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治疗口腔盘状红斑狼疮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陈蕾蕾[1](2021)在《健脾滋肾法对SLE疾病活动与外周血TLR7/9表达水平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1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oll样受体(TLR7/9)及相关细胞因子IFN-α等实验室指标、补体、免疫球蛋白、SLE-DAI评分、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来探讨健脾滋肾法治疗SLE患者的临床疗效、对各指标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性和可能的作用机制。2方法2.1理论探析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深入学习,探讨相关指标TLR7/9、IFN-α等与SLE发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并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脾肾亏虚与SLE发生发展间的联系,为本方治疗提供理论依据。2.2临床研究2.2.1 SLE患者TLR7/9、IFN-α等指标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从我院体检中心选取20名健康查体者,均女性,与SLE组60名女性患者,对比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用ELISA法检测健康对照组和SLE组的血清TLR7/9、IFN-α等指标的水平,两组的炎症指标CRP、ESR,安全性指标血常规RBC、PLT、WBC、HGB,免疫学指标Ig A、Ig G、Ig M、C3、C4、抗C1q抗体,24小时Pro、尿β2-MG均由检验中心的全自动生化仪来完成检测。2.2.2健脾滋肾法对SLE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实验室指标等的影响选取安徽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分类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予羟氯喹+泼尼松口服),治疗组30例(对照组基础上加健脾滋肾方口服治疗)。两组均在一般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参与此次研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TLR7/9、IFN-α、免疫学指标、炎症指标、安全性指标、SLE-DAI、焦虑抑郁评分、SF-36积分、中医症候积分等指标变化情况及两组间进行治疗后对比。3结果3.1理论研究结果3.1.1 TLR7、TLR9、IFN-α等指标与SLE发病机制及活动性密切相关;3.1.2脾肾不足是SLE重要的病因病机,健脾滋肾法是治疗SLE的中医重要方法;3.2临床研究结果3.2.1 SLE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TLR7/9、IFN-α、IL-6的比较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LE组患者血清TLR7/9、IFN-α、IL-6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2.2 SLE组与健康对照组血常规指标(RBC、WBC、PLT、HGB)的比较相比健康对照组,SLE组RBC、WBC、PLT、HGB指标均明显偏低(P<0.01)。3.2.3 SLE组与健康对照组的抗C1q抗体及补体C3、C4的比较两组相比,SLE组抗C1q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C3、C4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2.4 SLE组与健康对照组24h Pro、尿β2-MG的比较与健康组比较,SLE患者组的24h Pro、尿β2-MG明显偏高(P<0.01)。3.2.5 SLE组与健康对照组免疫学指标、炎症指标的比较两组比较,SLE组患者Ig A、Ig G、Ig M、CRP、ESR各项指标均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3.2.6 SLE组与健康对照组SAS、SDS评分,SF-36积分的比较两组对比,SLE组的SAS、SDS评分均显着高于健康组(P<0.01),SLE患者组SF-36各项目积分均明显低于健康组(P<0.01)。3.2.7 SLE组患者血清TLR7/9、IL-6、IFN-α指标水平与其他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1)SLE组患者血清中TLR7/9、IFN-α、IL-6水平均与C3水平呈负相关(P<0.01或P<0.05),TLR7/9与C4呈负相关,TLR7、TLR9与抗C1q抗体呈正相关(P<0.05),IL-6、IFN-α与抗C1q抗体无相关性。(2)SLE患者TLR7/9的水平与24h Pro、β2-MG呈负相关(P<0.01或P<0.05),IL-6、IFN-α水平与24h Pro、β2-MG无明显相关性。(3)SLE患者血清中TLR7/9、IFN-α、IL-6水平均与CRP、Ig A和Ig G水平呈负相关(P<0.05或P<0.01),与Ig M无明显相关,TLR7/9与ESR呈正相关(P<0.05或P<0.01),IFN-α与ESR无明显相关。(4)SLE患者血清中TLR7/9的表达水平均与IL-6呈正相关,(P<0.01),血清TLR7与TLR9、IFN-α、IL-6呈正相关(P<0.01或P<0.05),血清TLR9与IFN-α无明显相关性。3.2.8健脾滋肾法对SLE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健脾滋肾法对于治疗SLE有着显着的疗效。两组指标在治疗前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单纯的西药对照组和中西药联合的治疗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和上升。研究指标TLR7/9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疾病活动指标如ESR、CRP、抗C1q抗体和C3、C4、RBC、WBC、HGB、PLT等经治疗后均有显着的减低或升高,同时还明显降低了肾脏早期损害指标如24h Pro、β2-MG的水平,以及细胞因子IFN-α等的水平。健脾滋肾方的治疗组在减少SF-36各项目的积分,中医症候积分、焦虑抑郁量表积分等方面是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的,并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以上结果证明健脾滋肾法可明显缓解SLE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改善情绪等,且无明显副作用。4结论4.1 SLE的疾病进展与血清中TLR7/9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治疗后两组的指标水平显着降低。4.2治疗组和对照组中相关指标:WBC、RBC、HGB、PLT、C3、C4均升高,但治疗组升高更明显。两组的TLR7/9、IFN-α、IL-6、ESR、CRP、Ig A、Ig G、Ig M、抗C1q抗体、β2-MG及24h Pro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治疗组下降幅度更大,表明治疗组在减少疾病活动度方面优于对照组。4.3健脾滋肾法是治疗SLE的重要方法,在改善患者低补体血症,血三系减少,以及早期肾损害出现的蛋白尿等临床症状方面具有显着效果,表明中医的健脾滋肾这一治法相对于西医治疗具有优越性。4.4治疗后两组患者相比较,中医相关症候如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腰膝酸软等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患者的SLE-DAI评分、焦虑抑郁评分以及SF-36各项目的积分两组治疗后均有减低,但是治疗组改善评分的作用更显着,说明健脾滋肾法在改善患者情绪,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是更优越的。
郑利光[2](2020)在《他克莫司软膏超说明书治疗口腔黏膜病的用药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他克莫司软膏超说明书治疗口腔黏膜病的合理性,为规范他克莫司软膏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9年1 373张他克莫司软膏处方中患者和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他克莫司软膏处方均为超说明书用药处方,其中适应证超说明书1 373张(100.00%)、用药频次超说明书1 193张(86.89%)、适应人群超说明书13张(0.95%)。结论他克莫司软膏超说明书治疗口腔黏膜病有其合理性,需避免用药频次和适应人群超说明书用药情况。
司卫振[3](2020)在《红斑狼疮皮肤黏膜损害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专家咨询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运用Delphi法探索红斑狼疮(LE)皮肤及黏膜损害中西医结合治疗初步临床共识,为LE皮肤及黏膜损害临床治疗方案、临床路径及相关指南的制定提供基础。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Delphi法,以问卷征询LE研究领域专家对本病皮肤黏膜损害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意见,并对专家评估结果进行整理分析。1.文献研究(1)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采用人工检索与计算机检索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全面收集与LE皮肤黏膜中西医治疗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对初始文献资料进行筛选;(2)将纳入文献中的中医证型、方药、西药等指标进行分类和归纳;(3)对纳入文献按研究类型进行分类,并采用改良Jadad量表、MINORS量表文献质量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2.专家问卷调查(1)根据文献研究结果形成专家问卷,以纸质、电子问卷的形式发放,本次研究共进行两轮咨询;(2)依据Delphi统计法,对每轮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探讨LE皮肤黏膜损害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共识,寻找最优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结果:1.文献研究结果本研究经筛选最终纳入相关文献84篇,所纳入文献均为国内报道,文献类型以专家经验、病例报告为主,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较少。另有相关书籍3部,临床指南5篇,主要涉及LE的治疗方案。2.问卷调查结果(1)专家积极系数结果:本研究向全国范围内31位LE领域临床专家进行两轮问卷咨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表明本课题受到参与问卷调查专家的高度关注。(2)问卷可靠度结果:两轮专家问卷中专家的熟悉程度、判断依据、权威程度均值均大于0.90,问卷可信度良好,专家共识内容具有重要意义。(3)专家共识:归纳两轮问卷结果,得出共识内容如下:①发病人群多为:青年女性;②导致治疗困难的主要因素:临床表现复杂、反复发作;③常见临床表现:蝶形红斑、光敏感、黏膜溃疡、盘状红斑、雷诺征、脱发;④常见临床证型:热毒炽盛证、阴虚内热证;⑤常见临床治法:凉血解毒、养阴清热、补益肝肾;⑥常用中草药:青蒿、生地、丹皮、丹参;⑦常用方剂:知柏地黄汤、犀角地黄汤;⑧常用植物提取药及中成药:雷公藤多苷片、白芍总苷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六味地黄丸;⑨外用药:糖皮质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⑩系统用药:抗疟药、糖皮质激素、沙利度胺;(11)基础治疗:防晒、防寒、规范控制狼疮病情、加强皮肤黏膜护理、避免可诱发狼疮的药物。结论:本研究应用Delphi法初步总结了 LE皮肤及黏膜损害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专家共识,专家评估结果可信、结论可靠,有利于规范LE皮肤及黏膜损害的治疗。尤其在目前部分治疗方案仍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情况下,本研究可为红斑狼疮皮肤及黏膜损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詹洁茹[4](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潘静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潘静教授专家门诊所接诊的病人,搜集中草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相关病例,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的统计分析方法,总结潘静教授临床运用中草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常用草药、药对及治法等,为临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提供更多的经验。研究方法:本研究搜集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武汉市第一医院中医科潘静主任医师专家门诊就诊(每周三、周五上午)、且开据中草药处方的、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的患者。(1)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共117人,共511次就诊记录。用Excel 2010建立患者数据库,包括患者的姓名、就诊ID、就诊时间、西医诊断、中医诊断及中草药处方。对中草药实行标准化处理,同时依据《中药学》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建立中药数据库。(2)采用Excel自带的函数功能,统计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次数、中药使用频率,统计药物的功效、归经、四气、五味。(3)运用SPSS Clementine 12.0对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运用SPSS Statistics 25.0对药物进行聚类分析,记录相关统计结果。研究结果:(1)本次研究纳入117名患者,男性患者11名,占9.40%,女性患者106名,占90.60%,男:女约为1:9.6。117名患者中,14岁以下的有0人,14-44岁患者有55人,占比49.57%,45-59岁患者有46人,占比39.32%,60岁以上有13人,占比11.11%。最少就诊次数2次,最多就诊次数10次,中位数是4次。(2)共涉及168味中草药,累计用药频次为7183次。使用最多的是茯苓、黄芪、甘草、陈皮、当归、白术、生地黄、川芎、山药、党参。本次研究涉及17类中药,其中,使用最多的是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及活血化瘀药。使用的168味中药药物归经中,十二经均有涉及。其中,使用归于肺经、脾经、肝经、肾经的药物较多。从药物四气上来看,运用寒性、温性、平性药物较多。从五味上来看,甘味、苦味、辛味药物使用较多。(3)关联规则分析中,二阶关联设立最小支持度为20,最小置信度为60,最大前项数为1,药物关联度最高的为:茯苓→白术,茯苓→陈皮,茯苓→当归,当归→防风,茯苓→甘草。三阶关联中,关联最高的是:甘草→桂枝+半夏,茯苓→薏苡仁+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甘草→黄芩+半夏,茯苓→山茱萸+陈皮。四阶关联中,关联最高的是山茱萸→牡丹皮+山药+生地黄,当归→丹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芩+半夏+陈皮。(4)对于出现频率前40味中药,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出常用的核心组方。第一组:山药、山茱萸、熟地黄、牡丹皮、牛膝;第二组:半夏、桂枝、柴胡、红花、菟丝子、玄参、黄柏、茯神、麦芽、远志、南沙参、防风、木香、枳壳、麦冬、桔梗、白芍、黄芩;第三组:半枝莲、半边莲、红芪、白茅根、丹参、白花蛇舌草、泽泻。结论通过对潘静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总结归纳潘静教授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经验。(1)挖掘数据的患者以女性为主,14-59岁患者居多,说明SLE患者的发病以青壮年女性为主。患者就诊次数平均为4次,说明SLE是一个复杂性、慢性的疾病。(2)从药物功效上来看,运用最多的是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及活血化瘀药,体现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本病理因素是“虚”、“热”、“毒”、“湿”、“瘀”等。(3)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过程中,要注重调理脾胃。(4)通过聚类分析与关联规则,得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多灵活采用活血化瘀、健脾益气、滋补肝肾药物、清热解毒药物,不拘于单一的遣方用药。(5)本文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潘静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治疗规律进行了总结,为传承潘静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经验提供新的思路。
李晓旭[5](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杨玉兰主任辨治SLE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文以入住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2017年9月1日-2020年1月23日期间杨玉兰主任门诊及肾病风湿科住院部SLE患者的病例资料及中药处方进行回顾性研究,利用现代心理测量工具以调查SLE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数据挖掘总结其辨治SLE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经验,为继承杨玉兰教授学术思想提供一种新方法,为中医药治疗SLE焦虑抑郁状态提供经验。在此基础上,基于更广阔思路对中医药理论体系发展进行指导,寻找中医药的新发展、新思路。研究方法:临床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通过面对面调查及电话咨询的方式对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9月1日-2020年1月23日杨玉兰主任门诊及肾病风湿科住院部的SLE患者进行随访,收集整理患者临床病例及中药处方,使用标准心理学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和测量,自填心理学量表,如ZUNG焦虑自评量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等,获得每个SLE患者的焦虑障碍、抑郁障碍情况、心理健康水平并通过问卷资料形式(研究对象自填的方式)采集基本信息及相关临床信息,将关联分析、频数统计学相结合,通过Excel构建数据库,经过频数统计分析,分别统计出治疗SLE的证型、中药使用频率、药物使用频数等,对用药规律进行全面观察。再利用IBM SPSS Modeler24.0对数据进行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处理,以挖掘导师使用中药间的潜在联系,总结其辨治SLE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经验。研究结果:数据挖掘得出:共纳入SLE焦虑抑郁患者48名,289份病案及中药处方,共涉及中药178味,使用频数总计3704次,使用药物频次超过75次的药物有生黄芪、青风藤、青蒿、女贞子、生甘草、泽兰、地龙、白花蛇舌草、生白芍、生地黄、红景天、土茯苓、炒白芍、姜黄、远志、葛根、丹参、当归、黄连、柴胡、玄参、黄芩22味药,这些药物均是杨玉兰主任在临床治疗SLE焦虑抑郁状态的常用药物。频次位于前10名的中药为生黄芪、青风藤、青蒿、女贞子、生甘草、泽兰、地龙、白花蛇舌草、生白芍、生地黄、红景天、土茯苓、炒白芍、姜黄、远志,为杨玉兰主任治疗SLE焦虑抑郁状态的特色用药。常用药物中包括18个药物类别,按照使用频次从大到小排序,分别为补虚药(补气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祛风湿药、安神药、平肝熄风要、理气药、利水渗湿药、收涩药、止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消食药、化湿药、温里药、泻下药、攻毒杀虫止痒药、开窍药。SLE患者的心理特征研究:SCL-90SLE患者所得分值低于常模(P<0.01);抑郁水平、焦虑水平SLE患者所得分值高于常模(P<0.01);内外倾、情绪性分值较精神质、掩饰性相对较高。在性别、年龄、婚否、病程4个因素中,婚姻、年龄明显影响心理健康这一因素。对于已婚、年龄较小的SLE病人而言,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焦虑、情绪性这两个维度对抑郁水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形成了非常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情绪性、恐怖、敏感、躯体化因子对焦虑水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敏感因子与焦虑水平间形成负相关关系,其余因子与焦虑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各中医证型的SLE患者的心理维度比较:肝肾阴虚证SLE患者与实证的SLE患者进行比较,存在较为明显的强迫、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症状等心理问题。心脾两虚证的SLE患者与实证的SLE患者进行比较,存在更为明显的敌对、强迫心理障碍。结论:1.导师杨玉兰主任常用生黄芪、青风藤、青蒿、女贞子、泽兰、地龙、白花蛇舌草、生白芍、生地黄、红景天、土茯苓、姜黄、远志等药物治疗SLE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亦为其特色用药。2.导师杨玉兰主任认为SLE焦虑抑郁状态主要病机特点:以肝肾亏虚为本,热毒、血瘀为标。3.从脏腑论治情志病,以调整五脏阴阳为切入点,重视调阴阳、立中气,通过调和五脏阴阳以镇心安神、宁心安神。4.本病主要证型有热毒炽盛证、阴虚热盛证、心脾两虚证、气血亏虚证,根据证型不同施以补益肝肾、益气固本、清热养阴、解郁安神等治法。5.中国传统医学扎根于中华悠久的灿烂文化,调神思想蕴含于内,中医学对于人体健康与疾病的认识从整体出发,多角度把握。6.SLE病人的心理、身体健康水平较差,在诊断过程中,要对心理因素引起重视,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积极采取适宜的预后措施。
陶桢珍[6](2020)在《健脾滋肾法对SLE临床疗效及激素减撤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hormone,ACTH)、皮质醇(Cortisol,CS)、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 on inhibitory factor,MIF)、白介素-17等实验室指标,还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评分、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焦虑抑郁积分及生活质量等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探讨健脾滋肾法对SLE临床疗效各指标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并研究其对SLE治疗中激素减撤的作用机制。2方法2.1理论探析结合临床通过大量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探析SLE患者ACTH、CS、MIF、IL-17等指标与临床疗效及激素减撤之间的相关性,在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SLE的病因病机与脾肾两脏的关系,并探讨脾肾亏虚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联系,阐述从脾肾两脏出发治疗SLE患者并助激素减撤的理论基础。2.2临床研究2.2.1 SLE患者血清ACTH、CS、MIF、IL-17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从安徽省中医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人员中选取20例健康女性作为健康对照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与SLE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两组血清ACTH、CS、MIF、IL-17等指标进行检测,两组的血常规(WBC、RBC、HGB、PLT)、炎症免疫学指标(ESR、CRP、Ig A、Ig G、Ig M)、尿蛋白(尿MA、β2-MG、24h Pro)以及补体C3、C4、抗C1q抗体等各项指标的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仪。采用的数据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21.0。2.2.2健脾滋肾法对SLE患者的临床疗效等相关指标及激素减撤的影响:从安徽省中医院选取门诊及住院的SLE患者,共60例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制定的SLE分类标准或2009年SLICC修订的SLE分类标准且SLE-DAI评分在014分之间的范围,中医证型均为脾肾两虚型。随机将60例SLE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单纯给予西药(激素及羟氯喹)治疗,治疗组在西药的基础上并予健脾滋肾方口服,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在治疗前存在可比性(P>0.05)。观察比较两组SLE患者ACTH及CS、MIF及IL-17、疾病活动度、SF-36各项积分、焦虑抑郁积分、中医症状积分等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并在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3结果3.1理论探析3.1.1ACTH、CS及MIF、IL-17与SLE发生发展、疾病活动及激素减撤关系密切;3.1.2中医学脾肾亏虚是SLE极为关键的病因病机;3.1.3脾肾亏虚与糖皮质激素治疗SLE密切相关;3.1.4健脾滋肾法是SLE主要的中医治疗大法之一;3.1.5健脾滋肾法治疗SLE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有利于激素的减撤。3.2临床疗效3.2.1 SLE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ACTH、CS、MIF、IL-17的比较相比健康对照组,SLE患者组血清ACTH、CS水平明显降低(P<0.01),MIF、IL-17水平明显升高(P<0.01)。3.2.2 SLE组与健康对照组血常规指标(WBC、RBC、HGB、PLT)的比较相比健康对照组,SLE患者组血常规WBC、RBC、HGB、PLT各项指标均明显偏低(P<0.01)。3.2.3 SLE组与健康对照组抗C1q抗体及补体C3、C4的比较两组比较,SLE组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抗C1q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3.2.4 SLE组与健康对照组24h Pro、尿MA、尿β2-MG的比较两组比较,SLE组患者尿MA、β2-MG及24h Pro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3.2.5 SLE组与健康对照组炎症、免疫学指标(ESR、CRP、Ig G、Ig A、Ig M)的比较两组比较,SLE组患者ESR、CRP及Ig G、Ig A、Ig M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3.2.6 SLE组与健康对照组SF-36各维度积分、SAS和SDS评分的比较相比健康对照组,SLE患者在SF-36调查表7个维度积分均明显降低,SLE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2.7 SLE患者血清中ACTH、CS、MIF、IL-17水平与补体、尿蛋白及炎症免疫学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1)SLE患者ACTH、CS水平均与C3、C4水平呈正相关(P<0.01),ACTH与抗C1q抗体呈负相关关系(P<0.05)。另外,SLE患者MIF、IL-17水平均与C3、C4水平呈负相关(P<0.01或P<0.05),IL-17与抗C1q抗体有正相关关系(P<0.05)。(2)SLE患者ACTH、CS水平与24h Pro、尿MA呈负相关(P<0.01或P<0.05)。另外,SLE患者IL-17水平与24h Pro、尿MA呈正相关(P<0.01),MIF水平与尿β2-MG呈正相关(P<0.05)。(3)SLE患者血清中ACTH、CS水平与患者ESR、CRP、Ig G和Ig M水平呈负相关(P<0.05或P<0.01);ACTH、CS与Ig A均无明显相关性。SLE患者血清中MIF、IL-17水平与患者ESR、CRP和Ig G、Ig M水平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Ig A无明显相关性。3.2.8健脾滋肾法对SLE患者的临床疗效等相关指标及激素减撤的影响健脾滋肾方联合西药治疗组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提高CS、WBC、RBC、HGB、PLT、补体C3、C4等指标以及SF-36各维度积分,同时降低MIF、IL-17、ESR、CRP、Ig G、Ig A、Ig M、抗C1q抗体、尿MA、β2-MG、24h Pro等指标以及SLE-DAI评分、中医症状积分、焦虑抑郁积分等;而且相比单纯西药对照组,治疗组在降低SLE患者MIF、IL-17、ESR、CRP、Ig G、Ig M、抗C1q抗体、尿MA、β2-MG、24h Pro等指标,提高ACTH、CS、WBC、HGB、PLT、补体C3、C4等指标,同时在改善临床疗效、绝大多数中医症状、焦虑抑郁情况、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明显有利于激素减撤,改善患者远期预后。结果示健脾滋肾法联合西药对SLE疗效更胜,从长远来看更有助于激素的减撤。4结论4.1狼疮的病因病机以及激素撤减后相关症状都可以用“脾肾亏虚”来解释,为健脾滋肾法作为关键治法提供理论依据;4.2狼疮患者血清ACTH、CS及MIF、IL-17指标,与SLE发病、疾病活动以及HPA轴功能、GC抵抗密不可分,SLE激素撤减与ACTH、CS及MIF、IL-17水平相关。4.3健脾滋肾法联合西药对SLE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4.4健脾滋肾法联合西药能使SLE患者CS水平明显升高并使MIF、IL-17水平等指标明显下降,且在提高WBC、HGB、PLT、C3、C4并降低ESR、Ig G、Ig M、CRP、抗C1q抗体、尿MA、β2-MG及24h Pro的程度方面优于单纯西药组,表明健脾滋肾法有利于改善SLE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及改善MIF、IL-17升高并可能导致的GC抵抗情况,可助激素减撤;4.5健脾滋肾法联合西药能减轻激素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减少激素减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少气懒言、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等气阴两虚的症状积分,优于单纯西药组,有利于激素减撤。4.6健脾滋肾法联合西药可以明显降低SLE-DAI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及焦虑抑郁评分,提高患者SF-36各维度积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临床疗效,控制疾病发展,有利于激素减撤。
张童童[7](2019)在《首乌降激颗粒对SLE激素所致阴虚火旺证减毒增效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评价首乌降激颗粒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大剂量激素所致阴虚火旺证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共3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以强的松(≥0.5mg/Kg)和环磷酰胺(0.4g/2w累计)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首乌降激颗粒,疗程3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评价首乌降激颗粒对于激素副反应的干预作用。观察患者SLEDAI评分、血沉、C反应蛋白、补体C3、补体C4评价首乌降激颗粒的治疗作用。同时,比较两组激素撤减量,从肝肾功、血尿常规等评价其安全性。结果:共纳入病例35例,脱落3例,最终完成32例,其中试验组17例,对照组15例。1.激素副反应的干预作用: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中医证候积分、腰臀比、BMI、激素用量方面无差异(P>0.05),均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有效率分别为41.18%和6.67%;两组中医证候有效率有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手足心热、口干、盗汗、大便秘结症状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臀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SLE的临床疗效: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SLEDAI评分、ESR、CRP、补体C3、补体C4均无差异(P>0.05),均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比较SLEDAI评分、ESR、CRP、补体C3和C4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激素撤减量:治疗后,两组比较激素撤减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4.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有2例患者出现轻度腹泻,调整剂量后,自行缓解;实验室指标未见明显有意义的变化,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安全性良好。结论:1.首乌降激颗粒对改善中医阴虚火旺证候有明显疗效,尤其对手足心热、口干、盗汗、大便秘结作用明显;2.可改善患者向心性肥胖,对脂肪的分布有一定影响,但对体重增加无明显改善;3.首乌降激颗粒不能进一步改善SLE患者SLEDAI积分及相关实验室指标;4.本研究过程中,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综上所述,首乌降激颗粒能有效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激素引起的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任玲[8](2019)在《犀角地黄汤在皮肤科应用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整理近二十年用犀角地黄汤治疗皮肤科疾病的临床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及质量评估,进一步探讨本方在皮肤科的应用范围及特点,为临床应用本方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以犀角地黄汤为摘要词进行高级检索,限定时间为1999年-2018年,得到应用犀角地黄汤的所有临床文献,整理筛选本方治疗皮肤科疾病的临床文献。分析总结犀角地黄汤在皮肤科的使用范围,治疗皮肤科疾病的发表年份、应用范围、干预措施、治疗方法、常用药物、用法、疗程、疗效、安全性及随访情况等方面,并对文献质量进行方法学评估。结果:所选52篇文献,37个RCT研究,31个研究为中等程度偏倚,6个研究为高度偏倚,Jadad量表评分:3个5分,3个4分,3个3分,17个2分,11个1分;共涉及10余种常见皮肤科疾病,以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过敏性紫癜、痤疮等疗效突出。单用犀角地黄汤临症加减有效率为70%-97.7%,联合其他药物或外用的方法更广泛,疗效更佳,有效率为75%-100%。用量上受地理位置、天气、患者体制及病情影响,频次较为统一。病程以3周-8周普遍。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度呕吐、上腹不适和轻度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和皮肤干燥、头晕嗜睡。发生率分别为2.5%-18.18%和5%-6.25%、7.69%结论:犀角地黄汤在皮肤科应用广泛,可用于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过敏性紫癜、痤疮等10余种疾病,病因病机主要为血热、血瘀、血燥,其中血热证最多。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皮肤科疾病疗效显着,总有效率高。单用或者联合它药或外用药,皆可取得较好疗效。适应症多、随症加减,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应用前景好。
倪彤[9](2019)在《乌梅丸治疗上热下寒型SLE合并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临床病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观察“乌梅丸”对SLE合并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本研究病例来自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9月-2019年3月中医门诊确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缓解期合并口腔溃疡患者,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8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乌梅丸组(乌梅丸+金霉素甘油+洁口净)41例,对照组(金霉素甘油+洁口净)40例。试验观察结束,脱落6例,脱落率为7.4%,因试验观察期间出现SLE病情活动以及需要调整用药者共3例,剔除后最终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口腔溃疡患者共72例,其中乌梅丸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4周,随诊半年,观察并记录相关指标及复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接受一般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SLE患者均为疾病控制稳定的缓解期患者,长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稳定病情。乌梅丸组:在一般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予乌梅丸水煎剂,每日1剂,早晚各1次,口服,洁口净含漱液漱口,早晚各1次,金霉素甘油以清洁棉棒点涂患处,早晚各1次;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予洁口净含漱液漱口,早晚各1次,金霉素甘油以清洁棉棒点涂患处,早晚各1次,比较各组疾病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复发率。结果: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乌梅丸组36例,总有效病例33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36例,总有效病例27例,总有效率75%。两组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乌梅丸组患者中医证候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畏寒肢冷、疲劳乏力、腰膝酸软的证候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证候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梅丸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主要症状中溃疡面积、渗出面积、水肿面积及烧灼感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主要症状中心烦、失眠、面色潮红或淡红、畏寒肢冷、疲劳乏力、口干、口苦、腰膝酸软、头晕有统计学差异(P<0.05)。乌梅丸组和对照组的3个月复发率和6个月复发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乌梅丸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低,安全性较高,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乌梅丸组和对照组均能明显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及相关症状,乌梅丸对部分中医证候较洁口净+金霉素甘油组有明显优势,且在降低复发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王璐[10](2019)在《针药结合治疗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运用针药结合的治疗模式将脏腑辨证论治与经络学说相结合,通过观察导师自拟协定方通补降浊方结合针灸疗法在脾肾不足、湿瘀交阻型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以针药结合的方法治疗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可行性,并最终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这一疑难杂症提供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间就诊于导师顾军花主任医师门诊及住院部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随机分为针药组(口服通补降浊方加针灸治疗)和中药组(口服通补降浊方治疗),经过3个月的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项疗效指标、安全性指标以及中医证候积分,以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加以对比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通过对两组病人12周的观察,从病情活动控制情况(SLEDAI积分)来看,针药组改善优于中药组(P<0.05);从血清实验室检验改变来看,针药组在改善血沉、尿蛋白、补体C3方面比中药组疗效更好(P<0.05);从安全性指标来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安全性实验室指标经检验提示组内与组间的差异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治疗具有安全性;从中医证候疗效分析来看,针药组中医证候积分有效率达85.29%,高于中药组的64.71%(P<0.01),提示针药组改善中医临床症状的疗效优于中药组,尤其是在腰膝酸软、关节疼痛、耳鸣、浮肿、夜尿频多、小便泡沫、脘闷腹胀、大便黏腻8项症状上针药组更具优势且安全稳定;而两组患者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在治疗后均较前下降(P<0.01),组间比较显示二者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两组治疗均有益于治疗过程中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撤减,但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以针药结合的方法治疗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在控制病情活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辅助激素撤减方面具有优势及安全性,可长期应用于临床,成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安全高效治疗的新选择。
二、中医治疗口腔盘状红斑狼疮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医治疗口腔盘状红斑狼疮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健脾滋肾法对SLE疾病活动与外周血TLR7/9表达水平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索引 |
前言 |
理论探析 |
1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TLR7、TLR9 的相关性 |
2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与细胞因子IFN-α、IL-6 的相关性 |
3 TLR7、TLR9 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的相关性 |
4 脾肾亏虚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相关性 |
5.健脾滋肾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键治则 |
6.小结 |
临床研究 |
临床研究一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LR7、TLR9、IFN-α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2 研究结果 |
临床研究二 健脾滋肾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治疗方案 |
1.4 安全性观察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疾病活动积分的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的比较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LR7、TLR9、IFN-α、IL-6 指标的变化 |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补体C3、C4、抗C1q抗体的变化 |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小时Pro、尿β2-MG的变化 |
2.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RBC、WBC、HGB、PLT)的变化 |
2.8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免疫学指标(CRP、ESR、Ig A、Ig G、Ig M)的变化 |
2.9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及 SF-36 评分比较 |
2.10 安全性观察 |
讨论 |
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认识 |
2 健脾滋肾方组成和现代药理 |
3 课题研究指标选定的根据和意义 |
3.1 TLR7和TLR9 |
3.2 细胞因子IFN-α和IL-6 |
3.3 抗C1q抗体、补体C3、C4 |
3.4 炎症指标CRP,ESR |
3.5 血常规 |
3.6 24h Pro及β2-MG |
3.7 SLEDAI评分 |
3.8 SF-36 量表 |
4 健脾滋肾法对SLE患者的相关指标和临床疗效影响 |
5 健脾滋肾法对SLE患者外周血TLR7、TLR9 指标的可能影响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 SLE 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介 |
致谢 |
(2)他克莫司软膏超说明书治疗口腔黏膜病的用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患者情况 |
2.2 超说明书用药情况 |
3 讨论 |
3.1 适应证超说明书分析 |
3.2 用药频次和适应人群超说明书分析 |
(3)红斑狼疮皮肤黏膜损害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专家咨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红斑狼疮皮肤黏膜损害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
1.1.1 流行病学特点 |
1.1.2 临床分型及组织病理研究 |
1.1.3 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 |
1.1.4 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
1.2 红斑狼疮皮肤黏膜损害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1.2.1 病因病机 |
1.2.2 辨证论治 |
1.2.3 中西医结合治疗红斑狼疮皮肤黏膜损害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 |
2.1 文献获取 |
2.1.1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
2.1.2 文献检索 |
2.1.3 数据提取 |
2.1.4 文献质量评价 |
2.2 Delphi法专家问卷调查 |
2.2.1 专家筛选 |
2.2.2 制定专家调查问卷 |
2.2.3 数据统计分析 |
2.2.4 观察指标 |
第三章 专家问卷调查结果 |
3.1 第一轮专家问卷调查 |
3.1.1 问卷制定 |
3.1.2 数据统计 |
3.2 第二轮专家问卷调查 |
3.2.1 问卷制定 |
3.2.2 数据统计 |
3.3 两轮开放式问题汇总 |
3.4 分析与讨论 |
3.4.1 共识条目总结与分析 |
3.4.2 开放式问题拓展与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4)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潘静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资料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3.研究方法 |
3.1 数据的采集 |
3.2 数据的处理 |
3.3 建立中药数据库 |
3.4 数据分析方法 |
4.研究结果 |
4.1 患者基本信息 |
4.2 中药频次统计 |
4.3 药物功效、归经、四气五味统计 |
4.4 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
4.5 药物聚类分析结果 |
讨论 |
1.古代中医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认识 |
2.现代中医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 |
3.本研究方案结果分析 |
4.潘静教授治疗SLE经验 |
5.典型病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数据挖掘杨玉兰主任辨治SLE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临床研究 |
【一】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诊断标准 |
3.纳入标准 |
4.排除标准 |
5.调查工具 |
6.调查方法 |
【二】数据处理 |
【三】研究结果 |
一 对焦虑抑郁状态下患者统计 |
(一)SLE 焦虑抑郁患者性别分布 |
(二)SLE 焦虑抑郁患者年龄分布 |
(三)对焦虑抑郁状态下患者主要症状频数及频率 |
(四)对焦虑抑郁状态下患者证素、证型频数及频率 |
(五)相关度分析研究 |
(六)SLE 患者心理特征描述 |
1 SLE 患者心理特征描述研究 |
2 人格特征 |
(七)心理特征描述研究 |
(八)SLE 患者心理特征相互关系研究 |
(九)心理影响因素与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研究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研究进展 |
一、现代医学对SLE的认识 |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健脾滋肾法对SLE临床疗效及激素减撤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索引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探析 |
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西医治疗 |
2 SLE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减撤的影响因素 |
3 中医脾肾亏虚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 |
4 中医脾肾亏虚与糖皮质激素治疗SLE的关系 |
5 运用健脾滋肾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临床研究一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伦理学要求 |
1.4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
1.5 相关指标 |
1.6 统计学处理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SLE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ACTH、CS、MIF、IL-17的比较(表1、图1) |
2.2 SLE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常规指标(WBC、RBC、HGB、PLT)的比较 |
2.3 SLE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抗C1q抗体及补体C3、C4的比较(表3、图3) |
2.4 SLE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24小时Pro、尿MA、尿β2-MG的比较(表4、图4) |
2.5 SLE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炎症、免疫学指标(ESR、CRP、Ig G、Ig A、Ig M)的比较 |
2.6 SLE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SF-36各维度积分的比较(表6、图6) |
2.7 SLE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焦虑抑郁积分的比较(表7、图7) |
2.8 SLE患者血清中ACTH、CS、MIF、IL-17 水平与抗C1q抗体及补体C3、C4的相关性分析 |
2.9 SLE患者血清中ACTH、CS、MIF、IL-17 水平与24 小时Pro、尿MA、尿β2-MG的相关性分析 |
2.10 SLE患者血清中ACTH、CS、MIF、IL-17 水平与炎症、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临床研究二 健脾滋肾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疗效及治疗中激素减撤相关指标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治疗方案 |
1.4 安全性观察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疾病活动积分(SLEDAI)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皮质激素用量比较 |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CTH、CS、MIF、IL-17 的变化 |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补体C3、C4、抗C1q抗体的变化 |
2.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MA、尿β2-MG、24 小时Pro的变化 |
2.8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WBC、RBC、HGB、PLT)的变化 |
2.9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免疫学指标(ESR、CRP、Ig G、Ig A、Ig M)的变化 |
2.10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及 SF-36 评分比较 |
2.11 安全性观察 |
讨论 |
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认识 |
2 健脾滋肾法的遣方用药及现代药理研究 |
3 本次研究相关指标选用的依据及意义 |
4 健脾滋肾法对SLE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影响 |
5 健脾滋肾法对SLE临床疗效及助激素减撤可能的作用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 SLE 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7)首乌降激颗粒对SLE激素所致阴虚火旺证减毒增效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3.3 病例的剔除 |
1.3.4 病例的脱落 |
2.治疗方案 |
3.观察指标 |
3.1 副作用观察指标 |
3.1.1 中医证候积分 |
3.1.2 生理学指标 |
3.2 疗效观察指标 |
3.2.1 SLEDAI评分 |
3.2.2 实验室指标 |
4.安全性指标 |
5.有效率评价方法 |
6.数据分析和统计学方法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一般资料 |
1.1 性别 |
1.2 年龄 |
1.3 病程 |
2.激素副作用结果 |
2.1 两组基线比较 |
2.1.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基线比较 |
2.1.2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基线比较 |
2.1.3 两组激素用量基线比较 |
2.1.4 两组腰臀比基线比较 |
2.1.5 两组BMI基线比较 |
2.2 两组副作用结果比较 |
2.2.1 中医证候有效率比较 |
2.2.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2.2.3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 |
2.2.4 两组腰臀比比较 |
2.2.5 两组BMI比较 |
3.疗效结果 |
3.1 两组基线比较 |
3.1.1 两组SLEDAI积分基线比较 |
3.1.2 两组实验室检验指标基线比较 |
3.2 两组疗效比较 |
3.2.1 有效率比较 |
3.2.2 两组SLEDAI积分比较 |
3.2.3 两组实验室检验指标比较 |
4.激素撤减量比较 |
5.安全性指标 |
5.1 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 |
5.2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
5.3 安全性结论 |
第三部分 讨论 |
1.中西医治疗激素副作用的现状 |
1.1 中医治疗激素副作用的现状 |
1.2 西医治疗激素副作用的现状 |
1.3 小结 |
2.首乌降激颗粒的立方依据及组方意义 |
3.激素副反应干预作用分析 |
3.1 中医证候有效率分析 |
3.2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
3.3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分析 |
3.4 腰臀比及BMI分析 |
4.疗效分析 |
4.1 有效率分析 |
4.2 SLEDAI积分分析 |
4.3 实验室指标分析 |
5.激素撤减量分析 |
6.实验室指标分析 |
7.临床体会 |
8.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随机数字表 |
附录B 病例观察表 |
附录C 知情同意书 |
附录D 中医证候观察量表 |
附录E SLEDAI积分表 |
综述 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激素副作用的干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8)犀角地黄汤在皮肤科应用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分析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Jadad 评分量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9)乌梅丸治疗上热下寒型SLE合并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及治疗方案 |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
2.3 疗效判定标准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两组病例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3.2 两组病例主要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3 两组病例3个月、6个月复发率比较 |
3.4 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及原因分析 |
讨论 |
1 中医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 |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病名的发展 |
1.2 古代医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现代医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病机的认识 |
1.4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辨证分型 |
2 中医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口腔溃疡的认识 |
3 乌梅丸治疗上热下寒型SLE合并口腔溃疡的辨证要点 |
3.1 乌梅丸治疗SLE合并口腔溃疡的理论机制 |
3.2 乌梅丸治疗口腔溃疡的现代药理学分析 |
4 本研究方案结果分析 |
5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综述 |
参考文献 |
2.附表 |
3.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针药结合治疗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病例资料 |
1.1 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随机分组 |
2.3 研究设计 |
2.4 具体方法 |
2.5 疗效指标 |
2.6 统计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一般病例资料分析 |
3.2 两组治疗前后的比较 |
3.3 两组中医主症症候积分的比较 |
3.4 两组中医次症症候积分的比较 |
3.5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
3.6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理论探讨 |
1.1 祖国医学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 |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1.3 针灸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
1.4 通补降浊方的确立及药物配伍分析 |
1.5 针灸协定方的确立及现代研究 |
1.6 西医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 |
2.本次研究结果分析 |
2.1 病例分布情况 |
2.2 实验室指标检测情况 |
2.3 临床SLEDAI活动积分结果分析 |
2.4 治疗前后激素撤减 |
2.5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
2.6 疗效评价 |
3.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近况 |
参考文献 |
四、中医治疗口腔盘状红斑狼疮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健脾滋肾法对SLE疾病活动与外周血TLR7/9表达水平影响的研究[D]. 陈蕾蕾.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他克莫司软膏超说明书治疗口腔黏膜病的用药分析[J]. 郑利光.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20(04)
- [3]红斑狼疮皮肤黏膜损害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专家咨询研究[D]. 司卫振.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4]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潘静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D]. 詹洁茹.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5]基于数据挖掘杨玉兰主任辨治SLE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经验研究[D]. 李晓旭.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健脾滋肾法对SLE临床疗效及激素减撤作用机制研究[D]. 陶桢珍.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7]首乌降激颗粒对SLE激素所致阴虚火旺证减毒增效的临床观察[D]. 张童童.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犀角地黄汤在皮肤科应用的文献研究[D]. 任玲.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乌梅丸治疗上热下寒型SLE合并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D]. 倪彤.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08)
- [10]针药结合治疗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D]. 王璐.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