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空间站害怕小碎片(论文文献综述)
Elsa[1](2019)在《前方!太空“杀手”出没》文中研究指明在地球的身边,埋伏着密密麻麻,被称作"太空垃圾"的"杀手"。它们每天围着地球打转,伺(sì)机搞点儿动静出来。你别小看它们,虽然它们是没用的垃圾,一旦时机成熟,它们的战斗力可是爆表的!地球"长雀斑"啦从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始,人类就跨入了太空时代。这60多年来,全球一共发射了6000多颗人
陈勇[2](2011)在《汉语数量范畴及其非范畴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借鉴语义语法理论、范畴理论、非范畴化理论、词汇化理论、语法化理论等,对汉语数量范畴的静态性与动态性进行了深入探讨。静态性研究主要侧重于建立系统的数量范畴,并探寻数量范畴较为典型的表达形式。动态性研究主要侧重于考察数量范畴的动态变化。本文研究坚持“动静”结合的新视角,同时也力求做到“形式与意义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历时与共时相结合”。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第三章深化了对范畴动态性的认识,完善了语言非范畴化理论。从“范畴动态性的内涵”、“非范畴化与动态性的关系”、“语言非范畴化的主要表现”、“非范畴化与词汇化、语法化的关系”等多个角度,对范畴的动态性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并着重分析了语言非范畴化在句法、语义、语用等层面上的体现。2.第四章全面、系统地研究汉语数量范畴。理清了数量与量、程度等范畴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数量的性质与特点,全面地归纳了数量范畴在句法层面上的多种表现形式,从不同的认知角度对数量进行分类,并进一步探寻了数量的几种询问方式。3.第五章对数量范畴的特殊表现形式“数量范围”进行了深入探讨。主要的研究内容有:对数量范围的类型、词汇和句法表现形式进行归纳与分析;较全面地考察了数量范围标记词的使用情况;对数量范围形式上的特点与功能进行了一系列探讨。4.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运用语言非范畴化相关理论,从句法、语义、语篇功能等几个方面入手,分别对数量范畴典型的成员“数词”、“量词”、“数量短语”等进行了全面的动态考察。5.第九章、第十章是典型的个案研究,分别对数词“半”、数量短语“一般”以及量词“般”进行非范畴化考察,分析了数词“半”虚化为程度副词“半”的轨迹及其动因,考察了数量短语“一般”如何非范畴化为形容词、助词“一般”,并指出量词“般”的其他非范畴化表现。
苏惠芳[3](2011)在《空间碎片造成损害责任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空间碎片是伴随着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的脚步的深入产生并不断增加的。这些碎片给我们的外空探索、利用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并且还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因为即使各国不再向外空继续发射空间物体的话,空间碎片自身的碰撞也会增加在轨碎片的密度。这就警示我们需要解决碎片的有关问题。在国际上,对于碎片的解决主要是从技术和法律两个角度来进行。在技术上主要是航天大国对空间碎片实施减缓办法,甚至研究对碎片进行清除。在法律上主要是解决空间碎片造成损害的责任问题。空间碎片造成的损害分为两类:一是在外层空间造成的人员、财产和环境损害;另一类是碎片返回地球表面造成的人员、财产和环境损害。虽然后一种损害还不是很突出,但是也不乏这样的事例出现,在UNCOPUOS的会议中也一再呼吁人们对这类损害的关注,因为它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在责任性质上主要有一般国际责任和国际赔偿责任。对于空间碎片责任问题的解决,虽然在国际上没有专门的国际条约,但是由于空间碎片与空间物体的紧密关系和公约制定的意图,对于空间碎片造成特定国家人员、财产损害的可以适用《外空条约》、《责任公约》以及《登记公约》来解决。对于环境损害可以适用国际外空条约规定的原则。但是毕竟作为空间活动基本条约的五大公约在面临现在外空私营化、商业化和军事化的高速发展情况下,已经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在求偿主体、责任主体、责任实现方式等等方面。由于以美国为首的空间大国不愿意制定新的协议解决有关碎片的责任问题,所以只能现在对《外空条约》、《责任公约》和《登记公约》进行部分扩大解释。并对现有的国际组织资源加以利用,如UNCOPUOS。在UNCOPUOS下设空间碎片监管委员会主管空间碎片的监控的日常工作,并与科技小组委员会、法律小组委员会共享有关碎片的信息资料,处理空间碎片造成损害的事故,确定责任问题。等到以后时机成熟再制定新的协议。国际电信联盟、美国SSN等也有着先进的碎片跟踪技术,也可以与UNCOPUOS互通信息,对于无法识别身份的碎片进行跟踪、确认,编制目录等。在解决空间碎片致损责任问题上,主要是对无法识别的空间碎片造成的损害的责任问题的解决,和对碎片造成外空环境污染责任问题的解决。笔者认为由于无法识别身份的碎片造成的损害就是共同危险行为责任问题,应由从事共同危险行为的人来承担责任即所有空间活动国家,对于责任的分担最为合适的方法是市场份额制度的引入,和在轨税收的设立。国际上许多航天国家都已颁布了调整空间活动的基本法—空间法,还有一些国家制定了专门的外空赔偿责任法。笔者在本文中主要介绍了美国、俄罗斯和欧盟国家的有关法律,虽然这些不是专门规制空间碎片造成损害的责任制度,对于空间碎片致损的责任问题也可以借鉴、参照使用。我国外层空间立法尚不完善,应借鉴国际和其他国家的做法及时制定空间损害赔偿责任的法律。
任云[4](2010)在《空间碎片损害赔偿责任研究》文中指出空间碎片对空间环境的损害日益严重,碎片总是不断增加造成的空间拥挤可能会使地球轨道的部分区域不再具有可利用性,会导致对功能性空间物体和宇航员造成程度不同的损害,地面安全也会受到威胁,由此也成为国际社会,特别是国际法学界关注的问题。空间碎片问题的日益严重,使得国际社会普遍达成共识认为应当在全面和深入地对当前形势了解的基础上采取相关措施。空间法律专家呼吁,在还没有为时太晚的今天,国际立法机构和国家应尽快采取措施,制定空间碎片减缓、环境保护的法律框架,并主要明确空间碎片损害赔偿责任。联合国制定的五个外空条约是规范国际空间活动的基础规范,为调整空间碎片问题提供了法律框架。论文将认真分析每一条约,对与空间碎片相关的法律条文进行认真研究。同时对其他有关外空环境的立法和习惯进行解析,试图找出可以规制空间碎片的有用规则。通过对现有立法的仔细分析发现,现行的国际空间条约在规制空间碎片这一新鲜课题上已经力不从心,存在各种缺陷和空白,不能对空间碎片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法律规制。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空间碎片这一问题,新的国际立法势在必行。在现有的国家空间法律基础上对之进行适当的修改以满足新时代的需要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可行方法。但是,对现有的国际空间条约进行修改涉及的问题有很多,文章从空间碎片的损害赔偿责任方面进行有效分析和论证,就目前空间碎片对人类所造成的损失尚未达到严重地步之时,对空间碎片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机制进行系统的梳理,探讨空间碎片损害赔偿责任的完善,尤其对于无法辨别身份的空间碎片引起的损害赔偿责任机制的研究,通过比较分析目前解决无法识别来源地空间碎片损害赔偿责任机制的三种方法—保险、基金和市场份额责任机制,经周密论证得出,较之其他两种方法,市场份额责任机制是比较合理和可行的方法。
陈刚[5](2006)在《美上将揭开航天飞机爆炸事因》文中提出事件回放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7位宇航员完成了例行任务、准备返回地球。航天地面指挥中心预测返航会很顺利。然而,就在着陆前
阳光[6](2000)在《国际空间站害怕小碎片》文中指出 1999年10月26日,国际空间站曙光舱上的推进装置工作了大约5秒钟,把空间站的运行轨道提高了1.5千米。它为什么要提高轨道呢?原来有一块火箭碎片正朝空间站飞
二、国际空间站害怕小碎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空间站害怕小碎片(论文提纲范文)
(2)汉语数量范畴及其非范畴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1.数量范畴是人类重要的认知范畴之一 |
2.范畴的动态考察也是范畴研究的重点之一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的目的 |
2.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理论背景与研究方法 |
1.理论背景 |
2.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数量范畴及非范畴化的研究现状 |
第一节 数量范畴的概念及其相关研究 |
1.对"数量范畴"概念的认识 |
2.数量范畴的相关研究 |
3.数量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非范畴化"的相关研究 |
1.国内外"非范畴化"的相关研究及其应用 |
2.数量范畴"非范畴化"的研究成果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第三章 范畴的动态性与非范畴化 |
第一节 范畴的静态与动态 |
1.范畴的静态描写 |
2.范畴的动态研究 |
第二节 范畴动态性的内涵 |
第三节 范畴动态性与"原型" |
1.对"原型"的认识 |
2.对"原型"的运用 |
第四节 范畴动态性中的非范畴化现象 |
第五节 语言非范畴化的主要表现 |
1.语言非范畴化在句法层面的表现 |
2.语言非范畴化在语义层面的表现 |
3.语言非范畴化在语用层面的表现 |
第六节 非范畴化与词汇化、语法化的关系 |
第四章 数量范畴概说 |
第一节 数量与量、程度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建立数量范畴的必要性 |
第三节 数量的性质与特点 |
1.数量的概念及其组成成分 |
2.数量的特点 |
第四节 数量的类型 |
1.基本分类 |
2.其他分类 |
第五节 数量范畴的表现形式 |
1.句法层面的数量 |
2.询问数量的方式 |
第六节 小结 |
第五章 汉语中的"数量范围" |
第一节 数量范围的分类 |
1.物体数量范围 |
2.空间数量范围 |
3.时间数量范围 |
4.动作数量范围 |
第二节 数量范围的表现形式 |
1.数量范围常见的表现形式"X至/到Y" |
2.数量范围的其他表现形式 |
第三节 数量范围标记词 |
1.范围双项标记词 |
2.范围单项标记词 |
3.标记词"对"用 |
4.标记词"叠"用 |
第四节 数量范围的特点 |
1.从低数量到高数量 |
2.范围的"宽性"与"窄性" |
3.范围的扩展性与非扩展性 |
第五节 数量范围的功能 |
1.量"距" |
2.以供择取"数量" |
第六节 小结 |
第六章 数词的非范畴化考察 |
第一节 数词的范畴属性特征 |
第二节 数词句法分布特征的丧失与扩展 |
1.数词充当状语 |
2.数词充当主、宾语 |
3.由修饰语变为中心语 |
第三节 数词的语义变化 |
1.语义丧失 |
2.语义转指 |
3.语义抽象泛化 |
4.一些习语或成语中数词的语义变化 |
5.重叠或叠合形式中数词的语义变化 |
第四节 数词语篇功能的扩展 |
1."NP之一"中数词"一"的回指功能 |
2."NP+之+数词"中"数词"的回指功能 |
第五节 数词的功能扩展与范畴转移 |
第六节 数词的静态化与非范畴化 |
第七节 小结 |
第七章 量词的非范畴化考察 |
第一节 量词的范畴属性特征 |
第二节 量词句法分布特征的丧失与扩展 |
1.量词充当状语 |
2.量词充当宾语 |
3."定语功能"的弱化趋势 |
第三节 量词的语义变化 |
1.语义丧失 |
2.语义转指 |
3.语义抽象泛化 |
第四节 量词的功能扩展与范畴转移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八章 数量短语的非范畴化考察 |
第一节 "数+量"结构的非范畴化 |
1.一些"数+量"句法功能的变化 |
2."数+量"的语义变化 |
3.一些"数+量"语篇功能的扩展 |
4."数量"与"程度"之间的转化 |
5.一些习语或成语中数量短语的磨损 |
第二节 "数+量+名"中"数+量"的非范畴化 |
1."数+量+名"的固化 |
2."数+量"由纯数量型修饰语演变成"属性"型修饰语 |
第九章 数词"半"的非范畴化 |
第一节 "半"的虚化轨迹 |
第二节 "半"的重新分析 |
1.重新分析理论 |
2."半"句法层面上的重新分析 |
3."半"语义层面上的重新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第十章 数量短语"一般"及量词"般"的非范畴化 |
第一节 数量短语"一般"的非范畴化 |
1.现代汉语中"一般"的使用情况 |
2."一般"词汇化及语法化 |
第二节 量词"般"的非范畴化 |
1.这般、那般 |
2.如此般、怎生般 |
3.百般、千般、万般 |
4.般配 |
第三节 小结 |
第十一章 结语 |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二节 文章的不足之处和尚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在读期间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后记 |
(3)空间碎片造成损害责任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空间碎片问题现状概述 |
一、空间碎片的涵义 |
(一) 空间碎片的定义和特征 |
(二) 空间碎片与空间物体的关系 |
二、空间碎片对空间活动造成危害的现状 |
(一) 空间碎片造成危害的日益严峻性 |
(二) 目前国际社会制定新协议的困难 |
三、对空间碎片的控制和管辖 |
(一) 国际条约的有关规定 |
(二) 不能抛弃空间碎片所有权的理论分析 |
第二章 现行空间碎片造成损害责任制度及缺陷 |
一、空间碎片造成损害责任的法律制度 |
(一) 空间碎片造成涉外损害责任法律制度 |
(二) 空间碎片造成空间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制度 |
二、现行空间碎片致损国际责任制度的不足 |
(一) 对于无法识别身份的空间碎片所致损害的赔偿问题没有解决 |
(二) 空间碎片造成损害的责任主体的单一 |
(三) 空间碎片造成空间环境污染损害的求偿主体的缺位 |
(四) 空间碎片造成损害责任的过失标准不具有操作性 |
第三章 空间碎片造成损害责任问题的解决 |
一、扩大解释现行公约相关规定 |
(一) 《登记公约》相关条款的扩大解释 |
(二) 《责任公约》相关规定的扩大解释 |
二、加强国际磋商 |
(一) 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 |
(二) 进行多边或双边协商 |
三、制定新的国际条约 |
(一) 建立对无法识别身份的空间碎片造成损害的救济制度 |
(二) 空间碎片造成外空环境污染损害的救济方法 |
第四章 中国有关空间碎片造成损害责任的法律和政策 |
一、中国有关空间碎片问题的现状 |
(一) 空间碎片问题给我国航天事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
(二) 我国有关空间碎片的空间立法现状 |
(三) 我国制定空间碎片造成损害责任制度的必要性 |
二、建立空间碎片致损的责任制度 |
(一) 提高法律位阶 |
(二) 空间碎片致损责任制度具体规定 |
(三) 相关的配套制度完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空间碎片损害赔偿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空间碎片问题现状 |
1.1 空间碎片的定义 |
1.2 空间碎片的法律特征 |
1.3 空间碎片对外空的污染和危害 |
1.3.1 空间碎片对空间轨道的污染 |
1.3.2 空间碎片对其他天体的影响 |
1.3.3 空间碎片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
1.4 空间碎片问题受到国际社会重视 |
2 现行国际法对空间碎片的相关规定 |
2.1 规范外空领域的国际环境立法 |
2.1.1 专门规范外空活动的国际条约 |
2.1.2 规范外空活动的其他国际文件 |
2.2 空间碎片损害赔偿方面存在的缺陷 |
2.2.1 求偿主体缺失时的无奈 |
2.2.2 责任主体不明时的缺失 |
3 完善空间碎片损害赔偿责任的相关建议 |
3.1 缔结有关空间碎片的国际公约 |
3.2 对空间碎片损害赔偿责任机制的完善建议 |
3.2.1 对可以辨明来源的空间碎片造成损害赔偿责任的国际法调整 |
3.2.2 对无法辨明来源的空间碎片造成损害的救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国际空间站害怕小碎片(论文参考文献)
- [1]前方!太空“杀手”出没[J]. Elsa. 红领巾(探索), 2019(Z1)
- [2]汉语数量范畴及其非范畴化研究[D]. 陈勇. 暨南大学, 2011(09)
- [3]空间碎片造成损害责任制度研究[D]. 苏惠芳. 中国政法大学, 2011(09)
- [4]空间碎片损害赔偿责任研究[D]. 任云. 山西财经大学, 2010(05)
- [5]美上将揭开航天飞机爆炸事因[J]. 陈刚. 科学大观园, 2006(14)
- [6]国际空间站害怕小碎片[J]. 阳光. 航天, 2000(01)
标签: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