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中的公众参与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陈璐露[1](2021)在《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发展及环境变迁中显现出的大量城市问题,许多都是因为各个城市要素之间的关系组织不好,影响到城市的物质空间形态。梳理和整合城市要素以及各个要素和图层之间的关系,可以清晰地看出各个要素和图层对城市物质空间的影响。传统的城市设计理论侧重于研究外在的城市物质空间要素,而当代城市设计则增加了对于城市内在隐性的生态、文化、人文等要素的研究。同时大数据时代提供了大量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以及物质空间等数据信息。城市设计作为一门图示语言,应该将图形信息与数据信息相结合进行研究,本文主要构建了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体系与框架。本文首先提出“城市图层”及“城市图层系统”的概念,进而阐述城市图层和城市图层系统的特征及内容。本文认为城市图层可以被看作是城市设计的一种动态信息载体,是指城市设计涉及到的各种要素及关系的综合信息,通过叠加或交互等方法处理后形成的成果。研究发现,城市设计中的图层思想出现于“图底关系”理论时期。本文基于已有的城市设计理论和研究,分别从城市物质空间、生态景观和抽象空间3个视角,系统地梳理了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中图层思想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为构建城市图层系统提供理论基础。许多影响城市设计发展的认知观中都存在着图层思维。本文从哲学认知观、科学认知观、学理认知观中提取与城市图层系统认知相关的内容,将现象学、符号学与语言学、地理学、地图学、分形学、系统学、城乡规划学、空间美学、建筑类型学中对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和技术应用方面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和内容进行梳理。本文从理论认知、方法认知、应用认知3个方面构建了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认知体系,以此来进行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城市图层系统具有多维度、半透明性和复杂关系等特征,依据这些特征可以厘定城市设计中与城市图层相关的概念,以及城市图层在城市设计中的作用于角色。本文尝试通过建立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来梳理、整合与城市设计相关的城市要素,并通过城市图层的叠加,分析城市要素如何影响城市的空间形态。基于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体系,本文分别从2个逻辑路径,自下而上、自下而上构建实践应用体系。首先,本文根据城市设计的不同时期逻辑——城市选址时期、建城营造时期、城市空间使用时期,来分析城市图层的形成。同时,本文自上而下地从城市设计相关理论与政策入手,将相关的导控要素整合成相应的城市图层。进而,从物质空间、生态空间、抽象空间3个层面,整合图层系统内部的子系统、图层与要素。城市设计是一门可以被量化的学科。基于数字化信息与图示化信息的结合,可以通过不同类型、层级的图层对城市设计进行研究和控制。目前已有的图解技术、Mapping技术、叠图技术、城市空间的量化分析和大数据分析等城市设计研究方法中是与城市图层系统构建密切相关的。对这些方法中与图层相关的研究进行梳理,将相关研究方法与城市图层系统构建的技术路径相结合,共同搭建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研究的技术框架。本文从各级各类城市设计编制、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工作方法与成果形式3个方面,将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与国土空间规划中城市设计的应用体系相结合,构建城市图层系统的实践应用路径,用以指导城市设计的实施。本文通过对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相关内容、图层及要素等进行初步的模型搭建,以及对城市图层系统与城市设计管控体系的衔接,来完善城市图层系统的实践应用。
梁锐[2](2021)在《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失效,导致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规划体系改革和自然资源部成立的背景下,其空间规划及管控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亟需构建有效的空间管控体系。本文通过结构功能理论系统、客观地研究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整体性治理理论梳理现存各类空间规划体系并与秦岭北麓整体特征进行匹配性分析,在景观管理视角下提出其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继而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完成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并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管理的优化策略。本研究分为6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并梳理了国内外空间管控体系及景观管理研究进展,最后确定了研究内容、基本方法与整体写作框架。第二章为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深入剖析关键科学问题,在一般系统论的视域下调用结构功能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景观规划等相关理论与分析方法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并据此提出研究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第三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分析,关注于研究对象本体的研究,纵向梳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的演进历程,借助结构功能理论从管控主体、管控对象、管控方法3个方面搭建管控体系评价框架并指认问题。第四章为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基于空间类型划分梳理现有各类空间管控体系,从中归纳总结出4类构建方法,即多方博弈分析、管控事权协调、空间治理提升、自然资源管理,并分别与秦岭北麓长安区段进行匹配性分析,提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具体包括综合构建方法、构建原则、管控尺度、管控体系要素、传导机制。第五章为实证部分,讨论在秦岭拆违事件后的管控环境变化,并在此背景下从4个尺度以及3个要素方面探讨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的具体构建,提出其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机制,最后基于空间管控体系的构建,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建议。第六章为结论部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3点:(1)明确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评价框架并指认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存在的问题;(2)提出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3)构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
黄邓楷[3](2020)在《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社会矛盾冲突愈发激烈,城市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建设平安校园和安全社区的呼声高涨,校园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城的社会结构相对复杂、空间高度开放共享,其校园环境安全管理更具挑战性。一方面,随着大学城扩张建设步伐的放缓,校园环境使用后评价逐渐引起重视,但评价对象以大学城物质环境为主,空间使用主体——学生的环境感知评价研究略显不足。另一方面,我国犯罪治理主要依赖法律震慑、治安防范等管理手段,较少基于空间视角利用环境规划设计方法预防犯罪。基于此背景,本文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开展学生的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探讨学生安全感与大学城环境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关系。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整理、问卷调查、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和SPSS软件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广州大学城空间环境特征与学生安全感知的联系,对安全感评价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质化和量化分析,发掘宏观的空间位置和微观的街景特征与学生安全感的关联,建立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指标体系,据此试述提升学生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论文研究可分成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为绪论,旨在阐明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研究的重要意义,明确研究对象和范围。并进行国内外大学城及校园规划设计、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及安全感评价相关研究和实践的综述,强调环境规划设计手段在我国大学城校园安全管理中缺失的现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现实背景基础。第二部分(第二章)是环境安全感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立足广州大学城空间环境现状,梳理日常活动理论、理性选择理论等传统犯罪学理论和“街道眼”、可防卫空间、环境设计预防犯罪(CPTED)等环境犯罪学理论,分析国内外CPTED理论的研究、相关实践案例与组织机构的发展趋势,总结可为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提供有益借鉴的CPTED应用经验。归纳并提炼环境安全感评价的研究方法及其影响因素,为接下来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第三、四、五章)是问题分析和实证研究。首先,以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为例,开展单体校园的环境安全感评价探索性调研,对CPTED六要素进行信度分析、重要性排序、相关性分析,并挖掘高校环境安全感评价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如传统调查方法难以准确定位地点,无法对特定空间安全感评价进行定量分析;也较难识别影响安全感的环境特征,难以建立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为弥补上述缺陷,分别利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和照片打分法分析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安全感评价的宏观空间位置因素和微观街景特征因素,构建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第四部分(第六章)是规律总结和策略研究。根据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层面分别阐述大学城环境规划、设计和管理对学生安全感评价的影响,据此试述提升学生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力图为我国高校校园环境安全规划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本文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开展了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方法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环境安全感知评价的研究内容上都取得一定的创新性成果。本文研究成果可补充完善大学城环境安全规划设计导则,为我国高校校园安全环境的科学合理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马朝阳[4](2020)在《基于城市设计的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城市设计在塑造高品质环境、城市特色风貌、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但由于长期粗放式的管理模式难以应对管控过程中的灵活性的调整需求以及管控力度不足等问题,导致城市设计成果与管控不对等、管理手段与管理需求不匹配、公共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公共空间品质不佳等,使城市设计在规划管控层面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随着城市规划与建设进入品质时代的转型阶段,从中央到地方更加强调通过城市精细化管控实现公共空间高品质发展目标,城市规划管理方式也从粗放向精细化过度。因此,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成为公共空间高品质发展的重要实施途径。目前,国内外的城市设计实践均表明,实施城市精细化管控是破解传统规划管理困境的重要手段,是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重要保障,极具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困境,并通过借鉴与吸收国内外的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提出公共空间的精细化管控框架。最后,以广州南沙明珠湾起步区C2单元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为例进行剖析,从成果编制、明确重点管控要素、成果与管控体系衔接、个案具体管控实施过程、管控效果五大层面进行分析,提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施策略。第一章,为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通过对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并阐明了研究内容、方法、意义与论文框架。第二章,为我国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现实困境。是本文的思考研究。通过城市设计成果编制阶段、管控实施阶段、管控效果评价等方面对我国城市设计管控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并从编制阶段与强化目标导控的管控实施两个层面提出优化思路。第三章,国内外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践研究与经验借鉴。通过梳理与借鉴国内外提升公共空间品质的城市设计管控实施路径,从成果编制与全过程动态的管控实施两个层面提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经验启示。第四章,构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框架。从公共空间目标体系的构建、公共空间规划编制、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施路径三个层面提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框架。第五章,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实践案例研究。以广州南沙明珠湾起步区C2单元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为例,通过从编制到管控实施的全过程系统研究,提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施策略。
蔡籽焓[5](2020)在《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资源环境进入全新转型期,社会发展越来越倾向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由于复兴发展动力与经济收益的预期需求,历史街区复兴发展过程中对原住民的社会包容较为缺失,导致街区出现活力不足、特色雷同、利益失衡的阶段性现实困境。物质空间更新的街区传统复兴模式,难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包容发展思路下以人为本的发展需求。历史街区应从根本上转变“复兴”的对象和内容,选择面向社会融合的模式,实现历史街区活力可持续发展。如何确定历史街区社会矛盾的根源,如何量化原住民社会融合水平,如何选择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如何将原住民社会融合体现在规划实践策略中,是现阶段历史街区复兴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阐述剖析哈尔滨尚存原住民居住的九个历史街区现状空间问题和原住民社会矛盾,分析现实困境的内在根源及空间问题和社会矛盾的关系,提出解决发展瓶颈而促进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借鉴社会融合测量理论和方法,分析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以建构测量理论模型,测量评价哈尔滨历史街区原住民社会融合,量化社会融合测度及影响因子权重。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本文提出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选择的技术路线,确定街区复兴发展的主导模式。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将社会融合理论导入历史街区复兴发展中,重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实施路径,针对不同复兴发展模式下街区提出具体实施策略,为现有历史街区复兴发展运行操作提供实践指导。本文研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及现状问题剖析、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分析、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选择、发展模式下历史街区具体实施引导策略。在基础理论研究及现状问题剖析中,本文阐释了社会融合理论、公众参与理论、绅士化论和包容性发展论等相关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基础。从开发模式、行为主体、实施途径及社会结构四个方面分析历史街区复兴的基本特征,研究借鉴了社会包容性复兴发展的历史街区国内外优秀案例,疏理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规划历程。本文对哈尔滨九个保留原住民生活的历史街区进行现状问题解析,分析街区社交空间差异、文化空间迥异、产业空间变异、居住场所分异、空间管理互异的现状空间问题,讨论原住民在行为方式、市井文化、就业经济、居住产权及权力利益等方面的社会矛盾,解析街区复兴发展过程中的困境及内在机制,提出从促进原住民社会融合角度解决街区的现状瓶颈。在历史街区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分析中,本文导入社会融合理论及测量的研究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筛选原住民社会融合影响因子,确定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体系。对哈尔滨市九个历史街区进行测量,比较分析测量结果并量化计算街区总体层面和各维度层面的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及影响因子的分级评价,对街区进行测度等级排序并分析测度差异的内在成因。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选择中,本文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量化分析,通过多维尺度分析法和层次聚类分析法双效检验,得出历史街区分类形式。确定街区复兴发展的选择依据,包括历史街区上位规划意图作为街区发展定位、街区现实发展特征作为发展方向、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影响主因子作为发展重点。强调复兴过程中以社会公平公正、空间活力可持续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目标导向,以及遵循整体协调原真性、保护控制适度性、影响因素倾向性及规划实施引导性的选择判据原则。选择确定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四个模式,即强势产业引导模式、文化体验互动模式、多元空间服务模式、传统生活赓续模式。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实施策略中,本文通过社会融合与复兴发展理论层面的耦合分析,将社会要素对应空间要素进行转化,重构了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实施路径。从空间发展规划角度,分别对强势产业引导模式、文化体验互动模式、多元空间服务模式、传统生活赓续模式下的街区复兴发展提出可实操的策略指引。本文对未来历史街区复兴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和新的研究方法,为实现包容性导向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和规划技术支撑。
陈世炜[6](2020)在《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克利夫·芒福汀在《绿色尺度》中提到:水与绿色的再生将成为城市复兴工作的中心。因此,要想实现存量规划背景下既有城区的复兴,既有城区的河涌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众多国际大都市既有城区的河涌水系都经历了转型和再生的实践,昔日硬质化的河道两岸开始转变为居住、休闲、工作一体化的后工业场所,重塑了河涌及城市空间的生态景观及休憩活动等功能。在我国,“城水分离”的规划建设模式却依旧阻碍着河涌与城市空间的耦合。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做到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的耦合将必然成为往后国土空间规划的焦点领域之一。本文以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为研究对象,归纳出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的耦合模式;结合我国相关政策法规以及标准的梳理,总结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我国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的耦合程度;运用耦合模式的分析框架,结合实证案例东濠涌的精细化调研及访谈调研,总结其耦合的经验与不足;最后综合上述研究,对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规划的方法和优化策略进行探讨。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作为本文的绪论章节,明确了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本文关于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基础性研究。基于前人的相关理论研究和优秀实践案例,综合确定耦合模式包含两个维度:空间规划建设维度及管理协调维度,空间规划建设维度下包含安全性、生态性、公共性及系统性四大特性,管理协调维度则包含规划层面、治理层面以及保障层面三个方面。第四章则结合现有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相关政策及相关规划实践等资料,研究我国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现状程度。总结出空间规划建设维度下,水利部相关部门的相关法规标准及政策在加总时考虑齐全,但实践中行业规范没有成功跨部门进行指引,导致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程度不高;管理协调维度下各层面均有待提高。第五章则利用总结的耦合模式框架对实证案例东濠涌进行详细分析,同时总结出其经验与不足。第六章为总结提炼,结合上述所有研究,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的相关经验教训,探索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规划的策略与方法,提出了规划范式的变革与原则,并从空间规划维度与管理协调维度分别提出了相应具体策略。
林珂[7](2020)在《共享和创新导向的中心区街道设计演进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转型、“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喷涌而出,国土空间规划、生态文明建设、土地集约利用等概念相继提出的时代背景之下,创新的城市空间类型不断涌现。街道作为城市中最广泛、最基础、最重要的网络型公共空间系统之一,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街道空间的复杂程度伴随着城市发展不断增加,参与街道空间营造的利益方也更为多元,博弈与诉求关系更为复杂。要实现城市公共利益最大化应该探讨更为“灵活”而“精明”的方式。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管控机制也趋向于“理性地突破”现有体制框架。因此,明确街道设计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诉求,建构“共享”和“创新”导向的街道设计新模式及其与之相匹配的实现机制,提供更具激励性和包容性的政策环境,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不断增多的不确定性;引入城市设计视角,激发街道作为多维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特征,建立多元博弈和多专业协同工作模式,实现街道设计的理念创新、多元参与、动态适应和精明管控,是当前城市空间高品质发展的迫切需求。首先,通过相关文献梳理和理论研究,对街道发展的历史和空间演进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街道设计理念的演变趋势;通过对比国内外中心区街道发展现状,总结国际先进经验和我国的问题,以及当前环境和政策条件对街道空间发展的不适应性。指出共享和创新是街道设计发展的内在需求,并明确共享和创新空间类型及其价值取向。其次,通过21世纪初的福田中心区中22,23-1街坊城市设计实证案例的研究,结合持续的现场观察和使用者调查,从街道设计的实施成效、街道环境评测以及街道空间使用情况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了城市设计介入街道层面的作用与意义,并提出现代城市设计体系下街道设计的成功经验和时代局限性。再者,通过对2014年至今的广州琶洲西区互联网城市设计项目进行实证研究,从街道设计管控机制、街道空间整合优化,以及街道设计管控实践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多元参与、多维整合以及动态管控是新时代中心区街道设计的发展演进趋势。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提出实现共享和创新导向的中心区街道设计策略体系:多元共享(参与)的街道设计模式、多维复合的街道设计创新策略、动态适应和精确管控的街道设计实施机制等。
李秋鸿[8](2020)在《“城市双修”背景下的滨河绿道规划设计研究 ——以海淀区清河绿道(颐和园-奥森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北京市正在面临城市存量更新发展的转型机遇,城市双修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内在要求。滨河绿道是城市生态安全和人文关怀的重要保障,城市化的发展影响着滨河的生态环境和公共空间营造。城市滨河绿道规划设计的研究对于城市存量更新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和意义。本文从三个层面展开对城市滨河绿道规划设计的研究。首先,研究国内外滨河绿道发展趋势和规划研究成果,提出基于交通慢行体系、滨水绿色公共空间设计等多个方面的滨河绿道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其次,分析国内外滨河绿道规划案例,总结成功经验。综合提出“城市双修”背景下的城市滨河绿道规划设计总体框架以指导案例实践。最后,以北京市清河绿道(颐和园至奥森段)为例,对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地域特征和存在问题提出规划设计目标与策略,探寻复合型城市滨河绿道规划设计模式,满足生态、景观、人文、社会、文化等多层次需求,改善人居环境,突出地域特色,提升城市品质。
覃麒睿[9](2020)在《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可持续设计导控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众生活的载体。深圳作为中国新兴城市的代表,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不足、质量下降的问题,在此情况下,一种在建设用地内、依托建筑的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引起人们的关注。深圳目前已开始出台有关建设管理规定,逐步开展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实践。福田中心区作为深圳城市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在过去的四十年的建设中产生了了大量且集中的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已具有研究基础,然而缺乏设计导控经验,建筑公共开放空间未能达到良好成效。而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从上个世纪中叶就开始开展有关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实践和研究,积累了较为成熟的设计导控经验。因此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优秀的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设计导控经验,转换为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可持续设计导控策略。论文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第一,对国内外优秀的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设计导控经验的总结。通过梳理美国、日本、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的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实践过程,归纳其设计导控一般方法。第二,对深圳及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现状的研究。首先通过图纸、政策文件、管理文件等资料的研究,提取其中有关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内容部分,分析深圳及福田中心区在现行的设计控制指引和管理运作对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作用;其次通过实地的走访调研考察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建设成效。通过现状的研究反思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的优秀经验和不足之处。第三,制定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可持续设计导控策略。通过优秀经验的总结和实地的调研分析,从设计和管理两方面搭建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可持续设计导控的框架。
纵旻清[10](2020)在《枢纽区域地下空间城市设计控制要素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其引发的一系列城市问题激化了各大城市的资源供需矛盾,存量发展作为新的发展方向登上历史舞台。在追求地面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的同时,合理、有序地利用地下空间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城市枢纽地区作为城市门户是城市整体布局中的重要环节,城市枢纽区地上地下一体化建设是城市资源高效集中的关键一环。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完善枢纽区设施配置、引导其功能复合、实现站城一体化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在城市设计层面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研究主要穿插在地下空间用地规划与地下建筑这两个规模层级差别较大的领域,没有形成针对地下空间城市设计的独立研究体系。针对地下空间的城市设计暂无概念、意义的明确界定,在理论研究和具体项目实践方面都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本文以站城一体化为研究视角,以城市枢纽区地下空间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城市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控制要素及相应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本文以“背景研究、基础研究、要素研究、策略研究、实践论证”的研究思路展开论述。第一部分阐述论文的背景研究,对研究对象与范畴、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等内容进行介绍;第二部分为基础研究,包括对城市区域发展理论、站域空间模型、城市设计管控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与总结,对站城一体化、城市枢纽地区、城市设计等概念进行解读,对国内地下空间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管控内容、地下空间规划的内容要求进行了整理总结,并提出了目前枢纽区开发利用的现存问题,同时依据法规政策进行鼓励与制约条件的梳理,为后文要素与策略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为要素研究,通过城市设计中地下空间部分的管控内容和地下空间规划的内容要求,确定核心要素的主要类别,并通过对实践案例的设计内容的研究充实各类别要素框架,筛选后梳理出地下空间城市设计的核心管控要素,并对照现有的主要针对地上部分的城市设计编制管控内容进行要素的修正;策略研究为第四部分,首先确定地下空间城市设计策略一体化、可持续、价值创造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建构方法,并对开发意向、用地规划、公共空间、公共设施、景观环境五大核心要素详细展开设计策略的内容论述;最后为实践论证,将前文的设计策略运用于北京城市副中心0101街区地下空间城市设计中。
二、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中的公众参与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中的公众参与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设计是一种图示化与数据化结合的语言 |
1.1.2 当代城市设计研究需要整合性的理论支撑 |
1.1.3 城市各个要素间的关系组织问题产生城市矛盾 |
1.1.4 城市设计已经出现图层思想与技术方法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4 城市图层概念释义 |
1.4.1 图层及图层思想 |
1.4.2 城市图层与城市图层系统 |
1.4.3 城市图层相关概念厘定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城市生态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
2.1.1 地图叠加及景观设计学 |
2.1.2 城市主题地图及数字化城市设计 |
2.1.3 城市生态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
2.2 城市物质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
2.2.1 城市结构及空间分层 |
2.2.2 城市空间及要素图解 |
2.2.3 城市物质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
2.3 城市抽象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
2.3.1 心理认知 |
2.3.2 社会空间 |
2.3.3 历史文脉 |
2.3.4 城市抽象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图层系统的认知辨识与框架 |
3.1 哲学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
3.1.1 现象学下的图层思维 |
3.1.2 符号学与语言学下的图层思维 |
3.2 科学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
3.2.1 地理学下的图层思维 |
3.2.2 地图学下的图层思维 |
3.2.3 分形学下的图层思维 |
3.2.4 系统学下的图层思维 |
3.3 学理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
3.3.1 城乡规划学下的图层思维 |
3.3.2 空间美学下的图层思维 |
3.3.3 建筑类型学下的图层思维 |
3.4 城市图层系统的认知框架 |
3.4.1 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认知 |
3.4.2 城市图层系统的方法认知 |
3.4.3 城市图层系统的应用认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体系 |
4.1 城市设计中的图层思想起源 |
4.1.1 图底关系的产生 |
4.1.2 图底关系的再思考 |
4.2 城市图层系统的特征 |
4.2.1 多维度的城市图层系统 |
4.2.2 半透明性的城市图层系统 |
4.2.3 复杂关系的城市图层系统 |
4.3 城市图层及要素的生成逻辑 |
4.3.1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的形成 |
4.3.2 城市图层系统中的导控要素整合 |
4.4 城市图层系统的构成 |
4.4.1 城市生态空间图层系统 |
4.4.2 城市物质空间图层系统 |
4.4.3 城市抽象空间图层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技术方法体系 |
5.1 城市设计中图层相关的技术方法 |
5.1.1 城市图层系统的图示化技术方法 |
5.1.2 城市图层系统的信息化处理方法 |
5.2 城市设计中城市空间的抽象化和要素化 |
5.2.1 抽象逻辑思维的介入 |
5.2.2 城市设计中抽象空间的解构 |
5.2.3 城市设计要素的筛选和隔离 |
5.3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内信息的梳理与表达 |
5.3.1 图层框架的梳理 |
5.3.2 要素信息的收集 |
5.3.3 图层要素信息的表达 |
5.4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内的动态交互与叠加 |
5.4.1 图层内的厚度化信息处理 |
5.4.2 图层间的动态关系交互 |
5.5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技术框架整合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应用路径 |
6.1 各级各类城市设计编制中的应用 |
6.1.1 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
6.1.2 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
6.1.3 专项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
6.2 城市设计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中的应用 |
6.2.1 用途管制引导中的应用 |
6.2.2 特殊地块精细化研究中的应用 |
6.2.3 在规划许可中的强化应用 |
6.3 城市设计工作方法与成果形式中的应用 |
6.3.1 工作方法中的应用 |
6.3.2 编制成果中的表达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国家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 |
1.1.2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现状问题 |
1.1.3 学科问题拆分与本研究的关系 |
1.2 研究对象 |
1.2.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 |
1.2.2 空间管控体系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综述 |
1.5.1 空间规划体系相关研究 |
1.5.2 空间管控体系相关研究 |
1.5.3 景观管理相关研究 |
1.5.4 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 |
1.5.5 研究综述总结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8 写作框架 |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辨析 |
2.1.1 景观管理 |
2.1.2 空间规划体系 |
2.1.3 空间管控体系 |
2.2 基础理论 |
2.2.1 系统论及其方法 |
2.2.2 结构功能理论 |
2.2.3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2.4 景观规划相关理论 |
2.3 基于上述理论的分析框架 |
2.3.1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2.3.2 基于分析框架的技术路线 |
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分析 |
3.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概况 |
3.1.1 自然维度概况 |
3.1.2 人文维度概况 |
3.1.3 .感知维度概况 |
3.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管理内容 |
3.2.1 景观格局 |
3.2.2 景观过程 |
3.2.3 景观功能 |
3.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及其体系演进历程 |
3.3.1 缺乏空间管控阶段(2007 年以前) |
3.3.2 空间管控整体性差阶段(2007 年—2011 年) |
3.3.3 整体空间管控低效阶段(2011 年—2018 年) |
3.3.4 空间管控重构阶段(2018 年至今) |
3.4 既往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问题指认 |
3.4.1 空间管控失效机制分析 |
3.4.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评价框架 |
3.4.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问题指认 |
3.5 本章小结 |
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
4.1 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管控体系比较 |
4.1.1 空间类型划分 |
4.1.2 城镇空间 |
4.1.3 农业空间 |
4.1.4 自然生态空间 |
4.1.5 过渡空间 |
4.1.6 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管控体系比较分析 |
4.2 目标导向的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比较 |
4.2.1 多方博弈分析 |
4.2.2 管控事权协调 |
4.2.3 空间治理提升 |
4.2.4 自然资源管理 |
4.2.5 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总结 |
4.3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 |
4.3.1 整体思路 |
4.3.2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 |
4.3.3 管控体系构建原则 |
4.3.4 管控尺度 |
4.3.5 管控体系要素 |
4.3.6 管控体系传导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的实证分析 |
5.1 背景分析 |
5.1.1 相关政策文件 |
5.1.2 相关规划情况 |
5.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 |
5.2.1 管控体系整体框架 |
5.2.2 管控主体 |
5.2.3 管控对象 |
5.2.4 管控工具 |
5.3 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
5.3.1 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体系 |
5.3.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
5.4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建议 |
5.4.1 应用景观管理相关研究成果 |
5.4.2 优化秦岭北麓空间规划编制方法 |
5.4.3 完善“一张图”信息平台构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I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II 图片索引 |
附录 -III 表格索引 |
致谢 |
(3)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4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综述 |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及安全感评价发展趋势 |
2.1 国外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研究发展 |
2.1.1 传统犯罪学理论 |
2.1.2 环境犯罪学理论 |
2.1.3 CPTED相关组织机构 |
2.1.4 CPTED相关实践案例 |
2.2 国内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研究发展 |
2.2.1 CPTED理论基础研究 |
2.2.2 CPTED技术基础研究 |
2.2.3 CPTED设计方法研究 |
2.2.4 国内CPTED研究进展总结 |
2.3 环境安全感评价发展趋势 |
2.3.1 评价方法趋向多元化发展 |
2.3.2 评价内容愈加丰富 |
2.4 结语 |
第三章 高校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先导性研究 |
3.1 研究概述 |
3.2 研究设计 |
3.2.1 研究对象 |
3.2.2 数据获取 |
3.2.3 研究方法 |
3.3 CPTED六要素分析 |
3.3.1 CPTED六要素信度分析 |
3.3.2 CPTED六要素相关性分析 |
3.3.3 CPTED六要素重要性程度 |
3.4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分析 |
3.4.1 学生安全感评价整体水平 |
3.4.2 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 |
3.4.3 校园边际空间环境特征分析 |
3.4.4 校园内部区域环境特征分析 |
3.5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要素及优化策略 |
3.5.1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要素 |
3.5.2 单体校园环境设计优化建议 |
3.6 结语 |
第四章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 |
4.1 研究概述 |
4.2 研究设计 |
4.2.1 研究内容 |
4.2.2 问卷设置 |
4.2.3 数据获取 |
4.2.4 研究方法 |
4.3 学生安全感评价水平分析 |
4.3.1 大学城与华工环境安全感评价水平差异 |
4.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环境安全感水平 |
4.3.3 学生个体因素对环境安全感水平的影响 |
4.4 学生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4.4.1 空间地点标记的准确性 |
4.4.2 安全感评价高的地点空间分布特征 |
4.4.3 安全感评价低的地点空间分布特征 |
4.4.4 学生安全感与特定空间的距离关系 |
4.4.5 学生个体因素对安全感空间分布的影响 |
4.5 结论 |
4.5.1 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的利与弊 |
4.5.2 大学城环境设计优化建议 |
4.6 结语 |
第五章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影响因素分析 |
5.1 研究概述 |
5.2 研究设计 |
5.2.1 实景照片选取 |
5.2.2 数据来源及获取 |
5.2.3 研究方法 |
5.3 安全感评价结果分析 |
5.3.1 安全感评价水平 |
5.3.2 安全感的空间分布 |
5.4 影响安全感的环境因素分析 |
5.4.1 绿视率 |
5.4.2 环境可视性 |
5.4.3 环境管理程度 |
5.4.4 环境美观程度 |
5.4.5 他人的存在 |
5.4.6 土地利用类型 |
5.5 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 |
5.6 结论 |
5.6.1 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
5.6.2 提升安全感的环境设计和管理策略 |
5.7 结语 |
第六章 提升环境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 |
6.1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规划策略 |
6.1.1 提倡校城一体的规划设计策略 |
6.1.2 强调紧凑用地的土地开发策略 |
6.1.3 主张步行舒适的交通组织策略 |
6.1.4 重视功能混合的土地利用策略 |
6.1.5 优化中心绿地的空间共享策略 |
6.2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设计策略 |
6.2.1 保证绿化空间视线通透 |
6.2.2 改善户外空间设施设计 |
6.2.3 激活临街界面空间活力 |
6.2.4 重视边际空间维护管理 |
6.2.5 提高夜间环境照明水平 |
6.2.6 加强监控设施监视能力 |
6.3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管理策略 |
6.3.1 加强高校安防系统建设 |
6.3.2 建立犯罪预防规划体系 |
6.3.3 重视学生安全教育普及 |
6.3.4 转变传统安全管理理念 |
6.3.5 推进校园法制管理建设 |
6.4 结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园学生安全感调查问卷 |
附录2 :广州大学城校园环境学生安全感调查问卷 |
附录3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分调查问卷照片节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基于城市设计的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多方资源约束下的增量阶段向存量及高品质阶段转变 |
1.1.2 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是新时期高质量城市发展的目标与愿景 |
1.1.3 以精细化为趋势的城市管理制度转变新需求 |
1.1.4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城市设计 |
1.2.2 公共空间 |
1.2.3 城市精细化管控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
1.3.2 国内外城市精细化管控相关研究 |
1.3.3 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相关研究 |
1.3.4 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我国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现实困境与思考 |
2.1 成果编制阶段——可操作性差 |
2.1.1 “重方案、轻导控”的城市设计编制方式 |
2.1.2 公共空间目标量化不足、重点管控要素难辨 |
2.1.3 城市设计成果与规划管理体系缺乏精准衔接 |
2.2 管控实施阶段——管控要素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
2.2.1 公共空间要素审查粗放、管控力度不足 |
2.2.2 缺乏动态的设计控制 |
2.2.3 缺乏明确的城市设计审查机制 |
2.2.4 缺乏协同参与机制 |
2.3 管控效果评价——难以引导高品质城市空间建设 |
2.3.1 中观层面——公共空间分布散乱,缺乏系统性、秩序性 |
2.3.2 微观层面——步行公共空间体系连续性差 |
2.4 基于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下的思考 |
2.4.1 城市设计编制阶段 |
2.4.2 管控实施阶段——强化目标导控的精细化管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经验借鉴 |
3.1 发达国家公共空间管控实施路径研究 |
3.1.1 美国:“结合区划”的城市设计审查制度 |
3.1.2 英国:“自由裁量”为特征的“开发许可”管控 |
3.1.3 德国:规划建造 |
3.1.4 法国:协调建筑师制度 |
3.1.5 日本:建筑协定制度 |
3.1.6 小结 |
3.2 我国重点地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实施路径研究 |
3.2.1 深圳:公共空间要素融入法定图则 |
3.2.2 上海:控制性详细规划附加图则 |
3.2.3 天津:“一控规、两导则”的规划管控 |
3.2.4 广州:控规+城市设计导则的管控 |
3.2.5 小结 |
3.3 国内外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实践的经验启示 |
3.3.1 成果编制阶段 |
3.3.2 管控实施阶段——全过程动态的管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框架构建 |
4.1 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目标构建 |
4.1.1 统筹协调的“整体性、秩序性”目标 |
4.1.2 要素协同的“开放性、连通性”目标 |
4.1.3 “实施性”目标 |
4.2 公共空间规划编制阶段 |
4.2.1 公共空间重点控制内容 |
4.2.2 公共空间重点控制内容转译管控要素 |
4.2.3 强化公共空间管控要素量化、指标化 |
4.3 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施路径 |
4.3.1 土地出让前——提高要素的可操作性 |
4.3.2 土地出让后——空间要素精准落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管控实例——广州南沙起步区灵山岛尖 C2 单元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实践研究 |
5.1 城市设计过程回顾 |
5.2 城市设计优化概况 |
5.2.1 城市设计编制背景 |
5.2.2 现状问题梳理 |
5.2.3 城市公共空间目标构建及优化策略 |
5.2.4 城市设计成果编制阶段 |
5.2.5 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 |
5.3 具体地块的精细化管控实施 |
5.3.1 C2-12-11/12地块——优化空间界面及步行空间延续性 |
5.3.2 C2-12-10地块——优化空间界面、提升步行空间品质 |
5.3.3 C2-22-01/11/05地块——提升城市绿廊的公共空间品质 |
5.4 管控效果分析 |
5.4.1 强化了公共空间的整体性与引导性 |
5.4.2 强化了街道步行空间的适宜性 |
5.4.3 不同要素协同管控保障了公共流线的连贯性 |
5.5 小结 |
5.5.1 深化公共空间导控要素,精准落位城市公共空间 |
5.5.2 建立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促进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 |
5.5.3 公共空间目标量化,明确重点管控要素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中国城镇化及城市存量规划的发展趋势 |
1.1.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趋势 |
1.1.3 历史街区复兴过程中原住民的困境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历史街区 |
1.3.2 历史街区复兴 |
1.3.3 历史街区原住民 |
1.3.4 社会融合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基础理论支撑 |
2.1.1 社会融合理论 |
2.1.2 公众参与论 |
2.1.3 绅士化论 |
2.1.4 包容性发展论 |
2.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基本特征 |
2.2.1 开发模式 |
2.2.2 行为主体 |
2.2.3 实施途径 |
2.2.4 社会结构 |
2.3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案例研究 |
2.3.1 历史街区复兴理念转变 |
2.3.2 社会包容性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 |
2.4 哈尔滨历史街区发展的规划历程 |
2.4.1 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历程 |
2.4.2 历史街区规划历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现状解析 |
3.1 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现状 |
3.1.1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空间现状 |
3.1.2 历史街区原住民的分布现状 |
3.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空间问题 |
3.2.1 社交空间的差异 |
3.2.2 文化空间的迥异 |
3.2.3 产业空间的变异 |
3.2.4 居住场所的分异 |
3.2.5 空间管理的互异 |
3.2.6 街区空间问题汇总 |
3.3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社会矛盾 |
3.3.1 邻里关系的消减 |
3.3.2 市井文化的殆尽 |
3.3.3 就业经济的改变 |
3.3.4 居住产权的排斥 |
3.3.5 权力利益的变化 |
3.3.6 街区社会矛盾汇总 |
3.4 历史街区复兴的困境解析及内在机制 |
3.4.1 街区现实困境的内在根源 |
3.4.2 空间问题与社会矛盾的关系 |
3.4.3 促进原住民社会融合的迫切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历史街区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分析 |
4.1 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 |
4.1.1 影响因素的研究探析 |
4.1.2 行为交往影响因素 |
4.1.3 文化活力影响因素 |
4.1.4 经济产业影响因素 |
4.1.5 空间环境影响因素 |
4.1.6 参与管理影响因素 |
4.2 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体系建构 |
4.2.1 理论模型建立 |
4.2.2 测量因子筛选 |
4.2.3 测量体系生成 |
4.2.4 测量评价方法 |
4.3 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及结果 |
4.3.1 数据样本获取 |
4.3.2 样本社会属性 |
4.3.3 测量结果 |
4.4 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计算及差异分析 |
4.4.1 测度计算方法及结果 |
4.4.2 街区测度等级序列 |
4.4.3 街区测度差异成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选择 |
5.1 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的历史街区分类 |
5.1.1 多维聚类分析方法 |
5.1.2 街区发展类型划分 |
5.1.3 街区发展类型特征 |
5.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选择依据 |
5.2.1 上位规划指引为发展定位 |
5.2.2 街区类型特征为发展方向 |
5.2.3 测度影响主因子为发展重点 |
5.3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选择思路 |
5.3.1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目标导向 |
5.3.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判据原则 |
5.3.3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选择路线 |
5.4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选择确定 |
5.4.1 强势产业引导模式 |
5.4.2 文化体验互动模式 |
5.4.3 多元空间服务模式 |
5.4.4 传统生活赓续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实施策略 |
6.1 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实施路径 |
6.1.1 实施路径的目标和方向 |
6.1.2 实施路径的方法和原则 |
6.1.3 实施路径的优先策略 |
6.2 强势产业引导模式街区的复兴发展策略 |
6.2.1 保留原有业态生境 |
6.2.2 厚植核心产业类型 |
6.2.3 优化产业功能效应 |
6.3 文化体验互动模式街区的复兴发展策略 |
6.3.1 复苏全息化传统文化资源 |
6.3.2 恢复在地化特色文化符号 |
6.3.3 再现沉浸式文化互动空间 |
6.4 多元空间服务模式街区的复兴发展策略 |
6.4.1 重建多元服务运行平台 |
6.4.2 重配完善服务设施结构 |
6.4.3 重组包容共享服务空间 |
6.5 传统生活赓续模式街区的复兴发展策略 |
6.5.1 修复生活服务设施 |
6.5.2 还原社会交往网络 |
6.5.3 复原社区公众管理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水分离的规划建设模式导致城市河流问题频发 |
1.1.2 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的治理与管理亟需关注 |
1.1.3 河涌与城市空间的耦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既有城区河涌 |
1.4.2 城市空间 |
1.4.3 耦合的概念界定 |
1.4.4 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空间规划和城市河涌水系规划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理论综述 |
2.1.1 河流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
2.1.2 河流健康理论 |
2.1.3 生态城市规划理论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河涌与城市空间规划建设相关研究 |
2.2.2 国内外河涌与城市空间管理相关研究 |
2.3 国内外优秀实践案例 |
2.3.1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实践案例 |
2.3.2 管理协调维度实践案例 |
第三章 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规划模式研究 |
3.1 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内涵 |
3.1.1 理论启示 |
3.1.2 既有城区空间环境优化的紧迫性 |
3.2 耦合规划应对的三个空间尺度 |
3.2.1 河涌空间 |
3.2.2 滨河空间 |
3.2.3 城市空间 |
3.3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耦合的模式研究 |
3.3.1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耦合的内涵 |
3.3.2 耦合的四大核心特性 |
3.4 管理协调维度耦合的模式研究 |
3.4.1 管理协调维度耦合的内涵 |
3.4.2 三个层面多种措施的耦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政策法规视角下我国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的耦合程度研究 |
4.1 基于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政策及河涌规划实践案例的分析 |
4.2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下的耦合程度分析 |
4.2.1 安全性方面:整体较优,但在实践中城市空间层面考虑缺失 |
4.2.2 生态性方面:城市空间生态性在规划实践中欠缺考虑 |
4.2.3 公共性方面:整体较优,但在实践中城市空间层面考虑缺失 |
4.2.4 系统性方面:系统性的考虑缺失 |
4.3 管理协调维度下的耦合程度分析 |
4.3.1 规划层面:对城市用地的空间管控及指标控制较弱 |
4.3.2 治理层面:部门协同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公众参与制度缺位 |
4.3.3 保障层面:激励机制作用有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现状的研究——以广州东濠涌为例 |
5.1 广州既有城区河涌演进与整治建设背景 |
5.1.1 广州既有城区河涌的历史演进 |
5.1.2 广州既有城区河涌建设与整治的历程 |
5.2 实证案例选取——东濠涌及其流域范围内城市空间 |
5.2.1 案例选取原因 |
5.2.2 研究范围及河涌定位 |
5.3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下的精细化调研 |
5.3.1 安全性现状 |
5.3.2 生态性现状 |
5.3.3 公共性现状 |
5.3.4 系统性现状 |
5.4 管理协调维度的访谈调研 |
5.4.1 访谈对象及访谈内容 |
5.4.2 规划层面 |
5.4.3 治理层面 |
5.4.4 保障层面 |
5.5 经验与不足 |
5.5.1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下的经验与不足 |
5.5.2 管理协调维度下的经验与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规划的策略与方法探索 |
6.1 规划范式的转变与主要原则 |
6.1.1 规划范式的转变 |
6.1.2 规划原则 |
6.2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下的规划策略 |
6.2.1 安全性策略 |
6.2.2 生态性策略 |
6.2.3 公共性策略 |
6.2.4 系统性策略 |
6.3 管理协调维度下的策略 |
6.3.1 完善的政策法规引导 |
6.3.2 与法定城市规划衔接 |
6.3.3 协同的组织管理 |
6.3.4 全过程的公众参与 |
6.3.5 建立成熟的激励机制 |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共享和创新导向的中心区街道设计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城市发展背景下街道设计的演化趋势 |
1.1.2 “共享”的时代背景及内涵 |
1.1.3 “创新”的时代背景及内涵 |
1.1.4 城市设计的多维视野和方法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城市中心区 |
1.2.2 街道设计 |
1.2.3 共享和创新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研究 |
1.3.1 街道空间相关研究综述 |
1.3.2 街道设计研究新进展 |
1.3.3 现有研究述评 |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心区街道设计演进研究 |
2.1 时间维度的街道设计演进 |
2.1.1 封建社会时期 |
2.1.2 文艺复兴时期 |
2.1.3 工业革命时期 |
2.1.4 现代主义时期 |
2.1.5 后现代主义时期 |
2.2 空间维度的街道设计演进 |
2.2.1 马车的街道 |
2.2.2 小汽车的街道 |
2.2.3 步行者的街道 |
2.3 中心区街道设计发展问题总结 |
2.3.1 我国中心区街道设计发展问题总结 |
2.3.2 国外中心区街道设计发展经验介绍 |
2.3.3 中心区街道设计演进趋势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共享和创新导向的街道设计空间类型研究 |
3.1 共享导向的街道空间类型 |
3.1.1 共享廊道空间 |
3.1.2 共享地块公共空间 |
3.1.3 共享建筑公共空间 |
3.2 创新导向的街道空间类型 |
3.2.1 街道空间网络创新 |
3.2.2 街道空间立体创新 |
3.2.3 街道空间触媒创新 |
第四章 现代城市设计体系下的街道设计及其实施导控..福田中心区22、23-1街坊城市设计 |
4.1 城市设计背景 |
4.1.1 项目基本情况 |
4.1.2 城市设计介入时机 |
4.2 街道设计管控与实施成效 |
4.2.1 街道网络 |
4.2.2 街道界面 |
4.2.3 街道景观设计 |
4.2.4 骑楼连廊 |
4.3 街道空间使用情况分析 |
4.3.1 街道环境要素评价 |
4.3.2 公众使用问卷调查 |
4.4 总结与反思 |
4.4.1 城市设计视角和方法在街道设计中的作用 |
4.4.2 现代城市设计体系下街道设计的时代局限性 |
第五章 新时代共享和创新导向的街道设计实践..琶洲西区互联网集聚区城市设计 |
5.1 城市设计背景 |
5.2 地区城市设计总师制度 |
5.2.1 地区城市设计总师制度简介 |
5.2.2 街道设计层面实施管控机制 |
5.3 街道空间整合优化 |
5.3.1 街道网络整合 |
5.3.2 开放空间整合 |
5.3.3 街道界面整合 |
5.4 共享和创新导向下的街道设计管控 |
5.4.1 地块公共空间共享 |
5.4.2 建筑公共空间共享 |
5.4.3 共享的立体街道系统 |
5.5 发展趋势总结 |
5.5.1 “单一主导——多元参与”演进 |
5.5.2 “线性设计——多维设计”演进 |
5.5.3 “标准导控——动态管控”演进 |
第六章 共享和创新导向的中心区街道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
6.1 多元参与的街道设计创新模式 |
6.1.1 发挥城市设计的协同和管控职能 |
6.1.2 建立多元参与博弈的机制和平台 |
6.1.3 提供鼓励共同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
6.2 多维复合的街道设计创新策略——以中山总部经济区城市设计实践为例 |
6.2.1 面的维度:构建立体复合的街道公共网络 |
6.2.2 线的维度:形成共享和服务连续的公共空间廊道 |
6.2.3 点的维度:营造互联共享的公共空间核心 |
6.3 动态适应和精确管控的街道设计机制 |
6.3.1 搭建权责明确的设计架构 |
6.3.2 实施动态适应的街道设计导控 |
6.3.3 建立实施保障和监管体系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福田中心区22、23-1街坊街道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城市双修”背景下的滨河绿道规划设计研究 ——以海淀区清河绿道(颐和园-奥森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双修是城市存量更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
1.1.2 城市化发展影响滨河区域的生态环境 |
1.1.3 城市滨河绿道是生态修复和人文关怀的基础保障 |
1.2 研究对象与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针对性解决城市滨河绿道的现状问题 |
1.3.2 探索基于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城市滨河绿道规划设计策略 |
1.3.3 为类似区域的城市滨河绿道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城市滨河绿道规划研究概况 |
2.1 城市滨河绿道概念与内涵 |
2.1.1 城市滨河绿道概念 |
2.1.2 城市滨河绿道规划的内涵 |
2.1.3 城市滨河绿道的功能 |
2.2 滨河绿道规划发展实践研究 |
2.3 滨河绿道规划的理论研究 |
2.4 滨河绿道规划相关理论 |
2.4.1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 |
2.4.2 海绵城市(The Sponge City) |
2.4.3 绿色交通(Green Transport) |
2.4.4 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 |
2.4.5 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 |
3 国内城市滨河绿道规划研究概况 |
3.1 国内城市滨河绿道发展阶段 |
3.2 国内城市滨河绿道实践研究 |
3.3 国内城市滨河绿道规划理论研究 |
3.3.1 国内滨河绿道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
3.3.2 国内滨河绿道规划设计导则研究 |
3.4 国内城市滨河绿道存在问题 |
3.4.1 缺乏整体规划设计 |
3.4.2 忽略生态环境设计 |
3.4.3 交通连通性受阻 |
3.4.4 地域文化缺失 |
3.4.5 公共活力不足 |
3.4.6 运营管理不善 |
4 “城市双修”背景下的城市滨河绿道规划设计原则 |
4.1 “城市双修”概念 |
4.2 “城市双修”下的城市滨河绿道规划设计原则 |
4.2.1 系统性原则 |
4.2.2 生态性原则 |
4.2.3 人文性原则 |
4.2.4 可达性原则 |
4.2.5 特色性原则 |
5 “城市双修”背景下的城市滨河绿道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
5.1 “城市双修”下的城市滨河绿道规划设计策略 |
5.1.1 生态修复层面 |
5.1.2 城市修补层面 |
5.2 不同类型城市滨河绿道规划设计要素 |
5.3 “城市双修”下的城市滨河绿道规划设计方法 |
5.3.1 道路交通规划 |
5.3.2 植物景观规划 |
5.3.3 雨洪管理设计 |
5.3.4 滨河公共空间设计 |
5.3.5 游憩功能规划设计 |
5.3.6 历史文化传承保护 |
5.3.7 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
6 城市滨河绿道规划设计实践案例分析 |
6.1 综合提升——美国圣安东尼奥滨河步道(San Antonio Riverwalk) |
6.1.1 项目概况 |
6.1.2 策略与方法 |
6.1.3 核心问题 |
6.1.4 借鉴之处 |
6.2 公共空间营造——美国芝加哥滨河公园(Chicago River park) |
6.2.1 项目概况 |
6.2.2 核心问题 |
6.2.3 策略与方法 |
6.2.4 借鉴之处 |
6.3 生态保育修复——新加坡加冷河碧山宏茂桥公园(Bishan.Ang Mo Kio Park) |
6.3.1 项目概况 |
6.3.2 核心问题 |
6.3.3 策略与方法 |
6.3.4 借鉴之处 |
6.4 历史文化传承——韩国首尔清溪川(Cheonggyecheon River) |
6.4.1 项目概况 |
6.4.2 核心问题 |
6.4.3 策略与方法 |
6.4.4 借鉴之处 |
6.5 绿色慢行交通——上海黄浦江东岸杨浦滨江公共空间 |
6.5.1 项目概况 |
6.5.2 核心问题 |
6.5.3 策略与方法 |
6.5.4 借鉴之处 |
6.6 案例总结 |
7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绿道(颐和园-奥森段)概况 |
7.1 清河河道总体概况 |
7.1.1 项目背景 |
7.1.2 区域背景 |
7.1.3 清河河道概况 |
7.1.4 项目区位 |
7.1.5 项目范围 |
7.2 清河河道现状分析 |
7.2.1 周边用地 |
7.2.2 周边资源 |
7.2.3 周边绿地 |
7.2.4 周边公共交通 |
7.2.5 周边道路交通 |
7.2.6 滨河道路 |
7.2.7 桥梁设施 |
7.2.8 滨河绿地 |
7.2.9 水系驳岸 |
7.2.10 水利设施 |
7.2.11 公共空间 |
7.2.12 公共服务设施 |
7.3 现状问题总结 |
7.3.1 道路交通 |
7.3.2 水系驳岸 |
7.3.3 生态景观 |
7.3.4 空间活力 |
7.3.5 文化活动 |
7.3.6 建筑风貌 |
7.3.7 公共设施 |
7.3.8 管理运营 |
8 基于城市双修的清河(颐和园-奥森段)滨河绿道规划设计 |
8.1 规划构思 |
8.1.1 规划定位 |
8.1.2 规划目标 |
8.2 规划策略 |
8.2.1 加强生态修复 |
8.2.2 注重留白增绿 |
8.2.3 改善交通出行 |
8.2.4 凸显文化特色 |
8.2.5 保障民生需求 |
8.2.6 加强智慧管控 |
8.3 清河绿道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
8.3.1 总平面 |
8.3.2 鸟瞰图 |
8.3.3 功能分区 |
8.3.4 规划结构 |
8.4 清河绿道专项规划设计 |
8.4.1 道路交通规划 |
8.4.2 滨河公共空间规划 |
8.4.3 桥梁及桥下空间规划 |
8.4.4 水岸空间规划 |
8.4.5 植物景观规划 |
8.4.6 雨洪管理系统规划 |
8.4.7 游憩功能规划 |
8.4.8 服务设施规划 |
8.4.9 照明设施规划设计 |
8.4.10 智慧管理规划设计 |
8.4.11 节事活动策划 |
8.5 核心区段设计 |
8.5.1 山水历史区段 |
8.5.2 科技文化区段 |
8.5.3 都市活力区段 |
8.5.4 创新艺术区段 |
8.5.5 自然休闲区段 |
8.6 用地平衡表 |
9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件 |
(9)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可持续设计导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公共开放空间发展面临挑战 |
1.1.2 公共开放空间急需转型 |
1.1.3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设计导控不足 |
1.2 研究对象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实践动态 |
1.3.2 设计导控相关研究 |
1.3.3 深圳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相关实践和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创新点 |
1.7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设计导控经验 |
2.1 国内外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设计导控实践案例 |
2.1.1 美国POPS设计导控实践 |
2.1.2 日本开放空间设计导控实践 |
2.1.3 新加坡POPS设计导控实践 |
2.1.4 台北开放空间设计导控实践 |
2.1.5 香港POSPD设计导控实践 |
2.1.6 内地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设计导控实践 |
2.2 国内外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设计导控经验总结 |
2.2.1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管理运作机制 |
2.2.2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设计指引与审核认定 |
2.2.3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建成后使用评价 |
2.2.4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检讨与改善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现行的设计控制指引和管理运作 |
3.1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现行的设计控制指引 |
3.1.1 规划对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控制指引 |
3.1.2 城市设计对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控制指引 |
3.2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现行的管理运作 |
3.2.1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激励手段 |
3.2.2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实施运作 |
3.2.3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监管环境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现状研究 |
4.1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信息统计模式 |
4.2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现状调研 |
4.2.1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形态 |
4.2.2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分布 |
4.2.3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现状信息统计 |
4.3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等级分类 |
4.4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建设反思 |
4.4.1 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建设积极经验 |
4.4.2 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建设不足之处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可持续设计导控策略 |
5.1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可持续原则 |
5.2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可持续设计策略 |
5.2.1 宏观——搭建公共开放空间规划体系 |
5.2.2 中观——注重片区公共开放空间的整合 |
5.2.3 微观——制定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设计标准 |
5.3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可持续管理策略 |
5.3.1 宏观——确定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法定地位 |
5.3.2 中观——制定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运行的激励和审核认定制度 |
5.3.3 微观——制定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管理细则 |
5.4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改善设计和改善管理——以深圳市文化中心为例 |
5.4.1 改善设计 |
5.4.2 改善管理 |
5.5 借鉴意义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枢纽区域地下空间城市设计控制要素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对象及范畴 |
1.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领域 |
1.4.2 研究视角 |
1.5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与分析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2.1.1 城市区域发展理论 |
2.1.2 站域空间模型 |
2.1.3 城市设计管控相关理论 |
2.2 相关概念解读 |
2.2.1 “站城一体化” |
2.2.2 城市枢纽地区 |
2.2.3 城市设计 |
2.3 国内地下空间城市设计发展 |
2.3.1 地下空间城市设计发展历程 |
2.3.2 国内地下空间城市设计管控内容 |
2.3.3 地下空间规划内容要求 |
2.4 现存问题 |
2.4.1 政策法规:亟待综合性、体系化指导 |
2.4.2 编制成果:科学性和管控力不足 |
2.4.3 内容表达:系统性薄弱与平面化 |
2.4.4 开发挑战:高效益与高成本并存 |
2.4.5 实施桎梏:公众参与渠道待创新 |
2.5 鼓励与制约条件分析 |
2.5.1 鼓励条件清单 |
2.5.2 制约条件清单 |
2.5.3 总结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控制要素分析与归纳 |
3.1 控制要素类别研究 |
3.1.1 核心控制要素类别的确定 |
3.1.2 案例选取及分析内容 |
3.1.3 要素细化及特征研究 |
3.2 用地规划分析 |
3.2.1 规模容量 |
3.2.2 平面布局 |
3.2.3 竖向布局 |
3.3 公共空间分析 |
3.3.1 公共休闲空间 |
3.3.2 流线空间 |
3.3.3 步行网络 |
3.4 公共设施分析 |
3.4.1 类别内容 |
3.4.2 设施布局 |
3.5 控制要素归纳 |
3.5.1 控制要素推导逻辑 |
3.5.2 核心要素生成过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下空间城市设计策略建构 |
4.1 基本原则与建构方法 |
4.1.1 基本原则 |
4.1.2 设计策略建构方法 |
4.2 开发意向策略 |
4.2.1 预判未来城市变革 |
4.2.2 分期分区滚动建设 |
4.2.3 政-企-民多方协作 |
4.3 用地规划策略 |
4.3.1 多维控制规模容量 |
4.3.2 依托圈层实现复合 |
4.3.3 功能催化竖向联系 |
4.4 公共空间策略 |
4.4.1 构建立体公共空间网络 |
4.4.2 多样流线空间引导人流 |
4.4.3 立体步行系统贯穿站城 |
4.5 公服设施策略 |
4.5.1 围绕枢纽核心集聚 |
4.5.2 强调灵活机动布局 |
4.5.3 创新多元文化设施 |
4.6 景观环境策略 |
4.6.1 自然环境提升场所魅力 |
4.6.2 节点细部凝聚空间个性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设计实践:北京副中心0101街区地下空间城市设计 |
5.1 实践背景 |
5.1.1 北京城市副中心 |
5.1.2 0101街区 |
5.1.3 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枢纽 |
5.2 前期分析 |
5.2.1 实践概况 |
5.2.2 地下空间规划要求 |
5.2.3 地面城市设计方案 |
5.3 地下空间城市设计 |
5.3.1 设计理念 |
5.3.2 用地规划 |
5.3.3 公共空间 |
5.3.4 公服设施 |
5.3.5 景观环境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中的公众参与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D]. 陈璐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2]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D]. 梁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 黄邓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基于城市设计的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研究[D]. 马朝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研究[D]. 蔡籽焓.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6]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规划研究[D]. 陈世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共享和创新导向的中心区街道设计演进研究[D]. 林珂.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城市双修”背景下的滨河绿道规划设计研究 ——以海淀区清河绿道(颐和园-奥森段)为例[D]. 李秋鸿.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9]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可持续设计导控策略研究[D]. 覃麒睿.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枢纽区域地下空间城市设计控制要素与策略研究[D]. 纵旻清.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