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50泵送混凝土的配制(论文文献综述)
张戈[1](2021)在《喷射混凝土高性能化机制与组成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喷射混凝土以其凝结时间短、超早强以及施工工艺简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隧道与基坑支护、加固等工程中。现有喷射混凝土存在强度等级低、回弹率大、后期强度增长缓慢且对耐久性无明确要求等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因此可喷性良好、强度高、耐久性优异的高性能喷射混凝土已成为发展方向,如何实现普通喷射混凝土的高性能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以喷射混凝土高性能化作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开展无碱速凝剂对喷射混凝土水化与强度影响机理研究,分析胶凝材料用量、水胶比、砂率、矿物掺合料、聚乙烯醇纤维、速凝剂掺量等对喷射混凝土可喷性能和强度的影响规律,给出提高喷射混凝土可喷性能和强度的技术措施,制备出具有高工作性、高耐久性的C50喷射混凝土,形成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组成设计方法,可为喷射混凝土高性能化提供支撑。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研究了掺入硫酸铝系列无碱速凝剂的喷射混凝土水化和硬化机理。结果表明有碱速凝剂和无碱速凝剂均加速了水泥中C3A和C3S早期水化,提高了水泥诱导前期和诱导期的水化放热速率,促使喷射混凝土迅速凝结和硬化。掺入无碱速凝剂在加速了C3A水化反应速率的同时往溶液中提供了SO42-离子,并没有明显改变溶液中Al3+/SO42-比例,使溶液处于合适硫酸盐体系下,C3A水化速率总体可控,对于C3S后续水化及C-S-H凝胶致密化进程没有阻碍,因此喷射混凝土后期强度稳定增长,并未发生明显倒缩。(2)研究了配合比参数、矿物掺合料和聚乙烯醇纤维等因素对喷射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流变特性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可喷性能的提升方法。结果表明选择合理的配合比参数、掺入适量的速凝剂、矿物掺合料及聚乙烯醇纤维是提升喷射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有效措施。当水胶比在0.38~0.40时,胶材用量在520~540kg/m3,砂率在50%左右时,喷射混凝土回弹率明显降低,当硅粉掺量在10%~15%时,可喷性能提升显着。掺入聚乙烯醇纤维有助于提高可喷性能,以体积掺量0.50%~1.0%较为适宜。确定适宜的流变参数范围同时有助于提高喷射混凝土的可喷性能,当屈服应力在190Pa~250Pa之间,塑性粘度在210Pa·S~250Pa·S之间时,喷射混凝土回弹率低于10%,一次喷射厚度大于340mm。(3)研究了掺入无碱速凝剂喷射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及其提升方法。结果表明选择合理的配合比参数、掺入适量的速凝剂、矿物掺合料有助于提高喷射混凝土强度,胶材用量在520~540kg/m3,水胶比在0.38~0.40时,砂率在50%左右时,喷射混凝土强度较高。掺入硅粉和偏高岭土有助于提高抗压强度,当硅粉掺量为10%~15%时,强度提升效果最为显着。对于有抗拉强度要求的喷射混凝土,建议掺入适量的聚乙烯醇纤维,建议的掺量范围为0.25%~0.50%。根据以上研究基础,建立了高强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关系式fts=0.41·(fcc)0.59,测得C50喷射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并给出了C50喷射混凝土本构方程。(4)研究了速凝剂、聚乙烯醇纤维和成型工艺对高性能喷射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喷射工艺的冲击和紧密压缩作用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因此喷射混凝土抗渗性能、抗冻性能和抗碳化性能均高于模筑混凝土。掺入无碱速凝剂提高了喷射混凝土的电通量和平均渗水高度,掺入聚乙烯醇纤维明显增加了1200um以上的气孔体积,降低喷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电通量和平均渗水高度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长。冻融循环过程中,聚乙烯醇纤维明显抑制微裂缝的产生与发展,限制基体内气泡的连通和扩展,提高了喷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掺入无碱速凝剂小幅提高了喷射混凝土的碳化深度,聚乙烯醇纤维的掺入降低了喷射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且碳化深度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喷射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5)研究了喷射混凝土材料组成与成型工艺特征,提出了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组成设计方法。考虑成型方式、速凝剂和矿物掺合料种类与掺量的共同作用,修正了强度计算公式,确定了密实度影响系数k和矿物掺合料影响系数μi,给出了不同种类矿物掺合料的建议取值。基于骨料堆积和润滑协同作用原理提出了喷射混凝土浆体体积含量计算公式,提出了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组成设计方法。依据组成设计方法进行了验证,可为喷射混凝土高性能化提供支撑。
汪培友,郭高巍,周翔,项毓钧,宁良贵,郑瑞松[2](2021)在《C5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用正交试验,系统研究了胶凝材料用量、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砂率、中石与小石比例对C50泵送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及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胶比对坍落度、扩展度和抗压强度影响显着,且胶凝材料用量对抗压强度有较大影响。其最佳配合比为胶凝材料470kg/m3、水胶比0.34、粉煤灰掺量10%、砂率0.34、中石∶小石=80∶20,经现场试验验证,28d抗压强度和倒坍时间分别为65.2MPa和8s,满足强度和施工要求,可节约成本,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谭文君[3](2021)在《山砂混凝土的组成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以中山市坦洲快线工程建设为背景,探究了山砂中的含泥量和云母含量对C35、C40和C50泵送山砂混凝土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及水泥净浆流变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抗压强度的微观机理。同时为解决中山市坦洲快线工程建设所用山砂含泥量波动大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强度带来的不利影响,开展了C35桩基、C40墩柱、C50预制梁和盖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相关研究及微观机理分析,并对实际工程应用中出现的不良现象提出解决方案。得出如下结论:(1)山砂最高含泥量应以满足泵送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设计要求为宜,其中C35混凝土用山砂含泥量应≤6%、C40混凝土用山砂含泥量应≤4%、C50混凝土用山砂含泥量应≤2%。只有当含泥量超出合理范围时,泥才会通过吸附自由水的方式抑制水泥水化反应,进而对混凝土孔结构和强度造成不利影响。(2)云母含量对泵送山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不利影响与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关。为降低云母含量带来的不利影响,C40及以下混凝土强度要求云母最高含量应控制在2%以下为宜,C50混凝土强度要求云母最高含量应控制在1%以下为宜。当云母含量超出适宜范围达3%时,通过降低水胶比的方式已不能改善云母含量对混凝土强度的不利影响,这主要是由于云母吸水形成的“水囊”在硬化水泥石中形成大量孔隙造成的。鉴于云母含量对混凝土强度存在较大危害,建议工程中严格控制云母含量,尽量少用云母含量超标的山砂。(3)针对1.0%~6.0%范围含泥量波动山砂配制C35桩基混凝土,采取1.0%砂率降低幅度方式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并以平均含泥量3.5%及其对应砂率39.0%为基准进行外加剂组分设计,在此基础上动态调整混凝土合理砂率和外加剂掺量,这种方式可降低山砂含泥量波动对C35桩基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强度带来的不利影响,使所配制的混凝土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4)针对1.0%~4.0%范围含泥量波动山砂配制C40墩柱混凝土,采取1.0%砂率降低幅度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并以平均含泥量2.5%及其对应砂率35.0%为基准进行外加剂组分设计,在此基础上动态调整混凝土合理砂率和外加剂掺量,这种方式可降低山砂含泥量波动对C40墩柱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强度带来的不利影响,使所配制的混凝土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5)针对1.0%~2.0%范围含泥量波动山砂配制C50预制梁和盖梁混凝土,采取0.5%砂率降低幅度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并以平均含泥量1.5%及其对应砂率36.75%为基准进行外加剂组分设计,在此基础上动态调整混凝土合理砂率和外加剂掺量,这种方式可降低山砂含泥量波动对C50预制梁和盖梁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强度带来的不利影响,使所配制的混凝土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6)为避免C35桩基、C40墩柱、C50预制梁和盖梁混凝土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出现夹泥、蜂窝麻面、水纹线、气泡过多、色差等不正常现象,对进场原材料进行检测以保证其质量相对稳定,生产混凝土时应根据山砂含泥量大小并兼顾碎石品质特征(含泥量、级配参数)及粉煤灰需水量比等参数,严格按山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对所生产的混凝土进行动态调整。
卢京宇[4](2021)在《不同岩性粗骨料对大流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分析》文中认为粗骨料在混凝土中主要起到骨架、填充和抑制收缩的作用,其物理和化学性能都会对混凝土产生不同的影响。近年来,很多学者围绕粗骨料级配、粒形和含水状态等参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展开了各种研究,得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结论。随着高层建筑的出现,大流态混凝土因其流动性大、自密实性好等特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到目前为止,在大流态混凝土中关于不同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粗骨料的岩性对大流态混凝土的性能是否有较大影响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分别在C30、C50、C70、C90四个强度等级的大流态混凝土中,选择强度由小到大依次为:片麻岩、石灰岩、玄武岩、辉绿岩的四种不同岩性的粗骨料进行试验,研究粗骨料的岩性对大流态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体积稳定性(干燥收缩、抗裂性能)、微观结构(微观形貌、孔隙分布)的影响;并对所得到的影响规律及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为大流态混凝土中粗骨料岩性的选取提供参考意义。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在C30强度等级中,片麻岩、石灰岩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略高于玄武岩和辉绿岩;石灰岩混凝土在7d至56d各个龄期内的抗压强度相对偏高。C50强度等级中,玄武岩、辉绿岩混凝土28d抗压强度略高于片麻岩和石灰岩;在7d至14d龄期内,石灰岩混凝土的强度涨幅最高,可以达到21.0%。在C70和C90强度等级中,各组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大小依次为辉绿岩≥玄武岩>石灰岩>片麻岩。在C90强度等级中,由于片麻岩自身强度较低,制备出的混凝土强度偏低。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在C30和C50强度等级中,28d龄期时片麻岩、石灰岩混凝土的抗折强度相对偏高;在14d至28d龄期内,片麻岩、石灰岩混凝土的强度涨幅略微高于玄武岩和辉绿岩。在C70和C90高强混凝土中,28d龄期时玄武岩、辉绿岩混凝土的抗折强度相对偏高;在14d至28d龄期内,片麻岩、石灰岩的强度涨幅略微高于玄武岩和辉绿岩,但整体抗折强度仍偏低。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结果表明,C30和C50强度等级中,片麻岩、石灰岩混凝土7d及14d劈裂抗拉强度与玄武岩和辉绿岩相比偏低;在14d至28d龄期内,片麻岩、石灰岩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涨幅略高于玄武岩和辉绿岩,并在28d龄期时强度超过玄武岩和辉绿岩。在C70和C90强度等级中,由于浆体内收缩较大,且粗骨料的强度、吸水率和表观织构存在差异,导致片麻岩、石灰岩混凝土在各个龄期内的的劈裂抗拉强度均略低于玄武岩和辉绿岩;虽然在14d至28d龄期内,片麻岩和石灰岩混凝土的强度涨幅相对较高,但劈裂抗拉强度仍然不及玄武岩和辉绿岩。混凝土体积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各个强度等级中,不同岩性粗骨料混凝土28d及56d干燥收缩率大小依次为:辉绿岩>玄武岩>片麻岩>石灰岩。在C70和C90强度等级混凝土圆环抗裂试验中,只有玄武岩和辉绿岩混凝土出现了开裂。这说明在不同强度等级的大流态混凝土中,石灰岩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最好,玄武岩和辉绿岩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相对较差。综上,混凝土力学性能方面,在C30强度等级中,片麻岩、石灰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略微高于玄武岩和辉绿岩;在C50强度等级中,片麻岩、石灰岩混凝土的抗折及劈裂抗拉强度相对较高,抗压强度相对较低;在C70及C90高强混凝土中,玄武岩和辉绿岩混凝土具有相对较优的力学性能。混凝土体积稳定性方面,在各个强度等级中,石灰岩混凝土具有更好的体积稳定性,优于其他三种粗骨料。
马挺,张美香,田崇霏,白召军,霍虎,罗忠涛,刘锦涛[5](2021)在《Ⅲ级粉煤灰和石粉双掺对C50泵送混凝土可泵性的影响》文中提出采用Ⅲ级粉煤灰和石粉双掺进行C50泵送混凝土配制,并研究其可泵性。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混凝土实际性能表现,得出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优组合:25%Ⅲ级粉煤灰+16%石粉+1.6%外加剂。
马涛[6](2020)在《混合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天然砂是配制混凝土的主要材料之一,对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均有影响。天然砂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随着混凝土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环保形势日趋严峻,其开采受限,市场上供不应求。人工砂作为天然砂的替代材料,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人工砂的粒形、表面状态、颗粒级配等性质与天然砂相比存在一定差异,需要将人工砂与天然特细砂搭配形成混合砂,然后加以使用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本论文采用等浆体体积法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混合砂参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配合比;采用最佳搭配比例的混合砂与天然中砂作为细骨料配制混凝土,探讨了混合砂与天然中砂对混凝土工作性能、抗塑性开裂能力、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的影响,分析了混合砂与天然中砂混凝土界面状态,并计算、评价了混合砂的经济效益。配合比设计及混合砂参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工砂表面粗糙、粒形不规则,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存在负面影响;人工砂内部较多的裂隙会吸收混凝土内水分,混合砂混凝土的坍落度与扩展度较天然中砂混凝土低10~20 mm,坍落度与扩展度的经时损失大10~30 mm;人工砂粗糙的表面和不规则的粒形使其与水泥浆体界面的机械咬合力增强,抑制了水泥石的收缩,减少了塑性收缩裂缝的出现,同时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混合砂、天然中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显示,混合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较天然中砂混凝土高1~2 MPa,弹性模量高0.1~0.3×104 MPa,C40较天然中砂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5.7%。人工砂内的石粉能改善混凝土界面状态,阻塞混凝土内水、氯离子、二氧化碳等的移动通道,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同时石粉能填充浆体空隙,提高砂浆密实度,进而提高混凝土性能。SEM分析混凝土微观结构发现,混合砂混凝土内存在较多类似蜂窝状的C-S-H凝胶,这是因为人工砂内的石粉能提高C-S-H凝胶的沉淀概率,使硬化胶材浆体更加密实。混合砂经济效益分析及工程应用效果表明,应用混合砂配制混凝土时,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接近或优于天然砂配制的混凝土,标准养护试件检测结果合格率100%。使用混合砂替代天然中砂作为细骨料配制C30混凝土时可降低单方成本68.9元,且使用性能指数和性价比均优于天然中砂混凝土,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吴瑞东[7](2020)在《石英岩型铁尾矿微粉及废石对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影响及机理》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采矿产生的尾矿已经成为我国堆存量最多固体废弃物,尾矿堆存的环境性、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工程建设造成混凝土用量巨大,优质的混凝土骨料和矿物掺合料有大量缺口。铁尾矿全尾砂充填因低成本成为矿山充填的主要方向,但泌水率大、早期强度低的问题严重制约其发展。因此研究铁尾矿微粉及废石对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影响及机理对解决铁尾矿固体废弃物的堆存,缓解混凝土原材料压力,确保矿山安全环保充填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铁尾矿废石作骨料制备混凝土、铁尾矿微粉作矿物掺合料制备混凝土、铁尾矿全尾砂制备充填料浆,结合宏观试验、微观测试和理论分析,研究了铁尾矿微粉及废石对混凝土、矿山充填材料等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影响,以及铁尾矿微粉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1)通过铁尾矿废石混凝土、铁尾矿废石磨细微粉在弱碱性环境下的宏观力学试验和微观测试分析,研究铁尾矿废石骨料对混凝土力学强度的增强效应。结合无熟料净浆微观测试分析,揭示了石英岩型铁尾矿废石表面硅铝氧断键会在碱性环境下重聚生成以硅酸钙、铝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复盐矿物,明确了断键重聚的条件,建立了断键重聚的模型。(2)通过不同铁尾矿微粉掺量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铁尾矿微粉对混凝土长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得出铁尾矿微粉的合理掺量为矿物掺合料总量的50%以内,建立了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强度-龄期预测模型,并基于断键重聚理论揭示了铁尾矿微粉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3)通过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碳化试验研究,发现28d加速碳化深度、养护1d和28d后自然碳化深度均随铁尾矿微粉的掺量增加而增大,引入铁尾矿掺量系数和强度影响系数,利用铁尾矿占矿物掺合料的比例和28 d抗压强度建立铁尾矿混凝土碳化的预测模型。(4)通过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快速冻融试验研究,发现适当地掺入一定量的铁尾矿粉有助于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基于核磁共振NMR孔结构分析,发现铁尾矿微粉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中无害孔和少害孔的比例,从而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5)通过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硫酸盐腐蚀的试验研究,发现适当铁尾矿掺入能提高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能,结合微观分析,揭示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硫酸盐劣化机理,并发现铁尾矿微粉可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碱含量并优化孔结构,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抗硫酸盐腐蚀性能。(6)通过混凝土长龄期的硫酸盐全浸泡和半浸泡的强度发展规律,建立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在硫酸盐溶液中全浸泡和半浸泡腐蚀时间和相对抗压强度因子的预测曲线,该曲线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有效预测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在硫酸盐环境下的长期力学性能。(7)通过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材料泌水率、沉缩率、强度的试验研究,发现铁尾矿微粉含量的增加可以改善充填材料的泌水特性,并提高强度,研发的高固水添加剂可以有效减小料浆泌水率,同时提高充填体早期强度,结合扫描电镜(SEM)、能谱(EDS)、红外光谱(IR)分析,揭示高固水添加剂对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料浆泌水特性的调控机理。
党飞[8](2020)在《适用于高温环境施工的高性能泵送混凝土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目前,结构复杂、大跨径桥梁的应用越来越多,泵送施工工艺的应用亦愈加广泛,泵送混凝土因此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而高性能混凝土因其工作性好、强度高、耐久性优异等诸多优点,其与泵送施工工艺相结合现已成为泵送混凝土的首选材料。本文针对高温的工程环境,通过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各因素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工作性能、可泵性能、抗裂及抗渗性能等方面的影响规律来进行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相关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水胶比、砂率对泵送C55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压力泌水率,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水胶比为0.30,砂率为40%。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可泵性能、抗压强度达到较优,既能满足的性能的要求,又可以降低成本。(2)通过试验研究粉煤灰掺量对泵送C55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抗开裂、抗水渗透、压力泌水率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粉煤灰的掺入能有效改善混凝土内部组织结构,降低压力泌水率,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能、抗裂及抗渗性能。混凝土中掺入10%~20%的粉煤灰,其综合性能较好。(3)论文从远距离及二次泵送C50高性能混凝土和连续刚构桥C55泵送混凝土的相关性能测试及质量控制技术等方面,研究了高温条件下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主要通过采用掺加粉煤灰提高流动性、降低水化热、控制原材料质量、生产施工控制以及养护等措施,提升混凝土的可泵性能及避免混凝土在高温条件下开裂等不良问题。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论文所研究的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骆骏骅[9](2020)在《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基本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混凝土产业在向着商品混凝土方向发展的同时,粉煤灰和矿渣等工业副产品作为改善混凝土性能的辅助胶凝材料被广泛利用,机制砂和特细砂等新型细骨料在天然砂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应运而生。本文通过物理试验研究、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由徐州地区常用配比和原材浇筑的商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进行全寿命可靠性分析,在响应混凝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研究常用无损检测技术在商品混凝土试件上的应用,间接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借鉴,主要结论和创新成果如下:1.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在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率方面,水胶比越小,坍落度损失率越大;水泥的矿物组成不同,则水泥的水化性能不同,水泥矿物组成中C3A和C4AF含量是影响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主要因素;粉煤灰和矿渣在混凝土拌合物形成初期主要发挥的是形态效应和微集料填充效应。机制砂与特细砂以合适比例混合能起到与天然中粗砂相近的良好级配效果。2.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在自然养护下随着龄期增长逐渐增大,在7d至14d龄期内强度增长最快,60d后混凝土强度增长幅度逐渐变小;水胶比越小,混凝土强度发展等级越高,标准养护下的混凝土强度增长幅度明显优于自然养护;粉煤灰和矿渣发挥的火山灰效应和微集料界面效应对于混凝土后期强度发展的可行性是值得肯定的;机制砂与特细砂以合适比例混合可以发挥与天然砂相同的物理作用;利用数学模型建立自然养护下混凝土抗压强度与龄期和温度的关系模型,拟合程度较高。模型下,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实测抗压强度均随着龄期的增长而增大,而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对温度变化的反应更加明显。3.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在总材料固定的情况下,减小水胶比可以减缓碳化过程的进行,在水泥品种确定的情况下,单位体积水泥用量越大,混凝土碳化速率越小;减小水胶比可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减小水胶比,优化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均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粉煤灰和矿渣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主要分为微集料界面效应和活性效应两方面,作为辅助胶凝材料降低了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增强了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试验循环周期的发展会加剧混凝土在各种侵蚀环境下的破坏,直至完全丧失抵抗能力。4.无损检测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抗压强度。混凝土水胶比越小,对应的回弹值越高,声速值越大;标准养护下的混凝土回弹值、声速值明显高于自然养护下混凝土的相应数值;粉煤灰和矿渣对回弹值变化、声速值变化的影响机理与对强度发展的影响机理相类似;混凝土的强度与回弹值之间存在某种正相关的关系,但回弹值并不能完全代表和用于评价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声速值对强度变化的反应不够敏感,仅用声速值反映和评价混凝土强度并不成立;国家统一测强曲线并不适用于徐州地区回弹法与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应该补充和完善符合本地情况的测强曲线。5.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的经济效益分析。通过市场调研评估徐州地区常见配比下商品混凝土的经济效益,探索混凝土生产和应用利益最大化的可行性措施。调整水泥强度等级,推广和应用粉煤灰和矿渣、机制砂和特细砂均能带动商品混凝土的经济效益发展。该论文有图49幅,表42个,参考文献118篇。
张玥[10](2020)在《C50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钢纤维混凝土(SFRC)是指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短切钢纤维而制成的一种多相水泥基复合材料,其具有抗拉及抗弯强度高,阻裂增韧、抗冲击、抗疲劳性能好等一系列优点,技术优势明显,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以连续钢箱组合梁桥—云南蔓耗红河大桥为依托,研究了SFRC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能,研究成果也应用于蔓耗红河大桥。具体研究工作和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平行试验和正交试验探明了钢纤维掺量、膨胀剂掺量、水胶比、砂率等因素对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适砂率能够改善SFRC的工作性能,会随着钢纤维掺量增加、水胶比降低而降低,膨胀剂对其影响较小;钢纤维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劈裂抗拉强度;降低水胶比,选取合适的砂率,合理增加膨胀剂掺量都是改善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有效途径。(2)基于获得的最佳配合比,开展了SFRC抗开裂、抗渗透、抗氯离子渗透以及抗碳化的耐久性研究。结果表明:适量钢纤维有利于减少混凝土的裂缝,提高抗裂等级;抑制裂缝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孔隙率,阻止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迁移,减小毛细管压力,提高抗渗性能;适量钢纤维能够抑制氯离子渗透,一定范围内,掺量越大,抑制效果越明显,钢纤维掺量对浅层深度范围内的氯离子含量影响不大,但可以抑制深层范围内的氯离子含量;SFRC的强度会随着碳化龄期的增长而提高。(3)将SFRC应用于服役环境具有河谷地区气温特征的云南蔓耗红河大桥,制备的C50钢纤维混凝土满足施工和力学性能要求,检测表明混凝土密实填充钢箱梁,服役状况良好。
二、C50泵送混凝土的配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50泵送混凝土的配制(论文提纲范文)
(1)喷射混凝土高性能化机制与组成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喷射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1 速凝剂对喷射混凝土水化的影响 |
1.2.2 工作性能 |
1.2.3 力学性能 |
1.2.4 耐久性能 |
1.2.5 组成设计方法 |
1.3 喷射混凝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无碱速凝剂对喷射混凝土水化与强度影响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原材料及配合比 |
2.2.2 试件制备与养护 |
2.2.3 试验方法 |
2.3 NaAlO_2和Al_2(SO_4)_3对水泥水化及浆体微结构的影响 |
2.3.1 水化特征 |
2.3.2 水化产物 |
2.3.3 硬化浆体微结构及形貌特征 |
2.4 NaAlO_2和Al_2(SO_4)_3对硬化水泥浆体强度发展的影响 |
2.4.1 强度 |
2.4.2 化学结合水 |
2.4.3 矿物组成及含量 |
2.4.4 孔结构特征 |
2.5 速凝剂对水泥水化及强度发展的影响 |
2.6 无碱速凝剂对喷射混凝土强度和气泡结构特征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3 喷射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因素及提升方法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2.1 原材料 |
3.2.2 试件制备 |
3.2.3 试验方法 |
3.3 关键配合比参数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
3.3.1 试验设计 |
3.3.2 可泵性能的影响 |
3.3.3 可喷性能的影响 |
3.3.4 流变参数的影响 |
3.4 速凝剂掺量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
3.5 矿物掺合料单掺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
3.5.1 试验设计 |
3.5.2 可泵性能的影响 |
3.5.3 可喷性能的影响 |
3.5.4 流变参数的影响 |
3.6 三元矿物掺合料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
3.6.1 试验设计 |
3.6.2 可泵性能的影响 |
3.6.3 可喷性能的影响 |
3.6.4 流变参数的影响 |
3.7 聚乙烯醇纤维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
3.8 流变参数对可泵性能和可喷性能的影响 |
3.8.1 流变参数对可泵性能的影响 |
3.8.2 流变参数对可喷性能的影响 |
3.9 喷射混凝土可喷性能调控方法 |
3.9.1 回弹率控制方法 |
3.9.2 一次喷射厚度提升方法 |
3.10 本章小结 |
4 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概况 |
4.2.1 试件制备与养护 |
4.2.2 试验方法 |
4.3 关键配合比参数对强度的影响 |
4.3.1 抗压强度 |
4.3.2 劈裂抗拉强度 |
4.4 速凝剂掺量及成型工艺对强度的影响 |
4.4.1 抗压强度 |
4.4.2 劈裂抗拉强度 |
4.4.3 速凝剂反应对强度的作用 |
4.5 矿物掺合料单掺对强度的影响 |
4.5.1 抗压强度 |
4.5.2 劈裂抗拉强度 |
4.6 三元矿物掺合料对强度的影响 |
4.6.1 抗压强度 |
4.6.2 劈裂抗拉强度 |
4.7 聚乙烯醇纤维对强度的影响 |
4.8 可喷性能对强度的影响 |
4.9 高强喷射混凝土强度计算公式 |
4.10 高强喷射混凝土单轴受压本构关系 |
4.10.1 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 |
4.10.2 单轴受压本构方程 |
4.11 喷射混凝土强度提升方法 |
4.11.1 早期强度 |
4.11.2 后期强度 |
4.12 本章小结 |
5 高性能喷射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概况 |
5.2.1 原材料及配合比 |
5.2.2 试验方法 |
5.3 高性能喷射混凝土抗渗性能 |
5.3.1 电通量 |
5.3.2 水渗透性能 |
5.4 高性能喷射混凝土抗冻性能 |
5.4.1 质量损失率 |
5.4.2 相对动弹性模量 |
5.4.3 抗压强度 |
5.4.4 劈裂抗拉强度 |
5.4.5 气泡特征参数 |
5.5 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碳化性能 |
5.5.1 碳化深度 |
5.5.2 碳化深度预测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6 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组成设计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组成设计原则 |
6.3 强度影响系数研究 |
6.3.1 密实度影响系数 |
6.3.2 矿物掺合料影响系数 |
6.4 组成设计 |
6.4.1 混凝土配制强度 |
6.4.2 水胶比 |
6.4.3 浆体体积含量 |
6.4.4 胶凝材料用量和单位用水量 |
6.4.5 砂率 |
6.4.6 粗细骨料用量 |
6.4.7 速凝剂用量 |
6.4.8 组成设计流程图 |
6.5 组成设计方法验证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C5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试验部分 |
1.1 原材料 |
1.2 正交试验设计 |
1.3 性能测试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正交试验 |
2.1.1 拌合物性能 |
2.1.2 抗压强度 |
2.2 试验验证 |
结论 |
(3)山砂混凝土的组成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含泥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云母含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3 山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粉煤灰 |
2.1.3 细骨料 |
2.1.4 粗骨料 |
2.1.5 粘土 |
2.1.6 云母 |
2.1.7 减水剂 |
2.1.8 拌合用水 |
2.2 试验方法 |
2.2.1 工作性能试验方法 |
2.2.2 流变性能试验方法 |
2.2.3 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
2.2.4 X射线衍射(XRD) |
2.2.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6 压汞分析(MIP) |
第三章 含泥量和云母含量对泵送山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1 原材料和试验方法 |
3.2 含泥量对泵送山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2.1 含泥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
3.2.2 含泥量对水泥净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
3.2.3 含泥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3.2.4 含泥量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机理分析 |
3.3 云母含量对泵送山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3.1 云母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
3.3.2 泵送山砂混凝土工作性能调整 |
3.3.3 云母含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3.3.4 云母含量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泥量波动山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4.1 桩基用C35山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4.1.1 原材料和混凝土性能指标 |
4.1.2 C35桩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 |
4.1.3 C35桩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及验证 |
4.1.4 C35桩基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
4.1.5 C35桩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
4.1.6 C35桩基山砂混凝土微观形貌分析 |
4.2 墩柱用C40山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4.2.1 原材料和混凝土性能指标 |
4.2.2 C40墩柱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 |
4.2.3 C40墩柱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及验证 |
4.2.4 C40墩柱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
4.2.5 C40墩柱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
4.2.6 C40墩柱山砂混凝土微观形貌分析 |
4.2.7 C40墩柱混凝土孔结构分析 |
4.3 预制梁和盖梁用C50山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4.3.1 原材料和混凝土性能指标 |
4.3.2 C50预制梁和盖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 |
4.3.3 C50预制梁和盖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及验证 |
4.3.4 C50预制梁和盖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
4.3.5 C50预制梁和盖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
4.3.6 C50预制梁和盖梁混凝土微观形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砂混凝土的工程应用 |
5.1 C35桩基山砂混凝土的工程应用 |
5.1.1 C35桩基混凝土现场施工过程 |
5.1.2 C35桩基混凝土现场出现的问题 |
5.1.3 C35桩基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
5.2 C40墩柱山砂混凝土的工程应用 |
5.2.1 C40墩柱混凝土现场施工过程 |
5.2.2 C40墩柱混凝土现场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5.3 C50预制梁和盖梁山砂混凝土的工程应用 |
5.3.1 C50预制梁山砂混凝土的工程应用 |
5.3.2 C50盖梁山砂混凝土的工程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不同岩性粗骨料对大流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粗骨料的应用研究现状 |
1.2.2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 |
1.2.3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影响 |
1.2.4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微观结构影响 |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课题研究内容 |
1.4.2 课题技术路线 |
第2章 原材料性能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性能 |
2.1.1 水泥 |
2.1.2 粉煤灰 |
2.1.3 S95矿渣粉 |
2.1.4 硅灰 |
2.1.5 粗骨料 |
2.1.6 细骨料 |
2.1.7 减水剂 |
2.1.8 水 |
2.2 试验方法 |
2.2.1 原材料性能试验方法 |
2.2.2 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 |
第3章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 |
3.1 C30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 |
3.2 C50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 |
3.3 C70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 |
3.4 C90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4.1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
4.2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 |
4.2.1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4.2.2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 |
4.2.3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5.1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 |
5.1.1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C30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 |
5.1.2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C50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 |
5.1.3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C70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 |
5.1.4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C90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 |
5.2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 |
6.1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微观形貌的影响 |
6.1.1 玄武岩粗骨料微观形貌观察 |
6.1.2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C70混凝土微观形貌的影响 |
6.1.3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C90混凝土微观形貌的影响 |
6.2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孔结构的影响 |
6.2.1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C70混凝土孔结构的影响 |
6.2.2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C90混凝土孔结构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Ⅲ级粉煤灰和石粉双掺对C50泵送混凝土可泵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试验 |
1.1 原材料 |
1.2 试验设计及测试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坍落度 |
2.2 扩展度 |
2.3 T500 |
2.4 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 |
2.5 J型环障碍高差 |
3 结论 |
(6)混合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混凝土用砂的技术要求 |
1.4 混合砂及其特点 |
1.5 混合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
1.6 研究主要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4 性能测试及表征 |
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混合砂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 |
3.1 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选择 |
3.2 配合比设计方法 |
3.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4 混合砂参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混合砂、天然中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4.1 混合砂、天然中砂试验方案 |
4.2 混凝土工作性能 |
4.3 混凝土塑性开裂性能 |
4.4 混凝土力学性能 |
4.5 混凝土耐久性性能 |
4.6 混凝土界面状态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混合砂经济效益分析及工程应用 |
5.1 材料成本分析 |
5.2 性价比分析 |
5.3 工程应用实例—万科·尚都会(C30~ C45)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石英岩型铁尾矿微粉及废石对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影响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绪论 |
2.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2.2 文献综述 |
2.2.1 铁尾矿废石作混凝土骨料的研究现状 |
2.2.2 铁尾矿微粉作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的研究现状 |
2.2.3 矿物细粉掺合料及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 |
2.2.4 铁尾矿充填料的研究现状 |
2.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2.4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5 本文研究方法与试验手段 |
3 石英岩型铁尾矿废石表面断键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
3.1 石英岩型和石灰岩型粗骨料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研究 |
3.1.1 原材料及配合比 |
3.1.2 不同种类岩型骨料混凝土的坍落度 |
3.1.3 不同种类岩型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
3.2 低水胶比下不同种类岩型骨料对界面过渡区及周边的Ca/Si影响 |
3.2.1 试验方法 |
3.2.2 不同岩性骨料对界面过渡区及周边的Ca/Si分析 |
3.2.3 石英岩型铁尾矿废石的液相离子浓度分析 |
3.3 石英岩型铁尾矿废石表面断键对强度增强的机理研究 |
3.3.1 石灰岩型和石英岩型石粉的净浆强度 |
3.3.2 石英岩型铁尾矿废石表面断键重聚微观机理研究 |
3.3.3 石英岩型铁尾矿废石表面断键重聚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铁尾矿微粉对混凝土工作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理 |
4.1 试验原材料及配合比 |
4.1.1 试验原材料 |
4.1.2 配合比设计 |
4.2 铁尾矿微粉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 |
4.2.1 混凝土出机时的坍落度和扩展度 |
4.2.2 混凝土坍落度和扩展度的经时损失 |
4.3 铁尾矿微粉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
4.3.1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抗折强度 |
4.3.2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 |
4.3.3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
4.3.4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龄期发展预测模型 |
4.4 铁尾矿微粉在混凝土中水化机理研究 |
4.4.1 铁尾矿微粉和矿渣粉胶凝体系的激光粒度分析 |
4.4.2 铁尾矿微粉对混凝土微观形貌的影响研究 |
4.4.3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XRD图谱分析 |
4.4.4 铁尾矿微粉净浆试样的背散射电镜分析 |
4.4.5 混凝土的~(29)Si和~(27)Al核磁共振图谱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长期耐久性研究 |
5.1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碳化试验研究 |
5.1.1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
5.1.2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碳化模型 |
5.1.3 混凝土的养护1d后自然碳化规律 |
5.2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 |
5.2.1 不同龄期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 |
5.2.2 氯离子扩散系数与抗压强度的对应关系 |
5.3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研究 |
5.3.1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快速冻融的结果分析 |
5.3.2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快速冻融后的抗压强度 |
5.3.3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冻融前后的孔结构分析 |
5.4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长期硫酸盐腐蚀研究 |
5.4.1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硫酸盐干湿循环 |
5.4.2 三种腐蚀劣化因子的关系 |
5.4.3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硫酸盐腐蚀的劣化机理 |
5.4.4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硫酸盐浸泡腐蚀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铁尾矿全尾砂低浓度充填料浆泌水性能的改善及机理 |
6.1 试验原材料、配合比及方法 |
6.1.1 试验原材料 |
6.1.2 试验配合比 |
6.1.3 试验方法 |
6.2 低浓度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料浆的泌水特征 |
6.2.1 铁尾矿微粉含量对全尾砂充填料浆泌水率的影响 |
6.2.2 浓度和高固水添加剂对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料浆泌水率的影响 |
6.2.3 浓度和高固水添加剂对铁尾矿全尾砂充填体沉缩率的影响 |
6.2.4 泌水率和沉缩率的对应关系 |
6.3 低浓度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材料的强度特征 |
6.3.1 料浆浓度对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材料强度的影响 |
6.3.2 高固水添加剂对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材料强度的影响 |
6.3.3 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材料硬化体的微观形貌 |
6.4 高固水添加剂对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料浆泌水的改善机理 |
6.4.1 高固水添加剂充填料浆的SEM和EDS分析 |
6.4.2 高固水添加剂充填料浆的IR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适用于高温环境施工的高性能泵送混凝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高性能泵送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2.1 高性能混凝土和泵送技术的概念及发展 |
1.2.2 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2.3 高温环境下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3 泵送混凝土的应用及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2 混凝土性能测试方法 |
2.2.1 工作性能试验 |
2.2.2 力学性能试验 |
2.2.3 压力泌水测试 |
2.2.4 抗水渗透性能测试 |
2.2.5 抗开裂性能测试 |
第3章 主要因素对泵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1 元蔓高速新寨村2号大桥的工程特点 |
3.2 泵送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 |
3.3 水胶比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3.1 水胶比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
3.3.2 水胶比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3 水胶比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压力泌水率的影响 |
3.4 砂率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4.1 砂率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
3.4.2 砂率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3 砂率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压力泌水率的影响 |
3.5 粉煤灰掺量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5.1 粉煤灰掺量对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2 粉煤灰掺量对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抗开裂性能的影响 |
3.5.3 粉煤灰掺量对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抗水渗性能的影响 |
3.5.4 粉煤灰掺量对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压力泌水率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温环境下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 |
4.1 工程概况 |
4.2 高温环境下远距离及二次泵送混凝土的应用 |
4.2.1 施工技术难点和技术措施 |
4.2.2 远距离二次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及性能要求 |
4.2.3 远距离及二次泵送C50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 |
4.3 高温环境下连续刚构桥泵送C55混凝土的应用 |
4.3.1 施工技术难点和技术措施 |
4.3.2 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要求 |
4.3.3 连续刚构桥梁段C55泵送混凝土的工程应用 |
4.4 高温环境下混凝土可泵性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
4.4.1 生产质量控制措施 |
4.4.2 泵送施工组织措施 |
4.4.3 混凝土养护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基本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粉煤灰、矿渣和混合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
1.3 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工作性能研究现状 |
1.4 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5 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现状 |
1.6 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1.7 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经济效益研究现状 |
1.8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9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原材料性能和研究方案 |
2.1 原材料性能 |
2.2 研究方案 |
3 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工作性能研究 |
3.1 试验方案 |
3.2 和易性 |
3.3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规律与发展预测模型 |
4.1 试验方案 |
4.2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
4.3 抗压强度发展预测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 |
5.1 试验方案 |
5.2 抗碳化试验 |
5.3 抗冻融试验 |
5.4 抗硫酸盐侵蚀试验 |
5.5 耐久性评估 |
5.6 本章小结 |
6 无损检测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抗压强度 |
6.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原理与影响因素 |
6.2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原理与影响因素 |
6.3 试验方案 |
6.4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
6.5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
6.6 本章小结 |
7 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原材作用机理及经济效益分析 |
7.1 混凝土原材作用机理 |
7.2 经济效益分析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C50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钢纤维混凝土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
1.2.2 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
1.2.3 钢纤维增强机理研究 |
1.2.4 钢纤维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
1.2.5 纤维混凝土的工程应用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3.3 技术路线 |
2.试验原材料、设备及测试方法 |
2.1 试验原材料 |
2.2 混凝土性能测试方法 |
2.2.1 工作性能试验方法 |
2.2.2 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
2.2.3 抗开裂性能试验方法 |
2.2.4 抗水渗透性能试验方法 |
2.2.5 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方法 |
2.2.6 抗碳化试验方法 |
3.材料组成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初步配合比设计及材料优选 |
3.2.1 基准配合比 |
3.2.2 外加剂品种的优选 |
3.2.3 钢纤维优选 |
3.3 单一因素对C50钢纤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3.1 钢纤维掺量对C50钢纤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3.2 水胶比对C50钢纤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3.3 砂率对C50钢纤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3.4 膨胀剂掺量对C50钢纤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4 多因素作用对钢纤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4.1 因素水平及配合比设计 |
3.4.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钢纤维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钢纤维对钢纤维混凝土抗开裂性能的影响 |
4.2.1 抗裂试验设计 |
4.2.2 抗裂性能分析 |
4.3 钢纤维对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 |
4.3.1 抗渗试验设计 |
4.3.2 抗渗性能分析 |
4.4 钢纤维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
4.4.1 抗氯离子试验设计 |
4.4.2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分析 |
4.5 钢纤维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 |
4.5.1 碳化试验设计 |
4.5.2 抗碳化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工程应用案例 |
5.1 工程概况 |
5.2 泵送C50钢纤维混凝土的生产及泵送 |
5.2.1 C50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 |
5.2.2 C50钢纤维混凝土的泵送 |
5.3 C50钢纤维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技术 |
5.3.1 施工阶段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
5.3.2 C50钢纤维混凝土的控制要点及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C50泵送混凝土的配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喷射混凝土高性能化机制与组成设计方法研究[D]. 张戈.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C5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试验研究[J]. 汪培友,郭高巍,周翔,项毓钧,宁良贵,郑瑞松. 混凝土世界, 2021(06)
- [3]山砂混凝土的组成设计及应用研究[D]. 谭文君.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1
- [4]不同岩性粗骨料对大流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分析[D]. 卢京宇.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5]Ⅲ级粉煤灰和石粉双掺对C50泵送混凝土可泵性的影响[J]. 马挺,张美香,田崇霏,白召军,霍虎,罗忠涛,刘锦涛.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1(05)
- [6]混合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其应用[D]. 马涛.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7]石英岩型铁尾矿微粉及废石对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影响及机理[D]. 吴瑞东.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8]适用于高温环境施工的高性能泵送混凝土研究与应用[D]. 党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基本性能研究[D]. 骆骏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10]C50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研究[D]. 张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