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临床药物》2004年(25卷)年度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杨舒佳[1](2021)在《《神农本草经》训诂史研究》文中认为《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着,训诂学则是沟通古今的桥梁,是解读古籍文献的重要工具。本课题以历代《本经》训诂类着作中《本经》的365味药物作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学的角度,对《本经》训诂的产生、发展等全过程进行梳理,揭示《本经》历代训诂之间的传承与发展关系;同时在对每个时代《本经》注释以训诂学视角进行剖析的基础上,论述《本经》训诂与普通训诂学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归纳《本经》训诂中所体现的本草训释特点,以期为当今本草学、中医古籍训诂研究提供借鉴。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学、历史学、训诂学的方法,并在研究过程中采取综合研究与典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另外结合比较法,横向比较《本经》训诂与普通训诂及当时学术关系,纵向比较各时代《本经》训诂的继承与发展。论文主体按照《本经》训诂的历史分期进行研究,先秦两汉是本草训诂的萌芽时期;魏晋南北朝是《本经》训诂的奠基时期,《本草经集注》的着成标志着“集注”训诂体式的确立;隋唐五代是《本经》训诂的发展时期,表现为《新修本草》在训诂内容、方法上的突破;宋金是繁荣时期,主要是《证类本草》内部《本草图经》等对《尔雅》等训诂学成果的关注和应用,集解之训诂材料、为难字注音、本草名物训诂的极大丰富,以及在训诂内容、方式方法上的创新;元明是转折时期,李时珍《本草纲目》和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共同形成了《本经》训诂的转折,前者是在训诂内容上取得名物训诂巨大成就的同时,完成了由本草名物训诂、名实考订向阐释药理的转变,后者则是完成了训诂着作类型的转型,即由以《本经》为核心的层层补注转向了专于《本经》经文药性药理探讨的训诂;清代为《本经》训诂的鼎盛时期,训诂着作的大量增加,训诂内容的极大丰富,乾嘉考据学主要方法的正确使用等,使得《本经》训诂取得显着成就。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历代《本经》训诂对前代皆有所继承与发展,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共性特点。第二,宋金时期的《本经》训诂具有区别于普通训诂学的显着特点:递相补训,图文互释及以方释药;《本经》训诂在元明时期形成由本草名物训诂到本草药性药理解说的转折;清代乾嘉时期训诂学的兴盛对《本经》训诂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三,《本经》训诂因本草具有药物属性,故可以通过临床实践的方式进行验证,这一点是与普通训诂学的名物训诂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图文互释及以方释药是《本经》训诂的有效途径和特殊之处。第四,《本经》训诂的起源与发展,同时也体现出对本草药物的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从名物训诂发展到药性药理阐释。本文首次对《神农本草经》的训诂史作出系统的梳理、归纳总结,有利于对古代《本经》训诂形成整体的观照。首先,本文提出了《本经》训诂着作具有两种类型:一是以陶弘景整理的《本经》为传承系统的主流本草着作,即《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二是明清时期出现的以注疏《本经》为撰述思想的本草着作。进而通过对《本经》训诂的产生、发展等过程进行梳理,探讨了各个时期《本经》的训诂体例、训诂内容、训诂方法、训诂特点、训诂成就及不足,对于部分有争议的本草问题进行考证,有助于全面了解《本经》的训诂情况及本草训诂的独特之处,对于深入理解《本经》经文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其次,本文对于宋金时期及清代的《本经》训诂研究具有独到之处,前者提出了该时期《本经》训诂有“整体训诂”与“内部训诂”之分,药图、药方是《本经》训诂的独特内容,图文互释、以方释药是《本经》训诂的独特方式,并指出为《本经》难字注音是在宋代时大量出现,是区别于其他历史时期的重要特点;后者则对《本经》训诂内容详细探讨,总结其规律,归纳其方法,指出《本经》训诂的特有句式,对于理解《本经》经文,读懂经文注释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最后,本文从普通训诂学视角审视《本经》训诂,考察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反思二者存在的共性问题,揭示本草训释的独有内容(药图及药方)及特点(图文互释、以方释药、句式应用等),总结历代《本经》(药物)训诂的共性特点,并从历史学角度总结历代《本经》训诂的继承与创新,分析本草训诂中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特征,可以为当今本草学、中医训诂学研究提供借鉴。
翟孝天[2](2020)在《G公司抗抑郁药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的医药市场一直被各大跨国医药公司视为战略要地,然而巨大的市场潜力也促使行业竞争更加激烈。随着城市化水平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健康比以往更加受到公众的重视。目前中国患有抑郁以及相关亚型疾病的人数已经超过5500万,绝大多数患者需要药物维持。抗抑郁药品在中国市场的推广不仅可以为企业实现经济价值,同时也可以使公众更加客观地认识疾病,减少因为病耻感或者意识不足而导致悲剧发生,中国每年有超过100万患者因抑郁症自杀。本文以G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使用PEST以及波特五力等分析工具,对G公司抗抑郁药品的外部营销环境进行分析。然后使用STP理论以及7P营销理论结合当前最新的医疗改革政策“医药分家”“带量采购”等,对G公司现阶段抗抑郁药品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问题存在的原因。之后根据问题使用STP理论以及7P理论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并对前后方案做了对比,对新方案可能产生的效果做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方案执行的原则目标以及一系列保障措施。通过对G公司抗抑郁药营销策略优化这一课题的研究,为医药企业中枢神经药品营销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参考。
匡奕臣[3](2019)在《基于主题模型的科技政策量化分析与效果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分析、评价与决策支持对科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至关重要,对国家创新能力的持续性也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科技政策分析领域存在缺乏政策证据链和动态评价的局限性。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概率主题模型的科技政策量化分析模型与证据链生成与效果评价模型。传统的科技政策分析只专注于单一的定量分析或者是单一的定性分析,而且往往没有考虑政策本身的内在文本,并且无法大规模的分析科技政策。本文提出的科技政策量化分析模型从政策文献外部属性与政策内部语义进行分析,分别使用了政策文献计量法与主题模型,能够判断政策阶段、识别合作模式以及明确主题的分布,并得了比较好的实验效果。传统的科技政策效果评价与决策中,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没有考虑证据与证据之间的时序支撑和依存关系。现阶段还并没有学者使用证据链来分析科技政策。这样势必会对科技政策分析中证据的关系挖掘不足,进而对科技政策分析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造成影响。本文基于证据理论中的“证据”的概念以及循证决策中“证据”的概念,将生命周期理论的不同阶段迁移到科技政策效果影响的证据链中,在时间序列中形成一套支持决策评价的完整证据链,并将证据的概念拓展到科技政策本体、科技政策研究领域、科技政策评价领域中。综合分析可以得出,我国从2000年的预防癌症的科技政策对于我国的癌症医药事业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黄梦月[4](2019)在《“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实施状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也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长期以来,我国的学科建设在探索中不断深化,国家政策文件的出台对学科建设起了决定性作用。当今,中国高等教育领域里各种教育改革工程项目已经比较成熟,诸如“985工程”、“211工程”、“特聘教授计划”“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都具有“重点建设”的性质。江苏省委、省政府联合出台并贯彻实施的《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江苏省每年安排不低于10亿元的专项资金,以落实本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这项工作,计划利用6年的时间,分两期推进这项工程建设。第一期工程始于2010年,终于2013年;第二期工程始于2013年,终于2015年。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规模宏大、资金丰厚,在提升江苏高校整体实力和高校学科建设水平上意义深远。本文第一章从江苏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政策分析入手,分析其“重点建设”的政策渊源自1985年至今的阶段演变,梳理了当今“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政策内容。第二章从“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立项布局、验收结果、建设成效三个维度,以及“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和“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两个方面,较全面的分析已实施的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整体运行状况。第三章以N校立项学科为例分析,展示了N校优势学科项目的运行状况、建设成效、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从整体上对“江苏高校优势学科项目”进行进展分析和问题分析,认为项目建设形成了江苏高校学科建设高峰、引进和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产出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高质量优秀人才、促进了一批科研成果的转化。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优势学科管理体制创新不足、高水平师资队伍与领军人才缺乏、高水平师资队伍与领军人才缺乏、公共资源的竞争降低了高校的自主性、学科建设功利化趋向明显。因此需要创新经费管理机制、增强高校学科统筹权力、全面推进学科内涵发展、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创新科研服务机制。在肯定“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取得的成效之余,我们也需要增强反思意识,充分探讨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挑战。比如发展模式上如何处理趋同与趋异的问题、发展视野上如何兼顾国内与国际的问题、发展道路中如何辨识数字与方向的问题、发展归因中如何考虑不同地域、不同高校、不同学科的可比与不可比问题,并思考立项与不立项、局部与整体的效益总和问题,等等。
屈晓远[5](2018)在《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及规制实施效果研究 ——以全国监测数据分析和山东省抽样研究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范围最广、品种最多、使用量最大的药物之一,不合理使用抗兰药物,会增加细菌的“选择压力”,从而加速细菌耐药的产生和发展。细菌耐药小仅会增加感染性疾病治疗难度和患者病死率,还会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增加医疗费用,占用更多医疗资源,给社会和医疗卫生体系带来严重负担。随着全球化发展,人员流动加速了耐药菌的传播,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带来的危害成为了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是抗菌药物的生产和使用大国,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普遍存在,造成细菌耐药不断发展。全球重点监控的五种多重耐药兰,除了抗万古霉素肠球菌目前处于较低水平外,其他各种多重耐药菌发性率均处于全球中高水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要求政府实施抗菌药物规制政策对不合理用药行为进行规制。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卫生行政部门接连实施一系列政策对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规制,并于2005年建立国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对药物应用及细菌耐药进行监测。但因为药品流通体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支撑体系与供需方在药物利用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不足,我国医院依然存在抗菌药物应用比例和使用强度处于较高水平等问题。2011年,在配合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抗菌药物管理政策包,原卫生部在全国二三级医院开展为期3年(2011-2013年)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并在其后采取一系列政策不断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设置了一系列目标,在政策实施一段时期后,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并从政策要素及规制实施情况的角度开展系统性分析,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新时期下我国药物应用问题及影响抗兰药物应用规制实施的因素与原因。因此,木研究所探讨的问题为:我国卫生行政部门从2011年实施了一系列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政策之后,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实际结果如何,是否达到政策预期效果?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对存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在政策框架下进行综合系统的探讨,以对问题实现诊断,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政策实施后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样本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进行系统性评价,并探讨政策情景因素对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从而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政策的完善和落实提出科学性的建议。具体的研究目标为:(1)分析国家抗菌药物规制政策实施后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应用是否达到政策规定目标,明确药物应用问题;(2)构建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3)对样本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并探讨政策情景因素对实施效果的影响;(4)提出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政策的科学性建议。研究方法本论文以高价值政策制定的逻辑思路为基础,以政策制定循环过程的不同阶段作为分析思路,按照总结反馈、明确问题、分析根源机制和提出政策方案的逻辑开展研究。本研究为面上监测数据分析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研究。监测数据是来源于国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的151所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季度使用数据进行分析,时间为2011年第1季度至2015年第3季度。将数据按照ATC/DDD方法对抗菌药物进行编码和DDD赋值,最后形成标准化可分析的数据结构形式。典型调查的样本医疗机构采用目的抽样方法,从山东省的6所监测医院中选择2所省级和2所市级三级综合医院共4所医院开展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机构调查和定性访谈两部分,机构调查问卷包括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情况调查表、医院住院患者和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医院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调查表和医院抗菌药物消耗金额调查表等。定性研究的开展是在每所三级医院共抽取至少10位关键人物进行访谈,其中医院领导(主管副院长等)1名,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成员3名,临床医生2名,临床药师1名(如果没有则增加临床医生数量),感染管理部门人员1名,检验科1名,药剂科人员1名。本研究的分析方法包括三个部分,一个是对监测数据的分析,主要使用描述性分析、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分析、简单回归分析、一般线性模型分析、间断性时间序列分析和DU90%分析。第二个是构建指标体系及开展评价,在“结构-过程-结果”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改进TOPSIS和加权秩和比法的模糊联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第三个是对访谈资料和影响因素的分析,主要采用主题框架法和和PEST分析法等定性研究方法。数据的整理分析工具有Excel 2016、SPSS23.0和Statal4.0统计软件。主要研究结果1.政策梳理结果。2001年1月-2016年12月,我国共发布与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相关的政策58部。政策的演变分为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1-04年,主要特点是从抗菌药物使用环节入手,规范临床医生.用药行为和居民用药行为。第二个阶段是2005年1月-2010年11月,主要特点足通过建立临床药师制度、处方点评制度和国家抗菌药物应用监测网,规范抗兰药物应用管理和监测为主要内容的抗菌药物管理体系逐步形成。第三阶段是2010年12月-2015年12月,这.阶段的特点是以优化用药结构、解决用药问题和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针对抗菌药物应用的全过程、不同科室和不同职能的人员进行综合管理,形成了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框架,且有了明确的考核指标,并出台了保障性法规,抗菌药物应用符理开始走上了系统化管理之路。第四阶段从2016年开始。特点是抗兰药物的应用管理将由医疗卫生部门及机构为主体的管现控制向政府和社会全方位的管理控制转化,从抗菌药物全方位控制变为重点监控。2.抗菌药物监测数据分析结果。(1)药物品种配置指标。2011-2014年,全国所测医院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品种数从157种降至132种,总降幅为15.92%,年均复和增长率为-3.14%。东北地区降幅最大,为23.77%。山东省监测医院总降幅为40.8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30%。全国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占比较多的药物为广谱青霉素类、青霉索类复方药、第1至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东部地区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品种数最多。山东省使用最多的品种数为广谱青霉素类、青霉素类复方药、第1至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基本所有的监测医院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品种数已经达到了政策规制目标。各监测医院的使用强度变化在不同年度间均有显着差异(F=62.64,P<0.01)。部分医院的头霉素和碳青霉烯类药物配置品规未达到要求。(2)药物用量和费用指标。全国监测医院药物用量和费用均在政策实施中期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每年第2季度是用量和费用高峰。山东省抗菌药物用量和费用从201 1年第1季度至2013年第1季度分别下降了 43.13%和41.06%,后逐渐上升,用量和费用分别上涨了 88.06%和56.67%,每年的第2季度为用药高峰。相较2011年,2014年时全国范围、地区和山东省的窄谱青霉素类药物用量和费用占比下降,青霉素类复方药、第3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氟喹酮类和糖肽类药物用量占比增多,其中第3代头孢菌素用量和费用占比最多,分别为26.36%与27.52%,碳表霉烯类和糖肽类药物用量和费用占比增加幅度最大,用量占比分别增加了 1.80倍和1.62倍,费用占比分别增加了 44.97%和35.21%。碳青霉烯类药物用量和费用占比在东部地区监测医院最多,为6.17%和18.85%。相较2011年,2014年山东省监测医院的第3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和糖肽类药物用量和费用占比均增长。2011-2014年,全国范围的注射剂型抗菌药物用量占比从80.39%增至85.79%,金额占比从97.62%增至98.37%。东部地区倾向于应用较昂贵的注射剂型抗菌药物。山东省监测医院的注射剂型抗菌药物用量占和费用占比减少,占比分别为74.56%和96.60%。全国范围内,目录外药物用量和费用占比变化在政策干预前后没有显着性差异(P=0.264),特殊使用级药物用量占比和费用占比在政策实施后每月显着增加0.696%和0.258%(P=0.000)。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特殊使用级药物用量与费用出现显着上升(P<0.01)。特殊使用级药物费用占比在东部地区最高。山东省监测医院从分级管理政策实施后,不再使用目录外药物,政策实施后,山东省监测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用量和费用占比每季度显着下降0.528%与0.840%(P<0.01)。2014年时全国医院和山东省监测医院的广谱抗菌药物与窄谱抗菌药物用量和费用比值均大于2011年,全国分别为6.84和8.83,山东省分别为4.94和9。(3)使用强度指标。2014年,有70.86%的监测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未控制在40DDDs/100人天以下,各监测医院的使用强度变化在不同年度间均有显着差异(F=62.64,P<0.01)。西部地区控制效果最好,中部地区控制效果最差。山东省有一半监测医院未控制好使用强度。各地区内部监测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在不同时间均有显着差异(P<0.01)。全国监测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使用品种数之间在2011、2013和2014年均相关(P<0.05)。(4)应用规范指标。全国范围内,进入使用量占比前10的药物主要集中在青霉素类复方药,第一至四代头孢兰素(含复方制剂)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依从国家指南推荐药物的比例平均为74.63%,并且从2012年开始依从性比例逐渐降低。相较2011年,2014年各地区监测医院DU90%抗菌药物应用指南依从性均增加,其中东北地区依从性最低。山东省监测医院每年用量最多的药物类别为头孢菌素类,用量最多的药物是左氧氟沙星。DU90%的药物依从国家指南推荐药物使用的年均为86.57%。3.指标体系构建结果。本研究构建的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包括制度建设、制度执行和实施结果等3个1级指标,组织构成、技术支撑体系构成,微生物送检率、抗菌药物应用及监测管理、门(急)诊处方指标、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指标等12个二级指标和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门诊患者抗菌药物联用处方占比、门诊患者抗菌药物静脉输液占比、住院患者使用多种抗菌药物百分比和l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等55个三级指标。共咨询19名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开展两轮专家咨询。两轮专家咨询的权威程度分别为0.77和0.775,协调系数分别为0.471和().575。经卡方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结果可取。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赋值后,在一级指标屮,实施结果的相对重要性最大,权重为0.3957,其次是制度执行指标,权重为0.3238。4.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评价结果。参与调查的4所三级综合医院在抗菌药物符理制度建设、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和抗菌药物品种配置方面,都已达到政策规范要求。在人力资源建设方面,3所医院临床药师配置人数为3人,1所医院为4人,其工作多为处方点评、参与查房和接受咨询,并没有实质性的参与到临床用药过程中。抗菌药物应用监测重点-处方点评工作,各医院均未达到国家政策要求。所有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应用指标控制较好,但在住院抗菌药物应用指标方面,3所医院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在50%以上,静脉输液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主要给药途径,4所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静脉输液平均用量占比为88.38%,超过2014年山东省监测医院整体用量占比(74.56%)。4所医院特殊使用级药物的用量平均占比(13.9%)超过2014年山东省监测医院特殊使用级药物用量平均占比(8.09%)。2016年,4所医院的碳青霉烯类药物用量占比都较高,平均占比(7.78%)已经超过2014年山东省监测医院碳青霉烯类药物用量整体占比(5.10%)。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均大于本院的总体平均住院天数。通过使用基于改进TOPSIS和加权秩和比的模糊联合法进行评价,4所医院中过程指标表现最好的D医院最接近最优水平。5.政策情景对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效果的影响分析。目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工作在结构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临床药师不足和现有人力资源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病原微生物检测的重视程度和能力不足等问题。过程方面,在病原微生物送检、门诊限制用药和处方点评等政策的执行上以及医务人员规制政策认知方面存在问题。结果方面,主要问题为门急诊用药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机不好控制的问题。结合访谈提纲运用PEST分析法进行情景分析,发现在政治环境维度,影响因素有药品政策、产业政策、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和相关配套政策的设置,经济环境维度,影响因素有激励机制、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城乡经济发展、抗菌药物行业特点,卫生总费用和药品费用以及医疗保险,社会环境维度,影响因素有居民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居民用药知识和行为,临床医生的认知、社会文化环境和零售药店管理。技术环境方面,影响因素有信息技术应用,抗菌药物研发、基层用药和监督、微生物检测技术,行政部门监管、ASPs项目实施等。结论1.不管是在全国范围、还是在不同地区和山东省,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的目标均未完全达到。在政策实施后,监测医院抗菌药物用量出现减少,但是药物利用结构没有发生改变,临床上建议谨慎使用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复方药、第3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药物以及作为特殊使用级管理的碳青霉烯类和糖肽类药物用量占比均有所增加。2.以“结构-过程-结果”理论作指导所构建的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科学性和实用性都得到了验证,可以作为评价医疗机构抗菌应用规制情况的依据,以发现规制问题,提高规制效果。3.外部因素影响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实施和目标的实现。外部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因素,在政治维度中,影响抗菌药物规制效果的直接因素是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要素和相关配套政策,经济维度中,医院不合理的激励机制影响较大,社会维度中,医患双方是影响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的核心,技术维度中,对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效果的影响主要包括管理技术和诊疗技术两个方面,其中ASPs项目实施情况影响最大。政策建议(1)完善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的系统性。从本研究我们得知,由于病人是流动的,耐药菌也是流动的,不能孤立的看待某一个级别机构用药管理,在做好本级别机构用药管理的同时,需要兼顾其余机构的用药管理。这就要去我们根据系统整合的观点去完善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将抗菌药物的应用规制管理形成闭环管理。(2)提高政策的可及性。政策的可及性即为政策目标是否包括了所有的问题。从本研究看来,我国三级医院抗菌药物管理还存在规制政策无法兼顾的问题,在未来的政策完善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可及性。(3)通过多种手段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监管力度。亟需建立以医院临床药物利用信息决策系统为支撑,各信息系统相互联通,相关机构全覆盖的实时监测平台。其次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规制的人才素质。最后是加强对社会药房的管理。(4)加强教育和培训力度。加强教育主要针针对患者,增加其对医疗服务的信任,改变其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的不良习惯。教育不能仅仅是街边的宣传,而应是山家庭医生或全科医生、学校、社会、自媒体等对居民进行经常性、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主要是针对临床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
吴晓琼[6](2018)在《我国医药行业市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近几年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医药股备注关注,许多投资者将其作为分析和投资对象,而市盈率是投资者较为常用的估值方法,目前有很多学者对市盈率进行研究分析,但不同的行业有其特殊性,影响医药行业市盈率主要是哪些因素?研究者较少。本文从医药行业的角度出发,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以求找到影响医药行业的特殊因素,因此本文的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影响市盈率的因素进行概述,再根据我国医药行业的特点,找出可能影响医药行业市盈率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在宏观方面,主要运用PEST分析法,再通过案例分析和相关性方法分析宏观因素与市盈率之间的关系。在微观方面,根据申银万国的一级分类,选择上市5年以上医药企业2013-2017年的数据,从中挑选14个变量进入模型,为了检验不同的市场市盈率影响因素是否不同,利用SPSS软件分别对沪深两市的市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相关性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医药行业对政策敏感,利好的政策会促发医药企业的股价上升,市盈率也随之上涨,反之亦然;人口老龄化与卫生总费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医药行业的市盈率;微观因素中,净资产收益率与市盈率呈现显着的负相关,换手率和管理费用率与市盈率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结合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1.对投资者而言,在选择医药股票的时候,要多分析医药政策和企业的盈利能力,并根据不同医药企业的类型特点进行市盈率的类比,同时理性看待管理费用;2.医药企业应围绕市场环境和政策做战略部署,集中优势资源或布局全产业链;3.监管部门应该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和市盈率后续的监管。
李春亭[7](2018)在《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公共卫生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抗日战争加快了云南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步伐。抗战期间,云南医疗卫生机构不断扩充,并逐渐覆盖到边远和民族地区,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加之医学院校和卫生人才内迁,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卫生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不同等级的卫生院有了固定的经费投入,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得到一定保障。防疫是抗战时期云南公共卫生的首要任务,制度建设和环境卫生则是其主要内容。通过构建省县两级卫生组织体系,提高传染病防治水平,宣传卫生知识,开展空袭救护医疗,为抗战提供医疗卫生方面的支持。国际组织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社会各界捐款捐药、民众积极参与,在战争时期形成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合力。妇幼卫生和学校卫生,取得了难能可贵的进步。卫生政策和法规在实施中,充满了问题和矛盾,经济发展水平低、经费短缺、卫生人才紧缺、政策协调性差、贪污腐化使很多想法无法落到实处,公共卫生建设成效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当时,国家权力意图借助卫生,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效果并不理想。新式的报纸和期刊,在互动中传播了卫生观念。即使西医借助知识和权力,占据了卫生行政与医疗技术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却无法改变中医在医疗市场中的主体地位。社会上层和知识精英的医疗选择日趋多元,底层民众的健康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14年抗日战争期间,云南公共卫生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绝不是让人满意的。当前边疆民族地区的卫生健康事业,要坚持健康优先原则,改善医疗卫生设施,培养卫生人才,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优化健康教育,重视调查研究。要在健康扶贫中深化“健康中国”建设,不断提高健康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徐晓丹[8](2018)在《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越来越意识到科技创新带给国家的巨大进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图抢占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开展高校协同创新正是针对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新形势提出的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不仅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增强我国科技实力、国际竞争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跨文化、跨领域、多主体参与的非线性创新组织模式,与以往的产学研合作机构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客观评价、有效激励,寻求体制机制的创新突破以促进高校协同创新的良性发展是国家面临的客观现实难题,也是本研究开展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本研究综合运用协同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创新网络理论等,采用调查访谈法、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以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校协同创新建设的现实需要和基本路径,重点分析高校协同创新的利益机制和现实问题,在借鉴吸收国外协同创新制度设计、组织模式、运行成效的基础上,提出共同治理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制度路径。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范式,通过对国家首批认定的14家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其中的13家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具体分析这些自然形成的不同协同创新中心的利益述求以及影响协同创新利益配置的复杂因素,探索构建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及其实现途径。本研究发现,高校协同创新有其特殊的内在规律性,不仅是简单的政策构想和理论创新模式,而是长期以来人类创新实践的经验总结。高校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科技创新社会网络化,根本是体制机制创新。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类型协同创新进行利益配置的影响因素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上主要表现为重大任务承担能力和科研产出贡献度。面对高校协同创新这样一种由多元异质主体基于共同的目标愿景组成的复杂性开放系统,建立健全具有合理的配置原则、科学的评价体系、理性的契约过程和完善的配套政策的利益配置机制成为必要。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协同创新的顺利开展和深入推进,需要政府部门、高等院校、行业企业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密切配合。
王佳,张建军,费文婷,王子晨,王林元,黄永刚[9](2018)在《外来药物玛咖的英文数据库文献信息计量统计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文章应用信息计量学方法分析了近15年外来药物玛咖的研究概况。方法:通过对文献的数据分析,采用Citespace4.5.R1软件对文献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处理,总结其研究热点、研究特征以及发展趋势,为玛咖进一步深入研究及应用提供依据。结果:文献来源为Web of Science(Wo S)数据库,纳入分析的文献共计301篇,发表年限自2001年起至2015年止。结果表明,近15年来平均每年发表文章21.64篇,受各类基金资助的文献数共计116篇,其中受到NIH、PNCSTIC及KIOM基金资助的文献发表最多,各有3篇。载文量最多的杂志是《ANDROLOGIA》,载文共8篇,引文量最多的杂志是《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被引次数共计263次,研究领军人物为Gonzales G F,研究热点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美洲及欧洲等国家,研究内容涵盖了化学成分、作用机制、不同品种间药理作用对比及临床实验等。结论:文章的研究结果为玛咖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依据,为扩大我国药用资源奠定了基础,并为玛咖的深入研究提出展望——应该充分利用外来药物前沿科研成果,发扬我国引入外来药物的优良传统将其引入中药,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
孙新红[10](2017)在《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人的尊重、认可、关心、爱护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更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其必要性、重要性在医疗实践过程中最为突出和显着。医护人员对病患的关怀,不仅体现在为病人提供必需的诊疗技术服务,还应为病人提供精神的、情感的服务,在关注患者生存质量的同时,维护患者尊严,实现病人利益最大化。对医科大学生而言,具备人文关怀精神不但是自身全面成长成才和职业良知生成的需要,更是医科大学生科技与人文情怀融合发展的需要。培育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不仅有利于加深对人文关怀的哲学思考,也有利于构建医疗文明,优化健康服务,更有利于树立“大健康”观念,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人文关怀精神培育基本规律与实践路径的探索,更有利于促进新医学模式的转换,进而推动现代医学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目前在全球化浪潮及互联网影响下,形成了多元文化相互交织,多种社会思潮相互碰撞的格局。社会层面上,出现了思想意识多样化、科技主义泛化、精神生活物化及价值取向功利化等现象。医学高等教育层面上,出现了教学价值观取向偏离教育目标,“当代医学人文观”培育缺失,“医学人文学科”建设滞后等现象。医科大学生个人层面上,表现为专业学习特点突出,普遍重知识技能的学习,同时表现出专业发展职业性强,大学生人文知识储备不足等现象。在此背景下,医科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受到一定影响。从对10所医学高等院校的5000名在校生、3500名实习生、200家医疗用人单位的问卷反馈与调查来看,医科大学生整体上思想要求进步、乐观积极向上,能认识到具备人文素养对自身的重要性,认同医疗卫生事业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并具有一定的职业认知和职业道德素养,但同时也存在职业情感淡薄、仁爱精神欠缺、沟通情怀缺位、人文素养薄弱等消极的一面。本文对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培育现状也做了积极探索和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的突出问题在于:一是培养目标偏重医学专业教育。这不仅表现在培养理念上“重知识技能,轻人文素养”,专业建设上弱化医学人文教育,培养课程体系上偏重医学课程教学,而且在培养课程设置上忽视医学人文课程教育。二是培育内容不能满足基于“人文关怀”的教育需求。目前培育内容存在功用化色彩较浓、针对性不强、实践性不够等系列问题。三是培育方式难以促成浓厚的医学人文文化氛围。具体表现为医学课程人文文化欠缺、实验实训人文文化薄弱、临床实践人文文化不足,和校园医学人文文化不浓厚等。四是培育队伍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素养有待提升。当前培育队伍不仅存在教学观念有待转变和自身人文素养有待提升等问题,而且还存在培育队伍“以人为本”思想意识淡薄的现象。当前,国家在医学学位的培养方案中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放在了专业素质之前,既表明了伦理道德在医疗卫生行业中的重要性,又表明了构建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内容体系的必要性。一要培育仁爱精神。所谓“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培育学生仁爱精神就是促使学生爱人、利人、宽厚待人,不仅爱亲人,还应爱他人、爱人类,爱整个自然界。二要培育沟通情怀。医学的价值和目的在于治病救人、维护健康,有效的医患沟通不仅使医者更详实、全面、准确的了解病情,而且也促进医患间情感交流和彼此的信任。三要培育至善心理。向学生传授“善”的思想,培育医科大学生医者仁心、尊重生命、救死扶伤、善良行医的理念。四要培育慎独精神。医疗卫生工作的独特性要求医者在无人监管的自我状态下,对无菌的规范操作,对患者的抢救,对医嘱的下达都要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全力以赴。五要培育敬业精神。好医生就像工匠一样,不敢省人工减物力,坚守传承医技,把治疗的每名患者当成自己生命的延续。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多环节、多维度、多角度的复杂体系,在充分发挥多方面因素关联性的基础上,力争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效果的最大化。在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意识能动作用理论”“伦理道德教育理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理论”等思想引领指导下,在悬壶济世的“仁心仁术”思想、济世救人的“人命至重”思想、淡泊名利的“廉洁行医”思想、大医精诚的“普通一等”思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启示下,借鉴“敬畏生命”思想、“允许原则”思想、“人道主义”思想等国外理论资源,对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路径的探索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通过在国家层面上修订现代医学教育培养目标,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融合,定位现代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第二,通过塑造大学生精神支柱和依托的理想信念教育,通过陶冶大学生性情、优化大学生情趣、抚慰大学生心灵的审美教育,通过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品德和健全德性的道德教育,通过培育学生“关注病,更关注人;读懂病,更读懂人”的高尚境界的人文教育等,提升大学生内在素养。第三,通过践行基于尊重、理解、承认前提下的“人文关怀”取向的教学价值观,发扬教师“教学伦理”“学术伦理”“师生伦理”等“职业伦理”精神,对学生“教以事”“喻诸德”,塑造具有“人文关怀”取向的培育队伍。第四,通过将人文文化注入医学课程教学,使每门课程都承担教书育人的职责;通过将人文文化注入实验实训教学,使学生获得医学技能的同时,也感知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思想;通过将人文文化注入后期临床教学,使带教老师在诊疗过程中关心人、关怀人的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通过营造“医者仁心”的人文文化氛围等,共同创建医学人文文化氛围。第五,通过优化医疗卫生体质改革创造择业环境,通过体现对医护工作者人文关怀创造执业环境,通过巩固媒体正面解读与宣传创造舆论环境,通过引领学生向公众普及医学常识创造大众环境,真正为医务工作者营造“尊医、重卫”的良疑社会环境。
二、《世界临床药物》2004年(25卷)年度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临床药物》2004年(25卷)年度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神农本草经》训诂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绪论 |
第一章 本草及其训诂发端时期:先秦两汉 |
第一节 《神农本草经》时代及以前的药物知识 |
第二节 《神农本草经》以前的本草训诂 |
一、《尔雅》 |
二、《方言》 |
三、《说文解字》 |
四、《释名》 |
第三节 《神农本草经》的成书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奠基时期:魏晋南北朝——“集注”训诂体式的确立及名物训诂的发端 |
第一节 《神农本草经》训诂兴起的学术文化背景 |
一、《神农本草经》的传本及《本草经集注》的形成 |
二、《本草经集注》以前的《神农本草经》注训 |
第二节 陶弘景及其《本草经集注》 |
第三节 《本草经集注》的训诂方法 |
一、广征博引 |
二、以今释古 |
三、辨物释名 |
四、善用譬喻修辞 |
第四节 《本草经集注》的训诂特点 |
一、以研访目验为据 |
二、以传闻见识佐证 |
三、求实指误存疑 |
第五节《本草经集注》的训诂成就与不足 |
一、“集注”训诂体式的确立 |
二、“朱墨分书”标识法 |
三、不足之处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发展时期:隋唐五代——“音训”训诂方法及名物训诂的充实发展 |
第一节 《新修本草》的学术文化背景 |
第二节 《新修本草》概要 |
第三节 《新修本草》对《集注》训诂的继承 |
第四节 《新修本草》对《集注》训诂的发展 |
一、训诂体式 |
二、训诂方法 |
三、训诂内容 |
第五节 《新修本草》形音义兼顾的训诂特点 |
第六节 《新修本草》的训诂成就与不足 |
一、纠误正用的训诂成就 |
二、不足之处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繁荣时期:宋金——“集注”训诂材料的极大丰富及名物训诂的深入发展 |
第一节 《证类本草》的学术文化背景 |
第二节 从《新修本草》至《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
一、本草要籍简介 |
二、本草要籍传承关系 |
第三节 《证类本草》对前代训诂的继承与发展 |
一、集注的训诂体式 |
二、由“朱墨分书”到“阴阳别文” |
第四节 《证类本草》的整体训诂特点 |
第五节 《证类本草》的内部训诂特点 |
一、征引诂训,广及注疏 |
二、递相补训,考辨名实 |
三、图文互释,相辅而行 |
四、难字注音,因音辨名 |
五、以方释药,功用有征 |
第六节 《证类本草》的训诂成就与不足 |
一、集解训诂之丰 |
二、名物训诂之盛 |
三、不足之处 |
第七节 《本草衍义》对《本经》训诂的意义 |
第八节 南宋(金)本草训诂概况 |
一、《绍兴本草》 |
二、《纂类本草》 |
三、《宝庆本草折衷》 |
四、《本草成书》 |
第九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转折时期:元明——训诂着作体例之变及名物训诂集大成后训诂重点向药性理论转移 |
第一节 元明时期的学术文化背景 |
第二节 《本草纲目》对前代训诂的继承与发展 |
一、训诂着作的编撰体例 |
二、训诂体例 |
三、训诂内容 |
四、训诂方法 |
第三节 《本草纲目》的训诂特点 |
一、引字辞之书,谨训名物 |
二、重音声之系,详解异名 |
三、秉格物之学,考释性理 |
第四节 《本草纲目》的训诂成就与不足 |
一、详尽释名,堪为名物训诂之峰 |
二、综释本草,诚《本经》训诂之集成 |
三、不足之处 |
第五节 《神农本草经疏》对《本经》药物的训诂 |
一、《神农本草经疏》概述 |
二、《神农本草经疏》对前代训诂的继承与发展 |
三、《神农本草经疏》的训诂特点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鼎盛时期:清代 |
第一节 清代学术文化背景 |
第二节 清代《本经》训诂概况 |
第三节 清代《本经》训诂对前代的继承与发展 |
一、训诂着作的编撰体例 |
二、训诂体例和形式 |
三、训诂内容 |
四、训诂术语 |
第四节 清代《本经》训诂内容 |
一、训释实词 |
二、分析语法 |
三、呈现修辞 |
四、标彰句读 |
五、注音校勘 |
六、揭示题旨 |
第五节 清代《本经》训诂的方法与特点 |
一、悉遵经旨,透发《本经》奥义 |
二、切合实用,抉发《本经》精蕴 |
第六节 清代《本经》训诂的成就与不足 |
一、训诂有法,理有所宗,成果显着 |
二、过于尊古,穷圆其说,反失于真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本经》训诂研究综论 |
第一节 历代《本经》(药物)训诂的共性特点 |
一、实事求是、尊古不泥的训诂原则 |
二、以目验亲证为训诂依据 |
三、纠正前代之误的训诂传统 |
四、善用譬喻修辞 |
第二节 本草训诂与普通训诂学的区别与联系 |
一、本草药物属性决定其区别 |
二、名物之学的关联与融通 |
第三节 本草训诂与普通训诂学的共性问题 |
第四节 本草训诂中的历时性与共时性探讨 |
第五节 《本经》训诂对本草学及训诂学的借鉴意义 |
第六节 《本经》训诂疑点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G公司抗抑郁药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处方药品的定义和特点 |
2.1.2 药品营销的流程和特殊性 |
2.1.3 国内外药品营销模式 |
2.2 STP理论 |
2.2.1 市场细分 |
2.2.2 目标市场选择 |
2.2.3 市场定位 |
2.3 7P理论 |
2.3.1 产品策略 |
2.3.2 价格策略 |
2.3.3 促销策略 |
2.3.4 渠道策略 |
2.3.5 人员策略 |
2.3.6 过程管理策略 |
2.3.7 有形展示策略 |
2.4 STP理论与7P理论在本文的实用性分析 |
2.4.1 STP理论在本文的实用性分析 |
2.4.2 7P理论在本文的实用性分析 |
第3章 G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抗抑郁药品微观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3.2.1 潜在进入者 |
3.2.2 行业内现有的竞争 |
3.2.3 替代品的威胁 |
3.2.4 买方议价能力 |
3.2.5 供应方的议价能力 |
第4章 G公司抗抑郁药品营销现状与问题分析 |
4.1 G公司概况 |
4.1.1 G公司背景简介 |
4.1.2 G公司组织架构 |
4.1.3 G公司抗抑郁药品简介 |
4.2 G公司抗抑郁药品营销现状 |
4.2.1 定位现状 |
4.2.2 市场营销情况 |
4.2.3 营销策略 |
4.3 G公司抗抑郁药品定位与营销存在的问题 |
4.3.1 抗抑郁药品定位过窄 |
4.3.2 产品组合单一 |
4.3.3 销售渠道结构单一 |
4.3.4 产品促销模式陈旧 |
4.3.5 人员架构变动频繁 |
4.3.6 重点客户支持率降低 |
4.4 问题原因分析 |
4.4.1 市场定位与市场发展未同步更新 |
4.4.2 带量采购冲击原销售渠道 |
4.4.3 市场潜力预估失误导致产品单一 |
4.4.4 合规尺度难以拿捏影响促销手段 |
4.4.5 激励措施缺乏公平性 |
4.4.6 缺乏完善的过程管理 |
第5章 G公司抗抑郁药品营销策略优化方案设计 |
5.1 定位的优化方案设计 |
5.1.1 拓展目标市场 |
5.1.2 定位之后的产品延申与服务 |
5.2 渠道策略优化 |
5.2.1 借力零售渠道 |
5.2.2 拓展互联网医疗市场 |
5.3 产品策略优化 |
5.3.1 推进剂型改进 |
5.3.2 代理收购产品线 |
5.4 促销策略优化 |
5.4.1 促销合规政策的修改 |
5.4.2 基于大数据的精准促销 |
5.5 人员策略优化 |
5.5.1 增加销售人员与经销商的沟通 |
5.5.2 激励机制优化 |
5.6 过程管理优化 |
5.6.1 优化反馈跟进机制 |
5.6.2 协助客户管理患者 |
5.7 优化前后对比分析和预期效果分析 |
5.7.1 优化前后对比分析 |
5.7.2 预期效果分析 |
第6章 G公司抗抑郁药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实施计划 |
6.1.1 实施的目标与原则 |
6.1.2 实施的程序与方法 |
6.2 保障措施 |
6.2.1 组织架构保障 |
6.2.2 人力资源保障 |
6.2.3 公关保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索引 |
(3)基于主题模型的科技政策量化分析与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概述 |
1.2.1 主题模型 |
1.2.2 文献计量法 |
1.3 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工作 |
2.1 科技政策分析 |
2.1.1 科技政策量化分析 |
2.1.2 科技政策评价与决策 |
2.2 概率主题模型 |
2.2.1 主题检测与跟踪 |
2.2.2 主题模型 |
2.2.3 主题演化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科技政策量化分析模型 |
3.1 研究框架设计 |
3.2 年代变化分析 |
3.3 颁布机构分布分析 |
3.4 政策内容主题分析 |
3.4.1 LDA模型 |
3.4.2 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科技政策证据链生成与效果评价模型 |
4.1 引言 |
4.2 研究框架设计 |
4.3 数据预处理与证据结构识别 |
4.4 证据获取与证据演化 |
4.4.1 证据获取 |
4.4.2 证据演化 |
4.5 证据链效果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证据链生成与效果评价模型实验结果讨论 |
5.1 实验数据 |
5.2 预处理 |
5.3 证据链生成与效果评价分析 |
5.3.1 主题证据链 |
5.3.2 出版物证据链 |
5.3.3 作者单位证据链 |
5.4 效果评价分析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实施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
(一) 论文选题的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 学科与学科建设 |
(二) 重点学科与优势学科 |
(三)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 |
三、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学科建设的研究 |
(二) 关于优势学科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政策分析 |
第一节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政策渊源分析 |
第二节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政策内容分析 |
第二章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整体运行状况分析 |
第一节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立项布局分析 |
第二节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验收结果分析 |
第三节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效分析 |
第三章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在N校的个案分析 |
第一节 N校“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运行状况分析 |
第二节 N校“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效分析 |
第三节 N校“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问题分析 |
第四章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进展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进展分析 |
第二节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问题分析 |
第三节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改进策略 |
结语 |
附录 |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5)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及规制实施效果研究 ——以全国监测数据分析和山东省抽样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第一章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抗菌药物 |
1.2.2 规制 |
1.2.3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 |
1.2.4 政策要素 |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研究 |
2.1.1 国外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研究 |
2.1.2 国内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研究 |
2.2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监测研究 |
2.2.1 药物利用方法学研究综述 |
2.2.2 国外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监测研究 |
2.2.3 国内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监测研究 |
2.3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1 国外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影响因素的研究 |
2.3.2 国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影响因素的研究 |
2.4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
2.4.1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研究特点 |
2.4.2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研究已解决问题 |
2.4.3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研究存在不足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逻辑框架 |
3.1 理论基础 |
3.1.1 规制动因的公共利益理论 |
3.1.2 规制理论 |
3.1.3 系统论与控制论 |
3.1.4 “结构-过程-结果”研究原理 |
3.1.5 情景分析理论 |
3.2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的理论机制及逻辑框架 |
3.2.1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的理论机制 |
3.2.2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的逻辑框架 |
第四章 资料来源和分析方法 |
4.1 资料来源 |
4.2 资料收集与整理 |
4.2.1 监测数据资料收集与整理情况 |
4.2.2 典型调查资料收集与整理 |
4.3 质量控制 |
4.3.1 研究设计阶段 |
4.3.2 开展调查阶段 |
4.3.3 数据录入阶段 |
4.3.4 监测数据质量控制 |
4.4 分析指标与分析方法 |
4.4.1 监测数据的分析方法 |
4.4.2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
4.4.3 定性分析方法 |
4.4.4 分析工具 |
4.5 技术路线图 |
第五章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梳理与要素分析 |
5.1 抗菌药物应用政策梳理 |
5.1.1 政策梳理逻辑 |
5.1.2 政策的系统性分析 |
5.1.3 政策规制的阶段与特点 |
5.2 政策要素提取与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我国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监测结果分析 |
6.1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评估指标的设置 |
6.2 国家层面监测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
6.2.1 抗菌药物应用品种分析 |
6.2.2 抗菌药物用量和费用分析 |
6.2.3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 |
6.2.4 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分析 |
6.3 地区层面监测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
6.3.1 抗菌药物应用品种分析 |
6.3.2 抗菌药物用量和费用分析 |
6.3.3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 |
6.3.4 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分析 |
6.4 山东省监测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
6.4.1 抗菌药物应用品种分析 |
6.4.2 抗菌药物用量和费用分析 |
6.4.3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 |
6.4.4 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分析 |
6.5 问题总结 |
6.6 小结 |
第七章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构建 |
7.1 指标筛选原则 |
7.2 指标体系初步建立 |
7.3 基于德尔菲法的指标体系建立 |
7.3.1 咨询专家基本情况 |
7.3.2 咨询专家结果分析 |
7.3.3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 |
7.3.4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 |
7.3.5 指标体系内涵解释 |
7.4 确定指标权重 |
7.5 指标体系数据来源 |
7.6 小结 |
第八章 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及影响分析 |
8.1 调查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现状分析 |
8.1.1 调查医院基本情况 |
8.1.2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结构分析 |
8.1.3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过程分析 |
8.1.4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结果分析 |
8.2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综合评价 |
8.2.1 改进TOPSIS评价结果 |
8.2.2 秩和比法评价结果 |
8.2.3 模糊联合法评价结果 |
8.3 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存在的问题 |
8.3.1 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结构存在的问题 |
8.3.2 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过程存在的问题 |
8.3.3 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结果存在的问题 |
8.4 政策情景因素对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效果的影响 |
8.4.1 政治因素对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的影响 |
8.4.2 经济因素对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的影响 |
8.4.3 社会因素对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的影响 |
8.4.4 技术因素对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的影响 |
8.4.5 不同维度下影响因素频率分布 |
8.5 小结 |
第九章 讨论与政策建议 |
9.1 方法学讨论 |
9.1.1 抗菌药物应用分析基础指标的选取 |
9.1.2 监测数据分析方法讨论 |
9.1.3 指标体系构建与赋值方法讨论 |
9.1.4 定性资料分析方法的运用 |
9.1.5 抽样研究地区选择的讨论 |
9.2 针对研究主要发现问题的讨论 |
9.2.1 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发现问题的讨论 |
9.2.2 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存在问题的讨论 |
9.2.3 影响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的原因讨论 |
9.3 结论 |
9.4 政策建议 |
9.5 创新与不足 |
9.5.1 研究创新 |
9.5.2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我国医药行业市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四、本文特色与不足 |
第一章 理论模型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与模型 |
一、理论基础 |
二、影响市盈率的经典模型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第二章 我国医药行业及上市公司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医药行业的概况 |
一、医药行业分类 |
二、医药行业规模及增幅 |
三、医药行业特点 |
四、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我国医药上市公司概况 |
一、化学制造上市公司最多 |
二、近三年医药上市公司数量明显提升 |
三、2017年42家医药公司市值进入500强榜单 |
第三章 影响医药上市公司市盈率的宏观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政策环境 |
一、2015-2018年主要政策走向 |
二、案例分析 |
第二节 经济环境 |
一、中国经济总量不断提高 |
二、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不断增长 |
三、中国卫生总费用及人均卫生费用逐年上升 |
第三节 社会环境 |
一、人口总量不断增加,老龄化进程加快 |
二、医保水平不断提升 |
三、疾病谱发生变化 |
四、中国医疗资源不断增加、医疗服务环境持续向好 |
第四节 技术环境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医药上市公司市盈率微观因素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样本与指标的选择 |
一、样本选取 |
二、指标的选取与理论假定 |
第二节 医药行业市盈率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三节 医药行业市盈率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节 回归方程的构建 |
一、共线性问题检验 |
二、模型选择 |
三、回归结果与解释 |
四、模型的检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一、投资者方面 |
二、医药企业方面 |
三、政府监管方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公共卫生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学术与现实价值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国外医疗史研究概况 |
(二) 国内医疗史研究概况 |
(三) 抗战时期云南公共卫生研究概况 |
三、概念与论域界定 |
(一) 公共卫生 |
(二) 研究的时空断限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资料概况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因势而动:抗战时期云南公共卫生建设的因应 |
第一节 近代公共卫生建设的时代背景 |
一、自知者“明”:中国人眼里的“不卫生”状况 |
二、旁观者“清”:西方人记述的“不卫生”形象 |
三、医疗与救国的想象 |
第二节 20世纪初至抗战前云南卫生概观 |
一、“积弱”的边疆云南 |
二、“瘴气”的区域影响 |
三、疫病的传统应对 |
第三节 近代云南公共卫生事业的开端 |
一、清末民初云南医疗卫生的革新 |
二、民初至抗战前云南公共卫生的发展 |
三、民初至抗战前云南公共卫生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规模粗具:现代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公共卫生组织体系的形成 |
一、卫生行政体系的变革 |
二、公共卫生人才的培训 |
三、现代医学教育体系的构建 |
第二节 地方公共卫生的运作 |
一、经费保障 |
二、业务开展 |
第三节 卫生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
一、卫生法规的制定 |
二、卫生法规的实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救死扶伤:疫病防控与空袭救护 |
第一节 疫病防控 |
一、疫病的流行:抗战时期云南传染病的流布 |
二、官方的措施:构建防疫体系 |
三、民间的应对:以1942年呈贡县霍乱防治为例 |
第二节 空袭救护与毒气防御 |
一、空袭救护 |
二、毒气防御 |
第三节 战时卫生资源的整合 |
一、由外而内:国家卫生的在场 |
二、人道主义:国际力量的援助 |
三、无问西东:社会资源的整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新月异:公共卫生服务的深入 |
第一节 清洁:公共空间的卫生治理 |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 |
二、基层环境卫生的改善 |
第二节 保健:妇婴卫生 |
一、新法接生 |
二、儿童保健 |
第三节 教养:学校卫生 |
一、卫生教育 |
二、环境卫生 |
三、预防传染 |
四、健康检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阐释转化:卫生知识、医疗行为与卫生治理 |
第一节 卫生知识的大众化 |
一、卫生的动员 |
二、卫生知识的灌输 |
三、卫生知识的互动 |
四、卫生的消费——以报刊医药卫生广告为中心 |
第二节 日常疾病及其医疗 |
一、昆明及其周边地区的疾病与医疗 |
二、边区的疾病与医疗 |
三、中西医之争下的医疗选择 |
第三节 边疆卫生治理模式的探索:以边疆开发方案为中心 |
一、扑灭“瘴疠” |
二、改良环境卫生 |
三、发展医疗卫生设施 |
四、发展社会生产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回顾展望:抗战时期云南公共卫生建设的成效与启发 |
第一节 抗战时期云南公共卫生建设的面临的困难 |
一、经济发展滞后 |
二、局势动荡 |
三、工作经费匮乏 |
四、贪污腐化严重 |
五、卫生观念滞后 |
第二节 抗战时期云南公共卫生建设的成绩 |
一、为抗战提供医疗卫生支持 |
二、加快了云南公共卫生建设 |
三、奠定战后云南医疗卫生发展的基础 |
四、促进云南边疆开发建设 |
第三节 抗战时期云南公共卫生建设的局限 |
一、政策协调性差 |
二、制度难以落实 |
三、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不充分 |
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 |
第四节 边疆民族地区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启示 |
一、坚持健康优先原则 |
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
三、注重政策衔接 |
四、培养卫生人才 |
五、优化健康教育 |
六、深化研究与评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高校协同创新的发展维度 |
一、顺应大科学时代发展的需要 |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
三、推进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 |
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需要 |
第二节 理论和实践价值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咨政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
一、研究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二章 回顾与反思:理论机理与文献述评 |
第一节 已有研究:多学科视域中的文献综述 |
一、协同 |
二、协同创新 |
三、利益配置机制 |
第二节 研究思路:结构内容和技术路线 |
一、已有研究评述 |
二、研究内容 |
三、技术路线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多种方法综合应用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三、案例研究法 |
四、系统分析法 |
五、调查访谈法 |
第三章 协同创新:宏观政策下的理想追求 |
第一节 范式转变: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 |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二、创新理论演进 |
三、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第二节 模式变迁:从体制壁垒到融合集成 |
一、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社会化 |
二、高校学科、科研、人才发展的网络化 |
三、高校科技创新社会网络化的典型案例 |
第三节 高校选择:从产学研合作到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
一、协同创新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
二、协同创新为高校实现“进位赶超”提供历史机遇 |
三、高校协同创新相关理论基础 |
第四章 现实困境: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析 |
第一节 厘清利益:理论机理与文献述评 |
一、利益相关者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聚焦利益:现实状况与理论诉求 |
一、高校协同创新中的利益相关者 |
二、协同创新利益主体需求 |
三、协同创新利益冲突分析 |
四、协同创新利益分配系统分析 |
第三节 协调利益:权力冲突的权利转向 |
一、利益相关者协调的逻辑起点 |
二、利益相关者合作关系的演化 |
三、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的构建 |
第五章 价值逻辑:应然的取向与规范性的理想 |
第一节 美国视角:协同创新发展历程及经验 |
一、美国协同创新发展历程 |
二、美国协同创新机制探析 |
第二节 欧盟借鉴:协同创新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
一、欧盟协同创新体系发展历程 |
二、欧盟协同创新组织模式特点 |
第三节 典型案例:借鉴思考为我所用 |
一、从美国I/UCRC看协同创新 |
二、协同创新的加拿大“NCE计划” |
第六章 共同治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制度路径 |
第一节 “共治”观念:高校协同创新治理设计之“轨” |
一、理论范式:利益相关者与治理 |
二、分析维度:整合与互动 |
三、协同层面:战略、知识、组织 |
第二节 机制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之“钥” |
一、高校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要素 |
二、高校协同创新组织管理体制创新 |
第三节 体系框架: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 |
一、利益主体的协同机制 |
二、配置行为的优化机制 |
三、资源整合的保障机制 |
第七章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案例剖析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实证研究:利益相关者多元诉求之“要” |
一、B协同创新中心管理体制与利益配置机制 |
二、八家协同创新中心有关利益配置机制分析(如表7-2所示) |
三、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实证研究 |
第二节 高校协同创新:一个期待续写的“故事” |
一、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结论 |
二、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2013年国家首批认定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
附录2: 2014年国家第二批认定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
附录3: “高校协同创新工程”研究项目调研提纲 |
附录4: “高校协同创新工程”调研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9)外来药物玛咖的英文数据库文献信息计量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 数据来源及分析软件 |
2. 数据纳入、排除标准 |
3.数据处理 |
结果与分析 |
1.文献量与年度 |
2. 基金资助情况分析 |
3. 期刊分布情况 |
4. 文献作者分析 |
5. 全球研究文献分类及热点分布可视化分析 |
6. 高频关键词关联网络分析 |
讨论 |
(10)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的内涵及价值 |
一、概念界定 |
(一) 人文关怀 |
(二) 人文关怀精神 |
(三) 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 |
二、人文关怀精神对医科大学生的积极作用 |
(一) 医科大学生自身全面成长成才的需要 |
(二) 医科大学生职业良知生成的需要 |
(三) 医科大学生科技与人文情怀融合发展的需要 |
三、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的价值 |
(一) 加深对人文关怀的哲学思考 |
(二) 构建医疗文明,优化健康服务 |
(三) 树立“大健康”观念,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
第二章 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的理论资源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一) 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二) 马克思主义意识能动作用理论 |
(三) 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教育理论 |
(四) 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理论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 |
(一) 悬壶济世的“仁心仁术”思想 |
(二) 济世救人的“人命至重”思想 |
(三) 淡泊名利的“廉洁行医”思想 |
(四) 大医精诚的“普通一等”思想 |
三、国外相关理论 |
(一) “敬畏生命”思想 |
(二) “允许原则”思想 |
(三) “人道主义”思想 |
第三章 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一、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的调查问卷设计 |
(一) 调查对象 |
(二) 调查内容 |
(三) 调查方法 |
二、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积极表现 |
(一) 认可人文素养对自身的重要性 |
(二) 认同医疗卫生事业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
(三) 具备一定的职业认知和职业道德素养 |
三、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消极表现 |
(一) 职业情感淡薄 |
(二) 仁爱精神欠缺 |
(三) 沟通情怀缺位 |
(四) 人文素养薄弱 |
第四章 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
一、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的突出问题 |
(一) 培养目标偏重医学专业教育 |
(二) 培育内容不能满足基于“人文关怀”的教育需求 |
(三) 培育方式难以促成浓厚的医学人文文化氛围 |
(四) 培育队伍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素养有待提升 |
二、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不足之处的成因分析 |
(一) 社会思潮多元化,价值取向功利化 |
(二) 教学价值观取向偏颇,“当代医学人文观”培育缺失 |
(三) 医科大学生认知片面,人文素养养成不足 |
第五章 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内容的凝练 |
一、仁爱精神 |
(一) 众善之源,德近佛者可为医 |
(二) 仁者爱人,彰显医者父母心 |
二、沟通情怀 |
(一) “双赢”沟通,重在医患共情 |
(二) 主动热情,呼唤沟通情怀 |
三、至善心理 |
(一) 敬佑生命,追求终极价值 |
(二) 善待生命,向善施善积善 |
四、慎独精神 |
(一) 独居自律,恪守职业良知 |
(二) 省察克治,救死扶伤尽天职 |
五、敬业精神 |
(一) 坚守执着,才近仙者可为医 |
(二) 精益求精,临病胜于临敌 |
第六章 完善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的路径 |
一、定位现代医学人才培养目标 |
(一) 国家层面上修订现代医学教育培养目标 |
(二)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 |
(三) 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融合 |
二、注重内在素养提升 |
(一) 理想信念教育 |
(二) 渗透审美教育 |
(三) 渗透道德教育 |
(四) 渗透人文教育 |
三、塑造具有“人文关怀”取向的培育队伍 |
(一) 践行“人文关怀”取向的教学价值观 |
(二) 发扬教师队伍“职业伦理”精神,体现人文关怀 |
四、创建医学人文文化氛围 |
(一) 加强医学课程人文文化渗透 |
(二) 强化实验实训课人文文化培养 |
(三) 督促临床实践人文文化践行 |
(四) 营造“医者仁心”校园人文文化氛围 |
五、创建“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环境 |
(一) 优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创建择业环境 |
(二) 体现对医护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创建执业环境 |
(三) 巩固媒体的正面解读与宣传——创建舆论环境 |
(四) 引领学生向公众普及医学常识——创建大众环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附录一: 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问题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问题的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问题的调查问卷 |
学位论文评阋及答辩情况表 |
四、《世界临床药物》2004年(25卷)年度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神农本草经》训诂史研究[D]. 杨舒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G公司抗抑郁药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翟孝天.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基于主题模型的科技政策量化分析与效果评价研究[D]. 匡奕臣. 厦门大学, 2019(07)
- [4]“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实施状况研究[D]. 黄梦月.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5]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及规制实施效果研究 ——以全国监测数据分析和山东省抽样研究为例[D]. 屈晓远. 山东大学, 2018(02)
- [6]我国医药行业市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 吴晓琼. 厦门大学, 2018(02)
- [7]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公共卫生建设研究[D]. 李春亭. 云南大学, 2018(09)
- [8]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D]. 徐晓丹. 厦门大学, 2018(06)
- [9]外来药物玛咖的英文数据库文献信息计量统计分析[J]. 王佳,张建军,费文婷,王子晨,王林元,黄永刚.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03)
- [10]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培育研究[D]. 孙新红. 山东大学, 2017(03)
标签: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论文; 世界临床药物论文; 神农本草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