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大科教公布债务重组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徐中华[1](2020)在《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建构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郊区型高铁站数量多、范围广。为提高郊区型高铁站的交通可达性,并充分利用高铁的带动效应,绝大多数的沿线城市都会选择在郊区型高铁站周边建设新城。目前高铁新城的开发模式较为单一,普遍采用金融或商务新城的定位。但对于绝大多数地县级城市而言,以商业或商务功能为主导的高铁新城并不具备很高的发展潜力。当下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当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尤其在当前世界经济疲软,欧美技术封锁紧迫,国内外疫情冲击严重的情况下,既要通过增加投入来拉动内需,同时又要保障经济增长的高质量,国家基建政策就要发挥好资源配置的导向性作用。本文研究的高铁科教新城模式,目的即在于探索引导国内资本进入第三循环的新路径,增加创新体系多样性,提高创新绩效,实现更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因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国内外创新活跃地区分布的一般规律出发,首先研究了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的空间耦合现象和内在机制,并用经济学模型对其效应大小进行了测度,论证了高铁科教新城模式的可行性。然后,在深入解析创新场域建构模式的基础上,利用社会空间网络分析的方法,阐明了高铁科教新城内部各类创新空间协同运作的场域耦合机制。最后,在多智体仿真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高铁科教新城的主要功能空间类型、设计要求、空间布局规律以及用地比例结构,指明了开发过程中需要采取保障性政策的稀缺性空间资本内容,系统地提出了高铁科教新城开发各环节的实操方法。本文的实证研究、理论分析和量化论证,丰富了站域空间的“节点—场所”规划理论,并且结合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形成新的以政治经济学方法为基础的城市空间设计学研究思路,提出的创新场域多位一体循环机制、“社会+空间”网络分析法、多智体仿真模型方法、空间资本分析框架等,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创新性。本文从增加高铁新城空间设计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出发,在原理和实践两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建构了高铁科教新城模式,具备相对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实践参考意义。
周莹[2](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徐临心[3](2019)在《基于旧建筑再利用的创意文化产业园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市中出现许多闲置的旧建筑,例如工业类建筑、商业类建筑、居住类建筑、办公类建筑等,但伴随城市更新的推展,许多老旧建筑建筑因采用不合理的开发模式,遗存的历史价值遭到流失,城市文脉被破坏,因此,探寻旧建筑保护与城市经济产业发展的平衡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创意文化产业的兴起为城市中旧建筑保护再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创意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是增加传统文化产业内涵附加值,保障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而旧建筑具有不同于当代城市建筑风格与城市街区形式的特色,成为强调独特性、标志性的创意文化产业的最佳选择,旧建筑更新改造后实现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新潮、古典与时尚的融合,为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个性化的空间载体。本文首先对旧建筑保护利用和创意文化产业园相关理论进行解读和研究,总结基于旧建筑再利用的创意文化产业园三种发展模式——文化产品展馆模式、文化旅游与特色商业模式、文创产业办公模式,通过选取国内外的成功案例归纳阐述,以便于划分目前现有的基于旧建筑再利用的创意文化产业园类型。然后根据三种发展模式选取研究对象对其历史脉络、运营发展、建筑概况等方面进行模式解读,运用GPS行为调查对上海M50创意园、上海田子坊、合肥罍街AS·1980进行调研分析,研究创意文化产业园中游人喜爱停留的空间和场所,把握人的活动与产业园内不同限定空间的相互关系,抓取典型空间场景对比分析,提取创意文化产业园内入口空间、优质公共空间、线性通行空间的重要构成要素,以归纳空间场景内元素设计与建筑更新方法,在此基础上,从交通区位、运营管理、业态构成、经济价值、建筑利用、场景塑造六个方面对比总结发展模式。最后在实践策略方面,通过对旧建筑开发潜力与选取评估研究,提出旧建筑与创意文化产业园结合的核心要素,助力基于旧建筑再利用的创意文化产业园的模式判定路径研究;在成功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从物质空间、非物质元素、园区整合层面总结发展策略,进而为相关规划建设提供支持,提高改善现有园区的环境品质,对未来创意文化产业园开发功能模式具有一定参考意义,使新开发建设的创意产业园可准确把握主要功能业态,既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又满足人群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需求、消费需求,为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添力。
王思源[4](2019)在《徽商银行债转股业务模式选择与发展策略》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拟对此次债转股的具体实施背景和模式进行分析,同时以徽商银行为例,探讨本轮债转股当中徽商银行作为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开展业务的模式选择和发展策略。2016年10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市场化债转股的原则、实施方式及要求等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说明,标志着新一轮债转股工作的重新启动。2016年12月16日,中央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要支持企业市场化、法制化的债转股。2016年底开始,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率先通过了成立试行债转股工作专业化子公司的相关决议。2017年8月7日,银监会公布了《商业银行新设债转股实施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中对银行债转股子公司的命名、资金来源、运营方式等方面进行规范,并明确了债转股实施机构设立需经银监会批准,明确了新设债转股实施机构为主要从事银行债权转股权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从理论上来讲,“债转股”是指债权人将其对债务人的债券转化为其对债务人股权的一种行为,目前业界普遍认为债转股实质上是债务重组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可以认为是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贷款的一种途径。在世界范围内,各国都曾在债转股方面进行过尝试,上世纪80年代的拉美国家、90年代的中东欧、上世纪末的东南亚甚至美国日本均实行过不同模式的债转股计划,但是由于各国不同的政治体制、经济环境和监管政策,各国具体的债转股形式和实施范围都有所不同。上世纪90年代,我国也曾实行过一轮债转股,在政府的主导下将四大国有银行及国开行的近1.4万亿不良资产剥离至新组建的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再由资产管理公司将部分债权转化为对企业的股权,共计实施了580家企业的债转股,总金额在4000亿元左右。这一轮债转股体现出明显的计划性和行政指令性的特点,符合当时我国市场经济刚刚起步,众多国有企业濒临倒闭,商业银行不良率居高不下的实际情况。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撰写和讨论。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及方法;第二部分对商业银行债转股业务基本概念及历史发展过程进行介绍,主要介绍债转股的基本概念及国内外商业银行债转股的发展历程;第三部分主要阐述目前在国内和徽商银行内债转股目前开展的情况,并以目前正在开展的WB集团债转股业务为例,分析探讨商业银行债转股存在的难点和主要问题主要;第四部分在上文分析的基础上,讨论商业银行债转股的主要实施方式,针对具有可操作性的四种债转股模式分析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优缺点,并对徽商银行的债转股业务模式选择进行探讨;第五部分对徽商银行开展债转股的内部及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讨论徽商银行债转股业务的发展策略,对徽商银行在下阶段如何开展债转股业务给出相关建议。新一轮债转股刚刚启动,监管制度和法律基础还并不完善,在该领域的相关制度和研究仍处于探索当中。本文研究方法方式及思路上,除了大量参阅已有专家学者对债转股实施方法、优劣性探讨等方面专业的论述及讨论外,本人也利用在徽商银行工作的有利条件,积极联系总行公司银行部和研究发展部,一方面获取总行相关业务背景资料,另一方面与研究发展部同事对徽商银行债转股业务“做不做”、“怎么做”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以期对徽商银行在这一轮债转股大潮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有所帮助。
刘文祥[5](2017)在《国民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 ——以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国立武汉大学珞咖山校园,是国民政府时期为数不多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案例中的重要代表。作为由美国建筑师主导设计的中国国立大学校园,珞咖山校园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意涵,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史上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而其建设过程和当时的师生校园生活,亦值得深入探究。本文充分利用了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及美国等地的馆藏未刊原始档案,在教育史、建筑史、社会经济史等领域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对这一在中国近代建筑史和教育史上具有双重重要意义的案例进行了深入探讨。近代以来,武汉地区的高等教育校园校舍建设曾长期发展滞后,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落后地位,这一状况直到国立武汉大学成立并开始珞珈山新校舍建设方才发生根本改变。1928年国民政府改组重建国立武汉大学,其筹备过程中适逢“宁汉对立”和大学区制改革试行,新大学曾经历了省立与国立间的短暂摇摆,最终由蔡元培确定为国立大学,并组织建筑设备委员会,为建设新校园做准备。武大新校舍建设计划最早由筹备委员李四光提出,选址过程经历了多次变更,在李四光、叶雅各、开尔斯及建委会其他委员共同决策下最终确定。在珞珈山新校址范围内,武汉大学依照《土地征收法》开展了持续8年的土地征收,其间发生了多次迁坟、拆迁和土地纠纷,武大校方、地方土着、中央及地方政府等方面在其间发生了复杂的利益纠葛和博弈,体现出当时中国教育与政治权力的复杂关系,以及精英知识分子与底层民众间的鸿沟。珞珈山新校舍建设的经费来源十分复杂,在中央和湖北省各担半数的150万元初期财政拨款以外,另有中央和湖北省政府的追加拨款、湖南省政府及汉口市政府的补助款、美国及英国退还庚子赔款、黎氏兄弟私人捐款、平汉铁路局技术合作协定补助款等来源。这些拨款的进程各有不同,其间亦经历了众多曲折与反复。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主要由美国建筑师开尔斯进行,李锦沛、石格司等建筑师也参与其中并发挥重要作用。开尔斯建筑师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旅行经历,这些成为他设计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的重要背景。新校舍前后两期工程,分别主要由汉口汉协盛营造厂和上海六合建筑公司承建。两大营造厂在施工过程中都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均总体上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工程建设。由开尔斯主持设计的珞珈山校园建筑,在风格上契合当时的“固有形式”潮流,在近代中国民族形式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但其中也融合了大量其他元素。开尔斯、李锦沛等人在珞珈山演绎“中国固有形式”的过程中,受到中山陵建筑设计的深刻影响,而在具体设计实践中,也展现出对中国南北不同地域建筑元素的融合,及对“中西合璧”和“古今融合”的尝试。面对形式与功能的矛盾,也在探索中不断尝试进行调和折衷。珞珈校园与武昌东湖密不可分。民初任桐的大东湖风景区构想和30年代周苍柏“海光农圃”的建设,是近代东湖风景区开发先驱。与此同时,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建设也是东湖风景区建设最早的拓荒实践,武汉大学的道路建设极大改善了东湖交通状况,而珞珈校园本身也成为了民国时期武昌东湖作为风景旅游地的核心景观和主要游憩地之一。作为大学校园的珞珈湖山,在30年代的武汉三镇发展成为一个“世外仙源”,也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生活模式。
仲丹丹[6](2016)在《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文化产业结合发展之动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使世界主要经济中心城市到20世纪60年代即完成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这一时期内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有很大一部分是在与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新兴产业的互动中实现的。在中国,文化与经济之间的融合是在进入21世纪后才在很短时间内成为部分先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显着特征之一的。文化产业园区作为这种融合的产物之一,成为非常具有活力与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而其中通过对工业遗存进行改造再利用的项目占据了相当的比例。那么,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在我国典型城市的发展概况是怎样的?文化产业的原初特性使其在空间集聚过程中对宏观地理和微观载体有何特殊要求?划拨土地使用权制度变迁、传统工业转型升级进程、市场规律作为中国工业用地更新的基本构成对这种结合发展的模式有怎样的作用力?认真回答这三个问题是研究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文化产业结合发展的基本前提。基于以上动机,本研究以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特性以及中国工业用地的更新特征为切入点,以我国8个代表性城市的具体项目为基本研究范围,结合对既有现状的理解建立全观的研究架构,从经济学的视角针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文化产业结合发展之动因进行析论,讨论这两种事物结合之基础、发展之根本推力,并试图创造一种解释上不致发生矛盾的、按不同保护再利用主体推动这种结合的不同过程对既有相关项目的分类,阐明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城市产业升级相结合的真正的、应然的内在动力及外在表现,进而为如何实现城市中心区存量土地盘活、产业结构调整与历史文化延续的整合,如何更好地从政策及发展策略上推进这一过程提供有限的理论参考。
刘小华[7](2014)在《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78-) ——基于若干重要问题的探析》文中提出教育关乎国民素质的高下,决定国家各项事业的兴衰及生命个体的全面发展,任何怀有希望的民族,都必须重视教育发展。作为教育顶级阶段的高等教育,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论文选取湖南省为个案研究对象,该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可视为中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典型代表。本文试图运用历史文献法、调查访谈法、图表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历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深层次解读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生态,为探析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作必要的铺垫;在此基础上,探讨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湖湘文化、社会流动的内在关联;将改革开放前、后的湖南高等教育进行纵向比较;将湖南高等教育与邻近的湖北、江西两省的高等教育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凝炼出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个性特征;评析湖南高等教育的绩效,总结其历史经验,展望其未来发展,以期在全球化背景下为条件类似的其他省区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借鉴。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研究时限及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该部分重点在于介绍相关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客观评论。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首先,论文从历史根基、社会氛围、人才压力及政策保障等四个层面阐述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生态;在此背景下,详细考察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遵循共和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论文将湖南高等教育发展分为拨乱反正(1978—1984)、探索改革(1985—1991)、深化改革(1992—1998)及“弯道超车”(1999至今)等四个历史阶段。第二章主要探讨湖南高校的办学定位问题。文章以办学定位为视角,论述了湖南大学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抽样选取湖南18所本科院校的发展规划文本,探析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中存在的问题;在详细剖析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探寻湖南高校办学定位的路径选择。第三章探究了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与湖湘文化的双向互动。研究得出: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着极强的正相关性;长沙“堕落街”与“岳麓山大学科技园”是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密切关联的典型案例;湖南高等教育与湖湘文化之间交互耦合,共生共存。第四章主要探究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联。论文首先介绍社会流动的相关理论。接着,论文从宏观角度研究,指出:在“精英”时代,高等教育是实现社会向上流动的最佳途径,在“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功能大为减弱。最后,文章以湖南理工学院三个时期的毕业生就业为例,微观剖析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之关联。第五章探析了湖南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文章介绍了公平及高等教育公平的理论;从高等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三方面对湖南高等教育的不公进行现状考察;在此基础上,探讨湖南高等教育公平之路径。第六章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法,从教育属性、人才培养、战略地位、管理体制、发展模式及投资方式等方面纵向比较改革开放前、后的湖南高等教育;进而将其与邻近的湖北、江西两省的高等教育进行横向比较;以此为基础,凝练出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个性特征。第七章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绩效问题。首先,论文从宏观层面解析了湖南高等教育所获得的辉煌业绩;接着,以吉首大学为例,从微观层面探析湖南高等教育所取得的绩效;最后,对湖南高校所取得的骄人成绩进行一番客观评价。结语部分主要总结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强调指出:高等教育不能成为政府机构的附属物;高校办学要科学定位;高等教育要稳步发展、“本土化”发展;并探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湖南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向。
郭丽华[8](2007)在《河北省上市公司治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不仅有利于降低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和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内在价值和绩效,而且有利于吸引长期稳定的资本,并使资金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促进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近年来,河北省上市公司绩效总体状况不佳,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治理机制不健全是原因之一。多年来,绝大多数学者对公司治理问题的探讨都限定在全国上市公司范围内,而较少对某一地区上市公司的治理特征和模式,以及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状况进行深入研究。鉴于河北省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相对较低的事实,本文以河北省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的手段,全面而系统地剖析了河北省上市公司绩效的现状及公司治理因素对绩效的影响,在上市公司治理理论研究上,通过归纳和提升确定了新的领域,在公司治理实践运用上,为河北省上市公司改善公司治理、提升公司绩效提供了针对性建议。本文的主要实证研究结论包括:(1)河北省上市公司的股权构成中,存在国有股比重过大、法人股比例较低、内部持股比例偏低、股权较为集中,而且大股东之间比例相差悬殊等问题。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上市公司国有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法人股东由于持股比例较低,在公司治理中难以成为积极的监督者,而流通股、内部人持股的作用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具有正面影响,这一结果与河北省国有股东比例较大且对公司绩效存在正面影响的结论相符。由此本文认为,河北省上市公司在优化股权结构时,重点不是单纯的减持国有股,而是要克服国有股自身的弊端,培育有效的产权主体。同时,适当增加内部持股比例,调动股东的治理积极性,是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关键。(2)河北省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近年来连年攀升,但这并不能说明其融资偏好发生了改变,主要原因是个别绩差公司对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不当造成的资金恶性循环,以及上市公司未能有效地利用债务的财务杠杆效应,回归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个推测。由此可见,河北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意识仍有待提高,债务的财务杠杆作用有待被充分利用。(3)河北省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规模和独立董事比例虽然在数量上都符合规定,但回归结果显示,由于河北省上市公司对董事会以及独立董事制度缺乏足够认识,再加上独立董事制度自身的缺陷,导致董事会和独立董事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实证结果还表明,董事会会议次数与公司绩效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董事会行为中可能存在着很大程度的效率浪费。因此本文提出,在董事会治理中,河北省上市公司应更注重观念的改变和效率的提高。(4)河北省上市公司中经理层持股人员比例和所持股数比例都较低,经理层领薪人员比例和平均薪酬数同样处于较低水平。正因为经理层激励具有这样的特点,河北省上市公司经理层激励变量中,除经理层年度收入对公司绩效存在正向影响外,其余变量与公司绩效都没有明显关系。针对河北省上市公司经理层激励多是薪酬激励的现状,本文认为,河北省经理层激励应更注重报酬结构的合理性,激励形式的多样性,以使激励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周娟[9](2007)在《基于现金流和EVA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出发研究财务危机预警,旨在挖掘现金流量指标和EVA(经济增加值)指标在我国财务危机预警领域的研究价值,并构建适合中国市场的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首先总结了国内外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现状,并在指出现有研究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主要创新点。对财务危机理论和财务危机预警理论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主要包括:对财务危机的界定标准和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分析了财务危机的形成原因;阐述了财务危机预警的概念、理论基础和主要功能,对财务危机预警的定性和定量方法进行了概括介绍,并重点对多变量模型中的多元判别模型、逻辑回归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其次,围绕价值创造这一全文的核心概念,对本文的核心指标“现金流量指标”和“EVA指标”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介绍了主要的现金流量指标和EVA的计算方法和作用,考虑到EVA是扣除了股东所投入的资本成本之后的公司真实利润,它较为准确的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公司创造的价值,提出了将EVA引入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的设想;考虑到现金流量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前提条件,现金流量指标较应计制会计指标更为真实和科学,提出了建立基于现金流量指标的财务预警模型。最后,根据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本文以2004年和2005年首次被实施特别处理的45家财务危机公司和配对的45家非财务危机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上市公司已审计的财务报表中的财务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基于传统会计比率指标、现金流量指标和EVA指标的三个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并对比分析了三个模型的判定效果以及对检验样本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现金流量指标和EVA确有传统会计指标不具备的预警价值,将其引入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的理论设想和实证方法是科学有效的。值得一提的是,本文在研究样本的选取原则、指标变量的筛选方法、财务危机预警的超前性以及模型的构建过程等方面都较以往研究有所改进,基于EVA指标的预警模型的预测准确率高于国内同类研究。
曾宪文[10](2006)在《基于EVA的公司经理人薪酬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带来了公司治理问题,股权的高度分散使公司的控制权由投资者向内部经理人转移。在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责任不对等、利益不相容和契约不完备等问题的存在,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函数错位,代理人通过“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机会主义行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损害股东和公司的利益。因此设计一套良好的经理人业绩评价和激励制度对实现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在我国现阶段,一方面随着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竞争不断加剧,企业管理人员被赋予的决策责任不断增加,管理人员的决策和行为方式对企业生存和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现行的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着未能充分体现价值增长,忽视权益资本成本,与薪酬联系不紧密,激励的有效性受到抑制等问题。因此构造尽可能客观的、不易受会计操纵的绩效指标,公平合理地评价管理人员的经营业绩,将业绩评价与薪酬激励相结合,使管理人员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趋向一致,达到所有者权益最大化的目的,是当前我国深化企业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本文立足公司价值最大化,紧扣指标的科学性、有效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四个方面的特征,选取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流行的业绩评价指标EVA,设计一套经理人薪酬激励体系。首先对EVA的有效性和目标一致性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这是基于EVA薪酬设计的基础。EVA的有效性可分为评价有效性和激励有效性两个方面。在评价有效性上,它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要高于传统的会计指标,拥有更高的有效信息含量,因而可以用于公司经理人的业绩评价。在激励有效性上,基于EVA设计的薪酬激励计划能有效提高经营绩效,增加公司价值。在目标一致性上,EVA能促进委托代理双方利益的和谐,使管理者和股东的行为达到最大限度的一致,为股东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使用EVA指标在取得目标一致性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激励成本。
二、湖大科教公布债务重组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大科教公布债务重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建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问题的提出 |
1.1.4 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高铁科教新城 |
1.2.2 创新场域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高铁效应与高铁站区研究综述 |
2.1.1 高铁效应研究 |
2.1.2 高铁站区规划理论研究 |
2.2 空间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视野 |
2.3 社会资本理论视野 |
2.3.1 概念缘起 |
2.3.2 概念内涵 |
2.3.3 应用领域 |
2.4 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视野 |
2.5 创新网络理论视野 |
2.5.1 基本概念 |
2.5.2 文化多样性与创新网络 |
2.5.3 大学与创新网络 |
2.6 空间经济学理论视野 |
2.6.1 区域协同发展研究 |
2.6.2 城市最优规模理论 |
2.6.3 科教增长极理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的空间耦合效应研究 |
3.1 世界范围内科技园区、大学和客运枢纽的地理邻近性研究 |
3.2 国内外高铁网络对沿线科教集聚区积极影响的典型案例研究 |
3.2.1 法国南部的科技园案例 |
3.2.2 京都研究园、播磨、北九州科学公园都市和筑波科学城案例 |
3.2.3 韩国大德案例 |
3.2.4 中国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与珠海北站科技园区案例 |
3.3 我国高铁网络中资源流动的基本特征研究 |
3.3.1 我国高铁网络中资源流动的能级与尺度分析 |
3.3.2 我国高铁网络中资源流动的总体趋势分析 |
3.4 我国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之间的空间耦合作用机制分析 |
3.4.1 决定高铁网络中资源流向的动力类型分析 |
3.4.2 高铁科技客流对隐性知识扩散与合作网络重整的场效应分析 |
3.4.3 从网络势差到节点流量之间的复杂适应性机制分析 |
3.4.4 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空间耦合机制的实证研究 |
3.5 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之间的空间耦合效应评估 |
3.5.1 高铁知识可达性对科教集聚区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评估 |
3.5.2 科教集聚区对高铁站客流结构的影响效应评估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组合模式研究 |
4.1 科教资源集聚区的创新场域构型模式研究 |
4.1.1 技术人才流动、创新效率与创新博弈 |
4.1.2 科技人才循环流动链的构建 |
4.1.3 创新场域空间拓扑构型研究 |
4.1.4 国内外代表性科教创新集聚区的创新场域演进历程分析 |
4.2 创新场域视角下高铁科教新城的基础空间类型与设计原则解析 |
4.2.1 大学教育空间与知识社区空间 |
4.2.2 对外客运交通枢纽空间 |
4.2.3 研究园、孵化器、科技公司总部空间 |
4.2.4 风险投资空间 |
4.2.5 文化艺术空间 |
4.3 高铁科教新城的空间布局模式研究 |
4.3.1 创新空间组团展开尺度预测 |
4.3.2 空间布局权衡 |
4.3.3 理想的空间布局模式 |
4.4 高铁科教新城总体空间布局的多智体仿真模拟 |
4.4.1 多智体模型方法概述 |
4.4.2 模型建构 |
4.4.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开发模式研究 |
5.1 高铁科教新城的用地比例结构与开发指标研究 |
5.1.1 用地比例结构研究 |
5.1.2 开发指标研究 |
5.2 高铁科教新城建设时序与每期用地配置组合探讨 |
5.2.1 开发时序探讨 |
5.2.2 基于投资与创新场域效率的分期用地配置组合研究 |
5.3 保障高铁科教新城核心功能的空间供给体制构想 |
5.3.1 城市空间商品化的限度 |
5.3.2 空间资本化与空间商品化的分析框架 |
5.3.3 我国城市空间供给模式的类型及其问题 |
5.3.4 高铁科教新城应当保障的稀缺性空间资本要素识别 |
5.3.5 高铁科教新城多样均衡的精细化空间供给体系建构研究 |
5.4 高铁新城开发模式的适用性探讨 |
5.4.1 适用于我国科教资源短缺地区 |
5.4.2 适用于大都市群的边缘圈层 |
5.4.3 适用于过度极化发展省份的低等级城市 |
5.4.4 不宜布置于超大城市的近郊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A-01 高铁乘客问卷调查 |
附表A-02 城市创新创业情况问卷调查 |
附表B-01 大学知识社会调查 |
附表B-02 空间感知调查 |
附表C 高科技企业问卷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基于旧建筑再利用的创意文化产业园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解读 |
1.2.1 旧建筑的概念 |
1.2.2 城市更新的概念 |
1.2.3 创意文化产业园的概念 |
1.2.4 研究对象选取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旧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相关文献综述 |
2.1.1 旧建筑保护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2 旧建筑再利用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 创意文化产业园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创意文化产业园开发类型研究 |
2.2.2 创意文化产业园空间集聚研究 |
2.2.3 趋势与展望 |
2.3 基于旧建筑再利用的创意文化产业园相关文献综述 |
2.3.1 基于旧建筑再利用的创意文化产业园改造关键点研究 |
2.3.2 趋势与展望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旧建筑再利用的创意文化产业园基础研究 |
3.1 更新再利用的旧建筑主要类型 |
3.1.1 居住类建筑 |
3.1.2 教育类建筑 |
3.1.3 工业类建筑 |
3.1.4 商业类建筑 |
3.1.5 办公类建筑 |
3.2 旧建筑再利用价值分析 |
3.2.1 历史文化价值 |
3.2.2 经济价值 |
3.2.3 生态环境价值 |
3.2.4 艺术价值 |
3.2.5 社会价值 |
3.3 旧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类型研究 |
3.3.1 历史保护发展类型 |
3.3.2 公共休憩空间类型 |
3.3.3 商业旅游开发类型 |
3.3.4 创意文化产业园类型 |
3.4 创意文化产业园类型的再研究 |
3.4.1 文创产业办公模式 |
3.4.2 文化产品展馆模式 |
3.4.3 文化旅游与特色商业模式 |
3.4.4 综合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旧建筑再利用的创意文化产业园发展模式案例研究 |
4.1 文创产业办公模式——合肥罍街AS·1980 为例 |
4.1.1 基础信息概述 |
4.1.2 园区建筑与空间概况 |
4.1.3 GPS行为调查及典型场景对比 |
4.1.4 合肥罍街AS·1980 综合评价 |
4.1.5 小结与思考 |
4.2 文化产品展馆模式——上海M50 创意园 |
4.2.1 基础信息概述 |
4.2.2 园区建筑与空间概况 |
4.2.3 GPS行为调查及典型场景对比 |
4.2.4 M50 创意园综合评价 |
4.2.5 小结与思考 |
4.3 文化旅游与特色商业模式——上海田子坊 |
4.3.1 基础信息概述 |
4.3.2 园区建筑与空间概况 |
4.3.3 GPS行为调查及典型场景对比 |
4.3.4 田子坊综合评价 |
4.3.5 小结与思考 |
4.4 发展模式对比总结 |
4.4.1 交通区位资源 |
4.4.2 运营管理模式 |
4.4.3 园区业态构成 |
4.4.4 经济价值研究 |
4.4.5 建筑更新手法 |
4.4.6 空间场所塑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创意文化产业园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 |
5.1 建筑开发潜力分析与选取评估研究 |
5.1.1 区位潜力 |
5.1.2 建筑再利用潜力 |
5.1.3 公共资源潜力 |
5.1.4 文化价值潜力 |
5.1.5 选取权重评估研究 |
5.2 基于旧建筑再利用的创意文化产业园发展模式判定路径研究 |
5.2.1 发展模式判定路径解析 |
5.2.2 判定路径层级解读 |
5.3 基于旧建筑再利用的创意文化产业园发展策略研究 |
5.3.1 物质空间重塑与场景活化 |
5.3.2 非物质元素植入与园区资源整合 |
5.4 基于旧建筑再利用的创意文化产业园发展模式总结与启示 |
5.4.1 园区发展模式总结 |
5.4.2 园区发展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4)徽商银行债转股业务模式选择与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国内外债转股发展情况概述 |
一、国内商业银行债转股的发展历程 |
二、国际范围内债转股的主要做法与形式 |
第三章 徽商银行债转股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徽商银行简介及债转股业务发展情况 |
二、目前我国债转股发展现状 |
三、WB集团债转股业务操作模式简介 |
四、徽商银行债转股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
第四章 徽商银行债转股业务模式选择 |
一、徽商银行债转股的主要业务模式 |
二、徽商银行债转股模式选择分析 |
第五章 徽商银行债转股业务发展策略与建议 |
一、徽商银行开展债转股业务的内部优劣势因素 |
二、徽商银行开展债转股业务的外部有利与不利因素 |
三、徽商银行债转股业务发展策略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国民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 ——以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史料来源 |
四、本文的基本框架 |
第一章 近世中西建筑文化交流与晚清民初大学校园发展历程 |
一、近世以来西人眼中的中国建筑 |
二、风格交错的晚清民初中国建筑及大学校园 |
三、“中国固有之形式”与国立大学校园建设 |
四、清末民初武汉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校园建设 |
第二章 国立武汉大学的组建与珞珈山新校址的选定 |
一、从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到国立武汉大学 |
二、武汉大学新校舍的酝酿和建筑设备委员会的成立 |
三、珞珈山新校舍的选址过程 |
四、珞珈山新校址内的土地征收与纠纷 |
第三章 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及工程营造 |
一、建筑师开尔斯与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 |
二、汉协盛营造厂与新校舍一期工程 |
三、六合建筑公司与新校舍二期工程 |
第四章 珞珈山新校舍建设的经费来源与支出 |
一、珞珈山新校舍一期工程的经费来源 |
二、珞珈山新校舍二期工程的经费筹措 |
三、对民国时期珞珈山校园建设经费收支的分析 |
第五章 珞珈山校园的建筑语汇和文化意涵 |
一、珞珈山校园的总体规划及空间布局 |
二、“南北”与“东西”:珞珈山校园的建筑风格 |
三、现代大学校园与复古建筑形式的折衷碰撞 |
第六章 藏修息游焉:湖山风景与校园生活 |
一、武昌东湖:由荒郊野泽走向近代风景游憩地 |
二、武汉大学与东湖风景区 |
三、民国时期珞珈山的校园生活 |
结语 |
附录一 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地契信息统计表 |
附录二 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建筑一览表 |
附录三 民国时期珞咖山校园规划设计主要建筑工程师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
后记 |
(6)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文化产业结合发展之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动机与目的 |
1.1.1 研究动机 |
1.1.1.1 城市工业用地更新加速与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滞后 |
1.1.1.2 产业经济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关联性的研究不足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工业遗产与文化产业的交叉研究 |
1.2.2 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相关研究 |
1.2.3 中国工业用地更新相关研究 |
1.3 研究架构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架构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成果与论文创新点 |
1.4.1 研究成果 |
1.4.2 论文创新点 |
1.4.2.1 系统的调查研究 |
1.4.2.2 理论方法创新 |
1.4.2.3 对工业遗产与文化产业结合动因的研究 |
第二章 文化产业介入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发展概况 |
2.1 引言 |
2.2 研究对象范畴界定 |
2.2.1 工业遗产 |
2.2.1.1 类型范围 |
2.2.1.2 时期范围 |
2.2.2 文化产业 |
2.2.2.1 国外的界定 |
2.2.2.2 国内的界定 |
2.3 调研地点的选择 |
2.3.1 参考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程度 |
2.3.2 考虑调研地点地域分布广度 |
2.4 各地概况 |
2.4.1 北京——现代工业遗存在世界城市 |
2.4.1.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
2.4.1.2 项目特点 |
2.4.2 上海——近代工业遗存与海派文化的融合 |
2.4.2.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
2.4.2.2 项目特点 |
2.4.3 广州——行业集聚鲜明的产业园模式 |
2.4.3.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
2.4.3.2 项目特点 |
2.4.4 天津——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对有限文化经济资源的竞争 |
2.4.4.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
2.4.4.2 项目特点 |
2.4.5 重庆——工业形象与文化产业发展空间载体要求的背离 |
2.4.5.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
2.4.5.2 项目特点 |
2.4.6 青岛——价值较高的工业遗产集中在城市更新重点区域 |
2.4.6.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
2.4.6.2 项目特点 |
2.4.7 西安——工业遗产在世界文明古都 |
2.4.7.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
2.4.7.2 项目特点 |
2.4.8 福州——工业遗产在“侨乡” |
2.4.8.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
2.4.8.2 项目特点 |
第三章 文化产业选择工业遗产作为空间载体的动因分析 |
3.1 引言 |
3.2 文化生产的城市选择 |
3.2.1 文化生产选择工业基础雄厚的城市 |
3.2.2 文化生产的地理集中是自我强化的——以天津、北京为例 |
3.2.3 推动文化产业落脚工业遗产的城市政策——以北京、上海、福州为例 |
3.3 文化生产的区位选择 |
3.3.1 工业历史地段的地理区位优势 |
3.3.2 工业历史地段的建筑密度优势 |
3.3.3 工业历史地段的产业氛围优势 |
3.4 文化生产的建筑空间要求 |
3.4.1 工业遗产较低的使用成本符合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 |
3.4.2 工业遗产的空间形态特征符合文化产业的使用要求 |
3.4.3 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满足文化产业的精神层面的需求 |
3.5 策略探讨: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应纳入存量规划体系 |
3.5.1 存量规划对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产生的影响 |
3.5.1.1 深圳 |
3.5.1.2 上海 |
3.5.1.3 北京 |
3.5.2 存量规划对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提出的新要求 |
3.5.2.1 符合城市存量规划的发展目标 |
3.5.2.2 从制度设计角度思考保护再利用模式 |
第四章 工业遗产选择文化产业作为再利用模式的动因分析 |
4.1 引言 |
4.2 划拨土地使用权制度影响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以北京、上海为例 |
4.2.1 理论构建 |
4.2.1.1 划拨工业用地取得期(1954~1988) |
4.2.1.2 划拨工业用地价值凸显期(1988~1998) |
4.2.1.3 划拨工业用地解冻探索期 (1998~2008) |
4.2.1.4 划拨工业用地再利用主动结合产业调整的新时期(2008~) |
4.2.2 策略探讨 |
4.3 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推动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以中国纺织工业格局中的“上、青、天”为例 |
4.3.1 概念界定 |
4.3.1.1 传统工业 |
4.3.1.2 “上、青、天” |
4.3.2 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对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作用机制 |
4.3.2.1 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作用——释放有形资源 |
4.3.2.2 地方行业转型升级作用于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路径 |
4.3.3 行业企业对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认知路径及策略探讨 |
4.3.3.1 行业企业对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认知路径 |
4.3.3.2 对有形资源的价值认知阶段 |
4.3.3.3 策略探讨 |
4.4 市场规律作用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以青岛为例 |
4.4.1 理论构建 |
4.4.1.1 青岛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模式选择机制 |
4.4.1.2 市场规律作用下的投入差异 |
4.4.2 策略探讨 |
第五章 按保护再利用主体作用过程分类的实证研究 |
5.1 引言 |
5.2 原址工业企业产业升级背景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 |
5.2.1 形成动因 |
5.2.1.1 城市产业升级宏观作用分析 |
5.2.1.2 企业产业升级微观作用过程 |
5.2.2 保护再利用特点 |
5.2.2.1 保护特点 |
5.2.2.2 再利用特点 |
5.2.3 认知意义 |
5.3 高校带动下的文化产业与工业遗产再利用协同发展 |
5.3.1 形成动因 |
5.3.1.1 工业遗产位置靠近高校 |
5.3.1.2 高校改、扩建用地需求 |
5.3.1.3 高校文化产业发展需求 |
5.3.1.4 高校建筑空间特征新需求 |
5.3.2 保护再利用特点 |
5.3.2.1 多出现在“新一线城市” |
5.3.2.2 再利用主体多为艺术、设计类院校师生 |
5.3.2.3 保护再利用顺序倒置 |
5.3.3 策略建议 |
5.3.3.1 关注工业遗产周边的高校文化资源 |
5.3.3.2 高校改、扩建与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相结合 |
5.3.3.3 高校文化产业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相结合 |
5.3.3.4 探求符合高校建筑空间特征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策略 |
5.3.4 认知意义 |
5.4 城市经营理念主导的保护再利用模式 |
5.4.1 多重作用分析 |
5.4.1.1 大遗址区保护 |
5.4.1.2 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经营手段 |
5.4.1.3 大旅游理念 |
5.4.2 认知意义 |
5.5 以房地产开发为目的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 |
5.5.1 商务办公产业园开发 |
5.5.1.1 形成动因 |
5.5.1.2 保护再利用特点 |
5.5.2 综合性地产开发 |
5.5.2.1 形成动因 |
5.5.2.2 保护再利用特点 |
5.5.3 认知意义 |
5.6 文化发展类公司主导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 |
5.6.1 形成动因 |
5.6.1.1 建筑改造加建限制少 |
5.6.1.2 地方性的产业园扶植政策 |
5.6.2 保护再利用特点 |
5.6.3 认知意义 |
5.7 政府全面掌控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 |
5.7.1 形成动因 |
5.7.2 保护再利用特点 |
5.7.3 认知意义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观点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一 调研项目溯源 |
附录二 《北京市保护利用工业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指导意见》 |
附录三 《中共福州市委办公厅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利用工业厂房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管理办法》 |
附录四 天津市政府《天拖地块(公建)产业规划布局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期刊文章 |
专(译)着 |
论文集 |
学位论文 |
报纸文章 |
报告 |
网络资源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78-) ——基于若干重要问题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
二、选题研究时限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现状及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生态 |
一、根基:改革开放前湖南高教发展的历史概况 |
二、氛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社会生态的确立 |
三、压力:改革开放初湖南人才缺乏的严峻事实 |
四、保障:制定多方位推进高教发展的法律法规策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 |
一、湖南高教的拨乱反正时期(1978—1984) |
二、湖南高教的探索改革时期(1985—1991) |
三、湖南高教的深化改革时期(1992—1998) |
四、湖南高教的“弯道超车”时期(1999—至今) |
第二章 湖南高校办学定位探究——兼论特色人才之培养 |
第一节 办学定位:湖南高校发展之“瓶颈” |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丛生 |
二、办学定位:湖南高等教育发展之“瓶颈” |
第二节 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 |
一、办学定位:一种历史的动态系统 |
二、典型案例:湖南大学的人才培养特色 |
第三节 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中的问题表征——基于18所本科院校发展规划文本的分析 |
一、发展规模上“求大、求全” |
二、发展目标上“求高、求综” |
三、学科发展上“大干、快上” |
四、专业设置上“模仿、趋同” |
第四节 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之路径选择 |
一、基本要求:精准适中 |
二、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之可行路径 |
第三章 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湖湘文化互动探析 |
第一节 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互动发展 |
一、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逻辑关联 |
二、湖南高校资源地理分布的描述 |
三、经济视域下湖南高校存在问题及其归因 |
四、“两型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径 |
第二节 湖南高等教育与湖湘文化的交互耦合 |
一、湖湘文化及其内涵 |
二、湖湘文化与湖南高等教育的交互耦合 |
第四章 湖南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探究 |
第一节 社会流动的相关理论阐释 |
一、社会流动的概念 |
二、社会流动的类型 |
三、社会流动的功能 |
第二节 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宏观解析 |
一、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 |
二、建国以来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的历史变迁 |
第三节 湖南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微观探析——以湖南理工学院(岳阳师专)为例 |
一、确定调查对象的依据 |
二、三个典型案例分析 |
第五章 湖南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探析 |
第一节 公平及高等教育公平的涵义 |
一、公平的涵义 |
二、高等教育公平的意蕴 |
第二节 湖南高等教育不公平的现状考察 |
一、高等教育不公平之表征 |
二、湖南高等教育的起点不公 |
三、湖南高等教育的过程不公 |
第三节 湖南高等教育公平路径之构建 |
一、国家政策层面 |
二、民众自身层面 |
第六章 湖南高等教育之比较分析:若干指标的对比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后湖南高教发展之比较 |
一、教育属性:从“政治属性”转为“多重属性” |
二、人才培养:从“专才”转向“通才” |
三、战略地位:从“从属地位”转为“战略地位” |
四、管理体制:从“高度集中”转向“自主办学” |
五、发展模式:从“粗放式”转向“内涵式” |
六、投资方式:从“统收统支”转向“成本分担” |
第二节 湘鄂赣高等教育之比较分析:若干指标的对比 |
一、湘鄂赣三地比较之缘由 |
二、湘鄂赣高等教育若干指标之比较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之特征 |
一、起步晚,发展快,高校数量多,教育总量大 |
二、民办高校创办最早,发展迅速,影响全国 |
三、湖南女性高等教育颇具特色,走在全国前列 |
四、湖南高等教育与湖湘文化良性互动 |
五、湖南高等教育与湖南经济发展稳步协调 |
第七章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绩效探析 |
第一节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宏观成效之表征 |
一、形成主动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学科体系 |
二、高校地理布局日趋合理,与经济发展基本协调 |
三、高等教育各项改革齐头并进,有序推进 |
四、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师素质显着擢升 |
五、高校创新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双提升 |
第二节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绩效的微观解析——以吉首大学为例 |
一、选择吉首大学的理由阐释 |
二、吉首大学办学绩效之描述 |
第三节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成效评价 |
一、湖南高等教育发展之整体评估 |
二、湖南高等教育取得辉煌业绩之缘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河北省上市公司治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 主要研究创新和不足 |
1.4.1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2 上市公司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从公司治理的角度 |
2.1 公司绩效的概念 |
2.2 公司治理的理论内涵 |
2.2.1 公司治理概念的观点阐述 |
2.2.2 公司治理的内涵 |
2.2.3 几种典型的公司治理理论 |
2.3 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因素 |
2.3.1 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
2.3.2 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
2.3.3 外部治理 |
2.3.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3 上市公司治理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理论假设 |
3.1 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
3.1.1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殊性 |
3.1.2 相关研究评述 |
3.1.3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4 本文关于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假设 |
3.2 资本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
3.2.1 相关研究评述 |
3.2.2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
3.2.3 本文关于资本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假设 |
3.3 董事会治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
3.3.1 相关研究评述 |
3.3.2 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
3.3.3 本文关于董事会治理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假设 |
3.4 经理层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
3.4.1 相关研究评述 |
3.4.2 上市公司经理层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
3.4.3 本文关于经理层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假设 |
3.5 本章小结 |
4 河北省上市公司绩效的现状与评价 |
4.1 河北省上市公司的现状和特征 |
4.1.1 河北省上市公司总体状况 |
4.1.2 河北省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及特点 |
4.2 河北省上市公司对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
4.2.1 河北省上市公司的资源占有率分析 |
4.2.2 河北省上市公司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分析 |
4.2.3 河北省上市公司对全省社会贡献率分析 |
4.3 河北省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
4.3.1 国外上市公司典型绩效评价方法 |
4.3.2 国内上市公司典型绩效评价方法 |
4.3.3 河北省上市公司综合绩效的评价方法——因子分析法 |
4.4 河北省上市公司绩效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1 盈利能力 |
4.4.2 成长能力 |
4.4.3 偿债能力 |
4.4.4 资产管理能力 |
4.5 河北省上市公司绩效评价 |
4.5.1 发展后劲不足——产业分布不合理 |
4.5.2 净利润的成长性差——管理缺陷 |
4.5.3 部分上市公司亏损严重——公司治理低效 |
4.5.4 资产负债状况和盈利能力不匹配——财务杠杆使用不当 |
4.5.5 上市公司融资能力弱——后备力量缺乏 |
4.6 本章小结 |
5 河北省上市公司治理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分析方法和计量工具选择 |
5.2 基本计量模型的选用 |
5.3 变量设置 |
5.3.1 因变量设置 |
5.3.2 自变量设置 |
5.3.3 控制变量设置 |
5.4 样本选取与数据采集 |
5.5 测算与分析 |
5.5.1 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
5.5.2 资本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
5.5.3 董事会治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
5.5.4 经理层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
5.6 典型案例剖析——宝硕股份的公司治理 |
5.6.1 宝硕股份基本情况 |
5.6.2 宝硕股份绩效现状 |
5.6.3 宝硕股份公司治理问题剖析 |
5.7 本章小结 |
6 完善河北省上市公司治理,提高公司绩效的对策建议 |
6.1 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效率提升的基础 |
6.1.1 适当保持国有股比例,培育有效的产权主体 |
6.1.2 适当增加内部持股比例 |
6.2 健全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效率提升的核心 |
6.2.1 完善董事会的监督机制,提高董事会运作效率 |
6.2.2 加强独立董事制度建设,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
6.2.3 多种激励形式相结合,改善经理层激励效果 |
6.2.4 建立经理层激励实施情况的监督机制 |
6.3 强化上市公司治理的职能——公司治理效率提升的关键 |
6.3.1 提高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率,充分利用债务融资优势 |
6.3.2 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强化独立董事的监督职能 |
6.4 发挥政府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公司治理效率提升的保障 |
6.4.1 河北省政府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的相关政策 |
6.4.2 政策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
6.4.3 政府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定位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基于现金流和EVA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财务危机预警实证研究综述 |
1.2.1 国外财务预警实证研究的回顾 |
1.2.2 我国财务预警实证研究的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要点 |
1.4 本文的结构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财务危机与财务危机预警 |
2.1 透视财务危机 |
2.1.1 财务危机的界定 |
2.1.2 财务危机的特征 |
2.1.3 财务危机的成因分析 |
2.2 财务危机预警概述 |
2.2.1 财务危机预警的理论基础 |
2.2.2 财务危机预警的功能 |
2.2.3 财务危机预警的方法 |
第三章 本文核心指标介绍 |
3.1 EVA 概述 |
3.1.1 EVA 的计算 |
3.1.2 EVA 的作用 |
3.2 现金流量指标概述 |
3.2.1 常用现金流量指标 |
3.2.2 现金流量指标的作用 |
3.2.3 现金流量与价值创造的关系 |
第四章 基于现金流量指标和EVA 指标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
4.1 研究样本的选取 |
4.2 财务指标变量的选取 |
4.2.1 财务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2 财务指标均值的差异性分析 |
4.2.3 利用因子分析浓缩财务指标 |
4.3 Logistic 逻辑回归方法介绍 |
4.4 Logistic 财务预警模型①的构建 |
4.5 引入现金流量指标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② |
4.5.1 对现金流量指标的筛选 |
4.5.2 Logistic 财务预警模型②的构建 |
4.6 引入EVA 指标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③ |
4.7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检验效果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结论与建议 |
5.1.1 研究结论 |
5.1.2 建议 |
5.2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EVA的公司经理人薪酬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的基本假设 |
四、研究的方法 |
五、研究的逻辑结构与文章结构安排 |
六、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EVA的有效性研究综述 |
一、EVA的评价有效性 |
二、EVA的激励有效性 |
第二节 EVA的目标一致性研究综述 |
一、目标一致性与评价指标 |
二、剩余收益与代理成本 |
三、关于资本费率 |
第三节 激励理论和薪酬理论综述 |
一、激励理论 |
二、薪酬理论 |
第四节 评述与研究展望 |
一、关于EVA有效性研究的评述与展望 |
二、关于EVA目标一致性研究的评述与展望 |
三、关于激励理论与薪酬理论的评述与展望 |
第三章 EVA的渊源与发展 |
第一节 EVA的渊源与发展历程 |
第二节 EVA与业绩评价体系的演进 |
一、成本评价时期 |
二、财务评价时期 |
三、创新评价时期 |
四、三种业绩评价模式 |
五、业绩评价指标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业绩评价指标的分类比较 |
一、业绩评价指标的分类及特点 |
二、业绩评价指标的数量关系 |
三、业绩评价指标的内在价值联系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VA的会计调整与资本成本 |
第一节 EVA的会计调整 |
一、EVA会计调整的目的与原则 |
二、EVA会计调整的要素 |
三、EVA会计调整的过程 |
四、EVA的主要会计调整事项 |
第二节 资本成本的计算 |
一、资本成本构成 |
二、权益资本成本的计算——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三、权益资本成本的计算——套利定价模型 |
四、关于资本结构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一、关于EVA的会计调整 |
二、EVA会计调整的必要性 |
三、关于资本成本 |
第五章 基于EVA的薪酬设计——基本型 |
第一节 薪酬设计的一般框架 |
一、信息不对称与分享制 |
二、基本模型 |
三、激励和保险的特征 |
四、代理成本 |
第二节 基于EVA的红利分配模式——纵向比较 |
一、EVA激励的特点 |
二、薪酬激励的四个因素 |
三、基于EVA的红利分配方案——纵向比较 |
第三节 基于EVA的红利分配模式——横向比较和混合比较 |
一、基于EVA的横向比较法和混合法 |
二、引入相对业绩比较的意义和机理 |
三、横向比较法的委托代理效用、激励特征与代理成本 |
第四节 基于EVA的股票期权模式 |
一、股权激励的类型与比较 |
二、股票期权的优势与不足 |
三、基于EVA的股票期权方案 |
第五节 对现代EVA红利计划和红利银行的再分析 |
一、对现代EVA红利计划的再分析 |
二、预期EVA增量的确定 |
三、EVA区间的确定 |
四、目标红利的确定 |
五、红利计划的财富杠杆 |
六、对红利银行的分析 |
第六节 非线性薪酬分析与方案设计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EVA的薪酬设计——改进型与复合型 |
第一节 EVA的改进型REVA及薪酬方案设计 |
一、REVA的提出 |
二、REVA的设计原理 |
三、REVA和EVA的联系与区别 |
四、对REVA的实证分析 |
五、对REVA的批评和REVA的主要不足 |
六、基于REVA的薪酬设计 |
第二节 EVA与会计指标的复合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基本模型 |
三、复合型方案的最优相对权重 |
四、最优相对权重的参数估计 |
五、混合型的薪酬方案 |
第三节 EVA与市场型指标的复合 |
一、设计思路 |
二、基本模型 |
三、几种业绩评价模式的分析比较 |
四、讨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关于REVA |
二、EVA与会计指标的复合 |
三、EVA与市场指标的复合 |
第七章 基于EVA的公司高层薪酬设计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上市公司高层薪酬与EVA的相关性分析 |
一、研究综述 |
二、样本数据 |
三、相关分析 |
四、回归分析 |
五、基本结论 |
六、研究局限 |
第二节 基于EVA的公司高层薪酬设计案例分析 |
一、TCL集团的EVA方案 |
二、许继集团的EVA方案 |
三、东风公司的EVA方案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束语 |
一、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二、实施EVA激励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湖大科教公布债务重组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建构模式研究[D]. 徐中华. 天津大学, 2020(01)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基于旧建筑再利用的创意文化产业园发展模式研究[D]. 徐临心.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4]徽商银行债转股业务模式选择与发展策略[D]. 王思源. 安徽大学, 2019(07)
- [5]国民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 ——以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为中心[D]. 刘文祥. 武汉大学, 2017(06)
- [6]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文化产业结合发展之动因研究[D]. 仲丹丹. 天津大学, 2016(12)
- [7]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78-) ——基于若干重要问题的探析[D]. 刘小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8]河北省上市公司治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D]. 郭丽华.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5)
- [9]基于现金流和EVA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D]. 周娟. 江南大学, 2007(03)
- [10]基于EVA的公司经理人薪酬设计研究[D]. 曾宪文. 山东大学,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