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建筑防水材料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及2004年展望

2003年建筑防水材料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及2004年展望

一、建筑防水材料工业2003年经济运行分析及2004年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蔡素怡[1](2020)在《德高中国公司在华竞争战略案例研究》文中认为从工业革命开始,技术的更替、产业结构的变化,都在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由工业经济时代转入知识经济发展时代,包括无形资产在内的资源要素对企业发展的价值影响更加突显,成为企业竞争战略的重要部分。德高中国公司是一家澳洲在华企业,90年代末进入中国市场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而当下公司处于一个复杂多样的环境,一方面技术砂浆产品正处理快速发展的好时机,另一方面外部环境对企业与产品的质量发展要求越来越高,行业内竞争也日趋激烈。本案例主要在德高中国公司案例为基础,对传统制造行业中的预拌砂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何以利用无形资产提升业竞争优势进行研究。首先对所在的特种技术砂浆制造行业环境进行了需求和竞争研究,进而研究包括无形资产在内的资源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竞争优势的关系。德高中国公司需要针对新情况重新定位,即,德高中国公司应该在竞争中选择差异化竞争战略,本文最后创新性地提出来如何获取竞争优势,实现德高中国竞争战略的“P-C-M-IR-C战略执行力体系”。德高中国公司的成功案例,证明了企业在实施战略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无形资产的利用来形成企业的特有的核心竞争力,并且持续地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期望本案例能够对相关企业实施成功的竞争战略提供有益的启发。

丁潇颖[2](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提出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柯云婷[3](2020)在《溶剂使用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目前遏制我国臭氧污染增长势头并使PM2.5进一步下降的关键因素,而有机溶剂产品的使用是人为VOCs排放的重要来源。我国有机溶剂产品存在种类繁多,VOCs含量不明的问题,但目前有机溶剂相关的实测型研究较少。为填补该领域的空白,本研究以我国有机溶剂产品为对象,开展溶剂使用行业的VOCs排放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通过大量采样测试,摸清涂料/油墨的VOCs含量及组分特征,获取常见VOCs控制技术的治理效率,基于前两类测试结果构建行业排放系数体系,建立我国溶剂使用行业VOCs排放清单,并提出对应的管控建议。所测试的有机溶剂产品中,平均VOCs含量较高的是溶剂型汽车原厂漆(60%)、溶剂型油墨(59%)、溶剂型汽车修补漆(55%)等溶剂型产品,水性汽车涂料、水性木器涂料、水性集装箱涂料等环保型产品的平均VOCs含量在8%~18%的范围里,而水性建筑涂料、水性油墨和UV油墨的VOCs含量一般低于3%。溶剂型产品的VOCs含量水平远高于水性产品和UV产品。不同类别的样品VOCs含量均值基本可满足现行强制性国家标准,但单一样品存在超标的情况。水性涂料的主要组分及OFP贡献者为醇醚类,溶剂型涂料的为苯系物及酯类,UV涂料的为酯类和醇醚类。在大部分有机溶剂产品的使用中,苯系物对SOAFP的贡献最大。所测试的14类VOCs控制技术中,治理效率较高的是RTO(92%)、RCO(90%)、吸附+催化燃烧(90%)等燃烧技术,常见的活性炭吸附(31%)、UV光解净化(44%)、低温等离子体处理(25%)及其组合技术的治理效果都不太理想。各类控制技术对VOCs各组分的治理能力不一,其中燃烧技术对各组分的治理能力都很强,但此类技术会产生一些低浓度的新物种。根据以上结果推算,2017年我国溶剂使用行业VOCs总排放量约为145万t,其中家具制造业排放最大(54万t),其次是建筑装饰业(40万t),末端治理仅能削减约两成的VOCs排放。我国未来应深化落实国家标准的执行以限制有机溶剂产品中的VOCs含量,加强对企业的监管与引导以提高末端治理的VOCs削减量。

明梓[4](2019)在《中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耦合程度时空演化及解耦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能源的大量消耗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持之一。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得能源消费呈现总量大,效率低,能源浪费严重的特点,形成了不合理的产业和能源结构。同时,对能源的不合理开采和低效利用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阻碍经济增长,而且威胁着居民健康。使经济增长摆脱对能源消费的依赖,换言之实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解耦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现有的解耦研究多针对我国能源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关系,以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为对象的解耦研究较少。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解耦状态演化及优化研究上。解耦(Decoupling)也被称为“脱钩”,是指由经济活动总量带来的环境冲击减轻,使两者的耦合程度不断降低甚至最终消除耦合关系的过程。这种环境冲击包含物质或能源投入和由物质、能源引起的污染物排放两方面。因此,解耦研究包含去物质化和去污染化两个角度,本文的研究主题,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解耦,属于去物质化角度。关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解耦的量化研究,通常需要对两者的解耦状态进行测度。解耦状态反映了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程度,耦合程度越低,两者的解耦状态越好。本文首先在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性理论、弹性解耦理论,构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解耦的理论框架。其次,基于该理论框架,通过建立多层次指标体系,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解耦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各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驱动方向和程度。再次,本文建立了基于动态自适应时间采样的解耦状态测度模型,从全国和地区层面对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在1996-2016年间的耦合程度演化情况进行分析,明确不同时期两者的解耦状态。最后,根据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解耦的理论框架和驱动因素,建立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能源消费量、经济增长量、解耦状态进行情景预测;将改进的解耦优化算法运用于神经网络模型,以能源、经济相关的规划目标为约束,对三者进行优化分析;通过对比优化、预测的结果和输入参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未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以下三点:第一,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解耦的主要驱动因素为经济规模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经济规模效应对能源消费的驱动作用为正向,该效应促进了能源消费量的增长,而能源强度效应为负向驱动,能源消费量的变化将最终影响整体解耦状态。东部地区受能源强度、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城镇化效应影响程度高于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和居民生活水平效应分别对西部和东北地区产生较大影响;能源结构效应对四个地区的驱动方向和程度均不稳定。第二,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在1996-2016年间基本处于弱解耦状态,表明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耦合程度有所下降,能源效率提高,然而效率提高的程度有限,能源消费量仍然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研究期内,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解耦状态恶化,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耦合程度变高,东部和东北地区的解耦状态相对稳定;解耦演化水平是反应解耦状态和演化稳定性的综合指标,1996-2016年间仅有东北地区的演化水平呈上升态势,其余三个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第三,通过对比解耦优化、基准和政策情景预测的结果及相应输入参数进行分析,得到提升我国未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解耦状态的政策建议: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人口素质;推进能源结构清洁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不断提高我国创新驱动能力。优化后的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指标在2020年和2030年全部超额实现相关规划目标,而情景预测结果仅实现了能源消费规划目标,没有实现经济规划目标;优化后的解耦状态总体优于预测解耦状态,相关政策规划对于提高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解耦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在吸收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解耦进行了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创新。一是突破性的构建了用于解耦驱动因素分析的多层次指标体系,提升了解耦因素分解的系统性。二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解耦状态测度模型的动态自适应时间采样方法,降低了解耦状态测度中对时序区间划分的主观性,提升了结果的合理性,同时对解耦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补充。三是将地区差异引入解耦状态预测全国模型,有效提高了模型预测的精确度。四是首次将差分进化算法应用于解耦优化研究,并对现有的算法进行改进,提升了算法的全局优化性,提高了优化研究中结果的质量和可靠性。

王锐[5](2019)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文中指出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历史进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的研究思路,较为系统地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探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新中国的成立是我国开展经济建设的历史前提。这个历史前提的实现并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经历了十四年抗日战争与三年国内战争的洗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排除万难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面对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七十年的探索历程依据经济建设工作在全部工作中的地位进行划分,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建设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济主体参与经济建设的方式转变为高度集中化、组织化的生产方式的过程。第二个阶段为改革开放以来到世纪之交。这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大规模开展经济建设的阶段。这一阶段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先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显示出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第三个阶段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阶段。我国市场化的改革,逐步从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上升到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的趋势日益突出。经济建设在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同时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史进程的系统考察和思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只有让创造财富的劳动者享有财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二是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我国的综合优势体现在全党全国对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有正反两方面经验、经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以及社会主义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三是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在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的基础上,我国进一步实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出多种所有制结构,并且不断健全法制体系为我国的所有制多样化提供持续保障。四是适合国情的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作用下,改革成为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改革的动力性体现在改革能够释放红利,而改革的稳定性体现在渐进的改革方式上。五是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必备条件。这个条件性体现在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实践中对深化改革具有促进作用,而闭关自守无异于自取灭亡。六是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并且使经济工作作风不断改善。本文所总结的我国经济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工业体系完善、市场体量宏大等多个方面的规模优势,取得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水平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主体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分散化到高度体制化、组织化再到逐步走向自主发挥能动性的独立化过程。同时,也伴随着所有制的不断健全,通过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最大限度的赋予劳动者以获得感,以此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释放和发展。从宏观层面,实施改革和开放两大基本国策的良性互动,实现改革促进开放、开放推动改革,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当然,上述各个经验的发挥,离不开党对国家的统一领导,离不开党对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离不开方方面面的顶层设计,这不仅是我国过去、当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汪平西[6](2019)在《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空间向外扩张的压力持续增加;但在中央政府“18亿亩耕地红线”的刚性要求下,城市空间增长方式必将逐渐从“外延扩张型”转向“内涵增长型”。在此时代背景下,旧城更新将成为未来我国城市空间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举措;相应地,旧居住区更新必然成为这一转型过程中的重要议题。针对以往旧居住区更新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拟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研究中,搭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从使用者需求和价值取向的视角,构建了旧居住区更新前和更新后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首先,本文对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其次,本文阐述了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的概念与内涵,并以评价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框架。再次,本文重点研究了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调查与评价、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并分别以南京市秦淮区三个旧居住区和合肥市西园新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以“评价”为基础分别从整体层面、物质空间层面和社会空间层面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本文主要创新点总结如下:(1)本文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研究中,构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2)针对现有旧居住区更新事前、事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模型分析、模糊评价等量化方法研究旧居住区更新,进而为旧居住区更新前后的问题诊断、更新时序选择、更新策略制定等提供必要的判定依据。(3)本文以“评价”为基础,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全文约21万字,各类图表172幅。

史煜[7](2019)在《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文中认为自鸦片战争遭遇西方武力冲击,中国渐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延续千年的传统建筑体系从沿海至内陆城市渐次发生近现代化演变。西安作为中国内陆传统城市典型代表与华夏文化生发繁荣之地,经历了20世纪来持续变革求新以及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在取得城市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因明城区大片历史街区建筑消失与城市记忆难以承续的现状。在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从经济指标“量”的扩张转向历史文化与环境生态“质”的彰显之际,学界对西安都城时代的关注逐步转向对城市近现代发展变迁的研究。鉴于建筑是城市最基本的物质组成,本文选择以20世纪来西安明城区不同时段所生发新建筑作为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具体产物,以西安从传统向近现代城市的发展历史为线索,利用影像文本“客观纪实性”功能再现建筑形态特征,呈现与解析明城区建筑演进历程,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以及再塑古城历史文化风貌的探索实践提供借鉴。首先,立足影像与建筑文化研究方向,将建筑影像与历史文本相结合作为还原城市记忆的基本载体,在以人为主体、建筑为客体所形成的城市记忆框架中,以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历史为线索,搜集整合20世纪来(1900-2010)不同历史时期典型的建筑影像文本,将其置于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时空背景中进行分期、分类及演变研究。其次,以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与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在西安城市建筑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参照,将清末(1900-1911)、民国(1912-1949)与共和国(1949-2010)三个典型时期建筑影像文本进行分类对比,以“图文”互证方式还原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演变历程,借助图像学与现象学等研究方法进行解读,揭示演变特征、规律及综合动因。再次,利用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要素”(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地标)作为体验与认知城市的一种方法,对应分析20世纪不同时段西安城市代表性建筑,尝试还原与建构近现代西安城市记忆。近现代西安传统建筑是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现实需求,从“模仿搬用”到“选择吸收”西方先进建筑形式与技术的演进历程,展现了不同历史阶段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主体审美与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传统建筑体系融合西方文化不断做出权衡与选择的实践过程。以城市记忆的“整体性、时代性、延续性与建构性”为原则,对20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建筑状况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1)“体用”原则上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延续性在西安城市近现代化转型历程中,城市发展渐从传统社会的闭守走向近现代的开放,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体”对西方建筑形式、材料、结构等因素“用”的基础上,传统建筑主体地位逐步被削弱而日趋式微。是在政治与军事因素主导下,从清末“洋风”模仿建筑到民国以不同程度的中西“折衷”特征为主、兼有少量几何形式特征工业化建筑,经历共和国初期“苏化”因素影响,又从单一国家性建筑逐步走向现代化探索与多元化发展历程,建筑是“自上而下”非自然发展路径,以“局部-整体-简化-创新”不同程度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渐变为其发展规律。(2)传统建筑文化承续及创新的矛盾性与表面性作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西北区域重镇与传统内陆城市,近代“洋风”模仿、中西“折衷”建筑到建国10周年经典的“传统”复兴建筑,在改革开放后1990-2010年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以房地产商业开发与以旧城拆迁改造为手段的城市化建设,带来明城区商业化、功能化的大尺度的现代建筑在明城墙内外无序耸立,因其与西安历史文化缺乏关联而影响古城整体建筑风貌。近年来,西安明城区依旧以在建筑上附加传统元素与佩戴仿古头饰屋顶作为体现古都风貌的手法,令人深感传统建筑传承与创新层面缺乏文化关联呈现出的矛盾心态与形式的表面性。(3)城市建筑演变缺乏历史文化承续性与整体观伴随20世纪以来西安城市建筑特征近现代化演变历程,西安明城区多数历史街区风貌逐步被科技文明所打造的功能化、商业化与符号化的新建筑所替代与消解,建筑景观的汰换更新导致历史特色被抹除失去城市记忆载体,而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在加速城市记忆的缺失,不利于获得古城西安作为精神家园应有的历史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基于城市记忆与建筑影像的互动同构关系再现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历程,省察急躁功利的赶超式与风貌式城市建设行为,汲取东西方城市近现代化发展正反经验,以期在健全城市建设评估与民众参与的监督管控机制,重拾城市文化自信、再塑城市历史风貌,将西安建成生态宜居的家园,肩负起“国家文化形象”的城市职能与使命。

曹文丽[8](2018)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应运而生的绿色建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中小城市数量众多,资源丰富,新型城镇化发展处于加速期,推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绿色建筑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绿色建筑政策覆盖率低、发展效率低、节能技术落后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绿色建筑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建立了科学有效的成本效益测算方法,研究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的分析框架,定量研究了增量成本和增量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定性分析了社会效益,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绿色建筑提供了更加合理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当前,国内外对绿色建筑的研究力度逐步加大,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理论也在逐步完善,但是基于我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绿色建筑研究较少,文章结合我国中小城市的特点,介绍了新型城镇化及绿色建筑的相关基础理论。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绿色建筑发展的不同阶段及特点;总结了绿色建筑从诞生、完善到全面发展各阶段绿色建筑理论的发展,同时阐述了成本效益理论等,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和增量效益进行了研究,对我国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做了对比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绿色建筑发展问题颇多。通过对我国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涉及的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生态城市的发展现状的分析,总结出中小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发展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及与大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差距,论述了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绿色建筑发展的必要性,对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建筑的匹配发展提出了建议。通过全寿命周期成本法和“有无对比”分析法对绿色建筑成本与效益进行分析,分析了绿色建筑成本效益特征,提出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效益概念。通过对比分析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广东、山东及青海的地方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总结出中小城市与大城市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方面的差异,同时根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的特点,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绿色建筑的发展建议。以威海市某绿色公共建筑为例,分析计算其增量成本和增量效益,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绿色建筑作出评价,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利用节能技术发展绿色建筑能有效地提高增量效益,降低建筑物的能量消耗,提高建筑物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张孝存[9](2018)在《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计算与低碳建筑结构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对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后果的深入认知,碳排放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过去和未来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由于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我国每年新增建设量一直占有全球建设总量的一半左右,水泥、钢材、玻璃等基本建材产量绝对领先。因此,建材生产、建筑建造和运行对我国碳排放总量具有重要贡献。综合来看,建筑业相较于其他行业的减排潜力较高,其节能低碳发展尤为重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目前,我国建筑碳排放评估的相关标准建设刚刚起步,量化分析方法与评价体系仍不完善,且缺少配套的计算工具,阻碍了建筑碳排放量化工作的开展。鉴于我国在新时期对低碳建筑业提出的发展要求,本文围绕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计算和低碳建筑结构评价方法的主题,从省域建筑、单体建筑和建筑结构体系等多维度开展相关研究,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对碳排放的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进行总结,将建筑生命周期划分为建材生产、建筑建造、建筑运行和建筑处置四个阶段,并提出了可分级管理的系统边界框架,以适应不同研究范围、研究尺度和研究目标的差异化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材料、能源与服务为核心建立了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的基础数据清单。系统边界与数据清单的完善可更好地指导建筑碳排放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工作,为构建量化分析方法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2)总结并提出了碳排放系数的数据取用原则与核算方法,并从我国的生产条件与技术水平出发,对能源、材料、运输及产业部门的碳排放系数进行系统性研究。通过文献调研与清单分析,给出了适合我国能源情况的碳排放系数参考值,对包含140余种常用建筑材料的碳排放数据清单进行了研究,根据铁路、公路、水路及航空运输的平均耗能对相应碳排放系数进行了分析,并以投入产出数据为基础对产业部门的隐含碳排放强度进行了估计。碳排放系数的研究为建筑全生命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3)以我国统计资料为基础,建立省域建筑全过程碳排放的分析方法,并提出相应的量化结果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复合基尼系数构建了建筑碳排放权分配方法,实现了宏观减排目标向省域建筑的分解。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受建设总量与生产技术条件的影响,目前生产与建造过程对我国当前建筑碳排放总量的贡献十分突出,在短期减排目标及政策制定中应予以高度重视。(4)采用混合法构建了单体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量化体系,并采用基于数据质量评价的半参数化概率分析,对碳排放量化的不确定性进行了研究。案例分析表明,按传统算法不考虑运行能效提高及延迟碳排放折减等因素时,将严重低估生产与建造阶段碳排放对建筑生命周期影响的贡献。此外,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结果具有显着的不确定性,在实际研究中应根据研究目标合理设定系统边界与模型参数。(5)鉴于生产建造过程碳排放控制的重要性,立足我国经济发展与建筑业现状,提出了建筑工程碳排放定额体系的技术框架,并进行了黑龙江省的定额编制与软件开发工作,为工程设计与施工前期的碳排放分析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减排评价的基准分析法、优化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并对全生命周期的减排量计算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通过小高层住宅建筑的案例研究,在验证了碳排放定额体系高效性的同时,从结构性能、经济性和碳排放等方面对比了配筋砌块砌体结构与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分析得出了配筋砌块砌体结构的低碳特征。

杨雨璇[10](2016)在《湿热地区光伏光热系统与建筑屋顶一体化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指出人类发展离不开能源。随着化石燃料日趋减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当今重要研究课题。太阳能作为一种储备量丰富的清洁能源,有着极高的利用价值和不可取代的优势。目前技术发展较为成熟且广泛与建筑结合应用的太阳能利用技术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太阳能光伏系统。光伏光热系统与建筑屋顶一体化能够不占用多余土地,就近为用户提供热水,补充电能,节能效益明显,是建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针对性地研究光伏光热系统与建筑屋顶一体化优化设计,是推动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实现建筑节能,缓解能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光伏光热系统与建筑屋顶一体化设计尚处于起步阶段,已建成项目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改进完善,包括(1)太阳能系统与屋顶一体化程度低;(2)太阳能系统与屋顶结合形式单一;(3)系统布置不合理影响太阳能转化;(4)太阳能系统影响屋顶正常使用。本文深入阐释了光伏光热系统与建筑屋顶一体化的理论基础,针对目前光伏光热系统与建筑屋顶一体化项目所存在的问题,从系统效率优化,屋顶功能优化,屋顶形态优化三个方面提出了湿热地区光伏光热系统与建筑屋顶一体化优化设计策略,并归纳总结出优化设计流程。本文以华南理工大学游泳场附属用房光伏光热系统与建筑屋顶一体化项目为例,详细阐述了湿热地区光伏光热系统与建筑屋顶一体化优化设计过程。基于设计实践,本文对附属用房光伏光热系统效率及室内照度进行了实测研究,进而对优化设计实效进行了验证。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工程实践提供了经验与参考。

二、建筑防水材料工业2003年经济运行分析及2004年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防水材料工业2003年经济运行分析及2004年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德高中国公司在华竞争战略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综述
    2.2 战略分析方法和工具
    2.3 有关德高中国公司研究文献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预拌砂浆产业市场环境分析
    3.1 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3.2 行业市场发展环境现状分析
    3.3 技术砂浆行业竞争环境的五力分析
    3.4 本章小节
第4章 德高中国内部资源能力分析
    4.1 德高品牌中国市场阶段性发展历史分析
    4.2 德高中国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德高中国公司战略定位与竞争战略选择
    5.1 德高中国公司战略远景
    5.2 德高中国公司战略目标
    5.3 德高中国公司基于SWOT的战略定位分析
    5.4 德高中国公司基于远景的战略目标确定
    5.5 德高中国公司竞争战略的选择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德高中国公司发展战略实施
    6.1 德高中国公司战略实施
    6.2 德高中国公司战略实施的支持与保障措施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束语
    7.1 本文研究结论
    7.2 本文不足之处
    7.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记录1
    访谈记录2
后记

(2)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1.1.4 小结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社区
        1.3.2 社区农园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5.1.1 北京育园
        5.1.2 上海创智农园
        5.1.3 深圳馨月园
        5.1.4 上海梅园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5.2.3 融入社区公园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6.5.1 国家层面
        6.5.2 地方层面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附录 H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溶剂使用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溶剂使用行业VOCs排放与控制研究进展
        1.2.1 溶剂使用行业VOCs排放特征研究进展
        1.2.2 有机溶剂VOCs含量相关标准现状
        1.2.3 VOCs控制技术应用及治理效率研究
    1.3 我国各有机溶剂行业发展现状
        1.3.1 涂料行业发展现状
        1.3.2 油墨行业发展现状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有机溶剂VOCs含量水平及组分特征
    2.1 采样与分析
        2.1.1 采集对象与分类情况
        2.1.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2.2 有机溶剂VOCs含量水平
        2.2.1 建筑涂料VOCs含量水平
        2.2.2 木器涂料VOCs含量水平
        2.2.3 汽车涂料VOCs含量水平
        2.2.4 集装箱涂料VOCs含量水平
        2.2.5 油墨VOCs含量水平
    2.3 有机溶剂VOCs组分特征
        2.3.1 建筑涂料VOCs组分特征
        2.3.2 木器涂料VOCs组分特征
        2.3.3 汽车涂料VOCs组分特征
        2.3.4 集装箱涂料VOCs组分特征
        2.3.5 油墨VOCs组分特征
    2.4 VOCs组分含量与标准对比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机溶剂相关行业VOCs控制技术研究
    3.1 采样与分析
        3.1.1 采集对象情况
        3.1.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3.2 不同控制技术对VOCs浓度的治理效果
        3.2.1 各类VOCs控制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情况
        3.2.2 各类VOCs控制技术的治理效率
    3.3 不同控制技术对VOCs组分的治理效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溶剂使用行业VOCs排放清单及管控对策
    4.1 溶剂使用行业VOCs排放清单的建立
    4.2 溶剂使用行业VOCs排放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4.2.1 臭氧生成贡献分析
        4.2.2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贡献分析
    4.3 溶剂使用行业VOCs排放的管控对策
        4.3.1 有机溶剂中VOCs含量的管控对策
        4.3.2 VOCs末端治理的管控对策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主要结论
    下一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有机溶剂生产及使用行业企业实地监测结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中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耦合程度时空演化及解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主要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能源领域因素分解研究
        2.1.1 拉氏指数分解的应用研究
        2.1.2 迪氏指数分解的应用研究
    2.2 能源领域解耦研究
        2.2.1 解耦状态测度方法研究
        2.2.2 解耦实证研究
    2.3 能源领域优化研究
    2.4 文献评述
第三章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解耦的理论框架构建
    3.1 相关概念
        3.1.1 能源和能源消费
        3.1.2 经济增长
    3.2 理论基础
        3.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2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性理论
        3.2.3 弹性解耦理论
    3.3 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解耦的理论框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解耦驱动因素研究
    4.1 解耦驱动因素分析方法
        4.1.1 因素分解模型
        4.1.2 数据选择与处理
    4.2 解耦驱动因素的实证分析
        4.2.1 全国层面的因素分解
        4.2.2 地区层面的因素分解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耦合程度时空演化分析
    5.1 耦合程度测度方法改进
        5.1.1 耦合程度测度方法的研究背景
        5.1.2 基于动态自适应时间采样的解耦状态测度模型构建
        5.1.3 解耦状态判别改进
    5.2 解耦状态的总体演化分析
        5.2.1 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现状
        5.2.2 总体演化趋势分析
    5.3 解耦状态的地区性演化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解耦优化研究
    6.1 解耦优化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6.1.1 解耦优化基本原则
        6.1.2 解耦优化目标
    6.2 解耦状态的情景预测
        6.2.1 预测模型设计
        6.2.2 情景描述以及模型输入
        6.2.3 预测结果分析
    6.3 解耦优化算法改进
        6.3.1 差分进化算法及其研究现状
        6.3.2 基于种群适应值的差分进化算法及其改进
        6.3.3 改进优化算法对比试验
        6.3.4 解耦优化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6.4 解耦优化结果分析及展望
        6.4.1 优化结果分析
        6.4.2 基于优化结果的发展策略展望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现状的述评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经济建设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三)规模效应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6 年)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49-1956 年)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制度准备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经济状况
        三、新中国成立后应对困难的经济措施
        四、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确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曲折(1956-1966 年)
        一、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二、经济上初步纠正“左”倾错误与庐山会议“反右倾”
        三、对国民经济和党内关系的调整
        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和“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
        五、“四清”期间的三年经济调整与三线建设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严重挫折(1966-1976 年)
        一、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抓革命与促生产
        二、国民经济发展跌入谷底
        三、七十年代初国民经济的恢复
        四、政治经济的全面整顿与粉碎“四人帮”
    小结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第二章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1976-2002 年)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76-1982 年)
        一、经济建设的徘徊与思想解放的兴起
        二、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国民经济调整
        三、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
        四、对外开放与特区建设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探索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82-1992 年)
        一、“三步走”七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三、推行财政、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四、价格改革与整顿经济秩序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转轨(1992-2002 年)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探索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
        三、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建立
        五、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小结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2002 年至今)
    第一节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转型(2002-2012 年)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三、区域、城乡向协调发展转型
        四、宏观调控机制向治理体系转型
        五、对外开放向“开放型经济体”转型
    第二节 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12 年至今)
        一、“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
        四、“新发展理念”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五、“一带一路”提升对外开放格局
    小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阶段性总结
第四章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
    第一节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
        三、最大限度的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第二节 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
        一、正确认识我国国情
        二、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三、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
    第三节 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
        一、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
        二、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功得益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三、健全法治体系为我国所有制的多样化持续提供保障
    第四节 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二、改革红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
        三、渐进式改革是我国改革的基本特点
    第五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
        一、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闭关自守无异于“慢性自杀”
        三、开放型经济体对国内深化改革具有“倒逼效应”
    第六节 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一、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
        二、党的领导在经济决策中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
        三、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作风的不断改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1.3 概念界定
    0.2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述评
        0.2.1 样本选取与样本描述
        0.2.2 国内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0.2.3 国外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0.2.4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反思
        0.2.5 国内外研究总结
    0.3 研究目标与内容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内容
    0.4 研究方法与框架
        0.4.1 研究方法
        0.4.2 研究框架
第一章 中国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与问题
    1.1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
        1.1.1 计划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49~1978 年)
        1.1.2 改革开放初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78~1998 年)
        1.1.3 市场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98~2010 年)
        1.1.4 旧居住区更新的价值转向(2010 年以后)
    1.2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
        1.2.1 更新趋于全面、综合、整体、系统、可持续发展
        1.2.2 更新目标受经济因素影响,强调社会效益的发挥
        1.2.3 更新方式因更新主体不同而存在差异
        1.2.4 更新参与体现为多方利益的博弈
    1.3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矛盾
        1.3.1 鉴于开发商、政府和居民三个利益群体的矛盾
        1.3.2 出于传统与现代认知的冲突
        1.3.3 基于大规模拆迁与小范围更替方式的纠结
    1.4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产生问题的原因
        1.4.1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健全
        1.4.2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缺失
        1.4.3 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方法滞后
        1.4.4 城市更新决策机制的不完善
        1.4.5 公众参与机制的不健全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旧居住区更新相关理论基础
    2.1 更新的动因:对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2.1.1 需求理论:对社会因素变化的分析
        2.1.2 租隙理论:对经济因素变化的分析
        2.1.3 新自由主义政策论:对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2.2 更新的目标:人类对可持续住区的追求
        2.2.1 居住环境的可持续性内涵辨析
        2.2.2 人与环境和谐共生居住模式的提出
    2.3 更新的评判标准:对旧居住区更新的衡量
        2.3.1 国外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2.3.2 国内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评价理论与体系构建
    3.1 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1.1 概念阐述:评价、综合评价与评价体系
        3.1.2 评价流程:评价的基本流程与步骤
        3.1.3 评价方法:相关综合评价方法汇总
        3.1.4 评价主体:居民、政府、规划师、市场
    3.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与意义
        3.2.1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涵
        3.2.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
        3.2.3 实施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意义
    3.3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技术方法
        3.3.1 访谈
        3.3.2 实地观察
        3.3.3 问卷调查
        3.3.4 文献研究
        3.3.5 认知地图
        3.3.6 数据分析
    3.4 体系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体系
        3.4.1 评价程序: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流程分解
        3.4.2 评价标准:制定原则、制定依据与相关参照标准
        3.4.3 指标体系:设置原则、构建过程与体系建构
        3.4.4 权重设置:权值评价与层次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调查与评价
    4.1 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4.1.1 概念阐述:现状调查的内涵
        4.1.2 理论基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引入
        4.1.3 流程架构: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流程整合
    4.2 体系构建:旧居住区更新现状综合评价体系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与思路
        4.2.2 旧居住区现状评价的主要因素
        4.2.3 现状调查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3 权重设置: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4.3.1 权重方法的选择
        4.3.2 层次分析法计算流程
    4.4 模型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评价模型
    4.5 实证研究:以南京市秦淮区旧居住区现状调查与评价为例
        4.5.1 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选择
        4.5.2 调查问卷与数据采集
        4.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5.4 现状综合评价及其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
    5.1 使用后评价(POE)概念解析
        5.1.1 使用后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5.1.2 使用后评价的类型与层次
        5.1.3 使用后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5.1.4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意义
    5.2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应用
        5.2.1 概念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内涵
        5.2.2 流程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流程
    5.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5.3.1 文献回顾
        5.3.2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
        5.3.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特征
    5.4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标准与量化方法
        5.4.1 评价标准的确定
        5.4.2 层次分析法与权重设置
        5.4.3 模糊综合评价的原理与方法
    5.5 实证研究:以合肥市西园新村更新使用后评价为例
        5.5.1 西园新村概况
        5.5.2 研究设计
        5.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5.5.4 指标权重计算
        5.5.5 模糊综合评价
        5.5.6 问题分析与总结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
    6.1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总体思路
        6.1.1 确定合理的更新单元
        6.1.2 正确处理旧居住区建筑实体的存留
        6.1.3 保持旧居住区空间的异质性
    6.2 物质空间更新规划路径
        6.2.1 土地开发强度控制
        6.2.2 旧居住区功能优化
        6.2.3 道路系统组织架构
        6.2.4 公共空间重构
    6.3 社会空间更新规划路径
        6.3.1 居住区同质与异质的理性思辨
        6.3.2 居住区人口构成及其空间分布相关研究
        6.3.3 有机混合的空间模式分析和模型建构
        6.3.4 混合住区人口构成及空间分布调整策略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后记

(7)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演发
        1.1.2 近代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论文研究现状
        1.3.1 近现代西安城市建筑研究
        1.3.2 近现代西安城市及建筑影像
        1.3.3 城市记忆的研究与实践
    1.4 研究对象界定
        1.4.1 研究时间界定:1900-2010年
        1.4.2 研究空间界定:以西安明城区为空间界限
        1.4.3 研究对象界定:20 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所生发新建筑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2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逻辑关联
    2.1 建筑影像:城市记忆的载体
        2.1.1 影像的内涵及其特征
        2.1.2 影像文本的阐释
        2.1.3 影像文本的选择
        2.1.4 影像文本的价值
    2.2 城市意象:显现的城市记忆
        2.2.1 意象的概念及特征
        2.2.2 城市意象要素的应用
        2.2.3 城市意象理论的探索
        2.2.4 城市意象理论的借鉴
    2.3 城市记忆:内化的城市意象
        2.3.1 记忆的概念及其特征
        2.3.2 城市记忆三要素及其建构
        2.3.3 城市记忆的所指及特征
        2.3.4 城市记忆的保存与延续
    2.4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互动生成结构
    2.5 小结
3 清末西安“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1900-1911)
    3.1 西北重镇的历史机遇
        3.1.1 “两宫西狩”与清末新政发布之地
        3.1.2 清末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3.1.3 欧美及日本人眼中的西安
    3.2 “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
        3.2.1 教会建筑“洋风”的先导
        3.2.2 洋务军事工业的创立
        3.2.3 城墙城门建筑与行宫内的“洋风”
    3.3 内陆传统城市地域风貌
        3.3.1 坚固的城防体系
        3.3.2 严整的空间布局
        3.3.3 延续的建筑风貌
    3.4 公共建筑近代化萌芽
        3.4.1 近代城市功能的增加
        3.4.2 近代文教建筑的创设
        3.4.3 近代寺观建筑的衰落
    3.5 小结
4 民国西安“中西折衷”建筑的创发(1912-1949)
    4.1 国内外战争期间:短暂而有限的城市发展
        4.1.1 持续的战火饥荒与“陪都”西京建设
        4.1.2 城市生活与建筑影像的丰富
        4.1.3 “洋风”模仿到“中西折衷”建筑
    4.2 北洋政府时期:持续的灾乱致使城市发展滞缓(1912-1926)
        4.2.1 战争对城市的影响
        4.2.2 公共建筑的初创
        4.2.3 医疗建筑的建立
        4.2.4 文教建筑的近代化发展
    4.3 南京政府时期:“陪都”西京建设促进经济繁荣(1927-1945)
        4.3.1 开发西北与“西京”建设
        4.3.2 市政交通建筑的发展
        4.3.3 军工商业建筑的初创
        4.3.4 文教建筑持续发展
    4.4 国内外战争频发:动荡变局导致城市发展衰败(1945-1949)
        4.4.1 抗战时期城市遭受重创
        4.4.2 战后城市发展快速萧条
        4.4.3 建筑行业发展走向衰落
    4.5 小结
5 共和国西安建筑现代化的探索实践(1949-2010)
    5.1 共和国时期的城市建设环境
        5.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风貌
        5.1.2 城市建筑的阶段性发展
        5.1.3 影像文本从政治化到多元
    5.2 工业化建设时期:“生产型”城市建筑的发展(1949-1978)
        5.2.1 经济恢复期与“一五”期间的建筑成就(1949-1957)
        5.2.2 大调整时期城市建设萎缩(1958-1966)
        5.2.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城市建设停滞(1966-1978)
    5.3 市场经济转型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市建筑增长(1978-1999)
        5.3.1 改革开放时期建筑渐趋起步(1978-1989)
        5.3.2 “旧城拆迁改造”时期建筑的突变(1990-1999)
        5.3.3 城市化加速时期明城区建筑的杂糅(2000-2010)
    5.4 小结
6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化演进分析(1900-2010)
    6.1 农业经济背景下建筑近代化的布局与特征
        6.1.1 “洋风”模仿搬用时期的建筑(1900-1911)
        6.1.2 “传统”革新求变时期的建筑(1912-1931)
        6.1.3 “现代”初创繁荣时期的建筑(1932-1945)
        6.1.4 战争导致发展停滞时期的建筑(1945-1949)
    6.2 建筑近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6.2.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6.2.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动因
    6.3 计划经济背景下建筑现代化的布局与特征(1949-1978)
        6.3.1 “苏化”时期“社会主义民族形式”的建筑(1949-1957)
        6.3.2 大调整时期“新的民族形式”的建筑(1958-1966)
        6.3.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的建筑(1966-1978)
    6.4 市场化与“旧城改造”背景下建筑的布局与特征(1978-2010)
        6.4.1 改革开放初期全面复苏的建筑(1978-1989)
        6.4.2 经济转型时期去旧布新的建筑(1990-1999)
        6.4.3 城建加速时期国际化多元化建筑(2000-2010)
    6.5 建筑现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6.5.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6.5.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社会动因
        6.5.3 新建筑演进的影响因素
    6.6 小结
7 20 世纪西安城市建筑演进的文化反思
    7.1 从传统走向近现代的探索历程
        7.1.1 政治军事因素的主导
        7.1.2 地域交通因素的制约
        7.1.3 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
        7.1.4 文化观念因素的转变
        7.1.5 城市建设管控与监督机制的不力
    7.2 近现代城市建筑文化的省视
        7.2.1 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景观的异化
        7.2.2 国际化大都市与再塑国家文化形象
        7.2.3 对21 世纪城市发展的展望
    7.3 小结
8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绿色建筑相关基础理论
    2.1 新型城镇化理论
    2.2 绿色建筑理论
    2.3 成本效益分析理论
第三章 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3.2 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3.2.1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
        3.2.2 绿色建材的发展现状
        3.2.3 生态城市的发展现状
    3.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绿色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中小城市与大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差距
        3.3.2 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
    3.4 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建筑的匹配发展
第四章 绿色建筑成本与效益分析
    4.1 绿色建筑成本效益的特征
    4.2 绿色建筑成本效益分析的作用
    4.3 绿色建筑成本效益测算方法
        4.3.1 全寿命周期成本法
        4.3.2 “有无对比”分析法
第五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绿色建筑评价
    5.1 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
        5.1.1 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5.1.2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5.2 绿色建筑的评价原则
        5.2.1 因地制宜原则
        5.2.2 数据可靠、技术合理原则
        5.2.3 权衡优化原则
    5.3 绿色建筑评价方法
第六章 威海市绿色建筑实例分析
    6.1 项目概况
    6.2 项目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
        6.2.1 节地与室外环境绿色建筑技术
        6.2.2 节能与能源利用绿色建筑技术
        6.2.3 节水与水资源绿色建筑技术
        6.2.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绿色建筑技术
        6.2.5 室内环境质量绿色建筑技术
        6.2.6 绿色运营管理
    6.3 项目增量成本分析
    6.4 项目增量经济效益分析
        6.4.1 前期准备阶段增量效益
        6.4.2 节能的增量经济效益
        6.4.3 节水的增量经济效益1.2
        6.4.4 运营管理的增量经济效益9.1
        6.4.5 直接增量效益
    6.5 项目间接增量效益
        6.5.1 环境效益
        6.5.2 社会效益
    6.6 成本效益评价
    6.7 项目模糊综合评价
        6.7.1 评价指标的确定
        6.7.2 权重与隶属度的确定
        6.7.3 模糊综合评价的计算与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研究结论
    7.2 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计算与低碳建筑结构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碳排放系数研究
        1.2.2 建筑碳排放分析计算
        1.2.3 建筑生命周期减排措施
        1.2.4 文献综述简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碳排放量化理论与清单分析
    2.1 引言
    2.2 碳排放的基本概念
        2.2.1 基本概念
        2.2.2 碳交换途径
    2.3 碳排放量化的基本方法
        2.3.1 实测法
        2.3.2 过程分析法
        2.3.3 投入产出分析法
        2.3.4 混合法
    2.4 建筑生命周期评价
        2.4.1 生命周期划分
        2.4.2 系统边界确定
        2.4.3 方法选择
    2.5 建筑碳排放数据清单
        2.5.1 碳排放来源与分级
        2.5.2 数据清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碳排放系数分析与核算
    3.1 引言
    3.2 碳排放系数核算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核算方法
    3.3 常用能源碳排放系数核算
        3.3.1 燃料燃烧
        3.3.2 电力生产
        3.3.3 热力生产
        3.3.4 其他能源
        3.3.5 能源折算
    3.4 建筑材料碳排放系数核算
        3.4.1 常用建材原料
        3.4.2 金属材料
        3.4.3 非金属材料
        3.4.4 其他材料
    3.5 常用运输方式的碳排放系数
    3.6 部门产品的隐含碳排放强度
        3.6.1 数据来源
        3.6.2 碳排放数据处理
        3.6.3 数据调整与分析结果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省域建筑碳排放统计与评价
    4.1 引言
    4.2 现有建筑能耗统计方法
        4.2.1 建筑能耗的一般概念
        4.2.2 建筑能耗统计方法
        4.2.3 碳排放与能耗统计的区别
    4.3 省域建筑碳排放统计方法
        4.3.1 建材生产过程的碳排放统计
        4.3.2 建筑建造过程的碳排放统计
        4.3.3 建筑运行过程的碳排放统计
        4.3.4 建筑处置与下游产业过程的碳排放统计
        4.3.5 建筑全过程碳排放的综合统计
    4.4 省域建筑碳排放量化指标
        4.4.1 基本量化指标
        4.4.2 派生量化指标
        4.4.3 基于基尼系数的碳排放减量目标分配
    4.5 我国省域建筑的碳排放实证研究
        4.5.1 省域建筑的碳排放统计分析
        4.5.2 省域建筑的碳排放减量目标分配
        4.5.3 政策建议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单体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与计算
    5.1 引言
    5.2 单体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方法
        5.2.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过程分析法
        5.2.2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投入产出分析法
        5.2.3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混合法
        5.2.4 考虑时间效应的建筑碳排放量化修正
    5.3 单体建筑碳排放的不确定性分析
        5.3.1 不确定性的来源
        5.3.2 数据质量与评价指标
        5.3.3 基于数据质量评价的参数不确定性分析
    5.4 基于工程实例的碳排放量化与质量评价
        5.4.1 建筑案例的基本信息
        5.4.2 情景分析设定
        5.4.3 计算结果评价
    5.5 单体建筑碳排放量的案例统计分析
        5.5.1 生产阶段统计结果
        5.5.2 建造阶段统计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碳排放定额体系的低碳建筑结构评价
    6.1 引言
    6.2 建筑工程碳排放定额的编制方法
        6.2.1 理论框架
        6.2.2 数据来源与适用范围
        6.2.3 碳排放定额的主要内容与说明
    6.3 基于碳排放定额的计算程序开发
        6.3.1 程序开发与运行环境
        6.3.2 程序功能与框架
    6.4 计算程序的应用说明
        6.4.1 碳排放定额数据库查询
        6.4.2 碳排放定额数据库修改
        6.4.3 新建与打开工程项目
    6.5 基于减碳量目标的建筑结构评价方法
        6.5.1 基于减碳量目标的分析方法概述
        6.5.2 建筑生命周期的减排量分析计算方法
    6.6 基于工程实例的建筑结构体系对比评价
        6.6.1 案例的基本信息
        6.6.2 计算结果分析与评价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湿热地区光伏光热系统与建筑屋顶一体化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太阳能系统与屋顶一体化程度低
        1.1.2 太阳能系统与屋顶结合形式单一
        1.1.3 系统布置不合理影响太阳能转化
        1.1.4 太阳能系统影响屋顶正常使用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内容及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1.4.1 论文框架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湿热地区光伏光热系统与建筑屋顶一体化
    2.1 概述
    2.2 光伏光热系统与屋顶一体化理论基础
        2.2.1 太阳能集热器
        2.2.2 太阳能光伏组件
        2.2.3 一体化方式
        2.2.4 影响因素
        2.2.5 相关规范标准
    2.3 优化设计策略
        2.3.1 系统效率优化
        2.3.2 屋顶功能优化
        2.3.3 屋顶形态优化
    2.4 优化设计流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湿热地区光伏光热系统与建筑屋顶一体化优化设计实践
    3.1 概述
        3.1.1 背景与区位
        3.1.2 需求与定位
        3.1.3 规划设计
        3.1.4 基地环境条件
    3.2 屋顶光伏光热一体化可行性研究
        3.2.1 研究方法
        3.2.2 基地太阳辐射模型建立
        3.2.3 可行性分析
    3.3 系统效率优化设计
        3.3.1 系统布置范围规划设计
        3.3.2 集热器与光伏组件选用
        3.3.3 方位角与倾斜角设计
        3.3.4 降低温度影响方案设计
        3.3.5 系统预测与供热储能方式选择
    3.4 屋顶功能优化设计
        3.4.1 结构安全设计
        3.4.2 排雨防水设计
        3.4.3 采光设计
    3.5 屋顶形态优化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湿热地区光伏光热系统与建筑屋顶一体化优化设计测试研究
    4.1 测试对象及方案
        4.1.1 测试对象与目的
        4.1.2 实测方案
    4.2 气象数据实测与计算
        4.2.1 太阳辐射量实测结果
        4.2.2 日平均太阳辐射量计算
    4.3 太阳能光伏系统发电量实测与计算
        4.3.1 日发电量实测结果
        4.3.2 日平均发电量计算
    4.4 室内照度实测与计算
        4.4.1 室内照度实测结果
        4.4.2 平均照度与采光系数计算
        4.4.3 照度均匀度计算
第5章 湿热地区光伏光热系统与建筑屋顶一体化评价分析
    5.1 太阳能光伏系统评价分析
        5.1.1 发电量实测与预测对比分析
        5.1.2 模拟计算修正与分析
    5.2 太阳能热水系统评价分析
    5.3 室内光环境评价分析
        5.3.1 评价标准
        5.3.2 实测数据分析
        5.3.3 光环境模拟与评价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主要结论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相关规范标准细则
    附录 2:单位面积太阳辐射量实测数据
    附录 3:光伏系统单位面积发电量实测数据
    附录 4:室内照度实测数据
致谢
附件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四、建筑防水材料工业2003年经济运行分析及2004年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德高中国公司在华竞争战略案例研究[D]. 蔡素怡. 中山大学, 2020(03)
  • [2]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3]溶剂使用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D]. 柯云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中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耦合程度时空演化及解耦优化研究[D]. 明梓.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6)
  • [5]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D]. 王锐.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D]. 汪平西. 东南大学, 2019(05)
  • [7]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D]. 史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研究[D]. 曹文丽. 东南大学, 2018(01)
  • [9]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计算与低碳建筑结构评价方法研究[D]. 张孝存.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10]湿热地区光伏光热系统与建筑屋顶一体化优化设计研究[D]. 杨雨璇.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2003年建筑防水材料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及2004年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