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重挑战下教师创新素质培养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沈桂君[1](2021)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重庆市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重庆市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发布和落实,以及《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发布,我国的素质教育在不断地前进,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对高中生物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为,高中生物学教师作为高中生物学课堂的教学主体,其专业素质是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是落实新高考改革方案的需要,是素质教育得以发展的基础。所以,我国要想发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必须关注高中生物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更重要的是,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不止于新高考改革,而是面对未来整个教育的变革,如何成为新时代教师。本研究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发现,我国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不少,但是新高考改革后的研究较少,且多是探讨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对策,很少进行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因此,本研究以重庆市为例,以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以及统计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调查了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重庆市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总结出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之处和不足,结合实际条件和教师需要,提出了相应的促进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为了调查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重庆市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本研究通过解读《重庆市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和其他文字资料,根据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设计了教师问卷。教师问卷通过网络平台发放和回收,共回收167份,问卷有效率达到100%,整理并分析问卷。同时针对问卷调查结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进行教师访谈作为补充研究。将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总结如下: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之处有五点,其一,具有较高的职业情感;其二,专业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具体表现为具有比较系统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多方面知识得到进一步更新;其三,具有较强烈的专业发展意向,具体表现为期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多数教师专业水平处于逐渐上升的阶段、认识到新高考改革与自身专业发展的关系、认识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都还需要提升;其四,具有进行教育研究的意向,具体表现为认可教育研究的必要性、具有一定程度的进行教学反思的意向;其五,具有较为多样化的专业发展途径。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不足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专业态度有待加强,表现为多数教师对新高考方案不够了解、多数教师主观能动性较低、多数教师缺乏专业发展规划、多数教师教学反思程度不够;其次,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表现为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缺乏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缺乏职业规划指导能力、缺乏教育研究能力、缺乏分层教学能力;最后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机制有待完善,表现为学校领导不重视,缺少学习机会;教师工作任务重,专业发展压力大;教研会形式单一,教师培训效率低;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有待满足。根据以上的调查结果,结合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条件和需求,本研究提出促进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如下:首先,生物学教师自身应该做到转变教育观念,迎接新高考挑战;增强自身知识储备,完善专业知识结构;加强教学反思程度,提升分层教学能力;坚持专业阅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制定专业规划,提高职业指导规划能力;其次,学校应该做到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增加生物学教师学习机会;丰富教研会形式,提高教师教育研究能力;满足教师需求,提高教师专业发展主动性;构建学习共同体,增加教师之间交流;完善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后,社会应该做到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热情;健全教师培训机制,提高教师培训效率;保障教师基本权利,落实教师专业发展;建立教学资源库,增加教师自主学习资源。总之,面对新高考改革向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挑战,值得引起教师自己和学校的重视,为了应对新高考改革,同时促进高中生物学教师的整体性发展需要教师、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对高中生物学教师而言,新高考改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把握机遇,才能成长为教育变革时代下的新教师。
冯迪垒[2](2021)在《普通高中创意拼贴课程及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根据美术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将“创意实践”列为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近年,侧重发展学生“创意实践”素养并同时兼顾其他四项核心素养的创意类美术课程(简称创意美术课程)已受到美术教育界的关注。由于创意美术的研究起步不久,既缺少相对严密设计下的研究样例,也缺少实证研究方法运用其中的研究成果,致使围绕创意美术课程的一些基本问题尚待解答,从而影响创意美术课程的实践探究与推进。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本文作者虽曾在高中尝试性地开设过创意美术课程,但实践中有太多疑问待解。作为一名教育硕士,作者决意以“创意拼贴”这一创意美术属下的课程主题,开展一项相对完整的研究,并由此展开本文作者的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最终推动本人工作实践并为探索创意美术的同行们提供相应的参考。这便是本论文选题的基本缘由。本文以“普通高中创意拼贴课程及教学研究”为题,通过研究旨在回答“在普通高中开设侧重于发展创意思维和培养创意实践能力的‘创意拼贴’课程是否可能和可行?”、“可以怎样的教学方式来实施?”、“能取得怎样的教学结果?”、“是否能归纳提炼出创意美术课程实施的重点和难点?”、“是否能给普通高中创意美术课程建设提供具有普遍参考价值的建设性意见?”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在对主要概念界定及研究框架确定后,首先从文献研究入手,既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以明了目前的进展为本研究提供的研究基础,也考察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尚存的不足,以明确本研究的探索空间。同时通过文献研究,对与本研究关联密切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加德纳多元智能等理论进行梳理,以便为本研究构筑理论基础,并明晰这些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具体应用点。其次,通过回顾我国美术教学大纲和美术课程标准的历史沿革,并通过研读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2020版)》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领会其中对本研究具有指导意义的课程政策精神。第三,本研究通过对普通高中学生问卷以及对高中美术教师和学生的访谈,了解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与教学现状(包括课程环境、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学生学习态度等)、师生对开设创意美术(甚至具体到创意拼贴)课程的看法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对访谈所获信息进行分析,由此获得相应的实证研究发现和结论。第四,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相关精神,借鉴吸收“美是生活”、教育目标分类学、多元智能的思想理念和理论原理,尤其是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的发现和结论,对创意拼贴单元课程与教学开展实践研究。实践研究部分既包括创意拼贴课程开设的理由和意图的阐释,课程纲要与教学方案的设计。也包括创意拼贴单元课程在普通高中的具体实施,学生的课程作业和学习收获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以及对本次单元课程教学的总结与反思,进而得出“普通高中创意拼贴课程及教学研究”的总体结论:创意美术课程的开设是必要而必须的、普通高中普遍具备开设创意美术课程的潜力、创意美术课程是助推学习方式转变的有效载体、“创意拼贴”为创意美术的可行和有效提供了例证。同时,也对普通高中创意美术课程建设提出了五条建议:应为创意美术提供平等的课程环境、应以“大创意”观来审视创意美术价值、创意美术以主题式单元课程为宜、“学会评价”应是创意美术的教学难点以及情感体验和价值引领应是创意美术的教学重点。
曲平[3](2020)在《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学需要创新,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我国对教师创新教学的提倡从20世纪80年代起延续至今,教师教学中依旧存在未有效落实创新教学,创新教学意识淡漠、理念不足,创新素质欠缺等诸多问题,这使得对教师创新教学的持续深入研究尤为必要。且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学又是小学教学基础中的基础,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综合性教学内容与特点,这些也使得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相关研究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以创新教学为出发点,探究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政策、文献的梳理与分析,确定采用访谈法、课堂观察以及问卷调查法探究Q市M小学和J市D小学两所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首先,通过教师访谈,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现行的课堂教学方式;他们对创新教学的认知理解,其认为的语文创新教学的应然;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实然;影响他们创新教学的因素;他们对未来语文教学中想要做出的创新努力以及对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期望等。其次,通过课堂观察,进一步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创新教学的施行现状,了解他们是否将他们对创新教学的理解真正落实于实际的教学施行中。最后,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一方面,通过教师问卷再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的创新教学动机、创新教学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具体的创新教学行为,以更全面地探析他们进行创新教学的影响因素、创新教学的施行现状以及他们对自身创新教学素质的自我认知。另一方面,通过学生问卷再更客观地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施行现状,了解学生对其语文教师实际课堂创新教学表现的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有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存在误解与不足;未将他们对创新教学的理解落实于教学实践;缺乏创新教学实效甚至未有教学创新等诸多问题。本研究进行相应的归因分析:一是创新教学环境的缺失,包括国家宏观方面教育教学政策与制度,教学改革与要求等与创新教学相关的具体教学指导;学校方面创新教学氛围的营造、条件的供给等的缺失;二是教师自身创新教学素质的欠缺;三是教学主体——学生,其个体差异、创新学习能动性方面的不足等,影响了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由此,本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优化策略与建议:一是国家宏观教学要求具体明确,给予教师更多的创新教学指导;二是学校完善组织创新联动,营造创新教学的环境氛围条件;三是教师多方面自主提升创新教学专业素质,优化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本研究期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积极探索与重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完善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认知理解,切实优化落实创新教学实践,营造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良好氛围;提升教师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质量的能力等,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
底会娟[4](2020)在《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研究 ——基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世界各国教育的竞争实质就是师资的竞争。一个国家的教师质量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还会间接影响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也因此,世界各国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把教育改革的目光和重点从“教育质量”延伸到“教师质量”,将提高教师质量和专业化水平,作为提高基础教育办学质量的突破口。2018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质量,建立一支高素质、善保教的教师队伍”。然而,当前的幼儿园教师质量现状如何?能否担负起教育改革和时代发展的重任?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影响幼儿园教师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有效支持和促进幼儿园教师质量的提高?为了回答上述问题,研究按照理论研究与实践检验相结合的原则,基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视角研制了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和工具,以上海市为例,从上海市7个区81所幼儿园中抽取了1768位幼儿园教师进行质量监测,以全面了解和深度考察上海市幼儿园教师的质量状况和影响因素,为上海市幼儿园教师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本研究以文化存在论教育学为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在借鉴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设计流程及实施程序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的整体思路:核心概念界定-指标体系构建-监测工具研制-监测样本抽取-监测调查实施-监测数据分析-形成监测报告-提出对策建议等环节。研究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及项目分析、因素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文化存在论教育学思想下的幼儿园教师质量从“完整的人”的视角出发,认为幼儿园教师质量是教师满足教育教学及自我生命价值实现需要所应具备的能力、特质、品性等,集中体现为教师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和有效性。研究在明确幼儿园教师质量内涵的基础上,基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视角,结合国内外有关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的相关研究,初步凝练出幼儿园教师质量的构成要素,随后邀请专家对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指标体系进行修订,最终确定了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的五因素模型,即幼儿园教师质量由生存之基、专业之智、文化之品、自由之性、信仰之情五个一级维度构成。研究者在对幼儿园教师进行访谈的基础上,遵循自编与借鉴相结合的方法初步编制了《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问卷》,在小范围试测后开展大范围问卷调查,经由项目分析、因素分析对问卷的框架和项目进行调整及验证,形成了具有较高信效度的正式问卷: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5,折半信度为0.94;探索性因素分析共提取五个因子,五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7.64%,五个公因子所包含的项目与问卷设计之初所预想的结构基本一致。同时,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假设模型指数均符合结构方程模型的建议值,且大部分指数都具有较高的拟合性,说明问卷具有一定的结构效度。运用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正式问卷对上海市幼儿园教师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上海市幼儿园教师的质量整体处于中上水平,幼儿园教师专业之智维度质量明显优于其他质量维度;2)专家教师、成熟教师相较于新手教师、经验教师的优势主要体现为教师的文化品性以及对职业的坚贞信仰;3)幼儿园教师质量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主城区幼儿园教师质量整体高于郊区幼儿园教师;4)公办幼儿园教师在教师质量的大部分维度优于民办幼儿园教师;不同园所等级的幼儿园教师质量整体呈现出由二级园-一级园-示范园递增的状态;5)从教师的人口学变量来看,随着教师年龄、教龄的增长、职称晋升、职务提高、学历提升、薪资水平的增加,幼儿园教师质量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幼儿园教师质量明显优于非学前专业幼儿园教师;优秀绩效的幼儿园教师质量明显高于普通绩效教师;6)幼儿园教师质量多元回归的结果表明,教师的职务、年龄、工作绩效、职称、学历、所在地域是影响幼儿园教师质量的重要因素。综上所述,本研究界定了幼儿园教师质量的内涵,构建了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研制了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工具,分析了上海市幼儿园教师质量现状,提出了上海市幼儿园教师质量的提升路径。这些研究和发现对于更好的理解幼儿园教师质量及教师质量监测,为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工作的开展和幼儿园教师质量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也为本领域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陈玲[5](2020)在《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研究 ——来自A高校的经验证据》文中认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才强国战略”实现程度的重要判断依据。高等教育财政是21世纪以来国际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伴随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年以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关注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效果将有效增强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提升高等教育服务质量。高校第二课堂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因此,研究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具有现实意义。与过去的宏观研究不同,本文选取一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其第二课堂数据积累时间长、数据类型丰富、个体覆盖完全,从校本微观视角着眼,将不易区分及观测的财政投入以学生第二课堂参与情况替代,以普通授课类、申报-审批类、时长转换类三种学分获取模式为自然划分,选取相应自变量和因变量,分析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的具体效果,给出改善投入效果的对策建议。着眼于这样的研究思路,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断点回归法、双重差分法等量化研究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第一,财政投入作用到第二课堂讲授及活动类课程后,学生参与经费充足、管理科学的平台课程,诸如思想引导平台课程、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国际培养平台课程,对其第一课堂学习、知识应用、能力成果的取得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校园文化平台的修习有利于学生结识朋辈、锻炼社会化能力,但由于财政投入分散、课程众多,对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一定程度的挤出;社团活动平台的修习与学生综合测评和继续深造正相关;就业创业平台因社会资源介入,与学生的学业成就没有显着相关性,与学生奖学金获得的等级呈负相关关系。第二,财政投入作用到第二课堂申报-审批类科研立项课程后,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未对学生科研相关学业成就产生预期的正向效果。相反,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显示,学生获得了科研资助、参与了科研立项并未提高其科研产出,还反而降低了他们读研和出国深造意愿。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这一现象主要是由科研经费向学生投入不足、科研经费向指导教师投入不足、科研相关辅助资源供给不足等原因造成。第三,财政投入作用到学生志愿服务类课程后,对学生第一课堂成绩和就业质量有正向影响。具体来说,财政投入支持的激励政策使受到影响的学生平均比未受到影响的学生志愿服务时长增加70.613小时,学年平均积点增加0.033,就业质量提升0.343。另外,本文发现志愿服务对学生团队能力培养有正面作用,对个人能力和领导能力培养供给不足;在学生小我责任感、大我责任感以及综合责任感的培养上,如果以每增加100小时志愿服务时长为衡量单位,综合责任感、小我责任感和大我责任感的评分以5分制为计,将分别增加0.3、0.3和0.2,显示出志愿服务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价值。最后,本文以研究发现为依据,提出三项改善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对策建议:一是突出紧扣人才培养目标的财政投入效果评估价值取向,梳理好以财政投入为基础的目标体系,巩固和创设更多优质项目,科学设计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默认设置”;二是构建范围延展的财政投入效果评估标准,建立稳态前提下的核心标准、轮动前提下的支撑标准、开放前提下的环境标准;三是形成助力学生成长的财政投入效果综合评估体系,施行科学评估体系,设置评奖评优激励,增强舆论宣传引导。
王鹏[6](2019)在《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意愿持续高涨,有近九成的在校大学生表示曾经考虑过创业。2016年的调查显示,有较强创业意愿的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为18.1%,而2017年这个比例达到26.2%。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时代旋律,高校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阵地,深入推进高校创业教育改革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虽然高校师生对创业教育的满意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有近1/3的大学生及超过1/4的创业教育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效果持不确定或不满意态度。如何进一步提升创业教育实效,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在生态哲学理论、教育生态系统理论、三螺旋创业模型理论、蒂蒙斯创业学等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首先阐释了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理论前提,分析了生态与高校创业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创业教育的“三类认知”,论证学科借鉴的可行性与风险性,明确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前提条件与特定价值。在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各功能要素实施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描述生态失衡的问题表征,分析背后产生的根源。最后,在国外创业教育成功经验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探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旨在发挥系统综合效应,实现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升级与整体优化。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核心概念、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及研究的理论基础等内容进行了阐述,为后续研究提供必要的前提准备。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从文献计量分析和主题综述两个方面对本研究相关涉域的已有成果进行分析。文献计量分析主要对近年来相关研究的发表数量、被引频次、成果分布、主题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题综述主要围绕创业教育、教育生态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三个领域对已有成果进行了述评。理论前提部分,重点阐释生态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关联。从生态理解的三重性开始,即作为一种实体描述的生态、作为一种分析方法的生态和作为一种价值观念的生态,进而阐述生态视域所蕴含的内在特征,即从“局部分析”到“整体关照”,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探究”,从“封闭单一”到“开放多样”,从“静态要素”到“动态平衡”。在生态理解的启示下,提出认识创业教育的三种视域。从本体立论,创业教育内含生态特质和生态要求;从方法立论,运用生态学分析方法来研究创业教育;从价值立论,创业教育有利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最后,从创业教育根植于社会生活当中,创业教育是社会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现象研究生态的客观存在与现实诉求三方面对创业教育生态分析视域的合理性进行确证。风险规避部分,重点阐释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限定条件。首先提出创业教育生态分析必须遵循的本质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指向性原则和超越性原则。同时,创业教育生态分析要明确三个限定性条件,即作为分析方法或视角的“优先性”,不可改变创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延续创业教育的既有范畴和学科特性。生态审视部分,重点阐释高校创业教育各功能要素的实施现状。通过调查与访谈,结合调查结果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呈现出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种种现象,具体表现为创业教育目标的功利性,创业教育政策的局限性,创业教育环境的封闭性,创业教育课程的孤立性,创业教育课堂的单向性等。本部分从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现状出发,并按照生态学思维剖析其背后的形成机理,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必要的现实依据。他山之石部分,重点阐释国外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为例,对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模式构建与运行要素进行了介绍。同时,在创建“三位一体”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完善“激励与监控”的政策制度,建立“服务与支持”的组织机构,设置“多维与融合”的课程体系,孕育“浸润与体验”的文化氛围等方面为我国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有益借鉴。本土建构部分,重点阐释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首先明确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包括实体要素和功能要素,对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等实体要素加以分析,在认识“四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要素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结构,提出了系统具有目标性、动态性、整体性、制衡性、互促性和生命性的特征和非线性、相对均衡、动态发展的运行机制。最后,围绕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五个功能要素即目标、政策、环境、课程和课堂分别提出具体的生态优化策略。
金卫东[7](2019)在《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J中学为例》文中指出教师专业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范式,也为学校的整体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建设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是新时代教育变革的需求,也是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需求。本研究以上海市J中学为个案,在多年的教师发展实践行动研究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问卷和访谈调查、参与观察、案例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和理性思辨探索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建设机制、核心要素及建构途径。论文首先借助相关文献,分析了我国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的现状,总结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在此基础上,论文从历史视角叙述了个案学校建设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实践历程:在萌芽期,通过探究课程、专题培训等活动激发教师发展的意识和动力;在培育期,通过不同任务驱动的教师发展团队实践,实现从表层组织架构到深层组织文化的转化;在发展期,面对信息技术与教育相融合以及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等新情况和新挑战,进行了基于智慧教室的教师发展和在校际交流中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探索。论文结合个案学校的实践,论述了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得以生发和持续发展的多重机制,具体包括:目标导向、动力激发、任务驱动、专家引领等四个培育机制;持续改进、政策激励、文化引领等三个运行机制;过程评价、绩效评估、团队评价等三个评价机制;以及组织和制度两大保障机制。论文还分析了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五个核心要素:共同的价值观和愿景、共同体的引领者、实践中的互助合作、交流分享的时空和平台、身份认同和归属感。论文最后提出了基于需求分析打造共同体愿景、适度安排专业发展活动提高活动实效、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专家引领、创造广泛充分的同行交流机会以及加强文化制度建设和物质支持等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建构途径。本文的实践探索对同类初中学校的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基于实践和调查数据进行的理论探讨是对已有教师专业共同体研究的拓展与补充。
刘南萍[8](2019)在《后班级授课制阶段讲授法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科学技术和教学理念不断地冲击着大学课堂教学,大学教学组织形式从以班级授课制为主正式进入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共存的后班级授课制阶段。后班级授课制阶段的到来带来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且伴随着高校教学质量下降和创新人才培养提出的双重冲击,课堂讲授法因发展受到限制而陷入危机和困境之中。尽管如此,当前也并没有其他任何教学方法能取代讲授法在教学中的地位,讲授法依旧是后班级授课制阶段高等教育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因此,通过对讲授法的使用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深入探究,为我们对讲授法形成科学的认识,提出高校有效使用讲授法的对策或措施,以及了解讲授法久经指责而不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论文构建了讲授法发展的分析框架,综合采用历史与比较研究、问卷调查为主的实证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讲授法在高等教育发展不同阶段的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对后班级授课制阶段讲授法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讲授法的历史发展特点和后班级授课制阶段讲授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高校讲授法教学效果的建议。总体而言,有关后班级授课时代讲授法的现状及发展的研究结论如下:(1)讲授法久而不衰有深厚的历史基础:首先是前班级授课制时代的教育以道德教化为主,讲授法能有效、快速地传授道德规范,深受教师欢迎;其次是班级授课制时代的教育重视知识传授,讲授法以能大量的、系统地传授结构化的知识而得到推广;最后是后班级授课制阶段教育心理学崛起、师生关系转化、教育技术兴起,讲授法的发展受到一定地限制与挑战,但膨胀化的科学知识需要系统化地传授给学生,讲授法有其存在的根本。(2)虽然后班级授课制阶段高校课堂教学中讲授法因误用受到批判,但学生对讲授法的整体满意度不低,且讲授法仍旧是高校中使用最多、最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讲授法之所以被视为最基础的教学方法原因有三:一是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主要方式,讲授法以语言作为教学媒介;二是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之一,讲授法以教师作为主导者;三是知识数量愈发增加,讲授法能有效地传递系统性知识。(3)在了解讲授法历史演变和后班级授课制阶段的讲授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对讲授法认识和使用现状的基本情况提出了有效应用讲授法几点措施:恰当确定、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讲究语言艺术;正确把握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合理控制教学时间。后班级授课制阶段高校课堂讲授法的改革,要在深入了解讲授法的适用条件和使用边界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学习特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构建有效课堂,从根本上帮助讲授法摆脱困境,提高教学效果。
柯雯靖[9](2018)在《复杂动态理论下的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师资数量不足和师资质量不高,是目前国际汉语教师面临的两大普遍问题,通过现有的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与培养也未能有效解决。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的研究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但目前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对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的定义不明确,偏向显性能力研究,使国际汉语教师能力并未形成统一的结构;第二,缺乏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的发展动态研究,更注重静态的教师能力分类;第三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研究未与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紧密联系;第四,对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的国别化、地域化研究不足,未形成针对性的培养方式。复杂动态理论,为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在原有研究基础上,提出四个研究问题,从跨学科视角出发,通过自建国际汉语教师动态数据库,使用多种方法对国际汉语教师能力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并得出四个研究结论。第一,从复杂视角对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的结构进行重新设定。以“国际汉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从国际汉语教师的能力标准出发,根据教师能力研究的复杂性,以教师意识为源头,教师认知为中枢,带动教师知识和教师技能形成齿轮运转式的结构。第二,从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结构出发,构造了能力之间的互动性关系,确立了隐性能力的核心地位,并通过实证进行检验。第三,在国际汉语教师动态能力结构的基础上,对影响其变化的内外因素进行进一步分析。在教师意识、教师认知、教师知识和教师技能的框架中,以国际汉语教师教学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为例,通过实证研究,细化了能力的构成。并通过资讯文本分析,总结国际汉语教师在不同国家环境中的不同发展状态。第四,根据国际汉语教师动态能力结构和内外因素的影响,对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的动态结构发展做出总结。并针对国际汉语教师的能力标准设定、教师能力发展方式和学科应用进行了展望。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通过复杂动态理论的新思路,结合语言学、教育学、生态学、心理学等跨学科视角,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可供性理论等内容支持,共同探讨对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研究的定位。第二,采用自建动态数据库,通过收集主要来自国际汉语教师的自我评估、访谈、课程作业、教学报告、课堂观察以及相关资讯等内容,对具有实时变化的国际汉语教师能力进行研究,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使用量化和质性研究方法的结合,多方面的考察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的结构及内容。第三,从系统完整性、相互关联性、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定义的复杂性、自适应性等特征对国际汉语教师能力进行了全新的理解。第四,对《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的应用做出分析,提出反馈和更新建议。第五,将教师发展与国际汉语教师能力进行结合。将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研究从客观的显性能力培训转变为对教师个体长期发展的隐性能力培养。
陈泊蓉[10](2017)在《中小学创新型教师的素质与成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转型,一重重挑战接踵而来。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我们需要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依靠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今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依赖于创新型教师。另一方面,随着知识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教师的素质与成长问题成为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重要主题。创新型教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创新型教师是适应新时期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急切需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潜在追求,是解决基础教育现存问题的必要条件。对创新型教师的研究对培养创新型教师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创新型教师的素质和成长问题的研究既需要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回答,更需要回到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创新型教师个体和其教育教学实践中。本研究以创新型教师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围绕“创新型教师的素质特征和成长历程”这一主题展开研究。首先,采用深度访谈法对创新型教师样本进行深入访谈获得访谈资料,从优秀教师的人物传记中搜集创新型教师的传记文本资料;运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以及人物传记的文本资料进行内容分析,通过编码、归纳、概括、总结获得32项创新型教师的素质要素。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创新型教师素质特征为独立开放的人格特征、发散求异的思维品质、广博精深的知识体系、独特创新的专业特质、乐观包容的情感特征。构建了创新型教师的素质结构,并进行了检验。其次,对收集到的创新型教师成长历程的文本资料进行分析、概括、总结。研究发现创新型教师的成长表现出阶段性,其成长一般经历职前准备阶段、专业适应阶段、自我探索阶段、专业成熟阶段、超越自我阶段等五阶段,每一阶段都反映出教师不同的成长特点。创新型教师是由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推动成长的。内部动力有教育理想和信念、对教育的热爱、自我实现的需求、自主性发展意识,外部动力有教育教学改革和课题研究。创新型教师的成长表现为在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的综合作用下以教学问题为起点在反思中不断自我更新。再次,运用主题分析法对影响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因素进行分析,共得到18项影响其成长的因素要素。通过梳理发现,学习和努力是促进创新型教师成长的个人因素,教师对关键事件和重要他人的积极反思是促进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心理因素,宽松自由的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是促进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外部因素。传统的教师权威文化、应试文化、教育复制人才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念以及刻板繁杂的管理制度对创新型教师的成长有制约作用。本研究从创新型人才的视角对创新型教师的素质和成长进行研究,发现人格特征和思维品质是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先天素质,因此在教师资格认定中,应加强对准教师人格和思维的检测。此外,本研究从创设有利于创新教育的文化环境、营造有利于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制度环境以及教师教育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对策构想。
二、双重挑战下教师创新素质培养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重挑战下教师创新素质培养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重庆市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4 研究现状述评 |
3 新高考背景下重庆市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方法 |
3.3 调查对象 |
3.4 结果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5 反思与展望 |
5.1 反思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普通高中创意拼贴课程及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培养学生创新创意素养是国际社会的共识 |
(二)美术课程是发展学生创意素养的独特平台 |
(三)创意类美术课程在高中美术课程体系中须有相应地位 |
(四)“创意拼贴”是探索高中创意美术课程建设的可行方式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主要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案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路线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
二、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与教学现状研究 |
一、课程标准研究 |
二、问卷调查 |
三、个别访谈 |
四、现状研究小结 |
第三章 创意拼贴单元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 |
一、开设创意拼贴单元的缘由与意图 |
二、课程纲要与教学方案设计 |
三、教学过程与结果 |
第四章 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
一、本研究的总体结论 |
二、对创意美术课程建设的建议 |
三、本研究的成效、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创新教学的要求 |
2.语文新课标对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要求 |
3.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创新教学的紧迫性 |
4.个人的研究兴趣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 |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内涵、特点及价值 |
(一)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内涵 |
(二)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特点 |
1.创造性 |
2.研究性 |
3.智慧性 |
4.生成性 |
5.民主性 |
(三)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价值意义 |
二、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的研究分析 |
(一)研究设计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及内容 |
3.研究工具 |
(二)研究实施 |
(三)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1.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分析 |
2.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讨论 |
三、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中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存在问题 |
1.教师对创新教学存在误解 |
2.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不足 |
(二)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与施行存在不一致的问题 |
1.教师对创新教学准备的认知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
2.教师对教学资源创新利用的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
3.教师对教学内容创新设计的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
4.教师对教学方法创新运用的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
5.教师对创新教学评价的认知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
(三)教师对创新教学的施行存在问题 |
1.教师重教轻学,缺乏实质创新 |
2.创新流于形式,缺乏教学实效 |
四、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中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创新教学环境的缺失 |
1.国家宏观教学要求的偏失 |
2.学校创新氛围条件的薄弱 |
(二)教师创新教学素养的欠缺 |
1.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后 |
2.教师自我教学反思的淡漠 |
3.教师创新教学素质的缺乏 |
(三)学生个体能动性的不足 |
1.学生个性差异的束缚 |
2.学生学习能动性的缺位 |
五、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优化策略与建议 |
(一)国家宏观要求具体明确,给予教师创新教学指导 |
1.创新教学内涵的正确清晰定位 |
2.新课改与新教材的切实明晰指引 |
3.教育考试制度的适时有效调整 |
(二)学校完善组织创新联动,营造创新教学氛围条件 |
1.创设良好的创新教学环境 |
2.完善教学资源条件的供给 |
3.改善教师评价与奖励体制 |
4.减轻教与学的双重压力 |
(三)教师自主创新提升,优化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 |
1.增强创新教学意识及理念 |
2.提高教师的创新教学素养 |
3.生成具体的创新教学实践 |
4.强化教师的学生主体意识 |
5.加强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 |
6.形成个性的教学艺术风格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课堂观察记录表 |
附录三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四 教师调查问卷 |
致谢 |
(4)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研究 ——基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一、时代性:质量监测的时代背景及国家对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视 |
二、重要性:幼儿园教师质量是决定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
三、必要性:对幼儿园教师质量进行监测是提高教师质量的重要途径 |
四、可能性:相关法律文件的颁布为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提供政策支持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幼儿园教师质量的概念探析及维度划分 |
二、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及评价相关研究 |
三、幼儿园教师质量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四、幼儿园教师质量的保障机制相关研究 |
五、对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反思与述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辨析与界定 |
一、核心概念辨析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设计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与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的新视角:文化存在论教育学 |
第一节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思想渊源及理论阐释 |
一、文化存在论教育学思想的源起:达沃斯之辨 |
二、文化存在论教育学思想的理论奠基:存在主义哲学 |
三、文化存在论教育学思想的理论借鉴:众多哲学流派的精华 |
第二节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视角下幼儿园教师质量的内在寻绎 |
一、生命存在:关注教师作为“完整的人”的生存与发展 |
二、文化养成:关注文化对教师内在心灵的滋养和陶冶 |
三、关系营造:教育是一场充满“境遇”的人生旅程,要重视关系的营造 |
四、自由精神:让教师心灵成长与精神解放有迹可循 |
五、信念使命:教师自主、内生性的成长与发展的不竭动力 |
第三节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视角下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的应然转向 |
一、监测目的:指向幼儿园教师质量的诊断、指导与改进 |
二、监测标准:基于对幼儿园教师质量的“总体性”把握 |
三、监测过程:彰显幼儿园教师在监测与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
四、监测结果:重视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结果的反馈与应用 |
第三章 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建构 |
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一、目标导向性(GOAL ORIENTED) |
二、科学客观性(SCIENTIFIC OBJECTIVE) |
三、具体可测性(SPECIFIC TESTABILITY) |
四、文化适宜性(CULTURAL SUITABILITY) |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的建构与修订 |
一、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的初步建构 |
二、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的专家修订 |
第四章 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工具编制及模型验证 |
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工具的编制 |
一、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工具的编制原则 |
二、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工具的初步编制 |
三、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工具的评估与试测 |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工具的修订 |
一、研究对象及抽样设计 |
二、数据收集及质量控制 |
三、项目分析 |
四、探索性因素分析 |
五、验证性因素分析 |
六、问卷信效度检验 |
第五章 幼儿园教师质量现状调查与差异分析 |
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质量现状的调查设计 |
一、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目的 |
二、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对象 |
三、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工具 |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现状分析 |
一、幼儿园教师质量的总体特征分析 |
二、幼儿园教师质量的类型差异分析 |
三、幼儿园教师质量的区域差异分析 |
四、幼儿园教师质量的园所差异分析 |
五、幼儿园教师质量的人口学差异分析 |
六、幼儿园教师质量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三节 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研究讨论与结论 |
一、幼儿园教师的专业之智质量维度优于其他质量维度 |
二、幼儿园教师质量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中心城区教师质量略显优势 |
三、幼儿园教师质量在教师个人自然属性上存在诸多差异 |
四、幼儿园教师质量在教师个人社会属性上存在诸多差异 |
五、幼儿园教师质量在教师的单位属性上存在诸多差异 |
六、不同维度教师质量影响因素既有共同点也有特定性 |
第六章 幼儿园教师质量提升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经由“情感与关怀”,提升幼儿园教师的生命自觉和生存质量 |
第二节 经由“反思与实践”,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能和实践智慧 |
第三节 经由“陶冶与唤醒”,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文化品性和文化底蕴 |
第四节 经由“自由与解放”,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利与意识 |
第五节 经由“熏陶与化育”,提升幼儿园教师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坚贞信仰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一、明确了幼儿园教师质量的内涵 |
二、构建了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指标体系 |
三、研制了具有较高信效度的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工具 |
四、分析了上海市幼儿园教师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五、探索了建设和提升幼儿园教师队伍质量的对策建议 |
第二节 不足之处与展望 |
一、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模型 |
二、进一步探究幼儿园教师质量影响因素 |
三、进一步深入应用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模型 |
四、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的科学性与客观性 |
参考文献 |
A 普通图书类 |
B 期刊杂志类 |
C 学位论文类 |
D 电子文献类 |
E 其他类 |
附录 |
附录A 研究工具 |
附录B 专家咨询工具 |
附录C 数据收集工具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研究 ——来自A高校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高等教育财政的重要性地位日益突出 |
1.1.2 第二课堂财政是高等教育财政的有机组成部分 |
1.1.3 当前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研究相对滞后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
2.1 高校第二课堂的由来、发展与界定 |
2.1.1 高校第二课堂发展缘起 |
2.1.2 高校第二课堂主体结构 |
2.2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概述 |
2.2.1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的构成要素 |
2.2.2 典型项目投入概述 |
2.2.3 部分高校投入概述 |
2.2.4 样本高校投入情况 |
2.3 文献综述 |
2.3.1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研究总体现状 |
2.3.2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经费来源及拨款相关研究 |
2.3.3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评估指标相关研究 |
2.3.4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评估方法应用相关研究 |
2.3.5 文献综述小结 |
2.4 理论基础 |
2.4.1 绩效预算管理理论 |
2.4.2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
2.4.3 学生发展与学生参与理论 |
第3章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分析框架 |
3.1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效果评估的基本指标 |
3.2 样本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的微观执行结构 |
3.2.1 直接委托的财政投入 |
3.2.2 间接委托的财政投入 |
3.2.3 直接委托和间接委托的基本特点 |
3.3 学生第二课堂参与度: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根本体现 |
3.3.1 项目实施过程:一个逻辑模型 |
3.3.2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作用机理:一个修正模型 |
3.3.3 第二课堂学生参与:反映财政投入效果的根本路径 |
3.4 分析框架构建 |
3.4.1 基本分析框架 |
3.4.2 分析框架的合理性及应用价值 |
第4章 投入效果(一):基于学习联动的替代数据评估 |
4.1 研究数据 |
4.1.1 样本选取 |
4.1.2 自变量选择 |
4.1.3 因变量选择 |
4.2 分析方法 |
4.3 实证结果 |
4.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4.3.2 第一、第二课堂学习联动分析 |
4.3.3 第二课堂学习与知识应用 |
4.3.4 第二课堂学习与能力成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投入效果(二):基于科研资助的替代数据评估 |
5.1 研究数据 |
5.1.1 样本选取 |
5.1.2 自变量选择 |
5.1.3 因变量选择 |
5.2 分析方法 |
5.3 实证结果 |
5.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5.3.2 模糊断点回归假设条件检验 |
5.3.3 结果变量与参考变量的关系 |
5.3.4 基于断点回归的实证结果分析 |
5.4 补充讨论 |
5.4.1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5.4.2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投入效果(三):基于志愿服务激励的替代数据评估 |
6.1 研究数据 |
6.1.1 样本选取 |
6.1.2 自变量选择 |
6.1.3 因变量选择 |
6.2 分析方法 |
6.3 实证结果 |
6.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6.3.2 A学院改革政策对志愿服务总时长的影响 |
6.3.3 A学院改革政策对学生学年平均积点的影响 |
6.3.4 A学院改革政策对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
6.4 对志愿服务投入效果的延伸讨论 |
6.4.1 描述性数据统计 |
6.4.2 学生志愿服务能力的供需分析 |
6.4.3 学生年平均志愿服务时长对责任感自评分的回归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改善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对策建议 |
7.1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总体讨论 |
7.1.1 历史演变和学校特色构成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的特殊背景 |
7.1.2 “黑箱式”投入阻碍“最后一公里”资源有效配置 |
7.1.3 科学评估手段缺失影响投入效果的有效发挥 |
7.2 改善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基本原则 |
7.2.1 科学的“默认设置”原则 |
7.2.2 精准的“投入优化”原则 |
7.2.3 系统的“刚柔相济”原则 |
7.3 改善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对策建议 |
7.3.1 突出紧扣人才培养目标的财政投入价值取向 |
7.3.2 构建范围延展的财政投入效果评估标准 |
7.3.3 形成助力学生成长的财政投入综合评估体系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主要结论 |
8.2 本文研究展望 |
附录 A 高校第二课堂经费投入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 B 样本高校本科生科研立项回访问卷 |
附录 C 样本高校本科生科研立项问卷数据报告 |
附录 D 样本高校志愿服务调查问卷 |
附录 E 样本高校志愿服务调查问卷数据报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
(二)推进创业教育学科化发展的必要准备 |
(三)提高创业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需要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核心概念 |
(一)生态 |
(二)系统 |
(三)生态系统 |
(四)创业教育 |
(五)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生态系统理论 |
(二)三螺旋创新模型理论 |
(三)蒂蒙斯创业学理论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 |
二、相关文献的主题综述 |
(一)创业教育文献研究 |
(二)教育生态文献研究 |
(三)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文献研究 |
第三章 理论前提:生态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在联系 |
一、“生态”理解的三重性 |
(一)作为一种实体描述的“生态” |
(二)作为一种分析方法的“生态” |
(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的“生态” |
二、生态视域蕴含的内在特征 |
(一)从局部分析到整体关照 |
(二)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探究 |
(三)从封闭单一到开放多样 |
(四)从静态要素到动态平衡 |
三、“生态”理解的启示:认识创业教育的三种视域 |
(一)本体立论:创业教育内含生态特质与生态要求 |
(二)方法立论:运用生态分析方法来研究创业教育 |
(三)价值立论:有利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
四、创业教育生态及其分析视域的合理性 |
(一)创业教育根植于社会生活当中 |
(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社会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
(三)社会研究生态化的发展趋势与现实诉求 |
第四章 风险规避: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限定条件 |
一、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基本遵循 |
(一)坚守创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
(二)坚持生态分析的适应性 |
(三)坚持生态分析的目的性 |
(四)坚持生态分析的超越性 |
二、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限定条件 |
(一)坚持生态分析方法借鉴的“优先性” |
(二)确保创业教育目标和任务的不可改变 |
(三)延续创业教育的既有范畴和学科特性 |
第五章 生态审视:高校创业教育功能要素的实施现状 |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二、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问题表征 |
(一)创业教育目标的功利性 |
(二)创业教育政策的局限性 |
(三)创业教育环境的封闭性 |
(四)创业教育课程的孤立性 |
(五)创业教育课堂的单向性 |
三、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根源剖析 |
(一)创业教育生态理念的缺失 |
(二)创业教育自身的多元矛盾 |
(三)创业教育实施的强制割裂 |
(四)创业教育过程的松散推进 |
(五)创业教育要素的表层嵌入 |
第六章 他山之石:国外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一、经验介绍:以美国、德国和新加坡三所高校为例 |
(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二)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二、借鉴启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一)创建“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二)完善“激励与监控”的政策制度 |
(三)建立“服务与支持”的组织机构 |
(四)设置“多维与融合”的课程体系 |
(五)打造“行业与学院”的师资队伍 |
(六)营造“浸润与体验”的文化氛围 |
第七章 本土建构: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
一、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界说 |
(一)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要素 |
(二)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 |
(三)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特征 |
(四)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
二、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目标生态的构建 |
(一)教育目标: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 |
(二)现实的人:创业教育目标生态的逻辑起点 |
(三)完整的人:创业教育目标生态的逻辑终点 |
(四)主体的人:创业教育目标生态的逻辑节点 |
三、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政策生态的构建 |
(一)创业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 |
(二)创业教育政策的特征变化 |
(三)创业教育政策的生态趋向 |
四、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环境生态的构建 |
(一)创业教育环境生态的性质功能 |
(二)创业教育文化环境的多维创设 |
(三)创业教育组织环境的多元建构 |
五、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课程生态的构建 |
(一)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的基本要求 |
(二)创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层级递进 |
(三)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 |
(四)创业教育课程形态的有机融合 |
六、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课堂生态的构建 |
(一)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形态呈现 |
(二)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价值追求 |
(三)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构建原则 |
(四)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实践路径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可能创新 |
三、存在不足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附录 |
致谢 |
(7)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J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教育变革的时代要求 |
二、学校发展的现实需求 |
三、教师成长的内在需求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三、国内外已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第三节 研究目的、目标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和目标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共同体相关概念 |
二、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内涵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和对象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现状审视 |
第一节 我国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实践现状 |
一、实践研究难以适应全体教师发展的需要 |
二、实践层次和关注点有待提高和拓宽 |
第二节 我国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动力不足 |
二、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组织不力 |
三、单位激励制度不健全 |
第三章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实践:历史视角 |
第一节 教师专业共同体的萌芽期 |
一、探究课程中的教师发展 |
二、专家引领下的教师发展 |
三、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 |
第二节 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培育期 |
一、校本教研中的教师发展 |
二、分层培养中的教师发展 |
三、聚焦师德的教师发展 |
四、以课题为抓手的教师发展 |
五、依托特色项目的教师发展 |
第三节 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发展期 |
一、智慧教室引领的教师发展 |
二、校际交流中的教师发展 |
第四节 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建设成效 |
一、共同体建设中的学校和教师个人成绩 |
二、教师对专业共同体的评价反馈 |
第四章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培育和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培育机制 |
一、目标导向机制 |
二、动力激发机制 |
三、任务驱动机制 |
四、专家引领机制 |
第二节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运行机制 |
一、持续改进机制 |
二、政策激励机制 |
三、文化引领机制 |
第五章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评价和保障机制 |
第一节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评价机制 |
一、过程评价机制 |
二、绩效考核机制 |
三、团队评价机制 |
第二节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保障机制 |
一、组织保障 |
二、制度保障 |
第六章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要素分析与建构 |
第一节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核心要素 |
一、共同价值观和愿景 |
二、共同体引领者 |
三、专业实践中的互助合作 |
四、交流分享的时空和平台 |
五、身份认同和归属感 |
第二节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核心要素的建构途径 |
一、基于需求分析打造共同愿景 |
二、适度且有实效的专业发展活动 |
三、多层次全方位的专家引领 |
四、创造广泛充分的同行交流机会 |
五、加强文化制度建设和物质支持 |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本文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个案学校近年来教师发展成绩 |
(二)上海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 |
(三)共同体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
(四)教师访谈问题汇总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后班级授课制阶段讲授法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讲授法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和本研究的出发点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目标 |
1.4.1 文献法 |
1.4.2 历史与比较研究法 |
1.4.3 问卷法 |
1.4.4 访谈法 |
1.5 基础概念界定 |
1.5.1 后班级授课制阶段 |
1.5.2 高等教育 |
1.5.3 教学方法 |
1.5.4 讲授法 |
1.6 研究思路 |
1.6.1 研究框架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讲授法在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历史演变 |
2.1 前班级授课制阶段的讲授法 |
2.1.1 前班级授课制阶段我国讲授法的发展变式及特征 |
2.1.2 前班级授课制阶段西方讲授法的发展变式及特征 |
2.1.3 前班级授课制阶段中西方讲授法的发展比较 |
2.2 班级授课制阶段的讲授法 |
2.2.1 班级授课制阶段我国讲授法的发展变式及特征 |
2.2.2 班级授课制阶段西方讲授法的发展变式及特征 |
2.2.3 班级授课制阶段中西方讲授法的发展比较 |
2.3 后班级授课阶段的讲授法 |
2.3.1 后班级授课制阶段中国讲授法的发展变式及特征 |
2.3.2 后班级授课制阶段西方讲授法的发展变式及特征 |
2.3.3 后班级授课制阶段中西方讲授法的发展比较 |
第3章 后班级授课制阶段讲授法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
3.1 研究方法与工具 |
3.1.1 资料来源 |
3.1.2 问卷调查 |
3.1.3 访谈调查 |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1 高校学生对讲授法的认识现状 |
3.2.2 高校讲授法的使用现状 |
3.2.3 高校学生对讲授法的满意度情况 |
3.2.4 高校学生对讲授法的改进措施意见 |
3.3 存在问题与讨论 |
3.3.1 学生对讲授法的定义有一定的认识但仍不够正确 |
3.3.2 学生对讲授能达成的教育目的和能传授的教学内容没有明确认识 |
3.3.3 教师和学生:学生对讲授法的满意层面较为狭窄 |
第4章 后班级授课制阶段讲授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
4.1 讲授法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比较及引发的思考 |
4.1.1 教学目的的特点:传授系统性知识 |
4.1.2 教学内容的特点:系统性、结构化间接知识 |
4.1.3 教师与学生的特点 |
4.2 后班级授课制阶段讲授法受到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
4.2.1 教学目标: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讲授法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矛盾 |
4.2.2 教学内容:知识数据化、碎片化和讲授法系统传授结构性知识的矛盾 |
4.2.3 教师与学生:“以学习者中心”新型师生关系和讲授法教师主导的矛盾 |
4.2.4 教育技术手段:现代教育技术的拓宽和讲授法以语言为主要手段的矛盾 |
4.3 后班级授课制阶段讲授法应变策略 |
4.3.1 完善讲授法 |
4.3.2 与其他教学方法、手段(模式)相结合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复杂动态理论下的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国际汉语教师的普遍问题 |
二、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研究趋势 |
二、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相关研究 |
三、复杂动态理论 |
四、可供性理论 |
五、教师专业发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章节介绍 |
第二章 复杂动态理论下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结构研究 |
第一节 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研究范围 |
一、“国际汉语教师”的研究对象 |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
三、《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的比较研究 |
第二节 语言教师能力标准研究的复杂性 |
一、从系统完整性看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设定 |
二、从相互关联性看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设定 |
三、从多种可能性看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设定 |
四、从边界波动性看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的设定 |
五、从自适应性看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的设定 |
第三节 复杂性视野下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结构模型 |
第三章 复杂动态理论下国际汉语教师能力互动关系研究 |
第一节 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的基本构成 |
一、国际汉语教师意识 |
二、国际汉语教师认知 |
三、国际汉语教师知识 |
四、国际汉语教师技能 |
五、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结构的互动关系 |
第二节 国际汉语教师能力互动关系实证分析 |
一、专业课程学生教师能力互动关系分析 |
二、境外国际汉语教师能力互动关系分析 |
第三节 国际汉语教师能力互动性解析 |
第四章 复杂动态理论下国际汉语教师能力内外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国际汉语教师教学能力结构分析 |
一、国际汉语教师教学能力 |
二、国际汉语教师教学能力内容分析 |
第二节 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能力结构分析 |
一、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能力 |
二、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能力内容分析 |
第三节 从外部环境看国际汉语教师能力发展 |
一、世界范围内国际汉语教师资讯发展情况 |
二、国别化角度看国际汉语教师发展趋势 |
第四节 总结 |
第五章 复杂动态理论下国际汉语教师能力发展研究 |
第一节 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的应用思考 |
一、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的层次性 |
二、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的国别适应性 |
三、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评估性 |
第二节 从发展方式多样化看国际汉语教师能力发展 |
一、根据教师意识分析国际汉语教师能力发展方式 |
二、根据教师认知分析国际汉语教师能力发展方式 |
三、根据教师知识分析国际汉语教师能力发展方式 |
四、根据教师技能分析国际汉语教师能力发展方式 |
第三节 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研究的实际应用 |
一、对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培养的应用 |
二、对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的应用 |
三、对国际汉语教师自我发展的应用 |
四、对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应用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贡献 |
第三节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自评量表 |
附录二 学生课程作业示例 |
1. 观察量表 |
2. 小组报告 |
3. 学生教案 |
附录三 国际汉语教师资讯数据库录入部分信息 |
致谢 |
(10)中小学创新型教师的素质与成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
(二) 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需要 |
(三) 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
(四) 改善基础教育问题的需要 |
(五) 关于创新型教师的研究有待深入 |
二、研究综述 |
(一) 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的研究 |
(二) 创新型教师的研究 |
三、概念界定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研究的理论基础 |
四、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意义 |
(四) 创新点 |
第二章 创新型教师的素质研究 |
一、研究方法和过程 |
(一) 研究方法的选择 |
(二) 研究对象的选择 |
(三) 研究过程与资料收集 |
二、资料整理与初步分析 |
(一) 资料整理与分析的原则 |
(二) 资料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
三、创新型教师素质结构研究 |
(一) 创新型教师素质要素编码分析 |
(二) 创新型教师素质模型构建 |
(三) 创新型教师素质结构的检验 |
四、创新型教师素质特征分析 |
(一) 独立开放的人格特征 |
(二) 发散求异的思维品质 |
(三) 广博精深的知识体系 |
(四) 独特创新的专业特质 |
(五) 乐观包容的情感特征 |
第三章 创新型教师的成长历程 |
一、创新型教师的成长阶段 |
(一) 职前准备阶段 |
(二) 专业适应阶段 |
(三) 自我探索阶段 |
(四) 专业成熟阶段 |
(五) 超越自我阶段 |
二、创新型教师的成长动力 |
(一) 内部动力系统 |
(二) 外部动力系统 |
(三) 创新型教师的成长机制 |
三、创新型教师成长的个案研究 |
(一) G老师的基本信息 |
(二) G教师的个人成长故事 |
(三) G老师的成长分析 |
第四章 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 |
一、研究方法和过程 |
(一) 研究方法的选择 |
(二) 研究对象的选择 |
(三) 研究过程与资料收集 |
(四) 资料整理与初步分析 |
二、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提取 |
(一) 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编码的信度分析 |
(二) 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编码分析结果 |
(三) 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分类分析 |
三、促进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 |
(一) 个人因素 |
(二) 关键事件 |
(三) 重要他人 |
(四) 环境因素 |
四、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 社会学校文化对教师创新意识的制约 |
(二) 传统教学观念不利于教师实施创新教学 |
(三) 刻板繁杂的管理制度抑制了创新型教师的发展 |
第五章 综合讨论与对策构想 |
一、综合讨论 |
(一) 关于本研究的研究方法 |
(二) 创新型教师的素质结构 |
(三) 创新型教师的成长及影响因素 |
二、促进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对策构想 |
(一) 创设有利于创新教育的文化环境 |
(二) 营造有利于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制度环境 |
(三) 教师教育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双重挑战下教师创新素质培养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重庆市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 沈桂君. 西南大学, 2021(01)
- [2]普通高中创意拼贴课程及教学研究[D]. 冯迪垒.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3]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研究[D]. 曲平.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研究 ——基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视角[D]. 底会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研究 ——来自A高校的经验证据[D]. 陈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6]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D]. 王鹏.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7]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J中学为例[D]. 金卫东.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8]后班级授课制阶段讲授法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研究[D]. 刘南萍.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
- [9]复杂动态理论下的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研究[D]. 柯雯靖. 厦门大学, 2018(06)
- [10]中小学创新型教师的素质与成长研究[D]. 陈泊蓉.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