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业强劲增长

中国旅游业强劲增长

一、中国旅游业增长强劲(论文文献综述)

石培华,翟燕霞[1](2022)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旅游业:演进历程、伟大成就及经验模式——基于WSR系统方法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旅游业是伴随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始终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是改革开放的缩影。本研究基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的演进历程、伟大成就和经验模式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首先,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演进历程分成四个阶段:(1)1978-1991年:初步发展阶段,主要以入境旅游为主;(2)1992-1997年:三大市场逐渐推进阶段,国内旅游开始发展;(3)1998-2008年: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阶段,融入世界经济体系;(4)2009至今:战略支柱产业转型阶段,旅游业的影响全面扩大。其次,在梳理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归纳了中国旅游业的伟大成就及对中国和世界旅游业的影响和贡献。最后,基于WSR系统方法论,总结了中国旅游业成功的经验和内在逻辑:快速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助力、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是拉力、丰富的旅游资源要素是魅力、独特的文化基因特征是定力、多元的旅游市场主体是活力、激荡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动力、强大的治理体系优势是潜力、科学的旅游政策规划是引力、活跃的地方政府创新是合力。

夏晶[2](2021)在《中国旅游保险发展探析》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提高,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公路、铁路、航空及船运立体交通网络日趋成熟,各类休假制度设置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公民出游的条件和意愿都显着增强,旅游已逐渐成为广大民众的一种时尚生活消费方式,旅游市场产值也呈现出突飞猛进之势。与此同时,旅游活动自身所存在分散性较强且异地性较为突出的特点,因此公众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也是不能提前进行预测的,例如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等,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的突发疾病等各类事件也是数见不鲜。旅游安全问题,包括因安全事故所导致的各类纠纷问题日益突出,伴随着当前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作为这一旅游业软环境之一的旅游保险发展却不能与之相匹配,整体框架及体系不完整,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的缺陷,以此导致旅游业的法制化、规范化缺乏条理性和落实力度,不利于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如何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优化旅游保险发展,是本文需要探讨和研究的。本文第一章为绪论,对研究背景、现阶段成果、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策略等进行了梳理;第二章对研究对象相关概念、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等进行概述;第三章对旅游保险立法相关问题进行概述;第四、五章从旅游保险与其相关行业、国内外相关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第六章在前面的基础上,对中国旅游保险发展提出了建议与对策。经过本文分析论证,发现几个重要结论:第一,中国旅游保险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通过数据分析与比对,中国人口基数大,有着超大规模市场资源优势,同时,中国经济还具有韧性强、动力足、回旋空间大,产业门类齐全,结构不断优化等优势。这都为中国旅游保险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二,中国旅游保险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期;虽然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创伤,但中国经济不断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洪流势不可挡,在全球率先实现了经济的复苏且逆势上扬,充分说明了中国经济具有的强大实力。高质量的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供给侧和需求侧双改革的发展,扩大内需,提升消费,满足人民对日益增长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这为金融和旅游等服务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将更加有力带动旅游保险业崛起;第三,中国旅游保险要走规范化发展道路,完善法律法规及监管;物质决定意识,只有经济基础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层建筑才具备编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面世,从今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典极具影响力因此诸多学者也将其称之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民法典,标志着中国法治进程向前迈出的一大步,也必将为旅游保险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第四,中国旅游保险要走专业化道路,要不断丰富产品体系及上下游服务体系;要不断丰富产品体系及上下游服务体系,实现从“边缘地带”向“独立发展”的顺利过渡,打造产品专业化、人才专业化、运营专业化现代服务体系;第五,中国旅游保险要走创新发展之路,要与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技术充分结合;中国旅游保险要走创新发展之路,创新是被摆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位置,要实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要以科技自立自强之态度,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在各领域实现“从0到1”,有力有效解决“卡脖子”问题,同时要与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现代技术充分结合;第六,中国旅游保险要走协同发展之路,要加强与国内外相关行业合作交流。中国旅游保险要走协同发展之路,要加强与国内外相关行业合作交流。要抓住国家进一步扩大开放和“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努力对标世界一流行业标准,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引资引智引技并举,在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合作交流中不断发展自身。

陈静[3](2021)在《新发展理念视角下中国旅游业发展水平及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唐小惠(Thanpitcha Satchasammakul)[4](2020)在《中国与泰国旅游业竞争力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旅游业是全世界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提高竞争力争夺世界旅游市场,旅游业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一部分。旅游业被视为经济推动力,每年都发挥着突出的作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催化剂。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入境旅游方面排名世界第四,在出境旅游来源国中排名亚洲第一。中国目前有13亿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泰国也不断保持和发展旅游能力,在不断变化的全球趋势中制定实施旅游促进政策,使旅游业成为泰国最重要的外汇来源。目前,中国与泰国旅游市场开拓的重点是亚洲市场,在游客上均相当依赖日本,韩国,东南亚,香港,台湾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因此,研究两国旅游业的竞争力,以提高两国的国际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和泰国的旅游竞争力,并对中国和泰国的旅游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文献调研,理清中国与泰国旅游业的概况,并通过数据统计方法对两国旅游业竞争力进行测算;第二部分是采用钻石模型对中国与泰国旅游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通过比较研究法对中国与泰国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分析,以了解两国旅游业存在的许多问题;第四部分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提出促进中国和泰国旅游业竞争力的建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从旅游概况看,两国每年游客收入、入境游客不断增长,两国旅游业发展也变得很快;从竞争力测算结果看,中国旅游业每年旅游收入和游客不断增加,泰国每年的旅游收入高于中国,但是两个国家的旅游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还是相对较弱;从影响因素看,游客的行为随着全球化的趋势而改变,导致全球旅游人数的趋势不断增加;从竞争力存在问题看,中国竞争力存在: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旅游空间布局不合理、旅游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与管理、国内外市场发展不协调等问题;泰国竞争力存在:交通不能满足旅游需求、旅游缺乏安全感、政治动荡影响旅游业、旅游景点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存在非法导游等问题。本文最后提出了提高中国和泰国竞争力的对策。

雷荣华[5](2020)在《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测算以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所造成的极端天气和气候问题发生的越来越频繁,世界各国对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也越来越重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现已成为全世界第二大旅游国。旅游业作为我国的战略支柱性产业,对我国经济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的增加。我国现阶段面临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如何在保持旅游经济继续增长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这是一个值得学者探索的问题。在旅游业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形势下,本文阐述了研究旅游业碳排放的重要意义,对旅游业碳排放和影响因素研究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对旅游业碳排放等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定义。基于投入产出法(IOA)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构建旅游业碳排放测算和影响因素研究模型,对旅游业碳排放的总量、结构以及发展趋势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和讨论结果对我国旅游业的低碳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首先,对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社会作用进行描述,通过旅游业增加值和投入产出表行业相关数据估算出旅游业总产值,基于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出2005年、2007年、2010年、2012年、2015年和2017年我国旅游业的能源消耗和直接、间接和完全碳排放量。通过分析旅游碳排放的总量和发展趋势、部门结构、能源结构、游客结构以及旅游业占全国碳排放的比例发现,旅游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不断上升,占全国碳排放的比例也在上升。旅游交通是碳排放最大的部门,其次是购物、餐饮和住宿,这四个部门的碳排放之和占总碳排放量的93.45%。煤炭和石油是旅游业两大主要能源,天然气的使用占比在逐渐提升。城镇游客是旅游市场的主力军,它的碳排放占比处于上升的趋势。旅游间接碳排放占到总碳排放的70%,远超直接碳排放量,旅游业的节能减排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然后,本文结合Kaya恒等式和LMDI模型,对旅游能源结构、旅游能源强度、旅游收入结构、旅游消费水平、游客结构和游客规模六个影响因素进行了贡献程度分析。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影响因子对旅游业碳排放量增加的促进作用大于抑制作用。游客规模和能源强度的影响作用是最大的,游客规模对旅游业碳排放变化量的贡献率达到150.15%,能源强度的贡献率为-89.52%。旅游消费水平和收入结构的贡献率分别为31.27%和8.21%,而能源结构和游客结构的影响程度较小。最后,针对我国旅游业严峻的碳排放形势,本文基于政府、游客和行业的视角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童昀[6](2020)在《中国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研究:机理、事实与特征》文中认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成为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式和动力。旅游业不仅是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更是践行“两山理论”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中国旅游经济规模持续扩张,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不断增强,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率均已超过10%,综合带动性明显,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愈发显着。置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旅游业发展,显然具有特殊蕴意和使命——旅游业能够有效助推中国绿色发展吗?长久以来,针对这一问题,既有研究多停留于旅游发展本身是否绿色这一层面,包括旅游碳排放在内的旅游非期望产出研究,以及基于微观目的地实地调研测量的旅游业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已经对理性认知旅游业的绿色属性奠定了充实基础和经验证据。然而,上述研究忽视了“旅游业发展能否促进区域整体绿色发展”这一更加宏观的研究视角。鉴于旅游业良好的综合带动性以及产业融合性、示范性,考察这一命题,将推动我们形成对旅游业绿色溢出效应的理性认识,也将实现中国旅游发展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国家战略的必要呼应。对于绿色发展理论完善和中国绿色发展路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中国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这一核心命题,本研究按照机理、事实和特征三个过程进行推进。通过全面梳理和评述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区域绿色发展测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针对现有研究空白和不足,在选题、视角与数据等方面加以创新和完善。具体而言:首先,通过文献计量研究,确定使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区域绿色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其次,依托遥感影像(PM2.5气溶胶反演遥感数据、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中国土地利用现状遥感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在内的多源数据,构建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指标体系,并利用EBM-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测度和分解了2005—2016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从区域差异、时序变化、空间集聚等方面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接着,对中国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的机理进行理论阐释,并构建以旅游业为核心解释变量、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被解释变量的面板计量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考虑异方差、序列相关、截面相关等问题的初步估计,并进一步处理内生性问题与实施稳健性检验。同时,分别以绿色技术效率、绿色技术进步为被解释变量,进一步识别旅游业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路径。在证实中国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事实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空间视角构建面板杜宾模型揭示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的空间溢出特征。从非线性视角构建面板平滑转换模型考察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的非线性特征,并运用面板门槛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而且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将研究话题进一步拓展,探讨旅游业发展质量影响目的地城市绿色发展的非线性关系。通过上述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面:全国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688%,绿色技术效率年均增长0.639%,绿色技术进步年均增长2.037%,中国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单一源泉”特征明显,即增长源泉为绿色技术进步,而非源于绿色技术效率。中部地区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绿色技术效率和绿色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都位列东部、西部之后,均呈现“中部塌陷”格局,但2013年后中部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改善速度明显提升。绿色技术进步变化率与绿色技术效率变化率之间存在明显此消彼长的“相互嵌入”特征。(2)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基本分析:研究证实了旅游业能够显着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不考虑内生性情况下,旅游业发展每提升1%,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0.0189%-0.0285%。克服内生性之后,工具变量稳健固定效应2SLS估计的旅游业发展系数达0.174且在0.01水平显着,远高于不考虑内生性的估计结果。这一事实得到了四种稳健性检验(替换核心解释变量的代理变量、动态面板估计、滞后效应、剔除样本异常值)的验证。旅游业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通过促进绿色技术效率和绿色技术进步综合实现的,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呈现“双轮驱动”特征,但固定效应估计结果表明,以促进绿色技术效率为主。(3)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空间视角分析:旅游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绿色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特征但不显着。但旅游业对绿色技术效率具有显着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和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下,本地旅游业发展每提高1%,分别促使邻近城市绿色技术效率提高0.0433%和0.0604%。考虑空间因素后,对于旅游目的地本地,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仍然表现为同时提升绿色技术效率和绿色技术进步的“双轮驱动”特征,但对于邻近城市,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则表现为促进绿色技术效率的“单轮驱动”特征。(4)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非线性分析:城市经济异质性视角下,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呈现显着的平滑转换特征,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水平是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的“放大器”。随着目的地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旅游业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系数由0.0264升至0.0523,对绿色技术效率的估计系数由0.0150升至0.0282,对绿色技术进步的估计系数由0.0093升至0.0279,且显着性逐渐增强。对应的面板门槛模型估计系数和显着性变化趋势与面板平滑回归估计结果吻合,验证了旅游业影响城市绿色发展平滑转换特征的稳健性。(5)旅游业发展质量影响城市绿色发展分析: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显示旅游业发展质量提高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估计系数为0.0418)、绿色技术效率(估计系数为0.0220)、绿色技术进步(估计系数为0.0198)均表现促进作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估计显示,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正向影响加强但其平滑转换机制不显着,旅游业发展质量对绿色技术效率和绿色技术进步的正向影响均加强且平滑转换机制显着。基于上述结论,本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将发展旅游业作为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2)强化旅游业对区域绿色发展的空间溢出机制;(3)推动“城旅融合”发展,充分释放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4)综合促进旅游业“增量”“提质”与目的地自身发展。

邹泉[7](2020)在《中国省际旅游业竞争力水平、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常态以来,区域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且发展不平衡,产生无效旅游投入过多而有效旅游供给稀缺的矛盾,为缓解旅游供需矛盾,促进旅游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以中国大陆31个行政区(不包括港澳台)为研究单位,主要站在投入产出经济理论视角来建立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综合采用变异系数、一元线性拟合回归和重心、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中国省域旅游业竞争力时空分异格局进行研究,并基于GWR模型探讨旅游业竞争力的驱动因素,从宏观上了解我国旅游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及空间格局特点,并提出促进我国旅游业竞争力发展的策略。研究发现:首先,从我国旅游业竞争力发展水平来看,2010-2017年我国旅游业竞争力省际差异显着,呈东西不均衡序列分布,具体表现在我国旅游业竞争力水平出现东部>中部>西部的东强西弱空间分布态势,其中历年来上海旅游业竞争力最强,多数年份宁夏最弱,且我国旅游业竞争力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八年的旅游业竞争力平均值达到了约0.6587的成绩,说明旅游投入产出效率达到了65.87%,另外从我国旅游业竞争力测算过程中得知我国旅游投入综合水平和旅游产出综合水平都呈现东强西弱的发展态势,地区差异明显,并且我国旅游产出能力仍需提高,测算只有三分之一省份达到旅游产出平均水平以上,需要迅速减少旅游无效供给,提高有效旅游产出;其次,从我国旅游业竞争力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格局来看,2010-2017年我国旅游业竞争力呈现时序上趋于稳定,省际变化不一和空间上整体增长,东南强西北弱的发展特点,旅游业竞争力发展重心主要在地理坐标(113.0674° E,32.7360° N)到地理坐标(113.9426° E,33.4398° N)之间移动,总的移动方向是往西部和南部位移,说明我国东西部旅游发展差距在缩小;再次,从我国旅游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来看,各动力因子对旅游业竞争力的推动作用强弱程度为:资源动力>教育动力>经济动力>资本动力>交通动力>企业动力>人力动力,前6个因子均对旅游经济发展呈现正向推动作用,人力因素却呈反向作用;最后,针对我国旅游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空间分布格局提出发展策略,要从激活发展要素源泉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两处入手,具体在激活发展要素源泉上做到:突出资源禀赋,拓展发展空间、加强资本投入,保障持续动力、健全旅游设施,夯实发展基础、强化人才支撑,减少员工流失;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上做到:加快东部旅游经济的一体化互动、构筑中部崛起旅游产业发展高地和激发西部旅游产业的“后发优势”来提升我国旅游业竞争力。

林汉连[8](2020)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旅游业转型驱动力与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5年,习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2016年1月11日,汪洋副总理指出,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业的规模不断地扩大,旅游产品的系统和体系日渐完善,旅游结构的不断调整,市场环境得到了不断地优化。2018年,我国的旅游业收入为5.97万亿元,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综合贡献为9.94万亿元,占GDP比重为11.04%,游客总数达到5539百万人次,增速也一直保持在10%以上,增速保持稳定。2020年,我国以及全球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居民旅游受到限制,旅游业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限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旅游业更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型升级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旅游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首先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旅游业转型驱动力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性上,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旅游供给侧改革的内涵进行分析,结合供给理论和旅游经济学的理论分析,然后研究旅游转型驱动力理论分析;其次,从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中国经济以及国内旅游业发展状况、中国出入境旅游发展状况、中国旅游业消费情况四个角度分析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而分析旅游供给改革的问题;然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转型驱动力影响因素;之后,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中国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并绘制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因果反馈图以及建立相应的系统流图,并通过中国旅游业发展因素模拟未来旅游业发展状况;最后,通过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及实证分析,提出中国旅游业发展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旅游新技术因子、旅游新产业因子、旅游新模式因子、旅游新经营因子、旅游新制度因子对消费者满意度因子皆具有正向影响,以及旅游转型驱动力对消费者满意度具有显着的地正向影响,消费者满意度对消费期待具有正向影响。第二,在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根据系统仿真模型对未来旅游业的发展预测,需要从提升旅游高端供给、加大对旅游R&D与人才的投入、改善旅游资源与环境、旅游制度与管理创新、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等方面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以期推进我国旅游供给侧改革,发展我国旅游业,推进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

刘清清[9](2020)在《英语回指的汉译 ——《新兴市场大趋势》节选翻译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成为当今时代的主要发展趋势,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合作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最快的新兴经济体,在新兴市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笔者选取了一本经济学家编写的经济类书籍《新兴市场大趋势》的一到四章节作为本次翻译实践的对象。该书对正在重塑新兴市场格局的大趋势进行了评估,系统地分析了新兴市场面临的经济挑战。该书的翻译有助于政府,学者和投资者对新兴市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其与其他新兴经济体进行合作交流时做出正确的发展策略和投资策略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原文进行翻译,分析源文本的语言特点,笔者发现文本当中大量使用的代词回指成为了翻译的难点。作为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之一,回指词的使用可以避免重复,使得语言系统更加简洁高效。英汉双语的语言特点不同,回指词的使用频率和对应关系也存在差异。因此,对于原文中回指词的准确处理和转换可以使得译文简洁连贯,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此前研究多从语言学角度出发,关注单语系统中的回指词,将回指词和翻译结合起来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回指为研究对象,从名词回指、代词回指、零形回指三大类具体分析英语回指的翻译方法。通过译例分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1)名词性回指,尤其是非重复指称的名词短语,除了具有回指的功能外,还可以对客体的描述提供额外的指示。因此,为了准确表达,短语的中心名词通常应当保留在译文中;2)至于代词回指,当英语中的代词接近于先行词,或该代词是文本的主题时,可译为零代词。当英语中的代词与先行词距离较远,或者不是文章的主语,或者可能造成歧义时,应通过重复先行词来翻译;3)零回指在英语文本中并不常见,一旦出现,回指与先行词之间的距离必须很短,说明先行词的可达性很高,因此可以保留在目标文本中。

魏超[10](2019)在《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文中指出乡村旅游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旅游研究的热点。随着大众化旅游时代的到来,大城市边缘区依靠其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旅游发展呈快速增长态势,成为乡村旅游的核心载体。然而,随着旅游消费升级和区域旅游竞争的加剧,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旅游产品同质化、业态滞后、空间布局混乱、用地紧张、管理不善、人才紧缺等现实问题,亟待转型发展。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中国旅游业到了从高速增长阶段到优质旅游发展阶段的关键节点,旅游产业转型已迫在眉睫。乡村旅游转型是中国旅游产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由资源主导开始向市场主导转变,特别是在旅游产品、市场导向和业态结构加速更替的新时代背景下,探讨大城市边缘区这一特殊地理区域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不仅是旅游地理学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还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既包括乡村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也包括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全方位提升。乡村旅游转型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殊途同归,最终目的都是促进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尝试从系统层面着眼,从问题的本质出发,将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置于旅游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视野之中。通过理论探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系统科学理论、城乡互动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旅游转型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社会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定量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并以武汉市黄陂区为典型案例区,揭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内在规律和阶段性经验。按照旅游人地关系“要素与格局——特征与问题——过程与机制——协调与优化”的逻辑主线,核心章节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七部分:第一部分为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对开展本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主要包括区域旅游、大城市、大城市边缘区、乡村与乡村旅游、旅游转型发展等。选取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如系统科学理论、城乡互动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旅游转型理论等,为开展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理论探讨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梳理了乡村旅游、旅游转型、大城市边缘区旅游发展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通过研究综述,总结当前的研究现状,研究中存在的核心问题,亟待突破的内容,引出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及研究意义。第三部分为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中国旅游转型大背景,旅游转型发展是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必由之路。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在市场消费、产品供给、空间结构、发展演化等方面具有显着的转型特征,发展类型非常多样化。与此同时,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旅游发展空间失衡、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旅游企业非理性开发、发展促进机制不合理等诸多现实问题,从而引出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理论探究与实证分析。第四部分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理论探究。根据系统科学的基本思想,将大城市边缘区作为一个整体地理单元和旅游目的地开展相关研究,从转型原则、转型目标、转型战略等层面提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总体思路。此外,明确提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阶段、转型维度、影响要素和动力系统,建立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理论认知体系。第五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过程、机理与模式。首先对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分析,主要包括黄陂区基本概况、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乡村旅游发展成效、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等方面;其次,回顾总结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分别从旅游产品转型、空间结构转型、参与主体转型、旅游效应转型四个方面进行重点阐述;再次,从转型影响要素、转型内部动力、转型总体思路等层面对黄陂区乡村旅转型进行机理分析;最后对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模式进行归纳,提炼出景区升级模式、社区提升模式、文化重构模式、主题休闲模式四大乡村旅游转型模式。第六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选取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木兰草原景区和杜堂村为典型案例点,以过程、机理、效应为研究切入点,总结得出传统景区和新型旅游村两种不同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模式。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模式是对黄阪乡村旅游转型的“景区升级模式”的重要实践,是企业主导、以景带村的典型案例;杜堂村转型发展模式是对黄陂区“社区提升模式”的重要实践,是村企联合,景村一体发展的典型案例。第七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路径与趋势。明确提出黄陂区开展乡村旅游转型的“三大障碍、七大路径、三大趋势”。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面临制度障碍、需求障碍、能力障碍等不可回避的障碍因素。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路径包括创新理念,推进改革创新;丰富供给,促进产品升级;挖掘需求,细分消费市场;科学布局,优化空间结构;功能提升,重构地域功能;整合共生,增强区域合作;强化保障,完善转型机制等。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趋势包括: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旅游产业融合日益深入、旅游开发引导的乡村转型与重构等。通过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系统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大城市边缘区作为乡村旅游的核心承载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呈现“供需两旺”的特征,且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②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离不开中国旅游转型大背景,是区域旅游转型的重要内容。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有其独有的特征和内在规律,并面临诸多现实问题;③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是一个多维、动态、综合的巨系统,在具体转型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总体思路,做好阶段划分,明确转型维度,并结合影响要素、动力系统等建立系统的理论认知;④武汉市黄陂区是武汉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和转型条件较为成熟,具有研究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对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机理与模式;⑤微观层面对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典型景区和典型旅游村进行深入解析,总结归纳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的阶段性实证经验;⑥乡村旅游转型是“进行式”而非“完成式”,同时也是一个系统性、历史性进程,不能操之过急,不可一蹴而就,需遵循其内在发展规律。

二、中国旅游业增长强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旅游业增长强劲(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旅游业:演进历程、伟大成就及经验模式——基于WSR系统方法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一)文献综述
    (二)理论基础
二、历史逻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演进历程
    (一)1978-1991年:初步发展阶段,以入境旅游为主
    (二)1992-1997年:三大市场逐渐推进阶段,国内旅游开始发展
    (三)1998-2008年:国民经济重要产业阶段,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四)2009至今:战略支柱产业转型阶段,旅游业的影响全面扩大
三、实践逻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取得的伟大成就
    (一)旅游业发展对中国的综合影响和贡献
        1.旅游业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2.旅游业发展对拉动就业的影响和贡献
        3.旅游业对脱贫攻坚等的影响和贡献
        4.旅游业对扩大中国影响力和促进国际合作的影响和贡献
        5.旅游业对促进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6.旅游业对促进港澳台合作的影响和贡献
    (二)中国旅游业对世界旅游的综合影响和贡献
        1.中国旅游业对世界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2.中国出境旅游对世界旅游消费的影响和贡献
        3.中国旅游发展对世界旅游格局的影响和贡献
        4.中国旅游业对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的影响和贡献
        5.中国旅游在世界旅游中排位和竞争力的变化
        6.中国旅游对世界旅游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影响和贡献
四、理论逻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成功的经验模式
    (一)快速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助力
    (二)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是拉力
    (三)丰富的旅游资源要素是魅力
    (四)独特的文化基因是定力
    (五)多元的旅游市场主体是活力
    (六)激荡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动力
    (七)强大的治理体系优势是潜力
    (八)科学的旅游政策规划是引力
    (九)活跃的地方政府创新是合力
    (十)先进的科学技术进步是磁力
五、结论与讨论

(2)中国旅游保险发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一)访谈法
        (二)文献研究法
        (三)问卷调查法
        (四)其他措施
    四、研究创新
        (一)方向探索
        (二)应用构想
    五、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六、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2章 中国旅游保险发展
    一、旅游保险相关概念
        (一)旅游保险的概念
        (二)旅游保险的品种
        (三)旅游保险的保障范围
        (四)旅游保险适用人群
    二、中国旅游保险发展现状
        (一)中国境旅游保险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旅游保险的市场概况
        (三)上海与北京旅游保险市场概览
        (四)湖北与武汉旅游保险市场概览
        (五)旅游保险相关调查研究
        (六)中国旅游保险发展现阶段问题
    三、中国旅游保险的发展潜力及趋势
        (一)旅游保险发展空间
        (二)中国旅游保险发展机遇
        (三)中国旅游保险发展趋势
第3章 中国旅游保险相关行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旅游进入“提质增速”发展期
        (二)中国旅游业GDP占比
        (三)中国旅游业产品发展
        (四)中国旅游基础设施
    二、中国境内保险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境内保险业发展概况
        (二)保险产品特征
        (三)保险产品受众
第4章 国际旅游保险业先进经验启示
    一、旅游保险起源
    二、英国旅游保险发展概况及经验启示
        (一)英国旅游保险发展的概况
        (二)英国旅游保险发展的启示
    三、加拿大旅游保险发展概况及经验启示
        (一)加拿大旅游保险发展的概况
        (二)加拿大旅游保险发展的启示
    四、国内外旅游保险发展状况比较
        (一)国外旅游保险发展特点
        (二)国内旅游保险发展特点
        (三)国外旅游保险发展经验总结
第5章 中国旅游保险行业法律规范性分析
    一、中国旅游强制保险法制现状
    二、中国旅游保险法制相关问题
        (一)旅游意外保险制度相关法律
        (二)旅行社责任保险制度相关法律
        (三)旅游保险相关规定的矛盾
        (四)各主体权利及义务
    三、旅游保险规范性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立法规范性需加强
        (二)落实监管责任主体
第6章 中国旅游保险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产品体系
        (一)保险业内整合险种,推出组合型旅游险
        (二)金融业内资源整合,打造投资理财型旅游险
        (三)旅游保险创新发展
        (四)旅游保险协同发展
        (五)服务模式升级
        (六)打造特色产品
    二、市场营销
        (一)加大各方重视程度
        (二)宣传与普及
        (三)加大互联网及数字科技应用
        (四)“价值转换”思维模式创新
    三、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建设
        (一)打造旅游险各环节专业队伍
        (二)提升理赔服务品质
        (三)区块链理念结合探讨
        (四)建立特殊救援保障体系
    四、规范与监管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制度保障
        (二)建立旅游活动风险分级目录
        (三)建立特种旅游活动行业规范
        (四)推出“旅强险+旅商险”模式
        (五)加强监管力度,重在落实
    五、旅游保险国际合作
结论
    一、研究成果与创新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致谢

(4)中国与泰国旅游业竞争力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关于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旅游
        1.2.2 旅游产业
        1.2.3 旅游市场
        1.2.4 产业竞争力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主要的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点
        1.4.2 论文的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产业竞争力理论
        2.1.2 国际竞争力理论
    2.2 关于中国旅游业竞争力
    2.3 关于泰国旅游业竞争力
    2.4 关于中国与泰国旅游业对比
    2.5 简要评述
第3章 中国与泰国的旅游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3.1 中国与泰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对比分析
        3.1.1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3.1.2 泰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3.1.3 中国与泰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对比结果
    3.2 中国与泰国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对比分析
        3.2.1 中国国际旅游业发展规模
        3.2.2 泰国国际旅游业发展规模
        3.2.3 中国与泰国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对比结果
    3.3 中国与泰国国际旅游业地区结构的对比分析
        3.3.1 中国国际旅游业地区结构
        3.3.2 泰国国际旅游业地区结构
        3.3.3 中国与泰国国际旅游业地区结构的对比结果
    3.4 中国与泰国旅游业出口竞争力比较
        3.4.1 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
        3.4.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RCA指数)
        3.4.3 结果分析
    3.5 中国与泰国旅游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的对比分析
        3.5.1 中国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3.5.1.1 旅游结构不合理
        3.5.1.2 旅游空间布局不合理
        3.5.1.3 旅游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3.5.1.4 旅游相关产业跟不上
        3.5.2 泰国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3.5.2.1 交通不能满足旅游需求
        3.5.2.2 旅游缺乏安全感
        3.5.2.3 政治动荡影响旅游业
        3.5.2.4 旅游景点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
        3.5.2.5 存在非法导游
        3.5.3 对比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与泰国旅游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对比
    4.1 旅游生产要素条件
        4.1.1 中国旅游业生产要素条件
        4.1.2 泰国旅游业生产要素条件
        4.1.3 旅游业生产要素条件对比情况
    4.2 市场需求
        4.2.1 中国旅游市场需求条件
        4.2.2 泰国旅游市场需求条件
        4.2.3 旅游市场需求条件对比情况
    4.3 旅游相关产业
        4.3.1 中国旅游业相关产业
        4.3.2 泰国旅游业相关产业
        4.3.3 旅游业相关产业对比情况
    4.4 产业机会
        4.4.1 中国旅游业产业机会条件
        4.4.2 泰国旅游业产业机会条件
        4.4.3 旅游业产业条件机会对比情况
    4.5 政府政策条件
        4.5.1 中国旅游业政府政策条件
        4.5.2 泰国旅游业政府政策条件
        4.5.3 旅游业政府政策条件对比情况
    4.6 中国与泰国旅游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对比结果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5.1 中国旅游业提高竞争力对策建议
        5.1.1 优化旅游结构,合理规划旅游资源
        5.1.2 改善旅游布局,激活市场主体
        5.1.3 加强管理,实现规范化经营
        5.1.4 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务
    5.2 泰国旅游业提高竞争力对策建议
        5.2.1 促进交通系统的改进措施
        5.2.2 提高安全性的管理措施
        5.2.3 采取景区有效管理措施
        5.2.4 提高员工素质,提供优质服务
        5.2.5 推动相关部门积极参与旅游资源管理
        5.2.6 完善旅游设施,加大宣传力度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5)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测算以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现状与基本理论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旅游业碳排放研究
        2.1.2 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2.2 理论方法
        2.2.1 投入产出法
        2.2.2 LMDI法
    2.3 相关概念界定
        2.3.1 旅游业碳排放
        2.3.2 低碳旅游
第3章 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测算
    3.1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3.1.1 旅游业发展概况
        3.1.2 发展旅游业的作用
    3.2 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
        3.2.1 计算模型构建
        3.2.2 数据来源和处理
    3.3 测算结果与分析
        3.3.1 旅游业能源消耗量
        3.3.2 旅游业直接碳排放量
        3.3.3 旅游业的间接碳排放量
        3.3.4 旅游业的完全碳排放量
        3.3.5 旅游业碳排放占比全国碳排放总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旅游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Kaya恒等式
        4.1.2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模型
    4.2 数据来源
    4.3 结果分析
        4.3.1 游客规模效应
        4.3.2 能源强度效应
        4.3.3 消费水平效应
        4.3.4 收入结构效应
        4.3.5 游客结构效应
        4.3.6 能源结构效应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1.1 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分析
        5.1.2 旅游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5.2 对策与建议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深圳大学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深圳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中国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研究:机理、事实与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与研究特色
        1.4.1 研究选题创新
        1.4.2 研究视角创新
        1.4.3 数据应用创新
第2章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2.1 文献综述
        2.1.1 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研究
        2.1.2 区域绿色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2.2 核心概念界定
        2.2.1 旅游业
        2.2.2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2.2.3 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测算: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3.1 测算方法设计
        3.1.1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指标体系:基于多源数据
        3.1.2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模型
    3.2 测算结果及分析
        3.2.1 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
        3.2.2 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结果分析
        3.2.3 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
    3.3 本章主要结论
第4章 中国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基本分析
    4.1 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的机理分析
        4.1.1 旅游业影响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
        4.1.2 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空间溢出的机理
        4.1.3 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非线性的机理
    4.2 旅游业与绿色发展关系的探索性分析
        4.2.1 一个直观感性认识
        4.2.2 双变量空间相关性分析
    4.3 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的实证分析
        4.3.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4.3.2 相关分析与多重共线性检验
        4.3.3 估计结果分析
        4.3.4 稳健性检验
    4.4 旅游业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分析
        4.4.1 旅游业对绿色技术效率的影响
        4.4.2 旅游业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
    4.5 本章主要结论
第5章 中国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空间视角
    5.1 空间自相关检验
        5.1.1 空间权重矩阵设置
        5.1.2 空间自相关检验
    5.2 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的空间溢出
        5.2.1 面板空间计量模型构建与选择
        5.2.2 面板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
        5.2.3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5.3 本章主要结论
第6章 中国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非线性视角
    6.1 变量选取与非线性模型构建
        6.1.1 研究方法
        6.1.2 变量选取
        6.1.3 面板平滑转换模型构建
    6.2 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的平滑转换机制
        6.2.1 面板平滑转换模型估计前测
        6.2.2 面板平滑转换模型估计结果
        6.2.3 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的非线性特征
    6.3 稳健性检验
        6.3.1 稳健性检验Ⅰ:基于面板门槛模型
        6.3.2 稳健性检验Ⅱ:一个拓展性研究
    6.4 本章主要结论
第7章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1.1 中国GTFP增长呈现“单一源泉”和“中部塌陷”特征
        7.1.2 中国旅游业能够显着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7.1.3 旅游业对绿色技术效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特征
        7.1.4 经济发展水平是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的“放大器”
    7.2 研究启示与政策建议
        7.2.1 将旅游业作为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7.2.2 强化旅游业对区域绿色发展的空间溢出机制
        7.2.3 推动“城旅融合”充分释放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
        7.2.4 促进旅游业“增量”“提质”与目的地自身发展
    7.3 研究展望
        7.3.1 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机制路径的检验
        7.3.2 多种异质性下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的考察
        7.3.3 丰富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的适用情景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绿色技术效率与绿色技术进步测算结果
    附录2:绿色技术效率与绿色技术进步空间自相关检验
    附录3:绿色技术效率、绿色技术进步与旅游业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检验
    附录4:多源遥感影像处理过程
    附录5: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中国省际旅游业竞争力水平、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
        1.4.2 实证分析法
    1.5 本文创新点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研究综述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1.3 研究综述述评
    2.2 理论基础
        2.2.1 旅游地理学理论
        2.2.1.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2.1.2 旅游系统论
        2.2.2 经济地理学理论
        2.2.2.1 区位论
        2.2.2.2 核心—边缘理论
        2.2.3 竞争力相关理论
        2.2.3.1 国家竞争力理论
        2.2.3.2 绝对优势理论
        2.2.3.3 比较优势理论
3 基于IO模型的中国旅游业竞争力评价
    3.1 投入产出模型(IO模型)
    3.2 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3.2.1 指标体系的建立
        3.2.2 数据来源
        3.2.3 评价方法
    3.3 结果分析
        3.3.1 旅游投入综合水平测度及分析
        3.3.2 旅游产出综合水平测度及分析
        3.3.3 旅游业竞争力水平测度及分析
        3.3.4 线性回归检验
    3.4 发展建议
4 中国旅游业竞争力的时空演变分析
    4.1 时序上趋于稳定,省际变化不一
    4.2 空间上整体增长,东南强西北弱
    4.3 重心轨迹及标准差椭圆特点
5 中国旅游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地理加权回归法及变量选取
    5.2 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结果
        5.2.1 资源动力因子
        5.2.2 资本动力因子
        5.2.3 企业动力因子
        5.2.4 交通动力因子
        5.2.5 经济动力因子
        5.2.6 人力动力因子
        5.2.7 教育动力因子
6 提升中国旅游业竞争力的发展战略
    6.1 激活发展要素源泉
        6.1.1 突出资源禀赋,拓展发展空间
        6.1.2 加强资本投入,保障持续动力
        6.1.3 健全旅游设施,夯实发展基础
        6.1.4 强化人才支撑,减少员工流失
    6.2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6.2.1 加快东部旅游经济的一体化互动
        6.2.2 构筑中部崛起旅游产业发展高地
        6.2.3 激发西部旅游产业的“后发优势”
7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科研成果
致谢

(8)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旅游业转型驱动力与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3.4 创新之处
第2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旅游业相关理论分析
    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概念界定
        2.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2.1.2 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2.2 旅游供给侧改革相关理论基础
        2.2.1 供给理论分析
        2.2.2 旅游经济学理论
    2.3 旅游转型驱动力的理论分析
        2.3.1 旅游新技术
        2.3.2 旅游新产业
        2.3.3 旅游新模式
        2.3.4 旅游新经营
        2.3.5 旅游新制度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与供给侧问题分析
    3.1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3.1.1 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
        3.1.2 中国经济以及国内旅游业发展状况
        3.1.3 中国出入境旅游发展状况
        3.1.4 中国旅游业消费情况
    3.2 中国旅游业供给侧问题分析
        3.2.1 旅游客体缺乏有效供给
        3.2.2 旅游供给技术不成熟
        3.2.3 旅游企业供给缺乏系统性规划
        3.2.4 旅游管理和政策不完善
        3.2.5 旅游假日制度不完善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旅游业转型驱动力研究
    4.1 结构方程模型基本理论
    4.2 中国旅游业转型驱动力研究假设
        4.2.1 旅游转型驱动力因素影响分析
        4.2.2 旅游转型驱动力因素测量分析
    4.3 中国旅游业转型驱动力研究设计
        4.3.1 问卷设计及研究样本
        4.3.2 变量测量
    4.4 中国旅游业转型驱动力实证分析
        4.4.1 模型建立与假设检验
        4.4.2 模型修正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旅游业系统动态仿真研究
    5.1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本原理
    5.2 中国旅游业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5.2.1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系统分析
        5.2.2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因果关系图
    5.3 中国旅游业发展SD流图的构建
        5.3.1 系统流图模型的构建
        5.3.2 主要变量与方程的建立
    5.4 模型模拟分析
        5.4.1 有效性检验
        5.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5.4.3 不同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旅游业发展路径研究
    6.1 创新旅游新技术
        6.1.1 创新驱动科技与培养旅游人才,改善旅游出行体验
        6.1.2 利用“互联网+旅游”,助推旅游业转型升级
    6.2 挖掘旅游新产业
        6.2.1 加深“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支撑国民经济发展
        6.2.2 推动“夜间经济”与旅游业结合,延伸旅游新体验
    6.3 构建全域旅游新模式,全面推动旅游新发展
    6.4 打造旅游新经营方式
        6.4.1 政府、景区、旅行社统一协调发展,拓展旅游新经营方式
        6.4.2 推进新媒体营销新方式,精准定位旅游新需求
    6.5 完善旅游新制度
        6.5.1 完善旅游管理以及假日制度,保障旅游者安全出游体验
        6.5.2 完善旅游法律法规政策,保障旅游者消费权益
    6.6 完善交通与基础设施
        6.6.1 完善“旅游+交通”服务,提升旅游出行便利性
        6.6.2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凸显旅游特色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9)英语回指的汉译 ——《新兴市场大趋势》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LIST OF ABBREVIATIONS
1.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1.2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1.3 Reasons for Choosing the Text
    1.4 Objectives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1.5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1.6 The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Anaphora and Its Translation
        1.6.1 Foreign Studies of Anaphora
        1.6.2 Domestic Studies of Anaphora
        1.6.3 Research Status of Anaphora Translation in China
        1.6.4 The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the Translation of Anaphora
2.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2.1.1 Glossary-building
        2.1.2 The Parallel Texts
        2.1.3 The Translation Principle
    2.2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2.2.1 The Schedule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2.2.2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Translation
    2.3 After-Translation Quality Control
        2.3.1 Self-proofreading
        2.3.2 Proofreading by others
3.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Definitions of Anaphora
    3.2 Classifications of Anaphora
    3.3 Accessibility of Anaphora
        3.3.1 Definition of Accessibility
        3.3.2 Referring Expressions and Their Accessibility
        3.3.3 Four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ccessibility
        3.3.4 Accessibility Marking Scale
4.CASE STUDY
    4.1 Nominal Anaphora and It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4.1.1 Full Repetition Nominal Anaphora
        4.1.2 Partial Repetition Nominal Anaphora
        4.1.3 Synonym Nominal Anaphora
        4.1.4 Hypernym and Hyponym Nominal Anaphora
        4.1.5 Metaphor Nominal Anaphora
    4.2 Pronominal Anaphora and It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4.2.1 Third-person Pronominal Anaphora
        4.2.2 Demonstrative Pronominal Anaphora
        4.2.3 Possessive Pronominal Anaphora
    4.3 Zero Anaphora and It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5.CONCLUSION
    5.1 Findings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5.2 Limita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10)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政策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案例选择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方法
        1.3.5 技术路线
        1.3.6 资料获取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区域旅游
        2.1.2 大城市
        2.1.3 大城市边缘区
        2.1.4 乡村与乡村旅游
        2.1.5 旅游转型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科学理论
        2.2.2 城乡互动理论
        2.2.3 区域发展理论
        2.2.4 旅游转型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 乡村旅游研究
        3.1.1 国外研究进展
        3.1.2 国内研究态势
        3.1.3 研究评述
    3.2 旅游转型研究
        3.2.1 国外研究进展
        3.2.2 国内研究态势
        3.2.3 研究评述
    3.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3.3.1 国外研究进展
        3.3.2 国内研究态势
        3.3.3 研究评述
    3.4 本章小结
4 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
    4.1 中国旅游转型背景与政策演进
        4.1.1 中国旅游转型的背景
        4.1.2 中国旅游转型的政策演进
    4.2 区域旅游转型的必要性与战略价值
        4.2.1 区域旅游转型的必要性
        4.2.2 区域旅游转型的战略价值
    4.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特征
        4.3.1 市场消费特征
        4.3.2 产品供给特征
        4.3.3 空间结构特征
        4.3.4 发展演化特征
    4.4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类型
        4.4.1 依据乡村旅游发展资源划分
        4.4.2 依据乡村旅游产品和功能划分
        4.4.3 依据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划分
    4.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问题
        4.5.1 旅游发展空间失衡
        4.5.2 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4.5.3 旅游企业非理性开发
        4.5.4 发展促进机制不合理
    4.6 本章小结
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理论探究
    5.1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总体思路
        5.1.1 转型原则
        5.1.2 转型目标
        5.1.3 转型战略
    5.2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阶段划分
        5.2.1 初始阶段
        5.2.2 发展阶段
        5.2.3 成熟阶段
    5.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维度
        5.3.1 旅游产品维度
        5.3.2 空间结构维度
        5.3.3 参与主体维度
        5.3.4 旅游效应维度
    5.4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影响要素
        5.4.1 供给要素
        5.4.2 需求要素
        5.4.3 支持要素
        5.4.4 技术要素
    5.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动力系统
        5.5.1 需求系统
        5.5.2 中介系统
        5.5.3 引力系统
        5.5.4 支持系统
    5.6 本章小结
6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过程、机理与模式
    6.1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分析
        6.1.1 黄陂区基本概况
        6.1.2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6.1.3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成效
        6.1.4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6.1.5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6.2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
        6.2.1 旅游产品转型
        6.2.2 空间结构转型
        6.2.3 参与主体转型
        6.2.4 旅游效应转型
    6.3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机理
        6.3.1 转型影响要素
        6.3.2 转型内部动力
        6.3.3 转型总体思路
    6.4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模式
        6.4.1 景区升级模式
        6.4.2 社区提升模式
        6.4.3 文化重构模式
        6.4.4 主题休闲模式
    6.5 本章小结
7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7.1 典型案例选取
    7.2 旅游景区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以木兰草原为例
        7.2.1 木兰草原概况
        7.2.2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过程
        7.2.3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机理
        7.2.4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效应
    7.3 旅游村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以杜堂村为例
        7.3.1 杜堂村概况
        7.3.2 杜堂村转型发展过程
        7.3.3 杜堂村转型发展机理
        7.3.4 杜堂村转型发展效应
    7.4 案例研究对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启示
    7.5 本章小结
8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路径与趋势
    8.1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
        8.1.1 制度障碍
        8.1.2 需求障碍
        8.1.3 能力障碍
    8.2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路径
        8.2.1 创新模式,推动改革创新
        8.2.2 丰富供给,促进产品升级
        8.2.3 挖掘需求,细分消费市场
        8.2.4 科学布局,优化空间结构
        8.2.5 功能提升,重构地域功能
        8.2.6 整合共生,增强区域合作
        8.2.7 强化保障,完善转型机制
    8.3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趋势
        8.3.1 产品创新: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
        8.3.2 产业融合:旅游产业融合日益深入
        8.3.3 乡村重构:旅游开发引导乡村转型与重构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创新之处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9.3.1 研究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中国旅游业增长强劲(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旅游业:演进历程、伟大成就及经验模式——基于WSR系统方法论视角[J]. 石培华,翟燕霞.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中国旅游保险发展探析[D]. 夏晶.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3]新发展理念视角下中国旅游业发展水平及效应研究[D]. 陈静. 新疆大学, 2021
  • [4]中国与泰国旅游业竞争力的比较研究[D]. 唐小惠(Thanpitcha Satchasammakul). 集美大学, 2020(06)
  • [5]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测算以及影响因素研究[D]. 雷荣华. 深圳大学, 2020(10)
  • [6]中国旅游业绿色发展效应研究:机理、事实与特征[D]. 童昀. 湖北大学, 2020(02)
  • [7]中国省际旅游业竞争力水平、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D]. 邹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旅游业转型驱动力与发展路径研究[D]. 林汉连. 江苏大学, 2020(05)
  • [9]英语回指的汉译 ——《新兴市场大趋势》节选翻译报告[D]. 刘清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10]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D]. 魏超.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标签:;  ;  ;  ;  

中国旅游业强劲增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