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械设计禁忌专栏——有关铸造毛坯的各种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黄钰鸿[1](2019)在《船用柴油机配套企业制造过程绿色优化平台研究》文中认为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随着世界各制造大国纷纷重视制造业,相继提出各自国家的制造业发展规划,我国也相应出台《中国制造2025》以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而其中的五大工程之一,绿色制造工程的发展尤为重要。长期以来,我国船舶配套行业一直处于传统的机械加工过程,绿色性较弱且环境影响严重,在绿色制造的研究和应用上,虽然国内外学者都做了大量研究,但针对船舶配套行业的绿色制造研究还未深入到车间制造过程,因此,开发应用于船舶配套行业关重件制造过程的绿色优化平台对船舶行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结合船舶配套行业背景,针对车间制造过程的绿色性研究,提出船用柴油机配套企业制造过程绿色优化平台,研究了该平台中的绿色评价模块、绿色指标预测与优化模块的详细运行流程以及应用所需的数据支持,并将平台运用于船舶配套企业机加制造车间,实现关重件制造过程的绿色优化。首先,构建了船用柴油机配套企业制造过程绿色优化平台的总体框架以及整体运行流程,并对平台中各功能模块的运行流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对绿色优化平台的功能结构、功能模型以及信息模型进行了设计。其次,针对绿色优化平台中的绿色评价模块,提出并分析了该模块在平台中的详细运行流程以及数据库支撑;建立了船用柴油机配套企业制造过程绿色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绿色评价算法库,对平台推荐评价方法作了详细阐述;将该模块运用于船舶配套企业机加车间制造过程,提出了绿色指标数据采集过程及获取方法,并基于采集的压气叶轮制造过程绿色指标数据对平台绿色评价模块进行了应用验证。最后,针对绿色优化平台中的绿色指标预测与优化模块,提出并分析了该模块在平台中的详细运行流程以及数据库支撑;建立了船用柴油机配套企业制造过程绿色指标预测方法库,提出了制造过程能耗预测方法和碳排放预测方法,并以压气叶轮制造过程能耗预测为例对平台绿色指标预测的应用做了示范;针对该模块中的绿色调度优化功能,提出了基于能耗的车间作业调度优化模型,以车间制造能耗和最大完工时间为多优化目标,并利用平台推荐NSGA-Ⅱ算法进行优化求解,通过案例仿真,验证了平台绿色调度优化模型以及推荐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陈建明[2](2019)在《一种铝合金轮毂低压铸造及冷却工艺的模拟和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铝合金轮毂质量轻、散热快、减振性能好、寿命长,安全可靠,外形美观,在汽车制造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铝合金轮毂制造方法主要有金属型重力铸造和低压铸造。低压铸造的生产方式效率高,更适合大批量生产。为了满足不同车型的需求,需要生产出各种空间曲面形状的铝合金轮毂,但是,如果铸件形状和铸造工艺等不合理,就会导致轮毂在铸造生产过程中无法实现“顺序凝固”,造成铸件不良品增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开展铝合金轮毂低压铸造及冷却工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低压铸造缺陷难于用解析方法预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已开始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来指导铝合金轮毂铸造工艺和模具的设计。本课题通过计算机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铝合金轮毂低压铸造工艺和冷却工艺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使用华铸CAE软件,建立了A356.2铝合金轮毂低压铸造FDM模型,对充型和凝固过程进行模拟;根据模拟结果改进铸件结构和冷却工艺参数,并对铝合金轮毂样品进行试制,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最后,进行了铝合金轮毂性能的实验研究,检验了试制产品的性能。本研究对提高铝合金轮毂制造成品率,提高公司利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陈倩[3](2018)在《戚墅堰公司构架项目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促进经济发展,许多国家逐步加大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全球轨道交通装备行业整体趋于活跃,市场需求逐步释放,这为戚墅堰公司加快国际业务布局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国家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也给轨道交通的发展带来机遇,推动公司大力“走出去”。然而“走出去”,就意味着要在国际市场上与更多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同台竞争,与高手过招,质量才是取胜之道。然而由于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戚墅堰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滑坡,与同行之前差距越来越大,这将逼迫戚墅堰公司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积聚竞争优势。本文以戚墅堰公司构架项目的质量管控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首先对戚墅堰公司构架项目实施流程以及构架项目质量管理现状进行描述,从构架试制和批量生产两个阶段,深入分析挖掘构架项目质量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新产品试制加工质量风险较高、批量生产阶段质量问题频发。并结合项目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针对问题发生前的预防和问题发生后的解决两个方面,得出构架项目质量管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管理缺失,产品试制时无法对潜在失效模式进行处理;现场变化处理不足,极易出现失控现象,导致出现重大质量问题;加工过程稳定性不足,产品质量出现波动时无法进行监控和预防;质量管控流于表面,出现质量问题时无深入统计分析,易出现重复质量问题。其次,根据项目质量控制主要工具和方法和质量管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对应的改善对策研究:引入制作过程失效模式(PFMEA),结合控制计划,做到试制前消除失效模式;实施六要素变化点管理,对生产现场计划性变更和突发性异常进行管控,减少质量的波动;加强统计过程控制应用,提高生产稳定性,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提前发现质量变化趋势;推行质量问题解决方法8D,深层次挖掘质量问题原因,防止质量问题重复发生。最后建立戚墅堰公司构架项目质量控制的有效保障措施,具体包括优化组织结构,加强项目管理;制定一系列质量管理制度以保障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进行;通过一系列质量文化活动,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质量文化;建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产品质量信息流转及处理流程信息化。通过构架项目质量控制研究得出的有关项目质量管理的模型与方案,为戚墅堰公司其他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提升戚墅堰公司质量控制的水平,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本文提到的理论也可适用于在类似的企业,对类似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韩绍林[4](2018)在《基于RFID的中小型铸造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铸造企业每年的产能居全球首位,其管理模式和方法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却存在差距,铸造企业生产管理方式不规范也会使环境受到影响,所以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对铸造企业的发展和环境都极为重要。目前企业科学管理应用较为广泛的是企业资源计划(ERP),但ERP的应用存在着泛而不精的现象,如产品生产过程中没能及时的跟踪监控,物料发放时间不合理等,使得产品加工信息和物料用度上传不及时,直接影响到公司管理层决策的下达。因此需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ERP及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特点,以实现铸造企业原料库、成品库数据盘点的准确,同时达到及时有效采集生产现场信息的目的。本文主要针对中小型铸造企业的库存管理不规范、生产过程采集信息困难等问题,对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并建立功能模型,通过采用物联网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进而研究出解决存在问题的可实现方案,最终设计出基于RFID技术的中小型铸造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在中小型铸造企业各个生产车间中,针对跟踪铸件生产信息和统计仓库铸件信息难等问题,采用当前先进的RFID技术,制定生产过程监管和仓库管理的具体解决方案。分析生产过程中数据是如何高效、准确、可靠、及时采集的,通过RFID的数据处理模块,实时的将过滤后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库中储存。根据制造执行系统(MES)功能架构原理,结合中小型铸造企业自身发展生产管理和仓库的需求,设计出铸造企业管理后台信息数据库,以及信息入库、单据查询、数据查询、数据统计、系统维护、操作人信息等管理信息系统六大功能模块。经在某中小型铸造企业正式运用的反馈信息得知,功能的运行能够很好的满足该公司生产发展需要,实现了本中小型铸造企业基于RFID的管理方式的信息化。
洪雪均[5](2014)在《大型仪器设备资源信息网络化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网络化制造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与全球化制造模式相结合的产物,它能够实现信息共享,从而使企业间全球化的分工协作变得更便捷。但我国的网络化制造的理论、方法和系统都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还有大量的研究工作要做。因此,迫切需要加大网络化制造研究与系统开发研究的力度。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我国的制造业存在资金少、设备资源短缺、技术相对封闭等问题,即使有限的设备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本文运用网络技术,研究开发能够实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网络平台,以解决设备资源短缺、设备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实现仪器设备资源真正意义上的共享,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通过对现代制造业的新技术、发展环境与趋势以及网络化制造的现状的分析,着重讨论基于快速成型制造技术的设备资源共享应用系统的要求,提出一种能够支持企业间设备资源信息共享的模式。通过用户需求分析、系统需求分析、系统各模块的需求分析和非功能性需求分析,确定该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及运行模式,对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和实现,包括开发框架技术、数据库技术、系统实现技术和信息共享技术。研究开发出一套基于快速制造技术的大型仪器设备资源信息网络化共享系统,并将该系统应用到实践中。
赵彦刚[6](2011)在《大功率三缸泥浆泵曲轴铸造工艺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三缸单作用往复泥浆泵广泛运用于地质勘探工作中。曲轴是往复泥浆泵的最主要的关键传动部件,更是一个重要的安全部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疲劳强度才能保证泥浆泵可靠运转。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曲轴材质、毛坯加工技术现状及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曲轴铸造工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探索出了适合干模砂生产条件的泥浆泵曲轴毛坯铸造的最佳工艺方案,试验生产出了强韧性能合理匹配、性价比高的铸钢曲轴毛坯。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曲轴铸造质量的各种影响因素,阐述了铸造缺陷的形成机理。根据顺序凝固理论按照模数法设计了明顶冒口对铸件进行凝固补缩,通过合理的设计使用内外冷铁以减小铸件的热节,使曲轴形成自下而上的凝固顺序以减少冒口的补缩压力。设计了曲轴铸件合理的浇注系统及浇注时间,降低了铸件形成夹砂、气孔等铸造缺陷的倾向。设计了合理的防裂筋,减少了曲轴铸件凝固过程中热裂倾向。通过对造型型砂、涂料配比工艺的设计与控制以及砂型烘干工艺的设计,减小了曲轴铸件形成砂眼气孔等铸造缺陷的倾向。曲轴材料为ZG40MnB,采用碱性电弧炉吹氧氧化法冶炼工艺。本文通过研究ZG40MnB钢冶炼的配料、熔化期、氧化期、还原期等冶炼过程的控制,以保证钢的冶炼质量。采用钢渣混出、镇静浇注的出钢浇注工艺。通过设计合理的浇注工艺规程以确保冒口保持较高的温度和足够的钢液补缩铸件。冒口采用热切割工艺,降低了曲轴铸件形成冷裂纹的倾向。曲轴铸件采用正火处理,细化了内部组织,提高了强度。本文通过对三缸泥浆泵曲轴铸造工艺的研究,确定了最佳铸造工艺方案、造型工艺、冶炼工艺、清理工艺等工艺参数,解决了曲轴曲拐的缩孔和曲轴圆脖与中间拐交叉处的裂纹关键技术难题,成品率由40%提高到97%,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马瑞嘉[7](2011)在《发动机缸盖装配技术研究及工艺过程优化》文中研究表明发动机缸盖是发动机零件中结构非常复杂的零件之一,不但结构复杂,而且加工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其加工质量和精度直接影响发动机工作的整体性能。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气缸盖的实际变形超过了产品的允许变形量,严重地影响了气缸盖的质量甚至产生废品缸盖。本文针对此问题开展研究,优化了座圈的装配工艺并针对缸盖上下底面以及座圈孔的加工工艺进行多因素综合优化,最终达到减小缸盖由于座圈装配工艺以及加工工艺产生变形的目的。首先,对发动机缸盖的结构工艺性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缸盖气门座圈的结构及装配工艺,为气门座圈有限元分析及装配工艺优化奠定了基础;针对缸盖加工工艺进行详细剖析;总结归纳出缸盖产生变形的原因并提出减小薄壁件变形的主要途径。其次,针对发动机缸盖开展座圈装配工艺优化的技术研究。气门座圈利用热胀冷缩原理的装配过程引起的缸盖变形成为影响装配质量的主要因素。应用有限元技术分析座圈以多种不同顺序压入座圈孔后缸盖的变形大小,最终得到使缸盖变形最小的座圈压入方案即以A-C-E-B-D-F排序的方案,这种压入方案下缸盖整体的最大变形量、中心点变形量以及四个端点的变形量最小,达到了有效减小缸盖变形的目的,能够用于实践,并为进一步分析影响缸盖变形的其它诸多因素奠定了研究基础。再次,根据切削力的经验模型开发出切削力计算软件,软件能够计算缸盖加工过程中的铣削力和钻削力,并根据切削力分析出缸盖的最大变形,从仿真的结果可以看出,发动机缸盖最大变形量产生于成品工件中心处,并且在整个缸盖加工完毕之后,最大变形量达到0.5mm,与实际情况符合。在此基础上优化铣削参数以减少缸盖由于切削力引起的变形量。经过验证,在利用端铣刀铣削铝合金缸盖的工况下,优化得到的切削参数不但可使金属材料去除率达到最大,而且可以有效减小铣削力的大小,从而达到减小铣削力作用下缸盖变形的目的。最后,对于缸盖底面以及座圈孔的加工工艺进行多因素综合优化。先进行缸盖在装夹方案单因素作用下的变形研究,将夹紧力按照三种不同的作用位置施加在缸盖上,通过对三种夹紧方案下缸盖的最大变形进行比较,得到了一种最佳的夹紧力作用位置方案,即选择缸盖两个对顶角位置作为夹紧力的施加位置时得到的缸盖变形量最小。在此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方法综合研究定位方式及夹紧力对缸盖变形的影响。通过对每种方案下缸盖的最大变形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一种最佳的工艺搭配方案,即在工件的两个对顶角施加6400N的夹紧力,并在分析过程中施加底面的全约束,通过仿真得到了这种方案下缸盖的最大变形,经过验证,这种方案能够使得缸盖的变形最小。通过对座圈的装配工艺进行优化并对缸盖的加工工艺进行多因素综合优化,减小了缸盖的变形,达到了本文优化研究的目的,为解决缸盖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变形过大、出现裂痕等瓶颈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王宸[8](2008)在《覆盖件模具制造业的信息管理系统》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汽车已越来越广泛的深入到国民生产的各个领域,人们也逐渐提高了自己对汽车的要求。不仅在对汽车功能上提出更多的要求,并且针对汽车的外型,希望其更加美观,漂亮。汽车车身模具,特别是覆盖件模具,是车身制造的重要技术,也是汽车自主研发的重要技术环节。我国对于汽车特别是轿车的覆盖件模具进口量大,主要是我国模具生产企业未能将企业的技术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高效的管理,面对生产过程中各种复杂的情况,如何进一步加强覆盖件模具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是现代模具厂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十堰市先锋模具厂的生产管理问题与实际业务流程,介绍了覆盖件模具制造信息管理系统的相关技术,分析了该系统构建需要考虑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在这些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生产管理计划的高级计划与排产(APS)的概念,并将其应用到了我们实现的系统中。本文最后详细描述了本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针对系统功能需求对ASP.NET,SQL2000数据库技术,ADO.NET等技术进行灵活组合来实现功能,增强系统处理数据和可维护性,提高了开发效率。
邓爱民[9](2005)在《城市配送系统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配送需求日趋旺盛。由于我国配送业处于起步阶段,城市配送系统规划与城市配送系统运营、管理、评价研究还不完善,从项目研究和文献查阅来看,从全过程、全局对城市配送系统优化的理论方法还很欠缺,这也是我国城市配送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对此展开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从系统角度分析了城市配送系统的内涵、组成、功能、优化目标,从城市配送系统功能角度和评价体系角度,提出了城市配送系统优化的研究架构; 2.从系统角度研究了城市配送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了城市配送系统形成过程中市场需求、政府的积极引导、物流与供应链理论推动和现代技术支撑等主要因素的作用; 3.从系统角度研究典型不同性态的城市配送网络系统规划优化模型,该模型化过程分析了城市配送网络系统优化的各种影响因素;供应商、配送商、客户三级组成的各类网络系统特点;从系统配送成本最低的角度,设定了代表城市配送特征的各种假设,建立了不同库存模式、服务水平、多品种、多客户、多供应商、多(单)配送中心典型组合——单地址中转型、单地址仓储型、多地址中转型、多地址仓储型的三级配送网络系统优化模型,优化模型揭示了各类参数与配送系统成本的定量化关系,体现了三级配送供应链集成的思想。 4.研究了各类优化模型的特性,针对模型参数多维、方案组合多、求解困难的特点,首次提出了具有城市配送特性的分群分解策略,通过贪婪启发式算法,并用算例论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算法的有效性,模型与算法能获得城市配送需求已知前提下的配送中心布局优化,包括选址、规模、数量,与客户的所属关系,同时配送结果显示配送中心布局后,配送系统成本降低的主要途径为降低库存和优化配送路线。该模型与算法为城市配送网络系统优化规划提供了可行理论方法。 5.针对城市配送运营网络的时空特性,将CRM/GIS理论与技术引入城市配送运营系统,提出了城市配送系统的智能集成体系架构,研究了配送中心自动选择、车辆自动调度的优化模型与遗传算法,构建了城市配送智能集成计算机系统,用实证说明配送系统智能集成一体化的优越性,结果显示智能配送能快速获取配送优化方案,减少车辆出行,降低配送成本。 6.本文在城市配送系统优化体系架构的基础上,研究和建立代表城市配送系统全局、全过程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计算方法,为全面描述和综合评价城市配送系统提供必要的尺度。 上述成果的应用对指导和提高城市配送系统发展将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柯成福[10](1987)在《国产化工作取得成绩中船总表彰先进单位个人及项目》文中指出编者的话“出口船远洋船设备国产化”是国家经委组织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十二个重大项目之一。为了加强科研、生产部门、院校和使用部门之间信息交流,经验交流和密切合作,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国产化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经机械委、电子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共同研究确定在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信息》(1988年更名为《技术与经济》)刊物上开辟专栏,不定期报导“出口船、远洋船设备国产化”工作及科技成果信息。产品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经验、信息亦可酌情报导。各有关单位及信息员可充分利用这个园地及时投稿。
二、机械设计禁忌专栏——有关铸造毛坯的各种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械设计禁忌专栏——有关铸造毛坯的各种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船用柴油机配套企业制造过程绿色优化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绿色制造是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
1.1.2 船用柴油机配套企业实施绿色制造的重要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绿色制造研究现状 |
1.2.2 制造过程绿色优化研究现状 |
1.2.3 绿色指标预测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论文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3.1 课题来源 |
1.3.2 论文内容及论文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2 船用柴油机配套企业制造过程绿色优化平台总体设计 |
2.1 船用柴油机配套企业制造过程的背景现状及需求分析 |
2.1.1 船用柴油机配套企业的研究背景 |
2.1.2 船用柴油机配套企业制造车间绿色现状 |
2.1.3 船用柴油机配套企业制造过程绿色优化平台需求分析 |
2.2 船用柴油机配套企业制造过程绿色优化平台总体设计 |
2.2.1 船用柴油机配套企业制造过程绿色优化平台的总体框架 |
2.2.2 船用柴油机配套企业制造过程绿色优化平台的运行流程 |
2.3 船用柴油机配套企业制造过程绿色优化平台功能模型设计 |
2.3.1 平台功能结构设计 |
2.3.2 平台功能模型设计 |
2.3.3 平台信息模型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船用柴油机配套企业制造过程绿色优化平台绿色评价研究 |
3.1 平台绿色评价模块运行流程与数据库支撑 |
3.1.1 平台绿色评价模块详细运行流程 |
3.1.2 平台绿色评价模块数据库支撑 |
3.2 船用柴油机配套企业制造过程绿色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算法库建立 |
3.2.1 船用柴油机配套企业制造过程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3.2.2 船用柴油机配套企业制造过程绿色评价算法库建立 |
3.3 船用柴油机配套企业制造过程绿色评价实施 |
3.3.1 船用柴油机配套企业制造过程绿色指标数据采集 |
3.3.2 压气叶轮制造过程绿色评价实施 |
3.4 本章小结 |
4 船用柴油机配套企业制造过程绿色优化平台绿色指标预测与优化研究 |
4.1 平台绿色指标预测与优化模块运行流程与数据库支撑 |
4.1.1 平台绿色指标预测与优化模块运行流程 |
4.1.2 平台绿色指标预测与优化模块数据库支撑 |
4.2 船用柴油机配套企业制造过程绿色指标预测方法库建立 |
4.2.1 船用柴油机配套企业制造过程能耗指标分析与预测方法 |
4.2.2 船用柴油机配套企业制造过程碳排放指标预测方法 |
4.2.3 压气叶轮制造过程能耗指标预测实施 |
4.3 船用柴油机配套企业制造过程基于能耗的绿色调度优化 |
4.3.1 基于能耗的绿色调度优化问题描述 |
4.3.2 模型建立 |
4.3.3 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Ⅱ求解 |
4.3.4 案例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2)一种铝合金轮毂低压铸造及冷却工艺的模拟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铝合金轮毂的铸造方法 |
1.3 低压铸造工艺简介 |
1.3.1 低压铸造的原理 |
1.3.2 低压铸造技术特点 |
1.4 低压铸造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铝合金轮毂低压铸造理论及模具和工艺设计 |
2.1 引言 |
2.2 低压铸造理论 |
2.2.1 低压铸造铝合金轮毂的缺陷 |
2.2.2 金属的凝固传热 |
2.2.3 金属的凝固传热的有限差分法 |
2.3 低压铸造铝合金轮毂工艺参数设计 |
2.3.1 升液工艺参数设计 |
2.3.2 充型工艺参数设计 |
2.3.3 增压压力 |
2.3.4 浇注温度的确定 |
2.3.5 铸件温度确定 |
2.4 铝合金轮毂三维造型 |
2.4.1 UG软件简介 |
2.4.2 铝合金轮毂设计 |
2.5 模具设计 |
2.5.1 模具设计概述 |
2.5.2 模具设计守则 |
2.5.3 分型面设计 |
2.5.4 浇注系统设计 |
2.5.5 直流道设计: |
2.5.6 排气与冷却系统设计 |
2.5.7 推出机构设计 |
2.5.8 铝合金轮毂模具的三维造型 |
2.5.9 铝合金轮毂模具涂料选择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种铝合金轮毂低压铸造FDM模拟 |
3.1 数值模拟软件华铸CAE简介 |
3.2 低压铸造过程FDM模拟概述 |
3.3 低压铸造铝合金轮毂FDM模型的建立 |
3.3.1 几何建模 |
3.3.2 材料 |
3.3.3 界面参数 |
3.3.4 边界条件 |
3.3.5 初始条件 |
3.4 充型分析 |
3.5 凝固分析 |
3.6 轮毂的结构和工艺的改进 |
3.6.1 轮毂和铸件造型的改进 |
3.6.2 工艺改进 |
3.6.3 凝固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铝合金轮毂的试制 |
4.1 铝合金轮毂的试制条件 |
4.2 两种铸型和冷却系统设计方案的试制验证 |
4.2.1 方案一的冷却系统、模具和工艺参数的验证 |
4.2.2 方案二的冷却系统、模具和工艺参数的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轮毂性能实验研究 |
5.1 影响性能的内、外部缺陷识别 |
5.1.1 内部质量检查:X光 |
5.1.2 机械性能试验 |
5.1.3 金相试验 |
5.2 化学成分试验 |
5.2.1 各种元素在铝硅合金中的作用 |
5.2.2 化学成分检测 |
5.3 渗透检测 |
5.4 13°冲击试验 |
5.5 径向疲劳试验 |
5.6 弯曲疲劳试验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戚墅堰公司构架项目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第2章 戚墅堰公司构架项目质量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戚墅堰公司概括 |
2.2 戚墅堰公司构架制造项目简介 |
2.3 戚墅堰公司构架项目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
2.4 构架项目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 |
第3章 戚墅堰公司构架项目质量控制改善对策研究 |
3.1 引入制造过程失效模式(PFMEA) |
3.2 实施质量六要素变化点管理 |
3.3 加强统计过程控制应用 |
3.4 推行质量问题解决方法8D |
第4章 戚墅堰公司构架项目质量控制保障措施及实施效果 |
4.1 实施对策保障措施 |
4.2 改善效果评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基于RFID的中小型铸造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物联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联网研究现状 |
1.2.2 RFID研究现状 |
1.3 铸造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ERP系统及物联网RFID技术的相关理论 |
2.1 ERP系统概述 |
2.2 ERP系统的管理思想和特点 |
2.3 ERP系统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
2.4 数据采集方式的进展 |
2.4.1 传统人工数据记录方式 |
2.4.2 条形码技术 |
2.4.3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
2.5 RFID的相关概述 |
2.6 RFID的应用 |
3 中小铸造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及其总体设计方案 |
3.1 RFID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 |
3.1.1 中小型铸造企业当前的管理现状 |
3.1.2 RFID管理信息系统的流程需求 |
3.2 RFID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分析 |
3.3 RFID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 |
3.3.1 RFID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框架 |
3.3.2 C/S模式的网络构架分析 |
3.4 RFID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型设计 |
3.4.1 制造执行系统MES的功能模型 |
3.4.2 RFID生产过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型 |
3.5 RFID的铸造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 |
3.5.1 RFID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
3.5.2 RFID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 |
3.5.3 RFID数据采集系统的构成 |
3.6 RFID管理信息系统具体应用功能的设计 |
3.6.1 入库管理 |
3.6.2 出库管理 |
3.6.3 生产过程管理 |
3.6.4 盘点记录管理 |
4 RFID铸造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 |
4.1 系统开发软件介绍 |
4.1.1 数据库的选择 |
4.1.2 编程软件工具介绍 |
4.2 数据库设计 |
5 中小型铸造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各板块的实现功能 |
5.1 系统运行实例 |
5.1.1 用户登录 |
5.1.2 信息录入管理模块 |
5.1.3 单据查询管理模块 |
5.1.4 数据查询管理模块 |
5.1.5 数据统计管理模块 |
5.1.6 系统维护管理模块 |
5.1.7 操作人信息管理模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大型仪器设备资源信息网络化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3.1 网络化制造的研究现状 |
1.3.2 中国 3D 打印部分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3 设备资源信息共享系统的研究状况 |
1.4 论文的背景及来源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型仪器设备资源信息网络化共享平台的支持技术和设备管理体系 |
2.1 大型仪器设备资源信息网络化共享平台的支持技术体系 |
2.2 大型仪器设备资源信息网络化共享平台实现技术的研究 |
2.2.1 网络化制造设备资源共享系统编程技术 |
2.2.2 网络化制造设备资源共享系统数据库技术 |
2.3 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办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型仪器设备资源信息网络化共享平台的体系结构研究 |
3.1 大型仪器设备资源信息网络化共享平台简述 |
3.2 大型仪器设备资源信息网络化共享平台的需求分析 |
3.2.1 系统需求 |
3.2.2 用户需求 |
3.2.3 功能需求 |
3.2.4 非功能性的需求 |
3.3 大型仪器设备资源信息网络化共享平台的体系结构 |
3.3.1 系统的总体设计 |
3.3.2 设计原则 |
3.3.3 功能设计 |
3.3.4 数据库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型仪器设备资源信息网络化共享平台的实现 |
4.1 用户登录模块的实现 |
4.2 仪器管理模块的实现 |
4.2.1 仪器基本信息添加 |
4.2.2 仪器列表 |
4.2.3 仪器分类管理 |
4.3 仪器服务预约模块的实现 |
4.4 统计分析模块的实现 |
4.5 联合评估模块的实现 |
4.6 在线咨询模块和信息发布模块的实现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例研究 |
5.1 SCPS350 紫外光快速成型机 |
5.2 设计原则 |
5.3 总体设计 |
5.3.1 基本概况模块 |
5.3.2 文件管理模块 |
5.3.3 视图显示模块 |
5.3.4 视频管理模块 |
5.4 快速成型机共享的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大功率三缸泥浆泵曲轴铸造工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曲轴材料 |
1.2.2 造型材料 |
1.2.3 工艺方案 |
1.2.4 石煤机公司铸造曲轴的工艺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本文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章 曲轴铸造缺陷分析及预防措施 |
2.1 铸造曲轴的结构与标准要求 |
2.2 曲轴铸件铸造质量的影响因素 |
2.3 曲轴铸造缺陷形成机理的分析及预防措施 |
2.3.1 裂纹形成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
2.3.2 缩孔、缩松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
2.3.3 砂眼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
2.3.4 机械性能不合格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曲轴铸造工艺分析与设计 |
3.1 工艺方案设计 |
3.1.1 采用的主要工艺和设备 |
3.1.2 曲轴铸件生产的工艺流程 |
3.2 铸造工艺参数选择与设计 |
3.2.1 冒口设计 |
3.2.2 补贴设计 |
3.2.3 浇注系统设计 |
3.2.4 冷铁设计 |
3.2.5 铸筋设计 |
3.3 曲轴铸造工艺设计图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型砂制造 |
4.1 型砂的配比 |
4.2 造型工艺要点 |
4.3 砂型、芯烘干工艺 |
4.4 合箱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铸造曲轴用ZG40MnB钢的冶炼及浇注工艺 |
5.1 冶炼质量控制的关键 |
5.2 冶炼工艺过程 |
5.2.1 装料和配料 |
5.2.2 熔化期 |
5.2.3 氧化期脱磷脱碳 |
5.2.4 还原期脱氧脱硫 |
5.3 曲轴铸件浇注工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曲轴铸件的清理与热处理 |
6.1 曲轴铸件的清理 |
6.1.1 落砂时间 |
6.1.2 曲轴铸件落砂后的清理工艺流程 |
6.2 曲轴铸件的热处理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果与分析 |
7.1 质量统计与分析 |
7.2 生产效率统计与分析 |
7.3 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
7.3.1 经济效益分析 |
7.3.2 社会效益分析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发动机缸盖装配技术研究及工艺过程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发动机气门座圈装配工艺研究概况 |
1.3 切削力建模研究概况 |
1.4 切削参数优化方法研究概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发动机缸盖工艺性研究 |
2.1 发动机缸盖结构工艺特性研究 |
2.2 缸盖薄壁件的变形因素研究 |
2.3 气门座圈结构及装配工艺研究 |
2.4 缸盖加工工艺特性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发动机气门座圈有限元分析及工艺优化 |
3.1 座圈压入过程缸盖的有限元分析 |
3.2 座圈装配工艺流程优化 |
3.3 优化结果的数据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缸盖加工工艺的多因素综合分析优化 |
4.1 切削力模型及切削力计算软件开发 |
4.1.1 切削力模型分类 |
4.1.2 本文切削力模型 |
4.1.3 切削力计算软件开发 |
4.1.4 铣削力加工变形研究 |
4.2 切削参数优化 |
4.2.1 基于MATLAB的约束非线性优化 |
4.2.2 缸盖表面铣削工艺参数分析 |
4.2.3 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
4.2.4 编制M文件并求解 |
4.2.5 优化后切削参数对加工变形的影响 |
4.3 多因素加工仿真优化及试验验证 |
4.3.1 多因素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
4.3.2 装夹方案对缸盖变形影响的研究 |
4.3.3 正交试验法综合研究定位方式与夹紧力对缸盖变形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覆盖件模具制造业的信息管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制造业与信息化 |
1.1.2 中小型覆盖件模具企业发展状况 |
1.1.3 制造业信息化的产生 |
1.2 课题的提出 |
1.3 制造业信息管理系统技术 |
1.3.1 制造业信息管理系统现状 |
1.3.2 APS 问题的描述及研究现状 |
1.3.3 APS 问题的研究方法 |
1.3.4 国外研究状况 |
1.3.5 国内研究状况 |
1.4 论文结构与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制造业信息系统的研究 |
2.1 覆盖件模具行业对管理信息化的需求 |
2.2 十堰先锋模具厂生产与管理现状概况 |
2.2.1 先锋模具厂生产流程概述 |
2.2.2 先锋模具厂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2.2.3 先锋模具厂APS 设计 |
2.2.4 先锋模具厂信息管理系统基本构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产管理计划的高级计划与排产(APS)的研究和设计 |
3.1 模具提前期的确定 |
3.2 先锋模具生产排序的研究 |
3.2.1 先锋模具作业排序问题基本概念 |
3.2.2 车间作业排序分类 |
3.2.3 车间作业排序的评价指标 |
3.2.4 作业排序规则 |
3.2.5 排序优先规则的确定 |
3.2.6 启发式算法解决APS 问题 |
3.2.7 算法的实验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整体方案与数据库设计 |
4.1 系统总体方案与功能分析设计 |
4.1.1 系统总体方案的研究 |
4.1.2 系统功能分析设计 |
4.2 系统开发平台及技术分析 |
4.2.1 Browser/Server 体系结构的选取 |
4.2.2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
4.2.3 ASP.NET |
4.2.4 ADO.NET 数据库访问技术 |
4.3 系统数据的管理和数据库的设计 |
4.3.1 系统数据的管理 |
4.3.2 系统功能对数据库的需求 |
4.3.3 数据库概念设计 |
4.3.4 数据库详细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和功能实现 |
5.1 基本模块体系 |
5.2 应用模块体系 |
5.3 特定模块体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总结 |
6.2 未来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城市配送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概述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的提出 |
1.2 城市配送系统优化论 |
1.2.1 系统优化论 |
1.2.2 城市配送系统内涵 |
1.2.3 城市配送系统组成 |
1.2.4 城市配送系统功能 |
1.2.5 城市配送系统优化基本手段与目标 |
1.2.6 城市配送系统优化研究架构 |
1.3 课题研究国内外概况 |
1.3.1 城市配送网络系统优化 |
1.3.2 城市配送运营系统优化 |
1.3.3 城市配送政策与管理系统优化 |
1.3.4 城市配送信息系统优化 |
1.3.5 城市配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1.4 主要研究工作与研究意义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城市配送系统形成机理研究 |
2.1 配送的形成和发展 |
2.1.1 配送的概念 |
2.1.2 配送的发展阶段 |
2.1.3.配送的作用与模式 |
2.1.4 配送中心的实质与类型 |
2.1.5 发达国家的配送 |
2.1.6 我国配送现状 |
2.1.7 配送的发展方向 |
2.2 城市配送系统形成机理分析 |
2.2.1 市场需求是城市配送系统形成的自底向上推动力 |
2.2.2 政府引导规划是城市配送系统形成的自顶向下推动力 |
2.3.3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理论加速完善城市配送系统 |
2.2.4 现代技术支撑城市配送系统 |
第3章 城市配送网络系统优化模型研究 |
3.1 城市配送网络系统优化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城市配送网络系统优化目标定位 |
3.1.2 配送网络系统与城市内部的协调性 |
3.1.3 配送网络系统与城市外部的可交换性 |
3.1.4 配送网络系统与配送和库存策略之间的匹配 |
3.2 城市配送网络系统的类型分析 |
3.2.1 单地址(集中型)配送网络 |
3.2.2 多地址(分散型)配送网络 |
3.3 典型城市配送网络系统优化模型的建立 |
3.3.1 概述 |
3.3.2 单地址中转型 |
3.3.3 单地址仓储型 |
3.3.4 多地址中转型 |
3.3.5 多地址仓储型 |
第4章 城市配送网络系统模型的算法与寻优 |
4.1 系统模型算法与智能优化 |
4.1.1 常用优化算法及特点 |
4.1.2 系统寻优中的智能优化 |
4.1.3 遗传算法 |
4.2 单地址中转型与仓储型模型的算法与寻优 |
4.2.1 模型特点分析 |
4.2.2 模型算法分析 |
4.2.3 模型寻优步骤 |
4.2.4 算例 |
4.3 多地址中转型与仓储型模型算法与分析 |
4.3.1 模型特点分析 |
4.3.2 模型算法分析 |
4.3.3 模型寻优步骤 |
4.3.4 算例 |
4.3.5 结论 |
第5章 基于CRM/GIS的城市配送运营系统智能集成 |
5.1 城市配送系统引入CRM/GIS |
5.1.1 客户关系管理概述 |
5.1.2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
5.1.3 城市配送系统引入CRM/GIS的意义 |
5.2 城市配送运营系统智能集成体系结构 |
5.2.1 城市配送运营系统需解决的问题 |
5.2.2 城市配送运营系统智能集成概念设计 |
5.2.3 系统智能集成体系结构 |
5.3 配送规划技术研究 |
5.3.1 总体模型建立 |
5.3.2 总体模型分解 |
5.3.3 配送中心选择算法 |
5.3.4 车辆调度模型建立 |
5.3.5 车辆调度混合遗传算法 |
5.4 基于CRM/GIS的智能集成计算机系统 |
5.4.1 系统功能设计 |
5.4.2 基于CRM的配送信息采集 |
5.4.3 电子地图及地图数据库 |
5.4.4 数据库设计 |
5.5 工程实践 |
5.5.1 算例演示 |
5.5.2 算法性能分析 |
第6章 城市配送系统评价体系研究 |
6.1 概述 |
6.1.1 建立城市配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
6.1.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6.1.3 评价方法 |
6.1.4 评价体系建立的步骤 |
6.2 城市配送系统优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2.1 系统优化整体指标 |
6.2.2 配送人才素质指标 |
6.2.3 城市配送管理与政策指标 |
6.2.4 城市配送网络系统指标 |
6.2.5 城市配送运营系统指标 |
6.2.6 城市配送信息系统指标 |
6.3 城市配送系统优化综合评价计算方法 |
6.3.1 综合评判方法与分析 |
6.3.2 综合评判过程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着作 |
攻读博士期间从事的主要科研项目 |
四、机械设计禁忌专栏——有关铸造毛坯的各种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船用柴油机配套企业制造过程绿色优化平台研究[D]. 黄钰鸿. 重庆大学, 2019
- [2]一种铝合金轮毂低压铸造及冷却工艺的模拟和实验研究[D]. 陈建明. 燕山大学, 2019(03)
- [3]戚墅堰公司构架项目质量控制研究[D]. 陈倩. 吉林大学, 2018(01)
- [4]基于RFID的中小型铸造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实现[D]. 韩绍林. 青岛科技大学, 2018(10)
- [5]大型仪器设备资源信息网络化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洪雪均. 沈阳工业大学, 2014(10)
- [6]大功率三缸泥浆泵曲轴铸造工艺设计研究[D]. 赵彦刚. 河北科技大学, 2011(08)
- [7]发动机缸盖装配技术研究及工艺过程优化[D]. 马瑞嘉. 吉林大学, 2011(09)
- [8]覆盖件模具制造业的信息管理系统[D]. 王宸. 武汉科技大学, 2008(02)
- [9]城市配送系统优化研究[D]. 邓爱民. 武汉理工大学, 2005(08)
- [10]国产化工作取得成绩中船总表彰先进单位个人及项目[J]. 柯成福. 科技信息, 198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