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中学物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婷[1](2021)在《中学物理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开展,校本教研在推进学校教育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着。校本教研既是使新课程改革走向纵深发展道路上的必然需要,又是促使中学物理教师积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校本教研能够有效增强教师专业知识,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校本教研将教师与课堂教学质量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它将必然促进中学物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目前,校本教研的开展工作已经全面顺利进行,但是,有很多问题在开展的过程中显露了出来。本论文随机选取了天津市的15所中学,以所选学校的物理教师为调查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天津市中学物理教师开展物理校本教研的实际情况展开调查,了解目前中学物理校本教研的实施情况,找出目前中学物理校本教研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使教研活动更为有效地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新课改的进一步落实,也为今后中学物理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目前中学物理教师在开展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教师的认识不够明确,校本教研主体性缺失;教师群体存在职业倦怠,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不高;校本教研的氛围缺失,制度和规划有待完善;校本教研的形式过于集中,内容狭隘脱离实际;缺乏专业引领,教师的理论和能力有待提高。根据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行之有效的策略:第一,树立教师研究意识,强化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主体地位;第二,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保障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时间;第三,完善校本教研制度,营造校本教研的良好氛围。学校要完善校本教研的制度,强化校本教研的管理,注重激励评价制度的应用,加大教研经费的投入和物质保障;第四,完善校本教研的内容,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第五,加强专业引领。充分发挥教育专家、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崔碧涛[2](2021)在《深度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需要既立足于现在又面向于未来的全面型创新人才。同时国家在具有坚实丰富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知识等方面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强调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可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才,而不是工具化,模式化的劳动力。《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以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为导向,对学生的物理思维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出一定的要求。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教育学中的“深度学习”模式应运而生。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查阅分析整理与“深度学习”相关的文献,了解目前国内外对深度学习的研究程度以及深度学习的概念界定和基本特点,明确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依据对深度学习的理解,通过问卷调查和观察法了解高中生目前阶段深度学习的现状,并以力学“牛顿第一定律”和“力的分解”为教学案例,呈现其课堂观察,分析影响学生深度学习的原因,为后面的策略研究提供事实依据。最后对高中物理必修一力学部分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对于高中物理力学部分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教学思想,课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基于核心问题和真实任务,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基于多维视角,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多维论证,促进学生头脑中知识的深度建构;基于价值观的引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本文秉承着物理学科的育人观念,围绕着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对“深度学习”在物理教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提出促进学生高中物理深度学习的策略,并得出研究结论和研究反思,旨在为一线教师在物理课堂中开展深度学习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从而启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基于多维角度去建构知识体系,迁移运用已经内化的知识,并能够及时思考、质疑、批判性地看待新事物和新知识。引导学生成为有头脑、有思想、有能力、有高级趣味、健康人生观和积极价值观的青年。
张岚[3](2021)在《乡村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类科普视频应用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物理思想的建立和认知一直是物理教师致力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乡村中学,由于实验资源相对不足,如何通过现代技术更直观、更具启发性、前沿性地引导学生构建物理模型、形成物理思想,是近年来物理教师们关注并不断探索的领域。本文提出了在乡村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实验类科普视频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方案,通过访谈乡村物理教师和学生问卷调查,制定了在乡村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实验类科普视频引导学生构建物理模型、形成物理思想的实施方法。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STSE教育理念,对乡村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实验类科普视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研究后,结合人教版初中物理两节重点课程,制定了引用实验类科普视频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方案,并在实际乡村物理课堂教学中完成了应用实验类科普视频的教学实践。通过比较教学实践前后学生听课状态和对教师进行课后回访,师生对科普视频的应用得到一致好评,认为对于中学生建立物理思想、激发学习前沿知识的渴望、树立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念具有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也为乡村中学物理教学提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案例参考。
刘欣倩[4](2021)在《TPACK视域下卓越中学物理教师的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新兴技术飞速发展,教师知识结构也随时代所需在不断改变。从美国教育学家舒尔曼提出PCK(学科教学知识)的概念以来,国际上很多学者对此开展了很多研究,PCK(学科教学知识)也被业界认为是评价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但是如何将技术融入到课堂中缺少相关研究理论的支撑。2005年,美国学者马修·科勒和庞亚·米什拉在PCK(学科教学知识)概念的基础上首次加入技术知识,提出了教师TPACK的理论。此框架被国外众多教育研究部门和机构认可并加以应用。另外,为了培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我国教育部正式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以此深化我国教师教育发展与改革,该计划既对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未来的教师队伍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此,基于以上两点分析,从培养符合国家发展的优秀卓越中学物理教师的目的出发,我们有必要根据教师TPACK理论,探析卓越中学物理教师的培养策略及实施路径。本研究基于TPACK的视角,从培养卓越中学物理教师的目的出发,一方面对国内几所优秀师范大学的培养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主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学分比例、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实践环节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物理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物理专业课程的设置覆盖广度仍然需加以扩大,涉及现代工业发展、科技进步的主要近现代物理理论,例如固体物理等课程需要加强。同时,高师院校要合理调配教师教育实践环节,把握好理论与实践的有机关系。另一方面,借鉴已有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笔者编制了 TPACK视域下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发展现状问卷,调查了华中师范大学257名物理学(师范)毕业生的发展现状。调查问卷各维度下的得分表明:受访教师整体发展较好,但部分教师存在对物理课程标准的深度与要求理解相对匮乏,缺乏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和难以兼顾实践探究与实际教学等问题。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了卓越中学物理教师职前职后发展的培养策略、实施路径。即通过确定与时俱进的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培养目标、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实践理念和创建生态化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培养环境,来建设高效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培养实践体系,完善动态化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反馈体系,提升深度化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培养服务。最后,笔者对本次研究进行了反思与展望,以期能进一步深入探索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发展研究。
顾秀莹[5](2021)在《农村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河北省农村高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物理学科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科学态度与责任四方面对核心素养进行了诠释,凝练出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然而在教学理念、教学环境等方面都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并不理想,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距离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教师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的效果,为此本文对农村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现状展开调查研究。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构建了以实验教学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物理观念素养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素养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的能力、实验教学反思与发展能力为一级指标的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体系,并据此拟定了《农村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现状调查问卷》,对河北省三所农村高中物理教师进行调查。通过运用软件SPSS26.0对收集的66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农村高中物理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整体及六大维度均处于良好水平,其中培养学生物理观念素养的能力最强,实验教学设计能力最差;男教师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素养的能力上显着高于女教师,教学年限在0~5年的教师的实验教学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素养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的能力明显低于教学年限在6~30年的教师。经过与来自被调查学校的各一名教师的深度访谈,笔者总结出了制约农村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发展的因素:教师实验教学观念更新不及时、学生考试内容中对核心素养的体现不明显、缺乏对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评价标准以及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培养力度不足等。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从六个方面给出提升农村高中实验教学能力的建议:教师自身主动发展、深化考试评价改革、完善实验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开展实验教学能力相关竞赛、合理安排实验教学能力培训以及构建适宜的实验教学研究环境。希望论文的研究成果能为一线教师实验教学提供帮助,为农村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赵康[6](2020)在《提高初中物理教师执教能力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物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中学阶段让大部分学生为之困扰的学科,并且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基础阶段。但由于物理这门学科在教学中是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较为特殊,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给学生建立物理学习思维,使学生不至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不良学习的结果,尤为重要。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从古至今,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人们对教师的期望与评价都很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今时代教师更是肩负着历史使命要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的人才。每个老师都被放置在如何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做一名称职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这个重要问题面前。因此笔者决定对当前物理教师执教能力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有效的提高策略。笔者通过在本市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当前物理教师执教能力的现状以及有效提高初中物理教师执教能力的对策。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当前初中物理教师应具备的执教能力有哪些,初中物理教师执教能力的现状及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对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师的执教能力提出有效途径和策略。本研究中笔者先分析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提出本研究的问题,其次对所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概念界定,并介绍本研究中所用到的理论依据;从而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交替进行的方法,调查我市初中物理教师执教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统计分析调查过程中所得的数据,分析当前初中物理教师执教能力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成因。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初中物理教师存在基本素养参差不齐的现象,其中部分青年教师由于对教材及物理课程标准熟悉程度欠缺,教学时间较短,导致教学经验不足,缺乏应对课堂突发情况的处理办法,而部分教学时间较长的教师由于长期重复性教学,教学方式单一、枯燥,无法吸引学生兴趣;其次由于初中物理知识相对简单,物理教师间交流过少,机械化教学使得物理之美模糊不清,导致教学中存在职业倦怠;再者受应试教育影响严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疲惫;最后物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存在华而不实的现象。根据以上问题,笔者分别从提高初中物理教师基本素养、提升研读学生能力、转变教育理念、物理教师执教能力自主发展四个方面给出合理化建议,再根据建议进行实践操作,验证策略是否具有有效性。通过教学实施,以笔者所教班级实验前后成绩做对比,得出相应结果,分析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最后对本研究进行总结。
陈瑞[7](2020)在《中学物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现状和提升策略》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正式公布,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学物理课程资源开发进程也被持续加速,而物理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是教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对物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研究迫在眉睫,这不仅能使物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的相关理论更加丰富,而且还能给物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法对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进行理论剖析,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将物理思想、科学方法、物理学史的认识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和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制作与使用教具的能力、虚拟仿真实验的应用能力并入到物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结构中,这样既完成了中学物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结构的建构,又丰富了中学物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结构理论;其次,在中学物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结构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学物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现状的调查问卷》,最终利用问卷调查法,掌握物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的现状,依据问卷调查数据,通过SPSS23软件真实、科学、客观地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包括:物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现状的整体性分析、结合个人基本信息的物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现状的差异性分析,并从中发现物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现状存在的问题;最后,依据分析结果给出提升物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的建议。
轩有为[8](2020)在《新手与专家型高中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行为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物理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演示实验教学。演示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物理实验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最终要落实到教师自身具体的、动态的教学行为上,因此研究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行为很重要。国内关于物理教师的教学行为研究主要是关于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教学策略的提升等方面,而缺少关于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行为的研究。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行为到底具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又是如何影响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效果的,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行为影响因素又有哪些。本文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物理实验教学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基础,以调查研究法、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为研究方法对新手与专家型高中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行为进行比较研究,比较分析新手与专家型高中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行为在实验引入过程、实验操作过程、实验解释过程的差异。经过研究发现:在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中,新手教师讲授行为比例高于专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引导行为和评价行为比例高于新手教师;新手与专家型教师都较为重视演示实验原理和演示实验器材的说明,专家型教师比新手教师更加重视演示实验教学的示范性和演示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新手与专家型教师都习惯引导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和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等。笔者根据比较结果提出以下研究建议:避免物理演示实验故障,关注物理演示实验安全;重视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设计,提升教学的逻辑性;积极参与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竞赛,优化演示实验教学行为等。
凌宇飞[9](2020)在《初中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衔接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学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实验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发现高中生在初中所习得的物理实验内容、实验技能与方法、形成的操作习惯以及思想观念,会直接影响高中物理实验学习。鉴于此,本文以物理实验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以及“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托,从初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衔接角度展开研究。首先选取沈阳市S高中和D初中的部分学生以及部分初高中物理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初中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当前初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衔接过程中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1)初中物理教师不注重对学生数学工具运用能力的培养;2)学生的实验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实验基础有待加强;3)初高中物理教师交流机会较少,对彼此实验教学的了解程度较低;4)对于初高中相似乃至重复的实验内容,部分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够明确。根据调查的结果,并结合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与物理教材,本文从实验教学内容难度的差异、对学生能力要求的变化和教学方式变化三个方面分析了初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衔接问题的成因。(1)实验内容的难度差异主要体现在实验测量仪器结构和原理、实验分析要求、实验教学目标、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的变化上;(2)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要求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以及操作水平的要求变化上;(3)实验教学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学生由观察的主体变为了操作的主体。最后基于对衔接问题产生原因的深入分析,针对现阶段物理实验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教学案例,从初中和高中两个角度提出如下衔接优化建议:(1)初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实验课程中的“意外现象”,适时适度的引入高层次知识;在实验教学中增设过渡性实验,适当地渗透定性与半定量的分析方法。(2)高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有针对地破除认知误区;根植学生学情,找准实验教学的生长点,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3)此外本文还分别从教师、教材、学校三个角度对初高中物理实验衔接提出了参考建议。
刘洋[10](2020)在《农村初中物理课堂低效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课堂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阵地”。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对学校课堂教学的形式、内容、方法和目标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严重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造成课堂效率低下。“老师消耗大量精力,讲的累,学生不愿意听,学习效果差”一直是传统性课堂的顽疾,也一直是中等教育中比较普遍的现象。目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改革收获了显着的成效,但仍然与新课标提出的要求相差甚远,怎样打造高效物理课堂,解决课堂教学低效的问题,是当前中等教育面临的难题,也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笔者在农村的一所初级中学任职多年,农村初中教学资源有限,教师专业能力不足,教学观念落后,教育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较为突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家庭教育缺失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渠道就是课堂教学。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效率严重低下。尽管全国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并取得了十分显着的成效。但是农村地区的新课程改革进程相对落后,对初中物理教学产生了负面影响。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在自然科学中占有主导地位。它是学习其他自然科学的垫脚石和敲门砖。初中物理是物理基础的入门课程,是义务教育中的必修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物理学习掌握基础物理知识和技能,为以后更高层次的物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具有应用物理思维和独立思考的科学素养,勇于创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课堂教学是中学生获取物理知识、掌握物理技能的主要场所。因此,探索改变课堂低效的有效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效率低下进行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和讨论,发现并总结出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农村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农村初中物理教学设施落后;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明确,农村初中物理教师的专业能力亟待提高。分析农村初中物理课堂存在问题的原因。具体表现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法容易导致教学效果低下;农村初中教师跟不上时代,教学观念不更新,课堂效率低下;农村物理课堂教师单调的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农村初中学校物理设施陈旧导致教学效果低效和农村初中物理课堂学生学习动机和能力不足导致课堂低效。依据农村物理课堂低效出现的原因,进一步提出了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手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实现教学内容和结构的不断优化;改变教学观念和增强课堂趣味性;不断提高物理专业素养;学生增强物理学习能力;及时更新质量较高的物理教学器材。
二、农村中学物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中学物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学物理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设计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研究现状 |
2.3 研究述评 |
3 理论基础 |
3.1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3.2 校本管理理论 |
3.3 终身学习理论 |
3.4 学习型组织理论 |
4 中学物理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4.1 调查方案设计 |
4.2 调查过程 |
4.3 调查结果分析 |
5 中学物理教师开展校本教研中的问题及原因 |
5.1 教师的认识不够明确,校本教研主体性缺失 |
5.2 教师存在职业倦怠,参与校本教研积极性不高 |
5.3 校本教研的氛围缺失,制度和规划有待完善 |
5.4 校本教研的形式过于集中,内容狭隘脱离实际 |
5.5 缺乏专业引领,教师的理论和能力有待提高 |
6 改进策略 |
6.1 树立教师研究意识,强化教师主体地位 |
6.2 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保障教师校本教研时间 |
6.3 完善校本教研制度,营造校本教研的良好氛围 |
6.4 完善校本教研的内容,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 |
6.5 加强专业引领 |
7 研究结论与不足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天津市中学物理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致谢 |
(2)深度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深度学习的概念界定 |
(一)深度学习定义 |
(二)深度学习内涵 |
二、深度学习的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元认知主义理论 |
(三)SOLO理论 |
(四)核心素养理论 |
第三章 当前中学物理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问卷的设计和发放 |
二、问卷的回收和整理 |
(一)信度分析 |
(二)效度分析 |
(三)描述性分析 |
(四)相关性分析 |
三、数据的分析与结论 |
第四章 高中力学部分内容的分析 |
一、基于“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的思维性内容 |
(一)抽象性 |
(二)综合性 |
(三)逻辑性 |
二、基于“科学探究”的实验性内容 |
三、各类型内容间的联系 |
第五章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高中物理力学的教学策略及应用 |
一、促进学生深度学习高中物理力学的教学策略 |
(一)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促进物理教学深度化 |
(二)立足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确定深度学习目标 |
(三)深度整合、结构化学习内容 |
二、课堂教学阶段的教学策略 |
(一)创设深度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二)开展深度学习活动,获取和深度加工知识 |
三、促进学生深度学习高中物理力学教学策略的应用 |
第六章 深度学习在“力的分解”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一、深度学习在教学中的准备工作 |
二、深度学习在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
(一)课题选定 |
(二)制定计划 |
(三)深度教学的实施 |
(四)教学评价 |
三、深度学习在教学中的结果分析 |
总结与反思 |
一、研究总结 |
(一)课前准备阶段的教学策略 |
(二)课堂教学阶段的教学策略 |
(三)课后评价反思阶段的教学策略 |
二、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生物理深度学习现状调查 |
附录二 相互作用-力课前检测卷 |
附录三 第三章水平测试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乡村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类科普视频应用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方法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类科普视频概述及调查分析 |
2.1 实验类科普视频的概念 |
2.1.1 实验类科普视频的定义与特征 |
2.1.2 实验类科普视频的发展与作用 |
2.2 乡村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类科普视频应用的理论支撑 |
2.2.1 直观教学法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2.2.3 STSE教育理念 |
2.3 实验类科普视频引入乡村中学物理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
2.3.1 乡村中学物理教学运用实验类科普节目视频的原则 |
2.3.2 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高效应用实验类科普视频的方法 |
2.3.3 乡村中学生正确汲取实验类科普视频价值的原则 |
第3章 实验类科普视频应用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3.1 乡村教师对物理实验类科普视频应用情况的访谈及分析 |
3.2 乡村中学生对物理实验类科普视频认识的现状调查 |
3.2.1 调查对象 |
3.2.2 调查目的 |
3.2.3 调查结果分析 |
第4章 乡村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类科普视频应用方案 |
4.1 适用于乡村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验类科普系列视频汇总 |
4.2 实验类科普视频在乡村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
4.2.1 导入新课环节应用高趣味性的实验类科普视频 |
4.2.2 新课讲授环节应用讲解基础的实验类科普视频 |
4.2.3 课堂总结环节应用贴近生活的实验类科普视频 |
4.2.4 课后作业环节应用高端前沿的实验类科普视频 |
第5章 乡村中学物理教学应用实验类科普视频的案例设计 |
5.1 应用实验类科普视频《杠杆》教学案例设计 |
5.2 应用实验类科普视频《液体的压强》教学案例设计 |
5.3 教学案例实践效果检验与分析 |
5.4 对所遇问题进行的归纳、调整与解决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TPACK视域下卓越中学物理教师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TPACK是技术与教师教育整合的核心 |
1.1.2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育深度融合的必要性 |
1.1.3 TPACK发展对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培养提供新视角 |
1.2 研究现状 |
1.2.1 TPACK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培养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分析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学科教学知识的概念界定 |
2.1.2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的概念界定 |
2.1.3 “卓越中学物理教师”的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分析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三章 TPACK视域下高师院校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培养方案对比研究 |
3.1 人才培养目标对比分析 |
3.2 课程与教学对比分析 |
3.2.1 学分比例对比分析 |
3.2.2 专业课程对比分析 |
3.3 课程实践对比分析 |
3.4 高师院校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培养方案研究分析小结 |
第四章 TPACK视域下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发展现状研究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设计 |
4.2.1 研究对象 |
4.2.2 问卷设计 |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3.1 信效度分析 |
4.3.2 调查结果基本信息数据分析 |
4.3.3 TPACK视域下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发展现状数据分析 |
4.4 研究小结 |
第五章 TPACK视域下卓越物理教师培养策略及实施路径探析 |
5.1 职前高师院校卓越中学物理教师的培养策略与实施路径 |
5.1.1 职前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培养策略 |
5.1.2 职前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培养实施路径 |
5.2 职后高师院校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培养的培养策略与成长路径 |
5.2.1 职后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培养策略 |
5.2.2 职后卓越中学物理教师成长路径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反思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TPACK视域下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培养调查问卷 |
致谢 |
(5)农村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河北省农村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核心素养的提出 |
1.1.2 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
1.1.3 农村高中物理教师面临新挑战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2 概念界定与研究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村高中教师 |
2.1.2 教学能力 |
2.1.3 物理实验教学能力 |
2.2 研究基础 |
2.2.1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2.2.3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
3 农村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现状调查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对象 |
3.3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3.1 指标体系的确定 |
3.3.2 问卷题目的编制 |
3.3.3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3.4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4.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说明 |
3.4.2 实验教学能力的整体情况分析 |
3.4.3 实验教学能力的各个维度情况分析 |
3.4.4 实验教学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
3.5 访谈调查 |
3.5.1 访谈提纲设计 |
3.5.2 访谈内容整理 |
3.5.3 农村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欠缺的原因分析 |
3.6 调查结论 |
4 农村高中教师物理实验教学能力的提升建议 |
4.1 教师自身主动发展 |
4.2 深化考试评价改革 |
4.3 完善实验教学能力评价体系 |
4.4 开展实验教学能力相关竞赛 |
4.5 合理安排实验教学能力培训 |
4.6 构建适宜的实验教学研究环境 |
5 总结与反思 |
5.1 研究结论 |
5.2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物理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体系 |
附录B 农村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C 农村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能力访谈提纲 |
致谢 |
(6)提高初中物理教师执教能力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初中物理教师执教能力提高策略的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当前初中物理教师应具备的执教能力结构模型的建构 |
第3章 中学物理教师执教能力现状调查 |
3.1 调查前期 |
3.2 中学物理教师执教能力现状分析(教师问卷) |
3.3 中学物理教师执教能力现状分析(学生问卷) |
3.4 开放式问题汇总分析 |
3.5 总结 |
第4章 执教能力现状成因分析 |
4.1 教师基本素养参差不齐 |
4.2 物理教师存在职业倦怠 |
4.3 太过注重应试教育 |
4.4 教师专业发展华而不实 |
第5章 提升初中物理教师执教能力的对策 |
5.1 提高物理教师的基本素养 |
5.2 提升研读学生能力 |
5.3 转变教育理念 |
5.4 物理教师执教能力自主发展 |
第6章 教师执教能力提高的实践与结果 |
6.1 实验对象 |
6.2 实验方法 |
6.3 实施结果 |
6.4 实验结论 |
6.5 实施评价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2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3 :访谈调查问题汇总 |
致谢 |
(7)中学物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现状和提升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中学物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背景 |
1.2 中学物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现状 |
1.2.1 教师研究的状况 |
1.2.2 教师能力的研究 |
1.2.3 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的研究 |
1.3 中学物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路线与方法 |
1.4.1 研究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能力与能力结构 |
2.2 教师能力结构 |
2.3 物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
第3章 构建物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结构 |
3.1 理论基础 |
3.1.1 建构主义 |
3.1.2 教师专业发展论 |
3.1.3 物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 |
3.2 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
3.2.1 现有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结构的不足 |
3.2.2 物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要素研究现状 |
3.3 构建物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结构 |
第4章 物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现状的调查 |
4.1 物理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调查 |
4.1.1 调查目的 |
4.1.2 调查对象 |
4.1.3 调查方法 |
4.2 物理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调查问卷设计 |
4.2.1 课程资源开发前期的问卷编制 |
4.2.2 课程资源开发中期的问卷编制 |
4.2.3 课程资源开发后期的问卷编制 |
4.3 物理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调查问卷的试测 |
4.3.1 试测问卷的信度分析 |
4.3.2 试测问卷的效度 |
4.3.3 正式问卷的生成及发放 |
第5章 物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
5.1 物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现状 |
5.1.1 整体现状分析 |
5.1.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3 各维度统计分析 |
5.1.4 个人基本信息与物理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的差异分析 |
5.1.5 调查结论 |
5.2 物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现状存在的问题 |
5.2.1 物理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整体较差 |
5.2.2 多数教师沟通与协调的方式比较单一 |
5.2.3 多数教师评价与反思的方式比较单一 |
5.2.4 设计与制作实验教具的能力一般 |
5.2.5 开发物理仿真实验的能力严重不足 |
5.2.6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的能力一般或比较弱 |
第6章 物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的提升策略 |
6.1 教师方面 |
6.1.1 树立终身学习观 |
6.1.2 提高课程资源开发意识 |
6.1.3 完善知识结构 |
6.1.4 重视能力的培养 |
6.1.5 注重与多方合作 |
6.2 学校方面 |
6.2.1 设立教育经费专项投入 |
6.2.2 成立课程资源开发小组 |
6.2.3 建立完备的教师培训模式 |
第7章 研究结果与展望 |
7.1 研究结果 |
7.2 展望 |
7.2.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2.2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学物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现状的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新手与专家型高中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行为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引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五)研究框架与思路 |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三、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行为理论探讨 |
(一)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行为的内涵 |
(二)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行为的特点 |
(三)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行为的类型 |
(四)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行为的结构 |
(五)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行为的发展阶段 |
(六)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行为的影响因素 |
(七)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行为的评价指标 |
四、新手与专家型高中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行为比较分析 |
(一)分析目的 |
(二)分析对象 |
(三)工具设计 |
(四)结果与分析 |
五、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提升建议 |
六、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初中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衔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物理实验教学 |
2.1.2 “衔接” |
2.2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
2.2.1 物理实验教学理论 |
2.2.2 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 |
2.2.3 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
2.2.4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3章 初中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衔接问题的调查研究 |
3.1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 |
3.1.1 初中生物理实验学习现状的调查 |
3.1.1.1 调查目的 |
3.1.1.2 调查对象 |
3.1.1.3 调查问卷的编制及施测 |
3.1.1.4 调查结果统计 |
3.1.2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 |
3.1.2.1 调查目的 |
3.1.2.2 调查对象 |
3.1.2.3 调查问卷的编制及施测 |
3.1.2.4 调查结果统计 |
3.2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 |
3.2.1 高中生物理实验学习现状的调查 |
3.2.1.1 调查目的 |
3.2.1.2 调查对象 |
3.2.1.3 调查问卷的编制及施测 |
3.2.1.4 调查结果统计 |
3.2.2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 |
3.2.2.1 调查目的 |
3.2.2.2 调查对象 |
3.2.2.3 调查问卷的编制及实施 |
3.2.2.4 调查结果统计 |
3.3 初中与高中物理实验衔接教学现状调查结果讨论与总结 |
第4章 初中与高中物理实验衔接问题产生原因的探究 |
4.1 初中与高中实验教学内容分析 |
4.1.1 实验测量仪器结构和原理由简单变化为复杂 |
4.1.2 实验由定性延伸到定量 |
4.1.3 教学目标从低层次变化为高层次 |
4.1.4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的变化 |
4.2 对学生能力要求的变化 |
4.2.1 数学能力要求 |
4.2.2 思维能力要求 |
4.2.3 操作要求 |
4.2.4 科学探究能力要求 |
4.3 教学方式的变化 |
第5章 初中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衔接问题的优化建议 |
5.1 巧用课堂生成性资源,适当对实验知识进行拓展与延伸 |
5.2 增设过渡性的半定量实验,提高学生的量化分析意识 |
5.3 引导学生亲历探究实践过程,破除认知误区 |
5.4 根植学生学情,准确把握实验教学的生长点 |
5.5 对初高中物理衔接的建议 |
5.5.1 中学物理教师应立足课本,加强“跨学段”研讨 |
5.5.2 物理教材的编写应体现数学与物理的密切联系 |
5.5.3 高中阶段开设预备实验室,为基础较差的学生补短板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初中学生物理实验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初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三 高中学生物理实验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四 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五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实验内容统计表 |
附录六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实验内容统计表 |
附录七 初高中物理实验衔接内容统计表 |
致谢 |
(10)农村初中物理课堂低效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课堂 |
二、课堂的低效 |
三、物理课堂的低效 |
第三章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三、主体教育理论 |
四、最近发展区理论 |
五、多元智能理论 |
第四章 农村初中物理课堂低效现状调查分析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一)访谈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数据分析法 |
四、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一)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二)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
(三)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五、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农村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
(二)农村初中学校物理教学设施不足 |
(三)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目的不明确 |
(四)农村初中物理教师专业能力亟待提高 |
第五章 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分析 |
一、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手段容易导致课堂低效 |
二、农村初中教师不能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导致课堂低效 |
三、农村物理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单调导致课堂低效 |
四、农村初中学校物理设施陈旧导致课堂低效 |
五、农村初中物理课堂学生学习动机和能力不足导致课堂低效 |
第六章 农村初中物理课堂低效的应对策略 |
一、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手段 |
二、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
三、实现教学内容和结构的不断优化 |
四、改变教学观念和增强课堂趣味性 |
五、不断提高物理教师专业素养 |
六、引导学生增强物理学习能力 |
七、及时更新质量较高的物理教学器材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农村中学物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学物理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现状调查研究[D]. 王婷.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2]深度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 崔碧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3]乡村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类科普视频应用的实践研究[D]. 张岚.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4]TPACK视域下卓越中学物理教师的培养研究[D]. 刘欣倩.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5]农村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河北省农村高中为例[D]. 顾秀莹.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提高初中物理教师执教能力的对策研究[D]. 赵康. 西南大学, 2020(05)
- [7]中学物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现状和提升策略[D]. 陈瑞.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8]新手与专家型高中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行为比较研究[D]. 轩有为.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初中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衔接问题研究[D]. 凌宇飞.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农村初中物理课堂低效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研究[D]. 刘洋.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