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的手术治疗及无喉者的言语康复

喉癌的手术治疗及无喉者的言语康复

一、喉癌的手术治疗及无喉者语言康复(论文文献综述)

黄娇[1](2020)在《喉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发声功能重塑的临床护理路径构建及应用初探》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制定《住院期间、回归家庭、发音训练期间三阶段简称“3S”—TL患者发声功能重塑临床护理路径日程计划表》,《3S—TL患者发声功能重塑临床护理路径评价标准》;通过预实验的应用及评价,初步构建《3S—TL患者发声功能重塑临床护理路径日程计划表》及《3S—TL患者发声功能重塑临床护理路径评价标准》,为今后开展TL患者发声功能康复护理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文献分析、循证研究和计量学的方法:筛选3S—TL发声功能重塑的临床护理路径及评价标准相关条目内容;通过质性访谈了解患者术后护理的需求;运用临床病例回顾法选择医嘱类护理项目,设计3S—TL患者发声功能重塑临床护理路径及评价标准条目,应用德尔菲法,对初步制定路径的条目以及内容和重要性进行咨询,经课题组反复讨论,修改并完善,初步构建《3S—TL患者发声功能重塑临床护理路径日程计划表》及《3S—TL患者发声功能重塑临床护理路径评价标准》;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住院期间、回归家庭、发音训练期间三阶段的TL发声功能康复促进有计划性、完整性、持续性路径应用;采用非同期历史对照不对等实验,对研究对象进行两组路径效果评价对比。应用Excel2017及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构建了《3S—TL患者发声功能重塑临床护理路径日程计划表》及《3S—TL患者发声功能重塑临床护理路径评价标准》,其中日程计划表单3个:住院期间日程计划表:横轴以手术前后时段为节点,入院—术前1天、手术当天、术后第1—3天、术后4天—出院前1天、出院当天共5个,纵轴为评估、检查、治疗、药物、活动、饮食、护理处理、健康宣教8个方面内容;回归家庭日程计划表:横轴以出院随访时段为节点,第1周、2周、3周、4周、第2个月、第3个月共6个,纵轴为评估、气管造口护理、并发症护理、言语康复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6个方面内容;发音训练期间日程计划表:横轴以发音训练(食管发音训练)开始时段为节点,第1天、第26—天、第7天共3个,纵轴为评估、食管发音训练前培训、食管发音训练前护理指导、食管发音训练、评价5个方面内容;评价标准包括: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再次住院率、食管发音训练效果、食管发音训练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共7个指标;进行了两轮的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专家权威系数大于0.70,说明专家权威程度高;专家咨询路径两轮的回收率第一轮和第二轮都是100%;专家的意见协调系数:第一轮为0.312,第二轮为0.423,p<0.01显示结果可靠。2.路径应用效果两组对比:平均住院天数(试验组患者22.40±9.90天,对照组28.04±12.91天,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减少6天;平均住院总费用(试验组4.46±1.55万元,对照组5.41±2.29万元,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下降1万元;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14.29%,对照组37.14%,P﹤0.05);患者再住院率:试验组20.00%,对照组42.9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发声功能得分(试验组60.50±18.21分,对照组32.00±12.6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食管发音训练相关知识知晓率:试验组85%,对照组6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满意度情况:患者94.28%,家属95%,工作人员93.27%。结论:1.构建以“时间段为横轴,路径内容为纵轴”的《3S—TL患者发声功能重塑临床护理路径日程计划表》及《—患者发声功能重塑临床护理路径评价标准》;通过在某三甲医院实施,初步验证了该路径的有效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2.该CNP应用后能有效减少TL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住院率,提高患者食管发音训练相关知识知晓率,发音效果良好。患者、家属及工作人员对本次路径内容、方式、时间等过程总体评价满意。3.初步建立3S—TL患者发声功能重塑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方案,形成TL患者发声功能重塑临床护理路径新型护理模式。

谢军,闫树婷,高晓葳[2](2019)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全喉切除术后食管发音训练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全喉切除术后食管发音训练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喉癌行全喉切除术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食管发音言语康复的疗效、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情况。结果:干预组成功食管发音50例(89%),对照组成功食管发音38例(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喉癌患者全喉切除术后食管发音的疗效,促进言语康复,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曹媛[3](2019)在《全喉切除术后食管发音患者的MDVP及PAS结果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正常成人、咽喉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及其全喉切除术后食管发音的多维嗓音分析及发声空气动力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研究,了解全喉切除术前后患者嗓音变化情况,探讨食管发音的嗓音及发声空气动力学相关指标特点,旨在帮助食管发音患者了解自身发音方式,指导患者食管发声重建及康复训练,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收集60例正常成人和60例喉癌患者术前及其全喉切除术后食管发音的多维嗓音分析及发声空气动力学检测结果,所有喉癌患者术后均以食管发音为主要发音方式;声学参数检测采用美国Kay公司生产的多维嗓音分析软件,对喉癌患者、食管发音患者和正常成人的持续3秒钟/a:/音进行声学参数提取;空气动力学检查采用美国Kay Pentax公司生产的model 6600发声空气动力学检测系统,对三组试验对象录取合适声样,使用最长持续发声、舒适持续发声及发声效率指令自动分析。两项检测结果选取的主要参数包括嗓音声学参数平均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谐比(NHR)及发声空气动力学指标最长发声时间(MPT)、平均气流率(MFR)、声门下压(SGP)、声门阻力(GR)和发声效率(VE),对三组研究对象以上参数和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对比分析。结果F0在喉癌术前组和正常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食管发音的F0显着降低,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Jitter、shimmer和NHR三项声学参数在三组间及两两组间比较差异显着(P<0.05)。喉癌患者嗓音微扰参数和噪声参数明显升高,jitter平均水平较正常参考值高出6.57.5倍,shimmer较其正常参考值高出约3.54倍,NHR可升高至正常数值的22.5倍左右;食管发音此三项参数结果更加偏离正常数值,均可升高至术前值的两倍,jitter、shimmer和NHR可分别增至正常数值的1314倍、67倍和56倍,嗓音质量大幅度降低。食管发音与术前组、正常组分别作MDVP声学参数ROC曲线图可见jitter、shimmer、NHR曲线下面积均超过0.5,后两项参数面积均超过0.95,食管发音在发声频率、强度及噪声含量方面变化幅度异常明显。MPT和SGP在三组间及两两组间比较差异显着(P<0.05),MFR、GR和VE三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组间比较亦有显着差异(P<0.017)。喉癌患者的MPT和VE数值明显低于正常成人,较正常值下降50%以上,SGP、MFR及GR较正常成人显着升高,可升高至正常值的1.53倍左右;除MFR外食管发音其余各项空气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趋势与术前检测结果一致且较术前更异于正常成人组,SGP升高至正常值44.5倍,MFR降低至正常值一半左右,GR可达正常值的79倍,MPT和VE可较正常数值减小70%90%左右。食管发音与术前组、正常组比较SGP、GR曲线下面积均超过0.5,尤其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更为显着,曲线下面积可达1,MPT、MFR和VE曲线下面积<0.5,食管发音声门下压力和声门阻力变化幅度异常明显。结论喉癌患者嗓音微扰和噪声参数较正常显着升高,表现为声音嘶哑粗糙、气息声明显,食管发音整体稳定性、同步性及运动控制力差,反映声音频率、强度及噪声相关参数较术前更加偏离正常数值,食管发音的噪声成分远超过谐音成分,与术前及正常发音相比声音更为粗糙,清晰度显着下降;基频较术前和正常降低,男性患者声音更为低钝粗糙,女性患者声音出现男性化表现,总体嗓音质量大幅度降低。喉癌患者发声时间明显缩短,发声效率显着下降,与声门闭合相关指标异常升高,食管发音平均气流率明显降低,其余声门闭合相关指标显着升高,而与发声持续力及声能转化率相关指标显着下降,空气动力学特性表现为气流率降低、阻力增加导致发声持续度、流畅度明显低于正常,语言不易于理解。多维嗓音声学分析和空气动力学测量可为食管发音患者语音质量的标准化客观评价提供依据,训练时间较长的食管发音音质较好,反映到嗓音定量评价上便会出现相应声学和空气动力学参数的改变。借助嗓音客观检测结果可对食管发音患者在食管发音训练期间的发音质量和训练效果进行评估,指导患者食管发声重建,提高全喉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邱晶,陈庆,王淼,简丹妮,官春燕[4](2019)在《公益食管语培训对无喉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 探讨公益食管语培训对无喉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类试验研究方法,方便抽样法选取湖北省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96例无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公益食管语培训指导患者学习和训练食管语,于培训前1个月、培训后1个月及培训后半年评估患者发音功能恢复情况,通过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测评,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和F检验等进行分析。结果 96例无喉患者参与公益食管语培训前1个月、培训后1个月及培训后半年,发音功能恢复情况中完全恢复人数分别为3、39、7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579,P<0.01);焦虑及抑郁得分分别为(54.84 ± 9.19)、(47.41 ± 8.16)、(42.92 ± 7.16)分和(59.00 ± 8.87)、(52.48 ± 8.16)、(47.56 ± 7.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670、47.319,P<0.01);焦虑及抑郁程度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9.772、82.705,P<0.01)。结论 喉切除患者术后多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通过对无喉患者开展公益食管语培训,可促进患者语言康复,有效改善无喉患者心理状态。

鄢丽[5](2016)在《食管发音在喉癌喉全切除术后病人语言康复实践中的探讨》文中指出探讨食管发音在全喉切除术后病人言语康复中的效果,对53例江西省内全喉切除术后病人实施食管发音练习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所有无喉者发出基音,病人生活质量、满意度提高。

贾岩峰,刘吉祥[6](2016)在《全喉切除术后各类发音重建的原理及特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喉切除术是晚期喉癌及下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失去了发音器官、丧失了说话功能,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生理、心理负担及较低的生存质量[1]。由于发声的动力器官和构语器官仍然完整存在,这就为术后发音重建提供了先决的生理条件。目前,全喉切除术后的发音重建方法大体可分为三类:食管发音、人工喉和气管食管发音[2]。

孙晶晶[7](2015)在《康复前移理念在全喉切除术后患者语音重建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应用康复前移模式与传统模式对全喉切除患者术后语音重建的影响。研究两种康复护理模式对无喉者语音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两组患者语音康复后的语音康复发音效果和生存质量。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在吉林省长春市某三甲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全喉切除的66名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除语音重建康复护理有别,其他护理两组均进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在围手术期将两种不同的语音重建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两组患者。目前传统的术后康复期语音重建的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全喉切除患者采取目前常规的语音康复模式,即术后身体康复后出院前进行语音康复的培训:其一首先对进行语音重建的理论培训,培训以PPT的形式进行,内容包括电子人工喉的配件组成、发音原理、讲解每个部位的使用和操作技巧、讲解电子喉的最佳传音点。其二列举语音重建成功的例子为患者增强信心。其三配合电子人工喉对患者进行实际操作,帮助患者寻找最佳操作点,电子喉、手操作和吞咽嘴型配合,从单音开始到词语最后到句子进行练习。康复前移理念指导的新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试验组,即对试验组围手术期采用“四个前移”的康复护理模式,包括理论培训前移,心理干预前移,模拟训练前移,实际训练前移。其具体内容如下:步骤一前移康复理论培训,入院及术前在安静的会议室以PPT的形式讲授相关理论内容并做课后解答,培训内容是有关电子人工喉的配件组成、发音原理、讲解每个部位的使用和操作技巧、讲解电子喉的最佳传音点,已达到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电子人工喉及发音功能重建有提前的认知的目的。步骤二前移康复心理干预,入院及术前就开始在安静的病房或医患沟通室进行,以谈话的形式进行,举出有关于语音重建成功的例子,从而达到使患者接受丧失发音功能的事实利用榜样学习增强对语音功能康复的信心,给患者缓解的空间以免康复期患者的心理和情绪影响发音训练的实施的目的。步骤三前移康复模拟训练,在理论和心理干预后在安静的病房或医患沟通室进行,进行模拟练习的内容是电子喉每个组成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并让患者逐一练习,达到熟练的操作和掌握每一个部位的操作技巧以达到为实际的康复训练做好操作和技巧的准备,使患者在康复后达到更好的疗效的目的。步骤四是前移实际康复训练,术后尽早开始,在生命体征平稳、颈部敷料摘除、体力恢复后即在安静的病房或医患沟通室进行培训内容是应用电子喉进行实际练习,帮助患者寻找最佳操作点,电子喉、手操作、吞咽及嘴型配合,从单音开始到词语最后到句子进行练习以达到使患者尽可能快且有效的完成发音重建在出院后1个月分别应用欧洲癌调查治疗组织头颈癌生存质量问卷、欧洲癌调查治疗组织生存质量中心调查表、语音评估方法及发音效果评定法对患者进行评估,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核查,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都分别入选33例全喉切除术后无喉患者,两组无喉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疾病分期均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语音重建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试验组无喉患者生存质量也明显高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全喉切除术后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严重的因语音重建直接导致的和与之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对于全喉切除术后无喉患者,康复前移理念在全后切除术后患者语音重建的应用,明显改善患者语音重建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并未增加相关的一些并发症。可正确认识自身价值,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增强生活和工作的自信心。

郭艺,李敏健,郭镇平,余林[8](2014)在《无喉患者食管发音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无喉患者食管发音的X线造影表现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采用食管吞钡造影检查对比分析5例无喉食管发音成功者(食管发音组)与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在不发音与发"依"音时的食管及下咽的影像学特征。结果不发音时,食管发音组下咽-食管上段呈轻度充气状态,食管入口欠平顺、光滑;对照组下咽-食管上段基本无气体积聚,食管入口平顺、光滑。发"依"音时,食管发音组下咽-食管上段呈明显的储气袋,食管入口后壁明显前凸呈指样压迹;对照组下咽-食管上段仅有少量气体充盈,食管入口平顺、光滑。结论无喉食管发音成功者的咽-食管上段储气及食管入口的形态改变明显,这种改变是无喉患者成功应用食管发音的形态学基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宋杰[9](2014)在《食管发音康复训练》文中提出综述了食管发音的发音机制、发音要素变化、康复训练方法、影响食管发声训练的因素及其采取的相应对策,以及食管发音的优点。认为食管发音掌握简单,易于推广,是无喉者言语康复较理想的方法。

肖健香,庞艺施[10](2013)在《延伸护理在提高出院后无喉患者生存质量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喉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耳鼻喉科常见肿瘤,其发病率占全身肿瘤的1.2%-1.6%,占头颈肿瘤的3.3%-8.1%.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治疗喉癌的主要手段[1]。然而喉切除后会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造成系列的改变,包括呼吸、语言、发音、吞咽功能受损或丧失,外貌的改变导致人际交往会受到影响,抑郁、焦虑使自尊心丧失,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探讨无喉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笔者对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在我院行全喉切除的60例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了调查和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二、喉癌的手术治疗及无喉者语言康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喉癌的手术治疗及无喉者语言康复(论文提纲范文)

(1)喉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发声功能重塑的临床护理路径构建及应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喉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发声功能重塑的临床护理路径构建
    1、临床护理路径条目内容筛选
    2、路径条目及评价标准选取的原则
    3、专家咨询
    4、偏倚及控制
    5、小结
第二部分 喉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发声功能重塑的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初探
    1、对象与方法
    2、结果
    3、小结
讨论
结论
创新及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2)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全喉切除术后食管发音训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康复护理
        1.2.2 干预组康复护理
        1.2.2. 1 信息干预
        1.2.2. 2 动机干预
        1.2.2. 3 行为技巧干预
    1.3 评价指标
        1.3.1 发音效果评定
        1.3.2 心理状态评定
        1.3.3 生活质量评定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食管发音疗效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的比较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3 讨论
    3.1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全喉切除术后食管发音言语康复疗效的影响
    3.2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护理干预对喉癌全喉切除术后食管发音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3)全喉切除术后食管发音患者的MDVP及PAS结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全喉切除术后食管发音患者及其术前的多维嗓音分析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1.2 MDVP检测
        1.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1.2 结果
        1.2.1 喉癌术前组、食管发音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MDVP声学参数特征
        1.2.2 食管发音与术前组、食管发音与正常组 MDVP 声学参数的 ROC 曲线特征
    1.3 讨论
        1.3.1 食管发音与MDVP
        1.3.2 食管发音患者及其术前的MDVP结果讨论
    1.4 小结
二、全喉切除术后食管发音患者及其术前的发声空气动力学检测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2.1.2 PAS检测
        2.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2.2 结果
        2.2.1 喉癌术前组、食管发音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 PAS 空气动力学指标特征
        2.2.2 喉癌术前组、食管发音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 PAS 空气动力学指标特征
    2.3 讨论
        2.3.1 食管发音与PAS
        2.3.2 食管发音患者及其术前的PAS结果讨论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多维嗓音分析及发声空气动力学检查在嗓音功能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食管发音在喉癌喉全切除术后病人语言康复实践中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收集资料
    2.2 心理康复指导
    2.3 无喉者全喉切除术后本能地用术前发音技巧说话,易出现2种错误发声类型。
3 发音功能训练指导
    3.2 方法
    3.3 制订食管发音训练计划
        3.3.1 全身放松活动
        3.3.2 基础嗝音发声方法
        3.3.3 元音的加入
        3.3.4 辅音的加入
        3.3.5 加快速度
        3.3.6 延长气流时间
        3.3.7 词和句子的联系
        3.3.8 进行音调和语气的训练
    3.4 发声效果评定
        3.4.1 发声成功能发出食管基音;每次进气能讲1个或2个字以上,声时长为1s~3s。
        3.4.2 能简单交流
4 及时纠正食管语言杂音
    4.1 口腔音
    4.2 咽杂音
    4.3 气管音
    4.4 气泡音
    4.5 注气音
    4.6 摩气音
    4.7 呃逆音
    4.8 混合音
    4.9 混杂音
5 结果
6 讨论

(6)全喉切除术后各类发音重建的原理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食管发音
2 人工喉
    2.1 机械人工喉(气动式人工喉)
    2.2 电子人工喉(简称电子喉)
3 气管食管发音(即外科重建)
    3.1 无假体气管食管发音
    3.2 假体发音

(7)康复前移理念在全喉切除术后患者语音重建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1 康复护理前移的含义和对喉全切患者的意义
    2 全喉切除术后语音重建的现状
        2.1 语音重建的重要性
        2.2 语音重建的言语康复方法
        2.3 电子人工喉的研究现状
    3 全喉切除术后无喉者的生存质量国内外研究现状
    4 无喉者语音重建效果评估
        4.1 语音评估方法
        4.2 发音效果评定
        4.3 秦建武等主观评价法
        4.4 无喉者生存质量评估
    5 无喉者语音重建康复前移护理模式的培训内容与实施
        5.1 前移康复理论培训
        5.2 前移康复心理干预
        5.3 前移康复模拟训练
        5.4 前移实际康复训练
        5.5 家属参与的重要性
临床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 临床观察方法
        1.4 评分方法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基本资料比较
        2.2 试验组和对照组病例语音评估比较
        2.3 试验组和对照组病例发音效果评分比较
        2.4 试验组和对照组生存质量评估
讨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8)无喉患者食管发音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9)食管发音康复训练(论文提纲范文)

1 食管发音的发音机制
2 食管发音的发音要素变化
    2.1 食管语发音动力器官的变化
    2.2 食管语发音器官的变化
    2.3 食管语共鸣和器官
3 食管发音的康复训练方法
    3.1 食管基本音形成
        3.1.1 进气方法
        3.1.2 排气发声
        3.1.3 辅助发声
    3.2 食管声和语言配合阶段
    3.3 食管言语完成、提高阶段
4 影响食管发声训练的因素及其采取的相应对策
    4.1 心理因素
        4.1.1 对焦虑、恐惧的干预
        4.1.2 对抑郁、自卑的干预
        4.1.3 对康复训练前不良心理问题的干预
        4.1.4 允许患者参与康复治疗决策, 倾听患者的建议。
    4.2 教学因素
    4.3 局部解剖生理因素
    4.4 其它因素
5 食管发音的优点
6 小结

四、喉癌的手术治疗及无喉者语言康复(论文参考文献)

  • [1]喉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发声功能重塑的临床护理路径构建及应用初探[D]. 黄娇.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2]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全喉切除术后食管发音训练的影响[J]. 谢军,闫树婷,高晓葳. 天津护理, 2019(06)
  • [3]全喉切除术后食管发音患者的MDVP及PAS结果研究[D]. 曹媛.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4]公益食管语培训对无喉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 邱晶,陈庆,王淼,简丹妮,官春燕.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10)
  • [5]食管发音在喉癌喉全切除术后病人语言康复实践中的探讨[J]. 鄢丽. 全科护理, 2016(25)
  • [6]全喉切除术后各类发音重建的原理及特点[J]. 贾岩峰,刘吉祥.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6(03)
  • [7]康复前移理念在全喉切除术后患者语音重建中的应用研究[D]. 孙晶晶.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5(05)
  • [8]无喉患者食管发音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J]. 郭艺,李敏健,郭镇平,余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01)
  • [9]食管发音康复训练[J]. 宋杰.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4(01)
  • [10]延伸护理在提高出院后无喉患者生存质量中的应用研究[A]. 肖健香,庞艺施. 奉献天使心、共筑护理梦:广东省2013年护理学术年会(第五会场)论文集, 2013

标签:;  ;  ;  ;  

喉癌的手术治疗及无喉者的言语康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