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心涤痰汤治疗痰火内扰型广泛性焦虑症40例(论文文献综述)
陶冬艳[1](2021)在《柴芩温胆汤治疗焦虑相关性失眠(肝郁痰热型)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柴芩温胆汤治疗焦虑相关性失眠(肝郁痰热型)的临床疗效,为治疗焦虑相关性失眠提供辨证及治疗思路,促进中医药在防治焦虑与失眠方面发挥更卓越更广泛的作用。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0例)给予阿普唑仑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柴芩温胆汤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PSQI评分、HAMA焦虑量表评分、中医证侯积分的改善情况,通过统计学分析对比治疗前后数据,分析两组有无差异,同时监测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及心电图等的变化,以评估药物安全性,综合客观评价柴芩温胆汤治疗肝郁痰热型焦虑相关性失眠的临床效果。结果1.治疗前两组一般资料即年龄、性别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从两组性别、年龄构成方面可以看出该病患者多为女性,患病年龄多集中在中老年,且有年轻化趋势。治疗前两组的PSQI评分、HAMA焦虑量表评分及中医证侯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显示,两组的PSQI评分、HAMA焦虑量表评分及中医证侯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P<0.05,说明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前后两组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的PSQI、HAMA焦虑量表评分及中医证侯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在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两组的中医证侯积分组间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疗程结束后,治疗组PSQI评分、HAMA焦虑量表评分、中医证侯积分有效率分别为97.3%、97.3%、94.7%,对照组PSQI评分、HAMA焦虑量表评分、中医证侯积分有效率分别为88.9%、83.3%、77.8%。可见,在三项主要观察指标中,治疗组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4.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适症状。结论与单纯应用阿普唑仑相比,柴芩温胆汤联合阿普唑仑能更好的改善肝郁痰热型焦虑相关性失眠患者的症状,尤其在降低患者中医证侯积分方面有显着优势,说明柴芩温胆汤在治疗该病方面能够协同阿普唑仑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从本研究还可以看出,女性及中老年易患此病,且患病有年轻化趋势。两组安全性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李金懋[2](2021)在《李平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的信息挖掘及连夏宁心方的机制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1.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对李平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的用药规律进行探究,分析其常用药对,总结治疗心律失常的核心方,总结整体的治则治法,为中医治疗心律失常提供可能的优质方案,为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提供方向,为进一步探索作用机制做基础。2.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清热化痰法治疗心律失常痰热证的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估,同时对不适合进行Meta分析的研究进行定性分析。本研究为客观评价清热化痰法对心律失常的疗效提供循证医学依据。3.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以清热化痰为法的连夏宁心方治疗心律失常的机制进行预测,为今后中医药防治心律失常的研究方向和临床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同时试图从分子机制的角度分析中医证候的本质。研究方法:1.数据挖掘筛选李平教授使用中药治疗心律失常的记录全面的门诊病历,进行数据标准化,利用Excel录入、校对,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的软件平台V2.3.8和网页平台对纳入的病历进行清洗、建库、数据再次标准化、分析与挖掘。通过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点式互信息等分析方法对李平教授的常用药对以及治疗心律失常的核心方进行挖掘与探索。2.Meta分析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全部公开发表的关于清热化痰法治疗心律失常痰热证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用R软件(metafor软件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森林图呈现,用漏斗图、Egger检验分析文献是否存在发表偏倚,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估结论的稳健性。2.网络药理连夏宁心方是通过数据挖掘获取的治疗心律失常痰热证的核心方,也是李平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的经验方,由黄连温胆汤化裁而来,可以作为清热化痰法的代表方,包括姜半夏、黄连、陈皮等9味药。通过网络药理的研究方法,初步研究这9味中药对心律失常作用的相关的成分、靶点及信号通路,为后期研究中药治疗心律失常机制等基础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并试图解释心律失常痰热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结果:1.李平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的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244个病历,其中痰热证占比54.92%、气滞血瘀证和痰瘀互结证占比均为15.57%。共涉及195种中药,李平教授用药以寒凉为主,辅以温平,注重甘缓及辛开苦降配伍,同时心肺、脾胃同调,且重视气机的调节。药物频次不低于20的一共有32味,其中郁金、茯苓、石菖蒲、竹茹、陈皮、姜半夏、黄连、麸炒枳壳、首乌藤的的频次明显较高。聚类分析发现10种药物搭配:郁金、石菖蒲;川芎、葛根;茯神、炙远志;姜半夏、茯苓、陈皮;首乌藤、竹茹、黄连;麦冬、醋五味子、太子参;柏子仁、当归、炒酸枣仁;柴胡、龙骨、牡蛎;党参、黄芩、桂枝;煅紫石英、甘松、白芍、地龙、红景天。通过关联规则与点式互信息共总结3首李平教授治疗心律失常核心方,分别是针对痰热证的连夏宁心方、针对气滞血瘀证的核心方以及针对气阴两虚证的核心方。2.清热化痰方药治疗心律失常痰热证的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7项研究,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清热化痰方药治疗室性早搏、房颤以及未明确类型的心律失常患者在提高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的单纯西医常规治疗,且具有显着差异(P<0.05)。同时发现清热化痰法在治疗室早方面显着优于房颤;发现单独使用中药在改善心电图疗效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而中西药联合使用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更具优势。3.连夏宁心方干预心律失常的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检索连夏宁心方中9味药材的成分,筛选获得57种活性成分及198个节点;检索到1229个心律失常靶点,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构建后最终得到药物-疾病共同相关的53个靶点,共同靶点进行生物学功能以及信号通路富集,得到15条通路,35个基因靶点,27种活性成分。整合通路进一步筛选出7个通路,8个核心靶点,17种活性成分,并进行可视化处理。研究结论:数据挖掘提示连夏宁心方是李平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痰热证的核心方。Meta分析结果提示清热化痰方药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心律失常痰热证疗效确切,对比单纯使用常规西药治疗有一定的优势,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连夏宁心方治疗心律失常痰热证的立法正确。网络药理研究初步揭示了连夏宁心方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成分和潜在靶点,推测连夏宁心方可能是以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信号通路为主的信号通路网来干预心律失常的,其主要效应是对离子通道以及组织结构的调节,同时也对脂质代谢、炎症反应有影响。其主要靶点为MMP9,次要靶点为PIK3CA;ESR1和SRC为雌激素通路的辅助靶点;ACHE、CHRM1为信号传递的辅助靶点;PTGS2是炎性反应辅助靶点;HMGCR为血脂调节的辅助靶点。清热化痰法治疗室性早搏的优势可能与多通路的最终效应为L型Ca2+通道(L-type Calcium Channel,LTCC)有关。
耿琦,蒋健[3](2020)在《郁证发微(五十一)——郁证痰湿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郁痰是指由情志不遂所致痰证或郁证性病证。七情不遂是产生郁痰的原发病因,气机郁滞为郁痰形成的基本病机;郁痰既是七情不遂气机郁滞的病理产物,又是引发郁证性病证的继发病因。郁痰临床表现纷繁多彩,百病丛生,包括情志类和(或)涉及多脏腑、多系统的躯体类表现。"怪症必有痰"多为具有郁痰病机的郁证表现。部分郁痰可能为隐性郁证。解郁理气化痰是治疗郁痰的主要方法,代表方包括半夏厚朴汤类、加味二陈汤类及理气化痰类。治疗郁痰从痰论治即是从郁论治。对疑难杂(怪)症常规辨证论治难以取效时,毋忘郁痰的可能性而不妨试从郁痰论治。
关仁杰[4](2020)在《连龙安神汤治疗心肝火旺型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统计患者治疗过程中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中医证候量化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积分的变化情况,进行数据分析,评估连龙安神汤治疗心肝火旺型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心肝火旺型广泛性焦虑症(GAD)受试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周期4周,每2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组:给予连龙安神汤(每日1剂,200ml水煎服,早晚两次分服)联合阿普唑仑(口服,0.4mg,睡前服用,每日1次),对照组:阿普唑仑(口服,0.4mg,睡前服用,每日1次)。观察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时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中医证候量化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的积分情况,运用SPSS 26.0进行数据分析以评价连龙安神汤的临床疗效。结果:1、本次研究共入组80例患者,最终共76例完成研究并纳入最终疗效分析,两组病例经统计检验,在性别、年龄、病程长短以及四项量表治疗前评分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两组病例具有可比性。2、治疗前后HAMA量表评分比较:两组积分均下降,治疗2周时,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4周时,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观察组在治疗4周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2.11%,治愈率13.16%,对照组总有效率84.21%,治愈率5.26%,说明观察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3、治疗前后中医证候量化表评分比较:两组积分均下降,治疗2周时,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4周时,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观察组在治疗4周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治愈率18.42%,对照组总有效率89.47%,治愈率7.89%,说明观察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4、治疗前后PSQI量表评分比较:两组积分均下降,治疗2周时,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4周时,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观察组在治疗4周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2.11%,治愈率15.79%,对照组总有效率81.58%,治愈率7.89%,说明观察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5、治疗前后SAS量表评分比较:两组积分均下降,治疗2周时,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4周时,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观察组在治疗4周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2.11%,治愈率15.79%,对照组总有效率84.21%,治愈率5.26%,说明观察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6、本次研究共18例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5例,发生率为13%,对照组出现13例,发生率为34%,说明观察组对比对照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结论:本次研究证实了连龙安神汤联合西药治疗心肝火旺型GAD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焦虑相关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自信心有着极大的帮助,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喻松仁,舒晴,王萍,程绍民[5](2016)在《从温胆汤及类方看痰病论治》文中研究表明温胆汤已被视为"治痰"的基础方,包括由其衍生而来的类方,临床上已被广泛用于痰病。笔者从温胆汤成因与方论、及其类方方论和临床运用等方面进行深入阐述,认为临证时要知"温胆"之常而达"痰证"之变,须以原方为基、类方为变,灵活把握,方能取得较好效果。
司维[6](2014)在《从心论治广泛性焦虑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文献研究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常表现为无明显原因和固定内容的担心,伴有明显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患者多以睡眠障碍为主诉,经常或持续地出现无明确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对事物过度担心和烦恼,常常伴有抑郁和精神衰弱等神经症性症状。通过文献研究发现,数十年来GAD发病机制的研究方向已从以神经内分泌改变为主导转变为以遗传学、神经结构为研究热点。常用的西药包括传统抗焦虑药物及抗抑郁药。西药疗效肯定,但同时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停药困难症状易反复、起效较慢、患者耐受性及新型抗焦虑药物价格昂贵等缺点,患者依从性差,难以坚持,这些情况使得很多患者转而寻求中医学的帮助,受到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的重视。中医学历史悠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以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为其特色,虽然中国古代并无广泛性焦虑的病名,也无针对广泛性焦虑辨证的系统方法,但中医在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相关疾病和症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周绍华治疗广泛性焦虑的临床经验丰富,对于广泛性焦虑的病因病机有深刻的认识。周绍华教授从医50余年,经历社会变革,发现进十年广泛性焦虑的诊断逐年上升,与几十年前相比,到医院就诊的人群不再以肝郁气滞型患者为主,而是逐渐转化为因精神紧张,过度思虑导致焦虑产生。思虑过度、耗损心阴、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可导致心神失常,出现焦虑紧张、情绪不宁、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心阴不足,心火偏亢,而出现心烦易怒、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脉细数等症状。基于上述病机,导师选用天王补心丹加减化裁治疗心阴亏虚型广泛性焦虑。加减天王补心丹治疗心阴亏虚型广泛性焦虑是导师周绍华教授基于“心主神明”理论,经过长年的临床实践,提炼出“广泛性焦虑从心治”学术思想的体现。第二部分:加减天王补心丹治疗心阴亏虚型广泛性焦虑临床研究1研究目的:本研究运用临床对照研究的方法对加减天王补心丹治疗心阴亏虚型广泛性焦虑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对神经内分泌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探索,旨在验证导师从心论治广泛性焦虑的学术思想,验证其正确性,临床实用性,探索其对神经内分泌、神经递质方面的影响,体现中医药治疗广泛性焦虑的优势。2研究方法该研究为探索性病例研究,随机、阳性药对照试验。所有病例来源于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一科门诊病人,总共88例。病例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Ⅲ)广泛性焦虑的诊断标准。(2)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分,且焦虑心境(第1项)得分>2分,抑郁心境(第6项)得分<2分:(3)年龄18-65岁。(4)中医辨证属心阴亏虚型。(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分。中药组:给予加减天王补心丹方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口服,每次服用200ml。中药处方:酸枣仁30g,柏子仁10g,麦冬12g,生地15g,当归12g,玄参10g,丹参30g,党参15g,五味子6g,远志6g,茯神30g,夜交藤30g,柴胡l0g,香附10g,合欢花12g,玫瑰花10g,代代花10,生龙齿30g,珍珠粉3g。西药组:给予帕罗西汀(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商品名赛乐特,规格20mg*10片)口服,每日早晨服用20mg,一天一次;疗程:两组疗程均为4周。试验期间不得服用其它镇静剂、抗焦虑剂和抗抑郁剂。观测指标: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痫程、合并症、HAMA量表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等,并在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第2周、第4周各填写一次观察表,记录症状、HAMA量表积分、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等情况,疗程结束后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和组问对照,判定疗效。分析中药组患者疗前疗后血浆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的变化。疗效判定标准:1、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HMAM评分<7分或评分下降≥75%;显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HMAM评分下降≥50%且<75%;有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HMAM评分下降≥25%且.<50%;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HMAM评分下降<25%。2、中医证候量表:治愈:治疗前后积分减分率≥95%;显效:治疗前后积分减分率<95%且≥70%;有效:治疗前后积分减分率<70%且≥30%;无效:治疗前后积分减分率<30%。3研究结果共纳入88例患者,80例患者完成试验,8例患者剔除。80例广泛性焦虑患者女性60人,男性20人,女性患者占75%,男性患者占25%,男女比例约为1:3,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发病年龄方面,8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7.825±10.032岁,男性主要分布在35-55之间,女性则有随年龄升高发病逐年升高的趋势,50岁以上占女性患者的50%。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上无差异。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分析:治疗前后各组组内HAMA积分变化统计学差异明显,表明两组治疗广泛性焦虑均有效。两组间比较,总有效及HAMA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提示总有效率相当。在治疗两周这个时间点,两组的HAMA总积分水平、HAMA精神性焦虑积分,有明显差异,提示中药组在2周内开始有明显效果,起效比西药组快。中药、西药对于躯体性焦虑均有显着治疗效果,对于HAMA躯体焦虑积分,治疗四周后乃至治疗过程中此差距并无大的变化,因此说明中西药对于躯体性焦虑积分的降低作用相似。中医证候积分分析:治疗前后两组自身前后对照,P<0.01,提示两组治疗心阴亏虚型广泛性焦虑均有明显效果。治疗2周,4周,两组间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均有统计学差异,提示中西药对于中医症候积分的降低都有着明显效果,但是中药比西药起效更快更早,在前两周已经应经成功地将中医症候积分降在20分以下。治疗2周,两组中医核心证候积分比较P<0.01,提示中药组对于中医核心症状的治疗起效比西药组快。治疗4周,两组中医核心证候积分及减分率比较P>0.05,提示在4周时,中药组和西药组对于中医核心症状的疗效相当。在治疗2周,两组中医次要症状积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中药组积分显着低于西药组,两组减分数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4周,中医次要症状积分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两个时间点比较,中药组中医次要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西药组,提示中药治疗对于广泛性焦虑患者口干、五心烦热、盗汗、头晕、便秘等症状有明显改善,且疗效优于西药组。睡眠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失眠症状的积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提示两组用药均对睡眠有改善。组间比较,治疗2周时两组睡眠积分比较P<0.01,中药组明显低于西药组,提示2周时,中药组睡眠改善比西药组明显。治疗4周两组间睡眠评分对比P>0.05,提示在4周时,中药和西药对睡眠改善疗效相当。实验室数据分析:中药组治疗前后分别空腹采血检查血清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中药组治疗前后血清COR、NE、5-HT水平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中药组治疗前血清ACTH、AD水平P>0.05,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分析:本次研究方案设计时已考虑到可能出现的西药对照组不耐受情况,原本设计88例患者,按可能出现10%脱落计算,其中80例患者完成试验,8例剔除。4例为中药组患者,因外地患者不能复诊,西药组4例患者因未按医嘱服药,自行加用其他中成药及安眠药而剔除,究其原因是由于自行研读对照组帕罗西汀药物说明书,认为其“副作用”很大而未按医嘱服药。完成实验的40例西药组患者中,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4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2例患者出现便秘,3例患者出现腹泻,2例患者出现头晕,2例患者出现烦躁,2患者出现心悸,1例患者出现食欲减退,1例患者出现嗜睡,1例患者出现口干,不良反应发生率22.5%,提示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高于中药组。其不适反应可在用药2周到3周时自行缓解,其治疗作用逐渐明显。本次研究中,单纯使用中药的患者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中药组40例患者均可按照医嘱服药,其依从性高于西药组,起效快,2周时从焦虑心境、睡眠、躯体不适各方面均有明显效果,增加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4分析与讨论4.1从心论治广泛性焦虑学术思想建立的依据“心主神明”是从心论治广泛新焦虑学术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医学认为“心主神明”,把情志病与心紧密相连。周师认为精神压力过大,过度思虑,这些外界不良刺激首先作用于心,损伤心神,暗耗阴血阴精,使得心失所养而引发一系列症状。中医学理论认为心主神明的功能有赖于心阴、心血的充足。心主神明的物质基础为心血。思虑过度耗伤心阴心血,导致心神失养是病机关键。心阴不足,子病及母,肝脏调理气机的功能失调引起肝郁气滞。肝郁气滞也是广泛性焦虑中常出现的病机,且这个病理机制几乎在每个焦虑的证型中均有体现。但是肝郁气滞只是该病的标,其本在于阴血的亏虚,而心阴亏虚即是肝郁气滞的源头所在,因此治疗时当以滋养心阴心血为切入点,配合疏肝解郁的方法方能事半功倍。广泛性焦虑患者临床症状可分为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两个方面,精神性焦虑方面主要表现为焦躁不安、心烦、担心、失眠等,躯体焦虑主要表现为伴有明显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常出现心悸、潮热汗出、便秘、乏力、健忘等,这些临床症状与心阴亏虚证最为相符。4.2加减天王补心丹为学术思想代表性方剂的依据保证心主神明功能的物质基础即心阴及心血为治疗核心,以滋补心阴为切入点治疗广泛性焦虑是有据可依的,也成为周老治疗广泛性焦虑的基本治疗大法。导师自创的以滋补心阴为核心,佐以清热安神、疏肝解郁、重镇定惊为功效的加减天王补心丹治疗心阴亏虚型广泛性焦虑。因此认为加减天王补心丹治疗广泛性焦虑是周老从心论治该病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并作为代表方进行了临床研究。总结加减天王补心丹的用药特点:(1)心阴为心主神明的物质基础,滋补心阴,养心安神为治疗核心;(2)配伍严谨,全方共奏滋阴清热、益气宁心、疏肝解郁、重镇安神之功;(3)所用疏肝理气药均为性凉、寒之品,避免了理气药性温伤阴化燥之弊,更多的选用花类药,花香沁人心脾,具有悦心安神之功;(4)加用生龙齿、珍珠粉取其清热除烦镇心安神之效。4.3加减天王补心丹体现从心论治广泛性焦虑的优势结合研究结果,加减天王补心丹治疗广泛性焦虑是安全有效的,体现了从心论治广泛性焦虑的临床优势:(1)西药通常在2-4周起效,达到最佳治疗效果需要4周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可能产生很多不良反应,影响了患者的治疗,这是目前西药治疗该病的盲区。与西药在起效之前可能出现多种不良反应的缺点相比,应用加减天王补心丹治疗该病有明显的优势,在治疗2周时已经明显起效,且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高,患者的依从性及耐受性高。(2)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心阴亏虚型广泛性焦虑患者,运用中药天王补心丹为主方加减化裁,针对性强,起效时间早,改善睡眠作用发挥较早,可增强患者治疗该病的信心,便于该病的持续治疗。对于符合心阴亏虚型证候诊断的患者,效果显着。在中医证候量表中体现了中药治疗该病伴随躯体症状的优势,这一点是更是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性。(3)中药组治疗前后5-HT、NE、COR有明显变化,提示其在改善焦虑状态的同时对神经内分泌、神经递质方面发挥作用。从而也从神经内分泌、神经递质方面验证了其为治疗广泛性焦虑的有效方剂。加减天王补心丹可以改善心阴亏虚型广泛性焦虑的临床症状,是治疗心阴亏虚型广泛性焦虑的有效方药,证实了导师从心论治该病的正确性。加减天王补心丹2周内起效,在改善睡眠作用方面有优势,填补了西药抗焦虑治疗的盲区,即起效慢,早起不良反应较多。加减天王补心丹治疗阴虚内扰型广泛性焦虑未发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该方对于GAD患者神经内分泌、神经递质有影响,为进一步研究中药抗焦虑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室数据。
张晗[7](2014)在《天王补心汤加减治疗心阴不足型广泛性焦虑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1.研究背景:近些年来,随着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的思想负担也随之加重,身心健康受到威胁。目前广泛性焦虑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引I起国内外学者对广泛性焦虑的广泛关注。西医主要使用药物干预治疗,但现有药物因存在依赖性、起效缓慢、副作用大、费用高等缺陷,致使患者依从性差,临床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通过导师毛丽军主任医师多年总结名老中医周绍华主任治疗广泛性焦虑的临床经验,并在“十一五”课题用数据挖掘方法在其中挖掘出治疗心阴不足型广泛性焦虑的有效方剂及常用中药,辨证加减组成天王补心汤加减方。本研究通过中医临床研究进一步明确此方治疗心阴不足型广泛性焦虑的临床疗效,体现中医治疗广泛性焦虑的优势,为研发抗焦虑新中成药提供临床参考资料。2.临床研究:目的:评价天王补心汤加减方治疗心阴不足型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同时通过分析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积分、PSQI量表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明确天王补心汤加减方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作用特点。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门诊符合广泛性焦虑症心阴不足型患者108例随机分成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组。中药组给予天王补心汤加减每日一剂,早晚两次口服;西药组给予西药帕罗西汀口服(20mg, qd8am);中西药组给予天王补心汤加减每日一剂及帕罗西sT-口服(20mg, qd8am)。共观察8周。在治疗前分别记录每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测定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积分、ZUNG氏焦虑自评量(SAS)积分、PSQI量表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等,并在治疗前和开始治疗后第4周、第8周各进行一次测评填写观察表,记录症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积分、ZUNG氏焦虑自评量(SAS)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等。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数据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并判定疗效。同时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安全性。结果:1.三组总共纳入108例病例,1例脱落,1例剔除,最终进入最后统计的病例共107例,其中,中药组36例,西药组36例,中西药组35例。2.HAMA评分情况:中药组治愈6例,显效17例,有效8例,无效5例,治愈率为16.67%,总有效率为86.11%;西药组治愈5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6例,治愈率为13.89%,总有效率为83.33%;中西药组治愈14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3例,治愈率为40.00%,总有效率为91.43%。三组组内治疗前后HAMA量表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三组治疗方法均可降低广泛性焦虑的HAMA评分。三组间总有效率相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方面比较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药组与西药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中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中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西药组治愈率均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中药组治愈5例,无效7例,治愈率13.89%,有效率为80.56%;西药组治愈4例,无效8例,治愈率11.11%,总有效率77.78%;中西药组治愈8例,无效4例,治愈率22.86%,有效率为88.57%。三组组内内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三组有效率、治愈率经检验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三组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疗效相当。改善中医证候核心症状:心烦、急躁易怒、失眠多梦方面,其中,心烦和急躁易怒两个核心症状方面,三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眠多梦方面,三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治疗前后积分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组与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治疗前后积分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西药组在改善睡眠方面疗效更优。4.本研究中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共1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2%。中药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出现,西药组有1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56%;中西药组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11.43%。三组组间比较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中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中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高于中药组与中西药组。结论:1天王补心汤加减可以改善心阴不足型广泛性焦虑的临床症状,是治疗心阴不足型广泛性焦虑的有效方药。2天王补心汤加减与帕罗西汀合用治愈率优于单纯使用帕罗西汀,且在改善本病失眠症状方面疗效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3天王补心汤加减治疗心阴不足型广泛性焦虑未发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与西药帕罗西汀合用可降低帕罗西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戴景超[8](2013)在《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内扰型广泛性焦虑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1.研究背景:广泛性焦虑症是目前临床的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主要采用SSRI类及苯二氮卓类治疗,但这些药物存在着副作用大、价格昂贵、依从性差等缺点。而中医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肯定,其不良反应少、无成瘾性、不易复发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课题通过导师毛丽军主任医师多年总结出的名老中医周绍华主任治疗广泛性焦虑的临床经验,并在十一五课题用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名老中医周绍华教授临床经验中挖掘出治疗痰热内扰型广泛性焦虑的有效方及常用中药,辨证加减组成温胆汤加减方。本研究应用中医临床研究的科学方法进一步验证其临床疗效,旨在提供中医药治疗广泛性焦虑的方法,体现中医治疗广泛性焦虑的优势,为抗焦虑新中成药的研发提供参考。2.临床研究: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温胆汤加减与西药帕罗西汀及中西药结合治疗作对比,客观评价温胆汤加减治疗广泛性焦虑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的改善及其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组。中药组给予温胆汤加减每日一剂,早晚分两次口服;西药组给予帕罗西汀(20mg, qd8am)口服;中西药组给予温胆汤加减每日一剂及帕罗西汀(20mg, qd8am)口服。共观察4周,每组患者在治疗前详细记录每个病人性别、年龄、病程、HAMA量表积分、SAS量表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等,并在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第2周、第4周各填写一次观察表,记录症状、HAMA量表积分、SAS量表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等情况。疗程结束后进行自身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判定疗效。同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以评价其临床安全性。结果:1.三组共纳入90例病例,3例脱落,1例剔除,最终进入最后疗效统计的共89例病例。2.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疗效分析,89例患者共治愈20例,无效10例,治愈率22.47%,总有效率88.76%。中药组治愈6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4例,治愈率20.00%,总有效率86.67%;西药组治愈3例,显效19例,有效2例,无效5例,治愈率10.34%总有效率82.76%;中西药组治愈11例,显效16例,有效2例,无效1例,治愈率36.67%,总有效率96.67%。三个组组内治疗前后HAMA量表积分变化有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三组均可有效治疗广泛性焦虑。三组间总有效率相当,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治愈率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治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与中西药组治愈率统计学没有差异(P>0.05),中西药组与西药组治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中西药组治愈率高于西药组。治疗前后三组间躯体性焦虑减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两两比较,中药组与西药组躯体性焦虑减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西药组与西药组躯体性焦虑减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西药组与中药组躯体性焦虑减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中西药组在改善躯体性焦虑方面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中药组治愈2例,无效3例,治愈率6.67%,总有效率90.00%;中西药组治愈2例,无效1例,治愈率6.67%,总有效率96.67%。中药组与中西药组组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有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两组有效率、治愈率经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中药组与中西药组疗效相当。中医证候核心症状恐惧惊惕、心烦易怒、心悸、失眠多梦方面治疗前后组内变化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治疗期间,中药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出现,西药组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31.03%;中西药组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三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两比较显示,中药组与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西药组与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与中西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温胆汤加减可以改善痰热内扰型广泛性焦虑的临床症状,是治疗痰热内扰型广泛性焦虑的有效方药。2.温胆汤加减与帕罗西汀合用治愈率优于单纯使用帕罗西汀,且在改善痰热内扰型广泛性焦虑患者的躯体性焦虑方面疗效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3.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内扰型广泛性焦虑未发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与西药帕罗西汀合用可降低帕罗西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刘军[9](2012)在《电针焦虑方治疗中风后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提出背景中风是指现代西医学中的脑血管病,中风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及致死率都很高,占我国人口死因的第二位。中风后焦虑障碍是脑血管病常见的长期并发症,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其发病率为20-40%。该病是一种常见和持久的痛苦,尤其是中度以上的中风后焦虑,直接干扰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躯体、认知功能恢复,甚至可引起再发。因此,及早关注及治疗中风后焦虑将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及改善功能恢复,并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近10年来,中风后情绪障碍成为专科医生研究的热点,中风后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相对较为成熟,中风后焦虑障碍的研究较少,也较不完善。国外的研究多集中在西药的疗效、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以及对躯体功能恢复干预方面的研究。由于西药的副作用大,起效慢,需长期服用,撤药困难,价格较贵,依从性差等多方面原因,使得患者多数不愿接受规范的西药抗焦虑治疗,往往贻误病情。因此寻找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易接受的治疗手段势在必行。相对于西药而言,针刺治疗立足于整体脏腑调节,即可调节情绪,又可改善情绪导致的躯体症状,且躯体症状的改善有可能先于情绪症状,而西药治疗恰恰相反,一定是通过改善情绪继而改善由此引起的躯体症状。并且针刺还具有简便易行、无依赖、安全易接受等特点。不同于由东方病耻感引起的对药物的抵触心理,多数焦虑患者对针刺易于接受,尤其是中风后患者。通过近10年的文献复习发现目前多数研究存在样本量偏小,观察项目有限,未规范随机等问题。未见到针药对比的起效时间及随访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对电针焦虑方治疗焦虑的近期疗效,起效时间、随访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所有病人均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病房2010年10月—2012年2月的住院中风患者,共筛选患者672例,符合入选标准140例,进行随机分入焦虑穴方组70例,药物组70例。焦虑穴方组取穴为:百会、印堂、四神聪、太阳、内关、神门。于双太阳穴,百会及印堂穴针柄连接G6805治疗仪两电极,高频100HZ,连续波形,电流幅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每周五次,疗程共四周。药物组:规范化口服SSRI盐酸帕罗西汀片,10mgQD,4天后服20mg QD。疗程共四周。两组的基础治疗一致,西药治疗均采用脑血管病的规范治疗,基础础针灸治疗以改善肢体功能为主,不取头部穴位及神门、内关穴。在治疗第一、二、四周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中风后焦虑的近期疗效、起效时间,同时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中三因子评分来细化评估焦虑穴方组的优势所在。在第四周末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疗效指数(CGI-EI)评价两组的疗效指数,应用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BI)评估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躯体功能恢复情况。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以电话随访的方式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中期疗效评估。对入组患者性别、年龄、婚况、病程、陪护人员、家庭经济状况、患者文化程度等方面进行焦虑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对比。结果1.近期疗效总共纳入140例患者,其中焦虑穴方组70例,脱落2例;药物组70例,脱落7例。故最终完成观察焦虑穴方组68例,药物组63例。焦虑穴方组与药物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重等方面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基线一致,具可比性。焦虑穴方组总有效率为84.3%,药物组总有效率为82.9%,两组对比疗效相当(P>0.05)。焦虑穴方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明显下降,经配对t检验,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01),说明电针对于改善焦虑方面疗效肯定。药物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对比,经独立样本t检验,无显着差异(P>0.05),表明两组疗效相当。HAMA中包含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睡眠因子等三个因子,可以通过两组对三个因子的影响程度来明确电针焦虑方在治疗焦虑方面的优势所在。精神性焦虑因子、睡眠因子方面焦虑穴方组与药物组治疗前后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两组间在治疗后无显着性差异(P>O.05),说明疗效相当。躯体性焦虑因子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疗后呈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焦虑穴方组在治疗躯体性焦虑方面较药物有一定优势。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是患者自评量表,旨在从患者角度评估疗效。焦虑穴方组及药物组治疗前后SAS评分均明显下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西组治疗后对比,无显着差异(P>0.05),表明两组疗效相当。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疗效指数(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 CGI-EI)两组对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焦虑穴方组在疗效指数方面有优势。BI评分反映了中风患者躯体功能恢复的程度,两组治疗前后BI评分均有显着提高,具备显着性差异(P<0.05),但两组间疗后对比不具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对患者的躯体功能恢复改善程度相当。对焦虑穴方组及药物组BI评分的提高与HAMA减分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两组均有相关性,具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BI评分提高者焦虑疗效好。2.起效时间研究焦虑穴方组与药物组治疗2周后,两组HAMA评分较之疗前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焦虑穴方组评分下降显着,与药物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焦虑穴方组起效快。焦虑穴方组与药物组治疗2周后,两组SAS评分较之疗前均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焦虑穴方组评分下降显着,与药物组比较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焦虑穴方组起效快。焦虑穴方组与药物组治疗1周后,躯体性焦虑因子焦虑穴方组较疗前即呈现显着性差异(P<0.05),2周时呈极显着差异(P<0.01)且与药物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焦虑穴方组在改善躯体焦虑方面1周即起效,较药物组有优势。在精神性焦虑因子方面两组均于2周时较疗前评分出现显着性差异(P<0.05),且焦虑穴方组下降明显,组间对比呈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焦虑穴方组起效快。在睡眠因子方面两组均于两周起效(P<0.05),且疗效相当(P>0.05)3.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随访研究随访病例焦虑穴方组脱落8例,药物组脱落10例。其中14例为联系方式有误,另焦虑穴方组及药物组分别有2例拒绝受访。故最终完成观察焦虑穴方组60例,药物组53例纳入统计。焦虑穴方组与药物组在3个月和6个月的HAMA评分分别与治疗前相比仍具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治疗1个月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在半年内焦虑疗效仍就维持。两组患者在3个月及6个月的HAMA评分的组间对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两组患者在半年内的焦虑疗效相当。4.焦虑症状的相关因索分析中风后焦虑的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女性、年龄大于55岁、离异/丧偶者,家庭人均收入低、文化程度高者焦虑程度较高(P<0.05)。而病程、陪护等因素与焦虑病情程度无相关(P>0.05)。5.安全性评价采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在研究过程中,药物组共有16例出现副反应(其中9例同时出现两种不良反应),占西药组总人数的25.39%,口干出现9例,恶心出现3例,便秘出现6例,头晕出现6例,嗜睡出现1例,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针刺组仅2例出现不良反应,占治疗组总人数的2.94%,头晕2例,均在休息后自行缓解,未出现滞针、断针、感染等不良反应记录。结论电针焦虑方治疗中风后焦虑与药物组近期疗效及中期疗效相当,起效较药物组早,在改善躯体性焦虑方面在疗效和起效时间上均较药物有优势。两组在改善躯体功能障碍方面也疗效相当。焦虑穴方组安全性好于药物组。
王文秀[10](2012)在《温胆片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痰热内扰证)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客观评价温胆片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痰热内扰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黛力新(1片,bid)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温胆片(4片,tid)治疗,共观察6周,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中医临床证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温胆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结果:1.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对照组2周后HAMA积分较治疗前即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4周后HAMA积分也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6周后统计,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7%,两组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积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疗效相似。2.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1.6%,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都有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积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证候积分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积分的变化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单个症状尤其是心烦意乱、焦虑不安、失眠多梦、口干口苦方面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治疗后两组的变化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变化值在其他症状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失眠、口干、轻度震颤及便秘等方面。随着患者服用药物时间的延长,患者的肝肾功能水平无明显降低,心电图无明显变化。研究结论:1.温胆片可以改善广泛性焦虑症(痰热内扰证)的临床症状,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有效方药。2.温胆片在改善广泛性焦虑症(痰热内扰证)患者的心烦意乱、焦虑不安、失眠多梦、口干口苦方面疗效突出。3.温胆片可长期服用,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二、清心涤痰汤治疗痰火内扰型广泛性焦虑症4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心涤痰汤治疗痰火内扰型广泛性焦虑症40例(论文提纲范文)
(1)柴芩温胆汤治疗焦虑相关性失眠(肝郁痰热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比较 |
2 治疗前后PSQI评分分析 |
3 治疗前后HAMA评分分析 |
4 治疗前后中医证侯积分分析 |
5 治疗结束后PSQI疗效分析 |
6 治疗结束后HAMA疗效分析 |
7 治疗结束后中医证侯积分疗效分析 |
8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 国内外对焦虑相关性失眠的研究 |
2 研究思路 |
3 柴芩温胆汤的相关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焦虑相关性失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李平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的信息挖掘及连夏宁心方的机制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系统综述的应用现状 |
1 系统综述的概念 |
2 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
3 Meta分析在中医领域应用现状 |
4 Meta分析在中医心血管领域的应用现状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清热化痰法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1 中西医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 |
2 清热化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 |
3 清热化痰法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
4 清热化痰法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
5 清热化痰法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研究进展 |
6 清热化痰法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李平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用药规律研究 |
1 背景 |
2 目的 |
3 材料与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Meta分析的清热化痰法治疗心律失常痰热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
1 背景 |
2 目的 |
3 材料与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作者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网络药理的连夏宁心方干预心律失常的机制预测研究 |
1 背景 |
2 目的 |
3 材料与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1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1 纳入研究文献特征 |
个人简历 |
(3)郁证发微(五十一)——郁证痰湿论(论文提纲范文)
痰类大概 |
郁痰症因脉治概况 |
郁痰病因病机 |
治疗郁痰代表性方剂及药物 |
1 半夏厚朴汤类(包括四七汤类,计6方) |
2 加味二陈汤类(包括温胆汤、导痰汤类,计14方) |
3 理气化痰类(计7方) |
4 其它(计4方) |
5 郁痰治疗方剂药物组成分析 |
郁痰临床表现特点 |
结 语 |
(4)连龙安神汤治疗心肝火旺型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研究 |
1.1 病名研究 |
1.2 病因病机研究 |
1.3 中医治疗研究 |
2. 西医研究 |
2.1 概念及临床表现 |
2.2 流行病学研究 |
2.3 病因研究 |
2.4 发病机制研究 |
2.5 西医治疗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及方法 |
2. 研究设计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2.6 脱落标准及处理 |
2.7 终止实验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病例分组 |
3.2 治疗方法 |
3.3 合并用药 |
3.4 观察疗程 |
4. 观察项目和疗效评判标准 |
4.1 观察项目 |
4.2 疗效评定标准 |
5. 安全性指标 |
6. 统计方法 |
7. 临床研究结果 |
7.1 两组基线分析 |
7.2 两组疗效分析 |
7.3 安全性观测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研究结果分析 |
1.1 HAMA量表分析 |
1.2 中医证候量化表分析 |
1.3 PSQI量表分析 |
1.4 SAS量表分析 |
1.5 不良反应分析 |
2. 理论依据 |
3. 连龙安神汤组方分析 |
4. 问题与展望 |
4.1 问题 |
4.2 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
附表2: 中医证候量化表 |
附表3: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
附表4: 焦虑自评量表(SAS)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从温胆汤及类方看痰病论治(论文提纲范文)
1 温胆汤方名成因与治痰方论 |
1.1 方名成因 |
1.2 治痰方论 |
2 温胆汤类方治痰方论 |
2.1 十味温胆汤 |
2.2 参胡温胆汤 |
2.3 涤痰汤 |
2.4 清心温胆汤 |
2.5加减温胆汤 |
2.6 蒿芩清胆汤 |
2.7 黄连温胆汤 |
3 温胆汤及类方治痰的现代研究 |
3.1 精神神经系统相关疾病 |
3.2 消化系统相关疾病 |
3.3 循环系统相关疾病 |
3.4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相关疾病 |
4 小结 |
(6)从心论治广泛性焦虑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广泛性焦虑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1 广泛性焦虑的病因病机的文献研究 |
1.1 与广泛性焦虑相关的中医病证 |
1.2 中医学对广泛性焦虑病因的认识 |
1.3 中医学对广泛性焦虑病机的认识 |
2 现代中医学对广泛性焦虑的辨证分型及遣方用药分析 |
2.1 现代中医对证型的研究 |
2.2 广泛性焦虑的中药治疗进展 |
3 从心论治广泛性焦虑的理论依据 |
3.1 导师对广泛性焦虑病因病机方面的认识 |
3.2 加减天王补心丹组方及配伍解析 |
4 天王补心丹相关研究 |
4.1 天王补心丹的来源与组方解析 |
4.2 现代中医对天王补心丹的临床应用 |
4.3 天王补心丹的试验研究 |
综述二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研究进展 |
1 广泛性焦虑障碍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1 遗传因素 |
1.2 神经病理学 |
1.3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神经生化和内分泌研究进展 |
1.4 其他 |
2 广泛性焦虑的西药治疗进展 |
2.1 苯二氮卓类 |
2.2 抗抑郁药 |
2.3 抗精神病药物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诊断标准 |
3.1 西医诊断标准 |
3.2 中医诊断标准 |
3.3 病例纳入标准 |
3.4 病例排除标准 |
3.5 剔除标准 |
3.6 脱落标准 |
4 研究方案 |
4.1 研究分组 |
4.2 治疗方法 |
5 观测指标 |
5.1 疗效性指标 |
5.2 安全性指标 |
6 疗效判定标准 |
6.1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疗效评定 |
6.2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 |
7 统计方法 |
研究结果 |
1 入组资料分析 |
1.1 一般情况比较 |
1.2 治疗前HAMA量表积分比较 |
1.3 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2 临床疗效比较 |
2.1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积分 |
2.2 中医证候量表积分 |
3 实验室指标 |
4 安全性检查 |
5 不良反应观察 |
分析与讨论 |
1 从心论治广泛性焦虑学术思想建立的依据 |
2 从心论治广泛性焦虑的代表方为加减天王补心丹 |
3 加减天王补心丹治疗心阴亏虚型广泛性焦虑的疗效分析 |
4 加减天王补心丹对神经内分泌神经递质的影响 |
5 加减天王补心丹体现从心论治广泛性焦虑的优势 |
参考文献 |
结论 |
1 研究结论 |
2 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件 |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
(7)天王补心汤加减治疗心阴不足型广泛性焦虑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祖国医学对广泛性焦虑的研究概况 |
1.1 本病病名在中国古代医学中的归属 |
1.2 祖国医学对本病临床表现的相关描述 |
1.3 病因病机 |
1.4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治疗 |
2. 现代中医对本病的研究 |
2.1 病因病机 |
2.2 辨证分型及治疗 |
2.3 专方治疗 |
2.4 其他治疗方法 |
3.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研究概况 |
3.1 焦虑症的概念 |
3.2 焦虑症的流行病学特点 |
3.3 病因和发病机制 |
3.4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 |
4. 天王补心汤的相关研究 |
4.1 天王补心汤的古代中医研究 |
4.2 天王补心汤的现代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2. 治疗方案 |
2.1 研究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合并用药 |
2.4 观测指标 |
2.5 疗效评价标准 |
3. 统计方法 |
4. 技术路线 |
研究结果 |
1 基本资料 |
2 入组资料分析 |
2.1 一般情况比较 |
3. 临床疗效比较 |
3.1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比较 |
3.2 焦虑自评量表观察 |
3.3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比较(PSQI) |
3.4 中医证候量表观察 |
4. 安全性检查 |
5. 不良反应观察 |
讨论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疗效分析 |
2.1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分析 |
2.2 焦虑自评量表分析 |
2.3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分析 |
2.4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3. 天王补心汤加减方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理论依据及组方分析 |
3.1 理论依据 |
3.2 组方分析 |
4. 不良反应分析 |
结论 |
1. 研究结论 |
2. 问题及展望 |
2.1 存在的问题 |
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内扰型广泛性焦虑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焦虑症的中医研究 |
1. 古代中医对焦虑症的认识 |
1.1 病名归属 |
1.2 病因病机 |
1.3 焦虑症的中医临床表现 |
1.4 焦虑症的中医治疗 |
2. 现代中医对焦虑症的研究 |
2.1 病因病机 |
2.2 辨证分型及治疗 |
2.3 单味药物抗焦虑研究 |
3. 温胆汤相关研究 |
3.1 温胆汤古代中医研究 |
3.2 温胆汤现代中医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焦虑症的西医研究 |
1. 焦虑症的概念 |
2. 焦虑症流行病学特点 |
3. 焦虑症的发病机制 |
3.1 焦虑症的神经解剖学机制 |
3.2 焦虑症的生化机制 |
4. 焦虑症的西药治疗 |
4.1 抗焦虑药物 |
4.2 抗抑郁药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研究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研究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合并用药 |
2.4 观测指标 |
2.5 疗效判定标准 |
2.6 数据处理 |
2.7 统计方法 |
研究结果 |
1. 基本资料 |
2. 入组资料分析 |
2.1 一般情况比较 |
2.2 治疗前HAMA量表积分比较 |
2.3 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 临床疗效比较 |
3.1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观察 |
3.2 焦虑自评量表观察 |
3.3 中医证候量表观察 |
4. 安全性检查 |
5. 不良反应观察 |
讨论 |
1. 广泛性焦虑患者的一般资料 |
2. 疗效分析 |
2.1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分析 |
2.2 焦虑自评量表分析 |
2.3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3. 温胆汤加减治疗焦虑症的理论依据及组方分析 |
3.1 理论依据 |
3.2 组方分析 |
4. 不良反应分析 |
结论 |
1. 研究结论 |
2. 问题及展望 |
2.1 存在的问题 |
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电针焦虑方治疗中风后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文献综述 |
西医治疗中风后焦虑的现代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医治疗中风后焦虑障碍的现代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 |
前言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研究对象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类型 |
2.2 随机方法 |
2.3 盲法 |
2.4 样本量 |
2.5 治疗方法 |
2.6 临床评价 |
2.7 脱落病例处理方法 |
2.8 研究中止标准 |
2.9 不良事件处理方法 |
2.10 质量控制 |
2.11 统计分析 |
2.12 技术路线 |
3 结果 |
3.1 基线评估 |
3.2 疗效评价 |
3.3 安全性评价 |
4 讨论 |
4.1 对照药的选择依据 |
4.2 选穴依据 |
4.3 电针的使用与相关机理 |
4.4 与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BI)的关系 |
4.5 焦虑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
4.6 电针焦虑方的优势 |
4.7 研究不足之处 |
5 结论 |
5.1 主要结局指标 |
5.2 次要结局指标 |
5.3 安全性评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附件1: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BI) |
附件2: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
附件3: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 |
附件4:副反应量表TESS |
附件5: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疗效指数(CGI-EI) |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
(10)温胆片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痰热内扰证)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祖国医学对GAD的认识 |
(一) 病名 |
(二) 病因病机及治则 |
(三) 中药治疗GAD实验研究 |
(四) 中医药治疗GAD临床研究 |
二、现代医学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研究进展 |
(一) 温胆片的基础研究 |
(二) 温胆片组方药物研究 |
(三) 温胆片临床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患者的选择和退出 |
(一) 病例来源 |
(二) 广泛性焦虑症的西医诊断标准 |
(三) 痰热内扰证中医辨证标准 |
(四) 症状量化标准 |
(五) 病例纳入标准 |
(六) 病例排除标准 |
(七) 受试者退出试验的条件和步骤 |
(八) 病例剔除标准 |
(九) 病例脱落标准 |
二、研究方案 |
(一) 试验药品 |
(二) 观察方法 |
(三) 观察指标和时点 |
(四) 汉密尔顿评分标准 |
(五)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六) 临床总体印象(CGI) |
(七) 安全性评价 |
三、研究结果 |
(一) 一般资料 |
(二) 临床疗效观察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温胆片治疗GAD的理论依据及组方分析 |
二、温胆片对GAD患者HAMA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总体印象疗效的影响 |
三、温胆片对GAD患者中医证候单个症状疗效的影响 |
四、温胆片对GAD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问题及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清心涤痰汤治疗痰火内扰型广泛性焦虑症4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柴芩温胆汤治疗焦虑相关性失眠(肝郁痰热型)的临床观察[D]. 陶冬艳.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李平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的信息挖掘及连夏宁心方的机制预测研究[D]. 李金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郁证发微(五十一)——郁证痰湿论[J]. 耿琦,蒋健.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05)
- [4]连龙安神汤治疗心肝火旺型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研究[D]. 关仁杰.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从温胆汤及类方看痰病论治[J]. 喻松仁,舒晴,王萍,程绍民. 江西中医药, 2016(11)
- [6]从心论治广泛性焦虑的临床研究[D]. 司维.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4(07)
- [7]天王补心汤加减治疗心阴不足型广泛性焦虑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8]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内扰型广泛性焦虑的临床疗效观察[D]. 戴景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10)
- [9]电针焦虑方治疗中风后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评价[D]. 刘军.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01)
- [10]温胆片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痰热内扰证)临床疗效观察[D]. 王文秀.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标签: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论文; 焦虑症的表现症状论文; 焦虑症的治疗论文; 中医论文; 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