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通快滤池改成生物滤池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林慧萍[1](2019)在《基于CFD技术的V型滤池数值模拟与优化改进》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利用CFD技术,对普通V型滤池的进水分配、过滤和反冲洗配水三个不同的工况分别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分析各种工况下构筑物中的流态,并提出提高V型滤池进水分配和反冲洗配水均匀度的方法,为实际工程中V型滤池的设计提供参考。利用Fluent中的流体体积模型(VOF)和k-ε湍流模型,对V型滤池的进水分配渠内部的带自由液面的流体,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并通过调整进水渠的进水管位置、分配渠的堰高、堰宽等方式,对其配水均匀度进行优化。模拟结果表明:调整进水管的位置,对配水均匀度的改善效果不大;调整配水堰的堰高和堰宽,均能将进水分配渠的配水均匀度提升10%以上。模拟中还发现,调整堰高对配水均匀度改变的灵敏度较大,这也是V型滤池在实际施工中通常要设置堰板,在试运行时通过调节堰板的方式来调整堰高的原因。利用Fluent中的多孔介质模型和k-ε湍流模型,对带有清洁均质滤料层的V型滤池的过滤工况进行模拟。结果表明:V型滤池过滤时,滤料砂面上方空间的水流分布是不均匀的。从横向上看,在靠近V型槽的一端流速较大,而靠近排水槽的一端流速较小;从纵向上看,在靠近V型槽的前后两端流速较大,而在V型槽中间一段流速较小。这种不均匀是由于V型槽的进水方式不合理造成的。这虽然会影响滤层中的水流分布情况,但从模拟的结果来看,滤层中的水流流速范围0.0046—0.0047m/s,这种影响几乎可以忽略。利用Fluent中的k-ε湍流模型对V型滤池反冲洗单独水冲的配水工况进行模拟。模拟只研究中间和底部配水空间区域。模拟结果表明:普通V型滤池在反冲洗配水的时候,中间配水和底部配水均是不太均匀,且都是沿配水方向上中间的配水量较小,两端的配水量较大。通过分析发现,导致这种不均匀的根本原因在于,在配水空间前端由于水流的不同程度的回流,形成了漩涡,使配水空间内部静压分布不均匀。根据对模拟结果的分析,本文对中间配水和底部配水分别提出了提高配水均匀度的措施。对中间配水,采用改变布水方孔尺寸的方法;对底部配水,采用在空间内部增加一块开有不同孔径圆孔的水平钢板。模拟结果显示,这两种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V型滤池反冲洗的配水均匀度。
张宇[2](2018)在《生物固锰除锰工艺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文中认为地下水除锰技术是以“生物固锰除锰”理论为指导,同时也开辟了该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的工程范例。将传统的二级处理工艺改进为“跌水弱曝气+一级生物滤池”的工艺流程,这是应用生物滤池同层去除地下水中的铁锰的典型工艺,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工艺出水水质均优于国家标准。困扰了人类半个多世纪的针对地下水净化锰难题找到了一条捷径,同时也是一条高效且非常经济的解决办法。根据实际运行水厂以往的经验,如果滤池中有较高浓度的亚铁离子存在的话,生物滤池的滤层对于铁锰同层净化的培养周期会出现较大的延长,比正常培养周期多出5至6个月的时间,而且成熟后的生物滤层的稳定性较差;此外,一定浓度的氨氮往往会存在于地下水中,也会抑制生物滤层的培养,必须考虑先将氨氮完全硝化去除后,再将地下水中的锰离子彻底去除。本文针对高铁高锰并含有氨氮的地下水中在生物除铁除锰滤池中锰离子的去除机理进行研究,研究去除锰离子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锰氧化菌,并对其群落结构进行解析,以便更好地指导和应用于工程实践。根据以往对生物滤池中铁锰去除过程中的铁锰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氧化还原关系的研究结果得知:在生物滤层中铁锰离子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同时还与地下水水质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地下水中Fe2+浓度高于3mg/L,会为较高价态的锰氧化物的还原提供电子供体,导致二价锰离子析出,就会破坏生物滤层中已经形成的生物膜结构,进而影响出水水质。只有当绝大部分亚铁离子在生物滤池的上层被氧化作用去除后,生物滤层的中下层才能形成高效且稳固的生物固锰除锰滤层,也就是说铁锰离子是在同一个滤池中去除,但是在滤池的不同高度层被去除。本文所研究的目标水厂的地下水水源是高铁高锰含氨氮的水质,在生物滤池的上层去除大部分铁并伴有较弱的除锰功能,锰离子是在滤池的中下部被去除掉的,因此滤层的厚度必须超过一定的阈值,才能保证以上功能的实现。对于高铁的地下水源,生物除锰的成熟滤层需要较长的培养周期,同时二价铁离子的浓度较高是对生物除锰的成熟滤层的除锰效果有较大的干扰,由此给出了在原水铁含量较高时成熟的生物除锰滤层的解决办法:如果成熟的生物滤层采用单层滤料的培养周期中,成熟的生物滤膜就会受到反冲洗水和亚铁离子的冲击并遭到破坏,因此需要延长培养时间,以利于成熟生物滤膜的形成。基于这些情况,本文提出以两层滤料的方式加快除锰生物滤膜的快速培养,通过模拟滤柱实验得知,采用两层滤料后,当亚铁离子浓度为18mg/L,二价锰离子浓度为1.4mg/L时,生物除铁除锰在同层去除的培养周期将缩短在两个月之内。对于源水中含有氨氮的水质去除过程就需要较高的溶解氧消耗,本论文研究的水质浓度为(Fe2+约为18mg/L,Mn2+约为1.4mg/L,NH4+-N约为1mg/L),还需要实现在同层中将铁锰和氨氮去除,进水中的溶解氧至少要在7.9mg/L以上。因为生物滤层上亚铁离子和氨氮以及一些还原性物质将消耗大量的溶解氧,生物除铁除锰滤层的中下层也是需要一定量的溶解氧才能够将原水中的锰去掉,这也是除锰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源水中含有的氨氮量,以及生物固锰除锰的工艺的曝气装置和全工艺过程,在本研究的水质情况下,跌水弱曝气的方式(DO约45mg/L)就无法满足去除相应成分的需求,就需要考虑用机械曝气或是喷淋曝气这样较强的曝气方式(DO约8.5);当氨氮浓度较高时,受到水中氧气溶解度饱和的影响,单次的供氧方式就无法满足需求,需要试验两次充氧曝气和二级串联滤料去除或是连续曝气充氧的过滤去除方式来实现。地下水中的氨氮对于生物除铁除锰滤池的快速启动的关键因素是需要硝化细菌的聚集,采用循环培养法来进行快速启动研究,从实验结果得知循环培养法对于锰氧化菌群和硝化细菌的聚集有加速作用,将伴有氨氮的高铁锰地下水在同层生物去除的前期启动时间缩短至20天以内。分离得到了14株分纯锰氧化菌的菌株。并对其菌落形态和菌体的形态进行了观察。生物滤池上层的优势菌群共有四株,分别是Propionibacterinm、Nitrosomonas、Prevotella、Methylophilace,生物滤池的中、下层中Nitrospira、unclassified(接近50%)、others(未分类)较多,下层Delftia、Acinetobacter、Burkholderia、Ochrobactrum、Gemmatimonadace、Saprospirace、unclassified、others较多,其中Ochrobactrum为下层独有的属。基于研究结果,对哈尔滨市松北区自来水厂的曝气系统进行了二次改造并实现了一级处理工艺的稳定运行,出水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又成功启动松北区水厂二期工程且稳定运行,在生物固锰除锰工艺的全流程中并未投加任何一种药剂的前提下实现了对典型的北方寒冷地区高铁高锰和由面源污染带来的含有氨氮的地下水质的净化,是生物固锰除锰工艺的又一次成功应用。
张双牛[3](2018)在《某热电厂中水回用设计及运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近年来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越发严峻,众多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致力于开辟第二水源,如海水淡化、中水回用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祖国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来”。在政策及客观环境的双重驱动下,中水回用就成为了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且经济的策略。本课题研究的某热电厂采用附近威海第三污水处理厂的达标排放水作为水源,设计水质参数:p H=7.34,电导率3220us/cm,悬浮物5mg/L,浊度1.45NTU,COD43.3mg/L,TDS 2.01X103mg/L,氨氮4.83mg/L,可溶性二氧化硅2.57 mg/L,总碱度138mg/L总有机碳11.0mg/L。产水满足电厂开式循环水补水要求第三污水处理厂处理水源为工业园区废水,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比例约为7:3,工业废水中含有制革废水、电子废水、机械制造废水等,其特点是水质比较复杂,波动频繁。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内中水处理文献,运用成熟的中水处理工艺中,预处理单体设备或构筑物有高级氧化,曝气生物滤池,高密度沉淀池,V型滤池、变孔隙滤池等滤池,多介质过滤器、自清洗过滤器等过滤器,柱式超、微滤膜组等。主处理工艺设备有反渗透膜组、纳滤膜组、混床、EDI、正渗透技术等。综合水源水质及用水要求,提出了三种工艺路线,即絮凝+V型滤池+超滤+反渗透;曝气生物滤池+超滤+反渗透;臭氧+曝气生物滤池+超滤+反渗透。最终经过综合分析投资、运行成本,产水水质等因素,选择了预留曝气生物滤池+V型滤池+超滤+反渗透工艺路线。本本的创新点有以下几点:(1)研究方法上具有针对性:根据热电企业的水质水量实际需求,根据威海当地水源状况因地制宜进行工艺设计。通过对第三污水处理厂的排水进行检测,对排水指标及季节性变化做出了详细的评估,对预处理工艺进行了合理的设计。(2)大量采用成熟的新工艺技术:本项目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AF)预留+V型滤池+超滤系统+反渗透系统工艺,适合上游水源的特点,工艺衔接合理,处理效果有保障;在工艺设计上尽可能的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反渗透系统回收率高,运行成本低。(3)对预处理工艺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在工艺设计中预留了曝气生物滤池,对滤池的选择进行了详细的论证,结合水质及实际的运行效果及施工难易程度,最后选择了V型滤池。(4)采用了稳定可靠的创新的分离膜产品,超滤膜采用热致相超滤膜,具有耐药性好、机械强度高、纯水通量高、节能等特点,适合中水回用场景的应用。反渗透系统采用成熟的进口产品,具有脱盐率高、抗污染、运行稳定等特点。(5)本项目是山东地区首个工业中水回用项目,具有巨大的示范作用,为后续企业开展中水回用建设项目建立了一条可行的稳妥的示范流程。本文在上述背景下,对中水回用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包括工艺路线的设计,设备选型,投资估算,运行成本分析,并根据实际运行数据分析对中水厂生产做出指导。本项目建成后,该项目投产后可生产再生水876万吨/年,满足热电厂对所负责片区的1200多家工商业用户及居民用汽和31万户3200多万m2居民供热的重任,具有重大意义。
李奇聪[4](2016)在《氮素超标地下水源饮用水处理厂工艺改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M市第一给水处理厂始建于1959年,地下水源的设计供水量86000m3/d,水处理工艺为液氯消毒。近年来因水厂水源地井群受工业与城市污水、垃圾以及农业化肥等污染,导致其中3眼水井水质下降,氨氮与硝酸盐氮超标,目前这3眼井已经停用,水厂供水规模降至56000m3/d。3眼井水质为:总硬度461-616mg/L;1号水井硝酸盐14.73-28.56mg/L,氨氮0.4-1.0mg/L,亚硝酸盐氮0.23-0.30mg/L;4号水井硝酸盐19.88-26.85mg/L,氨氮0.3-1.1mg/L,亚硝酸盐氮0.21-0.28mg/L;5号水井硝酸盐12.42-31.15mg/L,氨氮0.5-1.1mg/L,亚硝酸盐氮0.19-0.30mg/L。由于原水厂仅有液氯消毒工艺,故硝酸盐氮、氨氮和总硬度指标不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根据M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城市总需水量199300m3/d,城市现状供水能力121000m3/d,供需水量差额78300m3/d。根据水利部门水资源分配情况及省政府关于省内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不允许新建地下水取水设施的规定,M市可用水源只有附近的Y水库,尚有50000m3/d水量可供城市利用,M市计划2017年建设一座地表水处理厂,设计供水量50000m3/d,则2020年尚有供需水量差28300m3/d。为满足城市供水需求,计划启用已关闭的3眼水井。因地下水污染造成水质超标,需对原有水厂进行技术改造,改造规模30000m3/d。水厂技术改造总体方案为:利用水厂原有办公楼、清水池、加氯间、车库等,新建水处理车间1座,对加氯间设备进行更新。对照水源井水质与饮用水卫生标准,主要超标指标为硝酸盐氮、氨氮和总硬度。水处理工艺方案确定为原水-过滤-精密过滤-反渗透-液氯消毒。过滤采用普通快滤池,作用是去除水中沙子等微小悬浮物。精密过滤可去除水中5μm以上的微小颗粒等,降低水的污染指数,以保护反渗透膜。采用40PP熔喷滤芯精密过滤器8台,6用2备。过滤器4mm壁厚,φ1100mm×2400mm不锈钢罐。反渗透单元的作用是去除水中溶解性物质,即主要用来去除水中硝酸盐氮、氨氮和硬度。采用CPA系列膜,8英寸CPA3-LD,一级两段排列方式(2:1),平均脱盐率95%,产水率75%。每只膜操作压力1.05MPa,有效膜面积37.2m2,膜透过水量q=1.7m3/h。膜组件数量168个。膜清洗所用药剂是食品级安全药剂,分别是35%柠檬酸,氢氧化钠,亚硫酸氢钠。阻垢剂AMEROYAL 428,用量2-4mg/L。由于反渗透浓水中主要成分为阴阳离子,水中颗粒性物质含量较少,因此,反渗透产生的浓水流入浓水调节池,同时利用控制系统使浓水回用于普通快滤池和精密过滤装置的反冲洗。浓水调节池的作用是调节浓水的排放与回用,同时充当反冲洗水池。滤过水送入水厂原有清水池,进行液氯消毒,作用是杀灭水中病原微生物。加氯设施利用原有加氯间,对加氯机等设备进行更新。最大设计加氯量1.5mg/L,采用真空加氯机2台,1用1备。工程造价2991.65万元,其中工程费2366.0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338.27万元,预备费用216.35万元,铺底流动资金70.98万元。工程总成本费用2405.75万元,经营成本2271.05万元。单位制水成本为2.64元/吨。
宋振华[5](2015)在《循环水耐油污过滤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原油产地发生变化,硫含量上升,而炼油厂原有的装置不能满足高含硫原油的加工需求,致使冷换设备腐蚀加剧、泄漏频繁,循环水质恶化。但往往泄漏源因生产需求无法及时切除,这就使得循环水需要在水质被污染的情况下持续运行,而面对现有循环水装置一对多的格局下,恶化的水质又会加剧其他用户冷换设备的腐蚀、结垢,影响冷换设备的运行。甚至会出现多种物料泄漏相互反应而产生安全风险的情况,这使循环水装置的查漏、日常运行和安全保供变得更加困难。循环水装置原有的查漏方式、水质处理方法已无法满足现阶段的水质处理需求。循环水旁滤是去除循环水中浊度的主要设备,但普通的石英砂过滤器在遇到大量油污的状况下,无法正常运行,滤料被污染后出现板结失效,被迫更换滤料,影响正常生产。长期以来循环水装置出现油含量严重超标后的固定做法就是停运循环水滤池,排水置换,待油含量下降后才能投用滤池,降低浊度。但该方式在现有循环水持续受污染,排污不畅的情况下,无法实现,过滤设施形同虚设。目前循环水装置共有3类过滤设备,分别是快滤池、高效流砂过滤器及重力式无阀滤池,但此三类过滤设施无法对高含油循环水进行过滤处理。耐油污过滤技术的应用研究是解决现阶段循环水质的关键。过滤技术要实现耐油污其最终需要解决的是滤料的板结问题。全自动过滤设施其外观及工作原理与重力式无阀滤池基本相同,但在功能方面增加了以蒸汽为动力的滤层拌热装置。当滤料含有板结时,通过拌热装置使滤层松动,反洗时可带走滤层上部污物及含油污物,从而解决滤料板结问题。车间结合全自动过滤设施的运行原理,对重力式无阀滤池进行改造,改造后的蒸汽搅拌型无阀滤池,同样具有良好的耐油污性能。高效流砂过滤器虽然在风线扩改、最佳处理量的确认、滤料更换以及操作调整后过滤效果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在耐油污方面仍不具备处理能力,因此在后期的改造过程中被全自动过滤设施替代。浅层砂滤器因其反洗为压力式反洗,反洗强度高,交错排列的磨菇头能将砂层完全形成悬浮床,使滤砂在旋流水的作用下分层上下翻腾,就像人用手揉搓滤砂一样,将油和砂、粘泥等都揉搓开,不会形成板结的特性被应用于循环水装置。其处理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便于管理得到了岗位操作人员的认可。改造后的蒸汽搅拌型无阀过滤器、全自动过滤设施以及浅层砂滤器都能在油含量超标的情况下正常使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耐油污过滤设施,有效的解决了循环水系统面临的窘境。同时由于对循环水质恶化处理方式的改变,有效的降低了循环水系统的排污量,达到了节能节水的目的。耐油污过滤技术的应用研究从根本上解决了因高含硫原油加剧设备腐蚀给循环水带来的水质困扰,2015年1-9月循环水系统的水质合格率已提升至92.61%。
赵松[6](2013)在《低浊度净水厂运行现状分析与建议》文中指出低浊水作为净水工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特殊水质,使得原有的常规处理方法很难满足后续处理工艺对进水水质的要求,因此本课题旨在对目前低浊度净水厂的运行现状进行分析,对低浊度水厂的运行管理提出颇具成效的改进建议。低浊水难以处理的主要原因是混凝效果差,解决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强化混凝效果,另一种就是增加后续工艺消除混凝效果差的影响。在处理低浊水的方法中,混凝剂及助凝剂优选、载体絮凝技术、生产废水回流属于第一种方法的范畴;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膜法、气浮工艺属于第二种方法的范畴。面对低浊水处理难题及水质标准提高的双重压力,低浊度水厂或采用了新型水处理工艺或对原有工艺进行改造,为了了解工艺的应用及运行现状,本课题开展了对黄河下游净水厂的面上调研。调研的水厂中,只有QH水厂采用新型中置式高密度沉淀工艺通过回流高浓度污泥强化低浊水混凝效果,降低了投药量,减少了排泥水量;其他水厂均采用常规混凝沉淀工艺,排泥水直接排放,在实验室通过模拟水厂常规处理工艺,搭建了连续性装置并进行了调试运行,实验结果表明连续性装置适合采用固定排泥水回流量,调整投药量的运行模式;回流排泥水降低投药量,可以降低沉后水浊度,从而表明了常规处理工艺中,回流排泥水强化低浊水处理是可行的,但是由于人工配水评价指标单一,因此为了评价回流后对水质的影响需要在水厂搭建连续性装置。同时,为了了解水厂确定排泥水量的方法,并分析水厂生产废水的水质特点,课题选取了南方的SK低浊度水厂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分析。SK水厂一年中有超过一半的时间处于低浊期,对水厂的设计及运行资料进行了整理核对,对水厂的运行现状进行了评价与改进,并对水厂排泥水、滤池反冲洗水和生产废水(二者混合水)回流对混凝效果的强化作用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表明,三者对混凝效果均具有强化作用,强化作用程度顺序为排泥水>生产废水>滤池反冲洗水,回流后节水效益顺序为生产废水>滤池反冲洗水>排泥水,为了充分发挥回流强化混凝的节药省水双重目的,推荐生产废水回流作为强化混凝的工艺选择,以投药量为20mg/L,回流比为2%作为最佳运行条件,氨氮去除率达75%,CODMn去除率达33%,沉后水余铝低于0.08mg/L,水中铁、锰浓度均未增加,工艺实施后可以使水厂产生年费用减少37.86万元的巨大效益,同时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李贝[7](2013)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深度处理工艺及运行优化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二级出水水质的分析,采用深度处理组合工艺以去除污染物达到景观回用水标准。试验过程中,通过对比试验,确定了最佳组合工艺“混凝沉淀—O3—生物砂滤—GAC”;同时分析了温度、pH值、臭氧投加量在不同进水水质下的变化,以及考察不同水力负荷、反冲洗方式及反冲洗强度、初始浓度等参数对工艺的影响,从而确定组合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混凝剂采用聚合氯化铝(PAC),通过烧杯试验确定最佳投药量为75mg/L时,混凝沉淀对二级出水污染物的去除达到最佳效果。在自然挂膜期间,生物砂滤对NH4+-N、CODMn、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80%、15%、80%时达到稳定,挂膜时间为12天。分别对臭氧前置与后置、普通砂滤与生物砂滤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分析得出臭氧前置组合工艺对水中有机物的降解效能优于臭氧后置组合工艺;生物砂滤组合工艺对水中有机物的降解效能优于普通砂滤组合工艺。通过两组对比试验可以得出“混凝沉淀—O3—生物砂滤—GAC”为处理二级出水最佳组合工艺。研究了水温、pH值、反冲洗、臭氧投加量、进水初始浓度以及水力负荷等试验条件对组合工艺除污效能的影响。当组合工艺控制生物砂滤水力负荷为6m3/(m2·h),臭氧投加量为3mg/L,初始CODMn浓度为11mg/L,初始NH4+-N浓度为15.64mg/L时可以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此外,生物砂滤反冲洗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方式:单独气冲强度为14L/(m2·s)、单独气冲时间为4min;混合冲洗时气冲强度为12L/(m2·s)、水冲强度为8L/(m2·s),混合冲洗时间为6min;单独水冲强度为12L/(m2·s)、水冲时间为5min。组合工艺控制活性炭水力负荷为5m3/(m2·h),反冲洗采用先气洗后水洗方式:单独气冲强度为4L/(m2·s),单独气冲时间为2min;单独水冲强度为810L/(m2·s),单独水冲时间为34min。在此运行条件下,“混凝沉淀—O3—生物砂滤—GAC”组合工艺对二级出水中的CODMn、色度、NH4+-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2.39%、72.44%、93.9%、40.95%,工艺出水平均值分别为5.17mg/L、7.4NTU、2.72mg/L、13.40mg/L,出水水质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
颜金利[8](2012)在《一体式O3-BAF深度处理印染纺织废水工程化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纺织印染行业是工业用水大户,大量排放的废水是一种潜在的水资源。面对严格的排放标准、日益短缺的水资源及广阔的市场空间,如何经济有效的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再生回用,成为印染行业新的机遇与挑战。广东某纺织印染企业为响应国家“十二五”规划发展清洁生产的号召,该企业决定对原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以实现部分出水的深度处理及回用,项目处理水量5000m3/d。针对二级生化处理后出水色度较高,悬浮物较少,可生化性差等特点,选用“一体式臭氧-曝气生物滤池(O3-BAF)+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BAF)”组合工艺作为中水回用预处理工艺,处理出水水质需达到后续处理要求水质,使得后续处理后,淡相水回用,浓相水可以直接排放。对中水回用预处理系统进行挂膜驯化启动,探索组合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在启动阶段,发现二级BAF对废水处理效果不佳,通过试验论证,将其改造成一体式O3-BAF。改造后化学需氧量(CODcr)去除率提高9.4%,色度去除率提高33.4%,出水CODcr低于40mg/L,色度低于4倍,二级出水满足后续处理要求。一体式O3-BAF两级串联工艺最佳运行参数:臭氧总投加量20mg/L,投加比3:1;一级O3-BAF水力负荷1.05m3/m2h,气水比5;二级O3-BAF水力负荷1.68m3/m2h,气水比3。中水回用预处理系统稳定运行期间,进水CODcr平均值为92.8mg/L,色度37倍,经过预处理系统,出水CODcr平均值可降至35.6mg/L,色度3倍,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1.2%、89.9%。研究表明,二级生化出水经过预处理系统,其出水水质能够保障后续膜处理的水质要求。同时后续处理系统浓缩液CODcr平均值为88.4mg/L,达到当地的排放标准。中水回用预处理系统运行费用约为0.68元/m3污水,中水回用系统运行费用低于当地工业用水均价。一体式O3-BAF两级串联组合工艺主要优势有:占地面积小,抗负荷冲击能力强,无二次污染及日常运行操作简单。实践证明,一体式O3-BAF两级串联组合工艺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经济优势。该工程是一体式臭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首次大规模应用,是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和回用工艺上的创新和突破,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冯硕[9](2012)在《炭砂滤池的构建技术、处理效果和工艺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炭砂滤池,即活性炭石英砂双层滤料滤池,替代常规净水工艺中的石英砂滤池,可以在保留滤池原有的对颗粒物去除截留的基础上,通过增加颗粒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作用和强化滤层中微生物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作用,显着提高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果。研究确定了炭砂滤池的构建技术和运行方式,保证滤池出水浊度稳定在0.10NTU以下,效果优于砂滤池。为了解决滤池初滤水浊度较高的难题,研究开发了反冲洗后增加微膨胀冲洗的初滤水浊度控制方法,可把初滤水浊度最大值从现有的0.25-0.45NTU降至0.20NTU以下,并在运行5min内浊度恢复到0.10NTU以下,符合美国环境保护署对于初滤水浊度控制的要求。炭砂滤池对CODMn的去除率从砂滤池的不到10%提高到30%以上,对UV254的去除率从砂滤池的基本无去除提高到20%以上,主要依靠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去除有机物。炭砂滤池内生物硝化能力高于砂滤池,出水氨氮浓度均值为0.10mg/L,出水亚硝酸盐氮浓度均值为0.002mg/L,运行效果优于砂滤池。为了解决仅靠进水中的溶解氧不能满足高氨氮硝化耗氧要求的难题,研究开发了在炭砂滤池的滤层中间铺设曝气头的曝气炭砂滤池技术,强化了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可以把应对氨氮的能力从常规净水工艺的0.5-1.0mg/L提高到3.0mg/L。炭砂滤池生物量和生物活性沿滤池深度方向减少。滤池内活性炭中层和底层的微生物多样性较高且两者群落结构相似度最高,活性炭表层和石英砂中层的微生物多样性较低且两者群落结构相似度最低。氨氧化菌的多样性在活性炭层沿深度方向增加,优势菌是一种亚硝化单胞菌。炭砂滤池在长期高氨氮条件下运行时,对氨氮的去除负荷主要受到溶解氧的影响,氨氮可能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去除。炭砂滤池和石英砂滤池制水成本的差异主要是由滤料成本的差异造成的,炭砂滤池比石英砂滤池制水成本高0.02元/t,曝气炭砂滤池比石英砂滤池制水成本高0.03元/t,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炭砂滤池在不增加常规处理工艺水厂净水构筑物的条件下,实现了短流程的深度处理,适用于水源水只受到轻度污染或季节性污染,或是受到经济条件或场地条件限制的水厂,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廖伟[10](2012)在《中置复合滤料生物活性炭滤池升流式与降流式池型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内外水厂深度处理中对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针对在我国南方湿热地区应用时后置炭滤池存在的问题,开发出了新型中置活性炭滤池。本文针对中置生物活性炭新工艺,通过小试和中试试验,对炭滤池进行了升流式与降流式两种池型的水质处理效果和运行稳定性对比研究。最终选取符合中置生物活性炭工艺的运行方式,并进行了有关滤池填料厚度和滤速的进一步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单层填料炭滤池,整个滤池炭层均有截滤一定量的浊度,在12m/h滤速和0:10.5:1气水比条件下,升流式与降流式炭滤池分别和砂滤池的组合工艺对CODMn和UV254的总去除率分别为42.6%与40.1%和57.8%与58.7%,去除能力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水头损失波动均比较大,反冲洗周期也短,仅为24h,升流式炭滤池水头损失要小于降流式炭滤池。(2)采用复合滤料炭滤池,装填0.7m厚Φ3-5mm粒径的轻质陶粒垫层,升流式与降流式水头损失增速分别为1.67cm/d和2.31cm/d,炭层单位高度水头损失则分别为5.7cm/m和7.4cm/m,而两者陶粒层水头损失分别为12.2cm和12.3cm。表明相比于降流式炭滤池,采用陶粒垫层更有利于维持升流式炭滤池水头稳定性;升流式炭滤池陶粒能够很好地发挥其纳污功能,为活性炭层创造比较低浊度的吸附环境,有助于提高机物的去除能力。(3)升流式与降流式炭滤池出水都出现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出水均以浮游生物居多,但升流式炭滤池出水微型生物总体上比降流式要少。(4)炭层厚度优化结果知,12m/h滤速下采用3m厚Φ3mm粒径炭层与2m厚Φ2mm粒径炭层,两者的水头损失分别为35.5cm和54.3cm,对浊度、COD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6.4%、27.1%和55.9%、27.7%,水质处理效果相当,但从水头损失和运行稳定性方面考虑,使用3m厚Φ3mm炭层要优于使用2m厚Φ2mm粒径炭层。(5)对升流式复合滤料炭滤池分别采用0.7厚Φ35mm与1.2m厚Φ68mm轻质陶粒垫层,在12m/h滤速下平均水头损失分别为35.5cm和29.5cm,平均每个反冲洗周期水头损失分别增长11.5cm和8.7cm,陶粒层截滤的浊度分别占50.3%和59.7%,CODMn去除率分别为40.6%和47.1%,说明较厚陶粒层显着有利于控制水头损失和改善水质处理效果;采用1.2m厚较大粒径陶粒垫层,滤速可高达16m/h,此时水头损失为34.049.0cm,与砂滤池串联运行最终对CODMn的平均去除率为41.7%,相比于滤速为12m/h时,CODMn去除率下降了5.4%,但水力负荷提高了33.3%。
二、普通快滤池改成生物滤池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普通快滤池改成生物滤池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FD技术的V型滤池数值模拟与优化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滤池概述 |
1.2.1 过滤技术 |
1.2.2 滤层与过滤数学模型 |
1.2.3 滤池的发展与分类 |
1.2.4 V型滤池概述 |
1.3 计算流体力学(CFD) |
1.3.1 CFD简介 |
1.3.2 CFD在水处理领域及过滤方面的应用与发展 |
1.4 课题的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V型滤池进水分配渠模拟与优化 |
2.1 研究对象及模型区域 |
2.2 V型滤池进水分配渠配水均匀性数学分析 |
2.3 数学模型及边界条件 |
2.3.1 湍流的数值模拟方法 |
2.3.2 湍流模型 |
2.3.3 多相流模型 |
2.3.4 边界条件及控制方程 |
2.4 堰流模型的验证 |
2.4.1 模拟试验模型构建 |
2.4.2 模拟结果分析 |
2.5 V型滤池进水分配渠模拟与结果分析 |
2.5.1 几何模型 |
2.5.2 网格划分 |
2.5.3 初始条件 |
2.5.4 结果分析 |
2.6 配水均匀度的优化及其模拟 |
2.6.1 调整进水管的位置 |
2.6.2 调整各间滤池的配水堰堰高 |
2.6.3 调整各间滤池的配水堰的堰宽 |
2.7 优化效果分析 |
2.7.1 调整进水管位置的优化效果 |
2.7.2 调整各间滤池配水堰堰高的优化效果 |
2.7.3 调整各间滤池配水堰的堰宽的优化效果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V型滤池均质滤料过滤模拟 |
3.1 研究对象及模型区域 |
3.2 滤层中的流态分析 |
3.3 多孔介质模型 |
3.3.1 模型简介 |
3.3.2 模型主要参数的计算 |
3.4 均质清洁滤料多孔介质滤层模型校核 |
3.5 数学模型及边界条件 |
3.5.1 滤层区域多孔介质模型 |
3.5.2 其它区域的湍流模型 |
3.5.3 边界条件及控制方程 |
3.6 V型滤池过滤模拟与结果分析 |
3.6.1 网格划分 |
3.6.2 初始条件 |
3.6.3 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V型滤池反冲洗配水模拟与优化 |
4.1 研究对象及模型区域 |
4.2 V型滤池反冲洗配水均匀性数学分析 |
4.2.1 中间配水均匀性分析 |
4.2.2 底部配水均匀性分析 |
4.3 数学模型及边界条件 |
4.3.1 湍流模型 |
4.3.2 边界条件及控制方程 |
4.4 模型的验证 |
4.4.1 模拟试验模型构建 |
4.4.2 模拟结果分析 |
4.5 V型滤池反冲洗配水空间模拟与结果分析 |
4.5.1 几何模型 |
4.5.2 网格划分 |
4.5.3 初始条件 |
4.5.4 结果分析 |
4.6 优化方案与模拟 |
4.6.1 中间配水的优化 |
4.6.2 底部配水的优化 |
4.7 优化效果分析 |
4.7.1 中间配水的优化效果 |
4.7.2 底部配水的优化效果 |
4.8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生物固锰除锰工艺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地下水中铁锰去除研究现状 |
1.3.1 地下水中铁锰产生原因 |
1.3.2 饮水中铁锰对人体的影响 |
1.3.3 饮水中铁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1.4 源水中氨氮的危害 |
1.5 去除地下水中铁锰技术研究历程 |
1.5.1 地下水中铁的去除研究历程 |
1.5.2 地下水中锰的去除研究历程 |
1.6 生物固锰除锰工艺研究 |
1.6.1 生物固锰除锰工艺研究 |
1.6.2 生物固锰除锰工艺应用研究 |
1.6.3 生物固锰除锰工艺中生物学机理研究 |
1.6.4 锰氧化菌功能研究 |
1.7 去除氨氮方法研究 |
1.8 问题的提出 |
1.9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9.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9.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现场试验装置概述 |
2.1.1 试验用水及装置 |
2.1.2 曝气装置 |
2.1.3 实验用储水和反冲洗水箱 |
2.1.4 生物除铁除锰模拟滤柱 |
2.2 水样检测方法 |
2.3 SEM/EDX分析方法 |
2.4 脂肪酸的提取方法 |
2.5 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方法 |
2.5.1 基因组DNA提取 |
2.5.2 16S rRNA基因扩增 |
2.5.3 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建立 |
2.5.4 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 |
2.5.5 生物信息学统计分析 |
第3章 生物除锰锰砂滤层中除锰菌筛选及研究 |
3.1 引言 |
3.2 样品的采集和培养基的筛选 |
3.2.1 样品的采集 |
3.2.2 XPS检测锰砂表面铁结果 |
3.2.3 贫营养成分培养基的筛选 |
3.3 锰氧化菌的筛选 |
3.3.1 锰氧化菌形态分析 |
3.3.2 部分锰氧化菌生理生化分析 |
3.3.3 8 号菌的BIOLOG结果 |
3.4 锰氧化菌16S RDNA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艺参数中溶解氧改变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
4.1 引言 |
4.2 生物滤池中溶解氧情况研究 |
4.2.1 生物滤池中在低溶解氧时的除锰功能研究 |
4.2.2 生物滤池中在较高溶解氧时的除锰功能研究 |
4.2.3 稳定的生物滤池对于溶解氧波动时的功能研究 |
4.3 生物固锰除锰工艺中的溶解氧供给研究 |
4.3.1 生物除锰工艺概况 |
4.3.2 一级过滤工艺除锰效能研究 |
4.3.3 两级过滤工艺除锰效能研究 |
4.3.4 两级过滤工艺过程中除锰效能研究 |
4.3.5 两级串联净化流程与同层去除流程比较 |
4.3.6 曝气方式对生物除锰工艺影响研究 |
4.4 成熟锰砂生物滤池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
4.4.1 锰砂样品中微生物丰富度及多样性分析 |
4.4.2 锰砂样品中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
4.5 氨氮在生物滤池中的去除研究 |
4.6 接种菌液后氨氮在生物滤池中的去除研究 |
4.6.1 接种菌液后氨氮去除研究 |
4.6.2 生物滤池中的氨氮转化形态研究 |
4.7 生物滤柱除锰效果与氨氮的关系研究 |
4.7.1 培养成熟的生物滤池去除锰及氨氮研究 |
4.7.2 试验滤柱成熟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松北区自来水厂改扩建及二期工程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松北区自来水厂自然情况 |
5.2.1 松北区水厂水源情况 |
5.2.2 松北区水厂改扩建工程简介 |
5.2.3 松北区水厂工艺概况 |
5.3 松北区水厂滤池的快速启动研究 |
5.4 循环培养法应用实践 |
5.5 水厂调试运行分析 |
5.6 曝气系统两次改造和滤料调整 |
5.6.1 曝气系统第一次改造 |
5.6.2 曝气系统二次改造和滤层结构调整 |
5.7 同级滤池运行效果研究 |
5.8 水厂二期启动及运行效果研究 |
5.8.1 水厂二期锰砂滤层调整方案 |
5.8.2 水厂二期出水结果 |
5.9 二期生物滤池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
5.9.1 锰砂样品中的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分析 |
5.9.2 锰砂样品中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
5.10 本章小结 |
结论 |
建议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某热电厂中水回用设计及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 |
1.1.1 威海市水资源状况 |
1.2 课题的主要任务及目标 |
1.2.1 课题设计的主要任务 |
1.2.2 课题设计的主要创新点 |
1.2.3 课题成果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中水回用研究现状 |
1.3.1 国外中水回用研究现状 |
1.3.2 我国中水回用研究现状 |
1.4 一些常见的中水回用工艺 |
1.4.1 滤布滤池 |
1.4.2 V型滤池 |
1.4.3 变孔隙滤池 |
1.4.4 曝气生物滤池 |
1.4.5 高密池 |
1.4.6 超滤系统 |
1.4.7 反渗透系统 |
第2章 工程概况及设计 |
2.1 工程项目概况 |
2.2 设计标准及规范 |
2.3 设计范围 |
2.4 设计水源水质 |
2.5 设计产水水质及性能保证 |
2.6 设计规模 |
2.7 工艺流程 |
2.8 工艺设计 |
2.8.1 混凝池、絮凝池 |
2.8.2 V型滤池 |
2.8.3 超滤系统 |
2.8.4 反渗透系统 |
2.8.5 电气设计 |
2.8.6 自控设计 |
2.8.7 总图及公用工程设计 |
2.8.8 装置性能考核指标 |
第3章 建设工程投资分析 |
3.1 投资估算 |
3.1.1 投资估算编制原则及依据 |
3.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3.2.1 主要原始数据 |
3.2.2 经济评价 |
第4章 运行分析 |
4.1 实际进水水质 |
4.1.1 CODcr |
4.1.2 浊度 |
4.1.3 氨氮 |
4.1.4 电导 |
4.1.5 总铁 |
4.2 各单元处理情况 |
4.2.1 CODcr |
4.2.2 总铁 |
4.2.3 菌落总数 |
4.3 运行情况 |
4.4 化学清洗方法 |
4.5 各工段加药量 |
4.5.1 余氯量 |
4.5.2 非氧投加 |
4.6 出现问题的总结及分析 |
4.7 改进方案 |
4.7.1 增大次氯投加量 |
4.7.2 增大还原剂投加量 |
4.7.3 减少V型滤池PAC用量 |
4.7.4 调整非氧投加频率和加药点 |
4.7.5 调整化学清洗步序 |
4.7.6 调整还原剂加药点位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氮素超标地下水源饮用水处理厂工艺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 |
1.3 地下水氮素来源及地下水氮素超标的危害 |
1.3.1 地下水氮素的来源 |
1.3.2 水中氮素相互转化规律 |
1.3.3 水中氮素超标的危害 |
1.4 氮素超标的地下水处理研究现状 |
1.4.1 物理法 |
1.4.2 化学法 |
1.4.3 生物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设计依据 |
第二章 工艺改造的必要性 |
2.1 城市性质及自然条件 |
2.1.1 城市性质 |
2.1.2 自然条件 |
2.2 城市供水现状 |
2.3 城市用水供需平衡分析 |
2.3.1 城市总体规划 |
2.3.2 城市需水量预测 |
2.3.3 城市用水供需平衡分析 |
2.4 各水源水质作为城市供水水源的适宜性分析 |
2.4.1 地表水源 |
2.4.2 地下水源 |
2.5 适宜水源的可用水资源量分析 |
2.6 供水水源选择 |
2.7 工程设计规模 |
第三章 技术改造方案 |
3.1 水厂技术改造总体方案 |
3.2 水处理工艺方案 |
3.2.1 水源水质特性分析 |
3.2.2 水处理工艺方案分析 |
3.2.3 反渗透方案 |
3.2.4 离子交换方案 |
第四章 水处理工艺设计 |
4.1 反渗透方案 |
4.1.1 普通快滤池 |
4.1.2 精密过滤装置 |
4.1.3 反渗透装置 |
4.1.4 反渗透系统设计 |
4.1.5 膜清洗装置 |
4.1.6 反渗透浓水回用 |
4.1.7 反渗透净水车间系统设计 |
4.1.8 清水池以及加氯间 |
4.2 离子交换方案 |
4.2.1 大孔树脂吸附 |
4.2.2 强酸阳床交换装置 |
4.2.3 除二氧化碳池 |
4.2.4 强碱阴床装置 |
4.2.5 废液中和池 |
4.2.6 废液中和投药间 |
4.3 工程设计设备 |
第五章 投资估算与方案比较 |
5.1 工程改建规模及投资总额估算 |
5.1.1 工程改建规模 |
5.1.2 工程建设投资总额估算 |
5.2 成本计算 |
5.2.1 成本计算依据 |
5.2.2 成本估算相关数据 |
5.3 工程效益 |
5.4 设计方案选取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循环水耐油污过滤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建立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意义 |
1.2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污染物的来源 |
1.2.1 循环冷却水系统自身污染物的形成 |
1.2.2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外来污染物 |
1.2.3 高含硫原油对循环水系统的影响 |
1.3 泄漏持续状态下的循环水质管控 |
1.4 国内外循环水过滤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1 普通快滤池 |
1.4.2 重力式无阀滤池 |
1.4.3 浅层砂滤器 |
1.4.4 高效流砂过滤器 |
1.4.5 压力式过滤器 |
1.4.6 网式过滤器 |
1.4.7 纤维球过滤器 |
1.4.8 纤维束过滤器 |
1.4.9 过滤设备发展趋势 |
第二章 循环水过滤技术现状分析 |
2.1 循环水装置概况 |
2.1.1 装置简介 |
2.1.2 工艺流程说明(各装置工艺流程图见附录A) |
2.1.3 水质指标 |
2.2 循环水水质现状分析 |
2.2.1 循环冷却水的水质要求 |
2.2.2 循环水水质合格率分析 |
2.2.3 循环水质恶化的危害 |
2.2.4 循环水质影响因素 |
2.3 循环水过滤技术现状分析 |
2.3.1 补充水滤池运行分析 |
2.3.2 循环水滤池(旁滤)运行分析 |
第三章 循环水耐油污过滤技术的应用研究 |
3.1 蒸汽型无阀滤池的改造 |
3.2 高效流砂过滤器优化升级 |
3.2.1 高效流砂过滤器运行效果较差原因分析 |
3.2.2 解决方案的制定 |
3.2.3 实验方案的实施 |
3.2.4 改造后的效果验证 |
3.3 蒸汽搅拌型无阀滤池的推广应用 |
3.4 浅层砂滤器的应用研究 |
3.4.1 改造方案的选定 |
3.4.2 浅层砂滤器的日常维护说明 |
3.4.3 浅层砂滤器的故障判断及处理方法 |
3.4.4 浅层砂滤器过滤效果验证 |
3.5 过滤设施性能对比 |
3.6 2015年循环水装置水质合格率 |
第四章 结论 |
4.1 论文结论 |
4.2 改进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装置工艺控制流程图 |
附录B 兰州石化公司循环水达标评分细则 |
附录C 2014年11月新鲜水化验分析数据 |
附件D 2011年一循水质污染期间原始数据 |
(6)低浊度净水厂运行现状分析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水资源现状 |
1.1.2 低浊度水源水的普遍性 |
1.1.3 低浊度水的特点及难处理的原因 |
1.2 低浊度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1 优选混凝剂及助凝剂 |
1.2.2 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 |
1.2.3 载体絮凝技术 |
1.2.4 膜法 |
1.2.5 气浮工艺 |
1.2.6 生产废水回流 |
1.3 课题来源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5 课题研究思路 |
第2章 实验方法及主要仪器 |
2.1 实验方法及检测项目 |
2.1.1 实验方法 |
2.1.2 检测项目 |
2.2 实验主要仪器 |
第3章 黄河下游低浊度净水厂调研 |
3.1 调研概况及水厂简介 |
3.1.1 调研水厂分布 |
3.1.2 水厂简介 |
3.2 调研结果及数据分析 |
3.2.1 调研水厂的水量分布 |
3.2.2 水源情况 |
3.2.3 水源水质 |
3.2.4 药剂投加系统 |
3.2.5 絮凝工艺 |
3.2.6 沉淀工艺 |
3.2.7 过滤工艺 |
3.3 调研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连续性装置调试运行 |
4.1 连续性装置原水配制及药剂 |
4.2 混凝搅拌实验 |
4.2.1 投药量确定实验 |
4.2.2 排泥水回流混凝搅拌实验 |
4.3 连续性装置启动及运行模式探索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低浊度净水厂现状分析及改进方案 |
5.1 水厂简介 |
5.1.1 混合工艺 |
5.1.2 絮凝工艺 |
5.1.3 沉淀工艺 |
5.1.4 过滤工艺 |
5.2 水厂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 |
5.2.1 原水水质情况 |
5.2.2 水厂水量现状 |
5.2.3 药剂消耗情况 |
5.2.4 混合工艺现状分析及建议 |
5.2.5 絮凝工艺运行现状分析及建议 |
5.2.6 沉淀池运行现状分析及建议 |
5.2.7 滤池运行现状分析及建议 |
5.3 改进前后水厂效益对比 |
5.3.1 自用水消耗量情况对比 |
5.3.2 改进后经济效益评价 |
5.4 水厂工艺改造的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低浊期强化混凝工艺研究 |
6.1 生产废水水量及水质分析 |
6.1.1 生产废水产量 |
6.1.2 生产废水水质特性 |
6.2 强化混凝实验设计 |
6.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3.1 原水混凝搅拌实验 |
6.3.2 排泥水回流混凝实验 |
6.3.3 滤池反冲洗水回流混凝实验 |
6.3.4 二者混合水回流混凝实验 |
6.4 生产废水回流经济性分析 |
6.5 存在的问题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深度处理工艺及运行优化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环境现状 |
1.1.2 我国污水处理现状 |
1.2 污水再生回用意义及现状 |
1.2.1 污水再生回用意义 |
1.2.2 污水再生回用现状 |
1.3. 臭氧活性炭、生物砂滤技术在废水处理领域的研究及应用 |
1.3.1 臭氧及臭氧组合工艺的研究及应用 |
1.3.2 生物砂滤的研究及应用 |
1.3.3 炭砂滤的研究及应用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4.1 课题的研究目的 |
1.4.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设计和试验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1.1 试验装置与工艺参数 |
2.1.2 主要试验仪器 |
2.1.3 主要试验试剂 |
2.1.4 试验测定方法 |
2.3 试验期间原水水质情况 |
2.4 城市景观回用水水质要求 |
第3章 混凝与臭氧氧化技术的研究 |
3.1 混凝技术研究 |
3.1.1 混凝剂的选择 |
3.1.2 混凝剂投药量的确定 |
3.2 臭氧前后置对比工艺可行性研究 |
3.2.1 臭氧氧化机理 |
3.2.2 CODMn去除效果对比 |
3.2.3 NH_4~+-N 去除效果对比 |
3.2.4 NO_2~--N 的去除效果对比 |
3.2.5 浊度去除效果的对比 |
3.3 最佳臭氧投加量的确定 |
3.3.1 臭氧投加量对 NH_4~+-N 的去除影响 |
3.3.2 臭氧投加量对 NO_2~--N 的去除影响 |
3.3.3 臭氧对 UV_(254)的去除影响 |
3.3.4 臭氧对色度的去除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普通砂滤与生物砂滤工艺除污效果研究 |
4.1 生物砂滤柱的挂膜启动 |
4.1.1 自然生物砂滤挂膜 |
4.1.2 生物砂滤柱微生物的环境因素 |
4.1.3 生物膜启动过程中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4.2 普通砂滤和生物砂滤对比工艺可行性研究 |
4.2.1 有机物去除效果对比 |
4.2.2 NH_4~+-N 的去除效果对比 |
4.2.3 TN 去除效果对比 |
4.2.4 色度去除效果对比 |
4.2.5 浊度去除效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组合工艺影响因素分析和优化控制 |
5.1 温度和 pH 值对组合工艺的影响 |
5.1.1 温度和 pH 值对臭氧的影响 |
5.1.2 温度和 pH 值对生物砂滤的影响 |
5.2 反冲洗对组合工艺的影响 |
5.2.1 反冲洗方式的影响 |
5.2.2 反冲洗周期的影响 |
5.2.3 反冲洗强度的影响 |
5.3 水力负荷对组合工艺的的影响 |
5.3.1 对浊度去除效果的影响 |
5.3.2 对 NH_4~+-N 去除效果的影响 |
5.4 水质初始浓度对组合工艺的影响 |
5.4.1 初始 CODMn浓度对组合工艺的影响 |
5.4.2 NH_4~+-N 初始浓度对组合工艺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最佳组合工艺处理效果分析 |
6.1 组合工艺最佳运行参数 |
6.2 臭氧对生物膜的驯化 |
6.3 组合工艺运行效果分析 |
6.3.1 对 CODMn的去除效果 |
6.3.2 对 NH_4~+-N 的去除效果 |
6.3.3 对 TN 的去除效果 |
6.3.4 对色度的去除效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8)一体式O3-BAF深度处理印染纺织废水工程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印染纺织废水的来源及水质特点 |
1.2 印染纺织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理法 |
1.2.2 化学法 |
1.2.3 生物法 |
1.3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1.3.1 课题的来源 |
1.3.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3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3.4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中水回用预处理系统工艺设计 |
2.1 设计任务与内容 |
2.1.1 设计任务 |
2.1.2 设计内容 |
2.2 工艺比选 |
2.2.1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常用的处理技术 |
2.2.2 工艺比选结果 |
2.3 臭氧-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 |
2.3.1 组合方式的选择 |
2.3.2 一体式臭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特点 |
2.4 工艺设计依据和原则 |
2.4.1 工艺设计依据 |
2.4.2 工艺设计依据 |
2.5 工艺流程设计 |
2.6 中水回用预处理系统各单元的初步设计 |
2.6.1 进水池/反冲洗水收集水池 |
2.6.2.一级一体式臭氧—曝气生物滤池 |
2.6.3.二级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 |
2.6.4 清水池/反冲洗集水池 |
2.6.5 辅助构筑物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水回用预处理系统调试与优化 |
3.1 测试方法 |
3.1.1 测试仪器 |
3.1.2 检测项目及方法 |
3.2 中水回用预处理系统的启动 |
3.2.1 一体式O_3-BAF的挂膜驯化启动 |
3.2.2 二级上流式BAF的挂膜驯化启动 |
3.3 中水回用预处理系统低负荷运行情况 |
3.3.1 一级O_3-BAF低负荷运行情况 |
3.3.2 二级上流式BAF低负荷运行情况 |
3.4 中水回用预处理系统工艺改进 |
3.5 中水回用预处理系统臭氧投加量的优化 |
3.5.1 一级O_3-BAF臭氧投加量优化 |
3.5.2 二级O_3-BAF臭氧投加量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水回用预处理系统稳定运行分析 |
4.1 中水回用预处理系统稳定运行分析 |
4.1.1 CODcr的去除分析 |
4.1.2 色度的去除分析 |
4.1.3 SS的去除分析 |
4.1.4 浊度的去除分析 |
4.1.5 UV254 的去除分析 |
4.1.6 后续处理情况 |
4.2 中水回用预处理系统经济技术分析 |
4.2.1 运行费用 |
4.2.2 二次污染影响 |
4.2.3 运作操作方便性 |
4.3 一体式臭氧-曝气生物滤池工程化应用的作用意义 |
4.3.1 工程的创造性、先进性 |
4.3.2 经济、社会效益 |
4.3.3 局限性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炭砂滤池的构建技术、处理效果和工艺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污染状况 |
1.1.2 水处理工艺 |
1.1.3 水厂提标改造的途径 |
1.1.4 水厂对炭砂滤池技术的需求 |
1.2 研究现状 |
1.2.1 炭砂滤池的构建与运行 |
1.2.2 炭砂滤池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1.2.3 炭砂滤池运行的影响因素 |
1.2.4 生物滤池出水安全性 |
1.2.5 生物滤池的微生物特性 |
1.2.6 研究现状小结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炭砂滤池构建方式与过滤效果 |
2.1 试验设备和水质指标测定方法 |
2.1.1 中试试验设备 |
2.1.2 水质指标测定方法 |
2.2 炭砂滤池滤料选择 |
2.2.1 活性炭 |
2.2.2 石英砂 |
2.3 炭砂滤池运行方式 |
2.3.1 滤速 |
2.3.2 运行周期 |
2.3.3 反冲洗方式 |
2.4 炭砂滤池过滤效果 |
2.4.1 对浊度的去除 |
2.4.2 对颗粒数的去除 |
2.4.3 对细菌的去除 |
2.4.4 对铁的去除 |
2.4.5 对锰的去除 |
2.5 炭砂滤池初滤水水质控制研究 |
2.5.1 初滤水浊度控制措施优选 |
2.5.2 增加微膨胀冲洗在现场试验中的应用效果 |
2.5.3 增加微膨胀冲洗的实施方式 |
2.6 小结 |
第3章 炭砂滤池对有机物的去除研究 |
3.1 炭砂滤池对 CODMn的去除 |
3.1.1 炭砂滤池对 CODMn的去除效果 |
3.1.2 CODMn的沿程去除 |
3.1.3 CODMn去除途径分析 |
3.2 炭砂滤池对 UV254的去除 |
3.2.1 炭砂滤池对 UV254的去除效果 |
3.2.2 UV254的沿程去除 |
3.3 活性炭性能变化研究 |
3.3.1 甲硫醚吸附性能 |
3.3.2 比表面积和孔隙分布 |
3.4 小结 |
第4章 炭砂滤池对氨氮的去除研究 |
4.1 炭砂滤池对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效果 |
4.1.1 对氨氮的去除 |
4.1.2 对亚硝酸盐氮的去除 |
4.2 炭砂滤池硝化特性研究 |
4.2.1 试验方法 |
4.2.2 硝化特性沿程变化 |
4.3 提高氨氮去除能力的曝气炭砂滤池工艺 |
4.3.1 曝气炭砂滤池概念的提出 |
4.3.2 曝气炭砂滤池工艺参数的确定 |
4.3.3 曝气炭砂滤池的运行效果 |
4.4 小结 |
第5章 炭砂滤池微生物特性研究 |
5.1 生物量 |
5.1.1 测试方法 |
5.1.2 生物量沿程变化 |
5.2 生物活性 |
5.2.1 测试方法 |
5.2.2 生物活性沿程变化 |
5.3 微生物群落结构 |
5.3.1 T-RFLP 对滤池群落结构的研究 |
5.3.2 克隆文库对滤池群落结构的研究 |
5.3.3 T-RFLP 和克隆文库对滤池内氨氧化菌的研究 |
5.4 小结 |
第6章 炭砂滤池对氨氮的去除负荷与去除途径初探 |
6.1 试验方法 |
6.1.1 试验设备 |
6.1.2 滤池运行 |
6.1.3 水质指标测定方法 |
6.1.4 克隆文库建立 |
6.2 氨氮去除负荷 |
6.2.1 滤速的影响 |
6.2.2 水温和溶解氧的影响 |
6.3 氨氮去除途径分析 |
6.3.1 研究背景 |
6.3.2 三氮转化 |
6.3.3 溶解氧消耗 |
6.3.4 碱度消耗 |
6.3.5 滤池内氨氮去除途径 |
6.4 炭砂滤池表层微生物群落结构 |
6.5 小结 |
第7章 炭砂滤池工程设计与技术经济评价 |
7.1 工程简介 |
7.1.1 砂滤池现状 |
7.1.2 工程改造目标 |
7.2 改造方案 |
7.2.1 炭砂滤池改造方案 |
7.2.2 曝气炭砂滤池改造方案 |
7.3 技术评价 |
7.4 经济评价 |
7.4.1 建设费用 |
7.4.2 运行成本 |
7.4.3 经济比较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中置复合滤料生物活性炭滤池升流式与降流式池型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常规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发展现状 |
1.1.1 深度处理工艺的提出 |
1.1.2 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的应用机理 |
1.1.3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研究进展 |
1.2 常规生物活性炭滤池概述 |
1.2.1 常规生物活性炭滤池的应用 |
1.2.2 常规滤池池型和优缺点 |
1.2.3 炭滤池改进研究进展 |
1.3 新式中置活性炭滤池的提出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分析方法 |
2.1 试验水源水质 |
2.2 项目研究的内容 |
2.3 试验装置及工艺流程 |
2.4 项目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层滤料炭滤池的升流式与降流式对比研究 |
3.1 中置生物活性炭滤池小试试验研究简介 |
3.2 升流式与降流式炭滤池试验效果对比 |
3.2.1 水头损失情况 |
3.2.2 有机物去除情况 |
3.3 升流式与降流式滤池沿程去除效果对比 |
3.3.1 对 CODMn去除情况 |
3.3.2 对氨氮去除情况 |
3.3.3 对 UV254去除情况 |
3.3.4 生物量变化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滤料升流式与降流式炭滤池中试系统对比研究 |
4.1 中试试验研究简介 |
4.2 升流式与降流式炭滤池水头损失对比研究 |
4.2.1 总水头损失对比情况 |
4.2.2 内部水头损失变化情况 |
4.3 升流式与降流式滤池内部浊度变迁对比研究 |
4.3.1 升流式炭滤池不同高度浊度变化情况 |
4.3.2 降流式炭滤池不同高度浊度变化情况 |
4.4 水质净水效果对比研究 |
4.4.1 对 CODMn去除情况 |
4.4.2 对 UV254去除情况 |
4.4.3 对氨氮去除情况 |
4.5 出水微型生物对比研究 |
4.6 升流式炭滤池吸收水中余臭氧试验研究 |
4.6.1 不同余臭氧对氨氮处理效果影响分析 |
4.6.2 不同余臭氧对 UV254处理效果影响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升流式炭滤池滤速与填料厚度优化研究 |
5.1 试验参数与试验方法简介 |
5.2 活性炭粒径的选型优化 |
5.2.1 水头损失情况 |
5.2.2 有机物去除情况 |
5.2.3 出水浊度情况 |
5.2.4 出水氨氮情况 |
5.3 炭层厚度优化研究 |
5.3.1 3m 厚Φ3mm 与 2m 厚Φ2mm 柱状炭水头损失 |
5.3.2 3m 厚Φ3mm 与 2m 厚Φ2mm 柱状炭出水浊度 |
5.3.3 3m 厚Φ3mm 与 2m 厚Φ2mm 柱状炭 CODMn去除情况 |
5.4 垫层厚度和滤速优化研究 |
5.4.1 不同垫层和不同滤速水头损失情况 |
5.4.2 不同垫层和不同滤速出水浊度情况 |
5.4.3 不同垫层和不同滤速 CODMn去除情况 |
5.5 两炭滤池工艺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1 结论 |
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普通快滤池改成生物滤池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FD技术的V型滤池数值模拟与优化改进[D]. 林慧萍. 湖南大学, 2019(07)
- [2]生物固锰除锰工艺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D]. 张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3]某热电厂中水回用设计及运行研究[D]. 张双牛. 北京工业大学, 2018(07)
- [4]氮素超标地下水源饮用水处理厂工艺改造研究[D]. 李奇聪. 沈阳建筑大学, 2016(03)
- [5]循环水耐油污过滤技术的应用研究[D]. 宋振华. 兰州交通大学, 2015(04)
- [6]低浊度净水厂运行现状分析与建议[D]. 赵松.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3)
- [7]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深度处理工艺及运行优化控制研究[D]. 李贝. 河北工程大学, 2013(04)
- [8]一体式O3-BAF深度处理印染纺织废水工程化应用研究[D]. 颜金利.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
- [9]炭砂滤池的构建技术、处理效果和工艺特性研究[D]. 冯硕. 清华大学, 2012(07)
- [10]中置复合滤料生物活性炭滤池升流式与降流式池型对比研究[D]. 廖伟.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