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路绿化——造福人类的伟大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白那日苏[1](2021)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指导下内蒙古托克托县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指出
赵迪[2](2021)在《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的实践基础》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走过高污染、高消耗的传统发展之路,结果是导致人民居住环境质量下降、恶劣天气频发等问题出现。这种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生态环境效益的发展模式给中国的发展敲响警钟。所以如何实现国内的可持续性发展?如何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高度统一?成为中国可持续性发展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习近平从七年知青岁月开始,一直到早期从政经历再到治国理政的阶段,一直思考“发展”与“生态”的关系,并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想法,最终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即坚持绿色发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的绿色发展理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逐渐成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国内外诸多场合多次谈到绿色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绿色发展,不是建立在破坏生态环境上的经济社会发展,而是突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绿色发展思想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将绿色发展作为报告重要内容之一,融入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成为重要的指导思想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只有真正认识绿色发展理念并转化为自觉行动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条件下,才能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本文研究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的实践基础在引导人们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具有重大价值。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综合归纳法,以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的实践发展脉络为主线展开论述,具体分为七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论述习近平在七年知青岁月中,让陕北大地由黄到绿的实践中,开始萌生绿色发展的理念;第二个部分,论述习近平早期从政时期,逐步尝试开展绿色产业;第三、四、五、六个部分,具体论述习近平早期在福建、浙江从政期间因地制宜开展绿色发展实践,并取得显着成效,习近平的绿色发展理念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发展;第七个部分,论述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成熟,主要体现是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逐渐上升为国家理念,体现出绿色发展理念在实践中逐渐扩大了深度和广度,地位不断提升。因此,本文对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的实践基础进行研究,不仅丰富和发展了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内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而且从一定程度上为展现中国治理生态环境的智慧作出贡献。
任俊仙[3](2021)在《基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化德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贫困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革命胜利后,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反贫困斗争,使人民物质生活逐步提高。改革开放后中国减贫进程快速推进,20世纪末我国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减贫事业进入新历史阶段,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全面打响世界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用决战气势啃下深度贫困的硬骨头。202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带领人民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但“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摆在贫困地区“十四五”期间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任务。论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为指导,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概括分析了我国脱贫攻坚伟大成就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必要性,并以国家级贫困县化德县为例,从贫困县域视角分析了脱贫攻坚的主要举措和取得的主要成效,进一步研究了摘帽后可能面临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产业发展的不稳定性、扶贫政策和机制的不可持续性、县域政府调控能力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压力的长期性等困境,认为: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等重要论述为指导,不断提高县域政府调控能力和贫困治理能力,强化贫困群体脱贫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构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长效机制,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拓展产业链供应链,才能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脱贫成效更可持续。论文基于国家级贫困县域的相关研究,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影响,在实地调查研究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如果提出的一些观点和建议能为化德县或其他贫困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所裨益,也就达到了论文写作的初衷。
张颖珂[4](2020)在《兵团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地处祖国的西部边陲,自成立以来就担负着党中央赋予的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兵团的发展,再次强调兵团的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兵团发挥好“三大功能”和“四大作用”的必然要求,也是更好的发挥兵团使命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兵团的城镇体系逐步建立,石河子市成为兵团城市建设典型,五家渠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城市体系已经形成,北屯市、铁门关市、双河市、可克达拉市、昆玉市和胡杨河市等新建城市加快建设,伴随而来兵团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也快速跟进。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的核心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如何基于兵团特殊使命的要求,在兵团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城市生态文化建设就成为了当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由于兵团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兵团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生态保护,承担起边疆生态卫士的职责。近年来,兵团城镇致力于将生态文化核心理念融入兵团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围绕生态文化建设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兵团城镇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如何打造具有兵团特色的城镇生态文化理念是促进兵团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笔者以石河子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北屯市城镇居民为主要调研对象,结合相关文献研究,通过分析问题、探究原因,提出了推动兵团城镇生态文化建设的对策。本文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对论文研究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提出论文的理论支撑和理论来源,分析了兵团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兵团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阐述。第四部分采用问卷调查、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方法,分析了兵团城镇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兵团城镇居民生态素养不高、兵团城镇公共生态文化活动吸引力不够、兵团城镇生态文化治理机制存在缺失和兵团城镇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四个方面。第五部分结合兵团的实际情况,针对兵团城镇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一是加强兵团城镇居民生态价值观培育;二是完善兵团城镇公共生态文化产品供给,提升生态文化服务质量;三是加强生态文化制度的建设,提高生态文化治理效能;四是加强兵团城镇生态文化设施建设,打造特色生态城镇。本文的结论对于进一步推进兵团城镇生态文化建设具有实践参考价值。
容怀钰[5](2020)在《“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大跃进”高潮时期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下,1958年12月出现了以改善环境面貌为目的的“大地园林化”号召,引领了一段时期的园林绿化发展高潮,推动了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多方面进展。结合建国后的历史背景和园林绿化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收集、整理、解读“大地园林化”的相关文献史料,详细考察了文献作者的社会认知,以及受其影响而形成的社会实践。从“社会认知”和“实践探索”两方面,还原了“大地园林化”号召内涵和运动概貌,分析了“大地园林化”在新时代的演变,诠释了这场运动在历史潮流中的作用、影响和意义,进而为现代园林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通过研究这些文献史料,文章发现“大地园林化”这一着名运动的延续,是国家重视和全民行动两者的完美结合,具有自主性、义务性、系统性等特征。从政治领导到专家学者再到普通大众,都在这场广泛的全民性绿化运动中有所贡献,是“全民动员”的完美体现;另一方面,要实现全大地的绿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从山地、平原、四旁及空地处,广泛种植,实现绿化、美化、园林化,是“全域绿化”的集中体现。“大地园林化”号召在发起之初,受时代大背景所限,更多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绿化愿景,但在当今,基于科学的规划和理性的政策,合理延续“大地园林化”有助于促进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亓军红[6](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刘博洋[7](2019)在《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我国西北地区公路工程建设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其中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等地的公路工程建设需要穿越大量荒漠化地区,“绿色公路”理念在我国公路工程建设领域的不断推进深化,公路工程绿色施工效果评价的关注度也持续提升。随着绿色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工程建设人员、专家及学者也越来越多的认识到绿色施工效果评价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而且当前国内外研究对绿色公路的绿色施工效果评价均未进行成体系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如何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绿色施工之后进行绿色施工效果评价这个问题,也是从国家公路工程建设层面提出的新方向和新要求,极具研究价值和研究潜力,因此,本文针对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的绿色施工效果评价进行研究。本文以“四节一环保”的作为根本理念,从组织管理、施工技术、能源资源、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区域经济等方面提出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一级评价指标6个,二级评价指标25个,三级评价指标65个),通过层次分析模型优化、模糊综合分析模型优化、灰色聚类分析这三个分析阶段建立了模糊灰色聚类评价模型,并简要说明了该模型的拓展及适用性。为了验证模糊灰色聚类评价模型适用于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本文的模型验证实例选取了世界上单体工程体量最大的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京新高速临白段(阿拉善盟境内)高速公路”,该项目的绿色施工效果评价综合得分为2.687分,最终得到京新高速临白段(阿拉善盟境内)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等级为“良”的结论,并根据评价结果给出了相应措施及建议。由于我国绿色施工起步较晚,特别是在绿色公路建设领域当中,绿色施工效果评价研究具有很大研究空间,本文较早提出了对荒漠化绿色施工效果进行评价这一研究课题,但其他等级公路绿色公路施工效果评价研究并未深入涉及,后续研究还需要众多工程建设人员、专家及学者给予指正并进行优化完善。
郭严隶[8](2014)在《野沙(下)》文中研究表明第五章1这是一块嵌在半山腰的梯田,生产队长带领着二十来个社员在掰玉米。正是过秋老虎时候,日头似是比夏天里还毒,偏西斜着,烤得玉米叶子都耷拉下来,人像是捂在蒸笼里,汗水泉眼似的脸上身上淌,憋得喘不上气。几个戴红袖章的红卫兵急脚快步走来。请问哪个是队长?你们队上是不有个叫东方勿用的?还离得远,就有响亮的嗓音送来。东方勿用只觉脑子里"嗡"的下,像是炸开了个蜂群,眼前一片昏花,有些站立不住。一小矮个儿伸手
裔兆宏[9](2013)在《美丽中国样本》文中研究说明引子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这是屈原在《天问》中几句关系治水的诘问。我始终相信苍天有眼。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任何对大自然的犯罪行为,都将会受到惩罚,只有顺应自然,利用规律,才能趋利避害。
李明坤,杨秀玲[10](2013)在《石油人的西部梦》文中研究说明上篇:盗火者一、喀什噶尔:梦诞生的地方2010年7月14日,喀什——这座中国最西部的城市,也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遥远的城市,迎来了又一个喜庆的日子。喀什中亚南亚工业园区——中国石油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开工仪式。国家能源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负责人出席了仪式。建设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中国石油投资人民币63亿元,开发三个大中型气田,加上已经开发的塔里
二、公路绿化——造福人类的伟大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路绿化——造福人类的伟大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2)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的实践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T |
引言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研究的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三)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
1.研究重点 |
2.研究创新之处 |
3.不足之处 |
一、知青岁月:让陕北大地由黄变绿 |
(一)“能源”革命,促进农业发展 |
(二)打坝造地,提高粮食产量 |
(三)发展特色,优化发展之路 |
二、从政之初:试点绿色产业实践 |
(一)循环经济,奠基生态示范县 |
1.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经济收入 |
2.凭“花”致富,发展庭院经济 |
(二)发展经济,保护河滩生态环境 |
1.开发河滩百亩,扩大种植面积 |
2.改造河岸两地,释放生态红利 |
3.绿化河滩环境,发展旅游项目 |
三、闽东之光:开发山海资源打造特色产业 |
(一)加强林业发展,形成“三库”思想 |
1.发展林下经济,保障“山上有金” |
2.保护林业资源,提高粮食生产 |
3.发展绿色产业,治理水土流失 |
(二)发展海洋特色经济,靠海吃海念海经 |
1.发展人工养殖,保护渔业资源 |
2.保护海上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
(三)发展农业经济,开发山海综合之路 |
1.山海协作,开发农业自然资源 |
2.山海联合,建设农业生态环境 |
3.山海合作,发展农业品牌经济 |
四、双子之星:把绿色资源变成发展资源 |
(一)建设“海上花园” |
1.山上造林戴帽,山下发展经济 |
2.整治湖水污染,保障生态效益 |
3.加快本岛建设,发展跨岛经济 |
4.坚持持续发展,提高农业效益 |
(二)建设“有福之州” |
1.发展远洋捕捞,优化生产布局 |
2.注入科技养殖,进行集约化生产 |
3.建设高科技园区,加快农业现代化 |
4.开发山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
5.保护河流环境,提高“三废”处理率 |
6.抓好幼林管护,发展经济林建设 |
五、清新福建:使八闽大地山清水秀 |
(一)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化产业 |
1.保护渔业资源,发展渔业现代化 |
2.保护森林资源,发展林业产业化 |
3.保护良田资源,发展农业现代化 |
(二)治理污染之源,助力资源良性发展 |
1.治理水土流失,方可高质量发展 |
2.治理面源污染,方可高质量发展 |
3.治理夕阳工程,方可高质量发展 |
六、在浙工作:让“绿色浙江”金山银山 |
(一)绿色发展思想的“绿色践行” |
1.提出“两山理论”,发展生态旅游 |
2.规划“三生”空间,优化空间布局 |
3.以“两化”治污染,激发绿色动能 |
4.大力修复生态环境,推进绿色治理 |
5.实施“千万工程”,改善人居环境 |
6.“五水共治”决策,重现水清涟漪 |
7.重视绿色发展,构建保障体系 |
七、绿色发展上升为国家理念 |
(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
(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
(三)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3)基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化德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3.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1.研究框架 |
2.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及其发展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理论 |
1.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理论 |
2.列宁的反贫困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中国化 |
1.“依靠谁” |
2.“如何扶” |
3.“扶什么” |
二、新时代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及巩固拓展的必要性 |
(一)我国的脱贫实践演进 |
1.分散救济推动扶贫阶段(1949—1977 年) |
2.体制变迁带动的扶贫阶段(1978—1985 年) |
3.大规模区域开发推动扶贫阶段(1986—1993 年) |
4.综合性扶贫阶段(1994—2000 年) |
5.整村综合开发推动扶贫阶段(2001—2011 年) |
6.精准扶贫阶段(2012—2020 年底) |
(二)新时代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 |
1.贫困发生率显着下降 |
2.基本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 |
3.贫困地区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 |
4.成为世界减贫的领军力量 |
(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必要性 |
1.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
2.贫困发生发展规律的根本遵循 |
3.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题中之义 |
三、化德县脱贫攻坚的举措及成果 |
(一)化德县脱贫攻坚的具体措施 |
1.发展特色产业脱贫 |
2.易地搬迁脱贫 |
3.生态补偿脱贫 |
4.发展教育脱贫 |
5.社会保障兜底脱贫 |
(二)化德县脱贫攻坚成果 |
1.贫困发生率大幅度降低 |
2.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 |
3.产业帮扶使贫困户收入增加显着 |
4.贫困户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拓宽 |
四、化德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面临的困境 |
(一)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
1.职业教育发展不足 |
2.贫困人口对政府的依赖性强 |
(二)产业发展的不稳定性 |
1.农企利益联结机制还不成熟 |
2.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 |
(三)扶贫机制的不可持续性 |
1.返贫预警防范机制不健全 |
2.过多的重视脱贫数量使可持续发展受限 |
(四)县域政府调控能力和治理能力的有限性 |
1.缺乏综合素质高的治理人才 |
2.基层贫困治理能力有待提升 |
(五)生态环境治理压力仍存 |
1.自然环境条件限制贫困治理 |
2.多方生态压力制约绿色发展 |
五、化德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对策 |
(一)坚持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为指导 |
(二)提高县域政府调控能力和贫困治理能力 |
1.强化领导体制,创新工作机制 |
2.保持扶贫政策的延续性与衔接性 |
(三)激活贫困群体脱贫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
1.加强扶志宣传,推进精神扶贫 |
2.加大扶智力度,增强内生动力 |
(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
1.加强产业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衔接 |
2.推进村容村貌整治与乡村文化振兴衔接 |
3.推进城乡减贫统筹治理的政策衔接 |
(五)构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 |
1.加强健康保障服务机制 |
2.建立农村贫困预警监测机制 |
3.统一协调生态补偿机制 |
(六)积极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延伸拓展产业链 |
1.明晰产业扶贫方向,巩固产业扶贫措施 |
2.聚焦区域发展联通,防止贫困空间转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专着类 |
2.期刊类 |
3.学位论文类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兵团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兵团城镇生态文化建设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
一、相关概念 |
(一)城镇化 |
(二)生态文化 |
二、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 |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三、加强兵团城镇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
(一)加强兵团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 |
(二)转变兵团城镇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三)打造兵团特色生态城镇文化的需要 |
(四)履行兵团生态卫士,维护新疆生态安全的需要 |
第二章 兵团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文化建设现状 |
一、兵团自然生态环境基本情况 |
(一)兵团地理环境现状 |
(二)兵团气候环境现状 |
(三)兵团水资源环境现状 |
二、兵团城镇生态文化建设的实践举措及成效 |
(一)坚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兵团城镇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
(二)坚持把生态文化理念融入制度建设,促进了兵团城镇生态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
(三)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促进了兵团城镇生态文化特色的彰显 |
(四)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进了兵团经济可持续发展 |
(五)注重居民生态文化素质建设,提升了兵团城镇居民的生态意识 |
第三章 兵团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兵团城镇居民生态素养不高 |
(一)居民生态价值观念滞后 |
(二)居民生态文化知识欠缺 |
(三)居民生态文明意识不强 |
二、兵团城镇公共生态文化活动吸引力不够 |
(一)公共生态文化活动数量少,效果欠佳 |
(二)公共生态文化宣传载体少,形式单一 |
三、兵团城镇生态文化治理机制存在缺失 |
(一)生态组织领导机制不健全 |
(二)生态文化制度建设不完善 |
(三)生态文化监管力度不够强 |
四、兵团城镇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
(一)兵团城镇公共生态文化服务设施不足 |
(二)兵团城镇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
第四章 兵团城镇化进程中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路径与对策 |
一、加强兵团城镇居民生态价值观培育 |
(一)坚持正确的生态价值理念 |
(二)加强生态屯垦戍边思想教育 |
(三)促进生态文明行为养成 |
(四)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兵团城镇生态文化建设 |
二、完善兵团城镇公共生态文化产品供给,提升生态文化服务质量 |
(一)推进公共生态服务设施建设 |
(二)创新生态文化宣传形式 |
三、加强生态文化制度建设,提高生态文化治理效能 |
(一)完善生态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
(二)完善生态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 |
(三)完善生态文化建设的监督体系 |
四、加强兵团城镇生态文化设施建设,打造特色生态城镇 |
(一)加强环卫基础设施文化建设 |
(二)推动兵团城镇“绿色化”发展,建设森林城市 |
(三)弘扬兵团文化,打造时代特色鲜明的绿色城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5)“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大地园林化”理念与实践研究现状 |
1.3.2 “绿化祖国”运动研究现状 |
1.3.3 建国以来其他相关“绿色”思想的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从“绿化”到“大地园林化”的历史进程 |
2.1 起步时期(1949-1953) |
2.1.1 机构初设,发展教育 |
2.1.2 普遍护林与重点造林 |
2.1.3 传统造园的延续与开放 |
2.2 建设时期(1953-1957) |
2.2.1 “绿化祖国”的提出 |
2.2.2 青年群体“大力造林” |
2.2.3 学习“苏联绿化模式” |
2.2.4 造园中学苏与传统辩证应用 |
2.3 跃进时期(1958-1960) |
2.3.1 “大地园林化”的提出 |
2.3.2 发展育苗,加速造林 |
2.3.3 普遍绿化与结合生产 |
2.4 调整时期(1960-1965) |
2.4.1 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 |
2.4.2 “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偏颇 |
2.5 停滞与倒退时期(1966-1976) |
2.5.1 “四旁”与平原绿化整顿 |
2.5.2 园林绿化的破坏与损失 |
2.6 恢复重建与蓬勃发展时期(1976-至今) |
2.6.1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方针的回归 |
2.6.2 “大地园林化”的新发展 |
2.6.3 百花齐放的园林建设 |
2.7 本章小结 |
2.7.1 由点到面,科学规划 |
2.7.2 由量到质,合理造林 |
2.7.3 由少到多,广泛动员 |
3 “大地园林化”史料生产的社会动力 |
3.1 政治人物的眼界 |
3.1.1 绿化理念的前瞻视野 |
3.1.2 绿化建设的实践考量 |
3.1.3 理性思考与政策延续 |
3.2 林业人士的观点 |
3.2.1 林业的经济和生态意义 |
3.2.2 绿化方向上的规划建设 |
3.2.3 林业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
3.3 农业人士的认知 |
3.3.1 林业与农业的相互作用 |
3.3.2 农业园林化的实现措施 |
3.4 水利人士的态度 |
3.4.1 水土保持与园林化 |
3.4.2 黄河两岸的园林化 |
3.5 园林人士的理念 |
3.5.1 发展大地园林化 |
3.5.2 重提大地园林化 |
3.6 大众媒体的传播 |
3.6.1 大众文学艺术传播 |
3.6.2 区域社会活动领域传播 |
3.7 本章小结 |
3.7.1 政治人物率先引导了“大地园林化” |
3.7.2 各类专家理性推动了“大地园林化” |
3.7.3 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了“大地园林化” |
4 “大地园林化”农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
4.1 以防护为主的造林 |
4.1.1 水土保持林 |
4.1.2 水岸防护林 |
4.1.3 农田防护林 |
4.1.4 护村林 |
4.2 以生产为主的造林 |
4.2.1 用材林 |
4.2.2 特用经济林 |
4.2.3 苗圃 |
4.2.4 果园 |
4.3 基于交通线路的造林 |
4.3.1 铁路 |
4.3.2 公路 |
4.3.3 交叉口 |
4.3.4 道路绿化 |
4.4 本章小结 |
4.4.1 实施统一规格标准,超量完成造林任务 |
4.4.2 树种选择的单一化,栽植质量良莠不齐 |
5 “大地园林化”园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
5.1 公共绿地的园林化 |
5.1.1 公园园林化 |
5.1.2 车站园林化 |
5.1.3 纪念地园林化 |
5.1.4 广场绿化 |
5.2 专用绿地的园林化 |
5.2.1 居住区园林化 |
5.2.2 学校园林化 |
5.2.3 工厂园林化 |
5.3 本章小结 |
5.3.1 生产化的大众造园 |
5.3.2 地域性的园林差异 |
5.3.3 愿景式的理想规划 |
6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1.1 “园林化”的生产生态认知 |
6.1.2 社会认知下的全民性运动 |
6.1.3 社会实践下的理想与现实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评价方法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的内涵 |
2.1.1 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的概念 |
2.1.2 绿色施工的概念 |
2.1.3 绿色施工的特点 |
2.1.4 绿色施工的原则和要点 |
2.2 效果评价基础理论及方法 |
2.2.1 指标和权重的确定方法 |
2.2.2 效果评价内容 |
2.2.3 效果评价方法 |
2.3 效果评价模型构建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主要影响因素 |
3.1 影响因素调查 |
3.2 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
3.2.1 组织管理因素 |
3.2.2 施工技术因素 |
3.2.3 能源资源因素 |
3.2.4 自然环境因素 |
3.2.5 社会文化因素 |
3.2.6 区域经济因素 |
3.3 绿色施工因素综合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的构建 |
4.1 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目标及原则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目标 |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 效果评价指标结构层次模型 |
4.2.1 选取评价指标 |
4.2.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4.3 确定效果评价指标标准 |
4.4 本章小结 |
5 建立模糊灰色聚类的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模型 |
5.1 建立模糊灰色聚类评估模型 |
5.1.1 层次分析模型优化 |
5.1.2 模糊综合分析模型优化 |
5.1.3 灰色聚类分析评价 |
5.2 评价模型的拓展及适用性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6 实证研究 |
6.1 项目基本情况 |
6.2 项目绿色施工效果评价 |
6.3 措施与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B 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C 京新高速公路临白段(阿拉善盟)绿色施工效果专家评分汇总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公路绿化——造福人类的伟大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指导下内蒙古托克托县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白那日苏.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的实践基础[D]. 赵迪.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基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化德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研究[D]. 任俊仙.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4]兵团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文化建设研究[D]. 张颖珂.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5]“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D]. 容怀钰.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6]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研究[D]. 刘博洋.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
- [8]野沙(下)[J]. 郭严隶. 中国作家, 2014(19)
- [9]美丽中国样本[J]. 裔兆宏. 中国作家, 2013(20)
- [10]石油人的西部梦[J]. 李明坤,杨秀玲. 中国作家,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