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乌兰布和沙区紫花苜蓿生长发育模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成瑾[1](2020)在《腾格里沙漠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及生防木霉抑菌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作为一种重要的真菌资源,在沙地土壤结构形成、微生物区系平衡、促进植物生长和有益微生物资源利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关于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以及沙生环境生防木霉资源的利用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针对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研究与利用的薄弱现状,运用随机调查和定点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采用真菌分类学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宁夏境内腾格里沙漠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变化进行了研究;从固沙植物根际土壤中进行木霉菌分离、筛选、鉴定和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立枯丝核菌拮抗机制解析;并研究了生防木霉菌对马铃薯黑痣病防治效果及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旨在揭示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变化规律,明确生防木霉菌对马铃薯黑痣病抑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对我国西部沙漠生态治理与修复,以及开发应用极端生境有益真菌资源具有重要意义。1.固沙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采用随机和定点取样方法,对不同植被、时间以及生境下固沙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腾格里沙漠地区52种固沙植物中,根际土壤真菌数量在6.38×103232.28×103 CFU·g-1之间,真菌种类在29属之间,其中骆驼蓬(Peganum harmala)真菌数量和种类相对最多,而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相对最少;共分离得到真菌3176株,分属于25属,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镰刀菌属(Fusarium)和曲霉属(Aspergillus)是固沙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的优势种群;真菌数量和种类在夏季出现一个高峰;真菌数量由2013年到2016年增加了15.86%,而真菌种类无变化;土壤真菌数量以草原区最多,沙漠区最少;真菌种类以沙漠区最多,封育区最少;木霉属(Trichoderma)为沙漠区优势属,青霉属为半荒漠区和草原区优势属,青霉属和丛梗孢属(Monilia)为封育区优势属。2.固沙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群落多样性利用土壤真菌数量和种类调查数据,对固沙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群落多样性、生态分布及其与土壤性状相关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季真菌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最高,均匀度最低;而秋季真菌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最低,均匀度最高;2013年度真菌多样性各项指数均高于2016年度;沙漠区真菌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丰富度均最高,分别为2.2390、0.8938和3.0191,而草原区最低,分别为1.6507、0.7184和2.1729;4个生境真菌种群相似性为中等不相似,半荒漠区与封育区相似性最高,草原区与沙漠区相似性最低;青霉属、曲霉属、镰刀菌属、茎点霉属(Phoma)和毛霉属(Mucor)属于4个生境中生态位较宽的广布属;氮含量和钾含量是影响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群落变化的最主要土壤性状。3.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分析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生境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结果表明,4种生境共获得有效序列2,212,338个,聚类成4043种OTUs,共鉴定出14门44纲108目231科442属471种真菌;子囊菌门为各生境土壤真菌最优势门,镰刀菌属为最优势属;各生境土壤真菌功能型以腐生营养型相对丰度最高,功能群以植物病原菌相对丰度最高;草原区物种指数、菌群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最高,分别为1057、1423.84和6.12,而沙漠区均最低,分别为657.33、884.57和4.46;各生境间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具有显着差异(P<0.01),其中沙漠区与封育区间差异极显着(P<0.001);有机质、全量氮、全量磷、速效氮和速效钾是影响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土壤性状;有机质、全量氮和速效氮对各生境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反映更敏感。4.固沙植物根际土壤拮抗木霉菌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采用平板对峙法、对扣培养法以及圆盘滤膜法从固沙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木霉菌M-33,对其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法和孢子计数法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木霉菌M-33被鉴定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其发酵粗提液、挥发性代谢物以及非挥发性代谢物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抑制率分别为74.51%、58.43%和92.75%;哈茨木霉M-33对营养物质需求低、环境适应性强。5.哈茨木霉M-33对立枯丝核菌拮抗作用机制解析通过显微观察和酶活测定解析了哈茨木霉M-33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哈茨木霉M-33与立枯丝核菌未接触前,可在培养基上快速生长,占据营养空间;当两菌接触后,发生附着和缠绕现象,哈茨木霉M-33产生的分泌物可使立枯丝核菌菌丝细胞壁断裂、溶解,进而哈茨木霉M-33菌丝和分生孢子侵入立枯丝核菌菌丝和菌核内部定殖;立枯丝核菌诱导哈茨木霉M-33产生酶活变化,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在处理后第5 d活性最强,分别为7.31 U·(min·mL)-1和1.63U·(min·mL)-1,而中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在处理后第6 d活性最强,分别为0.155U·(min·mL)-1和0.899 U·(min·mL)-1;几丁质酶在哈茨木霉M-33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中起着关键作用。6.哈茨木霉M-33对马铃薯黑痣病(Potato black scurf)防治效果及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运用平板涂布法筛选出适合哈茨木霉M-33生长的秸秆添加物和最适接种量,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哈茨木霉M-33协同小麦秸秆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效果和对马铃薯植株生长的影响,基于稀释平板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协同处理对马铃薯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哈茨木霉M-33最适秸秆添加物为小麦秸秆,最佳接种量为1×108个·mL-1。盆栽试验表明,哈茨木霉M-33与小麦秸秆协同处理马铃薯出苗率为100%,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效高达70.26%,马铃薯株高、茎粗和分枝数分别为43 cm、0.82 cm和3.89,均明显高于对照(P<0.05);协同处理后可降低马铃薯根际土壤真菌数量,提高细菌、放线菌和木霉菌数量;协同处理对真菌群落多样性、群落结构组成影响较大,对细菌群落多样性、群落结构组成影响较小;协同处理能够促进马铃薯根际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聚集。田间试验验证了协同处理对马铃薯黑痣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能促进马铃薯生长,提高马铃薯产量;在马铃薯整个生育期中,协同处理后木霉属真菌相对丰度上升,在马铃薯成株期达到高峰,而马铃薯致病菌相对丰度下降。
王祯仪[2](2020)在《人工调控大白刺构型及其防风固沙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荒漠化是全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植被建设是遏制土地荒漠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可用水资源短缺是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的限制性因子。为了提高荒漠地区植被建设的林草成活率和保存率,并解决沙区植被建设和可用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本文通过影响植株内源激素,增加灌丛根茎比,减弱植被蒸腾损失,促进地上部分的保水力,实现人工调控荒漠灌丛构型,改变植物空间形态,从根本上提高植物对水分的利用率,进而提高沙区植被盖度和防风固沙效果。针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药液浓度、施药频次及作用时间展开全面研究,通过测定大白刺的形态、生理生化、营养物质、根系及残留等指标,培育出矮壮、分蘖多、根系发达的植株,并筛选出改善大白刺构型的最佳施用方法,这不仅为降低施用量和提高药剂的利用效率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抗逆苗木的定向培育提供技术支撑。为了继续探明人工调控后不同大白刺构型的固沙机制和抗风蚀效应,基于室内风洞模拟,对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后大白刺的防风固沙效果展开研究,为干旱区风沙危害防治和防风固沙林设计提供参考,并为人工调控大白刺理想构型标准参数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以下为主要研究结论:(1)该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仅能够降低植株的株高、冠长、叶长、叶宽、地上鲜重及干重,而且能促进基径、冠幅、叶片数、叶厚、根长、根系平均直径、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系分支强度、根尖数、根鲜重及干重。但是高施药频次(4次)会使促进作用减弱。低于0.1mm径级的根系对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反应最强烈。交叉数的变化幅度较分叉数相对平缓。通过利用隶属函数法和TOPSIS法对不同施药频次间植物生长状况的综合评判结果中得知,当施药频次为一次或两次时,宜采用较高浓度750mg/L施药;当施药频次为3次时,宜选用600mg/L的施药浓度;当施药频次为4次时,宜施用较低浓度300mg/L施药。(2)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株生理生化特性具有促进作用,但高浓度会减弱其促进作用,且各试验小区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除了试验一区蒸腾速率外)。当施药频次仅为1次时,蒸腾速率的最佳施药浓度为900mg/L,但是其它生理生化指标的处理浓度都不宜超过750mg/L。7月和8月的植物光合特性指标均高于9月,且8月的光合特性指标均达到峰值。综合评判结果显示,当施药频次为1次时,宜采用较高浓度750mg/L;当施药频次为2次或3次时,宜选用600mg/L的施药浓度;当施药频次为4次时,宜采用较低浓度450mg/L。(3)除试验四区外,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它试验小区内的植物全氮、全磷及全钾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不同施药频次间的养分回收效率表明,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各养分回收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随着施药浓度的上升,养分回收效率会出现一定的负值,且高施药频次(4次)会降低植物养分的回收效率,同时各试验小区对照组的养分回收效率均为负值。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对于植物养分而言,当施药频次为1次或2次时,宜选用600mg/L的浓度处理;当施药频次为3次时,宜选用较高浓度750mg/L处理;当施药频次为4次时,宜采用较低浓度450mg/L处理。(4)植物中的残留浓度(量)远高于土壤,且施药浓度与土壤和植物中的残留浓度呈正比关系,即施药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和植物中的残留浓度越高。随着施用时间的增加,各试验小区内土壤和植物中残留浓度逐渐下降,且原始附着量与施药浓度呈正比,即施药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原始残留浓度(原始附着量)就越高。高施药频次和高浓度条件下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完全降解的时间会滞后。由此证明该上述施用方法(高施药频次和浓度)的可行性和安全性。(5)纺锤形大白刺对风速的减弱效果最佳,且行距越大其效果越稳定,而半球形和扫帚形的作用效果相差不多。大白刺对风速的有效减弱高度在0.2cm~14cm内,且对风速的有效减弱距离主要集中在第一排前侧0.5H至最后一排后侧-0.5H处。不同大白刺构型对风速的减弱强度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增大。风速和行距对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度参数影响较小。不同集沙仪高度下各大白刺构型的粒级百分含量主要集中在粒径为500μm~250μm范围内的中砂,其次是250μm~100μm粒径范围内的细砂,黏粒含量最少。各大白刺构型的集沙量随着风速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不同风速下17.5cm ×17.5cm行距内纺锤形大白刺和17.5cm × 26.25cm行距内扫帚形大白刺的阻沙效果最好。8m/s风速下扫帚形大白刺的阻沙效果优于纺锤形和半球形;而12m/s和16m/s风速下17.5cm×35cm行距内不同大白刺构型间阻沙效果差异较小。
刘瑞[3](2020)在《基于ACPS的宁夏引黄灌区紫花苜蓿水氮精准调控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西部农业结构调整,在复杂物理环境下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气候、紫花苜蓿和环境资源的协同调控管理至关重要。现有研究侧重于物物相联的物理环境构建,在精准调控中对作物生长动态及其与物理环境的反馈关注度不够,从而影响了调控策略的精准性。农业信息物理系统(agriculture cyber-physical systems,ACPS)是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在农业中的应用,它可通过建模刻画物理世界,并通过物理环境与计算环境间的深度交互和融合来提高农业系统的调控能力.紫花苜蓿的生长过程是一个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生物过程,土壤水氮变化是一个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物理过程,水氮调控策略借助计算机技术完成,是一个离散的计算过程,计算过程与生物物理过程通过持续交互来提高紫花苜蓿水氮调控的精准性。因此,紫花苜蓿水氮精准调控符合ACPS信息与物理交互的典型特征。ACPS信息与物理融合的思想为解决紫花苜蓿水氮精准调控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对宁夏引黄灌区农业生产资源有效分配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ACPS的紫花苜蓿水氮精准调控是一个物理与计算深度融合的智能体,调控中如何获取不同灌溉方式下和不同水氮条件下的紫花苜蓿生长动态,如何在ACPS中构建紫花苜蓿生长模型,设计水氮调控算法以实现与生物物理过程的交互和融合,以及如何构建ACPS精准调控信息平台以实现策略动态制定和预测是需要研究的三个主要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目前紫花苜蓿生长模型和ACPS基础理论及运行方式,采用建模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针对这三个问题,深入研究了基于ACPS的紫花苜蓿水氮精准调控方面的关键技术。主要结论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水氮因子的紫花苜蓿生长模拟模型(alfalfa growth simulation model based on water and nitrogen factors,ALFSIM-WN),分别构建作物动态模拟子模型、水分平衡模拟子模型和氮素平衡模拟子模型,可对紫花苜蓿的产量进行模拟和估算。2016-2017年在宁夏引黄灌区的田间物理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模拟的紫花苜蓿生长期与当地以饲草为收割目的的生长期基本相符,叶面积指数、土壤水分动态和产量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在2.3%~17.6%、2.3%~17.6%和 1.7%~16.2%间,均方根误差分别在 0.09~0.44、0.009~0.039 cm3/cm3 和 0.3~2.3 t/hm2间,说明ALFSIM-WN模型在宁夏引黄灌区模拟精准度较高,适用性良好。(2)基于ACPS体系结构,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ACPS的精准饲草调控架构(precision regulation architecture of forage based on ACPS,PRACPS),分析了物理空间、网络空间、信息空间、管理者和评价体系间的交互关系。然后,基于PRACPS架构,将紫花苜蓿生长模型(ALFSIM-WN)构建到ACPS中,提出了一种基于ACPS的紫花苜蓿水氮精准调控模型(precision regulation model of water and nitrogen for alfalfa based on ACPS,PRACPS-ALFA),分别构建了生物物理模型、计算模型和信息物理交互模型。在计算模型中综合考虑了紫花苜蓿所处物理环境因素和未来天气预测服务,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的多因子水氮精准调控算法(multi-factor water and nitrogen precision regul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predictive,MWFAP),可根据不同外部物理环境及未来天气制定紫花苜蓿水氮精准调控策略并对紫花苜蓿产量进行估算。2018年连续4茬的田间物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不同水氮调控策略下土壤水分动态和产量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在5.9%~12.8%、1.2%~8.7%间,均方根误差分别在 0.018~0.037cm3/cm3、61.2~639.3 kg/hm2间。说明PRACPS-ALFA模型在宁夏引黄灌区的适用性和准确性良好,可以较好地实现复杂物理环境下紫花苜蓿的水氮精准调控。(3)以PRACPS-ALFA模型为基础,采用树形分层结构设计方法,基于Ptolemy工具搭建了集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于一体的ACPS紫花苜蓿精准调控信息平台。通过该信息平台预测并制定了 2019试验区灌溉制度及紫花苜蓿产量,对比分析宁夏引黄灌区田间实际定额灌溉制度。结果表明,该信息平台能灵活且精准地根据紫花苜蓿生长动态、外部物理环境变化和未来降雨量对西部地区紫花苜蓿生长期内灌溉量进行精准调控和预测,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漫灌方式下节水44%,地下滴灌方式下节水8%。本文建立的基于ACPS的紫花苜蓿水氮精准调控模型较好的实现了在不同气象条件下、不同灌溉方式下紫花苜蓿的水氮精准调控,田间试验验证该模型在宁夏引黄灌区的适用效果良好。此外,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通过对物理环境参数及算法调整可实现不同地区不同生产需求下的紫花苜蓿水氮调控策略制定,为西部地区紫花苜蓿精准调控管理及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齐凯[4](2019)在《乌兰布和沙漠典型植物群落的根系分布特征》文中认为根系是植物获取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为了研究乌兰布和沙漠植物根系对环境的适应对策,本文选择了3种典型群落——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群落、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群落、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群落作为实验材料,研究植物的根系分布特征,主要内容包括:(1)沙冬青群落内不同生活型植物的根系分布情况;(2)黑沙蒿在不同生境的根系分布情况;(3)不同林龄梭梭的根系分布情况。研究方法采取全挖法,每10 cm一层,按径级分粗根(直径d≥5 mm)、中根(5 mm>d≥1mm)和细根(d<1 mm)三类,分别测量根系干重和长度。结果表明:(1)沙冬青群落内7种植物的根系可以分为4类。其中,灌木沙冬青根系最深,主要分布在120 cm以内。2种半灌木旱蒿(Artemisia xerophytica)和黑沙蒿根系较深,分别主要分布在80 cm和70 cm。多年生草本植物内蒙古棘豆(Oxytropis neimonggolica)根系深,主要分布在50 cm以内。2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蒙疆苓菊(Jurinea mongolica)、蒙古韭(Allium mongolicum)和一年生草本植物蒙古虫实(Corispermum mongolicum)根系较浅,分别主要分布在30 cm、20 cm和10 cm以内。根系最大深度排序为:沙冬青(160cm)>旱蒿(130 cm)>黑沙蒿(100 cm)>内蒙古棘豆(80 cm)>蒙疆苓菊(30 cm)>蒙古韭(20 cm)和蒙古虫实(20 cm)。(2)在黑沙蒿群落中,黑沙蒿的单株平均总根重主要分布在0-100 cm。其中,单株平均粗根、中根和细根的重量分别主要分布在0-120 cm、0-100 cm和0-50 cm;粗根、中根和细根的长度主要分布在0-60 cm、0-40 cm和0-50 cm。在沙冬青群落中,黑沙蒿的单株平均总根重主要分布在0-50 cm。其中,单株平均粗根、中根和细根的重量分别主要分布在0-50 cm、0-70 cm和0-50 cm。粗根、中根和细根的长度都主要分布在0-30cm。对于生长在两种生境的黑沙蒿,其中作为伴生种生长在沙冬青群落,虽然根系垂直分布在土壤100 cm小于黑沙蒿群落的220 cm,但对于地下生物量的投入比重高于黑沙蒿群落的地下生物量投入比重。(3)两种林龄梭梭的根系生物量都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而减少。5 a梭梭单株根系均重1045.25 g,主要分布在0-50 cm。其中,单株平均粗根、中根和细根的重量分别是912.27g、117.92 g和15.06 g,分别主要分布在0-50 cm、0-80 cm和0-90 cm;粗根、中根和细根的长度主要分布在0-110 cm、0-110 cm和0-60 cm。37 a梭梭单株根系均重671.57 g,主要分布在0-100 cm。其中,单株平均粗根、中根和细根的重量分别是603.28 g、83.91g和13.52 g,分别主要分布在0-110 cm、0-90 cm和0-150 cm;粗根、中根和细根的长度主要分布在0-180 cm、0-160 cm和0-130 cm。虽然37 a梭梭根系总生物量以及根系长度低于5 a梭梭,但是对根系的投入比重要大于5 a梭梭,尤其细根长度比5 a梭梭要长1/3。因此,乌兰布和沙漠的几种典型群落的植物通过根系形态变化适应环境。其中,沙冬青群落的7种植物通过根系分布的空间差异利用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从而促进物种共存,提高了群落的植物多样性。黑沙蒿根系生长的可塑性能够适应乌兰布和沙漠的生境异质性。梭梭会随着林龄的增加,加深根系的伸长,并且增加细根比重,从而获取更深层的水分,维持自身生长。
张景波[5](2019)在《典型荒漠植物白刺和油蒿对模拟增雨的适应性研究》文中认为为探讨在未来降水增加情境下,我国干旱区荒漠植物对降雨格局变化的适应机制。本文以乌兰布和荒漠植物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和油蒿(Artemisia ordosica)为研究对象,在生长季自然降水的基础上,设置0%、25%、50%、75%、100%五个模拟增雨梯度,进行长期人工模拟增雨试验,主要研究分析了白刺和油蒿的种子性状及萌发特性、幼苗生长特性、化学计量特征、叶性状及光合生理动态变化和空间格局等对不同增雨梯度的响应,揭示了荒漠植物对降水格局变化的适应策略。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连续8a模拟增雨的白刺和油蒿种子性状分析表明,白刺种子长度、宽度、体积、表面积、长宽比、千粒重等表型性状指标与增雨量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P<0.01),变异系数为5.65-20.39%。随着降水量增加,白刺种子向小粒、圆形演变,种子蜂窝状孔穴数量、面积逐渐减少,种皮厚度增厚,沟状凹槽缩短。白刺种子形态的变异导致种胚吸水膨胀和胚根突破种皮困难,显着降低了种子发芽率、萌发启动时间、萌发速度和幼苗长势。油蒿种子表型性状随着降水量增加,呈先促进后抑制的变异趋势,在50%增雨时达到最大值,瘦果粘液溶出量最多,种子形状由倒卵形向卵圆形再到倒卵形演变。25%和50%增雨能够提高油蒿种子发芽率,且种子萌发速度快、幼苗长势好、瘦果粘液粘沙量最大,对其有性繁殖最有利。(2)采用不同增雨处理种子繁育幼苗研究表明,增雨对白刺幼苗地上部分促进作用显着,构件生物量、根系各参数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曲线式变化,在50%和75%增雨时达到最大值,100%增雨时显着下降,促进效应存在明显阈值。降雨量增加显着降低了白刺幼苗的根冠比,改变生物量分配模式是其适应水分增加的重要策略。油蒿地上部分生长量、构件生物量、根系各参数均随增雨量增加而显着增长,在100%增雨下达到最大值,各处理之间根冠比没有显着差异,更多地体现出“协同生长”效应。说明增雨导致的种子变异对幼苗萌发阶段影响较大,而幼苗生长状况则取决于生境因素。(3)对不同增雨处理幼苗化学计量特征研究显示,白刺根的N、P含量高于茎和叶,油蒿叶的N、P含量高于茎和根,白刺和油蒿茎的C含量均高于叶和根,说明白刺和油蒿C、N、P元素在体内的分配格局并不相同。白刺茎、叶、根N:P较为恒定,比值均大于16,表明白刺植株在增雨的环境下相对生长率较低,且受P元素限制明显。而油蒿N:P与增雨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相对生长率越来越大;茎、根N:P均小于14,受N元素限制明显;叶N:P在14-16之间,N、P元素都不缺乏。(4)白刺叶绿素初始荧光Fo在7-9月呈显着增加趋势,说明降水量减少形成的水分胁迫对PSⅡ反应中心产生伤害或部分失活从而引起Fo的增加。油蒿Fo和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在生长期保持相对稳定,说明油蒿叶片PSII未受到不可逆损伤,且保持较好的反应活性,通过适应性调节实现对环境的适应。另外,白刺7-9月比叶面积SLA无显着性差异,油蒿SLA在降雨相对集中的7-8月较高,9月份显着降低。说明油蒿可通过改变叶片表型性状调控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与利用速率,从而表现出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5)随着增雨量的增加,白刺灌丛聚集强度逐渐下降,相对平均空间距离增加了76%,团簇作用逐渐减弱,呈自疏现象向外扩展。油蒿种群随机分布尺度逐渐增大,从未增雨时白刺灌丛内无油蒿分布,至100%增雨时分布62株,表现为随增雨梯度的增加逐步侵入白刺灌丛形成正关联,相对平均空间距离逐级递减直至小于白刺0.32m,从而实现油蒿种群的对外拓展。经实地验证,白刺和油蒿人工模拟增雨实验结果与自然降水梯度下的空间格局演进过程相一致,证实了采用人工模拟增雨进行白刺和油蒿空间格局研究具有科学实践意义。本文通过人工模拟增雨研究降水变化对荒漠植物的影响,较为系统地解释了白刺和油蒿对模拟增雨的响应过程,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荒漠生态系统维持与演变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田德龙,李熙婷,郭克贞,徐冰,鹿海员[6](2015)在《河套灌区地下滴灌对紫花苜蓿生长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了不同水分、滴灌带埋深情况下,河套灌区乌兰布和灌域紫花苜蓿生长特性。结果表明:滴灌带埋深、灌水量对株高及干物质影响差异显着顺序为第3茬>第2茬>第1茬;滴灌带埋深、灌水量对紫花苜蓿粗纤维累积变化影响不显着,对返青期粗脂肪累积变化影响较大,分枝期的灰分含量与埋设深度和灌水量均呈正相关,滴灌带埋深10cm、灌水量337mm有利于植株氮含量后期的累积;由综合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2个重要指标可知滴灌带埋设深度为10cm、灌水量337mm处理更有利于紫花苜蓿的节水增产。该研究将普通滴灌带使用寿命延长12a,从而降低了成本投入。
高伟[7](2014)在《统一模式下苜蓿地上与地下部功能—结构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苜蓿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优质牧草,不仅草质优良,而且具有改良土壤和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作用。在实现苜蓿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过程中,对苜蓿生长发育规律和其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基于植物功能-结构模型中功能与结构互反馈的机理,构建了紫花苜蓿地上地下一体化的功能-结构模型。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构建统一模式下紫花苜蓿地上与地下部功能-结构模型:通过地上地下分枝特征,划分基本生长单元,建立苜蓿拓扑结构模型;采用负指数函数描述苜蓿同化器官对到达冠层的光合有效辐射的响应,利用高斯积分法计算每日的平均光合速率,结合同化器官几何特征建立光合生产模型;基于库-源理论,以库强和扩展率的乘积作权重对地上地下生物量统一分配;通过植物异速生长规律计算植物的空间几何结构。2.模型参数化和实现:研究观测苜蓿地上分枝动态与积温关系,并应用于根系,实现拓扑结构模型的参数化;通过田间测定和计算机反求,参数化苜蓿光合生产模型;分析地上和地下部分各类器官生物量随积温的变化,提取生物量分配相关参数;通过叶面积、茎节体积、根长和干物质量之间的关系,完成空间几何结构的参数化;最后,通过VBA和VC++编程,实现对苜蓿地上地下生长过程的模拟。3.采用盆栽试验对构建的苜蓿生长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值和实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模型能很好的描述紫花苜蓿的地上部分和根系的生长过程。
张明艳,李红岭,高晓阳,杨占峰,毛红玉,杨倩,孔彦龙[8](2013)在《紫花苜蓿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变化动态及模拟模型》文中研究说明苜蓿的株高和叶面积是反映其产量高低的特征量。为推进虚拟草业的牧草模型技术发展,文中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分别以播后天数和有效积温为自变量,通过对苜蓿的株高和叶片的生长数据进行定量分析,采用logistic函数对二者的变化动态进行建模,并对模型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了全面的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误差小,能够较好的反映常规栽培条件下苜蓿株高和叶片的生长发育状况。
宋国慧[9](2012)在《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及植被生态演替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水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降水稀少的干旱荒漠区,是维系荒漠区天然植被生态平衡的重要部分。因而,深入探讨地下水生态系统变化与天然植被生态演替之间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干旱荒漠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自然环境条件恶劣,植被生态环境退化,土地沙漠化加剧。究其原因,除了地质构造变动、全球气候条件变化外,与地下水系统变化密切相关。例如我国西北的干旱荒漠区,从地理空间格局看,具有山地和盆地相间分布的特殊地理空间格局。其中,大型内流盆地主要包括甘肃河西走廊、新疆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青海的柴达木盆地以及吉兰泰—河套盆地等。由于气候极端干旱,盆地内呈现出典型的荒漠景观,然而盆地周边都有高山峻岭分布,如着名的祁连山、天山、昆仑山、贺兰山、阴山等,这些山脉在区域上成为干旱地区大气中水分凝聚中心,降水量相对较大,为风沙覆盖的山前洪积平原和湖积盆地地下水提供了重来的补给来源。所以说,在沙漠湖盆区,尽管生态环境恶劣,但是在地下水浅埋的风沙覆盖盐湖附近仍然生长着许多天然植被,它们对于维护该地区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沙漠湖盆区为研究对象,依托SEE生态协会资助项目:“乌兰布和沙漠地下水资源及其生态效应研究”,以乌兰布和沙漠覆盖的吉兰泰湖盆地区为例,综合运用理论分析、野外调查、室内试验的方法,通过对研究区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开展了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及植被生态演替机制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1作者重新界定了地下水生态系统定义,认为地下水生态系统,是指地下水系统及与地下水有依赖关系的生态系统,包括地下水系统及地下水生植物系统。地下水系统主要包括地下水流系统、地下水结构系统以及地下水系统生物。地下水生植物系统是指直接或者间接依赖地下水生存的植物系统。2研究了在地下水位上升和下降条件下,地下水系统对沙漠植被生态系统的制约作用和沙漠植被生态系统对地下水系统变化的适应机制。3从水分垂直循环角度分析了地下水、毛细带水与土壤水转化关系及沙漠凝结水与地下水的联系及生态意义,认为在沙漠覆盖湖盆区地下水较为丰富,水位埋深浅,风沙土毛细作用强烈,潜水面之上普遍存在着毛细水带。毛细带水与大气水、植物水、土壤水和地下水一起构成沙漠湖盆区独特的沙漠水文生态系统,并在其中起着联结纽带作用,是干旱区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地下水系统动态、毛细水上升特性等决定了西北沙漠湖盆区土壤水分补给状况,进而控制沙漠植被种群的分布格局,影响着所存在植被的稳定性及演替趋势。而温度场的动态是影响潜水、毛细水、土壤水分转化的关键因素。4明确了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水位的概念,认为生态水位是指能够满足生态环境的要求、不致发生植被退化、土地沙漠化、土地盐渍化问题,能维持非地带性自然植被生长所需水分的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它是满足植物生态环境需要,受土壤毛细性质影响,具有时间、空间动态变化规律的一个区间。提出了适合于地下水生植物的最佳地下水生态环境的地下水位埋深。即:最佳地下水埋深=根系深度+毛细上升高度。5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是植被衰退的主要原因。盆地潜水除了蒸发排泄外,吉兰泰镇工业、生活用水井的地下水开采,查哈尔滩农业灌溉井的地下水开采成为主要人工排泄方式。在乌兰布和沙漠吉兰泰盆地地下水系统中,由盆地边缘到湖盆内部潜水埋深逐渐变浅,变化范围为0.23-9.47m。从1984年到2010年,研究区内查哈尔滩绿洲灌区农业用水量持续增加,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潜水位总共下降了6m到10m,平均每年下降0.27m到0.45m,承压水位年均降幅为0.20m,年变幅为1.50m-2.75m,吉兰泰盐湖以北现在水位已经下降到10-15m,自流泉消失,地下水生植被衰亡。6毛细水上升特性具有植被生态学意义。在植物生长阶段,如果植物根系能够探及毛细水带,则植物生长就能免受水分胁迫。地下水位下降,毛细带降低,植被获取水分减少,会导致水分胁迫。在研究区,风砂土下覆湖相红粘土毛细上升高度为3.1-4.2m。风沙土毛细上升理论最大高度为0.63-1.66m。7在乌兰布和沙漠吉兰泰湖盆区,天然植被群落可归纳为梭梭林、沙冬青灌丛、白刺灌丛、柠条灌丛、盐爪爪灌丛、红砂—珍珠灌丛和沙蒿灌丛等7种类型。典型依赖地下水生存的非地带性荒漠植物群落有天然梭梭次生林、沙冬青、白刺、盐爪爪、柠条等群落。它们对于维护该地区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8从湖盆中心到外围的风成沙丘地,地下水生植物呈有规律的环带状分布。依次为水生芦苇,马蔺、盐爪爪、芨芨草,沙冬青、梭梭,白刺。在不同的地貌单元,植物生长状态和地下水位埋深的关系略有不同。在吉兰泰湖盆边缘地带,地下水埋深大于3m,植被覆盖度小于15%,梭梭群落覆盖度随着地下水埋深加大而减小;在吉兰泰湖盆内部,地下水埋深小于3m,植被覆盖度大于15%,梭梭群落覆盖度也随着地下水埋深加大而减小;而大于10m埋深,无梭梭出现;在沙丘间洼地,地下水埋深一般小于1.2m,梭梭分布稀少,覆盖度很小。9浅层地下水及毛细水是土壤湿层的主要水分来源,土壤湿层的存在,有利于植物在春季生长期内适应水分胁迫。通过研究区土壤剖面含水率测定结果分析认为,土壤剖面从地面往下40-80cm处为含水率相对较高的土壤湿层。根据吉兰泰气象站气温、地温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化及季节冻土数据,进一步探讨了温度场及季节冻土作用下水汽运移对土壤水分补给机理,认为温度场的动态是影响地下潜水、毛细水、土壤水分转化的关键因素。10根据研究区地下水生植物梭梭与白刺这两种典型沙生植被生长区的毛细上升高度分析得到了研究区最佳地下水埋深为1.6-4.7m,在此地下水埋深范围内毛细水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水分,植物生长良好,植物生态系统稳定。地下水位埋深下降至10m以下时,研究区以地下水为生的灌木退化、衰败,以降水为水分来源的超旱生灌木和草类植物种类占据群落主体。11在沙漠湖盆区,虽然生态环境恶劣,但是在地下水浅埋的风沙覆盖盐湖附近仍然生长着许多天然植被。针对沙漠湖盆区退化的植被生态系统,提出了基于重视恢复植物种类的选择,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保护沙漠区生态环境的植被恢复和重建的具体措施与建议:1)以种植白刺、梭梭为主,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建立起较为完备的防风固沙的防护林体系;2)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施退耕还草,发展生态畜牧业和节水农业;3)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优先考虑沙漠区生态环境用水;4)建立地下水和植被生态的监测系统。预期研究成果将对乌兰布和沙漠生态保护和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同时对其它沙漠湖盆地区水文生态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张明艳[10](2012)在《紫花苜蓿生长模拟模型及可视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观测不同水肥条件下不同品种甘肃紫花苜蓿营养器官发育的形态特征,探索甘肃紫花苜蓿生长发育规律,以紫花苜蓿生长有效积温为主线,构建了紫花苜蓿叶片和茎秆的生长发育模拟模型。此外,应用面向对象的Visual C++程序设计平台并引入open GL函数库,实现了紫花苜蓿叶片和茎秆的可视化研究。(1)建立了叶片形态模型。本研究以不同施水条件下、不同甘肃紫花苜蓿品种叶片的试验数据为基础,通过连续观测紫花苜蓿子叶、真叶和复叶叶片的叶面积、叶长、叶宽,确定了紫花苜蓿叶片的生长过程符合S型曲线,采用Logistic方程构建了紫花苜蓿叶片生长过程的动态模型;并通过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田间试验数据对所建的紫花苜蓿模型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子叶、真叶和复叶的叶面积、叶长、叶宽的均方差根(RMSE)分别为10.3%,9.8%和11.6%;10.2%,9.6%和11.4%;12.3%,10.7%和12.5%,该组数据说明了紫花苜蓿叶片的模拟值和实测值具有较好的吻合度,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和较好的预测性。(2)构建了茎秆形态模型。基于不同水分条件下紫花苜蓿的茎秆形态指标,包括株高、节间长度、节间粗度、分枝长度、分枝粗度以及叶柄的长度,本文综合分析了紫花苜蓿茎秆随着生长发育过程的变化规律,确定紫花苜蓿茎秆的生长符合S型曲线,采用Logistic方程对紫花苜蓿茎秆生长变化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模型模拟。用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试验数据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主茎长度、粗度、分枝长度、粗度、叶柄长度、粗度模型的均方差根(RMSE)分别为9.4%、10.3%、8.9%、11.4%、10.8%、13.2%、11.6%、9.8%、9.4%、10.5%,这说明紫花苜蓿茎秆的模拟值和实测值具有较好的吻合度,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和较好的预测性。(3)茎秆曲线特征模拟。紫花苜蓿茎秆曲线特征的动态模拟,对于实现紫花苜蓿生长的可视化表达具有重要意义。为减小茎秆曲线模拟的复杂程度,本研究假定紫花苜蓿的主茎垂直于地面,只对苜蓿的分枝茎秆进行了模拟。通过连续观测不同处理条件紫花苜蓿的茎秆曲线特征,推导建立了紫花苜蓿分枝茎秆的曲线方程,并进行了影响系数的参数化和方程求解。并利用立体视觉技术获得的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生育期茎秆空间坐标数据对茎秆曲线方程进行了模拟分析。(4)实现了叶片和茎秆可视化。以紫花苜蓿叶片和茎秆的形态模型为基础,采用双目立体视觉技术获取叶片和茎秆的三维信息,在Visual C++平台上引入open GL函数和NURBS曲面构建了紫花苜蓿叶片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应用球B样条曲线技术构建了叶柄、主茎节间和分枝节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然后根据紫花苜蓿的拓扑结构将叶片和茎秆的三维可视化模型进行组合,构建了紫花苜蓿植株的三维可视化模型,显示效果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二、乌兰布和沙区紫花苜蓿生长发育模拟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兰布和沙区紫花苜蓿生长发育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腾格里沙漠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及生防木霉抑菌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
1.1.1 土壤真菌种类与数量 |
1.1.2 土壤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1.2 土壤真菌群落分布特征 |
1.2.1 季节分布特征 |
1.2.2 空间分布特征 |
1.3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影响因素 |
1.3.1 植被 |
1.3.2 土壤 |
1.4 沙漠生境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研究 |
1.4.1 沙漠土壤真菌群落组成 |
1.4.2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
1.5 生防木霉菌拮抗机理及其在马铃薯土传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
1.5.1 生防木霉菌在根际土壤中分布及其种类 |
1.5.2 生防木霉菌对病原菌的拮抗机制 |
1.5.3 木霉菌在马铃薯土传病害防治中的应用现状 |
1.5.4 农作物秸秆在生防木霉菌菌剂中的作用 |
1.6 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其在土壤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
1.6.1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土壤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
1.6.2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沙漠土壤真菌中的应用 |
1.7 研究区域概况 |
第二章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采样方法 |
2.1.2 土壤真菌的分离鉴定 |
2.1.3 菌落计数方法 |
2.1.4 真菌的鉴定与统计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数量、种类和分布特征 |
2.2.2 不同季节和年际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
2.2.3 不同生境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
2.3 讨论 |
2.3.1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数量研究 |
2.3.2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种类研究 |
第三章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群落多样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多样性分析方法 |
3.1.2 土壤性状测定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季节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 |
3.2.2 不同年际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 |
3.2.3 不同生境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 |
3.2.4 不同生境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组成相似性分析 |
3.2.5 不同生境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生态位宽度 |
3.2.6 不同生境固沙植物根际土壤性状 |
3.2.7 不同生境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性状的关系 |
3.3 结论与讨论 |
3.3.1 时间对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影响 |
3.3.2 生境对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影响 |
3.3.3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性状的关系 |
第四章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采样方法 |
4.1.2 测定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数据预处理 |
4.2.2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 |
4.2.3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变化 |
4.2.4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性状关系 |
4.3 结论与讨论 |
4.3.1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 |
4.3.2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变化 |
4.3.3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性状关系 |
4.3.4 形态学与高通量测序分析比较 |
第五章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拮抗木霉菌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木霉菌分离 |
5.2.2 生防木霉菌株初筛 |
5.2.3 生防木霉菌株复筛 |
5.2.4 木霉菌M-33鉴定 |
5.2.5 哈茨木霉M-33生物学特性 |
5.3 结论与讨论 |
5.3.1 生防木霉菌的筛选 |
5.3.2 培养性状对生防木霉菌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
第六章 哈茨木霉M-33对立枯丝核菌拮抗作用机制解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1.3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显微观察哈茨木霉M-33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 |
6.2.2 立枯丝核菌诱导哈茨木霉M-33产酶作用 |
6.3 结论与讨论 |
6.3.1 哈茨木霉M-33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显微观察 |
6.3.2 立枯丝核菌诱导哈茨木霉M-33产酶作用 |
第七章 哈茨木霉M-33对马铃薯黑痣病防治效果及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方法 |
7.1.3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不同秸秆对木霉菌存活能力的影响 |
7.2.2 不同接种量对木霉菌存活能力的影响 |
7.2.3 木霉菌协同秸秆室内防治促生作用评价 |
7.2.4 木霉菌协同秸秆田间防治促生作用评价 |
7.3 结论与讨论 |
7.3.1 秸秆对木霉菌存活能力的影响 |
7.3.2 木霉菌协同秸秆室内防治促生作用评价 |
7.3.3 木霉菌协同秸秆田间防治促生作用评价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腾格里沙漠地区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属)名录 |
项目资助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2)人工调控大白刺构型及其防风固沙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课题资助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作用机理 |
1.2.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方法 |
1.2.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效果 |
1.2.4 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
1.2.5 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特征 |
2.3 植被特征 |
2.4 水文状况 |
2.5 地貌特征 |
2.6 土壤类型 |
3 材料与方法 |
3.1 供试材料 |
3.2 试验设计 |
3.3 测定方法 |
3.3.1 植物生长指标的测定 |
3.3.2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 |
3.3.3 植物养分含量的测定 |
3.3.4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和植物中的残留测定 |
3.3.5 调控后不同大白刺构型防风固沙效果的风洞模拟 |
3.3.6 土壤粒度参数的测定 |
3.4 数据处理 |
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指标的影响 |
4.1 对植株枝系特征的影响 |
4.1.1 对植株地上部分形态的影响 |
4.1.2 对植株分枝特征的影响 |
4.2 对植株根系形态的影响 |
4.2.1 对植株部分根系指标的影响 |
4.2.2 对植株根系分支强度的影响 |
4.2.3 对植株根尖数的影响 |
4.3 对植株叶片特征的影响 |
4.4 对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
4.4.1 对植株鲜重和干重的影响 |
4.4.2 对植株鲜干比的影响 |
4.4.3 对植株根冠比的影响 |
4.5 植物生长指标的综合评判 |
4.5.1 植物生长指标的典型相关分析 |
4.5.2 植物生长指标的隶属函数法判定 |
4.5.3 植物生长指标TOPSIS法判读 |
4.6 小结 |
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5.1 对植物光合指标的影响 |
5.1.1 同一时间内光合指标的变化趋势 |
5.1.2 不同时间内光合指标变化的趋势比较 |
5.1.3 不同施药频次间光合特性指标的多重比较 |
5.1.4 不同施药频次间光合特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5.2 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
5.2.1 植物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 |
5.2.2 植物应激性指标的变化趋势 |
5.2.3 植株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 |
5.2.4 不同施药频次间生理特性的多重比较 |
5.2.5 不同施药频次间生理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5.3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综合评判 |
5.3.1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典型相关分析 |
5.3.2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隶属函数法判定 |
5.3.3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TOPSIS法判读 |
5.3.4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主成分分析 |
5.4 小结 |
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养分的影响 |
6.1 植物养分对不同施药频次和浓度的响应特征 |
6.1.1 对植物全氮的影响 |
6.1.2 对植物全磷的影响 |
6.1.3 对植物全钾的影响 |
6.2 不同施用时间对植物养分的影响 |
6.2.1 施药当月和两个月后对植物全氮的影响 |
6.2.2 施药当月和两个月后对植物全磷的影响 |
6.2.3 施药当月和两个月后对植物全钾的影响 |
6.3 植物养分回收效率 |
6.4 植物养分的隶属函数法判定 |
6.5 小结 |
7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
7.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浓度 |
7.1.1 土壤中残留浓度分析 |
7.1.2 植物中残留浓度分析 |
7.2 不同时间内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动态特征 |
7.2.1 土壤中残留动态特征 |
7.2.2 植物中残留动态特征 |
7.3 小结 |
8 调控后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防风固沙效果 |
8.1 大白刺构型对气流场的影响 |
8.1.1 半球形大白刺的气流场分布特征 |
8.1.2 扫帚形大白刺的气流场分布特征 |
8.1.3 纺锤形大白刺的气流场分布特征 |
8.2 大白刺构型对过境风速的影响 |
8.3 大白刺构型的风速降低率 |
8.4 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度参数和集沙量 |
8.4.1 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度参数特征 |
8.4.2 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集沙量分布 |
8.5 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径组成 |
8.6 大白刺构型的分形维数特征 |
8.7 小结 |
9 讨论与结论 |
9.1 讨论 |
9.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根系形态的影响 |
9.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叶片衰老的延缓作用 |
9.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中的降解和吸附性 |
9.1.4 植物生长调节剂最佳施用方法与同类研究的对比 |
9.1.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沙旱生灌木构型的影响 |
9.1.6 沙旱生灌木构型与其水分利用的关系 |
9.1.7 沙旱生灌木构型与其环境适应性 |
9.1.8 沙旱生灌木构型与工程治沙 |
9.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基于ACPS的宁夏引黄灌区紫花苜蓿水氮精准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背景和目的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ACPS精准农业研究现状 |
1.2.1 CPS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 |
1.2.2 ACPS系统建模与仿真 |
1.3 基于ACPS的紫花苜蓿水氮精准调控技术研究现状 |
1.3.1 紫花苜蓿生长模型研究 |
1.3.2 紫花苜蓿水氮调控研究 |
1.3.3 紫花苜蓿精准调控信息平台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供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3.1 基于水氮因子的紫花苜蓿生长模型验证试验设计 |
2.3.2 基于ACPS的紫花苜蓿水氮精准调控模型试验设计 |
2.3.3 紫花苜蓿田间生产定额灌溉试验设计 |
2.4 观测指标与测定方法 |
2.5 数据分析 |
2.6 模型精度计算 |
第三章 基于水氮因子的紫花苜蓿生长模型 |
3.1 引言 |
3.2 基于水氮因子的紫花苜蓿生长模型的建立 |
3.2.1 模型架构 |
3.2.2 紫花苜蓿动态模拟子模型 |
3.2.3 水分平衡模拟子模型 |
3.2.4 氮素平衡模拟子模型 |
3.3 模型参数确定 |
3.4 试验结果 |
3.4.1 紫花苜蓿收割日期确定及生长期分析 |
3.4.2 水分平衡模拟子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
3.4.3 LAI模拟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
3.4.4 预测产量与实际产量对比分析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CPS的紫花苜蓿水氮精准调控技术 |
4.1 引言 |
4.2 PRACPS架构 |
4.3 PRACPS-ALFA模型建立 |
4.3.1 模型架构 |
4.3.2 物理空间 |
4.3.3 信息空间 |
4.3.4 信息物理交互模型 |
4.4 基于预测的多因子水氮调控算法 |
4.4.1 精准调控因子及阈值设置 |
4.4.2 基于预测的多因子水氮调控算法制定 |
4.5 试验结果 |
4.5.1 生长期与收割日期分析 |
4.5.2 叶面积指数模拟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
4.5.3 土壤含水率模拟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
4.5.4 产量预测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
4.6 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CPS紫花苜蓿精准调控信息平台 |
5.1 引言 |
5.2 平台总体架构 |
5.3 物理空间设计与实现 |
5.4 信息空间设计与实现 |
5.4.1 树形分层结构设计 |
5.4.2 模型仿真设计与实现 |
5.5 信息物理交互设计与实现 |
5.6 ACPS紫花苜蓿灌溉制度制定 |
5.6.1 ACPS紫花苜蓿灌溉制度制定流程 |
5.6.2 灌溉制度组件定制 |
5.7 试验结果分析 |
5.7.1 输入数据 |
5.7.2 结果与分析 |
5.8 讨论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介 |
(4)乌兰布和沙漠典型植物群落的根系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荒漠生态系统中根系的分布类型 |
1.2.2 荒漠生态系统中根系的生长动态 |
1.2.3 影响荒漠植物根系生长的环境因素 |
1.2.4 乌兰布和沙漠植物根系的特征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沙冬青群落7种植物的根系特征 |
1.3.2 两种生境黑沙蒿的根系特征 |
1.3.3 两种林龄梭梭的根系特征 |
1.4 重点解决的科学问题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研究方法 |
2.2.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沙冬青群落植物根系分布特征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沙冬青群落内不同植物的根系干重 |
3.1.2 沙冬青群落内不同植物的根系长度 |
3.2 讨论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两种生境中黑沙蒿根系的分布差异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两种生境黑沙蒿的根系干重 |
4.1.2 两种生境黑沙蒿的根系长度 |
4.2 讨论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两种林龄梭梭根系的分布差异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两种林龄梭梭的根系干重 |
5.1.2 两种林龄梭梭的根系长度 |
5.2 讨论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沙冬青群落植物根系的分布特征 |
6.1.2 两种生境中黑沙蒿根系的分布特征 |
6.1.3 两种林龄梭梭根系的分布差异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根系扫描 |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
致谢 |
(5)典型荒漠植物白刺和油蒿对模拟增雨的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降水对植物种子性状的影响 |
1.2.2 降水变化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
1.2.3 降水变化对荒漠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
1.2.4 降水变化对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1.2.5 降水变化对植物叶性状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
1.2.6 降水变化对荒漠植物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实验设计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1 地理概况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水文条件 |
2.1.5 土壤及植被特征 |
2.2 试验地概况 |
2.3 试验设计 |
第三章 模拟增雨对荒漠植物种子及萌发性状的影响 |
3.1 研究方法 |
3.1.1 种子采集 |
3.1.2 种子性状测定 |
3.1.3 白刺种子分类学性状测定 |
3.1.4 油蒿种子粘液性状测定 |
3.1.5 种子萌发实验方法 |
3.1.6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模拟增雨对白刺种子表型性状的影响 |
3.2.2 模拟增雨对白刺种子分类学性状的影响 |
3.2.3 模拟增雨对白刺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4 模拟增雨对油蒿种子表型性状的影响 |
3.2.5 模拟增雨对油蒿种子粘液性状的影响 |
3.2.6 模拟增雨对油蒿种子萌发的影响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第四章 模拟增雨对荒漠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
4.1 研究方法 |
4.1.1 实验方法 |
4.1.2 取样与测定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增雨对白刺和油蒿幼苗地上部分的影响 |
4.2.2 增雨对白刺和油蒿幼苗根系的影响 |
4.2.3 增雨对白刺和油蒿幼苗生物量、根冠比和含水量的影响 |
4.2.4 增雨背景下白刺和油蒿幼苗根系回归分析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第五章 模拟增雨对荒漠植物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5.1 研究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取样与测定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白刺不同器官C、N、P含量的变化特征 |
5.2.2 白刺不同器官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特征 |
5.2.3 白刺植株化学计量特征与增雨的关系 |
5.2.4 油蒿不同器官C、N、P含量的变化特征 |
5.2.5 油蒿不同器官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特征 |
5.2.6 油蒿植株化学计量特征与增雨的关系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第六章 荒漠植物叶性状和光合生理的动态变化 |
6.1 研究方法 |
6.1.1 样地选择 |
6.1.2 叶片性状测定 |
6.1.3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白刺生长期比叶面积与叶氮含量动态变化 |
6.2.2 白刺生长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动态变化 |
6.2.3 白刺叶绿素主要荧光参数快速光响应曲线动态变化 |
6.2.4 油蒿生长期比叶面积与叶氮含量动态变化 |
6.2.5 油蒿生长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动态变化 |
6.2.6 油蒿叶绿素主要荧光参数快速光响应曲线动态变化 |
6.3 讨论与小结 |
6.3.1 讨论 |
6.3.2 小结 |
第七章 长期模拟增雨对荒漠植物空间分布的影响 |
7.1 研究方法 |
7.1.1 样方调查方法 |
7.1.2 点格局分析方法 |
7.1.3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不同增雨处理下的白刺-油蒿空间分布点图 |
7.2.2 不同增雨处理下的白刺空间格局 |
7.2.3 不同增雨处理下的油蒿空间格局 |
7.2.4 白刺和油蒿种群关联性 |
7.2.5 增雨对白刺、油蒿形态特征的影响 |
7.2.6 增雨对白刺、油蒿相对空间距离和分布数量的影响 |
7.2.7 自然降水梯度下白刺、油蒿种群空间分布点格局分析 |
7.3 讨论与小结 |
7.3.1 讨论 |
7.3.2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6)河套灌区地下滴灌对紫花苜蓿生长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区概况 |
1.2 试验处理与测定项目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植株高度与生物量的影响 |
2.2 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
2.3 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 结论 |
(7)统一模式下苜蓿地上与地下部功能—结构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说明 |
目录 |
摘要 |
1 绪论 |
1.1 立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植物功能-结构模型的研究进展 |
1.3 国内外紫花苜蓿生长模拟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紫花苜蓿生长模拟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紫花苜蓿生长模拟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研究区概况 |
2.3 试验方法与管理 |
2.3.1 实验前准备 |
2.3.2 实验过程 |
3 紫花苜蓿功能-结构模型的构建 |
3.1 紫花苜蓿生长发育过程的描述 |
3.2 紫花苜蓿的拓扑结构模型 |
3.2.1 基本结构单元划分 |
3.2.2 基本概念 |
3.2.3 微状态 |
3.2.4 宏状态 |
3.2.5 紫花苜蓿结构的自动机模型 |
3.3 紫花苜蓿生物量生产模型 |
3.3.1 逐时光合有效辐射的模拟 |
3.3.2 单叶日平均光合同化速率 |
3.3.3 单日光合生产同化量 |
3.4 生物量分配模型 |
3.5 紫花苜蓿空间结构特征的描述 |
3.6 紫花苜蓿功能与结构互反馈过程的描述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模型参数化 |
4.1.1 拓扑结构参数 |
4.1.2 生物量生产参数 |
4.1.3 生物量分配参数 |
4.1.4 空间结构特征参数 |
4.2 模拟结果及验证 |
4.2.1 光合产物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比较 |
4.2.2 不同器官累积生物量模拟值和实测值的比较 |
4.2.3 根冠比模拟值和实测值的比较 |
4.2.4 模型检验 |
4.3 可视化结果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模型创新之处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8)紫花苜蓿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变化动态及模拟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1.3.1 叶片的取样 |
1.3.2 株高测定 |
1.3.3 测量数据的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株高和叶面积变化规律分析 |
2.2 叶片和株高生长动态的模拟 |
2.2.1 建模方法 |
2.2.2 苜蓿株高和叶片生长的logistic模型 |
2.3 模型的检验 |
2.3.1 检验方法 |
2.3.2 检验效果 |
3 讨论与结论 |
3.1 讨论 |
3.2 结论 |
(9)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及植被生态演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干旱区地下水生态效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位与植被生态 |
1.2.2 地下水矿化度与植被生态 |
1.2.3 土壤含水量、含盐量与植被生态 |
1.2.4 地下水位与植被生长模拟研究 |
1.3 乌兰布和沙漠覆盖的吉兰泰盆地区地下水与植被生态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 |
2.1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的内涵和组成 |
2.1.1 地下水生态系统 |
2.1.2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系统 |
2.1.3 干旱区地下水生植物系统 |
2.1.4 干旱区地下水系统生物 |
2.2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的确定原则及目标 |
2.2.1 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的内涵 |
2.2.2 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因子确定原则 |
2.2.3 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因子确定的目标 |
2.3 包气带子系统水分的垂直循环与植被生态系统的关系研究 |
2.3.1 土壤水与植被 |
2.3.2 毛细水与植被 |
2.3.3 包气带岩性与毛细水上升特性 |
2.3.4 凝结水与植被 |
2.3.5 土壤盐分与植被 |
2.4 潜水子系统与植被生态系统相互制约机制研究 |
2.4.1 潜水水位动态与植被 |
2.4.2 地下水生态水位埋深 |
2.4.3 地下水对土壤水补给机理研究 |
2.4.4 地下水质与土壤盐分、植被之间关系 |
2.5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植物 |
2.5.1 地下水生植物物种 |
2.5.2 地下水生植物系统与潜水水位动态的协调反馈机制 |
2.6 地下水位埋深与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植物动态演替模型 |
2.6.1 生态承载力与地下水位埋深之间的关系 |
2.6.2 植被—地下水位动态耦合模型 |
2.6.3 几种可能的植被演替方案 |
2.7 地下水生态环境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2.8 沙漠湖盆区退化植被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措施的提出 |
第三章 案例区自然地理概况及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 |
3.1 自然地理 |
3.1.1 地理位置 |
3.1.3 人口社会经济 |
3.1.4 乌兰布和沙漠的形成 |
3.2 研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主要地下水生态问题 |
3.2.1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3.2.2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3.2.3 荒漠化加剧,沙尘暴频发 |
第四章 研究区地下水系统特征 |
4.1 区域地质 |
4.1.1 地层 |
4.1.2 构造 |
4.2 气象与水文条件 |
4.3 研究区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补、径、排条件 |
4.3.1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 |
4.3.2 地下水系统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4.4 研究区地下水动态特征 |
4.4.1 观测井的布设 |
4.4.2 地下水动态特征 |
4.5 研究区潜水水位动态主要驱动因子分析 |
4.5.1 大气降水、蒸发等气象因子分析 |
4.5.2 承压含水层的越流补给 |
4.5.3 地下水的开采 |
4.5.4 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关系的人为改变 |
4.6 潜水埋深与植被 |
4.7 研究区最佳地下水环境及地下水生态水位 |
4.8 潜水水质与植被 |
4.8.1 研究区地下水水质 |
4.8.2 地下水水质与植被立地条件 |
4.9 地下水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五章 研究区包气带系统特征 |
5.1 地形地貌特征 |
5.2 土壤类型及分布 |
5.3 毛细水上升特性研究 |
5.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
5.4.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5.4.2 研究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
5.5 土壤水分分布与毛细上升特性、浅层地下水关系 |
5.5.1 土壤水与毛细上升特性、潜水埋深的关系 |
5.5.2 温度场动态变化条件下地下水对土壤水的补给 |
5.6 土壤盐分与植被 |
5.6.1 土壤盐分分布特征 |
5.6.2 土壤盐分与植被之间关系 |
5.7 包气带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六章 研究区地下水生植物系统特征 |
6.1 研究区植被群落研究方法 |
6.2 研究区天然植被类型、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 |
6.2.1 研究区天然植被类型 |
6.2.2 研究区天然植物空间分布格局 |
6.3 研究区地下水生植物物种及其根系分布特征 |
6.4 研究区植物根系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响应 |
6.5 地下水生植物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七章 研究区最佳地下水生态环境及地下水生植物演替趋势 |
7.1 研究区最佳地下水生态环境指标阈值 |
7.2 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体系 |
7.3 地下水生植物演替趋势 |
7.3.1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植物空间演替趋势 |
7.3.2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植物时间演替趋势 |
第八章 退化植被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措施研究 |
8.1 重视恢复植物种类的选择,以种植白刺、梭梭为主,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建立起较为完备的防风固沙的防护林体系 |
8.2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施退耕还草,发展生态畜牧业和节水农业 |
8.3 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优先考虑沙漠区生态环境用水 |
8.3.1 沙漠绿洲灌区的地下水资源利用 |
8.3.2 吉兰泰工业区地下水资源利用 |
8.3.3 沙漠牧区地下水资源的利用 |
8.4 建立地下水和植被生态的监测系统 |
结论及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照片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成果 |
致谢 |
(10)紫花苜蓿生长模拟模型及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 |
1.2 国内外作物模拟模型概述 |
1.3 国内外紫花苜蓿模型的研究状况 |
1.3.1 国外紫花苜蓿模拟模型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紫花苜蓿模型研究状况 |
1.4 国内外虚拟植物研究概述 |
1.4.1 国外虚拟植物研究 |
1.4.2 国内虚拟植物研究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数据获取及主要测定内容 |
2.2.1 叶片 |
2.2.2 茎 |
2.2.3 温度 |
2.2.4 整体形态 |
2.3 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2.3.1 建模方法 |
2.3.2 模型检验方法 |
2.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紫花苜蓿叶片生长模拟模型 |
3.1 紫花苜蓿叶片生长模拟模型的构建 |
3.1.1 温度效应因子 |
3.1.2 紫花苜蓿叶面积模型的建立 |
3.1.2.1 子叶和真叶叶面积模型 |
3.1.2.2 复叶叶面积模型 |
3.1.3 紫花苜蓿叶长的变化的模拟模型 |
3.1.3.1 子叶和真叶的叶长 |
3.1.3.2 复叶的叶长 |
3.1.4 紫花苜蓿叶宽变化的模拟模型 |
3.1.4.1 子叶和真叶的叶宽 |
3.1.4.2 复叶的叶宽 |
3.2 模型的检验 |
3.3 小结 |
第四章 紫花苜蓿茎秆生长的模拟模型 |
4.1 紫花苜蓿株高模型研究 |
4.2 紫花苜蓿茎形态建成模型 |
4.2.1 主茎节间长度分析 |
4.2.2 主茎节间粗度的模拟 |
4.2.3 分枝长度的模拟 |
4.2.4 分枝粗度的动态模拟 |
4.3 叶柄的动态模拟 |
4.3.1 子叶和真叶叶柄长度 |
4.3.2 复叶叶柄长度 |
4.4 模型检验 |
4.5 小结 |
第五章 紫花苜蓿茎曲线特征模拟 |
5.1 紫花苜蓿茎曲线方程的推导 |
5.2 紫花苜蓿茎曲线方程参数化 |
5.3 分枝与主茎夹角的动态模拟 |
5.4 分枝与主茎的夹角动态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紫花苜蓿植株可视化研究 |
6.1 紫花苜蓿器官三维信息的获取 |
6.2 紫花苜蓿叶片的三维形态模型建立 |
6.2.1 NURBS曲线曲面造型技术 |
6.2.2 紫花苜蓿叶片三维形态的建立 |
6.3 紫花苜蓿茎干的三维模型 |
6.4 单株紫花苜蓿生长三维可视化 |
6.5 紫花苜蓿生长系统的建立 |
6.5.1 系统结构 |
6.5.1.1 硬件环境 |
6.5.1.2 软件环境 |
6.5.2 系统设计 |
6.6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1.1 主要效应因子的确定 |
7.1.2 紫花苜蓿茎、枝、叶形态模型 |
7.1.3 紫花苜蓿茎、枝、叶虚拟显示模型 |
7.1.4 基于紫花苜蓿形态模型的虚拟生长系统 |
7.2 结论 |
7.2.1 研究的主要部分 |
7.2.2 模型有较强的模拟功能 |
7.3 未来研究 |
7.3.1 紫花苜蓿各个器官形态空间生长过程的动态模拟 |
7.3.2 紫花苜蓿各个器官形态空间衰老过程的动态模拟 |
7.3.3 紫花苜蓿花蕾模型的构建 |
7.3.4 紫花苜蓿体积形态模型构建 |
7.3.5 紫花苜蓿根系和土壤结构模型的构建 |
参考文献 |
附录:紫花苜蓿生长可视化研究的主要程序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四、乌兰布和沙区紫花苜蓿生长发育模拟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腾格里沙漠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及生防木霉抑菌作用机制研究[D]. 郭成瑾.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2]人工调控大白刺构型及其防风固沙效果研究[D]. 王祯仪.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3]基于ACPS的宁夏引黄灌区紫花苜蓿水氮精准调控技术研究[D]. 刘瑞. 宁夏大学, 2020(03)
- [4]乌兰布和沙漠典型植物群落的根系分布特征[D]. 齐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3)
- [5]典型荒漠植物白刺和油蒿对模拟增雨的适应性研究[D]. 张景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6]河套灌区地下滴灌对紫花苜蓿生长特性的影响[J]. 田德龙,李熙婷,郭克贞,徐冰,鹿海员. 节水灌溉, 2015(05)
- [7]统一模式下苜蓿地上与地下部功能—结构模型研究[D]. 高伟. 山西农业大学, 2014(02)
- [8]紫花苜蓿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变化动态及模拟模型[J]. 张明艳,李红岭,高晓阳,杨占峰,毛红玉,杨倩,孔彦龙.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04)
- [9]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及植被生态演替机制研究[D]. 宋国慧. 长安大学, 2012(05)
- [10]紫花苜蓿生长模拟模型及可视化研究[D]. 张明艳. 甘肃农业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