从而得到一种新颖、高效的高温除尘技术。在前期所取得的研究基础之上,搭建了基于低逸出功阴极放电的静电强化高温颗粒层除尘试验台,对除尘器进行试验研究,取得单纯颗粒层过滤、只预荷电过滤以及预荷电协同颗粒层静电增强过滤相关除尘特性数据,并探讨了温度、颗粒球粒径、荷电电压、颗粒层厚度、收尘电压等因素对除尘效率的影响。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之上,对阴极放电的静电强化高温颗粒层除尘器的除尘效率用标准公式进行计算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基于试验数据获得了除尘效率的修正公式,利用该公式进一步从机理上分析了荷电电压、温度、风速、收尘电压、颗粒层厚度等因素对除尘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静电强化后的高温颗粒层除尘器能有效提高除尘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所得到的修正公式可为相关工程实际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许希[10](2016)在《高温气体中细颗粒物静电捕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展以煤炭清洁转化清洁发电技术为代表的洁净煤技术是实现我国能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方面。煤炭清洁转化发电中通过热解分离煤炭中的不同组分,实现各种成分的梯级利用,但热解产生的高温气体中含有大量颗粒物,对各种成分(焦油、煤气等)的分离和利用有着严重影响。在高温气体除尘技术中,静电除尘有着除尘效率高、气体处理量大、压力损失小,可靠性高等优点。但运行温度、气体成分和颗粒性质等关键参数对静电除尘器除尘特性有着重要影响,需要展开深入研究。论文开展了不同温度下电极结构、运行参数、气体成分和颗粒特性对颗粒静电捕集影响规律的基础和中试试验研究,以揭示颗粒高温下的静电捕集机理并提高其静电捕集效率。1.电极结构对高温气体中颗粒静电捕集的影响规律研究。实验发现表面光滑的圆杆电极相对尖刺电极和螺线电极能够达到更大电压,形成更高的电场强度,从而在700K和900K时能够取得较高颗粒物捕集效率。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除尘器中光滑圆杆电极的直径和放电极间距变化对颗粒捕集的影响规律;在所有试验温度下,5 mm直径电极收尘特性优于3 mm和8 mm电极;300 K下55 mm放电极间距电极的颗粒捕集效率最高,达99.6%,而随着温度升高,110 mm间距电极颗粒捕集效率优于55 mm间距电极和165 mm间距电极,在900 K下仍能达到87.4%。2.放电参数和烟气参数对颗粒静电捕集的影响规律研究。温度上升导致起晕电压和最大工作电压明显下降,且电晕区间减小;300K起晕电压/最大工作电压为17kV/39kV,而温度上升到900K则下降到9kV/17kV。工作电压的下降导致了颗粒静电捕集效率从99.8%下降到95%,且达到相同的颗粒捕集效率所需的输入功率显着增加。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和颗粒驱进速度随着烟气中颗粒浓度的上升而略有上升,而气体流速的上升降低了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但对于颗粒驱进速度则基本没有影响。3.气体性质和颗粒特性对电晕放电和颗粒静电捕集的作用机理研究。基于气体电离能、电负性和离子迁移率等气体性质开展了不同混合气体的放电实验,采用N2、He、CO2混合成的模拟煤气代替实际煤气开展高温静电除尘的实验方法。基于可循环高温静电实验台开展了飞灰颗粒和煤热解颗粒在空气和模拟煤气中的静电捕集研究。空气相比与模拟煤气,其起晕电压较低,最大工作电压更高,放电特性优于模拟煤气,有利于颗粒的荷电和捕集,但空气粘性相比模拟煤气更大,对颗粒捕集不利;300K下空气和模拟煤气中的飞灰颗粒静电捕集效率分别为99.5%和99.3%,而温度上升到900 K后,二者分别为86.2%和88.6%。对比飞灰颗粒和煤热解颗粒在模拟煤气中的静电捕集结果发现,飞灰颗粒和煤热解颗粒在300K下的颗粒捕集效率较为接近,分别为99.3%和99.1%,随着温度的升高,差别逐渐拉大,900 K下分别为88.6%和78.7%。煤热解颗粒含碳量较高,比电阻较小,在900K下比电阻为1.17x105Ωcm,已经接近静电除尘器的所适用的颗粒比电阻范围边缘,运动到收尘极板上的颗粒迅速释放电荷,在气流作用下产生二次夹带作用,导致煤热解颗粒的捕集效率在900K下低于飞灰颗粒。4.宽间距高温电除尘器中大流量实际烟气的颗粒捕集特性研究。基于实验室研究的结果,设计并搭建了 300mm同极距的线板式静电除尘器,并研究了实际高温烟气中颗粒的捕集效果,控制燃烧器一次风流量为215Nm3/h,当烟气温度从1020 K增加到563 K时,烟气流速从0.45 m/s增加到0.25 m/s,且对应最大工作电压从17.0kV上升为43.5kV,颗粒捕集效率从73.2%上升为99.2%;调整入口烟气流量,在当烟气流速从0.52 m/s减少到0.3 m/s时,颗粒捕集效率从66.2%下降为82.2%;对应驱进速度则相对稳定,分别为2.6 cm/s和2.4 cm/s。
二、静电增强颗粒层除尘器除尘效率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静电增强颗粒层除尘器除尘效率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湍流与化学团聚耦合促进燃煤烟气细颗粒物及SO3脱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燃煤电厂细颗粒物排放及控制现状 |
1.2.1 细颗粒物生成机理 |
1.2.2 细颗粒物排放控制技术 |
1.3 细颗粒物团聚技术 |
1.3.1 电凝并技术 |
1.3.2 声波团聚技术 |
1.3.3 磁团聚技术 |
1.3.4 水汽相变技术 |
1.3.5 湍流团聚技术 |
1.3.6 化学团聚技术 |
1.4 燃煤电厂SO_3排放及控制现状 |
1.4.1 SO_3生成机理 |
1.4.2 SO_3排放控制技术 |
1.5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试验装置及方法 |
2.1 引言 |
2.2 试验系统 |
2.2.1 湍流与化学耦合团聚试验系统 |
2.2.2 低低温电除尘试验系统 |
2.3 分析测试方法及仪器 |
2.3.1 细颗粒物采样 |
2.3.2 细颗粒物浓度与粒径分布 |
2.3.3 燃煤飞灰粒径分布 |
2.3.4 总尘采样 |
2.3.5 SO_3采样分析 |
2.3.6 烟气湿度 |
2.3.7 细颗粒物微观形貌与组分 |
2.3.8 离子浓度 |
2.3.9 雾化液滴粒径分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湍流团聚促进燃煤细颗粒物团聚与脱除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及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
3.2.1 实验系统及方法 |
3.2.2 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
3.3 湍流团聚促进燃煤细颗粒物团聚与脱除效果 |
3.3.1 湍流装置结构及流场分布 |
3.3.2 细颗粒物团聚效果 |
3.3.3 细颗粒物脱除效果 |
3.4 湍流涡尺度与维度对细颗粒物团聚与脱除效果的影响 |
3.4.1 湍流装置结构与流场分布 |
3.4.2 不同涡尺度与维度下细颗粒物湍流团聚效果 |
3.4.3 不同涡尺度与维度下细颗粒物脱除效果 |
3.4.4 湍流涡尺度与维度对细颗粒物团聚作用机理分析 |
3.5 湍流流场中不同尺度涡耦合促进细颗粒物团聚与脱除 |
3.5.1 湍流装置结构与流场分布 |
3.5.2 不同尺度涡耦合促进细颗粒物团聚效果 |
3.5.3 不同尺度涡耦合促进细颗粒物脱除效果 |
3.5.4 不同尺度涡耦合促进细颗粒物团聚机理分析 |
3.5.5 细颗粒物湍流团聚模式 |
3.6 烟气参数对细颗粒物湍流团聚与脱除效果的影响 |
3.6.1 细颗粒物浓度 |
3.6.2 烟气温度 |
3.6.3 烟气流速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湍流与化学团聚耦合促进燃煤细颗粒物团聚与脱除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及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
4.2.1 实验系统及方法 |
4.2.2 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
4.3 湍流与化学团聚耦合促进燃煤细颗粒物团聚与脱除效果 |
4.3.1 细颗粒物团聚效果 |
4.3.2 细颗粒物脱除效果 |
4.4 湍流与化学团聚耦合方式对细颗粒物团聚与脱除效果的影响 |
4.4.1 不同耦合方式下细颗粒物团聚效果 |
4.4.2 不同耦合方式下细颗粒物脱除效果 |
4.4.3 两种团聚技术耦合作用机理分析 |
4.5 湍流涡尺度与维度对细颗粒物耦合团聚与脱除效果的影响 |
4.5.1 不同涡尺度与维度下细颗粒物耦合团聚效果 |
4.5.2 不同涡尺度与维度下细颗粒物脱除效果 |
4.5.3 湍流涡尺度与维度对细颗粒物耦合团聚作用机理分析 |
4.6 湍流流场中不同尺度涡耦合促进细颗粒物耦合团聚与脱除 |
4.6.1 不同尺度涡耦合促进细颗粒物耦合团聚效果 |
4.6.2 不同尺度涡耦合促进细颗粒物脱除效果 |
4.7 烟气参数对细颗粒物耦合团聚与脱除效果的影响 |
4.7.1 细颗粒物浓度 |
4.7.2 烟气温度 |
4.7.3 团聚液喷入量 |
4.7.4 烟气流速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湍流团聚耦合脱硫废水喷雾蒸发促进细颗粒物团聚与脱除 |
5.1 引言 |
5.2 实验及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
5.2.1 实验系统及方法 |
5.2.2 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
5.3 脱硫废水喷雾蒸发产物特性 |
5.3.1 浓度与粒径分布 |
5.3.2 微观形貌与组成 |
5.4 脱硫废水喷雾蒸发对细颗粒物湍流团聚与脱除效果的影响 |
5.4.1 细颗粒物浓度与粒径分布 |
5.4.2 细颗粒物团聚体特性 |
5.4.3 细颗粒物脱除效果 |
5.5 湍流流场对脱硫废水蒸发特性的影响 |
5.5.1 不同粒径脱硫废水液滴蒸发特性 |
5.5.2 有无湍流团聚器时雾化液滴蒸发特性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湍流与化学团聚耦合促进低低温电除尘过程中SO_3与细颗粒物脱除研究 |
6.1 引言 |
6.2 SO_3在低低温电除尘过程中的凝结与脱除特性 |
6.2.1 实验系统及方法 |
6.2.2 SO_3在飞灰上的凝结特性 |
6.2.3 SO_3脱除特性 |
6.3 湍流团聚促进低低温电除尘脱除SO_3与细颗粒物研究 |
6.3.1 实验系统及方法 |
6.3.2 单独SO_3团聚与脱除特性 |
6.3.3 单独飞灰细颗粒物团聚与脱除特性 |
6.3.4 SO_3与飞灰细颗粒物共存时团聚与脱除特性 |
6.4 冷却水喷雾蒸发耦合湍流团聚促进SO_3与细颗粒物脱除研究 |
6.4.1 实验系统及方法 |
6.4.2 单独SO_3团聚与脱除特性 |
6.4.3 单独飞灰细颗粒物团聚与脱除特性 |
6.4.4 SO_3与飞灰细颗粒物共存时团聚与脱除特性 |
6.5 湍流团聚耦合低低温电除尘在实际燃煤机组的应用 |
6.5.1 机组运行情况介绍 |
6.5.2 湍流发生装置结构与布置形式 |
6.5.3 湍流团聚耦合低低温电除尘对燃煤细颗粒物的脱除效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后续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基于高压脉冲电源阴极放电的静电除尘器除尘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除尘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旋风除尘器 |
1.2.2 陶瓷过滤除尘器 |
1.2.3 袋式除尘器 |
1.2.4 颗粒层除尘器 |
1.2.5 静电除尘器 |
1.3 本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厂脉冲电源静电除尘器除尘特性测试与分析 |
2.1 电厂静电除尘系统简介 |
2.1.1 脉冲电源 |
2.1.2 高频电源 |
2.2 静电除尘器主要设计参数 |
2.3 粉尘性质 |
2.4 试验操作步骤 |
2.5 试验结果分析 |
2.5.1 不同电源运行工况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2.5.2 4种电源运行工况除尘器出口烟尘质量浓度的变化 |
2.5.3 脉冲电源节能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厂脉冲电源静电除尘器除尘特性理论分析计算 |
3.1 电场的离子密度分布特性 |
3.1.1 理论模型 |
3.1.2 计算及数据分析 |
3.2 分级除尘效率 |
3.2.1 粉尘荷电量 |
3.2.2 除尘效率计算 |
3.2.3 计算过程与分析 |
3.3 计算值与试验结果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脉冲电源稀土钨阴极放电的静电除尘器除尘特性 |
4.1 引言 |
4.1.1 热电子发射原理 |
4.1.2 放电阴极材料的制备 |
4.2 试验系统及装置 |
4.2.1 放电试验装置结构与主要构件 |
4.2.2 脉冲电源 |
4.2.3 程控系统 |
4.2.4 其他设备 |
4.2.5 试验装置的主要参数 |
4.3 试验方法 |
4.4 结果分析 |
4.4.1 阴极材料的放电特性 |
4.4.2 除尘性能理论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 |
5.1 主要结论 |
5.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5.3 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学研究与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气化炉粉尘粒子在电除尘器中的电气性能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气化炉粗煤气净化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电除尘技术在煤气净化方面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电晕放电原理 |
1.3.1 气体放电 |
1.3.2 电晕放电 |
1.4 电除尘器中粉尘粒子的凝并 |
1.5 粉尘的粘附性 |
1.6 粉尘的比电阻 |
1.7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装置与物料 |
2.1 实验系统 |
2.1.1 气体电晕放电实验装置 |
2.1.2 多功能电除尘实验平台 |
2.2 分析测试系统及仪器设备 |
2.2.1 颗粒物形貌分析系统 |
2.2.2 粉尘粒径分布测试系统 |
2.2.3 粉尘粘附力测试系统 |
2.2.4 粉尘含量测试系统 |
2.3 实验物料 |
2.3.1 气化炉粉尘 |
2.3.2 气化炉煤气各组分气体 |
2.3.3 化学药剂 |
第3章 气化炉粉尘特性及气体电晕放电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3 气化炉粉尘的理化性质分析 |
3.3.1 气化炉煤气粉尘SEM电镜分析 |
3.3.2 气化炉粉尘EDS分析 |
3.3.3 气化炉粉尘粒径分布分析 |
3.3.4 气化炉粉尘比表面积分析 |
3.3.5 气化炉粉尘比电阻分析 |
3.4 气体电晕放电规律研究 |
3.4.1 气体组分对电晕放电规律的影响 |
3.4.2 极线放电端相对方向对电晕放电规律的影响 |
3.4.3 气体压力对电晕放电规律的影响 |
3.4.4 加入气化炉粉尘对电晕放电规律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气化炉煤气粉尘凝并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水雾荷电凝并实验研究 |
4.3.1 电压及水雾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
4.3.2 水压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
4.3.3 喷淋覆盖率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
4.3.4 喷嘴类型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
4.4 电场特性对凝并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
4.4.1 电压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
4.4.2 极配形式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
4.4.3 放电极数量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
4.5 化学凝并实验研究 |
4.5.1 凝并剂种类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
4.5.2 凝并剂浓度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
4.5.3 表面活性剂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气化炉粉尘的粘附性及其在极板上的沉降规律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3 粉尘粘附性测量实验研究 |
5.3.1 实验仪器的改装与操作方法 |
5.3.2 粉尘含水量和化学凝并剂对粘附性的影响 |
5.4 粉尘沉降规律实验研究 |
5.4.1 材料准备与实验操作步骤 |
5.4.2 沉降规律结果与分析 |
5.5 粉尘收尘效率实验研究 |
5.5.1 水雾荷电对粉尘收尘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
5.5.2 电场特性对粉尘收尘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
5.5.3 化学凝并对粉尘收尘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4)基于热解煤气的高温静电除尘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高温除尘技术研究进展 |
1.2.1.旋风除尘器 |
1.2.2.多孔过滤式除尘器 |
1.2.3.颗粒层除尘器 |
1.2.4.静电除尘器 |
1.3.高温静电除尘技术文献综述 |
1.3.1.高温放电特性 |
1.3.2.高温环境中颗粒的静电迁移和捕集 |
1.3.3.高温强化捕集 |
1.3.4.高温静电除尘中试研究 |
1.3.5.存在的不足 |
1.4.本文研究内容 |
2.高温直流放电特性 |
2.1.引言 |
2.2.实验装置及方法 |
2.2.1.电加热温控炉 |
2.2.2.线管式放电装置 |
2.2.3.电路系统 |
2.2.4.实验气氛 |
2.2.5.实验方法 |
2.3.温度对放电特性的影响规律 |
2.3.1.温度对起晕、击穿电压的影响 |
2.3.2.温度对放电电流的影响 |
2.4.气氛对放电特性的影响规律 |
2.4.1.气氛对放电特性的影响 |
2.4.2.电负性气氛和非电负性气氛放电特性比较 |
2.4.3.一氧化碳放电特性 |
2.5.高温放电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
2.6.本章小结 |
3.高温直流放电的数值计算模型 |
3.1.引言 |
3.2.放电模型 |
3.2.1.负直流放电模型 |
3.2.2.正直流放电模型 |
3.3.离子迁移率的计算与讨论 |
3.3.1.离子迁移率拟合计算 |
3.3.2.气体介质对离子迁移率的影响 |
3.3.3.温度对离子迁移率的影响 |
3.3.4.利用离子迁移率预测放电电流 |
3.4.计算结果 |
3.4.1.模型检验 |
3.4.2.电场电荷分布 |
3.4.3.温度对放电特性影响规律 |
3.4.4.气氛对放电特性影响规律 |
3.4.5.电源极性对放电特性影响规律 |
3.5.本章小结 |
4.高温煤气颗粒静电捕集特性 |
4.1.引言 |
4.2.实验系统 |
4.2.1.高温静电除尘器本体 |
4.2.2.配气系统 |
4.2.3.给料系统 |
4.2.4.粉尘浓度采样及测量系统 |
4.2.5.粉尘特性 |
4.2.6.实验步骤 |
4.3.温度对颗粒静电捕集特性的影响规律 |
4.3.1.除尘器内电晕放电特性 |
4.3.2.温度对除尘性能的影响 |
4.3.3.运行参数选择 |
4.4.气氛对颗粒静电捕集特性的影响规律 |
4.4.1.除尘器内放电特性 |
4.4.2.气氛对除尘性能的影响 |
4.4.3.煤气气氛对静电除尘器运行的挑战 |
4.5.本章小结 |
5.高温煤气静电除尘优化技术 |
5.1.引言 |
5.2.实验装置 |
5.3.气氛调质 |
5.4.正极性电源 |
5.4.1.电源极性对放电过程的影响 |
5.4.2.电源极性对颗粒捕集的影响 |
5.4.3.正极性电源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
5.5.本章小结 |
6.高温煤气静电除尘中试试验研究 |
6.1.引言 |
6.2.试验方法 |
6.2.1.高温煤气静电除尘器设计 |
6.2.2.高温煤气静电除尘中试试验方法 |
6.3.试验结果与讨论 |
6.3.1.冷态试验结果 |
6.3.2.高温烟气静电除尘试验结果 |
6.3.3.含尘含油煤气静电除尘试验结果 |
6.3.4.高温热解煤气静电除尘器设计参考 |
6.4.本章小结 |
7.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全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
7.2.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燃煤飞灰颗粒的声波团聚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燃煤电厂细颗粒物处理技术 |
1.2.1 传统处理技术 |
1.2.2 混合除尘控制技术 |
1.2.3 团聚技术 |
1.3 声波团聚实验研究概况 |
1.4 声波团聚机理研究 |
1.4.1 同向团聚机理 |
1.4.2 流体力学作用机理 |
1.4.3 声致湍流团聚机理 |
1.4.4 其他团聚 |
1.5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5.1 实验研究 |
1.5.2 机理研究 |
1.6 本文主要内容 |
2 实验系统与方法 |
2.1 引言 |
2.2 声波团聚实验系统及设备 |
2.2.1 给料系统 |
2.2.2 团聚室 |
2.2.3 声源系统 |
2.2.4 气溶胶采样与测量系统 |
2.2.5 实验方法 |
2.3 中试平台试验系统及设备 |
2.3.1 电厂中试平台试验系统 |
2.3.2 中试平台声波集成及测试系统 |
2.3.3 实验方法 |
3 颗粒团聚机理分析 |
3.1 引言 |
3.2 颗粒在流场与声场中的受力 |
3.3 声波作用下的同向团聚机理核函数 |
3.3.1 挟带系数 |
3.3.2 同向团聚机理核函数 |
3.3.3 同向团聚核函数的影响因素 |
3.4 声波作用下的流体力学作用机理核函数 |
3.4.1 流体力学作用机理 |
3.4.2 流体力学作用机理的影响因素 |
3.5 总团聚核函数和碰撞效率 |
3.6 小结 |
4 燃煤飞灰颗粒声波团聚的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声波团聚体分析 |
4.2.1 燃煤飞灰粒度 |
4.2.2 声波团聚预处理效果 |
4.2.3 微观形态变化 |
4.3 频率对声波团聚的影响 |
4.3.1 不同声压级下频率对声波团聚的影响 |
4.3.2 不同给粉浓度下频率对声波团聚的影响 |
4.4 声压级对声波团聚的影响 |
4.5 初始浓度对声波团聚的影响 |
4.5.1 声波频率1400Hz下初始浓度对声波团聚的影响 |
4.5.2 声波频率1200Hz下初始浓度对声波团聚的影响 |
4.5.3 声波频率1600Hz下初始浓度对声波团聚的影响 |
4.5.4 浓度影响声波团聚总结及机理分析 |
4.6 团聚时间对声波团聚的影响 |
4.6.1 团聚时间对飞灰粒径分布的影响 |
4.6.2 团聚时间对团聚效率的影响 |
4.7 声波布置方式对声波团聚的影响 |
4.7.1 声波的布置方式 |
4.7.2 声波的布置方式对声波团聚的影响 |
4.8 声波波形对声波团聚的影响 |
4.8.1 波形介绍 |
4.8.2 波形对声波团聚的影响 |
4.9 喷雾增湿对声波团聚的影响 |
4.9.1 喷雾增湿及喷雾发生器 |
4.9.2 喷雾增湿对飞灰粒径分布的影响 |
4.9.3 喷雾增湿促进声波团聚的机理分析 |
4.10 本章小结 |
5 中试平台声波团聚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声波团聚测试结果与分析 |
5.2.1 频率对声波团聚的影响 |
5.2.2 声压级对声波团聚的影响 |
5.2.3 声波数量及布置方式对声波团聚的影响 |
5.2.4 团聚体破碎特性测试与分析 |
5.2.5 声波团聚效果验证 |
5.3 喷雾增湿团聚测试结果与分析 |
5.3.1 喷水联合声波对团聚的影响 |
5.3.2 化学溶剂联合声波对团聚的影响 |
5.4 团聚联合电除尘细颗粒脱除效果 |
5.4.1 除尘器出口颗粒粒径与质量分布 |
5.4.2 不同声波频率对除尘器颗粒脱除优化效果分析 |
5.4.3 喷雾对电除尘颗粒脱除优化效果的影响 |
5.4.4 化学溶剂对电除尘颗粒脱除优化效果的影响 |
5.5 小结 |
6 电厂实际工程应用初步方案 |
6.1 引言 |
6.2 工业应用概况 |
6.2.1 锅炉烟气处理 |
6.2.2 其他领域 |
6.3 声波参数选择 |
6.3.1 停留时间的选择 |
6.3.2 声强的选择 |
6.3.3 声波发生方向的选择 |
6.3.4 声波发生方式的选择 |
6.4 电厂实际应用初步方案 |
6.4.1 空气压缩式声波发生器及安装方案 |
6.4.2 声波团聚联合静电除尘器方案 |
6.4.3 声波与脱硫塔喷雾耦合方案 |
6.5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6)含尘高温烟气颗粒床内除尘及换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颗粒床除尘特性 |
1.2.2 颗粒床换热特性 |
1.2.3 颗粒床除尘换热一体化研究 |
1.3 前人研究不足之处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温含尘烟气在单层颗粒床内除尘换热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
2.1 计算模型 |
2.1.1 物理模型 |
2.1.2 控制方程 |
2.2 模型验证 |
2.2.1 网格无关性验证 |
2.2.2 过滤模型验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床层厚度对分级除尘效率的影响 |
2.3.2 气体流速对分级除尘效率的影响 |
2.3.3 入口气体温度对分级除尘效率的影响 |
2.3.4 重力沉降对分级除尘效率的影响 |
2.3.5 分级除尘效率与斯托克斯数的关系 |
2.3.6 传热特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温含尘烟气在双层颗粒床内除尘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
3.1 计算模型 |
3.1.1 物理模型 |
3.1.2 控制方程 |
3.2 模型验证 |
3.2.1 网格无关性验证 |
3.2.2 过滤模型验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床层结构的压降 |
3.3.2 床层结构对分级除尘效率的影响 |
3.3.3 入口气体流速对分级除尘效率的影响 |
3.3.4 分级除尘效率与斯托克斯数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凝固性粉尘高温烟气在颗粒床内流动换热实验研究 |
4.1 实验系统 |
4.1.1 实验平台 |
4.1.2 实验过程 |
4.2 床层整体换热系数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压降验证 |
4.3.2 入口气体温度变化 |
4.3.3 颗粒床在不同温度条件的传热特性 |
4.3.4 不同凝固性粉尘质量份数对颗粒床传热特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温含凝尘烟气在颗粒床换热过滤器内除尘和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
5.1 实验系统 |
5.1.1 实验平台 |
5.1.2 计算模型 |
5.1.3 实验过程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不同粉尘种类条件下压降、除尘效率和整体换热系数的对比 |
5.2.2 不同气体流速条件下压降、除尘效率和整体换热系数的对比 |
5.2.3 不同入口粉尘浓度条件下压降、除尘效率和整体换热系数的对比 |
5.2.4 不同换热管水流量条件下压降、除尘效率和整体换热系数的对比 |
5.2.5 滤料置换实验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温烟气余热回收效率分析 |
6.1 铜冶金行业烟气的余热回收理论分析 |
6.2 颗粒床换热过滤器的余热回收率分析 |
6.3 颗粒床换热过滤器滤料置换过程中余热回收预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高炉冲渣乏汽烟囱排烟除尘及凝结水回收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烟气余热回收技术现状 |
1.3 烟气除尘技术现状 |
1.4 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某钢铁企业冲渣系统技术分析及存在问题 |
2.1 高炉冲渣工艺简介 |
2.2 高炉冲渣工艺的特点 |
2.3 某厂高炉应用INBA法炉渣处理技术现状 |
2.3.1 某钢铁厂采用的INBA系统组成 |
2.3.2 高炉及INBA系统技术参数 |
2.3.3 INBA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某钢铁企业冲渣水烟气采样及分析 |
3.1 测试对象 |
3.2 现场测试采集项目 |
3.3 测试设备的选择 |
3.3.1 烟气温度测量仪器的选择 |
3.3.2 烟气含湿量测量仪器的选择 |
3.3.3 烟气可悬浮颗粒物采样仪器的选择 |
3.3.4 粉尘称重仪器的选择 |
3.3.5 滤膜分析仪器的选择 |
3.4 测试前期准备 |
3.4.1 滤筒或滤膜的准备 |
3.4.2 采样器的流量校准 |
3.4.3 测试方案的确定 |
3.5 测试过程及采样数据分析 |
3.5.1 温度的采样 |
3.5.2 含湿量的采样及分析 |
3.5.3 颗粒物的采样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验台搭建及测试结果分析 |
4.1 实验研究目的 |
4.2 实验研究装置的可靠性保证 |
4.3 除尘器除尘实验研究 |
4.3.1 实验台装置 |
4.3.2 过滤介质的选取 |
4.3.3 过滤粉尘的选取 |
4.4 过滤效率影响因素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
4.4.1 实验原理 |
4.4.2 烟气流速和过滤层粒径对过滤效率的影响 |
4.4.3 粉尘质量浓度和过滤层厚度对过滤效率的影响 |
4.4.4 过滤时间对过滤效率的影响 |
4.5 过滤压力降影响因素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
4.5.1 实验原理 |
4.5.2 烟气流速对过滤器过滤压力损失的影响 |
4.5.3 过滤时间对过滤器过滤压力损失的影响 |
4.5.4 过滤层厚度和粉尘质量浓度对过滤器过滤压力损失的影响 |
4.6 换热器凝结实验研究 |
4.6.1 实验台装置 |
4.6.2 实验原理 |
4.7 凝结效率影响因素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
4.7.1 饱和水蒸气流量对凝结效率的影响 |
4.7.2 饱和水蒸气含湿量对凝结效率的影响 |
4.7.3 冷却水流量对凝结效率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8)气化炉煤气净化用湿式电除尘器电晕放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气化炉煤气技术与气体放电机理 |
1.2.1 气化炉煤气原理 |
1.2.2 气体电晕放电原理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气化炉煤气净化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湿电除尘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第2章 实验装置与实验内容 |
2.1 气体电晕放电装置 |
2.1.1 高压供电系统 |
2.1.2 极配系统 |
2.2 湿式电除尘器 |
2.2.1 发尘装置 |
2.2.2 低压控制系统 |
2.2.3 喷淋系统 |
2.2.4 采样系统 |
2.3 粉尘的理化性质 |
2.3.1 气化炉粉尘的扫描电镜(SEM)测量 |
2.3.2 气化炉粉尘特性分析 |
2.3.3 气化炉粉尘比表面积 |
2.3.4 粉尘的粒径分布分析 |
2.4 气体电晕放电试验内容 |
2.4.1 实验条件 |
2.4.2 实验步骤 |
2.4.3 实验内容 |
2.5 水雾荷电试验内容 |
2.5.1 实验条件 |
2.5.2 实验内容及方法 |
2.6 湿式电除尘器除尘效率试验 |
2.6.1 实验条件及步骤 |
2.6.2 实验内容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气性能及除尘效率分析 |
3.1 气化炉粉尘的理化性质分析 |
3.1.1 气化炉粉尘SEM分析 |
3.1.2 气化炉粉尘EDS分析 |
3.1.3 气化炉粉尘粒径分布分析 |
3.1.4 气化炉粉尘BET分析 |
3.2 气体电晕放电机理分析 |
3.2.1 极板间距对于电晕放电的影响 |
3.2.2 线间距对于电晕放电的影响 |
3.2.3 空载极配形式对于电晕放电的影响 |
3.2.4 气体组分对于电晕放电的影响 |
3.2.5 气体压力对于电晕放电的影响 |
3.2.6 煤气介质中极配形式对于电晕放电的影响 |
3.3 雾化效果分析 |
3.3.1 水压对于粒径分布的影响 |
3.3.2 喷嘴类型对于粒径分布的影响 |
3.4 水雾特性对于电晕放电性能的分析 |
3.4.1 水压对于电晕放电性能的影响 |
3.4.2 喷嘴类型对于电晕放电性能的影响 |
3.4.3 喷淋量对于电晕放电性能的影响 |
3.4.4 喷淋液对于电晕放电性能的影响 |
3.4.5 极配形式对于电晕放电性能的影响 |
3.4.6 电场风速对于电晕放电性能的影响 |
3.5 除尘效率分析 |
3.5.1 水压对于除尘效率的影响 |
3.5.2 喷嘴类型对于除尘效率的影响 |
3.5.3 喷淋液类型对于除尘效果的影响 |
3.5.4 极配形式对于除尘效果的影响 |
3.5.5 电场风速对于除尘效率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9)基于低逸出功阴极放电的静电强化颗粒层高温除尘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温除尘研究现状 |
1.2.1 旋风除尘器 |
1.2.2 陶瓷过滤除尘器 |
1.2.3 静电除尘器 |
1.2.4 袋式除尘器 |
1.2.5 颗粒层除尘器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设备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热电子发射材料 |
2.1.2 过滤介质 |
2.1.3 粉尘性质 |
2.2 试验台设计 |
2.2.1 试验流程 |
2.2.2 荷电区 |
2.2.3 收尘区 |
2.2.4 配气系统 |
2.2.5 配电系统 |
2.2.6 程控系统 |
2.2.7 粉尘系统 |
2.2.8 其它辅助和测量设备 |
2.3 试验主要参数 |
2.4 除尘效率计算 |
2.5 试验操作步骤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静电强化颗粒层除尘器除尘试验与理论计算公式修正 |
3.1 热电子发射原理 |
3.2 粉尘荷电原理 |
3.2.1 电场荷电 |
3.2.2 扩散荷电 |
3.2.3 综合荷电 |
3.3 颗粒层过滤机理 |
3.3.1 扩散效应 |
3.3.2 拦截效应 |
3.3.3 惯性碰撞 |
3.3.4 重力沉降 |
3.3.5 静电力作用 |
3.3.6 综合捕集效率 |
3.4 除尘效率的计算 |
3.4.1 预荷电区效率 |
3.4.2 收尘区效率 |
3.4.3 总除尘效率 |
3.5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
3.5.1 单纯颗粒层的比较 |
3.5.2 静电强化颗粒层的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工况下静电强化颗粒层除尘器的除尘性能 |
4.1 荷电区温度的影响 |
4.2 收尘区温度的影响 |
4.3 荷电电压的影响 |
4.4 收尘电压的影响 |
4.5 颗粒层厚度的影响 |
4.6 颗粒球粒径的影响 |
4.7 过滤风速的影响 |
4.8 粉尘粒径的影响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高温气体中细颗粒物静电捕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列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高温除尘技术研究进展 |
1.3 高温静电除尘的研究现状和技术特点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2 电极结构对电晕放电和颗粒捕集的影响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装置和方法 |
2.2.1 实验系统组成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实验颗粒特性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电极结构对电晕放电的影响 |
2.3.2 电极结构对颗粒捕集效率的影响 |
2.3.3 颗粒粒径对颗粒捕集效率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运行参数对颗粒静电捕集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装置和方法 |
3.2.1 实验系统组成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实验颗粒特性 |
3.3 实验结果 |
3.3.1 温度对电晕放电特性的影响 |
3.3.2 温度对颗粒静电捕集的影响 |
3.3.3 放电参数对颗粒静电捕集的影响 |
3.3.4 烟气参数对颗粒静电捕集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气体性质和颗粒特性对颗粒静电捕集的作用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装置和方法 |
4.2.1 实验装置组成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实验颗粒特性 |
4.3 实验结果 |
4.3.1 气体放电性质分析和比较 |
4.3.2 空气和模拟煤气的放电特性 |
4.3.3 气体成分和颗粒特性对颗粒静电捕集效率的影响规律 |
4.3.4 粒径对颗粒静电捕集效率的影响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5 高温静电除尘中试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中试试验设计与方法 |
5.2.1 高温静电除尘中试设计 |
5.2.2 高温静电除尘中试试验方法 |
5.2.3 实验颗粒性质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除尘器内的电晕放电特性 |
5.3.2 颗粒静电捕集的实验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未来工作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静电增强颗粒层除尘器除尘效率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湍流与化学团聚耦合促进燃煤烟气细颗粒物及SO3脱除研究[D]. 孙宗康. 东南大学, 2021
- [2]基于高压脉冲电源阴极放电的静电除尘器除尘特性研究[D]. 王宏成.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3]气化炉粉尘粒子在电除尘器中的电气性能实验研究[D]. 王新. 燕山大学, 2020(01)
- [4]基于热解煤气的高温静电除尘技术研究[D]. 陈泉霖. 浙江大学, 2020(07)
- [5]燃煤飞灰颗粒的声波团聚实验研究[D]. 张瑞翔. 浙江大学, 2020(08)
- [6]含尘高温烟气颗粒床内除尘及换热特性研究[D]. 陈俊霖.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19(08)
- [7]高炉冲渣乏汽烟囱排烟除尘及凝结水回收实验研究[D]. 石峥.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2)
- [8]气化炉煤气净化用湿式电除尘器电晕放电性能研究[D]. 王雨川. 燕山大学, 2019(05)
- [9]基于低逸出功阴极放电的静电强化颗粒层高温除尘器性能研究[D]. 张先鹏.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10]高温气体中细颗粒物静电捕集研究[D]. 许希. 浙江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