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患儿颌面部手术呼吸道梗阻的急救与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儿科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专家组,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内镜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儿科呼吸内镜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支气管镜协作组,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微创分会儿童介入呼吸病委员会[1](2021)在《中国儿童中心气道狭窄呼吸介入与多学科协作诊疗专家共识》文中研究说明儿童中心气道狭窄性疾病多为疑难及急危重症,其诊疗涉及多个学科,若处理不当,死亡率很高。随着儿童可弯曲支气管镜、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的普及和发展及多学科协作救治中心气道狭窄性疾病诊疗经验的不断积累,亟须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救治水平,确保患儿的安全,特组织国内儿童气道团队的专家撰写此共识。
王茂英[2](2021)在《急诊面部软组织损伤的特点与早期整形修复的美学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急诊面部软组织损伤的特点研究目的:统计急诊外科门诊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的发病情况,分析急诊面部软组织损伤的一般情况与损伤特点,为预防面部软组织发生及其治疗提供依据与帮助。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期间因面部软组织损伤至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急诊外科门诊接受治疗的患者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致伤因素、损伤类型、伤口位置等情况。研究结果:共收集696例急诊面部软组织损伤病例,其中男性患者493名,女性患者203名,男女比为2.43:1。30-39岁年龄段人数最多,占23.28%,其次是0-9岁,占16.24%,职业分布上以工人群体最多,交通事故是主要致伤因素,占37.93%。696名患者共计伤口 741处,损伤类型以挫裂伤为主,占68.02%,额部最常受累,占36.30%。研究结论:(1)本机构急性面部软组织损伤以男性为主,30-39岁青壮年为高发人群。(2)本机构急诊就诊的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中工人最多,大部分面部软组织损伤是由交通事故造成的。(3)本机构急诊面部软组织损伤最常见的是挫裂伤,额部最易受累。第二部分 面部软组织损伤早期整形修复的美学效果观察研究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对比普通缝合与美容缝合的远期美学结果,探究整形外科技术在早期修复面部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研究方法:收集我院急诊外科门诊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期间因面部软组织损伤接受治疗的患者资料,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在我院门诊行一期伤口闭合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缝合方法将其分为普通缝合组与美容缝合组,并对其进行随访,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6-12个月瘢痕POSAS评分情况。研究结果:(1)普通缝合组纳入患者60例,59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1例患者拆线后出现伤口裂开;美容缝合组纳入患者139例,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1例患者出现线结反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3)。(2)术后6-12个月对瘢痕进行评估,OSAS量表中,美容缝合组OSAS总分(16.45±1.09)低于普通缝合组(19.42±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698,p<0.001);PSAS量表中,美容缝合组PSAS总分(14.66±1.02)低于普通缝合组(17.30±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470,p<0.001)。研究结论:(1)急性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应尽早寻求医疗支持和帮助,全面的评估和适当的治疗对于获得最佳形态和功能恢复至关重要。(2)根据面部软组织损伤复杂程度不同,其处理从简单到极具挑战性,急诊和整形外科医生应根据损伤具体情况采取合适方法进行一期修复。(3)与普通缝合相比,应用整形外科原则与技术行美容缝合不能减少面部软组织损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4)早期整形修复面部软组织损伤能获得更好的美学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第三部分不同皮肤缝合针距对面部损伤愈合后美学效果的影响研究目的:通过对比观察2mm、5mm针距闭合损伤皮肤后远期瘢痕情况,分析皮肤缝合针距对面部损伤愈合后美学效果的影响,以期为外科医生选择缝合针距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收集我院急诊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期间面部软组织线状损伤的患者资料,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在门诊进行一期美容缝合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浅层皮肤缝合间距筛选出针距5mm、2mm患者共51例,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8例,观察组23例。对比观察两组缝合时间、并发症以及术后6-12个月瘢痕POSAS评分情况。研究结果:对照组的缝合时间(30.32±8.88min)小于观察组(36.52±6.2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65,p=0.003)。两组患者中均无并发症发生,形态与功能均恢复良好。术后6-12个月对瘢痕进行评估,OSAS量表中,对照组总分平均分16.68±1.12,观察组总分平均分16.39±0.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69,p=0.569)。PSAS量表中,对照组总分平均分为14.64±1.06,观察组总分平均分为 14.22±0.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74,p=0.116)。研究结论:(1)面部损伤整形修复时,2mm针距和5mm针距缝合皮肤获得的美学效果无明显差异,缝合针距过小不能获得更好的美学效果。(2)2mm针距会增加手术缝合时间,不建议外科医生闭合浅层皮肤时缝线针距过小。
席梦莹[3](2020)在《纳布啡对正颌手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与舒芬太尼相比,纳布啡应用于正颌患者能否提供更好的术后镇痛作用,以及是否通过调节炎症和氧化应激来实现;从而为纳布啡用于正颌术后镇痛治疗提供用药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60名计划进行正颌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配至舒芬太尼组(S组,n=30)或纳布啡组(N组,n=30)。S组给予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2.5μg/kg),N组患者给予盐酸纳布啡注射液(2 mg/kg),均使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泵进行镇痛。比较患者术后4、8、16、24、48 h各时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Ramsay镇静评分(Ramsay sedation score,RSS)、焦虑评分以及术后48 h内的患者满意度。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于术前24 h及术后24 h、48 h测量血液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氧化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N组的VAS评分显着低于S组,而N组的Ramsay评分显着高于S组(P<0.05);两组的焦虑评分并无明显差异。N组术后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6以及氧化因子MDA的水平明显低于S组,而氧化因子SOD的含量明显高于S组(P<0.05)。此外,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VAS评分与TNF-α,IL-6及MDA的血浆水平呈正相关,与SOD呈负相关。与S组相比,N组术后16h的心率(HR)值及术后24h和48h的呼吸(R)值明显较低(P<0.05),而术后48h的血氧饱和度(SpO2)值明显较高(P<0.05)。同时N组的术后并发症和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P<0.05),且术后012h时两组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也存在显着组间差异(P<0.05)。N组的患者镇痛满意度明显高于S组(P<0.05)。结论与舒芬太尼相比,纳布啡应用于正颌外科术后具有更好的镇痛镇静效果。纳布啡可能通过减少术后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来提供更好的术后镇痛作用。此外,应用纳布啡进行正颌术后镇痛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袁卫军,寿宇燕[4](2020)在《口腔颅颌面创伤的急救护理》文中认为口腔颅颌面创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创伤,多伴有多发伤。由于口腔颌面部的血运丰富,损伤可致头颅、颌面、口腔解剖和生理功能的改变,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口腔颅颌面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尤为重要。本文围绕口腔颅颌面创伤特点、口腔颅颌面创伤诊治原则及护理措施进行阐述,以期为口腔颅颌面创伤急救的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姚冬月[5](2019)在《冷敷面罩在颌骨畸形患者术后控制肿痛及出血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评价冷敷面罩对颌骨畸形患者术后疼痛、肿胀及出血的影响,比较术后应用冷敷面罩和传统冰袋冷敷临床的效果。探讨两种冷敷方式对颌面畸形患者术后疼痛、肿胀及出血应用效果,寻求减轻患者术后肿痛,提升患者舒适度及面部功能恢复的冷敷方式,提高护理质量,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临床试验研究。将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某三甲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颌骨畸形住院手术符合条件患者随机选取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试验组正颌术后给予冷敷面罩冷疗,对照组术后给予传统冰袋冷敷。除冷敷装置不同外,均持续性冷敷48h,每1h观察局部皮肤情况,每4h更换冷敷装置,常规护理方法及功能锻炼;在冷敷前,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用2个固定位置,即耳垂到同侧口角的距离、外眦到同侧口角的距离评估肿胀;术后24h、48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肿胀值=耳垂到同侧口角的距离—冷敷前耳垂到同侧口角的距离,肿胀值=外眦到同侧口角的距离—冷敷前外眦到同侧口角的距离,评估肿胀;术后24h和拔管前负压引流管内引流液的量评估出血情况。结果:试验组、对照组研究对象术前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冰敷前疼痛、两个固定点的距离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对照组研究对象术后24h、术后48h的疼痛、肿胀及出血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颌术后冷敷面罩比传统冷敷方法对于术后早期疼痛、肿胀和出血的缓解更具优势,使用冷敷面罩能减缓疼痛,减轻肿胀和减少出血,提高患者舒适度,利于口腔功能恢复。
周莹,戴琳[6](2019)在《口腔癌术后急性呼吸道梗阻的应急流程规范化管理》文中指出从病情判断及预处理、急救护理配合二个方面总结了口腔癌术后急性呼吸道梗阻的急救经验,对其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抢救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完善急救应急预案,提高医护人员急救技能并完善抢救物品的管理制度,提高抢救成功率。
王霞,王旭梅[7](2019)在《颌面外伤患者急诊救治的护理措施》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颌面外伤患者急诊救治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我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284例口腔颌面外伤患者急诊救治的住院资料,对临床护理资料及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84例患者中267例治愈,11例出现感染,经后续治疗后愈合出院; 6例因经济条件所限未能行颌骨骨折内固定术,行颌骨骨折外固定术后自行出院,无一例死亡,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对口腔颌面外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地急救处理,可提高颌面外伤患者急救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期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元红,刘乙楠,黄婷,金萌[8](2015)在《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6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62例,并进行相应救治和护理措施的研究。结果通过系统研究,将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的急救与相关护理方法应用于实际治疗中,均取得良好疗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患者全面完善的救治和护理可以保证患者得到良好的救治。
凌永昌,刘瑞珍[9](2014)在《基于中国知网文献的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进展》文中提出基于中国知网(CNKI)"学术文献总库"中的文献,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治疗手段和方法以及其跟踪治疗观察两方面对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治疗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提供研究参考。
周荣[10](2014)在《颌面部多发性外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文中提出多发性颌面外伤是五官科的常见急症之一,多见于青壮年因意外事故而发生。外伤常累及眼、耳、鼻等多处器官、组织,损伤面积大,出血量多,严重者可出现窒息、大出血、休克和并发颅脑及其他器官的复合损伤,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1]。因此,颌面部损伤时实施正确的救护对挽救患者生命及减少各种并发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院五官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
二、患儿颌面部手术呼吸道梗阻的急救与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患儿颌面部手术呼吸道梗阻的急救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2)急诊面部软组织损伤的特点与早期整形修复的美学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急诊面部软组织损伤的特点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面部软组织损伤早期整形修复的美学效果观察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典型病例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不同皮肤缝合针距对面部损伤愈合后美学效果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小结 |
图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纳布啡对正颌手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分组 |
1.3 研究变量 |
1.4 结果评估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比较 |
2.2 术后镇痛镇静效果比较 |
2.3 炎症及氧化因子的水平比较 |
2.4 术后镇痛效果与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性分析 |
2.5 生命体征比较 |
2.6 术后并发症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 |
2.7 患者镇痛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文章 |
(4)口腔颅颌面创伤的急救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口腔颅颌面创伤特点 |
1.1 颌面部血运丰富 |
1.2牙对颌面创伤的影响 |
1.3易并发颅脑损伤 |
1.4可能伴有颈部伤 |
1.5易发生窒息 |
1.6 影响进食和口腔卫生 |
1.7 易发生感染 |
1.8 可伴有其他解剖结构的损伤 |
1.9 面部畸形 |
2 口腔颅颌面创伤诊治原则 |
2.1 全面检查,迅速判断伤情 |
2.2 根据伤情的轻重缓急,决定救治的先后步骤 |
2.3 尽早实施正确的专科治疗 |
3 口腔颅颌面创伤的护理措施 |
3.1 防止窒息的护理 |
3.1.1 窒息的分类 |
3.1.2 窒息的急救处理 |
3.2 出血的护理 |
3.2.1 出血的分类和处理 |
3.2.2 出血的护理 |
3.3 抗休克护理 |
3.4 伴发颅脑损伤的护理 |
3.5 防止感染与转运 |
3.6 颌骨骨折患者的护理 |
3.6.1 一般护理 |
3.6.2 营养支持 |
3.6.3 心理支持 |
3.7 康复指导 |
4 小结 |
(5)冷敷面罩在颌骨畸形患者术后控制肿痛及出血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颌骨畸形概述 |
1.1 流行病学调查 |
1.2 原因方面 |
2 颌骨畸形的分类 |
2.1 针对病因分类 |
2.2 针对机制分类 |
3 颌骨畸形的诊断 |
3.1 病史采集 |
3.2 临床检查 |
3.3 影像学检查 |
4 颌骨畸形的矫治原则 |
5 正颌外科的发展 |
6 正颌外科常见并发症 |
7 正颌术后的护理 |
7.1 一般护理 |
7.2 疼痛的护理 |
7.3 肿胀的护理 |
7.4 出血的护理 |
8 冷疗的应用 |
8.1 冷疗定的义及作用机制 |
8.2 冷疗的优势 |
8.3 冷疗的作用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样本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分组方法 |
2.3 冷敷方法 |
2.4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
2.5 资料收集方法 |
2.6 统计学方法 |
2.7 质量控制 |
3 技术路线 |
研究结果 |
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对比 |
1.1 两组随机选择的患者基本情况资料对比 |
1.2 两组患者冰敷前疼痛值与肿胀值对比。 |
2 颌骨畸形患者术后疼痛、肿胀和出血情况 |
2.1 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24h和48h疼痛(VAS)比较 |
2.2 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24h和48h肿胀情况比较 |
2.3 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24h和拔管前出血情况比较 |
讨论 |
1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基本情况对比分析 |
2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冷疗时间及术后疼痛、肿胀和出血结果评定标准依据 |
3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24h、48hVAS结果对照分析 |
4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24h、48h肿胀值结果对照分析 |
5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24h、拔管前出血量结果对照分析 |
6 冷疗的局限性 |
7 展望 |
8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知情同意书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口腔癌术后急性呼吸道梗阻的应急流程规范化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病例 |
2 急救流程 |
2.1 病情判断及预处理 |
2.2 急救护理配合 |
3 讨论 |
3.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3.2 完善医疗紧急事件应急预案 |
3.3 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 |
3.4 完善抢救物品管理制度 |
(7)颌面外伤患者急诊救治的护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伤情评估 |
3 结果 |
4 护理措施 |
4.1 术前救治 |
4.1.1 通气 |
4.1.2 止血 |
4.1.3 抗休克 |
4.1.4 合并颅脑损伤的急救 |
4.1.5 防止感染 |
4.1.6 床单位的护理 |
4.1.7 术前准备 |
4.2 术后护理 |
4.2.1 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重点观察呼吸、血压、出血 (渗血) 、肿胀情况。 |
4.2.2 饮食护理 |
4.2.3 口腔护理 |
4.2.4 术后心理护理 |
5 结论 |
(8)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2 急救原则 |
3 护 理 |
3.1 急救护理 |
3.2 体位 |
3.3 心理护理 |
3.4 疼痛护理 |
3.5 口腔护理 |
3.6 伤口 |
3.7 饮食护理 |
4 结 语 |
(9)基于中国知网文献的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手段和方法 |
1.1 手术治疗 |
1.2 非手术治疗 |
1.2.1 药物治疗 |
1.2.2 物理治疗 |
1.3 联合治疗 |
2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跟踪治疗观察 |
2.1 护理 |
2.2 美容 |
2.3 其他 |
3 总结 |
(10)颌面部多发性外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结果 |
2 急救处理 |
2.1 急救原则 |
2.2 窒息的急救 |
2.3 低血压休克的急救 |
2.4 迅速了解全身创伤情况 |
2.5 伤口处理 |
3 术后护理 |
3.1 接待手术后患者 |
3.2 保持呼吸道通畅 |
3.3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
3.4 预防感染 |
3.5 口腔护理 |
3.6 饮食护理 |
四、患儿颌面部手术呼吸道梗阻的急救与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儿童中心气道狭窄呼吸介入与多学科协作诊疗专家共识[J].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儿科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专家组,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内镜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儿科呼吸内镜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支气管镜协作组,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微创分会儿童介入呼吸病委员会.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15)
- [2]急诊面部软组织损伤的特点与早期整形修复的美学效果研究[D]. 王茂英. 山东大学, 2021(11)
- [3]纳布啡对正颌手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D]. 席梦莹.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4]口腔颅颌面创伤的急救护理[J]. 袁卫军,寿宇燕. 上海护理, 2020(05)
- [5]冷敷面罩在颌骨畸形患者术后控制肿痛及出血的应用研究[D]. 姚冬月.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6]口腔癌术后急性呼吸道梗阻的应急流程规范化管理[J]. 周莹,戴琳.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17)
- [7]颌面外伤患者急诊救治的护理措施[J]. 王霞,王旭梅. 西南军医, 2019(01)
- [8]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 元红,刘乙楠,黄婷,金萌.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5(01)
- [9]基于中国知网文献的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进展[J]. 凌永昌,刘瑞珍.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11)
- [10]颌面部多发性外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 周荣.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