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ffect of Initial Load on the MechanicalProperties of Concrete Beam Strengthenedwith Extraneous Prestress(论文文献综述)
徐佳奇[1](2021)在《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预应力CFRP格栅复合加固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研究》文中认为FRP加固技术因其操作简单,加固费用低,加固效果好等因素而被日益推广,但一般的粘贴加固方法FRP材料强度无法充分利用,作为界面粘结剂的环氧树脂胶使用年限较短,不耐高温、耐火极限较短,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譬如湿度较高或冻融环境下其界面耐久性差。故本文采用预应力CFRP格栅与具有高延性的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来发展一种新型的加固技术,以解决FRP材料强度利用率不高和传统界面粘结剂寿命短等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设计了CFRP格栅张拉装置,采用自行设计的张拉装置对格栅施加不同预应力,并与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复合对加固梁进行了抗弯加固与受弯性能试验研究,分别从梁的破坏形态、荷载-挠度曲线、混凝土应变、格栅与钢筋拉应变等角度,对比分析了试验变量(不同预应力、不同格栅层数)对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预应力CFRP格栅复合加固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影响。(2)使用DIANA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基于ECC-FRP复合层与混凝土界面发生粘结滑移和不考虑粘结滑移两种模型对加固后的受弯梁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并针对不同的预应力度开展参数敏感性分析。(3)分析了加固梁的破坏形态和破坏机理,建立了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预应力CFRP格栅复合加固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理论分析模型。特别是针对试验中ECC-CFRP复合层发生端部剥离破坏和跨中CFRP格栅发生断裂两种破坏模式,提出了合理的承载能力计算公式。(4)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表明: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预应力CFRP格栅复合加固混凝土梁相较于对比梁以及预应力等级为0%的CFRP格栅加固梁,梁的跨中变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开裂荷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梁的抗弯承载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刘奥[2](2021)在《CTRM加固二次受力钢筋混凝土T型梁抗剪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纤维织物网辅以水泥砂浆加固(Textile Reinforced Mortar,简称TRM)是一种新型加固方式。TRM加固是将纤维增强材料编织成网格形状,再采用水泥砂浆作基相涂抹至混凝土表面,所采用的纤维复合材料主要有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AFRP)等,加固层基体可以是高性能复合砂浆、其他水泥砂浆或者是比较细小的混凝土。碳纤维网增强的高性能复合砂浆(CFRP-TRM,简称CTRM)加固受力构件的优势在于CFRP网格作为加固层增强相,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作为加固层基相,基相和界面剂中的硅酸钙水合物会生长进CFRP网格纤维和被加固部位的原混凝土中,这样就使得三者之间有足够的握裹力和锚固力及整体性,形成了类似抗剪的锁扣和锚固关系。因高性能复合砂浆内部有碳纤维网格的存在,使得加固层的抗拉性能得到显着增强,而高性能复合砂浆是一种无机胶凝水泥砂浆,与混凝土的材性相差不大,可以和原构件的混凝土更好的结合在一起,防止出现剥离破坏。本文主要针对在二次受力不卸荷载的情况下,研究CTRM加固后钢筋混凝土T型梁的抗剪性能。试验共设计浇筑4根相同的钢筋混凝土T型梁,其中一个为对比试件TL0,另外三个是在不同预损程度下的试件TL1、TL2、TL3,采用CTRM结合机械钢板锚固的方式对试验梁的剪跨区进行U型包裹加固。全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CTRM加固的钢筋混凝土T型梁与对比梁相比抗剪承载能力有着明显提高,改善了钢筋混凝土T型梁的最终破坏形态。(2)随着预加载程度越低,CTRM加固钢筋混凝土T型梁的极限抗剪承载力提升幅度就越大。(3)基于试验研究和数值分析,利用ANSYS软件对4根钢筋混凝土T型梁进行有限元模拟,然后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模拟了截面形状不同,对钢筋混凝土梁力学性能的影响。(4)对CTRM加固钢筋混凝土T型梁施工流程的初步探索,归纳总结了一套CTRM加固施工工艺,为实际工程的加固提供一些经验参考。
王兴超[3](2021)在《CFRP部分粘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缩写为CFRP)是一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混凝土梁加固材料。在桥梁工程中,CFRP常用于抗弯加固和修复,在梁底沿着桥梁方向进行粘贴,与钢筋共同承担拉力,起到抑制开裂、降低挠度的作用。通常,CFRP被假定与梁底面完美粘结;然而,因为桥梁往往直接暴露于恶劣环境中,且施工时可能存在缺陷,所以经常出现桥梁底面与CFRP脱胶的情况,导致混凝土梁底面受力不均匀,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CFRP加固桥梁的力学性能。目前,关于CFRP脱胶情况对梁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较少。为了定量分析脱胶对CFRP加固混凝土梁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后期修复提供依据,本文对CFRP部分粘贴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受力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未粘结比的概念,以此无量纲量来描述跨中未粘结区域的相对大小;其次,本文研究了不同锚固方式下,存在未粘结区域的梁的力学性能;最后,本文提出了与未粘结比相关的极限荷载和开裂荷载的计算公式,并推荐了用于有限元计算的模型,两者均与试验值吻合较好。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CFRP部分粘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在两种涂胶方法下的抗弯性能研究本试验一共制作了12根钢筋混凝土梁,试验变量为未粘结比(0,0.1,0.2,0.3,0.4,0.5)和涂胶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当未粘结段限于纯弯段时,梁的极限荷载基本随未粘结比的增大呈线性下降;当未粘结段延伸到剪弯段后,梁的极限荷载会有所回升,而开裂荷载和CFRP应变则与未粘结比关系不显着。同时,从CFRP贴近梁的一侧进行浸渍的部分粘贴试件,即文中涂胶方法A,相比全粘贴试件有着相近或更好的延性。(2)CFRP部分粘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在两种CFRP厚度和三种锚固方式下的抗弯性能研究本试验一共制作了26根钢筋混凝土梁,试验变量为未粘结比(0,0.1,0.2,0.3),CFRP厚度(0.167mm,0.334mm)和锚固方式(垂直U型箍,斜向U型箍,机械锚固)。试验发现,机械锚固和斜向U型箍在极限荷载和刚度方面优于垂直U型箍,同时能够延缓剥离破坏的发生,具有更加优越的力学性能。(3)CFRP部分粘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在垂直U型箍下的理论开裂和极限荷载研究在第一阶段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线性拟合的部分粘贴CFRP钢筋混凝土梁在垂直U型箍锚固方式下的理论极限荷载公式,并基于弹性力学原理推导了所有梁的开裂荷载公式。该理论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4)CFRP部分粘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在不同锚固方式下的有限元分析在第二阶段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工作,提出了数值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当未粘结区域位于纯弯段时,有限元模型得到的开裂荷载与极限荷载与试验值的吻合程度较好。同时,该有限元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试验的跨中位移-荷载曲线和破坏模式。
曹明扬[4](2021)在《预应力CFRP板加固RC梁静载及疲劳性能数值模拟与性能预测》文中指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公路桥梁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与此同时,由于服役时间过久、车辆超载等问题导致许多隐患,预应力碳纤维(C 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CFRP)板加固技术由于其易于施工、加固效果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桥梁结构加固补强中。本文以预应力CFRP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为研究对象,建立其有限元模型,探究预应力水平、加固前持荷水平等因素对于加固梁抗弯性能的影响。另外,本文基于课题组提出的可更换加固方法,建立了钢板-预应力CFRP板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有限元模型,利用基于累积损伤效应的复合加固梁在疲劳荷载下的有限元模拟方法,验证了复合加固的加固效果。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预应力CFRP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实验建立了预应力CFRP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预应力水平、是否有粘结以及加固前持荷水平对于加固梁抗弯性能的影响。(2)通过分析疲劳荷载下钢板-预应力CFRP板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各组成部分的材料特点及退化性能,建立了基于累积损伤效应的钢板-预应力CFRP板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在疲劳荷载下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并简化了疲劳计算过程。(3)建立了钢板-预应力CFRP板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有限元模型,利用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模拟复合加固梁在超载情况下的疲劳性能,通过与实验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通过分析复合加固梁的挠度、混凝土应变、受拉区钢筋应变等随荷载周次的变化情况,得到结论:复合加固梁能够延缓疲劳荷载下裂缝的发展、剩余承载力的降低,减小梁在疲劳荷载下的挠度、提高梁的疲劳使用寿命。
程小乾[5](2021)在《CFRP加固切口钢筋混凝土梁破坏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纤维增强聚合物(FRP)被大量应用在加固和修复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这种大范围的应用一方面是由于该材料优异的力学性能,另外一方面是由于施工的方便和快速。外贴碳纤维板技术被大量应用在抗弯和抗剪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结构中,该技术是通过环氧树脂材料将碳纤维板贴在钢筋混凝土梁的底部,从而分担部分钢筋的受拉应力,进而增大原有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刚度和承载能力。另外,针对由于锈蚀或者疲劳载荷导致的钢筋抗拉强度降低的钢筋混凝土梁构件,通过外加碳纤维板条,可以承担梁在受弯载荷下的拉应力,从而恢复缺陷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大量的试验和工程案例表明,FRP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形态之一是外贴FRP板和混凝土表面的剥离。该破坏模式通常发生在钢筋受压破坏和钢筋受拉屈服之前,是限制加固效果的关键性因素。这与传统混凝土梁遇到的钢筋屈服和混凝土压碎的破坏模式不同,截面剥离取决与FRP板与原有混凝土梁面之间的剪应力,因此不能通过传统钢筋混凝土梁设计思路中所采用的截面应力分析来达成。因此对于FRP界面剥离机理的研究和对剥离载荷的预测也是近几年的热门研究课题。本文中,为了验证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力学表现,以及分析其剥离破坏机理,设计实施了FRP加固预制裂缝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试验。为了方便对于界面剥离开始位置的预测和对局部FRP板受拉变形的精确测量,在贴碳纤维板之前,首先在钢筋混凝土梁的受拉面预制竖向裂缝,来产生界面局部的应力集中,从而触发此处的界面剥离。为了研究不同加载方式以及不同裂缝位置对于加固效果的影响,采用了三点和四点加载,裂缝的形式包括了在梁中心长度位置的单裂缝和沿中心位置对称的双裂缝。在试验过程中,对于FRP加固钢筋混凝土的载荷,变形和FRP板的轴向变形进行了测量,并对钢筋混凝土梁内的裂缝扩展进行了视频观测记录。试验测量结果表明,在经过FRP板加固后,缺陷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有显着提升。FRP板在试验过程中承担了大量拉力,并且通过界面的逐渐剥离而增强了加固梁的变形能力。通过对于试验现象分析得到构件的破坏机理如下:初始弹性阶段随着载荷增加,梁的竖向变形线性增加,但此时FRP板的贡献较小;随着裂缝处受拉混凝土的脆性破坏裂缝长度迅速扩展,此时拉应力迅速传递到FRP板上。随着载荷的增加,FRP板中的拉应力和切口附近的界面应力逐渐增加。当界面应力达到临界值时,剥离产生并逐渐沿轴向扩展。最终在界面剥离扩展到板端的时候,构件完全失效破坏。在对比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作者进行了了外贴FRP板加固预制切口的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梁的理论强度分析。首先在加固普通无预制裂缝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计算的基础上推得外贴FRP板加固有切口的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刚度计算公式,然后基于本文的试验结果,给出了对于极端损伤情况下所推荐的损伤系数。图 [58] 表 [5] 参 [56]
金辉[6](2021)在《锚贴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装配式空心板桥试验与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装配式小铰缝空心板桥由于横向连接薄弱,极易出现铰缝损伤、铺装开裂或单板受力等问题,常用的加固方法实际应用效果不佳。本文基于钢混组合结构的概念,提出了跨铰缝锚贴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A-SCR),并开展了相应的试验与理论研究,包括A-SCR加固RC梁承载力试验、空心板横向连接性能试验以及整桥足尺试验研究;基于试验结果,开展了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方法与加固后承载力计算方法的理论研究;通过有限元数值计算,分析了加固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通过实桥应用研究形成A-SCR加固技术设计、施工方法与检测评估成套技术。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针对A-SCR加固RC梁后承载力计算方法问题,开展了加固试验和理论研究。通过分析加载历史、锚栓间距、钢板面积以及加固范围对加固后承载力的影响,验证了加固后截面应变依然符合平截面假定。基于弹塑性理论,提出了A-SCR加固RC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可用于A-SCR加固RC梁抗弯承载力计算。2)针对A-SCR加固后空心板横向受力性能问题,分别制作了采用不同高度型钢混凝土加固的横向节段试件。通过单点和两点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了加固型钢混凝土高度对加固后空心板的横向荷载分布、抗弯刚度、竖向抗剪和剪切刚度等的影响。研究表明,A-SCR加固增强了铰缝刚度,可大幅提高板间抗剪能力并能够承受横向弯矩,但型钢混凝土高度对空心板抗弯能力和刚度影响较小。3)为了研究加固后荷载横向分布规律和受力性能等问题,开展了足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A-SCR加固铰缝破坏的空心板,在不修复铰缝的情况下能有效的恢复板间传力,并大幅提升梁板的整体刚度。4)针对A-SCR加固后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方法问题,基于考虑板间的竖向剪切刚度和弯曲刚度,提出了修正的刚接板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方法。利用试验测得的接缝转动刚度系数和剪切刚度系数,采用本文所提的修正刚接板法计算了足尺试验桥的横向分布系数。对比足尺试验实测值、铰接法、刚接法以及本文所提修正刚接板法的横向分布系数计算结果,发现本文所提修正刚接板法更符合足尺试验实测值,表明本文所提修正刚接板法可以作为A-SCR加固装配式空心板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方法。5)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开展了采用A-SCR方法的不同加固长度、加固高度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增大加固长度可以提升桥梁整体刚度,但对空心板跨中的应力和各板的横向分布结果影响较小。A-SCR加固可以大幅降低桥面现浇层的主拉应力和铰缝主拉应力,有效改善桥面铺装和铰缝的工作性能,揭示了A-SCR方法对装配式空心板桥预防性加固的机理;通过改变加固构造高度参数分析,发现加固构造高度在10cm~15cm范围变化对梁板刚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以及纵向应力影响较小,当加固构造高度过小会出现加固构造破坏,加固高度过大容易造成应力集中破坏。6)针对A-SCR加固空心板桥的工程应用问题,开展了实桥加固工程应用研究,形成了相对简便易行的加固设计、施工方法。通过实桥加固前、后的荷载试验对比,发现加固后横向传递得到恢复,桥梁的整体刚度得到大幅提升,表明本文提出的加固方法效果显着。
冷玉坤[7](2021)在《高强灌浆料加固既有RC梁抗弯性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交通业的蓬勃发展,除了新建桥梁之外,对于一些在役年限较长的桥梁,也亟需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增大截面加固法作为一种常用的桥梁加固方法,由于其具有施工简捷、应用范围广且技术成熟等特点,在桥梁加固领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但若采用普通混凝土作为新增材料对构件进行加固,不仅易开裂,还会导致新旧混凝土间黏结强度降低。随着近些年对高强灌浆料的不断深入研究,高强灌浆料的优异性能已普遍被工程界所认同,并逐渐将其应用于加固行业中。已有研究资料表明,将高强灌浆料作为新增材料加固RC梁是一种经济、耐用且高效的加固手段。本文在联系工程实际的基础上设计了9根高强灌浆料加固梁和2根一次浇筑对比梁,并采用增大截面法单侧加固形式,对各试验梁在不同条件影响下的抗弯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本文考虑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初始受力水平、加固层厚度、植筋间距以及加固纵筋配筋率,研究不同设计参数对加固梁的裂缝发展、应力分布、抗弯性能和破坏形态的影响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强灌浆料作为新增加固材料,可有效提高加固梁的力学性能和安全性能;梁底加固厚度的增加只能在有限范围内改善新旧纵筋的受力差异,对加固梁抗弯承载力的提高并不明显;适当的植筋间距对新老混凝土间黏结性能有较好的影响,但采取不同的植筋间距对加固梁的抗弯性能影响程度不大;随着梁底加固纵筋配筋率的提高,加固梁的抗弯承载力会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趋势;随着初始受力水平的提高,各加固梁的抗弯承载力随之降低,且构件刚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退化。基于试验结果,提出高强灌浆料增大截面加固RC梁的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同时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ABAQUS对试验加载过程进行模拟,并提出能正确模拟高强灌浆料加固梁的数值模型,与试验结果进行比对,结果显示其精度良好。上述研究成果明确了不同设计参数对高强灌浆料加固RC梁抗弯性能的影响,可为实桥加固改造工程提供依据。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8](2021)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包括结构设计、建造技术、运维保障、防灾减灾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桥梁工程学科在新材料与结构体系、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抗灾变能力、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桥梁结构设计方面重点探讨了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深水桥梁基础的研究现状;桥梁建造新技术方面综述了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快速建造技术;桥梁运维方面总结了桥梁检测、监测与评估加固的最新研究;桥梁防灾减灾方面突出了抗震减震、抗风、抗火、抗撞和抗水的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桥梁工程领域各方向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初稿)
刘云雁[9](2020)在《氯盐环境下锈蚀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因其材料组成及力学特征较易受到自然环境的侵蚀,引起力筋锈蚀、混凝土开裂、预应力损失及结构承载性能退化等。近年来,沿海地区公路及铁路桥梁耐久性问题日益突显,已成为土木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相关研究仍然较为有限。为此,本文对氯盐环境下钢绞线-混凝土粘结性能退化机理、局部/全梁锈蚀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性能劣化规律以及CFRP增强效果等开展了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声发射监测及数值模拟。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氯盐环境下锈蚀钢绞线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研究。利用湿盐砂加速腐蚀试验及中心拔出试验,分析了氯盐环境下钢绞线-混凝土试件的开裂模式、锈缝宽度及铁锈填充等腐蚀效应,研究了钢绞线锈蚀率、有效粘结长度、箍筋及CFRP加固等因素对钢绞线混凝土粘结-滑移曲线、旋转滑移速率、粘结强度及失效模式等粘结性能的劣化影响。可知,以锈蚀率1.5%为界,粘结滑移曲线发展模式显着改变,粘结强度呈先增大后降低趋势。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与指数系数a、粘结强度τs有关的钢绞线混凝土粘结-滑移简化计算模型。建立相关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模拟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通过声发射技术,得到了声发射振铃计数、能量及持续时间等参数与钢绞线混凝土粘结性能间的关系,据此可对钢绞线与混凝土粘结失稳时刻及混凝土损伤演变过程进行表征。(2)氯盐环境下局部锈蚀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腐蚀效应及抗弯性能研究。通过湿盐砂加速腐蚀试验,研究了预应力混凝土梁纯弯段锈蚀开裂过程及其自振频率的变化规律。可知混凝土的开裂速率随预应力程度的提高而增大,以锈蚀率1%为界,前四阶自振频率呈先增大后降低趋势,锈蚀率较高时,高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高阶频率下降较明显。通过低周单向循环加载试验,研究了局部氯盐腐蚀及预应力程度对预应力混凝土梁应变分布、开裂荷载、极限荷载、短期抗弯刚度、峰值挠度、极限挠度、残余挠度、开裂速率及残余缝宽等抗弯性能的影响,可知氯盐环境下局部锈蚀高预应力混凝土的抗弯性能劣化较显着。(3)氯盐环境下全锈蚀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腐蚀效应及抗弯性能研究。基于氯盐溶液加速腐蚀试验,分别采用半电池电位、超声回弹、模特测试等方法对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锈蚀进程进行评价。通过四点弯曲试验,研究了全锈蚀预应力混凝土梁力学性能退化规律。通过与局部锈蚀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极限荷载、极限挠度及抗弯刚度损失过程对比,可知,跨中纯弯段锈蚀对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退化较为关键。基于有限元法建立全锈蚀预应力梁数值模型,对其抗弯性能及钢绞线滑移行为进行模拟,模拟值与试验值较吻合;采用高斯混合模型对声发射参数(RA、AF)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混凝土拉伸及剪切开裂的分布特征,并通过声发射b值对混凝土损伤扩展过程进行表征。(4)CFRP增强锈蚀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采用细石混凝土及CFRP对全锈蚀预应力混凝土梁修复加固,研究了 CFRP增强前后锈蚀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极限荷载、极限挠度、延性系数、钢绞线滑移及弯曲开裂速率等抗弯性能的退化规律;对比分析CFRP增强前后声发射参数(RA、AF、累计振铃计数、累计能量及b值)随荷载等级的变化特征,进而得到了 CFRP对锈蚀预应力混凝土梁损伤开裂行为的影响。综合可知,CFRP有效抑制了锈蚀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弯曲开裂,使其抗弯承载力得到明显提高。
王健[10](2020)在《荷载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梁锈胀劣化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再生混凝土可实现废弃混凝土的循环利用,减少砂、石等自然资源开采与建筑垃圾填埋,解决了部分环保问题,对实现建筑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再生混凝土具有较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在应用于实际工程结构之前,需对其结构性能进行大量试验研究。本文采用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荷载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梁的锈胀劣化机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通过再生混凝土梁加速锈蚀试验,研究了荷载与再生粗骨料(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简称RCA)取代率对纵向受拉钢筋及箍筋质量损失率的影响,建立了纵向受拉钢筋与箍筋质量损失率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不同荷载水平与不同RCA取代率下锈蚀再生混凝土梁加载破坏受力裂缝分布、荷载-跨中挠度曲线以及延性性能,建立了梁屈服弯矩、极限弯矩与纵向受拉钢筋最大质量损失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瞬时氯离子扩散系数计算方法。分析了氯离子侵蚀时间与混凝土应力耦合作用对瞬时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建立了考虑时间与应力耦合作用影响的氯离子浓度预测模型,并采用建立的预测模型对再生混凝土梁中纵向受拉钢筋初始锈蚀时间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提出的瞬时氯离子扩散系数计算方法简便、可行;氯离子浓度预测模型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可用于钢筋初始锈蚀时间的预测。建立了考虑碳化时间影响的应力影响系数计算模型及考虑拉应力与碳化时间耦合作用影响的碳化深度预测模型。以提出的碳化深度预测模型为基础,讨论了快速碳化时间与自然碳化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对再生混凝土梁中纵向受拉钢筋初始锈蚀时间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建立的应力影响系数计算模型和碳化深度预测模型均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用于钢筋初始锈蚀时间的预测。考虑外部荷载与铁锈填充层对钢筋锈蚀的影响,推导了混凝土保护层表面锈胀开裂时间理论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正常使用阶段,外部荷载对钢筋与混凝土界面开裂时钢筋临界锈蚀深度的影响较明显,而对混凝土保护层表面锈胀开裂时钢筋临界锈蚀深度的影响不大;外部荷载越大,钢筋临界锈蚀深度越小,且外部荷载对临界锈蚀深度的影响程度与铁锈填充层的厚度有关;外部荷载对保护层表面锈胀开裂时间的影响程度受实际铁锈体积膨胀率与铁锈填充层的影响。采用确定性分析方法与概率性分析方法对纵向受拉钢筋表面锈蚀深度分布及局部不均匀锈蚀程度进行了研究,揭示了荷载水平与RCA取代率对纵向受拉钢筋表面锈蚀深度分布及局部不均匀锈蚀的影响规律。研究了锈蚀时间、RCA取代率及荷载水平对梁受拉区锈胀裂缝发展规律的影响,采用概率方法分析了纵向锈胀裂缝宽度的分布规律。对现行规范中钢筋锈蚀深度计算式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修正式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适用于荷载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梁钢筋锈蚀深度的预测。利用既有试验数据,对现行规范中钢筋混凝土梁开裂弯矩计算式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修正式适用于未锈蚀再生混凝土梁及纵向受拉钢筋平均质量损失率低于3.5%的再生混凝土梁。基于再生混凝土梁加速锈蚀试验,对现行规范中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短期刚度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使其适用于荷载作用下的锈蚀再生混凝土梁。建立了纵向受拉钢筋强度利用系数与梁受拉区保护层表面最大纵向锈胀裂缝宽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梁受弯屈服时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协调系数与平均质量损失率之间的关系,可用于锈蚀再生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与屈服承载力的计算。
二、Effect of Initial Load on the MechanicalProperties of Concrete Beam Strengthenedwith Extraneous Prestres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ffect of Initial Load on the MechanicalProperties of Concrete Beam Strengthenedwith Extraneous Prestress(论文提纲范文)
(1)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预应力CFRP格栅复合加固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ECC研究现状分析 |
1.3 非预应力FRP加固梁研究现状分析 |
1.4 预应力CFRP加固梁研究现状分析 |
1.5 纤维网格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梁研究现状分析 |
1.6 存在的问题 |
1.7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8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预应力CFRP格栅复合加固梁受弯性能研究 |
2.1 试验材料性能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材料性能 |
2.2 试验方案 |
2.3 试件制作 |
2.3.1 加固梁浇筑 |
2.3.2 预应力张拉装置及CFRP格栅张拉 |
2.3.3 复合层施工 |
2.4 试验装置、测点布置和加载过程 |
2.5 试验结果分析 |
2.5.1 梁的破坏形态分析 |
2.5.2 梁的荷载-挠度曲线分析 |
2.5.3 混凝土应变分析 |
2.5.4 梁的受拉钢筋应变分析 |
2.5.5 梁顶压应变分析、格栅拉应变分析 |
2.6 试验变量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性能水泥基复材—预应力CFRP格栅复合加固梁受弯性能有限元分析 |
3.1 Diana Fea软件计算原理及方法 |
3.2 单元类型 |
3.3 裂缝模型 |
3.4 材料模型 |
3.5 CFRP预应力施加 |
3.6 钢筋及复合层与混凝土界面的本构模型 |
3.7 考虑CFRP-ECC复合层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的数值模拟分析 |
3.7.1 破坏模式对比 |
3.7.2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 |
3.7.3 混凝土梁应力分布 |
3.7.4 钢筋骨架应力分布 |
3.7.5 ECC层应力分布 |
3.7.6 CFRP格栅应力分布 |
3.8 不考虑ECC-FRP复合层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的数值模拟分析 |
3.8.1 破坏模式对比 |
3.8.2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 |
3.8.3 混凝土梁应力分布 |
3.8.4 钢筋骨架应力分布 |
3.8.5 ECC层应力分布 |
3.8.6 CFRP格栅应力分布 |
3.9 有粘结滑移、无粘结滑移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高性能水泥基复材—预应力CFRP格栅复合加固梁受弯性能理论分析 |
4.1 基本假定 |
4.2 公式推导 |
4.2.1 消压阶段 |
4.2.2 开裂荷载计算 |
4.2.3 屈服弯矩计算 |
4.2.4 极限承载力计算 |
4.3 理论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CTRM加固二次受力钢筋混凝土T型梁抗剪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发展现状 |
1.3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作与种类 |
1.4 加固法优缺点分析 |
1.5 碳纤维织物网增强的高性能复合砂浆(CTRM)加固 |
1.6 国内外加固研究现状 |
1.6.1 国内加固研究现状 |
1.6.2 国外加固研究现状 |
1.6.3 国内二次受力加固研究现状 |
1.6.4 国外二次受力加固研究现状 |
1.7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CTRM加固二次受力T型RC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
2.1 试验研究内容 |
2.2 试验材料性能 |
2.2.1 混凝土材料性能测试 |
2.2.2 钢筋材料性能测试 |
2.2.3 CFRP网格材料性能测试 |
2.2.4 高性能复合砂浆材料性能测试 |
2.3 试件设计和制作 |
2.3.1 试件设计 |
2.3.2 试件制作 |
2.4 CTRM抗剪加固施工工艺 |
2.5 试验仪器 |
2.5.1 试验仪器 |
2.5.2 试验装置、加载制度及数据测量内容 |
2.6 预损加载 |
2.7 钢筋混凝土T型梁试验 |
2.7.1 各试验梁试验现象 |
2.7.2 各试验梁最终破坏对比 |
2.8 试验结果分析 |
2.8.1 CTRM在抗剪加固过程中的贡献 |
2.8.2 裂缝开展及分布简图 |
2.8.3 荷载-位移的变化规律及分析 |
2.8.4 荷载-钢筋应变变化规律及分析 |
2.8.5 碳纤维网格应变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TRM加固二次受力T型RC梁的ANSYS数值模拟分析 |
3.1 简介 |
3.2 建立有限元模型 |
3.2.1 各材料单元及参数的选取 |
3.2.2 材料的本构模型 |
3.2.3 建立模型及网格划分 |
3.3 边界条件与加载求解 |
3.3.1 模型边界条件与加载 |
3.3.2 模型的求解及收敛控制 |
3.4 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3.4.1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 |
3.4.2 对比梁与CTRM加固梁的应力云图 |
3.4.3 对比梁与CTRM加固梁最终破坏裂缝分布 |
3.5 钢筋混凝土T型梁与钢筋混凝土矩形梁对比 |
3.5.1 钢筋混凝土T型梁与钢筋混凝土矩形梁应力云图 |
3.5.2 未加固矩形梁与CTRM加固矩形梁的钢筋应力对比 |
3.6 未加固钢筋混凝土T型梁和矩形梁的钢筋应力对比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TRM加固二次受力T型RC梁抗剪理论计算 |
4.1 基本理论与假设 |
4.1.1 斜截面受力及破坏分析 |
4.1.2 钢筋混凝土梁受力及破坏分析 |
4.1.3 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力性能影响的主要因素 |
4.1.4 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 |
4.1.5 钢筋混凝土T型梁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
4.2 CTRM加固梁抗剪承载力计算 |
4.2.1 CTRM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剪力传递机理 |
4.2.2 CTRM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分析 |
4.2.3 CTRM加固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 |
4.2.4 CTRM加固钢筋混凝土梁二次受力影响系数δ |
4.2.5 CTRM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
4.2.6 试验值、模拟值及理论值的极限抗剪承载力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3)CFRP部分粘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CFRP部分粘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研究现状 |
1.3 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锚固研究现状 |
1.4 ABAQUS在混凝土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应用现状 |
1.5 CFRP粘结有限元模型研究现状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两种涂胶方法下CFRP部分粘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件设计 |
2.2.3 四点弯曲试验设计 |
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3.1 极限荷载 |
2.3.2 开裂荷载 |
2.3.3 荷载-跨中挠度关系 |
2.3.4 极限荷载时梁底CFRP应变 |
2.3.5 裂缝形态与发展 |
2.3.6 破坏模式 |
2.4 小结 |
3 三种锚固方式下CFRP部分粘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件设计 |
3.2.3 四点弯曲试验设计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极限荷载 |
3.3.2 开裂荷载 |
3.3.3 荷载-跨中挠度关系 |
3.3.4 极限荷载时梁底CFRP应变 |
3.3.5 延性 |
3.3.6 裂缝形态与发展 |
3.3.7 破坏模式 |
3.4 小结 |
4 CFRP部分粘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有限元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本构关系与有限元建模 |
4.2.1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4.2.2 混凝土的损伤 |
4.2.3 CFRP,钢筋的材料属性及CFRP与混凝土的粘结行为 |
4.2.4 阻尼 |
4.3 模型的建立与计算方法 |
4.3.1 模型的建立 |
4.3.2 荷载及加载方式 |
4.3.3 相互作用与接触 |
4.3.4 分析步 |
4.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4.1 极限荷载 |
4.4.2 开裂荷载 |
4.4.3 荷载-跨中挠度关系 |
4.4.4 CFRP最大应变 |
4.4.5 破坏模式 |
4.5 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主要符号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预应力CFRP板加固RC梁静载及疲劳性能数值模拟与性能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FRP加固RC梁研究现状 |
1.2.2 预应力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研究现状 |
1.2.3 CFRP板与钢板复合加固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2 预应力CFRP板加固RC梁静载条件下有限元模拟 |
2.1 引言 |
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2.1 模型参照试验工况概述 |
2.2.2 材料本构关系及界面属性 |
2.2.3 建模过程 |
2.3 模拟结果对比验证 |
2.4 参数分析 |
2.4.1 是否有粘结 |
2.4.2 CFRP预应力影响 |
2.4.3 加固前持荷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钢板-CFRP板复合加固RC梁疲劳荷载下有限元模拟分析方法 |
3.1 引言 |
3.2 钢筋混凝土结构疲劳破坏理论 |
3.2.1 疲劳的定义 |
3.2.2 疲劳荷载 |
3.2.3 疲劳强度 |
3.2.4 疲劳损伤累积理论 |
3.3 材料本构关系及性能退化 |
3.3.1 静载作用下材料本构关系及界面属性 |
3.3.2 常幅循环荷载下材料性能的退化 |
3.4 疲劳荷载下模型破坏准则 |
3.4.1 混凝土疲劳破坏准则 |
3.4.2 钢筋疲劳破坏准则 |
3.4.3 疲劳性能计算方法 |
3.4.4 疲劳循环加载次数简化理论 |
3.5 本章小结 |
4 钢板-CFRP板复合加固RC梁疲劳荷载下数值模拟验证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1 模型参照试验概述 |
4.2.2 材料力学性能及本构关系 |
4.3 模拟结果对比验证 |
4.3.1 静载下对比验证 |
4.3.2 疲劳荷载下对比验证 |
4.4 常幅循环荷载下钢板-CFRP板复合加固梁疲劳性能数值分析 |
4.4.1 寿命分析 |
4.4.2 挠度分析 |
4.4.3 加固梁主筋应力应变分析 |
4.4.4 疲劳荷载下混凝土受压区应变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CFRP加固切口钢筋混凝土梁破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概述 |
1.3 纤维复合材料(FRP)加固法 |
1.3.1 纤维加固的介绍 |
1.3.2 纤维加固技术及其特点 |
1.3.3 表面粘贴FRP加固技术 |
1.4 国内外纤维加固技术的发展情况 |
1.5 本试验内容和本文要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碳纤维板加固切口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试验现象 |
2.1 前言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件设计 |
2.2.2 试验梁制作 |
2.2.3 材料参数 |
2.2.4 加载与测试 |
2.3 试验现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碳纤维板玻璃破坏过程 |
3.2 试验结果 |
3.3 试件承载力与应变的分析 |
3.3.1 试件承载力的分析 |
3.3.2 试件应变的分析 |
3.4 各组梁试验荷载-挠度的对比分析 |
3.5 中间裂缝引起的破坏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部切口诱导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梁剥离破坏研究 |
4.1 破坏模式分类和特点分析 |
4.2 中部裂缝引起的界面剥离破坏研究和机理 |
4.3 由中心裂纹引起的界面剥离破坏现有的强度模型 |
4.4 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锚贴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装配式空心板桥试验与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A-SCR加固RC梁承载力研究 |
1.2.2 横向加固技术研究 |
1.2.3 铰缝性能的研究 |
1.2.4 横向分布计算及评估方法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装配式空心板桥加固基本理论 |
2.1 横向分布计算理论 |
2.1.1 铰接板法 |
2.1.2 刚接板法 |
2.1.3 G-M法 |
2.2 外加钢板加固抗弯计算理论 |
2.3 数值分析方法 |
2.3.1 有限元的基本思路 |
2.3.2 空心板有限元分析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SCR加固RC梁的承载力试验研究 |
3.1 试验目的及主要内容 |
3.2 试验概况 |
3.2.1 试验梁设计及制作 |
3.2.2 测点布置及加载方案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 |
3.3.2 混凝土、钢筋及钢板应变 |
3.3.3 混凝土与U钢板滑移测量结果 |
3.3.4 试验梁的挠度 |
3.3.5 承载力及延性分析 |
3.4 加固后单梁承载力计算公式 |
3.4.1 结构受力特点及破坏形态 |
3.4.2 抗弯承载力理论分析 |
3.4.3 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SCR横向连接性能试验研究 |
4.1 试验目的及主要内容 |
4.1.1 试验目的 |
4.1.2 试验主要内容 |
4.2 试验概况 |
4.2.1 试件的设计及制作 |
4.2.2 加载工况 |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1 横向抗弯性能试验 |
4.3.2 竖向抗剪性能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SCR加固装配式空心板的足尺试验研究 |
5.1 试验目的及主要内容 |
5.2 试验概况 |
5.2.1 足尺试验设计 |
5.2.2 加载工况、加载方式及测点布置 |
5.3 加固前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1 工况 1~工况 5 |
5.3.2 工况6 |
5.3.3 工况 7~工况 11 |
5.4 加固后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1 工况 12~工况 21 |
5.4.2 工况22 |
5.5 加固前、后效果对比分析 |
5.5.1 破坏荷载和模式 |
5.5.2 挠度和刚度 |
5.5.3 横向分布系数 |
5.5.4 应变 |
5.6 加固后数值分析方法验证 |
5.6.1 有限元建模 |
5.6.2 挠度和应变 |
5.6.3 横向分布系数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A-SCR加固空心板桥横向分布计算方法研究 |
6.1 正则方程 |
6.1.1 考虑接缝弹性刚度的横向分布 |
6.1.2 截面计算参数确定 |
6.2 接缝刚度系数测定 |
6.2.1 模型试验 |
6.2.2 试验结果 |
6.2.3 接缝刚度 |
6.3 理论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A-SCR加固装配式空心板桥有限元参数分析 |
7.1 结构参数及模型 |
7.1.1 结构参数 |
7.1.2 单元模拟 |
7.2 加载工况 |
7.3 影响参数分析 |
7.3.1 加固长度 |
7.3.2 加固高度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实桥应用及分析 |
8.1 工程概况 |
8.1.1 基本资料 |
8.1.2 主要病害 |
8.1.3 加固设计 |
8.2 加固前、后理论计算 |
8.2.1 计算基本参数 |
8.2.2 荷载效应计算 |
8.2.3 承载力验算 |
8.3 实桥荷载试验结果及分析 |
8.3.1 基本情况 |
8.3.2 试验结果 |
8.4 实桥加固后计算值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
8.4.1 横向分布系数 |
8.4.2 挠度 |
8.4.3 板底混凝土应变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创新点 |
3 下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高强灌浆料加固既有RC梁抗弯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桥梁结构加固的背景 |
1.2 桥梁结构加固的原因 |
1.3 桥梁结构常用加固方法 |
1.3.1 增大截面加固法 |
1.3.2 粘贴钢板加固法 |
1.3.3 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 |
1.3.4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
1.3.5 外包型钢加固法 |
1.3.6 增设支点加固法 |
1.4 高强灌浆料的由来及发展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试验模型设计与制作 |
2.1 材性试验 |
2.1.1 混凝土材性试验 |
2.1.2 钢筋材性试验 |
2.2 试验方案 |
2.2.1 试验梁设计 |
2.2.2 加固形式及工序 |
2.2.3 试验加载装置和加载制度 |
2.2.4 测点布置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1 试验现象及结果 |
3.2 抗弯承载力比较 |
3.3 加固梁与整浇梁对比分析 |
3.4 加固层厚度对加固梁抗弯性能的影响 |
3.5 植筋间距对加固梁抗弯性能的影响 |
3.6 加固纵筋配筋率对加固梁抗弯性能的影响 |
3.7 初始受力水平对加固梁抗弯性能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强灌浆料加固梁受弯承载力理论计算 |
4.1 基本假定 |
4.2 一次受力加固梁承载力计算 |
4.2.1 一次受力加固梁屈服荷载计算 |
4.2.2 一次受力加固梁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 |
4.3 二次受力加固梁承载力计算 |
4.3.1 加固纵筋滞后应变计算 |
4.3.2 二次受力加固梁屈服荷载计算 |
4.3.3 二次受力加固梁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 |
4.4 受弯极限承载力实用计算公式 |
4.5 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5章 高强灌浆料加固RC受弯构件的数值模拟分析 |
5.1 引言 |
5.2 高强灌浆料加固RC梁受弯试验模拟 |
5.2.1 原构件混凝土本构关系 |
5.2.2 高强灌浆料本构关系 |
5.2.3 钢筋本构关系 |
5.2.4 单元类型选择和网格划分 |
5.2.5 相互作用定义 |
5.2.6 边界条件模拟及荷载施加 |
5.3 有限元模拟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 桥梁工程研究新进展(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1新材料促进桥梁工程技术革新 |
1.2桥梁工业化进程与智能建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 |
1.3桥梁抗灾变能力显着提高 |
1.4桥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
1.5跨海桥梁深水基础不断创新 |
2桥梁结构设计 |
2.1桥梁作用及分析(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河北工程大学刘焕举老师提供初稿) |
2.1.1汽车作用 |
2.1.2温度作用 |
2.1.3浪流作用 |
2.1.4分析方法 |
2.1.5展望 |
2.2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2.2.1新型桥梁用钢的研发 |
2.2.2焊接节点疲劳性能 |
2.2.3钢结构桥梁动力行为 |
2.2.4复杂环境钢桥服役性能 |
2.2.5组合结构桥梁空间力学行为 |
2.2.6组合结构桥梁关键构造力学行为 |
2.2.7展望 |
2.3高性能材料 |
2.3.1超高性能混凝土(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提供初稿) |
2.3.2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2.3.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北京工业大学刘越老师提供初稿) |
2.3.4智能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2.3.5展望 |
2.4桥梁基础工程(同济大学梁发云老师提供初稿) |
2.4.1深水桥梁基础形式 |
2.4.2桥梁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
2.4.3桥梁基础动力特性分析 |
2.4.4深水桥梁基础工程面临的挑战 |
3桥梁建造新技术 |
3.1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3.1.1钢结构桥梁工程建设成就 |
3.1.2焊接制造新技术 |
3.1.3施工新技术 |
3.2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提供初稿) |
3.2.1预制装配桥梁上部结构关键技术 |
3.2.2预制装配桥墩及其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
3.2.2.1灌浆/灌缝固定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2.2.2无黏结预应力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3桥梁建造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
4桥梁运维 |
4.1监测与评估(浙江大学叶肖伟老师、湖南大学孔烜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崔闯老师提供初稿) |
4.1.1监测技术 |
4.1.2模态识别 |
4.1.3模型修正 |
4.1.4损伤识别 |
4.1.5状态评估 |
4.1.6展望 |
4.2智能检测(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2.1智能检测技术 |
4.2.2智能识别与算法 |
4.2.3展望 |
4.3桥上行车安全性(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4.3.1风荷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1车-桥气动参数识别 |
4.3.1.2风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1.3风浪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4风屏障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 |
4.3.2地震作用下行车安全性 |
4.3.2.1地震-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
4.3.2.2地震动激励特性的影响 |
4.3.2.3地震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2.4车-桥耦合系统地震预警阈值研究 |
4.3.3长期服役条件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4冲击系数与振动控制研究 |
4.3.4.1车辆冲击系数 |
4.3.4.2车-桥耦合振动控制方法 |
4.3.5研究展望 |
4.4加固与性能提升(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4.1增大截面加固法 |
4.4.2粘贴钢板加固法 |
4.4.3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法 |
4.4.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
4.4.5组合加固法 |
4.4.6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
4.4.7其他加固方法 |
4.4.8发展展望 |
5桥梁防灾减灾 |
5.1抗震减震(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5.1.1公路桥梁抗震研究新进展 |
5.1.2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新进展 |
5.1.3桥梁抗震发展态势分析 |
5.2抗风(东南大学张文明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文礼老师提供初稿) |
5.2.1桥梁风环境 |
5.2.2静风稳定性 |
5.2.3桥梁颤振 |
5.2.4桥梁驰振 |
5.2.5桥梁抖振 |
5.2.6主梁涡振 |
5.2.7拉索风致振动 |
5.2.8展望 |
5.3抗火(长安大学张岗老师、贺拴海老师、宋超杰等提供初稿) |
5.3.1材料高温性能 |
5.3.2仿真与测试 |
5.3.3截面升温 |
5.3.4结构响应 |
5.3.5工程应用 |
5.3.6展望 |
5.4抗撞击及防护(湖南大学樊伟老师、谢瑞洪、王泓翔提供初稿) |
5.4.1车撞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2船撞桥梁结构研究进展 |
5.4.3落石冲击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4研究展望 |
5.5抗水(东南大学熊文老师提供初稿) |
5.5.1桥梁冲刷 |
5.5.2桥梁水毁 |
5.5.2.1失效模式 |
5.5.2.2分析方法 |
5.5.3监测与识别 |
5.5.4结论与展望 |
5.6智能防灾减灾(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鲍跃全老师提供初稿) |
6结语(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初稿) |
策划与实施 |
(9)氯盐环境下锈蚀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氯盐对受力混凝土的侵蚀研究 |
1.2.2 氯盐对预应力筋的侵蚀研究 |
1.2.3 钢绞线与混凝土间粘结性能研究 |
1.2.4 氯盐环境下预应力混凝土梁耐久性研究 |
1.2.5 氯盐环境下CFRP增强预应力混凝土梁力学性能研究 |
1.3 目前存在的不足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氯盐环境下锈蚀钢绞线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锈蚀钢绞线与混凝土粘结性能试验研究 |
2.2.1 试验材料与试件制备 |
2.2.2 试验过程 |
2.2.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2.2.4 锈蚀钢绞线混凝土粘结-滑移简化计算模型 |
2.3 锈蚀钢绞线混凝土的粘结滑移声发射信号特征 |
2.3.1 声发射信号振铃计数及能量分布特征 |
2.3.2 声发射持续信号分布特征 |
2.4 锈蚀钢绞线混凝土粘结性能数值模拟 |
2.4.1 材料模型 |
2.4.2 数值模型建立 |
2.4.3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氯盐环境下局部锈蚀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湿盐砂法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局部锈蚀试验研究 |
3.2.1 试验材料与试件制备 |
3.2.2 试验过程 |
3.2.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 局部锈蚀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
3.3.1 试件制备 |
3.3.2 试验过程 |
3.3.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氯盐环境下全锈蚀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全锈蚀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
4.2.1 试验材料与试件制备 |
4.2.2 试验过程 |
4.2.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 基于声发射的全锈蚀预应力混凝土梁损伤分析 |
4.3.1 基于声发射的开裂与极限荷载分析 |
4.3.2 峰频分析 |
4.3.3 基于声发射的开裂模式分析 |
4.3.4 基于声发射的损伤扩展分析 |
4.4 全锈蚀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性能数值模拟 |
4.4.1 数值模型建立 |
4.4.2 材料参数及本构关系 |
4.4.3 抗弯过程有限元模拟 |
4.5 本章小结 |
5 氯盐环境下CFRP增强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CFRP增强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
5.2.1 试件制备 |
5.2.2 试验过程 |
5.2.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 基于声发射的CFRP增强预应力混凝土梁损伤分析 |
5.3.1 基于声发射的开裂与极限荷载 |
5.3.2 基于声发射的开裂模式分析 |
5.3.3 b值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荷载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梁锈胀劣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荷载作用下氯离子侵蚀研究现状 |
1.2.2 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碳化研究现状 |
1.2.3 再生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研究现状 |
1.2.4 再生混凝土保护层锈胀开裂研究现状 |
1.2.5 锈蚀再生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荷载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梁锈胀劣化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 |
2.2.1 材料 |
2.2.2 再生混凝土梁设计 |
2.2.3 加速锈蚀试验 |
2.2.4 锈蚀梁加载方案及量测内容 |
2.2.5 钢筋表面锈蚀深度及质量损失率测量 |
2.3 试验结果分析 |
2.3.1 纵向受拉钢筋质量损失率分析 |
2.3.2 箍筋质量损失率分析 |
2.3.3 锈蚀梁加载破坏过程 |
2.3.4 锈蚀梁加载破坏受力裂缝分布 |
2.3.5 锈蚀梁荷载-跨中挠度曲线 |
2.3.6 锈蚀梁延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荷载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钢筋初始锈蚀时间预测模型 |
3.1 引言 |
3.2 时间与应力耦合作用下氯离子浓度预测模型 |
3.2.1 氯离子扩散模型 |
3.2.2 瞬时氯离子扩散系数计算方法 |
3.2.3 时间与应力耦合作用对瞬时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 |
3.2.4 时间与拉应力耦合作用下氯离子浓度预测模型 |
3.2.5 时间与压应力耦合作用下氯离子浓度预测模型 |
3.2.6 模型验证 |
3.3 荷载与氯盐共同作用下钢筋初始锈蚀时间预测 |
3.3.1 影响因素 |
3.3.2 时间与应力耦合作用对钢筋初始锈蚀时间影响 |
3.3.3 参数分析 |
3.4 时间与应力耦合作用下碳化深度预测模型 |
3.4.1 碳化深度预测模型 |
3.4.2 拉应力对碳化深度的影响 |
3.4.3 碳化时间对应力影响系数的影响 |
3.4.4 混凝土配合比对应力影响系数的影响 |
3.4.5 时间与拉应力耦合作用下碳化深度预测模型 |
3.4.6 快速碳化时间与自然碳化时间对应关系 |
3.5 荷载与碳化共同作用下钢筋初始锈蚀时间预测 |
3.6 本章小结 |
4 荷载作用下混凝土保护层表面锈胀开裂时间预测模型 |
4.1 引言 |
4.2 荷载作用下变形钢筋与周围混凝土相互作用 |
4.3 铁锈填充模型 |
4.4 混凝土保护层未开裂阶段模型 |
4.5 混凝土保护层部分开裂阶段模型 |
4.6 混凝土保护层表面锈胀开裂时间预测模型 |
4.7 模型验证 |
4.8 参数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5 荷载作用下受拉钢筋锈蚀深度及梁受拉区表面锈胀裂缝分布规律研究 |
5.1 引言 |
5.2 纵向受拉钢筋锈蚀深度确定性分析 |
5.3 纵向受拉钢筋锈蚀深度概率性分析 |
5.4 钢筋最大锈蚀深度与平均锈蚀深度关系 |
5.5 抗弯承载力与钢筋最大锈蚀深度关系 |
5.6 钢筋局部不均匀锈蚀程度分析 |
5.6.1 局部不均匀锈蚀程度确定性分析 |
5.6.2 局部不均匀锈蚀程度概率性分析 |
5.7 锈胀裂缝分布规律确定性分析 |
5.8 最大锈胀裂缝宽度分析 |
5.8.1 影响因素分析 |
5.8.2 钢筋质量损失率与最大纵向锈胀裂缝宽度关系 |
5.8.3 抗弯承载力与最大纵向锈胀裂缝宽度关系 |
5.9 纵向锈胀裂缝宽度与钢筋锈蚀深度关系 |
5.10 纵向锈胀裂缝宽度分布概率性分析 |
5.11 基于纵向锈胀裂缝宽度的锈蚀深度计算 |
5.12 本章小结 |
6 锈蚀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与刚度计算 |
6.1 引言 |
6.2 跨中截面混凝土应变分析 |
6.3 开裂弯矩计算 |
6.4 短期抗弯刚度计算 |
6.4.1 既有短期抗弯刚度计算方法评价 |
6.4.2 短期抗弯刚度计算式推导 |
6.4.3 材料参数值确定 |
6.4.4 模型验证 |
6.5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 |
6.6 正截面屈服承载力计算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Effect of Initial Load on the MechanicalProperties of Concrete Beam Strengthenedwith Extraneous Prestress(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预应力CFRP格栅复合加固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研究[D]. 徐佳奇. 浙江大学, 2021(02)
- [2]CTRM加固二次受力钢筋混凝土T型梁抗剪性能研究[D]. 刘奥. 湖南工业大学, 2021(02)
- [3]CFRP部分粘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研究[D]. 王兴超.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预应力CFRP板加固RC梁静载及疲劳性能数值模拟与性能预测[D]. 曹明扬.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CFRP加固切口钢筋混凝土梁破坏机理研究[D]. 程小乾.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6]锚贴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装配式空心板桥试验与计算方法研究[D]. 金辉. 长安大学, 2021(02)
- [7]高强灌浆料加固既有RC梁抗弯性能分析[D]. 冷玉坤.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8]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2)
- [9]氯盐环境下锈蚀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D]. 刘云雁.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10]荷载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梁锈胀劣化机理研究[D]. 王健.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