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孙瀛洲与古陶瓷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杨兮[1](2021)在《耿宝昌先生与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征集事业》文中指出在故宫博物院众多老专家中,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古陶瓷研究泰斗,他就是耿宝昌先生(图一)。值先生百岁华诞,专书此文,谨表祝贺。1922年7月14日 (民国十一年闰五月二十日),耿宝昌先生生于北京,祖籍河北辛集市(原束鹿县)孟家庄。从1956年11月12日他到故宫博物院工作算起,至今已有六十五载。几十年来,他过眼古代各类器物数以万计,为故宫博物院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图二)。耿宝昌先生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古陶瓷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评审委员会委员,
王莉英[2](2021)在《古代陶瓷鉴定浅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初学古陶瓷鉴定时,从师孙赢洲,得老师之传授,学习过程中老师要求做到"三多"即"多看、多问、多比","三勤"即"勤学、勤记、勤问","三心"即"细心、信心、恒心"。追忆老师教诲的"三多、三勤、三心"的学习诀窍,做起来时曾经是那么的艰苦,但学习收益匪浅。下面对古陶瓷鉴定采用的两种方法做简要的论述:
刘城妍[3](2021)在《成化斗彩葡萄纹杯及其市场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成化时期斗彩的烧制成熟标志着我国彩瓷艺术迎来一个高峰。在前朝制瓷技术的支撑和成化帝对瓷器的重视与投入下,成化斗彩葡萄纹杯应运而生。文章通过景德镇珠山御窑遗址出土器物与博物馆馆藏器物的对比,并结合明代御用瓷器的生产和使用制度,探讨成化斗彩葡萄纹杯在器形、纹饰、寓意等方面所体现出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并进一步结合近年拍卖数据与相关研究趋势分析其市场概况。通过探究发现,成化斗彩葡萄纹杯站在特定的历史节点上,其与生俱来的"皇室血统"既是促使它在艺术特色上极具时代特征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它如今市场不够理想的因素之一。
余金保[4](2020)在《试论元代卵白釉瓷命名及其存在的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元代小足印花瓷器几种称谓的归纳总结与分析,尤其是结合各种提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可以揭示出各种命名方式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照顾到古陶瓷传统命名习惯,也需要符合现有陶瓷材料学相关专业知识,笔者认为将元代小足印花瓷器命名以"卵白釉瓷"是为恰当。与此同时,《景德镇陶录》中所提"枢府窑"概念并非蓝浦首创,应该是假于《宣德鼎彝谱》一书,其最初所指仅仅是元代小足印花瓷器中"枢府"款瓷,并不包括青花及加彩等瓷器。青白釉与卵白釉并不是"从属与包含"关系,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董泰[5](2020)在《40根金条只为买“酒杯” 3000件文物倾囊捐国家 收藏鉴定大家孙瀛洲:无关声名,但凭赤诚》文中提出故宫,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华,收藏于此的每件珍贵文物,都可以称为"国之瑰宝"。谈到为故宫捐献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收藏家,一位是捐书画的张伯驹,另一位则是捐瓷器的孙瀛洲。张伯驹无须多言,他不计代价保护文物的故事,早已为人们津津乐道,相比之下孙瀛洲却有些籍籍无名,这个文博"大家",着名的收藏家、陶瓷鉴定家,一生平淡,却一腔赤诚,以勤勉之身立世,以无言大爱为国,被誉为"一代宗师"。
杨梓丹[6](2020)在《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陶瓷器的整理与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对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馆藏陶瓷器(宋代——清代)的系统整理与初步研究。这些藏品,按照釉色品种,可分为低温铅釉陶器、单色釉瓷器、结晶釉瓷器、彩瓷等四大类三十三小类,明清彩瓷及宋代单色釉瓷器占大多数。通过与考古出土资料、可靠的博物馆藏品的比对,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在细致、规范描述每件藏品的特征的基础上,重新厘定了馆藏陶瓷器的器名、时代、品种、窑口(窑系)等。本文对馆藏陶瓷器原档案记录中的错误、疏漏之处进行了订正、补充,明确了原档案中的54件器物的具体窑口及27件器物的具体时代;甄别出民国后仿品16件;订正原档案中时代错误的器物80件。馆藏宋至清陶瓷器具有如下特色:从宋辽到明清各个时期均有,以明清彩瓷数量最多;釉色品种丰富,各个时代的主要窑场(窑系)均有一些代表性产品;代表陶瓷手工业生产最高成就的明清景德镇官窑产品占有一定比例,明以前的陶瓷器,均为民窑产品。
龙霄飞[7](2019)在《中国古陶瓷的鉴与赏》文中提出中国陶瓷享誉世界,无论是研究者、收藏者还是爱好者数量众多,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品中数量巨大的门类,历来受到重视。而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判断古陶瓷的真伪与年代,如何判定古陶瓷的雅俗与美丑。这些问题不仅是摆在博物馆等专业机构面前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对收藏家和爱好者提出的挑战。鉴,要从古陶瓷的造型、纹饰、胎质、釉彩、款识、工艺等几个主要方面展开;赏,则需把握制作是否精巧、造型是否讲究、装饰是否工细、整体是否体现时代审美。掌握"鉴",不能死学书本,要以理论指导实践;掌握"赏",更要加强历史、艺术、美学、工艺等各方面的修养和知识储备,不断提高对古陶瓷审美的认识。
北京市文物公司[8](2019)在《敦华斋》文中指出木帽架年代:民国尺寸:高28.8厘米介绍:商品为木质拼插而成,为旧时供使用者放置帽子。木漆彩花卉圆盘年代:民国晚期尺寸:直径14.2高3.3厘米介绍:商品为木胎彩绘上漆而成,图案绘花卉与寿桃。敦华斋位于琉璃厂东街66号。1920年,河北冀县人孙瀛洲先生在北京东四牌楼开设这家古玩店,曾经做过古玩礼品生意,又发展到以
刘瑞霞[9](2019)在《域外文化影响下的景德镇永宣官窑青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陶瓷文化不仅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也为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的青花瓷器正是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早在唐代后期,青花瓷就作为外销产品远销海外,成为中外陶瓷文化交流的媒介。尤其是景德镇永宣官窑青花,明显受到来自伊斯兰文化、蒙古草原文化为主的域外文化的影响,并且呈现出短暂的以外来文化装饰为主的现象。关于永宣青花瓷的研究非常多,多集中于永宣青花的特点、工艺、纹饰、款识等方面的研究,而将景德镇永宣时期的官窑青花瓷放在15世纪初期整个中外文化交融视域下进行研究的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从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等多角度分析探究了15世纪初期,由于经济、政治、文化、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景德镇永宣官窑青花瓷器在图案纹样、青花钴料、装饰布局、器物形制等方面呈现短暂的域外文化装饰特征。本文将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探究:第一,从经济、政治、文化、地理位置等方面分析景德镇永宣官窑青花受到域外文化影响的必然性。第二,通过对伊斯兰装饰纹样、蒙古装饰纹样的分析,发现景德镇永宣官窑青花在纹样装饰方面确实受到域外文化,尤其是伊斯兰纹样、蒙古纹样的影响,呈现出细腻繁复的装饰特征。第三,通过大量的实物图片来佐证景德镇永宣官窑青花在造型方面对于伊斯兰手工艺品和蒙古草原游牧民族生活器皿的借鉴与吸收。第四,通过分析明后期国内外兴起的仿制永宣青花之风和国外对永宣青花瓷的仿制与收藏,来进一步说明永宣青花瓷的价值和对后世的影响。为我们进一步了解永宣青花的装饰风格和审美内涵提供帮助,同时为现代青花在纹样装饰、器型设计、审美意蕴等方面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李洪源[10](2018)在《他们将私藏捐给国家》文中认为"涓滴之水,汇成大海",将私人收藏捐给公共博物馆,变为社会文化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据不完全统计,自1949年以来,全国各地博物馆接收的捐献文物达40余万件(套)。其中故宫博物院接收捐赠文物3万多件,捐献者超700人次。大量的捐献文物已成为博物馆藏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捐献者中,既有国家领导人、艺术家、科学家,也有爱国华侨、华人和国际友好人士,
二、孙瀛洲与古陶瓷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孙瀛洲与古陶瓷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2)古代陶瓷鉴定浅说(论文提纲范文)
传统鉴别法 |
1. 胎釉 |
2. 造型 |
3. 装饰 |
4. 工艺特征 |
5. 款识 |
(3)成化斗彩葡萄纹杯及其市场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成化斗彩 |
(一)斗彩之名 |
(二)工艺与特色 |
二、成化斗彩葡萄纹杯 |
(一)生产和使用 |
(二)艺术特色 |
1. 器型及款识。 |
2.纹饰及布局。 |
3.设色。 |
(三)葡萄纹寓意 |
三、市场概况 |
(一)现状分析 |
1. 上拍量和成交量小。 |
2. 成交价较高,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
3. 地域分布不均,大陆地区市场有待开拓。 |
4.2016年以前流拍率高,之后大幅度减小。 |
(二)展望未来 |
四、总结 |
(4)试论元代卵白釉瓷命名及其存在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已有元代卵白釉瓷命名方式 |
(一)以窑命名 |
(二)以釉色命名 |
(三)以某一自带特殊铭文瓷器命名 |
二各种命名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
(一)以某窑命名中存在的问题 |
(二)以釉色命名中存在的问题 |
(三)以某一自带特殊铭文瓷器命名中存在的问题 |
三相关问题的补充 |
(一)青白釉与卵白釉之间的关系 |
(二)类似卵白釉瓷风格青白釉瓷的出现究竟是偶然还是有意为之 |
四结语 |
(5)40根金条只为买“酒杯” 3000件文物倾囊捐国家 收藏鉴定大家孙瀛洲:无关声名,但凭赤诚(论文提纲范文)
14岁开启“北漂”生涯 |
绝世珍品无偿捐献国家 |
将知识无私倾囊相授 |
明清瓷器“排比研究第一人” |
(6)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陶瓷器的整理与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历史 |
1.2 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藏品 |
1.2.1 藏品的来源 |
1.2.2 藏品的数量和种类 |
1.2.3 藏品(陶瓷器之外)研究概况 |
1.3 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品中的陶瓷器 |
1.3.1 馆藏陶瓷器概况 |
1.3.2 馆藏陶瓷器研究概述 |
1.4 本文选题的范围、宗旨及研究思路 |
第2章 馆藏低温铅釉陶器 |
2.1 辽代低温铅釉陶器 |
2.1.1 黄釉陶器 |
2.1.2 绿釉陶器 |
2.1.3 三彩釉陶器 |
2.2 金代低温铅釉陶器 |
2.2.1 绿釉陶器 |
2.2.2 三彩陶器 |
2.3 元代低温铅釉陶器 |
2.4 明代低温铅釉陶器 |
2.5 清代铅釉陶器 |
第3章 馆藏单色釉瓷器 |
3.1 青瓷器 |
3.1.1 宋代青瓷 |
3.1.2 金代青瓷 |
3.1.3 元代青瓷 |
3.1.4 明代青瓷 |
3.1.5 清代青瓷 |
3.2 白瓷 |
3.2.1 宋代白瓷 |
3.2.2 辽代白瓷 |
3.2.3 金代白瓷 |
3.2.4 元代白瓷 |
3.2.5 明代白瓷 |
3.2.6 清代白瓷 |
3.3 青白瓷 |
3.3.1 宋代青白瓷 |
3.3.2 元代青白瓷 |
3.4 黑釉瓷器 |
3.4.1 宋代黑釉瓷器 |
3.4.2 金代黑釉瓷器 |
3.4.3 元代黑釉瓷器 |
3.4.4 明代黑釉瓷器 |
3.5 酱釉瓷器 |
3.5.1 宋代酱釉瓷器 |
3.5.2 元代酱釉瓷器 |
3.5.3 明代酱釉瓷器 |
3.5.4 清代酱釉瓷器 |
3.6 黄釉瓷器 |
3.6.1 明代黄釉瓷器 |
3.6.2 清代黄釉瓷器 |
3.7 蓝釉瓷器 |
3.7.1 明代蓝釉瓷器 |
3.7.2 清代蓝釉瓷器 |
3.8 红釉瓷器 |
3.9 孔雀蓝釉瓷器 |
3.9.1 元代孔雀蓝釉瓷器 |
3.9.2 清代孔雀蓝釉瓷器 |
3.10 茄皮紫釉瓷器 |
3.11 松石绿釉瓷器 |
3.12 茶叶末釉瓷器 |
3.13 卵白釉瓷器 |
3.14 仿木纹釉瓷器 |
3.15 钧釉瓷器 |
3.15.1 元代钧釉瓷器 |
3.15.2 清代钧釉瓷器 |
3.16 纹片釉瓷器 |
3.16.1 明代纹片釉瓷器 |
3.16.2 清代纹片釉瓷器 |
第4章 馆藏彩瓷 |
4.1 白地黑(褐)花瓷器 |
4.1.1 金代白地黑(褐)花瓷器 |
4.1.2 元代白地黑(褐)花瓷器 |
4.1.3 明代白地黑(褐)花瓷器 |
4.2 五彩瓷器 |
4.2.1 明代五彩瓷器 |
4.2.2 清代五彩瓷器 |
4.3 斗彩瓷器 |
4.3.1 清代斗彩瓷器 |
4.4 青花釉里红瓷器 |
4.4.1 清代青花釉里红瓷器 |
4.5 釉里红瓷器 |
4.5.1 明代釉里红瓷器 |
4.5.2 清代釉里红瓷器 |
4.6 青花瓷器 |
4.6.1 明代青花瓷器 |
4.6.2 清代青花瓷器 |
4.7 粉彩瓷器 |
4.8 白釉矾红彩瓷器 |
4.9 青花矾红彩瓷器 |
4.10 黄地绿彩瓷器 |
4.10.1 明代黄地绿彩瓷器 |
4.10.2 清代黄地绿彩瓷器 |
4.11 白釉绿彩瓷器 |
4.12 孔雀蓝釉黑花 |
第5章 馆藏窑变釉瓷器 |
5.1 兔毫、油滴釉瓷器 |
5.1.1 兔毫釉 |
5.1.2 油滴釉 |
第6章 馆藏瓷器的综合分析与讨论 |
6.1 馆藏陶瓷器品种、时代、窑口的重新厘定 |
6.2 馆藏陶瓷器主要品种的时代与窑口 |
6.2.1 低温铅釉陶器的时代与窑口 |
6.2.2 馆藏单色釉瓷器的时代与窑口 |
6.2.3 馆藏彩瓷的时代与窑口 |
第7章 结语 |
插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古陶瓷的鉴与赏(论文提纲范文)
一、鉴——真伪与时代判定是基础 |
1. 造型 |
2. 纹饰 |
3. 胎釉 |
4. 款识 |
5. 工艺 |
二、赏——雅俗、美丑是认知的关键 |
(9)域外文化影响下的景德镇永宣官窑青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概念的界定 |
1.3.1 伊斯兰文化 |
1.3.2 蒙古草原文化 |
1.3.3 永宣青花瓷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景德镇永宣青花瓷兴起的原因 |
2.1 经济因素对景德镇官窑青花发展的影响 |
2.2 政治因素对景德镇官窑青花发展的影响 |
2.3 文化因素对景德镇官窑青花发展的影响 |
2.4 地理因素对景德镇官窑青花发展的影响 |
3 域外文化影响下景德镇永宣官窑青花的纹饰特点 |
3.1 伊斯兰文化对永宣青花纹样装饰的影响 |
3.1.1 植物纹装饰图案 |
3.1.2 几何纹装饰图案 |
3.1.3 文字艺术装饰图案 |
3.2 蒙古草原文化对永宣青花纹饰的影响 |
3.2.1 蒙古纹饰的特点 |
3.2.2 永宣青花瓷上的蒙古装饰纹样 |
4 域外文化影响下景德镇永宣官窑青花的造型特点 |
4.1 伊斯兰文化对永宣青花器型的影响 |
4.1.1 传统青花器皿形制 |
4.1.2 中伊文化碰撞下的新器型 |
4.1.3 伊斯兰手工艺品对永宣青花器型的影响 |
4.2 蒙古草原文化对永宣青花造型的影响 |
4.2.1 游牧民族生产方式造就的生活器皿 |
4.2.2 蒙古族生活器皿对永宣青花器型的影响 |
5 域外文化影响下景德镇永宣官窑青花风格特点 |
5.1 细腻繁复的纹样装饰 |
5.2 凝重明艳的苏麻离青 |
5.3 灵活多变的装饰布局 |
5.4 品类繁多的器物形制 |
6 景德镇永宣官窑青花的价值 |
6.1 永宣官窑青花对国外青花制作的影响 |
6.2 永宣官窑青花对明以后青花发展的影响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他们将私藏捐给国家(论文提纲范文)
孙瀛洲:为文物而生 |
商承祚:“独乐莫如众乐” |
傅增湘:堪称一代宗主 |
周叔弢:唯留书香沁后人 |
杨铨:赤子之心 |
胡惠春:暂得之乐永恒存 |
四、孙瀛洲与古陶瓷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耿宝昌先生与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征集事业[J]. 杨兮. 文物天地, 2021(12)
- [2]古代陶瓷鉴定浅说[J]. 王莉英. 收藏家, 2021(10)
- [3]成化斗彩葡萄纹杯及其市场探究[J]. 刘城妍. 民族艺林, 2021(02)
- [4]试论元代卵白釉瓷命名及其存在的问题[J]. 余金保. 中原文物, 2020(06)
- [5]40根金条只为买“酒杯” 3000件文物倾囊捐国家 收藏鉴定大家孙瀛洲:无关声名,但凭赤诚[J]. 董泰. 国家人文历史, 2020(12)
- [6]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陶瓷器的整理与初步研究[D]. 杨梓丹. 吉林大学, 2020(08)
- [7]中国古陶瓷的鉴与赏[J]. 龙霄飞. 中国艺术, 2019(06)
- [8]敦华斋[J]. 北京市文物公司. 收藏家, 2019(09)
- [9]域外文化影响下的景德镇永宣官窑青花研究[D]. 刘瑞霞.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9(03)
- [10]他们将私藏捐给国家[J]. 李洪源. 文史春秋,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