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用与无用:方鸿渐形象思想文化意蕴评析(论文文献综述)
万明泊[1](2020)在《《容安馆札记》与钱锺书批评眼光之生成》文中研究指明《容安馆札记》作为钱锺书的读书笔记,集中体现了他的浩博学识与治学兴趣。回望整部书的成书背景,时代历史的“大语境”与人生情绪的“小寄托”相交织,共同构筑起了该书的多义与复杂,也折射出了一位学者的求索与思考。从写作体例上看,该书延续了钱锺书打通中西式的写作特征——到处搜罗材料并加以梳理总结,这使得它在整体上呈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就创作时间来看,《容安馆札记》处于钱锺书学术历程的中期。所以在对该书与钱氏其它着述的比较过程中,钱锺书文论观念上的递嬗得以彰显。他对现象学的一贯兴趣和对文学“触须”作用的感悟,促成其学术思想的雏形。而他治学后期对前期作品的修正,以及他对文体观念的把握,则映射出他思想上的转变。这使得钱锺书在思想定位上表现出更为广阔的空间,不能简单地以汉学或宋学视之。如果从语言学视角去把握,那么《容安馆札记》所呈现的是一个更为广阔的话语空间。钱锺书在此借“语言学转向”反观训诂,批评古代学者将“名”与“字”等同从而致使文本意义空疏的做法。他对文与意间的关系进行阐发,指出正言若反、言不尽意等几大问题。他还进一步揭示神秘宗“以言去言”的表达方式,提出构建阐释循环的理论追求。而在对名教问题的讨论中,钱锺书则将其语言观念落实到具体现象,思考话语如何管控着现实社会。此外,在《容安馆札记》中,钱锺书也对一些具体的文论问题进行了梳理。比如针对比喻这一修辞手法,钱锺书从立喻之道的高度上进行剖析,勾勒出两大理论特征:比喻纷沓与必以非类;而针对文艺批评中“空”的概念,钱锺书则从“空无”与“屡空”这两个现象中阐发观点,分析了“空”这一概念在文学理论中的重要价值。
牛宏岩[2](2020)在《《聊斋志异》评点研究》文中指出自清初文坛领袖的王士禛到清末民初的狄平子,对《聊斋志异》进行评点的有十七家之多。本文就是对这些评点家们的评点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聊斋志异》的评点,分为前期、后期两个阶段,并根据评点家对《聊斋志异》进行评点的时间顺序,按照年代对评点家进行简要介绍,并说明他们与蒲松龄《聊斋志异》之间的关系,提炼出这些评点家对《聊斋》进行评点具体涉及的内容和方面,指出评点家的评点价值。第二部分:通过对儒家思想发展的历史渊源及在清代不同时期的发展,对《聊斋志异》的评点家在《聊斋》中体现的儒家思想的认知和评价作了分析,从推行“仁政”、启发“仁心”、创建“仁世”三个部分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说明,并探究为何会出现不同的思想倾向。第三部分:对评点范畴的发展历程作了基本的介绍和分析。将《聊斋志异》中所涉及的评点范畴“妙”、“真”、“奇”、“情”分为四个部分,指出这四个评点范畴首次使用于古籍之中所表达的意思,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找寻这些范畴被灌注的更多新的定义,并分析说明出现在评价小说中所表现的含义。将这些范畴与《聊斋》评点相结合,探寻具体内涵。第四部分:对《聊斋》评点中体现的叙事理论进行了具体分析:明清时期,八股风气正兴,使得士人们对不同文体的评价更多的关注于对“文法”的研究,对《聊斋》进行评点的评点家们对小说写作中体现的“文法”投入较多评点,推动了小说批评理论的发展;在小说创作中,作家通常会使用很多不同的叙事方式将作品的主旨思想表达出来。众多小说评点家关注到《聊斋志异》中所运用的叙事方式,体现出了这些评点家具有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小说这一文体,叙事语言的成功使用造就一部成功的作品,对《聊斋志异》进行评点的评点家们关注小说语言,指出《聊斋》的文学价值所在。总结:在对《聊斋志异》评点进行研究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儒家思想文化对蒲松龄以及对《聊斋》给与关注的这些评点家们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同时这些评点家们所使用的评点范畴多是学习借鉴前人的评点经验,同时创新性的加入了自己独到的审美鉴赏理念,显示出了极其引人注目的文学价值。
胡丽琼[3](2019)在《《围城》作为来华留学生自主学习中国文化辅助读物的导读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以钱锺书所着的长篇小说《围城》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点,考虑汉语学习者学习中国文化的需求,将《围城》作为来华留学生自主学习中国文化辅助读物进行相关设计。通过理论探讨自主学习在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中的重要性,调查来华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相关情况,确定《围城》作为辅助读物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二语习得、认知主义、接受美学等方面的相关理论,为文学作品作为辅助读物进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围城》呈现的中国文化内涵,通过整理归纳《围城》里的文化负载词进行分类设计,继而设计《围城》作为辅助读物的教师导读课程和自学导读手册,帮助学习者解决在《围城》中的阅读障碍和文化壁垒,提高学习者的阅读兴趣,将《围城》作为辅助读物学习中国文化的同时,提升语言能力。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从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学习者角度出发,坚持“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将自主学习视为终身教育的目标,研究文学作品作为辅助读物对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积极作用。针对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特点,对辅助读物进行相关设计,希望通过辅助阅读文学作品的方式,增加学习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终身教育目标的实现。
徐硕[4](2019)在《生存的困顿和尴尬 ——钱锺书《围城》综论》文中认为《围城》是一部关于“整个人类”的故事,钱锺书把现代文明和现代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力图把这种反思提升到形而上的高度。学术界关于《围城》的研究也是较多的。从前人研究的成果来看,《围城》在整体上都呈现一种存在主义的倾向,这同样也是本文进行研究的方向之一。从整体上看,《围城》呈现一种讽喻的风格,这在以往对《围城》的研究中也有过相关论述,但更多的是围绕《围城》的反讽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论述,而对于《围城》讽喻的真实性论述较少,本文围绕《围城》的讽喻特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作品中的情境都是客观存在的,其意义是可以被感知的,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作品表面,这些文字指向的是一个更为宏大的领域。因此,《围城》的讽喻意义也是值得去探究的一个方面。本文立足于文本本身,去探讨作品中的讽喻艺术,试图去挖掘作品更深一层次的现实意义。
吕莹[5](2019)在《庄子“无用之用”思想浅析》文中研究说明《庄子》中关于“无用之用”的思想对打破主体跟客体的界限、破除以人为主体、万物为客体的视角局限具有指导意义,如果人看万物的角度完全局限于其具体某一方面的现实价值,将无法破除对于物体某一特征的局限性,无法预测到时空无限、世界无穷,对物体间接而不显着的特征不能予以重视。因此提倡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角度来看万物,将万物与人放在同一层面的平等位置,不应局限于“用”这一范畴,否则就看不到万物的多样性,只有这样个体的最高价值才能被表现出来。每个朝代的哲学家基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对“无用之用”也呈现出了不同态度,其原因在于不同时代的哲学家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他们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必然影响其对待庄子“无用之用”思想态度。当今社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又出现新的问题,“唯利是图”的实用价值观过度风靡,深入学习庄子的“无用之用”思想对于我国目前的社会风气的改变具有指导意义。“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如何将物用大并不是庄子讲无用之用的初衷。在他看来,万物与人并没有任何区别,他们不应该只是作为被人“用”的对象而存在,而是告诫人们破除“用”的概念,这样才能达到“道”的概念。庄子在说“物”同样也是再说人,人也不应该只因为其“有用”而存在。庄子面对惠施对他着作以及思想“大而无用”的嘲讽,借由大瓠逍遥于江湖的形象喻示着自己虽然于现世世界无用,对后世却有大用,但他又不是为了成为“有用之人”而存在,能终其天年、逍遥于江湖的“无用之用”同样能实现个人价值。我们在汲取庄子的“无用之用”思想精华时,既要避免陷入与惠施一样教条主义的同时,也要避免陷入同庄子一样的相对主义局限中,做到绝对与相对的统一,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杨舟贤[6](2019)在《庄子意象论》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古典诗学与文论体系中,“意象”是重要的研究对象。作为认知、思维和表达方式,意象广泛应用于文学、历史和哲学等范畴。先秦时代是“意象”概念的发生期和形成期,《周易》“立象以尽意”的理论总结和庄子“以象谋篇”的非凡实践,是古典学术在这一时期取得的重要成果。论文以庄子对“意象”的理解、运用为研究对象,通过文化溯源,探讨了“意象”的形成机制和结构形态。“意象”的形成与两周时代以农耕文明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对自然规律的深入观察,对历史经验的全面总结,对社会问题的高度关注,对生命感受的诗化表达,是“意象”产生广泛影响的历史和现实原因。重点是通过对庄子思想和《庄子》文本的分析,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就以往“意象”研究中的“物象”“语象”“事象”等重要概念,提出了新的定义。“物象”是对人和自然的双重归纳,既包括了对客观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规律的认知把握,也包含了人对历史经验和当下处境的总结概括,是有原型意味和文化内涵的语言形式。“语象”是在民族共同语初步形成的基础上,通过精心的语言组织和主观审美创造,以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丰富内容,凝聚情感,优化效果,提升了思想表达的艺术水平。“事象”是在语言叙述发展成熟的条件下,综合运用描绘场景、铺陈情节、塑造人物等艺术创造,以动态性、历时性和交互性的方式综合呈现形成“意象”,为叙事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庄子和同代诸子对“意象”的探索,是对前代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弘扬,它以顺应时代任务为前提,进一步丰富了文学的表达方式,在“诗”与“史”,抒情与叙事两类文体的基础上,使论说体文学获得充分发展,实现了文学思想的精神超越和文学实践的历史超越。
韩秋婵[7](2019)在《论钱锺书“春秋笔法”理论与实践》文中认为钱锺书作为学贯古今中西、打通文史哲的“文化昆仑”,既有学术研究的严谨从容,也有文学创作的匠心独运,他的着述在中国学术史和文学史上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着名学者和作家的双重身份,使得他的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之间极具互动性,蕴含着巨大的阐释空间。钱锺书在文学研究上,尤其是在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这一块常常“一新视听”,因为他既能给朦胧含糊的术语以去蔽启新,也能给耳熟能详的术语以新界说,“春秋笔法”便是这新界说里重要的一种。发源于孔子《春秋》的“春秋笔法”,经过历代经学家、史学家、文论家的不断阐释发微,如今已被看作一种独特的叙事手法和富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言说方式。本论文试图从钱锺书有关“春秋笔法”的文论入手,结合其创作的文学文本,来梳理和探讨二者之间的互动互渗关系,以求更深入地走近并认识一个“打通”“文”与“学”的钱锺书。本篇论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和选题意义,其次概括了目前学界在文学领域对“春秋笔法”的研究现状,指出有关钱锺书“春秋笔法”研究的不足,在此前提下明确本文的写作目标与思路。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梳理“春秋笔法”的古今释义,在了解“春秋笔法”涵义随时代衍变发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钱锺书对“春秋笔法”的阐释,为下文论述钱锺书的“春秋笔法”创作实践打好基础。第二章从“春秋笔法”最经典的杜预春秋五情说入手,结合钱锺书对春秋五例的新解说,从隐显两大方面着手,联系其文学创作实际面貌,就“微婉志晦”与曲笔求真和“尽而不污”与于叙寓论,展开对钱锺书“春秋笔法”实用性修辞叙事的分析研究。第三章立足于钱锺书“春秋笔法”实质是文章之修辞的论断,指出“属词比事”在钱锺书文学创作中还展现出文艺性修辞的魅力,其中“近取诸身”、“有名无实”的比喻,“断章取义”、“不使人觉”的用典成为钱锺书寄寓褒贬的重要修辞方式。第四章是探究“春秋笔法”之用对钱锺书创作风格养成的影响与意义,就“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的书写特点,阐释其对钱锺书含蓄精炼的行文风格和幽默讽刺的艺术风格形成所起到的促进作用。结语部分是对正文四章所论述的内容要旨进行归纳与总结,并指出本文研究的意义。本文研究方法涉及到跨学科的学理阐释,将属于古代文论的“春秋笔法”放在现代语境中,有利于重新挖掘其作为“中国特色”话语言说的功效与魅力。
袁劲[8](2017)在《中国文化关键词“怨”的审美生成》文中指出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怨”既是基本的情感与观念,又作为一种贯通作者与读者审美心理的文体类型,进入文学家与文论家的视野。于前者而言,“怨”多被视为有害的、需要防止或远离的负面生存体验;就后者而论,“怨”又成为感人的、可供观赏品味的正向审美范畴。本文对中国文化关键词“怨”的考察,在时限上聚焦先秦至魏晋南北朝,在论域上重点追踪“怨”被文学和文论接纳的过程。先秦两汉思想家围绕着“怨情”与“怨思”的探讨,不但明确了问题(充分认识到“怨”的负面性与“生怨”之因),形成了议题(全面讨论如何“止怨”以及是否“可以怨”),而且提炼出一系列命题(如“用怨”“兴怨”与“诗可以怨”),为“怨”之审美生成奠基了基础。魏晋南北朝文论家继承了“可以怨”一脉的思想资源,又通过对“怨美”与“怨体”的揭示,将“怨”从负面性的情感序列中释放出来,并最终升华为艺术化的审美体验。于“怨”字而言,这既是感情色彩转负为正的成功突围,又是整个“原生—沿生—再生”语义脉络中的重要转捩,还折射出中国文化史、文学史及文论史的诸多新变。本文按照这一思路分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怨”的认知基础。中华先民对“怨”的理解与表达,主要保存在汉字的形音义关系和六经语用之中。就前者而言,通过小篆与古文的形体分析,可发现今见形声字“怨”的“辗转反侧”说和古文“从令从心”的“跪跽受命”说两类形义依据;借助声符“夗”及“夗字族”的勾连,可探得“冤”之不平与“蕴”而不发的音义来源;将“怨”置入“人—身心—心—心情”的文字谱系,亦可明晰“怨”与“恨”“怒”“悲”诸字的情感浓度与表达方式之别。以六经观之,《易》象思维、《礼》《乐》规范以及《诗》之言说和《书》《春秋》之记载,还共同奠定了“怨”字的思维基础和语用面向。第二章:“怨”观念的双向展开。在百家争鸣的时代语境中,儒、道两家分别从群己关系与天人维度入手,为诸子论“怨”搭设起思维框架。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微观、中观与宏观三个层次上,构建起一整套的论“怨”体系,并围绕着“以德报怨”还是“以直报怨”、“大舜之怨”并非“小弁之怨”两大主题,展开能否“怨”以及如何“怨”的讨论。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又通过人与天的对接另立新说,一方面解构了儒家的仁义理论,另一方面又保留了自然无为与诗性生存的智慧。第三章:“怨”观念的多元面向。轴心期思想家曾站在各自立场,充分讨论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不同语境中的“生怨”之因、“止怨”之道,以及“兴怨”之术。历经百家争鸣的思想激荡,“怨”所蕴藏的自然情感与观念建构之双重性在群与己、人与天、兼与别、法与情、令与心等诸子学说的不同视域,以及学派攻讦辩难的语境中得到充分彰显。尤其是法家“用怨”、兵家“兴怨”与儒家“诗可以怨”等命题,还共同构成迥异于“远怨”“不怨”“无怨”“除怨”的另类思维与言说。第四章:从“怨”到“诗可以怨”。借由“诗可以怨”的转换与推动,“怨”隐藏在负面生存体验这一“刻板印象”之下的正向审美价值逐渐彰显。若将“诗可以怨”命题三分为“诗”“可以”和“怨”,便会发现“怨”在感情色彩上的“转负为正”离不开“诗”的语境转换和“可以”的实践途径。从先秦两汉到魏晋南北朝,“诗可以怨”一变为经学语境中的“怨刺上政”,再变为诗学话语内的“托诗以怨”,并通过“群”的串联引导一时之“怨”走向最终的“不怨”,将一般意义上的“怨”转入诗学“可以怨”的特定语境。至于“怨”的审美生成,还包括“怨”作为人之常情的正当性和因情感人的审美性两大环节:先是情感之“直”突破了伦理之“和”的约束,后又分化为阳刚之“直”与阴柔之“婉”两种风格。“直”为情感之真,“和”为伦理之善,“诗可以怨”阐释史中“直”与“和”的辩证关系,使得“怨”在真与善之外具备了美感——在“哀—怨—怒”的情感序列中,“直”之美向前进发为“怨怒”,“婉”之美则后退而成“哀怨”。第五章:以“怨”为美与因“怨”成体。汉魏以来,解释创作动机的“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日益成为共识,而当时的诗歌创作亦可概括为“叙情怨,述离居”。前者溯源而上,强调商周秦诗作中的“怨”因素;后者面向当下,表现为汉魏晋南北朝以“怨”为题创作的层出不穷。从用题解的形式追认“怨”之于文学发生的意义,到直接选取“怨”来为诗歌创作命名,正是以“怨”为美思潮兴起并日益繁荣的显着标志。文学史上以“怨”为美的现象还进入批评史的视野,最终落实为体裁与体貌意义上的因“怨”成体。“宫怨”“闺怨”“怨谱”“愤书”即为“怨”的专属文体。而借由品第批评、本事批评、摘句批评、选本批评的合力建构,作为审美风格的“哀怨”与“怨愤”已获得文论家的广泛认可,这也标志着以“怨”为美风尚的最终确立。
丁晓军[9](2016)在《对话、分析与治疗 ——“分析的哲学践行”之构建》文中研究说明哲学践行是做哲学的一种新方式。哲学践行家离开扶手椅,像苏格拉底那样走上广场、甚至走向市场,从哲学的角度帮助人们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问题。哲学践行家认为,他们的顾客不是在医学、精神病理学或者心理学意义上的病人,哲学践行是“对精神正常者的疗法”。在一大批当代哲学践行家的努力下,哲学践行已然成为哲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以及社会中的一种新职业。当代哲学践行在起步之初是作为一种哲学教学法出现的,其意图“不是教给学生哲学知识,而是教学生如何做哲学;不是教给学生哲学家们的思想,而是使学生变成哲学家”。哲学践行与学术哲学密切相关,离开了学术哲学的哲学践行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文立足于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对基于逻辑的思想分析理论与技术进行发展与批判,力图运用逻辑工具构建“分析的哲学践行”,以弥补哲学践行现有的非分析性模式之诸多不足。对于“分析的哲学践行”来说,其分析对象既包括给顾客带来困惑的生活问题,也间接地包括在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所需考察的、该顾客的世界观与思维方式。世界观即信念网,相关信念是人们对自我以及对这个世界的观念的表达。而在不同信念之间进行推理的过程中,思维方式的有效性决定了人们能否可靠地获得正确的信念。“分析的哲学践行”采用苏格拉底对话和新苏格拉底对话这两种方式,两者分别主要适用于个体性和团体性的哲学践行。诘问法是苏格拉底对话的核心,哲学践行家在对话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提问。新苏格拉底对话的典型模式是沙漏模型,该模型关注于对话参与者的亲身经历,运用“抽象化”的技术手段,旨在通过参与者的共同合作来获得具有主体间性的共识。“分析”这个概念并不是由分析哲学家所最先提出的,它在哲学史上有着悠久的演变过程,并且与几何学的发展紧密相关。通过对分析哲学的起源以及发展历程进行简略梳理,可以发现其分析方法主要有逻辑分析与概念分析两条线路。后期维特根斯坦承袭了苏格拉底精神,在哲学表述上惯常采用对话文体把自己和与他对峙者的观点摆出来,以语言游戏的形式实现分析哲学的治疗作用;他把哲学看作一种活动、一场对话,要求哲学家直面并且治疗人们思想上的疾病。“分析的哲学践行”试图将分析哲学对于哲学问题的处理延伸到对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遭遇问题的处理上。为了增强“分析的哲学践行”的可操作性、提高其治疗效率,本文从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中提取出“澄清概念”、“揭示预设”、“清理冲突”和“追问理由”这四大分析策略。“澄清概念”意味着对与“惑”相关的概念进行澄清,并区分问题的不同层面;“揭示预设”意味着藉由预设触发语揭露顾客的预设,并对与预设相关的语用假定、语义假定、事实假定和共识假定的合理性进行考察;“清理冲突”意味着清除由顾客的众多信念、意向或者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所导致的认知失调,其解决方式则是在整体主义原则下综合考虑信念修正方案的不同路径;“追问理由”意味着采用基于逻辑的疗法,要求顾客对他们的相关信念、情绪或者行为进行辩护,鼓励顾客运用相应的“超越性美德”来克服他们在相关推理过程中所犯的逻辑谬误。通过对以上分析策略的制定与运用,逻辑作为理性工具的重要作用将在哲学践行的过程中得以充分彰显。由于分析哲学将价值性判断视为“无意义”、没有真值,因此分析的哲学践行家需要遵循价值中立原则,该原则也构成了“分析的哲学践行”与“非分析的哲学践行”之间的关键性区别。此外,虽然“分析的哲学践行”的直接目标是治疗、解惑,但是该目标又是以其他一些子目标为中介而得以实现的,这些子目标包括培养与提升顾客的批判性思维、智慧、美德以及意志力。理想地说,当顾客成功实现了上述子目标之后,他将很有可能在今后的生活中避免再次被类似问题所困扰。因此,“分析的哲学践行”的治疗效果具有根本性、持久性。“分析的哲学践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会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源自分析进路本身的局限性,有的则源自当代哲学践行运动普遍遭遇的一些现实困境与发展障碍。本文在对相关问题进行反思的同时也指出了“分析的哲学践行”在面对与处理相关争议时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内容与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展望。
杨丽亚[10](2016)在《虚实的交织与转换:《围城》的教育世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小说的研究开辟了现今教育史学研究的新领域,不但适应了当下教育史学研究中研究视野下移的新趋势,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这种在文学中讽刺教育现状、描绘教育理想的形式,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与借鉴价值。《围城》作为一部以战争为背景,以大学人为主人翁的现代中国有世界影响与声誉的教育小说,其中所蕴含的教育内容,更值得教育史学研究者关注。但综观现有的研究着述,大多都是对《围城》的文学鉴赏与历史考究,而对其教育价值的探究寥寥无几,讨论《围城》的教育世界的文章更属阙如。基于上述认识,本文以分析解读《围城》这部教育小说入手,通过对钱钟书个人教育经历及其与《围城》创作的关系,来解读《围城》的真实教育世界;通过小说中反映的当时的教育状况,来解读《围城》的虚拟教育世界;通过作者对虚拟教育世界的批判,归纳和总结《围城》的理想教育世界;从对《围城》的教育世界的分析方法,建构起适用于所有教育小说的“三层次分析模式”,给人以方法论启示。具体而言,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围城》的真实教育世界,即钱钟书的独特教育生活经历。自由、无拘束的蒙学经历为《围城》这部教育小说的写作奠定了基础;从中土到西方的教育经历、从归国到执教的教育实践,使钱钟书清晰的勾勒出了理想教育世界的蓝图,并通过《围城》这部教育小说呈现出来。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围城》的虚拟教育世界,即“以虚看实”而非“以虚当实”即从《围城》看战时的现实大学。笔者通过《围城》中教育问题的梳理,结合着钱钟书当年所在的西南联大与蓝田师范学院的真实状况,对战时大学教师生活、大学教学、大学管理等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而,《围城》的虚拟教育世界只是钱钟书对战时大学的一种个人理解和看法,并且《围城》这部教育小说属于“教育问题小说”一类,这一性质就奠定了它所反映的就是教育问题,但战时的大学依旧是可圈可点的,只有先明确此点,才是对《围城》的虚拟教育世界相对客观的解读。第三部分,在对《围城》的虚拟教育世界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归纳和总结了《围城》的理想教育世界,即钱钟书的教育价值观。然而,钱钟书毕竟不是一个教育理论家,我们不能以严格的教育学术标准去要求他,因此,《围城》的理想教育世界也有他的个人色彩;此外;《围城》的理想教育世界,虽是钱钟书所致力追求的完美境界,但他的这些想法本身就是一种追求,难免会有一些太过理想化,在现实中不一定能完全实现,因此需要客观解读,才不会有失公允。第四部分,结论。本文首先概述了研究要点,并在全球比较的视野中,提出了对《围城》的总体判断:它不仅是常言的现代中国优秀讽刺小说,也是现代中国有世界影响与声誉的教育小说;进而,笔者尝试建构了教育小说的“三层次分析模式”(真实教育世界、虚拟教育世界、理想教育世界),给教育小说的分析模式提供了一个新观点和方法论启示。
二、有用与无用:方鸿渐形象思想文化意蕴评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用与无用:方鸿渐形象思想文化意蕴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1)《容安馆札记》与钱锺书批评眼光之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容安馆札记》的成书背景及写作体例 |
1.1 成书背景 |
1.1.1 时代背景:槁木寒岩万念灰 |
1.1.2 写作环境:容膝易安随处可 |
1.1.3 创作心态:还期容俗稍恢恢 |
1.2 写作体例 |
1.2.1 旁搜博采,捉置一处 |
1.2.2 采二西之书,供三隅之反 |
1.2.3 求“打通”与做“反刍” |
第二章 《容安馆札记》与钱锺书文论观念的递嬗 |
2.1 观念的雏形:一波才动已千波 |
2.1.1 现象学的兴趣:依象成言 |
2.1.2 导理论之先路:时代触须 |
2.2 思想的转化:吾犹昔人,吾非昔人 |
2.2.1 着作的回顾与构想 |
2.2.2 文体的跨越与对话 |
2.3 脉络的形成:朴学差成札,芳年欲绾杨 |
第三章 “语言学转向”与《容安馆札记》文论研究 |
3.1 借“语言学转向”反观训诂 |
3.1.1 “名”之与“字”,殊功异趣 |
3.1.2 字典之剩义,文字之游戏 |
3.2 言与意的微妙关系 |
3.2.1 正言若反,词正意负 |
3.2.2 言不尽意,意内言外 |
3.3 以言去言,走向阐释的循环 |
3.3.1 道不可言的特性 |
3.3.2 交互往复的阐释循环 |
3.4 对于名教观念的批判 |
3.4.1 观念流转,以名为教 |
3.4.2 世事风俗,愚民驭民 |
第四章 《容安馆札记》对比喻和“空”问题的梳理 |
4.1 对比喻手法的研究与探寻 |
4.1.1 比喻纷沓 |
4.1.2 必以非类 |
4.2 文艺批评中“空”问题的再讨论 |
4.2.1 描画“空无”,莫不从“有” |
4.2.2 “屡空”之争,诸说之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聊斋志异》评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1.评点的现存整合版本 |
2.评点家的生平考证 |
3.评点的学术价值研究 |
(二)文章内容构想 |
(三)文章创新点 |
一、评点家及其评点分析 |
(一)清代前期评点家及其评点分析:(康熙时期——乾隆前期) |
1.王士禛及其对《聊斋志异》的评点总述 |
2.王金范及其对《聊斋志异》的评点总述 |
3.王东序及其对《聊斋志异》的评点总述 |
(二)清代后期评点家及其评点分析:(乾隆后期——清末) |
1.方舒岩及其对《聊斋志异》的评点总述 |
2.王芑孙及其对《聊斋志异》的评点总述 |
3.何守奇及其对《聊斋志异》的评点总述 |
4.冯镇峦及其对《聊斋志异》的评点总述 |
5.但明伦及其对《聊斋志异》的评点总述 |
小结 |
二、评点家对《聊斋》评点的儒家思想内涵及倾向性分析 |
(一)儒家思想发展的历史渊源 |
(二)评点家评点《聊斋志异》所体现的儒家思想倾向 |
1.推尊“仁政” |
2.启发“仁心” |
3.创建“仁世” |
小结 |
三、《聊斋》评点范畴的历史传承及具体分析 |
(一)小说评点范畴的认识与发展 |
(二)范畴“妙”在《聊斋》评点中的体现 |
1.范畴“妙”的历史传承 |
2.《聊斋》评点中运用的范畴“妙” |
(三)范畴“真”在《聊斋》评点中的体现 |
1.范畴“真”的历史传承 |
2.《聊斋》评点中运用的范畴“真” |
(四)范畴“奇”在《聊斋》评点中的体现 |
1.范畴“奇”的历史传承 |
2.《聊斋》评点中运用的范畴“奇” |
(五)范畴“情”在《聊斋》评点中的体现 |
1.范畴“情”的历史传承 |
2.《聊斋》评点中运用的范畴“情” |
小结 |
四、《聊斋》评点中体现的叙事理论践行论 |
(一)“叙事”一词的文学发展历程 |
(二)《聊斋》评点中的“叙事文法应用论” |
1.精妙的伏笔与整饬的线索 |
2.高超的照应和周密的过渡 |
3.奇异的突转和起伏的曲折 |
(三)《聊斋》评点中的“叙事方式运用论” |
1.灵活机动的插叙 |
2.严密明晰的补叙 |
(四)《聊斋》评点中的“叙事语言使用论” |
1.仿古言事 |
2.用韵说事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3)《围城》作为来华留学生自主学习中国文化辅助读物的导读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和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第四节 《围城》的特色以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 |
第二章 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学习情况调查 |
第一节 调查概况 |
第二节 调查分析 |
第三节 调查结论 |
第四节 问卷调查对《围城》作为学习中国文化辅助读物的启发 |
第三章 文学作品作为辅助读物进行相关设计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二语习得的相关理论 |
第二节 认知主义的相关理论 |
第三节 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 |
第四章 《围城》作为辅助读物自主学习中国文化的分类设计 |
第一节 《围城》所体现的中国文化内涵 |
第二节 《围城》中国文化内容的章节编排 |
第三节 《围城》的历史文化词汇 |
第四节 《围城》成语的文化内涵 |
第五节 《围城》惯用语的文化内涵 |
第五章 《围城》作为自主学习中国文化辅助读物的导读设计 |
第一节 《围城》作为学习文化辅助读物的导读设计总论 |
第二节 《围城》作为学习文化辅助读物的导读编排说明 |
第三节 《围城》作为学习文化辅助读物的导读课程样例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生存的困顿和尴尬 ——钱锺书《围城》综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生存之辨:“城”里与“城”外 |
第一节 “围城”中的生存意识 |
第二节 责任与生存 |
第三节 “围城”中的“幸福”魔方 |
第二章 生存之论:讽喻中的《围城》 |
第一节 《围城》的语言品格 |
第二节 《围城》的讽喻艺术 |
第三节 《围城》讽喻的真实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庄子“无用之用”思想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2 《庄子》中的“无用之用” |
2.1 用小之人的“小用之用” |
2.2 用大之人的“大用之用” |
2.3 无用之人的“无用之用” |
3 “无用之用”的代表性解读模式 |
3.1 郭象对“无用之用”的解读 |
3.2 成玄英对“无用之用”的解读 |
3.3 明代释德清对“无用之用”的解读 |
3.4 王夫之对“无用之用”的解读 |
3.5 近代学者对“无用之用”的解读 |
4 庄子“无用之用”思想的再诠释 |
4.1 “无用之用”的多重意蕴 |
4.1.1 非世俗化、非功利化的用 |
4.1.2 超越特定视角、超越局限性的用 |
4.1.3 辩证统一的有用与无用 |
4.2 “无用之用”与庄子的思想体系 |
4.2.1 “无用之用”与庄子的认识论 |
4.2.2 “无用之用”与庄子的理想境界 |
5 庄子“无用之用”思想评析 |
5.1 庄子“无用之用”思想的历史影响 |
5.1.1 对后世道家思想的影响 |
5.1.2 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
5.2 庄子“无用之用”思想的当代意义 |
5.2.1 庄子“无用之用”的理论意义 |
5.2.2 庄子“无用之用”的现实启示 |
5.3 庄子“无用之用”思想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庄子意象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天事必象与中国哲学的思维传统(绪言) |
第一节 观象授时与中国哲学时空观念的意象化 |
一、先于时间的空间认知 |
二、源于天文的人文超越 |
第二节 绝地天通与中国哲学历史经验的意象化 |
一、商周易代与中国哲学对诗性智慧的延续 |
二、诸子时代与中国哲学对诗性智慧的转化 |
第三节 得意忘象与中国哲学转译表达的意象化 |
一、诗性智慧与整体直观的思维方式 |
二、诗性智慧与依类象形的表达方式 |
第二章 以象谋篇与庄子哲学的意象结构 |
第一节 物象是最小的意象结构单位 |
第二节 语象是庄子创造的哲学符号 |
第三节 事象是意象塑形的诗性置换 |
第三章 物象:庄子哲学意象的文化生成 |
第一节 “物象”是人文对自然的指认 |
第二节 “物象”的抽象意义和原始命名 |
第三节 天地自然之象与人心营构之象 |
第四章 语象:庄子哲学的语言突破 |
第一节 庄子“三言”正义 |
一、“寓言”正义 |
二、“重言”正义 |
三、“巵言”正义 |
第二节 寓言以为象 |
一、成熟语言形态是庄子寓言的基础 |
二、塑造形象说理是庄子寓言的论式 |
三、倾心艺术创造是庄子寓言的特征 |
第三节 重言以为象 |
一、史书记言的文化传统 |
二、卿士立言的时代风气 |
三、庄子代言的艺术创造 |
第四节 卮言以为象 |
一、“卮言”的词语本义为饮酒之言 |
二、“卮言”的文化引申义为得意忘言 |
三、“卮言”的艺术象征义为大美不言 |
第五章 事象:庄子哲学的诗性特征 |
第一节 叙事成象与叙事传统的形成 |
第二节 叙事成象对史传传统的突破 |
第三节 庄子形迹与哲学主人公形象 |
第六章 庄子与诸子时代文学的历史超越(结论) |
第一节 变革之会也:诸子的时代和诸子的文学 |
第二节 余岂好辩哉:文学的任务和文学的实践 |
一、墨子之辩 |
二、孟子之辩 |
三、韩非子之辩 |
第三节 俄然而觉矣:庄子的哲学和庄子的文学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论钱锺书“春秋笔法”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本文思路 |
第一章 “春秋笔法”古今释义 |
第一节 “春秋笔法”古义概观 |
第二节 “春秋笔法”现代阐释 |
第三节 钱锺书论“春秋笔法” |
第二章 “春秋笔法”与钱锺书实用性修辞叙事 |
第一节 “微婉志晦”与曲笔求真 |
一、名实相反相成 |
二、炼字简而有法 |
三、考辞追求始终 |
四、谋篇蟠蛇重章 |
第二节 “尽而不污”与于叙寓论 |
一、于典型事例中寓论断 |
二、借人物之口进行论说 |
三、以作者话语构成议论 |
第三章 钱锺书“春秋笔法”之文艺性修辞实践 |
第一节 “比喻有两柄而复具多边” |
一、比喻“近取诸身”,妍媸毕露 |
二、比喻“有名无实”,欲合故纵 |
第二节 “隶事运典,实即婉曲语” |
一、用典“断章取义”,匣剑帷灯 |
二、用典“不使人觉”,暗与理合 |
第四章“春秋笔法”之用与钱氏风格之养成 |
第一节 “尚简用晦”与钱氏精炼含蓄的行文风格 |
第二节 “惩恶劝善”与钱氏幽默讽刺的艺术风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中国文化关键词“怨”的审美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之处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四、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情生心虑:“怨”的认知基础 |
第一节 形音义中的“怨”字根柢 |
一、“辗转反侧”与“跪跽受命” |
二、“冤”之不平与“蕴”而不发 |
三、走出“怨—怒—恨”的互释 |
第二节 六经中的“怨”字语用 |
一、立象尽意与观乐识礼 |
二、诗性言说与历史审视 |
第二章 儒道立说:“怨”观念的双向展开 |
第一节 群与己:奠定基石的孔门论“怨” |
一、“个人—家—国—天下”之主线 |
二、“以德报怨”还是“以直报怨” |
三、“大舜之怨”并非“小弁之怨” |
第二节 人与天:别开生面的老庄论“怨” |
一、老子之间与庄子之答 |
二、“天怨”与“怨天” |
三、作为一剂泻药的《庄子》“疗怨” |
第三章 诸子争鸣:“怨”观念的多元面向 |
第一节 兼与别:墨子论“怨” |
一、“怨”与墨学要义 |
二、“怨”与学派争鸣 |
三、兼爱无怨:墨子的自信与空想 |
第二节 法与情:法家论“怨” |
一、从“不应则责怨”到“私怨不入公门” |
二、从“不怨”到“闭祸在除怨” |
三、过秦反思:“怨而无言”与“民不敢怨” |
第三节 令与心:兵家论“怨” |
一、“跪跽受命”说的兵学解诠 |
二、“守气”与“攻心” |
三、文史演绎:怨毒之于人甚矣哉 |
第四章 转负为正:从“怨”到“诗可以怨” |
第一节 “诗”的语境转换 |
一、文本语境:小子、兴观群怨与《论语》 |
二、经学语境:汉儒、怨刺上政与《诗序》 |
三、诗学语境:诗人、托诗以怨与《诗品》 |
第二节 “可以”的实践途径 |
一、“诗”:“怨而不言”与“怨声载道”的缓冲带 |
二、“群”:“怨”与“诗可以怨”的衔接处 |
第三节 “怨”的审美生成 |
一、正当性:“直”对“和”的突破 |
二、审美性:“直”与“婉”的分流 |
第五章 妙契文心:以“怨”为美与因“怨”成体 |
第一节 以“怨”为美的接受与创作 |
一、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 |
二、叙情怨,述离居 |
第二节 因“怨”成体的提炼与认证 |
一、“怨”的专属文体 |
二、“怨”的文论认证 |
结语: “怨”之阐释的效力与魅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9)对话、分析与治疗 ——“分析的哲学践行”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来源 |
一、“哲学践行”的定义及其与部分相近概念之间的关联 |
二、哲学践行作为当今社会的新职业以及哲学研究的新范式 |
三、“分析的哲学践行”何以必要?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文章结构及内容安排 |
第四节 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价值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分析的哲学践行”的分析对象 |
第一节 问题 |
一、“惑” |
二、哲学问题与生活问题 |
三、“提问”以及“问题化”的技术 |
第二节 “世界观” |
一、信念网 |
二、“世界观”的要素 |
三、世界观诠释与精神分析的区别 |
第三节 思维方式 |
一、形成信念的不同思维方式:批判的与非批判的 |
二、正确的思维方式何以比正确的信念更加重要?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逻辑工具在辨识分析对象过程中的突出作用 |
二、“分析的”与“非分析的”哲学践行在分析对象上的差异 |
第三章 “分析的哲学践行”的分析方式 |
第一节 哲学对话的两种方式 |
一、理论哲学中的对话 |
二、哲学践行中的对话 |
第二节 苏格拉底对话 |
一、“诘问”与“困惑” |
二、“教授哲学的唯一恰当方法” |
三、苏格拉底对话与柏拉图回忆说之间的关联 |
第三节 新苏格拉底对话 |
一、“抽象化”的技术 |
二、沙漏模型 |
第四节 (新)苏格拉底对话作为哲学践行的方式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一、逻辑工具在(新)苏格拉底对话中的重要作用 |
二、“分析的”与“非分析的”哲学践行在分析方式上的差异 |
第四章 “分析的哲学践行”的分析策略 |
第一节 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 |
一、对“分析哲学”的界定 |
二、从哲学分析到分析哲学 |
三、逻辑分析与概念分析 |
四、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中的语言分析与思想治疗 |
第二节 从“三十二字方针”到“四大分析策略” |
一、澄清概念 |
二、揭示预设 |
三、清理冲突 |
四、追问理由 |
第三节 案例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逻辑工具在制定与运用分析策略过程中的根本作用 |
二、“分析的”与“非分析的”哲学践行在分析策略上的差异 |
第五章 “分析的哲学践行”的分析原则与目标 |
第一节 价值中立原则 |
一、“无意义”的价值“命题” |
二、“价值”与“选择” |
第二节 “治疗”目标何以达成? |
一、训练“批判性思维” |
二、促发“智慧” |
三、培养“美德” |
四、锻炼“意志力”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一、逻辑工具在遵循分析原则与实现分析目标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
二、“分析的”与“非分析的”哲学践行在分析原则与目标上的差异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反思 |
第三节 对未来研究工作之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虚实的交织与转换:《围城》的教育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教育小说的研究启示 |
2.《围城》是一部优秀的教育小说 |
(二)选题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2.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难点 |
(六)相关概念界说 |
1.教育小说 |
2.教育世界 |
3.“三个教育世界” |
一、真实教育世界:钱钟书独特的教育生活经历 |
(一)从蒙学到留学 |
1.蒙学经历 |
2.留学前夕 |
(二)从中土到西方 |
1.西方求学 |
2.求学所得 |
(三)从归国到执教 |
1.西南联大执教经历 |
2.蓝田师院执教经历 |
二、虚拟教育世界:从《围城》看战时的现实大学 |
(一)战时大学教师生活 |
1.困顿的物质生活 |
2.错综的人事关系 |
(二)战时大学教学 |
1.教学资源匮乏 |
2.教学精力分散 |
(三)战时大学管理 |
1.重学位,轻学识 |
2.政治涉入,自由不足 |
三、理想教育世界:从《围城》看钱钟书的教育追求 |
(一)揖别政治的独立教育理念 |
1.基本内容 |
2.理论评述 |
(二)尊重人才的现代大学制度 |
1.基本内容 |
2.理论评述 |
(三)以学术为导向的纯净教育追求 |
1.基本内容 |
2.理论评述 |
(四)“和而不同”的良性校园氛围 |
1.基本内容 |
2.理论评述 |
(五)学位与学识并举的用人制度 |
1.基本内容 |
2.理论评述 |
四、结论 |
(一)研究概述 |
(二)中外比较:《围城》定位 |
1.《围城》与中国教育小说比较 |
2.《围城》与外国教育小说比较 |
(三)教育小说的“三层次分析模式” |
1.教育小说的研究现状摭论 |
2.教育小说的“三层次分析模式”的内涵与理论依据 |
3.教育小说的“三层次分析模式”的逻辑运思与操作方法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论文类 |
三、硕博论文类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有用与无用:方鸿渐形象思想文化意蕴评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容安馆札记》与钱锺书批评眼光之生成[D]. 万明泊. 河北大学, 2020(08)
- [2]《聊斋志异》评点研究[D]. 牛宏岩.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3]《围城》作为来华留学生自主学习中国文化辅助读物的导读设计[D]. 胡丽琼. 厦门大学, 2019(12)
- [4]生存的困顿和尴尬 ——钱锺书《围城》综论[D]. 徐硕. 青岛大学, 2019(02)
- [5]庄子“无用之用”思想浅析[D]. 吕莹.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6]庄子意象论[D]. 杨舟贤.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7]论钱锺书“春秋笔法”理论与实践[D]. 韩秋婵. 扬州大学, 2019(02)
- [8]中国文化关键词“怨”的审美生成[D]. 袁劲. 武汉大学, 2017(06)
- [9]对话、分析与治疗 ——“分析的哲学践行”之构建[D]. 丁晓军. 南京大学, 2016(05)
- [10]虚实的交织与转换:《围城》的教育世界[D]. 杨丽亚. 曲阜师范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