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0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天英,金玄俊[1](2020)在《重症肺心病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临床指标和恢复时间的药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重症肺心病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临床指标和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2017-02~2019-02选定100例重症肺心病患者,随机电脑编号分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以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组间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动脉血氧分压、肺部功能恢复时间及其住院时间进行指标对比。结果:就研究组而言,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动脉血氧分压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其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肺部功能恢复时间及其住院时间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显着。结论:重症肺心病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动脉血氧分压情况。
刘锐,王建军[2](2018)在《参附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应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重症患者中的疗效。方法:临床纳入2015年1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7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氧疗、控制感染、改善心肺功能、祛痰止咳、保持气道通畅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参附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将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相关指标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88%,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7.50%(χ2=4.078,P=0.043)。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气分析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pH值、PO2、PCO2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黏附率、纤维蛋白原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50%与治疗组3.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参附注射液静点联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可弥补重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规治疗方案的不足,更好地解决重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阳气虚脱病症及血液高黏滞状态难题。故此方法在提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重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方面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张彩娣,臧向梅[3](2008)在《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评价》文中研究表明
曾韵萍[4](2007)在《COPD并肺心脏病患者血瘀证量化诊断初步研究》文中提出现代中医认为肺心病的病机多本虚标实,其中标实以痰、瘀为主。随着病程的进展,血脉瘀滞逐渐发展为肺心病的主要矛盾和核心病理环节,因而临床非常重视肺心病血瘀证的研究。由于目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血瘀证诊断缺乏公认的、统一、规范的标准,从而无法客观评价中医药的疗效,影响了中医证候学研究和中医药的现代化进程。鉴于肺心病的诊治重视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可采用量表的形式作为临床疗效评价的标准。此量化诊断标准的具体操作,可采用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进行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对肺心病血瘀证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研,以中医证候理论为核心,借鉴现代医学病例对照研究和流行病学人群对照研究及横断面研究的设计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中医血瘀证的描述性资料,为其辨证标准及证候演变规律的阐明提供依据。另外,积极合理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如多元统计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为了初步建立适用于COPD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瘀证的量化诊断表。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通过文献检索和专家意见咨询确定肺心病血瘀证量化标准的候选相关因素,应用各项条目的比较统计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确定相关因素;应用条件概率换算方法建立相关因素赋分表;应用最大似然判别法确定量化诊断域值,并以此为基础初步建立量化诊断标准,然后对量化诊断标准进行检验和评价,探讨中医证候方法学研究。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首先通过检索文献和咨询专家意见确定肺心病血瘀证量化标准的候选相关因素,并以此设计调查表格,收集病历并填写表格,把所得数据进行统计方法分析,确定胸闷、齿龈色黑、唇色黑或紫绀、颈静脉充盈或怒张、舌质紫黯、舌体瘀斑、脉涩、全血粘度升高这8项内容为量表相关因素,再通过条件概率换算公式予各项指标以赋分,在此过程中发现唇色黑或紫绀、舌质紫黯在量表赋分所占的比重较大,并同时得出“18”分为血瘀证的诊断阈值。以此为基础建立量化诊断表,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和前瞻性检验,得出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阳性似然比结果,对量表进行重测一致性检验,得出较高的Kappa值,均说明此评价量表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通过本实验研究,最终形成COPD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瘀证的诊断评价量表,用文字来表述诊断的主症:胸闷,唇色黑或紫绀,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颈静脉充盈或怒张。次症:齿龈色黑,脉涩,全血粘度升高等。根据量表,计分值大于18者诊断为血瘀证。
林方芳,陈志信[5](2022)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重症肺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心功能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重症肺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2020年收治的重症肺心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血细胞比容(HCT)、高切全血黏度(BVH)、低切全血黏度(BVL)]、动脉血氧分压(PaO2)、心功能指标[每搏指数、每搏输出量、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肺功能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PV、HCT、BVH、BVL、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V、HCT、BVH、BVL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每搏指数、每搏输出量、LVESD、LVED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每搏指数、每搏输出量、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小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治疗重症肺心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PaO2、心功能,加快患者康复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刘锐,王建军[6](2018)在《参附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重症患者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慢性肺心病重症患者治疗中联合使用参附注射液及低分子肝素,对患者的血气指标、心功能改善情况及对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肺心病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研究组32例(常规治疗联用参附注射液、低分子肝素),评估肺心病治疗效果,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气指标及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 O2、Sa O2、CO与肺动脉收缩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Pa O2、Sa O2和C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肺动脉收缩压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7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治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及血气指标,缩短患者住院天数,有较为确切的疗效,值得推广。
杨丽君[7](2015)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肺心病并心衰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肺心病并心衰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肺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钠的用药方案,对照组则仅用吸氧,利尿药,抗生素等进行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实验组的显效率为46%,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显效率为28%,总有效率为8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的血粘度指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钠可以有效改善肺心病合并心衰的生活质量,显着提高疗效,并降低其血液粘度。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林竹,王垠,刘美群[8](2014)在《联合使用参芎葡萄糖和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慢性肺心病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参芎葡萄糖和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我们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钠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钠进行治疗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加用参芎葡萄糖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44%。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结论:联合使用参芎葡萄糖和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慢性肺心病的疗效显着,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王娟[9](2014)在《补气温阳、益肾纳气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通过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心肺阳虚、肾虚不纳证)的临床研究,总结导师运用补气温阳、益肾纳气法,大剂黄芪组方治疗本病的证治经验,评估补气温阳、益肾纳气法,大剂黄芪组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心肺阳虚、肾虚不纳证)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探索本病的有效中医治法打下良好基础,以彰显中医药在防治慢性肺心病缓解期上的优势。研究方法:在确诊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的患者中,选取中医辨证属“心肺阳虚、肾虚不纳”证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气温阳、益肾纳气方(党参、生黄芪60g、制附片、熟地、山萸肉、山药、炒白术、丹参等),并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进行加减。对照组:予低流量吸氧、解痉平喘、化痰为主(氨茶碱0.1g tid口服,盐酸氨溴索(沐舒坦)30mg tid口服,噻托溴钱(思力华)18ug qd吸入),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适当给予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合并感染时加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CAT评分、急性加重次数、6min步行试验及肺功能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研究结果: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两组总有效率有显着差异(P<0.05)。在改善主要症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6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急性加重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FEV1、 FEV1/FVC)较治疗前均无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后FEV1、FEV1/FVC下降值治疗组均小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温阳、益肾纳气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有明显疗效,可以减轻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增加运动量、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肺功能恶化。
常福鱼,康成[10](2013)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文中指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肺循环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和(或)功能改变,右心室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并排除其他疾病引起者。1病因及发病机制1.1病因病因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最为多见,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埃沉着症等。少见的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结节病、间质性肺炎、过敏性肺泡炎、药物性相关性肺疾病等。
二、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0例(论文提纲范文)
(1)重症肺心病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临床指标和恢复时间的药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治疗总有效率指标对比 |
2.2 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动脉血氧分压指标对比 |
2.3 肺部功能恢复时间及其住院时间指标对比 |
3 讨论 |
(2)参附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相关指标比较 |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比较 |
2.5 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3)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方法 |
3 疗效标准 |
4 统计学处理 |
结 果 |
1 |
2 |
3 副作用 |
讨 论 |
(4)COPD并肺心脏病患者血瘀证量化诊断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一、肺心病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 |
二、肺心病与血瘀的相关性研究现况 |
三、肺心病血瘀证中西医研究进展 |
四、评述与展望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结果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病历诊断标准 |
(三) 纳入标准 |
(四) 排除标准 |
(五) 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一) 获取量表候选因素 |
(二) 专家咨询条目分析 |
(三) 各条目出现状况的统计学分析 |
(四) 建立量化诊断的相关因素赋分表 |
(五) 确定量化诊断的诊断域值 |
(六) 量化诊断表的统计学检验 |
四、结论 |
五、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低分子肝素钠治疗重症肺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心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 一般资料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疗效 |
2.2 临床指标 |
2.3 血液流变学指标及Pa O2 |
2.4 心功能指标 |
2.5 不良反应发生率 |
3 讨论 |
(6)参附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重症患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比较 |
2.3 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比较 |
2.4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
3 讨论 |
(7)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肺心病并心衰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疗效判定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实验室指标比较 |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
3 讨论 |
(8)联合使用参芎葡萄糖和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慢性肺心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疗效评定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9)补气温阳、益肾纳气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古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病位 |
1.4 治疗方法 |
2. 近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 |
2.2 治法探讨 |
3.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
3.1 定义 |
3.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3.3 治疗 |
3.4 肺动脉高压(PAH)的治疗进展 |
4. 导师史锁芳教授运用补气温阳、益肾纳气法的经验 |
4.1 提出病位初在肺涉及脾,后及于肾,殃及心 |
4.2 认为“心肺阳虚、肾不纳气”是肺心病缓解期的重要病机 |
4.3 创立补气温阳、益肾纳气法 |
4.4 补气温阳、益肾纳气法治疗肺心病缓解期的临床应用 |
4.5 强调大剂量黄芪、熟地、山药补气益肾平喘 |
4.6 重剂名方例举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安全性观察 |
3.2 疗效性观察 |
3.3 观测时点 |
4. 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
5. 统计处理 |
6.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 |
6.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6.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临床资料比较 |
7. 结果 |
7.1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7.2 症状总积分比较 |
7.3 CAT评分比较 |
7.4 6分钟步行试验比较 |
7.5 急性加重次数比较(次/6月) |
7.6 肺功能(FEV_1、FEV_1/FVC)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组方配伍分析 |
3. 导师运用大剂量黄芪、熟地、山药组方的经验 |
4. 黄芪概述 |
4.1 黄芪功效 |
4.2 现代药理作用 |
4.3 黄芪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研究 |
4.4 黄芪治疗肺心病作用机理探讨 |
4.5 黄芪的使用注意 |
4.6 黄芪的应用指征 |
5. 熟地概述 |
6. 山药概述 |
7. 疗效分析 |
8. 典型案例 |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临床观察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1 病因 |
1.2 机制 |
2 药物治疗 |
2.1 利尿药 |
2.2 正性肌力药物 |
2.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
2.4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ARBs) |
2.5 β受体阻滞剂 |
2.6 酚妥拉明 |
2.7 血管扩张药 |
2.8 抗凝药物治疗 |
2.9 糖皮质激素 |
四、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重症肺心病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临床指标和恢复时间的药学分析[J]. 张天英,金玄俊.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0(02)
- [2]参附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 刘锐,王建军. 中国医学创新, 2018(05)
- [3]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评价[J]. 张彩娣,臧向梅. 中国微循环, 2008(06)
- [4]COPD并肺心脏病患者血瘀证量化诊断初步研究[D]. 曾韵萍.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06)
- [5]低分子肝素钠治疗重症肺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心功能的影响[J]. 林方芳,陈志信.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03)
- [6]参附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重症患者的临床观察[J]. 刘锐,王建军. 中外医学研究, 2018(11)
- [7]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肺心病并心衰的疗效观察[J]. 杨丽君.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04)
- [8]联合使用参芎葡萄糖和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慢性肺心病的疗效观察[J]. 林竹,王垠,刘美群. 当代医药论丛, 2014(09)
- [9]补气温阳、益肾纳气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的临床研究[D]. 王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2)
- [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J]. 常福鱼,康成. 基层医学论坛, 2013(05)
标签:肝素钠论文; 对照组论文;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论文; 低分子肝素论文; 参附注射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