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流变频调速电梯PLC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刘锡柱[1](2021)在《基于PLC的矿井提升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文中认为针对传统提升机调速控制系统存在的能耗高、效率低、调速方式落后等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变频器的矿井提升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并给出系统的总体方案。首先进行了硬件设计和选型及软件部分设计,然后对提升机变频调速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目前,该系统已投入运行一年,调速平滑,性能良好,节能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赵浩[2](2021)在《基于三菱PLC的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采用高级可编程自动控制器(plc)技术代替目前传统的自动继电器触点自动控制,设计了六层专用电梯的自动控制管理系统。介绍了三菱电梯的历史发展,电梯的几种分类电梯结构及其组成以及电梯plc的一些基本知识,设计了一台三菱电梯plc主调速控制器,采用同步交流电和异步调速电动机为主调速控制系统和两种选择电动控制器的方式。满足交流双速电梯的运行要求。电梯操作的基本功能现已具备。不仅可以应用于高层货物调速电梯和高级调速监控系统技术要求不高的应用场合,同时为进行高层货物电梯和高级电梯的群体监控控制技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王嘉宇[3](2021)在《自动饲喂小车的制动方案设计与控制系统软件开发》文中指出本次设计主要目的为实现兔子饲喂过程的自动化要求,对一种基于PLC控制系统的自动化喂料线进行设计。其中自动喂料小车在饲喂过程严格满足定时、定点和定量的要求,并且工作效率有明显的提高。喂料线的自动控制系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设计:(1)提出本次自动喂料小车控制系统的设计理念,列出喂料小车的设备、系统及结构原理。在传统的喂料设备上增加了实时调速方案,使其在不同工况下实行不同的控制动作,使系统更加稳定运行的同时节省了大量时间,极大的增加了工作时间效率。对小车动力学参数进行设计与验证,证明设计设备整体满足动力学需求,并计算本次控制系统的整车速度范围与电机频率范围。在Solidworks及Auto CAD中对喂料线导轨实验台架进行结构设计与材料设定,进行应力分析,确定实验台架的物理性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2)设计喂料小车的运行曲线方案及制动方案,针对控制系统的制动方案进行详细的研究,以自动喂料车为研究对象,在MATLAB/Simulink中根据小车参数对整车的制动系统进行了建模,并且为此设备设计了变频器及电磁制动器共同运作的减速制动方案,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满足饲喂过程中的精确定点需求。与单独使用电磁制动器的制动方案进行对比,对两种制动方案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的结果表明:使用变频器进行两段调速制动方案的小车整体稳定性及经济性等要明显优于使用电磁制动器的制动系统方案。以变频制动方案作为设备制动减速方案,设计出实验条件下喂料小车整体的运行频率曲线。(3)对喂料小车系统的电气设备进行选型,在STEP7 Microwin软件中配置PLC与上位机以及变频器的通讯。设定喂料线自动控制模式的工作流程,分别设计系统初始化模块和变频通讯模块、手动控制模块、自动控制模块、逻辑处理模块和故障报警模块子程序。在MCGSE的组态环境软件中设计触摸屏的显示界面,将变量通讯关联至PLC中,实现直接点击触摸屏对喂料线系统进行控制。(4)对使用电气设备进行组装,连接所有相关器件使其采用各自的方式通信,规划调试流程对电气设备进行实验测试及调试,最终设备整体运行稳定,报警及时,可达到预先设定的动作要求。
孙卫平[4](2021)在《基于模糊PID控制算法的矿井通风机节能技术应用研究》文中提出
赵一凡[5](2021)在《某煤矸石2×300MW电厂一次风控制系统改造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火电厂锅炉一次风机所配备的高压电机目前大多采用工频运行液耦调节的运行模式,这种运行模式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所以减少生产用电比率,减少生产污染排放是当今火电厂所追求的改造目标。一次风机是火电厂的主要耗电设备,而现有一次风的液耦调节控制方式不仅会造成大量电能浪费且存在着启动电流大,对电机和高压电缆造成冲击、液耦卡涩等弊端,对一次风机的控制方法急需进行改造。本文对陕西某煤矸石电厂2×300MW机组两台一次风机现有液耦控制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采用高压变频的控制方法,对该厂一次风机进行了变频节能改造的系统设计。设计了以拓扑结构单元串联多电平的高-高电压型变频器为核心的变频调速系统,包括变频器的选型、变频器控制电源以及冷却系统等;设计了一次风变频节能控制程序,主要包括一次风压检测和恒压控制系统(在DCS上实现PID控制)、基于PLC的变频器的联锁控制和现地控制,实现了该煤矸石电厂两台一次风机的变频改造。本文对改造前后的节能效果进行了对比,对经过变频改造之后的一次风机三个月试运行数据进行了分析,不同负荷下的节电率达到30%-50%。一次风机变频改造后A侧在270MW负荷工况下,电流值降低最高为98.21A,在210MW负荷下节能率最高为49.18%;B侧电机在300MW负荷下电流值降低最高为127.28A,在150MW负荷下节能率最高为59.39%。共计节约电量315万度,节能效果显着,预计改造运行后四年可以收回成本。并且通过变频改造之后,可以实现DCS系统对变频调速系统的实时监测与控制;利用高压变频器的旁路结构,实现了工频变频之间的自动切换,提高了一次风机系统的稳定性。
徐傲[6](2021)在《机床多物理量远程测控模拟试验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控机床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设备,为加深科研和操作人员对数控机床的认识,通过搭建实验平台来模拟验证数控机床各种运行状态及性能,因此迫切需要研制数控机床模拟实验装置。目前市场上各种数控机床模拟实验装置的数据采集主要采用有线连接方式,容易产生信号衰减和相互干扰,大多无法实现网络远程监控。因此论文以一维工作台为对象,研制了基于ZigBee和LabVIEW的多物理量无线远程测控系统综合实验装置,实现对数控机床实际工况的功能模拟。论文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确定硬件、软件系统的设计指标,规划各子系统的功能。为了更好的模拟分析数控机床等仪器设备工作状态,设计了温度、压力、.转速、位移、振动等传感器数据采集电路,并开发基于ZigBee的数据采集程序,通过USB通信将终端节点采集信息传输至上位机。实现了综合实验装置的载物台位移、电机转速、电机温度、载物台负载、电机振动等的测量。开发了基于LabVIEW的网络远程上位机监控软件,针对三相异步电机工作环境中的各项情况,对采集的电机振动量进行函数处理,实现了对电机X、Y、Z三轴振动时域波形、功率谱波形、倒谱波形的分析,完成了对数控机床电机工作时进行故障诊断的功能模拟。同时上位机对采集的各个物理量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并显示综合实验装置各个区域的监控数据,利用LabVIEW的Web远程发布功能实现上位机远程异地登录监控,采用XY图程序对储存的传感器历史数据以曲线的形式直观的呈现出来。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研制的测控系统运行稳定,能够实现多传感器远程无线数据采集、显示、数据存储、振动信号频谱分析、实验报告自动生成等功能。
李玉禄[7](2021)在《基于FCS舞台调速吊杆同步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社会日新月异,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追求着更高层次的文化艺术消费,比如歌剧,演唱会等。舞台作为呈现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载体,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它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因现代剧场规模大、被控对象多的特点,对其控制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电机同步控制技术是舞台设备控制的核心技术之一,吊杆群作为舞台机械中需要同步运行的设备之一,它的运动形式多样化,只有通过同步控制技术和高效的通信网络,才能达到舞台与舞美、演员、灯光、场景等因素协调变化的艺术效果。本文以调速吊杆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研究舞台调速吊杆控制系统,并展开对多电机同步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基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了解舞台调速吊杆同步控制技术的研究意义。根据国内外舞台控制技术的现状,指出我国与一些发达国家舞台控制技术在平稳性能、同步效果等方面的差距。针对舞台吊杆控制工艺要求,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控制要点及解决的控制难点问题。从调速吊杆同步控制的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出发,研究变频矩阵切换控制,对比分析PLC、DCS、FCS三大控制系统,对基于FCS的舞台调速吊杆同步控制系统进行理论和应用研究。2)针对舞台调速吊杆悬挂对象的多样性以及传动机械带来的非线性因素,采用传统PID控制很难自适应舞台的复杂环境。通过分析多电机同步控制原理,在相邻偏差耦合控制的基础上引入自适应模糊PID控制设计舞台调速吊杆的同步控制方法,并在相邻偏差耦合控制方式下对常规PID和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分别在MATLAB平台进行仿真研究,最后通过引入调整因子来优化改进自适应模糊PID控制。仿真研究表明,基于相邻偏差耦合控制结构的自适应模糊PID同步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控制精度,且带调整因子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具有更好的同步性能。3)对舞台调速吊杆同步控制系统进行硬件和控制软件设计,采用Visual Studio 2019和Sqlite3开发上位机监控系统,并在上位机监控系统中完成同步控制算法的实现。总结所做的研究工作,并简单分析舞台调速吊杆同步控制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阐述未来的研究方向。
聂丹阳[8](2021)在《地面自动排管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大部分的排管系统适用于二层台,对于地面的一些辅助排管系统还不够成熟,且存在占地面积大、结构复杂、不便运输等问题。动力猫道是应用较广的钻井设备,猫道排管架的一侧放置着管桥架,管桥架上铺满了钻具,需要用钻时,工人将钻具推移至排管架。这种方式效率较低,工作强度大,工人的安全得不到保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地面自动排管系统,使其结构简单,成本可控,便于运输和维护,实用性强,从而实现以自动化的方式将钻具排入或排出动力猫道,不仅提高工作效率,也减少劳动力。本课题结合ZJ70钻机的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地面自动排管系统的方案。在确定系统的工作流程和结构功能后,对管桥架、举升装置和传送装置三部分的结构进行详细介绍,分析计算结构参数。通过对主要部件进行静力学分析和运动学分析,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其结构强度在安全范围内,运动过程无干涉。另外,根据系统的功能要求,制定了电液集成化的控制方案,完成液压系统的设计。本系统采用PLC控制技术,以无线遥控的方式进行操作,通过数字量和模拟量的输出,电磁阀、比例阀和变频电机接收电信号,使得各机构运动。根据I/O点数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及电气元件,系统使用MODBUS RTU的通讯方式,实现了无线遥控接收器与PLC之间的数据传输。最后,对整个电气系统进行电路设计,并使用STEP 7-Micro WIN SMART软件编写系统的控制程序。系统经过仿真分析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了地面自动排管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提高了钻井效率,单周期工作时长小于45s,符合工作要求。
陈三伟[9](2021)在《基于PLC和变频控制技术的500kV变压器冷却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变压器冷却系统作为保证变压器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部件,越来越得到了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由于早期投运的变压器冷却控制系统都为传统继电器控制模式,其智能化程度低、能耗高、噪音大。本文针对500kV溯河站1#主变压器冷却控制系统老旧和故障频发的实际问题,提出一款基于PLC和变频控制技术的500kV变压器冷却系统,依据负荷、温度等参数,智能设置风机运行状态,显着降低冷却系统故障率、能耗和噪声。具体工作如下:①按照变压器内部热量的散出方式,分析了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情况下变压器内部热量的散出的计算方法,研究了变压器内部绕组、铁心和变压器油的温升计算方法,为后续系统设置时提供相应理论基础。②设计了冷却系统主电气回路的硬件部分,并按照系统控制原理框图对硬件部分进行连接。重点是选用西门子系列的信号采集控制模块设计了PLC控制的主电气回路,通过调整频率获得不同的电机转速,最终实现了PLC+变频控制模式。另外,在保留工频控制模式的基础上,设计了冷却系统双模控制系统(PLC+变频控制模式和工频控制模式相结合的控制方法)的转换电气连接回路。③采用PLC编程软件完成冷却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为了便于现场工作人员日常操作,软件界面设置时将PLC+变频控制模式命名为“自动模式”,将工频控制模式命名为“手动模式”。设计了双模控制系统的软件转换程序,当PLC电源故障或全部冷却器故障等情况下,系统由自动模式转为手动模式。按照冷却系统正常和冷却器故障时两种典型情况下的系统运行原则,设计完成了自动模式的运行程序,完成总体系统控制程序与上位机各界面的设计。④现场采集了12个月的电能节约量,并与以往常规模式下的耗电量做对比,验证了本系统节能效果较为显着。在不同运行状态和位置下的监测噪声数据,证明本系统具有较传统工频模式下更显着的降噪效果。
高卫丽[10](2021)在《螺杆空压机交流伺服恒压电控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传统螺杆空压机多采用加卸载控制方式,此控制方式具有输出气压波动大、运行效率低和电能损耗高等缺点。因此,需要开发出节能高效的控制系统,从而实现螺杆空压机系统恒压输出气体。本文制定了螺杆空压机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了一套螺杆空压机恒压输出气体的电控系统,并在实际工况中体现了其良好的节能控制效果。本文的主要研究如下:(1)在理解螺杆空压机运行原理的基础上,建立螺杆空压机系统组成,对其主要零部件进行选型,包括交流伺服电机、空气过滤器、螺杆空压机、油气桶和储气罐等。分析螺杆空压机系统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螺杆空压机恒压输出气体的节能控制方案。(2)开发设计基于压力控制的模糊PID控制器,减少螺杆空压机系统输出气压的波动。通过Simulink软件建立螺杆空压机运行系统的仿真模型,将传统和模糊PID控制器加到螺杆空压机运行仿真模型中,并对两者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3)采用交流伺服电机驱动螺杆空压机来实现恒压的输出气体,完成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控制系统以三菱PLC为核心,采用结构化的梯形图方式对螺杆空压机系统进行程序编程,实现系统恒压的输出气体;采用Lab VIEW软件设计开发螺杆空压机的监测功能,实现对压力、温度和流量的实时采集、数据保存及报警提示等功能。(4)搭建螺杆空压机恒压输出气体的电控系统,并进行现场安装和调试运行,完成系统运行结果分析。试验平台在实际工作中运行平稳,能耗小。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实现了螺杆空压机系统的实时检测与气体恒压输出,满足了生产需求,达到了节能控制的目的。
二、交流变频调速电梯PLC控制系统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交流变频调速电梯PLC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LC的矿井提升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系统总体方案 |
2 硬件方案设计与选型 |
2.1 PLC设计与选型 |
2.2 传感检测单元设计与选型 |
(1) 闸瓦磨损检测行程开关: |
(2) 松绳检测行程开关: |
(3) 提升机位置检测: |
(4) 制动油油压检测: |
(5) 深度和速度检测: |
2.3 变频调速系统设计与选型 |
3 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
3.1 下位机程序设计 |
3.2 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 |
4 应用效果 |
5 结论 |
(2)基于三菱PLC的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电梯的基本知识 |
3 P LC的基本结构 |
3.1 电源 |
3.2 中央处理单元(CPU) |
3.3 存储器 |
3.4 I/O口 |
3.5 自动控制系统功能模块: |
3.6 |
4 P LC的工作原理 |
4.1 输入采样阶段 |
4.2 用户程序执行阶段 |
4.3 输出刷新阶段 |
(3)自动饲喂小车的制动方案设计与控制系统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我国兔业形势 |
1.2 我国兔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课题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1.4.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2 论文主要内容 |
2 喂料小车总体设计方案及计算 |
2.1 喂料系统总体设计 |
2.1.1 设备原理 |
2.1.2 系统原理 |
2.1.3 主要参数要求 |
2.2 自动喂料小车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
2.2.1 电机选型 |
2.2.2 工频条件各轴动力参数计算 |
2.2.3 轨道车辆理论验证 |
2.2.4 转速及频率范围设定 |
2.3 实验台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整车运行方案的设计与仿真 |
3.1 运行速度曲线选择 |
3.1.1 基本速度曲线的选择 |
3.1.2 调速方案设计 |
3.2 制动方案的选择 |
3.3 两种制动方案的仿真分析 |
3.3.1 车轮制动模型 |
3.3.2 制动系统模型建立 |
3.3.3 模型仿真参数设置 |
3.3.4 模型仿真结果 |
3.4 仿真结果对比及参数选择 |
3.4.1 仿真结果对比 |
3.4.2 仿真结论 |
3.4.3 参数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4 喂料小车控制系统的PLC程序设计 |
4.1 PLC型号的选择 |
4.2 变频器的选择及参数设定 |
4.3 系统总体流程图 |
4.4 各模块的参数设计及程序设计 |
4.4.1 初始化模块 |
4.4.2 变频通讯模块 |
4.4.3 手动控制模块 |
4.4.4 自动控制模块 |
4.4.5 逻辑控制模块 |
4.4.6 故障报警模块 |
4.5 本章小结 |
5 喂料小车控制系统的人机界面设计 |
5.1 触摸屏选择 |
5.2 触摸屏与PLC的通讯 |
5.3 触摸屏界面设计 |
5.4 下载配置 |
5.5 系统调试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某煤矸石2×300MW电厂一次风控制系统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火电厂一次风机改造的研究背景 |
1.1.1 火电厂一次风机改造的必要性 |
1.1.2 一次风机调速改造方法的研究 |
1.2 高压变频器的发展及在火电厂的应用现状 |
1.2.1 高压变频器的发展 |
1.2.2 高压变频技术在火电厂的应用现状分析 |
1.3 本课题研究任务 |
2 一次风机的变频控制机理 |
2.1 一次风的产生机理及作用 |
2.2 一次风机液力耦合器调节原理 |
2.3 一次风机变频调节原理 |
2.4 变频器控制机理 |
2.4.1 变频器基本构成 |
2.4.2 变频器恒压频比控制结构 |
2.5 高压变频器主电路拓扑 |
2.5.1 高压隔离变压器 |
2.5.2 功率单元结构 |
2.5.3 主控制系统 |
2.6 小结 |
3 一次风机变频改造设计 |
3.1 变频器选型 |
3.2 高压变频器控制原理 |
3.3 高压变频器集成设计 |
3.4 变频/工频切换方式设计 |
3.5 变频器散热系统设计 |
3.6 小结 |
4 一次风机变频调速的DCS逻辑控制 |
4.1 一次风信号测量与滤波 |
4.2 基于DCS的PID控制 |
4.2.1 积分分离式PID算法 |
4.2.2 分离PID模块HSVPID |
4.3 DCS控制逻辑原理 |
4.4 小结 |
5 项目变频改造后的节能效果分析 |
5.1 变频改造前后不同负荷下小时耗电量 |
5.2 变频改造前后不同负荷下电机电流 |
5.3 变频改造后综合数据分析 |
5.4 一次风机变频改造后对机组的影响 |
5.5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附录 |
参考文献 |
(6)机床多物理量远程测控模拟试验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机床综合实验装置研究现状 |
1.2.2 无线传输数据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2 系统的总体结构 |
2.3 下位机系统 |
2.3.1 ZigBee数据无线采集传输 |
2.3.2 数据包设计 |
2.3.3 ZigBee组网设计 |
2.3.4 PLC电机运动控制设计 |
2.4 上位机系统 |
2.4.1 上位机监控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
2.4.2 LabVIEW的VISA串口通信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系统的硬件组成 |
3.1 无线通讯电路设计 |
3.1.1 ZigBee收发电路 |
3.1.2 电源电路 |
3.1.3 复位电路 |
3.1.4 LCD12864液晶显示屏 |
3.1.5 下位机终端节点模块USB接口的硬件设计 |
3.1.6 协调器模块的硬件设计 |
3.2 功能模块的电路设计 |
3.2.1 温度采集模块 |
3.2.2 重量检测模块 |
3.2.3 槽型光电传感器测速模块 |
3.2.4 位移测量模块 |
3.2.5 齿轮振动测量模块 |
3.3 电机控制模块 |
3.3.1 电机控制电路设计 |
3.3.2 三相异步减速电机ZH100-20-S |
3.3.3 空气开关NBE7 |
3.3.4 变频调速器LK100-0.75G1 |
3.3.5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FX1S-20MT |
3.3.6 直动型限位开关OV-156-1C25T |
3.3.7 电感式接近开关CJY118-08NA |
3.3.8 开关电源D120-B |
3.4 本章小结 |
4 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ZigBee协议栈简介 |
4.2 下位机系统程序设计 |
4.2.1 下位机系统程序设计总体流程 |
4.2.2 ZigBee协调器节点的程序设计 |
4.2.3 ZigBee功能节点程序设计 |
4.3 电机运动控制模块 |
4.4 上位机系统程序设计 |
4.4.1 登录系统设计 |
4.4.2 分析处理程序 |
4.4.3 数据保存设计 |
4.4.4 XY图数据报告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系统的调试 |
5.1 登入系统程序调试 |
5.2 功能模块的单独调试 |
5.2.1 温度采集模块终端功能节点调试 |
5.2.2 重量检测模块终端功能节点调试 |
5.2.3 槽型光电传感器测速模块终端功能节点调试 |
5.2.4 位移测量模块终端功能节点调试 |
5.2.5 齿轮振动测量终端功能节点调试 |
5.3 位移结果对比实验 |
5.4 电动机运动控制模块调试 |
5.4.1 PLC梯形图的编译调试 |
5.4.2 电动机运动控制调试 |
5.5 多路ZigBee通讯系统的调试 |
5.6 LabVIEW上位机程序的调试 |
5.7 网络远程监视操作及调试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ZigBee功能模块程序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 作者简介 |
2 学科竞赛获奖情况 |
3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
4 获得发明专利情况 |
(7)基于FCS舞台调速吊杆同步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舞台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外舞台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2 国内舞台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3 国内外舞台控制技术对比 |
1.3 多电机同步控制研究现状 |
1.3.1 多电机同步控制方式 |
1.3.2 多电机同步控制算法 |
1.4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舞台调速吊杆控制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 |
2.1 舞台调速吊杆简介 |
2.1.1 曳引式电动吊杆 |
2.1.2 卷扬式电动吊杆 |
2.1.3 舞台调速吊杆工艺概述 |
2.2 舞台调速吊杆控制要点及功能分析 |
2.3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2.4 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
2.4.1 变频矩阵切换控制系统分析 |
2.4.2 PLC、DCS和FCS的对比分析 |
2.5 三级两层网络结构设计 |
2.5.1 管理级设计 |
2.5.2 控制级设计 |
2.5.3 现场级设计 |
2.5.4 通讯网络设计 |
2.6 系统安全性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舞台调速吊杆同步控制方法研究 |
3.1 舞台调速吊杆同步控制方案 |
3.2 多电机同步控制原理 |
3.2.1 速度同步控制原理 |
3.2.2 位置同步控制原理 |
3.3 舞台调速吊杆同步控制算法研究 |
3.3.1 传统PID控制 |
3.3.2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 |
3.3.3 带调整因子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 |
3.4 舞台调速吊杆同步控制算法仿真 |
3.4.1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3.4.2 带调整因子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3.4.3 仿真研究 |
3.4.4 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舞台调速吊杆同步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硬件设计 |
4.1.1 硬件设计原则 |
4.1.2 变频矩阵切换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3 硬件配置 |
4.1.4 检测电路设计 |
4.2 控制软件设计 |
4.2.1 变频矩阵切换控制子程序 |
4.2.2 设备控制子程序 |
4.2.3 通信子程序 |
4.2.4 报警及故障处理子程序 |
4.3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3.1 上位机功能分析 |
4.3.2 软件介绍 |
4.3.3 登陆界面 |
4.3.4 主界面 |
4.4 同步控制算法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地面自动排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3.2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4 课题来源和创新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课题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地面自动排管装置方案设计 |
2.1 技术参数及设计要求 |
2.1.1 主要技术参数 |
2.1.2 地面自动排管系统设计要求 |
2.2 地面自动排管系统的方案设计 |
2.2.1 排管方式的提出 |
2.2.2 方案的对比与选择 |
2.3 地面自动排管系统的布局设计 |
2.4 地面自动排管系统的功能模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面自动排管系统的结构设计 |
3.1 地面自动排管系统的工作原理 |
3.1.1 地面自动排管系统的整体结构 |
3.1.2 地面自动排管系统的定位 |
3.1.3 系统的工作模式与工作流程 |
3.2 管桥架的设计 |
3.2.1 管桥架的结构 |
3.2.2 管桥架的运动过程 |
3.2.3 管桥架的设计计算 |
3.3 举升装置的设计 |
3.3.1 举升装置的结构 |
3.3.2 举升装置的运动过程与结构参数设计 |
3.3.3 举升装置的力学分析 |
3.4 传送装置的设计 |
3.4.1 传送装置的结构 |
3.4.2 传送装置的设计计算 |
3.4.3 变频电机与减速器的计算选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面自动排管系统的仿真分析 |
4.1 有限元分析法与ANSYS软件介绍 |
4.2 静力学仿真 |
4.2.1 举升装置的静力学仿真 |
4.2.2 横梁的静力学仿真 |
4.3 Solid Works动力学仿真 |
4.3.1 管桥架运动仿真 |
4.3.2 举升装置运动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面自动排管系统控制系统的设计 |
5.1 控制系统的设计 |
5.1.1 控制方法 |
5.1.2 控制系统的逻辑框图 |
5.1.3 控制系统的原理 |
5.1.4 控制规律 |
5.2 液压系统的设计 |
5.2.1 液压系统的负载分析 |
5.2.2 液压系统原理图 |
5.2.3 液压缸的主要参数 |
5.2.4 液压站主要元件的计算选型 |
5.3 PLC的硬件系统 |
5.3.1 PLC的硬件选型 |
5.3.2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和I/O点数分配 |
5.4 变频器的选型 |
5.4.1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
5.4.2 变频器选型及参数设置 |
5.4.3 变频器的配线 |
5.5 系统的通讯协议 |
5.5.1 MODBUS通讯协议简介 |
5.5.2 MODBUS通信库指令 |
5.6 无线遥控器 |
5.6.1 遥控主要参数 |
5.6.2 遥控器操作说明 |
5.7 系统电路原理图的设计 |
5.7.1 强电柜主电路图 |
5.7.2 PLC控制柜电路设计图 |
5.8 控制系统的编程软件 |
5.8.1 编程软件的介绍 |
5.8.2 编程软件的使用过程 |
5.8.3 程序设计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9)基于PLC和变频控制技术的500kV变压器冷却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变压器冷却系统 |
2.1 变压器冷却系统结构 |
2.2 变压器散热形式 |
2.3 变压器温升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冷却控制系统设计原则及系统硬件设计 |
3.1 变压器冷却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
3.2 冷却控制系统组成 |
3.3 主电气回路硬件设计 |
3.3.1 PLC+变频控制模式 |
3.3.2 工频控制模式 |
3.3.3 双模控制方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冷却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及实测对比 |
4.1 变压器冷却控制系统软件选择 |
4.2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要求 |
4.2.1 PLC控制功能要求 |
4.2.2 模式运行控制功能 |
4.2.3 手动模式功能 |
4.2.4 自动模式功能 |
4.3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3.1 上位机界面种类 |
4.3.2 变频控制盘的设计 |
4.3.3 人机界面设计 |
4.4 数据实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螺杆空压机交流伺服恒压电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螺杆空压机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螺杆空压机系统的建设需求分析 |
2.2 螺杆空压机系统的组成 |
2.2.1 螺杆空压机系统的硬件连接 |
2.2.2 螺杆空压机系统的零部件选型 |
2.3 螺杆空压机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3.1 控制系统设计的依据 |
2.3.2 系统控制方式的选择 |
2.3.3 控制系统的功能分析与控制要求 |
2.3.4 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螺杆空压机交流伺服恒压电控系统算法设计 |
3.1 传统螺杆空压机系统的仿真与分析 |
3.1.1 传统螺杆空压机的数学建模 |
3.1.2 传统螺杆空压机系统的仿真模型 |
3.1.3 传统螺杆空压机系统仿真分析 |
3.2 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的仿真与分析 |
3.2.1 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 |
3.2.2 模糊PID控制算法的设计 |
3.2.3 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 |
3.2.4 交流伺服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3.3 螺杆空压机交流伺服恒压电控系统的仿真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螺杆空压机交流伺服恒压电控系统硬件设计 |
4.1 螺杆空压机控制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
4.2 螺杆空压机控制系统硬件选型 |
4.2.1 PLC控制器 |
4.2.2 变频器 |
4.2.3 温度传感器 |
4.2.4 流量传感器 |
4.2.5 压力传感器 |
4.3 I/O端口分配 |
4.4 通讯协议 |
4.5 控制系统的电路图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螺杆空压机交流伺服恒压电控系统软件设计 |
5.1 螺杆空压机控制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5.2 螺杆空压机控制系统PLC程序设计 |
5.3 上位机软件设计 |
5.3.1 监控变量分析与统计 |
5.3.2 测试参数布局 |
5.3.3 上位机监控系统 |
5.4 试验调试 |
5.4.1 现场安装 |
5.4.2 调试 |
5.4.3 运行及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交流变频调速电梯PLC控制系统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LC的矿井提升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J]. 刘锡柱.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1(06)
- [2]基于三菱PLC的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赵浩. 河北农机, 2021(10)
- [3]自动饲喂小车的制动方案设计与控制系统软件开发[D]. 王嘉宇.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4]基于模糊PID控制算法的矿井通风机节能技术应用研究[D]. 孙卫平.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5]某煤矸石2×300MW电厂一次风控制系统改造设计[D]. 赵一凡.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6]机床多物理量远程测控模拟试验系统[D]. 徐傲.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1)
- [7]基于FCS舞台调速吊杆同步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李玉禄.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8]地面自动排管系统研究[D]. 聂丹阳.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9]基于PLC和变频控制技术的500kV变压器冷却系统研究[D]. 陈三伟. 广西大学, 2021(12)
- [10]螺杆空压机交流伺服恒压电控系统设计[D]. 高卫丽.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