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读订单农业“延津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高彦彬,闫云萍[1](2020)在《河南省农户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障碍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归纳了河南省农户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主要障碍,探讨了河南省延津县农产品期货的业务模式并对他们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最后提出了河南省农户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对策建议。
赵菁[2](2017)在《间接模式下农产品期货市场参与主体履约困境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件中要求我国要优化农产品产业结构,要进一步推进我国农业发展,以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增进农业发展效果。由于受地理环境、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具有天然的脆弱性,谷贱伤农的现象也时常上演。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可以保证农户的正常收入,充分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可以有效帮助农户增收,优化调整种植结构,促进组织化生产。当前,农产品期货市场已经逐渐成为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保障农户增收的重要途径。研究如何充分有效的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充分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当前,我国农户参与期货市场的主要方式为间接模式,即由农户加入合作社或者公司间接地参与到农产品期货市场中。参与主体间履约问题却成为交易双方主体间持续合作,农产品期货市场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对此,本文首先梳理了相关文献,对当前学者们对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作用、违约问题、风险管理的研究做了概括与总结。文章之后对核心概念和理论做出陈述,分析了两种典型的间接对接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间接模式下农户和中介组织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合作双方的履约问题,再根据以上分析找到在双方合作过程中履约困难的原因,与此同时借鉴了一些国外发达的经验,并根据我国的情况提出了一些对策以促进双方的履约,便于双方能够更好地参与期货市场,发挥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功能和效果。文章提出政府等相关机构方面可以提供促进参与双方的合作机制,提供良好保障,如转换对农户的补贴方式;建立“以丰补歉”基金等;对中介组织来说,一方面本文主张提高中介组织的持续经营能力,提倡农户入股参与期货市场等。另一方面,对于中介组织在期货市场的盈利模式可以采用“代理套保模式”,对于平仓量进行严格控制,以减小投机风险。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合作方履约的效果,提高双方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积极性,实现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
杨海燕[3](2012)在《云南农产品期货交易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期货市场是为实体经济提供发现价格、管理风险服务的专业市场。在国外农业经济自离不开期货市场,农产品期货市场自具有成熟的运作模式和经验,在国内许多省已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可以说近年来期货市场在服务“三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给农民提供了价格指导,给企业提供了经营工具,给政府提供了决策参考,已逐渐成为涉农企业实现经营目标不可缺少的风险管理工具。云南期货市场由于认识不足、中介机构服务能力不足、人才匮乏等原因削弱了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制约了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本论文从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作用入手,结合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政策、产业导向需求和资源优势,全面分析了利用云南农产品期货交易功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照分析国内外成熟农产品期货市场经验后,结合云南农产品发展现状和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需求,提出了云南农产品期货发展模式构想,最后就发挥高原特色的云南农产品期货交易功能提出了几点措施:通过舆论宣传和培训,正确认识期货市场功能;各部门通力协作,营造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良好环境;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和行业组织;建立农业产品的套期保值操作指引和风控流程;引导期货机构创新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等。从而推动期货市场更好的服务“三农”,促进云南农产品期货健康稳定发展。
李海远,王静[4](2010)在《农产品期货市场服务“三农”模式整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作为目前世界第一大的农产品市场,在价格发现、规避风险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探讨农产品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模式选择,不仅有利于促进三农整体的发展,对农产品期货市场本身的健康运行也有重要意义。借鉴生态学的生物链理论,将目前已有的服务模式整合在一起,并从生物链理论中得到一些对三农服务链有益的建议。
李海远[5](2010)在《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研究 ——基于农业发展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我国在促进国内经济持续有效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方面都非常重视对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建设,它在农产品价格发现、为农业生产规避风险等方面都能起到重要作用。实践来看,农产品期货市场在服务三农方面也有许多成功案例,如大商所的“万村千乡”工程,郑商所的“四大模式”等,农产品期货市场一直都在探索与尝试可以为三农提供服务的新视角新领域,这是农产品期货市场自身发展的要求,更是更好的为三农提供服务的必需。本文就欲从服务三农的角度,探讨在价格发现与套期保值功能之外,农产品期货市场是否还有对三农特殊的意义,且这些特殊的意义是如何体现出来的。通过这样的分析,不仅可以使我们对农产品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功能有更全面的了解,更可以扩大农产品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领域,以使通过农产品期货市场真正达到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论文主要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进行了概述。第二章对农产品期货市场三农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对农产品期货市场服务三农模式进行了总结与归类,分为直接利用、直接参与、间接利用、间接参与四种,并在此分类的基本上将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分为直接功能和间接功能两大类,直接功能为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间接功能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第三章对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实证研究,用VAR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实证分析了大豆、小麦期货合约的功能发挥情况。第四章对农产品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基差分析、期现比率、成交量指标分析了大豆、小麦期货合约的套期保值功能发挥的效果。第五章对农产品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间接功能进行了理论讨论,主要分析了农产品期货市场促进农业信息化、农业产业化的途径以及农业信息化、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机理。第六章从期货市场、中介组织、涉农企业、政府及三农的视角对影响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第七章从服务链中单个主体和整体的角度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1)实证结果表明农产品期货品种大豆、小麦在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方面都得到初步显现,特别是大豆期货合约,在各个指标方面都明显优于小麦期货合约,说明大豆期货与现货市场保持着相对高的紧密度。(2)理论来讲农产品期货市场可以从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农业信息资源配置、完善订单农业履约机制、提高龙头企业积极性等方面促进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当然更需要实践的不断检验。(3)要使农产品期货市场更好的为三农提供服务,需要许多主体的参与配合,但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地方特点以及地方农业发展的需求来选择相关的政策措施,只要能够适应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能够真正给农民带来福利,就是最好的选择。主要研究特色:(1)在前人对农产品期货市场服务三农模式的文献基础上,构建出基于各个主体相互关系的服务链图,并对现有模式重新进行了分类。(2)在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之外,将其服务三农的其它功能归为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两大类,并定义为间接功能且从理论方面进行了探讨。(3)在影响农产品期货市场服务三农功能发挥的因素分析中,从五个参与主体的视角进行了探讨,并从服务链中单个主体和整体的视角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何蒲明[6](2009)在《基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粮食体制改革的加快,特别是由于国际粮食形势风云变幻,粮食安全问题日益成为政府进行宏观决策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粮食安全问题涉及的工作主要包括三项:一是国内的粮食生产和供给,二是国内的粮食储备和轮换,三是粮食的进出口调剂。粮食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和市场影响大,从而造成粮食生产和价格的波动性。目前的粮食流通体制容易造成粮食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中国储备粮吞吐机制不灵活,宏观调控效率低,在一定程度上会人为造成供求失衡。随着中国农产品市场开放度不断提高,中国的粮食贸易也面临着较大的风险。而期货市场以其独特的经济功能,在维护粮食安全方面能够发挥其特殊的作用。从最近五年的几个中央一号文件和“十一五”规划中可以看出,国家一直非常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和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蛛网理论、仓储理论、套期保值理论、波动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经济全球化理论为理论框架,以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为手段,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研究日标,围绕影响粮食安全的有关因素,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粮食安全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关系,回答了在粮食购销市场化的环境下,如何在稳定粮食生产和粮食价格、完善粮食流通体制和国家粮食储备制度、改善粮食国际贸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思路。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综合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运用5个粮食安全的评价指标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结合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和粮食安全指标,对粮食安全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关系进行分析。(2)运用Cox-Stuart趋势检验对我国粮食产量及其播种面积的变化进行检验,发现我国粮食产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通过对粮食生产波动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发现,粮食生产波动具有不稳定性,多数年份的波动系数超过了2%,但市场化改革后粮食生产波动的强度要低于改革前的水平。在四大粮食品种中,稻谷对粮食总产量的贡献最大,而且稻谷产量的变动对粮食总产量变化的影响也最大。通过对粮食价格波动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发现,粮价指数波动幅度大于其他相关价格指数,而且市场化改革后粮食价格波动的强度要高于改革前的水平。粮食价格与粮食产量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互为格兰杰原因,但产量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影响要大于价格变化对产量变化的影响,产量的变化往往滞后于价格的变化,具有发散型蛛网的特征。构建了一个基于改进型的蛛网理论分析框架,解释了期货市场机制减缓粮食现货市场价格和产量绕均衡点波动的机理。(3)通过对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程的回顾发现,改革对粮食期货市场的发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改革虽然进程曲折,但始终坚持了市场化的方向,而且改革一直贯穿着粮食安全这条主线。我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而利用期货市场可以进一步完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由于粮食物流体系水平是决定粮食流通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成为制约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而发展粮食期货市场有助于构建现代粮食物流体系。(4)虽然中国粮食储备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现货市场进行储备粮的运作存在较大的风险,而且通过分析粮食储备与粮食价格的关系,发现储备粮在平抑市场粮价波动方面的效果不是很显着,存在一定程度的“逆向操作”现象,而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可以降低储备粮运作风险,提高运作效率。(5)论文通过考察中国粮食贸易的地位,分析中国合理利用国际市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粮食进出口企业对外贸易面临的风险和全球商品定价机制,对粮食定价权的缺失对中国粮食安全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以小麦为例,对国内外农产品期货市场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后,进一步证实中国缺乏定价权。所以,论文认为应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建立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形成中心,提高我国在国际粮食市场中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协调粮食内外贸易政策,利用国际粮食期货市场,改革粮食储备体系,规避粮食贸易风险,建立新的粮食安全预警体系,发展大粮商,利用期货市场在国际上谋求国家粮食安全。(6)目前实施的粮食直补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很小,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存在一定“矛盾”,而期货市场不失为协调二者的新思路。但农户利用期货市场存在诸多制约因素,目前中国农民主要是间接利用期货市场。(7)论文提出了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保障粮食安全的一系列建议,包括加大期货知识宣传和普及力度,培植农产品期货市场主体,扩大农产品期货品种和规模,建立健全现、期货市场信息发布和传递制度,积极稳妥地扩大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程度,加强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关联度。这些建议对于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环境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稳定中国粮食生产与价格,完善粮食流通体制,通过储备粮运作效率,合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吕琳[7](2007)在《一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河南金粒小麦协会为个案,探讨服务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内部治理机制、运作特点及作用,得出初步结论。
李明[8](2006)在《中央储备粮沈丘直属库经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务院赋予中国储备粮总公司及其直属库的职责可以概括为“两个确保”。即,“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而要实现两个确保的主要手段主要有两个,一是强化储备粮日常管理,一是对中央储备粮适时进行轮换。相对而言,储备粮日常管理事是静态的,而轮换工作则是动态的。轮换工作受市场行情、供需矛盾、资金风险等客观因素影响较大,储备粮油轮换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是超乎想象的。作为脱胎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传统产业的大型国有企业,中储粮总公司在管理理念、决策质量、资源利用以及经营模式上都存在诸多问题,可供借鉴的其他企业的管理经验也极为有限。面对逐步放开、竞争日趋激烈的粮油购销市场,如何做到在费用和补贴既定的条件下,顺利完成每年数量庞大的新陈轮换任务,不断促进储备粮油质量、品种和布局的优化,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并且对国内粮油市场稳定发挥积极作用,已经成为中储粮总公司必须正视和尽快解决的首要课题。同时,能否在保证储备粮油安全和公司经营管理效益的前提下,做好每年储备粮油轮换工作,不仅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市场稳定等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也决定了包括中储粮总公司和几百个直属企业在内的整个储备粮油垂直管理体系自身的成长和命运。因此,作为中央储备粮油轮换任务的具体执行者、市场的直接面对者和风险的具体承担者,中储粮总公司的各直属库能否以储备粮油轮换工作为中心,创新管理理念、经营模式,积极探索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储备粮油轮换风险控制机制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央储备粮沈丘直属库通过向粮食仓储上下两端产业经营链条的延伸,经过几年的探索,跳出了单纯的原粮购销业务;通过向粮食生产、仓储、物流、加工产业的纵向一体化方向发展,把轮换风险和困难分散化解到上下游产业链上,将执行国家政策任务和促进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探出一条中央储备粮油产业化经营的新路子。
乔娟[9](2004)在《中国主要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世界粮食供求形势的变化,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后,粮食市场国际化趋势不断发展,中国粮食已经并将越来越深入地融入世界市场竞争之中。由于各国各产业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从国际分工角度看比较优势具有决定性作用,从产业竞争角度看竞争优势又起决定性作用。决定比较优势的因素主要是资源禀赋条件及配置状况,而决定竞争优势的因素不仅包括产业内部的直接和间接因素,还包括产业外部的商业环境因素的作用。虽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较容易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缺乏比较优势的产业较难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但这并不意味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就一定能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而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就无法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因此,中国粮食在现有比较优势前提下,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其国际竞争优势。但要提高中国粮食的国际竞争优势,关键是要在构造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经济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粮食的竞争优势状况及其影响竞争优势的各种因素的作用情况,以便采取积极对策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一、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一)研究目标和思路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首先,以现有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构建中国粮食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经济分析框架;然后,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粮食产业国际竞争力状况及变动趋势,全面系统地研究产业内部各种直接及间接因素和产业外部各种商业环境因素如何决定和影响中国粮食的国际竞争力;最后,构建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切合实际地提高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主要以迈克尔·波特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经济分析框架。然后,采用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等,通过对粮食生产和贸易的比较分析,确定中国粮食国际竞争研究范围;通过对粮食国际竞争力实现指标(市场占有率和贸易竞争指数)的比较分析,研究和探讨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发展状况;通过对决定和影响国际竞争力的三个直接和间接因素(成本和价格、质量和安全、生产力水平)、四个基本因素(生产要素条件、国内市场需求、相关和辅助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和政府作用的国际比较分析,研究和探讨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形成原因。最后,构造出比较系统的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切合实际地提高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提高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提供理论和客观依据。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基本客观观测资料就是相关国家特定产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率,这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最终实现指标,反映了产业国际竞争的实际结果。然而,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客观描述特定产业国际竞争的实际结果,而且要发现决定或影响各国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各种因素,即寻找导致产业国际竞争的实际结果以及未来趋势的原因,从而揭示和论证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果关系。由于在现实经济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着各国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如何将无数影响各国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清理成清晰的逻辑因果线条,以突出其中最具重要性的因素,成为对各国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首先需要确定比较研究的主要产品范围和国家范围,然后再从国际竞争力的实现结果和决定及影响国际竞争力因素两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从结果分析,粮食国际竞争力可直接表现为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越高、获利越多,则表明其国际竞争力越强。从决定及影响因素分析,一切有助于其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并以此获取利润的因素,都可作为研究对象。在此,我们把反映竞争结果的指标称为国际竞争力实现指标,它们表现了国际竞争力的实现程度;把反映竞争实力(即竞争力强弱的原因)的因素称为影响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它们能解释为什么具有或不具有国际竞争力;把反映竞争实力以外的对其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的因素,称为决定和影响国际竞争力的环境因素,它们能对国际竞争力强弱具有重要的决定和影响作用。(二)分析框架生产和贸易国际比较我们通过在世界范围内对粮食的生产和贸易进行国际比较分析,来具体明确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产品范围。通过粮食生产和贸易的国际比较分析,来具体明确世界各种粮食主要生产国或地区、主要出口国或地区,从而确定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国际比较范围。通过粮食贸易的国际比较分析,来具体明确世界各种粮食的主要进口国或地区,从而确定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市场机会和目标市场范围。国际竞争力实现指标反映国际竞争力结果的实现指标包括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固定市场份额模型、显示性比较优势等,其中最主要的指标是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率。由于企业获利情况的统计资料较难获得,而且当主要分析国际竞争力结果时可以假定其所获利润与市场占有率为正相关关系。因此,我们主要用市场占有率和贸易竞争指数来考察中国粮食参与国际竞争的实际结果,并进行国际比较。市场占有率是反映国际竞争力结果的最直接和最简单的实现指标,可以表明其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中所具有的竞争实力,它反映了国际竞争力的实现程度。在自由、良好(WTO规则)的市场条件下,本国市场和国际市场一样都对外国开放。因此本国国内市场占有率、进口国市场占有率和国际市场占有率,均能反映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市场占有率高国际竞争力就强;反之,则弱。市场占有率也可用来分析国际竞争力强弱的动态变化,如果在一定时期内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则说明国际竞争力在增强;反之,则说明国际竞争力呈下降趋势。贸易竞争指数可以表明某国生产的某种产品是净进口,还是净出口,以及净进口或净出口的相对规模,从而反映某国生产的某种产品相对于世界市场上供应的其它国家的该产品来讲,是处于生产效率的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以及优劣势的程度。这里贸易竞争指数用来反映中国粮食相对于世界其它粮食主要出口国,是处于生产效率的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以及优劣势的程度,从而说明其国际竞争力状况及变动趋势。决定和影响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影响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反映的是在国际竞争中所拥有的实力,或者是已实现的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解释变量。这些因素可以决定粮食在国际市场的竞争结果,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某种粮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或不具有竞争力。影响粮食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很多,我们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其对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并进行国际比较。成本和价格。成本是决定产品价格的基础,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产品是否具有价格竞争优势和获利能力。正因为产品成本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价格,尤其当生产和贸易处于完全竞争状态时,激烈的竞争将使产品的长期均衡价格趋同于长期成本,从而产品的竞争力状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从产品价格中体现出来。决定粮食成本的主要因素是要素价格及其成本构成,因此种子、化肥、农药价格、劳动力价格、地租价格以及各要素在单位产品中的构成等可以作为分析粮食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本文需要与其它粮食主要出口国进行比较分析,要想全面掌握各种粮食主要出口国的成本构成和平均成本历史数据,是一件很难、工作量也很大的事情。我们利用美国农业部数据对中国粮食的成本构成进行国际比较分析。我们还运用生产者价格指数时序数据,并通过与其它粮食主要出口国的比较分析来衡量中国粮食的成本和价格竞争力变动,及其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相同的产品在同一市场上,价格越低越具有竞争力,这是一个公认的普遍存在的事实,也是经济分析的一个基础。这里排除了与营销策略和消费需求有关的各种复杂因素。因为现实中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粮食的需求将更多地考虑其质量和安全等,使得粮食的国际竞争力已经不仅仅取决于产品价格的高低,但当产品质量和安全指标非常接近、企业营销策略差异也不大时,价格仍然是一个影响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比较不同国家的同种粮食在同一市场上的销售价格,可以说明各国同种粮食在价格方面的竞争力差异。质量和安全。质量是影响竞争力的较复杂的因素,一方面对质量的评价并不仅取决于理化指标和技术等级,还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因为消费者不需要的过高质量,将很难实现其价值;另一方面高质量往往也要有高投入及较高的价格。因此按照现代营销观念企业应当针对目标顾客的需求提供适当质量的产品以适应特定的购买者阶层。但通常认为市场售价相同的同种粮食中,较高质量的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并且能够获得较大的附加价值。基于这一认识,经济学家通常用反映产品附加价值水平的指标来间接反映产品的质量水平。我们采用出口产品质量指数,来考察各国各种粮食的质量及附加价值的变化,从而反映各国各种粮食质量的提高状况,并间接反映出口粮食的价值与技术含量方面的竞争力状况。安全卫生是影响食品质量,从而影响其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通常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市场对各种食品的需求将越来越注重其安全卫生。尤其是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和整个社会长远利益的日益关心,使其对食品安全卫生问题会越来越重视。因此,谁的产品能以较低的成本和优质安全卫生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谁就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优势或主导地位。生产力水平、品种资源和技术。各国各种粮食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的高低或优劣,从而影响各国各种粮食国际竞争力水平。反映粮食生产力水平的指标主要是单位面积产量,因此我们主要用单位面积产量来评价各种粮食的生产力水平,并通过国际比较来分析判断中国粮食的生产力水平及其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虽然影响粮食生产力水平的因素很多,但粮食优良品种资源状况则可能是影响粮食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因素,如果优良的专门化粮食品种资源匮乏,将直接影响其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技术是决定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产力水平、产品成本和价格,并且对产品质量、产品结构和新产品开发具有决定性作用,特别是随着现代科技发展步伐加快,技术进步已成为粮食发展的重要动力。对技术的经济计量比较困难,我们主要通过对影响粮食生产力水平的各种技术研究和应用状况的国际比较,来观察由于技术上的差距对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决定和影响国际竞争力的环境因素我们以迈克尔·波特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国家菱图”为理论依据,将生产要素条件,国内市场需求状况,相关和辅助产业状况,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作为决定和影响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四个基本因素,把政府作用和机遇作为决定和影响粮食国际竞争力的两个辅助因素,把这些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作为决定和影响粮食国际竞争力的环境因素。由于目前还很难探索到一种能将这一复杂系统综合起来,对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和影响进行系统研究的方法。因此,我们还是分别对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对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和影响进行国际比较分析,但研究中将特别注意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四个基本因素生产要素条件。一个国家拥有某一特定产业竞争所需要的高级要素和专用型要素,就能拥有最具深远和持久的竞争优势。高级要素和专用型要素的可获得性和质量决定着取得竞争优势的优良性和竞争优势升级的速度。我们主要分析与粮食生产关系密切的基本要素(耕地、劳动力素质、资本实力等)和高级要素(交通和通信设施、高级人才和研究经费及成果等),并通过国际比较,来分析判断造成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现状的生产要素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国内市场需求状况。国内需求通过对规模经济的影响能带来静态的效率,而更重要的影响则是动态的,国内需求决定企业革新的速度与性质。影响国内需求的三个因素是:国内需求的构成、国内需求增长规模和模式、国内需求偏好对国际市场的传导机制,且后两方面的重要性是由前一个因素决定的。所以对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国内需求质的方面的重要性要大于其量的方面。因此,我们主要对中国和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的食物消费构成、粮食消费构成、消费增长及其饱和度、消费者的成熟度和挑剔性、国内需求的国际化趋势等进行国际比较分析,从而分析判断其对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相关和辅助产业状况。特定产业的相关和辅助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对促进和增强该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就是说如果上游供应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将通过效率高、时间短、速度快等使下游产业获得竞争优势,但为使某一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没有必要要求所有的相关和辅助产业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那些对创新和该产业的发展没有重要影响的投入品可以从国外进口。对某一产业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影响的相关和辅助产业包括该产业的供应产业、可以与该产业相协调和共享某些活动的产业、以及互补产品的产业。粮食的相关和辅助产业较多,但与粮食国际竞争力关系比较密切的主要是肥料、农药、良种繁育、产品加工等。因此我们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国际比较分析,来分析判断其对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企业战略、结构和国内竞争对一国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国内企业的竞争策略是否与本国环境以及该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有机结合;另一方面表现在国内是否拥有有效的竞争机制,以及这种有效的竞争机制是否与该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密切配合。企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是决定企业产品市场竞争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规模经济效益明显的粮食;粮食生产经营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和提高市场占有率,还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品牌竞争力。一国国内某产业高效率运行和健全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将有助于获得竞争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因此,我们主要围绕企业规模化程度、粮食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及其竞争策略等方面进行国际比较分析。两个辅助因素政府作用。政府在产业国际竞争优势中的真正作用是影响生产要素条件、市场需求条件、相关和辅助产业状况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等基本因素。政府可以主动或被动地影响(和被影响)四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应当是配置资源的基础,而市场机制在某些方面却会表现出失灵,这就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但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目的只能是弥补市场失灵,政府如果不遵循经济规律,过分干预将会造成比市场机制失灵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必须建立在不损害市场机制所固有的竞争性,保证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之上,即应严格局限在市场机制失灵的领域,这也符合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要求。政府作用运行的好将有助于决定国际竞争优势的因素更好发挥作用,提高国际竞争优势,反之则可能削弱国际竞争优势。因此,我们主要从市场机制在粮食市场某些方面的失灵,需要政府进行必要宏观调控的原理出发,分析中国政府在调控市场失灵方面的基本政策措施对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并进行国际比较。机遇。虽然偶然事件本身给某些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创造了机遇,但因偶然事件的随机性很大。所以,某国粮食能否获得国际竞争优势,更主要的还是取决于四个基本因素和政府的作用。因此,我们把机遇作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特定市场机会,其研究的中心将主要是如何通过四个基本因素和政府作用来把握机遇,获得或提高国际竞争力。二、主要研究结论(一)生产和贸易世界和中国粮食作物收获面积和产量主要集中在稻谷、小麦和玉米三个品种上,世界谷物产量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欧盟、印度、俄联邦等国,中国是世界上谷物产量最多的国家。世界水稻产量主要集中在亚洲,尤其集中于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越南、泰国、缅甸和菲律宾,中国是世界上稻谷产量最多的国家。世界小麦产量主要集中在中国、欧盟、美国、印度、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土耳其和阿根廷等十多个国家,中国是世界上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多的国家。世界玉米产量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和法国。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重要玉米生产大国。世界谷物贸易品种主要是稻谷、小麦、玉米及其制品。世界谷物出口集中在美国、欧盟、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世界谷物进口量较多的国家主要有日本、墨西哥、韩国、埃及、伊朗、巴西、中国、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和欧盟国家。水稻是三大粮食作物中贸易量最小的,但却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贸易增长最快的粮食作物;世界稻谷及其产品的出口贸易主要是大米,世界大米出口主要集中在中国、泰国、越南、美国、印度、巴基斯坦和欧盟国家等,世界大米的进口国家比较分散。世界小麦及产品贸易主要是小麦和小麦粉以及加工品,小麦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中贸易量最大的;世界小麦和小麦粉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欧盟国家、澳大利亚、阿根廷和塔吉克斯坦等。相对于世界小麦进口国,出口国较多,但小麦进口量较多的国家有欧盟国家、日本、中国、巴西、伊朗、阿尔及利亚、伊拉克、摩洛哥、印度尼西亚、韩国等。世界玉米及产品的出口贸易主要是玉米,玉米也是国际粮食贸易中仅次于小麦的品种。世界玉米出口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其它主要出口国有欧盟、阿根廷和中国等。相对于世界玉米进口国家,出口国家较多,但进口较多的国家主要有欧盟国家、日本、韩国、墨西哥、马来西亚、哥伦比亚、阿尔及利亚和巴西等。(二)国际竞争力状况在三种主要粮食作物中,水稻的国际竞争力较高,玉米和小麦的国际竞争力很低。其具体情况如下:中国水稻国际市场占有率相对较高的品种有大米、米粉和大米发酵饮品,贸易竞争指数较高的品种主要是大米、精/糙米、稻谷及米粉,所以相对来说大米和米粉的国际竞争力较强。但与各品种的世界其它主要出口国相比较,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还是相对较弱。中国小麦粉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很低,但在呈上升趋势,中国面点、小麦麸、面包和小麦微生物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很低。总的来看,中国小麦的国际竞争力较弱,近两年略微有所上升。各项竞争力指标表现为:中国小麦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很低,本国国内市场占有率在不断上升后达到目前较高的水平,贸易竞争指数一直为负数且绝对值较大。中国玉米国际市场占有率波动幅度较大,但近年来略有上升趋势;中国玉米的贸易竞争指数在多数年份为负值,近两年来为正值,总体上看竞争力较弱。中国玉米在世界主要进口国的市场份额一直很低。中国玉米油、甜玉米、玉米面、玉米麸、玉米饼等各种玉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都较弱。(三)直接和间接因素成本和价格在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上,中国稻谷和小麦相对于美国具有优势。原因是中国稻谷和小麦以小农户生产为主,大量低成本劳动力代替了大部分机械的使用以及中国极低的土地租金,导致中国的稻谷和小麦生产成本较低,而美国稻谷和小麦专业化生产带来的高劳动生产率和规模效应已被高劳动力机会成本、高昂的土地使用成本和农业机械费用所抵消。中国单位面积玉米生产成本低于美国,单位产品玉米生产成本也低于美国,而单产也低于美国。从生产者价格指数分析来看,中国稻谷除了某些年份相对于泰国其价格优势在上升外,相对于其它国家其价格优势均呈下降趋势,并且波动幅度很大;中国小麦相对于其它所有国家均处于价格劣势,而且这种价格劣势上升趋势非常明显;中国玉米除了相对于泰国和德国在多数年份价格优势在上升外,相对于其它国家在多数年份价格优势在下降。中国大米出口价格在多数年份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除了越南和缅甸以外的其它大米主要出口国的价格水平,因此可以认为价格不是制约中国大米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小麦出口价格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和世界主要出口国的价格水平波动幅度较大,时而高于时而低于世界平均价格水平。中国玉米出口价格多数年份低于世界平均价格水平,与世界玉米主要出口国美国和阿根廷的价格水平比较接近,但明显低于欧盟等其它主要出口国的价格水平。质量和安全相对于大米主要出口国泰国、美国和越南等,中国大米质量指数波动幅度较大,而且有些年份小于1,其质量竞争力较差。中国小麦质量指数多数年份小于1,其波动幅度明显大于世界小麦主要出口国;中国小麦粉质量指数多数年份大于1,其波动幅度明显大于世界小麦粉主要出口国:中国面点的质量指数多数年份大于1,但明显低于世界面点主要出口国的质量指数。中国玉米和玉米油的质量指数多数年份大于1,但波动幅度大于世界玉米主要出口国;中国甜玉米质量指数多数年份小于1,其波动幅度明显大于世界甜玉米主要出口国。中国稻米整体品质不高,特别是缺乏不同用途的高档优质米;与小麦主要出口国相比较,中国小麦质量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供货质量稳定性较差;中国东北玉米与美国等其它国家玉米的内在品质没有多大差异,而相差最大的是商业品质。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在药物和有害物质残留、动植物疫病防治和检疫、农产品质量等级测定等方面都做到了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一致(有些已经超过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标准),并有完善的监控体系。而中国的情况是只有出口农产品能达到国际标准或进口国标准,国内市场还是较低的标准,药物、有害物质残留和动植物疫病防治、检疫等监控工作也主要针对进出口产品进行。因此国内市场由于农药、抗生素和兽药的大量使用,甚至滥用,致使动植物食品中药物和有害物质残留问题严重,加之某些检疫性疫病时有流行,动植物疫病防治和检疫工作漏洞较大,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这不仅严重影响国内市场需求及出口市场的稳定和扩大,而且按着SPS协议规定也无法限制世界农产品主要出口国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生产力水平、品种资源和技术中国水稻单产一直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一直高于除了美国以外的其它世界重要大米出口国的单产水平,但目前还低于美国、澳大利亚、埃及和日本的单产水平。中国小麦单产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目前除明显低于欧盟国家外,高于世界其它主要出口国的单产水平。目前中国玉米单产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还明显低于美国、欧盟、加拿大等,与阿根廷的单产水平接近。因此,从单位面积产量对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看,在玉米和稻谷上的表现比在小麦上更为明显,单产水平低也直接影响了成本和价格的竞争优势。中国粮食生产力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并且质量较差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优良的品种和生产技术方面的差距。总体上看中国农业的科技含量较低。一方面,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低;另一方面,农产品加工转化技术落后。长期以来由于粮食短缺和粮食安全等问题的政策导向,粮食育种主要以高产品种为导向,使得粮食优质品种的科技储备相对不足,是影响中国粮食质量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四)环境因素——基本因素生产要素条件中国人均耕地拥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美国、加拿大、阿根廷等国的水平,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随着人均粮食消费量的不断增加,耕地资源的短缺将越来越成为制约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总体来看,中国农业基础设施还是比较脆弱,抗御灾害能力较差。中国成人文盲率指标仅比印度好些,低于所有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中国中学毛入学率增长速度很快,但仍低于除了巴西、泰国和印度之外的所有其它粮食主要出口国;中国大学毛入学率和每10万居民中大学生数量是所有粮食主要出口国中最低的。劳动力素质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教育经费不足,中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也是所有粮食主要出口国中最低的。与其它粮食主要出口国相比较,中国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总体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它不仅不利于粮食的快速运输,也不利于市场信息的快速传递。并且中国从事研究和开发的高级人才和研究经费相对比较缺乏。国内市场需求中国人均消费谷物在所有粮食主要出口国中是最高的。中国人均消费量最高的粮食产品是大米,其次是小麦,中国大米消费水平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小麦消费水平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只是玉米消费水平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中国人均大米、小麦和玉米的消费量都已经呈下降趋势。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国内人均消费量或占有量都处于较高水平。世界各种粮食主要出口国的国内消费量均已经呈下降趋势,因此可以认为各主要粮食出口国国内市场饱和度均比较高。各国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饱和时间到来的早晚,相对来说中国各种粮食产品的饱和水平都是20世纪90年代后才开始出现的,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也较大。发达国家更多是从粮食产品消费中获得热量和蛋白质,而发展中国家不仅获得热量和蛋白质,脂肪的获取量也较高,即发达国家粮食食品消费质量水平相对较高,而发展中国家还比较低。相关和辅助产业相对于玉米和小麦,中国水稻产品的出口产品结构优势较强,但与世界水稻产品主要出口国泰国、欧盟和美国相比较其出口结构优势还是较差:中国玉米产品不具有出口产品结构优势;中国小麦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都很低,出口产品结构劣势非常明显。欧美等发达国家利用生物技术,培育开发出一批优质、高产、多抗、专用、特用等目标形状的粮食新品种。中国除了水稻高产品种育种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中国的两系水稻杂交技术世人瞩目外,小麦和玉米的良种繁育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距离。中国农业生产资料国际市场占有率呈上升趋势,但与美国、加拿大和欧盟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中国农业机械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很低。中国肥料的生产量和消费量都很高,但全部肥料和各品种的进出口贸易情况都是进口量大大高于出口量;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美国和欧盟等的肥料贸易都是进口量大于出口量;中国单位面积耕地消费肥料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很多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的水平,但各国各种肥料消费比例差异较大。中国农药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呈上升趋势,在世界粮食主要出口中只低于美国和欧盟国家,但与美国和欧盟国家相比较差距还很大。总体来看,中国粮食加工技术落后,加工水平也较低。在粮食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中,中国在产前和产中的技术力量较强,但产后技术(包括收获、干燥、加工储藏等技术)是薄弱环节。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在世界所有粮食主要生产国和主要出口国中,中国农户生产规模是最小的。人口众多,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困难,导致农业生产规模过小、机械化水平低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等,都严重制约了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提高。此外,由于中国农民组织化程度很低,大多数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户都没有属于自己的产销一体化组织,只能独自分别进入市场,不仅市场竞争能力弱,也较难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加之目前中国粮食市场体系不够健全,农户只能根据现货市场价格决定未来生产经营活动,使得粮食市场和价格形成周期性波动,农户的收益也形成周期性波动局面。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的经验也都表明,粮食生产的主要形式是家庭农场,而粮食加工和销售则主要是公司制或合作制的企业。当粮食生产以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加工销售商的经营规模和市场集中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实施合作制将有利于粮食获得并增强竞争优势,但相对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盟等国家,目前中国粮食中的合作社组织形式很少。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出现一种新型的民办技术经济服务组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总体上看,还远远不能满足联系大多数农户的需要,无法帮助大多数农户克服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缺陷。(五)环境因素——政府作用粮食产业特性及其相关政策粮食在与非农产业竞争中存在的弱质性,决定了需要政府通过实施国内支持和国际贸易政策等宏观调控来克服市场机制的失灵,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通常是改善贸易条件和降低市场价格的周期波动幅度。粮食生产的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需要政府通过必要的支持和引导,使生产经营者从产业组织上选择适应特定资源状况的组织形式,来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为了克服粮食比较利益低于非农产业的弱质性,欧美在乌拉圭回合协议达成前主要采取直接价格支持措施,乌拉圭回合协议达成后开始逐渐转向采用直接收入补贴和“绿箱”政策;为克服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疫病容易发生等,发达国家都对农业的环境改善、疫病防治和根除提供了大量的支持。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对粮食生产的支持手段和支持幅度差异较大。为克服粮食生产的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使之适应大规模的加工和销售的要求。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不仅从产业组织上选择了适应本国特定资源状况的组织形式,而且适应特定产业组织形式发展的需要,政府也都进行了必要的支持和引导。中国到目前为止,无论行业协会还是合作经济组织的数量和规模都非常有限,覆盖农户的比例也很小,尤其是政府对行业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支持力度不够(包括政策、法规和资金等)。粮食生产周期较长,对市场价格的反应具有滞后性,如果任凭市场机制自行调节难以使农产品供给及时追随市场价格的变化,造成农产品短缺和过剩的效应放大,从而会产生蛛网效应。农产品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政府应采取宏观调控手段,促进市场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并通过宏观调控手段维持市场体系的良好运行。目前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都拥有健全完善的农业市场体系,既包括农产品及其生产要素的现货市场也包括农产品及其生产要素的期货市场(或远期交易市场)。使生产经营者不仅可以利用其来套期保值,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也可以根据价格变动随时调整供求,从而起到规避或减小价格波动风险的作用。中国因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间较短,农业市场体系尤其是粮食市场体系建设还很不完善。不仅粮食现货市场发育不完善,使粮食期货市场功能不能很好发挥,而且种子、化肥等生产要素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更为滞后。粮食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许多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基础设施,尤其是教育、科研、技术推广、道路、水利设施等,需要政府通过公共投资或相应的支持措施来解决。虽然在发达国家,非政府公共投资农业科研的比例不断上升。但政府和私人对农业科技投资的领域界限分明,私人投资的范围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容易受到保护、市场潜力大、产品市场开放程度高、以产前和产后农业技术为主的应用性研究;而政府则逐渐加强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知识产权不易得到保护、技术难以物化、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的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几乎都来自政府财政拨款,尤其以地方政府为主。中国政府财政对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低于其它所有农产品主要出口国(甚至低于世界上最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数),政府财政投资占农业科研投资比例虽然高于美国和欧盟国家,但与几个发展中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中国政府财政对农业科技投资不足还表现在农业科技投资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地位大大低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中国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不足并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农业科技(尤其是农业科研)的财政投入不足更为严峻。这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出和应用,从而影响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粮食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需要有政府等组织或机构作为介于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第三方,来公正地对农产品的安全卫生和质量等级进行认定,实施有效的监督,并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向消费者传递公正的农产品安全卫生和质量等级信息,从而有助于克服经验性商品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市场失灵。中国农产品安全和质量监控工作由多部门管理,各部门分别独立工作,使农产品安全和质量监督检验工作衔接较差。由于国内农产品市场还没有健全而完善的安全质量标准体系和监控体系,更没有介于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具有权威性的第三方对上市农产品进行全面的权威认证工作,也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多年来美国农业部的农产品分级系统紧跟市场步伐,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变化。目前美国农业部的农产品分级服务不仅对产品进行认证,还对生产过程进行认证,创造或促进了名牌产品的发展。加拿大政府一直把农产品质量认定和评级作为一项重要职能,农产品品质认定由联邦监督员完成。丹麦农产品安全卫生和质量监督工作主要由政府完成。粮食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只有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才可能减少或消除对外部环境的危害。从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的情况来看,除了中国、阿根廷、泰国、印度等属于发展中国家外,其他多数为发达国家,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直接影响了国家政策措施的差异。很多发达国家或地区在加快制定和实施有关农业环境工程方面的法规和政策,更加重视保护环境和食品安全。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积极采取措施来迎合世界农产品主要进口国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中国虽然已经开始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政府农业政策措施的国际比较从生产者支持水平的国际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对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生产者支持水平一直偏低,并且在多数年份政府对粮食生产者的补贴占粮食种植者收入的百分比(即相对PSE)为负值,尤其是水稻和玉米。从财政预算支持农业占GDP比重的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农业支持总量相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来说,并不算低,甚至可以说是相对比较高的。但如果从财政预算支农占农牧业总产值比例的国际比较来看,中国财政预算支持农业的水平就相对偏低。从分类生产者支持政策来看,在WTO规则允许的12种“绿箱”政策措施中,中国仅使用了六种,远低于其它粮食主要进出口国。中国近些年对农业的综合支持量一直低于WTO农业协议允许的水平。从政府对粮食生产者支持结构的国际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农业补贴支出少,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小。中国属于“绿箱”措施的农业补贴支出很少,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例很低,中国“黄箱”措施的农业补贴支出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23%,而同期美国和欧盟对本国农业的补贴(包括“绿箱”、“黄箱”和“蓝箱”补贴)分别占到农业生产总值的50%和60%。中国农业补贴措施种类少,对农业的影响程度低。在“绿箱”补贴措施中,其他国家所采用的保险补贴、休耕等资源停用补贴、农业结构调整补贴等在中国还是空白,中国刚刚启用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对农民主要采用价格支持等间接补贴,农民得到的补贴是间接的,从补贴中使农民得到的利益在效果上不明显。健全和完善的市场信息系统是粮食生产经营者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正确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是克服粮食因生产周期长而导致的市场供求和价格波动影响的有效途径。虽然中国农业及粮食市场信息系统有了很大发展,但农业信息化的普及程度仍比较低,农业信息网站建设存在总体规模较小、地域分布不平衡、信息的标准化和时效性较差、信息的开放性和共享程度低等问题。再加上中国的农业生产者及粮食种植者规模小、经营分散、文化程度较低、缺乏粮食种植者自己的协会组织等原因,使政府信息和其它市场信息很难及时迅速地传递到生产经营者,导致农户的信息化程度相当低。多数发达国家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十分重视健全和完善市场信息系统,并重视政府信息源与生产经营者之间的很好衔接。关税、配额、出口补贴等国际贸易政策通过影响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粮食市场的一体化变化,从而影响粮食的国际竞争力。关税和配额对进口国的粮食生产者有利,从而有助于提高进口国的粮食在国内市场竞争力;但关税和配额将使出口国的粮食生产者受损,从而降低出口国的粮食在进口国市场的竞争力。出口补贴的作用方向与关税和配额正好相反。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使所有世贸组织成员国都承诺了要对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和出口补贴进行削减。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过程中,中国承诺到2004年将农产品关税税率降到17%左右,与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相比,中国的农产品进口关税税率已经比较低。进口关税对本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除了关税水平外,还可通过关税升级、关税高峰、复杂关税、关税配额和特殊保障机制等多个方向来表现。中国农产品关税升级、关税高峰策略都有使用,但复杂关税使用很少;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农产品关税升级、关税高峰和复杂关税使用的比较显着(尤其在需要特殊保障的产品上)。中国在所有农产品进口方面均没有特殊保障条款,而美国、欧盟、日本有复杂关税的品种几乎都有特殊保障条款。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过程中,中国承诺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包括价格补贴、实物补贴,以及对出口产品加工、仓储、运输的补贴。放弃农产品出口补贴,削弱了中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出口补贴的农产品数量多,补贴水平相对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的补贴农产品数量少,补贴水平相对较低。而且中国很少或没有采用出口信贷、出口保险、出口市场开发等国际贸易措施,也使得中国粮食的国际竞争力降低。此外,在WTO的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规则下,各成员国对农业政策调整都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在完成WTO农业协议中的减让承诺的基础上,积极调整本国(地区)农业发展政策,通过增加财政支出等手段来促进本国(地区)农业快速发展来适应WTO这种新的农业贸易制度框架,并不断提高本国(地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最大程度地支持本国(地区)农业的长期持续发展。三、评价指标构造和对策思考(一)评价指标构造我们把反映竞争结果的指标称为国际竞争力实现指标,它们表现了国际竞争力的实现程度:把反映竞争实力(即竞争力强弱的原因)的因素称为影响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它们能解释为什么具有或不具有国际竞争力;把反映竞争实力以外的对其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的因素,称为决定和影响国际竞争力的环境因素,它们能对国际竞争力强弱具有重要的决定和影响作用。根据已经确定的分析框架和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结果,我们构造出如表8-1所示的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变化趋势,而且对于研究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二)对策思考粮食属于资源密集型产品,由于中国粮食生产资源相对匮乏,粮食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弱。因此,在WTO框架下为不断提高中国粮食的国际竞争力,粮食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充分运用WTO的“绿箱”和“黄箱”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和对粮食的支持与保护,确保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保障粮食安全;同时,不断提高粮食的国际竞争力。为此,应主要采取下列对策措施。首先,加快优势粮食产业基地建设。虽然决定和影响粮食竞争力的因素既包括产业内部的直接和间接因素,也包括产业外部的商业环境因素。但实际上,每一方面的因素都与粮食产业基地建设密切相关。因为,产业基地建设有利于提高粮食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增强粮食的成本和价格竞争优势,有利于提升粮食的质量和安全卫生水平,有助于提升粮食的生产效率,有助于获得粮食经营的规模效益和提高营销绩效,能够促进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环境系统的健全和完善。但这并不是说任何粮食产品在任何地区只要实施产业基地建设就一定能提升其竞争力。中国粮食产业基地建设应在考虑各种粮食产品和各地区比较优势的同时,以各种粮食产品和各地区的竞争优势为前提,来选定特定的优势粮食产品和优势区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重点培育优势粮食产品和优势区域,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尽快提升中国粮食的竞争力。其次,充分发挥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政府对粮食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重点应是:进一步增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食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这不仅有助于抵御外国产品的大量进入,更有助于提高中国各种粮食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体包括:通过必要的政策措施和财政支持克服粮食的弱质性和不良外部性;健全和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减少并降低粮食市场的波动性;加快建立健全粮食安全卫生和质量等级认证和监控体系。第三,提高政府财政对农业公共物品的投资强度。虽然限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不可能与世界其它发达国家在粮食国内支持上展开竞争,但仍需要政府提高对粮食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投资强度,为提升粮食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撑,提高对水利、基本粮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粮食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强度,为提升粮食竞争力提供物质和市场的基础保障。
孟丽[10](2004)在《中国小麦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国际贸易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对中国小麦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确定了影响中国小麦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提高中国小麦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对下述问题进行了研究。 首先,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主要进口国市场占有率、本国国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等指标的国际比较发现:中国小麦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一直较弱,近两年略微有所上升。 其次,通过对影响小麦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的国际比较发现:中国小麦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具有明显优势,但由于较高的流通费用,导致在价格上不具有优势;小麦质量较差、品质不稳定是导致中国小麦国际竞争力较低的主要因素;生产要素中化肥和劳动力投入对中国小麦生产力水平的影响程度较小,而种子、灌溉和机械投入对小麦生产力水平的的影响程度较大,因此小麦生产投入要以增加种子、灌溉和机械的投入为主,代替大量的化肥和劳动力投入,进一步降低小麦单位产品成本,增强中国小麦国际竞争力;中国小麦的上下游辅助产业(包括品种资源、生产资料和加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发展较为滞后;中国小麦生产者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严重制约了中国小麦质量的提高、流通费用的降低和加工业的发展;小麦生产经营活动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必须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克服其市场机制的失灵,保障市场机制有效运行,但通过国际比较研究发现:中国政府在生产者支持、市场体系建设和国际贸易政策上对小麦的支持水平较低,与提高中国小麦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尤其是较低的生产者支持水平和市场体系建设程度制约了中国小麦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最后,在对上述问题进行国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提高中国小麦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如下:加强集中连片的优势小麦产区建设,有利于优良品种大面积推广种植和小麦统种统收,从而克服中国小麦质量不稳定的难题,优势小麦带建设也有利于提高生产者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链增值:加强政府对小麦生产经营的宏观调控,在WTO框架内加人小麦生产者支持水平、完善生产者支持结构、加快小麦市场体系建设等。
二、解读订单农业“延津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读订单农业“延津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河南省农户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障碍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户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障碍 |
(一)生产规模较小 |
(二)缺乏中介组织 |
(三)期货知识不足 |
二、农产品期货“延津模式”的经验借鉴 |
(一) “延津模式”的组织管理 |
(二) 农产品期货市场在“延津模式”中的作用 |
(三) “延津模式”的经验总结 |
三、农户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对策建议 |
(一)加大宣传力度 |
(二)成立合作组织 |
(三)加强期货市场建设 |
(2)间接模式下农产品期货市场参与主体履约困境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与作用 |
1.2.2 间接模式下参与主体违约问题 |
1.2.3 间接模式下基于农业订单的违约风险管理和对策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产品期货市场 |
2.1.2 中介组织 |
2.1.3 履约困境 |
2.2 相关理论 |
2.2.1 契约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三章 我国农户与期货市场典型的间接对接模式 |
3.1“农户+合作社+期货”模式 |
3.1.1“农户+合作社+期货”的合作机制分析 |
3.1.2“农户+合作社+期货”的现状分析 |
3.2“农户+公司+期货”模式 |
3.2.1“农户+公司+期货”的合作机制分析 |
3.2.2“农户+公司+期货”的现状分析 |
3.3 两种合作模式比较 |
第四章 间接模式下农产品期货市场参与主体合作中的履约困境 |
4.1“农户+合作社+期货”模式下的履约困境 |
4.2“农户+公司+期货”模式下的履约困境 |
第五章 间接模式合作机制中参与主体间履约困境的成因分析 |
5.1 价格波动因素 |
5.1.1 理论分析—农产品价格的发散性蛛网困境 |
5.1.2 远期合约固有的价格风险 |
5.2 契约的脆弱性 |
5.3 利益分配不合理 |
5.4 支持力度不足 |
第六章 美国促进农产品期货市场参与主体履约实现的经验 |
6.1 合作组织发展完善 |
6.2 通过保险进行兜底 |
6.3 发展期权试点工作 |
第七章 间接模式下期货市场参与主体走出履约困境对策 |
7.1 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
7.2 促进中介组织持续经营 |
7.3 发展农户入股制度 |
7.4 完善合作组织,引导农户参与 |
7.5 推动发展“保险+期货”模式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云南农产品期货交易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思路 |
2 发展农产品期货的背景和必要性 |
2.1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交易功能与定位 |
2.2 农产品期货市场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
2.3 发挥云南农产品期货交易功能的意义与必要性 |
2.4 云南农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
3. 发挥云南农产品期货交易功能的可行性分析 |
3.1 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优势分析 |
3.2 云南主要农产品的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分析 |
3.3 发挥云南农产品期货交易功能的市场技术条件分析 |
4 国内外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比较借鉴 |
4.1 国外的成熟运作经验 |
4.2 国内期货农业的发展模式分析 |
4.3 云南农产品期货发展模式分析 |
5 发挥云南农产品期货交易功能的促进措施 |
5.1 通过舆论宣传和培训,正确认识期货市场功能 |
5.2 各部门通力协作,营造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良好环境 |
5.3 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和行业组织 |
5.4 建立农业产品的套期保值操作指引和风控流程 |
5.5 引导期货机构创新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研究 ——基于农业发展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产品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现状分析 |
2.1 农产品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整体现状 |
2.2 农产品期货市场服务三农模式分析 |
2.2.1 “公司+农户、期货+订单”模式 |
2.2.2 “合作社”模式 |
2.2.3 “政府风险管理机构或政策性公司”模式 |
2.2.4 农产品期货市场服务三农模式整合分类 |
2.3 农产品期货市场服务三农功能分类 |
2.3.1 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 |
2.3.2 农产品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 |
2.3.3 农产品期货市场加快农业信息化功能 |
2.3.4 农产品期货市场完善农业产业化功能 |
第三章 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实证研究 |
3.1 价格发现功能评价指标 |
3.1.1 单位根(ADF)检验 |
3.1.2 协整检验 |
3.1.3 Grange 因果关系检验 |
3.1.4 误差修正模型(ECM) |
3.1.5 脉冲响应函数(Impulse Responses Function) |
3.1.6 方差分解(Variance Decomposition) |
3.1.7 Garbade-Silber 模型 |
3.2 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实证研究 |
3.2.1 样本范围选择 |
3.2.2 大豆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实证研究 |
3.2.3 小麦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实证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产品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实证研究 |
4.1 套期保值功能评价指标 |
4.1.1 基差分析 |
4.1.2 期现比率 |
4.1.3 成交量 |
4.2 农产品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实证研究 |
4.2.1 基差分析 |
4.2.2 期现比率 |
4.2.3 成交量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产品期货市场服务三农间接功能的理论研究 |
5.1 农业信息化理论 |
5.1.1 农业信息化内涵 |
5.1.2 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
5.1.3 农产品期货市场促进农业信息化的途径 |
5.2 农业产业化理论 |
5.2.1 农业产业化内涵 |
5.2.2 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
5.2.3 农产品期货市场促进农业产业化的途径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影响农产品期货市场服务三农功能发挥的因素分析 |
6.1 农产品期货市场自身原因 |
6.1.1 我国期货交易所风险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 |
6.1.2 我国期货市场上市品种结构单一 |
6.1.3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高 |
6.2 中介组织发育不足 |
6.2.1 期货公司 |
6.2.2 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
6.2.3 政府成立的风险管理机构或政策性公司 |
6.3 涉农企业认识不足 |
6.4 政府相关机构监督不力 |
6.5 农民整体素质不高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政策建议 |
7.1 对农产品期货市场服务三农服务链中单个主体的政策建议 |
7.1.1 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制度设计,合理把握品种上市时机,稳健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
7.1.2 利用自身需求挖掘和政策激励以促进中介组织的完善与发展 |
7.1.3 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促进涉农企业的进步 |
7.1.4 完善政府监督部门的监督措施,提高政府监督部门的监督效果 |
7.1.5 通过相关“知识下乡”活动提高农民素质 |
7.2 对农产品期货市场服务三农服务链整体的政策建议 |
7.2.1 重视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的重要作用 |
7.2.2 没有最优的模式,只有最适合的模式 |
7.2.3 加强主体间的互相监督 |
7.2.4 巩固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服务角色,保持“能源”的供给 |
第八章 结束语 |
8.1 文章内容总结 |
8.2 文章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3.1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基本概念界定 |
1.3.2 粮食安全的基本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4.1 相关理论解释与讨论 |
1.4.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3 研究评述 |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能的创新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本文的框架 |
1.5.4 论文可能的创新 |
2 粮食安全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内在关系 |
2.1 期货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
2.1.1 期货市场的起源 |
2.1.2 期货市场的产生 |
2.1.3 国外期货市场的发展──以CBOT为例 |
2.1.4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
2.2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 |
2.3 粮食安全的评价指标 |
2.4 粮食安全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内在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3 粮食生产和价格与农产品期货市场 |
3.1 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基本特征 |
3.1.1 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基本趋势 |
3.1.2 粮食产量波动系数与±2%的波动幅度比较 |
3.1.3 粮食与棉花和油料作物产量增长率的波动趋势比较 |
3.1.4 市场化改革前后中国粮食生产波动强度的比较 |
3.1.5 四大粮食品种产量波动与中国粮食总产量波动 |
3.2 中国粮食价格的波动分析 |
3.2.1 粮食价格的基本特征 |
3.2.2 1983年以来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历史回顾 |
3.2.3 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总体特征 |
3.2.4 粮食价格与产量波动的相互关系分析 |
3.3 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价格联动机制及其相互作用 |
3.3.1 国家对粮食市场宏观调控政策的偏差 |
3.3.2 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价格联动机制及其相互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4 粮食流通与农产品期货市场 |
4.1 基于粮食安全的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
4.1.1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进程与粮食期货市场的发育 |
4.1.2 粮食购销市场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
4.2 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及面临的问题 |
4.2.1 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 |
4.2.2 进一步深化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面临的问题 |
4.3 利用期货市场完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 |
4.4 利用期货市场促进粮食物流发展:基于粮食安全的视角 |
4.4.1 问题的提出 |
4.4.2 粮食安全需要粮食物流支撑 |
4.4.3 中国粮食物流的概况 |
4.4.4 粮食期货市场助推粮食现代物流的发展 |
4.5 本章小结 |
5 粮食储备与农产品期货市场 |
5.1 粮食储备的一般理论 |
5.1.1 FAO关于粮食储备的定义 |
5.1.2 储备粮的调节功能 |
5.1.3 粮食储备的基本目标 |
5.1.4 粮食储备的规模界限 |
5.2 中国粮食储备体系及其发展 |
5.2.1 粮食储备的初创阶段 |
5.2.2 粮食储备的形成阶段 |
5.2.3 粮食储备的发展阶段 |
5.2.4 粮食储备的完善阶段 |
5.3 粮食储备与粮食价格的关系分析 |
5.3.1 中国粮食储备量和消费量的估算 |
5.3.2 粮食储备量变动与价格变动分析 |
5.3.3 基本结论 |
5.4 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完善粮食储备制度 |
5.4.1 粮食储备管理取得的成就 |
5.4.2 利用期货市场规避储备粮风险的必要性分析 |
5.4.3 中国粮食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基本现状 |
5.4.4 储备粮参与期货市场面临的问题 |
5.4.5 把握期货市场发展的脉搏,改进储备粮调节方式 |
5.5 本章小结 |
6 粮食贸易与农产品期货市场 |
6.1 中国粮食贸易的地位 |
6.1.1 粮食在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 |
6.1.2 中国在世界粮食贸易中的地位 |
6.2 中国需要合理利用国际市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
6.2.1 中国合理利用国际市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意义 |
6.2.2 中国合理利用国际市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可行性分析 |
6.3 世界粮食贸易定价权与中国的定价地位 |
6.3.1 粮食进出口企业对外贸易面临的风险 |
6.3.2 全球商品定价机制──期货定价方式 |
6.3.3 粮食定价权的缺失对中国粮食安全造成的影响 |
6.4 国内外农产品期货市场关系实证研究──以小麦为例 |
6.4.1 引言 |
6.4.2 数据采集与说明 |
6.4.3 实证研究 |
6.4.4 基本结论 |
6.5 利用期货市场在国际市场上调剂粮食余缺 |
6.5.1 利用期货市场在国际市场上调剂粮食余缺的可行性分析 |
6.5.2 利用期货市场在国际市场上调剂粮食余缺的策略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农民增收与农产品期货市场 |
7.1 直接补贴能促进农民增收吗? |
7.2 保障粮食安全与提高农民收入的“矛盾”分析 |
7.2.1 引言 |
7.2.2 数据的来源与说明 |
7.2.3 农民收入来源结构分析 |
7.2.4 粮食播种面积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分析 |
7.2.5 几点结论 |
7.3 期货市场促进农民增收的机理分析 |
7.4 制约农民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因素 |
7.5 农民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途径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论文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中央储备粮沈丘直属库经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观点 |
第二章 中央储备粮直属库轮换经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2.1 企业的经营活动在严格的政策框架内进行 |
2.2 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使轮换经营面临市场和经营风险 |
2.3 国家粮食储备制度的变化是企业隐伏的未来生存危机 |
第三章 沈丘直属库的创业与发展 |
3.1 一个基层粮管所的创业史 |
3.2 沈丘直属库发展中的两个跨越 |
第四章 沈丘直属库轮换产业化经营模式探索 |
4.1 产业链经营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市场风险 |
4.2 订单农业打开轮换产业化经营之门 |
第五章 沈丘直属库轮换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延伸 |
5.1 建立粮种基地,成立种子公司,从源头控制订单粮源质量 |
5.2 成立化肥、农药等农资公司 |
5.3 建立粮食收购网络,扩大粮源控制规模 |
5.4 涉足小麦加工领域,完善抗风险机制 |
第六章 沈丘直属库轮换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实践检验 |
6.1 产业化经营为轮换提供机制保障 |
6.2 优化中央储备粮品种结构和质量,获得良好经济效益 |
6.3 产业化经营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
第七章 对沈丘直属库换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思考 |
7.1 沈丘模式对其他中央储备粮企业的示范作用 |
7.2 沈丘经验带给中储粮总公司的启迪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国主要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竞争优势理论研究 |
1.2.2 产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 |
1.2.3 研究综述评价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内容和结构 |
1.3.2 研究方法和范围 |
1.4 创新说明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4.1 创新说明和特色 |
1.4.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经济分析框架 |
2.1 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历史渊源 |
2.1.2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产业国际竞争力 |
2.2 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经济分析框架 |
2.2.1 中国粮食生产和贸易及国际比较 |
2.2.2 粮食国际竞争力状况的国际比较分析 |
2.2.3 影响粮食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分析 |
2.2.4 决定和影响粮食国际竞争力的环境因素分析 |
第三章 中国主要粮食生产和贸易的国际比较 |
3.1 中国粮食生产的国际比较 |
3.1.1 水稻 |
3.1.2 小麦 |
3.1.3 玉米 |
3.2 中国粮食贸易的国际比较 |
3.2.1 水稻 |
3.2.2 小麦 |
3.2.3 玉米 |
第四章 中国主要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分析 |
4.1 国际市场占有率及国际比较 |
4.1.1 水稻 |
4.1.2 小麦 |
4.1.3 玉米 |
4.2 主要进口国市场占有率及国际比较 |
4.2.1 水稻(大米) |
4.2.2 小麦 |
4.2.3 玉米 |
4.3 贸易竞争指数及国际比较 |
4.3.1 水稻 |
4.3.2 小麦 |
4.3.3 玉米 |
第五章 决定和影响粮食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分析 |
5.1 成本和价格 |
5.1.1 成本 |
5.1.2 价格 |
5.2 质量和安全 |
5.2.1 出口质量指数 |
5.2.2 出口产品质量比较 |
5.2.3 安全卫生 |
5.3 生产力水平、品种资源和技术 |
5.3.1 生产力水平 |
5.3.2 品种资源和技术 |
第六章 决定和影响粮食国际竞争力的环境因素分析──基本因素 |
6.1 生产要素条件 |
6.1.1 基本要素 |
6.1.2 高级要素 |
6.2 国内市场需求条件 |
6.2.1 国内需求构成 |
6.2.2 国内需求增长和模式 |
6.3 相关和辅助产业状况 |
6.3.1 良种繁育 |
6.3.2 生产资料 |
6.3.3 粮食加工 |
6.4 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
6.4.1 企业规模化程度 |
6.4.2 生产者竞争战略 |
第七章 决定和影响粮食国际竞争力的环境因素分析──政府作用 |
7.1 农业(包括粮食)的特性及其政府的相关政策 |
7.1.1 农业的弱质性和小规模分散经营 |
7.1.2 农业的波动性 |
7.1.3 农业的公共物品建设 |
7.1.4 农业信息的不对称性 |
7.1.5 农业的外部性 |
7.2 政府农业政策措施的国际比较 |
7.2.1 生产者支持 |
7.2.2 市场体系建设 |
7.2.3 国际贸易政策 |
7.2.4 农业政策调整 |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和对策思考 |
8.1 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 |
8.1.1 分析框架 |
8.1.2 评价指标 |
8.2 主要研究结论 |
8.2.1 生产和贸易 |
8.2.2 国际竞争力状况 |
8.2.3 直接和间接因素 |
8.2.4 环境因素──基本因素 |
8.2.5 环境因素──政府作用 |
8.2 对策思考 |
8.2.1 加快中国优势粮食产业基地建设 |
8.2.2 完善市场机制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
8.2.3 提高政府财政对农业公共物品的投资强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学术论着和科研工作 |
博士后期间学术论着和科研工作 |
个人简历 |
通信地址 |
(10)中国小麦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竞争优势理论研究 |
1.2.2 产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 |
1.2.3 研究综述评价 |
1.3 研究框架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和框架 |
1.3.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中国小麦国际竞争力状况 |
2.1 中国小麦生产、贸易、消费概况及国际比较 |
2.1.1 生产 |
2.1.2 贸易 |
2.1.3 消费 |
2.2 中国小麦国际竞争力实现指标及国际比较 |
2.2.1 市场占有率 |
2.2.2 贸易竞争指数 |
第三章 影响中国小麦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分析 |
3.1 生产成本、价格和质量 |
3.1.1 生产成本 |
3.1.2 价格 |
3.1.3 质量 |
3.2 生产要素 |
3.2.1 对中国小麦生产力水平的影响 |
3.2.2 对美国小麦生产力水平的影响 |
3.3 辅助产业发展 |
3.3.1 品种资源 |
3.3.2 生产资料 |
3.3.3 加工业 |
3.4 生产者竞争战略 |
3.4.1 生产者经营组织形式的理论分析 |
3.4.2 中国小麦生产者经营组织形式及国际比较 |
第四章 政府作用对中国小麦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4.1 生产者支持 |
4.1.1 支持水平 |
4.1.2 支持结构 |
4.2 市场体系建设 |
4.2.1 现货市场 |
4.2.2 期货市场 |
4.2.3 市场信息系统 |
4.3 国际贸易政策 |
4.3.1 关税、配额、出口补贴的经济效益分析 |
4.3.2 中国小麦关税、配额、出口补贴国际比较 |
第五章 基本结论和对策建议 |
5.1 基本结论 |
5.2 提高中国小麦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5.2.1 加强小麦产业带建设 |
5.2.2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四、解读订单农业“延津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省农户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 高彦彬,闫云萍. 农场经济管理, 2020(09)
- [2]间接模式下农产品期货市场参与主体履约困境及对策研究[D]. 赵菁. 天津商业大学, 2017(02)
- [3]云南农产品期货交易功能研究[D]. 杨海燕. 云南大学, 2012(05)
- [4]农产品期货市场服务“三农”模式整合研究[J]. 李海远,王静. 广东农业科学, 2010(05)
- [5]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研究 ——基于农业发展的视角[D]. 李海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2)
- [6]基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 何蒲明.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 [7]一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个案研究[J]. 吕琳. 法制与经济(下半月), 2007(10)
- [8]中央储备粮沈丘直属库经营模式研究[D]. 李明. 郑州大学, 2006(06)
- [9]中国主要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D]. 乔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4(05)
- [10]中国小麦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孟丽.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