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平岩层、软弱围岩隧道控制超挖施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魏其刚,周君,钟亚,周洋,王冬兵,文鑫鑫[1](2020)在《西南地区软弱围岩隧道机械开挖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隧道钻爆施工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但是对于软弱围岩隧道而言其对围岩扰动大、超欠挖大,严重时会导致掌子面掉块、坍塌等风险。针对西双版纳隧道特有的极软弱炭质岩层围岩,采用机械开挖施工可以有效解决这些弊端。文章以西双版纳隧道为背景,详细介绍隧道机械开挖的施工要点及工艺流程,并从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等方面与钻爆法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软弱围岩施工中机械开挖施工优势明显。
吴飞亚[2](2020)在《基底膨胀作用下泥岩隧道受力特性及仰拱底鼓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仰拱底鼓病害目前在国内外隧道建设和运营期间屡见不鲜,给工程界和学术界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而运营期泥岩隧道仰拱底鼓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典型难题之一。随着西北地区高速公路、铁路的大规模展开,难免修建大量的隧道工程。当隧道穿越膨胀性泥质岩系时,基底经常因地下水迁移、渗透侵蚀,导致其物理力学性质发生相应的改变。基底围岩力学性质的复杂、多变、不均匀性不仅在横向上表现出差异性,纵向上也会分布不均,进而导致仰拱受力及破坏形式也不同。本文主要以高速公路泥岩隧道仰拱底鼓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调研、数值模拟等方式对基底各类工况下隧道仰拱受力破坏特征进行研究,并针对基底围岩遇水膨胀病害,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通过既有文献和规范的查阅及现场调研,整理国内多座仰拱底鼓典型案例,分析了导致仰拱破坏的因素占比;整理了隧道围岩压力和仰拱结构内力的计算方法,并结合该隧道结构形式采用结构力学法计算了仰拱的内力与分布;归纳总结出仰拱底鼓的破坏模型与发展过程,并依据仰拱底鼓量的组成,介绍了仰拱底鼓量的计算方法。为研究基底围岩膨胀对仰拱的力学效应的影响,采用ABAQUS软件设置了15%、18%、21%和24%四种基底含水率对各类基底围岩不同膨胀区域可能导致的仰拱底鼓破坏情况进行模拟分析;基底围岩均匀膨胀含水率增加与仰拱底鼓量变化成正相关趋势,对拱顶沉降有一定抑制作用,回填层1/4和3/4洞径处竖向应变最大,中部拉应力最大,回填层1/4和3/4洞径处易产生剪切错动破坏,易在中线位置受拉破坏。基底前后不均匀膨胀,回填层破坏位置与隧道断面位置相关,隧道进出口中线处易受拉破坏,隧道中部回填层中线左右两侧各约2m位置处容易开裂破坏;基底左右不均匀膨胀,回填层应力最大值位置随含水率增长由中线向膨胀一侧即1/4隧道处移动,回填层易在该处受拉破坏。偏压膨胀引起仰拱竖向位移增量明显大于拱顶沉降位移的变化,仰拱左拱脚处受力最为不利,对于回填层易在偏压另一侧受拉破坏;三向膨胀作用对初支结构竖向位移影响较大,水平位移表现为隧道断面缩小的现象,回填层易在隧道中线处受拉破坏。其次将弹性模量按1、0.5、0.3、0.1进行折减,来探究基底围岩整体软化和局部软化对仰拱的影响,基底整体软化更易导致中线仰拱受拉破坏,拱脚产生塌陷拉裂破坏。基底局部软化易使隧道受力不均,局部软化一侧仰拱易发生拉裂破坏。通过对以上各类工况的模拟分析,得出隧道变形、塑性区发展、仰拱与回填层受力、变形特征和易破坏位置,以最不利条件下基底围岩吸水均匀膨胀为例,提出了底脚锚杆、底脚+底板锚杆两种整治方式,底脚锚杆能减小回填层的最大主应力,但不能控制回填层破坏,底脚+底板锚杆虽增加了仰拱拱底拉应力,但可以有效控制回填层最大拉应力。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的工程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黄彦波[3](2019)在《基于新意法的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铁路建设实力的不断增强,铁路修建标准亦不断提高,出现了越来越多施工风险大、成本高、建设周期长的长大深埋隧道,新奥法已逐渐被证实不适用于高地应力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软岩隧道的施工,因此需要一个更先进的系统化隧道设计施工方法。基于新意法理论,结合数值模拟与监测具体进行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探讨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发生大变形的成因与破坏机理;对比分析软岩隧道围岩分级法和基于新意法的隧道围岩分级;通过理论分析结合数值模拟的手段,研究不同超前支护措施对掌子面稳定性的影响,并将掌子面稳定性进行等级划分。(2)根据木寨岭隧道地质情况,分析其大变形原因,并对其进行围岩分级。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按隧道高地应力大变形实际状况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在不考虑渗流的情况下,分别对三台阶法、预留核心土环形扩挖法、超前导洞扩挖法和新意法开挖这四种施工工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四种工法下拱顶沉降、边墙水平位移、围岩和初支应力变化规律,由数值模拟结果得出新意法是控制大变形的首选施工工法。(3)探讨了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的控制技术,着重对预留变形量与玻璃纤维锚杆的作用效果进行研究。对预留变形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中外两种不同的预留变形量计算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使用条件;通过对不采用加固措施、采用超前小导管预加固以及不同长度的玻璃纤维锚杆在高地应力软岩隧道中的作用效果进行模拟,得到通过玻璃纤维锚杆预加固可以显着控制隧道变形的结论及锚杆长度为18m时,对大变形控制效果要最好,掌子面上下边缘区域的两排玻璃纤维锚杆易发生应力集中。
王亚东[4](2019)在《千枚岩地层四车道隧道结构受力特征与变形规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和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交通事业也取得了飞速发展,隧道的工程优势日益凸显,穿越复杂地质条件所带来的新问题层出不穷,软岩隧道便是典型问题之一。目前关于软岩隧道结构变形受力特征以及施工方式优化的研究较多,但大多都是针对小跨度断面或者虽是大断面隧道但围岩的岩性都相对较好,对于大断面和软弱围岩同时出现的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规律和支护体系的研究却不多,本文以陕西省安康市红石河隧道项目为工程依托,在总结软弱围岩工程特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隧道开挖的空间和时间效应,结合工程实际制定了合理的变形测试方案并对数据成果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到软岩大断面隧道的一般变形规律,利用数值分析明确了最佳开挖方法及注浆加固范围的合理取值,用以指导后续施工,针对危险系数较高的浅埋偏压段,结合数值模拟与数据分析对隧道受力变形特征以及结构偏移规律进行了补充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区分了地质软岩与工程软岩的差别,总结了软弱围岩的物理力学特性与变形破坏特征,结合软岩隧道变形破坏的一般规律叙述了软岩隧道的破坏模式与影响因素。(2)结合工程实际与设计方案,在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制定了针对性的变形监测方案,通过对测试数据进行一系列研究分析得到大断面千枚岩隧道变形的基本特征。(3)采用仿真计算软件MIDAS/GTS建立大断面千枚岩隧道的不同施工开挖模型,结合工程进度、成本及现有施工技术条件选取较适合该软弱围岩隧道的开挖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注浆措施对围岩进行加固处理,并选取加固效果最佳、经济效益最好的注浆范围。(4)结合数值模拟与已有的变形测试成果对千枚岩地层下大跨度隧道浅埋偏压段的结构受力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讨论,通过分析不同偏移情况下的隧道收敛及单侧位移变化规律,得到了偏移量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对出现局部变形的钢拱架进行了水平方向变形量的初步推算。
杨光[5](2019)在《软弱围岩公路隧道机械化钻爆施工技术与装备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公路隧道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公路隧道施工正逐步走向机械化、自动化。但是在我国公路隧道中软弱围岩隧道占有不小的比例,其施工方式依旧是以大量人工为主。为了促进我国软弱围岩地区公路隧道的建设,提升软弱围岩公路隧道钻爆施工的技术水平,必须要根据软弱围岩公路隧道钻爆施工的技术特点,研究解决钻爆施工系列装备的适用性问题和选型配套问题。首先,分析了国内外软弱围岩公路隧道施工发展情况,并对不同围岩条件下隧道钻爆法施工方法的特点和施工设备选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软弱围岩隧道人工钻爆法施工和机械钻爆法施工的对比研究,在软弱围岩公路隧道机械钻爆法施工技术要求的基础上,研究了软弱围岩公路隧道钻爆法施工机械装备的适用性和技术要求。并根据软弱围岩下多采用台阶法施工的方式,提出了以国产全液压凿岩台车配套隧道钢拱架拼装台车为主要施工装备的机械化钻爆法施工方案。根据在依托工程开展机械化钻爆施工实践研究表明,该机械化钻爆法施工方法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是可行的。其次,论文研究提出了一种适合评价包括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在内的公路隧道钻爆法施工评价方法——GRA-AHP综合评价法,该综合评价法以进度、质量、成本和安全四个指标,通过灰色关联度和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不同的隧道钻爆法施工方案。最后,通过对依托工程开展的500多米机械化钻爆施工实际应用的研究,总结了隧道钻爆施工装备应用的经验,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根据第四章提出的GRA-AHP综合评价方法对试验隧道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在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上,机械化施工要优于人工施工,并且随着人工费用上升和国产机械装备的价格下降,机械化施工和人工施工的成本将越来越接近,因此机械化钻爆施工相较于人工钻爆施工的综合评价更为优越。
康柯[6](2019)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秦巴山区公路隧道洞身开挖质量变异与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秦巴山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与国防基地,同时也是国家几条高速公路的必经之地。由于秦巴山区地质结构复杂,在秦巴山区修建公路隧道,对隧道的质量控制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洞身开挖质量控制方面。本文依托典型的秦巴山区隧道——城开隧道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工程调研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隧道洞身开挖质量变异与控制方法做了系统的研究。首先,以秦巴山区地理环境为研究背景,并结合勘测设计等技术资料,分析总结了秦巴山区复杂地质特征和隧道洞身开挖必然遇到的难点,并介绍了城开隧道工程项目的特点。其次,建立一套洞身开挖质量变异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指标评判机制。指标体系包括超欠挖系和轮廓规整系在内的平均线性超挖、最大线性超挖、最大线性欠挖、周边眼痕迹保存率、炮眼利用率、两茬炮衔接最大尺寸六个关键指标。以相关规范为指导,分别对各指标阶段测量结果进行变异性分析和过程质量保障能力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洞身开挖过程质量保障能力整体水平较低,超欠挖系是导致洞身开挖质量变异的主要指标,并对此进行目标设定。然后,建立超欠挖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得到影响超欠挖变异性的主要因素排序,并确定了保证钻孔精度和爆破技术参数的质量保障方案。建立BP神经网络的超欠挖预测模型,依据正交试验设计原理对选定的9组爆破技术参数进行了预测,从而得到爆破技术参数的进一步质量改进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复杂地质条件下洞身开挖质量持续优化调整方案。最后,建立综合集成赋权法评价模型,对运用至城开隧道洞身开挖质量改进方案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质量保障能力提升明显,质量目标达成情况较好,验证了洞身开挖质量改进方案的可行性,也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
何金鸽[7](2019)在《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方案比选》文中认为随着社会对交通运输要求的不断提高,公路、铁路、轨道交通得以大力发展,而隧道作为交通运输中的关键节点,在交通运输领域内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学习和研究隧道修建的理论、技术、和施工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十堰市京能热电铁路专用线新门闩湾2#隧道和十堰市江苏路延长线1#隧道为工程背景,详细介绍了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隧道监控量测及其数据处理,调研并对比了现阶段国内外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常用的开挖工法。通过现场监控量测、理论分析等手段对比了在临近既有隧道施工时,悬臂式掘进机施工法和传统钻爆法的优劣性;通过理论分析,现场监控量测,有限元模拟等手段对比了初步选取的四种开挖工法。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模拟手段研究了系统锚杆的支护效果。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调研国内外大断面隧道常用施工工法,在综合考虑安全性、施工效率及经济性的基础上,初步选取四种施工工法做进一步比选。2)以十堰市江苏路延长线1#隧道为工程依托,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比分析了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三台阶七步法、中隔壁法及核心土加临时仰拱法的围岩塑性区、洞身位移、洞周环向应力、径向应力等。并结合现场监控量测数据,从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净空变化三个方面进一步对比了核心土加临时仰拱法与三台阶七步法,以期得到最合适的施工工法。结果表明:核心土加临时仰拱法围岩塑性区分布范围更小且在控制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净空变化以及力学响应方面优于三台阶七步法,根据分析结果,推荐采用核心土加临时仰拱法。3)采用ABAQUS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系统锚杆的支护效果。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施做系统锚杆能够减小围岩塑性区的分布范围,但在减小洞身合位移方面效果不大。4)以十堰市京能热电铁路专用线新门闩湾2#隧道为工程背景,分析了钻爆法施工对邻近的既有隧道的影响。监控量测数据表明,钻爆法施工对既有隧道扰动过大,地表沉降达到预警值,后期转用悬臂式掘进机施工,并将两种施工方法在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及净空变化三方面作出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悬臂式掘进机施工能够更好地控制围岩变形且对邻近的既有隧道影响更小。
高文韬[8](2018)在《葫芦顶隧道与路堑边坡相互作用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偏压隧道和路堑边坡组合的情况。人为改造岩土的活动,让地层中原本平衡的初始应力受到破坏,使得洞身四周或边坡内部的围岩应力重新分布,可导致岩体失稳,带来高边坡滑塌、隧道围岩塌方等灾害。因此需要对偏压隧道和路堑边坡相互作用进行探究、判断其稳定性,并采取措施调整施工方案和工序,保证隧道围岩及路堑边坡稳定。本文结合粤西山区广佛肇高速公路葫芦顶隧道工程进口端建设为依托,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结合现场监控量测技术,信息互馈,动态设计,对偏压隧道和路堑高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对关键施工工艺和工序进行研究和探讨。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首先,本文对偏压隧道和路堑边坡的研究评价方法做简要叙述。第二,对偏压隧道稳定性的评价,选用地层结构法设计原理,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通过模拟隧道和高边坡两种不同施工顺序下,探究两者组合体系的作用关系;利用瑞典条分法,建立高边坡力学模型,对高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针对高边坡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灾害,分析原因并制定有效处理措施。第三,在隧道围岩和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偏压隧道与路堑边坡二元结构体系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对偏压隧道和路堑边坡施工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开挖方法、开挖工序、开挖参数、预支护方法等的选择和优化,达到控制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变形,实现隧道的安全掘进。第四,采用监控量测技术,对施工中可能存在不良地质体的地段做出超前预报工作,为围岩和坡体的变形做出预警,判断是否稳定和安全,评定工艺工序的合理性,从而指导施工,反馈设计,对设计进行优化。
赵宏博,卢伟[9](2018)在《三臂凿岩台车在郑万高铁隧道软弱围岩施工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确保郑万高铁隧道施工的安全、质量,加快隧道施工进度,在软弱围岩中采用三臂凿岩台车进行大断面施工。通过对三臂凿岩台车进行适当改造(改造推进梁位置、改用加粗钻杆、改装降低夹持器高度、更换耐磨大钻头等)可实现利用三臂凿岩台车进行加深炮孔、超前地质钻孔、超前管棚施工;将提前设定好的钻臂负责施工范围、钻孔顺序、钻孔深度及角度等钻爆参数导入三臂凿岩台车操作控制系统可方便钻爆施工;加装3D激光扫描仪,可实现隧道开挖断面扫描。通过对比三臂凿岩台车与传统钻爆法施工在钻孔精度、钻爆效果、施工管理和施工进度等多个方面的优缺点,采用三臂凿岩台车大断面施工相对于传统分部开挖施工,减少了施工作业工序及施工干扰,更便于施工组织和管理,更有利于隧道施工安全质量的控制、加快施工进度;大断面施工减少了分部施工时多次对围岩的扰动,更有利于围岩稳定。通过一系列的试验,总结出一整套三臂凿岩台车在软弱围岩地质条件下施工的理论数据及现场施工经验,为今后推广三臂凿岩台车在隧道软弱围岩中大断面施工提供借鉴。
徐鹏[10](2018)在《深部复合岩层流变力学行为及其对TBM卡机灾害影响机理研究》文中指出TBM的地质适应性不佳,在断层破碎带、富水裂隙带与软硬不均岩层等不良地质中容易出现TBM卡机灾害,而在深长隧道TBM施工中软硬复合岩层屡见不鲜,因此有必要研究TBM在深埋复合岩层中掘进时卡机灾害致灾机理及防治措施。本文采用室内试验、理论研究及数值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复合岩层常规三轴压缩及流变力学特性,提出能合理描述复合岩层力学行为的力学模型,据此分析深长隧道围岩变形的时空演化规律,结合ABH工程探究深埋软硬复合岩层条件下TBM掘进卡机灾害控制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采用水泥、石英砂和水等材料配制了软、硬两种类岩石材料,制作了不同层间倾角软硬层状复合类岩石标准圆柱形试样,进行了复合岩层类岩石试样三轴压缩流变试验,基于室内试验结果,分析了层间倾角对复合岩层流变破坏强度、破坏模式、流变变形及长期强度的影响规律。(2)在经典Mohr-Coulomb模型及Burgers流变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累计损伤演化率,建立了岩石损伤软化本构模型以及岩石损伤流变本构模型,用以分别描述岩石在加载过程中的瞬时变形及流变变形特性。将本构模型进行二次开发并用于数值计算,基于室内试验结果对模型的准确性及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对比结果表明模型可以较好反映岩石受力变形及损伤劣化特征。(3)以ABH项目中TBM掘进隧道为工程背景,进行了深埋复合岩层中圆形隧洞开挖后隧洞围岩变形及破坏特征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隧洞洞周收敛位移及破坏特征,分析了边界荷载恒定条件下洞周围岩内部主应力及主应变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隧洞洞周围岩损伤破坏规律同时受洞周围岩应力特征及围岩岩性特征所控制。(4)进行了深埋复合岩层圆形隧洞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及破坏特征数值模拟研究,探究了层间倾角、层间距、支护力以及开挖暴露时间对隧洞洞周围岩变形及破坏特征影响规律。(5)总结分析了TBM掘进卡机灾害工程实例,探究了TBM掘进施工隧洞卡机灾害防治措施及TBM卡机脱困方法,以ABH输水隧洞TBM施工工程为依托工程,采用本文建立的岩石损伤流变本构模型,进行了TBM掘进机在穿越断层破碎带时TBM机身与围岩相互作用数值计算,探究了超挖间隙与停机时间对TBM机身摩阻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将有助于TBM在该区域中安全快速高效的掘进。
二、水平岩层、软弱围岩隧道控制超挖施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平岩层、软弱围岩隧道控制超挖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西南地区软弱围岩隧道机械开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工程概况 |
3 机械开挖施工方法 |
3.1 总体施工方案 |
3.2 施工要点 |
4 效益分析 |
4.1 进度指标分析 |
4.2 围岩稳定性分析 |
4.3 经济效益分析 |
5 结论 |
6 结语 |
(2)基底膨胀作用下泥岩隧道受力特性及仰拱底鼓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泥岩物理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
1.2.2 仰拱底鼓机理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泥岩隧道仰拱底鼓机制探究 |
2.1 仰拱底鼓典型案例统计分析 |
2.2 隧道底鼓发展过程与破坏模式 |
2.2.1 挤压流动型底鼓 |
2.2.2 剪切错动型底鼓 |
2.2.3 挠曲褶皱型底鼓 |
2.2.4 塌陷拉裂型底鼓 |
2.2.5 遇水膨胀型底鼓 |
2.3 隧道围岩压力确定及仰拱计算理论 |
2.3.1 隧道围岩压力计算 |
2.3.2 结构力学计算仰拱内力 |
2.3.3 板壳理论计算仰拱结构内力 |
2.3.4 仰拱结构力学内力计算 |
2.4 泥岩隧道仰拱底鼓量计算理论 |
2.4.1 泥岩弹塑性变形导致的底鼓 |
2.4.2 泥岩流变导致的底鼓 |
2.4.3 泥岩遇水膨胀导致的底鼓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底围岩膨胀作用数值模拟 |
3.1 围岩吸水膨胀的数值模拟实现方法 |
3.1.1 温度场模拟湿度场理论基础 |
3.1.2 模型材料参数确定 |
3.2 隧底围岩膨胀数值模拟 |
3.2.1 模型的建立 |
3.2.2 模型基本假定 |
3.2.3 模型荷载及边界条件设置 |
3.2.4 隧底围岩膨胀模拟及工况设置 |
3.3 基底围岩均匀膨胀结果及分析 |
3.3.1 隧道开挖地应力平衡计算 |
3.3.2 隧底围岩均匀膨胀作用位移分析 |
3.3.3 围岩塑性应变分析 |
3.3.4 衬砌及回填层应力分析 |
3.4 基底围岩前后不均匀膨胀结果及分析 |
3.4.1 基底围岩前后不均匀膨胀作用位移分析 |
3.4.2 围岩塑性应变分析 |
3.4.3 衬砌及回填层应力分析 |
3.5 基底围岩左右不均匀膨胀结果及分析 |
3.5.1 左右不均匀膨胀作用位移情况分析 |
3.5.2 围岩塑性应变分析 |
3.5.3 衬砌及回填层应力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底围岩各类因素工况下数值模拟 |
4.1 围岩偏压膨胀作用结果及分析 |
4.1.1 偏压膨胀作用位移情况分析 |
4.1.2 偏压膨胀作用围岩塑性应变分析 |
4.1.3 偏压膨胀作用衬砌及回填层应力分析 |
4.2 三向共同膨胀作用结果及分析 |
4.2.1 三向膨胀作用位移情况分析 |
4.2.2 三向膨胀作用围岩塑性应变分析 |
4.2.3 三向膨胀作用衬砌及回填层应力分析 |
4.3 基底围岩软化条件下数值模拟分析 |
4.3.1 基底围岩整体软化 |
4.3.2 基底围岩局部软化 |
4.4 施工因素数值模拟 |
4.4.1 隧道仰拱超挖 |
4.4.2 隧道仰拱欠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膨胀性泥岩隧道隆起病害整治措施模拟 |
5.1 基底膨胀作用下泥岩隧道底鼓病害处理方法 |
5.1.1 支护加固法 |
5.1.2 卸压法 |
5.1.3 联合支护法 |
5.2 泥岩隧道底鼓整治数值模拟分析 |
5.2.1 隧道底鼓整治概述 |
5.2.2 基底围岩膨胀隧道整治建模 |
5.3 隧道整治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5.3.1 底鼓病害整治位移及竖向应力分析 |
5.3.2 均匀膨胀作用底鼓整治围岩塑性应变分析 |
5.3.3 均匀膨胀作用衬砌及回填层应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基于新意法的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新意法概述 |
1.2.2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变形控制技术 |
1.2.3 大变形隧道工程实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掌子面变形分析及其分级 |
2.1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特征分析 |
2.1.1 隧道围岩大变形特征及力学机制 |
2.1.2 隧道掌子面挤出变形机理 |
2.2 木寨岭隧道大变形分析 |
2.2.1 地质构造 |
2.2.2 大变形影响因素 |
2.3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围岩分级 |
2.3.1 软岩隧道围岩分级法 |
2.3.2 基于新意法的软岩隧道分级法 |
2.4 理想情况下采用不同支护方式的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掌子面变形 |
2.4.1 数值模拟方法 |
2.4.2 计算模型及结果 |
2.4.3 掌子面稳定性级别划分 |
2.5 小结 |
3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工法数值模拟研究 |
3.1 概述 |
3.2 计算模型及参数 |
3.2.1 计算工况 |
3.2.2 计算模型 |
3.2.3 参数选取 |
3.3 四种施工工法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3.3.1 拱顶沉降及水平收敛 |
3.3.2 掌子面挤出变形 |
3.3.3 围岩应力分析 |
3.3.4 初期支护应力分析 |
3.4 木寨岭隧道监测方案 |
3.4.1 拱顶沉降和边墙水平收敛 |
3.4.2 监测结果分析 |
3.5 木寨岭隧道大变形段施工工法选择 |
3.6 小结 |
4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
4.1 预留变形量在高地应力软岩隧道中的应用研究 |
4.1.1 预留变形量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
4.1.2 预留变形量的计算 |
4.2 玻璃纤维锚杆在高地应力软岩隧道中的应用研究 |
4.2.1 玻璃纤维锚杆预加固掌子面基本原理 |
4.2.2 依托工程及数值模型 |
4.2.3 玻璃纤维锚杆控制隧道变形分析 |
4.2.4 掌子面变形监测方案 |
4.2.5 掌子面变形监测成果分析 |
4.3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4)千枚岩地层四车道隧道结构受力特征与变形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岩隧道围岩变形理论研究现状 |
1.2.2 软岩隧道支护理论发展现状 |
1.2.3 软岩隧道支护技术研究现状及基本原则 |
1.2.4 软岩隧道围岩及支护稳定性数值分析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软岩隧道工程特性研究 |
2.1 软岩的工程力学特征 |
2.1.1 软岩定义及分类 |
2.1.2 软岩的物理力学特性 |
2.1.3 软岩的变形破坏特征 |
2.1.4 千枚岩物理力学特征 |
2.2 软岩隧道变形破坏特征 |
2.2.1 软岩隧道结构变形特点 |
2.2.2 软岩隧道变形破坏模式 |
2.2.3 软岩隧道稳定性影响因素 |
2.3 红石河隧道工程概况 |
2.3.1 工程简介 |
2.3.2 水文地质 |
2.3.3 工程难点 |
2.4 小结 |
第三章 千枚岩地层四车道隧道受力变形监测 |
3.1 测试段工程地质条件及支护方案 |
3.2 监测内容及方案 |
3.2.1 现场查勘 |
3.2.2 拱顶下沉及洞周收敛 |
3.2.3 围岩与初支、初支与二衬间压力 |
3.2.4 二衬混凝土应力 |
3.2.5 钢拱架应力 |
3.3 现场查勘结果 |
3.4 洞周位移结果分析 |
3.4.1 拱顶沉降及洞周收敛曲线图 |
3.4.2 典型断面监测数据回归分析 |
3.4.3 典型千枚岩隧道结构变形规律统计 |
3.5 围岩压力数据分析 |
3.6 二衬混凝土应力分析 |
3.7 钢拱架应力分析 |
3.8 小结 |
第四章 千枚岩地层四车道隧道结构数值分析 |
4.1 千枚岩地层四车道隧道有限元模型 |
4.1.1 本构模型的选取 |
4.1.2 模型建立与力学参数选取 |
4.1.3 开挖工法选取 |
4.2 模拟结果与分析 |
4.2.1 竖向位移分析 |
4.2.2 水平位移分析 |
4.2.3 塑性区分析 |
4.3 注浆加固模拟 |
4.3.1 模型及工况 |
4.3.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浅埋偏压段有限元模拟及偏移规律研究 |
5.1 浅埋偏压段工程地质概况及支护方案 |
5.2 模型建立及结果分析 |
5.2.1 模型建立 |
5.2.2 模型位移场分析 |
5.2.3 隧道结构受力分析 |
5.3 浅埋偏压段横向偏移规律测试 |
5.3.1 无偏移挤出 |
5.3.2 整体偏移挤出 |
5.3.3 偏移挤出加局部变形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软弱围岩公路隧道机械化钻爆施工技术与装备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软弱围岩公路隧道机械化钻爆开挖技术与装备研究 |
2.1 公路隧道钻爆法施工方式 |
2.2 隧道钻爆法施工设备 |
2.3 硬质围岩钻爆法施工开挖方式 |
2.4 软弱围岩钻爆法施工开挖方式 |
2.4.1 方案一施工流程 |
2.4.2 方案二施工流程 |
2.4.3 不同方案施工对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弱围岩公路隧道机械化初期支护技术与装备研究 |
3.1 公路隧道初期支护方式 |
3.2 公路隧道初期支护设备 |
3.2.1 钢拱架拼装施工机械 |
3.2.2 混凝土喷射施工机械 |
3.3 软弱围岩钢拱架支护施工 |
3.3.1 人工拼装钢拱架 |
3.3.2 机械拼装钢拱架 |
3.4 软弱围岩喷射混凝土 |
3.4.1 喷射混凝土方式 |
3.4.2 干、湿喷混凝土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弱围岩公路隧道钻爆施工方法综合评价研究 |
4.1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进度指标 |
4.2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质量指标 |
4.2.1 开挖作业质量 |
4.2.2 初期支护作业质量 |
4.3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成本指标 |
4.4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安全指标 |
4.5 基于灰色关联度和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法(GRA-AHP) |
4.5.1 计算灰色关联系数 |
4.5.2 权重计算 |
4.5.3 计算灰色关联度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弱围岩公路隧道机械化钻爆施工应用研究 |
5.1 工程概况 |
5.1.1 隧道设计技术标准 |
5.1.2 设备概述与施工情况 |
5.2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进度评价 |
5.2.1 方案一施工进度 |
5.2.2 方案二施工进度 |
5.2.3 施工进度对比 |
5.3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质量评价 |
5.3.1 开挖作业质量 |
5.3.2 初期支护作业质量 |
5.4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成本评价 |
5.4.1 方案一施工成本 |
5.4.2 方案二施工成本 |
5.4.3 单循环电费对比 |
5.4.4 施工成本对比 |
5.5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安全评价 |
5.5.1 方案一安全评价 |
5.5.2 方案二安全评价 |
5.5.3 施工安全对比 |
5.6 基于灰色关联度和AHP的综合评价 |
5.6.1 计算灰色关联系数 |
5.6.2 权重计算 |
5.6.3 计算灰色关联度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复杂地质条件下秦巴山区公路隧道洞身开挖质量变异与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隧道洞身开挖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洞身开挖质量控制研究的不足 |
1.4 公路隧道洞身开挖的特点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秦巴山区复杂地质特征与隧道洞身开挖质量控制难点分析 |
2.1 秦巴山区复杂地质特征 |
2.1.1 秦巴山区区域特征 |
2.1.2 秦巴山区地层岩性与构造 |
2.1.3 秦巴山区水文地质 |
2.1.4 秦巴山区复杂地质情况 |
2.2 秦巴山区公路隧道洞身开挖的难点分析 |
2.2.1 围岩等级与勘测设计不符合性 |
2.2.2 围岩变化带来开挖方法调整 |
2.2.3 复杂地质条件带来的洞身开挖困难 |
2.2.4 对新的施工工艺与技术熟悉度不够 |
2.2.5 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苛刻严格 |
2.3 城开隧道工程项目特点 |
2.3.1 地形地貌特点 |
2.3.2 气候水文特点 |
2.3.3 洞身复杂地质条件 |
2.3.4 周边环境要求 |
2.3.5 洞身开挖方法的选择 |
第3章 洞身开挖质量变异性研究 |
3.1 洞身开挖质量变异性理论 |
3.1.1 质量的变异性 |
3.1.2 质量变异的规律性 |
3.1.3 变异系数法 |
3.1.4 HURST系数法 |
3.2 洞身开挖质量变异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检测方法 |
3.2.1 超欠挖系指标检测 |
3.2.2 轮廓规整系指标检测 |
3.3 洞身开挖质量变异性分析的实施 |
3.3.1 变异系数法分析洞身开挖质量的变异性 |
3.3.2 HURST系数法分析洞身开挖质量的变异性 |
3.3.3 联合分析洞身开挖质量的变异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洞身开挖过程质量保障能力分析 |
4.1 洞身开挖过程质量保障能力分析的理论基础 |
4.1.1 过程能力指数理论 |
4.1.2 休哈特控制图理论 |
4.1.3 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与评级标准 |
4.1.4 过程能力指数与不合格率之间的关系 |
4.2 城开隧道洞身开挖过程质量保障能力分析 |
4.2.1 洞身开挖指标正态分布检验 |
4.2.2 洞身超欠挖系质量保障能力分析 |
4.2.3 洞身轮廓规整系质量保障能力分析 |
4.3 秦巴山区城开隧道开挖质量保障能力的评价与应控制的目标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洞身开挖质量影响因素的控制及质量管理改进方案的形成 |
5.1 洞身开挖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5.2 洞身开挖质量影响因素排序 |
5.3 洞身开挖钻孔精度控制方案 |
5.3.1 钻孔精度的偏差分析 |
5.3.2 钻孔精度与隧道超欠挖的关系 |
5.3.3 秦巴山区城开隧道周边孔钻孔精度的控制方案 |
5.4 洞身开挖中爆破技术参数的设计与质量控制方案 |
5.4.1 洞身开挖中爆破技术参数的设计 |
5.4.2 秦巴山区城开隧道周边孔爆破技术参数的控制方案 |
5.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爆破技术参数优化 |
5.5.1 BP神经网络介绍 |
5.5.2 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 |
5.5.3 BP神经网络训练流程 |
5.5.4 BP神经网络样本训练与偏差分析 |
5.5.5 BP神经网络的应用 |
5.6 复杂地质条件下洞身开挖质量优化调整方案的形成 |
5.6.1 超前地质预报 |
5.6.2 复杂地质情况的超前处理措施 |
5.6.3 洞身开挖质量的持续优化调整方案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洞身开挖质量改进方案的综合评价 |
6.1 开挖质量综合评价 |
6.1.1 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
6.1.2 综合评价模型计算 |
6.2 质量管理改进方案的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在学校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方案比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大断面隧道现状 |
1.2.1 国内外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发展现状 |
1.2.2 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的力学特征 |
1.2.3 国内外大断面软弱围岩施工工法研究现状 |
1.2.4 悬臂式掘进机应用研究现状 |
1.2.5 国内外大断面隧道初期支护参数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 |
2.1 超前地质预报 |
2.1.1 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内容 |
2.1.2 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 |
2.2 隧道监控量测 |
2.2.1 监控量测的基本内容 |
2.2.2 断面及测点布置原则 |
2.2.3 监控量测频率 |
2.2.4 洞内、外观察 |
2.2.5 监控量测的常用方法 |
2.2.6 监控量测数据处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江苏路延长线1#隧道施工方案比选及锚杆支护效果研究 |
3.1 十堰市江苏路延长线项目概况 |
3.1.1 江苏路延长线2 号隧道工程概况 |
3.1.2 工程地质 |
3.1.3 隧道围岩分级 |
3.2 常见施工工法调研及初步比选 |
3.2.1 三台阶七步法 |
3.2.2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 |
3.2.3 交叉中隔壁法 |
3.2.4 中隔壁法 |
3.2.5 双侧壁导坑法 |
3.2.6 核心土加临时仰拱法 |
3.3 工程实例调研及施工方案初步比选 |
3.3.1 工程实例 |
3.3.2 施工工法初步比选 |
3.4 ABAQUS中的岩土本构关系 |
3.4.1 摩尔库伦模型 |
3.5 数值模拟及监控量测数据分析 |
3.5.1 计算模型 |
3.5.2 隧道开挖模拟实现方式与参数选取 |
3.5.3 隧道开挖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3.5.4 监控量测数据分析 |
3.6 锚杆支护效果研究 |
3.6.1 锚杆作用机理 |
3.6.2 锚杆模拟方式及参数选取 |
3.6.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节 |
第4章 隧道施工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及对策 |
4.1 项目背景 |
4.2 依托项目概况 |
4.2.1 工程地质概况 |
4.2.2 水文地质条件 |
4.2.3 新门闩湾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
4.3 钻爆法 |
4.3.1 钻爆法施工方案 |
4.3.2 钻爆法地表沉降 |
4.4 悬臂式掘进机施工概况 |
4.4.1 CTR260 悬臂式掘进机参数 |
4.4.2 悬臂式掘进机开挖破岩方式 |
4.4.3 掘进机在不同岩石强度下的工作情况 |
4.4.4 悬臂式掘进机与传统钻爆法工效对比 |
4.4.5 两种工法超欠挖情况对比 |
4.5 监控量测数据分析与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成果及参与工程项目 |
(8)葫芦顶隧道与路堑边坡相互作用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外研究评价方法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
1.3.1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工程背景 |
2.1 工程概况 |
2.2 隧道工程地质及水文特征 |
2.2.1 工程地质、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水文特征 |
2.2.5 围岩分级分段划分及工程特性 |
2.3 高边坡工程地质 |
2.3.1 工程地质地貌 |
2.3.2 地层岩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偏压隧道与路堑高边坡稳定性评价 |
3.1 偏压隧道数值模拟 |
3.1.1 地层结构法设计原理 |
3.1.2 开挖施工模拟方法 |
3.1.3 ANYSY建模模拟 |
3.1.4 结果分析 |
3.2 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 |
3.2.1 条分法基本原理 |
3.2.2 模拟方法 |
3.2.3 稳定性计算 |
3.2.4 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偏压隧道与路堑边坡施工关键技术 |
4.1 隧道洞口施工 |
4.1.1 长管棚工艺原理 |
4.1.2 长管棚施工工艺 |
4.2 隧道洞身施工 |
4.2.1 CD法施工工艺 |
4.2.2 三台阶保留核心土环形导坑法施工工艺 |
4.3 隧道衬砌施工 |
4.3.1 初期支护施工工艺 |
4.3.2 二次衬砌施工工艺 |
4.4 路堑边坡施工 |
4.5 高边坡崩塌分析与处治 |
4.5.1 边坡崩塌经过 |
4.5.2 边坡勘查特征 |
4.5.3 崩塌原因分析 |
4.5.4 处治方案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偏压隧道与路堑边坡施工监控 |
5.1 高边坡的监控量测 |
5.1.1 监测点的设置 |
5.1.2 监测数据 |
5.1.3 数据分析 |
5.2 隧道的监控量测 |
5.2.1 隧道监控量测内容 |
5.2.2 监控量测成果 |
5.2.3 监控量测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三臂凿岩台车在郑万高铁隧道软弱围岩施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1.1 项目概况 |
1.2 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情况 |
2 施工工法及应用 |
2.1 施工工法 |
2.2 三臂凿岩台车在郑万高铁隧道的应用 |
2.2.1 总体情况 |
2.2.2 超前地质钻孔及地质预报 |
2.2.3 钻爆施工 |
2.2.4 断面扫描 |
2.2.5 锚杆施工 |
2.2.6 在Ⅳ、Ⅴ级软弱围岩中的施工 |
3 三臂凿岩台车与传统钻爆法施工优缺点对比 |
4 应用效益分析 |
4.1 工序时间对比 |
4.2 经济效益对比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10)深部复合岩层流变力学行为及其对TBM卡机灾害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单调加载条件下复合岩层试样三轴流变特性试验研究 |
2.1 复合岩层类岩石试样的制备 |
2.2 试验方案及试验设备 |
2.3 复合岩层单调加载流变试验结果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循环加卸载条件下复合岩层三轴流变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3.1 三轴压缩循环加卸载流变试验简介 |
3.2 三轴压缩循环加卸载条件下复合岩层流变变形特性 |
3.3 三轴压缩循环加卸载条件下复合岩层流变破坏特性 |
3.4 三轴压缩流变过程中复合岩层试样能量耗散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复合岩层损伤本构模型研究及其试验验证 |
4.1 岩石损伤软化本构模型研究 |
4.2 岩石非线性损伤流变本构模型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5 TBM掘进隧道围岩收敛变形特征的相似模型试验研究 |
5.1 ABH项目工程概况 |
5.2 相似模型试验设计 |
5.3 模型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深埋复合岩层中圆形隧洞围岩变形数值模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深埋复合岩层中隧洞围岩变形破坏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
6.1 引言 |
6.2 层间倾角对复合岩层中隧洞围岩变形及稳定性影响规律研究 |
6.3 层间距对复合岩层中隧洞洞周围岩变形及稳定性影响规律研究 |
6.4 复合岩层中隧洞围岩收敛变形随时间的演化规律研究 |
6.5 考虑空间效应下复合岩层中隧道围岩收敛变形规律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7 工程应用研究 |
7.1 引言 |
7.2 TBM卡机致灾机理 |
7.3 TBM卡机灾害防控措施 |
7.4 工程应用研究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水平岩层、软弱围岩隧道控制超挖施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地区软弱围岩隧道机械开挖技术研究[J]. 魏其刚,周君,钟亚,周洋,王冬兵,文鑫鑫. 智能城市, 2020(10)
- [2]基底膨胀作用下泥岩隧道受力特性及仰拱底鼓机制研究[D]. 吴飞亚.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3]基于新意法的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技术研究[D]. 黄彦波.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4]千枚岩地层四车道隧道结构受力特征与变形规律[D]. 王亚东. 长安大学, 2019(01)
- [5]软弱围岩公路隧道机械化钻爆施工技术与装备应用研究[D]. 杨光. 长安大学, 2019(01)
- [6]复杂地质条件下秦巴山区公路隧道洞身开挖质量变异与控制方法研究[D]. 康柯.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7]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方案比选[D]. 何金鸽.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8]葫芦顶隧道与路堑边坡相互作用施工技术研究[D]. 高文韬.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6)
- [9]三臂凿岩台车在郑万高铁隧道软弱围岩施工中的应用[J]. 赵宏博,卢伟.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18(08)
- [10]深部复合岩层流变力学行为及其对TBM卡机灾害影响机理研究[D]. 徐鹏. 中国矿业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