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花园城市说到生态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陈蓉蓉,金荷仙,颜越[1](2021)在《近20年社区花园演进历程及热点趋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区花园能够助力绿色生态、健康舒适、经济可持续的生活环境建设。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和文献分析方法,对社区花园进行概念辨析,梳理其国内外演进历程,分析研究热点与趋势。结果表明社区花园的发展历程主要贴合于各国社情与居民需求,中国发展整体滞后于国外,呈现从景观形式和空间结构的研究向生态和健康效益研究转变的趋势。社区花园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社区营建、公众参与和生态可持续等方面,其中社区花园与人体健康效益研究、生态治理景观规划、社区花园智能化营建管理将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发展热点。
刘宏,贾玲利[2](2021)在《基于韧性理论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在维系公共健康的实践中,城市绿地体现出了不可忽视的社会韧性价值和属性特征。本文基于韧性理论,分析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现状,探讨当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从韧性思维出发,提出更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以增强城市绿地系统韧性,促进城市的可持续更新与发展。
李明[3](2021)在《PPP模式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私人企业参与投资意愿研究 ——以上海市海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例》文中指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SLCT)已经成为提高中国农村新型城市化进程可持续性的合理策略。尽管我国政府已经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支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但是有限的财政资源是建设和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的障碍。因此公私合营(PPP)融资模式越来越多地被鼓励建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项目。然而,显着影响私公私合作伙伴参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PPP项目意愿的因素仍不清楚。海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作为我国第一批入选国家级的运动休闲小镇试点之一,其建设发展过程中遭遇了同样的问题暨资金的支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公私合营模式作为有效的融资方式之一,对于小镇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上海市海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私人企业参与投资意愿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对海湾镇的基本建设现状和投资现状进行了调研。对特色小镇PPP项目的影响项目相关研究进行了搜集、归纳和整理后经过专家的访谈确定了23个因子。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PPP式下海湾体育休闲特色小镇私人企业投资意愿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进行了编制、发放与回收。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于海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投资相关人员进行了人口统计学特征进行了阐述,后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确定了23个可以归纳为五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因素,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以评估因素与私人合作伙伴参与意愿之间的关系。意在找到影响私人企业参与小镇投资的主要因素,为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意见和对策。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前人对影响特色小镇参与PPP项目的影响因素种类研究的概念和内容进行搜集、整理和归纳,并集合海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基本情况,寻找其当下存在的主要困境后,对上海市海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实施了PPP项目和有意愿参与投资的企业及私人公司进行了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确定了23个可以归纳为五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因素:利益相关者因素、私营合作伙伴的内部因素、外部环境风险因素、长期合作伙伴的支持性措施因素和长期合作伙伴的区位因素。后用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了问卷的结构效度。最后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以评估因素与私人合作伙伴参与意愿之间的关系。(2)海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投资意愿平均值为(4.07),表明本研究中确定的因素是有效的。影响私人企业参与海湾运动休闲投资意愿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利益相关方(0.567)>企业内部因素(0.430)>外部环境因素(0.364)>城镇建设的配套因素(0.337)>城市的位置因素(0.267)(3)影响海湾镇私人企业参与投资的主要意愿是利益相关方因素,项目的盈利性是私人企业最为关心的一点。除此之外,企业的自身情况、小镇投资环境包括投资风险、当地居民的支持程度等因素也会不同程度上影响私人企业参与投资,城镇的位置反而是影响程度最低的一个因素。(4)政府应完善相容性激励机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市场价值实现机制、成本补偿机制、价格收费机制等建设机制,确保值得信赖的企业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为帮助企业应对外部环境风险,政府还应鼓励市民参与体育和休闲活动,并在整个过程中引入中介机构进行风险管理。第二,政府和私营部门之间应建立联合创新机制。私营合作伙伴也应该在早期阶段参与政府的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和投资规划。第三,通过控制成本、培养跨学科人才(如PPP、项目管理、工业等)、掌握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强私营合作伙伴的管理能力、产业融合和运营能力。此外,金融机构应该扩大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公私合作模式的审批限制。承包商和供应商也应该履行他们与私人合作伙伴的协议,以提高他们的可信度。最后,政府应该探索和开发特色文化资源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促进科技的发展。
王秀芳[4](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李荷,杨培峰,田乃鲁,徐宇波[5](2021)在《舟山“海上花园城市”规划设计及生态化建设策略》文中研究说明"花园城市"建设是在生态城市的基础上对建成环境空间品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提升,在明确城市建设对既有生态和生活方式造成威胁的基础上,通过改善建成环境建设更适于人们生活的城市形态。舟山虽具有营建"海上花园城市"的独特优势,但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潜在的生态风险制约了城市的改造和提升,如何对现状生态环境进行优化提升,将其转化成有利于促进城市发展的条件、实现"建成环境—生态资源"协同发展的路径是构建"海上花园城市"的关键。文章提出在建成环境生态修复的基础上,构建促进景观环境感知提升的"海上花园城市"生态化建设框架,探索从夯实生态本底到提升景观感知体验的规划路径,以期制定适应自然生态过程、"让自然做功"的可持续绿色发展规划策略,促进舟山"海上花园城市"的整体空间品质提升。
崔博昊[6](2020)在《由山水画的观照到“山水城市”设计“意象赋形”的探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着名的德国哲学家思想家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曾经在自己的着作中引用了德国诗人荷尔德林(Friedrich H?lderlin)的诗歌《人,诗意地栖居》中的一部分,他说“人生充满劳绩,但仍要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土地上。”人类在二次大战以后,西方城市化进程极度膨胀。中国受到西方城市和建筑设计思想的影响,一方面显着的提升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又极大程度的改变了中国固守千百年城市“气氛”和人居精神。时隔几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基于本土文化和“诗意栖居”理念的城市与建筑设计潮流逐步重新被重视,山水文化、山水艺术和“山水城市”理念被提及和运用,我们在几十年的城市化进程中遇到了很多至今无法解决的矛盾和忧虑,一代又一代的设计师试图在更遥远的时代,去探寻属于中华民族自我的精神底子和价值内核。笔者认为,民族栖居文化就是一种凝结的“意识氛围”,它归根结底源于本民族的思维模型和操作行为。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华民族特有的意象思维作为出发点,从内在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的角度去研究山水绘画中“山水意象”的形成与运用,研究在世界意识和艺术认知的背景下,意象思维和山水思维的演变,并试图用设计师的角度说明山水意象与山水意境的本质与含义,以及它们意识投射与现实形态表达。通过对山水画与山水意象的基础研究和认知解读,对“山水城市”理念进行当代视角的发展和推进,并提出“山水城市”理念意象性倾向的分析和阐述。本文目的是基于这种对“山水画”的意象思维模式、山水意象与“山水城市”理念的发展,以及对真实山水艺术的创作过程的设计角度探索,提出了“意象赋形”的设计理念。本文所提出的“意象赋形”理念,是创造民族栖居文化“意识氛围”的方法的探索,是源于本民族的思维模型和操作行为的规律总结,是一种基于民族文化长期沉淀和历史中的艺术实践后,基于山水思维和山水意象衍生出的现代城市与建筑设计的意象思维方法,是对“山水城市”设计理论进行思维和方法的延伸。理念的目的是为设计具有本土诗意的人居环境提供用于方案设计前期概念生成的角度和方法,并提出了若干个根据“意象赋形”理念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试图转变科学认知在方案设计初期的绝对主导性地位,将科学认知和方法同艺术化认知和方法达到相互平衡和相互协同作用于方案设计本身,为创造本土诗意人居环境的相关理论提供新的思路、角度和参考基础。
李娟[7](2020)在《滨海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估研究 ——以即墨蓝谷核心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是人类、环境、资源、制度的有机统一,是人类进行各种探索活动的提前,对加速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巨大的助力。但是,过度单一地追求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忽略城市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的产物,处于生态圈中的本质,很快出现了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多种问题,人类的生存也面临着威胁。在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过程中,生态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被认为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最佳模式。按照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和内部要求建立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对规范生态城市建设标准、对生态城市的发展进行定量评估指引,促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作用,具有科学、合理与实用性。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有关理念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会议既提出了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也指明了行动路线,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低碳循环的发展体系、增加国土绿化面积等措施,构建合理的生态城市发展路径。明确了只有补齐生态文明短板,才能实现完成构建小康社会的目标。本论文研究范围为青岛即墨区温泉和鳌山卫两个街道,以下简称“即墨核蓝谷心区”。结合滨海的突出生态特点,以最新的总体规划为基础,通过对新加坡等国内外成功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深入研究,汲取成功经验,以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为引领,在做好城市总体规划、破解城市发展难题、发挥地区生态特色、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等方面,探索适合滨海地区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之路。本论文根据生态学、低碳生活理论、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等相关理论,通过多种研究方法,比如多指标指数综合、文献阅读与总结、一般逻辑思维和频度统计法等,结合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实践进行经验总结和深入的理论完善,对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总体目标层、分要素层和指标层取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的是对小规模的滨海城市生态城市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为城市决策者提供建议、引导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和实际措施。
蒋凯峰[8](2020)在《“公园城市”评价体系及规划要点研究》文中指出
程秋爽[9](2020)在《基于鸟类栖息地营造的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规划设计 ——以四季青镇为例》文中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景观格局产生了巨大变化的当代大都市,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原本发挥重要生态效益的自然景观已被建设用地大量侵蚀,现仅存于部分城市边缘区,亟需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予以保护并适当恢复。本文以鸟类栖息地作为切入点,旨在探寻以提高生态服务功能为最终目标的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规划设计方法。厘清国内外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相关研究的发展概况,归纳其规划设计的要点,探讨在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进行鸟类栖息地营造的重要意义;通过对鸟类栖息地营造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总结归纳适用于绿色空间规划设计的方法,包括空间规划的方法、环境设计的方法、栖息地管理的方法。在空间规划层面,以鸟类对栖息环境的选择需求为依据,借助Arc GIS平台最小成本距离分析工具,评估构建具有良好连接度的栖息地网络空间结构;在环境设计层面,运用动物辅助设计与近自然化设计相结合的方法,以鸟类对食源、水源、巢址、隐蔽的需求为依据,综合提升栖息环境质量;在栖息地管理层面,以降低人类活动对鸟类正常栖息行为的干扰为基本目标,通过研究不同鸟类的惊飞距离,划定生态分区,并限定不同分区可承载的游憩活动类型。参考现有优秀案例中规划设计的要点与方法,在位于北京城市边缘区的四季青镇绿色空间规划设计实践中对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应用。
赵斌[10](2020)在《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霍华德的Garden City理论及其着作《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是城市规划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思想之一,他的理论与实践至今仍然对世界范围内的规划理论与城市产生深远的影响。理论虽极具前瞻性、科学性,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在理论与实践上产生了丰富的成果。由于很多主观与客观的因素导致Garden City理论的内涵不够清晰,导致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中往往只注重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特征。故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系统性的归纳和哲学性的思辨,探求Garden City理论在国内外继承与发展中的变化及其缘由,并提出Garden City理论继承与发展中需遵循的原则。为此展开了以下研究:首先系统性研究Garden City的理论体系,主要内容包含理论背景、指导思想、布局模型和社会城市等方面,发掘出Garden City理论的真正核心其实就是:职住平衡、规模控制、花园体系和城乡融合。其次,本文依托理论中的四个核心特征,将Garden City理论在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归纳整理,梳理每类观点下衍生出的主要代表理论与城市的特征。一方面,通过将这些变化后理论与原有理论对比分析其中的联系与区别。另一方面通过分层解读这些实践,分析实践中继承了哪些特征,哪些特征随着实践发生变化,并寻找出导致变化的内因与外因。第三,Garden City理论在国外的传承主要体现前三个核心特征,在我国继承中重点凸显城乡关系,并根据原有理论、现代城市思想和我国当下国情提出了现代田园城市理论。本文将分析现代田园城市理论及其相关思想与原有思想的联系与区别,并按照规划特点归纳我国的实践案例,分析Garden City理论在我国理论与实践变化的实质。本研究提出的观点与内容是对目前已有Garden City理论体系与实践的再发掘,基于Garden City理论四大核心特征,通过对衍生理论与本源理论的研究、实践与本源的差异研究与探讨,更能有效指导Garden City理论在规划理论的体系构建与我国未来的城市建设。
二、从花园城市说到生态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花园城市说到生态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近20年社区花园演进历程及热点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 社区花园概念解析 |
3 社区花园实践演进历程 |
3.1 国外社区花园演进历程 |
3.1.1 社区花园的起源(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后叶) |
3.1.2 社区花园的发展(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 |
3.1.3 社区花园的推广(20世纪后半叶至今) |
3.2 国内社区花园演进历程 |
3.2.1 政治引导下的社区花园雏形阶段(2000—2007年) |
3.2.2 以农园形式出现的社区花园过渡阶段(2008—2013年) |
3.2.3 探索社区花园规划实践和社会效益的发展阶段(2014—2017年) |
3.2.4 社区花园管理模式和生态价值的升华阶段(2018年至今) |
4 社区花园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
4.1 社区花园研究热点分析 |
4.2 社区花园研究趋势 |
4.2.1 社区花园与人体健康效益研究 |
4.2.2 社区花园生态治理和景观规划 |
4.2.3 社区花园智能化营建管理 |
5 结语 |
(2)基于韧性理论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韧性理论概念及其发展概述 |
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现状及问题 |
2.1 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和功能 |
2.2 绿地系统规划现状及问题 |
2.2.1 忽略区域统筹 |
2.2.2 刻板模式影响 |
2.2.3 忽视绿地质量,管理机制操作性弱 |
3 基于韧性理论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念更新 |
3.1 从多空间层次出发 |
3.2 变“被动规划”为“主动规划” |
3.3 保护生态基底,统筹多方规划 |
4 基于韧性理论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优化策略 |
4.1 构建弹性绿地网络 |
4.2 发挥生态基础设施效用 |
4.3 建立韧性协同机制 |
4.4 多尺度的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
4.5 多部门多学科制衡 |
4.6 增强绿地系统规划预判性 |
5 结论 |
(3)PPP模式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私人企业参与投资意愿研究 ——以上海市海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特色小镇 |
2.1.2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
2.1.3 PPP模式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PPP中确定的关键因素 |
2.2.2 海湾运动休闲特色体育小镇 |
2.2.3 海湾镇体育设施情况及小镇建设现状 |
2.2.4 海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私人企业体育产业投资情况 |
第3章 研究方案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3 研究思路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奉贤区海湾镇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现状与困境分析 |
4.1.1 规划理念清晰,实际发展有待加强 |
4.1.2 发展建设快速,相关建设设施未融入自然生态环境 |
4.1.3 体育赛事项目多样,运动特色有待突出 |
4.1.4 基础建设完善,专项服务设施与需求不相匹配 |
4.1.5 管理小组结构健全,体育专业人才有待增加 |
4.1.6 经济基础环境良好,投融资方式有待丰富 |
4.1.7 宣传推广手段丰富,宣传效果有待加强, |
4.2 当下奉贤区海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的困境 |
4.2.1 缺少本土化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与激励手段 |
4.2.2 “特色”内容及主导产业不突出 |
4.2.3 小镇建设与产业、旅游、文化、社区之间功能融合不充分 |
4.2.4 政府与参与投资私人企业权责厘定不清 |
4.2.5 场地、资金、基础设施、专业人才招聘等保障要素有待提高 |
4.3 海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私人企业参与投资意愿因素分析 |
4.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4.4.1 结构效度 |
4.4.2 聚敛效度 |
4.4.3 区分效度 |
4.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4.5.1 利益相关者因素 |
4.5.2 企业内部因素 |
4.5.3 外部环境风险因素 |
4.5.4 城镇建设的配套措施 |
4.5.5 城市的位置因素 |
4.6 影响私人伙伴参与运动特色休闲小镇意愿的重要因素框架分析 |
4.7 影响私人伙伴投资意愿因素的对策研究 |
4.7.1 对于利益相关者因素的对策 |
4.7.2 对于企业内部因素的对策 |
4.7.3 对于外部环境风险因素的对策 |
4.7.4 对于城镇建设的配套措施的对策 |
4.7.5 对于城市的位置因素的对策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提纲 |
附录C 专家效度检验表 |
致谢 |
(4)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舟山“海上花园城市”规划设计及生态化建设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 从“花园城市”到“海上花园城市”的内涵解析 |
1.1 “花园城市”的理论解析 |
1.2 “海上花园城市”的内涵解析 |
1.3 从“花园城市”到“海上花园城市”的生态化建设路径 |
2 舟山建设“海上花园城市”的独特性及既有问题甄别 |
2.1 宏观层面——独特的岛群式格局,缺乏科学的岛屿统筹模式 |
2.2 中观层面——独特的“山—海—城”景观,相对脆弱的孤岛式生态环境 |
2.3 微观层面——独特的新旧文化融合,相对混乱的城市建设现状 |
3 “海上花园城市”规划设计框架及生态化建设路径 |
3.1 在“岛群—岛屿”宏观层面融合生态修复,进行景观格局优化 |
3.2 在“岛屿—城区”中观层面结合感知体验,构建特色景观系统 |
3.3 在“城区—街区”微观层面融入自然美学,提升花园景观体验 |
4 舟山“海上花园城市”生态化建设策略及行动 |
4.1 全域生态本底优化的生态修复策略及行动响应 |
4.2 岛屿整体形象提升的景观感知营建策略及行动响应 |
4.3 城市景观体验强化的品质提升策略及行动响应 |
5 结语 |
(6)由山水画的观照到“山水城市”设计“意象赋形”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2 研究的目的 |
1.2.3 研究的创新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范围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概述 |
1.4.1 国外研究动态 |
1.4.2 国内研究动态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中国传统意象思维与山水思维的演变 |
2.1 中国传统思想背景与艺术思维演化 |
2.1.1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世界意识与整体观 |
2.1.2 传统思想背景下的艺术思维模式演化 |
2.2 主体认知结构下的意象思维模式 |
2.2.1 主体认知结构下的艺术思维及其构成 |
2.2.2 意象思维模式形成方式及其属性特征 |
2.3 从意象思维到山水思维的认识 |
2.3.1 山水画搭建艺术认知途径及其可行性 |
2.3.2 山水画作为艺术认知山水思维的媒介 |
2.3.3 山水画其他价值的分析 |
2.4 多元思想的介入与山水思维及其特性 |
2.4.1 传统哲学思想对山水思维的介入 |
2.4.2 山水思维及其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由山水画的观照到山水“意象”与“意境” |
3.1 由“物象”到意象的观照与生成 |
3.1.1 由物象到意象 |
3.1.2 山水意象本质 |
3.2 山水意象的确立与观照 |
3.2.1 山水立象与尽意山水 |
3.2.2 创作主体的内在要求 |
3.2.3 山水意象的情景关系 |
3.3 由山水意象到山水意境 |
3.3.1 山水意境的含义 |
3.3.2 山水意境的本质 |
3.3.3 意境的空间表达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水画赋予“山水城市”理念的启发 |
4.1 “山水城市”理念的起源与发展概述 |
4.1.1 “山水城市”理念的首次提出 |
4.1.2 “山水城市”理论的发展演变 |
4.2 山水画与“山水城市”理念的相似性 |
4.2.1 人居环境的理想化样式相似 |
4.2.2 山水理念与城市生活的平衡 |
4.2.3 山水画与山水城市认知相通 |
4.3 当代“山水城市”理念的含义与倾向 |
4.3.1 当代“山水城市”理念 |
4.3.2 当代“山水城市”倾向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意象赋形——山水画赋予设计的探索与启发 |
5.1 关于“意象赋形”理念的综述 |
5.2 “意象赋形”的观念与原则 |
5.2.1 思维原则 |
5.2.2 山水原则 |
5.3 “意象赋形”的角度与方法 |
5.3.1 意象赋形·场所谋篇 |
5.3.1.1 章法——经营意识 |
5.3.1.2 气韵——连贯意识 |
5.3.1.3 留白——无为意识 |
5.3.1.4 藏露——消隐意识 |
5.3.2 意象赋形·路径取法 |
5.3.2.1 迷行——曲折法 |
5.3.2.2 水行——四水法 |
5.3.2.3 深行——深远法 |
5.3.2.4 居行——游居法 |
5.3.3 意象赋形·时空叙事 |
5.3.3.1 无限——取借露透 |
5.3.3.2 无序——多线叙事 |
5.3.3.3 对偶——相反相成 |
5.3.3.4 范型——多义拼贴 |
5.3.4 意象赋形·内化山水 |
5.3.4.1 诗化语境 |
5.3.4.2 印象直觉 |
5.3.4.3 抽象山水 |
5.4 设计师修养的塑造与提升 |
5.4.1 人格修养 |
5.4.2 精神修养 |
5.4.3 态度修养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致谢 |
(7)滨海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估研究 ——以即墨蓝谷核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重点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国内外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国内外生态城市案例经验借鉴 |
2.4 本章小结 |
3 即墨蓝谷核心区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 |
3.1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相关理论综述 |
3.2 即墨蓝谷核心区现状和总体规划概况 |
3.3 即墨蓝谷核心区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
3.4 即墨蓝谷核心区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取值 |
3.5 本章小结 |
4 即墨蓝谷核心区生态城市指标体系评估和优化建议 |
4.1 代表性指标的可行性评估与实施建议 |
4.2 花园新城(生态环境)总规评估与优化建议 |
4.3 绿色交通总规评估与优化建议 |
4.4 能源节约优化建议 |
4.5 海岸带生态建设规划评估与优化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基于鸟类栖息地营造的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规划设计 ——以四季青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解读 |
1.3.1 城市边缘区 |
1.3.2 绿色空间 |
1.3.3 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 |
1.3.4 生态规划 |
1.3.5 生物多样性 |
1.3.6 鸟类栖息地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国内外城市绿色空间规划设计 |
1.4.2 国内外生物栖息地营造 |
1.4.3 小结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研究 |
2.1 城市生态规划相关理论 |
2.1.1 生态城市的内涵 |
2.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3 “源”“汇”理论 |
2.2 鸟类栖息地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理论 |
2.2.1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
2.2.2 生态位理论 |
2.2.3 鸟类生态学理论 |
3 相关案例研究 |
3.1 宏观尺度 |
3.1.1 巴伐利亚州栖息地网络规划 |
3.1.2 马里兰州绿图计划 |
3.2 中观尺度 |
3.2.1 慕尼黑绿色空间中的栖息地营造 |
3.3 微观尺度 |
3.3.1 伊萨尔河近自然修复计划 |
3.3.2 慕尼黑中央铁路区 |
3.4 小结 |
4 鸟类栖息地营造方法研究 |
4.1 栖息地空间规划方法 |
4.1.1 生态本底资料调查 |
4.1.2 焦点物种选择 |
4.1.3 空间结构要素评估识别 |
4.1.4 网络空间复合 |
4.2 栖息地环境设计方法 |
4.2.1 动物辅助设计 |
4.2.2 近自然化环境设计 |
4.3 栖息地管理方法 |
4.3.1 鸟类招引与重引入 |
4.3.2 干扰管理 |
4.4 小结 |
5 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规划设计中鸟类栖息地营造的策略及方法 |
5.1 目标物种导向策略与方法 |
5.1.1 生态本底调查 |
5.1.2 目标物种选择与分组 |
5.2 栖息地结构评估策略与方法 |
5.2.1 栖息地源地评估识别 |
5.2.2 栖息地连接结构评估识别 |
5.2.3 栖息地网络结构复合 |
5.3 空间规划策略与方法 |
5.3.1 生态分区规划 |
5.3.2 绿色空间总体规划 |
5.4 分类设计策略与方法 |
5.4.1 鸟类栖息环境特征分析 |
5.4.2 绿色空间分类设计 |
6 四季青镇绿色空间规划设计 |
6.1 四季青镇现状分析 |
6.1.1 区域及区位概况 |
6.1.2 政策背景解读 |
6.1.3 上位规划解读 |
6.1.4 场地环境分析 |
6.1.5 生态本底调查与分析 |
6.1.6 SWOT分析 |
6.2 规划设计目标与原则 |
6.2.1 规划设计目标 |
6.2.2 规划设计原则 |
6.3 绿色空间总体规划 |
6.3.1 鸟类栖息地结构评估与规划 |
6.3.2 绿色空间总体规划 |
6.3.3 生态分区规划 |
6.4 专项规划设计 |
6.4.1 植被规划 |
6.4.2 水系规划 |
6.4.3 生物多样性设施设计 |
6.4.4 游憩系统规划 |
6.5 绿色空间分类设计 |
6.5.1 林地栖息地设计 |
6.5.2 灌丛栖息地设计 |
6.5.3 水域栖息地设计 |
6.5.4 农田栖息地设计 |
6.5.5 草地栖息地设计 |
6.5.6 城市栖息地设计 |
6.6 经济技术指标 |
7 总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件 |
(10)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问题起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理论研究背景 |
1.2.2 实践发展背景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Garden City的理论体系 |
2.1 Garden City理论的背景溯源 |
2.1.1 孕育Garden City理论的环境 |
2.1.2 霍华德认为的城市核心问题 |
2.2 Garden City理论城市规模的控制 |
2.2.1 一座Garden City的城市规模 |
2.2.2 Garden City的城市增长原则 |
2.2.3 有序组织的社会城市 |
2.3 Garden City理论的城市布局 |
2.3.1 城市用地布局 |
2.3.2 农业用地布局 |
2.4 Garden City理论的城乡模式 |
2.4.1 改变目前城乡模式的“万能钥匙” |
2.4.2 霍华德的城乡观——“三磁铁”理论 |
2.5 Garden City的核心特征 |
2.5.1 职住平衡:Garden City的理论初衷 |
2.5.2 规模控制:Garden City的社会城市 |
2.5.3 花园体系:Garden City的城市布局 |
2.5.4 城乡融合:Garden City的理论核心 |
2.6 本章小结:Garden City理论继承之源 |
3.职住平衡:Garden City的理论初衷 |
3.1 职住平衡的理论演变 |
3.1.1 职住特征的研究综述 |
3.1.2 对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 |
3.1.3 与Garden City理论的差异 |
3.2 实践演变 |
3.2.1 “职住平衡”的两座Garden City |
3.2.2 职住明确的第一代新城——哈罗 |
3.2.3 职住综合的第三代新城——密尔顿·凯恩斯 |
3.2.4 职住失衡的伦敦老城与相关城市政策 |
3.3 职住实践对理论的分层解读 |
3.3.1 城市层面 |
3.3.2 区域层面 |
3.3.3 城市政策 |
3.4 Garden City理论与职住实践的差异对比 |
3.4.1 职住城乡平衡与城市平衡 |
3.4.2 职住单点平衡至多点平衡 |
3.4.3 职住空间联系步行至车行 |
3.5 影响Garden City职住实践差异的内因与外因 |
3.5.1 理论继承之变 |
3.5.2 实践发展之变 |
3.6 本章小结:Garden City理论在职住特征的发展之变 |
4.规模控制:Garden City的社会城市 |
4.1 社会城市的理论演变 |
4.1.1 社会城市的研究综述 |
4.1.2 对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 |
4.1.3 与Garden City理论的差异 |
4.2 实践演变 |
4.2.1 圈层疏解的大伦敦规划 |
4.2.2 郊区疏解的纽约大都市区规划 |
4.2.3 指状疏解的大哥本哈根地区规划 |
4.2.4 统筹控制的大莫斯科规划 |
4.3 社会城市实践对理论的分层解读 |
4.3.1 核心思想 |
4.3.2 区域层面 |
4.3.3 城市层面 |
4.4 Garden City理论与社会城市实践的差异对比 |
4.4.1 区域的集中与分散 |
4.4.2 规模控制与不控制 |
4.5 影响Garden City社会城市实践差异的内因与外因 |
4.5.1 理论继承之变 |
4.5.2 实践发展之变 |
4.6 本章小结:Garden City在规模控制特征的发展之变 |
5.花园体系:Garden City的城市布局 |
5.1 花园体系的理论演变 |
5.1.1 花园体系的研究综述 |
5.1.2 对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 |
5.1.3 与Garden City理论的差异 |
5.2 实践演变 |
5.2.1 两座Garden City的花园体系 |
5.2.2 “城郊新城”的花园体系——汉姆斯特德 |
5.2.3 光辉城市的花园体系——昌迪加尔 |
5.2.4 绿心城市的花园体系——兰斯塔德 |
5.3 花园体系实践对理论的分层解读 |
5.3.1 结构层面 |
5.3.2 功能层面 |
5.3.3 景观层面 |
5.4 Garden City理论与花园体系实践的差异对比 |
5.4.1 “花园核心”与核心“花园” |
5.4.2 花园体系与花园景观 |
5.4.3 城市花园与区域花园 |
5.5 影响Garden City花园体系实践差异的内因与外因 |
5.5.1 理论继承之变 |
5.5.2 实践发展之变 |
5.6 本章小结:Garden City在花园体系特征的发展之变 |
6.城乡融合:Garden City的理论核心 |
6.1 城乡特征的理论演变 |
6.1.1 城乡融合的理论综述 |
6.1.2 对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 |
6.1.3 与Garden City理论的差异 |
6.2 实践演变 |
6.2.1 “城乡统筹”的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
6.2.2 “凸显田园”的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 |
6.2.3 “融合生态”的遂宁现代生态田园城市 |
6.2.4 “乡村特色”的三星田园小镇 |
6.3 我国城乡实践的分层解读 |
6.3.1 核心思想 |
6.3.2 空间层面 |
6.3.3 政策层面 |
6.4 Garden City理论与我国城乡实践的差异对比 |
6.4.1 “城乡融合”与“城乡”融合 |
6.4.2 “花园体系”与“田园体系” |
6.4.3 “规模控制”与“增量发展” |
6.4.4 “职住平衡”与“空间平衡” |
6.5 影响Garden City理论城乡融合实践差异的内因与外因 |
6.5.1 理论继承之变 |
6.5.2 实践发展之变 |
6.6 本章小结:Garden City在城乡融合特征的发展之变 |
7.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一:Garden City理论在我国继承的若干原则 |
7.1.1 整体与部分原则 |
7.1.2 本质与现象原则 |
7.1.3 偶然与必然原则 |
7.2 结论二:我国Garden City的实践继承与发展的原则 |
7.2.1 职住平衡—职住择优选址,提升交通效率 |
7.2.2 规模控制—强化中心城市,完善城镇体系 |
7.2.3 花园体系—注重以人为本,塑造良好空间 |
7.2.4 城乡融合—均衡社会结构,城乡共同发展 |
7.3 展望 |
7.4 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四、从花园城市说到生态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近20年社区花园演进历程及热点趋势研究[J]. 陈蓉蓉,金荷仙,颜越. 风景园林, 2021
- [2]基于韧性理论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思考[J]. 刘宏,贾玲利. 城市建筑, 2021(20)
- [3]PPP模式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私人企业参与投资意愿研究 ——以上海市海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例[D]. 李明.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5]舟山“海上花园城市”规划设计及生态化建设策略[J]. 李荷,杨培峰,田乃鲁,徐宇波. 规划师, 2021(03)
- [6]由山水画的观照到“山水城市”设计“意象赋形”的探究[D]. 崔博昊.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7]滨海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估研究 ——以即墨蓝谷核心区为例[D]. 李娟.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8]“公园城市”评价体系及规划要点研究[D]. 蒋凯峰. 昆明理工大学, 2020
- [9]基于鸟类栖息地营造的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规划设计 ——以四季青镇为例[D]. 程秋爽.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10]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与发展[D]. 赵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