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叔胺合成方法的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丁慧,姜亚洁,王亚魁,鞠洪斌,耿涛[1](2022)在《含有机反离子的双子季铵盐的合成与性能》文中提出以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环氧氯丙烷和对甲基苯磺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反离子含有机酸根的异丙醇基双子季铵盐GC-S。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合成工艺。利用FTIR、1HNMR和ESI-MS对产物结构进行鉴定。在最佳反应时间为10 h、反应温度100℃、n(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n(对甲苯磺酸)=2∶1.00的条件下,合成的GC-S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临界胶束浓度(CMC)为2.09×10–4 mol/L,平衡表面张力(γCMC)为24.06 mN/m。与以氯为反离子的传统双子季铵盐GC-Cl和单链季铵盐1231相比,GC-S展现出更优的润湿性、起泡性和稳泡性、乳化性。棉布片在GC-S水溶液中的下沉时间最短,为175.2 s。GC-S起始泡沫体积为390 mL,5 min时消泡体积为20 mL;GC-S分出定量水层的时间为317 s。此外,GC-S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出优异的抑菌活性。
白娅[2](2021)在《电化学合成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是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中常见的化学结构,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以及材料科学等研究领域。例如,芳基膦化物可以作为多种蛋白激酶及受体的抑制剂或激动剂用于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治疗;内酰胺衍生物存在于多种天然产物中,可以作为高血压、炎症、贫血等多种疾病的有效治疗药物。芳基卤化物的磷酸化是合成芳基膦化物的常用方法之一,传统方法存在一些缺陷,如需要使用钯催化剂,反应条件剧烈,反应时间长,官能团兼容性差等;酰亚胺的选择性还原是合成内酰胺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传统方法依赖于氢化物试剂、金属还原剂或过渡金属催化剂的使用,存在过度还原,选择性差,底物适用范围小,需要加压氢气氛围等缺点。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合成化学家致力于寻求实现这两类反应的新方法。电化学合成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项新技术,与传统有机合成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无需使用氧化还原试剂;反应条件温和;通过调节电压与电流的大小可实现反应选择性的控制;同一电解装置可用于不同类型的反应,有利于实现级联反应;可克服传统合成方法中存在的某些难以解决的困难。随着电化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一些新技术例如手性电极、氧化还原介质、“阳离子池”等应用到电化学合成中,极大地提高了电化学反应的效率和应用范围。此外,电化学反应仪器也由早期的大体积复杂装置到小型家用电池,再到可以实现标准化模块化合成的反应装置(例如Electra Syn 2.0),提高了电化学合成的可操作性,为合成化学家提供了新的选择。本论文内容分为三章:第一章概述了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的药物背景及现有合成方法、有机电化学合成的特点及发展现状;第二章介绍了电化学介导的镍催化实现芳基卤化物与膦亲核试剂发生交叉偶联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芳基膦化物的合成;第三章介绍了电化学条件下对环状酰亚胺进行选择性还原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内酰胺衍生物的合成。芳基卤化物与膦亲核试剂的交叉偶联是合成芳基膦化物的一种常用方法,我们在第二章中探索了电化学在这类反应中的应用。首先,进行了条件筛选,我们以对溴三氟甲苯与亚磷酸二乙酯为模板底物,通过改变投料量、体系浓度、反应溶剂、反应时间及电极,得到最佳条件:N2保护下,使用便宜且无毒的碳电极,仅需在10 m A的小电流下室温电解3小时,即以90%的产率得到目标产物2-3a。接下来,进行了底物范围考察,将亚磷酸二乙酯作为膦试剂,考察了溴苯苯环上的各种官能团对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种取代基包括烷氧基(OMe),烷基(Me和CF3),卤素(Cl),氰基(CN),羰基(COMe)和酯基(CO2Et)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此外,稠合双环、稠合三环芳香族底物及芳杂环均可以以中等至较高收率得到目标产物。进一步底物范围考察表明:该体系可以用于活性较低的对氯三氟甲苯并以42%的产率得到目标产物,且亚磷酸二异丙酯、苯基膦酸乙酯及二苯基氧膦均可以作为膦亲核试剂。随后,为了考察该方法的实用性,我们将模板底物放大至1 mmol反应并以74%的产率得到了目标产物2-3a。利用这种新开发的电化学方法,我们合成了19个芳基膦化物,产率介于34%到94%之间。最后,为了研究反应机理,我们将模板底物置于加入TEMPO后的最佳条件下反应,没有监测到产物生成,推测该反应可能通过自由基中间体进行,且通过阳极和阴极协同进行,致使可以在非隔膜的电解池装置中产生具有不同氧化态的活性镍化合物,促进产物的生成。选择性还原酰亚胺是合成内酰胺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我们在第三章中探索了电化学合成在这类反应中的应用。首先,进行了条件筛选,我们将N-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作为模板底物,通过对胺、电解质、溶剂、反应电流及时间的筛选,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以二异丙胺为碱,乙醇为反应溶剂,20 m A恒流电解2小时以94%的产率得到羟基内酰胺产物3-2a,25 m A恒流电解3小时以86%的产率得到内酰胺产物3-3a。接下来,我们对底物范围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N-芳基和N-脂肪基取代的邻苯二甲酰亚胺均可以被成功还原,表明该体系具有广泛的底物适用性;此外,烯丙基、炔丙基、环氧乙基、酯基及羰基等基团取代时均可以得到目标产物,表明该体系对敏感官能团的耐受性。随后,为了考察该方法的实用性,我们在最佳条件下对沙利度胺进行了还原并得到了相应的羟基内酰胺产物3-2w,但无法得到进一步还原的内酰胺产物3-3w;值得注意的是,将模板底物扩大至6 mmol规模,通过在20 m A恒流下反应24小时或者在30 m A恒流下反应30小时,我们可以分别以87%和82%的产率得到3-2a及3-3a,实现了目标产物的克级合成。利用这种新开发的电化学还原方法,我们合成了23个羟基内酰胺衍生物及21个内酰胺衍生物,产率介于18%到95%之间。最后,为了研究反应机理,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对比N,N-二异丙基乙胺、吡啶及2,2,6,6-四甲基哌啶的反应结果,发现利用能够产生α-氨基烷基自由基的胺类化合物对于促进所需的还原反应至关重要;最佳反应体系中加入TEMPO后没有监测到目标产物且用高分辨质谱检测到了TEMPO捕获自由基的分子,我们推测该反应通过自由基中间体进行;氘代乙醇及氘代二异丙胺的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所需的质子来源于乙醇及二异丙胺,且两者在反应过程存在一个快速质子交换过程。综上,通过总结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的药物应用背景及两者已有的合成方法,鉴于其在药物小分子与天然产物中的重要性及现有合成方法的不足,同时考虑到电化学合成的优势,我们开发了这两类化合物的电化学合成方法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预测。本文介绍的两种合成方法不需要添加氧化还原试剂,采用简易的非隔膜电池,便宜且无毒的碳电极,反应时间短,反应条件温和普适,底物适用范围广,且生成的副产物少,实现了电化学条件下芳基卤化物与膦试剂的交叉偶联及酰亚胺的选择性还原,为C-P键的构建及C-O键的断裂提供了新方法,在药物合成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王奕鹏,李杰,王晨旭,杜瑞,谢阳春[3](2021)在《以季戊四醇为联接基的季铵盐四聚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文中指出以季戊四醇为联接基、N,N-二甲基十二胺、3-氯-1,2-环氧丙烷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一种季铵盐型四聚表面活性剂(4C12teQ),并通过FTIR、1H NMR、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铂金板(Wilhelmy)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4C12teQ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并采用分水时间法和振荡法测定了不同c(4C12teQ)溶液的乳化能力和泡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t=25℃,4C12teQ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及该浓度下的表面张力(γCMC)、最大饱和吸附量(Γmax)分别为29.96 mN/m、0.37 mmol/L、4.08 mol/m2,其表面活性优于具有相同烷基链长的传统单链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具有良好的泡沫性能和乳化能力,在选矿工艺及油田化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姜为民[4](2021)在《耐高温高硫化氢缓蚀剂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大,对高含硫、酸性类油气田的开发势在必行。介绍了伊拉克油田管道腐蚀现状,从腐蚀因素和缓蚀剂的机理出发,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出一种新型耐高温高硫化氢缓蚀剂。通过室内静态和动态检测,成功复配出缓蚀剂,并在伊拉克油田进行投放,证明了新型缓蚀剂能够有效地控制腐蚀。
张劲松,许梦玉,李娜,周勇,吴德群[5](2021)在《抗菌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采用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和3-氯-1-丙醇合成出带有端醇的季铵盐,该季铵盐在浓度200μg/mL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分别为99.975%和99.991%。使用羟基交联剂将季铵盐接枝到纤维素纤维上,从而得到了具有良好抗菌效果的纤维素纤维,在投入量30mg的情况下,改性得到的纤维素纤维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分别达到了98.577%和99.368%。
郭乃妮,王小荣,古元梓,韩一诺,孔裕,荆程程[6](2021)在《季铵盐型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综述了近年来季铵盐型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主要合成方法和性能,总结了季铵盐型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在日用化工、纺织、皮革、造纸、石油开采、环境治理和金属加工防护及其他领域的应用。对新型季铵盐型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机理、合成方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刘健[7](2021)在《巯基-烯/炔点击反应合成梳形和超支化结构的聚硫醚及其抗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点击化学具有简单高效、反应条件温和、化学选择性高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聚合物合成、材料功能化改性等。巯基-烯/巯基-炔点击反应是一类新型点击化学反应,与传统的叠氮-炔点击反应相比,它不用有毒的铜金属催化剂、产物纯化简单、官能基对反应速度无影响。因此,巯基-烯/巯基-炔点击反应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材料的合成与功能化改性。细菌是一种数量多、分布范围广、繁殖能力强的微生物,可以诱发多种疾病。高分子抑菌剂生物安全性高、抗菌效果好,但目前缺少高效的合成方法。我们采用巯基-烯/巯基-炔点击反应合成了梳形和超支化结构的阳离子型聚硫醚抗菌剂、表征了化学结构,探究了抗菌性能,为高分子抗菌剂的高效合成提供一种新方法。首先,先后采用环氧-胺和巯基-烯点击化学合成出一系列不同分子量的含乙烯基聚硫醚,并对其进行功能化。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以及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方法表征了聚硫醚产物的结构,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了Tg值和用抑菌圈法测定了其抗菌性能。通过改变环氧基团与胺基的投料比(如,二种单体的摩尔比1:1.02、1:1.05和1:1.1),合成出分子量分别为1.31×104、1.13×104和9.42×103 g mol-1聚β-烯基β-羟基胺。然后,对上述聚合物进行巯基-烯和巯基-烯/门秀金(Menshutkin)点击化学改性,分别得到了氨基盐酸盐型和季铵盐型两种梳形聚硫醚。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分别在16.67~17.25°C和-3.1~2.1°C范围内。用抑菌圈法和最低抑菌浓度值(MIC)评价阳离子聚硫醚的抗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大肠杆菌(E.coli),氨基盐酸盐型聚硫醚的MIC值均为4.88μg m L-1、季铵盐型聚硫醚的MIC值分别为4.88和2.44μg m L-1。说明,梳形结构的季铵盐型聚硫醚对E.coli的抑菌效果更好。其次,我们采用相同的反应策略合成出一系列不同分子量的炔基聚硫醚,并对其进行功能化改性。利用1H NMR,13C NMR,FT-IR和GPC等手段测定了产物的化学结构,并探究了其Tg值和抗菌性能。通过调整环氧基团与胺基的比例,制备出分子量分别为4.15×103、5.37×103和6.69×103 g mol-1的聚β-炔基β-羟基胺。然后,对上述聚合物进行巯基-炔点击反应改性,得到了梳形氨基盐酸盐型聚硫醚。由DSC测定其Tg值在31.42~36.22°C范围内。通过测定其抗菌性能可知,随着分子量的增加,对两种类型的细菌(S.aureus和E.coli),阳离子型聚硫醚的MIC值相同,依次为2.44、2.44和1.22μg m L-1。最后,利用巯基-炔点击反应,通过控制甲醇钠的投料量(1:0.5、1:1、1:2)合成出三种不同支化度的氨基盐酸盐型聚硫醚,并利用1H NMR、定量13C NMR、FT-IR以及GPC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计算出其支化度依次为0.86、0.78和0.73。随着支化度的增加,产物的Tg值依次升高,分别为-4.5、37.3和52.9°C。通过测定超支化聚硫醚的抑菌性能可知,对S.aureus,其MIC值依次为6.24、3.12和1.56μg m L-1;对E.coli,其MIC值依次为1.56、1.56和0.78μg m L-1。上述抑菌结果表明,氨基盐酸盐型超支化聚硫醚对E.coli抗菌效果更好。
赵媛媛,徐伟,石波,田言,程潜,梅光军[8](2021)在《季铵盐类捕收剂在矿物浮选脱硅中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随着高品质矿的持续开发利用,现存大多为难选的中低品质矿。其中低品位的铝土矿、铁矿、磷矿等含有的主要脉石矿物之一为硅质矿物,因而脱硅流程是矿物提纯的关键和重要步骤。阳离子季铵盐类捕收剂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吸附能力、高效无毒易降解、pH值适用范围广、性能稳定等特点,推动了中低品质矿浮选脱硅的广泛开发与综合利用。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阳离子季铵盐捕收剂反浮选脱硅的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理,以及对阳离子季铵盐捕收剂的评价和展望。
王鹏飞[9](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司义新[10](2021)在《二氟氯乙酸钠作为二氟卡宾源与亲核试剂之间的新反应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氟原子和碳氟键的特殊性决定了含氟化合物具有独特的性质,有机化合物中插入氟原子能很大程度上改变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物理特性。因此,在有机分子中选择性地插入氟原子或含氟基团已经成为药物设计和功能材料开发的常规策略。含氟基团中应用最广泛的是三氟甲基和二氟甲基,其中二氟甲基最为特殊,该基团具有吸电子效应能够影响到相邻基团的电子效应、化学性质和生物反应活性。近年来该领域的相关学者发展了多种二氟卡宾试剂,并成功地将其应用于多种反应中,例如将二氟卡宾插入到醇、硫醇、醛、酮、羧酸、炔、烯等化合物中。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选择合适的二氟卡宾试剂,利用二氟卡宾的亲电性质和亲核试剂反应发展了一系列的新反应,具体工作如下:首先,在N2环境中,DMF作为溶剂、K2CO3作为碱,作为二氟卡宾来源的二氟氯乙酸钠和伯胺在100 oC下反应12 h合成了异腈。该方法的特点在于:在碱性条件下,二氟氯乙酸钠经脱羧过程产生二氟卡宾,二氟卡宾可与伯胺反应得到异腈。使用柱层析法分离纯化后,通过核磁谱图、红外光谱、高分辨质谱数据对产物结构进行确认。随后,优化反应条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扩展底物,探究反应的适用性。最后结合相关文献和实验探索,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然后,在二氟卡宾和伯胺反应合成异腈的基础上,通过一步法实现异腈合成、插入过程制备脒类和杂环化合物。过程如下:(1)在反应体系中,作为二氟卡宾前体的二氟氯乙酸钠和伯胺反应生成异腈,随后异腈插入伯胺或仲胺的N-H键中合成脒类化合物。异腈也能够和叔胺反应生成脒类化合物,该过程涉及叔胺的C-N键活化。(2)选择合适的底物,通过一步法初步探索了通过异腈合成、插入/环化过程合成多种杂环化合物及稠环氮杂芳烃。最后,在合成异腈的基础上,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羧酸,羧酸在碱性条件下脱去质子得到羧酸根离子,能够与异腈反应并通过原子迁移生成酰胺类化合物。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水,异腈或合成异腈过程的反应中间体可与水反应生成甲酰胺。最后,优化反应条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扩展底物,探究反应的普遍适用性。总之,以二氟氯乙酸钠为二氟卡宾来源发展了一种简便、高效、通用合成异腈类化合物的方法,并在合成异腈的基础上,发展了脒、酰胺、杂环和稠环等化合物合成方法。这些工作是非常有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对于异腈合成、应用及反应活性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二、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叔胺合成方法的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叔胺合成方法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含有机反离子的双子季铵盐的合成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合成 |
1.3 表征与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工艺优化 |
2.1.1 反应条件选择 |
2.1.2 正交实验 |
2.2 结构表征 |
2.3 表面张力 |
2.4 润湿性能 |
2.5 泡沫性能 |
2.6 乳化性能 |
2.7 抑菌性能 |
3 结论 |
(2)电化学合成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芳基膦化物研究现状 |
1.1.1 芳基膦化物及其药物背景 |
1.1.2 芳基膦化物的合成现状 |
1.2 内酰胺类化合物研究现状 |
1.2.1 内酰胺类化合物及其药物背景 |
1.2.2 内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现状 |
1.3 电化学合成的特点及其研究现状 |
1.3.1 电化学合成的特点 |
1.3.2 电化学合成的研究现状 |
1.4 电化学合成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的目标及意义 |
第2章 电化学介导镍催化合成芳基膦化物 |
2.1 课题设计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条件优化 |
2.2.2 底物拓展 |
2.2.3 应用研究 |
2.2.4 机理研究 |
2.3 小结 |
2.4 实验部分 |
2.4.1 实验用试剂与仪器 |
2.4.2 实验步骤与谱图数据 |
第3章 电化学介导合成内酰胺衍生物 |
3.1 课题设计 |
3.2 原料合成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条件优化 |
3.3.2 底物拓展 |
3.3.3 应用研究 |
3.3.4 机理研究 |
3.4 小结 |
3.5 实验部分 |
3.5.1 实验用试剂及仪器 |
3.5.2 实验步骤与表征数据 |
结论与展望 |
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I 全文图示总结 |
附录 II 产物核磁谱图 |
附录 III 新化合物一览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以季戊四醇为联接基的季铵盐四聚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4C12teQ表面活性剂合成步骤 |
1.3 结构表征 |
1.4 性能测定 |
(1)表面张力 |
(2)乳化性能 |
(3)泡沫性能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结构表征 |
2.1.1 红外光谱 |
2.1.2 核磁共振氢谱 |
2.1.3 元素分析 |
2.2 4C12teQ的表面活性 |
2.3 乳化性能 |
2.4 泡沫性能 |
3 结 论 |
(4)耐高温高硫化氢缓蚀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现状调查 |
2 新型缓蚀剂的研制 |
2.1 咪唑啉衍生物类缓蚀剂的合成 |
2.1.1 有机胺试验筛选 |
2.1.2 酸类筛选试验 |
2.1.3 季胺化原料筛选试验 |
2.1.4 物料配比和工艺参数优化试验 |
2.2 炔氧甲基胺类缓蚀剂的合成 |
2.2.1 胺原料筛选试验 |
2.2.2 季胺化原料筛选试验 |
2.2.3 物料配比与工艺参数优化试验 |
2.3 两种合成缓蚀剂缓蚀效果对比 |
2.4 高效缓蚀剂复配试验研究 |
2.4.1 高效缓蚀剂合成 |
2.4.2 两种缓蚀剂复配比例优选 |
2.4.3 乳化分散剂类型优选 |
2.4.4 乳化分散剂加入量优选 |
3 现场试验 |
3.1 预膜过程 |
3.1.1 单井管道预膜 |
3.1.2 生产汇管预膜 |
3.2 现场加药 |
4 结束语 |
(5)抗菌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原料 |
1.2 抗菌剂的制备 |
1.3 抗菌抗原纤化纤维素纤维的制备 |
1.4 结构与性能测试 |
1.4.1 化学结构 |
1.4.2 接枝率的表征 |
1.4.3 最小抑菌浓度 |
1.4.4 抗菌剂抗菌率定量测试 |
1.4.5 抗菌纤维素纤维的抗菌性能测试 |
1.4.6 机械性能测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化学结构 |
2.1.1 FT-IR测试结果 |
2.1.2 1H NMR测试结果 |
2.1.3 飞行质谱测试结果 |
2.1.4 接枝率的表征 |
2.2 抗菌剂的抗菌效果 |
2.3 改性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
2.4 改性后纤维素纤维的抗菌性能 |
3 结论 |
(6)季铵盐型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季铵盐型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 |
2 季铵盐型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
2.1 日用化工、纺织、皮革、造纸领域 |
2.2 石油开采领域 |
2.3 环境治理和金属加工防护领域 |
2.4 其他领域 |
3 结语 |
(7)巯基-烯/炔点击反应合成梳形和超支化结构的聚硫醚及其抗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点击化学 |
1.2 巯基-烯点击反应 |
1.2.1 巯基-烯点击反应的自由基机理 |
1.2.2 巯基-烯点击反应的亲核机理 |
1.2.3 巯基-烯点击反应的应用 |
1.3 巯基-炔点击反应 |
1.3.1 巯基-炔点击反应的机理 |
1.3.2 巯基-炔点击反应的应用 |
1.4 抗菌剂 |
1.4.1 无机抗菌剂 |
1.4.2 天然高分子抗菌剂及其衍生物 |
1.4.3 合成高分子型抗菌剂 |
1.5 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2 巯基-烯点击反应合成梳形聚硫醚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原料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3 中间体聚β-烯基β-羟基胺(PVHA)的合成 |
2.2.4 乙烯基功能化的阳离子型聚硫醚(V-CPTEs)的合成 |
2.2.5 端叔胺聚硫醚(TAPET)的合成 |
2.2.6 季铵盐型聚硫醚(QAPET)的合成 |
2.2.7 结构测试与性能表征 |
2.2.7.1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表征 |
2.2.7.2 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表征 |
2.2.7.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 |
2.2.7.4 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 |
2.2.7.5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表征 |
2.2.8 抗菌实验 |
2.2.8.1 抑菌圈法 |
2.2.8.2 最低抑菌浓度(MIC)法 |
2.2.8.3 最低杀菌浓度(MBC)法 |
2.2.8.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 |
2.2.9 细胞毒性 |
2.2.9.1 细胞的培养与复苏 |
2.2.9.2 CCK8法测定细胞毒性 |
2.2.9.3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VHA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2.3.2 V-CPTEs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2.3.3 V-CPTEs的物理性能 |
2.3.3.1 PVHA和V-CPTEs的DSC表征 |
2.3.3.2 溶解性能 |
2.3.4 V-CPETs的抗菌性能 |
2.3.4.1 抑菌圈法 |
2.3.4.2 MIC法和MBC法 |
2.3.4.3 抗菌机理研究 |
2.3.5 TAPET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2.3.6 QAPET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2.3.7 QAPE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
2.3.8 QAPET的抗菌性能 |
2.3.8.1 抑菌圈法 |
2.3.8.2 MIC法 |
2.3.8.3 MBC法 |
2.3.8.4 抗菌机理研究 |
2.3.9 QAPET细胞毒性 |
2.4 本章小结 |
3 巯基-炔点击反应合成梳形聚硫醚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原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中间体聚β-炔基β-羟基胺(PYHA)的合成 |
3.2.4 阳离子型聚硫醚(Y-CPTEs)的合成 |
3.2.5 结构测试与性能表征 |
3.3 结构与讨论 |
3.3.1 合成方法 |
3.3.2 PYHA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3.3.3 Y-CPTEs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3.3.4 Y-CPTEs的物理性能 |
3.3.4.1 DSC表征 |
3.3.4.2 溶解性能 |
3.3.5 Y-CPTEs的抗菌性能 |
3.3.5.1 抑菌圈法 |
3.3.5.2 MIC法 |
3.3.5.3 MBC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巯基-炔点击反应合成超支化聚硫醚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原料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2.3 端基为环氧基和氨基盐酸盐中间体(EYI)的合成 |
4.2.4 阳离子型超支化聚硫醚(CPETs)的合成 |
4.2.5 结构测试与性能表征 |
4.2.5.1 GPC表征 |
4.2.5.2 热重分析(TGA) |
4.2.5.3 荧光光谱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合成方法 |
4.3.2 EYI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4.3.3 H-CPTEs,M-CPTEs和 L-CPTEs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4.3.4 H-CPTEs,M-CPTEs和 L-CPTEs的物理性能 |
4.3.4.1 玻璃化转变温度 |
4.3.4.2 溶解性能 |
4.3.4.3 荧光特性 |
4.3.5 H-CPTEs,M-CPTEs和L-CPTEs的抗菌性能 |
4.3.5.1 抑菌圈法 |
4.3.5.2 MIC法 |
4.3.5.3 MBC法 |
4.3.5.4 抗菌机理研究 |
4.3.6 H-CPETs细胞毒性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季铵盐类捕收剂在矿物浮选脱硅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阳离子季铵盐捕收剂的种类及作用机理 |
2 阳离子季铵盐反浮选脱硅研究现状 |
2.1 铝土矿脱硅 |
2.1.1 捕收剂作用机理 |
2.1.2 捕收剂种类 |
(1)传统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
(2)新型(复合)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 |
(3)Gemini型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 |
2.2 氧化铁矿脱硅 |
2.2.1 捕收剂作用机理 |
2.2.2 捕收剂种类 |
(1)传统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
(2)季铵盐组合药剂 |
(3)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
(4)季铵盐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 |
2.3 磷矿脱硅 |
2.4 菱镁矿脱硅 |
3 阳离子反浮选捕收剂研究方向及前景 |
(9)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二氟氯乙酸钠作为二氟卡宾源与亲核试剂之间的新反应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二氟卡宾试剂及二氟卡宾反应的研究 |
1.2.1 TMS类试剂及二氟卡宾反应的研究 |
1.2.2 XCF_2H类试剂及二氟卡宾反应的研究 |
1.2.3 二氟乙酸类试剂及二氟卡宾反应的研究 |
1.2.4 BrCF_2PO(OEt)_2试剂及二氟卡宾反应的研究 |
1.2.5 其他类型二氟卡宾试剂及二氟卡宾反应的研究 |
1.3 异腈的合成及其反应性的研究 |
1.3.1 异腈的合成 |
1.3.2 异腈参与的多组分反应研究 |
1.3.2.1 四组分Ugi反应 |
1.3.2.2 三组分Ugi反应 |
1.3.3 基于异腈插入合成脒类和杂环类化合物的研究 |
1.3.3.1 基于异腈插入合成脒类化合物 |
1.3.3.2 基于异腈插入合成杂环类化合物 |
1.4 叔胺的C-N键活化 |
1.4.1 过渡金属催化叔胺C-N键活化 |
1.4.2 非金属催化叔胺C-N键活化 |
1.5 酰胺的合成 |
1.5.1 热缩合法 |
1.5.2 缩合试剂法 |
1.5.3 过度金属催化法 |
1.5.4 硫代羧酸法 |
1.5.5 活泼脂法 |
1.5.6 路易斯酸活化法 |
1.5.7 异腈合成酰胺法 |
1.6 课题研究的立意和内容 |
1.6.1 课题研究的立意 |
1.6.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二氟卡宾诱导异腈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2.2 反应条件的探索与优化 |
2.2.3 反应底物扩展研究 |
2.2.4 放大实验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产物的表征手段 |
2.3.2 产物的表征数据 |
2.3.3 反应机理研究 |
2.4 应用:异腈参与的多组分反应 |
2.4.1 Ugi四组分反应 |
2.4.2 Ugi三组分反应 |
2.4.3 产物的表征数据 |
2.5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二氟卡宾诱导脒类化合物合成 |
3.1 引言 |
3.2 实验药品 |
3.3 基于异腈插入胺的N-H键合成脒类化合物 |
3.3.1 反应条件探索与优化 |
3.3.2 反应底物的扩展 |
3.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4 反应机理的研究 |
3.4 基于异腈插入叔胺C-N键合成脒类化合物 |
3.4.1 实验探索与条件优化 |
3.4.2 反应底物扩展研究 |
3.4.3 产物的数据表征 |
3.5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二氟卡宾诱导酰胺合成 |
4.1 引言 |
4.2 酰胺的合成 |
4.2.1 实验药品 |
4.2.2 反应条件探索与优化 |
4.2.3 反应底物扩展研究 |
4.2.4 基于酰胺合成反应对药物分子的改性研究 |
4.2.5 产物的数据表征 |
4.3 甲酰胺的合成 |
4.3.1 实验探索与条件优化 |
4.3.2 反应底物扩展研究 |
4.3.3 产物的数据表征 |
4.3.4 反应的机理研究 |
4.4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二氟卡宾诱导氮杂环化合物合成的初步探索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 |
5.2.2 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
5.2.3 稠环类化合物的合成 |
5.3 产物的数据表征 |
5.4 本章结论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叔胺合成方法的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含有机反离子的双子季铵盐的合成与性能[J]. 丁慧,姜亚洁,王亚魁,鞠洪斌,耿涛. 精细化工, 2022
- [2]电化学合成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的研究[D]. 白娅. 吉林大学, 2021(01)
- [3]以季戊四醇为联接基的季铵盐四聚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J]. 王奕鹏,李杰,王晨旭,杜瑞,谢阳春. 化工科技, 2021(04)
- [4]耐高温高硫化氢缓蚀剂的研制[J]. 姜为民. 石油工程建设, 2021(04)
- [5]抗菌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张劲松,许梦玉,李娜,周勇,吴德群.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1(03)
- [6]季铵盐型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J]. 郭乃妮,王小荣,古元梓,韩一诺,孔裕,荆程程. 石油化工, 2021(06)
- [7]巯基-烯/炔点击反应合成梳形和超支化结构的聚硫醚及其抗菌性能研究[D]. 刘健. 烟台大学, 2021(09)
- [8]季铵盐类捕收剂在矿物浮选脱硅中的研究进展[J]. 赵媛媛,徐伟,石波,田言,程潜,梅光军.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1(02)
- [9]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10]二氟氯乙酸钠作为二氟卡宾源与亲核试剂之间的新反应的发展[D]. 司义新. 江南大学, 2021(01)
标签: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论文; 十二烷论文; 机理分析论文; 表面活性剂论文; 电化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