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骶尾部脊柱裂及脑膜膨出的超声诊断1例报告

胎儿骶尾部脊柱裂及脑膜膨出的超声诊断1例报告

一、超声诊断胎儿骶尾部脊柱裂、脊膜膨出1例(论文文献综述)

陈丽珠[1](2021)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脊柱裂及对其预后的应用价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脊柱裂及对其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超声检查诊断为胎儿先天性脊柱裂的42例胎儿检查结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42例经超声诊断脊柱正常的胎儿资料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对胎儿脊柱裂的类型及超声影像图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产后MRI及尸检结果对产前超声诊断先天性脊柱裂的预后诊应用价值。结果:42例先天性脊柱裂的胎儿中脊膜膨出6例(14.29%),脊髓脊膜膨出19例(45.24%),脊髓外翻5例(4.76%),隐性脊柱裂12例(26.09%);正常胎儿脊髓圆锥位置位于L3以上为正常,后颅窝正常存在及背部无包块膨出,而超声诊断的42例先天脊柱裂胎儿中脊膜膨出类型胎儿脊髓圆锥位置和后颅窝池均正常,但背部囊性包块;脊髓脊膜膨出类型胎儿脊髓圆锥圆锥及后颅窝池位置基本不正常仅(1例显示脊髓圆锥位置正常,其余18例均为脊髓圆锥低下),且背部混合型包块;脊髓外翻类型胎儿脊髓圆锥位置不正常,后颅窝消失,但背部混合型包块;隐性脊柱裂脊类型胎儿脊柱后颅窝池正常,且背部无包块,但脊髓圆锥位置低;通过对比不同类型脊柱裂发现胎儿后颅窝池消失与脊髓锥位置处于低位预示着胎儿的预后不佳。结论:通过对胎儿先天性脊柱裂患者实施产前超声诊断,取得显着的诊断价值,能够实现我国优生优育目的,早诊断、早做出针对性处理,能够显着改善胎儿的预后。

孙梦纯,尚爱加,高干,陶本章[2](2021)在《产前超声与胎儿磁共振成像在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脊髓圆锥定位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初步探讨产前超声与胎儿MRI在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TCS)脊髓圆锥定位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门诊接诊产前诊断为TCS且出生后MRI证实为脂肪瘤型TCS的17例胎儿产前及出生后的影像学资料。以出生后的MRI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 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比较产前超声与胎儿MRI定位脂肪瘤型TCS脊髓圆锥的准确性。结果 17例脂肪瘤型TCS胎儿产后诊断为尾侧型4例, 背侧型2例, 过渡型2例, 混杂型8例, 脂肪瘤脊髓脊膜膨出型1例。产前超声与胎儿MRI定位脊髓圆锥均符合者共5例, 其中尾侧型1例, 混杂型4例;均不符合者8例, 其中尾侧型2例, 过渡型2例, 混杂型3例, 脂肪瘤脊髓脊膜膨出型1例。出生后1个月的MRI检查证实, 产前超声定位脊髓圆锥的准确比例为5/17, 胎儿MRI定位脊髓圆锥的准确比例为9/17,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初步观察发现, 胎儿MRI定位脂肪瘤型TCS脊髓圆锥的准确性优于产前超声。

万欣,刘美新,万伟,陈燕秋,王谦谦[3](2021)在《闭合性脊柱裂的产前超声诊断》文中指出目的:总结闭合性脊柱裂(closed spina bifida,CSB)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点,以提高此类脊柱裂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1年1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产前诊断中心检查诊断的CSB胎儿32例,31例为单胎妊娠,1例为双胎妊娠,重点观察胎儿脊柱情况及脊髓圆锥的位置从而得到诊断结果。结果:产前诊断的32例CSB,经证实其中脊膜膨出8例、脊髓脊膜膨出11例、脊髓纵裂2例、脂肪瘤4例、皮毛窦3例、尾部退化综合征4例。32例CSB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17例,21例合并其他畸形,11例未合并其他畸形,均经MRI或尸体解剖或新生儿手术证实产前超声诊断。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脊柱或脊髓圆锥位置异常时,应考虑到闭合性脊柱裂的可能,并进行多切面联合扫查以提高产前超声诊断准确率。

支秀芳[4](2020)在《非对称性联体双胎5例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文中认为目的回顾2008年3月17日至2017年3月24日就诊于天津市儿童医院的5例非对称性联体双胎病例,复习国内外中英文相关文献,分析总结非对称性联体双胎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过程、预后等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搜集2008年3月17日至2017年3月24日就诊于天津市儿童医院的5例非对称性联体双胎病例的病历资料,同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集中文报道病例、通过检索Pub Med数据库收集英文报道病例,回顾从199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国内外中、英文报道的非对称性联体双胎病例,汇总并总结该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就诊于天津市儿童医院的5例病例中,4例患者为男性,1例为女性。2例寄生于腹部,2例寄生于脊柱,1例为胎中胎。5例患者中其中1例为弃婴,其余4例中,仅1例(胎中胎)于母亲孕25周时于产前超声检查中诊断,余均于生后发现。5例患者均接受了分离手术,手术时患儿年龄为9天-6月,5例患儿均通过一期手术成功分离寄生胎。5例患者切除寄生胎全部送检病理,病理结果均证实为非对称性联体双胎。术后恢复中,除1例伤口发生感染积极对症处理后恢复外,其余均恢复顺利,术后随访均恢复顺利,情况良好。非对称性联体双胎分为外生性寄生胎和内生性寄生胎,中文外生性寄生胎的报道病例共18例,加上本文报道的外生性寄生胎4例,共22例,英文外生性寄生胎共83例,中英文报道的外生性寄生胎合计105例。中文内生性寄生胎的报道病例共73例,加上本文报道的内生性寄生胎1例,共74例,英文内生性寄生胎报道病例共126例,中英文报道的内生性寄生胎合计200例。文献复习中,非对称性联体双胎国外报道病例最多的国家是印度。非对称性联体双胎中男性较女性占优势,外生性寄生胎寄生部位最常见的是腹部和脊柱,寄生胎最常见的血液供应来源于镰状韧带血管,最常见的主胎合并畸形为腹壁相关畸形,尤其是脐膨出。外生性寄生胎中寄生胎最常见结构为肢体,其次为会阴部和外生殖器。绝大部分接受分离手术治疗,17例术后恢复不畅,12例随访中遗留不同程度的畸形或异常。内生性寄生胎最常见寄生部位为腹膜后,寄生胎最常见的血液供应来源于主动脉和肠系膜血管,主胎合并畸形较少见。寄生胎数量多为1个,最常见结构为肢体。内生性寄生胎大多数接受手术治疗,1例术中死亡,13例术后恢复不畅,4例随访中遗留不同程度畸形。结论1.非对称性联体双胎非常罕见,分为外生性寄生胎和内生性寄生胎,男性占优势,内生性寄生胎较外生性寄生胎多见。2.孕期超声检查无创、安全、可重复操作,是目前诊断非对称性联体双胎的主要方法,早期发现双胎畸形对优生优育及孕母健康非常重要,临床要提高对孕早期非对称性联体双胎不同类型超声表现的认识。3.术前完善CT、MRI等检查辅助了解联体双胎之间连接部位的局部解剖并提示两者之间的血管沟通情况,对手术方案的设计至关重要。4.较对称性联体双胎而言,非对称性联体双胎主胎合并畸形较少,双胎间器官融合较少见且更轻微。最常见合并畸形为包括脐膨出在内的腹壁发育畸形,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畸形。5.非对称性联体双胎一经发现必须手术分离寄生胎,最佳分离时间为生后1周到1岁。若出现危及主胎生命的情况,如主胎呼吸窘迫、肠坏死、寄生胎活动性出血等,需要紧急手术治疗。寄生胎最常见的结构为肢体,其血供来源方面,外生性寄生胎最常见的为镰状韧带血管,内生性寄生胎为主动脉。6.非对称性联体双胎预后与双胎之间连接范围、器官融合程度、主胎并发畸形有关,一般成功施行分离手术后,预后良好。但亦有术后恶性复发病例报道,仍需定期随访。7.非对称性联体双胎的治疗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知识,需要组建多学科团队共同诊疗。

李丹娜,栗河舟,李洁,张立琼[5](2019)在《63例闭合性脊柱裂胎儿的超声诊断价值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闭合性脊柱裂的产前超声表现及分类,提高产前诊断闭合性脊柱裂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研究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产前诊断为闭合性脊柱裂的63例胎儿声像图表现,并与其磁共振成像对比,尸解或手术结果对比,分析其声像图特点。结果产前诊断的63例闭合性脊柱裂,经证实5例为有包块型闭合性脊柱裂,其中脊膜膨出2例,脂肪脊髓脊膜膨出2例,脂肪脊髓裂1例;54例为无包块型闭合性脊柱裂,其中脊髓纵裂36例,终丝脂肪瘤1例,皮毛窦4例,尾端退化综合征13例;1例为脊膜膨出合并脊髓纵裂;1例为开放性脊柱裂合并脊髓纵裂;1例为开放性脊柱裂;1例为尿直肠隔畸形序列征。结论借助超声检查可以有效鉴别有包块型和无包块型闭合性脊柱裂,为明确产前诊断、进行宫内治疗及优生优育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翟晶[6](2019)在《超声评估胎儿脊髓圆锥位置新方法及脊髓拴系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脊髓圆锥(Conus medullaris,CM)是脊髓的末端逐渐变细呈锥状结构,脊髓圆锥位置异常与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密切相关。TCS患病率约0.2%?0.4%,导致TCS的常见先天性疾病包括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椎管内肿瘤(囊肿、畸胎瘤、脂肪瘤)、脊柱侧弯、脊髓纵裂等。TCS起病隐匿,常以下肢运动和感觉障碍或膀胱功能失调等症状就诊。由于婴幼儿表达能力有限,导致患儿就诊时常已发生较严重的神经损伤,错失最佳治疗时机,严重者导致瘫痪或大小便失禁,且手术治疗效果差,后遗症多,康复效果不理想等,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和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脊髓圆锥位置异常以往在胎儿期很难被发现,随着超声设备分辨率的改善和产前超声诊断学科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学者对胎儿的脊髓圆锥的位置、形态及其重要性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并成为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早期发现其位置和形态异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作为脊髓拴系相关病变非常重要的线索。由于胎儿期CM末端位置并不固定,随着孕周的发展不断变化,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分别报道了多种脊髓圆锥定位方法来研究胎儿期CM位置的上升规律,但目前尚未得出国内外公认的最准确的定位方法。本研究第一部分采用二维超声扫查胎儿脊柱时脊柱腰骶部生理弯曲所在处即腰骶关节两线相交法识别第一骶椎(The first sacral vertebra,S1),并将其作为固定参考点,向胎儿头侧计数,确定CM所对应的椎体或者椎间隙水平,总结胎儿期CM的分布规律和上升规律;并与三维超声骨骼成像模式定位结果相比较来验证该方法定位脊髓圆锥的准确性,并比较两种方法定位所用时间有无差异。本研究第二部分应用二维超声测量CM与S1之间的距离定量评价胎儿CM位置,及其与孕周的关系,建立胎儿正常参考值范围,并与脊髓拴系组胎儿的测值相比较,探索这一参数对产前超声检出脊髓拴系是否有意义。由于TCS与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密切相关,尤其是闭合性脊柱裂。为了找到NTD确切的病理机制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目前NTD的发生机制仍未明确,有研究提出可能与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随着近年来分子遗传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二代测序检测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已应用于神经发育性疾病和先天发育异常等人类疾病的检测,并已经找到越来越多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alterations,CNV)与某些疾病的发生明确相关。随着在儿童遗传性疾病检测的经验积累,其逐渐被应用到产前诊断中,作为常规核型分析更好的补充,为产前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由于具有高通量、高分辨率、精确度高、成本较低等优点,二代测序不仅能够确定常规G显带核型分析所发现的异常片段来源、长度以及性质,还能够检测G显带核型分析所无法识别的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包括微缺失和微重复,同时还能检索到变异片段内覆盖的基因。本研究第三部分采用新一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检测脊髓拴系胎儿CNV,初步探索脊髓拴系胎儿是否存在明显的致病性染色体拷贝数变异,为进一步从染色体或基因水平揭示先天性脊髓拴系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选取在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进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的20?38周正常胎儿共581例,采用二维超声腰骶关节两线相交法快速识别S1,计数椎体定位CM相对应的椎体水平,观察各孕周CM位置的分布情况;再随机选取101例不同孕周的胎儿进行医师间及使用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成像两种方法的定位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其中随机选取30例胎儿记录使用两种方法定位脊髓圆锥所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分析。2.研究对象包括上述581例2038周正常胎儿及18例产前超声提示脊髓拴系的胎儿。通过二维超声确定CM和S1后测量CM-S1间距离,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胎儿期CM-S1距离随孕周的变化规律,并比较脊髓拴系胎儿组的CM-S1距离是否显着低于正常组。3.研究对象为16例脊髓拴系胎儿,所需检测标本来源为羊水或脐血,或流产的胎儿组织,从中提取DNA,利用NGS筛查全基因组CNV,将所检出CNV片段在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去除多态性,对其是否有致病性或片段内包含的基因是否有致病可能进行相关总结分析。结果:1.581例正常胎儿其中530例胎儿经腰骶关节两线相交法成功识别S1并定位CM;CM位置随孕周呈逐渐上升趋势;至23周时全部位于L3水平以上;32周以上98.2%达L2-L3椎间隙水平以上,37周以上95%上升至L2水平以上。医师间一致性好(Kappa系数=0.94)。二维超声腰骶关节两线相交定位与三维超声成像定位一致性好(Kappa系数=0.92)。二维超声腰骶关节两线相交法定位脊髓圆锥所用时间明显短于三维超声成像法。(P<0.01)2.581例正常胎儿中,CM及S1的显示率为91.2%。正常胎儿CM-S1距离随着孕周的增加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与孕周数呈线性正相关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CM-S1=1.57×孕周-16.43(R2=0.89)。18例产前超声提示脊髓拴系胎儿的CM-S1距离测值与相对应孕周的正常胎儿相比明显缩短,且均小于第5百分位数水平。(P<0.01)3.NGS共检测16例脊髓拴系胎儿,其中12例检出拷贝数变异(12/16,75%),共检出19个CNV片段,包括微缺失片段9个,微重复片段10个;其中已知明确致病CNV片段2个(2/16,12.5%),可疑良性CNV片段3个,临床意义未明CNV片段14个(其中多态性覆盖片段12个,部分含致病基因的片段2个);另4例未检出CNV片段(4/16,25%)。CNV片段的检出率和致病CNV片段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结论:1.二维超声通过腰骶关节两线相交法可识别S1进而准确定位脊髓圆锥水平,可用于快速判断脊髓圆锥位置。2.二维超声下腰骶关节两线相交法定位胎儿脊髓圆锥所用时间比三维超声定位所用时间明显缩短。3.胎儿期脊髓圆锥位置随孕周呈上升趋势,其位置和上升速度有个体差异,且孕周之间交叉现象较明显,孕中期应达到L4水平以上,至孕晚期应达到L3水平以上。4.胎儿期测量CM-S1距离评价脊髓圆锥位置简便可行,脊髓拴系胎儿CM-S1距离明显低于相应孕周正常胎儿,且小于第5百分位数水平。5.建立了2038周正常胎儿CM-S1距离的正常参考值范围,这一参数有助于为产前超声检出胎儿脊髓拴系提供理论依据。6.部分先天性脊髓拴系的发生与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有关,脊髓拴系胎儿染色体CNV的检出率和致病性CNV片段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陈思佳,刘学彬,张慧,杨姣,袁莉[7](2018)在《规范化超声诊断妊娠11~13+6周胎儿神经管畸形的临床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妊娠11~13+6周胎儿神经管畸形(NTD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于南充市中心医院产检的2638例妊娠11~13+6周孕妇,进行规范化早孕期产前超声检查,追踪检出的NTDs胎儿及其余胎儿的引产结果和妊娠结局。结果妊娠11~13+6周超声NTDs总检出率71.43%(10/14),无脑畸形检出率为100%(3/3),露脑畸形检出率100%(1/1),脑膜脑膨出检出率100%(2/2),全前脑畸形检出率50%(1/2),脊柱裂及脊髓脊膜膨出检出率50%(3/6)。NTDs异常声像表现均可在存留标准图像中进行观察和诊断。结论规范化超声检查对妊娠11~13+6周严重NTDs胎儿的确诊率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张玉珍,尹秋凤,李芳珍,刘明,李玉华,汪登斌[8](2018)在《胎儿骶尾部异常的磁共振诊断及鉴别》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30例胎儿骶尾部异常的MRI表现并鉴别,探讨MRI在胎儿骶尾部异常诊断中的补充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胎儿骶尾部异常的多平面MRI表现,与产后及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30例胎儿骶尾部异常中,14例为单胎骶尾部脊髓脊膜膨出;15例为骶尾部畸胎瘤(SCT),其中14例单胎,1例为双胎之一SCT;1例超声(US)及MRI提示骶尾部异常,均未能做出明确产前诊断,产后病变大小为2.5 cm×1.5 cm×1.5 cm,病理结果为脊柱裂、脊髓栓系综合征。胎儿脊髓脊膜膨出MRI表现为骶尾部局部骨质缺损,骶尾部背侧见大小约0.9cm×0.5 cm10.2 cm×10.3 cm囊性病变膨出,与椎管相通,脊髓圆锥低位,其中4例伴Chiari I型畸形及脑积水,1例另伴多发椎体畸形、椎管内骨嵴形成、脊髓纵裂。SCT的MRI表现为骶尾部多房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大小约2.0cm×1.1 cm×1.5 cm18.2 cm×13.2 cm×12.7 cm,快速T1WI序列呈低信号,T2WI序列呈等高信号。结论 MRI作为产前US检查的一种重要补充方法,对病变多方位全面的显示、鉴别,为早期明确诊断、临床干预治疗及优生优育提供可靠的影像信息。

姚庆荣,杨芃,彭丽珊,李旋,金晓倩[9](2017)在《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胎儿骶尾部肿块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不同类型胎儿骶尾部肿块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应用GE-Voluson E8或GE-Voluson E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0例经MRI或致死性引产证实为胎儿骶尾部肿块的孕妇进行检查,收集其超声声像图结果,分析不同类型肿块的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20例经证实胎儿骶尾部肿块的孕妇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开放性脊柱裂脊膜和(或)脊髓膨出9例(45%),闭合性脊柱裂脊膜膨出3例(15%),骶尾部畸胎瘤7例(35%),骶尾部畸胎瘤合并开放性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1例(5%);开放性脊柱裂伴脊膜和(或)脊髓膨出声像图表现为多切面扫描检查时均可观察到椎骨及皮肤全层不完整,缺损处可见囊性或混合性包块向背侧膨出;闭合性脊柱裂脊膜膨出表现为皮肤完整,脊柱缺损处背部皮下膨出一囊性包块;骶尾部畸胎瘤声像图表现为病变部位皮肤连续,脊柱尾端走形自然,包块内部回声杂乱。结论:不同类型胎儿骶尾部肿块有其独特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产前超声可对胎儿骶尾部肿块的类型进行诊断及鉴别。

沙恩波,荆春丽,韩璐,高子晴[10](2017)在《闭合性脊柱裂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点》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闭合性脊柱裂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点,以提高此类脊柱裂的诊断水平。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大连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检查诊断的胎儿闭合性脊柱裂孕妇16例,纳入分析。16例均为单胎妊娠,均在常规产前超声胎儿脊柱检查中发现疑问,并重点观察胎儿脊柱情况及脊髓圆锥的位置从而得到诊断。描述性分析闭合性脊柱裂胎儿的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 16例胎儿中12例皮肤下方可见外凸包块,呈小囊样无回声者9例,呈强回声团3例;另外4例无包块,表现为脊柱生理弯曲消失,排列紊乱,成角或侧弯,或者病变两侧脊柱的骨化中心不对称,脊髓圆锥位置低。15例无颅脑征象改变,另1例可见"柠檬头"及"香蕉小脑"。8例伴有脊髓栓系,6例脊髓圆锥位置显示不清,2例圆锥位置正常。16例均经MRI或尸体解剖或新生儿手术证实诊断正确。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脊柱或脊髓圆锥位置异常时,应高度可疑闭合性脊柱裂并进行多切面联合扫查。

二、超声诊断胎儿骶尾部脊柱裂、脊膜膨出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诊断胎儿骶尾部脊柱裂、脊膜膨出1例(论文提纲范文)

(1)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脊柱裂及对其预后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方法
    1.1 基线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分析诊断结果
3 讨论

(3)闭合性脊柱裂的产前超声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检查方法
2结果
3讨论

(4)非对称性联体双胎5例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对象
        1.1.2 方法
    1.2 结果
        1.2.1 报道的5例非对称性联体双胎
        1.2.2 外生性寄生胎
        1.2.3 内生性寄生胎
    1.3 讨论
        1.3.1 概述
        1.3.2 病因和发病机制
        1.3.3 临床特征
        1.3.4 术前诊断
        1.3.5 鉴别诊断
        1.3.6 治疗
        1.3.7 预后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非对称性联体双胎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超声评估胎儿脊髓圆锥位置新方法及脊髓拴系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腰骶关节两线相交法判定胎儿脊髓圆锥位置的研究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一般资料
        2.1.2 入选标准
        2.2 仪器与方法
        2.2.1 仪器
        2.2.2 超声检查方法
        2.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二维超声腰骶关节和脊髓圆锥的显示情况
        3.2 不同孕周胎儿脊髓圆锥位置的分布情况
        3.3 一致性分析
        3.4 独立样本t检验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二维超声定量评估胎儿脊髓圆锥位置新方法及对脊髓拴系的诊断价值
    6 前言
    7 资料与方法
        7.1 研究对象
        7.2 仪器与方法
        7.2.1 仪器
        7.2.2 超声检查方法
        7.2.3 统计学分析
    8 结果
        8.1 正常胎儿组
        8.2 脊髓拴系胎儿组
    9 讨论
    10 结论
第三部分 脊髓拴系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分析
    11 前言
    12 资料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仪器与方法
        12.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12.2.2 所需主要试剂
        12.2.3 技术路线
        12.2.4 实验流程
        12.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13 结果
        13.1 NGS检测结果分析
        13.2 NGS检出CNV片段大小分类
    14 讨论
    1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规范化超声诊断妊娠11~13+6周胎儿神经管畸形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与检查人员
    1.3 超声检查及质控方法
    1.4 随访
2 结果
    2.1 妊娠11~13+6周产前超声检查及随访结果, 各种畸形检出情况, 各时期超声检查、磁共振检查及随访共发现NTDs胎儿14例, 见表1。
    2.2 妊娠11~13+6周产前超声检查检出NTDs胎儿声像表现特点及观察切面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8)胎儿骶尾部异常的磁共振诊断及鉴别(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查方法
    1.3 图像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9)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胎儿骶尾部肿块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与检查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骶尾部脊柱裂脊膜和 (或) 脊髓膨出超声像图特征
    2.3 骶尾部畸胎瘤声像图特征
3 讨论

四、超声诊断胎儿骶尾部脊柱裂、脊膜膨出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脊柱裂及对其预后的应用价值分析[J]. 陈丽珠.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1(12)
  • [2]产前超声与胎儿磁共振成像在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脊髓圆锥定位中的应用[J]. 孙梦纯,尚爱加,高干,陶本章.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1(10)
  • [3]闭合性脊柱裂的产前超声诊断[J]. 万欣,刘美新,万伟,陈燕秋,王谦谦.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11)
  • [4]非对称性联体双胎5例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D]. 支秀芳.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5]63例闭合性脊柱裂胎儿的超声诊断价值分析[J]. 李丹娜,栗河舟,李洁,张立琼.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05)
  • [6]超声评估胎儿脊髓圆锥位置新方法及脊髓拴系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分析[D]. 翟晶.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1)
  • [7]规范化超声诊断妊娠11~13+6周胎儿神经管畸形的临床价值[J]. 陈思佳,刘学彬,张慧,杨姣,袁莉. 西部医学, 2018(12)
  • [8]胎儿骶尾部异常的磁共振诊断及鉴别[J]. 张玉珍,尹秋凤,李芳珍,刘明,李玉华,汪登斌.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8(02)
  • [9]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胎儿骶尾部肿块的诊断价值[J]. 姚庆荣,杨芃,彭丽珊,李旋,金晓倩.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09)
  • [10]闭合性脊柱裂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点[J]. 沙恩波,荆春丽,韩璐,高子晴.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7(03)

标签:;  ;  ;  ;  ;  

胎儿骶尾部脊柱裂及脑膜膨出的超声诊断1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