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本地电话网发展的回顾及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于峰[1](2019)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文中指出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次年,英国工程师毕晓普就将磁石式对讲电话带入上海租界。此后的六十多年,上海租界电话交换技术经历了磁石制、共电制和自动电话制三种制式发展阶段,管理模式从许可证经营发展到特许专营,电话经营公司主体也随着技术的演进而转换。本文在全球电话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以技术史和跨国史的视角,依托有关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和美商上海电话公司的一手史料、同时期电信专业人士的专着和学术论文,以及上海租界工部局董事会档案、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和北华捷报等核心史料,探讨并重构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的历程,分析每一次技术升级和重大改造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其得失。研究发现,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演进过程中,发明专利、设备制造商、跨国公司以及租界当局行业监管等内外因素对其最终技术路径的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上海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研究中,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研究发现,1930年上海租界电话特许专营权的竞争中,以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为代表的新兴跨国企业,依靠共电式电话向旋转式电话升级过程中对专利技术的垄断以及跨国资源整合优势,在租界“自治”行业规制下,通过干预本地工部局董事会选举和大英帝国海外殖民政治,巧妙规避了英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战胜了遵从于传统投资型的英国企业,最终获得上海租界四十年电话特许经营权。上海租界作为大英帝国的海外飞地,无疑为这场东-西方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冲击与回应提供了一个竞技场,脱胎于朝贡体系的国民政府,沦为多元利益诉求中的一个“棋子”,无力改变租界自治下的政治走向与结局。论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绪论部分,首先阐述选题的意义,引出论文的主线——从技术与制度两个层面来考证上海租界电话史,进而探讨西方近代科技文明在租界发展的历史遗存及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启示。在梳理学界研究现状和成果的同时,重点介绍文献分布情况,新史料的发现以及考证方面所做的工作,明确本论文的目标及其研究方法。以中西交通史视角来看,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次西学东进的过程,上海租界作为大英帝国海外殖民扩张下的一块“飞地”,在这场东西方文明碰撞中无疑充当着“桥头堡”,发挥了示范效应。正因如此,租界电话史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科技“内史”,而应当将电话技术放在东西文明交汇的文化透镜下进行审视与反思。在第1章中,笔者用有限篇幅,简单介绍了上海租界形成与治理模式,探讨了上海租界与宗主国之间内在制度沿革与文化脉络,为后文探讨行业规制的发端、发展与演进提供了一个语境。其中,兰宁的遗着《上海史》让我们直接触碰到上海公共租界那段“隐蔽”的历史时空。作为上海租界电话史研究,论文将对电话技术的研究限定在1877-1943这66年时间跨度内,对其技术和行业规制的演变进行梳理和考证。但从历史沿革来看,电话技术脱胎于电报,早期的电话线路即为电报线路,监管制度同样脱胎于电报的管理方式,这使得研究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在电话技术本身,而应将研究领域延展到电报,尤其是工部局电报公务网向电话网整体升级改造这一历史事件。在租界早期有关电话的报道中,电报工程师毕晓普是一个活跃人物,已有的研究对此着墨不多。笔者从史料出发,对其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引入、试验、应用推广及商业化运营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客观评价;同时,重点介绍了上海租界在电话早期与电报共生时期的发展状况,考证了上海租界磁石式电话发展进程中所特有的两种技术形态——“简式”磁石式与“复式”磁石式。这是第2章的主要内容。第3章探究的是上海租界电话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即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三十年的发展期。在这段时期,租界电话经历了从磁石式、共电式和自动式三种制式技术的演进。文献的梳理和考证成为了本章的重要工作。研究发现,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从磁石式向共电式演进中,华洋公司选择了一种由爱立信公司生产的“改进型”磁石与共电混合模式作为过渡。这一发现,颠覆了早期国内学者对我国电话技术演进形态的认知。同时,对变局中自动式电话技术的梳理,使得华洋公司电话技术演进的脉络以及每一次路径选择变得更为清晰。尽管海外学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关注并深入研究跨国公司的全球影响力及其内在运作机制,但在中国租界史的研究中,跨国公司这条“巨鳄”却一直处于“潜伏”的状态,鲜有学者关注。第4章填补了这一空白,对两大跨国公司,即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与爱立信公司的海外对决,及其对上海租界电话技术自动式升级中路径选择的影响做了探讨。《爱立信公司大事记》、《I.T.T.:The Management of Opportunity》等西方史料和外文专着,为本章的跨国史学研究提供了材料。第5章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演进,将整个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笔者从工部局董事会会议纪要一手史料出发,考证了不同时期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特点与得失。最有价值的工作,是依托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详细分析并再现了1930年租界电话特许权之争背后的国际政治因素、跨国公司的利益角逐以及工部局自治等多元利益的博弈,从制度上掀开了披在西方政治文明身上的神秘外衣。大英帝国殖民时期的海外贸易,仍然以维护本国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但是,由于租界自治的出现,原有的利益格局已经打破,多元利益的博弈已经形成,最终资本的力量在这一博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6章是结语部分,通过对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规制演进的历史研究,给出对租界电话发展史的总体评价。
黄秀清[2](2010)在《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研究》文中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电信产业中竞争性市场的出现是网间互联问题成为行业内焦点话题的起点,吸引了各国产业经济学家以及管制机构等的热切关注。人们发现无论是主导电信运营商、具有市场势力的运营商还是管制者,谁能最大限度地、有效地控制网间互联,谁就能最大程度地影响市场结构和竞争强度,进而影响通信市场业务定价、消费者福利和整个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然而,实践中,电信产业技术、经济的复杂性,市场结构、管制体制的差异性和管制目标的多重性,导致电信网间互联问题始终是电信市场维持有效竞争、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约束下的一个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电信网间互联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涉及到通信技术和网络结构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涉及到经济、政治等多角度、多层次的复杂问题。从面向连接的电话网、非面向连接的互联网到当前正在演进的基于IP的下一代网(NGN),电信通信技术的发展引发了通信市场结构的变迁,也带来了不同技术领域及不同模式的网间互联问题,相应的互联安排和管制制度框架也呈现出演进的特点。从对网间互联问题的研究来看,国际组织、管制机构、咨询机构,特别是欧、美的产业经济学家一直对通信网间互联问题倍加关注。从互联经济理论模型到管制实践经验的总结,针对传统电话网、基于IP的互联网的网间互联问题的研究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目前,网络融合趋势、NGN概念的提出和实践又激发了对该问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鉴于目前对NGN网间互联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互联结算制度等方面。从制度基础薄弱的我国来看,具体的互联制度安排固然十分重要,但构建一个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这也是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本篇论文的研究选择了网间互联管制制度角度,希望通过对有效的互联制度的深入研究为我国的互联管制实践提供参考。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采取SSP制度分析框架,从对影响互联管制制度的技术和市场结构等因素的分析出发,分析不同技术条件约束下网间互联市场的特点及对互联管制的需求,进而研究网间互联制度构成的一般框架。结合经济理论及欧美一些国家NGN管制实践经验,提出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概念并构建相关的制度评价框架。在运用该评价框架对我国网间互联管制制度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有效的网间互联管制制度应关注的主要问题及其相关机制和方法。本文内容共包括九章。第一章综述部分,主要说明论文选题的相关背景、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等。第二章对管制制度研究的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进行了介绍和梳理。阐明了本文选择制度研究视角的原因。介绍了研究制度问题的相关理论和SSP分析框架。梳理了管制的理论依据、管制理论的不同观点,提出要重新认识管制边界的观点。第三章研究了通信网间互联相关技术的约束问题。介绍了NGN的概念、技术特点和可能的演进路径,比较了基于电路交换的传统电信网间互联和基于分组交换的IP网络互联的差异,分析了NGN发展对网间互联管制带来的挑战。第四章系统研究了传统电话网和基于IP的互联网的互联模式。结合经济理论,分析了不同市场条件下的管制需求及成因。第五章在介绍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NGN互联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NGN演进对网间互联制度带来的挑战。第六章结合国际组织和欧美国家互联管制制度实践,研究了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一般框架,分析了NGN演进进程中互联管制制度演进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第七章重点介绍了美国以及欧洲国家(如英国和德国)针对NGN发展在互联管制方面的实践经验。重点对美国和英国的互联管制实践进行了对比分析。第八章对在NGN时代建立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有效互联管制制度评价的一般框架和如何构建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的相关机制和方法。第九章结论和展望。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借助于SSP分析范式,提出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建立是受到当期技术、市场结构和相关制度环境制约的。构造出互联管制制度状态因素、制度结构、制度评价以及与制度改善和变迁之间的关系。提出可以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判以促进管制制度的变革或改善。2、在阐述PSTN、Internet、NGN技术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融合,向基于IP的NGN演进可能对网间互联制度带来的挑战。3、在阐述制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有效的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一般框架,定义了制度改善程度如何衡量。具体地,该一般框架包括三个维度,分别是制度完整性维度、制度合理性维度和制度有效性维度。在这三个维度下共提出10项指标来评价互联管制制度的有效程度。运用该框架结合我国互联管制制度实际进行了初步测评。4、在借鉴欧洲通信业管制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简化互联管制目的、建立有效识别管制需求机制、建立管制制度定期回顾制度以及建立互联管制制度评价方法的建议。这些建议不仅能为我国互联管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一定的方法论,也会对其他国家或者其他行业的管制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代锐[3](2010)在《我国电信市场有效竞争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于电信行业垄断经营引致的种种弊端的批评日益激烈,世界电信市场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放松管制的改革浪潮风起云涌。实现市场有效竞争成为电信业改革的主要目标。我国政府自上世纪90年代初启动了电信业破除垄断、引入竞争的体制改革以来。通过引入竞争者、纵向拆分垄断者、横向拆分垄断者,以及市场重组,到目前基本形成了实力相对接近的三家全业务运营商进行寡头竞争的局面。但是贯穿每一次改革而喧嚣不息的都是从改革之初关于改革动因和必要性的激辩,以及改革之后关于改革成效和影响的争论和反思。本文通过对当前关于有效竞争理论,特别是电信市场有效竞争研究的深入探索发现,当前对于电信市场有效竞争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最大的问题是对于“有效竞争”概念的本质理解不到位,也就无法得出明确的衡量标准,从而对历次改革是否实现了有效竞争无法得出令人信服的评价结论;其次,关于有效竞争的衡量标准,大多是从电信运营商的经济效益的角度来分析,使用企业经济效益指标来评价,而忽视了对消费者剩余的考量;第三,关于电信市场历次改革是否达到了有效竞争,大多是定性的论述,由于缺乏可计量可操作的衡量标准,鲜有对电信市场有效竞争实现程度的实证研究。因此,本文致力于对有效竞争理论的本质、理想状态、衡量标准进行研究,并针对电信行业的固有行业特征,对我国历次电信市场改革的有效竞争程度,或者说竞争的有效性,做全面深入的研究,提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有效竞争的本质是社会福利的改善,对于电信市场,有效竞争的理想状态是在最优经济规模下,相同市场份额分布的寡头竞争状态;实证研究的结论是在电信市场上引入中国联通和拆分中国电信都使社会福利得到了改善,企业规模经济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本文第一章为绪论,阐述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主要成果。第二章是对有效竞争理论的深入研究。主要包括:有效竞争理论产生的背景;有效竞争理论的概念、衡量标准及其发展和丰富的过程;本文对有效竞争理论的思考和对有效竞争目标的论述,提出了有效竞争应以社会福利改善为目标和衡量标准;决定有效竞争的主要变量及其对实现有效竞争的影响。第三章中研究了电信市场实现有效竞争的改革实践。主要包括国内外以实现有效竞争为目的的电信市场改革实践;电信行业的经济和技术特征;重点分析了电信市场实现有效竞争的本质和目标,以及电信市场有效竞争的理想状态。第四章中本文重点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了我国电信市场历次改革对实现有效竞争的影响。主要包括对中国电信市场改革历程的定性分析和评价;引入中国联通后,市场有效竞争实现情况的模型分析和实证数据分析;对原中国电信进行纵向和横向拆分后,市场有效竞争实现情况的模型分析和实证数据分析;电信运营商重组为三家全业务运营商后,市场有效竞争实现情况的模型分析。第五章是本文对实现有效竞争的关键政策措施——互联互通政策所进行的研究。其中对互联互通的重要原则,即非绑定原则建立了模型进行分析,提出有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第六章是对本文研究过程中的主要成果和存在不足的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杨灵[4](2009)在《中国电信市场重组中的竞争与垄断 ——基于T-S(S)-C-P理论框架的分析》文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而且这个趋势正在不断发展,推动世界经济的方方面面都已经和正在融入全球一体化中。具体到电信业,就是电信国际化,以电信业为基础的信息产业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力量。电信业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推动,加快了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在全球经济中,电信业及其更广泛的信息产业已经超越汽车产业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在我们国家电信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战略产业。回顾世界电信发展史可以发现,20世纪上半叶之前,在电信技术发展初期和成长阶段,尽管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但在电信体制上都采取了国家垄断或企业垄断模式。由于垄断体制较好地适应了电信产业在发展时期的技术经济特点,电信产业的垄断时期也是各国电信产业获得较快发展的时期。随着电信产业由发展阶段进入发达阶段,在电信技术经济特性内在要求的促进下,电信产业的自然垄断性质日渐弱化,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世界电信产业从垄断进入竞争时代。正是在这样的内在技术经济的背景下,以美国、英国和日本等为代表的国家掀起世界电信改革浪潮。概括起来,世界电信改革总体方式是引入电信竞争和电信民营化,具体方式不外乎引入民营竞争者、拆分垄断者或者电信企业国有股权的逐渐拍卖直至完全民营化。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的电信市场是经历了一个垄断(专利保护)—竞争—垄断(市场机制下产生的垄断者)—竞争(行政力量)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英国的电信市场是垄断(国有行政垄断)-垄断(引入民营竞争者无效)-垄断竞争(拆分垄断者)-竞争-垄断(市场产生的垄断者)这样一个过程。从西方发达国家电信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电信市场的发展尽管伴随着行政力量的渗透,但是有其内在的发展轨迹,当外在的行政力量同电信市场内在的发展规律相符合而形成合力时,就促进了电信市场的高速发展,而当外在的行政力量抑制了电信市场内在规律的发挥时,就限制了电信市场的发展,而且最终需要行政力量做出某种较正。那么决定电信市场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是什么呢?很遗憾,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或明确提出这种电信发展的内在演进规律。这也是我们以及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盲目跟随发达国家的具体发展路径就必然是一个不断试错过程的原因。中国的电信市场在过去的10多年中,经历了高度垄断的稳定时期、引入联通的竞争试探期、纵向分离的分项垄断期、横向拆分的恶性竞争期,并最终走向了默契合谋的平稳期。中国电信市场管制机构对于电信发展的目的是清晰的,但手段与结果却是混乱的,虽然依靠行政力量在不断地做出各种修正,但目前业界形成共识的一点就是在我们国家的电信市场中还没有形成有效竞争。我们国家是在借鉴了发达国家电信市场发展的经验教训后对中国电信市场进行的外科手术式改革,其结果是我们依然走过了先行者的已经走过的弯路,这样的事实激发了我强烈的探求欲望。在这样的思考中,受经济发展原动力的启发,我发现影响电信市场发展历程的依然还是电信技术的变迁。技术是市场发展形式的基础,或者更规范地说,市场受技术因素的制约。从而,技术构造了市场发展的激励和基础,技术变迁决定了市场结构的演化方式,因而是理解市场结构演变的关键。技术对市场绩效的影响是无可争议的,不同时期市场的长期绩效差异从根本上受技术变迁程度的影响,这也是毋庸置疑的(没有信息化的基础就不可能有经济全球化的可能)。然而,由于尚无任何分析框架将技术作为直接因素融入到市场与市场结构的演变中去,无论是主流的新古典均衡理论还是产业组织学(Industry organization)以及制度学派,都未能揭示技术在市场结构演进中的作用。本篇论文就是在这样的思考中,提出了这样一种理论框架。这一分析的意义就在于对大部分产业发展—特别是中国电信产业—中市场结构演变历史进行重行审视,并对市场结构的历史演变做出一种新的诠释。历史是重要的。其重要性不仅在于我们可以从历史中获取知识,还在于种种市场演变的连续性把现在、未来与过去连接在了一起。现在和未来的选择都是由过去所型塑的,并且只有在市场结构演变历史的事实中,才能理解市场结构演进的内在决定因素,将技术整合到产业组织与市场结构的分析中,是改进二者的重要步骤与手段。将技术分析清楚而直接地融入到产业历史以及市场结构演变的历史之中,会产生些什么不同呢?探求决定市场结构演变的决定因素,就是将随时光流转的产业发展的市场方面构建成一个连贯的逻辑中。我们不是重建产业发展的历史,而是构建一个关于产业中市场发展的逻辑结构,这种构建只能存在于人类的心智之中。然而,一个好的理论框架,就必须能给出一个一致的、合乎逻辑的解释,并且还应紧守已有的证据与理论。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便是:技术因素与市场结构的结合,比之其他方式,将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结构的演变。按照科斯(Coase,1937,1960)的交易费用与制度安排内在关系的理论,在给定技术水平的条件下,人们创生或选择某种制度来降低交易费用,从而导致一些市场制度安排的出现与改变。这一点已经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常识。然而问题在这里并没有结束,技术并不是给定的,更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着。人们需要同时选择技术和制度时,结果又将如何?诺斯和瓦里斯建立了把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整合在一起的新的理论框架,在整个经济层面揭示了技术与制度的互动关系,从而让我们理解了经济变迁的逻辑,遗憾地是对于我们这些研究产业发展的产业组织经济学者,却在市场与市场结构演变这种市场制度的变迁问题上,彻底地将技术因素遗忘了。技术因素和市场结构之间存在着某种深层的内在关联,且至少在电信、电力、铁路等产业发展的历史演变中有充分的证明。技术在市场结构演变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建立一个企业互动的稳定结构来减少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技术总是处在不断地发展与变迁之中,因而也在不断改变着对市场来说可能的选择。尽管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变迁速率呈现加速度的世界中,但变迁在边际上可能宛如冰川融化般缓慢,以致于我们必须以历史学家的眼光观察市场结构的变化,方能察觉其中的逻辑。在电信业发展初期,在专利保护作用下,电信市场必然是一种垄断的市场结构,随着专利期的结束,在电信市场利润的诱惑下,如果没有行政力量的干预,必然是一种近似于完全竞争的群雄争斗局面,而电信技术在当时的条件下具有全程全网的自然垄断特性,所以争斗的结果如果没有外在力量的干扰,必然会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电信成本成倍数地不断降低,电信产业的自然垄断性发生变异,电信的内在技术经济特性要求的是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此时就需要借助于行政力量的参与来打破市场形成的垄断结构,否则就会制约电信市场的发展。目前世界电信技术的发展降低了电信企业的最佳生产规模,打破了电信网络的不适宜分割性,特别是网络融合技术的出现,未来的电信技术呈现出一种向完全竞争发展的趋势。因而,总体市场结构的演变是由各种因素来决定的,但是技术条件和技术特性是其内在的基础和诱因,有些技术能增加集中度并促进垄断,有些技术则增加了市场的多样性促进了竞争。但无论怎样,将某些技术条件下(直流电、铜质电缆、蒸汽机等等)的市场结构与变迁后的技术条件下(交流电、光纤、内燃机等等)的市场结构作个对比,将能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技术变迁(不论是区域间的对比还是历史阶段上的比较)对于市场结构的演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制约着市场结构可能演化的程度与方式。这是我们在思索电信业发展历程受到的启发。根据这样的启发,结合产业组织理论中经典的SCP范式,我们提出了分析产业发展的T-S-C-P理论框架,并用这种理论框架反过来对世界电信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行理论上的验证,我们发现这种理论框架是有其解释力和说服力的,不过对于这种理论框架在其他产业中的验证,以及关于决定市场结构演变的特别重要的制度因素,鉴于时间和能力的制约,我们只能形成一种感性上的理解,未能形成理论上的内容,我想这应该是以后会继续进行工作的一部分。理论服务于实践,提出这种理论框架最终是要用来分析中国电信市场并找出制约中国电信市场发展的根本症结所在。在分析中国电信市场的发展中,我们发现对于我们国家转型期的电信市场而言,有着与西方发达国家根本不同的因素。发达国家是在完善的市场环境和法律基础上来发展电信产业的,而我们国家到目前为止还存在着主体电信运营商产权同质的制度制约。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国内学者唐要家已经提出过针对转型期国家的SS-C-P框架,同这种思路不谋而合,肯定并坚定了我们将产权结构加进T-S-C-P框架中的决心,最终形成了进行产业分析的T-S(S)-C-P理论分析框架。应用这样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按照T-S(S)-C-P理论分析框架的逻辑顺序,从电信技术的发展变异(量变到质变)开始,就中国电信市场结构的演变、中国电信市场中主体运营商产权同质对电信竞争的制约、中国电信市场的竞争行为和中国电信市场的竞争有效性(绩效)分别用一个章节来进行分析。同时在这样的分析中,我们发现电信技术的发展要求管制体制做出相应的调整,否则就会制约电信市场的发展。例如网络融合的电信技术就要求统一的管制机构来进行行业的监管,然而我们国家目前实行的还是分业管制,这必然制约电信产业的发展。另外网络融合的技术发展要求电信市场市场有结构上的调整,只有进行这种结构上的调整才可能形成广义电信的有效竞争,否则一定会限制电信竞争,例如在我们国家广电网还没有参与到电信市场竞争中,网间的分割和对立已经严重制约电信技术的发展和电信竞争的形成,IPTV业务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遵循这样的思路用电信技术进步中的网络融合、电信管制与电信竞争这一章节来分析中国电信市场重组中的竞争与垄断效应。全篇论文根据T-S(S)-C-P理论框架中的5个要素提出了7个问题,通过对这5个要素的系统分析,形成了本篇论文逻辑上有机组合的5个章节,也是全篇论文的关键线索,得出的了一些贴近有关电信政策实践的结论,其中核心关键的结论是中国电信市场的重组没有形成有效竞争,目前的市场结构同电信技术变迁的市场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需要我们国家电信管制不论实在结构上还是在管制机制上需要进行根源性的改变。
张振岩[5](2009)在《电信业网络接入定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5月,我国电信业进行了全业务重组: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集团;中国联通进行分拆,其中CDMA网络(C网)并入中国电信,保留GSM网络(G网)与中国网通合并组成新的联通集团。经过电信全业务重组,我国电信市场已经走向数网并存,形成网络竞争的格局,所以我国电信业双向接入问题也日趋复杂和微妙。面对新的电信竞争格局,我国原有的接入定价原则已经不能保证其有效性。这就需要从新的视角来分析互联结算政策的有效性,从而找出适合我国新的电信市场格局的接入定价方法,不断改革完善电信结算政策,促进有效竞争,平衡市场结构、解决矛盾、使我国电信业协调稳定发展。对电信业网络接入定价与竞争问题的研究,一般都是基于双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在单向接入和双向接入两种接入情形下,对接入定价制度与电信竞争效率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然而现实中,各国电信市场多数为多家运营商竞争的市场结构。因而,探讨多家电信运营商互联接入定价的有效性问题,有其必要性。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讨论的范围从双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拓展至多个运营商网络竞争的情形。经过严格的数理推导与证明,给出了多个运营商数网竞争情形下,均衡存在的条件及均衡价格的计算公式,并且讨论了市场竞争强度的决定因素、接入价格是否会成为运营商合谋的工具等问题。然后,结合我国电信全业务重组的背景,通过对电信市场结构和接入定价政策的分析,针对我国电信市场的情况,给出了符合效率原则的双向接入Ramsey定价法。最后,得出结论:我国电信市场要想实现合理配置电信网络资源,形成适度、健康的市场竞争格局的电信改革目标,就必须通过一系列不对称规制来平衡市场结构,同时采用双向接入的Ramsey定价方法来促进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
程肖君[6](2009)在《中国电信产业的网络瓶颈、策略性行为与接入管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电信产业的市场化改革凸现了网络瓶颈的接入问题,它已成为电信产业改革中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之一,也是促进该产业实现有效竞争的关键。本文以网络瓶颈作为研究的切入口,结合中国电信产业市场化改革的实践,探讨电信产业网络瓶颈的形成与凸现,并分析存在网络瓶颈情况下网络接入的必要性及网络瓶颈、网络接入与主导性企业策略性行为这三者间的关系,进而重点分析在网络接入过程中基于网络瓶颈的主导性企业策略性行为,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接入管制政策体系。本文力图从电信产业的网络瓶颈这个视角来探讨该产业中主导性企业的策略性行为及相应的接入管制政策。本文首先探讨了网络瓶颈、网络接入与主导性企业策略性行为这三者间的关系,认为在网络接入过程中,拥有网络瓶颈资源的主导性企业可能采取的策略性行为是基于其网络瓶颈资源的,而且不同的接入方式对主导性企业策略性行为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因此,本文分别分析了单向接入与双向接入这两种不同接入方式下的策略性行为。本文认为,在单向接入方式下主导性企业的策略性行为主要有:拒绝或拖延接入、增加竞争对手的成本和降低接入服务质量。在分析这三种策略性行为时,本文试图构建主导性企业与竞争企业的接入博弈模型来探讨和分析主导性企业拒绝或拖延接入的行为,并通过经济模型和案例来分析后两种策略性行为。通过这些分析,本文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在现实中主导性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具有采取拒绝或拖延接入、增加竞争企业的成本、降低接入服务质量这三种策略性行为的动机。二是主导性企业的这些策略性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信产业的有效竞争,造成了较多的负面经济影响。本文认为,在双向接入时,互联企业的网络规模和地位将影响到主导性企业策略性行为的作用形式和效果。因此,本文分别分析了对称网络与不对称网络这两种不同网络情形下的主导性企业策略性行为。通过经济模型和案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两点结论:一是通过模型和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在对称网络下主导性企业存在较强的采取合谋策略性行为的动机。二是通过互联双方的期望模型、互联双方的利益均衡和案例分析可以得出:只有当互联双方尤其是主导性企业认为互联能够带来总收益增加,同时双方的收益也均会增加,而且收益的分配是基于公平合理的规则,双方才能实现有效的联网。否则,联网就会受阻。由上述的主导性企业的策略性行为分析可知,复杂多样的主导性企业的策略性行为已成为妨碍中国电信产业实现有效竞争、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接入管制政策体系。因此,本文首先探讨中国电信产业接入管制的目标,并结合中国电信产业接入管制的现状和问题来构建这一接入管制政策体系。该体系包括以接入定价为核心的价格管制政策和以有效接入为目标的网络管制政策。本文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1.对电信产业的网络瓶颈、网络接入与主导性企业的策略性行为进行了专题研究。目前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较少且较为零碎,缺乏系统性与专题性,因此本文以网络瓶颈作为研究的切入口,对电信产业网络瓶颈的经济特征及其产生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也尝试对网络接入与主导性企业的策略性行为进行专题研究。2.本文运用经济模型深入分析了主导性企业的策略性行为。在分析单向接入下的主导性企业策略性行为时,本文构建了主导性企业与竞争企业的接入博弈模型以深入分析它们的接入博弈行为。同时本文还在借鉴斯坦克尔伯格模型的基础上,并结合中国电信产业的实际情况构建经济模型来深入分析主导性企业增加竞争企业成本的这一策略性行为。在分析双向接入下的主导性企业策略性行为时,本文进一步借助模型和案例以便深入分析。目前,关于主导性企业的策略性行为的研究往往将其视为先验存在的,在研究方法上也偏重于定性分析,缺乏定量分析,本文力图有所突破。3.构建了针对主导性企业策略性行为的接入管制政策体系。基于网络瓶颈的主导性企业策略性行为是影响目前电信产业市场化改革绩效、阻碍有效竞争格局形成的重要因素,这已是一个公认的观点,但目前对其相应的管制政策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构建的针对主导性企业策略性行为的接入管制政策体系,将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莫营[7](2008)在《交换系统计费检测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电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电信服务质量成为广大用户关注的焦点,计费准确性问题是电信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对电信计费检测技术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交换系统的计费是由电信网络上的交换设备、信令系统、时钟传送系统、相关计费处理系统等部分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本文首先介绍了与计费检测相关的固定通信、移动通信网络结构和七号信令网络结构;在此基础上,针对我省固定电话网和移动电话网交换系统计费过程进行阐述,对各种计费测试技术做了进一步的比较和误差分析,得出了固定电话网采用七号信令计费测试方案以及移动电话网采用基于A口的计费测试方案。其次详细介绍了数据采集过程、实际检测中测试方法的验证、话单匹配、时长测试、费用测试、数据分析等环节的处理过程。最后设计出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计费测试方法及话单分析方法,对未来计费检测技术提出展望。
李荣华[8](2008)在《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的有效竞争研究》文中指出电信产业的垄断、竞争与规制一直是学术界和实业界所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电信产业改革的目标是电信业的良性发展,而促进电信业良性发展的关键在于形成有效竞争。目前中国电信产业在一些业务范围内已经有竞争,但本地电话、移动电话等领域仍处于双寡头垄断状态。在解决自然垄断附生问题的方式中,中国选择了国有化。国家经营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被部分集团占有的问题,但同时滋生了无监管、低效率和官僚传统。事实上,由政府同时担任垄断者和管制者的角色,易导致价格无管制、服务欠质量的结果。在中国电信业规模不断增长、内部产业组织结构不断变化的总体背景下,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的行业规制政策趋向也日益明朗,那就是顺应全球电信业发展大势,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培育有效竞争市场为主要政策取向,这也意味着我国电信市场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后进入者,后进入者与在位者之间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在这种竞争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是政府主管部门如何制定有效的规制政策,以培育一个有效的竞争市场,使后进入者有能力与在位者展开竞争。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对中国电信市场有效竞争具有重要意义的后进入者,从中观的层面上分析电信市场后进入者的产业进入路径、规制影响和竞争效果。力求通过这种研究达到如下目的:(1)从产业进入和电信行业特征两个角度,揭示电信市场后进入者在与在位主导运营商竞争中的独特博弈轨迹,探究电信市场后进入者实现有效竞争的路径;(2)从产权制度与有效竞争相互影响的角度,解释竞争主体的形成依赖于企业产权的多元化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揭示我国电信市场竞争失效、竞争无序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国家资本“一股独大”等产权因素的影响;(3)通过对我国电信规制改革与开放竞争实践的考察,对规制理论和政策在促进后进入者有效竞争实践中的效果及存在问题进行客观评价,寻求规制理论政策与实践的结合点,为深化后进入者竞争与规制理论的研究及规制政策的改革提供基础。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文运用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综合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规制经济学、网络经济学、电信经济学和有关垄断竞争理论,运用理论推理与经验证据相结合、构建模型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与结论:1.探讨了我国电信市场培育后进入者的产业进入方式,即在引入新的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同时,拆分重组在位主导运营商,以这两种方式共同培育新的竞争主体。对于世界上其他以私有产权为基础的国家而言,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除非企业违反了反垄断法,否则政府没有权利去拆分一个有着私有产权的电信企业,而中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以及中国电信企业的国有性质,反而使这种对企业的拆分成本相对较低,这也为世界电信业的改革提供了一个特例。2.提出了必要的重复建设是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实现有效竞争的重要措施。电信产业中重复建设是指传输能力和网络容量增长不能被用户有效吸纳的情况。即使是多家电信运营商同时投资某种网络和服务于某一市场,只要传输能力和网络容量的增长能被增长的用户有效吸纳,对市场而言,仍是有效竞争,这种建设就不能简单认定为重复建设。必要的重复建设可以使后进入者快速健全网络设施,实现基于设施的竞争。3.从系统的和历史的角度较为全面地梳理和剖析了电信市场有效竞争演变的机理。边缘性进入便成为能够平衡各方面的选择。也就是说我国电信业规制放松具有“边缘性进入”的独特性。而这一特征与电信业仍然存在的网络经济效应结合起来,使中国电信业至今尚未建立起真正的有效竞争体制而处于一种“闭锁状态”:部门垄断基础上的市场垄断和合谋。4.提出了第三次重组后的三大全业务运营的电信集团之固网和移动网在同一集团公司(或上市公司内)应采取母子公司的运营体制,而不能采取事业部制的体制。在事业部体制下,移动业务与固网业务混合核算,将在客观上限制了后进入者的投资,特别是在引入民营资本和海外资本的过程中,抬高了后进入者的成本。5.根据我国电信体制变迁的历史轨迹研究和探讨了电信市场后进入者实现有效竞争的路径及特征,提出了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实现有效竞争的路径选择,必须基于自身的政治体制、文化传统、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因素,进行适当的产业重组,作出相应的产权安排,并辅以合理的适度准入、全业务经营等规制政策,推进数网融合等。在分析了多个重组版本后,认为中国电信业的症结是国营化与独家垄断(分地区或分业务垄断),没有新的市场主体的参与。国有国营化使得国家并不希望这几个国有企业激烈竞争,而损害“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国营化使得所有方案都在讲均衡,寻找节约国家资源的办法,难以破除行政垄断。关键是新的竞争主体数量太少,必须引进电信市场后进入者。6.把电信市场规制理论和政策的研究与我国电信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分析了垄断制度改革对电信市场后进入者实现有效竞争的影响问题。认为规制制度的改革重点在于为规制机构建立一套有效的规制治理制度,而规制机构的独立化又是规制治理的中心内容。提出了深化我国电信规制体制改革、促进电信市场后进入者有效竞争的对策建议。
王伯成[9](2006)在《电信竞争的形成 ——机理、路径与管制治理》文中指出本论文以电信产业的竞争形成过程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电信业从垄断走向竞争过程背后的有关理论演进作一个梳理,意在勾画出人们关于自然垄断的经济理念的转变轨迹,从而理解电信引入竞争(放松管制)的理论背景。其次,通过对美国电信产业垄断与竞争演化过程的回顾分析,厘清电信两次垄断的历史成因,并从经济、技术和制度三方面阐释电信业打破垄断的动力因素,以一个比较全面的角度理解电信竞争的必然性。作为一个被管制产业,本文接着从政府角度来探讨电信形成有效竞争的路径和措施,那就是通过将可竞争市场理论与市场障碍理论结合,推导出构造电信竞争性市场结构的方法,讨论原国有垄断电信运营商为适应市场化运作需要的民营化改造问题,总结出一些具有启示性的看法。 由于电信产业的经济技术特征,电信竞争还有赖于一定的管制来实现,即是通过好的管制政策来保证和促进电信产业形成有效竞争。而出台好的管制政策需要有一个有效的管制治理来保证,因此管制治理是比管制政策更为重要和更为基础的东西,管制治理的内涵与实践正是本论文的着墨之处。 最后,分析中国电信产业从垄断走向竞争的必然性,回顾中国电信市场结构的演变过程,分析市场结构现状与绩效,指出问题和提出改进措施。而在管制治理方面,通过构造模型,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中国电信管制治理的特征和不足之处,指出改善管制治理应该从管制机构独立化、管制人员素质和采用先进的管制手段等方面下功夫。论文的结尾构造并求解了一个中国3G牌照发放方式决策的层次分析法(AHP)模型,希望籍此作为政策建议。
贺晓燕[10](2005)在《重庆铁通本地电话网的组网及优化研究》文中认为电信网络组网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发展需求,对所提供的业务种类以及质量保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网络资源是电信运营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资源,提升网络性能,降低运营维护成本,保证其效益的充分发挥是目前各大电信运营商关心的问题。因而迫切需要研究电话交换网的组网以及网络层次结构、优化网络,从而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降低运营维护成本,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网络运行质量,提升市场竞争优势。重庆铁通本地电话网由于建网初期存在技术经验不足、缺乏统一规划造成重庆铁通本地电话网网络结构不够合理,资源不平衡,性能较差,维护成本较高,不利于长远发展,越来越不适应现在市场竞争的需要。随着业务发展的需要、后期不断的扩容,模块、网点的调整,更加重了前期不合理的程度,对于网络的长远发展和维护均带来很大的不便。这些都给网络优化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首先对现代电话网的网络结构、路由组织、话务理论、网络智能化等进行了探讨,研究了铁通电话网的组网优化原则,以及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本地网的目标网网络结构,指出了网络的智能化演进方向。然后对重庆铁通本地电话网网络结构、话务流量、中继数量、路由组织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研究,分析了网络存在的问题,总结出重庆铁通本地电话网的组网优化原则,即网络结构清晰化、业务提供平台化、运行维护简单化。论文还对铁通特有的公专网两网并存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江北蔚蓝世纪端局作为实例讨论了一机双网的公专网融合技术方案,然后根据前面对现代电话网和重庆铁通电话网现状的研究,按照重庆铁通组网优化原则,结合未来的发展方向,给出了重庆铁通本地电话网的组网及优化方案,并进行了简单的优化效果分析。该方案不仅给出了重庆铁通本地电话网的目标网络图,每个端局优化前后的网络图,到关汇局所需的中继数量以及端局的组网规范等,并结合网络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在目标网络图中一并给出了重庆铁通本地电话网网络智能化的规划,以及实施网络智能化的步骤。论文最后对重庆铁通的下一步网络优化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指出了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是未来电信网络发展的方向,研究的重点将是如何更好地
二、我国本地电话网发展的回顾及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本地电话网发展的回顾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由来 |
0.2 学界研究现状 |
0.2.1 晚清到民国电话史研究 |
0.2.2 当代中国电话史研究 |
0.2.3 国外学者研究成果 |
0.3 文献分布与订正 |
0.3.1 核心史料来源及文献出处 |
0.3.2 《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的订正 |
0.3.3 《上海邮电志》的订正 |
0.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0.4.1 拟实现的目标 |
0.4.2 方法与路径 |
第1章 租界的形成与治理模式 |
1.1 租界的设立与扩张 |
1.1.1 租界的形成 |
1.1.2 租界的扩张 |
1.2 上海租界的治理模式 |
1.2.1 英美公共租界 |
1.2.2 法租界 |
小结 |
第2章 毕晓普主导下的电话引入(1877-1900) |
2.1 电话发明与海外扩张 |
2.1.1 阶段性特征 |
2.1.2 欧美电话发展情况 |
2.2 毕晓普,上海租界电话第一人 |
2.2.1 租界早期报道 |
2.2.2 电报工程师 |
2.2.3 三次电话试验 |
2.3 两雄相争到东洋专营 |
2.3.1 单线简式磁石 |
2.3.2 单线复式磁石 |
2.3.3 一场有争议的招标 |
小结 |
第3章 欧洲势力扩张下的路径依赖(1900-1930) |
3.1 共电制交换技术 |
3.1.1 汉口路14号 |
3.1.2 远东最先进电话系统 |
3.1.3 多局制 |
3.2 变局中的自动交换技术 |
3.2.1 自动电话概况 |
3.2.2 上海第一个自动台 |
3.2.3 按次计费 |
3.2.4 升级五位号码 |
3.3 安森报告 |
3.3.1 上海电话的悲剧 |
3.3.2 十字路口 |
3.3.3 出售华洋公司 |
小结 |
第4章 美国力量成就技术终极变革(1930-1943) |
4.1 跨国公司的海外对决 |
4.1.1 贝恩与I.T.T. |
4.1.2 海外对决 |
4.2 美商旋转制一统天下 |
4.2.1 旋转制 |
4.2.2 改造工程 |
4.2.3 一市两制 |
4.3 技术演进的终极定格 |
4.3.1 跨国公司组织架构 |
4.3.2 寓管理于会计 |
4.3.3 全球一体化 |
小结 |
第5章 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演进 |
5.1 1877 -1883,混业竞争格局下的许可证管理 |
5.1.1 电报管理模式 |
5.1.2 工部局的抉择 |
5.2 1883 -1908,自然垄断格局下的许可证管理 |
5.2.1 改造公务电报网 |
5.2.2 取消电话许可费 |
5.2.3 引入最高限价规制 |
5.2.4 东洋公司最后的抉择 |
5.2.5 特许专营规制的诞生 |
5.3 1908 -1943,契约规制框架下的特许专营管理 |
5.3.1 行业规范 |
5.3.2 调整收费 |
5.3.3 规制中的重大决策 |
5.4 1930 上海租界电话特许专营权之争 |
5.4.1 迟到的改革 |
5.4.2 贝恩的警告 |
5.4.3 海外的博弈 |
5.4.4 最后的较量 |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附录1 :上海租界电话大事年表 |
附录2 :上海租界电话人物传略 |
附录3 :上海租界电话用户发展情况表 |
附录4 :上海租界电话公司历史沿革示意图 |
附录5 :中、英译名对照表 |
附录6 :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大事记(英文) |
附录7 :柯尔(P.H.Cole)报告(英文)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学术活动 |
致谢 |
(2)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网间互联问题研究综述 |
1.2.1 电话网间互联研究综述 |
1.2.2 互联网网间互联研究综述 |
1.2.3 网间互联管制研究综述 |
1.3 论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榧架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管制制度研究相关理论及分析工具 |
2.1 选择制度研究视角 |
2.1.1 制度和制度安排 |
2.1.2 制度的功能 |
2.2 相关理论及分析框架 |
2.3 SSP范式 |
2.4 管制的理论依据 |
2.4.1 管制及其目的 |
2.4.2 管制的边界 |
2.5 与管制绩效相关的两类管制理论观点 |
2.5.1 正面观点 |
2.5.2 负面观点 |
2.5.3 管制经济理论的两个扩展模型 |
2.6 对管制边界和管制的重新认识 |
第三章 网间互联制度的技术约束 |
3.1 基于IP的下一代网络—NGN |
3.1.1 关于NGN |
3.1.2 NGN的网络结构和演进路径 |
3.1.3 NGN的关键技术 |
3.1.4 NGN的演进路径 |
3.2 技术约束与网间互联 |
3.2.1 技术比较 |
3.2.2 传统PSTN的网间互联 |
3.2.3 INTERNET网间互联 |
3.2.4 NGN的网间互联 |
3.3 NGN对互联制度带来到的挑战 |
3.3.1 市场结构和管制制度框架 |
3.3.2 分组交换对收费模式的影响 |
3.3.3 网业分离、分层互联 |
3.3.4 业务质量保证(QoS) |
3.3.5 成本结构和成本原则 |
第四章 通信网间互联市场有效性及管制需求 |
4.1 网间互联(Interconnection)与接入(Access) |
4.1.1 网间互连(Interconnection)和互通(Inter-working) |
4.1.2 接入(Access) |
4.2 传统电话网的网间互联模式 |
4.2.1 根据地理范围划分的三种互联模式 |
4.2.2 根据接入需求划分的互联模式 |
4.2.3 根据互联双方关系和结算模式划分的互联模式 |
4.3 传统电话网间互联管制需求分析 |
4.3.1 终接垄断 |
4.3.2 非合作定价和合谋定价 |
4.3.3 政策含义 |
4.4 互联网IP互联模式 |
4.4.1 互联网互联模式发展简要回顾 |
4.4.2 互联网网间互联模型 |
4.4.3 Internet-电信网的互联:本地环路的接入 |
4.4.4 互联网互联市场的有效性和管制需求 |
第五章 NGN网间互联及管制实践压力 |
5.1 国际全IP网络互联的新模式 |
5.1.1 GSMA的IPX互联模式 |
5.1.2 i3论坛的互联模式 |
5.2 国内层面的NGN互联 |
5.2.1 NGN互联的关键问题 |
5.2.2 当前的互联模式及发展趋势 |
5.3 管制实践面临的压力 |
第六章 网间互联管制制度框架 |
6.1 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一般框架 |
6.1.1 区域层面的互联管制框架 |
6.1.2 国家层面的互联管制框架 |
6.2 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模式选择 |
6.2.1 事前管制模式 |
6.2.2 事后管制模式 |
6.2.3 混合管制模式 |
6.3 管制机构在互联互通中的作用 |
6.3.1 制定指导规则,作为互联双方谈判的基础 |
6.3.2 制定默认网间互联安排 |
6.3.3 对未能达成一致的谈判进行协调 |
6.3.4 提供完成网间互联的激励 |
6.4 电信网间互联的基本框架 |
6.5 NGN时代互联管制制度演进需要关注的问题 |
6.5.1 过早管制介入可能带来风险 |
6.5.2 增加套利的风险 |
6.5.3 是否需要继续保障任意(any-to-any)互联 |
6.5.4 管制的确定性 |
6.5.5 NGN互联管制制度调整政策建议 |
第七章 NGN互联管制经验分析 |
7.1 美国的经验 |
7.1.1 美国NGN的发展 |
7.1.2 美国IP网间互联管制 |
7.1.3 美国互联支付方式的改革 |
7.1.4 美国互联管制经验的总结 |
7.2 欧洲经验 |
7.3 英国的经验 |
7.3.1 英国的21世纪网络(21CN) |
7.3.2 英国下一代网络的互联管制措施 |
7.3.3 英国的互联支付方式 |
7.3.4 英国NGN互联管制的经验总结 |
7.4 德国关注的NGN互联问题 |
7.5 英美两国互联管制经验对比分析 |
第八章 NGN时代的网间互联管制 |
8.1 轻手管制还是严格管制 |
8.1.1 一个轻手管制模型 |
8.1.2 离网成本定价(Off-net-pricing)原则 |
8.2 有效的互群管制制度 |
8.2.1 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 |
8.2.2 对我国互联管制制度评价 |
8.3 构建一个建立有效管制制度的机制 |
8.3.1 简化并明确互联管制目的 |
8.3.2 建立有效识别管制需求的方法 |
8.3.3 建立互联管制制度定期回顾制度 |
8.3.4 建立互联管制制度评价机制 |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
9.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9.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我国电信市场有效竞争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有效竞争理论研究分析 |
2.1 有效竞争理论 |
2.1.1 "马歇尔困境"与垄断竞争理论 |
2.1.2 有效竞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分析 |
2.1.3 对有效竞争理论的总结和新思考 |
2.2 有效竞争的目标 |
2.2.1 福利的概念和个人福利 |
2.2.2 社会福利和社会福利函数 |
2.2.3 有效竞争的目标就是社会福利最大化 |
2.3 有效竞争的决定变量 |
2.3.1 经验认知 |
2.3.2 理论分析:决定有效竞争的三个变量 |
2.4 小结 |
第三章 电信市场实现有效竞争的改革实践研究 |
3.1 电信市场改革的研究和国外改革实践 |
3.1.1 有效竞争成为电信市场改革的理论依据和方向 |
3.1.2 国内对电信市场改革的研究现状 |
3.1.3 国外电信市场改革与有效竞争实践研究 |
3.2 电信业的经济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
3.2.1 电信产业的技术特性 |
3.2.2 电信行业的自然垄断性 |
3.3 市场结构改革主要措施及效用评价 |
3.3.1 引入式改革及其效用分析 |
3.3.2 纵向拆分改革及其效用分析 |
3.3.3 横向拆分改革及其效用分析 |
3.4 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 |
3.4.1 电信市场有效竞争的本质和目标 |
3.4.2 电信市场有效竞争的理想状态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电信市场改革与有效竞争的实现 |
4.1 中国电信市场改革历程分析 |
4.1.1 1994年引入式改革研究 |
4.1.2 1998-1999年纵向拆分式改革研究 |
4.1.3 2002-2003年横向拆分式改革研究 |
4.1.4 2008年全业务重组改革的研究 |
4.1.5 对中国电信市场改革的总结 |
4.2 电信市场的引入式改革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
4.2.1 1994年以前的独家垄断市场结构分析 |
4.2.2 对引入中国联通的斯坦克伯格模型分析 |
4.2.3 引入中国联通实现有效竞争的实证分析 |
4.2.4 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
4.3 对电信市场拆分式改革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
4.3.1 对中国电信的纵向拆分 |
4.3.2 对中国电信的横向拆分 |
4.3.3 对中国电信拆分实现有效竞争的争议及模型分析 |
4.3.4 对中国电信拆分实现有效竞争的实证分析 |
4.3.5 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分析 |
4.4 对电信市场全业务重组的模型分析 |
4.4.1 2008年重组前的电信市场分析 |
4.4.2 对电信市场全业务重组的分析 |
4.4.3 电信市场全业务重组后的有效竞争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电信市场有效竞争与互联互通问题研究 |
5.1 互联互通对有效竞争的影响分析 |
5.1.1 引入竞争与重复建设的悖论 |
5.1.2 互联互通是实现有效竞争的政策基础 |
5.1.3 影响互联互通的主要因素 |
5.2 对互联互通政策实践的研究 |
5.2.1 国外互联互通政策实施的经验分析 |
5.2.2 我国互联互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3 互联互通接入定价的方法、模型及比较 |
5.3 非绑定网元出租价格的制定——一个模型分析 |
5.3.1 网元和非绑定网元政策 |
5.3.2 非绑定网元在国外的实践 |
5.3.3 网元出租价格管制模型及政策建议 |
5.4 互联互通实施保障和政策建议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本文研究中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中国电信市场重组中的竞争与垄断 ——基于T-S(S)-C-P理论框架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主要概念的界定和研究范围的确定 |
0.2 研究起因与现状 |
0.3 理论、现实意义 |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0.4.3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0.4.4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1. 文献综述 |
1.1 电信竞争 |
1.1.1 竞争有效性衡量的理论基础 |
1.1.2 电信市场可竞争性的理论依据 |
1.1.3 电信竞争理论的发展 |
1.2 市场结构重组及判别标准 |
1.3 竞争、垄断与市场重组 |
1.3.1 市场重组的目标属性:促进竞争 |
1.3.2 电信竞争中的市场结构 |
1.3.3 市场结构重组中的竞争与垄断 |
1.4 小结 |
2. T-S(S)-C-P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产业组织的S-C-P 范式 |
2.2 对S-C-P 范式的拓展:T-S(S)-C-P 理论分析框架 |
2.2.1 技术因素与市场结构 |
2.2.2 产权因素与企业行为 |
2.2.3 产权结构、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之间互动关系的演进 |
2.2.4 技术进步、市场结构、企业行为与市场绩效之间互动关系的演进 |
2.3 T-S(S)-C-P 理论分析框架的实践检验 |
2.3.1 产业发展历史演变中的技术进步 |
2.3.2 T-S(S)-C-P 理论分析框架在中国电信产业分析中的运用 |
2.4 小结 |
3. 中国电信市场竞争中的产权结构 |
3.1 电信业产权改革 |
3.1.1 国际电信业产权改革经验 |
3.1.2 中国电信市场产权改革历程 |
3.2 中国电信竞争的产权激励瓶颈 |
3.2.1 国有产权同质下的非竞争性 |
3.2.2 产权同质下的X 非效率 |
3.2.3 国有产权同质下竞争与重复建设的矛盾 |
3.2.4 国有产权同质下的政府监管无效 |
3.2.5 中国电信市场重组的非市场导向问题 |
3.3 中国电信市场产权改革的目标-产权主体多元化 |
3.4 小结 |
4. 中国电信市场结构的动态分析 |
4.1 中国电信市场结构的历史演变 |
4.1.1 垄断 |
4.1.2 竞争机制的引入 |
4.1.3 部分业务竞争形成 |
4.2 中国电信市场结构竞争失衡 |
4.3 中国电信市场结构历史演变的内在逻辑及局限 |
4.3.1 中国电信市场结构演变的内在逻辑 |
4.3.2 中国电信市场结构演进的局限 |
4.4 小结 |
5. 中国电信市场重组中的竞争行为 |
5.1 联通组建后的竞争失效 |
5.1.1 1994-1998 年中国电信市场竞争 |
5.1.2 模型均衡分析 |
5.1.3 竞争失效的原因 |
5.2 纵向分离后的移动业务竞争 |
5.2.1 纵向分离初期的双重垄断 |
5.2.2 纵向分离中引入竞争的局限性 |
5.2.3 小灵通出现后的移动运营商的价格歧视 |
5.2.4 移动业务竞争现状 |
5.3 本地固定电话业务市场绕道引起的市场关闭 |
5.4 横向拆分后的固定本地业务竞争(默契合谋) |
5.4.1 默契合谋的博弈模型 |
5.4.2 中国电信市场中本地固定电话竞争的默契合谋行为 |
5.4.3 中国电信市场默契合谋因素分析 |
5.5 小结 |
6. 中国电信市场结构重组中市场绩效 |
6.1 中国电信市场竞争性结构的有效性 |
6.2 中国电信市场绩效分析 |
6.3 中国电信业市场绩效的国际比较 |
6.4 小结 |
7. 电信技术进步中的融合、管制与竞争 |
7.1 网络融合对电信市场结构的影响 |
7.1.1 网络融合对电信市场结构的影响:从纵向到横向 |
7.1.2 “网络融合”与瓶颈市场的“市场关闭”问题 |
7.1.3 我国网络融合中限制电信市场结构变迁的因素 |
7.2 网络融合中限制电信竞争的壁垒 |
7.3 电信竞争与电信管制 |
7.3.1 竞争条件下电信管制的原因 |
7.3.2 竞争条件下的电信管制 |
7.4 网络融合与电信管制的冲突 |
7.5 小结 |
8. 总结和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1.1 电信技术的发展要求全面竞争的市场结构 |
8.1.2 产业融合是技术上发展的必然趋势 |
8.1.3 电信技术经济特性要求全业务竞争 |
8.1.4 国有产权同质制约了中国电信市场竞争的有效性 |
8.1.5 中国电信市场管制机制制约了电信产业的发展 |
8.1.6 中国电信市场缺少全面、透明电信法律的保障 |
8.2 政策含义 |
8.2.1 面向产业融合的监管机制 |
8.2.2 国有产权同质对市场行为的制约 |
8.2.3 基于电信技术变迁的电信市场结构改革 |
8.2.4 产权制度改革(解决国有产权同质性) |
8.3 研究未尽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电信业网络接入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电信 |
1.2.2 互联互通 |
1.2.3 互联接入费用 |
1.3 相关文献的回顾 |
1.3.1 单向接入与有效竞争 |
1.3.2 双向接入与数网竞争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本文框架 |
第二章 单向接入定价与电信市场有效性分析 |
2.1 单向接入 |
2.2 单向接入定价的原则与方法 |
2.2.1 最优配置原则:边际成本定价 |
2.2.2 次优配置原则:Ramsey 定价 |
2.2.3 Ramsey 定价的扩展:整体最高限价 |
2.2.4 生产效率原则:有效要素定价 |
2.2.5 资费原则:收入分成定价 |
2.2.6 后向成本原则:完全分配成本定价 |
2.2.7 前向成本原则:长期增量成本定价 |
2.3 单向接入定价的有效性分析 |
2.3.1 边际成本定价的有效性 |
2.3.2 Ramsey 定价的有效性 |
2.3.3 整体最高限价的有效性 |
2.3.4 有效要素定价的有效性 |
2.3.5 收入分成定价的有效性 |
2.3.6 完全分配成本定价的有效性 |
2.3.7 长期增量成本定价的有效性 |
2.4 主要国家的单向接入定价方法 |
第三章 电信业双向接入与数网竞争模型 |
3.1 双向接入 |
3.2 模型的建立 |
3.2.1 模型的假设 |
3.2.2 成本结构 |
3.2.3 地址的选择 |
3.2.4 需求结构和市场份额 |
3.2.5 Ramsey 基准 |
3.2.6 利润构成 |
3.3 模型的分析与结论 |
3.3.1 互惠接入条件下的价格竞争 |
3.3.2 均衡的存在性 |
3.3.3 竞争强度的决定因素 |
3.3.4 接入定价是否会形成合谋 |
3.3.5 接入定价:强制规定和协商决定 |
第四章 全业务重组与接入定价分析 |
4.1 中国电信业的改革历程 |
4.2 我国网间结算政策及发展趋势 |
4.2.1 我国网间结算办法 |
4.2.2 现行网间结算政策的实际运作效果 |
4.2.3 我国网间结算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4 我国网间结算政策的发展趋势 |
4.3 全业务重组背景下的接入定价分析 |
4.3.1 构建平衡的电信市场结构 |
4.3.2 我国电信市场接入定价方法的选择 |
4.3.3 落实接入政策面临的困难 |
第五章 总结 |
5.1 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电信网间互联结算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中国电信产业的网络瓶颈、策略性行为与接入管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网络瓶颈、策略性行为与接入管制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电信产业的网络瓶颈 |
第二节 策略性行为的相关理论 |
第三节 接入管制理论 |
第二章 中国电信产业的市场化改革与网络瓶颈 |
第一节 中国电信产业的市场化改革 |
第二节 中国电信产业网络瓶颈的凸现 |
第三章 基于网络瓶颈的网络接入与主导性企业策略性行为 |
第一节 网络瓶颈与网络接入 |
第二节 网络接入与主导性企业策略性行为 |
第四章 单向接入下的主导性企业策略性行为分析 |
第一节 主导性企业与竞争企业的接入博弈分析 |
第二节 主导性企业增加竞争企业成本的策略性行为分析 |
第三节 主导性企业降低接入服务质量的策略性行为分析 |
第五章 双向接入下的主导性企业策略性行为分析 |
第一节 在对称网络下主导性企业的策略性行为分析 |
第二节 在不对称网络下主导性企业的策略性行为分析 |
第六章 对中国电信产业主导性企业策略性行为的接入管制 |
第一节 中国电信产业接入管制的目标及其主要内容 |
第二节 中国电信产业接入管制的现状及问题 |
第三节 以接入定价为核心的价格管制政策 |
第四节 以有效接入为目标的网络管制政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交换系统计费检测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计费检测背景及意义 |
1.2 我国对计费准确性的要求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通信网结构 |
2.1 固定电话网的组成 |
2.1.1 我国固定电话网的结构 |
2.1.2 吉林省各地区本地电话网的网络结构示例 |
2.2 GSM 移动电话网的组成 |
2.2.1 GSM 系统结构与功能 |
2.2.2 主要接口与协议 |
2.2.3 GSM 网络结构 |
2.3 七号信令网的网络结构 |
2.3.1 七号信令网的组成 |
2.3.2 我国七号信令网等级结构 |
2.3.3 我省固定信令网的网络结构 |
2.3.4 我省各地移动信令网的网络结构示例 |
第3章 计费测试技术 |
3.1 固定电话网的测试 |
3.1.1 端到端测试 |
3.1.2 七号信令测试 |
3.2 固定电话网的测试项目 |
3.3 移动电话网的测试 |
3.3.1 集中监控测试 |
3.3.2 拨打测试 |
3.3.3 基于A 接口信令的计费测试 |
3.4 移动电话网的测试项目 |
3.5 现场测试 |
3.5.1 电信计费检测仪 |
3.5.2 计费检测系统 |
3.5.3 数据采集 |
第4章 交换系统计费过程 |
4.1 固定电话网计费的开始和结束 |
4.2 固定电话网交换系统计费过程 |
4.2.1 交换局的计费过程 |
4.2.2 相关计费处理系统对话单的处理 |
4.3 移动电话网计费的开始和结束 |
4.3.1 本地呼叫 |
4.3.2 长途呼叫 |
4.4 移动电话网交换系统计费过程 |
4.4.1 数据采集与传输 |
4.4.2 话单的预处理 |
4.4.3 话单计费 |
4.4.4 结算管理 |
第5章 计费测试数据的处理 |
5.1 测试系统 |
5.2 测试系统的应用及测试数据的处理 |
5.2.1 数据的装载 |
5.2.2 属性的设定 |
5.2.3 控制方式的设定 |
5.2.4 免费用户的设定 |
5.2.5 数据的排序 |
5.2.6 调整主、被叫位置 |
5.2.7 时长的测试 |
5.2.8 费用检测 |
5.2.9 时长超差话单的分析 |
第6章 结束语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8)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的有效竞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文献回顾 |
1.2.1 自然垄断产业特征的相关研究 |
1.2.2 产业进入方式及其进入障碍的研究 |
1.2.3 电信市场后进入者研究 |
1.2.4 有效竞争理论和电信市场竞争有效性的相关研究 |
1.2.5 电信规制的相关研究 |
1.2.6 民营(私人)资本进入电信业的相关研究 |
1.2.7 已有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路线 |
1.4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电信市场后进入者有效竞争理论基础 |
2.1 有效竞争理论的内涵 |
2.1.1 国外理论基础 |
2.1.2 国内理论基础 |
2.2 电信市场后进入者与先进入者比较 |
2.2.1 市场先入者与先发优势的一般理论 |
2.2.2 电信市场先进入者优势 |
2.2.3 电信市场后进入者优势 |
2.3 电信市场进入壁垒与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 |
2.3.1 电信市场进入壁垒 |
2.3.2 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 |
2.4 电信有效竞争的衡量标准 |
2.4.1 有效竞争的一般衡量标准 |
2.4.2 电信有效竞争的具体度量 |
2.5 运营商有效竞争的数量优化数学模型 |
2.6 双寡头垄断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分析 |
2.6.1 博弈论视角的分析与解释 |
2.6.2 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信产业特征与有效竞争 |
3.1 电信产业的特征对后进入者有效竞争的影响 |
3.2 电信市场引入竞争的原因 |
3.3 电信市场有效竞争边界 |
3.3.1 电信市场有效竞争边界的动态性 |
3.3.2 决定电信市场垄断和竞争边界的主要因素 |
3.3.3 电信市场垄断——竞争边界分析框架 |
3.4 电信网络的互联互通与有效竞争 |
3.4.1 网间互联的历史渊源和概念界定 |
3.4.2 网间互联是实现有效竞争的基础 |
3.4.3 电信网间互联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
3.4.4 对在位主导运营商的规制激励 |
3.5 瓶颈设施与有效竞争 |
3.5.1 电信运营商的“瓶颈”垄断 |
3.5.2 在位主导运营商的市场影响力 |
3.5.3 瓶颈垄断、市场势力与网间互联规制 |
3.6 重复建设、转换成本与有效竞争 |
3.6.1 电信产业重复建设与有效竞争 |
3.6.2 电信消费者的转换成本与有效竞争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信市场后进入者有效竞争与规制研究 |
4.1 政府规制对电信市场后进入者行为的影响 |
4.1.1 竞争条件下电信市场的政府规制成因 |
4.1.2 政府规制对后进入者行为的影响 |
4.2 电话号码可携带与有效竞争的规制 |
4.2.1 电话号码可携带的概念与类型 |
4.2.2 号码携带与后进入者有效竞争 |
4.2.3 对号码携带的规制 |
4.3 软预算约束与进入阻止 |
4.3.1 软预算约束问题概述 |
4.3.2 模型设定 |
4.3.3 博弈均衡分析 |
4.4 规制放松与边缘性进入 |
4.4.1 规制放松的理论分析 |
4.4.2 边缘性进入 |
1、MCI的边缘性进入过程 |
2、边缘性进入分析 |
4.5 路径依赖与“闭锁状态” |
4.5.1 电信规制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契合 |
4.5.2 中国移动“一家独大”下的中国电信市场结构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有效竞争的路径选择 |
5.1 适度准入与我国电信产业竞争模式 |
5.1.1 电信市场准入中数量控制的理论依据 |
5.1.2 电信市场集中度 |
5.1.3 中国基础电信业务的市场准入 |
5.2 所有制改革与产权制度安排 |
5.2.1 产权界定和治理效率 |
5.2.2 产权体制与有效竞争的关系 |
5.2.3 中国电信企业产权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4 我国电信企业产权制度的完善 |
5.3 产业重组 |
5.3.1 电信产业重组的目的与模式 |
5.3.2 中国电信产业重组方案选择 |
5.3.3 重组路径选择:政府引导、市场选择 |
5.4 全业务经营 |
5.4.1 基于消费者微观决策的电信市场分业经营模型 |
5.4.2 全业务经营模式的实现 |
5.4.3 国外四个全业务运营商的样本分析 |
5.4.4 中国电信业第三次重组后全业务经营的模式研究 |
5.5 网络融合与数网竞争 |
5.5.1 数网融合及其技术变革带来的影响 |
5.5.2 三网的现状 |
5.5.3 数网融合与有效竞争 |
5.6 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发展方向和战略选择 |
5.6.1 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核心竞争力体现为产业链的整合能力 |
5.6.2 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产业链竞争模式 |
5.6.3 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产业链整合路径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有效竞争的实证研究 |
6.1 我国电信产业改革和重组的总体分析 |
6.1.1 我国电信产业改革的历史过程与政策变迁 |
6.1.2 我国电信产业重组特征 |
6.1.3 我国电信产业改革效果及其背后的制度问题 |
6.2 中国联通进入移动电话市场分析 |
6.2.1 中国联通的进入 |
6.2.2 不对称的双寡头垄断对中国联通成长的障碍分析 |
6.2.3 非对称规制与中国联通的市场竞争力分析 |
6.3 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相互进入分析 |
6.3.1 电信网通相互进入后的竞争效果分析 |
6.3.2 电信、网通两大集团《合作协议》后果分析 |
6.4 民营资本进入电信市场分析 |
6.4.1 泰龙模式分析 |
6.4.2 我国民营资本进入电信产业壁垒的形成机制 |
6.4.3 拆除民营资本进入电信产业壁垒的制度选择 |
6.5 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有效竞争的对策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有待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工作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电信竞争的形成 ——机理、路径与管制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1 电信和电信服务 |
1.2.2 电信管制 |
1.3 文献综述 |
1.3.1 推动电信形成竞争的理论演进简述 |
1.3.2 电信竞争的形成、管制与绩效 |
1.3.3 关于中国电信产业竞争问题的研究 |
1.4 本文的研究对象、方法与逻辑思路 |
1.4.1 本文的研究对象 |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3 本文的逻辑思路 |
1.4.4 本文的创新点 |
2. 电信业从垄断到竞争的理论演进 |
2.1 电信垄断的理论 |
2.1.1 电信的自然垄断性 |
2.1.2 电信的国家主权性和电信普遍服务的公益性 |
2.2 电信竞争的理论基础 |
2.2.1 可竞争市场理论 |
2.2.2 自然垄断产业的间接竞争理论 |
2.2.3 电信竞争的政策操作理论 |
2.3 政府管制理论的演进 |
3. 电信业打破垄断的动因分析 |
3.1 电信垄断的历史成因 |
3.1.1 专利垄断时期 |
3.1.2 早期自由竞争时期 |
3.2 电信业打破垄断的动因 |
3.2.1 技术和经济因素 |
3.2.2 潜在竞争者的博弈 |
4. 电信竞争的形成──市场结构构造 |
4.1 市场进入障碍与有效率潜在竞争者市场结构 |
4.1.1 市场进入障碍的含义与构成 |
4.1.2 进入障碍、有效率潜在竞争者与可竞争市场结构 |
4.2 电信垄断体制改革中的市场结构构造 |
4.2.1 长途通信市场结构 |
4.2.2 本地通信市场结构 |
4.3 电信竞争性市场结构的构造实践 |
附表4─1 OECD国家各类电信运营商数目情况 |
附表4─2 OECD国家新电信运营商所占市场份额 |
5. 电信竞争的市场主体改造──电信民营化 |
5.1 民营化的概念和电信民营化的动因 |
5.1.1 民营化的定义 |
5.1.2 电信民营化的动因 |
5.2 电信民营化的实践 |
5.2.1 电信民营化的类型 |
5.2.2 电信民营化进程 |
5.2.3 电信民营化的绩效 |
5.3 对电信民营化的一些看法 |
附表5─1 国外电信民营化进程概况 |
附表5─2 有关电信民营化、竞争和管制改革的绩效实证文献 |
6. 电信竞争形成中的管制治理 |
6.1 电信管制治理问题的提出 |
6.2 管制治理的定义与内涵 |
6.3 电信管制治理实践──OECD的情况 |
6.3.1 电信管制机构的独立化 |
6.3.2 管制机构与反垄断机构的关系 |
7. 中国电信竞争的形成──市场结构与管制治理 |
7.1 市场结构 |
7.1.1 中国电信产业从垄断走向竞争的必然性 |
7.1.2 中国电信市场结构演变过程 |
7.1.3 中国电信市场结构分析 |
7.1.4 市场绩效 |
7.2 管制治理 |
7.2.1 中国电信管制体制沿革 |
7.2.2 中国电信管制治理的制度分析 |
7.2.3 中国电信管制治理的改善措施 |
8. 一个政策建议──中国3G牌照发放方式决策的AHP模型 |
8.1 3G牌照发放的方式 |
8.2 中国3G牌照发放方式决策的AHP模型 |
8.2.1 层次分析法(AHP)简要介绍 |
8.2.2 中国3G牌照发放方式决策的AHP模型构造与求解 |
9.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重庆铁通本地电话网的组网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概况 |
1.2.2 电话网网络结构 |
1.2.3 网络智能化理论模型和逻辑构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章节安排 |
2 现代电话网 |
2.1 概述 |
2.2 电话网的网络结构 |
2.2.1 网络拓扑结构 |
2.2.2 本地网的基本结构 |
2.2.3 二级结构的本地网网路组织 |
2.2.4 多运营商时电话网的组网方式 |
2.3 话务量 |
2.3.1 话务量的基本概念 |
2.3.2 中继电路数量的计算 |
2.4 铁通电话网的组网优化原则 |
2.4.1 本地网总体发展策略 |
2.4.2 本地电话网规模的划分 |
2.4.3 本地电话目标网网络结构 |
2.4.4 本地电话网优化原则 |
2.4.5 交换设备优化原则 |
2.4.6 局所设置原则 |
2.4.7 端局的设局原则 |
2.4.8 端局间直达电路的设置 |
2.4.9 窄带接入建设原则 |
2.5 网络智能化 |
2.5.1 固话运营商所面对的市场环境及挑战 |
2.5.2 网络智能化是推动固话业务创新的有力手段 |
2.5.3 固定网络的突破—全网智能化 |
2.5.4 全网智能化带来的竞争优势 |
2.6 发展方向 |
3 重庆铁通电话网现状 |
3.1 研究背景 |
3.1.1 地理位置 |
3.1.2 社会经济状况 |
3.1.3 铁通重庆分公司发展状况 |
3.2 网络现状 |
3.2.1 概况 |
3.2.2 网络结构 |
3.2.3 路由组织 |
3.3 话务流量 |
3.4 运行维护 |
3.5 存在问题 |
3.6 铁通一机双网技术 |
3.6.1 前言 |
3.6.2 解决方案 |
3.6.3 应用意义 |
3.7 其他运营商组网情况 |
3.8 重庆铁通电话网优化原则 |
4 重庆铁通电话网组网及优化研究 |
4.1 重庆铁通组网及优化研究考虑的主要问题 |
4.1.1 机型选择 |
4.1.2 局所设置的选择 |
4.1.3 网络结构的选择 |
4.1.4 中继数量的选择 |
4.1.5 网络智能化的考虑 |
4.2 重庆铁通电话网的优化解决方案 |
4.2.1 减少端局的数量,改造部分端局为模块局 |
4.2.2 实现端局双归属,取消端局间的直达电路 |
4.2.3 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中继数量调整 |
4.2.4 升级关汇混合局为业务交换中心 |
4.2.5 根据实际需要,对关汇混合局进行关汇分离 |
4.2.6 关汇混合局分离前的优化网络拓扑图 |
4.2.7 关汇混合局分离后的优化网络拓扑图 |
4.3 端局的优化改造 |
4.3.1 两路口端局优化方案 |
4.3.2 西政新端局方案 |
4.3.3 重庆南端局优化方案 |
4.3.4 涪陵等6 个端局优化方案 |
4.3.5 永川端局优化方案 |
4.3.6 北碚端局优化方案 |
4.3.7 万州端局优化方案 |
4.4 实施网络智能化后对端局的数据处理 |
4.4.1 局内呼叫 |
4.4.2 Centrex 处理 |
4.5 优化效果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四、我国本地电话网发展的回顾及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D]. 于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2]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研究[D]. 黄秀清.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1)
- [3]我国电信市场有效竞争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代锐. 北京邮电大学, 2010(12)
- [4]中国电信市场重组中的竞争与垄断 ——基于T-S(S)-C-P理论框架的分析[D]. 杨灵. 辽宁大学, 2009(01)
- [5]电信业网络接入定价研究[D]. 张振岩. 南京财经大学, 2009(S2)
- [6]中国电信产业的网络瓶颈、策略性行为与接入管制[D]. 程肖君. 浙江财经学院, 2009(10)
- [7]交换系统计费检测技术的研究[D]. 莫营. 吉林大学, 2008(07)
- [8]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的有效竞争研究[D]. 李荣华. 中南大学, 2008(12)
- [9]电信竞争的形成 ——机理、路径与管制治理[D]. 王伯成. 暨南大学, 2006(06)
- [10]重庆铁通本地电话网的组网及优化研究[D]. 贺晓燕. 重庆大学,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