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切开术后联合运动治疗

8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切开术后联合运动治疗

一、The treatment of different postlaminec-tomy with incision accompanied with po-stoperative exercises on 870 patients with prolapse of lumber intervertebral disc(论文文献综述)

黄顺梁[1](2021)在《血府逐瘀汤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髓核摘除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福州市第二医院骨科,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第1天起开始服用血府逐瘀汤2周,随访2个月,记录2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的VAS评分、JOA评分与腰背肌耐力,治疗后进行中医疗效评定,观察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次试验中一共纳入60例患者,两组患者各脱落1例,最终完成了58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将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性别、突出节段、方位等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间的术前VAS评分、JOA评分、腰背肌耐力等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具有可比性。两组组内对比,患者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VAS评分对比,在术后所有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对比,患者的术后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对比,在术后2周及之后的时间点,试验组JOA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2个月的腰背肌耐力两组组间对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行中医疗效评定,所有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总治愈率91.4%:其中试验组治愈27(93.2%)例,好转2(6.8%)例;对照组治愈26(89.6%)例,好转3(10.4%)例,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结合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证)可以缓解疼痛,加快腰椎功能恢复,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证)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段升磊[2](2021)在《超短波联合超声引导下芒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超短波联合超声引导下芒针针刺腰丛以及坐骨神经干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超短波联合超声引导下芒针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即时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近两年来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纳入标准:患者出现腰痛伴单侧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为阳性。经CT检查、X线检查和MR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条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地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使用超短波加超声引导下芒针针刺腰丛以及坐骨神经干的治疗。对照组仅使用超短波治疗。其中,治疗组40例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范围为18-62岁,平均年龄(40.16±4.41)岁。病程为3-180天,平均为(91.01±3.43)天。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范围为19-60岁,平均年龄为(41.56±4.22)岁;病程3-180天,平均为(90.18±4.01)天。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使用超短波治疗,患者均采用2级(微热量)进行治疗。保证每次的治疗时间均为20分钟,治疗频率为一天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即3周的时间,中间休息一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超声引导下芒针针刺腰丛以及坐骨神经干的治疗。病人出现触电感后强刺激3-5秒,并留针30分钟,治疗频率为一天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即3周的时间,疗程间休一天。分别在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VAS评分、JOA评分、JOA评分改善率、Oswestry评分以及有效率。结果: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判断不同治疗方案随时间变化对结果的影响。VAS评分和Oswestry评分的结果显示,超短波联合超声引导下芒针治疗的主效应在统计上均显着(P<0.05)。时间因素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组的疗效作用增强。JOA评分的结果显示,在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在统计上显着(P<0.05),并且治疗组的时间因素存在单独效应。JOA评分改善率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改善率要优于对照组,疗效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超短波配合超声引导下芒针针刺腰丛以及坐骨神经干疗法能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疗效好于单纯超短波疗法。2、超声引导下芒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后即刻效果好,迅速缓解患者症状,精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杨傲雪[3](2021)在《从腹论治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从腹论治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并对照普通针刺组疗效差异,评价从腹论治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探讨理论依据并期待成为一种更为优化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本课题中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选取的穴位为肾俞、大肠俞、委中(均为双侧取穴)、阿是穴,毫针刺入皮肤后,行平补平泻的手法,当患者出现酸麻胀痛的针感后,留针30min。治疗组采用从腹论治的治疗思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刀松解梁门、滑肉门、外陵、大横、腹结(均为双侧),针刀治疗按照梁门、滑肉门、外陵、大横、腹结的顺序依次进行,每次治疗一个穴位。两组每周治疗两次,共治疗四周,不针刺时尽量保证休息。治疗结束后进行随访,期间有专人记录研究数据,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腰痛评分量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腹壁紧张度测定评分、腰椎曲度测定进行疗效判定,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对比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性。结果:(1)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以及治疗前VAS评分、JOA综合评分、腰曲值及腹壁紧张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病情状况较为均衡,有可比性。(2)对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的VAS总评分分别为3.73±0.90、4.72±0.67,数据经统计软件分析p<0.05,表示治疗组在缓解患者的腰痛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3)对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的JOA评分进行比较分析: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的JOA总评分分别为22.50±3.81、20.43±3.81,数据经统计软件分析p<0.05,表示治疗组在缓解患者总体功能性障碍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JOA主观症状评分,治疗后两组组内比较,z=1.031,p=0.302>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在改善主观症状方面疗效相当;JOA临床体征评分与日常活动评分两方面,对比分析数据得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表示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体征与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对照组。(4)对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腹壁紧张度测定评分及腰曲值变化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完成研究所需全部治疗后,腰曲值测量结果均无明显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腹壁紧张度改善不明显,治疗组患者的腹壁紧张度能够得到较好改善,且压痛点减少。(5)对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进行分析:治疗组痊愈4例,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6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9%,治疗组痊愈人数和显效人数均高于对照组,且无效人数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改善腰椎疼痛与JOA综合评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改善JOA评分的主观症状方面,两组疗效相当,但在临床体征与日常活动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较低;在改善腰曲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在改善腹壁紧张度方面,治疗组改善情况要好于对照组。

何天傲[4](2021)在《活血通脉汤加减配合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活血通脉汤加减配合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术后病人服用活血通脉汤加减后腰痛的症状及腰椎功能改善程度等问题。同时也为今后椎间孔镜术后的治疗提供了依据,发挥其在中医药治疗骨科疾病方面的优势。方法:本文选取襄阳市中医院脊柱骨科在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期间住院,按照国家中西医学诊断标准纳入临床研究,将128例确诊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经皮椎间孔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试验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了活血通脉汤加减口服;两组术后均嘱卧床休息,指导功能锻炼。观察期为3个月,通过住院、治疗、术后访问等方式,记录病人手术前、手术后3天、一周、四周和手术后三个月的VAS、JOA及ODI的评分,使用Mac Nab标准来评价患者术后1个月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在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前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三天各评分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术后1周、4周、3个月的各随访时间点VA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JOA评分各随访时间点较对照组更高(P<0.05),ODI评分在各随访点较对照组更低,结果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个月后随访两组的优良率,试验组82.81%,对照组62.5%,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两组治疗前后的结果的统计分析,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改善症状,而配合中药活血通脉汤加减后在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改善术后临床症状以及治疗周期上都显着优于对照组,因此活血通脉汤是椎间孔镜术后腰椎功能恢复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熊龙[5](2021)在《补阳还五汤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TLIF术后疼痛及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补阳还五汤对于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TLIF术后疼痛及功能障碍的疗效,为补阳还五汤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TLIF术后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本课题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武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住院部行TLIF手术且诊断中包含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共6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入选的病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各31例。对照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从术后第2天起,给予甲钴胺分散片口服,1片/次,tid,共4周。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从术后第2天起,给予补阳还五汤汤剂口服,200ml/次,bid,共4周。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VAS及ODI评分,比较数据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统计术后12周的总有效率、主观满意度、实际住院天数等数据。应用SPSS21.0软件对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研究结果。结果1.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各项数据无明显差异,显示两组可以用来比较TLIF术后的疗效(P>0.05)。2.经用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随时间均有显着下降(F组内=75.604,P=0.000<0.05),同样的两组ODI评分随时间也有显着下降(F组内=64.258,P=0.000<0.05),这提示两种治疗方案均有疗效。3.在两种治疗方案中,观察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F组间=12.036,P=0.001<0.05);观察组ODI评分优于对照组(F组间=19.036,P=0.000<0.05)。显示补阳还五汤在缓解疼痛及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方面疗效要优于甲钴胺分散片。4.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P=0.044<0.05),显示补阳还五汤能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5.平均住院天数: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为7.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7(P=0.010<0.010),显示补阳还五汤能缩短平均住院日。6.主观满意度:观察组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73.33%(P=0.038<0.05),显示补阳还五汤可提高对治疗的总观满意度。7.安全性: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TLIF术后加用补阳还五汤,可进一步降低患者疼痛评分、促进术后腰椎功能的恢复、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术后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张为光[6](2021)在《医用臭氧介导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镇痛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据统计,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pain,NP)在普通人群的患病率约为6.9-10%,占慢性疼痛人群的20-25%。其通常是由于躯体感觉神经系统损害或疾病所导致,可表现为脊髓水平相应神经元兴奋性持续性增强。目前,临床上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各种方法其治疗效果尚不满意,因此需要加强相关研究来研发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医用臭氧(Ozone)是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气体氧化剂,以往主要用于生态及工业领域,近些年在欧洲、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医用臭氧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上慢性疼痛等疾病的治疗,并且收到了比较好的疗效。有关其作用机制以往已有相关研究报道,研究证实臭氧可通过免疫调节,激活细胞基质而产生持续的抗炎作用并且降低炎症反应。但目前为止,臭氧镇痛的确切作用机制尚未阐明,同时由于其强大的氧化能力,其潜在的毒性也应引起重视。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相关研究,以阐明臭氧确切的生物学作用机制,同时避免其潜在的不良反应。谷氨酸受体6(Glutamate receptor 6,GluR6)为离子型谷氨酸受体-海人藻酸(Kainate,KA)受体的亚型之一,以往研究已证实其在介导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突触传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在脊髓背角表达,并参与伤害性信息传递。我们前期研究证实GluR6与内脏痛相关,然而,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目前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核因子-κB/p65(Nuclear factor-κB/p65,NF-κB/p65)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内一类关键性转录因子,其在CNS中广泛表达,据报道其可参与疼痛、炎症、突触传递、神经可塑性改变、学习与记忆等过程,已证实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与持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NF-κB/p65可通过促进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导致神经炎症反应持续性增强,作用于脊髓背角神经元从而引起中枢敏化与痛觉过敏。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在临床上很常见,通常表现为腰痛和(或)坐骨神经痛,可伴有肢体无力或感觉异常。有研究报道CT引导下经椎间孔硬膜外腔注射臭氧可以快速缓解LDH导致的坐骨神经痛,然而,超声引导下骶管硬膜外腔注射不同浓度臭氧治疗LDH致神经压迫痛的临床疗效尚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动物模型,研究医用臭氧介导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同时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超声引导下骶管硬膜外腔注射不同浓度臭氧的临床镇痛疗效,以便探讨和丰富医用臭氧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确切机制,并指导临床的安全应用。研究目的第一部分建立大鼠CCI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研究G1uR6-NF-κB/p65信号通路是否参与大鼠CCI致神经病理性疼痛过程。第二部分研究鞘内注射臭氧对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及G1uR6-NF-κB/p65信号通路在其镇痛作用中的相关机制。第三部分观察超声引导下骶管硬膜外腔注射不同浓度臭氧对腰椎间盘突出致神经压迫痛的临床镇痛疗效。实验方法第一部分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作用的研究1.实验动物分组78只大鼠随机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48只,随机分为2大组,分组情况如下:sham组(手术暴露但不结扎坐骨神经);CCI组(手术暴露并结扎坐骨神经)。每个大组又随机分为4小组,分别对应CCI术后1、3、7、14天,每小组6只大鼠。第二部分30只,随机分为5组,分组情况如下:sham组(n=6,手术暴露但不结扎坐骨神经,不给予药物处理);CCI组(n=6,手术暴露并结扎坐骨神经,不给予药物处理);CCI+vehicle组(n=6,建立CCI动物模型后,鞘内注射GluR6 siRNAs溶剂,10μl);CCI+negative GluR6 siRNAs组(n=6,建立CCI动物模型后,鞘内注射negative GluR6 siRNAs,10μl);CCI+GluR6 siRNAs组(n=6,建立CCI动物模型后,鞘内注射GluR6 siRNAs,10μ1)。2.大鼠CCI模型的建立与鞘内导管置入大鼠CCI模型的建立:大鼠麻醉后,于左后肢近端中部水平(近坐骨神经分叉处)钝性分离并游离坐骨神经后结扎,大鼠出现左后肢轻微收缩后,逐层缝合。sham组大鼠予同样手术操作但不结扎坐骨神经。鞘内导管置入:大鼠麻醉后,钝性分离颈枕部肌肉,剪开小脑延髓池池状膜,后将聚乙烯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至大鼠脊髓腰膨大水平,然后逐层缝合肌肉与皮肤。待大鼠麻醉苏醒后,用微量注射器经导管注射10 μl利多卡因,30秒后大鼠出现双侧后肢麻痹与拖拽则证实导管位置正确。3.测定大鼠疼痛行为学评分及脊髓水平GluR6、NF-κB/p65、IL-1β、IL-6与TNF-α的表达第一部分实验中,首先分别测定大鼠CCI术后第1、3、7、14天的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同时处死大鼠后以Western blotting与反转录定量PCR法分别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脊髓水平GluR6蛋白与mRNA的表达。第二部分实验中,首先分别测定各组大鼠CCI术后第0、1、3、7天的MWT和TWL,后于CCI术后第7天处死大鼠后分别以Western blotting与反转录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水平GluR6蛋白与mRNA的表达,同时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各组大鼠脊髓水平IL-1 β、IL-6与TNF-α蛋白的表达。第二部分鞘内注射臭氧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痛行为及脊髓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信号分子表达影响的研究1.实验动物分组3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组情况如下:sham组(n=6,手术暴露但不结扎坐骨神经,不注射氧气或臭氧);CCI+oxygen组(n=6,手术暴露并结扎坐骨神经,鞘内注射oxygen,20μl);CCI+ozone(10 μg/ml)组(n=6,手术暴露并结扎坐骨神经,鞘内注射10μg/ml ozone,20 μl);CCI+ozone(20μg/ml)组(n=6,手术暴露并结扎坐骨神经,鞘内注射20μg/ml ozone,20 μl);CCI+ozone(30μg/ml)组(n=6,手术暴露并结扎坐骨神经,鞘内注射30μg/ml ozone,20 μl);2.大鼠CCI模型的建立与鞘内导管置入大鼠CCI模型的建立:同第一部分;鞘内导管置入:同第一部分。3.鞘内臭氧注射CCI术后第7天,使用微量注射器通过鞘内导管注射不同浓度臭氧。4.测定大鼠疼痛行为学评分及脊髓水平GluR6、NF-κB/p65、IL-1β、IL-6与TNF-α的表达首先分别测定各组大鼠鞘内注射臭氧或氧气后0.5 h、2 h、4 h、8 h、24 h的MWT与TWL,同时于24 h处死大鼠后以Western blotting测定GluR6与NF-κB/p65蛋白在各组大鼠脊髓水平的表达,以反转录定量PCR测定GluR6与NF-κB/p65 mRNA在各组大鼠脊髓水平的表达,同时以ELISA测定IL-1β、IL-6与TNF-α蛋白在各组大鼠脊髓水平的表达。第三部分超声引导下骶管硬膜外腔注射不同浓度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致神经压迫痛的临床疗效观察1.研究对象及分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分组情况如下:氧气(oxygen)组(n=30,骶管注射氧气15 ml);10 μg/ml 臭氧(ozone)组(n=30,骶管注射 10 μg/ml 臭氧 15 ml);20 μg/ml 臭氧(ozone)组(n=30,骶管注射 20 μg/ml 臭氧 15 ml);30 μg/ml 臭氧(ozone)组(n=30,骶管注射 30 μg/ml 臭氧 15 ml)。2.疼痛行为学评分分别于治疗前2小时、治疗后4小时、8小时、1天、3天、7天应用数字评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的变化。3.患者功能障碍程度评分分别于治疗前2小时、治疗后4小时、8小时、1天、3天、7天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功能障碍程度的变化。实验结果第一部分:1.成功建立大鼠CCI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与sham组相比,CCI组大鼠术后第3天即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机械超敏和热痛敏行为学改变,至少可持续至术后第14天,并且以CCI术后第7天最为明显(P<0.01)。2.与sham组相比,术后第3天CCI组大鼠脊髓水平GluR6蛋白的表达即开始增加(P<0.05),第7天达到峰值(P<0.01),与此同时,GluR6 mRNA的表达在术后第3天即开始增加(P<0.01),第7天达到峰值(P<0.01)。3.与CCI组大鼠相比,CCI+GluR6 siRNAs组大鼠术后第7天其机械超敏和热痛敏明显降低(P<0.01),同时其脊髓水平GluR6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其脊髓水平GluR6 mRNA的表达也明显降低(P<0.05)。4.与CCI组大鼠相比,CCI+GluR6 siRNAs组大鼠术后第7天其脊髓水平NF-κB/p65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同时其脊髓水平IL-1β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IL-6与TNF-α蛋白的表达也明显降低(P<0.01)。第二部分:1.成功建立大鼠CCI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与CCI+oxygen组相比,CCI+ozone组大鼠其机械超敏与热痛敏明显减轻(P<0.05或P<0.01),并且以20μg/ml臭氧组效果最明显(P<0.01)。2.与CCI+oxygen组相比,CCI+ozone组大鼠其脊髓水平GluR6、NF-κB/p65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同时其脊髓水平IL-1β、IL-6与TNF-α蛋白的表达也明显降低(P<0.05或P<0.01),并且以20 μg/ml臭氧组效果最明显(P<0.05或P<0.01)。第三部分:1.与治疗前相比,10μg/ml、20 μg/ml、30 μg/ml臭氧组治疗后4小时、8小时、1天、3天、7天NRS评分显着降低(P<0.05),Oxygen组治疗后1天、3天、7天NRS评分显着降低(P<0.05)。与Oxygen组相比,10 μg/ml、20μg/ml、30 μg/ml臭氧组治疗后4小时、8小时、1天、3天、7天NRS评分显着降低(P<0.05)。与20μg/ml臭氧组相比,10μg/ml臭氧组治疗后8小时、1天、3天NRS评分显着升高(P<0.05),30μg/ml臭氧组治疗后4小时、1天、3天NRS评分显着升高(P<0.05)。2.与治疗前相比,10 μg/ml、20 μg/ml、30 μg/ml臭氧组治疗后4小时、8小时、1天、3天、7天ODI评分显着降低(P<0.05),氧气组治疗后各时间点OD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与氧气组相比,10 μg/ml、20 μg/ml、30 μg/ml臭氧组治疗后4小时、8小时、1天、3天、7天ODI评分显着降低(P<0.05)。与20μg/ml臭氧组相比,10μg/ml与30μg/ml臭氧组治疗后1天、3天、7天ODI评分显着升高(P<0.05)。结论第一部分:1.成功建立大鼠坐骨神经CCI动物模型;2.GluR6可能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起重要作用;3.CCI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能由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介导。第二部分:1.鞘内注射低浓度臭氧可减轻CCI导致的大鼠机械性痛觉超敏与热痛觉过敏,从而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其中以臭氧浓度为20 μg/ml时效果最明显;2.鞘内注射低浓度臭氧可降低大鼠脊髓水平GluR6、NF-κB/p65、IL-1β、IL-6与TNF-α的表达,以臭氧浓度为20 μg/ml时效果最明显;3.鞘内注射低浓度臭氧可能是通过抑制大鼠脊髓水平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而发挥其镇痛作用。第三部分:1.超声引导下骶管硬膜外腔注射低浓度臭氧,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神经压迫痛,并改善其功能障碍,以20μg/ml组最明显。2.超声引导下骶管硬膜外腔注射氧气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神经压迫痛,但不能改善其功能障碍。

刘丽娟[7](2021)在《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突出侧与臀中肌功能及硬度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测量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双侧臀中肌的功能及硬度,以探讨分析臀中肌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突出侧的关系,旨在为临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在2020年02月至2021年02月共纳入62例四川省骨科医院颈肩腰腿痛2科的住院病人,均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伴有单侧神经根症状者。首先对患者椎间盘突出侧进行分组,将症状侧分为患侧,对侧为健侧;再记录患者站立平衡试验结果(阳性),并对分组计数进行统计分析;最后通过使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测量患者双侧臀中肌前、后份的杨氏模量值,以健侧臀中肌硬度为参照,比较分析双侧臀中肌硬度变化情况。结果:(1)在本研究中,患者腰椎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显示突出侧与下肢症状侧相吻合者有62例,患侧为左侧有30例,右侧有32例;站立平衡试验中左侧臀中肌为弱势侧有29例,右侧臀中肌为弱势侧有33例。即:62例患者中有61例(98.3%)患者患侧臀中肌为弱势侧,1例患者患侧臀中肌为强势侧。根据配对卡方检验可得出:P=1.000。(2)当椎间盘左侧突出时,患侧臀中肌前、后份杨氏模量值分别为9.401±1.811k Pa、8.986±1.499k Pa,健侧臀中肌前、后份杨氏模量值分别为8.876±1.731k Pa、10.526±2.111k Pa;患侧与健侧臀中肌前份杨氏模量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260)。患侧与健侧臀中肌后份杨氏模量值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0)。患侧臀中肌前、后份杨氏模量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368)。健侧臀中肌前、后份杨氏模量值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3)。(3)当椎间盘右侧突出时,患侧臀中肌前、后份杨氏模量值分别为9.572±2.176k Pa、8.787±1.607k Pa,健侧臀中肌前、后份杨氏模量值分别为9.695±2.832k Pa、10.900±2.516k Pa;患侧与健侧臀中肌前份杨氏模量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818)。患侧与健侧臀中肌后份杨氏模量值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0)。患侧臀中肌前、后份杨氏模量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63)。健侧臀中肌前、后份杨氏模量值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32)。(4)62例患者患侧臀中肌前、后份杨氏模量值分别为9.26±2.381k Pa、10.786±2.274k Pa,健侧臀中肌前、后份杨氏模量值分别为9.419±2.061k Pa、8.92±1.602k Pa,患侧与健侧臀中肌前份杨氏模量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565),患侧与健侧臀中肌后份杨氏模量值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0)。患侧臀中肌前、后份杨氏模量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118)。健侧臀中肌前、后份杨氏模量值对比有显着性差异(P=0.000)。结论:大多数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患侧臀中肌功能较健侧下降,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臀中肌硬度在患侧后份明显低于健侧,说明腰椎间盘突出侧与臀中肌功能及硬度有关。

陈琛洁[8](2021)在《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PELD术后残余症状的应用价值和机理,为临床上治疗PELD术后残余症状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择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脊柱科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患者60名,要求所有患者根据影像学检查、症状、体征相结合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且仅为单节段发病,并在住院期间行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PELD)。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编码1-60号,利用SPSS25.0统计软件得出两组随机数字,分别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护理和治疗措施并指导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从术后第1天开始予身痛逐瘀汤中药颗粒冲服,连续服用2周,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天、术后1周和2周以及术后1月五个时间节点收集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数据,术后1月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所收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依据两组各观测指标的变化情况来评价疗效。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60例患者,随访时间1个月,观察组30例,平均年龄(48.50±13.55)岁,平均病程(19.00±9.17)月,其中突出节段位于L4-5、L5-S1的患者分别为17例、13例;对照组30例,平均年龄(49.53±14.06)岁,平均病程(20.50±10.57)月,其中突出节段为L4-5、L5-S1的患者分别为18例、12例。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手术节段等基线资料以及术前1天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内比较:术前1天和术后1天两组患者在VAS、JOA、ODI评分上相比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各观测时间节点的以上评价指标与术前1天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术后各时间节点较术前1天VAS评分及ODI评分呈持续下降趋势,JOA评分呈持续升高趋势。3.组间比较:术前和术后1天两组相比在VAS评分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2周和术后1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2周及1月的VAS评分(2.33±0.71、1.10±0.61和0.37±0.49)低于对照组(2.73±0.74、1.80±0.76和0.77±0.63)。术前、术后1天和术后1周两组相比在JOA评分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周、术后1月的JOA评分观察组(22.93±2.36和25.03±1.94)高于对照组(21.30±2.89和23.40±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1周在ODI评分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周、术后1月的ODI评分观察组(24.00±2.38和19.33±2.54)低于对照组(25.33±2.32和21.57±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总体临床疗效:观察组总体优良率为93.3%(优20例,良8例),对照组总体优良率为90.0%(优17例,良10例),经秩和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身痛逐瘀汤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术后残余症状疗效满意,可以使患者在缓解疼痛和改善腰椎功能等方面获益,且无明显副作用,对促进PELD术后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蒋彧轩[9](2021)在《复元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分析复元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机理,经过统计学数据对比分析,证实复元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有效性,为广大医患带来福音。方法:选取自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瑞康医院骨科腰椎间盘突出、脱出或游离型,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者60名。采取简单随机化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组,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及术后常规护理及康复练功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复元活血汤,连续服用药物2周。通过住院、门诊及电话随访方式,记录分析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天、术后1周、术后2周、4周的VAS评分、JOA评分及ODI评分,同时术后4周采用改良Mac 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估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所得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并对两组患者功能评价及总体疗效进行评定。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手术节段等基线资料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各时间节点比较,P<0.05,组内各时间节点相互比较,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术前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天、1周、2周、4周组间比较,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呈不同程度下降,且试验组下降趋势较对照组更大,说明试验组缓解疼痛疗效优于对照组。3.JOA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各时间节点比较,组内各时间节点相互比较,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术前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天、1周、2周和4周各组间比较,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JOA评分均呈不同程度上升,且试验组上升趋势较对照组更大,说明试验组对腰椎功能康复疗效优于对照组。4.OD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各时间节点比较,组内各时间节点相互比较,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术前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天、1周、2周和4周各组间比较,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ODI评分均呈不同程度下降,且试验组下降趋势较对照组更大,说明试验组缓解疼痛疗效优于对照组。5.改良Mac Nab疗效比较:试验组总体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90%,经秩和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试验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复元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疗效确切,可以更快更好缓解患者术后各种残余症状,更为安全有效的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郭成旺[10](2021)在《电针结合生物信息反馈红外灸疗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旨在观察电针结合生物信息反馈红外灸疗仪、电针联合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TDP)、腰椎牵引疗法联合西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症的临床疗效,并比较各疗法之间的疗效差异。评价电针结合生物信息反馈红外灸疗仪的有效性,为今后在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1:1:1的比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观察组为电针结合生物信息反馈红外灸疗仪治疗,穴位选用以腰夹脊、环跳、秩边、委中、承山、昆仑、至阴、阿是穴为主,并随症加减,针刺得气后予电针仪连接腰夹脊、环跳、委中、承山、昆仑,予疏密波2-100Hz行电刺激,最后以生物信息反馈红外灸疗仪对病灶进行照射30min。1次/d,10次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对照组I为电针联合TDP照射疗法,穴位选用、操作、疗程与观察组相同,针刺得气后电针操作与治疗组相同,最后以TDP治疗仪对病灶进行照射30min。对照组II采用腰椎牵引联合西药疗法,腰椎牵引治疗每次30min,1次/d,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0.1g qd,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观察指标选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以及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评分(JOA),在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记录3组患者的VAS以及JOA评分,通过SPSS21.0软件对3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价三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1.总体疗效:治疗组愈显率为63.3%,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I愈显率为26.6%,总有效率为86.6%,对照组II愈显率为23.3%,总有效率为80%,经秩和检验,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I(P<0.05)、对照组II(p<0.05),对照组I与对照组II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VAS评分:(1)治疗组、对照组I、对照组II组内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优于对照组I(P<0.05)、对照组II(P<0.05),对照组I、II之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差值优于对照组I(P<0.05)、对照组II(P<0.05),对照组I、II之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JOA评分:(1)治疗组、对照组I、对照组II组内治疗前后JOA评分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组治疗后JOA评分优于对照组I(P<0.05)、对照组II(P<0.05),对照组I、II之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组治疗后JOA评分差值优于对照组I(P<0.05)、对照组II(P<0.05),对照组I、II之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电针结合生物信息反馈红外灸疗仪、电针联合TDP、腰椎牵引联合西药治疗本病均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2.电针结合生物信息反馈红外灸疗仪疗法可以有效的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以及腰椎功能,且临床疗效较电针联合TDP以及腰椎牵引联合西药治疗更佳。不良反应较少,适合进行临床上的推广。

二、The treatment of different postlaminec-tomy with incision accompanied with po-stoperative exercises on 870 patients with prolapse of lumber intervertebral disc(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treatment of different postlaminec-tomy with incision accompanied with po-stoperative exercises on 870 patients with prolapse of lumber intervertebral disc(论文提纲范文)

(1)血府逐瘀汤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
        2.2 对照组
        2.3 试验组
        2.4 观察方法
        2.5 观察指标
    3 统计学处理
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
    1 基线资料比较
    2 两组术前术后VAS评分比较
    3 两组术前术后JOA评分比较
    4 两组术前术后腰背肌耐力比较
    5 中医疗效评定比较
第三章 讨论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认识
        1.1 病因病机
        1.2 中医药治疗方法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医学认识
    3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减压术的认识
    4 血府逐瘀汤的方解与药理作用
    5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参与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附录B JOA评分
附录C 俯卧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
附录D VAS评分
文献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超短波联合超声引导下芒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1.2 诊断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脱落标准
    2 试验方法
    3 观察指标
        3.1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3.2 日本矫形协会下腰痛JOA评分
        3.3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
        3.4 疗效判定标准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5.1 一般资料
    5.2 超声引导下芒针治疗VAS统计结果
    5.3 超声引导下芒针治疗JOA统计结果
    5.4 超声引导下芒针治疗Oswestry、有效率统计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超短波联合超声引导下芒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附录
致谢

(3)从腹论治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中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活血通脉汤加减配合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章 资料与研究方法
    一、临床资料
        3.1 西医诊断依据
        3.2 中医诊断标准:
    二、研究方法
        1.分组
        2.实验方法
    三、观察指标
    四、统计学处理
第二章 统计结果与分析
    1、一般资料统计
    2、基线治疗对比
    3、疗效对比及分析
        3.1 术前指标
        3.2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治疗比较
        3.3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JOA评分比较
        3.4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ODI评分比较
    4、两组患者安全性观察
第三章 讨论
    一、西医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1、流行病学资料
        2、病因及发病机制
        3、西医的治疗及风险
        4、现代医学认为引起椎间孔镜术后康复不佳的原因
        5、现代医学椎间孔镜术后的治疗
    二、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1、病名
        2、病因病机
        3、中医药对腰痛的治疗
        4、椎间孔镜术后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三、孔镜术后中医药治疗的意义
    四、活血通脉汤加减组方及方义分析
    五、疗效分析与结论
结语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研究进展
    1.西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2.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3.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VAS疼痛分级
    附录2 JOA评分表
    附录3
    附录4
致谢

(5)补阳还五汤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TLIF术后疼痛及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方法
        1.2 诊断标准
        1.3 TLIF手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及脱落标准
        1.7 出院标准
    2 实验方法
        2.1 常规治疗
        2.2 分组处理
        2.3 观察指标
        2.4 质量控制
        2.5 统计学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脱落与剔除情况
        3.2 两组病例性别分布情况
        3.3 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3.4 两组患者病程情况
        3.5 两组患者手术节段的比较
        3.6 术前 VAS评分及术前 ODI评分
        3.7 术后数据分析
    4.实验结论
第二部分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的研究
        1.2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3 TLIF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势
        1.5 TLIF术后疼痛及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
        1.6 现代对腰椎术后疼痛及功能障碍的治疗
    2.传统医学对腰椎术后疼痛及功能障碍的认识及治疗
        2.1 腰椎术后疼痛及功能障碍的中医学认识
        2.2 中医对腰椎术后诸症治疗的现状
    3 补阳还五汤在腰椎术后的应用
        3.1 补阳还五汤在腰椎术后应用的相关研究
        3.2 补阳还五汤方解及本次研究的选方依据:
        3.3 补阳还五汤与本病相关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4 本次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综述 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2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医用臭氧介导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镇痛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作用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录
第二部分 鞘内注射臭氧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痛行为及脊髓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信号分子表达影响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录
第三部分 超声引导下骶管注射不同浓度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致神经压迫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医用臭氧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与待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Ⅰ
英文论文Ⅱ

(7)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突出侧与臀中肌功能及硬度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2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脊柱-骨盆失平衡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2.1.1 脊柱-骨盆矢状面失平衡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2.1.2 脊柱-骨盆冠状面失平衡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2.2 臀中肌的功能与骨盆冠状面平衡的关系
    2.3 臀中肌的功能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2.3.1 臀中肌的功能状态
        2.3.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功能锻炼
    2.4 臀中肌功能的评估方式
        2.4.1 传统的徒手检查
        2.4.2 简单器械肌力测定
        2.4.3 等速肌力测试系统
        2.4.4 神经电生理检测
        2.4.5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2.4.6 磁共振成像
    2.5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2.5.1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肝组织中的应用
        2.5.2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组织中的应用
        2.5.3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组织中的应用
        2.5.4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肌骨系统中的应用
    2.6 总结
3 资料与方法
    3.1 临床资料
        3.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3.1.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3.1.3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3.1.4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3.1.5 研究对象的剔除标准
        3.1.6 研究对象的中止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的分组
        3.2.2 实验设计方法
        3.2.3 实验设备
        3.2.4 实验前准备
    3.3 观察指标
        3.3.1 突出侧别
        3.3.2 站立平衡试验
        3.3.3 杨氏模量值
    3.4 测试方法
        3.4.1 站立平衡试验的操作方法
        3.4.2 剪切波弹性成像的操作方法
    3.5 误差的控制
    3.6 数据整理及分析
        3.6.1 数据整理
        3.6.2 数据分析
    3.7 技术路线图
4 研究结果
    4.1 受试者一般情况
    4.2 突出侧与站立平衡试验结果的比较
    4.3 患侧为左侧时臀中肌杨氏模量值的比较
    4.4 患侧为右侧时臀中肌杨氏模量值的比较
    4.5 62名患者患侧与健侧臀中肌杨氏模量值的比较
5 讨论及分析
    5.1 臀中肌功能与腰椎间盘突出侧的关系
    5.2 臀中肌硬度与腰椎间盘突出侧别的关系
    5.3 臀中肌功能与臀中肌硬度的关系
    5.4 肌肉硬度的临床意义
6 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
7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件

(8)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资料及方法
    1 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一般资料
        1.3 病例诊断标准
        1.4 病例纳入标准
        1.5 病例排除标准
        1.6 病例脱落与处理
        1.7 患者知情同意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随机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总体疗效评定
        2.5 观察与随访时间
        2.6 统计学处理方法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 基线资料
    2 各评价指标比较
    3 手术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第三部分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1.1 定义及临床分型
        1.2 发病机制
        1.3 治疗方法
        1.4 PELD术后的病理及治疗
    2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2.1 关于病名
        2.2 病因病机
        2.3 中医学对PELD术后的认识和治疗
    3 关于身痛逐瘀汤
        3.1 身痛逐瘀汤的有关实验研究
        3.2 身痛逐瘀汤治疗LDH
        3.3 方药组成及药物分析
    4 结果分析及总结
        4.1 基线资料分析
        4.2 各评价指标分分析
        4.3 结果分析
        4.4 小结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9)复元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一般资料
        1.3 病例诊断标准
        1.4 病例纳入标准
        1.5 病例排除标准
        1.6 病例脱落与处理
        1.7 病人知情同意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随机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分组处理
        2.4 观察指标
        2.5 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
        2.6 观察与随访时间
        2.7 统计学处理及分析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1 研究结果
        1.1 基线比较
        1.2 治疗结果比较
        1.3 不良事件记录及随访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祖国医学及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1.1 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2.祖国医学及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2.1 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2.2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3.椎间孔镜技术
    4.祖国及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认识
        4.1 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认识
        4.2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认识
    5.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必要性
    6.复元活血汤组方及方药分析
    7.复元活血汤在椎间孔镜术后运用的优势
    8.疗效分析
        8.1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评价指标的比较
        8.2 改良MacNab疗效对比
    9.不足与展望
        9.1 不足
        9.2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求学经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清单
附表

(10)电针结合生物信息反馈红外灸疗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我国传统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1.1 我国传统医学对本病病名的认识
        1.2 我国传统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我国传统医学治疗本病
        1.4 小结
    2.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2.1 概述
        2.2 脊柱的解剖
        2.3 椎间盘解剖结构
        2.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机制研究
        2.5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的发病机制
        2.6 现代医学治疗本病的现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以及脱落标准
    2.治疗方案
        2.1 观察组
        2.2 对照组I
        2.3 对照组II
    3.观察指标
        3.1 VAS疼痛评分
        3.2 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评分(JOA)
        3.3 安全性观察指标
    4.中医疗效评定标准
    5.统计分析方法
    6.结果
        6.1 三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
        6.2 VAS评分比较
        6.3 腰椎JOA评分比较
        6.4 治疗后总体疗效
        6.5 安全性指标观察
        6.6 VAS评分、JOA评分结果分析
        6.7 临床疗效结果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选题依据
    2.选用电针依据
    3.选穴依据
    4.关于生物信息反馈灸疗仪(大力神雀啄灸)
    5.关于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
    6.选择双氯芬酸钠联合腰椎牵引作为对比的依据
    7.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视觉模拟评分法
    附录2 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分(JOA)
    附录3 英文略缩词表
综述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以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四、The treatment of different postlaminec-tomy with incision accompanied with po-stoperative exercises on 870 patients with prolapse of lumber intervertebral disc(论文参考文献)

  • [1]血府逐瘀汤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D]. 黄顺梁.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超短波联合超声引导下芒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 段升磊. 青岛大学, 2021(02)
  • [3]从腹论治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杨傲雪.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活血通脉汤加减配合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何天傲.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补阳还五汤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TLIF术后疼痛及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D]. 熊龙.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0)
  • [6]医用臭氧介导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镇痛机制的研究[D]. 张为光. 山东大学, 2021(11)
  • [7]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突出侧与臀中肌功能及硬度关系的研究[D]. 刘丽娟.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8)
  • [8]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研究[D]. 陈琛洁.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9]复元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D]. 蒋彧轩.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10]电针结合生物信息反馈红外灸疗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 郭成旺.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标签:;  ;  ;  

8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切开术后联合运动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