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管理 因势利导 全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宋才发[1](2021)在《乡村振兴法治化的基本内涵及路径选择》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即将颁布实施,使得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乡村再次迎来大发展的新契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振兴法治化,是对过去乡村发展布局和乡村发展思路的反思与超越,是在对乡村历史和现实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刻剖析之后得出的科学认知。乡村振兴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历史性复振,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村民主体地位是乡村振兴的立足点,村民自治是维系乡村秩序的稳定器,大国工匠型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支柱,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面临的新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村民委员会的职能与基层政府的职能发生混淆,二是乡政村治的治理结构呈现行政性超强的发展态势,三是影响乡村振兴效果的制度安排和体制机制。需要构建新型党组织、乡政府与村委会关系体系,构建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理性的乡村协商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路径为:健全村民自治的农民主体地位,创新新乡贤群体乡村治理体系,筑牢社会保障民生安全网体系,清单制度助推乡村治理法治化,铸造新型文明乡风辅助乡村振兴。
陈志荣[2](2021)在《健康老龄化背景下上海市智慧社区养老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之一,目前,上海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老龄化问题复杂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老年群体普遍面临病痛问题、低龄老年人口快速增加、独居老人数量增长、老年人精神性服务需求加大而这方面的服务供给不足、男性老年人口的预期寿命普遍低于女性等等,这一系列问题不利于老人安度晚年,进一步来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近年来,在健康中国与健康上海建设的大图景下,智慧社区助力养老服务逐步向智慧化发展,为老年群体健康管理提供了契机。学界在健康老龄化大背景下关于智慧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对于助力健康上海建设与健康老龄化具有深刻的意义。引导健康养老,以社区为平台,运用智慧化手段、智能化设备及产品,整合养老服务资源,涵盖物质供给、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以及越来越强调身体健康与精神层面的健康同等重要的智慧社区养老服务是论文研究的重点。论文通过整理阅读国内、外文献资料,查阅大量政策文件,在上海市长宁区、徐汇区、静安区、松江区等地进行实地调研与访谈,了解上海市智慧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分析上海市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短板,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智慧社区养老服务的成功经验进行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在健康老龄化大图景下,分析上海市智慧社区养老服务的完善对策。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包括论文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已有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梳理、研究内容及采用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的思路;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包括健康老龄化、智慧社区和养老服务三个概念,理论基础包括健康老龄化理论和社区嵌入理论;第三部分是健康老龄化背景下上海市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目前,上海市关于智慧社区养老服务的实践走在全国先列但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存在覆盖人数少、供需不平衡、养老服务人力资源不足、费用不足等问题;第四部分是对国内外智慧社区养老服务一些成功经验的介绍及其对上海的借鉴意义;第五部分是在健康老龄化的背景下,结合存在问题及成功案例,总结提升上海市智慧社区养老服务的对策:健全养老服务制度体系,推进养老服务精准化、健康化水平,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化解养老服务资金短缺的困境,培育养老服务专门人才等。
薛浩[3](2020)在《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文中指出民间武术是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缩影,是地方社会的文化标识,是窥视地方社会运行的微观窗口。它源于生产、扎根民间、相伴生活,并穿梭于中国历史长河中。但民间武术在时空维度的结构性变动中,也必然巧妙地编织成一个关系网络和意义结构。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民间武术长期嵌套于地方社会管理和运行中,在推进地方社会的公共事务、净化社会道德秩序、维持地方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学术界、武术界对民间武术关注颇多,但主要基于本体论视角下考察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或在体育学框架下说武议武,或对其叙事性研究,都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但却未曾充分把握研究对象的社会文化前提下进行研究,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拟从“民间习武所为何来?”为支点对民间武术结构与功能意义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运用“四因说”解构不同历史时期的沛县武术,以窥探民间武术是如何将个人、社会及国家勾连起来,由此进行结构生产和功能转换。这或许是对武术史学研究范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并以此学术自觉为基础,有可能对武术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或可对民间武术历史勾画出一幅新的图景。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与体育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以四因说、自然秩序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考察、历史分析、案例研究、口述史等方法,遵循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研究理路,全面考察沛县武术的历史演进、结构与功能变迁,来呈现不同时空坐标下沛县武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以此来探讨民间武术在自由与秩序框架下是如何参与身体秩序和社会秩序建构的,进而对民间武术进行现代文化图景的意义建构。其得出主要结论:(1)在传统时期,民间武术扮演着村落自治与管理的非官方组织。不仅具有传承武术拳种、发扬武术精神的作用,还兼具促进社会认同、参与社会治理、调试社会秩序等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其功能选择由国家、社会与个人需求来判定,并在一个整体框架内适时调整。(2)民间习武作为世人追求自由的惯常手段,既有历史必然性,也有其自身主动选择性。习武是一种价值指向性的积极自由行为,并以此来满足自身价值预设。但价值达成之余,因人之欲的驱使而不断扩张,以掠获更大的资源与权力空间等,但必然受到武林制衡、社会控制与国家治理,从而使之走向秩序。(3)民间武术既是社会控制的目标,又是社会控制的手段。在地方社会秩序的建构中起着一种精神性的情感纽带作用,其能够很好地实现一种彼此接近的互通或一种高度自觉的共同,从而产生自我与他人的无形制约。从社会控制的价值取向上来看,民间武术相较于行政干预或强权政治,则能更加根本地、更加有效地触及人们的精神、情感世界,从而实现基于价值达成概念下的社会控制。(4)民间武术在不同时期被国家征用是一个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过程。其根据国家主题的转换、政府性质的变迁与人民生活的需求来采择其结构功能,而使之为国所用、为社会服务以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与此同时,民间武术自身依照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需适时调整自身角色和定位。(5)民间武术的演进与变迁是地方社会秩序建构与变动过程的缩影,也是国家意志行为向地方性社会延伸、管辖、治理的具体应现,具有鲜明的国家在场、社会治理与精英行动互为共治的特点,并由此体现出民间武术从自由到秩序的意义建构过程。(6)民间武术意义的现代建构是其依据自身的调适与更新机制,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变化的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环境所作出的积极回应,是一种由文化主体依靠自身能动性所进行的文化创新和发展,是文化变迁的一种积极形式。
孙家帅[4](2020)在《徐州市利国镇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新时代村民自治制度的背景下,城市很大程度上从乡村汲取资源一些劳动力、能人精英大量流失,很多乡村面临乡村文化断层、乡村空心化、社会矛盾凸显等问题,为了推进乡村治理质效,切实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亟需大量资源来助力乡村振兴,新乡贤作为一种内源性治理资源能够凝聚更多力量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进行优势治理。利国镇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在乡村社会治理中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利国镇原本很难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深度阅读分析以及对利国镇不同群体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利国镇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取得了一些基本的成效,包括提升了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发挥了传承传统文化的功能、引入资源带动了经济发展、带动了乡村基层民主建设、有效化解乡村社会矛盾等。当然,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还存在诸多问题: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内容不够充分、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方式比较单一、村民对新乡贤认可度不高、新乡贤的回归存在一些障碍因素、治理存在“越界”现象等;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对于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认识尚不到位、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相关制度不完善、新乡贤角色定位不清晰、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环境条件比较欠缺、新乡贤培育力度不足等。通过借鉴国外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有益经验,立足于利国镇的实际,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利国镇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对策:深化对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认识,坚定党组织引领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根本原则;加大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支持,建立和完善监督制度;丰富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内容,创新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方式;积极鼓励新乡贤回归,加大新乡贤培育力度;改善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环境条件,强化宣传营造乡贤文化氛围等。
石新宇[5](2020)在《共同缔造理念下拆迁安置小区传统邻里空间研究》文中指出二十世纪末随着我国大刀阔斧式的城市更新,不可避免带来拆迁问题,随之诞生了拆迁安置小区,与一般小区不同,安置小区是由传统住区居民整体迁入形成,居民因紧密的地缘与血缘关系形成传统邻里群体,拥有共同的社交网络与生活记忆,拆迁安置虽改善了居民物质条件与环境,但也无法避免割裂了传统邻里。本文从研究拆迁安置小区存在的传统邻里断裂现象入手,分析探讨了我国拆迁安置小区更新发展历程。通过拆迁安置小区传统邻里表现特征及居民生活特点的深入调查和全面把握,结合开展的社区规划工作,提出“因势利导,取居民所长”的参与式空间营造策略、“化弊为利,补居民所短”的人性化社区治理策略,以构建安置小区传统邻里空间重塑的“共同缔造”新路径。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内容、国内外研究进展;第二章主要总结和分析国内外拆迁安置小区发展状况及共同缔造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根据国外先进的参与式社区规划理论指导及目前国内共同缔造的政策形势,将“共同缔造”理论作为核心指导思想;第三章对全国拆迁安置小区进行案例研究,总结拆迁安置小区的传统邻里断裂原因、影响以及表现形式,重点分析了安置小区居民的生活特点;第四章本着“因势利导,取居民之长”的基本思路,利用拆迁安置小区居民在空间叙事方面的优势,研究传统邻里空间中空间叙事路径,尝试参与式空间营造方法;第五章本着“化弊为利,补居民之短”的基本思路,针对安置小区居民在近宅空间的传统生活陋习,研究传统邻里陋习中封闭变开放的途径,探索人性化社区治理方法;第六章结论与展望,通过对拆迁安置小区传统邻里与的分析比较研究,呼吁提出更多关于安置小区内传统邻里重塑的研究方法改造策略。
雷霞[6](2020)在《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三位一体养老服务问题研究 ——以Z市为例》文中认为现今,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为了解决好这一大难题,政府与众多专家学者大力提倡各地构建“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模式,并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居家、社区与机构这三方供给主体之间相互衔接且优劣势互补,可以充分利用多方资源,使得多元供给主体一体化、标准化,从而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于是在我国很多城市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试行,Z市也已经开始试行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纽带,机构为补充”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模式,但是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H省Z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福利多元主义为理论视角,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多个不同层次的社区老年人及机构工作者关于“三位一体”养老服务的问题反映和实际需求进行资料收集。通过分析Z市在开展“三位一体”养老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改进解决“三位一体”养老服务问题的若干建议。福利多元主义理论提倡社会福利应是来源于多个主体(个人、家庭、社区、市场、政府、社会组织等)的多元模式,而政府扮演监督者和引路人的角色,社区、家庭、志愿组织和商业部门等更多地扮演福利主体的角色。其核心思想与本研究的以政府为指引和监督,居家、社区与机构三方供给主体融合一体化发展的养老服务十分契合,于是本研究将福利多元主义视角贯穿在“三位一体”养老服务问题研究的分析中,选取了政府这个监督主体,家庭、社区、市场这三个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并从这四个层面入手,发现了Z市在“三位一体”养老服务建设中面临着如政府保障不到位,老年人参与服务热情不高,社区养老资源有限,养老企业机构内外交困的严重困境,而问题的根源在于:政策支持不足,传统养老观念固化,社区职能行政依赖性强,市场职能存在部分缺失。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掌舵作用,加强保障措施;发挥家庭的根基作用,巩固居家养老基础地位不动摇;发挥社区的纽带作用,强化社区平台枢纽功能;发挥机构的补充作用,活跃丰富养老服务市场;同时多方供给主体要责任共担,加强合作力度,确保养老服务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解决我国养老问题任重而道远,本研究希望通过对Z市“三位一体”养老服务问题研究的不断完善、持续推进的探索,深入分析阻碍其发展的原因,并提出具有借鉴性、可行性的建议,以期能够真正改善我国养老服务现状并解决老龄化问题,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李晓元[7](2019)在《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突发事件的爆发看似偶然,实则其背后无不蕴藏着某些必然因素。透过现象看本质,研究突发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揭示并化解其中的思想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古今中外的众多案例表明,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随。在我国,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入改革开放这一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持续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也面临诸如资源紧张、环境破坏、社会矛盾不断产生和加剧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成为诱发新时期突发事件的重要因素。面对新时期突发事件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力度大、连锁效应多等特点,全社会各行业各部门都应加以高度重视,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应对。作为对人们思想意识进行教育引导的主要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对此更是责无旁贷。应对新时期各类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应有所为且大有可为。围绕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课题,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念解读。借鉴学界以往关于突发事件含义的研究成果,与若干相关概念进行对比,揭示突发事件的基本内涵,概括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以新时期为时间背景,论述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形成原因和主要影响。引出新时期突发事件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通过同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对比,对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出基本规定,明确其主要特点。采用案例分析法,从具体到抽象,简述四类典型突发事件案例,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在其应对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总结经验教训,对存在的问题加以反思,概括上升到理论高度。以此为基础,为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介入及其运行等内容论述,划定基本论域和框架。第二章,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切近指导原则和理论借鉴。研究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依据一定的指导原则以保证性质和方向,同时借鉴多学科理论知识,以拓宽视域。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要求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切近指导原则,包括两层基本含义:一是坚持辩证思维方法,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运用现代思维方法对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和研究;二是坚持唯物史观理论视界,准确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充分理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坚持人民立场不动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另一方面,由于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特点,需要以相关学科理论为借鉴,具体包括:社会控制、公共危机管理、社会预警等管理学理论;社会失范、社会保障、社会冲突等社会学理论;相对剥夺、群体心理、灾害心理等心理学理论;以及公共治理、政治稳定等政治学理论。这些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为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提供了有益参考。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中的功能及其呈现。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耦合作用,同时也是化解突发事件所导致的各类思想矛盾的有效途径,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处置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具体有:社会稳定、动员协调、共识凝聚、人文关怀、心理调适等功能。正是具有这些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事件显得十分必要。这种介入是通过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处置机制呈现出来的,包括危机预警、信息发布、协调联动、心理干预等机制。本章主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介入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原因、意义、表现等问题,为进一步论述运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奠定基础。第四章,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主要阐述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方略、环节、路径,具体的内容、方法、载体等体系,以及运行中“人”的因素等问题。运行是一个具体的动态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离不开人的参与,主体与客体是对运行中担任不同角色和任务人群的划分,二者间具有强烈的互动关系。以人为本,系统介入是基本的原则性方略,在运行中既要针对不同对象做到因势利导、差别对待,又要根据事件发展全程贯通于事前预警、事中干预、事后处置三个环节,做到动态干预。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以应急教育为主的内容体系、注重感召激励的方法体系和灵活多样的载体体系为基本骨干框架,通过政府主导、舆论信息引导、公众志愿参与、宣传鼓动等路径加以实现。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从抽象到具体,研究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有助于提高理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本课题的最终旨向和落脚点。研究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理论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填补相关理论空缺,还是在实践中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高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水平、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要和突出的现实意义。
周媛也[8](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龙头,而解决绝对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方略,着力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提高贫困地区整体发展水平、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作出“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庄严承诺。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总结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献计献策。首先,本研究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基础,遵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文献法和历史研究法追溯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渊源,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回顾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进程,为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打下坚实基础;然后,用规范分析法、质性分析法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进行具体研究,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重要论述和科学观点进行分析,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形成背景和过程,归纳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科学体系,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新成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再者,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实践进行实证研究,并运用质性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等对搜集整理的大量关于当前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用政治保障筑牢扶贫组织基础、用精神保障营造健康脱贫氛围、用制度保障完善扶贫工作构架、用政策保障切实推进精准扶贫的多维举措。党在带领人民脱贫攻坚的这场战斗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贫困发生率和返贫率骤降、贫困地区经济水平稳步提高、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展现出新特点:重视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着重走可持续共生发展道路、清晰区分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着力解决特殊贫困与深度贫困、注重权责清晰与规划整合式扶贫。最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结归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经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坚持多因素共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邱建维[9](2019)在《社区中心空间类型及品质研究 ——以南京市玄武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城市存量化发展与重视城市品质提升工作的背景下,各地开展了以完善社区生活圈的品质提升工作。以设施集中布局形成各级社区中心来完善社区配套功能、提升社区生活品质,是完善社区生活圈的工作重点,但这类以社区中心为代表的品质规划实践尚缺乏足够的研究支撑,如何正确评价和提升社区中心空间品质,是当下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优秀社区中心空间的优秀经验。然后,以玄武区为研究范围,采用设施POI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基于区位商和莫兰指数等空间统计学方法,归纳社区中心的四种典型空间类型——生活街道型、斑块组团型、点状散布型、簇群扩展型,进而分析其形成机制。在相关研究文献基础上,构建社区中心空间品质的评价体系,指标涵盖功能性、空间感知与体验、社会作用、管理运营四个层面。以yahhp软件和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以定量为主、结合定性的研究方式,对选取的典型案例空间品质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各典型案例空间品质的优势与问题表现各异,生活街道型整体表现最佳,簇群扩展型在感知体验和社会作用层面表现较弱,斑块组团型和点状散布型在四个层面的指标均存在问题,点状散布型存在问题最多。论文最后基于评价结果,从规划编制和相关政策方面提出相应策略。
付才辉[10](2018)在《新结构经济学的应用研究进展:工具与案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林毅夫教授不但提出了新结构经济学的新理论,还倡导"知成一体"的新学风。除了基础理论研究,新结构经济学在应用型研究层面也得到广泛的推进,相关议题涉及新结构经济学的应用工具及其应用案例。新结构经济学的应用工具研究从基本的增长甄别与因势利导(GIFF)模型向五类产业因势利导模型和新结构转型升级模型拓展并延伸到具体领域的新结构应用模型等。新结构经济学的应用研究覆盖了中国及其区域以及各个地方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民族地区与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与扶贫问题、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发展、经济开发区的建设、特定行业结构转型升级、企业的转型升级、"一带一路’"与国别研究等现实经济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这些丰富多彩的应用研究不但有益于新结构经济学的学科建设,还可为智库研究提供借鉴。新结构经济学之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得益于其将结构引入经济学之后的理论原创性和系统性,使其更适合具有结构多样性的现实。然而,目前的应用进展相对于新结构经济学的应用潜力而言还只是冰山一角,需要继续深入推进。
二、加强管理 因势利导 全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管理 因势利导 全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2)健康老龄化背景下上海市智慧社区养老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
2.1 基本概念 |
2.1.1 健康老龄化 |
2.1.2 智慧社区 |
2.1.3 社区养老服务 |
2.2 理论基础 |
2.2.1 健康老龄化理论 |
2.2.2 社区嵌入理论 |
3.健康老龄化背景下上海市智慧社区养老服务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上海市智慧社区养老服务现状 |
3.2 上海市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2.1 养老服务制度体系不健全,医养结合建设不足 |
3.2.2 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偏差 |
3.2.3 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
3.2.4 养老服务费用短缺 |
3.2.5 智慧社区养老服务人才培育体系建设不足 |
4.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国内外智慧社区养老服务经验借鉴 |
4.1 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国内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实践经验 |
4.1.1 “大数据与健康养老”——昆明盛高大城医养结合型智慧养老社区 |
4.1.2 天津昔阳里社区——以“智慧社区”建设助力社区养老 |
4.2 国外智慧社区养老实践经验 |
4.2.1 日本养老服务专门人才教育 |
4.2.2 新加坡连续性的“医养服务” |
5.健康老龄化背景下提升上海市智慧社区养老服务的对策 |
5.1 强化医养结合服务建设,健全养老服务制度体系 |
5.1.1 加强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
5.1.2 法律制度支撑 |
5.1.3 政策支持 |
5.2 借助大数据对供给与需求进行匹配:推进养老服务精准化、健康化水平 |
5.2.1 准确掌握数据信息,推进养老服务精准化水平 |
5.2.2 整合养老资源,推进养老服务健康化水平 |
5.2.3 开展技术下社区,守护老年人健康 |
5.3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智慧社区养老服务,提升健康养老生活指数 |
5.3.1 吸纳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加入,全力推进健康养老社区建设 |
5.3.2 加强“嵌入式”养老布局,健全社区托养服务圈功能 |
5.3.3 规范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提升老年健康指数 |
5.4 强化创新,化解养老服务资金短缺的困境 |
5.4.1 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 |
5.4.2 广泛吸引民间资本参与 |
5.4.3 加强慢性病管理,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创新工作 |
5.5 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培育体系 |
5.5.1 建立专业化人才培育体系,确立多渠道的资格准入形式 |
5.5.2 制定激励性政策,鼓励高水平人才加入养老服务事业 |
5.5.3 因势利导,完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 |
6.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中国武术研究述评 |
1.3.1.1 武术的起源和概念研究 |
1.3.1.2 武术的价值和定位研究 |
1.3.1.3 武术的保护和发展研究 |
1.3.2 地域武术研究述评 |
1.3.3 武术人类学研究述评 |
1.3.4 民间武术研究述评 |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4.1 概念界定 |
1.4.1.1 民间武术 |
1.4.1.2 自由 |
1.4.1.3 秩序 |
1.4.1.4 自由与秩序的辩证 |
1.4.2 理论基础 |
1.4.2.1 四因说 |
1.4.2.2 自然秩序理论 |
1.4.2.3 社会控制理论 |
1.4.2.4 国家治理理论 |
1.5 研究问题与创新 |
1.5.1 研究问题 |
1.5.2 研究创新 |
1.5.2.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5.2.2 研究思路的创新 |
1.5.2.3 学术观点的创新 |
1.6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方法 |
1.6.2.1 文献研究法 |
1.6.2.2 田野调查法 |
1.6.2.3 历史分析法 |
1.6.2.4 案例研究法 |
1.6.2.5 口述史方法 |
1.7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7.1 研究思路 |
1.7.2 研究内容 |
1.8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8.1 研究重点 |
1.8.2 研究难点 |
2 历史与田野:江苏沛县的历史文化与区域图景 |
2.1 历史情景中的田野 |
2.2 地理场景中的田野 |
2.3 现实图景中的田野 |
2.4 沛县域景中的武术 |
3 演进与变迁:江苏沛县武术的历史考察 |
3.1 古代沛县武术(秦汉—1840年) |
3.1.1 古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1.2 古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1.2.1 兵操演练 |
3.1.2.2 隐匿民间 |
3.1.2.3 寓于舞中 |
3.1.3 古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1.3.1 战事之需 |
3.1.3.2 武举制度 |
3.1.3.3 任侠尚武 |
3.1.4 古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1.4.1 统一天下 |
3.1.4.2 治国理政 |
3.1.4.3 竞逐自由 |
3.2 近代沛县武术(1840年—1949年) |
3.2.1 近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2.2 近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2.2.1 流转授拳 |
3.2.2.2 民间结社 |
3.2.2.3 湖团组织 |
3.2.3 近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2.3.1 自然环境 |
3.2.3.2 政权迭变 |
3.2.3.3 社会变迁 |
3.2.4 近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2.4.1 驱除鞑虏 |
3.2.4.2 强国强种 |
3.2.4.3 自由放任 |
3.3 现代沛县武术(1949年—2000年) |
3.3.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 |
3.3.1.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3.1.2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3.1.3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3.1.4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3.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 |
3.3.2.1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3.2.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3.2.3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3.2.4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4 当代沛县武术(21世纪—至今) |
3.4.1 当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4.2 当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4.2.1 竞技武术 |
3.4.2.2 群众武术 |
3.4.2.3 学校武术 |
3.4.3 当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4.3.1 国家战略 |
3.4.3.2 政策利好 |
3.4.3.3 续写传统 |
3.4.4 当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4.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3.4.4.2 搞活沛县武术产业 |
3.4.4.3 提升全民健身健康 |
3.4.4.4 助力地域品牌建设 |
3.4.4.5 参与现代社会治理 |
4 记忆与表达:江苏沛县武术的门派纷呈 |
4.1 沛县武术门派的历史形成 |
4.2 沛县武术门派的纷呈图景 |
4.2.1 纷呈图景 |
4.2.2 地理分布 |
4.2.3 传承谱系 |
4.3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械套路 |
4.3.1 沛县武术内容存量丰厚 |
4.3.2 沛县武术器械五花八门 |
4.4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种特点 |
4.5 民间武术门派的纷呈根源 |
4.5.1 家国同构的政治思维是武术门派纷呈的重要因素 |
4.5.2 血缘宗法的传承脉络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制度根源 |
4.5.3 宋明理学的文化内核是武术门派纷呈的思想源泉 |
4.5.4 门户空间的社会建构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动力机制 |
4.5.5 偏于一偶的武学追求是武术门派纷呈的直接动因 |
5 追问与悬搁:民间习武所为何来? |
5.1 始末缘起:自由的嵌入 |
5.2 反本溯源:自由的追问 |
5.3 实证考察:自由的达成 |
6 扩张与制约:民间武术的社会控制 |
6.1 民间武术中的自由扩张 |
6.1.1 自利则生 |
6.1.2 以正求反 |
6.1.3 自由扩张 |
6.2 社会控制中的民间武术 |
6.2.1 利他方能利己 |
6.2.2 制衡利益格局 |
6.2.3 正义穿插其中 |
7 平衡与秩序:民间武术的国家征用 |
7.1 国家强权与军事征用 |
7.2 国家形象与政治征用 |
7.3 立德树人与育人征用 |
7.4 全民健康与身体征用 |
8 从自由到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机制 |
8.1 精英行动 |
8.1.1 武术精英在社会秩序构建中的行动策略 |
8.1.1.1 日常生活交往积累了良好的乡性 |
8.1.1.2 原发性人力资本增加了社会威望 |
8.1.1.3 介入村落公私事务树立公共威望 |
8.1.2 武术精英在基层协商民主中的行动策略 |
8.1.3 武术精英在村落纠纷调解中的行动策略 |
8.2 地方社会 |
8.2.1 湖田之争与地方社会 |
8.2.1.1 建国前湖田之争 |
8.2.1.2 建国后湖田之争 |
8.2.1.3 事件之何以形成 |
8.2.2 门派林立与地方社会 |
8.2.2.1 门派林立彰显社会伦理规训 |
8.2.2.2 武术门派参与村落社会治理 |
8.2.2.3 武术门派协同调试社会秩序 |
8.3 国家在场 |
8.3.1 国家权力机构与民间武术 |
8.3.2 国家权力代理人与民间武术 |
8.3.3 国家权力符号与民间武术 |
8.4 相互在场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访谈提纲Ⅰ |
附录2 :访谈提纲Ⅱ |
附录3 :访谈提纲Ⅲ |
附录4 :碑文选录Ⅰ |
附录5 :碑文选录Ⅱ |
附录6 :碑文选录Ⅲ |
附录7 :碑文选录Ⅳ |
附录8 :文件Ⅰ |
附录9 :文件Ⅱ |
附录10 :民事纠纷案例Ⅰ |
附录11 :民事纠纷案例Ⅱ |
附录12 :口述访谈选录 |
学习简历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徐州市利国镇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析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2 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基础理论概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 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含义及作用 |
2.3 理论基础 |
3 利国镇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成效与问题 |
3.1 利国镇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调研 |
3.2 利国镇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取得成效 |
3.3 利国镇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利国镇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面临问题的成因 |
4 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经验借鉴 |
4.1 其他地区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典型实践 |
4.2 其他地区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主要启示 |
5 改进利国镇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对策 |
5.1 深化对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认识,坚定党组织引领原则 |
5.2 加大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支持,建立和完善监督制度 |
5.3 丰富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内容,创新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方式 |
5.4 积极鼓励新乡贤回归,加大新乡贤培育力度 |
5.5 改善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环境条件,强化宣传营造乡贤文化氛围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利国镇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调查问卷(新乡贤卷) |
附录 2 利国镇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调查问卷(村民卷) |
附录 3 利国镇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访谈记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共同缔造理念下拆迁安置小区传统邻里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拆迁安置小区的规划缺乏人文关怀 |
1.1.2 实践背景:拆迁安置小区更新与社区规划路径结合的机遇 |
1.1.3 科研背景:拆迁安置小区中的传统邻里断裂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1 拆迁安置小区研究进展 |
1.4.2 传统邻里研究进展 |
1.4.3 居住区空间叙事研究进展 |
1.4.4 拆迁安置小区社区治理研究进展 |
1.4.5 研究评述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共同缔造与拆迁安置小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共同缔造相关概念 |
2.1.2 拆迁安置小区传统邻里相关概念 |
2.2 国内外拆迁安置小区的发展概况 |
2.2.1 国外拆迁安置小区的发展概况 |
2.2.2 国内拆迁安置小区的发展概况 |
2.3 共同缔造理论与发展历程 |
2.3.1 国外参与式社区规划的发展 |
2.3.2 共同缔造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
2.3.3 共同缔造与参与式社区规划的异同 |
2.4 拆迁安置小区更新方法梳理 |
2.4.1 从偏重景观形象到关注生活内涵 |
2.4.2 从依赖政府包办到倡导“共同缔造” |
2.4.3 实践项目试点机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拆迁安置小区传统邻里断裂问题 |
3.1 传统邻里断裂的原因及影响 |
3.1.1 传统邻里断裂的形成原因 |
3.1.2 传统邻里断裂的多重影响 |
3.2 传统邻里断裂的表现形式 |
3.2.1 社区网络秩序重建 |
3.2.2 历史空间外部转移 |
3.2.3 历史记忆内部撕裂 |
3.3 拆迁安置小区居民生活特点 |
3.3.1 活动场所的传统交往习惯 |
3.3.2 历史记忆的空间叙事能力 |
3.3.3 近宅空间的传统生活陋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拆迁安置小区参与式空间营造策略 |
4.1 总体思路 |
4.1.1 参与式空间营造要素分析 |
4.1.2 基本思路:因势利导,取居民之长 |
4.2 叙事结构的“共构”策略 |
4.2.1 交往情节线索生成 |
4.2.2 叙事空间路径组织 |
4.3 生活场景的“共谋”策略 |
4.3.1 历史记忆情感再现 |
4.3.2 传统主题隐喻表达 |
4.4 邻里活动的“共建”策略 |
4.4.1 邻里精神叙事展现 |
4.4.2 传统民俗活动延续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拆迁安置小区人性化社区治理策略 |
5.1 总体思路 |
5.1.1 人性化社区治理要素分析 |
5.1.2 基本思路:化弊为利,补居民之短 |
5.2 堆占空间的“共享”策略 |
5.2.1 完善空间治理方式 |
5.2.2 规划治理成果共享 |
5.2.3 创新共享运营机制 |
5.3 违建空间的“共管”策略 |
5.3.1 挖掘利用存量空间 |
5.3.2 策划公众管理活动 |
5.3.3 创建线上管理平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结论 |
6.1.2 论文创新点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片目录 |
附录B 表格目录 |
附录C 红光小区“传统邻里”调查问卷 |
附录D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
(6)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三位一体养老服务问题研究 ——以Z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文献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研究思路 |
2、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1、问卷调查法 |
2、半结构化访谈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1、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二、概念阐述与理论基础 |
(一)养老服务概念阐述 |
1、传统养老 |
2、“三位一体”养老服务 |
(二)理论视角:福利多元主义 |
1、福利多元主义的起源发展 |
2、福利多元主义的基本观点 |
3、福利多元主义的维度分析 |
4、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在“三位一体”养老服务问题研究中的运用 |
三、Z市开展“三位一体”养老服务的必要性与实践探索 |
(一)Z市开展“三位一体”养老服务的必要性 |
1、老龄化程度加深,高龄化现象日益严重 |
2、传统养老方式弊端凸显 |
(二)Z市建设“三位一体”养老服务的实践探索 |
1、市政府出台多部文件,推进“三位一体”养老服务发展 |
2、Z市“三位一体”养老服务的具体实践 |
四、Z市“三位一体”养老服务推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Z市“三位一体”养老服务推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
1、政府层面:政府保障不到位 |
2、家庭层面:老年人参与服务热情不高 |
3、社区层面:社区养老资源有限 |
4、市场层面:养老企业机构内外交困 |
(二)Z市“三位一体”养老服务推行过程中所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
1、政府层面:政策支持不足,三方养老主体协同合作程度较低 |
2、家庭层面:传统观念固化,对新型养老服务理念存在认知偏差 |
3、社区层面:社区职能行政依赖性强 |
4、市场层面:市场职能存在部分缺失 |
五、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三位一体”养老服务问题改进建议 |
(一)政府层面:发挥掌舵作用,加强保障措施 |
1、资金保障 |
2、制度保障 |
3、法律法规保障 |
4、人力保障 |
(二)家庭层面:发挥根基作用,巩固居家养老基础地位 |
1、积极实施多样化宣传,转变老年人传统思想观 |
2、强化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情感支持 |
3、全力推行居家养老服务工程建设 |
(三)社区层面:发挥纽带作用,强化社区平台枢纽功能 |
1、支持鼓励小型养老机构融入社区 |
2、完善社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 |
3、打造网络信息平台,智能化交流互动 |
4、因地制宜,促进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 |
(四)市场层面:发挥补充作用,活跃丰富养老服务市场 |
1、发展适应多层次需求的养老机构 |
2、因人而异,开展定制服务 |
(五)协同层面:多方供给主体责任共担,加强合作力度 |
1、提高各方思想觉悟,树立责任共担全局意识 |
2、加强合作沟通,促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三位一体”融合发展 |
3、因势利导,三方联动做深做实医养结合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一)选题来源 |
(二)选题目的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关于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情况 |
(二)国外关于突发事件的理论研究情况 |
(三)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动态分析法 |
(四)学科交叉研究法 |
五、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念解读 |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之范畴解析 |
(一)突发事件的基本内涵 |
(二)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 |
(三)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 |
(四)新时期突发事件的成因 |
(五)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影响 |
二、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定与案例反思 |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 |
(二)新时期突发事件若干典型案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
(三)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反思 |
第二章 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切近指导原则和理论借鉴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切近指导原则 |
(一)坚持辩证思维方法 |
(二)坚持唯物史观理论视界 |
二、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学科理论借鉴 |
(一)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学学科理论借鉴 |
(二)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学学科理论借鉴 |
(三)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学学科理论借鉴 |
(四)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学学科理论借鉴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中的功能及其呈现 |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中的功能 |
(一)预警防控功能 |
(二)社会稳定功能 |
(三)动员凝聚功能 |
(四)人文关怀功能 |
(五)心理调适功能 |
二、思想政治教育介入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必要性 |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处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耦合作用 |
三、思想政治教育介入新时期突发事件的重要性 |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造成的思想矛盾 |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化解思想矛盾的重要途径 |
四、思想政治教育介入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多维呈现 |
(一)危机预警机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二)信息发布机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三)协调联动机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心理干预机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四章 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 |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主体和客体 |
(一)多元与层次:主客体的构成 |
(二)主导与互动:主客体的特征 |
(三)联动与转化:主客体的关系 |
二、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方略 |
(一)原则性方略:以人为本,系统介入 |
(二)对象性方略:因势利导,差别对待 |
(三)时效性方略:全程贯通,动态干预 |
三、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环节 |
(一)事件发生前的预警环节 |
(二)事件过程中的干预环节 |
(三)事件发生后的处置环节 |
四、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基本体系 |
(一)以应急教育为主的内容体系 |
(二)突出感召激励作用的方法体系 |
(三)灵活多样的载体体系 |
五、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路径 |
(一)政府主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二)舆论信息引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三)公众志愿参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宣传鼓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创新之处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扶贫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理论 |
一、贫困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 |
二、消除贫困必须首先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
第二节 列宁的反贫困理论 |
一、全体劳动群众成为被剥削的对象是贫困化的根源 |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依然存在贫困的根本原因 |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贫困要靠发展社会生产力来解决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贫困理论与实践 |
一、近代中国人民深陷屈辱与贫困的历史原因 |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解决近代中国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 |
三、中央苏区依靠工农群众反贫困的历史功绩 |
四、新中国的建立成为中国反贫困事业的转折点 |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探时期反贫困理论与实践 |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指引党的反贫困事业 |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反贫困事业迈上新台阶 |
三、“三面红旗”运动失误的深刻教训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扶贫理论与实践探索 |
一、体制改革带动扶贫探索阶段:1978-1985 年 |
二、开发式扶贫方针形成与摸索阶段:1986-1993 年 |
三、扶贫框架构建发展阶段:1994-2000 年 |
四、稳固扶贫成果并持续推进阶段:2001-2011 年 |
五、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总结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的科学理论:精准扶贫理论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在探索与实践中形成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形成背景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形成过程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科学体系 |
一、战略目标: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必须脱贫攻坚 |
二、根本要求:全面实施“精准扶贫” |
三、实现路径:切实做好“五个一批” |
四、运行机制:党委负责,齐抓共管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是中国扶贫事业的科学指南 |
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就 |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中国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扶贫实践:打赢脱贫攻坚战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的多维举措 |
一、用政治保障筑牢扶贫组织基础 |
二、用精神保障营造健康脱贫氛围 |
三、用制度保障完善扶贫工作构架 |
四、用政策保障切实推进精准扶贫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取得的成就 |
一、贫困发生率逐年大幅下降 |
二、贫困地区经济水平稳步提高 |
三、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 |
四、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的新特点 |
一、着眼绿色:保护和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 |
二、着眼长远:走可持续共生发展道路 |
三、着眼兜底:区分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 |
四、着眼少数:解决特殊贫困与深度贫困 |
五、着眼协同:统筹部门分工与规划整合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
一、严肃党内作风建设,夯实精准扶贫政治基础 |
二、建设好农村党支部,筑牢基层扶贫战斗堡垒 |
三、强化党员法治意识,保证扶贫政策依法推进 |
第二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一、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
二、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
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 |
第三节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 |
一、因时制宜创新扶贫方略 |
二、因地制宜把握精准要义 |
三、因人制宜落实精准扶贫 |
第四节 坚持多因素共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
一、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一体推进 |
二、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并驾齐驱 |
三、脱贫摘帽与区域发展相互促进 |
四、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齐头并进 |
五、精准扶贫与社会治理齐抓共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9)社区中心空间类型及品质研究 ——以南京市玄武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正成为规划工作的重点 |
1.1.2 社区中心品质提升是完善生活圈的重点 |
1.1.3 社区中心品质规划实践缺乏研究支撑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社区中心 |
1.3.2 空间品质 |
1.3.3 社区中心空间品质 |
1.3.4 社区公共设施 |
1.4 研究综述 |
1.4.1 社区中心研究 |
1.4.2 空间品质评价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社区中心发展实践 |
2.1 国外社区中心发展实践 |
2.1.1 新加坡 |
2.1.2 美国 |
2.2 国内社区中心发展实践 |
2.2.1 苏州工业园区 |
2.2.2 香港 |
2.3 国内外社区中心发展实践经验总结 |
第三章 玄武区社区中心类型研究 |
3.1 研究技术路线 |
3.1.1 研究思路 |
3.1.2 分析方法与资料来源 |
3.1.3 研究方法 |
3.2 基于POI和实地调研的社区中心空间识别 |
3.2.1 社区设施POI空间分布 |
3.2.2 基于设施的中心重要性权重的社区中心空间识别 |
3.2.3 基于与实地调研校核的社区中心空间识别 |
3.3 基于区位商和莫兰指数的社区中心空间统计学特征 |
3.3.1 各街道社区中心空间集聚特征 |
3.3.2 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社区中心空间模式 |
3.3.3 与现实空间相对应的社区中心空间类型 |
3.4 社区中心类型形成机制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社区中心空间品质评价研究 |
4.1 社区中心空间品质评价体系构建 |
4.1.1 社区中心品质评价体系的构建 |
4.2 典型社区中心案例选取 |
4.2.1 生活街道型社区中心——锁金村居住片区社区中心案例基础分析 |
4.2.2 斑块组团型社区中心——仙鹤门片区案例基础分析 |
4.2.3 点状散布型社区中心——曹后村居住片区案例基础分析 |
4.2.4 簇群扩展型社区中心——新街口片区案例基础分析 |
4.2.5 案例基础分析小结 |
4.3 典型案例空间品质评价 |
4.3.1 功能性评价 |
4.3.2 空间感知体验评价 |
4.3.3 社会作用评价 |
4.3.4 管理运营评价 |
4.4 基于评价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
4.4.1 评价结果汇总 |
4.4.2 一级指标评价分析 |
4.4.3 二级指标评价分析 |
4.4.4 三级指标评价分析 |
4.4.5 优势与问题 |
4.5 基于评价结论的策略建议 |
4.5.1 规划编制建议——因势利导,依型施策 |
4.5.2 政策建议——提升认知,多方合作 |
第五章 总结 |
5.1 研究特色 |
5.2 主要结论 |
5.3 创新之处 |
5.4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1:社区中心空间品质评价指标权重调查——专家版 |
附录2:玄武区社区中心社会调查问卷——居民版 |
四、加强管理 因势利导 全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法治化的基本内涵及路径选择[J]. 宋才发.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1)
- [2]健康老龄化背景下上海市智慧社区养老服务研究[D]. 陈志荣. 东华大学, 2021(11)
- [3]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D]. 薛浩.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4]徐州市利国镇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研究[D]. 孙家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共同缔造理念下拆迁安置小区传统邻里空间研究[D]. 石新宇. 武汉理工大学, 2020(11)
- [6]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三位一体养老服务问题研究 ——以Z市为例[D]. 雷霞. 郑州大学, 2020(02)
- [7]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李晓元.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8]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D]. 周媛也.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社区中心空间类型及品质研究 ——以南京市玄武区为例[D]. 邱建维. 东南大学, 2019(05)
- [10]新结构经济学的应用研究进展:工具与案例[J]. 付才辉.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