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论民初孙中山的党德重构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赵炎才[1](2022)在《孙中山近代责任观的历史透视》文中研究指明责任乃孙中山近代话语体系中的一个关键词,几乎覆盖其活动的所有空间。其诠释责任的话语形式多样,所涉内涵包括责任概念释义、责任类型分类和责任精神分疏等方面。他认为责任乃国民内在道德素养,外现为投身于政治变革与维护共和,促进和平。价值取向、内在责任和外在责任是其责任观的具体构成,而由低而高的义务、责任与天职为三要义。孙中山以实现"三民主义"为核心责任并逐渐析出领域、群体、空域和时域等责任,责任精神则主要涵盖人本、历史、道德、职业与法律等方面。不仅如此,他还身体力行,自觉践行责任。孙中山责任观在形式、方法、内涵与实践等方面的特色无不彰显其重要的历史文化贡献。
赵炎才[2](2021)在《清季民初革命派的尚俭善政思想刍议——以孙中山和宋教仁为中心》文中指出清季民初以孙中山、宋教仁为代表的革命派针对中国近代社会之窘状,利用传统尚俭善政精神,努力融合西方近代相关思想,积极推进中国传统政治近代化。他们自觉遵循尚俭精神探寻有效之法不断追求善政,充分利用俭以养德强化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贯彻俭政精神革故鼎新着力打造良善共和政府,秉持尚俭善政精神继续革命循名责实再造共和,四个有机统一彰显重构中国近代尚俭文化特质。他们的具体践行促进了中国传统尚俭思想近代化,丰富了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内涵,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历史进程。
周四丁[3](2020)在《国家治理的伦理维度》文中研究说明好国家是治理出来的,坏国家也是治理出来的。国家治理是国家治理者借助德治、法治等等手段进行国家整治的活动。要正确认识、理解和把握国家治理问题,我们应该首先依据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深入系统地探究和认知“国家”这一概念的内涵。“国家”不是黑格尔所说的那种抽象实体,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体地说,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基础达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国家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更是不断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具有不同的特征,但它们也具有某些共同性;国家治理是所有国家形态获取合理性和合法性的根本途径。国家治理不仅是一个实然意义上的政治问题,还是一个应然意义上的伦理问题。将国家治理视为一个伦理问题,这不仅意指人类的国家治理活动需要伦理的价值导航和护航,而且意指国家本身内含伦理精神。历史地看,人类创建国家的初衷和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幸福;或者说,人类是基于一定的目的善创建国家的。国家的主要功能是分配社会资源,因此,分配正义往往是国家治理旨在实现的目的善。由于公配正义与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相通的,我们也可以将维护公民基本权利视为国家治理的目的善。为了实现分配正义,国家治理者往往诉诸德治与法治手段,这说明国家治理还内含工具善。德治强调治国理政者的道德素质与榜样示范作用。法治不仅要依法而治,还要依良法而治。法治之善是指法律应基于人性而不是完全顺应人性。国家治理的目的善与工具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在现代政党政治中,国家治理需要由执政党来实施,因此,执政党党德在国家治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执政党党德是通过执政党的制度建设状况和执政党党员的美德状况得到体现的。执政党的制度建设应该充分体现公正性,执政党党员应该培养奉献、忠诚、廉洁等等美德。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自身的党德建设。国家治理也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公民道德状况基础之上。公民道德状况的好坏,不仅反映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水平,而且会对执政党的国家治理活动产生深刻影响。在当今中国,我们党十分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其理由之一是要通过推进社会公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家庭美德建设和个人品德建设,不断提高我国公民的道德素质,同时为新时代国家治理提供价值支持。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党坚持走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并驾齐驱的道路。国家治理不仅涉及国内事务,而且涉及国际事务。当国家治理活动延伸到国际领域的时候,它应该受到国际伦理的规约。国际伦理要求世界各国正确认识和处理国与国之间的伦理关系以及国家与国际社会的伦理关系,其实质是要求世界各国以合乎伦理的方式认识和处理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民族利益与人类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具有深厚的国际伦理意蕴,它反映了当代中华民族对国家、国际关系、世界格局、国际正义、人类文明等等进行伦理认知所达到的国际伦理境界。
胡琳[4](2019)在《《临时公报》与袁世凯政治形象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临时公报》是袁世凯筹备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官方出版物,记录了民初政权的两次更迭和从南到北的转移过程。袁世凯利用《临时公报》塑造个人形象、扩大权势、引导舆论,完成了从“袁全权”到“大总统”的个人政治身份转变。第一章交代了《临时公报》创刊和停刊的社会政治环境。创刊时辛亥革命刚刚成功,革命党人建立南京临时政府;清朝被迫退位,授权袁世凯“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北方新闻事业在政治斗争的推动下繁荣发展。停刊时袁世凯完成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临时参议院迁往北京开会。第二章对《临时公报》的版面设置、栏目设置和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介绍了报纸封面和目录页的排版、栏目种类和数量。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新闻、法律、社会广告和爱国公债八个方面介绍主要内容。第三章分析了《临时公报》重点报道内容是如何建构袁世凯的政治形象,重点围绕南北定都、北京兵变、五族共和、人员任命、兴办学堂这五个主题,剖析每个主题意图展现的政治形象。第四章从创刊目的、停刊原因和内容三个角度挖掘《临时公报》与袁世凯之间的关系。创刊是为了满足袁世凯树立权威、掌握新闻话语权的需求;停刊是由于袁世凯完成了“袁全权”到“大总统袁”的身份转变,南京临时政府统一为“北京政府”;报纸内容多角度塑造袁世凯正面形象、重点建构“大总统”身份。第五章从性质、内容、功能、地位四个角度对《临时公报》进行认识评价。本质上是一份官方出版物,记录了民初政权从南到北转移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在袁世凯引导舆论中发挥关键作用,更是保存了那段特殊时期的政治生活资料。
周游[5](2016)在《象征、认同与国家:近代中国的国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近代中国,国旗是国家的象征,也是政权(或政治势力)的标识。由于近代中国政治动荡、政权更替不断和长期多政权并存局面的存在,使国旗在政治运用上也呈现出一个复杂的面相。国旗作为国家的象征,本身就具有民族主义的意象,这也使其成为建构国家认同的重要政治符号之一。晚清黄龙旗在象征皇帝和王朝国家的基础上,随着近代国民、主权等观念的传入,逐渐被赋予了民族主义的象征意义。中华民国建立后,五色国旗的制定和“五族共和”象征意义的赋予,以及民初国旗象征意义的推广,都是在建构国家认同的层面上运用国旗。即便是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国旗被赋予了强烈的“党国”意识形态后,在抗战时期与四行“孤军”相关的国旗运用中,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仍能超越“党国”意识形态,彰显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象,成为民众想象民族国家的政治符号。但是,在近代中国,国旗也常常是政权(或政治势力)的标识,是建构政权认同的政治符号。各政治势力常以派系(或政党)旗帜竞争国家旗帜,又以权力或武力塑造国旗的权威,以悬挂国旗建构政权认同。这样,国旗在某一层面上也成为政治势力传播意识形态、建构政治合法性的政治符号。尤其在整个民国时期,在中央政权之外,常存在异质势力或者不同的政权,这些异质势力或政权也视情况悬挂自己党派的旗帜,以彰显自己的特质,或悬挂其他政权的国旗,以表示对其他政权的认同。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国旗在近代中国的政治运用和象征意义的嬗变及走向,却也是现代中国民族国家建构的缩影。民族国家认同包括国家、政权和政党认同等形式,如果以民族国家为公约数,从晚清“国旗”出现,到国民党以党旗代国旗,再以国旗塑造“党国”之民,国旗的象征意义是一个逐渐从做“加法”走向做“减法”的过程。也即是说,在总的趋势上,近代国旗的象征经历了一个从政权(朝代)到国家,再由国家到政权(政治势力)的演变过程。
钟立华[6](2014)在《民国初期孙中山国家观研究(1912-1924)》文中研究说明1912年至1924年是孙中山活跃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最重要的时期,他作为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是革命派的精神领袖,所倡导的民主、共和的精神为广大人民所认同。这段时期也是孙中山在构建中国民族国家进程中的一段斗争历史,他的国家观随着革命斗争实践得以发展和完善。孙中山的理想国家构建,包括主权在民、维护国家的统一独立富强、塑造新国民,其动因在于论证民主共和国的合法性、进行广泛的政治动员和新国家政治文化的培育作为精神依托。孙中山顺应世界潮流发展,努力探索民主、共和的道路,他信奉自创的三民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虽然没有以此完成民族国家的构建任务,但经过发展后成为了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其中的重要思想被国共两党所吸收和借鉴,继续完成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任务。因此,孙中山的国家观在中国民族国家构建的进程中具有重大的贡献,对中国共产党也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也有重要的地位。要客观全面分析孙中山在民国初期国家观的内容,不仅要通盘考察他进行的坚决革命斗争,还要在历史背景下分析其中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孙中山的国家建构方略虽未在全国范围内施行,但他始终如一地维护国家完整统一、追求强国富民的目标,以及“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经受得起历史考验而被人们推崇,时至今日,作为中华民族两岸人民共同尊崇的伟人,他的精神对维系两岸同胞情感、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依然发挥作用。
曾长秋,胡佳[7](2011)在《近十年国内学者关于孙中山道德思想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学术界孙中山道德思想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着重综述了近十年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从中挖掘出一些新的研究特色。
孙俊云[8](2009)在《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和最早从事政党活动的革命家,创立了我国第一个近代政党,并通过它领导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根据革命实际,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以党治国”思想,为革命政党的建设及其建国实践提供了思想指引。但是,孙中山逝世后,中国国民党的领导权被右派篡夺,加之“以党治国”思想本身的局限性,使其在实践中出现了偏差,因而这一思想备受诟病,并在很长时间内鲜有研究。政党政治在中国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根据政党政治在中国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对孙中山从事的“以党治国”的政治实践重新认识,对这一理论重新评价,挖掘其中的合理因素加以创造性地利用,对于推动当代中国的政党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导论的内容,主要包括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研究的意义,学术界研究综述,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基本理论前提和论文框架。其中“以党治国”的内涵界定是本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前提。本文将“以党治国”界定为政党与政权关系模式的总和。这样就把孙中山曾经主张过的竞争型议会政党政治模式和仿效苏俄的以党治国模式统合起来,在纵向上,“以党治国”就有了一个宽泛的时间跨度,即贯穿孙中山建党实践的始终;在横向上,“以党治国”是包含主体、客体、路径在内的完整的要素架构,有了更宽泛的幅度。第二章对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概括。本文认为,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发展演变的的历史轨迹,可以划分为“雏形期”、“探索期”、“成型期”和“成熟期”,并与国民党发展演变的几个历史时期相对应。第三章对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进行了横向剖析,即从“以党治国”的主体、客体、路径三要素上一一进行解析。其中,对政党这一主体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修明党德”;对“国”这一客体,主要从“是什么样”的角度进行了解读;对“主义”治国这一路径,本文从“主义”治国是以党治国的根本、“主义”治国重在宣传两方面论述了孙中山的“主义”治国这一主张的特点,接着分析了“主义”治国在当时未能得到很好地贯彻的表现和原因。第四章是对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当代思考,也是本文的落脚点。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中蕴含的从中国实际出发的探索精神,包含的很多具体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对于我们今天政党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吸收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中的合理成分,扬弃其中的消极因素,推进中国共产党政党文明建设是当前研究孙中山思想的意义所在,本部分主要从坚持以德立党、实行“主义”治国和摒弃政党人治,实行政党法治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曹先磊[9](2008)在《孙中山政党伦理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政党的发展面临诸多伦理向度上的矛盾和冲突,亟待理论的探究和澄清。政党伦理就是研究政党正当性及其操作规范和方法论的一门学问。政党伦理作为政党文明的价值内核和价值基准,对政党的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导向、规范和终极价值关怀的意义。孙中山作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创始人,其政党活动在我国最早,经验也比较丰富。在领导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孙中山高度重视政党伦理建设,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政党伦理思想。孙中山政党伦理思想的形成背景分为社会政治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两个部分,中国近代政党政治的产生和发展是其社会政治背景的主要方面,中国近代政治伦理观念的转变、西方政治文化的传入和中国近代政党伦理的兴起构成其思想文化背景。孙中山政党伦理思想的发展轨迹可以细分为萌芽时期、产生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和成熟时期五个阶段,每一时期都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呈现出螺旋上升的轨迹。孙中山政党伦理思想的内容分为政党价值理念、政党制度伦理和政党党员伦理三个部分,民族主义内含的爱国救国论、民权主义内含的主权在民论、民生主义内含的贫富相均论构成政党价值理念;修明党德思想、规范党争思想、有限自由思想构成政党制度伦理;主民仆官论和提倡修身思想构成政党党员伦理。孙中山政党伦理思想有三个特点,分别为中西合璧性、革命与革心并进性和实践性。家长制作风、片面依赖以党治国和人群划分论等思想表现了孙中山政党伦理思想的时代局限性,是我们今天进行政党伦理建设应该吸取的教训;公仆意识、反对腐败等思想是孙中山政党伦理思想的精华,对新时期的政党伦理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闫婷婷[10](2007)在《论民国的地方自治》文中认为民国时期处于社会转型的剧变阶段。在外来帝国主义、清末残余封建势力、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及新式军阀等多股政治势力的共同作用下,民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子系统都在急剧地变化并相互作用。民国的各种政治家,一方面通过相关的政治思想理论表达本阶级的政治诉求,另一方面积极地进行政治实践活动,使这一时期的政局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地方自治就是这一时期政治与社会转型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当时的行政体制和制度变迁,会对后续的政治生活形成路径限制。因此,从政治学和行政学的角度对民初地方自治思想与实践进行理论分析,能够为我们分析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提供学术性的思路和见解。地方自治是调整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一项政治制度,本文从历史角度切入,对民国的地方自治思想及实践活动展开深入分析,意在对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地方自治思想及以蒋介石为首的军阀推行的地方自治运动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弄清当时的地方自治政治思想制度与当时社会的融合与扭曲问题。本文以政治学和行政学为理论支撑,对孙中山地方自治思想和制度设计的内在缺陷,以及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的实践运行和客观效果,从内在机制和外在制约因素展开论述,通过对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理论思考,力求能够为当今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提供借鉴。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对相关学术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提出本文的选题意义和背景。同时对于地方自治的理论渊源和与地方自治相关的基本概念予以澄清和梳理,为其后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对孙中山地方自治思想和制度设计的内容进行理论分析,揭示其理论进步意义和先天缺陷。孙中山的地方自治思想有一个逐渐变化完善的过程。他的地方自治思想在行政层级上包括两方面内容:对省制和县制地方自治的研究。他本人从最初主张“省自治”到最后落脚于“县自治”,其中的变化是内外因交互作用促成的。一方面他认识到县的区域较小,人口适宜,交通便利,人民对于县内事务可以行使直接民权而不必假手他人。所以以县为单位进行地方自治,可以让人民直接练习四权,逐步养成政治能力,进而到省事和国事人民均可自行主持。另一方面四分五裂、内忧外患的政局也使他不敢再放权于省,以免造成军阀林立的局面。孙中山地方自治思想与西方相关理论比较,其在地方自治的制度设计上存在着先天缺陷:一方面是中国政治社会环境对地方自治实施的巨大负面影响没有引起他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孙中山提出的“党治”思路存在着极大的弊端。第三部分着重对民初各地实力派系所推行的地方自治进行梳理和分析。从地方军阀倡导的“联省自治”到地方实力派推行的乡村自治,都是民初地方自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股政治势力同后来南京国民政府的地方自治实践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二者都号称以孙中山的地方自治理论作为自治实践的指导思想,并且都试图通过地方自治来完成社会整合、巩固自身实力。从政治学的角度看,不同政治势力的利益博弈给予地方自治实践相应的空间和机会,同时又是阻碍地方自治实践取得成功的最大因素,这是民初地方自治的显着特征。第四部分是对国民政府的地方自治活动进行理论分析。国民政府的地方自治实践经历了“自治——保甲——将自治融于保甲”三个阶段的变化,从主张分权、扩大政治参与的地方自治,演变为加强人身控制的保甲制度,这是国民政府根据社会变化情况不断调整政策的结果。其中的原因有其阶级局限性的影响,但从亨廷顿的政治理论来看,其中不乏切合现实需要的因素。当时社会状况(内忧外患、军阀割据、缺乏相应的中央权威和政治稳定)的各种变化,使国民党在地方自治的实施中发生扭曲,反映了政治发展本身的内在规律性。第五部分是对民初地方自治的理论分析和现实思考。本文得出三个结论:1.作为政治思想家的孙中山,在地方自治的制度设计上具有先进性;但作为一名实践家,他缺乏打破固有路径依赖的思想准备和政治保障。所以,从路径依赖的角度分析,他的政治理想是无法实现的。2.民初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会产生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扩大政治参与、实现政治民主从而建立民主共和国。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缺乏相应的政治发展和制度建设,二者的矛盾产生了社会动荡,地方自治做为资本主义一种先进的政治制度也因此而缺乏相应的实施环境。所以,地方自治制度不适合民初的政治社会环境,在不适宜的条件下勉强推行反而会增加混乱。3.不论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中央政府,还是各地割据势力,都是具有自利性的不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政治集团,在“经济人”假设的理论前提下,蒋介石等军阀的个人专制意志实际就代表了整个政治集团的利益,它们不能代表社会公共利益(人民的利益)。改变这一现象的方法只有通过加强制度和宪政建设以对其进行限制,而孙中山主张的“党德”约束,直接造成了蒋介石集团缺乏有力的约束监督现象。现今的政治体制改革,可以从民国地方自治失败的历史中汲取教训,同时借鉴和采纳其中相关制度设计的合理成分和有益经验,从中对地方自治得出更为理性、更为清醒的认识。
二、略论民初孙中山的党德重构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民初孙中山的党德重构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孙中山近代责任观的历史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一、孙中山有关责任观的话语表述 |
(一)责任乃其革命话语中的一个关键词 |
1.清末围绕责任的相关表述 |
2.民初积极推崇和诠释责任 |
(二)责任几乎覆盖其活动的所有空间 |
1.在国内外环境中力倡责任价值 |
2.在朝在野均青睐责任 |
(三)具体表述责任的话语形式多样 |
1.责与任的分述 |
2.义务与本分的表达 |
3.职守、天职与尽职 |
4.责任既与权利相伴又重于权利 |
(四)责任关涉的主要具体内涵 |
1.责任的理论诠释 |
2.责任类型的划分 |
3.责任精神的分疏 |
二、责任概念内涵的初步理论诠释 |
(一)责任的概念释义 |
1.责任为国民的内在道德素养 |
2.责任体现为投身政治变革 |
3.责任凸显为维护共和、促进和平 |
(二)责任的具体构成 |
1.价值取向凸显为择善避恶 |
2.内在责任在于自觉立志 |
3.外在责任在于追求国家近代化和“世界大同” |
(三)责任的不同层次 |
1.天然的义务 |
2.自觉的责任 |
3.神圣的天职 |
三、责任类型的界分和责任精神的分疏 |
(一)责任类型的初步界分 |
1.领域性责任 |
2.群体性责任 |
3.空域性责任 |
4.时域性责任 |
(二)责任精神的具体分疏 |
1.积极的人本责任 |
2.神圣的历史责任 |
3.崇高的道德责任 |
4.明确的职业责任 |
5.严谨的法律责任 |
四、自觉践行其责任观与其时代文化特色 |
(一)自觉践行其责任观的具体内涵 |
1.激发国民的责任意识 |
2.培养国民的责任意识 |
3.身体力行以身示范 |
(二)其责任观形成的诸因素 |
1.现实责任意识淡薄的历史性反拨 |
2.传统责任思想积极义的耳濡目染 |
3.西方近代责任思想的深刻影响 |
(三)别具一格的思想文化特色 |
1.在形式上不拘一格与时俱进 |
2.在方法上兼收并蓄融合创新 |
3.在内涵上个体整体有机统一 |
4.在实践上具体活动知行合一 |
(2)清季民初革命派的尚俭善政思想刍议——以孙中山和宋教仁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觉遵循尚俭精神探寻有效之法不断追求善政 |
(一)孙中山秉持尚俭精神追求政治变革 |
(二)宋教仁利用尚俭精神追求“良政治” |
(三)活用尚俭思想推进革命以求事半功倍 |
(四)民初积极继续追求近代良善政府 |
二、充分利用俭以养德强化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
(一)清季孙中山和宋教仁注重借俭德培育革命人格 |
(二)民初孙中山和宋教仁践行和培育理想人格 |
三、贯彻尚俭精神革故鼎新打造良善共和政府 |
(一)遵循尚俭精神针砭清朝专制及其改革的弊端 |
(二)秉持尚俭精神积极确立共和政体 |
(三)贯彻尚俭精神努力构建简朴廉洁政府 |
四、秉持尚俭善政精神继续革命循名责实再造共和 |
(一)继续革命实现三民主义以免虚掷牺牲 |
(二)借裁兵废督建立统一强有力政府 |
(三)裁撤机构裁减冗员重构共和政府 |
(四)积极撙节财政裁减官员薪俸 |
五、四个有机统一彰显重构中国近代尚俭文化特质 |
(一)在理论上凸显继承融合与创新的有机统一 |
(二)在实践上推动了外在形式与内在内容的有机统一 |
(三)在方法上注重身体力行与联合团结的有机统一 |
(四)在实质上追求具体合理与目标合理的有机统一 |
(3)国家治理的伦理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二、论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观点 |
三、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一章 国家治理与人类伦理价值诉求的关联性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
一、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国家观批判 |
二、国家内部的伦理关系 |
三、国家向个人提出道德要求的权力 |
第二节 人类进入国家状态的善目的 |
一、人类创建国家的最初愿望 |
二、国家发展与国民的获得感 |
三、人类对理想国家的不懈追求 |
第三节 国家之善与善治之善 |
一、国家治理的核心伦理问题 |
二、善治对国家之善的增进作用 |
三、恶治对国家之善的破坏作用 |
第二章 国家治理的目的善与工具善 |
第一节 国家治理的目的善 |
一、分配正义:作为国家治理的目的善 |
二、分配正义与公民权利的相通性 |
三、分配正义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 |
第二节 国家治理的工具善 |
一、国家治理对工具善的依赖性 |
二、德治:作为国家治理的工具善 |
三、法治:作为国家治理的另一种工具善 |
第三节 国家治理的目的善与工具善的关系 |
一、国家治理目的善与工具善的相互依赖关系 |
二、国家治理目的善与工具善的相互制约关系 |
三、国家治理的目的善与工具善的相互促进关系 |
第三章 执政党党德对国家治理的价值引领作用 |
第一节 执政党党德的价值特性 |
一、执政党党德的先进性 |
二、执政党党德的民族性 |
三、执政党党德的人民性 |
第二节 执政党党德的制度伦理之维 |
一、执政党制度与执政党党德 |
二、执政党制度的人民性 |
三、执政党制度:国家治理的价值保障 |
第三节 执政党党德的党员美德之维 |
一、执政党党员美德与党德 |
二、执政党党员的核心美德 |
三、执政党党员美德:国家治理的价值榜样 |
第四章 公民道德建设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 |
第一节 社会公德培育与国家治理 |
一、社会公德的涵义与主要内容 |
二、社会公德与国家文明 |
三、社会公德建设与国家发展 |
第二节 职业道德培养与国家治理 |
一、职业道德的涵义与主要内容 |
二、职业道德的核心:工匠精神 |
三、职业道德建设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意义 |
第三节 家庭美德建设与在国家治理 |
一、家庭伦理与家庭美德 |
二、爱:作为家庭美德的核心 |
三、家庭美德建设与国家治理的一致性 |
第四节 个人品德塑造与国家治理 |
一、个人品德在公民道德中的重要性 |
二、个人品德的主要内容 |
三、个人品德建设与国家道德建设 |
第五章 国家治理向国际领域延伸的伦理规约 |
第一节 国家治理问题与国际伦理问题 |
一、国际社会:超越国家的伦理实体 |
二、国家治理与国际治理的价值边界 |
三、国际伦理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
第二节 国家主权与国家的国际道德责任 |
一、国际伦理的内涵与要义 |
二、主权国家的国际伦理建设责任 |
三、主权国家参与国际伦理建设的路径 |
第三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伦理意蕴 |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提出的伦理动因 |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的内涵与内容 |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的国际伦理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临时公报》与袁世凯政治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临时公报》与社会政治生态环境 |
第一节 《临时公报》创刊的社会环境 |
一、辛亥革命成功,清朝统治瓦解 |
二、革命党人在南方形成对立局面 |
三、清帝宣布退位,全权授予袁世凯 |
四、北方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 |
第二节 《临时公报》停刊的政治环境 |
一、袁世凯在北京就职临时大总统 |
二、临时参议院北迁正式开会 |
第二章 《临时公报》版面和内容 |
第一节 《临时公报》版面和栏目设置 |
一、《临时公报》版面设置 |
二、《临时公报》栏目设置 |
第二节 《临时公报》主要内容 |
一、有关政治、军事和经济的内容 |
二、有关教育、新闻和法律的内容 |
三、有关社会广告和爱国公债的内容 |
第三章 《临时公报》重点报道与袁世凯政治形象建构 |
第一节 在南北定都博弈中“表演”不争不抢 |
第二节 北京兵变展现冷静头脑、考虑全面 |
第三节 推行五族共和体现融合统一思想 |
第四节 新旧兼用体现包容开放的用人观 |
第五节 支持兴办学堂体现重视人才教育 |
第四章 《临时公报》与袁世凯关系之研究 |
第一节 创刊目的:为袁世凯政治宣传服务 |
一、袁世凯迫切需要树立权威、塑造形象 |
二、袁世凯亟待掌握新闻话语权 |
第二节 停刊原因:“大总统袁”统一南北政府 |
一、完成身份转变:“袁全权”到“大总统袁” |
二、南北临时政府统一为“北京政府” |
第三节 重点内容选取依据:利于袁世凯政治目的 |
一、多角度塑造袁世凯正面形象 |
二、突出建构“大总统”身份 |
第五章 对《临时公报》的基本认识与评价 |
第一节 性质:《临时公报》只能称之“官方出版物” |
第二节 内容:记录民初社会政治权力“从南到北”的转移 |
第三节 功能:在袁世凯建构形象争夺政权中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
第四节 地位:保存“南北过渡”阶段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珍贵史料 |
引用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个人成果发表情况 |
(5)象征、认同与国家:近代中国的国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
四、论文内容设计 |
第一章、龙旗与“国家”:晚清的龙旗、象征与民族主义 |
第一节、黄龙旗的诞生 |
第二节、中外交往中的黄龙旗与“国旗”的确定 |
第三节、黄龙旗使用范围的扩展和“国旗”国家象征意义的出现 |
第四节、利权、主权与“国旗”民族主义意义的凸显 |
第五节、晚清朝野在“国旗”象征认知和使用上的偏差 |
小结 |
第二章、“共和”压倒“革命”:辛亥前后的革命旗帜与国旗的竞争 |
第一节、辛亥革命前的革命旗帜、象征与使用 |
第二节、武昌首义后的革命旗与旗帜的种族主义面相 |
第三节、各派统一国旗的努力及其权争 |
第四节、五色旗的广泛使用和国旗的确立 |
小结 |
第三章、国家象征的复相:北京政府时期朝野对国旗的认知和政治运用 |
第一节、“敬旗爱国”:国旗国家象征意义的宣传与推广 |
第二节、“辱旗与辱国”:时人对国旗滥用和侮辱的反应 |
第三节、“君主”与“共和”:洪宪帝制、张勋复辟改换国旗与时人的应对 |
一、洪宪帝制与国旗 |
二、张勋复辟易帜与时人的应对 |
第四节、“旗语”、隐喻与象征:国旗意义的阐释与政治诉求的表达 |
小结 |
第四章、“革命”与“反赤”:国民党北伐易帜与国旗的竞争 |
第一节、“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民党北伐易帜和政权认同的建构 |
一、孙中山北上前后的国民党国旗与政权认同的建构 |
二、对“拥护五色国旗”运动的回应和“易帜”合法性的建构 |
三、北伐易帜过程与政权认同的建构 |
第二节、“反赤”:国家主义派的“拥护五色国旗”运动 |
一、国家主义派的“拥护五色国旗”活动 |
二、对五色国旗象征意义的阐释和“护旗”合法性的建构 |
三、对“赤化”意义的阐释与“反赤”合法性的建构 |
第三节、“革命”与“反革命”:中共在大革命前后对国旗的认知和运用 |
一、国共合作时期中共对国旗的认知和运用 |
二、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对国旗的认知和运用 |
小结 |
第五章、塑造“党国”之民: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旗 |
第一节、国旗相关法规的确定与党旗国旗关系的建构 |
第二节、国旗象征意义的阐释与国民党政治合法性的建构 |
第三节、以“国旗”行“党化”与民众“党国”意识的塑造 |
第四节、推行“划一党国旗运动”与政权认同建构的扩大化 |
小结 |
第六章、民族主义的建构:四行“孤军”献旗故事的制作与“孤军”的悬旗和护旗 |
第一节、为“孤军”献旗:一个被建构的国旗故事 |
第二节、“国旗魂”:一位献旗英雄的建构 |
第三节、四行仓库悬旗:抗战精神的宣示 |
第四节、“孤军营”护旗:对国家主权的扞卫 |
小结 |
第七章、“正邪之间”:边区政府与汪伪政权、伪满洲国的“国旗” |
第一节、边区政府的国旗 |
一、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与中共的政权认同 |
二、悬挂国旗与中共政治合法性的建构 |
第二节、汪伪政权的“国旗” |
一、汪伪政权“国旗”的制定 |
二、汪伪政权对“国旗”象征意义的阐释、运用与政治诉求的表达 |
第三节、伪满洲国的“国旗” |
一、伪“国旗”的制定、意义阐释与政治合法性的建构 |
二、悬挂伪“国旗”的推行和政权认同的建构 |
小结 |
结语:国旗、国家认同与政权认同 |
参考文献 |
本人攻读博±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民国初期孙中山国家观研究(1912-192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二、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综述 |
(一) 以孙中山民权主义为中心的国家观研究 |
(二) 孙中山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转变中的国家观研究 |
(三) 国家利益观、国家统一观、国家结构观研究 |
(四) 国家观与政治文化的研究 |
(五) 国外研究动态 |
四、 选题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孙中山国家观形成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传统王朝观念的瓦解与近代国家观的产生 |
一、 天下主义和王朝观念的式微 |
二、 近代国家观在晚清知识分子群体中出现 |
第二节 民主共和的世界潮流和孙中山的思想转变 |
一、 共和国的榜样力量 |
二、 孙中山从改良到革命的思想转变 |
小结 |
第二章 孙中山国家观在政治斗争中的实践和变化(1912-1924) |
第一节 维护民主共和与三民主义认识的深化 |
一、 孙中山民主共和梦想的破碎 |
二、 孙中山对三民主义认识的深化 |
第二节 维护法统与孙文学说的问世 |
一、 孙中山与国民党的发展 |
二、 孙文学说的问世 |
第三节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
一、 国共第一次合作 |
二、 孙中山与新三民主义 |
小结 |
第三章 孙中山国家观形成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国家政权合法性的追求 |
一、 革命斗争的合法性 |
二、 权力斗争的策略 |
第二节 政治动员的基础 |
一、 政治思想之统一 |
二、 底层民众之动员 |
第三节 政治文化的重塑 |
一、 传统政治文化惯性之突破 |
二、 现代政治文化根基之建立 |
小结 |
第四章 孙中山国家观的理论构架及其内涵 |
第一节 主体在“民”是共和国的基础理念 |
一、 人民是国家的主体 |
二、 民国的实现有赖于民权的发达 |
第二节 统一、独立、富强是共和国的价值追求 |
一、 两个“统一” |
二、 国家独立观念的发展 |
三、 强国富民的目标 |
第三节 新型政治人格是国家现代化的依托 |
一、 传统政治人格之批判 |
二、 新型政治人格之塑造 |
第四节 孙中山国家观的核心观念 |
一、 民主共和观念 |
二、 国民观念 |
三、 主权观念 |
小结 |
第五章 孙中山国家观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
第一节 纵横比较 |
一、 孙中山与同时代人物国家观比较 |
二、 孙中山国家观与现代国家观比较 |
第二节 地位评价 |
一、 在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构建历程中的地位 |
二、 对中国共产党构建民族国家的借鉴意义 |
三、 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影响 |
第三节 缺陷和不足之处 |
一、 “主权在民”观念的偏颇 |
二、 建国依靠力量认识的模糊 |
三、 党国体制思想的弊端 |
结论 |
一、 孙中山的国家观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并具有广泛的社会启蒙意义 |
二、 孙中山的国家观为国家构建提供可能方案但无力承担这个历史任务 |
三、 孙中山的国家观是中华民族国家理论探索中的重要一环,对现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近十年国内学者关于孙中山道德思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孙中山道德思想的阶段划分 |
二、孙中山道德思想与中西方道德思想的关系 |
1、关于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关系。 |
2、关于与西方道德思想的关系。 |
三、孙中山道德思想的主要内容 |
1、从对孙中山道德思想阐述的重点看, 较为流行的观点有: |
2、从孙中山思想转折的角度看, 多数研究者认为其转折可从两个方面分析。 |
3、按孙中山道德思想实施的不同对象划分, 可分为道德对国家、对党、对自身的重要作用。 |
四、孙中山道德思想研究的主要特色 |
(8)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四、核心概念与内容框架 |
五、本文写作特色和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一种纵向的分析 |
一、雏形期:兴中会时期与同盟会时期 |
二、探索期:议会政党时期 |
三、成型期:中华革命党时期 |
四、成熟期:中国国民党成立至改组期间 |
第三章 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要素剖析——一种横向的分析 |
一、注重政党作用,力倡“修明党德” |
二、设计了较为先进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模型 |
三、主张“主义”治国 |
第四章 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当代思考 |
一、坚持以德立党 |
二、实行“主义”治国 |
三、摒弃政党人治,实行政党法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孙中山政党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本文结构 |
第2章 孙中山政党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
2.1 孙中山政党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政治背景 |
2.1.1 政党政治——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历史必然 |
2.1.2 中国近代政党政治的产生和发展 |
2.2 孙中山政党伦理思想形成的思想文化背景 |
2.2.1 中国近代政治伦理观念的转变 |
2.2.2 西方政治文化的传入 |
2.2.3 中国近代政党理论的兴起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孙中山政党伦理思想的发展轨迹 |
3.1 萌芽时期:聚合志士,实现革命理想 |
3.2 产生时期:召集同志,合成大团 |
3.3 形成阶段:实行政党政治,注重党德 |
3.4 发展阶段:恢复革命精神,二次革命 |
3.5 成熟时期:提出新三民主义,争取人心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孙中山政党伦理思想的内容 |
4.1 政党价值理念 |
4.1.1 民族主义与“爱国救国”论 |
4.1.2 民权主义与“主权在民”论 |
4.1.3 民生主义与“贫富相均”论 |
4.2 政党制度伦理 |
4.2.1 “修明党德”思想 |
4.2.2 “规范党争”思想 |
4.2.3 有限自由,注重纪律 |
4.3 政党党员伦理 |
4.3.1 “主民仆官”论 |
4.3.2 提倡修身,注重修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孙中山政党伦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现代价值 |
5.1 孙中山政党伦理思想的基本特点 |
5.1.1 古今结合,中西合璧 |
5.1.2 “革命”与“革心”同时并进 |
5.1.3 鲜明的实践性 |
5.2 孙中山政党伦理思想的时代局限 |
5.2.1 “家长制”作风 |
5.2.2 “以党治国”畸形发展 |
5.2.3 孙中山“人群划分”思想 |
5.3 孙中山政党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
5.3.1 孙中山政党伦理思想与“以德治党” |
5.3.2 从“公仆意识”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5.3.3 从“治腐”到“反腐倡廉”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论民国的地方自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及背景 |
1.2 研究状况 |
1.3 地方自治的概念研究 |
1.4 地方自治的理论渊源 |
1.5 本文政治行政学的理论分析工具和研究方法 |
2 孙中山与地方自治 |
2.1 我国地方自治的起源 |
2.2 孙中山提出地方自治的背景 |
2.3 孙中山地方自治的思想渊源及内容 |
2.4 孙中山地方自治思想的先天缺陷 |
3 地方割据势力的地方自治 |
3.1 军阀推行地方自治的复杂政治心理 |
3.2 联省自治 |
3.3 乡村自治运动 |
4 国民政府的地方自治实践 |
4.1 国民党初期地方自治实践的努力 |
4.2 将保甲纳入自治—地方自治逐渐演变为新县制的推行 |
4.3 国民政府地方自治运动失败原因的系统分析 |
5 对民初地方自治的理论反思和现实思考 |
5.1 民初地方自治的理论反思 |
5.2 对现实中国社会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略论民初孙中山的党德重构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孙中山近代责任观的历史透视[J]. 赵炎才.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2(01)
- [2]清季民初革命派的尚俭善政思想刍议——以孙中山和宋教仁为中心[J]. 赵炎才.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1(01)
- [3]国家治理的伦理维度[D]. 周四丁.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2)
- [4]《临时公报》与袁世凯政治形象建构研究[D]. 胡琳.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5]象征、认同与国家:近代中国的国旗研究[D]. 周游.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6]民国初期孙中山国家观研究(1912-1924)[D]. 钟立华. 广西民族大学, 2014(03)
- [7]近十年国内学者关于孙中山道德思想的研究[J]. 曾长秋,胡佳. 文史博览(理论), 2011(08)
- [8]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探讨[D]. 孙俊云. 山东大学, 2009(05)
- [9]孙中山政党伦理思想研究[D]. 曹先磊. 燕山大学, 2008(04)
- [10]论民国的地方自治[D]. 闫婷婷. 西北大学,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