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扁茎大豆在育种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要燕杰[1](2020)在《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茎杆和籽粒性状的QTL定位和RNA-seq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大豆的抗倒伏和种子相关性状是大豆重要的农艺性状,其中抗倒伏性状与茎杆机械结构以及组成成分息息相关。现代栽培大豆(Glycine max L.Merr.)是由一年生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驯化而来。与栽培大豆茎杆粗壮、直立的生长特征不同,野生大豆生长习性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茎杆细弱、呈现匍匐生长状态;另外,其粒重和种子油份含量等也呈现较大差异。为了解析这些差异背后的控制基因,更好地理解大豆驯化的过程,我们利用野生大豆(ZYD00463)和栽培大豆(WDD01514)构建了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并利用SLAF-seq测序技术开发SNP标记,构建了大豆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在对亲本茎杆的解剖结构进行分析后,我们对大豆茎杆化学成分、籽粒油份、粒重和粒形等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并结合RNA-seq分析,鉴定了可能的候选基因,以期为进一步基因的功能验证和机理解析打下基础。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组织层面上,栽培大豆茎杆中维管组织较为发达,特别是木质部、厚壁组织(木质部纤维和导管壁);野生大豆的厚角组织(皮层厚角组织)、表皮、薄壁组织(皮层、韧皮部、木质部和髓薄壁组织)、厚壁组织(韧皮部纤维)更为发达。此外,野生大豆中与导管相关的参数,如D、VS、Fpf、VI均小于栽培大豆;野生大豆中VG和(t/bh)2值和小导管比例大于栽培大豆。细胞水平上,栽培大豆茎杆次生壁的厚度大于野生大豆。分子水平上,栽培大豆茎杆中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较高,野生大豆中果胶含量较高。另外,甘露聚糖和甲酯化果胶在茎杆中的分布也存在明显差异,野生大豆的韧皮纤维细胞壁中未检测到甘露聚糖,栽培大豆的果胶甲基酯化程度明显低于野生大豆,这些差异可能是大豆茎杆适应驯化的结果。我们推测栽培大豆茎杆机械强度更强,而野生大豆对环境胁迫的抗性更高。2.利用SLAF-seq测序技术在亲本和子代中开发了11,398个SNP标记,并构建了覆盖2913.78 c M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平均遗传距离是0.26 c M。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在单个环境中的遗传力较高,多个环境中的遗传力较低,它们的遗传受环境影响较大。一年两点环境下鉴定出8个与木质素含量相关的QTL,如q LC1-1、q LC6-1、q LC11-1、q LC12-1、q LC12-2、q LC12-3、q LC13-1和q LC14-1;另外鉴定出8个与纤维素含量相关的QTL,如q CC1-1、q CC1-2、q CC18-1、q CC19-1、q CC5-1、q CC5-2、q CC9-1和q CC19-2。这些QTL位点仅仅在单个环境中被检测到,多个环境中并没有检测到稳定的QTL。3.方差分析显示,两年两点环境中籽粒油份和脂肪酸含量的广义遗传力较高。共定位到24个稳定的QTL,其中7个与油份含量相关,如q OC2_1、q OC8_1、q OC8_2、q OC15_1、q OC15_2、q OC20_1和q OC20_2;4个与棕榈酸有关,如q PA10_1、q PA13_1、q PA15_1和q PA16_1;3个与硬脂酸有关,如q SA14_1、q SA14_2和q SA14_3;2个与油酸相关,如q OA11_1和q OA15_1;4个与亚油酸有关,如q LA5_1、q LA5_2、q LA11_1和q LA11_2;4个与亚麻酸相关,如q LNA5_1、q LNA14_1、q LNA15_1和q LNA15_2。其中q PA10_1为新的QTL位点,目前未见报道。这些稳定的QTL中有16个是主效QTL,如q OC15_1、q OC15_2、q OC20_1、q OC20_2、q PA10_1、q SA14_1、q SA14_2、q SA14_3、q OA11_1、q OA15_1、q LA11_1、q LA11_2、q LNA5_1、q LNA14_1、q LNA15_1和q LNA15_2。在15号染色体2.37 Mb-5.63 Mb的遗传区间内检测到6个QTL,如q OC15_1、q OC15_2、q PA15_1、q OA15_1、q LNA15_1和q LNA15_2,该区间看作是油份和脂肪酸遗传的热点区域。从这些稳定的QTL区间内筛选到96个酶基因和250个转录因子基因可能参与脂质代谢。4.方差分析显示,除了粒长粒宽比(LW)和粒宽粒厚比(WH)外,三年两点环境中粒重和粒形的广义遗传力较高。共鉴定到24个稳定的QTL,其中5个与粒长相关,如q SL4_1、q SL8_1、q SL12_1、q SL19_1和q SL19_2;3个与粒宽相关,如q SW5_1、q SW7_1和q SW19_1;4个与粒厚相关,如q SH5_1、q SH7_1、q SH15_1和q SH19_1;4个与粒长粒宽比相关,如q LW2_1、q LW2_2、q LW5_1和q LW19_1;3个与粒长粒厚比相关,如q LH2_1、q LH2_2和q LH2_3;1个QTL q WH5_1与粒宽粒厚比相关;4个与百粒重相关,如q HGW4_1、q HGW19_1、q HGW19_2和q HGW19_3。这些稳定的QTL中有11个之前未见报道,可能是新的QTL位点,分别是q SL8_1、q SL12_1、q SH15_1、q LW2_1、q LW2_2、q LW5_1、q LW19_1、q LH2_1、q LH2_2、q LH2_3和q WH5_1。这些稳定的QTL中有11个是主效QTL,如q SL19_1、q SL19_2、q SW19_1、q SH19_1、q LW2_1、q LW2_2、q LW5_1、q LH2_2、q LH2_3、q WH5_1和q HGW19_3。在19号染色体39.42 Mb-44.99 Mb的遗传区间内检测到7个QTL,分别是q SL19_1、q SL19_2、q SW19_1、q SH19_1、q HGW19_1、q HGW19_2和q HGW19_3,该区间看作是粒重和粒形遗传的热点区域。从这些稳定的QTL区间内筛选出136个蛋白基因和240个转录因子基因可能参与籽粒大小的调控。5.通过对亲本及其两个极端子代在两个发育时期的样品进行RNA-seq测序,共获得180.49 Gb的原始数据,Q30的碱基百分比在93.06%及以上,比对效率在92.18%-96.40%之间。错误发现率FDR<0.01且差异倍数FC≥2(│Log2(FC)│≥1)作为差异表达基因(DEGs)筛选的标准,共获得14,698个DEGs,其中2,217是新基因。通过DEGs的GO和KEGG富集,筛选到一些跟脂质代谢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如脂质代谢调控、酰基甘油代谢、油体生物合成和辅酶代谢等。与籽粒大小相关的生物学过程主要是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调控、激素信号途径、泛素蛋白酶途径和细胞增殖与生长调控等。另外一些与碳代谢相关的途径也得到富集,如碳固定、光合作用、丙酮酸代谢、糖酵解/糖异生等。本文共获得121个和189个候选基因分别与脂质代谢和籽粒大小相关,其中有15个DEGs位于籽粒油份和脂肪酸QTL区间内,14个DEGs位于粒重和粒形QTL区间。另外,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共鉴定出6个模块与性状相关联,分别从模块和网络图中筛选到69个和76个候选基因,其中有26个基因位于本研究定位的QTL区间内。6.通过q RT-PCR对16个候选基因或转录因子基因进行定量分析,其中8个基因可能参与脂质代谢和籽粒大小的调控。例如Glyma.06g068800和Glyma.09g098300基因分别编码ERF和b HLH转录因子。Glyma.10g119900和Glyma.13g287600基因分别编码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6(GPAT6)和赤霉素2-氧化酶8(GA2OX8)。Glyma.14g184900基因功能未知,但位于q LNA14_1区间内。Glyma.17g154500基因可能编码胞内富亮氨酸Ras相关蛋白。这6个基因在籽粒中均有表达,并且栽培大豆中的表达量高于野生大豆,同时其表达量与油份和粒重均呈显着正相关。另外Glyma.07g037700基因编码MYB转录因子,在籽粒中特异表达,该基因位于q SW7_1和q SH7_1区间内,表达量与油份和粒重均呈显着正相关。Glyma.09g111900基因编码脂肪酸去饱和酶(FAD2),在籽粒和花中特异性表达,其表达量与亚油酸含量显着正相关,与油酸含量显着负相关。
张秀彤[2](2019)在《大豆隐性矮秆基因19-DW的精细定位》文中研究说明株高是大豆重要的农艺性状,直接影响着大豆的产量、品质与栽培模式。Copper等提出的以矮秆或半矮秆品种配套窄行密植栽培模式为核心的大豆高产技术体系,大幅度提高了当时美国的大豆产量。我国育种家也曾选育多个半矮秆品种,并实现创高产。但由于传统育种存在周期长、效率低等问题,限制了矮秆品种的选育与利用。创制优异矮秆种质,挖掘矮秆功能基因,并应用于分子育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前期以大豆品系中国扁茎和美国扁茎为亲本,杂交后自交,获得了遗传稳定的矮秆株系,命名为F02。将F02与中国扁茎回交构建了BC1F2分离群体。遗传分析表明,在分离群体中,高株和矮株的株数比例符合3:1的孟德尔分离规律,说明矮秆性状受隐性单基因或遗传距离较近的少数基因控制。利用混合群体分离分析(BSA)的性状定位方法,将矮秆基因定位于19号染色体300,735bp-399,985bp和44,947,812bp-49,497,950bp两个区段内,第一个区段长度为99.25kb,第二个区段长度为4.55 Mb,其间共包含非同义突变SNP位点299个,非同义突变基因141个。利用SSR标记及新开发的dCAPS标记,将矮秆基因进一步精细定位于44,975,289bp-46,765,417bp区间内,总长度为1.79 Mb,包含49个非同义突变基因。为进一步确定候选基因,以亲本株高始有差异V7期为材料,对49个候选基因进行表达量分析,结果表明,20个基因的表达量在两亲本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Glyma.19G192400、Glyma.19G193900、Glyma.19G195800、Glyma.19G200900、Glyma.19G203800、Glyma.19G203900、Glyma.19G205400、Glyma.19G206100等8个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方面具有调节作用,通过对8个候选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Glyma.19G206100与生长素响应因子同源性较高,因此将此基因列为重点候选基因。
陈曦[3](2019)在《大豆高代品系的稳定性与适应性分析》文中认为近40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对植物蛋白质和植物油脂的消费量大幅提高。大豆是高蛋白高油脂的作物,且所含的蛋白品质较高。尽管近几十年来我国大豆生产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同大豆需求增长量相比依旧是杯水车薪。由于受到农业资源、管理水平、技术推广、单产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大豆主要依赖进口,且依赖度达80%以上,大豆对外的高依存度已严重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在现有耕地资源、土壤肥力等自然条件的制约下,选育高产稳产优质的大豆品种是提高我国大豆竞争力的主要途径。而品种在育成后为判断品种的推广价值,需要对品种进行稳定性及适应性评价。黄淮海地区是中国大豆种植的主产区,大豆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3左右。本研究采用2016-2018年度河南省中间试验的数据进行研究。在收获后进行考种,测量株高、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等农艺性状。运用联合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及一致性分析,可加互作可乘模型(Additive Main Effects and Multiplicative Interactions,AMMI)分析和基因型主效应加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Genotype×environment interaction,GGE)双标图分析判断各个试验对品种的鉴别力,划分生态坏境,筛选在不同生态环境中最适宜的品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多环境下对供试品种各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发现6个试验点的误差变异系数均小于或等于10%(国家大豆区域试验的评价标准为小于12%),这说明各个试验点的试验质量已达到相关标准,相关试验数据可以用作后续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相关分析表明平均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百粒重和生育期呈极显着正相关,说明生育期长的品种百粒重更高,这可能是由于生育期长的品种具有较长的鼓粒时间,这些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然而,除了参试品种农艺性状之间有显着变异,年份之间也存在极显着变化。尽管从育种的角度来讲需要更多的大豆新品种,但是生产上最需要是更稳定的品种,适应性更强的品种。2、为评价供试大豆品种的稳定性,我们首先通过AMMI对多环境条件下大豆品种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产量间存在显着差异,尤其是试点间以及品种与试点的互作间也存在极显着差异,表明本研究所选择的试验点各具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也表明不同品种各农艺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其中,试点间变异平方和占联合方差分析的处理平方和的81.02%,占总变异的主要部分。AMMI模型对互作效应进行剖分可知互作变异的绝大部分集中在第一主成分。此外,通过各供试大豆品种产量间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品种的平均产量均高于对照豫豆22;且圣豆19、濮豆5110、郑1311、长义豆3号和商豆161的平均产量高于对照郑196。各试验点之间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驻马店、商丘、漯河的平均产量无差异,原阳试验点的平均产量最高,濮阳次之,与其余试验点的差异均达到显着差异水平,南阳试验点的平均产量显着低于其它试验点。结合产量表现21个供试大豆品系的稳定性可排序为:圣豆19、濮豆5110、郑1311、长义豆3号、商豆161、兆丰2号、郑196、丰源3号、驻豆23、豫黄0311、漯豆4902、兆丰3号、周豆31号、兴农豆16、濮豆5136、周豆29号、泛豆9号、明豆1号、郑豆0856、中黄309、豫豆22号。3、AMMI模型的优点在于它使用整体拟合,不限制模型中的互作项,并用最小二乘方法进行无偏估计,但是AMMI在原始模型中没有考虑丰产性。GGE双标图由于其能更直观、简洁的区分品种和试点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应用,成为目前可视性最好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本研究进一步应用GGE双标图对多环境条件下大豆产量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试验点的鉴别力排序依次为:濮阳>南阳>原阳>商丘>漯河>驻马店;试验点的代表性排序依次为:漯河>濮阳>南阳>原阳>商丘>驻马店。其中驻马店试点夹角为钝角,该试点不具有代表性。其余试验点的鉴别力、代表性均表现良好,可作为正常区域试验点使用。另外,我们应用GGE双标图对不同供试品系的产量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其中:豫豆22、郑196、豫黄0311、商豆161、濮豆5110、长义豆3号等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比较稳定。而郑豆0856表现最不稳定,其次为漯豆4902、丰源3号、明豆1号、兆丰2号等品种。分析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一致。结合以上结果可将供试品系分为7个组,依次为:1组长义豆3号、圣豆19;2组豫黄0311、濮豆5110、兆丰3号、郑196;3组丰源3号;4组兆丰2号、商豆161、明豆1号;5组驻豆23、兴农豆16、泛豆9号、中黄309、豫豆22、濮豆5136;6组周豆29;7组郑豆0856、郑1311、漯豆4902。其中圣豆19、濮豆5110、丰源3号、明豆1号、豫豆22、周豆29、郑豆0856在相应的生态区表现最好,推广过程中应优先考虑。其中1组品种最适宜在原阳、南阳、漯河所代表的生态区域进行推广,2组品种适合在濮阳所代表的生态区域推广,3组品种适合在商丘所代表生态区域内推广,5组品种适合在驻马店试点所代表的生态区内推广。其余各组暂无明确推广生态区,但可考虑在图中临近组别所代表的生态区内进行推广。4、综合AMMI和GGE双标图分析结果,两个对照品种豫豆22和郑196的稳定性比较突出,但豫豆22因为育成年限较早,品种的丰产性较差;郑196各方面表现较好,可作为试验对照使用。圣豆19、濮豆5110、郑1311的稳定性、丰产性较好,可作为主要品种进行推广。商豆161和兆丰2号的丰产性较好,但两种方法对其稳定性评价有差异,推广过程中需增加试验点次,以期获取更准确的稳定性、适应性评价结果,从而助益新品种推广和应用。其余品种,表现不突出,部分品种两种方差评价略有差异。
金晓飞,曹凤臣,徐丽娟,尹大鹏,王化冰,朴莲玉[4](2017)在《浅谈利用野生大豆创制育种资源和新品种》文中研究表明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祖先,半野生大豆介于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之间。野生大豆由于丰富的遗传背景在大豆育种中具有重要地利用价值。通过对优异品种、品系的分析,浅谈野生大豆的利用价值、野生大豆创制优异资源的方法和利用野生大豆的育种效果。并结合多年利用野生大豆的育种经验,提出利用野生大豆创制种质资源的意见和建议。
张伟龙,李岩,吴东梅,李春姣,张睿,王桂文,高伟,陆静梅[5](2015)在《扁茎大豆与栽培大豆营养器官解剖结构比较》文中指出利用光学显微摄影技术,比较了两个大豆属植物根、茎、叶和叶柄的解剖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扁茎大豆根内皮层维管形成层带明显,次生木质部导管发达、口径大,且皮层内有菌窝出现;茎的横切面表面积较大,茎中维管束的管孔链数和维管束数目较多,中间髓细胞呈狭长柱形,四周髓细胞发达,体积大、排列紧密.导致扁茎大豆不抗倒伏、光合能力下降以及结实率低的因素可能是:茎的表皮细胞呈方形紧密排列,凯氏带中没有淀粉鞘;叶片只有两层栅栏组织和叶片较薄、海绵组织稀疏;叶柄横切面面积较小.中国普通大豆吉育67叶片有三层栅栏组织,并且海绵组织、栅栏组织和叶片的厚度均明显大于扁茎大豆,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吉育67根的栓质化外皮层发达,对植物体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
张烨[6](2015)在《大豆曲茎性状表现、基因定位与表达谱研究》文中提出大豆原产于中国,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我国大豆单产相对较低,高产是大豆育种最重要的目标,株型育种是产量改良的有效途径。大豆曲茎是一种特异株型,其主茎弯曲,节间缩短,植株矮化,具有抗倒伏潜力。有研究报道植物茎形态建成可能与赤霉素、生长素、油菜素内酯等多种激素的复杂调控有关,分离大豆曲茎基因可深入了解植物茎秆生长发育的遗传机制。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大豆曲茎近等基因系NIL-1进行喷施外源激素实验以研究曲茎对激素的响应特点。利用NIL-2的野生和突变体茎尖组织进行基因芯片表达谱研究,并构建F2群体对曲茎sb1基因进行精细定位,期望了解大豆曲茎生长发育特点,筛选出曲茎候选基因,为揭示大豆曲茎遗传规律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大豆2对曲茎近等基因系材料及3个F2群体正常茎与曲茎植株农艺性状比较发现,曲茎和正常茎植株在株高、单株荚数等性状上差异显着,NIL-1、NIL-2曲茎植株的株高分别为40.5、23.9cm,只有正常茎植株的41.0%和33.2%。外源激素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曲茎对激素的响应不同于正常直茎植株,其对GA3、BR有不同程度的响应,20 mg/L浓度下的GA3对曲茎促长作用最显着。3个F2组合中曲茎植株的平均株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均显着低于正常茎类型,但也存在一些株型及综合性状优良的曲茎植株可供育种利用。2.对8个曲茎与正常茎杂交F2群体曲茎与正常茎分离比例进行卡方适合性检测。其中 M9449×NK-SB1、NG94-156×NKW24、NG94-156×MNK 这 3 个组合符合 3 正常茎:1曲茎的理论分离比;乌皮青仁×sb组合符合15正常茎:1曲茎的分离比;这说明曲茎性状有可能受双隐性基因的控制。Sb1×短叶柄等4个群体的表型分离均不符合3:1和15:1的期望分离比例,这可能与遗传背景有关。M9449×NK-SB1和NG94-156×MNK这2个F2群体对sb1基因进行定位。利用NG94-156×MNK组合F2群体103个曲茎个体,将sb1基因定位在大豆14号染色体长臂末端SSR标记BARCSOYSSR141408和 BARCSOYSSR141424之间,其物理距离约为 347kb(Gm14:47553701-47901399)。利用M9449×NK-SB1组合F2群体82个曲茎个体将sb1基因定位在SSR标记BARCSOYSSR141408 和 BARCSOYSSR141411 之间,其物理距离约为 47kb(Gm14:47553701-47601358)。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 BARCSOYSSR141408 和BARCSOYSSR141421区段共有28个预测的注释基因,其中主要包含三类基因家族:AP2重复转录因子基因Glyma14g38610、bZIP转录因子Glyma14g38460,以及BTB/POZ转录因子基因Glyma14g38640。通过基因功能注释最终筛选出一个sb1候选基因 Glyma14g38610。3.利用大豆Affymetrix基因组芯片对NIL-2曲茎近等基因系茎尖组织进行表达谱分析。采用RMV模型筛选(Foldchange>2,P<0.01)得到了 644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有562个,下调基因有82个。采用elimGO算法计算每个GO的显着性水平,筛选差异基因所显着影响的GO功能,共发现44个显着上调、12个显着下调的功能。得到了一些与曲茎性状相关的功能如:细胞壁的生长、茉莉酸的信号调节,与赤霉素、生长素刺激反应等。结合差异基因转导通路分析以及共表达网络分析,我们筛选出四个可能与曲茎相关的基因:Glyma07g05760、Glyma14g40530、Glyma05g24790、Glyma02g35210,并对这4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初步的功能分析。
李俊[7](2014)在《油菜高光效生理特征体系的建立及其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油菜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但近二十年来,栽培技术的改进对油菜单产提升的贡献很小,利用传统的育种资源和栽培措施如通过施肥、密度等栽培措施的改进以提高油菜单产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瓶颈阶段。因此,积极寻求新的提高油菜单产的途径是我国当前油菜产业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光合作用是作物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植物干物质90%~95%来自光合作用,光能利用率的强弱决定了作物产量的高低。目前大田作物的光能利用效率均很低,主要作物稻、麦高产品种的光能利用效率仅为1.0~1.5%,而研究表明理想的光能利用率可达3%以上。Austin等(2008)认为,现阶段在生产中许多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都已发挥了作用,只剩下光合作用的增产潜力尚待进一步挖掘。因此,提高光能利用率是打破当前作物产量瓶颈、提高油菜效益的理想途径。本研究针对当前我国油菜的产量瓶颈问题,从油菜光合速率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入手,开展光合速率与农艺性状、生理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分析比较不同光效基因型油菜的光合特性、叶片和非叶器官光合衰退进程,探讨油菜光合及生理生化指标对不同光合调控剂的响应,探索建立油菜高光效特征体系,创新提高油菜光合效率和产量的新途径。得出以下实验结果:(1)油菜品种间的光合速率存在广泛遗传变异。分析了不同年份育成的代表性品种14个,发现中油98D(苗期,蕾薹期和花期)、中油杂8号(苗期)、大地55(蕾薹期)、华油杂5号(花期)等品种的光合速率较高。苗期和花期的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而蕾薹期的光合速率与产量相关不显着。苗期干重、苗期SPAD值、花期总节数、分枝位、一次有效分枝数等与苗期光合速率显着相关;含油量、油酸、亚油酸和蛋白等与蕾薹期光合速率相关性显着。苗期光合速率对植株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农艺性状和产量上;花期光合速率主要通过影响单株有效角果数进而影响产量;蕾薹期的光合速率则对品质相关性状影响较大。(2)高光效油菜具有高光合速率和高产并存的特点。以3个不同光效基因型油菜品种(系)(S116,S017和中双9号)为材料,研究发现高光效基因型油菜具有较长的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较高的表观光量子效率、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以及较低的光补偿点和适中的光呼吸速率,对高温、高光强的耐受性更强。其高光效的光合特征可能与其具有较高的RuBP羧化酶活性及较高的C4途径酶活性有关。从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来看,高光效品种(系)在产量、千粒重、单株角果数等指标上显着高于低光效品种(系);其他指标如株高、分枝部位、一次有效分枝数以及每角粒数等与低光效品种(系)间差异未达到显着性水平。(3)RuBP羧化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以及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可以作为高光效油菜筛选指标。以生育期基本一致的3个油菜品种(中双9号、中油杂11号和华油杂14号)为材料研究叶片和角果皮光合速率与其生理生化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油菜叶片光合衰退与RuBP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存在显着二次抛物线关系,与CAT活性和MDA含量相关性不显着。油菜角果皮光合速率随角果皮生长发育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随角果生长发育进程呈现下降趋势,丙二醛(MDA)在角果光合功能衰退过程中含量逐渐上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RuBPcase活性对角果皮光合速率的影响最大。其他生理生化指标如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CAT以及MDA含量等呈与角果光合速率呈现显着或极显着二次抛物线相关关系。(4)不同油菜品种光氧化胁迫后的初级抗氧化酶种类不同。中双11号苗前期叶片光氧化处理后的净光合速率与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可溶性蛋白以及O2-产生速率等生理生化指标间均达到了显着相关关系,其中CAT是油菜叶片受光氧化胁迫后最主要的效应因子。在光氧化响应上,叶绿素a比叶绿素b更先响应这种短期光氧化的伤害。中双11号、中油821、中双9号、湘油15号、中油杂12号等5个油菜品种花期叶片对光氧化的生理响应具有品种特异性,不同品种间生理生化指标如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等受光氧化胁迫后表现并不一致。这可能由于不同品种所依赖的抗光氧化机制不同,即油菜叶片光氧化胁迫的初级抗氧化酶种类不同所致。(5)低浓度光合促进齐NaHSO3可有效促进油菜的光合效率。苗期用低浓度NaHSO3处理中双11号后株高、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显着增加;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表观量子效率也显着增加,光呼吸速率显着降低;最大光能转化率(Fv/Fm)和实际光能转化率(ΦPSH)增加,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降低;不同NaHSO3浓度处理均能增加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活性,其中对NR的促进作用在0.02 mmol·L-1达到最高。NaHSO3对光合速率的促进作用与光呼吸抑制无关,而是主要通过促进油菜叶片中叶绿素b含量增加,进而提高了光能吸收和传递效率,因此光合速率提高。(6)应用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AM1处理油菜植株可有效缓解抗旱。外施AM1和ABA均有利于油菜干旱的缓解,其中AM1对干旱胁迫的缓解作用明显优于ABA。苗期干旱胁迫后AM1处理对每角粒数影响最大,每角粒数显着增多;花期干旱胁迫后用AM1处理对千粒重影响最大。花期AM1处理可能促进了干旱胁迫后的油菜籽粒灌浆,从而提高了千粒重。而苗期对干旱胁迫的缓解作用可能是一种综合的缓解效应,因此表现出包括每角粒数在内的产量减缓效用。另外,本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干旱处理后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但光合速率等光合特性指标仍然显着下降,并未发现诱导的显着迹象,这可能与本研究设置的干旱胁迫程度较重和环境条件有关。综上所述,苗期和花期的光合速率均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高光效油菜具有高光合速率和高产并存的特点,同时具有较长的光合高值持续期,较高的表观光量子效率和光饱和点以及较低的光补偿点和适中的光呼吸速率,对高温、高光强的耐受性较强等特点。苗期干重、花期总节数和绿叶数、分枝位、一次有效分枝数以及单株有效角果数等可以作为高光效筛选的生物学特性指标;而RuBP羧化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以及MDA含量等可以作为高光效油菜筛选的生理生化指标。不同光合调控剂的研究结果表明,受光氧化胁迫时不同油菜品种对的初级抗氧化酶种类并不相同;而低浓度NaHS03促进油菜光合效率的主要原因是其促进了油菜叶片中叶绿素b含量增加,进而提高了光能吸收和传递效率。应用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AM1处理油菜植株可有效缓解抗旱,苗期干旱胁迫后AM1处理对每角粒数影响较大;花期干旱胁迫后AM1的缓解作用主要表现在千粒重上。
李忠洋[8](2013)在《江淮大豆育种种质群体籽粒品质及芽期耐旱特异种质的发掘与遗传解析》文中提出育成品系多从当地骨干亲本与其他优良材料杂交后代选育而成,这些品系保留了适于当地的优良基因,又引入新的基因,已经成为大豆品种改良重要的亲本类型。另一方面,关联分析已经成功运用于植物目标性状QTL定位研究,可在表型鉴定基础上进一步解析优异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籽粒高蛋白质和高油脂含量是江淮地区大豆育种重要目标性状,种子芽期耐旱有利于大豆抵御播种后逆境。本研究选用由江淮地区4个优质、高产核心亲本与一批国内外优良材料杂交育成的309个新品系作为江淮大豆育种种质群体(YHSBGP),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和芽期对PEG模拟干旱逆境的耐性进行鉴定,揭示其遗传变异,筛选优异种质;利用该群体已有的InDel分子标记数据,采用MLMQ+K模型对籽粒品质及芽期耐旱性QTL进行关联定位,发掘优异等位变异,并对优异品系进行遗传鉴定和设计育种。本研究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对YHSBGP群体5个种植环境籽粒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以及PEG处理后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4个性状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植环境间存在极显着差异,各性状供试材料问均存在极显着差异,蛋白质含量的遗传率为57.97%,油脂含量的遗传率为62.21%,相对发芽势和相对发芽率的遗传率分别为66.81%和68.54%。蛋白质和油脂平均含量的变幅分别是39.33%-50.25%、15.56%~21.80%,表明该群体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从中筛选出蛋白质含量高于46.00%、油脂含量高于20.50%、蛋白质和油脂总量高于64.50%、PEG处理后相对发芽率高于80.00%的一批材料,作为该群体的优系。2.利用228对InDel标记对该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共检测到470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有2.1个等位变异,PIC平均值为0.22,基因多样性平均值为0.26。选取40对在染色体上均匀分布的InDel标记,利用STRUCTURE2.2进行基于数学模型的群体结构分类,结果可以将该群体划分为4个亚群。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在共线性位点组合中,91.36%的r2值介于0至0.2之间,66.06%的D值介于0至0.5之间。3.采用MLMQ+K模型对YHSBGP群体两年5个环境油脂含量、蛋白质含量进行关联定位,结果检测到与蛋白质含量显着相关的InDel位点59次,与油脂含量显着相关位点98次,其中检测到与蛋白质含量极显着关联位点12次,与油脂含量极显着关联位点32次。分别有11和18个与蛋白质、油脂含量关联的位点在2个以上环境中被检测到,其中有9个和13个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Gmllsv431、Gm18sv704及Gm14sv509同时与油脂含量、蛋白质含量存在显着关联。对YHSBGP群体经过20%PEG6000处理后的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进行关联定位,分别检测到显着相关的位点15和13个。4.分析与品质性状及芽期耐旱性显着关联的等位变异效应,筛选出增效较大的等位变异,其中蛋白质含量增效等位变异12个,油脂含量增效等位变异13个,芽期耐旱性增效等位变异16个。选取各性状表型值最大的20份材料,对其进行遗传鉴定,并根据遗传关系进行亲本组配设计,为培育优质、芽期耐旱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田佩占,金晓飞,孙海波,王庆钰,李景文,王英[9](2012)在《改变普通大豆生物学特性提高产量的研究Ⅳ.高产品种的选育》文中研究说明对中国扁茎大豆进行了8年产量试验,评价其产量表现和稳产性以及确定其在生产中直接利用的可能性;对中国扁茎与普通大豆品种的10个杂交组合进行了后代观察和选择,以确定抗倒伏性和扁茎性状的遗传方式及选择方法;对后代品系和育成品种进行了产量试验,以确定中国扁茎大豆在育种中的利用价值。结果表明,中国扁茎大豆的产量为1 830~2 296 kg/hm2,仅为对照品种九农21的76%~79%,在5~9月份降水量多于430 mm以上地区不宜推广种植。只要普通大豆亲本秆强抗倒伏,后代就可以出现抗倒伏有所提高又具有高丰产性能的植株材料,但抗倒伏性难以达到目标。但选用晚熟且抗倒伏的引17作亲本与中国扁茎大豆杂交,后代中出现了大量抗倒伏性符合育种目标要求且丰产的材料。连续选择扁茎株的效果很明显,可获得比中国扁茎更为稳定的扁茎系统。已有2个品种通过审定.新品系平安1020在雨量少、日照很充足、有灌溉的条件下,获得了5 802 kg/hm2的高产。98-4032、00-6023和01-5171新品系的平均产量都超过对照品种,并具有较好的稳产性。获得了一批抗倒伏性强且高产的后代材料。
李丛丛[10](2011)在《大豆曲茎和扁茎性状基因的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Glycine max (L.) Merr.]起源于我国,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之一。目前,我国大豆单产相对较低,提高产量是育种的首要目标,而理想株型的创制是实现大豆高产育种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有必要发掘和评价新株型(基因),培育在群体及个体层面上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特异株型大豆。曲茎和扁茎是大豆茎形态突变体,在提高植株抗倒性、培育适合密植的大豆新品系等方面有潜在利用价值。本研究利用曲茎和扁茎品系NT-1与南农1138-2、Forrest杂交获得的F2群体进行精细定位,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和分子克隆方法研究这两个性状的候选基因,为揭示大豆曲茎和扁茎形成的遗传机制及育种利用潜力奠定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大豆曲茎基因sb的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对南农1138-2xNT-1、ForrestxNT-1两个杂交组合后代的遗传分析结果验证了曲茎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sbsb控制。2009年从上述两个F2群体中选择具典型曲茎形态的植株,分别构建了包含92和43个曲茎植株的初定位群体,将sb基因定位到14号染色体长臂末端,与SSR标记Sat 424分别相距14.1cM和9.5cM。2010年进一步利用315(NN1138-2×NT-1组合)和153个(ForrestxNT-1组合)F2曲茎单株对该基因进行精细定位,最终将sb基因定位在SSR标记BARCSOYSSR141424和BARCSOYSSR141428之间,其物理距离约67kb(Gm14:47,901,370..47,968,346)。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利用在线软件Glyma1.0预测67kb的范围内有四个基因(Glymal4g38750、Glyma14g38760、Glyma14g38770和Glyma14g38790),其中Glyma14g38770和Glyma14g38790为低置信度基因。根据基因组序列信息设计引物,对NT-1、南农1138-2和Forrest 3个亲本中的两个候选基因Glyma14g38750和Glyma14g38760进行了扩增并测序。其中Glymal4g38750基因编码FAD NAD binding oxidoreductase (FNBO)结构的蛋白,在NT-1和两个原型亲本间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没有差异;Glyma14g38760基因属于PPR家族,初步命名为GmPPR1,通过对突变体与原型中的蛋白序列比较,发现有一个氨基酸(Arg突变为Cys)的差异,可能因此而导致基因功能的改变。2、大豆扁茎基因f的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遗传分析支持了大豆扁茎是单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2009年以82个(NN1138-2×NT-1)和67个(Forrest×NT-1)扁茎植株作为初定位群体,将f基因分别定位在2号染色体SSR标记Satt546和Satt644之间8.8cM、Satt041与Satt141之间9.8cM的区段内;进一步筛选区段内多态性分子标记,利用NN1138-2×NT-1组合的82个扁茎植株,将f基因定位在BARCSOYSSR021303和BARCSOYSSR021313之间物理距离约257kb的区间内。为验证该定位结果,2010年利用Forrest×NT-1组合269个F2扁茎单株进行精细定位,将f基因限定在标记BARCSOYSSR021303和BARCSOYSSR021314之间。进一步利用SSRIT与SSR HUNTER软件在此区段内开发21个SSR标记新位点,结果表明,在亲本NN1138-2和NT-1间只有两个标记(SOYSSR6与SOYSSR17)有多态。以南农1138-2×NT-1组合中408个隐性单株为定位群体,将f基因限定在约194kb(Gm02:42,270,235..42,464,093)区间内。利用不同的软件对194kb的定位区间内的基因进行预测注释,并结合最近报道的扁茎基因定位结果,筛选出控制大豆扁茎性状的7个候选基因。其中Glyma02g36940与拟南芥中控制扁茎的CLV1基因同源,克隆了NT-1和W82中的Glyma02g36940基因,但该基因的蛋白序列在两者之间并无差异。
二、扁茎大豆在育种上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扁茎大豆在育种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茎杆和籽粒性状的QTL定位和RNA-seq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茎杆解剖结构 |
1.1.1 植物茎杆解剖结构 |
1.1.2 大豆茎杆解剖结构 |
1.2 植物细胞壁 |
1.2.1 细胞壁组分 |
1.2.2 木质素生物合成及调控 |
1.2.3 纤维素生物合成及调控 |
1.2.4 木质素和纤维素QTL定位 |
1.3 大豆籽粒油份研究进展 |
1.3.1 植物脂质代谢途径 |
1.3.2 大豆油份QTL研究 |
1.3.3 大豆脂质代谢和调控关键基因 |
1.4 大豆籽粒大小研究进展 |
1.4.1 籽粒大小调控 |
1.4.2 大豆粒重和粒形QTL研究 |
1.4.3 大豆粒重和粒型基因 |
1.5 大豆籽粒油份和粒重转录组研究 |
1.6 本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茎杆解剖结构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茎杆成分测定 |
2.1.3 茎杆组织化学 |
2.1.4 茎杆免疫化学 |
2.1.5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茎杆解剖结构比较 |
2.2.2 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茎杆化学成分比较 |
2.2.3 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茎杆免疫化学比较 |
2.3 讨论 |
2.3.1 解剖结构与环境适应性 |
2.3.2 茎杆化学组分与生物学功能 |
第三章 茎杆木质素和纤维素QTL定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木质素、纤维素含量测定 |
3.1.3 数据统计 |
3.1.4 遗传图谱构建 |
3.1.5 数量性状QTL定位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表型变异 |
3.2.2 遗传图谱构建 |
3.2.3 数量性状QTL定位 |
3.3 讨论 |
第四章 大豆油份和脂肪酸QTL定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籽粒油份和脂肪酸测定 |
4.1.3 数据统计 |
4.1.4 遗传图谱构建 |
4.1.5 数量性状QTL定位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表型变异 |
4.2.2 数量性状QTL定位 |
4.2.3 候选基因筛选 |
4.3 讨论 |
第五章 大豆粒重和粒形QTL定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大豆粒重和粒形测定 |
5.1.3 数据统计 |
5.1.4 遗传图谱构建 |
5.1.5 数量性状QTL定位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表型变异 |
5.2.2 数量性状QTL定位 |
5.2.3 候选基因筛选 |
5.3 讨论 |
第六章 大豆籽粒转录组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RNA提取 |
6.1.3 RNA-seq文库构建与测序 |
6.1.4 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 |
6.1.5 qRT-PCR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籽粒发育中油份和粒重的动态变化 |
6.2.2 测序数据及质量控制 |
6.2.3 测序数据与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 |
6.2.4 转录组文库质量评估 |
6.2.5 基因表达量分析 |
6.2.6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6.2.7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 |
6.2.8 差异表达基因GO注释和富集 |
6.2.9 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和富集 |
6.2.10 差异表达基因在代谢通路中的表达 |
6.2.11 差异表达基因与QTL分析 |
6.2.12 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
6.2.13 荧光定量PCR |
6.3 讨论 |
6.3.1 脂质代谢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富集 |
6.3.2 粒重和粒形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富集 |
6.3.3 脂质代谢候选基因 |
6.3.4 籽粒大小候选基因 |
6.3.5 qRT-PCR功能分析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实验附表 |
附录Ⅱ 作者简介 |
附录Ⅲ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大豆隐性矮秆基因19-DW的精细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影响植物矮化形成的因素 |
1.1.1 赤霉素与植物矮化 |
1.1.2 油菜素内酯类似物与植物矮化 |
1.1.3 生长素与植物矮化 |
1.1.4 其他因素与植物矮化 |
1.2 大豆株高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1.2.1 大豆株高QTL定位 |
1.2.2 大豆株高相关基因的克隆 |
1.3 基因定位的方法概述 |
1.3.1 群体分离分析法 |
1.3.2 分子标记技术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2.4 实验试剂的配制方法 |
2.5 实验方法 |
2.5.1 BSA混池的建立及表型数据的调查 |
2.5.2 BSA测序及数据分析 |
2.5.3 分子标记技术 |
2.5.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5.5 候选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矮秆性状的表型分析 |
3.2 矮秆性状的遗传分析 |
3.3 矮秆基因的初级定位 |
3.3.1 BSA混池的建立 |
3.3.2 测序数据的质量评估 |
3.3.3 候选区域的筛选 |
3.4 矮秆基因的精细定位 |
3.4.1 SSR标记的筛选 |
3.4.2 候选基因的精细定位 |
3.5 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与预测 |
3.6 候选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6.1 候选基因的理化性质分析 |
3.6.2 候选基因的三维结构预测 |
3.6.3 候选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大豆高代品系的稳定性与适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大豆在中国的种植史 |
1.1.1 大豆的主要用途 |
1.1.2 种植史 |
1.1.3 大豆的需求情况及进出口情况 |
1.1.4 中美贸易战对大豆产业发展的影响 |
1.2 中国大豆生产及育种现状 |
1.2.1 中国大豆生产困境 |
1.2.2 育种目标及育种技术 |
1.2.3 大豆品种类型及生态区 |
1.3 品种稳定性、适应性 |
1.3.1 重要性 |
1.3.2 品种稳定性、适应性的研究分析方法 |
1.3.3 农作物稳定性、适应性研究进展 |
1.3.4 大豆的稳定性、适应性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 |
1.5 技术路线图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数据分析方法 |
3.3.1 基础统计分析 |
3.3.2 稳定性分析方法AMMI模型 |
3.3.3 稳定性分析方法GGE-Biplot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供试品系农艺性状的平均值及变异分析 |
4.2 试验点的一致性分析 |
4.3 多环境下供试品系产量的方差分析 |
4.4 多环境下大豆产量及其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
4.5 多环境条件下大豆品系的适应性及稳定性分析 |
4.5.1 多环境条件下大豆品系的AMMI分析 |
4.5.2 多环境条件下大豆产量稳定性的GGE双标图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5.1 多环境下供试品系产量的方差分析及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5.2 多环境条件下大豆品系的稳定性与适应性分析 |
5.2.1 多环境条件下大豆品系的AMMI分析 |
5.2.2 多环境条件下大豆产量稳定性的GGE双标图分析 |
5.2.3 综合AMMI和 GGE双标图进行分析 |
5.3 品种稳定性方法效果的比较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录:本研究用到的R计算程序 |
(4)浅谈利用野生大豆创制育种资源和新品种(论文提纲范文)
1 野生大豆利用价值 |
1.1 蛋白质含量更高,营养更丰富 |
1.2 抗逆性更强,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广 |
1.3 单株结荚数更多 |
1.4 遗传多样性更高 |
2 利用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创造种质资源的育种方法 |
3 利用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的育种实践效果 |
3.1 育成品系、品种的遗传基础较宽 |
3.2 育成品种丰产性突出 |
3.3 育成品种抗逆性突出 |
3.4 育成品种具有较高的光合效率 |
4 利用野生大豆创制种质资源的方法及建议 |
4.1 具有野生大豆资源的后代的选择处理 |
4.2 增加选择压力的强度选择 |
4.3 野生大豆资源的回交次数探讨 |
(5)扁茎大豆与栽培大豆营养器官解剖结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根的解剖结构 |
2.2 茎的形态解剖结构 |
2.3 叶片的解剖结构 |
2.4 叶柄的解剖结构 |
3 讨论 |
(6)大豆曲茎性状表现、基因定位与表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及英汉对照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大豆株型性状及其遗传育种研究 |
1.1.1 作物理想株型 |
1.1.2 大豆茎秆性状 |
1.1.3 大豆叶片性状 |
1.1.4 大豆株型育种研究进展 |
1.2 植物曲茎性状研究概况 |
1.2.1 植物曲茎性状 |
1.2.2 曲茎性状的遗传调控 |
1.2.3 大豆曲茎性状的研究进展 |
1.2.4 曲茎性状在大豆理想株型构建中的作用 |
1.3 大豆基因组与基因重复研究进展 |
1.3.1 基因重复的概念 |
1.3.2 基因重复的分子机制 |
1.3.3 大豆基因组及基因重复研究进展 |
1.4 大豆目标基因的图位克隆 |
1.4.1 图位克隆技术的原理 |
1.4.2 图位克隆的步骤 |
1.4.3 大豆基因图位克隆研究进展 |
1.5 基因芯片技术 |
1.5.1 基因芯片的定义和原理 |
1.5.2 基因芯片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大豆曲茎性状表现特点及对外源激素的响应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大豆曲茎对株型性状的影响 |
2.3.2 曲茎对激素的响应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大豆曲茎sb1基因的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 |
3.1 试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田间试验及性状调查 |
3.2.2 大豆叶片DNA提取 |
3.2.3 SSR引物 |
3.2.4 PCR扩增 |
3.2.5 PAGE检测 |
3.2.6 突变体基因定位的方法 |
3.2.7 候选基因的预测分析 |
3.3 结果分析 |
3.3.1 曲茎F_2杂交群体的适合性测验 |
3.3.2 大豆曲茎突变体sb1基因的定位及其验证 |
3.3.3 sb1候选区段的基因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大豆曲茎突变体茎尖组织基因表达谱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大豆曲茎突变体材料种植和处理 |
4.2.2 AFFYMETRIX表达谱芯片操作过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总RNA质检结果 |
4.3.2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4.3.3 基因芯片数据的聚类分析 |
4.3.4 差异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分析 |
4.3.5 共表达网络分析 |
4.3.6 曲茎候选基因的筛选 |
4.4 讨论 |
全文结论与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油菜高光效生理特征体系的建立及其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光合作用与产量的关系 |
1.3 油菜光合特性研究进展 |
1.3.1 油菜光合与产量间的关系 |
1.3.2 光合速率与主要农艺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间的关系 |
1.4 光氧化及其防御机制 |
1.5 C_3植物中的C_4途径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8 技术路线 |
第2章 油菜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测量指标与方法 |
2.1.3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油菜品种不同生育期的光合特性 |
2.2.2 不同油菜品种不同生育期含水率、干鲜重和SPAD值比较 |
2.2.3 不同油菜品种不同生育期株型比较 |
2.2.4 不同油菜品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比较 |
2.2.5 不同油菜品种的籽粒品质比较 |
2.2.6 不同时期光合速率与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3章 不同光效基因型油菜的光合生理特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光效基因型油菜苗期叶片光合日变化特征 |
3.2.2 不同光效基因型油菜苗期叶片光响应曲线日变化特征 |
3.2.3 不同光效基因型油菜不同叶位光响应曲线特征 |
3.2.4 不同光效基因型油菜苗期叶片对CO_2的响应 |
3.2.5 不同光效基因型油菜苗期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 |
3.2.6 不同光效基因型油菜的角果皮光合速率 |
3.2.7 不同生育时期油菜角果皮和C4途径酶活性 |
3.2.8 不同光效基因型油菜农艺性状 |
3.3 讨论 |
第4章 油菜叶片和角果光合衰退的生理响应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短柄叶生长发育过程中光合及生理特征 |
4.2.2 角果发育过程中角果皮的光合与生理特征 |
4.3 讨论 |
第5章 油菜对光氧化胁迫的生理响应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油菜幼苗叶片对光氧化胁迫的光合和生理响应 |
5.2.2 油菜花期叶片对光氧化胁迫的光合和生理响应 |
5.3 讨论 |
第6章 光合促进剂NAHSO_3对油菜光合特性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6.1.4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浓度NaHSO_3对苗期油菜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
6.2.2 不同浓度NaHSO_3对苗期油菜光合参数的影响 |
6.2.3 不同浓度NaHSO_3对苗期油菜的光合响应的影响 |
6.2.4 不同浓度NaSHO_3对叶绿素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6.2.5 不同浓度NaHSO3对植株氮代谢的影响 |
6.3 讨论 |
6.4 结论 |
第7章 干旱胁迫对油菜光合特性的影响及其生理调控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材料 |
7.1.2 试验方法 |
7.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7.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干旱和AM1调控对油菜苗期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7.2.2 干旱和AM1调控对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7.2.3 干旱和AM1调控对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的影响 |
7.2.4 干旱和AM1调控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7.2.5 干旱和AM1调控对油菜ASA和GSH的影响 |
7.2.6 干旱和AM1调控对油菜MDA含量的影响 |
7.2.7 干旱和AM1调控对油菜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7.3 讨论 |
第8章 全文结论 |
8.1 油菜苗期和花期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 |
8.2 高光效油菜的生物学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特征 |
8.2.1 高光效油菜具有较长的光合高值持续期和较少的光合“午休”次数 |
8.2.2 油菜角果皮中存在C_4途径酶 |
8.2.3 高光效油菜应具有较高的RuBPCase活性、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 |
8.3 油菜的光合调控 |
8.3.1 不同油菜品种受光氧化胁迫后响应的初级抗氧化酶种类不同 |
8.3.2 低浓度NaHSO_3促进油菜光合的原因是促进了叶绿素b含量相对增加 |
8.3.3 AM1能够有效缓解油菜干旱胁迫造成的光合速率及产量下降 |
8.4 本文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江淮大豆育种种质群体籽粒品质及芽期耐旱特异种质的发掘与遗传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国内外大豆生产及育种研究概况 |
1.1 国内大豆生产及育种研究概况 |
1.2 国外大豆生产及育种研究概况 |
2 国内外大豆优异种质资源的发掘、研究及育种应用 |
2.1 种质资源的保存、鉴定及优异种质对育种实践的重要性 |
2.2 国外大豆优异种质的发掘、研究及育种应用 |
2.3 国内大豆优异种质的发掘、研究及育种应用 |
2.4 关内地区大豆优异种质的发掘及育种应用研究 |
3 分子标记在大豆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概况 |
3.1 DNA分子标记的类型与特点 |
3.2 分子标记在大豆遗传图谱构建中的应用 |
3.3 分子标记在农艺、品质性状方面的研究进展 |
3.4 分子标记在大豆耐逆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4 关联分析在作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4.1 关联分析的定义及优点 |
4.2 关联分析的原理 |
4.3 关联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应用进展 |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1 试验材料 |
2 江淮大豆育种种质群体(YHSBGP)性状调查 |
2.1 YHSBGP群体品质性状调查 |
2.2 YHSBGP群体芽期耐旱性调查 |
3 分子标记基因型分析 |
4 YHSBGP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4.1 YHSBGP群体中标记多样性分析 |
4.2 YHSBGP群体结构分析 |
4.3 YHSBGP群体表型数据分析 |
5 YHSBGP群体目标性状QTL关联定位的方法 |
5.1 YHSBGP群体连锁不平衡分析 |
5.2 YHSBGP群体关联Q值计算 |
5.3 材料间基于标记的亲本系数(Kinship) |
5.4 关联分析方法 |
6 育种目标性状QTL优异等位变异的筛选 |
第三章 YHSBGP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1 InDel标记在YHSBGP群体中的多样性 |
2 YHSBGP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3 YHSBGP群体籽粒油脂、蛋白质含量及芽期耐旱性的遗传变异 |
4 优异种质的筛选与特性鉴定 |
5 讨论 |
第四章 YHSBGP群体籽粒油脂、蛋白质含量及芽期耐旱性QTL关联定位 |
1 YHSBGP群体LD水平分析 |
2 YHSBGP群体品质、芽期耐旱性关联定位 |
2.1 YHSBGP群体品质性状关联定位 |
2.2 YHSBGP群体芽期耐旱性关联定位 |
2.3 一因多效位点分析 |
3 讨论 |
3.1 关联分析在YHSBGP群体目标性状定位过程中的有效性 |
3.2 关联区段在关联分析中应用的探讨 |
第五章 YHSBGP群体优质及芽期耐旱品系遗传基础分析 |
1 品质性状优异等位变异的筛选及鉴定 |
1.1 品质性状优异等位变异的筛选 |
1.2 品质性状优异等位变异的鉴定 |
2 芽期耐旱性优异等位变异的筛选及鉴定 |
2.1 芽期耐旱性优异等位变异的筛选 |
2.2 芽期耐旱性优异等位变异的鉴定 |
3 优质、芽期耐旱特异品系的筛选及聚合育种方案 |
4 讨论 |
全文结论与创新之处 |
全文结论 |
全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改变普通大豆生物学特性提高产量的研究Ⅳ.高产品种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中国扁茎大豆的历年表现与产量稳定性 |
2.2 对杂交后代抗倒伏性的选择效果 |
2.3 对杂交后代扁茎性状的选择 |
2.4 育成新品系(种)的类型及增产效果 |
3 讨论 |
(10)大豆曲茎和扁茎性状基因的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及英汉对照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大豆主要株型性状及其遗传育种研究 |
1.1.1 茎秆形态及其特性 |
1.1.2 叶形态及其遗传 |
1.1.3 根相关性状研究 |
1.1.4 大豆株型育种研究进展 |
1.2 植物曲茎发育的研究进展 |
1.2.1 茎发育与植物激素的调控 |
1.2.2 与曲茎性状相关的遗传调控机制 |
1.2.3 大豆曲茎矮秆性状研究进展 |
1.2.3.1 大豆矮秆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1.2.3.2 大豆曲茎的研究进展 |
1.3 植物扁茎发育的研究进展 |
1.3.1 茎扁化与茎端分生组织的生长发育机理 |
1.3.2 大豆扁茎性状的研究 |
1.4 植物基因的图位克隆技术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间试验及性状调查 |
2.2.2 大豆叶片的DNA提取 |
2.2.3 分子标记SSR检测 |
2.2.3.1 试剂 |
2.2.3.2 PCR扩增 |
2.2.3.3 PAGE检测 |
2.2.4 区段内基因预测与注释 |
2.2.5 候选基因的克隆分析 |
2.2.5.1 候选基因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2.2.5.2 大豆RNA提取及反转录反应 |
2.2.5.3 候选基因的克隆 |
2.2.6 候选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曲茎基因SB的遗传与定位分析 |
3.1.1 大豆曲茎突变体的表型鉴定与遗传分析 |
3.1.2 大豆曲茎基因sb的初定位分析 |
3.1.3 大豆曲茎基因sb的精细定位分析 |
3.2 曲茎候选基因分析 |
3.2.1 曲茎定位区段内的基因释义 |
3.2.2 候选基因的序列分析 |
3.2.2.1 候选基因的克隆 |
3.2.2.2 sb候选基因同源区段的分析 |
3.3 扁茎基因f的定位分析 |
3.3.1 大豆扁茎突变体的鉴定与遗传分析 |
3.3.2 大豆扁茎基因f的初定位分析 |
3.3.3 大豆扁茎基因f的精细定位分析 |
3.3.4 SSR分子标记的开发 |
3.3.5 扁茎候选基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大豆基因组序列与重要农艺性状功能基因组研究 |
4.2 大豆曲茎性状的候选基因分析及应用价值 |
4.3 大豆扁茎性状的候选基因分析 |
4.4 基因的重复及其生物学意义 |
全文结论 |
本研究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扁茎大豆在育种上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茎杆和籽粒性状的QTL定位和RNA-seq分析[D]. 要燕杰.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2]大豆隐性矮秆基因19-DW的精细定位[D]. 张秀彤. 吉林大学, 2019(11)
- [3]大豆高代品系的稳定性与适应性分析[D]. 陈曦.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4]浅谈利用野生大豆创制育种资源和新品种[J]. 金晓飞,曹凤臣,徐丽娟,尹大鹏,王化冰,朴莲玉. 东北农业科学, 2017(01)
- [5]扁茎大豆与栽培大豆营养器官解剖结构比较[J]. 张伟龙,李岩,吴东梅,李春姣,张睿,王桂文,高伟,陆静梅.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 [6]大豆曲茎性状表现、基因定位与表达谱研究[D]. 张烨.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7]油菜高光效生理特征体系的建立及其调控研究[D]. 李俊. 湖南农业大学, 2014(10)
- [8]江淮大豆育种种质群体籽粒品质及芽期耐旱特异种质的发掘与遗传解析[D]. 李忠洋.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 [9]改变普通大豆生物学特性提高产量的研究Ⅳ.高产品种的选育[J]. 田佩占,金晓飞,孙海波,王庆钰,李景文,王英. 吉林农业科学, 2012(02)
- [10]大豆曲茎和扁茎性状基因的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D]. 李丛丛.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